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民国国会议场旧址精品20篇

会议接待工作是一项很复杂,很讲究礼仪的工作。下面是问学吧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民国国会议场旧址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浏览

4841

文章

1000

篇1:凤凰山中共中央机要科旧址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凤凰山中共中央机要旧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凤凰山革命旧址内。

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机要科随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驻于此处。机要科初到延安时,同时兼负中央军委机要工作,科长是邓颖超,后由叶子龙接任,李质忠任副科长。1938年11月20日日本飞机轰炸延安后,中共中央机要科撤出凤凰山麓,迁往八路军总部驻地王家坪。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分别成立了中央机要科,中央军委机要科和中情部机要科。1943年中央决定精简机构,把3个部门合并为中央机要科,驻杨家岭,归中央办公厅秘书处领导。李质忠任科长,曾三任协理员。

1947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机要科随中共中央机关撤离延安。

该旧址是凤凰山革命旧址的组成部分。1961年3月4日,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0月14日,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凤凰山街道:陕西延安市宝塔区凤凰山街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平江起义旧址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平江起义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平江起义旧址原为天岳书院,位于平江县开发区。

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在此领导和发动了著名的“平江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

馆内有:平江起义史料陈列、彭德怀同志光辉业绩陈列、膝代远、黄公略生平陈列、光荣的平江起义团陈列,展品包括珍贵实物136件,图片162张,包括当年平江起义部队使用过的机关枪、子弹以及平江工农武装使用过的土枪、土炮等,资料翔实,内容丰富,真实地反映了彭德怀元帅及其领导的平江起义对创建人民军队、开辟湘鄂赣革0据地、保卫中央苏区、建立人民共和国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1982年天岳书院辟为平江起义纪念馆,-同志为其题写“平江起义纪念馆”

匾额,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被0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国家下发文件将平江起义旧址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门票·开放时间门票:20元交

通交通:景区位于平江县的开发区,交通十分方便。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共赤龙铁区委旧址

全文共 277 字

+ 加入清单

中共赤(岗)龙(母)铁(场)区委旧址位于龙川县田心镇东友村小东坑下围。

旧址建筑建于清代,坐北向南,三进四横一围龙,正屋上五下五布局,总占地建筑面积1875平方米。

1929年春,闽粤赣边五兴龙县苏维埃政府在回龙大塘肚成立,同时设立赤龙铁,龙(县城)老(隆)鹤(市),岗(罗岗)马(石马)坪(大坪),罗(罗浮)黄(陂)区等4个联区政府及其中共区委,骆均光(后曾彪)、崔兰、蔡梅祥(后罗宝良)、刘汉(后刘卓中)分别任4个区的区委书记。1932年,为适应斗争需要,中共赤龙铁区委从回龙园田迁至田心东友村,继续领导赤光、龙母、铁场人民坚持游击战争。

东友村:东友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梧州英国领事署旧址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梧州英国领事旧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英国领事署旧址位于梧州市白鹤山上河滨公园内,是梧州市区著名的清代文物旅游景点和游览胜地。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

1897年,梧州府被辟为通商口岸,英国仅以“二十四千铜钱的地价”买下白鹤山三个山头,在山上建立领事署。1925年夏,广州沙基惨案发生,梧州学生在英国领事署前举行声势浩大的-活动,所有在英领署工作的华人全都辞职,英国驻梧领事-坐军舰退回香港,再没有回来。领事署没有人管理,一天天的荒芜起来。

1928年底,广西省府主席黄绍竑在广州同英国驻广州总领事毕约翰达成协议,英国索回房屋建筑费2.5万港元,将领事署交回广西。1932年,领事署旁竖有“还我河山”石碑,叙述梧州人民反帝斗争驱逐英领事人员和购回领事署建筑、建立河滨公园的经过。领事署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砖木结构,四边有走廊相通,前门有7条砖柱,从大门进去有厢房、办公室、住所等,屋面为琉璃瓦,建筑形式兼有中西方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旧址

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部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旧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北关街延安中学院内。

旧址现保留有带前廊硬山顶砖木结构瓦房两排,南北排列,房屋均坐北面南,每排6间,共12间。

1937年8月25日,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八路军后方留守处。1942年6月10日,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军委的决定,成立了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驻延安北关现址,司令员先后由贺龙、徐向前、王世泰担任。司令部下属八路军120师、留守兵团、晋西北新军、陕甘宁边区保安部队和炮兵团等部队。

时代:1942—1947年

地址:延安市宝塔区城区北关街延安中学院内

保护范围:旧址本体。

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外扩50米。

2018年,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旧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岩村13号旧址占地面积501平方米,建筑面积1186平方米。整幢楼房为土木穿斗式结构,系20世纪30年代建筑,是抗战时期中共公开机关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和秘密机关中共中央南方局办公的驻地。

1939年初,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在重庆成立,最初将办公地点设在城内的机房街70号。但由于城内住房不够使用,加上日机轰炸,很不安全,周恩来到重庆后便指示工作人员在城区近郊另觅新址。在征得原-红岩嘴大有农场主人饶国模女士的同意后,1939年秋天,由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自己设计,将农场一幢三层楼房重建为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的办公楼。从此,红岩村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指挥中心。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邓颖超、秦邦宪、王若飞、吴玉章、林伯渠等都在此工作生活过。

办事处旧址一楼为公开机关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皖南事变以前,这里也是新四军驻重庆办事处。办事处下属的经理科、文书科、总务科、交通运输科和警卫班等机构都设在这里。旧址二楼为秘密的中共中央南方局机关办公地,三楼为秘密电台所在地。办事处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礼堂旧址

全文共 388 字

+ 加入清单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礼堂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礼堂旧址位于延安市南关街。

礼堂建成于1941年10月,由毛之江设计,杨作材负责修正设计,丁仲文和李付缙指导施工,钟敬之承担礼堂内部装饰设计。礼堂为砖木石结构,正门面墙用磨制石块砌筑,面阔24.7米,门庭进深3.5米。内部可容纳1200余人。正面门额上方原有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议长谢觉哉题写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会场”10个大字。后被国民党军队破坏。现刊刻有谢觉哉1956年5月题写的“延安大礼堂”5个大字。在此召开过边区二届参议会及以后历届各次参议会会议外,还在此举行过边区劳动英雄代表大会以及保卫边区、保卫延安干部动员大会等重要会议。

建国以后,曾对礼堂内部进行了改建,外观上仍保持着当年的建筑风格。现仍作为延安的一些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的场所和文化娱乐场所使用。

1961年3月4日,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旧址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旧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桥沟镇文化沟村。

旧址现存数十孔窑洞,其中5孔比较完整,窑洞内有炕,墙壁上有壁龛,窑洞均高2.80—3米,宽2.60—2.80米,进深6.55—7米。

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于1938年7月成立,地址设在延安城内。1939年迁至大砭沟。1940年,又成立了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延安县分团。抗战胜利后,迁至市场沟。团长为柯仲平,副团长马键翎。

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坚持为群众带来鼓舞人心又喜闻乐见的舞台节目,如秦腔、眉户和秧歌剧等。至1940年成立分团时,演职人员已由最初10多人发展到60多人,节目开始以大型历史剧为主。

1944年,将民众剧团延安县分团改为塞延剧团,并改排时装剧,如《神-手》、《中国魂》、《大家喜欢》等。

1947年3月,剧团解散。1948年4月,延安光复后,边区民众剧团恢复重建。1949年6月后,迁至西安。后发展为陕西省戏剧研究院。

桥沟街道:延安市宝塔区辖乡。1972年设桥儿沟公社,1984年改乡。环绕延安市一周,面积167平方公里,人口1.4万。辖白坪、刘万沟、二十里铺、柳树店、北关、王家坪、文二村、南寨砭、黄蒿瓜、炭窑沟、王岔沟、小王庄、常兴庄、张家河、烟洞沟、高家园则、市场沟、薛场、下咀、枣园、方塌、麻塔、野狐子沟、东胜、一里坡、进塔、十里铺、杨家湾、任家窑则、杨家岭、文一村、七里铺、罗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沙角临高台旧址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沙角临高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角临高台旧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沙角社区扯旗山山腰,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建造。临高台为明台暗室组合,占地面积约270平方米。炮巷暗道深长,炮巷入口处为临高台门楼,高约7.8米,宽9.4米,青砖和红砖筑成;炮巷内两侧有暗室,分别为弹药库和兵房;炮巷尽头连接一个水泥、砂石、混凝土筑成的圆形露天炮位,直径为8.5米,现存储弹坑34个,指挥官站位2个;炮巷与炮位相连接处有一长方体形水池,水泥灰砂砌筑,长1米,宽0.52米,深0.55米。临高台所处地势比濒海台为高,两台彼此相连,补充濒海台之不足,声威互壮,扼守相宜。沙角临高台旧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于研究明清海防设施具有重要的价值。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角社区:沙角社区面积11.2平方公里,下辖16个居民小组,户籍人口5740人,外来人口约23000人。社区现有“两委”干部10人(其中支委8人,居委5人,交叉任职3人),高中或以下学历2人,大专或以上学历8人。社区党总支部共有党员238 名,社区下设“两新”党组织8个,“两新”党员60名。2011年社区(两级)总资产6.0291 亿元,总收入7297万元,纯收入 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共和东县委旧址

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中共和东县委旧址位于和平县东水镇街镇东水中心小学。

1940年11月,党组织派陈坤贤到东水小学以教书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1941年2月,中共后东特委决定从和平县委分出和东县委,由陈坤贤任县委书记,组织部长骆维强,宣传部长骆灿,--部长林镜秋,青年部长刘奇。县委设在东水中心小学,上属后东特委领导,下辖和东片党组织。

该校始建于1940年,后经多次重修,占地面积2670平方米,建筑面积1588平方米。

东水镇:一、人口、户口、辖区村、居委会个数情况东水镇地处东、俐江汇合处,水力资源丰富,水能巨大。全镇总人口37000人,其中农业人口34983人,总户数6801户,其中农业户6398户;辖区19个村委会和一个居委会,其中少数民族村1个。二、区域面积、耕地、林地面积情况全镇区域面积15270公顷,其中镇区占地面积3公顷;耕地面积1206公顷,其中水田973公顷,林地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红军游击队及地下党活动旧址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游击队地下党活动旧址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军游击队及地下党活动旧址

红军游击队及地下党活动地址:牛街、洛旺、桐梓林、牛街中学(彝良二中前身)。1933年,在0东川中心县委领导下,由0党员杨伟贤直接指挥的第四路救贫义勇军(属红军游击队性质),曾在牛街、洛旺、桐梓林、0坎、红岩沟等地和镇雄、威信、建武、兴文一带发展革命武装、打击反动势力,并于同年11月12日分路歼灭桐梓林、果稠坝的堵卡武装后,于13日凌晨会攻牛街分署,占领牛街镇。1935年2月10日,中央红军在扎西组建了川滇黔边区红军游击纵队,徐策、余泽鸿主要负责。纵队以大雪山为根据地,曾在彝良洛旺、牛街和树林一带活动打击地霸,救济民众,播下革命火种。第四路救贫义勇军余部组织起来参加纵队活动。

从1943年起,0云南省工委先后派出方在光、陈季伯、罗文贤等0党员到牛街中学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在进步校长高丕文的支持和保护下,1945年12月创办《牛街旬刊》,作为地下党的喉舌和-工作的纽带,发挥了重要作用。1946年11月和1947年5月,0镇彝威第一个党小组和第一个党支部均在桐梓林建立,并以此为根据地积极开展武装起义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重庆国泰大戏院旧址

全文共 943 字

+ 加入清单

国泰戏院建于一九三七年二月八日。地址在柴家巷口,也就是今天的解放碑闹市区的美美时代百货旁。国泰大戏院建成之初,戏院内有座位一千五百个,顶上有六盏磨砂大吊灯六,灯光皆从四周墙壁夹缝射出,墙上尚有八个大风扇,戏院门口则有霓虹灯构成的“国泰大戏院”五个的大字,整个建筑,在那时实在是很时髦了。

而国泰的出名,并不在建筑,而在抗战时期的话剧演出。抗战时期,北平沦陷,上海亦成孤岛。许多文化及演艺界人士,纷纷涌向陪都。在这个相对和平稳定的山城,便形成了很浓的文化及艺术空气。更加令人瞩目的,是他们在陪都的最先几年,上演了许多抗战的剧作,为抗战竭尽宣传之力。其中的许多剧作,都是在国泰大戏院演出。

在抗战期间上演过94出话剧的重庆国泰大戏院,被誉为我国剧场史上的一颗明珠,它是大后方抗日救亡话剧的演出阵地。

一九三七年十月一日,怒吼剧团在国泰演出《保卫卢沟桥》,此为抗战话剧演出在重庆的发端,此后,国泰便成为抗战时期后方话剧演出的基地。《放下你的鞭子》、《八百壮士》等著名的剧目,都是在此首演。

中国话剧史上,有几次著名的“重庆雾季公演”。这些公演,主要是在国泰进行。在两次雾季公演里,有许多剧作为后人熟知,比如夏衍的《法西斯细菌》、陈白尘的《结婚进行曲》、欧阳予倩的《忠王李秀成》、老舍的《面子问题》。

1938年10月,日军对我国展开大规模进攻,民众掀起募捐高潮。重庆影剧界决定上演《为自由和平而战》募集5万元制作寒衣5万件,不仅普通券被一抢而空,荣誉券也有许多人购买。石曼说,“当年重金购买演出券的人,为的是抗日,为的是爱国。”

“大后方的影剧明星既在战火中演出,更像打仗一样参加抗日救亡演出。”石曼说,日军轰炸的警报一响,大戏院的演出立即闭幕,空袭一过,演员观众又回到剧场,战时国泰的演出从未长时间中断。

截至1943年,国泰大戏院被政府当局明令禁止演话剧,这里已上演了94出话剧。至今,国泰电影院门厅右墙的石壁上仍篆刻着郭沫若、夏衍、白杨等艺术家为大戏院留下的签名。

在国泰大戏院的舞台上,许多中国戏剧史及电影史上的杰出人物,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张瑞芳、秦怡、舒绣文、陈波儿、黎莉莉、赵丹、白杨、蓝马、金山,这些名字象闪烁的群星,照亮了国泰大戏院的舞台,也照亮了灰蒙蒙的雾都的天空和抗战时的中国戏剧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国共产党广东区执行委员会旧址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共产党广东执行委员会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国共产党广东区执行委员会旧址楼高三层,总面积约700平方米。这里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广东区执行委员会所在地。广东区委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的地方区委之一,管辖区域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南部、香港、云南、贵州以及海南甚至深入到南洋一带,成为当时最大的区委。

1924年10月,周恩来回国后接任区委委员长一职,1925年2月,由陈延年担任书记。区委机关设组织部、宣传部、工人部、农民部、军事部、妇女部、监察委员会和秘书处等机构。当年,陈延年、周恩来、彭湃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驱曾在这里办公,领导广东人民开展革命斗争。一楼开有中药铺、杂货铺、鞋铺、小吃店等4个店铺为区委的工作做掩护。

1925年上半年,这里专门设立监察委员会,成为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地方纪律检查机构,开辟了中共纪检工作的先河。

2019年,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共德庆地下党小组旧址

全文共 294 字

+ 加入清单

中共德庆地下党小组旧址(斌山中学文武宫)

斌山中学创建于1944年。1946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此建立了中共德庆地下党小组,校长徐儒华同志担任书记。中共德庆地下党小组在校园内对学生进行革命教育,教唱革命歌曲,积极鼓励广大师生投身革命。解放战争时期,马圩斌山中学师生及家属20人毅然走上革命道路,他们有的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有的留在敌占区从事地下工作。“把世界文明迎头赶上去,将中华民族重新救起来”,这是当时斌山中学门口的对联,体现了斌山中学把推崇世界文明、振兴中华民族作为学校最高教育的目标;同时,党小组在此成功地领导和策划了多次推翻国民党政府-派的战斗,为德庆解放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共广东省委驻地旧址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中共广东省委驻地旧址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瑶坑旧址位于南雄市黎口镇瑶坑村。

1938年广州沦陷,中共广东省委为了便于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于1939年冬由韶关迁到南雄县承庆乡第六保瑶坑村(即现址),省委书记张文彬、组织部长李大林、宣传部长涂振农(后叛变)都先后到过瑶坑开展工作。中共广东省委在这里领导全省人民进行抗日武装斗争,南雄成为当时广东人民抗日的大后方。1940年7月,省委机关迁往始兴红围。

旧址由大小共5间房屋组成,均属土木结构,总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房屋高4米左右。从道路侧进入第一间房就是原来的办公室,面积约50多平方米;其余四间是休息、秘密会客室。近10多年来,当地人民为保护这一革命旧址,原居住在这些房屋的人家相继迁出这几间房子,一直空着让人参观。房屋已损坏严重。

2009年1月,省委书记汪洋在韶关市进行专题调研时指示,要求做好中共广东省委、粤北机关旧址的保护工作。3月,省委常委会作出修复保护和利用中共广东省委、粤北机关旧址的决定,并决定建设相应的历史陈列馆。2010年6月29日上午,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机关旧址修复和陈列馆建设工程落成仪式在韶关市隆重举行。

2010年5月10日,瑶坑和红围、五里亭等三处省委机关旧址被省政府批准公布为第六批升级文物保护单位。6月29日,省委机关旧址及陈列馆被公布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党史教育基地"和"韶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枣园中央医务所旧址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枣园中央医务所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枣园中央医务所旧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枣园镇枣园村。

1943年,由中央医院院长傅连暲与苏联医生阿洛夫主持,在枣园村沟口面西的阳坡上(今枣园中心小学上方)建起了中央医务所。主要建筑为一座西洋式砖木结构的大房子,用做门诊部。医务所的主要任务是为居住在枣园的中央--就近看病查体。因当时经费困难,药品缺乏,一般不对外诊治病人。后来,中央--了解到枣园附近群众因治病难发愁时,明确指示医务所要增加设备人员,扩大服务范围,把解除周围群众的病痛作为自己的应尽职责。为此,医务所人员深入群众,免费送医送药,同时宣传医药卫生知识,帮助制订卫生公约,同封建迷信活动与不良卫生习惯做斗争,从而大大提高了群众的健康水平。苏联医生阿洛夫因成绩突出,1944年6月30日,被授予“模范医生”的称号,毛泽东亲笔为他题写了奖状。

中央医务所旧址,是枣园革命旧址的组成部分。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0月14日,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枣园村:枣园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罗坊会议旧址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罗坊会议旧址

位于渝水区罗坊镇东南2公里的陈家闹,属近代南方普通店房风格,三开间一厅两厢,中厅分为前后二室。前室为当年的会址,后室为警卫人员住处,左厢是毛泽东居室兼办公用房,右厢为周以栗住室,面积为201.47平方米,屋脊高6.75米,保持完好。

1930年10月下旬,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率领红一方面军,由湘东赣西进入袁水与瑞州之间开展工作,准备与敌决战。10月25日,红一方面军总部从黄土岗移驻罗坊院前村,总前委与江西省行委在陈家闹一家店铺里举行重要会议,简称“罗坊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总前委成员、军以上领导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和中共中央长江局负责人周以栗等人。10月26日,会议通过了《目前政治形势与红一方面军及江西党的任务》的决议案。10月30日,会议决定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这次会议统一了红军和江西党的思想和行动,为胜利粉碎敌人第一次“围剿”创造了条件,这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渌口伏波庙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旧址

全文共 884 字

+ 加入清单

渌口伏波庙(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旧址)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渌口伏波庙——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旧址位于株洲市株洲县渌口镇南端伏波岭(又名小石围)上,濒渌水北岸,前有石崖壁立,下临深潭。

据《后汉书·马援传》记载,东汉建武十七年(41年),交趾女子徵侧、徵贰受太守苏定所迫,率众造反,占岭外六十余城,侧自立为王。光武帝因马援习水战,且为骁将,遂拜伏波将军。马援率官兵2万人,楼船二千艘南征,斩首五千,降以万计,功成回师。马援南征时,往返途经县境,曾在渌口及昭陵滩等处屯宿。后人为纪其事,将马援在渌口屯兵之处取名伏波岭。又据《伏波古庙记》载,自唐代起,邑人即在伏波岭上修建庙宇,供奉马援。唐以后,屡有废兴,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重修。

1926年,渌口附近农民运动蓬勃兴起,伏波庙成为渌口农民协会、女子联合会和国民党醴陵县二十二区党部的办公场所。1927年2月,毛泽东到渌口考察农民运动,在伏波庙内召开渌口地区农民运动骨干分子会议。1944年9月,日本侵略军飞机轰炸渌口,伏波庙毁于一旦。

为纪念毛泽东早期革命活动,缅怀渌口农民运动先烈,1968~1970年,省、市资助,群众赞助,捐工献料,模仿旧制,重修伏波庙于原址。修复后的伏波庙为青封火山墙式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为前厅、后厅、面阔三间,中部有两天井,东侧为厢房,均系硬山顶,庙宇红墙青布瓦、画阁雕栏。

渌口伏波庙——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旧址于1999年4月被株洲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1月被株洲市委宣传部公布为株洲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马援(前14~49年),字文渊,东汉名将,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汉光武帝刘秀曾赐予他“伏波将军”的称号,因而后世人也称他为“马伏波”。青年时期的马援无心死抠书本,总想到边郡去养马放牧。王莽当政时他做了郡里的督邮(郡吏),在一次押送罪犯时,出于同情放走了犯人,他自己也逃之天天,躲到当时边郡北地(郡治在今甘肃庆阳西北)。后来得到朝廷赦免,便留在北地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延一井旧址

全文共 695 字

+ 加入清单

延一井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延一井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采油井旧址。位于陕西省延长县城西门桥小学院内,是中国大陆地区最早的一口采油井。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开办延长煤矿,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陕西巡抚曹鸿勋聘请日本技师佐藤弥四郎开凿油井。同年九月三十日出油,日产原油1.5吨。该油井被命名为“延一井”,油井旧址现保存有抽油机等全套设备。

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载:“高奴县有洧水,肥可燃。”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河水》也记载:“高奴县有洧水,肥可燃,水上有肥,可接取用之”。洧水即为延河一支流,“肥可燃”则是指洧水水面上漂浮着的一种肥腻的物质,可以燃烧。这是目前所知我国古代最早的关于石油的文献记载。到了唐代,延安石油已被使用于日常生活之中。段成式在《酉阳杂俎·前集》10卷《异物》中记载:“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宋代著名政治家、科学家沈括在任延州知州兼延路经略安抚使期间,对延安境内出产的石油进行了科学考察,科学地预见石油“后必大行于世”(《梦溪笔谈》)。-

到了元代初期,延安的石油开发利用也进入了新的阶段,成书于元大德七年(1303年)的《元一统志》载:“在延长县南迎河有凿开石油一井,其油可燃,兼治六畜疥癣。岁纳壹百壹拾斤。又延川县西北八十里永平村有一井,岁办肆百斤入(延安)路之延丰库。”-

清代雍正年间曾任延安府知府的安徽南陵人吴瑞,曾写有《延长观石油井》诗,其曰:“万山碛里行,广安城之北。草木复青葱,掩映石井侧。土人说奇产,石油井中得……天地钟灵异,造物生奇特。”而清代乾隆本《延长县志》将“油井波涵”列为延长八景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毛尔盖会议会址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毛尔盖会议会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毛尔盖会议会址位于松潘县毛尔盖区上八寨乡索花-庙,现寺庙已毁,仅存残垣断壁。1935年8月20日,0中央在此召开政治局会议,针对沙窝会议后张国焘又提出西出阿坝北上向青甘边缘地区退却的主张,会议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指出红军应占取以岷州为中心的洮河流域东岸,依托这一地区向东向陕甘发展,以实现创建川陕甘革0据地的战略目标,再次肯定创建川陕甘苏区方针的正确性。

会议还决定由毛泽东起草《关于目前战略方针之补充决定》,以补充两河口会议通过的决议。毛尔盖会议是两河口及沙窝会议的继续,对提高广大指战员对北上路线的认识,克服张国焘右倾逃跑主义的阻挠起了积极作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