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七下历史第四课知识点笔记【实用20篇】

好看的历史小说有哪些

    浏览

    1408

    文章

    1000

    历史上有哪些严重的旱灾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干旱会带来哪些危害?下面给大家盘点历史上有哪些严重旱灾,请各位认真阅读下文。

    历史上有哪些严重的旱灾?小编分析如下: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旱灾记载,应是距今3800多年前(公元前1809年)伊洛河流域的大旱,即所谓伊洛竭而夏亡。

    在灾害造成的人口损失方面也同样如此。明清至民国时期,全国共发生死亡万人以上的重大灾害221次,其中水灾65次,飓风53次,疾疫46次,旱灾22次,地震21次,但各灾型的死亡人数并不与其发生的次数成正比,尤其是旱灾,为数仅居第四,死亡人数却处于诸灾之首,共计30393186人,占全部死亡人数(42737008)的71%。而且明代如此,清代如此,民国时期更是如此,可谓愈演愈烈。

    2000年我国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干旱灾害。初步统计,全国农作物累计受灾面积0.374亿hm2,其中成灾0.269亿hm2,绝收0.081亿hm2,因旱损失粮食594亿kg,经济作物损失506亿元,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和因旱造成粮食损失均为51年来最大值,旱灾波及全国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今夏以来,我国多个省份陆续遭遇持续高温和干旱。据统计(截至到8月13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山东、河南、湖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12个省区受灾,受旱作物面积约7499万亩,有234万人、253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其中,辽宁遭遇60余年来最重旱情,部分地区进入夏秋连旱,抗旱的复杂性前所未有。我国历史上也多次出现天灾,相比地震、洪水等天灾而言,旱灾是最厉害的,也是受害面最广,波及人口最多的天灾,历史对此早有记载。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有道云笔记内容丢失找回的方法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有道云笔记内容丢失找回方法

    有道云笔记,经常用来记录学习和工作上的一些事情。当然,大家也会储存一些内容和图片,但如果内容丢失的话会带来很多的麻烦,如果出现有道云笔记内容丢失的情况可以参考以下方法解决。

    1.笔记内容部分丢失

    如果以前有同步成功过的话,请先把桌面版升级到3.0版本后,可以点击标题旁的历史记录,然后找到以前的笔记,复制到新的笔记中,就可以了。

    2.笔记图片丢失

    复制网页图片到笔记

    如果是使用直接复制带有图片的网页,并粘贴到有道云笔记中的话,图片是会含有网页的外链的,如果原网站删除图片或移动图片地址的话,保存在有道云笔记中的图片就会被删除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历史上分封制的作用是什么 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

    全文共 1140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历史上有分封制,这个分封制是古代分封诸侯的制度。可是这个分封制的作用其实还是非常大的。不过后来秦始皇统一全国了之后普遍推行了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那么这个分封制的作用是什么呢?分封制和秦始皇的这个郡县制之间的区别又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历史上分封制的作用是什么

    1、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国林立的状态。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2、通过分封,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等。

    3、通过分封制,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周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4、分封制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发展。

    5、分封制到了西周后期加剧了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不忠,及形成了强大的地方武装割据。

    2、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

    首先,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而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按照地域划分的行政制度。

    其次,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不得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最后,分封的诸侯王拥有世袭统治权,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

    3、郡县制的作用

    郡县制的作用:郡守、县令(县长)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郡县制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郡县制使各诸侯国形成了中央、郡、乡一套比较系统的行政机构,对地主阶级实行集权统治起了重要的作用。

    1.郡守、县令(县长)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郡县制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2.郡的长官称“守”,县的长官称“令”,均由国君任免。郡县制使各诸侯国形成了中央、郡、乡一套比较系统的行政机构,对地主阶级实行集权统治起了重要的作用。战国时期,郡县制虽然形成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各国分立,执行情况不尽相同。直到秦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才健全了郡县制,进而在全国推广。

    3.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中央通过考课和监察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4.郡县制废除了分封贵族时代的世袭特权,有利于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形式;废除了分封制,基本上解除了地方分封割据势力对中央政权的威胁,既是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波卡大事件年表:一文看懂波卡历史

    全文共 1282 字

    + 加入清单

    波卡(Polkadot)最近进展迅速,热度也很高,风头一时无两 。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波卡也不例外,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才发展到今天的。

    在这里我们整理了波卡发展历程中的大事件时间线,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加了解波卡的发展历史

    2016 年 10 月· 发布白皮书

    第一版波卡(Polkadot)白皮书草案发布。

    2017 年·Web3 基金会成立

    Gavin Wood 和 Parity 的 Peter Czaban 共同创立了 Web3 基金会。Web3 基金会是一个非盈利组织,旨在支持波卡和 Web3.0 生态的研究和开发。

    2017 年 10 月·首次 DOT 销售

    波卡代币 DOT 进行首次销售,售出了最初 1000 万 DOT(Old)的 50% ,募集到 1.45 亿美金。

    2018 年 10 月·Substrate 首秀

    在 2018 年 Web3 峰会上,Gavin Wood 博士使用 Substrate 区块链开发框架,在 15 分钟内写出了一条全新的区块链。Substrate 是从波卡的开发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模块化区块链开发框架。

    2019 年 1 月·Alexander 测试网上线

    波卡推出首个测试网 —— Alexander 测试网。

    2019 年 8 月· Kusama 网络上线

    Kusama 是早期的、未经审计的版本的波卡,被称为波卡的 “金丝雀” 网络,目的是在真实的经济环境中为波卡测试治理、Staking、分片等功能。

    2020 年 5 月 27 日·波卡主网候选链上线

    波卡的首个主网候选链上线,标志着波卡分阶段上线过程的开始。这个版本的波卡是一个 PoA(权威证明)网络,由 6 个 Web3 基金会的验证人管理。

    2020 年 6 月 18 日·波卡转为 NPoS

    2020 年 6 月 18 日 - 波卡网络转为 NPoS 提名权益证明机制, 也是波卡主网上线的第二阶段。DOT 持有人可以申请验证人席位,和解锁 staking 收益。

    2020 年 7 月·波卡开启治理

    波卡开启治理功能,波卡网络的控制权正式交给了社区。

    2020 年 8 月 18 日·开启 DOT 转账功能

    波卡开启了 DOT 代币转账功能。

    2020 年 8 月 21 日·DOT 拆分 100 倍

    波卡进行了面额变更,DOT 总量从 1000 万变为 10 亿,每个 DOT 的面额变为原来的 1/100,每个账户中的 DOT 数量变为原来的 100 倍。这次 DOT 面额变更是由波卡社区投票决定的,也是波卡网络的第一次链上投票。

    2020 年 9 月·Substrate 2.0 发布

    Substrate 2.0 版本发布,新增 70 多个可组合模块和链下工作机。

    波卡网络已经在稳定运行中,目前大家最期待的应该就是 XCMP 跨链消息传递和平行链等核心功能了,PolkaWorld 也会持续关注、跟进。

    如果你想了解波卡和波卡生态的最新进展,率先发现波卡生态里的机会,那就快快点击下方卡片,报名「2020 波卡中国行 - 平行链篇」吧!Gavin 和众多波卡生态知名项目都会参与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三亚历史上最大的地震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三亚是中国海滨城市,是中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之一、全国最长寿地区,平均寿命80岁。三亚市别称鹿城,又被称为“东方夏威夷”,位居中国四大一线旅游城市“三威杭厦”之首,拥有全岛最美丽的海滨风光。据记载海南三亚曾经发生过地震,但都没有超过4级的。整个海南省发生的地震震级较小,次数也不多。

    1)1969年12月17日陵水东南海域5.1级地震

    2)1969年12月20日陵水东南海域5.2级地震

    3)1982年1月25日崖县西北部扎南4.0级地震

    4)1992年至1995年东方近海震群

    5)1994年12月31日北部湾6.1级地震

    6)1995年1月10日北部湾6.2地震

    7)1999年5月17日万宁4.9级地震

    8)2001年9月7日陵水4.0级地震

    据记载最大的一次地震是在1605年7月13日午夜琼山塔市发生的7.5级地震。震中位于东寨港西侧,烈度10度,72个村庄沉没海底,3300人死亡。这是我国地震历史上唯一导致陆陷成海的一次大地震。陆地沉陷幅度一般在3-4米,陆陷成海的最大幅度在10米以上。震区内除100多平方公里的陆地深入海底外,还有上千平方公里的陆地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沉。震感北达600余公里外的湖南临武县,6度破坏范围达300余公里外的广西陆川、博白,广东的阳江一线。

    今天小编对三亚历史上最大的地震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历史上发生过哪些大地震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苏州历史上发生过地震吗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苏州位于江苏省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全市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55%,自西向东缓慢倾斜,平原的海拔高度3~4米,阳澄湖和吴江一带仅2米左右。

    苏州历史上几乎没有破坏性地震。据了解,苏州历史上从1501年起至今只发生过8次里氏4级以上较大的地震。其中,1990年发生在太仓的里氏5.1级地震,是最大的地震,实际震级后来又修正为4.9级。苏州自古以来就被称福地,破坏性大地震发生的概率比较低,虎丘塔屹立千年就是证明。

    最近一次地震发生在2012年9月3日17时58分20秒,苏州地区发生1.9级地震,振动时间0.3秒,间隔0.5秒,共2次。震源在东经120.37度,北纬31.18度,约位于司前街与道前街交界处,即会议中心附近。地震的震源深度距离地表约8公里处,是一次浅源地震,加上震中区域就在市区,所以很多人能够感受到。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听到了明显的爆破声。

    截止2016年9月,苏州市区共监测到的地震有8次,前七次的震级从里氏零点几级到一点几级。9月2日发生的地震是苏州市区一年中发生的第八次地震,震级尽管只有里氏1.9级,但已经是2012年最大的一次了。

    今天小编对苏州历史上发生过地震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历史上发生过哪些大地震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从货币历史看比特币的诞生 我们会发现什么

    全文共 6803 字

    + 加入清单

    2008年10月,一位名叫中本聪的化名程序员发表了一份白皮书,他在白皮书中描述了一种去中心化数字货币的协议。他把这个协议称为比特币。几年后,中本聪消失得无影无踪,但他创造的技术还在不断地改变世界。

    比特币现在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但是为什么会被创造出来呢? 为什么它成功了而其前辈们都失败了呢?

    通过谈论密码学或区块链来开始这样的课程是很有诱惑力的,但如果我们想从第一原理来理解这些东西,我们必须从更简单的地方开始。要理解为什么要发明加密货币,你首先要明白它们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所以我们首先要尝试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什么是货币,为什么会产生货币?

    货币的起源

    想象一下,我们是两个新石器时代的农民。你有一些粮食,我有一些牛,我们都决定进行交易。这种商品的直接交换被称为易货贸易。

    以物易物原则上听起来很可爱,但以物易物的效率非常低。这是因为以物易物存在所谓的双重需求巧合的问题。要想进行交易,双方必须想要对方愿意交易的物品。如果简要从吉姆那里得到一头牛,而吉姆要从乔那里得到谷物,乔要从莎莉那里得到羊毛,怎么办?在以物易物的经济中,这个市场无法出清,大家被迫等待,直到完美配置的交易到达市场。这意味着许多原本理想的交易将永远不会发生。

    人类学家认为,货币实际上不太可能从易货贸易中产生,但把易货贸易作为一个基础案例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往往有一种商品在整个经济中需求量很大,这种商品就开始主导贸易。这种商品可能是牛、山药--或者,如果你在监狱里,还可以是香烟。如果这种商品变得足够广泛,它实际上就变成了一种货币形式,被称为商品货币。但是,大多数商品货币的形式并不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而且在不同的早期社会中,最值钱的商品往往是不同的。

    最早观察到的原货币采取的是收藏品的形式。收藏品是小型的、大多是同质的物品,如贝壳或珠子。收藏品往往经久耐用,易于储存或藏在身上,难以找到或锻造,而且容易估价。这使得它们相对于牛等许多商品形式的货币来说,更具有稳健性。

    Wampum珠子。来源:Lise Puyo, UPenn

    采用收藏品作为货币是人类进化的关键。部落往往专门猎取某一特定物种,但由于动物迁徙,一个部落在一年中的部分时间里可能只有很少的食物。通过在猎物淡季觅食收藏品,他们可以与猎物旺季的其他部落进行交易,从而获得多余的食物。通过收藏品的交易,食物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得到更均匀的分配,所有的部落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有的历史学家称货币起源于收藏品,有的则称货币起源于信用。这里的信用指的是人情的简单核算。我让你借东西,我相信你以后会还我的。鉴于人类部落的紧密性,信用有可能在许多社会关系中占主导地位。

    即使人类部落在新石器时代定居下来,村庄也往往是小而紧密的。因此,大多数人都知道彼此的信用状况。当酒保了解你、你的家庭和你在社会上的地位时,就有可能在当地的酒馆里有一个长期的酒吧标签。久而久之,这样的信用关系就演变成了期票,并直接在当地经济中进行交易。

    但非正式的信用体系并不能扩展到城市,因为在城市里,不可能每个人都认识每个人。要想协调更大的社会,你最终需要一个成熟的货币体系。

    所以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东西才能成为货币?

    货币的属性

    货币的主流经济学定义是由威廉-斯坦利-杰文斯在1875年首次提出的。杰文斯认为,货币有三个主要属性。

    价值储藏

    交易媒介

    记账单位

    当一项资产作为价值储藏时,这意味着你可以可靠地取回你为该资产支付的价值。这就使像山芋这样的易腐资产失去了充当货币的资格。如果你的钱会腐烂,那它就是一个糟糕的价值存储。所以,要想让一项资产作为价值储藏,它必须是耐用的。

    然而,耐用性是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要收回为资产支付的价值,就意味着有能力以资产的原价把它卖给以后的人。因此,资产作为价值储藏的第二个条件是,它必须在市场上被他人持续地估价。

    交易媒介就是我们用来直接结算交易的资产。这是最容易扫清的障碍。你可以用星巴克的奖励积分来买一杯拿铁,所以星巴克积分的功能是作为一种交换媒介。但当然,星巴克积分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储值工具--人们本能地知道这一点,并没有将自己的储蓄储存到星巴克积分中。这不仅仅是因为不切实际,人们都知道星巴克可能会修改他们的奖励计划,使这些积分贬值,而且也没有一个稳定的市场来出售攒下的积分。

    但作为购买咖啡的交换媒介,星巴克积分完全可以用。

    记账单位就是你计价的单位。这个很简单,你怎么报房价?是用美元、欧元、还是用牛皮壳来计价?这就是你的计价单位。

    有的时候,法律认可的货币就不再是记账单位了。例如,2009年津巴布韦元正在经历快速的恶性通货膨胀。随着商品价格的飙升,企业每天都用崩盘的货币不断标价变得不切实际。于是,企业以美元计价,并简单地列出每天美元/津巴布韦元的汇率。于是,津巴布韦元不再是一个记账单位,不再有作为货币的意义。

    所以,杰文斯最终告诉我们的是,从根本上说,几乎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钱,但实际上很少有东西是钱。如果你要找候选对象,不管它是实物还是数字,是金属还是纸做的--如果它经久耐用,而且它不止一个,在合适的情况下,它都可以成为钱。

    这听起来可能是一个抽象的观点。但人类已经有很多案例汇聚了非常规的货币形式,看到一个概念被拉伸到极致,往往对理解这个概念很有帮助。所以我们接下来就来谈谈最奇怪的一种货币形式:亚派人和他们的Rai石。

    Rai石

    亚普岛是密克罗尼西亚的一个小岛。亚普人有一个奇怪的做法,至少可以追溯到1000年前:雅浦人使用 "石钱"。

    这些巨大的甜甜圈状的石灰石圆盘被称为Rai石。最大的石头重达数吨--对人类来说,太大,不容易移动,更不用说放在钱包里了。那么,亚普人怎么可能用这些巨大的石头进行交易呢?

    Rai石。资料来源:Gerald Zinnecker, Flickr。

    很简单:石头永远不会移动。相反,亚普人完全通过社会协议来 "交换 "石头。

    只要双方同意用一块Rai石(或一小部分Rai石)进行交易,Rai石就被视为转让。每块石头的物理位置被认为没有意义。这种交易只通过口述历史来记录。

    有一次,一个德高望重的亚普人正在渡海运送一块Rai石。遭遇了一场恶劣的风暴,船翻了,赖石沉入海底。

    人们普遍认为,这个家族太尊贵了,不能因为这样的意外事件而减少财富。于是大家决定,这块赖石仍然有效,即使没有人能够完全确定它停在海底的位置,但它仍然保持价值,继续 "转手"。

    如今,亚普人主要使用美元,只有在结婚或政治谈判等特殊情况下,才会用Rai石交换。但Rai石的故事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只要社会对其价值有稳定的共识,任何东西都可以充当货币。虽然钱有一定的内在价值是好事,但严格来说并不是必须的。

    正如Yuval Noah Harari在他的《Sapiens》一书中所说的那样。

    为什么有人愿意用一片肥沃的稻田来换取一把无用的彩色纸张?当人们信任他们集体想象的虚构物时,他们才会愿意做这些事情。信任是铸造各种货币的原材料。

    或者,正如,彼得-泰尔所说的那样:

    钱只是一个永远不会破灭的泡沫.

    Rai石说明了一个重要的观点:钱的形式是任意的。重要的是它在社会中发挥的基本功能。

    但让我们回到我们的世界。接下来,我们将追溯货币的历史演变过程。

    金属作为货币

    现代货币的演化脉络其实是从贵金属开始的。金属作为货币的首次使用被认为始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即铁器时代的到来。

    现在看来,贵金属的价值似乎是显而易见的,但值得一问的是:为什么这么多的社会趋向于用金属作为货币的形式?贵金属之所以比收藏品更适合作为货币,有一些内在的原因。贵金属是:

    视觉冲击力强,可用于装饰和珠宝

    稀缺性

    耐用且不易腐蚀

    难以伪造

    可分割

    最初,金银金属块被直接用作货币形式。最终在公元前600年左右,在现代土耳其开始了货币制度。这些最初的硬币是用金银合金铸造的。

    Lydian钱币,约公元前600年。资料来源:Romancoins.info

    为什么要铸造硬币呢?这可是个很麻烦的事情。直接用金银片有什么不好?

    显而易见的答案是,硬币可以使支付的数量标准化。但这并不是全部的答案--毕竟,大多数小社会都是靠信用关系来运作的,在当地的贸易网络中,很少需要通过黄金来结算。

    像David Graeber这样的人类学家推测,硬币的出现是为了满足有组织的军队和雇佣兵的需要。士兵们长途跋涉,他们没有长期的信用关系。所以,他们获得报酬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在遥远的地方会被认可的货币形式。即使交易方不承认支持钱币的主权,他们也会愿意重视钱币本身的贵金属。

    而纸币,则要到公元1000年,整整1600年后才会出现。纸币最早是在中国宋朝发明的,后来由马可-波罗出口到欧洲。这种纸币是一个有趣的案例。

    宋朝的纸币本来是可以用金、银或丝绸兑换固定汇率的。但实际上,从来都不允许兑换。所以纸币基本上完全是在没有任何商品支撑的情况下进行交易的。因此,第一种纸币也可以说是第一种法定货币。

    什么叫法币?法币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 "靠信仰"。法定货币是指没有内在价值的货币,只是因为交换双方同意它的价值,或者因为第三方用它的力量来维持这个价值,才有价值。这就使货币与商品货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商品货币是有内在价值的。如果没有第三方的隐性支持,法币纸币基本上就是一文不值的纸片。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货币不早一点出现?印制法定货币比铸造金币要便宜得多。当然,纸是在中国发明的,13世纪才传到欧洲,但你不一定需要纸来创造法定货币。今天的一分钱和五分钱都是法定货币,因为它们的基础金属价值低于面值。为什么不早一点产生呢?

    大卫-格雷伯推测,法定货币最早产生于中国的原因是,中国是唯一一个中央集权且强大到足以对其国内经济实施自上而下控制的政府。请记住,历史通常会过分强调国王和他们的王国--毕竟他们主宰了历史书,但国王和他们的事情对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影响不大。正如中国古代谚语所说,天高皇帝远。因此,在地方经济中流通的通常不是政府铸造的货币。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技术的进步和更发达的官僚体制,政府对国内经济的控制力大大增强。随著控制力的增强,经济标准化也带到了主权货币上。

    现代银行的历史

    今天,大部分的金融交易都是由银行进行中介的。但银行是货币史上一个相对较新的发明。货币兑换,高利贷和存款有古老的根源,但第一个现代银行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由像美第奇家族这样的商人家族经营。在这个時期,银行倒闭是很常见的,而且大多数银行都没有存活多久。

    纸币终于在1661年以瑞典纸币的形式到达欧洲。在中央银行之前,所有的银行都是私人经营的。每家银行都会发行自己的银行券,通常可以兑换银行储备中的黄金。

    由于美元现在是世界的储备货币,所以值得反思美國的货币历史。美国建国之初,联邦政府负责铸造银币和金币,美元被定义为价值固定的贵金属。然而经济中流通的货币大部分是各商业银行发行的私人银行票据--一度有超过5000种不同类型的纸币在流通。1861年,美国曾短暂地印制纸币为南北战争提供资金,但之后又回到了以贵金属为支撑的货币。

    二十元私人银行券。资料来源:商业图书馆

    由于大多数票据都是由私人银行发行的,金融系统的结构非常松散。这导致银行经常出现恐慌和挤兑现象。为了稳定银行体系,美国在1913年成立了一个独立的中央银行,名为联邦储蓄局。美联储被赋予了印制美元的专属权利,其明确的任务是防止银行恐慌和货币危机。它最初被要求有黄金支持其40%的流通票据。

    二战后,美国崛起为世界金融超级大国,并利用这种力量率先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国际货币体系。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世界各主要大国都固定了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有1%左右的回旋余地),美元本身与黄金挂钩。这就稳定了世界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

    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强制稳定不会持久。在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经济蓬勃发展和政府增加越南战争开支的情况下,美联储印制的美元超过了黄金的支持。这使得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被高估。外国政府开始退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并将其多余的美元兑换成黄金,耗尽了美国的黄金储备。尼克松意识到,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将会引发危机。所以1971年尼克松脱离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取消了美元在国际上可兑换成黄金的规定,永久性地打破了金本位制,使美元变成了纯货币。

    1971年8月22日,《纽约时报》头版。资料来源:《纽约时报》

    随着美元成为法定货币,美联储有了更大的自由度来决定国家的货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世界的货币政策。自此,世界上所有的主要货币也都变成了法定货币,由各自的中央银行集中管理。

    乍一看,向法定货币过渡似乎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有一天,美元很有价值,因为它可以换成黄金。第二天,它的价值是因为...?

    是什么让法定货币有了价值?就像Rai石一样,它的价值只是因为我们都认为它有价值?

    这是部分正确的。而美元当然会有价值,因为美国的企业喜欢用美元支付,很多人都想从美国的企业买东西。但有什么能阻止美国经济以另一种货币为标准呢?从技术上讲,美国企业在法律上可以自由地接受任何货币的支付。

    美元之所以能保持其价值,是因为美国政府对美元做出了两个重要的保证。第一个保证是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将采取合理的行动来维护其在市场上的稳定购买力。第二个保证是,美国的税收只能用美元支付。因此,因为有很多人需要向美国政府纳税,所以对美元的需求量会很大(这也是石油美元需求的补充)。这些保证,从根本上说,是对美元作为一种货币的价值。

    快进到21世纪,自金本位制结束后,发生了很多事情。2008年,我们看到一场金融危机有可能摧毁全球银行体系。为了应对层出不穷的银行倒闭,世界各地的中央银行纷纷救助金融机构,印制大量货币,并进行大规模的资产购买操作--这种做法被称为量化宽松。

    在这种金融混乱的背景下,一个名叫中本聪的化名程序员正在对比特币协议进行琢磨。而在金融危机中,在英国对银行业进行救助的时候,比特币的创始区块诞生了。

    2009年1月3日《泰晤士报》的封面故事。资料来源:《泰晤士报》

    但我们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去了解比特币。为了充分理解加密货币产生的原因,我们不仅要看钱,还要看支付的历史:历史上货币是如何转移的。

    支付技术的发展

    自货币出现以来,有很多方便支付的技术:纸币、支票、信用证都有古老的渊源。

    但现代支付技术真正开始发展是随着信用卡的发明。虽然信用卡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存在,但早期版本的信用卡是由单个商家发行的,供自己的商店使用。直到20世纪50年代,信用卡作为一种通用支付方案的想法才出现。

    Diners Club信用卡原件。

    第一张取得商业成功的信用卡是1950年的Diners Club。最初的信用卡是由纸板制成的,只在纽约的27家餐厅接受。随着消费者开始采用无现金支付,这个数字迅速膨胀。Visa将于1958年成立,万事达卡于1979年成立。鉴于信用评分和金融监控在信用卡早期并不普遍,许多信用卡网络通过直邮活动引导消费者采用,实际上是将一张卡邮寄到整个邮政编码的每个地址。

    到了80年代,信用卡在美国社会已经变得无处不在。它们迅速蔓延到欧洲和其他地区,并从此引发了一场无现金支付的革命。

    支付技术的下一次迭代将由互联网发起,它在90年代末开始获得主流消费者的采用。在早期的互联网上,几乎所有的支付都是通过信用卡进行的。这是因为信用卡网络已经相当健全,几乎每个人都已经有了一张信用卡。但互联网本土的支付方案最终会出现,比如Cybercash和DigiCash。第一个广泛成功的在线支付公司是2002年上市的PayPal,后来被eBay以15亿美元收购。

    如今,消费者进行网上支付的方式差异很大。在大多数国家和美国,消费者更喜欢使用信用卡或银行卡。但其他常见的方法包括Paypal、电子钱包(如AliPay或Skrill),在一些国家,还包括货到付款。随着加密货币的出现,这一格局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比特币的诞生

    人类历史上,围绕着金钱的形式和激励机制发生了许多演变。当然,货币的历史还有很多,我们无法在这个简短的文章中涵盖。但任何一部货币史现在都必须以同样的最后一章结束:加密货币的发明。

    自2009年推出以来,比特币已经风靡全球。2010年,一枚比特币价值0.003美元,2017年12月,比特币创下历史新高,一枚比特币近2万美元,涨幅达6000万倍。如今,比特币的价格徘徊在57000美元一个比特币左右。据估计,比特币在全球范围内拥有2500万的持有者--从全球范围来看,这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还在继续增长。

    这是一个惊人的故事。但是,比特币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价格:它的起源深深地植根于意识形态。我们现在将转向加密货币如何产生的另一个方面:来自于被称为赛博朋克的亚文化。在下一节课中,我们将了解赛博朋克,他们之前建立数字货币的尝试。我们将分析他们为什么失败了而比特币获得了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

    全文共 3456 字

    + 加入清单

    公共基础知识是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重要部分,考试范围之广一直是考生头疼的问题,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

    先秦时期

    (一)旧石器时代的人类

    旧石器时代以打制石器为标志,人类以狩猎和渔捞为生,人类遗址中大多存在用火的遗迹。在这一悠久漫长的历史时代,中国的远祖完成了直立行走和向智人过渡,逐渐形成无数的原始群落。主要原始群落有距今170万年的元谋猿人、距今80万年的蓝田猿人、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的北京猿人和1.8万年的“山顶洞人”。

    (二)氏族公社

    氏族公社是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血缘纽带和血统世系相联结的社会组织形式。曾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原始社会中,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距今约五六千年,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分别发明了种植粟和水稻,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距今约四五千年,山东大汶口文化的居民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产生了阶级和阶级压迫。

    (三)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我国进入到奴隶社会。公元前16世纪商朝进入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有了奴隶制的高度文明,在世界历史上有重要地位。公元前11世纪西周开始了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通过分封制和井田制,使周王朝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国人暴动”是平民反抗奴隶主的一次武装反抗,从此西周衰落下去,直至灭亡。

    (四)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代。在这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先后起来争霸的诸侯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称“春秋五霸”。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出现了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公元前365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使秦迅速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一、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是中国秦汉两朝大一统时期的合称。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首次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统一。秦始皇废封建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建立专制统治,地方实行郡县制;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修筑长城;进军和开发岭南。然而由于缺乏历史经验,秦朝二世而亡。在经过短暂的分裂之后,汉朝继之而起,并基本延续秦的制度,史称“汉承秦制”。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汉武帝时期,采取措施全面加强中央集权制度:政治上,建立“中朝”制约“外朝”,设置“刺史”以监控地方,削夺诸侯权力,严刑峻法;经济上,把地方的铸币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控制。

    二、魏晋南北朝

    公元208年,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280年至316年中国再次统一。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以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又为北齐代替,西魏为北周所篡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总称为“北朝”。420年,刘宋取代东晋,历经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南朝和北朝合称为“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严重的影响。其突出表现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进入。

    隋唐、两宋时期

    隋唐,公元581年到907年,为隋朝和唐朝两个时期。隋朝,公元581年建立。隋唐时期,继续实行并改进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隋文帝创立《开皇律》,律法不再像南北朝时那么残酷。隋文帝时期经济繁荣发展,史称“开皇之治”。隋朝时开凿了古代世界最长的大运河。而修造大运河则暴虐无道,隋朝末年由于军阀混战,导致民不聊生,仅存在了几十年的隋朝便宣告灭亡。

    唐朝的兴盛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隋朝打下的基础,唐朝继承了隋朝诸多制度,唐朝分前期和后期,中间以安史之乱为界限,前期是昌盛期,后期则是衰亡期。唐太宗时期开创了“贞观之治”。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唐玄宗时期又出现了“开元盛世”,国强民富,升平之世再次出现。但同样也是在唐玄宗时期发生了安史之乱,从此唐朝走向了衰亡。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历史阶段,历十八帝三百二十年。北宋初期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采取重文抑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另一方面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宋真宗、宋仁宗时期步入了盛世,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造成了靖康之耻,北宋灭亡。赵构在应天府南京即位建立了南宋。棉纺织业崛起于南宋后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成为著名的瓷都。北宋金属矿藏的开采量居世界首位。宋朝是造船水平最先进的国家,东京郊外建有最早的码头。

    元、明、清时期

    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又称大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并统治中国全境的封建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疆域广阔的王朝,也是首次征服全中国地区的征服王朝。

    元政府为管理疆域,实行有效的统治,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作为中央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和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行省后来发展成为行政区的名称,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今天省区的规模。

    明朝(1368年-1644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明朝前期国力强盛,开创了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和弘治中兴等盛世,国力达到全盛,疆域辽阔。中后期由于政治腐败和天灾导致国力下降,爆发大规模民变。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中原王朝,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元统治,恢复中华建立的政权。

    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中央废丞相,撤销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军政由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共辖,司法、监察互相制约,地方废除行省,设三司直属中央各部。

    清朝(1616年-1912年),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史称清朝。大清帝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王朝,也是最后一个征服王朝。

    清朝君主专制政治达到了顶峰;军国大事全由皇帝裁决,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命于皇帝;实行严酷的文字狱,推行文化专制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一、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前,中国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制国家。但由于清王朝这个封建地主政权腐朽没落、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逐渐落后,所以封建制度已危在旦夕。英国资产阶级以鸦片作为侵略中国的手段。鸦片的泛滥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道光皇帝派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

    1839年6月,虎门销烟标志着禁烟运动取得胜利。但是英国却由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借机侵略中国,但其实质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以扭转中英贸易逆差。1840年6月英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最后以中国的战败告终。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使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遭到破坏,中国的封建经济日益解体,中国从此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列强的侵华战争和不平等条约

    1840年,大英帝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加给中华民族以深重的灾难。

    1856年至1860年间,英法两国在俄美的支持下,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先后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沙俄趁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和《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吞并中国领土140多万平方公里。

    1894年8月日本发动了甲午战争,1895年中日签订了《马关条约》。它使刚刚崛起的日本通过掠地、赔款获得了巨大利益,为日后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打下了基础,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8月八国联军侵入北京。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德等八国签订了《辛丑条约》。

    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资本主义列强扶植封建势力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蚕食和鲸吞中国领土;出兵控制,窃取中国军事要地;划分势力范围;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施行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通过战争勒索巨额赔款;在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看过“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以太坊最全历史价格表,什么是以太坊?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2019年以太坊等概念可以说是流量词之一了,很多人都想了解以太坊的情况是怎么样的以及它的历史价格走势,小编今天就个大家介绍一些以太坊以及它的历史价格。

    什么是以太坊

    以太坊是一个分布式的计算机,有许多的节点,其中的每一个节点,都会执行字节码(其实就是智能合约),然后把结果存在区块链上。由于整个网络是分布式的,且应用就是一个个的状态组成,存储了状态就有了服务;所以它就能永不停机,没有一个中心化的结点(没有任何一个节点说了算,去中心化的),任何第三方不能干预。

    与比特币的节点类似。每个节点都存储了整个区块链的数据,并重放所有的交易以验证结果的状态。你可以通过geth来运行一个全节点(官方的节点,go语言),或者parity来运行一个轻节点,它是第三方的,Rust语言写的。

    以太坊历史价格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成就了世界首富盖茨的MS dos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全文共 776 字

    + 加入清单

    在推出Office和Windows之前,微软还曾有过一款知名系统msdos。MS dos是一款基于命令行的操作系统。这意味着用户需要记忆大量的命令,通过命令完成需要的操作,例如显示文件列表。

    过去36年中,Windows的每个版本都提供了相应功能,帮助用户使用MS dos命令行去查询和操作文件。

    然而根据媒体报道,上月微软在发布给开发者社区(即Windows Insiders)的最新版Windows 10中悄悄取消了MS dos命令行功能。这项功能被所谓的PowerShell取代。微软在官方博客中表示,这是为了庆祝10周年推出的脚本技术。

    不过许多Windows用户,尤其是程序员,可能不希望MS dos命令行的消失。

    MS dos的历史似乎是一场传奇。这给比尔·盖茨(Bill Gates)带来了财富,同样因此致富的还有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Paul Allen)。

    当时,IBM开发了一款新设备,即PC。这种新设备搭载了运算速度很快的新芯片,但需要搭配操作系统。

    IBM找到了为小型机开发操作系统的知名程序员。根据一个版本的传闻,当时他不在家,因此会议未能成行。而另一个版本则是说,由于双方价格没有谈拢,因此他没有去会见IBM的人士。

    与此同时,IBM决定不自行开发这一新设备的所有软件,并找到了一家名为微软的小公司,合作开发BASIC语言。微软正是由于这一语言而名声大噪。

    在与IBM谈判的过程中,盖茨听说IBM需要一款操作系统,因此他去购买了一款原型产品,并招聘一名程序员,将其发展成为了MS dos。根据传闻,盖茨花了7.5万美元,最终以5万美元的价格将其提供给IBM,而条件是微软可以将这一系统授权给其他PC厂商。

    在此之后,微软帝国开始诞生。将同一操作系统授权给多家PC厂商的模式运转顺利,而PC行业开始繁荣发展。几十年后,盖茨成为了全球首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历史上的徐福去了哪里 徐福为秦始皇求到药了吗

    全文共 1040 字

    + 加入清单

    徐福是秦朝最出名的方士,当时各个诸侯王都十分热衷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秦始皇自然也是其中一个。徐福曾上书,称蓬莱、方丈、瀛洲这三个地方有神仙居住,秦始皇便让徐福出海寻药。然而,徐福最终下落成迷,但在日本传有徐福之墓。我们都知道,世上能长生不老的仙药自然是不存在的,徐福或许是不敢空手而归,或许是被困在某地回不去,所以无人知晓他的最终去向。

    1、徐福寻药

    说到长生不老这个词,自古以来人们便没有停止过寻找它,哪怕它不复存在,古代帝王投入的资产不计其数,为的就能能寻找到一种灵丹妙药,然后自己能长生不老。相传彭祖活了800年之久,便是因为吃了灵丹妙药,而对于他是否真的活了八百年之久,终究是一个谜底。话说希望长寿的除了其他皇帝之外,秦始皇也不陌生。有人说徐福找到了长生不老之药,却为何不奉献给秦始皇?而他当时找到的灵丹妙药,便是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水果。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医疗技术不发达,古人的性命也比较短,一般人的寿命只活到了60岁左右便离世了,而有的人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想多享受几年,便动了长生不老的心思,似乎每一代帝王都在寻找长生不老之药,却不知人应该遵循着自然规律,生老病死。

    在我国历史上,活得岁数最长的皇帝便是赵佗,他活了103岁,因为自己活得太久,将自己的九个儿子活活熬死,差点还熬死了他的孙子,除了他之外,一般帝王的寿命在60左右,哪怕他拥有最好的太医,也不能起死回生。

    2、徐福下落

    秦始皇在年轻之时对长生不老是有一种鄙视态度,因为他认为自己不必活很久,将自己的每一天都活出精彩就行,没想到当他打下自己的基业之后,看到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他才知道长寿的重要性,为了延长寿命,他死马当活马医。

    抓住秦始皇命门的徐福见机而上,他知道秦始皇现在最需要什么,自己便顺了他的意,他便开始讨好秦始皇,在得到秦始皇的信任之后,他无意间透露灵丹妙药的所在之处,想着死马当活马医的秦始皇便相信了他的话,毕竟对自己没有什么坏处。

    徐福为了做做样子,曾经两次带着三千名孩子去了日本,第一次他没有去,为了不让秦始皇发现,他便骗秦始皇说自己在去东海的路上,被一条大鱼拦住了去处,因为没有装备,他们只能无公而反,第二次去了之后他便再也没有回来,对于他的去向,众说纷纭。

    有人说他找到了长生不老之药,便是当时最为稀有的水果--猕猴桃,他为了自己的长生不老,自己独吞了灵丹妙药,还有人说他并没有找到,为了保命,他只能去日本求生,不管怎样,他在第二次下了东海之后,他在也没有回来,他的去向也成为了一个谜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死亡笔记

    全文共 1507 字

    + 加入清单

    “被记在这本笔记里的人一定会死亡!”黑色的封皮,阴森的装饰,恐怖的字眼——一本据称可以让人在指定的时间与方式中死去的死亡笔记正在中学生中流行,侵蚀着中学生稚嫩的心灵,令家长、老师及社会方方面面深感忧虑——

    太荒唐

    竟声称被诅咒的人一定会死亡

    根据读者提供的线索,记者昨日来到了位于沈阳市某中学对面的一个文具店,店内的货架上摆着各种笔记本。好几个学生都捧着一本黑色的笔记本看,记者凑上前一看正是死亡笔记。

    死亡笔记包装精美,黑色的封面上用烫金的英文字母赫然写着“死亡笔记”的字眼,翻开第一页一个圆环内骷髅的标志让人不寒而栗。笔记本跟普通笔记本的厚度差不多,只是每隔几页出现一页黑色的纸,上面用中英文对照的黄字写着一些不着边际的话:

    “只要死亡笔记在你手上,一直到死,死神都会在你身边。死神会在你拥有死亡笔记的第39天现身。”

    “如果在名字后面写上了死因,会有6分40秒的时间让你写上更详细的死因。”

    “你也可以先写上死因,然后在后面写上名字,此人将在40秒后死去……”

    还有很多阴森恐怖的话让记者深感荒唐,在笔记本上还有一些看起来是手写的字,仔细一看是人名还有各种各样的死法。

    太可怕

    中学生对此津津乐道

    看着那千奇百怪的死法,让记者震惊的是,旁边的一些中学生却读得津津有味。“嗨,你看这个死法挺好玩的。”一个女生拉着她的同伴说道,然后两个人就把头凑在一起看了起来。

    为什么学生们会对这样恐怖的东西感兴趣,记者采访了几个刚考完试的学生。“我们班好多同学都买这个了,觉得挺好玩的。开头看觉得恐怖,但是越恐怖就越愿意看。”一个胖胖的高二男生饶有兴致地说。“是呀,你看包装,看着就过瘾。”他旁边的一个男生这样说。

    可能学生们购买死亡笔记是为了好奇,但是他们买了会不会使用呢?“不会,我们班上的那些人都没有用,虽然不一定把人诅咒死,但是写上去还是不好的,又没有什么深仇大恨。”那个胖男生很认真地说。“但是我们班同学就有写的,比如平常不喜欢的同学了,经常批评他的老师了,他都会写进去的。”一个后过来的高个子男生说。

    对于死亡笔记的出现,很多家长和教师表示十分担忧,寒假将至,“假期是孩子涉猎各种课外知识最好的时候,这样的一种笔记出现了,如果孩子对它感兴趣的话,那肯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太不该

    孩子应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态

    睚眦必报、给自己的对手施以最为恶毒的诅咒,商家利用了人们狭隘和幼稚的心态,“开发”了死亡笔记这样一种在心理上战胜对手的“秘密武器”。孩子们的假期即将开始,与死亡笔记为伴的寒假是我们不敢想像的,怎样引导孩子度过一个健康有益而又积极向上的寒假呢?记者带着这样的问题采访了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副研究员张思宁女士。

    张女士告诉记者:中学生的思想意识、性格都处于非常微妙的状态,对于各种意识都比较容易接受,所以各方面力量都应该对其加强引导。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善和恶两方面的心态都会得到发展,而这样的一种宣泄方式只能助长学生在恶的方面成长,是不值得提倡的,正确的方法是引导学生超越自己内心的阴暗面,使自己内心的丑恶转化为友善。家长和社会,都应该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鼓励孩子之间的沟通,帮助他们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态。

    赶快拨正孩子心灵的航标

    人们可曾想过自己的孩子在一盏台灯下,战战兢兢地拿出死亡笔记悄悄地写下某个人的名字,然后编出一些莫须有的死亡故事,在结束了自己的“大作”之后,那嘴角上飘扬的一丝诡异的微笑里折射的正是心灵的扭曲。

    可能有的孩子仅仅出于好玩,才买死亡笔记的,但是由于孩子的世界观还未形成,很容易混淆是非,所以孩子啊,要远离死亡笔记。

    中学生的神经是敏感的脆弱的,而死亡笔记的出现如同是一剂慢性毒药,让他们心灵滋生邪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辐射陆龟的人工养殖历史

    全文共 1035 字

    + 加入清单

    辐射陆龟

    你知道吗?辐射陆龟曾一度濒危,后来被人们重视、保护起来,并进行了人工养殖,扩大种群数量,现在辐射陆龟已经深受人们的喜爱。

    1.在80年代初,美国动物园及水族学会发起了一项旨在促进濒危动物在人工饲养下繁殖的计划。这项被称为SSP(SpeciesSurvivalPlan)的计划监控圈养下的濒危物种的繁殖,以保证圈养动物尽可能多的繁殖和尽可能大的多样性。1985年一项针对放射陆龟的SSP发起,13个机构和一位个人提供了179只龟的繁育情况。为了保证繁育的最大可能的遗传血统的多样性,这项计划建立了血统登记,这就意味着,如果一只放射陆龟的子嗣很多,即它的基因在人工饲养的放射陆龟中有太多的体现,那么就不能让它再繁殖了,这样的龟就会被借给或者赠与那些只打算展览不打算繁殖的动物园。通过精心的记录和管理,基因的多样性的到了保留,人工饲养陆龟的健康也有了保证,从这项计划发起之时至今,参加的机构和个人已经超过了两倍,放射陆龟的SSP是一个好开端。

    2.人工饲养环境下放射陆龟的繁殖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功。自从1973年第一批稚龟破壳而出以来,人工繁殖的放射陆龟越来越多。例如,在FrankSlaven于1990年发表的《爬行动物和两栖类人工饲养记录表》中,有逾50只的放射陆龟出生的记录。GladysPorter动物园现在有60只放射陆龟,而纽约动物协会则在位于乔治亚州St.CatherinessIsland饲养了88只。目前,Slaven的记录表中列出了343只人工饲养的放射陆龟。对放射陆龟来说,幸运的是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繁殖已经取得了成功,虽然在野生环境中生存受到威胁,人工繁殖却使这种陆龟免于灭绝。尽管如此,人工繁殖计划却不能也不应该被用来证明对放射陆龟这类濒危物种的野生栖息环境的破坏是无关紧要的。我们应当感谢那些努力使繁殖计划得以成功的机构和个人,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我们可能就欣赏不到放射陆龟(Geocheloneradiata),这种世界上最美丽的陆龟之一。

    3.辐射龟体健好养,有人更称之为“有钱人的苏卡达”,在日本十分受欢迎。台湾在2000年开始大量引进,至今应该已经成千上万了。不过初期进来的辐射龟都是花纹较少的所谓黑辐,体健耐寒,抗病力较强,成长速度较快,而后期进来的几乎都是花纹较华丽的所谓太阳辐,与黑辐比较起来,太阳辐对疾病和较低的温度的抵抗力较低,所以死亡率比黑辐高很多,生长速度也相对较慢。黑辐因为食量奇大,成长速度也快很多,缺点就是也比较会隆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焦作历史上有几次地震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焦作市地处华北平原地震带上,地质构造复杂。辖区内的盘谷寺---新乡断裂和凤凰岭断裂横贯东西,武陟断裂、马坊断裂、九里山断裂、平陵断裂纵横交错,加上煤矿采空区的存在,焦作市被中国地震局确定为全国21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全国52个重点抗震设防城市。

    由于华北地壳处于一个一致性良好的统一应力场中,且目前正处于第四活动期的剩余释放阶段,估计焦作市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发生大于7.0级(破坏级)地震可能性较小。

    焦作市地震历史记录:

    1、以焦作市区为中心,半径150公里的区域范围内,自公元元年至2002年共记载4.7级以上地震89次,其中4.7-4.9级地震28次,5.0-5.9级地震38次,6.0-6.9级地震19次,7级和7级以上地震4次,分别为1303年9月17日山西洪洞8级地震、1695年5月18日山西临汾7.5级地震、1830年6月12日河北磁县7.5级地震、1937年8月1日山东菏泽7级地震。

    2、以焦作市区为中心,半径25公里的范围内,自公元元年至2002年共记载4.7级以上地震1次,即1587年4月10日修武5.5级地震。自1970年以来,发生最大的地震为1979年3月20日修武4.0级地震。

    3,2009年12月20日22时21分,在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武陟县和新乡市获嘉县发生3.6级地震。

    今天小编对焦作历史上有几次地震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历史上发生过哪些大地震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第一次工业革命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1、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上半期。开始国:英国。开始部门:棉纺织部门。

    2、原因:

    (1)根本原因:英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2)直接原因:18世纪,英国的海外市场迅速扩大,手工工场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推动了生产技术的改进。

    3、简要过程:

    (1)开始的标志:(考试不作要求)

    (2)发展:瓦特改良蒸汽机(最主要标志)。①时间:1785年。作为动力带动机器,首先在纺织部门使用。②意义: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扩展:交通工具的发明和使用。

    ①火车: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1825年,"旅行者号"火车机车在英国的第一条铁路上试车成功。(影响:火车的发明和使用,促使铁路交通迅速发展,人类迈入了火车时代,迅速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②轮船(汽船):1807年,由美国人富尔顿制造。(考试不作要求)

    (4)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在英国完成。法国、美国随后也完成工业革命。

    4、历史意义:

    (1)最大的后果: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2)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①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影响: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②对世界格局变化的影响: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5、带来的问题: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比特币历史价格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比特币由神秘的中本聪于2008年发明,并于2009年初作为开源软件发布。第一笔交易发生在中本聪和比特币的早期采用者之间,发生于2009年1月。比特币矿工以10,000比特币的价格从佛罗里达的帕帕约翰(PapaJohn)买了两个比萨饼。

    货币基于区块链,其中包含比特币网络中所有交易的公共分类账。那些参与货币交易的人可以使用计算机功能来挖掘比特币。在密码学家和那些试图进行不易追踪的交易的人当中,该货币最初的兴趣很小。

    货币获得了更大的风险,无论是好是坏。2012年和2013年,越来越多的零售商开始使用比特币。但是,2013年10月,联邦当局关闭了将比特币用于黑市交易的丝绸之路网站。

    受欢迎的山Gox比特币交换也在2014年破产。最初是作为交易游戏卡的站点而发展的,后来发展成为比特币的市场。截至2013年5月,该交易所每天交易约15万个比特币。但是,该交易所于2014年关闭时,围绕着欺诈的指控。该交易所损失了大约850,000比特币,尽管此后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如今,比特币在许多非集中式独立交易所中交易。不同交易所之间的价格可能有所不同。这可能会导致不同交易所之间的套利机会。缺乏集中交易使得难以确保价格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周瑜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的周瑜真正死因

    全文共 1134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你,关于三国时期的周瑜,还是一个比较熟悉的人。他在赤壁之战获胜之后就有了很多名气。后来当周瑜走到巴丘的时候,却生病去世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个事情确实是非常的蹊跷,所以在历史上,周瑜的真正死因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周瑜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关于周瑜的死并没有完整的记录,从史书和野史上来看,关于周瑜的死一共有四种说法。

    一说,自然病死。这是最符合历史的说法,历史上,周瑜是在建安十五年的时候病逝于巴丘的,当时的他年仅36岁。

    二说,被诸葛亮三气而死。关于这一段在《三国演义》中有记载。

    三说,因战争受伤而死。

    四说,在去蜀途中进退两难气急而死,这一段在《三国志平话》中有记载。

    据了解,从正史上的记载来看,周瑜是一个富有雄才大略,胸怀天下的帅才,孙权曾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网友们之所以会对他产生误会,大都是因为《三国演义》中周瑜的形象太过于深入人心。

    2、历史上的周瑜真正死因

    一是周瑜受过重伤

    赤壁之战后,周瑜准备夺取江陵城,渡江到北岸屯驻,约定日期与曹仁大战。很不幸,在交战过程中,周瑜被乱箭射中右肋,伤势很重。曹仁听说周瑜卧床不起,便率兵上阵。东吴士气受损,周瑜只能强打精神到军营巡行视察,激励提高官兵的士气,终于把曹仁逼退。周瑜受伤这件事情,应该是很严重,否则,周瑜不会强挨着起来巡营。这应该就是周瑜早逝的重要原因。古人寿命本来就不如现如今长,周瑜死时三十六岁,受这么重的伤,应该也能说得通。差不多的情况还有郭嘉,去世时三十八岁,还没有记载他受过很重的伤。同样的情况还有孙策,因为伤势过重(创甚),去世时二十六岁

    二是这事如果存在,一定是瞒不住

    三国时期的大将以及郡守刺史,都有自己的属官和亲兵,要想用阴谋弄死一个人,这事情肯定瞒不住。原因是,这不是在东吴宫中,周瑜是死于在外任内。周瑜作为将军,有自己的亲兵;作为南郡太守,还有自己的僚属,尤其是,这个南郡衙门,是从荆州刘表这儿继承过来的,如庞统就是原来的郡功曹。周瑜死后,庞统送丧到了东吴,等到丧事结束回到南郡,他又成了刘备的属下,如果东吴人因为压力不敢说出事情,庞统作为另一个阵营的人,是没有必要隐瞒真相的。再说了,南郡旧有班底,绝不是只有庞统一人。如果这事有那么一点风声,刘备是一定会问的,当年周瑜建议孙权扣留刘备于京,刘备就问过庞统。

    三是会留下蛛丝马迹

    如果真是阴谋,周瑜如果觉得事情不对头,他也会给家里人或者是身边的人暗示些什么,这样就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而绝对不会是现在这样。根据现有的资料,周瑜不是暴死,而是病情逐渐加重而死,因为他有时间上书给孙权交代后事,这就证明他知道自己是因病而死。《三国志•周瑜传》写的是“病卒”;《鲁肃传》写的也是周瑜“病困”期间给孙权推荐鲁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导盲犬的历史和工作介绍

    全文共 1029 字

    + 加入清单

    导盲犬

    导盲犬也是被大家广泛熟知的一种工作犬,最让人熟悉的就是那部催人泪下的电影《导盲犬小Q》。经过严格训练的导盲犬可以帮助盲人出门。它们习惯于颈圈、导盲牵引带和其他配件的约束,懂得很多口令,可以带领盲人安全地走路,当遇到障碍和需要拐弯时,也会引导主人停下以免发生危险。一、历史导盲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1819年一个叫海尔·约翰的人在维也纳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导盲犬训练机构。《导盲犬训练指引》的教科书也在之后问世。但是当时并没有得到广泛关注。几乎一百年之后人们才开始重视导盲犬,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很多德国士兵失去了视力,医生赭哈德在德国开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导盲犬训练学校。1928年美国人尤斯特丝女士,在瑞士成立了名为【The Seeing Eye】的盲人训练所,导盲犬及其训练因为她的介绍而被世界其他国家所知。1931年,尤斯特丝女士在英国正式开办了导盲犬训练学校。此后几年,导盲犬被介绍到了澳大利亚及世界其他地方。目前,世界上有60个国家在使用导盲犬,共有110所导盲犬协会,这些机构大多数是民间的非营利性慈善机构。二、品种有很多犬种其实都可以训练成为导盲犬,不过常见的品种为拉布拉多、黄金猎犬、德国狼犬、贵宾犬等。像小Q就是拉布拉多。还有一些是有计划育种而交配的,如导盲犬Ohara就是黄金拉布拉多。导盲犬绝大多数是导盲犬学校出生有优良血统的幼犬。这并非虚荣,而是因为作为工作犬,为人类安全及训练成本考量,必须很清楚它的血统。不能有攻击人类的记录,并且无任何遗传疾病等历史。在中国,一般接受导盲训练的小狗分属两个犬种———黄金猎犬和拉布拉多犬。据介绍“这两种狗体型适中,便于牵引;性格温驯平和,不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不会随便离开自己的主人”。三、四不一问原则我们平时如果在路上遇到导盲犬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四不:不喂食:千万不可以喂导盲犬吃东西!避免导盲犬接触人类的食物之后,容易受食物影响分心而使主人有危险!不抚摸:请勿在未告知主人的情况下随意抚摸,行进中的导盲犬会因此分心。不呼唤:请勿故意发出任何声音吸引导盲犬的注意,避免导盲犬分心造成视力残疾人的危险。不拒绝:导盲犬是视力残疾人的眼睛,拒绝导盲犬陪同进入会造成极大的不便。《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修订导盲犬可自由进出大众运输及公共场所,不得拒绝导盲犬进入或提出其它附带条件。一问:主动询问:如遇视力残疾人带着导盲犬,无论是否有人陪同,请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征得同意后提供协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武则天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武则天历史功绩简介

    全文共 1649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武则天,大家肯定都非常的赞赏,毕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皇帝,而且在位的时候还做了很多非常厉害的事情。对于这些关于武则天的历史功绩,毕竟当上皇帝之后还改立了武周,开创殿试、武举及试官制度。那么对于武则天来说,她所做的这些历史功绩都有哪些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武则天的历史功绩有那些

    政治上:打击门阀。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一个一个的都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但这些关陇集团和他们的依附者,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集团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文化上:发展科举,重用寒门。

    武则天任用了很多贤臣来治理天下,在历史上以知人善任著称,武则天一朝号称“君子满朝”,娄师德,狄仁杰等著名的贤臣均在其列,后来的“开元贤相”姚崇和宋璟也是武则天时期提拔起来的。武则天善于用人还体现在她在用人制度上的改革和创新,她改革科举,提高进士科的地位;举行殿试;开创武举、自举、试官等多种制度,让大批出身寒门的子弟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载初元年(690年),武则天在洛城殿对贡士亲发策问,遣“存抚使”十人巡抚诸道,推举人材,一年后共举荐一百余人,武则天不问出身,全部加以接见,量才任用,或为试凤阁(中书省)舍人、给事中,或为试员外郎、侍御史、补阙、拾遗、校书郎,试官制度自此始,时人有“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把推侍御史,腕脱校书郎”之语。武则天虽以官位收买人心,但对不称职的人亦会加以罢黜;明察善断,故当时的人亦乐于为武则天效力。

    经济上:轻徭薄赋。

    武则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议“劝农桑,薄赋役”。在她掌权以后,又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她还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主官吏的监察。此时均田制开始瓦解,民户逃亡现象开始普遍。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户口也由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的380万户增加到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的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0.721%。这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率,也是反映武则天时期经济发展的客观数据。

    军事上:稳定边疆。

    在军事上,由于武则天称帝前后杀了一大批能征惯战的宿将名帅,更由于均田制的逐渐瓦解,使得府兵减少,国家防御力量较弱,导致在一段时间内对外战争频频失利。安北都护府、漠南、漠北在高宗死时仍然被唐朝统治,而武则天时期滥杀程务挺、弃用王方翼等名将更使后突厥扩张占据漠南、漠北。武则天几乎将太宗、高宗辛苦经营的安北、安西全部放弃了不过随着统治的稳定又逐渐挽回了颓势。

    2、武则天的历史评价

    对于武则天,从唐代开始,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价。唐代前期,由于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孙,并且儒家正统观念还没完全占据统治地位,所以当时对武则天的评价相对比较积极正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司马光所主编之《资治通鉴》,对武氏严厉批判。

    程朱理学在中国思想上占据主导地位后,轻女的舆论决定了对武则天的评价。譬如明末清初的时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评价武则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但不可否认的是,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

    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关于武则天,也有不少负面评价。其主政初期,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加上后世史学家不齿于她违反传统的礼教,身为女子,竟然拥有不少男性嫔妃(称为“男宠”),也公开与多名男性欢好,不以为耻。

    所以,史书内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鞑,直斥其阴险、残忍、善弄权术,与唐中宗时韦后之专政,合称为武韦之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历史知识点: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1)措施:他认识到,只有善于纳谏,才能避免君主个人失误。魏征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2)贞观新政:

    ①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用实物代替赋役

    ②政治上: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

    ③法律上:《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3)表现: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武则天,她改国号为"武周",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措施:

    ①重用酷吏②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

    ③大力发展科举制④注重采取减轻农民负担的措施

    (3)评价:后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史称有"贞观遗风"

    2."开元盛世"--唐玄宗

    (1)原因: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对制度进行改革

    (2)表现: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史称"开元盛世"。

    3.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创制了耕作工具曲辕犁和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陶器唐三彩。

    (3)商业:长安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4)饮茶习俗在全国风靡。骑马出行变得普遍而富于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古老帝国的悲剧

    全文共 522 字

    + 加入清单

    1.罗马帝国的分裂和拜占廷帝国的建立:(1)公元4世纪,罗马皇帝_君士坦丁在欧亚两州交界要地,营建新都_君士坦丁堡__。(2)公元_395__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_,将帝国分成东西两部分,交给两个儿子分别治理。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帝国因其首都旧名为_拜占廷_,故称"拜占廷帝国。"公元476__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

    2.希腊罗马文明的继承者和保存者是拜占廷帝国.

    3.拜占廷帝国衰亡:(1)15世纪,拜占廷帝国仅有_君士坦丁堡_及其周围的小部分地区。

    (2)1453__年,土耳其素丹__穆罕默德二世_集结十余万大军向拜占廷发动进攻。经过53天的激战,首都_君士坦丁堡_陷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_战死沙场,古老的千年帝国灭亡。

    4.兴盛的原因:(1)保存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2)位于亚欧两州交界处的优越地理位置;(3)商业贸易发达:(4)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

    拜占廷帝国衰亡的原因:(1)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兴起的文明新因素;(2)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3)职责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与创新;(4)奥斯曼土耳其人的进攻。

    5.拜占廷帝国衰亡带来的启示:开放宽容促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导致文明衰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