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五上语文知识汇总(推荐20篇)

小学六年级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年,教好六年级的语文课程,能够为学生步入初中学习新的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下是由问学吧小编整理关于五上语文知识汇总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3889

文章

1000

篇1: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751 字

+ 加入清单

2.默写古诗文并写出相应的篇名。(10分)

(8)中华文化常常讲究由折美,层次美,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能表现这种美学思想的两句诗是“_,_”。

【答案】_⑻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名句赏析】“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颔联,意思是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这一联并不对仗,是出于构思造诣的需要。这首诗从唐代起就备受赞赏,主要由于它构思造意的优美,很有兴味。诗以题咏禅院而抒发隐逸情趣,从晨游山寺起而以赞美超脱作结,朴实地写景抒情,而意在言外。这种委婉含蓄的构思,恰如唐代殷璠评常建诗歌艺术特点所说:“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河岳英灵集》)精辟地指出常建诗的特点在于构思巧妙,善于引导读者在平易中入其胜境,然后体会诗的旨趣,而不以描摹和辞藻惊人。因此,诗中佳句,往往好像突然出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惊叹。而其佳句,也如诗的构思一样,工于造意,妙在言外。宋代欧阳修十分喜爱“竹径”两句,说“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后来他在青州一处山斋宿息,亲身体验到“竹径”两句所写的意境情趣,更想写出那样的诗句,却仍然“莫获一言”(见《题青州山斋》)。欧阳修的体会,生动说明了“竹径”两句的好处,不在描摹景物精美,令人如临其境,而在于能够唤起身经其境者的亲切回味,故云难在造意。同样,被殷璠誉为“警策”的“山光”两句,不仅造语警拔,寓意更为深长,旨在发人深思。正由于诗人着力于构思和造意,因此造语不求形似,而多含比兴,重在达意,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语文知识点名言警句:100句关于勤奋的名言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100句关于勤奋的读书名言

71、才华是血汗的结晶。

72、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73、不经过琢磨,宝石也不会发光。

74、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75、先天环境的好坏并不足奇,成功的关键在于一己之努力。

76、只有努力攀登顶峰的人,才能把顶峰踩在脚下。

77、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山上的鲜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

78、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

79、不勤于始,将悔于终。

80、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语文名句默写:《关雎》

全文共 360 字

+ 加入清单

关雎

1、起兴的句子是: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2、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的句子: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5、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诗中描写青年男子对美貌少女表达倾慕之情的句子是: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6、.《关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的句子是:

辗转反侧,寤寐思服。

7、《关雎》中的男子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联想;"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语文真题考点--词语运用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69.【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2分)

A.在曹文轩系列“成长小说”中,来自生活的素材与独特的艺术手法相得益彰。

B.书卷气来自孜孜不倦地读书,在幽幽书香日积月累地熏陶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

C.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

D.山中夜晚,月明风清,树木姿态各异,徜徉其间,人们舍不得打破这山间的静谧。

2(2分)B(日积月累:形容长时间的积累,指一天天地不断积累。不能修饰熏陶,应该用“潜移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语文常见病句类型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看到有表数量、范围、程度的词不放过:

句中表数量、范围、程度的词常易与其他词语相矛盾。遇上这样的病句,只要把相矛盾的部分删掉即可。

例1:今年5月28日,河北唐山附近地区发生大约里氏4.2级左右的地震。

例2:今年的产量减少了一倍。

例3:我店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招收6名女服务员,年龄在18--22岁左右。

例4:大陆目前正积极筹组赴台采购团,大约有7至9个以上的采购计划在5至9月间先后赴台考察并洽谈采购事宜。

例5:据新华社6月13日报道,我国甲型HINI流感患者人数降低了1.2倍。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951 字

+ 加入清单

4.用诗词原句填空。(10分)

⑧相隔千里,漂泊异乡的游子在中秋之夜,常会轻吟“▲”,表达对故乡亲人的祝福。(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诗句填空)

【答案】4.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空1分,错、漏、添、倒一处,该空不得分)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理解默写。顾名思义,理解了才能默写出来;理解了才能记得久、记得牢。只是摇头晃脑不加理解的背是没用的,因为你所记忆的东西,能用的地方,远远不止于默写这点范畴。所以平时一定要加强理解性默写的训练。根据题干与诗文内容选准诗句是作答的关键。要注意“侧“婵娟”等字词的书写。

【名句赏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

考点解析】表达祝愿的诗句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昌龄《送元二使安西》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柳永《二郎神》

5.愿新春以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赵长卿《探春令》

6.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冯延巳《长命女》

7.满酌玉杯萦舞袂。南春祝寿千千岁。——晏殊《蝶恋花》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9.今朝祝寿,祝寿数,比松椿。斟美酒,至心如对月中人。一声檀板动,一炷蕙香焚。

祷仙真。愿年年今日、喜长新。——晏殊《庆生辰》

10.但愿从今,一年强似,一年时节。——崔敦礼《柳梢青》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语文口语交际知识点:真题讲解

全文共 277 字

+ 加入清单

【真题讲解

1.(201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题)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处续写一句连贯、得体的话。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小孩把手伸进装满栗子的瓶中,他想尽可能多地抓一大把,但当他想要拿出手来时,手却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愿意放弃一部分栗子,又不能拿出手来,只好痛哭流涕。一个行人对他说:“你还是知足一些吧,_______________。”

解析:口语交际题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把自己置身于所创设的环境中,因题目创设的情境是行人对手抓栗子拿不出手的小孩的劝诫,因此答案要体现出“知足”和“劝诫”的意思来。

参考答案:示例:只要少拿一些,你的手就能很容易地拿出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语文知识点名言警句:关于潜能的励志名言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潜能励志名言

5、伟大的梦想让成就随之成长,渺小的希望让你永落人群之后,相信自己,就必然会做到;一切都由意识掌控。如果自认高人一等,就一定出类拔萃,即使第一枚奖章还未颁发,你已获得难得的自信,你已懂得随梦想起飞。生命的战争并不总青睐于所谓的强者;或早或晚,赢得胜利的人,是相信是自己可以的人。

6、世界青睐有雄心壮志的人。成功所依靠的惟一条件就是思考。当你的思维以最高速度运转时,乐观欢快的情绪就会充斥全身。没有人能在消极的思维火光中做好一件事。一个人最完美的作品都是在充满愉快、乐观、深情的状态下完成的。

7、你知道,只要你有足够的渴望,足够的自信,那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所以今晚,就在你临睡之前,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你最想从生活中得到的那件事上。坚信你可以得到它,看着自己正拥有它,感受着自己正使用它。

8、什么样的人能获得最大的成功?是那些只知道捞取每一分钱而不思回报的人吗?还是那些总在努力创造更多的价值,所做的工作永远比应该做的多一些的人?当天平最终平衡时,哪怕是一根稻草也会像一吨货物一样使天平偏向一边。同样道理,多一点价值,多一点付出会使一个人或是一项生意如巨人立于矮人国一样从无数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依靠他们额外的努力获得相对更好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语文知识点名言警句:让内心变强大的名言

全文共 222 字

+ 加入清单

内心强大名言

19、当你用烦恼心来面对事物时,你会觉得一切都是业障,世界也会变得丑陋可恨。

20、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21、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22、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23、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4、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是自己的修养不够。

25、命运负责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们自己!

26、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年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必备训练题

全文共 225 字

+ 加入清单

31.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浙江桐乡县人,小说有《腐蚀》《霜叶红于二月花》,著名长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与《秋收》《残冬》合称《》)。

32.(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另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年初中语文名句默写练习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6.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田家少闲月,————。(白居易《观刈麦》)

(2)树木丛生,————。(曹操《观沧海》)

(3)————,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4)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欲把西湖比西子,————。(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6——————,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7)人不寐,————。(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8)——————,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9)世有伯乐,——————。(韩愈《马说》)

(10)-————,勿施于人。(《论语十则》)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6.(10分)

(1)五月人倍忙

(2)百草丰茂

(3)采菊东篱下

(4)病树前头万木春

(5)淡妆浓抹总相宜

(6)大漠孤烟直

(7)将军白发征夫泪

(8)商女不知亡国恨

(9)然后有千里马

(10)己所不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语文真题考点--词语运用

全文共 1205 字

+ 加入清单

97.【2018四川省自贡市】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实力自立门户,因此要有韬光养晦的精神,慢慢积聚能量。

B.每个音符在空中打斗而奏乐的人却各玩各的,相安无事,这最是昆明人性格的明证了。

C.乡里乡亲,难免有些磕磕绊绊。遇上大事情,有法律有政策,该怎样就怎样。

D.笑能治病,但也要有一个限度,恰如其分。有高血压或心脏病的人,不宜大笑。【适可而止】

【答案】3、D(犯了望文生义的毛病)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题干由选正确的改为选不正确的,难度稍大。ABC三项使用错误:A.韬光养晦:“韬光养晦”由“韬光”和“养晦”两个词语组成。“韬光”的字面意思是收敛光芒,引申意义为避免抛头露面。最早出现在南朝梁国太子萧统所写的《靖节先生集序》。其序中有“圣人韬光,贤人遁世”一句。《晋书·皇甫谧传》中又有“韬光逐薮,含章未曜”之说。韬:按捺,柔化,隐藏;光:锋芒,外露的锐气。引申为突出的、外露的才华、能力、荣誉等;“养晦”的字面意思是隐形遁迹,修身养性,引申之意为隐退待时。《诗经》中有“遵养时晦”之记。《宋史·邢恕传》中则有“公著荐于朝,得崇文院校书;王安石亦爱之。因宾客喻意,使养晦以待用,恕不能从”一段历史公案。养:修养,培养;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没有月光之夜,昏暗不明。此处使用符合语境;

B.守正不阿:相:互相;安:安稳。指彼此相处平安和睦,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符合“每个音符在空中打斗而奏乐的人却各玩各的”的语境;

C.磕磕绊绊,读音kēke-bànbàn,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因道路不平坦或腿脚有毛病而行走不方便。引申义为办事不顺利,总有由人为或环境带来的麻烦。到后来两目如漆,只得磕磕绊绊,勉强下了山坡。——《野叟曝言》也用于形容人一生的不顺利与坎坷,例:人生总会有磕磕绊绊,不用太失落的样子。符合“乡里乡亲”的语境。

D.正确区分恰如其分和恰到好处:恰如其分,恰如其分【解释】: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侧重于适合)【示例】:老师举的这个例子恰如其分,同学们很快就掌握了这种方法。恰到好处【解释】:指说话做事恰好到了最合适的地步。(侧重于最合适)【示例】:在驾驶员考试中,她发挥出色,车停的位置恰到好处。要正确区分恰如其分和适可而止:适可而止,比喻做事恰到好处或者劝诫他人做事不要太过火候、咄咄相逼。出自《论语·乡党》。D项应该选用适可而止。

所以选D。

【命题意图】这是一道成语的辨析的题目,重在成语的运用,成语较为常见,考核成语运用是否正确。

【考试方向】此题考核的较为直接,就是判定成语运用的是否正确。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得分要点】①从语境角度,用逻辑关系与词语对应解题;②从词义角度,用提取语素与词义轻重解题;③从用法角度,用适用对象与感情色彩解题。。注意常见的错误类型:望文生义、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语法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语文七年级词语注音与解释:第13课《夏感》

全文共 319 字

+ 加入清单

【黛色dàisè】:青黑色。

【灵秀língxiù】:灵活、美丽。

【贮满zhùmǎn】zhùmǎn贮满:装满,填满

【终极zhōngjí】:最后的终点。

【匍匐púfú】:爬行。

【融融róngróng】:暖和的样子。

【澹澹dàndàn】:荡漾的样子

【芊芊细草qiānqiānxìcǎo】:草木茂盛。

【轻飞曼舞qīngfēimànwǔ】音乐轻快,舞姿优美。形容蜜蜂蝴蝶飞舞的美妙姿态。

【春华秋实chūnhuáqiūshí】: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春花秋月chūnhuāqiūyuè】: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指人间最美好的时光和景色。

【闲情逸致xiánqíngyìzhì】:闲适的情致。

【主宰zhǔzǎi】:统治。

【磅礴pángbó】:气势盛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初中语文文学常识顺口溜之归纳记忆法

全文共 212 字

+ 加入清单

在分类的基础上把某些有相同点的知识按一定顺序集中在一起强化记忆

①按标题归纳,如有“记”字的文章按时间先后可归纳为:《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登泰山记》《病梅馆记》。

②按题材归纳,如《范进中举》《孔乙己》都取材于受封建科举制度迫害愚弄的旧知识分子。

③按文体归纳,把同一体裁的作品,不管古今中外,全部集中在一起复习,既有利于文体知识考试,又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各类文体的写作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语文名言名句:元代名言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元代名言

关汉卿

341.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窦娥冤》342.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窦娥冤》343.着意栽花花不发,等闲插柳柳成阴。《包待制智斩鲁斋郎》

马致远

34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345.养军千日,用军一时。《汉宫秋第二折》346.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陈情高卧》

高明《琵琶记》

347.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348.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王实甫

349.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

王冕

350.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351.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白梅》

刘基

352.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卖柑者言》

杂家353.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李寿卿《伍员吹箫》35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无名氏《争报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之常见借代词

全文共 190 字

+ 加入清单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语文口语交际知识点:培养学生口语能力之对策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初中阶段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五、培养学生口语能力之对策

1、首先、应提高学生认识,培养参与意识: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语文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认识教育,师生均应该跳出考试办法、成绩评定的圈子,从时代发展和终身需要的大语文范畴认识并思考说话的作用,帮助学生调整心理,培养学生说话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增强学生说话训练的自觉性和提高说话能力的自信心。其次,培养说话习惯:应加强普通话训练。教师应在课堂内严格要求学生使用普通话朗读与回答问题,课外结合学校"推广普通话"的契机,营造讲普通话的氛围,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思维。还应注意学生说话节奏感,吐字清晰,内容集中,条理清晰,语气停连、手势、语音轻重的技巧,提高表达能力。另外,还应注意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况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在教学实践中创设模拟情境,是引导学生走向自由独立运用口语技能的有效措施,如谋职自荐、促销演讲、生日祝贺、节日致词、即席演讲、讨论辩论等,学生即可在轻松愉快的参与中,即景生情,畅所欲言,并借此锻炼能力,可练语调、练胆量、练姿态、练大脑的应变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语文口语交际知识点:真题训练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真题训练

1.下面四句,只有一句没有多余的话,请选出来()

A.他年纪不算大,可头上却有点秃顶了。

B.前面一站是山海关,站台在列车前进方向的左侧。

C.阴历十五前后,月亮圆的时候,钱塘江正涨大潮。

D.各班文艺委员,听到广播后立即到政教处领电影票。

2.写出下面一则小故事中医生答话的言外之意。

林巧稚是我国著名的妇科医生。有一天,她为一位贵妇看病,贵妇说:“你给我看病,不能像看别的人那样!”林巧稚非常平静地回答说:“请您原谅,在我眼里,所有的病人都是贵妇。”

言外之意是:

3.幽默是一种智慧,看似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幽默是一项语言能力,让人捧腹的同时品味到语言的独特魅力。请在以下短文的横线处为书店老板设计一句幽默答复,使盛气凌人的名作家听后羞愧不已。

一个很有名的作家要来某书店参观。书店老板受宠若惊,连忙把所有的书撤下,全部换上该作家的书。作家来到书店后,心里非常高兴,问道:“贵店只售本人的书吗?”“当然不是。”书店老板回答后继续说,“”(以上三则,均系首届“语文报杯”原创试题大赛参赛作品设计者/甘肃苏晓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语文名言名句言志类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诗人为国家、民族的利益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的高尚情操。

2.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给人以鼓舞。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深刻哲理。

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作者要报效国家,渴望杀敌立功的心意。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抒发了诗人要统一全国的志向,反映了诗人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6.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伟大抱负。

7.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直抒胸臆,表现了作者想要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8.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点名题旨、揭示中心,表达了作者隐居躬耕、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愿望。

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借事说理,表达了对当权者糜烂生活的讽刺、批判,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前途的忧虑之情。

10.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一反古人悲秋之调,表现了诗人毫不气馁、昂扬进取的精神。

1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运用比喻,融入议论,表现了作者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奉献精神。

1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巧妙的表现了自己强烈的爱国热情。

1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借鹤冲天直上,表现了诗人毫不气馁、昂扬进取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6.默写(5分)

(4)《小石潭记》中,作者坐在小石潭边突出的感受是______,______。

【答案】凄神寒骨;悄伧幽邃

【解析】(4)凄神寒骨,悄伧幽邃(重点字:邃);

此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在复习和应试时应注意:

1、要整体背诵,不要孤立记诵名句。

2、古代诗歌、散文名篇里的名句都要同等重视。

3、要记忆准确,默写正确。要格外注意难写、易混易错的字。

4、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背诵。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牢。

5、平时背诵既要“口到”,更要“心到”“手到”。

6、要把握字的准确读音,要克服粗心的毛病、要日积月累,学以致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