0

伦理

伦理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伦理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伦理问题。

分享

浏览

6914

文章

18

伦理与道德的区别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大都把道德伦理视为一个概念,其实,两者并非完全一致,对此进行界定,首先应该分别弄清楚它们的辞源意义和概念意义。

伦理与道德的区别

就日常用法来说,伦理是客观的、外在的、社会性的,道德是主观的、内在的、个体性的。就价值本身来说,伦理的核心是正当,道德的核心是善。就规范来说,伦理具有普遍性,道德具有独特性。就评价尺度来说,伦理关于对错,道德关于善恶,总之,伦理是关于道德的科学。

伦理与道德概括

作为日常用法,“伦理”更具客观、外在、社会性意味;“道德”更多地或更有可能用于个人,更含主观、内在、个体性意味。道德是伦理的载体和形式,伦理则构成了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作为价值本身,伦理的核心是正当(适当、合适、合宜等),道德的核心是善(或美德、德性、好等)。

作为规范,伦理具有普遍性,道德具有独特性。作为评价尺度,伦理的尺度是对与错,道德的尺度是好与坏、善与恶。

展开阅读全文

伦理是什么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伦理是指一系列指导行为的观念,是从概念角度上对道德现象的哲学思考。它不仅包含着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处理中的行为规范,而且也深刻地蕴涵着依照一定原则来规范行为的深刻道理。

伦理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是指做人的道理,包括人的情感、意志、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也是指人际之间符合某种道德标准的行为准则。

所谓伦理是指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人们与社会、国家的关系和行为的秩序规范。任何持续影响全社会的团体行为或专业行为都有其内在特殊的伦理的要求。企业作为独立法人有其特定的生产经营行为也有企业伦理的要求。

伦理是指人们心目中认可社会行为规范。伦理也是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只是它调整的范围包括整个社会的范畴。管理与伦理有很强的内在联系和相关性。一方面,管理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形式,当然离不开伦理的规范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护理伦理基本原则

全文共 203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常用的护理伦理原则主要有自主原则、有利原则、无害原则、公正原则、知情同意原则,这五项基本原则不仅适用于大型医疗机构的护理工作,也适用于社区护理工作。

这些原则形成了护士正当的、合乎伦理的决策的基础,表达了护理的身份,揭示了护士保护人类尊严、权利、健康和幸福的承诺和道德责任。这意味着护士有能力做出伦理决策,在关怀照顾病人中不仅仅是服从的助手或部下,同时这要求护士具有某些美德,如利他主义、同情、正直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什么是工程伦理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在英文中,ethics既可译成“伦理学 ”,又可译成“伦理”。工程伦理(学)可以有两种表述:engineering ethics和ethics in engineering。总体来说,对工程伦理的理解有二个进路,一是从科学和技术的角度看工程,二是从职业和职业活动的角度看工程。第一个视角容易导致还原论,将工程作为技术的一个应用的部分,而不是作为一种有其自身特征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行为。

什么是工程伦理

工程伦理指在工程中获得辩护的道德价值。自20世纪70年代起,工程伦理学在美国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兴起。经历了20世纪的最后的20年,工程伦理学的教学和研究逐渐走入建制化阶段。

工程伦理学的方法

作为一种职业伦理或实践伦理,伦理学的方法自然地就被引入了工程伦理学中。功利主义伦理学、康德的尊重人的伦理学和德性论是三种常用的方法。对于同一个工程问题 ,事实上我们可以用这三种方法分别地作出分析。有时应用这三种方法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而在更多的时候,应用这三种方法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基因编辑与医学伦理的关系

全文共 122 字

+ 加入清单

基因编辑医学伦理是对立的,贸然尝试基因编辑是违背医学伦理的。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基因编辑技术驱动的医学伦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科学家和医学伦理学家的关注。然而,业内人士认为,基因编辑的脱靶影响在业内一直存在争议,这一直是一个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基因编辑或许真要来了!合乎伦理的基因编辑婴儿可能在2年内诞生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位英国科学家在《生物伦理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目前基因编辑的风险非常低,它可能用于人类胚胎,试管婴儿将在两年内被编辑。

生物伦理学家凯文·史密斯认为,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基因编辑是处理单个胚胎中多个疾病相关基因组位点的唯一可行方法。

因此,基因编辑婴儿是非常需要的。它将有助于保护人类免受神经系统疾病、遗传疾病、癌症、痴呆症和其他常见疾病的侵害,平均无病寿命将大大延长。

10月,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合发布了一项新的基因编辑技术,该技术可以纠正多达89%的遗传缺陷,包括镰状细胞性贫血和其他疾病。

史密斯说,越早允许科学家开始创造基因编辑生物,他们就越早能够获得广泛的利益。

目前,由于害怕被用于非治疗目的,社会很大程度上反对人类的基因改造。2018年,“世界上第一个艾滋病毒/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出生”的消息引起了热烈讨论。当时,122名科学家发表联合声明,强烈谴责这一事件。

也许基因编辑真的来了!伦理基因编辑婴儿可能在2年后出生

展开阅读全文

请慎之又慎!人脑连接互联网,将遭遇伦理和技术挑战

全文共 2107 字

+ 加入清单

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你在路上行走,突然感到饥饿时,你的大脑会立即出现附近餐馆的相关信息,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使用搜索引擎进行查询,因为那时你的大脑已经连接到了互联网。看起来像《黑客帝国》里的场景不是很酷吗?

矩阵几乎已经成为未来科技发展的“预言”。未来最重要的科学技术是上面提到的脑-机接口。

福克斯新闻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这种脑-机接口可能比许多人预期的要早得多,并且可能在几十年内实现。

另一方面,中国自动化学会混合智能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张俊平对此持谨慎态度。他告诉《科学技术日报》的记者:“脑-机互联仍然面临许多技术和伦理问题。在这方面,人类应该小心谨慎。”

人脑/云接口系统:大脑对大脑的连接

加州分子制造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的《神经科学前沿》杂志上写道,这项名为“人脑/云接口系统”的新研究项目可以将纳米机器植入人体,实现与网络的实时连接。

该报告的资深作者罗伯特·弗雷塔斯·朱尼尔在一份声明中说:“这些纳米机器人设备能够识别人体脉管系统的方向,穿越血脑屏障,并准确、自动地定位脑细胞之间甚至脑细胞内部。然后,他们将允许加密信息在人脑和基于云的超级计算机网络之间无线传输,实时监控大脑状态并提取数据。”

“人脑/云界面系统”的概念是由未来学家雷·Ku·兹韦尔首先提出的。Ku·兹威尔还说,在10年内,电脑将和人类一样智能。此外,这一概念可能使人们只要想到一个问题就能立即得到答案,而不是使用搜索引擎进行搜索。

该报告的主要作者努尔·马丁斯博士在一份声明中补充道:“人脑/云接口系统受神经纳米机器人技术的制约,这种技术可以让个人立即获取人类在云中积累的所有知识,从而大大提高人类的学习能力和智力。”

此外,该系统还有其他潜在的应用,包括提高教育、智力、娱乐、旅游和其他互动体验的能力,该报称。

研究人员表示,尽管这项新技术还没有准备好进行大规模人体试验,但它已经存在,并在较小规模上取得了成功。

马丁斯解释说:“虽然它不是特别先进,但是一个实验性的人类系统已经被测试过了,使得不同的人类大脑能够通过云交换意识驱动的信息。”

据报道,华盛顿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去年发明了上述技术“脑网”,允许三个人分享他们内心的想法,并根据他们的意识玩“俄罗斯方块”游戏。该研究小组使用脑电图记录两个人大脑的电脉冲,并使用经颅磁刺激(TMS)将信息传递给第三个人的大脑。最后,他们在一个界面上实现了三个大脑的同时交流和合作,有效地处理了俄罗斯方块的排列。

人机集成:实现人与人工智能的共生

事实上,人与机器结合的概念并不新鲜,包括Ku·兹韦尔在内的其他人已经详细讨论过了。

2018年,未来学博士伊恩·皮尔森在一篇博客文章中提出了人类最终会永生的理论。皮尔森指出,这不是通过人体实现的,而是通过大脑和人形机器人的结合实现的。

皮尔森在他的博客中写道:“假设你已经存了足够的钱并且准备好了,你的大脑可以连接到一个人形机器人上,并把它作为你自己的身体。然后,像以前一样,你仍然是你,只是一个更年轻,高度升级的身体。这很可能发生在2050年左右。”

张俊平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说:“如果大脑被保留并连接到机器上来实现人机集成,这也会带来两个棘手的问题。一是如何有效地将大脑从身体上剥离,这本身就非常困难。其次,如果它成功了,这意味着人类也可以通过反过来的机器来控制大脑。我们如何确保人与计算机融合的大脑不处于“缸内大脑”的虚假环境中?

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此前曾警告过人工智能的潜在危险。他说,人工智能“是人类文明生存的最根本风险”他认为跟上机器智能的最好方法是提升人类智能。

目前,他新成立的“纽拉林克”公司正在从事这项研究。根据该公司的网站,它正在“开发一个超高带宽的脑机接口,用于连接人和计算机,最终实现人和机器的真正融合。”

在2018年11月的一次采访中,马斯克间接提到“神经网络”希望“重新定义人类的未来”,帮助人类“实现与人工智能的共生”。

马斯克认为,这些努力将有助于通过数字智能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在他看来,数字智能“将大大超越生物智能”

伦理和技术障碍:不可忽视

张俊平说:“人们很容易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过于乐观,只取得一点点成就。人工智能的前两个低谷与这种乐观情绪对人工智能的高期望有关。大脑与互联网相连,面临许多技术和伦理障碍。”

他解释道:“首先,我们对人脑的了解远远不够。由于现有探测设备的限制,我们在探索大脑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上仍然不高,因此我们不能在局部和整体之间形成平稳的过渡,也不能断言我们能够完全理解大脑活动和思维。”

张俊平说:“此外,为了确保脑机接口不损害人体,还有许多因素需要考虑。例如,现有的脑-机接口设备大多是头戴式的,无法获得细胞大小的信号控制。为了实现与大脑真正意义的充分联系,我认为它的前提应该是头部置换的成功。这意味着,至少我们可以清楚地理解神经控制通路,然后我们可以上升到意识层次来模拟高层次的智能,实现人机一体化。总的来说,从《黑客帝国》中的脑机接口到实现超高速信息传输,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原标题:人脑与互联网相连,请小心!会遇到伦理和技术上的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抛开伦理不谈,编辑CCR5并不能免疫艾滋病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何建奎(注:南方科技大学称他已离职)用基因刀对一对双胞胎进行了基因切割,并编辑了胎儿的趋化因子受体5基因,以进行艾滋病免疫接种。

除了伦理和规范之外,科学研究已经得出结论,仅仅因为这项技术,编辑CCR5并不能在中国预防艾滋病。

波士顿BIDMC医学中心博士后王玉格告诉《第一财经》记者,2014年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副主任、艾滋病诊疗中心主任李泰生发表的一篇关于艾滋病的文章证明,中国艾滋病主要流行的是AE亚型,占46%。与此同时,发现X4病毒株嗜性成瘾,该病毒株已成为中国的流行株。

“这种病毒已经成为中国流行毒株的祖病毒。这种病毒是R4嗜酸性粒细胞。如果你想编辑基因,你应该编辑CXCR4。然而,CXCR4的敲除将影响胚胎发育,因此CXCR4不能被敲除。因此,淘汰CCR5并不能预防艾滋病。除了基因编辑本身的风险,它也可能影响免疫发育。目前,风险未知。”王玉格告诉第一财经。

另一位生物学家说:根据与CCR5基因相关的动物实验研究,这种编辑完全有可能导致自身免疫功能障碍和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将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人类胚胎并让它们因任何原因而出生是不负责任的。其次,CCR5分布广泛。此外,Crispr/cas9技术本身也有潜在的致癌风险。此外,即使删除了第5号核心承诺,也不能保证它不会感染艾滋病毒。”北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免疫学系副主任王跃丹告诉第一财经。

王跃丹说,“我支持在治疗严重疾病中科学地使用基因编辑技术,而且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从体外到体内逐步进行。每一步都应仔细评估,并在确定安全性后采取下一步措施。应该有一个底线。”

展开阅读全文

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是否符合伦理审查?

全文共 1037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何建奎将基因刀移动到一对双胞胎身上,并编辑了胎儿中的CCR5基因,以进行艾滋病免疫接种。这把刀应该拿出来吗?

“为健康的胚胎编辑CCR5是不合理和不道德的。我们还没有发现任何一个中国的CCR5会完全丢失。CCR5对人类免疫细胞的功能很重要。编辑CCR5不能保证它在100%无错误之前不能用于人类。感染艾滋病毒的父亲和健康的母亲可以拥有健康的孩子,而无需编辑第五代核心内容。”清华大学艾滋病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告诉第一财经。

据《人民日报》11月26日报道,深圳科学家何建奎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前一天宣布,11月,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健康出生。双胞胎中的一个基因被改造成出生后自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对艾滋病免疫的基因编辑婴儿,这也意味着中国在将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疾病预防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何建奎介绍说,在这次基因手术中,CCR5基因被修饰,CCR5基因是艾滋病毒侵入人体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根据以前的数据。在北欧,大约10%的人天生就有CCR5基因缺失。具有这种突变的人可以关闭最致命的艾滋病毒感染的大门,也就是说,他们可以自然免疫艾滋病毒。

实验于2017年3月开始,2019年3月结束。从“深圳市医学伦理委员会和美福儿科医院审查申请”的描述可以看出,本研究旨在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胚胎进行编辑。通过胚胎植入前的基因测试和怀孕期间的全面测试,可以获得具有CCR5基因编辑的个体,使婴儿从植入母亲子宫前就获得对抗霍乱、天花或艾滋病的能力。

一个健康的孩子不能生下来就没有先天性心脏病吗?

在23日举行的国家卫生委员会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王斌表示,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已达到历史最低水平: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从2012年的7.1%降至2017年的4.9%,为历史最低水平。到2017年底,感染艾滋病的孕产妇及其子女的抗病毒治疗率达到90%以上,母婴传播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另一位艾滋病专家说,如果感染艾滋病毒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积极的抗艾滋病药物并拒绝母乳喂养,母婴传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由于艾滋病的传播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阻断,因此有必要考虑对胎儿进行基因编辑。这不仅是一个伦理问题,还涉及到后续基因突变可能带来的其他严重后果。

张认为,这种实验是法律面临的一个新问题。相关部门没有法律法规,美国和发达国家政府不支持人类试验的基因编辑。

医学伦理学尚未报道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

展开阅读全文

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并未经医学伦理报备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早上,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艾滋病婴儿在深圳出生的消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怀疑。记者从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了解到,在进行检测之前,还没有向卫生部报告,正在召开会议研究此事。

据《人民日报》报道,11月26日,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何建奎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前一天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出生。双胞胎的一个基因已经被修改,使他们能够在出生后自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对艾滋病免疫的基因编辑婴儿,这也意味着中国在将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疾病预防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网民质疑该项目在启动前是否通过了伦理审查。记者今天致电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医德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事正在一次会议上讨论,以前没有收到过该项目的伦理审查报告。

事件回顾:这对婴儿情况严重,出生时可以免疫艾滋病。

展开阅读全文

儒家文化对西汉造成了哪些影响?家庭伦理有了明显变化

全文共 2310 字

+ 加入清单

儒家文化决定了此后中国千年的文化基础,不过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文化只能算是主流思想中的一种。大家还能包容其他的礼法,但汉武帝继位后,决定推行独尊儒术,这让儒家成了唯一的礼法文化。那儒家到底对西汉,或者说对汉武帝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竟然能让汉武帝如此崇拜儒家。实际上带来的改变大概体现在三个大的方面,这次就为大家做个总结,感兴趣的朋友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以“礼仪之邦”享誉于世,正所谓“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汉代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思想文化和社会制度等方面对后世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秦代的“焚书坑儒”,再到汉初“无为而治”,封建统治者们一直在寻求一条适合中国封建统治的礼法文化。

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此时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汉武帝时期,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已不能满足上述政治需要,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开始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政策。从此之后,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官方思想,而孔子也被尊称为“至圣先师”,而被后世所景仰。

礼、法融合是中国传统统治思想的重要特征,而西汉时期作为中国儒家礼法融合文化的初始阶段,又有在哪些方面发挥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礼法融合,法律制度的变更

秦朝统一天下后,受春秋时期法家思想的影响,以法家理论治理天下,尚刑重法,使得“礼”的概念在法律制度的制定与变更中被忽略,打破了周礼主张的礼法并存的思想。而汉初的统治者们,看到秦二世而亡的例子,在推行法律的过程中进行了重新的思考。

单纯依靠“法”的制约是否能够上达天子,下及草民,维护其统治地位,显然不能的。是以,汉律上承以前各代立法之精华,下开儒家礼法融合之先河,“以礼行法”,减少法律推行的阻力;“以发明礼”,增强道德的制约力。礼法融合实质是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的融合,“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而入刑,相为表里也。”

当儒家礼法融入法律之后,法律在实施过程中也带有儒家的礼法原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其一“亲亲得相首匿”原则,这一原则是根据儒家的“孝”和“仁”的思想,在法律面前可以近亲是可以互相隐瞒罪的,是谓“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而这一思想成为汉律中定罪量刑的一项原则,深刻体现出中国儒家伦理思想的典型特征。其二便是贵族特权——“上请”制度,法律面前人人“不”平等,公侯及其子嗣和官吏三百石以上者在法律上皆有“上请”的特权,一般来说,凡经上请,经皇帝认证,一般都可减免获免刑。

此一点就是调强调儒家宗法伦理观念,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其三在诉讼审判制度上,西汉依照“引经决狱”,“春秋决狱”,仅凭儒家经典中的微言大义而非法律条文来断案,成为定罪量刑的理论依据,过分强调“缘心定罪”,这种审判方法的变化,注重于人的责任,使得礼治的伦理原则得以法律的强制力加以推行,同时还加强了对礼治原则的宣传和弘扬,为儒家思想影响封建法律乃至最终实现礼法融合找到了一条捷径。

二、礼法融合,社会风气的改变

汉代以前,民间的信仰比较开化,有对于自然的崇拜,对于古代神话人物的崇拜,还有对于先秦时期有功于社稷的古贤圣人的崇拜。但是,他们所崇拜的对象皆不是代表儒家正统思想的事物。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于儒家思想的“忠”、“孝”、“节”、“义”推崇至极。

受西汉时期的选官制度“举孝廉”的影响,一些以孝廉之德的儒者成为人们传颂的对象。统治者以仁孝治天下。由此在社会形成一种“忠孝”观念的风气,忠可以体现为对朝廷的中心,也可以体现为对于家庭的衷心,三纲五常中的“君为臣纲”便是儒家礼法要求的代表。

西汉中期开始,汉武帝一反秦制,废除了议论战国百家言论的博士,设立五经博士,教授古代史实,以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为教材。而且,至此以后,儒家经典不仅在官学上占统治地位,民间教授的私学也很兴盛。

选官制度、教育制度与儒家思想的融合,使得儒家礼法在民间信仰方面,独占优势。人们逐渐形成了一个士大夫阶层,有着相似的价值观,将儒家思想作为行为准则,并以此作为标准来要求自己,整体社会观念在儒家礼法的推动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礼法融合,家庭伦理关系的变化

在家庭伦理关系上,儒家一直主张“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男尊女卑”。在西汉以前,受先秦遗风影响,妇女相对比较自由,为了加强丈夫在家庭的统治地位,礼法首先确立了夫妻关系见不对等,随着父权的上升,妇女的地位不断下降。

就家庭地位而言,妻子要无原则服从丈夫,正所谓“妇,服也。”。“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而妻子死了,丈夫可以再娶。一夫一妻多妾的制度,可以丈夫可以大量蓄妾,而妻子只能安分守己。此外,“七弃“之条还规定了丈夫可以单方面休妻的权利。但一般情况,妻子不能主动离开丈夫。“夫有恶行,妻不得去。”

就社会地位而言,妻子的人格荣辱与丈夫紧密相连,她可以享受丈夫或儿子为她带来的爵位,“女子比夫爵”,如果丈夫犯罪,自然要株连到妻子,“罪人完城旦春,鬼薪以上,.......皆收其妻、子、财、田宅。”汉武帝之后,通过推行儒家家庭伦理关系,使得“男尊女卑“的概念深入人心,加之西汉时期推行的一系列对于”贞妇“、”顺女“的表彰与优待政策,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妇女道德典范,并对后世中国妇女地位产生深切的影响。

儒家礼法文化对西汉社会产生的巨大了影响,这种影响涉及到朝廷立法,社会观念,甚至到家庭关系。至此,儒家礼法文化开启了2000多年的维护封建统治的使命,汉代对对于礼法的融合,使得儒家礼法思想深入人心,成为封建社会思想文化的基石,贯穿数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面对“神药”瑞德西韦,为什么一再强调伦理审查和双盲原则?

全文共 1660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伦德西维尔突然着火了。据说它的效率已经达到了96%。100个人中只有4个人是残疾人,这让人感觉很热。

微博上的照片

同时,大多数专业学者保持谨慎的态度。例如,钟南山院士说,在进行实验时不应忽视伦理审查。其他学者也说药物试验必须遵循双盲原则

我认为许多小伙伴会感到困惑。疫情就像火一样。为什么不简化一切,强调道德审查和双盲的原则?

今天,蝌蚪王将回答你的问题。

药物研发,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首先是理论准备。以这种新型冠状病毒为例。它以核糖核酸为遗传物质。有许多药物可以阻止核糖核酸的复制,然后必须进行两次筛选:将药物加入培养皿中;试试生病的动物。

如果动物实验表明这种药有效,它能被推广吗?

当然不是,这只是开始。

动物和人类有相似之处,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对动物有效的药物可能对我们无效。对动物有害的药物不一定对我们有害。

例如,在青蒿素的开发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青蒿素似乎对动物有毒副作用。如果以动物实验的结果为标准,恐怕青蒿素还没有出现...

因此,临床试验应在动物实验后进行。临床试验包括三个阶段。临床试验的第一阶段旨在让健康人研究药物是否安全。临床试验的第二阶段针对患者,并初步证明药物的有效性。最后,第三阶段的临床试验也是针对患者的,充分研究了药物对疾病的影响。

在临床试验过程中,还有两座山:伦理审查和双盲原则。

伦理审查

人类的生活不是肮脏的。要在人类身上做实验,我们必须遵守某些原则。

伦理审查原则

来自作者的数字

一方面,临床试验总是有一定的风险。患者可以用现有的疗法进行治疗,结果很可能是好的,或者可以用新药进行治疗,结果可能更好或更差。

新药的研究是为了造福人类,因此有必要确保受试者充分了解相应的风险,同时给予他们随时退出的权利。

另一方面,从理论研究到动物实验通常需要数年、数亿甚至数十亿美元。如果没有伦理审查,也许有些公司会诱导病人。然而,病人可能为了钱而故意隐瞒他们的情况。

没有伦理审查,研究数据可能会中断。

伦理审查的过程

照片摄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因此,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伦理审查原则,其核心原则大多来自《赫尔辛基宣言》。伦理委员会由医学专家、伦理专家、法律专家和公众人物组成,检查动物实验数据,确保受试者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双盲原则

它通常与“随机”、“对照”和“大样本”一起出现,以确保药物确实有效。

你可能不明白为什么强调“真实”。有虚假的有效性吗?老实说,有。我们可以考虑一下考试:如果试卷上只有一个问题,这公平吗?如果考生作弊但没有抓住他,这公平吗?

如前所述,临床试验处于第三阶段。第一阶段负责安全,相当于评估候选人的行为。第二阶段负责药物效果的初步演示,相当于通常的测验。为了在第三阶段充分验证药物的效果,就像期末考试试卷一样,所有知识点都必须尽可能地被覆盖——这需要一个大样本,通常超过300个。

控制、随机化和双盲是为了防止作弊。

例如,一些疾病可以自我治愈。如果研究人员愿意作弊,他们只能选择一组病人进行实验,结果必须是理想的——不管怎样,如果他被治愈了,他会没事的。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患者应该分成两组,一组是实验组,服用正在开发的药物,另一组是对照组,不服用正在研究的药物,以观察疾病如何发展。

再举一个例子,病人可以按顺序分成几组。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作为实验组,症状较重的患者可作为对照组。放开他们。这样,实验组的结果自然会更好看。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必须将患者随机分成几组,以确保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情况大致相似。

例如,实验者只能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判断指标,忽略不利的证据,甚至建议病人“你正在服用一种特别有效的药物”,从而影响病人——没有直接篡改数据的事情。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坚持双盲原则。受试者不知道他们属于哪一组,是服用新药还是安慰剂,实验者也不知道他们属于哪一组,服用什么。

雷德格雷夫最初是为了对付埃博拉病毒而开发的。在新的冠状肺炎出现之前,它已经通过了第一和第二次临床试验,换句话说,它应该是无害的。

尽管如此,必须有一些程序,道德和双盲都不能落后。只有这样,病人的权益和药物的真正效用才能得到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暌违多年的家庭伦理剧--乱弹《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

全文共 1577 字

+ 加入清单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结束后,青少年电影进入了战国时代。“饥饿游戏”、“发散”和“移动迷宫”系列互相引导。然而,在“后哈利·波特”时代,他们中没有一个能扮演重要角色。尽管如此,过去两年上映的科幻和奇幻电影大多是针对夏季节目,带有浓厚的青春电影色彩,《星球大战:原力觉醒》也不例外。

首先,男女主角和反派卡罗琳都不到20岁。精英白人女孩和摆脱阴影的黑人青少年的结合更符合年轻观众的口味。至于《星球大战》系列的粉丝,哈里森·福特和“千年游隼”足以安慰他们的感情,而吸引新粉丝是卢卡斯的目标。

其次,没有什么比俄狄浦斯式的“弑父”情节更能吸引叛逆的青少年。好莱坞电影编剧必须阅读的教材之一是“45种经典原型:创造独特人物的神话模型”,它将人物转化为45种希腊神话人物。《俄狄浦斯》也是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经常出现在各种电影和电视剧中。《星球大战》中卢克和达斯·维德之间的不和源于俄狄浦斯杀死他父亲的主题。

然而,“弑父”在西方道德观念中是一种令人发指的罪行。卢克,一个绝地,不能忍受这种罪行。因此,达斯·维德·田亮最终发现了这一点,并与西斯大帝一同死去,让卢克变得忠诚而孝顺。

《星球大战7》从不砍手

再加一个词,在《权力的游戏》中,小恶魔提利昂在厕所里开枪打死了泰温·兰尼斯特。马丁尽力把提利昂洗成白色。他甚至可能将他冠以坦格利安家族的名字,以避免“弑父”的恶名因此,对于卢卡斯来说,要澄清卡罗琳亲手杀死他父亲的事情是很困难的,除非他像他的祖父维德勋爵一样,死于幕后的西斯主谋。

一小时前,观众们还在为汉梭洛和丘巴卡重返“千年游隼”而流泪。一小时后,他们将面临汉梭被自己的儿子欺骗和杀害的悲剧。莱娅公主让汉斯洛把她的儿子带回来,但只有她丈夫冰冷的身体在等着她。由于熊海子卡罗琳的背叛,莱娅公主、汉梭洛和卢克的铁三角破裂了。卢克选择逃离这个世界。莱娅努力支持叛军的事业。汉梭洛回到楚巴卡的走私生意。一方面,他无法面对破碎的家庭;另一方面,他不得不在银河系中寻找他的儿子。

一级观看死星炮发射

风暴部队是冷血的杀人机器,但他们没有卡罗琳那么残忍,卡罗琳一句话没说就把歼星舰上的电脑烧成了灰烬。克洛伦一直在模仿维德爷爷,但邯郸模仿的是蹒跚学步的毕爷爷。在“第一秩序”中,他自上而下被视为西斯尊主的高级暴徒,没有人真诚地追随他。凯洛格认为他是隆美尔和古德里安的“一阶”,认为他有优秀的战术素质,但不知道维德爷爷比他不知道的更高。毕竟,这个年轻人想做一个关于银河系的大新闻。他毫不犹豫地向他的父母开枪,最终被雷伊一分一秒地教会了做人。这是他自己的错。

芬恩,放弃黑暗,给予光明

最后,除了“砍掉手的茎”之外,《星球大战》系列还被津津乐道地谈论着,“落下的茎”有一种赶上其他人的趋势——尤达大师输给了议长帕尔帕廷,从许多席位上掉了下来;达斯·维德砍断了卢克的手,卢克差点摔倒(最后摔倒);维德勋爵拥抱了西斯皇帝,撞上了歼星舰的引擎。如果卡罗琳没有“摔倒”,他会为维德爷爷感到难过,他一直在想他。

西方人特别喜欢“坠落”,更不用说《刺客信条》中的“信仰飞跃”。自从夏洛克·福尔摩斯和莫里亚蒂教授的冒险从莱茵巴赫瀑布“坠落”以来,“从一个有着美丽的山和清澈的水的地方或一个有着非凡的辉煌的地方坠落”已经成为西方艺术史中一种独特的美学。

倒下的双方要么势均力敌,要么正面人物无能,不得不拖住反面人物,把他们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简而言之,它充满了殉道者美学。根据美国电影和电视剧一贯的政治正确性,如果卢卡斯想让卡罗琳为“杀死她父亲”的罪行赎罪,他可能不得不在幕后找一个幕后黑手来“倒下”。

简而言之,《原力觉醒》是一部以《星球大战》为伪装的家庭伦理剧。任何符合核心价值观的叛逆者(黑芬兰人)或清道夫(雷伊)都可以被“家庭”接受并继承衣钵。如果不一致,只能从账簿中删除(卡罗琳)。

雷,谁继承了地幔

展开阅读全文

科技伦理保障科技创新活动行稳致远

全文共 891 字

+ 加入清单

7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设立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表明科技伦理建设已经进入最高决策层的视野,成为推进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

科技伦理是科技活动必须遵守的价值准则。毫无疑问,科技伦理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的一个共同话题。随着科技能量的增长,无法控制它的危险变得越来越严重。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其潜在的成就不仅会造福人类,还会破坏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秩序。

尤其是基因编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辅助生殖技术等前沿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也不断突破人类的伦理底线和价值尺度。基因编辑婴儿等重大科学和伦理事件时有发生。如何使科学永远是好的,是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加强科技伦理的制度化,促进科技伦理的全球治理,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声。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西方国家较早地提出了一些伦理规范,但在我国,由于现代科学是外来的,我们没有相应的传统和经验,因而在科技伦理方面存在先天不足。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和法律规范,中国的科技伦理往往滞后于科技发展,使得重大科技伦理事件无法应对。

一个负责任的科技强国必须坚持科技发展的伦理底线。成立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的目的是加强统筹规划、规范指导和协调,推进全面、明确、规范、有序、协调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计划”已经过审查和批准。接下来,将大力开展完善制度法规、完善治理机制、加强伦理监督、细化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审查规则、规范各项科研活动的工作。科技伦理建设步伐稳步加快。

科研人员也要紧跟政策,调整心态,进一步增强科技伦理意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此前的一项调查显示,近90%的科技工作者认为违反科研伦理的行为非常有害,但很少有人完全践行科研伦理。

对于科学研究活动来说,成就和创新很重要,遵守伦理也很重要。研究人员应该明白,科学技术的伦理不是研究的障碍。加强伦理道德建设,规范伦理道德,可以更好地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反,频繁的伦理问题会损害整个科技界。

科技伦理建设受阻且持久。以《规划》为新起点,齐心协力,中国的科技伦理建设必将迎来新的发展,确保科技创新活动稳步向前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胚胎伦理“14天规则”该更新了

全文共 1312 字

+ 加入清单

图片来自网络

40年来,限于技术能力和学界规则,科学家在实验室中观察人类胚胎都不超过两周。但自去年英国和美国研究人员分别成功培育了近10天的实验室胚胎,将“14天规则”的极限一下子拉到眼前。

《科学美国人》官网22日报道,以著名生物学家乔治·丘奇为首的哈佛大学科学家团队共同发表文章提出,鉴于合成生物学等学科的巨大进步,是时候考虑更新这一规则了。

何为“14天规则”?

1978年,通过体外受精的第一个婴儿路易斯·布朗降生,几个月后,“14天规则”作为指导原则被提出来,规定科学家只能在不满14天的胚胎上进行实验。由于14天之前的人类胚胎还未分化出神经等结构,尚不具备人的特征,因此不涉及伦理问题,这一规则便由此而来。

“14天规则”在过去得到了严格的遵守,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此前的技术很难突破14天的限制。如今,体外培养胚胎超过14天似乎是完全可行的。

实际上,虽然大多数科学期刊仍不会公开发表违反“14天规则”的研究,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也要求其成员同意该规则以获得会员资格,但并没有任何法律明令禁止生长两周以上的实验室胚胎。

合成器官并不遥远

此次发表在eLife上的文章指出,终有一天,采用工程方法理解和操控生命的合成生物学家,可以跳过早期胚胎发育阶段,在实验室中创造出人类器官。哈佛大学遗传学教授乔治·丘奇说:“若继续执行上述规则,可能会错过研究许多对社会、商业和政府政策产生巨大影响的科学问题。”

丘奇不认为哪个团队真的要在实验室里培育出先进的人类胚胎,但他自己的工作表明,“14天规则”已经不能为合成生物学家提供足够的指导。例如,6年前,丘奇实验室试图在胚胎支架上培养人类干细胞,看看能否发育成各种器官。他说,虽然没有奏效,但终有一天,这类“具有胚胎特征的合成人体实体”可能会取得成功。

此外,丘奇实验室和其他科学家一样,正在试图生成原始有机体,如迷你版器官,它们可以像肾脏、肺、心脏甚至大脑一样工作,可用于测试药物效果,甚至取代受损的身体部位。

伦理道德不过关?

上述实验在科学上已经可行,但对“14天规则”构成了伦理道德挑战。

美国天主教生物伦理中心神经科学家泰德亚茨·帕泽尔孜科认为,任何有关胚胎或其类似物的研究都是不道德的,不应该让这类实验继续开展下去。

生物伦理学家伊苏·云分析,之所以合成生物学家的工作构成了特殊的道德挑战,部分原因是他们的模型越来越准确。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国家医学研究院发布了一份关于编辑人类生殖细胞的指南报告,专家委员会的结论是,为了提高一个人的能力而改变胚胎基因仍然是危险的,但编辑胚胎基因或可用于治疗及预防疾病。

此举对“遗传修饰”开了口子,似乎也对科学家继续向前探索做出了“允许”的暗示。

是时候明确界限了

目前,并没有任何国际机构提出修改“14天规则”。在英国,人类受精和胚胎管理局负责管理胚胎研究,美国则由国家科学院或生物伦理总统委员会提出伦理建议。现在,合成生物学境地尴尬,因为没有谁拥有明确的权利来规范和指导未来的科研工作。

在伦理范围内搞科研,科学家也省心。但丘奇目前的困惑在于,不知道应该如何划定合成生物学研究的界限。显然,“14天规则”只是一个“禁行指示牌”,而非“不许越界的围墙”。

展开阅读全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生物伦理立法制定纲领

全文共 3549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生物伦理问题已经超越国界,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问题。2003年10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国际人类基因数据宣言》,以规范世界各国和各研究机构对人类基因数据的采集、处理、储存和使用。《宣言》明确指出,其目的旨在保证对人类尊严、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基因(gene)”一词源于希腊文“genos(出生)”,把遗传物质称为基因,表明了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是人与生俱来的意思。把先天的基因与后天的环境综合在一起,就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

基因技术进入百姓生活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人类基因数据在疾病防治、亲子鉴定、犯罪侦察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许多国家,DNA鉴定已被法官作为定罪的主要证据;同时,DNA鉴定也已取代滴血认亲,成为大众认可的亲子鉴定技术。在9·11事件后的两年时间里,DNA鉴定帮助科学家为上千名遇难者确认了身份;而基因药物更是大量进入医院,尽管价格往往比许多传统药物要高,但在治疗一些疑难病症方面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基因治疗虽然目前还遇到了很多困难,它毕竟给不少绝症患者带来了曙光。伴随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行,许多国家都建立起了人类基因数据库,不少国家还希望能够在将来把基因信息加入到身份证中,把更多的基因研究成果转为实用技术。

“一眼就把你看穿”也许听起来像一句玩笑话,但将来,在人类对基因有了充分理解的情况下,你可真的有可能会被一眼看穿了。目前,科学家已经找到了与心脏病、哮喘病、耳聋等几十种疾病有关的基因,甚至还有科学家报告找到了自杀基因、长寿基因和离婚基因。每个人的基因组所蕴含的遗传信息都与众不同,一个人的基因图谱可以说包含了他生命的全部秘密,有了这张图谱,你的体质如何,你是什么性格,既不需要体检,也不需要测试,看看你的基因就知道了。

谁在窥视我的基因隐私

然而,基因的这种使用方式却也可能带来“基因歧视”或各种不公正的待遇。比如公司在招聘员工时,也许会先安排基因检测,将那些携带被认为不适合该工作基因的应聘者排除在外;保险公司在签署保险合同前,要求投保人做基因检测,如果投保人携带疾病基因,保险公司就可能拒绝提供保险或提高保险收费等来减少损失。

既然很多国家的法律已经规定了不得对性别、种族、残疾等进行歧视,那么基因作为这些外在表现的物质基础却为何缺乏应有的保护呢?如何解释和利用我们的遗传信息?谁能够接触到这些遗传信息?如何保护公众不会因遗传信息被非正确使用而受到伤害?伴随人类基因研究的展开,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也一直在继续。

1990年,发起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能源部设立了伦理、法律和社会关系(ELSI)的研究项目,将其作为人类基因组工程的一部分。国家卫生研究所下属的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NHGRI)将其年研究预算的5%用于研究ELSI问题,而美国能源部的能源研究办公室也划拨出一定的经费用于ELSI的研究和教育。在科学家研究人类基因组的基本科学问题的同时,ELSI项目将确定、分析和解决在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出现的伦理、法律和社会关系问题,希望最好在新的科学信息还没有应用于医疗实践之前,就能够发现并解决可能产生的问题。

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在1997年资助的一项全国性调查发现,在接受调查的1000人中,近67%的人认为,如果雇主或健康保险公司能够得到检测结果的话,他们就不会参加基因检测。2001年2月,美国出现首例与工作场所基因隐私和基因歧视有关的法律纠纷案,美国公平就业机会委员会将美国北圣菲铁路公司告上法庭,控告这家公司对其雇员进行基因缺陷检测,36名曾被要求接受基因检测的雇员最终获得了220万美元的赔偿。

基因信息需要立法保护

面对越来越多的问题,美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1995年,美国修订了原来的《美国残疾人法案》,认为个人携带疾病基因亦符合残疾的定义,因此,任何雇主不得以雇员带有疾病基因而进行不合理的差别对待;1996年,美国国会又通过法案,保障个人在健康保险中不受基因歧视;2000年,克林顿颁布了一项行政命令,禁止政府将基因信息作为公务员雇用、辞退、升迁或任何影响职业内容的条件,并禁止各机关索要、收集、购买或通过中间机构等任何方式取得个人基因信息,除非个人同意,不得将持有的基因信息公开或提供给第三方。

基因信息在美国被作为个人隐私加以保护。根据美国能源部与国家卫生研究所的建议,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从公众健康角度出发,才可以进行基因测试。英国政府也在2001年10月下达禁令,禁止保险公司在5年内使用(除亨廷顿舞蹈症)基因检测结果作为核保基础,准备在这5年中征求尽量广泛的意见来制订最终的法律。但是总的来说,在全球范围内依然十分缺乏关于生物伦理的针对性的法律,而各国也缺少这方面的经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次通过的《国际人类基因数据宣言》,综合了国际生物伦理委员会和各国政府专家的意见作出规定:在处理人类基因数据时要尊重人的隐私权,不能向第三方透露个人信息;在保存人类基因数据时要恰当保护人权和基本自由;在应用人类基因数据时,要尽全力保证恰当的使用,不会受到歧视。

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在我国安徽搞科研合作项目,暗中采集了哮喘病等多种疾病遗传基因的样本,甚至差点弄出人命,该项目经媒体曝光后引起了激烈的伦理争论。根据调查,被抽取血样的安徽农民和中国合作方———安徽医科大学都声称并不知情,而作为这项哮喘病分子遗传研究项目资助方的美国千年制药公司,投入了300万美元,其目的显然不会是为当地居民体检赠药,醉翁之意在于获取哮喘基因、申请专利、研制药物,大发其财。虽然美国联邦政府的调查最终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答复,但他们还是承认,确实发现哈佛这些项目在生命伦理方面存在“广泛而严重的违规”。

针对这些问题,《国际人类基因数据宣言》强调了在人类基因数据的采集工作中要遵循自愿的原则,被采集基因数据者必须事先得到充分的信息并能自由决定是否同意;在应用人类基因数据时,要保证恰当的用途,并做到利益共享。而在这方面涉及到的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基因专利的申请和使用。专利保护刺激了科研机构的研究热情,同时也刺激了资本家占有基因的野心。

基因专利保护了谁

目前国外对基因和基因组的专利保护持两种相对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不可专利。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基因是天然的遗传物质,有关基因的序列和功能的知识都是科学发现,而不是发明,一个人的完整的基因组专利,实际上将人纳入了专利保护范围,违反了公共道德。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可以专利。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通过分离手段得到基因不是天然物质,应归于化学物质,而经分离和纯化的化学物质历来被认为是可以有专利的。

现在的主流看法是后者,即认为基因是可专利的,美国法庭和专利局都支持这种立场。与此同时,他们也认为人的完整的基因组以及包含人和动物基因组的嵌合体存在着违反“公共道德”的问题。1998年,美国当时的专利局长曾说:“我们并不是让生命有专利权。我想上帝才具有生命的专利。我们是让技术有专利权。”

美国、德国、英国、瑞典、南非等许多国家都授予基因专利,然而同时,美国、韩国、瑞士、丹麦等国家也反对授予包含人本身的基因组专利;芬兰、意大利等国家则认为可由其他法律调整这一问题。人类大约有3到4万个基因,其中已有上千个基因在美国成功申请了专利,另外还有上万个基因正在申请中。

事实上,基因大战正悄悄而又激烈地进行着,一些有实力的国家、公司和科研单位争先恐后地猎寻那些发病率极高的人群以及远离文明社会的少数民族的特异基因,一旦破译成功,就立刻申请专利,变成商品,而被采集者根本不能享受利益共享,更谈不上对这些物质的控制权。第三世界国家在技术、资金、设备落后的情况下,即使拥有丰富的基因资源,也往往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本属于本国人民的宝贵财富被掠夺,并且还可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掠夺。甚至即使通过勤劳和智慧取得了成果,也无法取得专利,因为还需要翻越各国高昂的专利申请费这座大山。一项基因专利在全球30个国家申请下来,大约需要花费6万美元,其中大部分都交给了发达国家,这也使第三世界国家的科研单位会由于资金匮乏,无法为每项成果申请专利,也就无法获益了。

《国际人类基因数据宣言》规范了世界各国和各研究机构对人类基因数据的采集、处理、储存和使用。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表示,鉴于各成员国在生物伦理领域的诸多分歧,教科文组织最终没有在32届大会召开期间制定生物伦理公约。这个文件最终采取了只有原则性的宣言形式,而不是具有强制作用的法律文本。这就意味着生物伦理立法任重而道远,能否真正实现《宣言》中主张的保护人权,还要视各国政府的态度而定,对于没有依照《宣言》去做的国家,我们也就只能像往常一样———给予道德上的谴责了。

展开阅读全文

世界大师“大话”克隆伦理:克隆人爹妈有两对

全文共 900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用我的皮肤组织细胞克隆一个人的话,他是我的兄弟还是我的儿子?”昨天下午,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同学向国际生物伦理协会创始人、英国著名生物伦理学家约翰·哈里斯博士提出自己的疑惑。在“细胞复制、生命克隆与社会伦理”学术报告会上,这位国际生物伦理学协会的创始人不仅回答了大学生们的问题,而且从伦理学的角度“大话克隆”,为现场的听众上了一场生动的科普课。

1.克隆是什么?克隆是无性繁殖的新兴生物技术。在"克隆是什么"一小节里,作者把这门科学技术说得浅显易懂。首先,从我们容易理解的常见的生物现象写起,"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这样就把高深的科学技术说得生动形象,明白晓畅。接着,从词源上追溯"克隆"的原意,让我们进一步弄明白了克隆的含义。紧承前文,文章对克隆的介绍又进一步,从植物"克隆"写到动物的"克隆"。以"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来作结,把科学技术写得富有趣味。

2.克隆鲫鱼出世前后。这一节是对克隆实验的简要介绍和说明。这一节作者没有以时间顺序来写克隆实验,而是用两条线索来组织材料:一条是以中外科学实验为线索,这样写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一条是以实验对象即由鱼类、两栖类到哺乳类为线索来安排材料。这样写便于认清克隆技术发展的脉络。两条线索有机结合,大大增强了说明效果。

3.克隆绵羊"多利"。这一节较为详细地描述了"多利"的诞生过程,并揭示了克隆羊的成功的重大意义和巨大反响。

4.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这一节从三个方面写"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作者没有沉浸在盲目的乐观中,而是对克隆提出了牵涉到道德伦理问题的冷峻思考。

文章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行文脉络十分清楚,说明事理步步推进。

展开阅读全文

从心理分析中国式过马路的伦理根源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式马路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现象对于社会的发展和公民道德建设的不利的,从心理分析出发,浅析中国式过马路的问题伦理根源

有人觉得“中国式过马路”是中国人的素质太低,有些则认为是国家的政策落实的不够到位,不管哪种情况,只能说人们往往心中没有法制。也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针对强,弱势群体的交通资源管制上的分配不公。因为车流的红绿灯通过的时间大概是60~90秒,而给行人通过街道的时间通常都是10~20秒,有些时候行人只能小跑着过去。

“中国式过马路”谈不上劣根性,但肯定是一种通病。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讲,“中国式过马路”显示了羊群效应。当人们发现闯红灯很少受到惩罚,利己主义就后出现。

如果说中国人没有责任感,全部缺乏公众意识的话,相信会有很多人觉得这是以偏概全。的确,在大连出行的工具里包含一辆叫有轨电车的车辆。有轨电车是根据轨道运行的,而且站台通常不设在路边,而是在马路中间。而在人们下车的时候,来往的车辆都会停车,等下车的人过马路,不会有抢道、鸣笛的现象。这就说明大连人的素质要高于其他省市人们的素质么?在大连我们也可以看到随地吐痰,乱过马路的现象,但是我们应该深究好习惯形成的原因,并把方法运用到其他的社会生活中去。

谁都不想事故发生,人人做到“车让人,人让车,车让车”,不存在侥幸心理,不抢道,遵守交通规则,在看到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时,不要效仿,而要劝导。安全文明出行,建立城市文明,加强市民观念,使遵守交通安全法规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提高人们的意识,以减少事故发生概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