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4450

文章

70

篇1:流星部落

全文共 1267 字

+ 加入清单

在晴朗的夜空中,常常会看到飞流而过的一道亮光,人们称它为流星,民间也叫贼星。对此,常有人说:这是星星掉下来了。它们真是我们在天空看到的亮星掉下来了吗?当然不是。那些亮星离我们非常遥远,体积都比地球大得多,怎么可能往地球上掉呢?我们知道,在行星际空间有许多尘埃物质和大小不等的破碎的固体物质。当它们和地球接近或地球穿过它们之中的时候,这些固体物质便以每秒十几公里至几十公里的速度撞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产生激烈的摩擦,从而生热发光,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流星现象。流星现象通常都发生在离地面 80 至 120 公里的高空。每夜都可以看到一些流星。但是这些单个出现的流星的方位、亮度和时间是不同的。就一日而言,后半夜的流星要比前半夜多。

流星体是围绕太阳运行的尘粒和固体块。流星体数量极多,形状不规则,大小相差悬殊。大流星体像一座山丘,小流星体连肉眼也无法辨认,通常只有砂粒和小石子那样大小。它们绕太阳转圈子的时候,有时会跑到地球附近。当它们一旦闯入地球大气层,就以极快的速度与空气摩擦和碰撞,产生很高的温度,因而燃烧发光,在夜空中留下一道灿烂的光辉,这就是流星有些明亮的流星过后,还会留下一条明亮的痕迹,叫做“流星余迹”。

较大的流星体陨落时产生的流星现象叫火流星。这种流星体在稠密的地球低层大气内高速运行时,由于它大量的物质在大气中挥发燃烧,发出耀眼的光芒,看起来像一条巨大的火龙,常伴有雷鸣声,这就是火流星。明亮的火流星能把广大区域照得如月明之夜,甚至如同白昼。当天空中的流星余迹被掩没时,又会出现烟柱似的尘埃余迹,可持续几个小时。人们根据这一尘埃余迹可以推测出高层大气内的风向和风速等。

1930 年,前苏联伏尔加河上空曾出现一次罕见的火流星。当年 4 月 30 日下午 1 时,人们突然看到天上飞来一个圆圆的“火球”,比月球稍小一些,后面拖着一条长长的“火链”,约飞行了 5 秒钟就消逝了。在消失的地方升起一股烟云,逐渐变浓,持续 5 分钟,直到烟消云散之后,人们还听到剧烈的轰鸣声,犹如发射火炮,一直延续了半分钟之久。

有时,夜空中出现的流星很多,仔细观察会发现,它们好像都是从一个方向射出,构成令人心旷神怡的天象。这种天象称为流星雨。

1872 年 11 月 27 日,欧洲一些地区曾遇到一场罕见的流星雨,人们看到大群大群的流星从仙女座中迸发出来,像节日焰火一般,壮丽非凡。这场流星雨从傍晚 7 时一直持续到午夜 1 时,流星总数达 16 万颗之多,在流星陨落的高潮期间,每秒钟陨落的流星竟达 10~15 颗之多。但通常的流星雨往往每秒钟只陨落一两颗流星。

流星雨原本是某些彗星瓦解后遗留下来的碎片和冰决,当它们与地球相遇时,成群结队的碎片和冰决在大气层中因摩擦而燃烧和发光,便形成流星雨现象。每回流星雨出现时,似乎所有的流星都是从天空中的某一点发射出来的,这一点叫“辐射点”。通常流星雨的名称就用辐射点所在的星座名称来命名的,如前面提到的流星雨是从仙女座迸发出来的,就叫它为“仙女座流星雨”,这个流星雨是由比拉彗星瓦解后的碎块和冰决所形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喇家村史前部落的最后瞬间

全文共 4695 字

+ 加入清单

经过两年多的挖掘,在喇家遗址上已出土了大量史前人类的房址和他们的遗物,在探察房址内人群死亡原因的时候,专家们顺着红胶泥这条线索,找到了黄河洪水,但洪水又能留下这么完整的死亡姿态吗?如果不是洪水,那么什么才是这场灾难的真正凶手?

字幕:史前部落的最后瞬间

插图

插图

第三集 幕后真凶

把喇家的灾难确定为洪水,已经引起了专家们的普遍怀疑,而导致这个结论的主要证据——“尸骨掩埋在红胶泥中”就需要重新认定,但挖掘尸骸的过程已经结束,挖出的泥土也已混杂在农田当中,下一步工作该怎么办呢?

正当大家被这些烦恼所困扰的时候,工地上又挖出了第10号房址,而从地理位置上看,它恰好紧挨在7号房的东侧,如果这片区域发生过自然灾难,那么房址内的遗存应该是相似的。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专家们可以在清理10号房的时候,有目的地查看房址内的遗存,所以这次大家对土层的关注格外仔细。

首先,挖掘者去除的还是红胶泥,但他们已经发现,在泥层中还夹杂着颗粒粗糙、颜色发黑的沙石带。

很快,在房址中便有人骨显露出来,专家们清楚地看到,掩埋人骨的主要成分不是红胶泥,是黄土!

挖掘结束后,10号房出土了两具姿态异常的人骨,她们死亡在不同的层位上,尤为重要的是,经过专家辩识,掩埋尸骸的黄土和构成房屋的窑洞土层类似,这也就是说,灾难发生时,她们正想夺路而逃,来自窑洞上方的土层、也就是窑洞的垮塌首先击倒了她们,后来才被红胶泥覆盖。

如果窑洞的垮塌也发生在3号房,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位母亲为什么会仰面朝天了,而7号房的这位母亲或许也正是受到垮塌土层的撞击,才可能被叠压在地面上。

那么,又是什么导致窑洞跨塌的呢?

专家们开始在这四座房址周边的沟壑中搜索,在这些土层坍塌而形成的自然断面上,最容易暴露地层内部的秘密。

不久,他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在远远低于房址水平面的下方土层、也就是没有人类活动过的土层中,却夹杂着一些陶器碎片,一些明显不同于周围土质的灰黑色沙石,他们发现,这条裂缝一直延伸到地面,泥沙是顺着裂缝从地面上渗漏下来的。

那么,这条地裂缝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调查人员迅速展开勘察,结果令人惊讶,大量的地裂现象从喇家的房前屋后、荒山野地里被找了出来,平时,没有人会经意这些裂缝,但现在的喇家正是建造在这些裂缝所编织的一张网上。

专家们意识到,能够编织这张恐怖之网的力量,只能是来自大地本身,也就是说,地裂缝正是4000年前喇家大地震的遗迹!

更加奇巧的是,2001年在喇家中心的挖掘,人们直接从房屋遗址的地面挖到了裂缝。这条裂缝气势磅礴,纵身穿越数个房址,一路奔西,竟然落到了现代一户人家的墙壁上。(动画5)

这家主人在修院墙的时候,直接利用了原生土层做地基,经过修整之后,恰好切出一个完美的地裂缝标本。

采访:夏正楷——这个地裂缝。

但是在进一步的调查当中,夏正楷发现,有一些地裂缝中间添充的不是杂物和灰黑色沙石,而是非常细腻的棕色的沙子,顺着这些裂缝往地面观测,出现裂缝越来越狭窄,甚至闭和的现象。这就是说,裂缝并没有到达地面,那么这些沙子就不是从上方灌入,而是从地下喷出。

一般来说,这种现象正是大地震才具有的喷沙现象,在历史上有记载的大地震中,很多都出现了喷沙现象,由此也可以推测出喇家史前大地震的高强度等级。

在附近的一处沟壑里,夏正楷和杨晓燕又发现了一个例证,他们给这处喷沙做了一个横切面,可以看到,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圆柱形沙管。

接着的调查,在10号房址旁边的断壁上,他们就找到了一个完整的沙管遗迹。

采访:夏正楷——这处沙管现象。

可以想象,这是一场足以吞没喇家的大地震,但更为不幸的是,喇家的先民还错误地选择了自己的居住方式。专家们指出,喇家遗址居于次生黄土台地,换句通俗的话说,就是这里的黄土沉积并不厚实,不适合于开凿窑洞,因此喇家先民的房屋在强度结构上就存在着安全隐患。

将挖掘到的硬土面确认为广场,这对判定喇家是否出现过古人类聚集意义重大,因此考古人员期待着发现一些仪式活动的痕迹,来补足这里作为广场的证据。

在清除硬面上的一处灰坑时,考古队员抓住了这个机会。

灰坑,一般指古人倾倒废弃物的坑巢,就跟我们现在的垃圾坑一样,常常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但这次,他们没有轻易放过。

当他们仔细清理完坑内的一些大砾石后,一具人骨凸现了出来。专家们立即判定这是一具被杀祭的人骨。

采访:叶茂林——这是祭祀人骨。

这位可怜的牺牲者,以他特殊的死亡形式,说明4000年前喇家社会已有杀祭、巫术或者原始宗教存在,族人对他的野蛮行为,正好成为后人判定这里文明形成的标志之一。

同时,另一条线索也可以从他身上延伸出来,一般来说,人类早期的杀祭都不用本族人,而是在冲突中抓住的外族俘虏,这说明或者喇家地区已有不同的部落存在,或者他们与较远处的部落存在着联系,发生过战争。战争是要以部落组织或简单的国家形态为基础的,它一定得有领袖人物,一定是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发生利益冲突时产生的。

当然,这一系列的联想还有赖于对这具人骨的鉴定,考古学家们准备用DNA技术对它和房址内出土的尸骸进行比较,看一看他们是否具有血缘关系,从而确定他是否是来自外族的牺牲品。这一步工作正在筹备当中。

杀祭坑的出现激励了大家的信心,考古队再次扩大挖掘范围,很快,在广场附近又有四座房址出土,它们的排列顺序非常规整。

专家们站在高处眺望挖掘现场,一幅喇家遗址的聚落图渐渐地在他们脑海里浮现出来。

广场位于喇家村东南的台地上,正在挖掘的四座房址呈一排纵列于广场西沿,并且门皆向西,而已清理出来的3号、4号、7号和10号房又呈一横排位于广场北沿,门又都向北,即这些房址均背对处于中心位置的广场,这样,一种以广场为中心聚落的建筑模式,已基本呈现出来。(动画6)

这幅聚落图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来完善,它是否能构成一个城市的规模现在还难说,但这至少为喇家原始农耕经济的存在找到了相适应的人类居住形态,由于在这一地区后续文明的调查当中,发现的主要是以游牧经济形态为主的分散居住模式,使人们有理由确信,正是在4000年前左右,这里的文明出现了逆转和空白,这和整个西北地区史前文明的遭遇是类似的,那么在喇家,是否就能够找到发生这种巨变的某些原因呢?

认定喇家的灾难首先是地震引起的,还不能完全解答专家们心中的疑惑。在房址中和地裂缝中夹杂着的灰黑色沙石带,明显有别于周围的黄土,它们又是从何而来的?

专家们很快就发现,即使是在一般的堆积层中,也有很多区域性的沙石带,沙石非常松软,和周围的土层有明显区别,而且沙石的分布有一定规律,遗址南边很少,北边较多,而且越往北走越明显。

这样,随着对沙石带范围的跟踪调查,专家们就来到了喇家遗址北边的群山上,果然,他们在山上也找到了大量的沙石遗存,但它们和喇家遗址上的沙石带有关系吗?

专家们注意到,山坡上布满了纵横遍野的沟壑,而在沟底有许多滚落下来的巨石,如果有一种力量能够把巨石搬运下山,那么将细碎的沙石运送到盆地上,不就跟吹落灰尘一样简单吗?

仔细观看这些崎岖的沟壑,不难判定它们是由水流冲击而成的。是否可以这样猜测,在灾难发生的前几天,喇家地区就暴雨连绵,山顶的积水已经对着喇家虎视耽耽,(闪电完之后)在大地怒吼的那一刻,它终于爆发,强大的水流裹胁着沙石扑向了地面,顷刻间就摧毁了山脚下的村庄!

这是否就是发生在4000年前的喇家遗址上的一幕?一个小小的证据充实了这个猜想。

在遗址上经常可以挖到一些裹胁在泥沙中的陶罐,而陶罐的倾斜方向大多是朝南,这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

采访:夏正楷——陶罐口朝南。

为了验证喇家遗址上的沙石是否是从北边山上下来的,专家们提取了山上的沙石样品,他们将回到实验室,和遗址现场的样品进行比较。要做同样实验的还有红胶泥,因为猜测红胶泥是黄河洪水的遗留物,这仅仅是大家的一个直觉判断。

在北京大学的泥沙分析实验室,工作人员先将泥沙样品用水进行溶解和沉淀,接着标志一份样品的主要特征,如成分、颗粒度等将用仪器精确测定,这些结果通过计算机处理,以直观的图形曲线表达出来。

经过耐心的等待,结果出来了,图形显示,山沟中的沙石样品、古河床中的红胶泥样品,与挖掘现场的样品基本吻合!

当专家们再次站在山头远眺时,那些通过曲折求证才得来的证据,现在仿佛就昭然若揭地铺在喇家遗址上。

采访:夏正楷——灾难经过。

这是一个恐怖的夜晚,炉膛里的火焰已显示出一丝不详的征兆,突然,大地开始颤抖,紧接着狂暴的泥石流便破门而入。(动画7)在慌乱之中,妇女和儿童虽然被有组织地疏散到窑洞里,然而这恰恰成为了他们的葬身之地。

在这场灾难中,最慑人心魄的是那些母亲。

7号房中的母亲在身体受到重击之后,还是本能地向前俯卧,为的是护住怀中的幼子。(动画8)而3号房的这位母亲,面对坍塌下来的屋顶,还在企求上苍,给她的孩子留下一丝生机。

在清理广场周围新出土的房址时,挖掘者常常刨出一些散落的石块,这些石块的两面都经过打磨,显得很平整,但一面非常干净,另一面却黢黑,明显是烧烤过的痕迹。这些石块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在房址一角的侧壁上,挖掘者找到了一整块石板,将石板上下仔细清理之后,可以看到,这是一个用来烧烤食物的壁炉。

这个壁炉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因为这些房址中央依然还有灶台,而在4000年前那个生活相对简陋的年代,灶台就能够满足人们烤制食物的需要,壁炉肯定有专门的用途。

采访:叶茂林——壁炉的作用。

如果是面食,专家们推测,在那个年代最有可能是小麦。而学术界一般认为,人工种植小麦起源于8000年前左右的中亚西亚地区,传入中国的时间顶多有4000年,但喇家遗址已经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那么中国麦作农业的起源很有可能就要被重新定义。

采访:叶茂林——喇家小麦的意义。

搜寻小麦作物的遗迹在喇家才刚刚展开,但专家们有信心看到,喇家先民在田野里守护的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在4000年前,他们已经拥有了相当发达的原始农耕经济。

地震和山洪很好地解释了房址内人群死亡的原因,但当时那些在野外劳作的人们,是否有可能躲过这场灾难呢?

按道理说,如果是在旷野里,地震的危害性就减小了很多,况且泥石流对喇家遗址的破坏也只是区域性的,那么,为什么还会在遗址上散落着大量零散的尸骨呢?

只有黄河洪水是最好的解释原因,因为洪水是大面积的灾难,它使得人们无法藏身,即使是在地震中有幸存者,也再难以逃过它的魔掌。

杨晓燕在一处洪水堆积层中,发现了一些灰黑色的夹层,经她和她的导师夏正楷辨别,这正是洪水退去之后,河漫滩的遗留物。

采访:夏正楷——11次洪水。

也就是说,喇家至少遭受过11次以上的洪水泛滥,这说明野外散落的尸骨,很可能是多次灾难累计的结果,如此看来,即使最初有幸存者在喇家遗址上继续生活,他们也经受不了黄河的反复蹂躏,最终还要离开这里。

因此,专家们认为,地震和泥石流对喇家遗址只是致命性的一击,而黄河洪水才是它彻底毁灭的最终原因。

当专家们再次凝视着黄河,这条被华夏民族尊称为母亲的河流,他们意识到,这是一个暴虐无常的母亲,它滋养了喇家的史前人类,又将他们送入了死亡的地狱,它孕育了喇家史前文明的辉煌,也无情地将它埋葬了。

专家们正是在解开喇家史前人类死亡之迷的同时,看到了他们创造的灿烂文明。同时,专家们也为这些土地上的幽灵叹息,正是他们被黄河淹没的时候,正是他们幸存的子孙离开黄河岸边的时候,在这条河流的中下游,大规模的人群开始聚集到一起,建立城邦和国家,走向了形成华夏古文明的中心舞台。

当然,喇家的例证是否和整个西北地区史前文明的衰落有相同的原因呢?黄河是否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呢?专家们还无法下此定论,他们将在更大的范围内展开调查,以解开这个远古历史的迷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部落冲突小米版如何切换帐号?看完你就知道了!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1、在手机设置里面退出小米帐号,这时再进部落冲突,它就会出现一个登录界面,重新填写另一个账号就可以了。

2、先关掉手机的网络,再打开部落冲突,这时候界面会出现账号信息,就可以更换账号了,填好账号后再开启网络,再进入部落冲突。

注意事项:

1、小米账号不能随便乱退,退出账号会导致小米应用下载的游戏数据丢失。因为小米账号是由第一个绑定号码决定的,如果现在手机换了第二个号码,那么当退出小米账号后,游戏数据也会跟着第一个号码一起退出,当用第二个号码登录后,游戏数据就没有了。想找回游戏数据,就要退掉第二个号码账号,用第一个号码进行登录,如果采用短信验证但第一张电话卡没法接收信息,就无法登录了。

2、对于断网切换游戏账号,不一定每台小米手机都适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部落冲突奥仔小屋升级条件,应该怎么升级?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奥仔小屋在满级之前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只能作为村庄防守的一个普通建筑,可以增加防守百分点。

部落冲突奥仔小屋升级条件

1、玩家在主世界需要改造三个建筑:箭塔、迫击炮、加农炮;

2、加农炮战车需要升级到18级满级;

3、玩家的战争机器需要升级到30级满级;

4、最后玩家的超级电磁塔也需要升级到9级满级。

奥仔小屋的作用:

奥仔小屋在满级之后,玩家就可以获得一个新的建筑工人,并且可以让建筑大师往返家乡和建筑大师基地。

《部落冲突》是由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Oy开发的一款塔防类的策略手游,发行于2012年8月2日。游戏讲述了各部落为了争夺资源和土地,进行了无数次的战斗的故事,玩家可为自己的村庄,建造训练营、兵营、城墙等建筑物,来壮大自己的军队实力,保护好自己的村庄,同时可以侵略其他部落,掠夺更多资源,使自己的军队变得更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神秘川藏部落的走婚礼

全文共 1937 字

+ 加入清单

云南著名的走婚部落泸沽湖不再孤单――走婚、一妻多夫,“大香格里拉”雅砻江流域的一些藏族村寨将女性文化时期的婚俗顽强保留下来。

前不久,一支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组织的科考队深入这里,试图揭开两种婚姻制度的神秘面纱……

1妻多夫,节约资源的最好方式

站在镜头前面的格荣定珠一家稍稍有点不适,因为他们已经从外部世界中得知这样的婚姻可能有点“异样”:格荣定珠和兄弟永争只玛娶了同一个女人——取品。因此,两兄弟在合影时故意拉开了一米左右的距离――一段令人深思的距离。

这就是滇藏沿线一些藏族村寨令人惊讶的婚姻现实:几个兄弟娶一个女人。当《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组织的“大香格里拉”科考队深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浓雾顶村,他们对一妻多夫的婚姻状况感到意外,但是随着调查的深入,谜团被逐渐揭开――土地缺少,人口膨胀,这或许是最适合横断山区峡谷生存的婚姻。

“我们家是祖传几个兄弟娶一个女人的。”格荣定珠说。家里的分工非常明确:弟弟负责放牧,他负责农田,妻子负责管理家务和内政。一个稳定的大家庭才能富起来;他们有两个孩子,兄弟俩从来没有考虑过哪个孩子是谁的;离婚?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

考察队发现,一妻多夫的形成与地理条件有关,这里处于横断山脉区域,到处是高山峡谷;河谷气温高,适合耕作,山间或山顶是草场,只能放牧。这是中国最特殊的区域之一:半农半牧区,这决定了一个男人对农、牧不能兼顾,一妻多夫家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男人正好可以解决这个矛盾。

如果兄弟中间有人爱上了别的女人,大家就会把他“嫁”出去――这会遭到全村的耻笑,因为他在逃避扶持一个大家庭的责任。

考察队沿滇藏线北上,在西藏昌都的左贡县东坝乡军拥村发现了更多的一妻多夫的家庭。

48岁的白玛朗措是4个兄弟的妻子,她已经是8个孩子的母亲。她被问了一个让她有点难为情的问题:兄弟4个,你最爱谁?她说:4个兄弟我都爱,爱一个不爱另一个不可能。那么,兄弟4个谁最出色?她的回答像外交官一样老练:他们一个比一个出色。

大峡谷的特殊地理造就了一妻多夫,这是节约资源也是创造财富的最好的方式。考察队的专家还找出了文化因素――这一带仍然处于川、滇、藏交界的“大香格里拉”女性文化带,有强大的女性文化传统,一妻多夫没有随着时间的逝去而消亡,它在一些特殊的横断山区顽强地延续下来。

“无论走婚还是一妻多夫,都是一种周而复始的内部循环和平衡。它们维系了一个大家庭,避免了建房、分地,而且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考察队领队单之蔷说,“尽管在中国内地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度,但横断山区部分藏族群众世代相袭的走婚和一妻多夫的婚姻制度也得到应有尊重。当地政府没有计划要‘拆散’这些家庭。”

泸沽湖数百公里的四川鲜水河大峡谷,18岁的年轻扎坝人(藏族的一个支系)白玛泽仁非常坦率,“我15岁时就开始走婚了,那是我收购松茸时认识的一个姑娘。”如今,他的“嘎依”(女朋友)住在距离峡谷4000多米的高山上,去那个寨子一趟相当于一次登山比赛。

鲜水河谷中生活着几千扎坝人,他们分布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和雅江县交界处的几个山乡里。一个村子的人不多,年轻人必须翻山越岭去别的村寨走婚。

在62岁的卓玛拉姆家,她的4个孩子有两个父亲,其中大女儿一个父亲,另一个父亲属于其余3个。他们当然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因为他们不时来探望自己的孩子;没有人对此感到不适;女孩们已经习惯“不断选择”,她们的情人在夜晚悄悄来了,黎明时悄悄离开,如果她不再喜欢这个男孩,可以随时更换。

“走婚最大的好处是住在母亲家,不分家,大家一起干,有种地的,有搞运输的,有上山捡虫草的。在我们这个大峡谷里,只有大家庭,才能富起来。”白玛泽仁说。

走婚文化的两个“孤岛”

这是距离云南许多游客曾经带着空前的“性幻想”来到泸沽湖试图走婚,但大多以失败告终,因为摩梭人拒绝外来“入侵者”。

从地图上看,鲜水河、泸沽湖位于雅砻江上下游。江河孕育文化,藏学家任新建说,《唐书》里记载的东女国范围就在今天川、滇、藏交汇的雅砻江和大渡河的支流大、小金川一带。走婚制度是女性文化的标志,雅砻江流域当年很可能被这样的婚姻制度所主宰。但绵延的走婚文化带最终与东西向的汉藏大通道――川藏线相遇了,大通道的非走婚文化淹没了走婚文化,只剩下两个孤岛:鲜水河、泸沽湖。

著名藏族学者邓廷良认为,走婚其实很纯洁,因为它剔除了现代婚姻中的“原罪”:物质和利益;科考队的发现也具有说服力:无论是走婚的鲜水河还是泸沽湖,有着各种血缘关系的大家庭都很稳定;北京大学著名人类学者蔡华说,没有姻亲的单系(母系)家庭确保了支系的代代繁衍。

但是现在的鲜水河正面临考验:这里正准备修一座大型电站,它高出河谷的大坝蓄水很可能将淹没整个河谷,淹没走婚文化。白玛泽仁和他的乡亲们对此一无所知。“将来?谁知道呢?我们现在生活得不错。”他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手机QQ的兴趣部落消息推送如何取消

全文共 178 字

+ 加入清单

手机QQ的兴趣部落消息推送如何取消呢?下面小编来告诉大家。

操作方法

1

首先,我们登录我们的手机QQ,进入手机QQ后,我们点击动态,之后我们点击兴趣部落;

2

弹出的界面,我们点击右下角我的;

3

弹出的界面,我们点击头像;

4

弹出的界面,我们点击右上角的更多;

5

弹出的界面,我们将里面的开关全部向左滑动,结果如图所示,这样就全部关闭了,这样我们也就将手机QQ的兴趣部落消息推送给取消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十三翼之战煮杀俘虏是真的吗?蒙古部落十三翼之战前后过程揭秘

全文共 744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十三翼之战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还是挺有意思的,而且也是战神成吉思汗不多的败绩之一,其实理论上成吉思汗是不会败的,但是这个十三翼之战却让成吉思汗败了,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话说当时十三翼之战好像还把俘虏都煮杀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是真的吗?这个蒙古部落成吉思汗的十三翼之战前后过程又是如何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

十三翼之战煮杀俘虏这事还真的是真的,但是大家也看到了,战神铁木真成吉思汗估计做不出这么残忍的事情来,要不他后来也不会有这么大的成就,其实这背后另有故事的。

其实当时是12世纪末,在铁木真的领导下,蒙古乞颜部迅速发展壮大,引起札答兰部首领札木合的不满。不满怎么办,那就整铁木真呗,所以在金明昌元年(1190年),札木合藉口部人劫掠铁木真马群被射杀,联合泰赤乌等十三部共三万人进攻铁木真。好在铁木真人品过硬,提前听到了风声,而且还是来自于札木合部下亦乞列思人的报告。所以铁木真将自己所属三万人分为十三翼(营),铁木真和母诃额伦各分统一翼军,其余各翼多由乞颜部贵族统领。双方大战于答阑巴勒主惕。

毕竟铁木真当时还没有什么太多的作战经验,最后输了,退避于斡难河(今鄂嫩河)上源狭地,札木合也领军还本部,但他却将俘虏很多铁木真部下的人,而且最为残忍的是竟然分了七十大锅煮杀,这简直太无人道了。所以这事引起了各部人的不满,最后都纷纷归心于铁木真了,所以这次铁木真虽然败了,但是札木合却送给了铁木真一份大礼,那就是人心,所以铁木真真败了但是反而得到了众大利益,前面打仗损失的军力又迅速的恢复和壮大了,真的超级厉害的。

十三翼之战前前后后也就那么多事情,铁木真因败得福,札木合本来是优势的得胜的一方,最后膨胀到把人拿来煮杀,最后失去人心,所以做什么重要呢?为人们某福利最重要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原始部落游乐园

全文共 920 字

+ 加入清单

目的地介绍

原始部落游乐园位于慕田峪长城脚下,距怀柔县城10公里。园内有4个区域,游人可在清湛的河水中荡舟、戏水;在林中跑马场驰骋;观赏区有原始岩画、图腾、面具等;还有模仿原始人类的各种表演等娱乐节目。

游乐园中仿效原始社会部落形态,建造了各种原始部落中的生活设施——石片房、小木屋、烧烤场等,真实地再现了人类祖先的文明。园中还建有鱼池,你可用鱼叉体验原始人的渔猎生活,而开弓射箭更能让游人体味原始人类出猎的意境。

游乐园共分为三个区。饮食文化区:有烤全羊、烤山鸡、烤鱼和非洲部落的烤果肉及山珍野菜餐;祭祀舞蹈区:表演各种原始舞蹈;河畔娱乐区:有橡皮船、兽皮舟、跑马、吊床、野炊、篝火等突出原始人生活场景的项目。

在原始丛林中半空高的小木屋里度过一夜,充满刺激、新奇。游乐园餐同时提供烤羊腿、手抓肉、生鱼片等各类新鲜野菜、塞外小吃。

位置:位于怀柔六渡河村

这里风光旖旎,景色别致。说山,群峰连绵,翠岭相依,怪石嶙峋;谈水,水光潋滟,碧流清溪,飞珠溅玉;讲树,浓荫匝地,枝繁林莽,奇形怪异。酷暑难挨的盛夏,原始部落园实为一个清新凉爽、游山戏水的好去处。在这里,你可到林中跃马扬鞭,随意驰骋;可到河边驾一叶扁舟,挥桨戏水于溪流中,还可步入密林,持渔叉、搭弯弓于渊中捕鱼、林中狩猎。若是兴趣不泯,你可尽将插到的鱼、猎到的山鸡、野兔送到餐厅加工或自己烧烤成美味真馐,以一饱口福。

针对一部分城市人渴望像祖先那样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态,原始部落游乐园充分发挥园内林密水清的优势,在板栗树林中建起了60多座松板小木屋,其中16座情侣小屋,以板栗树为支点,距地面2米高,且临水而建,充满了古老的浪漫情调。小木屋可同时接待200多人住宿。

在小木屋西侧的湖水北岸,建成了20多个大小不等的石头水泥烤炉,以供游客烧烤全羊和羊腿。对一些不敢骑马的人,旅游区还在跑马场内安排了几头经过训练的温柔的小驴,供游人选用。原始古老的石碾、辘轳,黑夜中的篝火和珍禽动物养殖室,向游客们展示着先人们的生活。而露天的卡拉OK广场,彩弹射击等娱乐项目,则告诉人们现代文明的存在。 交通信息

东直门乘916路车到怀柔,换乘中巴到原始部落园;或乘铁路3/4次。 地址 怀柔三渡河乡六渡河村;

怀柔怀柔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红岩柿子部落

全文共 205 字

+ 加入清单

红岩柿子部落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红岩柿子部落”旅游景区位于江安县南屏山南麓,景区有天宝洞藏,山清水秀,风景旖旎,集山的奇秀、水的柔美于一体,毗邻古河七洞沟、蟠龙小山峡,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该区域绿树成荫,溪流淙淙,5公里岩线绵延相接,站在岩边可远眺百里竹海风光,美不胜收。

“柿子部落”景区所在的村落属于保存较好的传统村落,是典型的川南民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间分布,徜徉其间如入仙境,令人心旷神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非洲最后野性——原始部落习俗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非洲最后野性——原始部落习俗

一、Hamer女人最美丽的哈莫尔族

奥莫河谷的美丽女人们

非洲传统野性最后的原始部落文化习俗--哈莫尔族Hamerf的女人最美丽

先来一个口味最轻的部落。Hamer族的女人是奥莫河谷的部落里最美丽的女人。她们大多赤裸上身,用一张牛皮或者羊皮裹在下身当裙子,头发编成无数的小辫子,

身上和头发上涂着牛油和泥土混合的涂料,油亮的棕色,就像欧洲妇女成天把本身关在日光浴室里做出来的效果。

她们大多五官清秀,气质高雅,总是站在远处静静看着你,眼神平静温和,没有其他部落的野性和搬弄。

非洲传统野性最后的原始部落文化习俗--Hamer哈莫尔族部落是一夫多妻制

Hamer部落是一夫多妻制,可以通过女人脖子上的项圈来区分婚姻状态和家庭地位,已婚的女子脖子上戴着两条粗粗的项圈,而底部伸出一个木椽头的项圈,只有第一位妻子才有权利带,她在家庭里地位高于其他的女人。

二、Karo在身上画画的卡诺族

杀马特都弱爆了好吗

非洲传统野性最后的原始部落文化习俗--在身上画画的卡诺族Karo

卡诺人喜欢在身体和脸上涂上各种花纹,在嘴唇下镶金属针和其他装饰物,有一种震撼、和谐、野性的美。卡诺女人通常带着贝壳和彩色玻璃珠子穿成的项链,

这些项链是她们的夫君和情人们赠送,所以从一个女人脖子上项链的多少,可以看出她的受欢迎程程度。

非洲传统野性最后的原始部落文化习俗--在身上画画的卡诺族Karo

卡诺男人向女人求欢示爱时,盛装披挂,并带上漂亮的羽毛,如果你是为了摄影去非洲,拍下这一幕会非常浪漫和震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潍坊萌族部落一日游攻略

全文共 267 字

+ 加入清单

潍坊萌族部落是一个游乐园,那么潍坊萌族部落一日游要怎么游玩?请看下文。

操作方法

1

潍坊萌族部落是适合亲子游玩的游乐园,进入游乐园要先买门票,老人、军人持有相关证件可免票,1米以下的儿童也是免票的,去潍坊萌族部落要带好相关的证件。

2

最好带上干粮,水、面包、点心带一些,因为潍坊萌族部落的东西又贵又不好吃,而且吃的东西种类也不多,没有必要花冤枉钱。

3

潍坊萌族部落的设施都可以自由的玩,不需要再交费,但是孩子在游玩的过程中要看护好孩子,有些娱乐设施还是很危险的。

4

去潍坊萌族部落不建议在节假日的时候去,人特别多,根本玩不到什么,光排队买票就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巴林蒙古部落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巴林蒙古部落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巴林蒙古部落2003年被旅游局评为2a级景区,是赤峰市旅游局示范景区,设有39顶古朴传统的蒙古包,为您体验巴林草原淳朴的蒙古族风情和传统的蒙古族文化,提供了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巴林蒙古部落可同时接待200人就餐住宿。巴林蒙古部落设有赛马场,射箭场,游牧场,根据游客要求,可以体验骑马放牧、放鹿等传统游牧生活,可以举办小型那达慕,可以举办乌兰牧骑专场演出和篝火晚会等娱乐节目。

巴林蒙古部落烤全羊宴荣获2003年“赤峰名宴”金奖,手把肉、盘肠、奶茶、奶酒,奶食品是巴林蒙古部落传统饮食。

飘香的奶酒,悠扬的蒙古族民歌,欢快的歌舞伴随你度过美好愉快的草原之旅,追忆远古的蒙古族风情。

亲近草原,回归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QQ动态里的兴趣部落怎样取消关注

全文共 207 字

+ 加入清单

QQ动态里的兴趣部落怎样取消关注呢?今天小编为大家讲解一下。

操作方法

1

打开手机,找到QQ,进入到里面,在动态页面点击“兴趣部落”,进入下一页面,如图所示。

2

进入之后,点击右下角的“我的”,进入到下一页面,如图所示。

3

进入之后,点击“关注的部落”,进入到下一页面,如图所示。

4

进入之后,找到想要取消关注的兴趣部落,点击并进入,如图所示。

5

进入之后,点击图示位置按键,然后选择“取消关注”即可,如图所示。

特别提示

以上纯属个人编写,请勿转载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COC部落冲突九本神阵大全

全文共 676 字

+ 加入清单

部落冲突九本开始,只要用心经营,照样可以冲杯上传奇,所以在部落冲突九本的时候,阵型就已经很重要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好的阵型吧。

阵型类型

1

这是防狗球阵型,专注各类狗球流,特别是石蓝狗球,双王15级以上,三星率可达95%。防狗球的阵型,主要的特点是:防空偏置,让狗与气球分离,从而分散击破。

2

这个阵针对空军优化过,空气炮保护两个防空。双王内置,让双王都参与防守,缺点是容易引对方王进入中圈。靠中间的小骷髅来坑王。如果不喜欢双王内置的,只需要把双王和外围水库互换就可以。

3

这个阵型的优点有:

1、大本营有四层火力网保护,第一层法师塔,第二层X弩,第三层电磁塔,第四层迫击炮。

2、双王放在两层城墙以内,城堡更是在三层城墙以内。

3、正上方和正下方,墙都采用了防炸空心墙设计。四个圣水库,都有点钓鱼的意思,吸引对方的弓箭手来拆,防御集火消灭他们。

4

此阵保库保杯兼顾--分库距离远,防止多点爆库。大本内置,中心圈火力密集,空隙处密布电塔、陷阱,血厚的城堡和黑水罐干扰攻击争取防守时间,让攻击者有去无回。内置防空10级墙保护,防止石头人、皮卡、蛮王强啃。外围散装城墙和无关建筑干扰炸弹行进路线。

5

这个阵型防守效果很好,火力覆盖全部区域,攻击方无法偷任何一个建筑。

6

这个阵型联盟兵完全内置,不破墙无法引援兵,8库分开,内部火力集中,各陷阱利用率高,引导效果好。

7

一般开口阵的特点就是6点开口位置扎堆放满陷阱,进攻方可以从两腰位置进攻避开陷阱轻松三星。但这阵却反其道而行,就当普通阵那样设置陷阱,火力覆盖还算全面。如果不喜欢法师塔扎堆在下面的话,左右两个法师塔可以跟旁边的迫击炮换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什么是穴居部落 穴居部落里的人为什么不愿搬走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穴居部落,主要是指人类住在天然形成的洞穴里的一种居住方式。在中国早期,北京的周口店处就有大量的穴居部落,形成该部落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力的底下,人们无法自己建造房子。

2

早期,居住在洞穴中的人类能够相互帮助,并且彼此之间的交流和联系都非常方便,久而久之,让居住在洞穴中的人也习惯并且喜欢上了这种群居生活,而且在洞穴中冬暖夏凉,生活十分舒适。

3

直到现在,中国还是有穴居部落,在洞穴外通上了电,有了信号,并且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后还是有大部分的人不愿搬出洞穴,他们认为这个洞穴就是他们的归属之地。

4

由于洞穴中信号的原因让穴居者在与外界交流时受到了限制,但又因为对居住环境的习惯让他们觉得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好,另外洞穴中的生活环境都是冬暖夏凉,这也让穴居者觉得穴居生活挺好。

5

当然了,对于从小就生活在繁华都市的我们来说,城市才是适合我们的,那么在小编介绍了穴居部落后你对它的影响是什么呢?你觉得穴居部落怎么样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喇家村史前部落的最后瞬间

全文共 4895 字

+ 加入清单

(二)

2000年的农历九月间,喇家村正在举行土族的狂欢节——纳顿节,土族人载歌载舞,祭祀神灵,与此同时,喇家的考古挖掘也出土了大批器物和尸骨,地上的欢歌和地下的惨烈交相辉映,冥冥的锣鼓声似乎在敲问土地上的幽灵,是谁制造了这场远古时期的灾难?

字幕:史前部落的最后瞬间

插图:考古学家在对尸骨进行鉴定

插图:史前尸骸

第二集 尸骨迷踪

在喇家遗址的4号房里出土了14具尸骨,立刻使挖掘现场笼罩在死亡的迷雾之中。

王明辉,作为中国社科学考古所的尸骨鉴定专家,将肩负着揭开死亡之迷的第一步工作,对尸骨进行严格的鉴定。

为了不破坏遗骸的姿态,鉴定工作在挖掘现场展开。

从技术上来说,鉴定性别可以先掂一下骨骼的分量,比如说颅骨,女性的颅骨相对较轻,前额平直,眉弓不发达,男性的颅骨则较重较厚一些,前额倾斜度较大,眉弓粗大。

采访:王明辉——年龄的鉴定。

鉴定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在房址中央斜卧着两个人,较高初是一个年龄约16岁的青年男子,他的侧下方是一个9岁左右的少年,青年男子小臂前伸,发生了骨折。(动画3)

在房址西南角蜷缩着五具尸骨中,据鉴定,中间的是一个30至35岁的女性,她用手臂护卫着4个幼童。

在房址的西北角也是五个人,他们的情形非常类似,4个幼童簇拥在一个40至45岁的男子的身边,在这些尸骨牵连的地方,渗透着长者以身佑子的深情。(动画3)

在房址正东面墙壁上被确认是一对母子,母亲大约30岁,孩子只有1岁大,可以想象,这是死亡来临前的一刻,母亲毅然想用自己的身体换取孩子的生命,但无情的灾难却并没有怜悯他们,这一幕至今慑人心魄。(动画3)

采访:王明辉——非正常死亡的判定。

如果这些人是非正常死亡的,那么这有可能是人为杀戮的结果吗?

一般来说,被杀祭的人尸骨上都有创伤,或出现尸骨不全的现象。这是商代的殷墟墓葬坑,这些用来祭祀的人都被砍去了头颅,而喇家4号房的尸骨并没有发现类似现象,现在看到这些尸骨有所开裂,是出土后受到风雨侵蚀的结果。

为了保护这些尸骸不再受到破坏,考古工作者在4号房址上搭建了帐篷,随后紧接着又在4号房相邻的地方挖出了3号房和7号房。

3号房中也出土了一对母子,而且姿态更加悲壮,母亲双膝跪地,臀部落坐在脚跟,幼儿依偎怀中,双手紧搂着他的腰部,母亲仰面朝天,象在企求上苍留给他的孩子一条生路。

在7号房里还有一对母子,他们的死亡姿态非常奇特,经过仔细观察,才能发现母亲的身体是被叠加在一起的,从侧面观察,可以看到她的大腿和手臂都被压缩到了一个平面上,而在她的左肩上方,露出一个小孩的头颅,显然母亲的背部受到过沉重的撞击,而在她卧倒之前,仍不忘将孩子护卫在自己的身下。

由于出土的尸骸大多是妇女和儿童,加上他们是死在房子里,这进一步说明了人为杀戮的可能性很小,于是专家们就把注意力转移到这些古人类所生活的环境上,试图从这里寻找突破口。

由于现在的喇家村恰好建在古代遗址之上,所以考古探察常常要到村民家里。2000年6月1间,王仁湘就是为了确定遗址南壕沟中部的一段走向,带领探工来到了一个农户的果园中。

这家的主人是一名叫齐开花的老太太,她笃信喇嘛教,手里始终拿着一串念珠。她一边嘴里念念有词,一边专注地观看钻探。

6月的喇家,已经开始进入雨季。在钻探临近结束的时候,突然刮起了大风,暴雨将至。考古人员本想在果树下避雨,却被老人热情地邀请到了她的家中。

这是一座破旧的院子,雨淅淅沥沥地下着,王仁湘便和主人唠起了家常。

老人原本有一个当教师的儿子,不幸的是,儿子前几年意外坠河身亡了。儿子死后,婆媳关系不和,儿媳妇已另外盖了新房,不久就要和她分居。正当王仁湘为老人凄凉的故事扼腕的时候,陪同他的喇家汉子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东西。

采访:王仁湘——探工发现巨石。

这块巨石颜色黑青,两面琢平,四周以切割方法整形,在长边一侧琢有一孔,王仁湘心头一颤,迅速地做出了判断。

采访:王仁湘——这是巨磬。

但这毕竟不是从地下挖到的古物,王仁湘做出这个判断后,还是不太肯定,他必须得知道这块石头的来历。

据老太太讲,大约40年前,村民们在村北一处叫白家湾的地方平整土地,当时他们一下挖出很多东西,有有陶罐,玉刀和这块大石板,罐子和玉刀很快被人拿走,这块没人要的大石块则被一个小青年背回了家,这个小青年正是老太太的丈夫。

这块石头放在家里也没有什么用处,好在它还算平整,就搁到了火炕上。

丈夫去世之后,老太太也要搬家,在临走时,她仍不舍得这块石板,,就和媳妇用铁锹想把它撬走,不巧,啪嗒,石板撬断了一角,尽管如此,老太太还是把它运回了家,值得庆幸的是,石板残破的那一角,也被她完整地保存了起来。

从此,这块石板就立在门边,在这风雨飘摇的宅子里,老太太日夜思念自己的丈夫,而这块烧焦的石板,也在静静地等候自己的归宿。

今天,巨磬已从偏远的喇家运送到青海省博物馆的仓库里珍藏,但为什么,这样一块黑黢黢的石头会受到这么高的待遇,会让王仁湘欣喜若狂?

这是博物馆里展出的和喇家遗址同一时期的石刀,它们琢制精美,形态小巧,喇家巨磬从形状上来说,也就是一个巨型的大石刀,但谁能挥动这么大的板斧?

显然,它已经丧失了作为生产工具的特性,而成为一种礼乐之器。在人类的早期社会,磬是王室和诸侯专用的重器,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可以想象,喇家巨磬的主人不论是一国之君,还是部落首领,喇家在4000年前就已经孕育出相当的文明。

采访:王仁湘——巨磬提升喇家遗址的等级。

从已有的考古资料来看,20年前在山西陶寺出土了一件打制石磬,长达80厘米,距今也有4000多年,在当时已是无与伦比了。但要把它和喇家磬相比,无论在大小、还是做工的精致上,都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喇家磬是中国第一大磬,是黄河磬王。

采访:王国道——王者之器。

如果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是掌握在一个国王手里,那么在喇家可能并不只存在过简单的人类聚落,这里有可能存在过城邦甚至国家,在遥远的史前时代,在偏远的西北地区,这样一个推论意义非同小,它将使人们重新认识黄河上游的史前文明。

为了找出喇家史前人类死亡的原因,专家们已经把目光投向了这些人类生活过的自然环境,这样,解答喇家灾难之迷的接力棒又转到了另外一位专家手上,他就是北京大学的环境考古学专家——夏正楷教授。

夏正楷带着他的博士生杨晓燕,在叶茂林的协助下对喇家的整个地形地貌开始进行勘察。根据当时的挖掘人员的回忆,出土的尸骨基本上被掩埋在红胶泥层中,和现在出土的这种红胶泥类似,它们显然和房屋周围的黄土层有较大区别,因此,红胶泥则是他们搜寻的首要对象。

但很快专家们就发现,红胶泥根本不是什么秘密,在喇家的田野沟壑中都有,当他们顺着这些沟壑往前行,就到达了喇家村的最南端,而这里正是波涛滚滚的黄河!由于这里地处黄河上游河段,所以河水还很清澈。

黄河在途径青海和甘肃两省交界时,恰好从喇家村南边流过,几千年来,黄河虽然几经改道,但都没有离开过喇家村所在的这片盆地,至今喇家遗址上还可以看见许多大大小小的黄河故道,比如在村东边就有一条很大的干沟。(动画4)

要想证明这里曾是河床的最好例证,就是沟两边的鹅卵石堆积层,鹅卵石是典型的河漫滩的标志,在今天的黄河边上也是如此,现在它之所以高居崖壁之上,是由于在漫长的岁月当中,河水下切,导致河岸提升的结果。

采访:夏正楷——整个遗址都在黄河阶地上。

黄河在喇家先民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可以从他们的生活用品中看到这一点。这些都是从黄河岸边的古遗址中出土的彩陶,而陶面上主要的一类文饰就是波浪纹,古人已经把黄河水波简化成一种艺术线条,铭刻在他们的劳动创作中。

因此看到了黄河,找到了红胶泥,大家不可避免地都有一种猜测,喇家的灾难是不是就是黄河洪水的泛滥?因为洪水就有这么大的力量来毁灭一个部落,也正可以将那些荒野上的尸骨冲得四处漂散。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洪水毁灭一个部落和文明的情况不乏其例,举世闻名的尼罗河文明,曾经在古埃及的土地上发出过耀眼的光芒,照亮了人类迈向文明的坦途,但后来却被尼罗河水的泛滥所埋葬了。

而古地质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就在4000年以前,整个地球的环境经历了一次大的变迁,大河流域的泛滥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现象。其实在中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的故事正是家喻户晓,而大禹所处的年代也恰好是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左右,所治的河水正好就是黄河,这和喇家所处的情况是何其的相似!

采访:夏正楷——当初认定是洪水。

也正是大禹治水的故事带给专家们一些启示,黄河虽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灾害,但大禹也正是在治水的过程中,把人们聚集在一起,形成城市和国家,同时发展了科学技术。喇家史前人类的聚集是否也有共同抗击洪水这样一个原因呢?这里是否也出现过象大禹一样的领袖人物,而那块巨磬正是他召集城民和发出警报的号角,遗憾的是,他并没有成为名垂青史的风云人物,是否正是在和黄河洪水的抗挣中,他失败了呢?

巨磬的发现,使得喇家仅出土的几坐房址还远远不够份量,专家们确信,这只是喇家遗址极小的一部分,更大规模的聚落形态还埋藏在地下,在巨磬敲击过的地方,还有更多的秘密。

这一次,叶茂林请来了同在考古所工作的技术专家钟建,他带来了一种测量地磁变化的仪器。考古队想借此探明遗址壕沟的走向,圈定聚落的范围,避免做大规模无谓的挖掘。

这个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它能够测定一定深度土层的地磁参数,如果数据出现变化,那就说明地层下很可能有不同的建筑,如果能将这个变化量有规律性地维持住,那么就能找到一个方向或范围。

如果能把壕沟的走向圈定下来,就能勾勒出喇家史前人类的居住范围,从而进一步确定喇家遗址的规模和等级,确证这里是否有过城邦或国家。

这两个人的出现,也为喇家村增添了一道风景,但非常遗憾,这个并不是专门为考古发掘设计的仪器,除了对地下的铁丝、石头感兴趣外,对深处的土层变化还含含糊糊,所以,它不得不暂时退出了喇家挖掘的现场。

毕竟,还是专家们的一双眼睛老到,在村东南台地上,他们确定了一段壕沟遗址,并在附近发现了土层的异常,因此,新的挖掘准备在这里展开。

考古挖掘的确是一件既严谨又有趣的工作,并不是每一铲土都需要专家们亲自动手,相反,挖掘的大部分工作都是由这些农村妇女完成的。因为秋收已经过了,家里的男人又都去外地打工,她们闲在家里也无事,刚好可以凑到工地上拉拉家常。经过和考古队多年的合作,她们还都成了熟练工种,有的还可以称得上半个考古专家。

这些平常的土地,一般人是发现不了异常的,但是这位妇女已经感觉到下面的土要比上面的硬,而且仔仔细细地清理出来了,这个判断和专家们的完全一致。

采访:叶茂林——硬土的确定。

出现硬土面可不是一件小事情,考古队立即决定在相临探方里寻找,取土进度加速,整个工地的情绪被调动起来。

很快,周围也清理出了硬土面,根据取土的深度看,它们处于同一地层,互相连成了一片,专家们立刻意识到,这将是一个新的突破性的发现。

采访:叶茂林——人工堆积踩踏而成。

硬土面,应该是人工堆积踩踏而成的,而大面积的硬土面,则意味着有众多的人经常在这里举行活动,这是一个重要场地,具有广场的性质。

采访:王仁湘——广场的意义。

这里被确定为广场,那么喇家遗址的聚落形态肯定存在,这样,遗址上的一个地理中心也被找到了,广场周围就会埋葬着更多的人类活动的信息。

认定喇家的灾难就是黄河洪水的泛滥,对于河岸边的一个小村落来说似乎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而且不仅如此,在整个官厅盆地和周围的群山上,都覆盖着红胶泥,这预示着洪水是大流域的灾难,喇家遗址只是其中不幸的一个角落。

但专家们还在不断反思和求证,如果是洪水,有没有还不能解释的地方呢?

采访:叶茂林——疑问是什么?

的确,如果是洪水,这些尸骸如何能保持住互相拉扯在一起的姿态,为什么这位母亲会抬头向上张望呢?而这具尸骸的姿态表明,它明显是承受了重大的压力,洪水能造成这些现象吗?

那么,问题又出在哪儿了呢?

专家们认为很可能出在对红胶泥的判断上,认定红胶泥是黄河洪水带来的,这可能并没有错,但那些尸骸是否都被掩埋在红胶泥中,就值得怀疑。因为当初的挖掘并没有料到,会在这么浅的土层里就挖出尸骨,所以对泥层的关注可能没有那么仔细,是不是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细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天桥沟集团部落遗址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天桥集团部落遗址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天桥沟集团部落遗址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五批 1999.2.26

地址:长白县金华乡一联办村

年代:1934年

类别: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管理单位:临江市文管所

是否开放:否

位于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金华乡一联办参场西北1.5公里的平岗上。1999年2月26日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围墙呈方形,边长为207米,墙厚约为3米。以夯土筑为主,部分为土石混筑。各墙角均设炮楼,炮楼系土坯和木质结构。南北墙中部各有一门,门宽6米。墙外壕沟深约1米,宽为2米。西北200米处有水井,供应人畜使用。天桥沟集团部落是1934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后在长白山区强行归乡并屯的侵略罪证。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集中营式部落遗址。

金华乡:金华乡位于长白县城西侧,乡政府驻地金华村,距长白县城30公里,边境线长22.5公里,地域位于北纬41°22′30″至41°31′42″;东经128°8′至于128°12′15″。东与马鹿沟镇接壤,西与十四道沟镇毗邻,南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 金华乡地处长白山南麓延伸地带,地势高,起伏大,全乡最高处为大砬子,海拔1157米,最低处为十六道沟河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部落冲突8本最强布阵

全文共 1074 字

+ 加入清单

部落冲突8本最强布阵

部落冲突是小伙伴们经常玩的塔防游戏,在游戏中小伙伴们不断的武装自己,很多小伙伴们已经达到了8本,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部落冲突8本最强布阵的布局讲解,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不妨一起了解一下吧。

先放阵型:

可以看到整个阵型在下方的火力分布和引导都和霜悟阵十分类似,所以防守的核心压力也就落在了上半区。

1. 资源的分配

由于8本只有6库,黑水资源并不会积攒过多,资源不可能平均分配在四个方位,黑水也并不值得重点防守。所以决定让来进攻的9本做一个抉择:上方的1金1水+1黑 or 下方的2金2水?那么部落冲突8本最强布阵如何布局?

2. 电塔

电塔内置一直是大家最喜欢/最讨厌打的内核设计,原本因为想把国王放在中间只摆了两个,版主大刀阔斧抛弃了国王,内核直接三电塔+唯一升级过的大炸弹追求对冲进内场部队的极限dps。

3. 炸弹分流

首先来看炸弹人的首要目标:

下方和两侧的爆破点和霜悟阵都十分类似,不同的地方在于上方的4个点。

关于上方的引导分流,一开始也是抄袭霜悟的9本阵在上方有分叉,摆自己在修的防御建筑做引导然后法师塔在墙内输出的设计。后来霜悟版主也是亲自上阵用我的账号做了一下改良,细节如下。

根据两格定理,炸弹人的首要目标是墙内两个以内有建筑的墙。所以当对方在中央位置下炸弹人想要炸掉蓝色圈内的墙的时候,炸弹人会因为红色区域两格内没有建筑的判定而将目标设定为橙色圈内的四个点。

4. 引导链

针对部落冲突8本最强布阵的问题,由于八本有限的建筑和墙的数量,九本放射常见的"内核黑水&城堡-中圈防御建筑引导链-外圈的松散引导"就不用考虑了,不如干脆用所有的防御建筑在外圈做一个超大引导!

同时不用法师做引导,因为每个法师塔都肩负着看护两库的重要作用。内核如最开始所说用三个高级电塔做输出核心集中火力。引导链如下:

上图中任意爆破点炸开墙后,胖子都会进入到这个巨大的引导链中,弹簧会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而由于精密的路线设计,黄圈内的法师塔不会引起仇恨,可以尽情的aoe输出,并且保护双库。当然也可以防一些笨蛋初级的野猪流。

5. 有可能存在的龙分流

针对部落冲突8本最强布阵的问题,首先声明如果想要同时防龙,需要将5点和7点方向的防空和相邻的库互换位置,以库保防空,适合丧心病狂不要资源患者部落战使用。

而回到防御的重点——上半区,我们为引导而创造的三个巨大的空地空间(红圈处)再一次发挥了巨大作用。理想情况下龙会因为接触不到内核建筑而向两边分流(待验证)。

部落冲突8本最强布阵的布局讲解就介绍到这里,想要详细了解部落冲突8本最强布阵,可以继续关注部落冲突8本的最新动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刀郎部落景区

全文共 719 字

+ 加入清单

刀郎部落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刀郎部落位于208省道旁阿瓦提县绿洲中心地带,其以原始千年胡杨林为背景、以刀郎民俗文化为主题而成为阿瓦提县乃至阿克苏地区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神秘的刀郎部落地处中国棉城、中国慕萨莱思之乡、刀郎文化之乡以及刀郎农民画之乡的阿瓦提县,距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阿克苏58公里,离县城18公里,占地面积8000余亩,主要有民俗展馆、民俗体育区、千年胡杨区、鸵鸟养殖园区、水上娱乐区、浙阿友谊沙雕主题公园等,另外还有民族歌舞、特色餐饮、狩猎、胡杨观光塔等景点。

刀郎部落拥有国家、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刀郎文化”,其中包括刀郎木卡姆、刀郎麦西热瓦甫、刀郎热瓦甫艺术、慕萨莱思酿造工艺和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最大年龄民间歌舞组合“刀郎演唱组合”;通过展示刀郎人历史遗物、重现刀郎人原始生活场景,全面、完美地展现了刀郎人的建筑、饮食、手工制作及生活民俗。

刀郎部落内,一望无际的千年胡杨林,一碧万顷的农果园,蓝天白云,绿草碧水,构成了一副民族特色鲜明、自然景观独特、娱乐项目众多的原生态旅游景区。

夜幕下卡龙琴,篝火旁烤全羊,编织着刀郎部落歌舞英姿飒爽;淳朴的刀郎人跳着刀郎赛乃姆,醇香的慕萨莱思、嘹亮的木卡姆,给您初到刀郎部落的惊喜!

2008年刀郎部落被自治区旅游局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11年被自治区乡镇企业局授予“自治区级休闲农业示范园”荣誉称号;2012年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以及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大赛西北赛区园区创意银奖;2014年刀郎部落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阿瓦提县刀郎部落,在新疆众多景区中独树一帜,是您旅游观光的理想选择!时光穿越,悠悠情怀。

电话:0997-5251528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印第安部落的首领被称作什么,是什么名字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各个国家中都有着明确的等级划分,这些等级的出现方面了领导着更加方便的进行管理,通常的国家有首领进行国家的统一管理,各国的首领叫法也不一样,总统、主席、酋长等都是国家的首领称谓,印第安部落作为一个原始部落,印第安部落的首领被称作什么呢?

印第安部落是北美的原始部落,这里的人们主要的是印度人,所以在这里有着很明显的亚洲居民特征,印第安部落也是北美非常古老的原始部落,所以部落中保留着很多的原始文化,印第安部落还保持着原始的部落统治形式,每个部落都有着自己的酋长,酋长的延续方便了部落之间的管理以及联系。

印第安部落的首领被称作酋长,酋长作为部落的首领,有着对于部落发展以及稳固的职责,同时的酋长通常的是世袭制的,经常是由父传子,经过代代的相传以保证部落的长治久安,在当今现在社会中,对酋长的考验变得更加的严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