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语文第五单元知识梳理(优秀19篇)

你有多爱一个人你的情话就有多深!情人节的祝福语文案你会说吗?下面是小编用心整理的语文第五单元知识梳理,如果大家喜欢的话,欢迎大家收藏并积极分享哟!

浏览

590

文章

1000

Excel如何将多个字符文本或多个单元格的数据显示在一起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在Excel的使用中,如何将多个字符文本单元格中的数据连接在一起,显示在一个单元格中呢?这是很多朋友都在询问的一个问题,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方法/步骤

1、Excel中将多个字符文本或单元格中的数据连接在一起显示在一个单元格中,需要用到Concatenate函数。

2、Concatenate函数的使用格式为:=CONCATENATE(Text1,Text……) 。

3、其中,参数Text1、Text2……为需要连接的字符文本或引用的单元格。

4、在函数的使用中,如果参数不是引用的单元格,且为文本格式的,请给参数加上英文状态下的双引号,如果将上述公式改为:=A14&"@"&B14&".com",也能达到相同的目的。

5、在如图所示的案例中,我们在空白单元格输入公式:=CONCATENATE(B11,"@",B14,".com")。

6、公式确认后,按下enter键,即可将B11单元格中字符、@、B14单元格中的字符和.com连接成一个整体,显示在如图所示的D11单元格中。

注意事项

将若干文字串合并到一个文字串中,其功能与"&"运算符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excel如何画单元格斜线?excel画单元格斜线方法

全文共 351 字

+ 加入清单

excel表格的基本操作如何画斜线,我们在制作excel表格表头的时候经常用到斜线,斜线我们可以画也可以用excel单元格边框,下面一起来看看如何画单元格斜线。

Excel表格中如何画斜线

1、选中需要添加斜线的单元格——格式——设置单元格格式。

2、在设置单元格格式界面,边框——斜线——确定。

3、此时我们就在单元格中成功添加了一根斜线。

Excel表格中如何画斜线

1、选中要画斜线的单元格——插入——形状——线条——直线。

2、此时我们就在单元格中成功画了一根斜线。

3、执行同样的步骤,在画一根斜线。

4、选中画了斜线的单元格——鼠标右键——设置单元格格式。

5、把单元格格式设置成:水平对齐”为”靠左(缩进)“;“垂直对齐”为“靠上”。

6、输入文字,按Alt+Enter键,调节垂直距离,按空白键调整水平距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动物的行为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动物行为

一、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觅食行为:如蜘蛛织网等;

防御行为:对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十分重要;

生殖行为:能够是动物的子代数量增加,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社群行为: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联系的行为;

其他行为:某些鸟类的迁徙行为,某些鱼类周期性、定向性的洄游行为等。

二、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⒈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也称为本能行为。

⒉后天性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后天性行为主要与神经系统中的大脑皮层有关,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就越强。

⒊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动物的行为的产生是动物对外界刺激所作出的反应。

动物的行为主要受神经系统(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激素)的调控。

动物越高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也越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品种

(1)人工选择育种

通过生物繁殖后代会出现各种变异,不断从中选择、繁殖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从而产生具有优良性状新品种的方法,叫作人工选择培育,如家畜、家禽的培育。

(2)杂交育种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叫作杂交育种,如杂交水稻的培育。

(3)诱变育种利用物理因素(如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这种育种方法称为诱变育种,如太空椒的培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中日关系专题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一)、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理解):①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企图征服朝鲜,侵略中国,进而称霸世界。②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清朝出兵朝鲜。

2、性质:由日本挑起的侵略战争。

3、爆发:1894年(甲午年),日军袭击中国运兵船

4、主要战役:①平壤战役②黄海大战(邓世昌致远舰)③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④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覆没)

5、结果:清朝完败于日本。

6、失败原因:(1)主观方面:清政府的腐朽。①战前不作认真准备,战争爆发后"避战自保",贻误战机。②慈禧太后挪用军费大搞万寿庆典,置国家利益于不顾。

(2)客观方面: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实力略强,中国相对落后。

注意:清政府的失败是封建制度的失败,日本的胜利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

(二)、马关条约

1、时间:1895年4月

2、双方代表:李鸿章(中)-伊藤博文(日)

3、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④增辟通商口岸。

注意:①增辟口岸,侵略由沿海扩展到内地,(反映了侵略的广度);②在通商口岸允许开设工厂,直接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反映帝国主义对中国输出资本的要求,因此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反映侵略的深度)。

4、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俄国、法国、德国三国干涉还辽(赎辽费:3000万两白银)

(四)、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时间:1895年5月;起义军:台湾义军(徐骧)黑旗军(刘永福)

编辑推荐:中日关系专题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全文共 199 字

+ 加入清单

传染病流行基本环节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能流行。

(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接触传播等。

(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如未出过麻疹的儿童,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外交事业的发展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外交事业发展

1.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时间:1971年10月25日,

(2)相关会议:第26届联合国大会

(3)内容:

①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②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4)意义: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中日建立: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3.中美建交

(1)基辛格访华:1971年7月,为尼克松访华作准备。

(2)尼克松总统访华:1972年2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3)正式建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4)建交意义:中美两国二十多年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2001年中国还在上海成功举办了第九届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这些都说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5.现阶段任何国家与中国建交的前提和基础是:

必须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骨的成分物理特性

鉴定骨的成分

目的要求:知道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

(1)材料用具(请写出至少4种)

(2)方法步骤

①图1表示______,该步骤说明______.

②图2表示______,该步骤说明______.

(3)实验结论

①骨由______组成.

②骨的物理特性主要表现在______两个方面.

魔方格

答案:(1)鉴定骨的成分实验的材料用具(请写出至少4种)大鱼的肋骨或小鱼的一段骨,镊子,酒精灯,试管,15%的盐酸,滴管,清水,火柴.

(2)方法步骤

①将鱼骨用火烧,有机物能燃烧,剩余物为无机物不易燃烧,骨会变成灰白色,变得脆硬,图1表示为骨的煅烧,该步骤说明骨中含有无机物.

②骨中的无机物能溶于盐酸,所以将鱼的肋骨浸泡在15%的盐酸中,无机物在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是能被溶解出来,剩余物为有机物,会变柔软,图2表示为骨的脱钙,该步骤说明骨中含有有机物.

(3)实验结论:

①骨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

②无机物使骨坚硬,有机物使骨柔韧,因此骨的物理特性主要表现在硬度和弹性两个方面.

故答案为:

(1)大鱼的肋骨或小鱼的一段骨,镊子,酒精灯,试管,15%的盐酸,滴管,清水,火柴.

(2)①骨的煅烧;骨中含有无机物;②骨的脱钙;骨中含有有机物;

(3)①无机物和有机物;②硬度和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真菌特征

全文共 643 字

+ 加入清单

【例1】下列关于真菌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有菌丝B.都是多细胞的C.细胞内不含有叶绿素D.都是腐生生活解析:本题需要学会先归纳总结出真菌的共同特征,然后对选项进行筛选的学习方法。真菌的共同特征是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是腐生或者寄生,由此可以排除B、D选项。菌丝是由多细胞组成的,但单细胞的真菌没有菌丝,因此再排除A选项。答案:C

【例2】蘑菇的主要繁殖方式是()。A.孢子生殖B.出芽生殖C.分裂生殖D.菌丝繁殖解析:本题考查了蘑菇的生殖方式。蘑菇的繁殖过程是:由蘑菇菌盖下面的菌褶表面产生许许多多的孢子,孢子散落下来,萌发形成菌丝,然后从菌丝上生出子实体。生物的生殖是产生新个体的过程,地下菌丝的延伸只是菌丝部分的生长,而不是产生新个体,所以解答时,不能望文生义,将答案错选为D。答案:A

练习1:霉菌在下列哪种环境中最容易出现?()。A.潮湿的沙土地B.潮湿的粮食C.干燥的衣物D.煮沸的牛肉汁

2.下列关于酵母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无色、卵形的单细胞个体B.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生活C.能够用来酿酒和生产面包D.只能通过产生孢子繁殖新个体

3.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与细菌、真菌接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因此,细菌都是有害的B.细菌细胞和真菌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等都离不开真菌中的酵母菌D.制作豆酱、腐乳、奶酪等食品离不开真菌中的霉菌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空中飞行的动物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空中飞行动物

1、空中飞行的动物有昆虫、蝙蝠、鸟类等。

2、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除了鸵鸟和企鹅等少数鸟不能飞行外,绝大多数都善于飞行。飞行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育后代。

3、鸟适于飞行的特点:①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翔时空气的阻力)②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③胸部有高耸的龙骨突,长骨中空(内充空气)④胸肌发达⑤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除粪便都很迅速。⑥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⑦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⑧喙短,口内无齿,无膀胱,直肠短,粪便尿液及时排出,右侧卵巢、输卵管退化(这些都是为了减轻体重,适于飞行)。总之鸟类是体表被羽、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能力、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的一类动物。

4、翼(翅膀)是鸟的飞行器官。气囊辅助肺的呼吸。

5、鸟的羽毛分正羽(主要用于飞行)和绒毛(主要用于保温)。

6、家鸽喙(就是口)内没有牙齿,食物不经咀嚼经咽、食管进入嗉囊。----进入肌胃(内有沙粒、小石子用于磨碎食物)。

7、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万种,也是唯一会飞的无脊椎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8、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3对足,2对翅。蜘蛛、蜈蚣、虾、蟹等都不是昆虫,但它们都是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9、昆虫的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10、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为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代表动物:青蛙、蟾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伟大的历史转折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伟大历史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底)

(1)背景: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通过讨论,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主要内容:

①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③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历史意义: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②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③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刘少奇案

(2)民主与法制的加强

“文化大革命”使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文革后,全国人大加紧立法工作,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民族区域自治

全文共 315 字

+ 加入清单

⑴背景: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⑵提出:在筹建新中国时提出的。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国内少数民族实行一律平等政策,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⑶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⑷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社会主义新中国

全文共 1376 字

+ 加入清单

1、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到1953年结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黄继光、邱少云,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等英雄人物,抗美援朝战争的指挥者是彭德怀。

2、1947年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开始分批进行土地改革,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是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

3、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完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础,大会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刘少奇为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4、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完成后,标着着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1956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八大的功绩在于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6、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出现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的“左”倾错误。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违背信义的行为,造成了我国1959年至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7、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1976年,粉碎四人帮,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1968年,刘少奇被错误开除出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外逃就是九·一三事件。1976年1月、7月、9月,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逝世。

8、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作出了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农村的改革是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1987年中共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大会号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10、1982年,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中国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12月1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1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2、1956年,聂荣臻主管国防尖端武器的研究和生产。60年代,中国先后研制出导弹、原子弹、氢弹,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13、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14、1954年,我国总理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同两国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5、1971年,第26届联大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6、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发表上海公报。1979年,中国与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7、中国承办亚太地区经合组织会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年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整理梳理

全文共 201 字

+ 加入清单

17.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逝世从子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品格辞令仪态女工

18.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完美世界私副,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19.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群为臣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20.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牙婆师婆(巫婆)牙婆虔婆药婆接生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如何批量替换Excel单元格的公式

全文共 508 字

+ 加入清单

在Excel的单元格里面,我们可以使用公式

如果您想批量替换Excel单元格的公式,通过普通的查找替换功能是无法实现的。您得使用下面的.绝招。

先看下表,比如,C列的公式为:

C1=A1+B1

C2=A2+B2

C3=A3+B3

C4=A4+B4

C5=A5+B5

现在,我们要把这些公式替换成为如下:

C1=Sheet2!A1+Sheet2!B1

C2=Sheet2!A2+Sheet2!B2

C3=Sheet2!A3+Sheet2!B3

C4=Sheet2!A4+Sheet2!B4

C5=Sheet2!A5+Sheet2!B5

方法如下,首先,找到菜单“工具”→“选项”,弹出如下图。

上图中,切换到“视图”选项卡,找到“公式”,在其前面打上一个√。点击“确定”确认退出。

然后,选择菜单“编辑”→“替换”,弹出如下图。

在查找内容里面输入A,在替换为里面输入Sheet2!A,然后,点击“全部替换”即可。

现在,该到替换别的了。

再来一次“编辑”→“替换”,在上图中,查找内容输入B,替换为输入Sheet2!B,这样,就全部都替换好了,这就是批量替换公式的方法。

注意,替换好之后,在图一中,得把“公式”前面的√去掉,否则,您的公式就不会计算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语文高效学习方法

全文共 1881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语文学习,相对于数学涞水,其实学习语文很简单,下面大家和小编一块来了解下吧:

语文高效学习方法

1.精读名篇,重点了解和阅读

(1)了解名篇出处、作者生平、主要代表作及写作背景,理解和消化文章,吸取精华为己所用。

如我们了解了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写作背景,我们就可以真正了解为什么作者一开始便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想起江南采莲的事来。

语文教师的教学参考书通常会论及作者生平、主要代表作及写作背景,向教师借来看看,对我们学习语文非常有帮助。

(2)了解修辞手法如何运用,力争将修辞手法的巩固、应用落实在书本中,加深理解。

如弄清通感(移觉)手法在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中如何应用,我们以后写文章时也可恰到好处地运用。

(3)了解文章的体裁、写作的角度(特点、手法),文章的论点、论据是什么,好在哪里?这对我们提高文章的写作能力有莫大的益处。

如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一文,初中古文中的《核舟记》一文。

(4)选择性背诵或朗诵

有助于培养我们朗诵能力、演讲能力、情感交流能力的文章,我们可以选出来进行选择性背诵或朗读。我们可以每周找一个时间到课堂外空旷处朗诵,将自己情感借助文章抒发出来,并借此文章揣摩作者的心态。这种做法可以让我们今后所写的作文充满语言感染力,容易让读者产生思想共鸣。

2.难字、拼音落实在平时阅读和标注上,力求字字过关,不漏、不含糊。也即遇字识字,通过查字典来完成。

平时读课文或阅读课外杂志遇到生僻字,先猜测其读音,再查《现代汉语词典》,了解其字意,看其组词,查其应用,并与原文应用进行对比。这种做法有助于字词在我们作文中的合理运用。如遇到成语,我们可先拆字独立猜测其表述含义,再查《现代汉语词典》进行对比,对准确了解成语含义大有益处。如果我们遇到成语,仅凭猜测来判断成语含义,就无法真正把握成语含义,甚至会曲解成语含义。

许多伟人的文章,每句话其实经过了作者、编辑、语言学家甚至于国家智囊团的反复推敲,往往各种复句关系都可以从文章中寻找出来。我们可利用这些文章进行因果、转折、假设、并列、递进等关系复句的分层划分训练,借此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和准确性,并在我们作文中巧妙运用。

4.文章的评议主要落实在课外文章的阅读或作文的互评上

所选的文章可长可短,主要评议文章的局限性、优缺点。同班同学的作文也可以拿来进行互评,这种做法对我们提高作文写作水平大有好处。

5.文章的对比、写作手法和角度的对比

如古文《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比较;《六国论》、《过秦论》、《阿房宫赋》的比较。

6.病句的修改、查找落实在个人的作文上,以互纠互查的形式进行,力求确定病句所属的类型。

7.古文的二种翻译方式:

(1)字译:弄清某一字、词有几种含义,并能做到熟练地从学过的文章中举出实例。

(2)篇译: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全句、全段、全篇翻译,把握文章的内容、情境,为背诵打基础。

8.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1)朗读:情景式朗读散文、古文

可从课文或从课外选文章进行朗读,培养自己的朗诵能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有时候朗读的时候,要融入情境,想象我们就是作者,揣摩作者当时心态,力求将作者情感表现出来。

(2)背诵:通常有以下六种方法

①情景式朗读后背诵;②古文先译后了解再背诵;③间断式背诵(含分层式背诵(按内容分层,抓住每一层内容再背诵,如背诵六百一十六言之称的白居易的《琵琶行》);④情景式背诵(想象情景再背诵,如背诵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高尔基先生的《海燕》));⑤互补式背诵(学生间互为补充、进行个别字提示);⑥浓缩式背诵:从文章的每一句话中提取出一个字进行提示和引导。

9.语文课本的利用

(1)把大部分考查的知识点标在课本上,使知识点不会发生脱节,便于复习时对照、查看。

(2)将课文视为练习题,我们可以利用课本中的说明文和议论文进行语法知识的分析。

(3)选择课文中的部分名言警句作为作文标题或材料,独立进行正反面写作练习。

如诸葛亮的《出师表》一文中论及先汉的兴隆时提及“亲贤臣、远小人”和后汉的倾颓时提及“亲小人、远贤臣”,便可以以“任人唯贤”及“任人唯亲”为题写相应的评论性文章。

10.语文练习册的利用

(1)选择薄弱点进行练习。

11.课外资料的利用

(1)摘录素材,平时尽量超出教师限制要求进行作文写作训练。

(2)将课外涉及课本文章的评价性内容、解释性内容可以有选择性地回归到课本中。

12.看课外杂志中的优美文章时,分析这些文章构思(布局)、立论、描述方法,并加以评论。对一些科技阅读文,还可以进行段意分析,提取要点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为同伴梳理毛发的猫咪

全文共 522 字

+ 加入清单

阿比西尼亚猫(详情介绍)

“猫咪是独居动物”的说法流传太广,以至于很多人认为两只猫咪在一起一定会有纠纷,恰恰相反,很多猫咪在相处过程中并不会不合,它们反而能形成紧密的团体关系,并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跟同伴交流——整理毛发

一、猫咪为同伴整理毛发的由来

当猫咪刚出生时,母猫会通过给幼猫梳理毛发来加强情感联系,而幼猫在社会化学习过程中也会学到这一点,于是它们就在日常生活中给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猫咪整理毛发。整理毛发的行为不仅可以帮助猫咪清除身上的死毛、隐藏在毛发中的跳蚤等,还能巩固猫咪之间的关系。

二、是不是所有的猫咪都会为其他猫咪整理毛发

当然不是。一奶同胞的猫咪或从小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猫咪之间通常都会互相整理毛发,但如果猫咪不在同一时间进入一个家庭,那它们则需要很长时间去适应彼此。不过由于这种触摸行为是猫咪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所以大部分的猫咪都会为同伴整理毛发。

三、关注猫咪梳理毛发的行为

当猫咪出现健康问题时,它们很有可能会无法自主梳理毛发,主人可以根据这一点来判断猫咪的身体状况。此外,老年猫咪会因为四肢僵硬而够不到某些部位,主人要及时帮助猫咪做好清洁工作。然而如果老年猫咪身边有另外一只猫咪,你会发现另外那只猫咪还会主动帮助老年猫咪梳理毛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全文共 284 字

+ 加入清单

人类对细菌真菌利用体现在四个方面:

①食品制作。即发酵原理的应用,发酵就是有机物在一定温度下被酵母或其他菌类分解成某些产物的过程

②食品保存。

腐败原因-------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

保存原理-------将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常用保存方法:“巴斯德”消毒法(依据高温灭菌原理);罐藏法(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于细菌和真菌接触的原理);冷冻法、冷藏法(依据低温可以抑菌的原理);真空包装法(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生存环境的原理);晒制与烟熏法、腌制法、脱水法、渗透保存法(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原理);使用防腐剂;使用射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义和团运动之权力斗争

全文共 588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学家唐德刚认为义和团运动的另一原因是清廷的权力斗争。唐德刚将义和团比喻为红卫兵,而将刚毅比作林彪,惇亲王载濂、端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庄亲王载勋四兄弟比作四人帮。载氏四兄弟、刚毅及其一帮扶助义和团的大臣,赵舒翘、毓贤、董福祥等,利用义和团的民间力量及慈禧太后对洋人又怕又恨的心态,排斥光绪帝等帝党。

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本拟废光绪立载漪之子大阿哥溥俊为帝,但遭到西方列强反对,因此,载漪等人对西方列强及光绪帝极为仇恨。在多次御前会议上,他们当众羞辱光绪帝及主和大臣,溥俊甚至直斥光绪为二毛子。1900年6月25日,载漪、载勋、载濂、载滢四兄弟率义和团六十多人欲弑光绪,被慈禧太后阻止。但慈禧太后虽保住了光绪的命,却也忌他们几分,无法控制他们。董福祥的甘军杀了日本使馆书记生杉山彬后,慈禧太后曾召董福祥及载漪面斥,欲下旨惩办,但董福祥以甘军哗变来要胁慈禧,慈禧也只好作罢。

而其时清廷中也有很多人将义和团当成升官发财的好机会,"士大夫谄谀干进者,又以义和拳为奇货"。如御史徐道焜上书:"洪钧老祖令五龙守大沽,龙背拱夷船,皆立沉",御史陈嘉称自己"从关壮缪得帛书,书言无畏夷,夷当自灭","当是时,上书言神怪者以百数",当时的报纸评论说:"推本言之,有守旧,而后有训政,有训政,而后有废立,有废立,而后有排外。""义和拳者,非国事之战争,乃党祸之战争也。"

编辑推荐:义和团运动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显微镜注意事项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a.镜头的选用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如:目镜5X物镜50X显微镜放大倍数为5×50=250倍

b.对光

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光线暗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聚光作用).

c.观察

先用低倍镜观察,调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找到细胞,再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在低倍镜换高倍镜时,转动转换器后,只调细准焦螺旋即可看到物像。

低倍镜换到高倍镜后:视野范围变小,变暗,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增大.

d.找标本

移动原则:标本的移动方向和我们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物镜方向是上、下颠倒、左、右翻转的,如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就应把装片往左下方移。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