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禹州五龙山精彩20篇

云龙山位于中国江苏省徐州市南郊,因山有云气,而有蜿蜒似龙而得名。云龙山山体由相连的九个山峰组成,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3千米。最高峰海拔143米,第一节高度为103.5米。北魏以来的名胜古迹几乎都集中在这一节山上下。早在北宋时期,云龙山就成了著名的游览胜地。大文豪苏轼出任徐州知州时,经常与宾客寮吏登临。

浏览

4733

文章

236

篇1:天龙山石窟

全文共 708 字

+ 加入清单

龙山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龙山石窟,位于太原市西南四十公里处的天龙山腰。天龙山,原名方山,海拔高达一千七百米。历史上,这里曾经是北齐皇帝商欢的避暑宫。由于北齐时山下兴建了天龙寺,后人就习惯地称之为天龙山了。天龙寺,宋代易名为圣寿寺,一九四八年失火,寺庙被焚毁。一九八一年,搬迁太原南郊南大寺于山上,现已修葺一新。

天龙山石窟,始凿于东山魏年间(公元534——550年),隋、唐统治者也继续在天龙山开凿大批石窟。

天龙山石窟位于东西两峰悬崖半腰,这些石窟中,有东魏、北齐、隋、唐各代开凿的石窑二十七窟。东峰八窟,西峰十三窟,山北三窟,寺西南三窟,窟之间山径相通。

天龙山石窟的雕塑技巧比北魏大大前进了一步。第九窟,原有木构[漫山阁],阁内唐代石窟分上下两层,上层弥勒大佛,坐像高约八米,局部虽有毁损,但仍是天龙山石窟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尊石雕塑像。下层,观音立像高达十一米,形态生动,姿态优美,身披璎珞,罗纱透体,体态丰满,薄软的罗纱质感清晰,是天龙山石窟中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尊雕像。

地址:太原市晋源区西南40公里天龙山腰

类型:洞穴古迹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351-6349668

开放时间:

8:00-17: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50.0元

晋祠镇:太原市南郊区辖镇。1958年设晋祠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区境西南部,距区府10.8公里。面积74.4平方公里,人口2.7万。辖晋祠、索村、东院、长巷、南大寺、北大寺、花塔、赤桥、西镇、杨家村、小站、小站营、王郭、南张村、新庄、东庄、东庄营、万花堡、三家村、野庄、牛家口、青阳河、窑头、下石、吴家峪、三泉头、五坡、明马、新建村29个村委会。农作物有小麦、玉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凤凰岗龙山文化遗址

全文共 829 字

+ 加入清单

凤凰龙山文化遗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凤凰岗龙山文化遗址位于扶沟县古城乡古城村东北300米处,南北长700米,东西宽300米,高5米。南临古城乡政府,东、西、北皆为开阔地,岗中有一条蜿蜒小道从中穿过。

来到固城乡,凤凰岗遗址非去不可。据《周口文物考古研究探索》记载,凤凰岗遗址位于(扶沟)县城西南17.5公里,固城乡古北村东北角300米处。凤凰岗遗址南北长约700米,东西宽约300米,高约5米。中间一条小路将凤凰岗遗址一分为二,路北岗已毁去一半以上,路南岗保存较为完好。

来到扶沟县固城乡。沿一条乡村小道一路向北,行至千米左右,发现一条小道将本该连为一体的高岗一分为二。“想必这就是凤凰岗遗址。”凤凰岗遗址地势较高,比四周高出5米左右,上面栽种了密密麻麻的杨树。沿一条崎岖小道,登上了位于路南的一座高岗。攀沿途中,随手拾到一块陶片,上有线条勾勒的些许花纹,简约大方。

站在高岗俯瞰,四周绿油油的麦田尽收眼底。高岗上除有几座坟墓外,还有几个裸露的盗洞。一些小的盗洞,由于被落叶填埋,不易被人发现。大的盗洞看起来不像新挖的,经过雨水冲刷,有的已轻微塌陷,有的沿着树根形成泥块,有的还能看见裸露的墓砖。此外,在路北的高岗西部,我们也发现一处残破的盗洞。

据了解,凤凰岗遗址的文物目前虽已被文物部门发掘,但不排除有不法分子存在侥幸心理前来盗墓。在凤凰岗遗址附近没有找到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在一名乡政府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在一个废弃酒厂的院前发现一座倒地、刻有“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它就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者,静静地看护着这处遗址。

1978年12月,周口地区文化局普查队在岗的断壁中发展了大量的彩色陶瓷残片和各种石器、鹿角、兽骨以及汉代墓葬品。这些陶瓷残片分别为直领、篮领红褐花手制陶瓷,素面红褐色陶缸,平底黑色陶碗,三角形和圆柱形的鼎腿,灰色陶豆、陶鬲、陶壶、陶俑和空心砖等物。经鉴定,这些器物,有属龙山时期的,亦有属于商周和汉代的。

信息来源:扶沟政务网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黑龙山庄

全文共 791 字

+ 加入清单

龙山庄创建于1995年,是黑河第一家民营旅游企业。黑龙山庄占地面积为18万平方米,座落在黑河西郊7公里处的黑龙江畔,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鸡犬相闻。

黑龙山庄的名字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这里曾是善良、正义的“小黑龙”养伤并战胜作恶多端的“小白龙”的地方,江边建造的大型雕塑——《黑龙颂》,已成为山庄的标志性建筑。整个雕塑气势宏伟,生动形象,腾空而起追逐明珠的黑龙,给人以挺拔向上、追求美好未来的艺术享受,被社会各界人士誉为“黑龙江畔第一龙”。

黑龙山庄风景秀美,空气清爽。春季,阳光明媚,绿草青青,流水潺潺,是郊游的好地方;夏季,绿树成荫,鲜花点点,江风习习,是避暑胜地;秋季,天高云淡,层林尽染,红叶片片,是秋游赏月的好去处;冬季,漫野皆白,一尘不染,是赏雪滑雪的最佳地域。建造精美的1000多平方米的欧式别墅,错落有致的分布在江边、山腰、树丛之中,游人徜徉其中,会被这欧亚文化交融产生的艺术魅力所深深折服。因此,近年来,这里已成为黑河远近闻名的国内外朋友游览观光、休闲度假、机关团体郊游、家庭朋友聚会的旅游胜地。

在这座山坡上是为宏扬鄂伦春文化而建的“鄂伦春族原始部落风情园”,可以看到鄂伦春人居住的最原始的房屋——撮罗子(仙人柱),还可以看到他们的祭祠、婚俗、捕猎、歌舞、游戏等表演,以及制作精美的兽皮、桦皮制品。代表鄂族萨满教艺术的萨满舞,给这个民族披上了神奇的色彩,会使人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引起无限的遐想。在这里还可以品尝到独特的手把肉、野菜等山野风味和自酿的野果浆酒,会使人陶醉的不忍离去。进入夜晚,迷人的篝火晚会,可与鄂家少女同歌共舞,火光映照下舞动的游人伴着火堆上烤肉散发的香味,这一切会使人感受到鄂族人的粗犷、勇敢、智慧和好客,会对这个民族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电话:0456-8699664

开放时间:7:00—22:00

地址:黑龙江西郊7公里的黑龙江畔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全椒县龙山风景区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春可看花;夏可观水;秋看竹林;冬季赏雪,常年平均气温在14~15.6摄氏度之间,无霜期221天。

龙山风景区

龙山寺(宝公庵)位于全椒县西35公里,龙山西麓,管坝境内,沿合宁高速公路大野道口两公里直达寺龙山寺院。古寺山峦重叠,林郁景奇,苍松翠竹,黛色参天,岩山幽洞,瀑洒千峰,小桥流水,终年不息,冬暧夏凉气候宜人。殿宇亭榭,清磐悠钟,千古胜地。迎驾桥,积善桥,放生池,宝公亭,一线天,石林、塔林,撑腰石、仙人洞,龙洞,龙井,夕阳照、母子檀、百子檀、龟驮姐妹树、连理枝,五龙宫、美人山等三十六景。遥相呼应,自然成趣,尤为主峰娘娘顶,远眺长江如带,美景庙宇,浑然一体,置身其间,如入仙境。古有诗云:林深无熟径,树老不知年。瀑洒千峰雪,岩开一线天。明.刘瑜诗云:爱此西山矗矗青,几来马首轧须停,从谁乞得愚公力,移得南窗作画屏。又有清.吴国缙诗:林深无熟径,树老不知年,瀑洒千峰雪,岩开一线天。

龙山村:龙山村概况 现龙山村是由原龙山村和原合作村在2008年4月村级区划调整后合并而成,共有2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128人,耕地面积7482亩。现设1个党总支,4个党支部,20个党小组,党员总数151人。现在的龙山村南与大墅交界,东与马厂交界,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 村内有AA级龙山风景区,千年古寺---龙山寺。特产龙山云雾茶。。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仪征市云龙山庄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仪征市龙山庄位于生态名镇月塘镇人民政府南首二公里(泗大线路西),占地面积百余亩。

云龙山庄邻近仪征著名捺山,与苏中最大的沙滩浴场登月湖亦相距不远,故云龙山庄置身于旅游风景区范围中,可谓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云龙山庄以“农家风情、田园风光、生态保持、健康永恒"为主题,集种植业、养殖业、休闲娱乐业(垂钓、棋牌、健身、春季采茶)餐饮美食于一体,打造出全新的“绿色”多功能田园山庄。云龙山庄美食主要提供时令江鲜、湖鲜、谢集豆制品、月塘活珠子、野味等。农家土菜以大铁锅烧全鹅、煤炉炖老鸡汤为主要特色。

远离闹市,远离尘嚣,抛却心灵芜杂,陶冶心性,来云龙山庄您将受益匪浅,我们将以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生态、绿色的菜肴、农家的热情,恭候您及您家人朋友的光顾。

地址:仪征市月塘镇苏营村

联系电话:13813123588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龙山烈士陵园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龙山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龙山县烈士陵园位于湘西自治州龙山县城北路56号。

为缅怀革命先烈,激励后人,龙山县革命委员会于1976年6月批准修建龙山县烈士陵园。同年,动工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1983年,烈士陵园竣工,坐落于龙山县民安镇城北路北端的亭寺堡上,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攻打龙山县城的炮兵阵地,也是目前湘鄂渝边区最大的烈士陵园,共占地60余亩。园内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亭、烈士墓各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高24米,碑基长宽各29米,其占地2668平方米,选用材质优良的青条石垒砌而成,由碑基两层碑台、碑身、碑顶组成。革命烈士纪念亭位于纪念碑东面100米处,亭内有三方革命烈士纪念碑文,详细记载在龙山牺牲的革命烈士生平事迹。烈士墓位于纪念亭东边下方,是1935年在围攻龙山牺牲的、时任红二军团第6师参谋长向国登烈士之墓,龙山县人民政府于1993年所立,墓文由廖汉生题书。

龙山县烈士陵园于1988年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第一批列入省十八座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1995年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台南龙山寺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台南龙山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台南龙山寺的前身为明郑时期所建的一间供奉观音菩萨的香灰袋草厝,到了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时信众正式于东门外用硓古石兴筑观音殿,并雕塑观音像。而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台湾知府蒋元枢拨款重建,11年后(1789年)在仕绅王拱照的主导下又再次重修。在此之后,台南龙山寺又经历了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同治十年(1871年)与光绪十年(1884年)的多次整修,最终在日治时期由许萱其、许朝成、蔡添福、刘王等人在现址修建并保存至今。

目前的台南龙山寺为楼高三层的钢筋混拟土建筑,屋顶为歇山重檐形式并仿作“反宇起阳”的朱瓦起翘屋檐,屋瓦为现代琉璃瓦。一楼为观音殿,二楼为大雄宝殿,三楼为大慈大悲殿,供奉着千手千眼观音菩萨。虽然这座寺庙并非清代的建筑,但仍然保留着一些清代古匾等文物,也是吸引游客注意的一大特色。

Tainan Longshan Temple

必去理由:台南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藤龙山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龙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藤龙山原生态自然风景区位于河北省平山县王坡乡北部,西接天台山,北临横山湖,南连仙女湖,距县城 25公里 ,东距省会石家庄 50公里 ,交通便捷。是一处集地质景观、森林生态、人文历史景观于一体的高品位原生 云霞飞渡藤龙西来第一山态自然风景区,是全球罕见的地表陆核景观区之一,面积8平方公里,山险、石奇、水清、树美、林绿、野幽,尤以红色峡谷地貌、绿色空中草原、华北藤海森林、四季云海、二战堡垒战壕称奇。区内3谷、3溪、3崖、5瀑、8泉、32潭、13峰岭、58奇石,兼有日出、晚霞,雄奇灵秀、神功天成。 1000米 红色石谷,彩石连绵、潭瀑成串,清流润石色彩斑斓。峡谷两岸翠峰耸立,溪谷中间流水潺潺,鸟音泉语,深幽秀丽。千亩藤林起伏如海,林下形成千万座藤宫绿帐。不是热带雨林,胜似热带雨林,享有“温带雨林”美誉。

参考门票价格:50元/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青龙山风景区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龙山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青龙山风景区位于大冶市城东,2005年9月青龙山风景区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117万平方米,以环水临波、蜿蜒逶迤的青龙山为中心,由尹家湖、红星湖、青铜文化广场、世纪林和青龙山公园组成。

青龙山风景区衔山带湖,亦山亦水。境内公园、广场、湖湾、沙滩自成体系,风光旖旎。依山造景,隐韵雅亭阁;孔子庙巍峨壮观,青龙塔高耸入云;国防教育园,弘扬爱国精神;阳光沙滩,配套设施齐全,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古色古香的龙山文化

全文共 869 字

+ 加入清单

早在人类没有创造出文字的时候,世界上就已经有了人类活动的痕迹了,他们在活动的区域虽然最终没有形成文字,但以特殊的方式记录了他们的足迹,我们成为史前文化。在济南文化里龙山史前文明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

龙山文化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距今约4600-4000年,是汉族先民的文化遗存。龙山文化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龙山街道办事处,因此名为“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以薄、黑的陶器,尤其是蛋壳黑陶最具特色,所以又名为“黑陶文化”。龙山文化还有大量的石器、骨器和蚌器等。

龙山文化的陶器以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晋西南地区,时间为前2500~前1900年。中原地区早期龙山文化的陶器以灰色为主,多为手制,杯、敞口盆、折沿盆、敛口罐、尖底瓶等保留了仰韶文化的特征。

晚期龙山文化的陶器以灰陶器为主,主要器形有杯、盘、碗、盆、罐、鼎、甑、器盖、器座、鬲等。其中蛋壳黑陶是山东龙山文化最有代表性的陶器,主要有碗、盆、罐、瓮、豆、单耳杯、高柄杯、鼎、鬲等,黑、薄、光、纽为黑陶的四大特点,是这一类型陶器的最佳成就。

龙山文化除陶器外,还有大量的石器、骨器和蚌器等。他们以农业为主而兼营狩猎、打鱼、蓄养牲畜。已有骨卜的习惯。且可能已经出现了铜器。历史上夏、商、周的文化渊源,都与龙山文化有联系。

龙山文化时期的制玉水平有了很大的改进,从出土的龙山文化玉器来看,其种类丰富,且大多琢磨精致、造型优美、晶莹圆润,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昌乐骨刻文字的布局和结构有规律可循,有些偏旁多次出现,距今四五千年的龙山文化时期,制作上和殷墟甲骨文类似。兽甲骨上所刻的“行列整齐”的图案符号比殷墟甲骨文更为原始,明显处于画(符号)与字的过渡状态。

骨刻文与甲骨文,二者应具有某种传承关系,是解释中国汉字起源的新依据。

这些符号都属于阴线刻,笔画婉转曲折,刻画纤细,多为弧笔和曲笔,呈现出螃蟹状、草虫状和鸟状等形态。

你可能也喜欢:

武汉的标志性建筑:黄鹤楼

上海冬至有什么习俗,你知道吗

无锡昭嗣堂的历史传说

山光水色的武汉云雾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金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全文共 777 字

+ 加入清单

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金龙山(横头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哈尔滨市长江南路48公里处的金代发祥地阿城区境内,座落在我国历史上大金国故都金上京会宁府东部山区的阿城区吉兴、中和林场施业区内,其主峰海拔826米,是哈市第一高峰,公园总面积8515公顷。

有“横头山—原始森林(红叶)、郡王山—火山岩体(橄榄山教堂)、吊水壶—地质奇观(天柱峰、地柱峰、石柱峰)、九龙山—金源文化(摩崖石刻)、兀术岭—和陵文化(神秘洞穴)和松峰山—道教文化(太虚洞)六大景区。有“金源、森林、地质、养生”四大文化,和“资源、环境、地域”三大优势,及“红叶、杜鹃、古树、奇石、溪流、文物、云海、日出、松涛、冰雪”等十大看点。

金龙山(横头山)森林公园于2007年9月开园试营业,2008年1月由国家林业局批准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公园,12月又被列为省级地质公园,2009年晋升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09年被列为全省十二处重点开发建设的旅游名镇和景区之一,所在大岭乡更名为“金龙山镇”。2010年被评选为“黑龙江100个最值得去的地方”,金龙山定性为都市近郊休闲旅游胜地,是养生、休闲、避暑、度假的最佳选择、是哈尔滨的后花园。可以说金龙山(横头山)是省会城市边上的原始森林,天然大氧吧。

目前,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在申报中。金龙山(横头山)森林公园的成功开发不仅提升了阿城区的对外知名度,也推动了哈尔滨“冰城夏都”和黑龙江“旅游酷省”的建设。

景区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长江南路48公里处的金代发祥地

乘车线路:在哈尔滨乘开往阿城的班车,再转乘小巴或出租前往。

自驾线路:从哈尔滨出发上绥满高速,行驶25.7公里,在阿城南下高速,左转进入延川大街—金都大街—阿横公路,行驶27.2公里,右转进入北松公路,行驶4.8公里到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龙山温泉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龙山温泉位于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境内,在广东省230多个矿泉中,它是唯一含有稀有的硫氢化合物的温泉,同时也是世界罕见的硫氢化物泉。龙山温泉对人体具有强大的医疗保健作用,因而有“神仙水”的美名。

龙山温泉水采自地岩深处的缝隙,泉口出水温度高达72.8摄氏度,水含硫磺、氡、二氧化钠等二十多种对人体生理有良好作用的矿物成份,比一般泉水轻软,特别对皮肤病、关节炎、风湿病、高血压等30多种疾病有显著疗效,且有解毒脱敏、舒筋活络、消除疲劳、强身健体等特殊功效,是名副其实的“神仙水”。

龙山温泉度假村按国际四星级酒店标准设计装修,拥有完善的客房50多间,豪华别墅3栋,温泉小屋8栋,可同时接待130多人。新兴龙山温泉有农家特色的餐饮,内设160多个餐位。大型集为一体的多功能娱乐设施,如网球场、篮球、乒乓球、桌球、羽毛球等。还有可以容纳120多人的多功能会议室、卡拉OK歌舞厅,多功能的儿童游乐区和大型的烧烤区。浴场面积6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上千人浸浴。

龙山温泉既有强身健体的神仙之水,又有赏心悦目的田园风光,是旅游观光、度假疗养、商务会议的上佳选择。

六祖镇:六祖镇位于县境中南部,东界太平镇,南与里洞镇、大江镇相邻,西与河头镇、簕竹镇接壤 , 北连新城镇。六祖镇位于新兴县中南部,全镇总面积 181 平方公里,管辖 31 个村(居)民委员会, 140 条自然村, 308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6.3 万人,以汉族人口为主。有耕地面积 42914 亩,有山地 18 万亩,镇区距县城 8 公里、与珠江三角洲相邻,交通便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供给部旧址龙山蒙家大屋

全文共 293 字

+ 加入清单

供给旧址龙山蒙家大屋)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供给部旧址(龙山蒙家大屋)位于湘西自治州龙山县茨岩塘镇,年代为1935年。

2019年,供给部旧址(龙山蒙家大屋)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茨岩塘镇:茨岩塘镇位于龙山县东北部,距县城21公里,距209国道10公里,桑龙公路穿境而过。全镇总面积140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18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468人,其中农业人口19446人,非农业人口1022人。 镇区平均海拔850米,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多呈酸性和碱反应,很适宜于种植烤烟、药材和反季蔬菜。目前,全镇种植烤烟140。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回龙山石刻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龙山石刻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回龙山石刻位于盘龙镇回龙垭村嘉陵江岸回龙山一陡峭岩壁上,摩岩刻凿唐代碑刻“沈荣功德记”,该文由唐代宗时作过太子文学的沈涛所撰,文中籍颂扬曾任成都犀浦(郫都区)尉的侄子沈荣。为其卜居终老之地的功德,而概述了沈氏族系源流情况及本人身世。

回龙山石刻又名《沈荣功德记》,回龙山石刻刻凿于唐大历三年(768年),距今1200多年,镌刻在回龙山腰距地面10.4米的岩壁上,为一个高2.1米,宽1.8米的浅龛,龛内刻唐代宗时太子文学沈涛所撰写的“沈荣功德记”,以及沈氏家族的历史、迁徙以及沈涛本人的为官避世经历。功德记上面有一个高0.4米,长2.2米的小龛。回龙山石刻自1982年发现以来,因其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已经被评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省文物保护管理部门将把回龙山石刻作为申报“国保”的重点项目进行申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石刻专家认为这一组造像实际是5佛4弟子2胁侍,这种显宗的造像,与四川其他地方的造像也不一样,对研究四川密教的传承有很大的帮助作用。龛外侧有邓州刺史、防御使、京兆尹鲜于叔明的手书题刻。石刻书法遒劲朴秀、巧拙互见。作为存世较少的后代碑刻,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保护范围:东以龛窟东缘外延50米,西以龛窟西缘外延50米,南至岩体,北以龛窟北缘外延10米至山崖。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为界,向东、西各外延200米,南至岩体,北外延50米至嘉陵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新乡五龙山响水河一日游

全文共 247 字

+ 加入清单

新乡龙山响水河是一个游乐园,我们来看看怎样在这里顺利实现一日游。

操作方法

1

新乡五龙山响水河游乐园,地理位置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常村镇,是一个刚刚建成不久的游乐园。

2

很多人并不知道有新乡五龙山响水河游乐园这个地方,但是来过的人都对这里赞不绝口。

3

新乡五龙山响水河游乐园里,有水上乐园,滑雪场,鸟类乐园,空中走廊等游乐设施,男女老少都可以来玩。

4

新乡五龙山响水河游乐园的门票是55元,开放时间是每天早上9点~下午5点半。

5

这里夏天的时候人最多,也最好玩,因为水上乐园是这里的一大特色,但是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踩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全文共 1686 字

+ 加入清单

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太原市境内,批建于1992年,总面积26766.9公顷,园内植物生长茂密,共有各种植物66科169属213种,各种动物55科197种,森林覆盖率达70%。天龙圣寿寺建于北齐元年,分布着大小石窟25窟,现存大小石佛500余尊,浮雕、画像1144幅,包含了南北朝、东魏、北齐以及隋唐五代近5个世纪的作品。

天龙石窟比云冈,塑制较精名稍隐。海盗劫取佛像首,廿一窟无一完整。

悬崖瞻视难上下,矮松如龙凤凄紧。古迹修复新余事,记取此时游者影。

天龙山,又名方山,是吕梁山脉的分支。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36公里处,海拔1700米。天龙山主要以佛教石窟文明于世,共计25窟,虽为数不多,却包含了东魏、北齐、隋、唐、五代近五个世纪的作品,为我国十大名窟之一。

天龙山峰峦叠嶂,泉声淙淙。夏日凉爽清幽,冬日冰瀑雪松,一年四季松柏常青。飞禽走兽活跃山间。气候清爽,优雅绝俗。登高远望,整个太原城尽收眼底。

天龙山风景区,海拔1700米,山峦起伏层叠,古柏苍松泛翠,为省级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曾是北齐皇帝高欢的避暑行宫。寺内有大雄屋殿、禅院、九莲洞、钟楼、药文殿等建筑。最有名的是天龙山佛教石窟造像和道教石窟—龙山石窟。在龙山风景区气候条件和晋祠(在晋祠景区西北10公里处)相近,日温差较大,有时干燥多风,但环境优雅,天气凉爽。该景区是太原市近年开发的,具有极佳的观赏和游览价值。市区通往景区的道路,宽阔平坦,十分便利。其它多种服务(餐饮为主)方便、实惠,能迎合游人的要求。

旅游资源

进入园内,顺路西引,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松林越来越密,坡下地势斜陡,莽莽密林,坡上地势斜缓,松涛滚滚,前后望去,不着边际,行在其间,如入仙境。当您穿过-,还回味松涛声声之时,视野顿时开阔,这就是天龙山顶。该顶平台面积近200亩,翠绿的野草遍满平台,好似一块地毯铺在-中。万山之巅,雄峭秀耸,崛然屹立于其北,万丈悬崖,大佛石窟隐于其南,向下望去,圣寿古刹嵌于林中,眺目远望“鼎峰独峙”、“柳跖旗石”立于南山,真是平台盖顶、四围环松、一片迷人景色。

天龙山南山香炉峰北部的阴坡上,有一片天然油松林,其树形千恣百态,蔚为壮观,有若探身捞月,有若躬身拜佛,有若鹰击长空,有若双龙比武,它们聚在一起,好似各怀绝技的游龙,颇为壮观。有诗赞曰:“独峙烟林无笑语,争妍竞媚是苍松”。

天龙山分东、西两峰,东称“仙宕山”,西曰“大佛山”,两峰对峙,风采独具,断层线崖,层次分明,犹如一幅天然自成的水墨画。在东西两峰陡峭的山腰间,分布着大小高低错落的石窟,远远望去,象是琼楼玉阁的雕窗。天龙山石窟包含了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北齐以及隋、唐、五代近5个世纪的作品,现存可辩认的残损大小石佛造像500余尊,浮雕、藻井、画像1144尊(幅)。

旅游指南

美食

位于太原市府东街口的食品一条街,是品尝风味小吃的好去处。在这条几百米长的街道两边都是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遍布各种饭店、酒肆,有饺子馆、凉皮店、烧梅店等。位于米市街上的小吃林里,有冒着热气的各式滋补粥、整齐地摆放在柳藤篮中的肉夹馍、肉夹饼等点心,让人眼馋。早晨,在位于桥头街的清和园饭店你可以尝到地道的“头脑”。

住宿

天龙山庄于1993年7月建成,山庄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有客房十余套。会议厅、餐厅、游艺厅等附属设施一应俱全。在山庄下榻,早迎朝阳,晚观山色,常饮龙泉圣水,可祛病怡神。

交通

从火车站乘坐308路(原8路)公共汽车到晋祠,然后乘坐去天龙山的旅游小巴,可直接到山顶。一般有几个小时便可尽兴地游玩,如果还想继续感受朝露晚风,可下榻天龙山庄。

晋祠镇:太原市南郊区辖镇。1958年设晋祠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区境西南部,距区府10.8公里。面积74.4平方公里,人口2.7万。辖晋祠、索村、东院、长巷、南大寺、北大寺、花塔、赤桥、西镇、杨家村、小站、小站营、王郭、南张村、新庄、东庄、东庄营、万花堡、三家村、野庄、牛家口、青阳河、窑头、下石、吴家峪、三泉头、五坡、明马、新建村29个村委会。农作物有小麦、玉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安康五龙山祖师殿

全文共 252 字

+ 加入清单

安康龙山祖师殿为文化旅游景点。

祖师殿

祖师殿位于流水镇七里村,因五个山头直对其中,故称为五龙山祖师殿,古有玉带缠腰、五龙捧圣之说。面临瀛湖,山势险要,四周环水,湖水山色如画。登山远跳,流水集镇尽收眼底,是汉滨区境内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观。

祖师殿最早建成时间已无从考证,但据碑文记载,清嘉庆十八年重修,文革期间遭严重毁坏。公元2000年经多方筹款,重修祖师殿。现分为上下两殿和钟楼等建筑宏伟,古色古香,精雕细琢,巧夺天工。上殿门牌上镶有原陕西省常务副省长徐山林亲笔书写的“道法自然”四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闪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鱼山龙山文化夯土台址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鱼山龙山文化夯土台址为聊城市文物保护单位。

鱼山龙山文化夯土台址位于东阿县鱼山镇鱼山西麓,年代为龙山文化—汉,类别为古遗址。

2014年10月,鱼山龙山文化夯土台址被公布为聊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鱼山镇:鱼山为泰山西来余脉,因形似乌龟而得名,其座北朝南,首入九曲黄河,海拨82.1米,因三国建安文学主将曹植墓葬与此而闻名,1996年11月曹植墓被国务院评定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建成洛神桥、引水上山瀑布、七步桥、鳌戴园、观河亭等著名景点。曹植在鱼山创梵呗,为“改梵为奏” 的中国化佛曲——梵呗音乐的创始者。佛教音乐圣地——梵呗寺的恢复重建工作已于200。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新乌龙山剿匪记讲了什么故事,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龙山剿匪记的大结局是匪首之一的钻山豹被剿匪小分队队长刘玉堂打死了,国民党特务四丫头为了给钻山豹报仇抱着刘玉堂跳崖死了,但是刘玉堂被阿西苗苗救了,另一个匪首田大榜也被刘玉堂抓捕了。

乌龙山剿匪记是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一部电视剧,主要讲的是解放初期,湘西土匪和国民党勾结为祸乡里,由刘玉堂为首的解放军剿匪小分队与土匪首领田大榜、钻山豹,国民党女特务四丫头等人展开的斗智斗勇的故事。

在最后一集中,田大榜和四丫头逃到解放军线人岩滚的家里,被岩滚的女儿趁出门挖红薯的时候告诉了剿匪小分队,田大榜和四丫头被岩滚锁在屋子里,阿西苗苗用火烧他们却还是被两人从地道分别逃脱。四丫头藏在尼姑庵的夹壁墙里,被刘玉堂发现后假装要带路去找田大榜,半路上找机会抱着刘玉堂跳崖,结果刘玉堂被阿西苗苗所救,四丫头坠崖身亡。田大榜假冒守墓人躲在烈士陵园,也被刘玉堂和阿西苗苗查到线索抓捕,乌龙山的匪患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卧龙山公刘庙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龙山公刘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卧龙山公刘庙

卧龙山位于县城北鸭儿沟上游、马坊村西的沟壑之中。其山峁梁头突出延伸到马坊水库之中,三面环水,一面连接沟坡坪台。其形状似一条卧龙低头嬉水。若站在鸦儿沟对面的马仔坪眺望,形象极为逼真。自古以来,人们就将其山雅称为卧龙山。

卧龙山因建有歧伯周先祖公刘至圣行宫庙宇而闻名。卧龙山下,昔有溪水缠绕,今有马坊水库碧波涟漪。站在山上,清风拂面,爽洒惬意。四面环视:湖区风光,坎面长堤,深沟曲岸。峭壁悬崖,碧树绿茵,飞鸟翔鱼,尽收眼底,可谓一处绝妙的观赏景点。

公刘庙原建在山头梁峁之上,当地人称其为庙嘴,也就是现在伸入水库的山梁上。公刘庙相传为唐时初建,后来各朝代均进行过修葺或重建。原址上保留有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修公刘至圣行宫并僧房募缘碑》和咸丰元年(1851年)《重修卧龙山乐楼山门碑记》两通,比较祥细地记叙了重修过程及募捐人姓名,原公刘行宫依其山形地势,修建有寝宫、献殿、乐楼、钟鼓楼、僧房、山门及一些附属建筑,格调古朴,雕刻绘画精细,气势恢宏,加之地处沟壑之中,谷深崖峭,苍松翠柏笼罩,四时景明,香客游人不绝。1950年,借破除迷信,将期整体拆毁。1993年,当地乡民不忘歧伯周先祖农师教稼之根本,募集资金,在卧龙山上重修一座公刘纪念堂,迁离了原址,坐北面南。3间仿古式大殿,雕梁画栋,装修典雅,门屏、窗棂、龛阁、廊壁均彩绘公刘迹功德,观者无不肃然起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