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张氏

张氏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张氏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张氏问题。

分享

浏览

4319

文章

13

张氏为什么是曲江世家

全文共 405 字

+ 加入清单

张氏之所以是曲江世家,是因为始兴张氏,出自晋司空华之后,在隋晋时期南迁,至君政时因官居于韶州曲江。

张氏出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公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周宣王时有卿士张仲,其后裔事晋为大夫。张侯生老,老生趯,趯生骼。至三卿分晋,张氏仕韩,韩相张开地生平,父子相五君。平生良,字子房,汉留文成侯;良生不疑,疑生典,典生默,默生大司马金,金生阳陵公乘千秋,字万雅,千秋生嵩,嵩生五子:壮、赞、彭、陆、述,壮生胤,胤生皓,字叔明,后汉司马,世居武阳犍为。

皓生北平太守宇(避地居方城)。孙肥如侯孟成,生渔阳郡守平,平生华,字茂先,晋司空壮武公,二子袆、韪,字彦仲,散骑待郎,生舆,字公安,太子舍人,袭壮武公,生次惠,宋濮阳太守。二子:穆之、安之。张氏是一个非产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三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一亿零四百六十一万五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53%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张氏兄弟一起上武则天是怎么回事?张氏兄弟和武则天是什么关系?

全文共 1711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这个张氏兄弟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反正小编是不知道的,说到这个武则天那大家都是知道的,那么这个张氏兄弟一起上武则天是怎么回事呢?有什么故事呢?还有这个张氏兄弟和武则天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吧!

先说说这个张氏兄弟分别是谁吧,话说就是传说中的:张昌宗、张易之二人。武则天的男宠薛怀义失宠被杀后,太平公主将自己的男宠张昌宗送给母亲解闷。从此,张昌宗、张易之兄弟就成为武则天最心爱的侍寝男宠,每天都跟随在女皇的身边,据说两人长的是貌比潘安,很得武后的宠爱,后因篡权干政而被打压处死。

张易之究竟有多美?

千百年来,多少美女帅哥都对镜叹息,多少红颜都付了无情流水,而张易之偏偏就得到了老天的眷顾,把老天给他的漂亮脸蛋用到了极致。一个绝世美男子,恰好遇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人做皇帝的世代。

在那个没有整容手术,没有减肥药,更没有P图技术的唐朝,张易之究竟有多漂亮呢?《新唐书》中记载,张易之生于官宦之家,既冠,颀皙美姿制,音技多所晓通。意思是说他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吹拉弹唱样样精通。

张易之有个弟弟叫张昌宗,兄弟二人都是眉目如画,非常漂亮。张昌宗与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关系很是密切,太平公主为了讨好武则天,就将张昌宗推荐给了女皇。在侍奉武则天的时候,张昌宗向武则天夸赞哥哥张易之的美貌远远在自己之上。

武则天听后立即召见张易之,果然非常喜欢,当天便封张易之为司卫少卿(相当于现在的正厅级干部),并赐住宅一处,绢帛五百段和大量仆人、牛马供他使用。由此可见,张易之最初获得女皇宠爱并非有什么经世济国的才华,而仅仅就凭着一张脸蛋,拼的是颜值。

张易之进宫后很快便成为武则天面前的第一红人,和弟弟张昌宗一起出入宫闱,锦衣玉食,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给皇帝逗乐解闷,事实上就是名副其实的男宠两枚,相传武则天对他的宠爱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飞扬跋扈

张易之的仕途可谓平步青云,他历任司卫少卿,控鹤监内供奉,奉宸令,麟台监,最后被封为恒国公,官居一品,与房玄龄、魏征、狄仁杰等名臣站在一块儿。但是张家兄弟的官衔大多是虚职,并没有实际意义,其中,控鹤监是武则天专为男宠们设立的机构,由张家兄弟掌管。

但是由于这兄弟二人日夜在女皇左右,因而朝廷百官都对他们十分畏惧。当朝太子李显的长子李重润、女儿李仙蕙和女婿武延基私下悄悄议论张易之兄弟,二张知道后将此事告诉武则天,武则天听后雷霆震怒,下令处死了这三人。

事情发展至此就有点耸人听闻了,武则天为了安抚张易之两兄弟,竟然杀死了自己发亲生孙子和孙女。自古都是祖孙隔辈亲,武则天如此另类也说明她天生有冷血无情的一面。

事后,张家兄弟更加飞扬跋扈,旁人也明白了此二人在女皇心目中的地位,更加不敢与他们作对了。二人也自此开始肆无忌惮地穷凶极恶,暴虐成性,据说连鸭狗马驴也无一幸免,手段极其残忍,朝中有大臣弹劾他们的罪行,结果反而遭到处置。

由于武则天当时年事已高,逐渐丧失了分辨是非的能力,她对张氏兄弟的纵容使很多无辜的人和动物深受其害。

祸乱宫廷

除了醉生梦死、荒淫无度之外,张易之还非常喜欢干涉朝政,贪赃枉法。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为了显示自己的孝道,张易之为其生母建造了一座七宝帐,里面不仅满是金银,更是有大量从各地搜刮而来的奇珍异宝作为装饰。

据说七宝帐的床是由象牙精雕而成,床上铺的是犀牛角做的席子,被褥则是由貂皮毛制成,如此极尽奢华的帐幔,在当时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就连皇帝武则天也从未享受过这样的待遇。然而就是这样的荒唐奢靡之事,群臣几乎没有人敢提出异议,因为此时的朝廷已经被张易之搅成了一滩浑水,人人自危。

狄仁杰曾这样对武则天说:“二张在陛下左右,实在有些累皇上的盛名,皇上志在千秋,留此污点,殊为可惜”,但武则天对此仍然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太子李显发动政变,众人冲到张家庭院,将二张当场处死,并斩首示众,终于得到应有的报应,城中百姓万民欢心。

自古某些方面的历史规律就不曾变过,不管男人也好,女人也罢,权力总是一味最强的春药,让人盲目纵欲,并且还变得愚蠢,周幽王为褒姒失身,商纣王为妲己丧国,武则天则为男宠的傲娇不顾亲情伦理,“祸水”自此也不再局限于女人。

展开阅读全文

知否张氏难产,张氏死了吗

全文共 1199 字

+ 加入清单

《知否》明兰难得又结识了一个好朋友,那就是沈国舅的妻子,英国公的女儿张氏。原本张氏听信了外面的传言,以为明兰不是什么好人,甚至还出言伤人,但是经过深入接触之后才发现,明兰并不是像她以为的那样,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人,这才成了好朋友。而张氏怀孕之后生产的时候,竟然遭遇难产,这可是相当危险的事情,那张氏为什么难产,她最终死了吗?

明兰嫁到顾家以后,最好的一个朋友就英国公的女儿张氏,两人不仅拥有共同的爱好,而且还志趣相投,非常能聊得来。但是明兰没想到的是这个好闺蜜也离自己而去。

张氏出身尊贵,是英国公的独女,原本她是金字塔尖上的人,但是却成为执政联姻的牺牲品。英国公把自己唯一的女儿嫁给新皇上的国舅,新旧朝臣的联姻,意义深远。但是没想到沈国舅因为愧对前妻(两人感情深厚,前妻又替他姐姐而死),不得不纳了前妻的妹妹为小邹氏为小妾。小邹氏仗着自己姐姐的功劳,再加上沈国舅的不作为,于是就上演了宠妾灭妻。

邹氏看到张氏有了孩子,嫉妒到不行,为了能阻止她顺利生产,她竟然害张氏早产,而且还不准太医来接生。网友纷纷表示:真是够狠毒的。好在明兰的帮助下,找到了太医。张氏生产的过程中,大出血,命在旦夕,她依旧不愿告诉自己年迈的父母,真是一个懂事的让人心疼的姑娘。

英国公还是听闻女儿难产,火速赶来,恰恰听到女儿那一声“爹娘,女儿尽力了。”哭花了多少妹子的妆。张氏为了为了爹娘,为了新旧朝臣能更好的彼此融入,以牺牲自己的感情为代价,而她的父母忠君爱国,甘愿为皇上排忧解难,把自己独生女儿来和新皇的国舅来联姻,真是太伟大。英国公一生为国出力,在战场上从没有哭过,但是听到女儿这句话,嚎啕大哭,愧对可怜的女儿。是自己的武断,害苦了唯一的女儿。

沈国舅的妻子张氏在生产的时候遇到了难产的情况,但是没想到这个时候太医却被小邹氏被扣住了,幸好明兰一直陪伴在张氏的身边,所以明兰也是带人进入沈家后院搜府找到了太医。

不过在预告片中很多人似乎也都能看到即使在太医过去之后,张氏还是一直都没能顺利生下孩子,一直从白天拖到了晚上,而在英国公匆匆赶到沈家的时候只是听到了张氏说了一句“女儿尽孝了”,很多人都怀疑张氏这一次是不是被小邹氏害得难产去世了?但是其实可以看到在之后的剧情中众人对于小邹氏的态度就清楚了。

因为英国公位高权重也算是前朝的旧臣,在汴京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而自己的女儿嫁到沈家完全就是为了新朝与旧臣的联姻,但是没想到现在自己的亲生女儿又被沈家的妾室谋害了,英国公当然是不能善罢甘休的,这件事情就传到了太后那边,而太后也只是罚了小邹氏掌嘴五十,并且将小邹氏幽闭。

而在皇后跟大家商议这个风波的时候,很多人也能看到有人也只是表示小邹氏虽然是过分但是太后已经罚过了,意思是这件事就应该到此为止了,所以说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说张氏最后肯定是顺利生产并且母子平安的,否则就光是妾室谋害正妻这件事情,小邹氏早就应该被处死了,而不是只受到这么轻的处罚。

展开阅读全文

沈阳周边一日游之张氏帅府

全文共 747 字

+ 加入清单

沈阳,在我国是著名的文化城市,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深厚。吃喝玩乐的地方更是数不胜数,不仅有历史悠久的故宫,也有许许多多的旅游景点。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城市文化一起来了解下沈阳周边一日游之张氏帅府。

张氏帅府

“张氏帅府博物馆”原“张学良旧居陈列馆”,座落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学良旧居内,1988年12月对外开放。该馆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6万平方米,展览面积1600平方米。

张学良旧居从建设至今已经有88年历史了,沈阳人称其为“张氏帅府”、“大帅府”,是张学良将军及其父亲张作霖的官邸和私宅。这是由青砖高墙围起的院落和院外若干建筑所组合成的庞大建筑群,于1914年由张学良将军的父亲张作霖兴建,1916年入住。以后又不断扩建,逐步形成了由东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筑等四个部分组成的的建筑体系,各个建筑风格各异,有中国传统式,中西合璧式、罗马式、北欧式、日本式。上个世纪后期,“张氏帅府”被国家列为全国优秀近代建筑群。

20世纪后期,“张氏帅府”被国家列为全国优秀近代建筑群。1985年,沈阳市人民政府依法以“张氏帅府”称谓公布这一建筑群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辽宁省政府也以“张氏帅府”名称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以“张学良旧居”称谓公布其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辽宁省在此设立“张学良旧居陈列馆”。2002年更名为张氏帅府博物馆暨辽宁近现代史博物馆。

张氏帅府是仿王府式建筑。从围墙内的建筑来看,整个帅府是以东、中、西三路南北纵向排列布局,营造“府”的氛围。为将府宅建得和沈阳故宫一样气派,张作霖将帅府前部营造成一个过渡空间——前庭院(序厅),由东西走向并排的东、中、西三座辕门和一座大型影壁构成的1500平方米的前庭院是进入帅府的导入区。

展开阅读全文

张氏故居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张氏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张氏故居

张氏故居系张学良的祖居之地,地处东风镇叶家村北约一公里,清道光年间,张学良高祖张永贵从河北迁到东风镇时就选中了此地。故居分东西两处,相距1米左右。东西各5间正房。张作霖成为东三省巡阅使、安-总司令、陆海军大元帅时,曾投巨资对故居进行建设。鼎盛时为两座四合院,车马成群,十分势派。“九·一八”事变后,故居被日寇拆毁,至今为一片废墟。故居遗址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张氏故居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陆军一级上将,汉族,祖籍辽宁海城,1901年6月3日(夏历4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九间乡鄂家村张家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人称“少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民国四美男子之一。求学经历1917年在其父张作霖军中服役。1919 年就读于东三省陆军讲。

展开阅读全文

张氏帅府

全文共 1319 字

+ 加入清单

张氏帅府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氏帅府博物馆”原“张学良旧居陈列馆”,座落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学良旧居内,1988年12月对外开放。该馆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6万平方米,展览面积1600平方米。

张学良旧居从建设至今已经有88年历史了,沈阳人称其为“张氏帅府”、“大帅府”,是张学良将军及其父亲张作霖的官邸和私宅。这是由青砖高墙围起的院落和院外若干建筑所组合成的庞大建筑群,于1914年由张学良将军的父亲张作霖兴建,1916年入住。以后又不断扩建,逐步形成了由东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筑等四个部分组成的的建筑体系,各个建筑风格各异,有中国传统式,中西合璧式、罗马式、北欧式、日本式。上个世纪后期,“张氏帅府”被国家列为全国优秀近代建筑群。

1985年,沈阳市人民政府依法以“张氏帅府”称谓公布这一建筑群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辽宁省政府也以“张氏帅府”名称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中国国务院以“张学良旧居”称谓公布其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辽宁省在此设立“张学良旧居陈列馆”,十几年来举办了各类展览,接待了大量观众和游客,成为沈阳市享有崇高声誉的博物馆和旅游游泳景点。

张学良旧居是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及其长子“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主政东北时的官邸和私宅。从1914年兴建开始到1933年止逐步形成了由中院三进四合套院,东院大青楼、小青楼,西院红楼群以及院外的赵四小姐楼、边业银行、帅府办事处等风格各异的建筑体系,是我国近现代优秀建筑群之一。

举办各种展览,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该馆主要功能,建馆以来的基本陈列包括《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业绩展》、《张作霖与奉系军阀大事记展》、《人民海军好参谋长张学思将军业绩展》及《名人访帅府》等展览。近年来,先后举办了《中国近现代史文物图片展》、《纪念九一八事变六十周年文物图片展》、《一个日本宪本的忏悔》、《纪念阎宝航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展览》、《庆祝张学良将军九八华诞兰花特展》等90余个专题展览。复原陈列包括《张作霖卧室、办公室、书房、议事厅复原陈列展》、《张学良、于凤至卧室复原陈列展》、《张学良办公室复原陈列展》、《东北政务委员会办公室复原陈列展》、《老虎厅“-毙杨常”复原陈列展》、《张氏家庙》等近10项展览。该馆还引进了有关张学良将军一生足迹的音像供大家观看。该馆的科研学术成果丰硕,曾出版发行了《张氏帅府》、《张学良旧居》、《张学良将军画册》等多部专著,在国内外均产生一定影响。

从1988年以来,该馆每年都举办张学良将军的各种形式的祝寿活动,2000年5月末6月初该馆参与的沈阳、北京和美国夏威夷三地的祝贺张学良将军百岁华诞的系列活动在海内外取得较大的社会影响,拓展了该馆的知名度。党和国家领导人-、-、-、-等先后来此视察。建馆10余年来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180余万人,是沈阳市享有盛名的旅游观光胜地,是该市著名旅游景观之一。作为辽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多次被辽宁省和沈阳市授予先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

现在,该馆以其一年365天全天侯开放和十人以上免费导游的“双全”服务,赢得海内外各届人士的赞誉。

展开阅读全文

寨楼寨墙及张氏家族墓

全文共 372 字

+ 加入清单

寨楼寨墙及张氏家族墓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寨楼寨墙及张氏家族墓位于洞头县大门镇寨楼村等地,现存主要由寨楼寨墙、张氏后花园照壁、张瑞谷墓、张殿魁墓、张廷选墓组成。寨楼寨墙由当地产的花岗岩块石垒砌而成,全长约600米,现残存200余米。寨楼寨墙及张氏家族墓是浙南沿海近现代海岛人民海商活动及英勇抗击海盗历史的实物见证,对研究浙南沿海近现代海商及抗海盗活动情况具有重要的见证价值。

大门镇:大门镇是百岛之县--洞头县陆域面积最大的建制镇,由大门岛、小门岛、北小门岛等岛屿组成,陆域面积36.26平方公里。大门镇位于洞头县域西北,乐清湾南端,北邻台州与玉环县隔海相望,西临温州湾与乐清市、龙湾区相对,南隔水道与霓屿、状元岙相近,东临东海。其中大门岛面积28.69平方公里,为温州市第一大岛;小门岛在大门岛北部 ,面积4.62平方公里,岛上建有亚洲最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张氏墓地

全文共 232 字

+ 加入清单

张氏墓地为文化旅游景点。

张氏墓地位于官庄镇金城村金寺组,座落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山岗南面。墓地总面积约500平方米,墓表上面种植着茶、桑等经济作物。

该墓地现存宋清时期的墓葬数座。宋墓有“张封一品夫人祖妣张母苏氏老太君之墓”,此墓于清道光13年重立石碑。另一座为赐进士出身的“护国都御史张公讳文显妣萧氏之合墓”。还有元代墓葬一座,碑文曰“四世祖妣例赠夫人张母吴氏之墓”。另有其他普通墓葬数座。碑文大都不能读识,这些墓葬多数砌有半孤形拜台,封土残高在0.8-1.1米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西林张氏家庙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西林张氏家庙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西林张氏家庙位于云霄县火田镇西林村,年代为清。

简介: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清同治三年(1864)重建,1945年重修。坐西朝东,为单进带门楼建筑,前有旷埕,围墙照壁围合。主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抬梁、穿斗式梁架,悬山顶。家庙系台湾西林张氏和张廖氏共有的祖庙。

2013年,西林张氏家庙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家庙四周各外延20米。

西林村:西林村位于云霄县火田镇西南部,距镇政府14公里,距城关5公里。面积1.77平方公里,村民小组4个,516户,2298人,主要种植蔬菜、龙眼、荔枝等农产品,人均收入7300元。西林村是唐朝陈元光开漳府衙所在地,现有旧漳州府遗址、点将台、五通庙、慈济宫、上林圣宫、张氏家庙、明朝户部尚书牌坊等古迹。多次获得省、市、县各类表彰,是漳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展开阅读全文

大常张氏家庙

全文共 214 字

+ 加入清单

大常张氏家庙为邵武文物保护单位。

大常张氏家庙位于邵武市金坑乡大常村,时代为清代。

大常张氏家庙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常村:大常位于金坑乡东北部,东、南面与和平镇交界,西与重下村接壤,北与下堡村相接。 名称由来 因村里有很多又大又长的树木,故名大常。政区沿革 历代均属金坑管辖,2011年,辖张家边、李家边、牛头际3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 2011年末,全村有167户710人,均为汉族;村民以张、官、李姓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张氏夫人暨李赓墓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张氏夫人李赓墓为邵武文物保护单位。

张氏夫人暨李赓墓位于邵武市水北镇一都村,时代为宋、明。

张氏夫人暨李赓墓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水北镇:邵武市辖镇。1958年置红北公社,1960年更名水北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建镇。位于市境北部,南临富屯溪与城区相望。面积511平方公里,人口2万。镇政府驻市区解放路。鹰厦铁路过境,316国道、水杉公路经此。辖大乾、龙斗、杨梅岭、上坪、王亭、大漠、故县、一都、二都、三都、四都11个村委会。矿藏有萤石、高岭土、钾长石、石英等。乡镇企业有木竹筷、建材、包。

展开阅读全文

张氏墓群

全文共 248 字

+ 加入清单

张氏墓群为保康县文物保护单位。

张氏墓群位于马良镇老岭垭村,年代为清代。

2012年,保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马良镇:保康县辖镇。1949年划入保康县辖,1951年为五区,1958年改超美公社,1975年划出店垭改马良公社,1984年建马良镇。位于县境东南部。面积235.5平方公里,人口2.6万。保(康)宜(昌)公路穿过境内。辖马良街、深溪河、松岗岭、阮家湾、匾洞河、宋家湾、双坪、朱家湾、八斗坪、孟家湾、陈家湾、南垭、鸡冠河、长岭湾、盛垭、榨溪、曾家垭、水斗、松树包、苏家寨。

展开阅读全文

庙头村张氏大宗祠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庙头村张氏宗祠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庙头村张氏大宗祠位于黄埔区穗东街庙头社区庙头路2号。

2015年8月1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从宗祠建筑外缘外延5米,东南侧局部至相邻建筑外墙线。

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德荫里现状路东边线,北至德荫里现状路北边线一线,南至广深公路(黄埔东路)规划路北边线,西至庙头路现状路东边线。

穗东街道:穗东街位于大沙中心城区、南岗副中心区和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连接点,东邻南岗街,西邻红山街,南邻夏港街,北邻荔联街,总面积13.58平方公里。2002年,黄埔区撤镇设街,穗东街从南岗镇撤镇设街而立,于8月1日正式挂牌,下辖夏园、南基、庙头、南石市4个社区居委会,37个居民小组。其中,夏园、南基、庙头三社区为转制社区。机构设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