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人的生殖七下生物知识点(汇集20篇)

浏览

6127

文章

1000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动脉系统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动脉系统

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密闭”的管道动力系统。动脉始于心室,由大到小,逐级分支,如树枝状遍布全身,将血液输送至毛细血管。

动脉血压较高,血流较快,因而管壁较厚,富有弹性和收缩性等特点。按其结构和功能特点可分为弹性动脉、肌性动脉和小动脉。

弹性动脉是体内最大的动脉,包括主动脉、头臂动脉、锁骨下动脉和颈总动脉等,含有丰富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但平滑肌成分较少。心室收缩时射出的血液首先进入弹性动脉,较高的血压使血管被动扩大其容量,暂时贮存一部分血液,以缓冲压力过度升高。心室收缩驱动血液的一部分能量以势能的形式贮存在弹性动脉管壁中,这种动、势能转换沿动脉壁依次传递至肢体的动脉压力,就是临床上通常测得的收缩压;当心室舒张时,被动扩张的血管发生弹性回缩,将射血期多容纳的那部分血液继续向外周推进,此压力传至肢体的动脉,即是临床上测得的舒张压,从而使间断的射血变为连续性血流。

肌性动脉为弹性动脉的续行段及其分支,管壁内弹性纤维有所减少而平滑肌增多。在神经的调节下,平滑肌收缩,可缩小管径。体内大多数动脉属于此型,如腋动脉、桡动脉等。这些动脉将血液输送至全身各处,动脉的分支愈细,管壁内的弹力纤维愈少,平滑肌相对愈多。

小动脉是指直径小于0.1mm的动脉支,管壁的弹力和胶原纤维成分减少,而环形平滑肌显著增多。平滑肌紧张性的大小受神经性和化学性两种调节机制的控制,当血管平滑肌收缩时,其管径缩小,外周血管阻力增加,故常称这段血管为阻力血管。动脉压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小动脉平滑肌张力的程度,小动脉痉挛或硬化则产生高血压。

对微循环部分来讲,这段阻力血管的口径变化又起到控制进入微循环血流量的闸门样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哪些废水可采用生物处理

全文共 703 字

+ 加入清单

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除去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一种方法,亦称废水生物化学处理法,简称废水生化法。那么哪些废水可采用生物处理呢?生物处理是指什么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固体废弃物安全小知识。

有机物废水一般都可以用生物处理,另外,废水中不能含有毒物质或过多重金属离子。比如说食品废水、生活污水或其它经过前处理后适合微生物生长的废水都可以使用。

基本原理

污水生物处理时微生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分解和转化。微生物代谢由分解代谢(异化)和合成代谢(同化)两个过程组成,是物质在微生物细胞内发生一系列复杂生化反应的总称。微生物可以利用污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和部分无机物作为营养源,这些可被微生物利用的物质,通常称之为底物或基质。或者更确切地说,一切在生物体内通过酶的催化作用而进行生物化学变化的物质都被称为底物。

分解代谢是微生物在利用底物的过程中,一部分底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降解并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这个过程也称作生物氧化。合成代谢是微生物利用一部分底物或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在合成酶的作用下合成微生物细胞的过程,合成代谢所需要的能量是由分解代谢提供。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有机物的生物降解实际上是微生物将有机物作为底物进行分解代谢获取能量的过程。不同类型微生物进行分解代谢所利用的底物是不同的,异养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自养微生物则利用无机物。

有机底物的生物氧化主要以脱氢(包括失电子)的方式实现,底物氧化后脱下的氢可以表示为:

2H→2H++2e-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最终电子受体的不同,分解代谢可分为发酵和呼吸两种类型,呼吸又可分为好氧呼吸和缺氧呼吸两种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生物知识点:互补基因

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若干非等位基因只有同时存在时才出现某一性状,其中任何一个发生突变时都会导致同一突变型性状,这些基因称为互补基因。

举例:如果把豌豆冠的鸡跟玫瑰冠的鸡交配,子一代的鸡冠是胡桃冠。子一代个体间相互交配,得到子二代,它们的鸡冠有胡桃冠、豌豆冠、玫瑰冠和单冠,大体上接近9:3:3:1。假定控制玫瑰冠的基因是R,控制豌豆冠的基因是P,而且都是显性的,那末玫瑰冠的鸡没有显性豌豆冠基因,所以基因型是ppRR,与之相反,豌豆冠的鸡没有显性玫瑰冠基因,所以基因型是PPrr。前者产生的配子全部是pR,后者产生的配子全部是Pr,这两种配子相互结合,得到的子一代是PpRr,由于P与R的互补作用,出现了胡桃冠。子一代的公鸡和母鸡都形成PR,Pr,pR和pr的4种配子,数目相等。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子二代应该出现4种表型,胡桃冠(P__R__),豌豆冠(P__rr),玫瑰冠(ppR__)和单冠(pprr),它们的比数为9:3:3:1。在这个例子中,P与R是互补的,形成了胡桃冠,P与r是互补的,形成了单冠,所以P与R,p与r是互补基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非生物性污染有哪些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食品本身不应含有有毒有害的物质。但是,食品在种植或饲养、生长、收割或宰杀、加工、贮存、运输、销售到食用前的各个环节中,由于环境或人为因素的作用,可能使食品受到有毒有害物质的侵袭而造成污染,使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卫生质量降低,这个过程就是食品污染。食品一旦受污染,就要危害人类的健康。

生物性污染主要有化学性及物理性污染

1、化学性污染是指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在农田、果园中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是造成粮食、蔬菜、果品化学性污染的主要原因。这些污染物还可以随着雨水进入水体,然后进入鱼虾体内。我国某地湖泊受到农药污染后,不少鱼的身体变形,烹调后药味浓重,被称为“药水鱼”,这些“药水鱼”曾造成数百人中毒。

化学性污染原因

①来自生产、生活和环境中的污染物,如农药、兽药、有毒金属、多环芳烃化合物、N-亚硝基化合物、杂环胺、二噁英、三氯丙醇等;

②食品容器、包装材料、运输工具等溶入食品的(有害物质);

③滥用(食品添加剂);

④食品加工、贮存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如酒中有害的醇类、醛类等;

⑤掺假、造假过程中加入的物质。

2、物理性污染是指有杂物污染,污染物可能不威胁建康,但影响食品的感官性状或营养价值。

①产、储、运、销过程中的污染物,如粮食收割时混入的草籽;

②掺假造假,如粮食中掺入的沙石、肉中注入的水、奶粉中掺入大量的糖和三聚氰胺等;

③放射性污染。

今天小编对非生物性污染有哪些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什么是食品生物性污染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细胞壁及其作用

全文共 2103 字

+ 加入清单

细胞壁结构

细胞壁分为3层,即胞间层(中层)、初生壁和次生壁。胞间层把相邻细胞粘在一起形成组织。初生壁在胞间层两侧,所有植物细胞都有。次生壁在初生壁的里面,又分为外(S1)、中(S2)、内(S3)3层,在内层里面,有时还可出现一层。这样的厚壁,水分和营养物就不能透过。有些植物的次生壁上具瘤层,还分化有特殊结构,如纹孔和瘤状物等。纹孔是细胞间物质流通的区域,而瘤状物则是次生壁里层上的突起。

细胞壁的结构一般分下列三层

1.胞间层:胞间层是在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时形成的,是相邻两个细胞间所共有的一层薄膜。它的主要成分是胶粒柔软的果胶质。胞间层既将相邻细胞粘连在一起,又可缓冲细胞间的挤压,也不会阻碍细胞生长。

2.初生壁:在细胞分裂末期胞间层形成后,原生质体就

电镜下的植物细胞壁分泌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少量的果胶质,添加在胞间层上,构成细胞的初生壁。初生壁有弹性,能随着细胞的生长不断增加面积。这种在细胞生长时形成的细胞壁,叫做初生壁,植物细胞都有初生壁。

3.次生壁:细胞停止生长后,原生质体仍继续分泌纤维素和其他物质,增添在初生壁内方,使细胞壁加厚,这部分加厚的细胞壁叫次生壁。次生壁添加在初生壁里面,次生壁越厚,壁内的细胞腔就越小。次生壁只在植物体的部分细胞中有。厚壁的纤维细胞、石细胞、管胞和导管等有明显增厚的次生壁。

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纤维素,它形成细胞壁的框架,内含其他物质。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这种框架由一层层纤维素微丝,简称微纤丝组成的,每一层微纤丝基本上是平行排列,每添加一层,微纤丝排列的方位就不同,因此层与层之间微纤丝的排列交错成网。微纤丝之间的空间通常被其他物质填充。

此外,在一些植物表皮细胞壁中,常有蜡质、角质、木栓质。在一些成熟和加厚的细胞壁中,常沉积木质素。在禾本科、木贼科植物的表皮细胞壁中含有硅。在真菌类的细胞壁中还有甲壳质。

细胞壁上有纹孔,是因为在细胞生长过程中,次生壁随着细胞的生长而不断

次生壁伸展,但壁的增厚是不均匀的,形成了许多壁薄的区域,叫做初生纹孔场;细胞产生次生壁时,增厚也不均匀,一般在初生纹孔场的部位不再加厚,细胞壁上就形成纹孔的结构。相邻细胞壁上的纹孔常对应地形成纹孔对。纹孔有单纹孔和具缘纹孔两种。通常有许多胞间连丝从纹孔通过,胞间连丝又跟细胞质中的内质网连接,从而沟通细胞间的物质交流,有利于水分的运输。因此,细胞壁上的纹孔是细胞间联系的通道,使整个植物体在生命活动中能成为有机的统一体。

新细胞壁的形成是在细胞分裂末期的赤道面上,分裂的母细胞先形成成膜体。在染色体分向两极时,高尔基器分离出的小泡与微管集合在赤道面上成为细胞板。新的多糖物质沉积在细胞板上就逐渐形成胞间层。其后细胞内合成一些纤维素组成微纤丝沉积在胞间层的两侧,就出现了初生壁。当细胞成熟停止生长以后,一层层新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陆续添加在初生壁上,就建成了次生壁。初生壁每添加一层,微纤维排列的方向就可不同(纵向或横向),形成了不规则的交错网状,称为多网生长。这样加厚的结果,使整个植物体的机械支持有了基础。

细胞壁的作用

1、维持细胞形状,控制细胞生长细胞壁增加了细胞的机械强度,并承受着内部原生质体由于液泡吸水而产生的膨压,从而使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这不仅有保护原生质体的作用,而且维持了器官与植株的固有形态。另外,壁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因为细胞要扩大和伸长的前提是要使细胞壁松弛和不可逆伸展。

2、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细胞壁允许离子、多糖等小分子和低分子量的蛋白质通过,而将大分子或微生物等阻于其外。因此,细胞壁参与了物质运输、降低蒸腾作用、防止水分损失(次生壁、表面的蜡质等)、植物水势调节等一系列生理活动。细胞壁上纹孔或胞间连丝的大小受细胞生理年龄和代谢活动强弱的影响,故细胞壁对细胞间物质的运输具有调节作用。另外,细胞壁也是化学信号(激素、生长调节剂等)、物理信号(电波、压力等)传递的介质与通路。

3、防御与抗性细胞壁中一些寡糖片段能诱导植保素(phytoalexin)的形成,它们还对其它生理过程有调节作用,这种具有调节活性的寡糖片断称为寡糖素(oligosaccharin)。将一种庚葡萄糖苷寡糖素施加于大豆细胞时,会使负责合成抑制霉菌生长的抗菌素的基因活化而产生抗菌素。多种寡糖素的功能复杂多样,如有的作为蛋白酶抑制剂诱导因子,在植物抵抗病虫害中起作用;有的寡糖素可使植物产生过敏性死亡,使得病原物不能进一步扩散;还有的寡糖素参与调控植物的形态建成。细胞壁中的伸展蛋白除了作为结构成分外,还有防病抗逆的功能。如黄瓜抗性品种感染一种霉菌后,其细胞壁中羟脯氨酸的含量比敏感品种增加得快。

4、其他功能细胞壁中的酶类广泛参与细胞壁高分子的合成、转移、水解、细胞外物质输送到细胞内以及防御作用等。

5、参与细胞间的相互粘连,即“胞间连丝”。

研究发现,细胞壁还参与了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固氮的相互识别作用,此外,细胞壁中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凝集素还可能参与了砧木和接穗嫁接过程中的识别反应。应当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细胞的细胞壁都具有上述功能,每一类细胞的细胞壁功能都是由其特定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中生物知识点: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生物知识点:陆地生活的动物

全文共 807 字

+ 加入清单

1、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的适应:

(1)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比如爬行动物具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具有外骨骼。[鳞、甲、外骨骼(防止水分散失)]

(2)陆地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3)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有专门呼吸器官(蚯蚓除外)]

(4)陆地生活的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

2、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一般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可根据环带着生在身体前端来判断首尾(环带也叫生殖带)。3、蚯蚓身体分节的意义:可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

4、用手指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有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就是刚毛,刚毛的作用是与肌肉配合完成运动。

5、蚯蚓在潮湿土壤的深层穴居的原因:因为潮湿土壤能为蚯蚓提供适宜的生存、生活的环境及繁衍的条件,一般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食物和便于避敌的栖息场所等。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因此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层。

6、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目的是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没有呼吸系统,要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

7、大雨过后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原因:大雨过后,过多的雨水会将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去,于是穴居的蚯蚓被迫爬到地表上来呼吸。

9、蚯蚓的呼吸过程: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粘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10、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生物知识点:环境中生物的统一性

全文共 1249 字

+ 加入清单

1.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2.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收镜四个步骤。物像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在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如“P”所成的像“d”。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凹面镜。用高倍镜观察物体时,视野变小,物体体积增大,视野光线变暗。

3.练习使用显微镜:先调粗准焦螺旋,后调细准焦螺旋。

4.科学探究的过程

5.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地球上的生物(除病毒等生物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6.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细胞壁:是最外层一层透明的薄壁,起保护和支撑细胞的作用。(2)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非常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3)细胞核:植物细胞有一个近似球形。细胞核中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叫脱氧核糖核酸的化学物质,简称D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DNA分子很长,它可以分成许多个片段,每一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片段就叫做基因。(4)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中物质,在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细胞质内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细胞壁,液泡)

7.多细胞生物的生长过程是通过细胞数目的增多和体积的变大来实现的,即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生长,。但细胞不能无限制的长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

8.细胞分裂过程与染色体变化

9.细胞分化:在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大部分的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差异,并且分别执行着不同的功能。细胞分化的结果就是产生了组织。组织的概念7下P17。

10.植物体具有5大组织,即分生组织、保护组织、基本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

11.器官是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顺序联合起来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其中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话、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

12.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

13.人体从外形上看,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四部分;人体的头部和躯干部由皮肤、肌肉和骨骼分别围成

颅腔和体腔;体腔由膈分为胸腔和腹腔两部分。胸腔内有心脏、肺等器官,腹腔内有胃、小肠、大肠、肾等器官。

14.动物体具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四大组织。7下P30

15.系统是由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的。人体内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这八大系统主要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密切配合,协调活动,共同完成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7下P32

16.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17.常用的玻片标本有: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调取少量的材料制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全文共 322 字

+ 加入清单

探究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实验目的:

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

探究实验:

用具:

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盆栽天竺葵。

步骤: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3)几个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6)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的变化。

结论:

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实际是淀粉遇碘液变蓝,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生物入侵的现象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或者说生物入侵是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对于特定的生态系统与栖境来说,任何非本地的物种都叫作外来物种。外来物种是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以及被入侵生态系统具有足够的可利用资源,缺乏自然控制机制,人类进入的频率高等特点。

一般说来入侵性强的物种都具有一些相应的特征,例如:繁殖能力强,植物能产生大量的种子,动物则产卵量大或产仔量大,这样不仅提高其后代存活的绝对数量,也提高了其传播的几率,在入侵的第一个阶段就占有了优势。为了解释这些现象,科学家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假说:生态位空缺假说、生物因子失控假说、群落物种丰富度假说、以及迁入前后干扰假说。

今天小编对生物入侵的现象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物入侵到底有多可怕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生物知识点记忆口诀

全文共 1285 字

+ 加入清单

悬铃木科

落叶乔木有星毛,树皮苍白大片脱。冬芽包于叶柄下,直到早春随风落。

长柄互生叶掌裂,雄雌花序不同枝。聚合坚果为球形,枝头摇曳如悬铃。

一美二英三法国,数球种类即分明。

蔷薇科

多具托叶叶互生,蔷薇花冠有萼筒。花萼5枚基联合,花瓣5数或重瓣。

花萼凹凸心皮数,四个亚科借此分。心皮1枚为桃李,心皮离生绣线梅。

心皮合生苹果梨,花托凹陷为蔷薇。

豆科

植物多为羽状叶,三处羽状或多回。花瓣5数为蝶形,不为蝶形别亚科。

雄蕊10枚9+1,子房上位单雌蕊。边缘胎座成荚果,凭借花冠分三科。

辐射对称含羞草,真假蝶形辨云实。

酢浆草科

草本常有地下茎,三出复叶如心形。辐射整齐花两性,萼片5枚覆瓦状。

花瓣同数雄蕊10,5皮5室房上位。蒴果浆果最常见,绿化栽培作草皮

牻牛儿苗科

草本通常有腺毛,单叶互生或对生。羽状深裂或掌裂,对生托叶花两性。

萼片45稍合生,花瓣同数下周位。雄蕊与之成整倍,雌蕊结合5心皮。

蒴果先端有长喙,开裂翻卷样式奇。

蒺藜科

草本常为羽状叶,刺状托叶常宿存。辐射对称花两性,萼片5枚稍合生。

花瓣同数无腺体,雄蕊与之成整倍。子房上位45室,每室胚珠2至多。

蒴果开裂常有刺,因而得名作蒺藜。

芸香科

木本植物常有刺,单身复叶或复叶。叶片常有透明点,内有油质味独特。

花冠辐射相对称,花瓣离生雄蕊多。子房上位有花盘,柑果蓇葖或蒴果。

苦木科

木本树皮有苦味,羽叶互生罕对生。花序总状圆锥状,或为聚伞顶腋生。

辐射对称花单性,萼片通常3-5。覆瓦排列或镊合,花瓣同数可缺如。

果实浆果核果状,或为翅果不开裂。

楝科

羽状复叶为木本,互生全缘无托叶。叶基多少有偏斜,各型花序腋顶生。

杯状萼小45裂,偶尔离生覆瓦状。花瓣同数稍合生,花药连成雄蕊管。

无柄花药内向着,子房上位胚珠多。

远志科

草本全缘叶互生,偶尔对生或缺如。两侧对称花完全,具有苞片小苞片。

萼片5枚不等长,花瓣如同蝶形花。龙骨花瓣仅一枚,其它狭小如鳞片。

雄蕊8枚丝连鞘,子房上位鞘中包。

大戟科

植物通常具乳汁,花序杯状聚伞形。单叶互生花单性,同株着生亦不同。

花序外围具总苞,雄蕊数目随种异。子房上位3心皮,中轴胎座为蒴果。

秋海棠科

单叶互生茎有节,叶不对称基歪斜。托叶2枚常脱落,雌雄同株单性花。

雄花花被2-5,雄蕊多数稍合生。

雌花花被同样多,子房下位中轴座。柱头常常稍扭曲,果为蒴果或浆果。

仙人掌科

多年草本茎肉质,叶片退化变为刺。花冠辐射或两侧,花萼花冠数目多。

雄蕊多数生花喉,子房上位胚珠多。花柱合生柱头裂,肉质浆果不常见。

本生沙漠干旱区,本地栽培为观赏。

黄杨科

常绿木本无乳汁,不具托叶近革质。单叶对生对互生,全缘或者有锯齿。

花不完全且绿色,萼片花瓣常缺失。雄花雄蕊4-6,雌花3室房上位。

漆树科

木本树皮含树脂,复叶互生无托叶。两性单性或杂性,花小整齐性别奇。

萼片离生3-5,花瓣同数偶尔无。雄蕊与之成整倍,雌蕊1室房上位。

果实多为核果状,种子肉质无胚乳。

苦木科

木本树皮有苦味,羽叶互生罕对生。花序总状圆锥状,或为聚伞顶腋生。

辐射对称花单性,萼片通常3-5。覆瓦排列或镊合,花瓣同数可缺如。

果实浆果核果状,或为翅果不开裂。

编辑推荐:生物知识点记忆口诀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如何用生物方法防治粉蚧

全文共 845 字

+ 加入清单

粉蚧像吸人血的虱子一样,吸取植物的汁液,因而对花木造成极大的危害,被害植株不但生长不良,还会出现叶片泛黄、提早落叶等现象,严重的会使植株枯萎而死亡,那如何防治农作物虫害呢?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的一种方法。首先要注意保护害虫的自然天敌,提高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尽量创造有利于害虫天敌生存的条件,或者采取人工大量饲养繁殖和释放害虫天敌,以增加天敌的数量,抑制虫害的发;利用害虫的致病微生物来防治害虫,其致病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种类群。以菌治虫是一种十分安全的防治手段,对人、畜、农作物和微生物都没有危害,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且防治效果非常好,下面来了解一下如何用生物方法防治粉蚧吧?

粉蚧的自然天敌包括病原微生物和天敌昆虫,其中以后者最为重要。各地都有一些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控制粉蚧危害的成功经验,应注意总结推广,如瓢虫是粉蚧的主要捕食性天敌,通过提供庇护场所或人工助迁、释放澳洲瓢虫、大红瓢虫和黑缘红瓢虫等,可有效防治吹绵蚧、草履蚧的危害。粉蚧的寄生蜂、寄生菌种类也十分丰富,如日光蜂是防治梨圆蚧的有效天敌,已成为国际上引种利用的对象,应进一步加强研究。此外,在采用其它防治措施,特别是进行化学防治时,尽可能避免杀伤天敌。

抓住粉蚧生命活动中的2个薄弱环节,采用物理、机械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首先,粉蚧营固着生活,很少活动,在新传入区常常只在局部植株或枝条上发生,及时采取拔株、剪枝、刮树皮或刷除等措施,便可收到显著的效果,如梨圆蚧传入新疆霍城、伊宁数年后,仅在局部枣园发生,由于当地枣树苗低矮,栽培间距大,蚧虫只集中在少数植株上发生,采取拔除烧毁措施,收到了彻底的防治效果。其次,粉蚧短距离扩散蔓延主要靠初孵若虫爬行,此时采用枝干涂粘虫胶或其它阻隔方法,可阻止扩散,消灭绝大部分若虫。粘胶用10份松香、8份蓖麻油和0.5份石蜡配制而成,将它们按比例混在一起,加热溶化后即可使用,粘性一般可维持15天左右。对于草履蚧亦可采用树根附近挖坑的方法,把其消灭在树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性状遗传物质基础

1、在细胞的细胞核中存在的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染色体上有许多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就是基因。

2、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两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DNA(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3、每一种动物或植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特定的,并且通常是成对存在的。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23对;水稻有24条,12对。基因也和染色体一样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每条染色体上都带有一定数量的基因。一种生物的全部不同基因所组成的一套基因,就是这种生物的基因组。

4、基因就是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5、概念从大到小排列: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保护植被的意义

全文共 284 字

+ 加入清单

保护植被意义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森林、草原等植被调节碳一氧平衡,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可称之为地球的“肺”,同时它们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因此,我们要爱护植被,保护植被。保护植被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1)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我国于1984年和1985年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2)开展广泛而持久的全民义务植树、种草活动,设立专项资金,国家扶持绿化荒山、绿化荒漠的项目。我国植树节为每年的3月12日。

(3)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4)建造“绿色长城”——“三北”防护林工程。

(5)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细菌结构及与人类关系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1、细菌结构特点及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是本章的重点知识,因为:

(1)通过学习细菌细胞结构特点,让学生与前面所学过的植物细胞结构进行比较,找出它们在细胞结构上的相同点及显著区别,明白为什么把细菌从植物中划分出来。

(2)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为重点之二。腐生细菌等微生物对自然界中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维持着生态系统中物质转化的动态平衡和自净作用。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细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为学习高中生物学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打下基础。

(3)细菌与人类的关系为重点之三。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客观事物。了解细菌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表现在有利与有害两个方面,从而纠正许多人误以为细菌都是有害的错误观念。

2、如何使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及了解细菌对自然界中物质循环的重要作用是本章的教学难点。

(1)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是本章的难点之一。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数量极大,与人类关系密切,但因为非常微小,用人的眼睛不能直接观察到,特别是有些地区的学校缺少相应的教学设备,如显微镜、显微投影仪、录像设备和微机等,所以教师难以进行直观教学。

(2)细菌对自然界中物质循环的重要作用是本章教学的难点之二。因为初一学生所掌握的生化知识很少,也没有接触生态系统的概念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知识,因而讲透细菌在促进自然界中物质循环的作用有一定难度。

编辑推荐:细菌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例1: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多吃下列哪一组食物?()

?A.甜食B.谷类食物C.含脂肪成分多的食物D.含蛋白质、钙、磷多的食物

解析:甜食富含糖类,糖类和脂肪摄入过多会在体内积累;单纯多吃谷类食物也不能满足生长发育所需;而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钙磷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所以青少年应按人体需要合理安排饮食。

答案:D

练习1:膳食中不搭配蔬菜和水果等食物,会造成身体缺乏()。

?A.淀粉和蛋白质B.维生素和无机盐C.蛋白质和淀粉D.维生素和脂肪

2.膳食中不搭配哪类食物会造成缺乏供能物质?()

?A.谷类B.肉类C.奶和奶制品类D.蔬菜水果类

最新考题考纲解读:1.以选择、综合分析的形式考查糖类、蛋白质、脂肪的作用和食物来源。2.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维生素的缺乏症。3.以选择、识图分析的形式考查钙、铁、碘的无机盐的缺乏症。4.以选择、和填图分析的形式考查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5.以选择、识图形式考查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部位及过程,各种消化酶的作用和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和过程。6.以解读图表和数据的资料形式,考查合理膳食和平衡膳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人体神经系统组成

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组成可概括为:

神经系统按部位可分为: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位于颅腔内,脊髓位于椎管内。

2)周围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与脑相连的12对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31对脊神经。

外周神经系统又可分为

1)躯体神经系统:又称为动物神经系统,含有躯体感觉和躯体运动神经,主要分布于皮肤和运动系统(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管理皮肤的感觉和运动器的感觉及运动。

2)内脏神经系统:又称自主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管理它们的感觉和运动。含有内脏感觉(传入)神经和内脏运动(传出)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又根据其功能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什么是ao生物处理工艺

全文共 823 字

+ 加入清单

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操作简单,运转费用低,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是目前较为成熟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能有效地确保污水达标排放。那么什么是ao生物处理工艺呢?生物处理是指什么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固体废弃物安全小知识。

A/O法即为缺氧、好氧生化处理法,是国外20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发出来的一种污水处理新技术工艺,它不仅能去除污水中的BOD5、CODcr而且能有效的去除污水中的氮化合物。

根据以上对生物脱氮基本流程的叙述,结合多年的焦化废水脱氮的经验,我们总结出(A/O)生物脱氮流程具有以下优点:

(1)效率高。该工艺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均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当总停留时间大于54h,经生物脱氮后的出水再经过混凝沉淀,可将COD值降至100mg/L以下,其他指标也达到排放标准,总氮去除率在70%以上。

(2)流程简单,投资省,操作费用低。该工艺是以废水中的有机物作为反硝化的碳源,故不需要再另加甲醇等昂贵的碳源。尤其,在蒸氨塔设置有脱固定氨的装置后,碳氮比有所提高,在反硝化过程中产生的碱度相应地降低了硝化过程需要的碱耗。

(3)缺氧反硝化过程对污染物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如COD、BOD5和SCN-在缺氧段中去除率在67%、38%、59%,酚和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为62%和36%,故反硝化反应是最为经济的节能型降解过程。

(4)容积负荷高。由于硝化阶段采用了强化生化,反硝化阶段又采用了高浓度污泥的膜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硝化及反硝化的污泥浓度,与国外同类工艺相比,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

(5)缺氧/好氧工艺的耐负荷冲击能力强。当进水水质波动较大或污染物浓度较高时,本工艺均能维持正常运行,故操作管理也很简单。通过以上流程的比较,不难看出,生物脱氮工艺本身就是脱氮的同时,也降解酚、氰、COD等有机物。结合水量、水质特点,我们推荐采用缺氧/好氧(A/O)的生物脱氮(内循环)工艺流程,使污水处理装置不但能达到脱氮的要求,而且其它指标也达到排放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生物分类单位

全文共 360 字

+ 加入清单

生物分类单位

生物主要分类单位是界(kingdom)、门(phylum)、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种以下还有亚种(subspecies,缩写成subsp.),植物还有变种(variety,缩写成var.)。有时还有一些辅助等级,实在主要分类等级术语前加前缀超(super-)、亚(sub-).在亚纲、亚目之下有时还分别设置次纲(infraclass)和次目(infraorder)等。

例:以大家熟知的Felisdomesticus(家猫)这一种的名称为例,其分类系统和名称如下:

界Animalia动物界

门Chordata脊索动物门

亚门Vertebrata脊椎动物亚门

纲Mammalia哺乳纲

目Carnivora食肉目

科Felidae猫科

属Felis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图表总数达12个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生物中考的试题强调了对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覆盖面广,涵盖了课本中的主要知识点,有效地对初中阶段的教学成效起到检测作用。

本次试卷图、表总数达12个。通过识图、读表,重点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选择题18题,采用柱状图的形式,学生一目了然,避免了死记硬背。食物“金字塔”“生物进化树”等图形形象、具体,便于学生识图、析图、解图。

试题重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环境、关注健康。

如简答题35题是一道半开放题,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让学生写出一条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建议,强化学生关注环境的意识,树立低碳生活的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赤潮生物毒素中毒有几种症状

全文共 688 字

+ 加入清单

赤潮生物毒素中毒有几种症状?赤潮生物毒素中毒可引起人体神经肌肉麻痹,轻者出现口唇麻木和刺痛感、四肢肌肉麻痹等症状,重者可导致呼吸肌麻痹而死亡。今天小编还要给大家说一说赤潮的形成与对人类的危害,以下是相关介绍,望采纳。

全球气候的变化也导致了赤潮的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目前,赤潮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公害,美国、日本、中国、加拿大、法国、瑞典、挪威、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赤潮发生都很频繁。首先,赤潮的发生,破坏了海洋的正常生态结构,因此也破坏了海洋中的正常生产过程,从而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

海水的温度是赤潮发生的重要环境因子,20—30℃是赤潮发生的适宜温度范围。科学家发现一周内水温突然升高大于2℃是赤潮发生的先兆。海水的化学因子如盐度变化也是促使生物因子—赤潮生物大量繁殖的原因之一。盐度在26—37的范围内均有发生赤潮的可能。但是海水盐度在15—21.6时,易诱发赤潮。营养盐类含量急剧上升,引起硅藻的大量繁殖。这些硅藻过盛,特别是骨条硅藻的密集常常引起赤潮。这些硅藻类又为夜光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促使夜光藻急剧增殖,从而又形成粉红色的夜光藻赤潮。据监测资料表明,在赤潮发生时,水域多为干旱少雨,天气闷热,水温偏高,风力较弱,或者潮流缓慢等水域环境。 温馨提示:各经营企业、餐饮单位、消费者,在购买贝类等水产品时,应选择大型、正规的超市或市场购买,尽量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沿海地区的消费者在毒素暴发高峰期不要采捕和购买食用野生的贝类。

以上是有的小编给大家编辑整理的,下期看点:赤潮的形成与对人类的危害,同样精彩,值得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