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火德公宗祠【优秀20篇】

浏览

266

文章

644

铜陵黄氏宗祠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铜陵黄氏宗祠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铜陵黄氏宗祠位于平和县霞寨镇钟腾村,年代为清。

简介:又名“榜眼府”,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扩建。坐东朝西,由泮池、照壁、牌坊式门楼、下厅、上厅和左右各一列横屋组成,建筑面积1358平方米。下堂面阔三间,进深三柱带前廊,抬梁、穿斗式梁架,硬山顶;上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十三檩,抬梁、穿斗式梁架,硬山顶;横屋每列三屋,每屋均为面阔三间的独立小院。

2013年,铜陵黄氏宗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祠周边各外延20米。

钟腾村:霞寨镇钟腾村位于霞寨镇西部距镇区5公里,东连黄庄村,西接高山村、南毗西安村,北邻官峰村。全村有18个村民小组,535户,有2038人口。全村经济以蜜柚种植为主,以外出务工为辅,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693.2万元,人均收入8300元。有村两委7名,0党员45名,先后获得 “漳州市绿化先进单位” 、“漳州市最美生态村落”、 “平和县十大最美乡村”、 “县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合一宗祠

全文共 282 字

+ 加入清单

合一宗祠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

合一宗祠位于秀屿区埭头镇石城村寨外自然村,类别为古建筑。

合一宗祠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西北、东北、东南至建筑外墙各外延2米,西南至建筑外墙外延19米。

石城村:石城村地处兴化湾、平海湾和南日水道的交汇点,是莆田东北部的一个半岛渔村,也是莆田市的重要侨乡之一。全村陆域面积3.5平方公里,有11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453人,户数1470户;村两委干部11人、党员157人。1998年以来,先后多次获得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村镇、全国创建文明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是福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和城乡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石屏郑氏宗祠

全文共 321 字

+ 加入清单

石屏郑氏宗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氏宗祠位于石屏县宝秀镇郑营村,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占地1452平方米,由祠门、中殿、正殿、偏殿组成四合院。

宗祠中殿及正殿面阔均13.1米, 进深9.3-10米。梁柱门窗雕镂精致,艺术价值很高。郑氏祖籍浙江,明初随沐英入滇。

宝秀镇:宝秀镇地处石屏县城西10公里处,地跨北纬23°31′至23°50′、东经102°08′至102°27′,取镇内名胜宝山阁、秀山寺各一字得名。西与玉溪市元江县青龙厂镇、龙潭乡隔河相望,西北与大桥乡毗邻,东南与异龙镇相接,北交哨冲镇。总国土面积437.14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380.1平方公里,占全镇总面积的87%;坝区面积57.04平方公里,占全镇总面积的1。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大公朱氏宗祠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大公朱氏宗祠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大公朱氏宗祠位于龙游县社阳乡,年代为清。

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社阳乡:龙游县辖乡。1949年设社阳乡,1961年建公社,1983年复改乡。位于县城东南,距县城13公里,社阳港两岸。面积94平方公里,人口1.3万。公路北通湖镇,南达源头、上堤。辖红光、青塘坞、山坪头、溪东、泽江、楼下、社阳、大岭足、连下桥、茶园、后渠、吴家、大公、金钩、上堤、沙畈、塘泗、源头18个村委会。农林并举,盛产杉木、毛竹,并产花岗岩。有游览区凤山仙洞。.。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车江李氏宗祠含仙根书院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车江李氏宗祠(含仙根书院)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李祠仙根书院位于衡南县车江镇原樟树村,其现在的名字实为李氏宗祠。它是一座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祠堂,曾经也取名仙根书院。

2019年,车江李氏宗祠(含仙根书院)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车江街道:衡南县车江街道位于衡阳市南郊,北靠雁峰区,南邻松江乡,西接硫市镇,东频湘江,是衡阳市中心卫星城镇之一。早在清朝乾隆年间,车江隶属二十八都与三十都,新中国建立初期为衡阳市第一区,1961年定名为车江区,1995年撤区并乡建镇,系衡南县最早的建制镇之一,属衡南重镇。2016年被云集镇合并,命名为云集镇车江片区。2019年10月31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省民政。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青阳宁氏宗祠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青阳宁氏宗祠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宁氏宗祠位于青阳县陵阳镇粮站大院内。

为清代砖木结构古建筑,坐西朝东,面阔23.95米,进深三进55.60米,占地面积1321.6平方米。由于该祠堂座落在陵阳粮站内,长期作粮仓使用,梁、柱、石、椽完好率达70%左右。

保护范围:四面各距墙基脚外5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10米。

陵阳镇:陵阳镇位于青阳县南部,辖24个行政村(180个村民组)、1个街道居委会,面积213.85平方公里,人口25589人,2005年镇财政收入1907万元,总量跃居全县和全市第二。陵阳历来就有“富贵陵阳镇”的美誉,在西汉时期(前109年)置县郡,战国时期屈原曾驻足多年,自古为江南重镇,是有名的鱼米之乡,明清时期为徽州文化的传播要道,商业兴隆,多富商大贾,1965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连江县抗日骨干训练班旧址--郑氏宗祠

全文共 982 字

+ 加入清单

连江县抗日骨干训练班旧址郑氏宗祠位于连江县蓼沿乡溪东村。

1938年秋,日寇铁蹄踏遍大半个中国,神州陆沉,江河呜咽,地濒东南沿海的连江县受到战火的威胁,沿海岛屿川石岛与马祖的南北竿塘被日军侵占。在这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秋,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救亡图存的重任。9月初,中共福建省委宣传兼--部部长、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主任王助在福州南街安民巷秘密发展连--年吴大麟入党,与已抵连江的中-员林涧青、梁真(女)组建中共连江特别支部,省委任命林涧青为特支书记。

中共连江-特支接受王助代表省委作出的联络人员(进步人士)、掌握-支、准备建立抗日武装队伍的指示,因吴大麟公开身份为国民党政府连江信用合作社办事处主任(吴加入中共后仍保留其国民党党员),故许多事情交由吴大麟去办。吴大麟筹资在县城十字街口开办海滨书局,以占领抗日宣传文化阵地,又着手培养骨干力量。1938年11月间,福建省农村合作委员会通知要吴大麟训练合作社会计人员,经请示王助后,特支认为可乘机作文章,“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于是借口时局紧张,把合作社训练班设在蓼沿山区溪东村的郑氏宗祠。首批训练班学员150多人,大多为吴大麟先前联络好的各乡村抗日骨干力量,训练人员中有许多是土地革命失败后幸存的老党员与红军失散人员,如梁仁钦、邱惠、陈麻伍、林广、叶容容等。新四军办事处对训练班极为重视,王助主任又增派中-员林君玖(林白胞妹)、叶和中、张汝砺等充实教员队伍,由吴大麟、林孝楚(涧青)、林君玖、卓飘虹等党员轮流给学员上课,讲《大众哲学》,普及宣传马列主义基础理论及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纲领。还举办欢庆元旦文艺汇演晚会,演出《放下你的鞭子》、《山河泪》、《武汉保卫战》等抗日剧目。

郑氏宗祠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整修于明清,是中国古代典型的封闭式“四合”、“三进”古建筑,全木结构,四面风火高墙,目前保存状况良好。

蓼沿乡:位于连江县西北部山区,与罗源县接壤,距县城30公里。乡区面积1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15公顷,辖有23个行政村,115个自然村,人口2.82万。该乡森林、水电、矿山等自然资源丰富,其中可供开发的优质石材“664”花岗岩、叶腊石达6亿立方米,已成为连江县石板材第一乡,也连江县电力自供乡镇。2003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38亿元,比增11.3%,其。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公果徐氏宗祠

全文共 1103 字

+ 加入清单

公果徐宗祠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公果徐氏宗祠位于铅山县,时代为"清雍正六年(1728年)"。

徐氏宗祠始建于明末。清雍正六年(1728),以徐宗堂(进士,任萍乡督学)和徐宗琬为首,举全族之力,重修宗祠。将原部分木柱更换成石柱,扩大了房基面积,始为现在范围。民国中期,国民党第三战区曾占用宗祠作为军事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宗祠作为村小学教学场地,直至1986年新校舍建成后迁出。村小学迁出后,因无人使用,宗祠逐渐荒废。2007年,徐氏后裔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集资对宗祠再度修葺。

宗祠青砖外墙,内外粉白,两侧用三阶风火山墙,内部为一院落两进一天井,六柱五开间。宗祠大门用当地产的冷青石做门框,上嵌匾额“徐氏宗祠”。

进门后为一露天院落,中铺过道至前厅。前厅用前后两坡阴阳瓦屋面,中厅前檐柱为八菱形石柱,下垫八方形雕花柱础,穿插枋间雕刻花卉图案,并置雕花斜撑,雕刻精美。前轩廊用“一枝香法”,明间均圆形石柱,减柱造法,五架抬梁,石柱上阴刻三副行楷对联,字体苍劲,内容分别为:“出使仰行旌赠剑争傅吴季札,尊贤隆下榻班荆尚有汉陈番;庙貌重新愿继继绳绳世代绵延同葛藟,华堂兴在思赫赫濯濯祖宗灵爽记荷湖;山势接鹅湖七子才名齐北斗,家声副麟种六朝文望重南洲”。这些对联讲述了徐氏先祖徐孺子的高品轶事、“荷湖”先人永盛公的嫡传美德、徐氏一脉六朝七才子的光辉事迹等主题。

次间用穿斗木构,梢间用木墙围出正房。枋间雕花极尽奢华,多为花卉图,檩条多用栌斗支撑、云板装饰。两侧厢房为单坡向内屋面,小青瓦覆盖。天井后两侧为横巷,边墙处开门洞出入。后堂又称“东海堂”,三个大字雄浑苍劲。

前檐柱用圆形石柱,下垫八方形雕花柱础。前轩廊仍用“一枝香”法,明间减柱,五架抬梁,石柱上又刻三副行楷对联,内容分别为:“东海遗风亲承祖武,北城美德世蔚人文;数典难忘下榻称贤推汉武,开基有自酬庸赐弟记明时;述祖德颂宗功佑启承文世泽绵绵垂柏翳,入礼门由义路浚先接武家声叶叶振荷湖”。后堂后步架中间置神台,供奉徐儒子及开基祖等众先祖神像。

公果徐氏历史名人诸多。在清朝时期有岁进士徐宗堂和徐光啟,恩进士徐廷變和徐廷瑛、徐清溪、徐兆英、徐应昇、徐应箐、徐世岗、徐应铨、徐邦洖、徐邦洙、徐光麒、徐廷耀、徐廷瑜11位秀才。民国期间有铅山四大才子之一、鹅湖中学首任校长徐拔群,铅山县参议、石塘区区长徐光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亦是才人辈出。

徐氏宗祠坐落在公果村南侧,坐东南朝西北,宽17.36米,深35.9米,占地面积12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23平方米,建筑结构简练,彰显大气,木构雕花精美,又不失灵秀。

2014年6月,徐氏宗祠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排坡莫氏宗祠

全文共 277 字

+ 加入清单

排坡莫氏宗祠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排坡莫氏宗祠位于定安县定城镇,时代为清。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向东5米,向南9米,向北9米,向西至围墙,面积为4.69亩。

定城镇:一、基本情况定城镇位于定安县北部,南渡江下游南畔,东靠高速公路,西与新竹镇接壤,南与雷鸣镇为邻,北与海口市隔江相望,海南东环高速公路从定城镇东部穿过,距海口37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是定安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全镇21个村委会,共143个自然村,381个经济社;13个社区,139个居民小组。境内交通十分便利,143个自然村都通公路。总人口10.5万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祝三高氏宗祠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三高宗祠为绩溪县文物保护单位。

祝三高氏宗祠

坐落在伏岭镇祝三村,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256平方米。为三进三开间,前后天井,前进为歇山式门楼,拱轩顶,中进为抬梁穿斗并用式梁架,中进的后墙新砌,后进改造成平房,祠内有狮撑、驼峰、雀替、平盘斗装饰,该祠保存基本完整,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1949年,祝三村发生了标志着绩溪工农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的祝三整编,支队主力400余人编成2个大队4个连和1个地方连。第一大队队长舒梦熊,教导员戴吉祥;第二大队队长孙仲友,教导员王宗汉。一连由皖浙支队原一连编成,连长陶荣,支书周逸隆;四连由皖浙支队原二连编成,连长张胜和;五连由皖浙支队原五连编成,连长陈德洪,支书汪明德;地方连由歙县水南武工队编成,连长虞秀坤。此外,尚有皖浙支队直属文工队30余人,队长朱凡、指导员黄士芳。高氏宗祠为五支连队所驻地。

伏岭镇:伏岭镇位于绩溪县东南部,东临浙江省临安市马啸乡,南接瀛洲乡,西连扬溪镇,北靠家朋乡。绩胡公路南北纵贯全境,胡坎公路直连省道芜屯公路,镇政府住地距县城22公里。全镇总面积183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共有山场面积216350亩,耕地14145亩,总人口21232人,总户数6164户,辖12个村委会。 大自然的造化和聪明勤劳的先辈给我们留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黄坦坑陆氏宗祠

全文共 208 字

+ 加入清单

黄坦坑陆氏宗祠为文成县文物保护单位。

陆氏宗祠位于文成县东龙乡黄坦坑村门前山西麓(因珊溪水利枢纽工程淹没此处,现搬迁至黄坦镇塘底垟村)。建于道光五年(1825),坐东朝西,系五间木构合院式建筑。正厅面阔20.5米,进深9.75米。石砌条阶石压面普通台基,圆柱抬梁式构架,硬山顶屋面。前建戏台,平面呈方形,深阔皆4.7米,四柱歇山式。施五环八角藻井,环内彩绘戏文图案。左右有厢廊,面阔五间,进深一间。

信息来源:温州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篁碧华氏宗祠

全文共 933 字

+ 加入清单

篁碧华氏宗祠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江西省上饶铅山县篁碧畲族乡畲族村村西的华氏宗祠,始建于道光丁酉(1837)年,是叔侄三人同赐一朝(华日新(京一郎系),道光二十四年进士,任江苏道布政使,身居二品;华祝三,道光二十七年进士,西宁知府加布政使衔,三品正堂;华立三,进士出身,任甘肃安化知县),共同兴建的一所宽宏高大的宗祠,以彰显其家族的荣耀。

华氏宗祠建筑面积1247平方米,在一条东西走向的中轴线上。大门上悬“华氏宗祠”四个大字门匾。八十根粗大的木柱支撑着这座宏伟宽敞的建筑。祠堂内分前厅、中厅、享堂。上厅为享堂,原供奉本族祖宗牌位;中厅为祀堂,是举行祭祀仪式的大厅;前厅是吹鼓奏乐的地方。族中凡有修谱祭祖等大事时,也可以在厅内楼台演戏,台下可容二百余名观众。本族人娶亲时,新娘要在宗祠下轿,拜天地祖宗。

华氏宗祠的布局呈平面方形,坐北朝南偏西44°。包括前院、前厅、前天井、中厅、后天井、享堂和右边廊。

前院地面为卵石地面,-墙为卵石砌筑,尚存有七墩旗杆础,均刻有清道光年间“科举人立”、“进士人立”的字样。

前厅,为四品三间建筑,横梁、额枋以云头卷草纹雕刻,颇为华美。

祠堂门厅为四品三间建筑,四墙为卧云墙,中间高耸,两侧稍低,额枋上斗拱簇立,飞檐上鸱吻高啄。大门分左、中、右三阙,中间置大型抱鼓石一对。左右边门相对,开在边厢墙间。进门厅后,是鹅卵石铺砌的大天井。该厅用材宏大,显得气宇轩昂。

中厅为祭殿,明间悬有牌匾,文字为“秦关自古数三峰,南齐孝子善留治。”左右墙有朱熹的“忠孝、廉节”四字。墙面由糯米浆拌石膏粉装饰,墙体成青砖形。祭殿宽25米,进深7.6米,高7米,面积190平方米,天井两侧有廊坊相连,并各有花窗,用翡翠绿瓷装饰,豪华雅致。

2005年,华氏宗祠被列为上饶市首批文物保护单位。

篁碧畲族乡:铅山县辖乡。县木材、毛竹主产地。1973年置篁碧林场,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南部、杨村河上游,西邻福建省光泽县司前乡,南界福建省建阳县三港乡,距县城48公里。面积81平方公里,人口0.4万。乡政府驻篁碧。永(平)篁(碧)公路穿越中部。辖篁碧、东山、中村3个村委会和大岩林场、篁碧林场。杨村河北流。林地面积占全乡土地总面积的70%以上。河谷两侧主产水稻、玉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栅川于氏宗祠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栅川于氏宗祠为金华市文物保护单位。

栅川于氏宗祠位于乾西乡栅川村。

2010年,金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乾西乡:乾西乡位于金华城区西郊,距金华铁路新客站、汽车西站仅2公里,南临婺江,西接兰溪市灵洞乡,北与竹马乡、罗店镇相邻,东与城西、城北街道相连,总面积22平方公里。下辖坛里郑、杨石、王店、马于、后畈田、栅川、幸福、湖头、雅宅、下天师、黄桥头11个行政村,及上陈、联合、上天师、鲍杨、西苑5个居委会,38个自然村。2005年末,农业人口1.74万人。近年来,乡党委、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上新柏氏宗祠古戏台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新柏宗祠戏台为桂阳县文物保护单位。

上新柏氏宗祠古戏台位于桂阳县敖泉镇乌龙村上新自然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

2017年4月12日,上新柏氏宗祠古戏台被公布为桂阳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宗祠外墙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5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10米处。

乌龙村:乌龙村(Wulong Cun)乌龙村村域位于敖泉镇西北部,东与杏村相接,南与咸宜村相邻,西与蓬塘村毗邻,北与三塘村接壤。辖上老、上新、龙老、龙新、梓木等5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有473户农户,总个人口为1690人。村域经济主要为劳务输出和农业收入,年人均纯收入约为8000元。该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港西朱氏宗祠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港西朱氏宗祠为高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港西朱氏宗祠位于高安市村前镇,年代为清。

2012年12月24日,高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村前镇:村前镇地处高安市西北部,与宜丰、上高两县接壤。全镇区域面积106平方公里,辖12个村委会和1个集镇居委会,177个村民小组,现有总人口25200人。 村前自古山水灵秀,民风淳朴,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宋代大诗人苏轼、苏辙两兄弟曾游历于此,并留下了""竹高节""、""杉坚姿""的千古诗句,清灵的苏 溪河,秀美的坡山皆因此而得名,清代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鱼龙桥杨氏宗祠

全文共 255 字

+ 加入清单

鱼龙桥杨氏宗祠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鱼龙桥杨氏宗祠位于怀化市中方县石宝乡,年代为清。

2019年,鱼龙桥杨氏宗祠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宝乡:石宝乡、新路河镇成建制合并设立新路河镇石宝乡地处雪峰山西麓,位于中方县东部,沅水东岸,东面与铁坡、锦溪相连,北面与接龙、丁家两乡相连,西与新路河毗邻,南与洪江市群峰乡接壤。全乡共辖9个村,92个村民小组,2389户,总人口10028人。全乡总面积45.3平方公里,稻田5673亩,旱地1163亩,油茶、杉林27208亩。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境内居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惠安暴动”指挥部旧址——陈氏宗祠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惠安暴动指挥部旧址——陈氏宗祠为惠安县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惠安暴-动-”指挥部旧址—陈氏宗祠位于惠安县东桥镇屿头村。

1930年,惠安县委在福建省委、泉州特委的领导下,举行震动闽属地区的暴-动-——“惠安暴-动-”。“暴-动-”前期对国民党地方政权进行摧枯拉朽般的打击。攻下山柄民团炮楼,击毙团总陈呜周及其父陈奕昭,处死前林劣绅林孝纯、林亮川。建立五陈乡苏维政府及湖埭头村苏维埃政府。

9月18日午后,挺进距县城10余华里的屿头村,作合攻县城的准备。

红军带队入村,驻在村里的大祠堂里,并在祠堂里作出屿头山整个阵地的部署。

19日,敌海军陆战队林寿国旅两个连,一个追击炮排,县民团常备队等计一千多人包围屿头山。经过两个多小时激战,战斗失利红二团营长曾赉弼和团政委陈琨阵亡。

陈氏宗祠后经族人集资重修,已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惠安县委党史研究室

东桥镇:东桥镇位于福建泉州惠安县。 东桥镇从原东岭镇析置。位于惠安县东北部,沿海。辖18个村委会。镇政府驻东桥村,下辖:350521111201 121 东桥村 350521111202 122 南湖村 350521111203 122 珩山村 350521111204 122 西坑村 350521111205 122 大吴村 350。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陈氏宗祠瞻依堂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陈氏宗祠瞻依堂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陈氏宗祠瞻依堂位于长泰县岩溪镇甘寨村巷口社,年代为明至民国。

简介:始建于明,清、民国重修。坐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2096平方米,建筑面积594平方米,由祠埕、前厅、天井、廊房和主堂组成。祠埕分上下两级,面层铺设花岗岩石板,西侧立两副夹杆石旗杆。前厅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明间前廊部位内凹一架檩,为石仿木形式。主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木构架,用材硕大,明间木质金柱为上下收分的梭柱,后廊内设木构龛台,描金绘彩。

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2018年,陈氏宗祠瞻依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寨村:甘寨村 有岩溪的第一高山,叫做丹凤山 。随着丹凤山下,有满山遍野的原生态般美丽的花草树木,自然形成了一条“龙美溪”,水质良好。 甘寨村位于丹凤山 下,南邻珪 前村,西与锦鳞、石铭两村相连,方圆12.6平方公里。村庄道路交织如网,村主干道均为水泥路面,交通便利。全村辖11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1056户3783人。土地总面积12760亩,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雷州莫氏宗祠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雷州莫氏宗祠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雷州莫氏宗祠位于雷州白沙镇东岭村。明代休宁县知县莫汝翰倡建,是明末清初柬埔寨和越南著名华侨、越南河仙镇开发者“开国上柱国大将军开毅公”莫玖(1655-1735年)的祖祠。平面为四进四合院布局,砖木结构硬山顶,总面宽20.85米、总进深66.3米,占地1382平方米。大门原建有“德泽流芳”石坊,已毁。正厅右壁嵌有明万历年间镌刻的“莫亚崖七十八岁像”,上刻成化举人柯时复撰《莫公像赞》,左右刻明嘉靖进士、南京礼部尚书王宏海题赠对联。第三进魁星楼。后进以铁力木大柱抬梁,气势宏大。全祠共有厅房12间,祠内仍存明万历十九年《海康莫氏族祠记》、二十四年《莫氏嗣宗祠记》、二十五年《莫公亚崖祠田跋》、二十八年《莫氏亚崖祠田记》、二十九年《莫氏世祖祠自叙》等碑刻8通。

1999年湛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1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公布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通知》,莫氏宗祠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东岭村:东岭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照南山尹氏宗祠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南山尹氏宗祠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泸县尹氏宗祠,建造于1930年,坐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1440平方米,由正堂、两侧厢房组成,为三合院布局。正堂设廊,走廊栏板由青石精工打造,栏板上雕刻有人物、山水等图案,左、右两幅图案合为一个整体,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的泸州城风貌。正堂内的六根石质方柱分别刻有反映尹氏宗族的三副楹联。尹氏族人吉甫是周朝太师,影响深远。

保护范围:以建筑外缘为基线,东北外延22米至杜德全住宅,东南外延5米,西南外延21米至公路边,西北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在保护范围基础上,东北外延50米至杜德全住宅东北方向,东南外延50米,西南外延5米,西北外延5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庙头村张氏大宗祠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庙头村张氏宗祠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庙头村张氏大宗祠位于黄埔区穗东街庙头社区庙头路2号。

2015年8月1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从宗祠建筑外缘外延5米,东南侧局部至相邻建筑外墙线。

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德荫里现状路东边线,北至德荫里现状路北边线一线,南至广深公路(黄埔东路)规划路北边线,西至庙头路现状路东边线。

穗东街道:穗东街位于大沙中心城区、南岗副中心区和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连接点,东邻南岗街,西邻红山街,南邻夏港街,北邻荔联街,总面积13.58平方公里。2002年,黄埔区撤镇设街,穗东街从南岗镇撤镇设街而立,于8月1日正式挂牌,下辖夏园、南基、庙头、南石市4个社区居委会,37个居民小组。其中,夏园、南基、庙头三社区为转制社区。机构设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