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ceo是什么职业岗位(汇总5篇)

浏览

2333

文章

5

篇1:职业女性穿衣搭配 不同岗位有讲究

全文共 1615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每天出入办公室的女生们来说,穿的衣服其实是很重要的,相信很多人内心都是很抗拒职业装的,其实搭配的好看了也是可以展示自己个性的,那么职业女性在穿搭上面有哪些搭配技巧呢?

职业女性穿衣搭配

1、行政族

主基调:端庄大方

行政族作为办公室中的中坚力量,穿着太随便会给企业文化带来不良的影响,但如果穿得太严谨,又会显得古板,缺乏亲和力。因此,优秀的职业女性应该懂得如何在专业及女性两种气质间取得平衡。

一般来说,行政族的着装要领如下:

套装是办公室行政女职员的必选之物,因为它可以使穿着的人显得干净利落,干练坚决。服装的颜色应以白、黑、褐、海蓝、灰色等基本色为主,而搭配一条丝巾,或在套装内穿件亮眼的上衣,既可避免色彩单调带来的沉闷感,又会给人留下干练、充满亲和力与感染力的印象。在不影响工作效率的前提下,职业女性可以通过合身的连衣裙,适当地展现女性的气质与风度。为了适应工作的特点,行政族在面料的选择上应当尽量选用那些不易起皱的丝、棉、麻以及水洗丝等面料,从而保持衣服形态的整洁。

2、创意族

主基调:简约休闲

创意族主要是指从事新闻、娱乐、广告、平面设计、动画制作、形象造型等工作的职业女性,在服装的选择上她们的局限性相对其他行业要小。以创意族的职业特点及对美丽天生的敏感度,随意转变一下思路,巧妙装扮一下,就能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感觉。

3、技术族

主基调:含蓄稳重

实干、沉稳的技术族在着装上不需要过分准备,只需舒服、干净即可。

技术族的着装要领如下:

技术族的人在着装上要体现诚实和稳妥,切忌华而不实。服饰要讲究质地,若有经济能力的局限,则以外观上的大方为原则;应避免怪异、暴露或者过于鲜艳的装扮。

职业女性经典搭配

职业女装搭配一

牛仔裤和白衬衫是GirlBoss必不可少同时又穿着率极高的单品,选择露出脚踝的七分或九分牛仔裤,搭配上优雅简洁的真丝白衬衫,再加上性感的尖头高跟鞋和优雅的黑色拎包,轻松成为职场中的优雅女神。

职业女装搭配二

相比黑色西服套装的低调沉闷,彩色西服可以令商务女性显得更加出众,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一套清爽的蓝色西装更能展现GirlBoss的活力与光彩,只需内搭一件纯白丝质衬衫,外加妩媚的尖头高跟鞋和个性的戒指,立刻变得别致时髦起来。

职业女装搭配三

既有衬衫的时髦正式感,同时又兼具裙装的柔美与好穿,一条设计简洁优雅的衬衫裙绝对是GirlBoss夏日的最爱,再搭配上温柔的针织开衫与裸色手袋、平底鞋,展现强势之外温柔甜美的一面。

职业女性穿衣禁忌

1、忌太紧太短

即使安全的装扮也不能太紧身或者太短,不管你对自己的曲线多么自信,也不能随意暴露,适度宽松的服装总能让你工作起来得心应手。

2、忌丢失职场威严

职场装扮就应该适合办公环境,T台上照搬下来的波西米亚风格、朋克风格等等都不适合办公室,优雅和得体才能保持威严。

3、忌过分随意

本季流行的民族风长裙并不足够实用,穿进办公室难免给人过分随意的感觉,另外拖沓的长裙也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4、忌过分生活化

很多服装虽然平时看起来非常出色,但是并不一定适合在上班时穿着。比如,波普图案长裙搭配平底鞋固然舒适,也很有街头范,但并不适合在办公室里穿着。因为这样的装扮显得人不精神。

5、忌配件乱用

配件在整个服装的搭配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如果这个"睛"点得不好,反而会起到反作用。一般来讲,职场配件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尽量简单。永远不要把装饰繁多的鞋子穿进办公室,那样会使你显得很不专业。

职业女装颜色搭配

1红色:外向的,乐观的,热情的人,喜欢成为注意力和事物的中心。红色的人有很多花样和点子,并且喜欢高谈阔论,尤其是关于自己。

2蓝色:自控能力强,考虑周详,喜欢分析情绪和感受。他们喜欢秩序和条理,但是往往过于保守和拘泥。

3黄色:坚定和力量。信心和竞争力,决断力和冒险精神,而他们对达成目标的迫切心理经常导致莽撞。黄色毫无疑问将成为一群人中的领导头目。

4绿色:平易亲切团队成员,对于风险持规避和谨慎的态度,但对融洽的人际关系非常之重视。他们害怕面对冲突,多数比较害羞和内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公务员包括哪些职业 公务员工作岗位有哪些

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公务员职业包括很多,例如在工商局、税务局、人事局、审计局、统计局、公检法等机关单位的审批、检查、监察人员等。

在中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单位主要包括五类:政府组成部门、党委机关、人大政协机关、群团机关、公检法司部门。公务员应具备以下政治素质:

1、必须具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3、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开拓前进。

4、模范遵纪守法,树立清正廉洁的公仆形象。

5、刻苦学习,勤奋敬业,不断加强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岗位能力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区别

全文共 758 字

+ 加入清单

职业资格证书岗位证书有3点不同:

一、两者的含义不同:

1、职业资格证书的含义: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

2、岗位证书的含义:岗位资格证书是指专业性或技能型要求较强的特殊岗位,所要求的各类上岗证书,如特种作业证书、上岗证书、培训证书等。

二、两者的作用不同:

1、职业资格证书的作用: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劳动活动密切相联,反映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规范。

2、岗位证书的作用:岗位证书是申请相关工作岗位的必备材料;例如航空销售代理岗位资格证书是申请中国民用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业务资格认可证书的必备材料。

三、两者的注意事项不同:

1、职业资格证书的注意事项:

(1)各地区、各部门在开展培训、考核时,要严格按规定颁发证书。对参加各类专业培训的,培训合格后,应由培训机构颁发相应专业培训合格证书。

对参加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合格的,要按《关于开展单项职业能力考核试点工作的通知》(劳社厅发[2005]4号)规定,由各地免费颁发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各地区、各部门不得以职业资格证书代替专业培训合格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

(2)各地区、各部门在实施职业技能鉴定时,要严格审查考生资格条件,认真执行国家职业标准,加强考务管理,确保鉴定质量。对符合要求并经鉴定合格者,方可发放相应技能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各地区、各部门不得擅自降低标准要求,随意发放职业资格证书。

(3)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对证书核发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证书管理工作规范有序。我部将适时对各地区、各部门职业资格证书核发、使用和管理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违反有关证书管理规定的,将严肃查处并予以通报。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物流职业规划:物流岗位分析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物流行业的岗位很多,但大体就分为三类操作人员、中层管理人员、高级管理人才。

2

操作人员的月薪一般在2000到3000元左右,部分岗位能有4000左右。基层操作人员想要升职必须积累几年工作经验,要是有相关的证书,对升职加薪也是有利的。

3

中层管理人员基本上就是部门主管或者经理,这些岗位的薪资就比基层操作人员高了,每月5000~8000,能力强者月薪可上万,这个级别岗位升职机会还是很大的,只要你能力强,业绩突出,必然会升职加薪了。

4

高级管理人才一般是企业执行总监、公司副总、高级行政管理人员等,能胜任这些岗位的都是稀缺的人才,在一些比较大的公司,这个岗位的人年薪上百万也是正常的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招聘陷阱多 哪些职业岗位是陷阱?

全文共 905 字

+ 加入清单

招聘陷阱多哪些职业岗位是陷阱?

招聘陷阱多,哪些职业岗位是陷阱?

借招聘程序员“顺手牵羊”。

一家软件公司以招聘程序员为名,在“笔试”中要求求职者编写程序,8名求职者的试题各不相同,但8段程序恰巧合成了一个项目,考试结果则是无一人被录用。专家建议,在不能判断招聘方真实意图的情况下,求职者应注意自己留存一份劳动成果,要求招聘方签字证明,避免落入“智力陷阱”。

借计件制工种“趁火打劫”。

一家工具厂招用钳工,约定月工资为750元,根据计件数量支付报酬,在上海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后,工人提出加薪,但企业解释称“最低工资标准不适用于计件工”。专家提醒,员工可对劳动定额标准过高的企业向劳动部门投诉。

招聘期货交易员“醉翁之意不在酒”。

施某到一家公司应聘期货交易员,公司表示当即录用,并要求他付2万元开户操作作为培训,待他付费开户后就不闻不问不予录用。

要求“上岗前先缴费培训”。

一家广告公司招聘档案文员职位,面试中要求应聘者先到某某职校付费参加培训,考核后合格方可录用,但培训结束后却告知条件不符、岗位已满,不予录用。

“无中生有”骗取汇款。

一家公司通过电子邮件欺骗上网求职者,告知“聘用你为经理助理”,月薪5000元,同时称“公司在外地,希望汇款200元至公司账号,表示应聘诚意”。求职者汇款后就再也联系不上这家公司。

以“见习岗位”为名“浑水摸鱼”。

一家公司招聘网络管理员岗位,明确表示月薪为2000元,但招聘后却与员工签订“见习协议”,每月仅支付504元的“见习补贴”。专家指出,发布见习岗位的用人单位必须具有劳动保障部门见习基地资质,否则不得发布所谓的见习岗位。

以“考试需买复习资料”为名,实则变相售卖产品。

一家公司要求应聘者支付250元购买“公司资料光盘”,背熟后参加考试,考试合格方可录用。劳动者辛苦复习之后,却发现考试与光盘中资料毫无关系,白白花钱。

“偷梁换柱”招保险代理。

一家广告公司招聘“储备人员”岗位,但在面试中不断询问应聘者营销能力等情况,并介绍保险方面的业务。事实上,这家企业是代理一家保险公司招聘保险业务员,为吸引求职者而发布较为动听的岗位名称。对此,专家建议,求职者可在面试中多了解应聘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