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2832

文章

34

篇1:南京长江大桥属于古建筑吗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南京长江大桥不是古建筑

古建筑指的是有着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建筑,包括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而南京长江大桥的建造时间是1960年1月18日,历时八年于1968年9月铁路通车,12月公路通车。虽然它有着很重要的历史意义,但是它不是建国之前的建筑,所以它不是古建筑,而是现代的建筑。

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是南京标志性建筑,在中国桥梁史乃至世界桥梁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有争气桥之称。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东部地区交通的关键节点,上层为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各有2米多宽的人行道,连通104国道、312国道等跨江公路,是沟通南京江北新区与江南主城的要道之一,下层为双轨复线铁路桥宽14米、全长6772米,连接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干线,是国家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脉。

大桥由正桥和引桥两部分组成,正桥9墩10跨,长1576米,最大跨度160米。通航净空宽度120米,桥下通航净空高度为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以上24米,可通过5000吨级海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独一无二的古建筑:永定土楼的历史介绍

全文共 1057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土楼顾名思义,就是用一定比例的土和和沙子搅拌而成的混合土在加上木料做成的构架建成的房子。由此可以看出他独特的艺术气息,那么大家知道土楼最早是在哪里出现的吗?不知道的话那么小编就偷偷的告诉你们把,就是在永定,他位于湖雷镇下寨村,在哪里有着福建最早的土楼,下面就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永定土楼,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永定,是纯客家县,是福建拥有最多的土楼的县,总共23000多座。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山区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2008年7月,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

土楼分方形,圆形,五角形,八角形,日字形,回字形,吊脚楼等多种内型。永定区共有着名的圆楼360座,方楼10000多座。其中最着名的的土楼有-福建土楼王-承启楼,土楼王子-振成楼,土楼公主-振福楼。其中,承启楼是福建土楼当中建筑规模最大的,2010年进入世界吉尼斯最大土楼纪录。

福建土楼的形成与历史上中原汉人几次着名大迁徙相关。西晋永嘉年间即公元4世纪,北方战祸频仍,天灾肆虐,当地民众大举南迁,拉开了千百年来中原汉人不断举族迁徙入闽的序幕。进入闽南的中原移民与当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闽南话为特征的福佬民系。辗转迁徙后经江西赣州进入闽西山区的中原汉人则构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话为特征的客家民系。

福建土楼所在的闽西南山区,正是福佬与客家民系的交汇处,地势险峻,人烟稀少,一度野兽出没,盗匪四起。聚族而居既是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要求,更是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使然。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

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这些独一无二的山区民居建筑,将源远流长的生土夯筑技术推向极致。客家是汉族中的一支重要民系,族祖是中原人,因战乱和灾害曾有五次较大规模的南迁历史。一部分辗转到了福建,形成客家民系。

永定客家土楼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的建筑艺术、建筑风格都积淀了独具特色的模式和内涵。在永定2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2万多座土楼,其中有三层以上的大型建筑近5000座,圆楼360多座。这些立面多姿、造型各异、高大雄伟的方圆土楼,以自然村落为单位,错落有致、和谐协调地与蓝天大地、青山绿水融为一体,组合成气势磅礴、壮丽非凡的土楼群体,形成让人“消魂夺魄”的奇特景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四大古建筑是哪四个

全文共 776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我国四大古建筑分别为:承德避暑山庄、山东曲阜三孔、北京故宫、山东泰安岱庙。

我国拥有不少精美绝伦、规模宏大的古建筑,这些建筑物是古人智慧和建筑技术的结晶,那么被称为四大古建筑的分别是哪些建筑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

1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山庄始建于1703年,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

山东曲阜三孔: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南门内,是祭祀孔子的庙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以孔子的故居为庙,以皇宫的规格而建,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曲阜孔庙是祭祀孔子的本庙。

3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4

岱庙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南麓,俗称“东岳庙”。始建于汉代,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地方。坛庙建筑是汉族祭祀天地日月山川、祖先社稷的建筑,体现了汉族作为农业民族文化的特点。坛庙建筑的布局与构建同宫殿建筑一致,建筑体制略有简化。

5

避暑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环绕山庄蜿蜒起伏的宫墙长达万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借助自然和野趣的风景,形成了东南湖区、西北山区和东北草原的布局,共同构成了中国版图的缩影。宫殿区建于南端,是皇帝行使极力、居住、读书和娱乐的场所,至今珍藏着两万余件皇帝的陈设品和生活用品。避暑山庄这座清帝的夏宫,以多种传统手法,营造了120多组建筑,融汇了江南水乡和北方草原的特色,成为中国皇家园林艺术荟萃的典范。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夏县文庙大成殿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夏县文庙大成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明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县瑶峰镇南关村解放南路80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据庙中碑文所载,该文庙始创与宋朝。

夏县文庙位于夏县城内解放南路学巷内。据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夏县志》记载,文庙始建于宋,元至元十四年(1354年)重修,明清时期屡次增建修葺。现仅存大成殿。

夏县文庙大成殿,面阔七间,进深八椽,单檐歇山顶,筒板瓦屋面,琉璃剪边,两山面博风板和山花表面皆镶以琉璃饰品。外檐下设有斗栱,柱头斗栱为六铺作出三下昂,补间铺作逐间施一朵,当心间出斜栱,前檐各次间和稍间为双重栱,尽间的形制同柱头铺作。后檐各次间、稍间以及两山面各间皆用单栱。栱眼壁间彩绘云龙凤舞图案。梁架结构为殿内厅堂做法,八架椽屋前后乳栿用四柱。平梁上施蜀柱、叉手,叉手与丁华抹颏栱相交承托脊槫。各槫下襻间均为捧节令栱。柱身有收分,并有侧脚。

夏县文庙大成殿是山西境内保存规模最大的县级文庙大成殿,其琉璃脊饰保存完好,具有较重要的历史价值。

2004年,授予运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授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铜仁中南门明清古建筑

全文共 228 字

+ 加入清单

铜仁南门明清古建筑

铜仁中南门古建筑位于铜仁市中山路两侧及大江北路东侧,始建于明初,清代续修,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清代遗构。中南门古建筑占地面积11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555

平方米,分东、西两个部分。东部为庙宇、城墙、码头、民居。庙宇依山而建,民居以江为屏,多为前店后宅,周以高墙围护,内辟若干天井。多为四合院,亦有三合院,虽然中轴对称,但大门随地势多朝巷口而不向大街。铜仁中南门建筑群是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传统文化水0融的结果,是武陵山区历史发展的实物见证。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景区古建筑如何预防火灾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休闲旅游逐渐成为老百姓的时尚活动,元旦、春节、五一、国庆、双休日等假日期间,选择出门旅游的普通百姓越来越多。景区内客流量的增加,使在古建筑内参观或烧香拜佛时发生火灾的概率也随之增加。那么景区如何预防发生火灾事故呢?景区古建筑如何预防火灾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景区安全知识。

一要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狠抓各项安全制度的贯彻落实,用严格的制度规范内部人员或游客的消防安全行为。

二要组建寺庙等景区内部的义务消防队,并对义务消防队员进行专门的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防火和灭火技能,具有一定的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

三要及时整改火灾隐患。古建筑单位对存在的火灾隐患,能整改的要及时进行整改,一时难以整改的要列出计划限期整改,同时要给予相应的财力支持,切不可养患成灾。四要提高古建筑单位内部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经常对其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使全体人员真正掌握消防工作的“四懂四会”内容(四懂:懂得岗位火灾的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扑救火灾的方法;懂得逃生疏散的方法。

四会: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报火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疏散逃生),掌握简单的火场自救逃生方法,掌握基本的灭火方法,会使用灭火器材扑救初起火灾,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在山西夏县发掘了什么遗址

全文共 453 字

+ 加入清单

山西夏县发掘出了第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名为夏县西阴新石器遗址。西阴村遗址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1926年由考古学家李济主持发掘,它是中国考古学者主持发掘的第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具有划时代意义。在1994年进行了第二次发掘,为新石器时代仰韶庙底沟文化、西王村三期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三里桥类型文化和商代二里冈文化,庙底沟类型文化和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最为丰富。

简介

夏县西阴新石器遗址位于中国北部的山西省夏县境内,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西阴村遗址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1926年由考古学家李济主持发掘,它是中国考古学者主持发掘的第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出土文物

仰韶庙底沟类型文化遗迹有半地穴式圆形或长方形房址及不同形状的灰坑。出土遗物包括石、骨、蚌、陶等类。主要器型有釜、灶、夹砂罐、尖底瓶、直口或敛口钵、敛口瓮、缸、彩陶罐等。

庙底沟二期文化遗迹有圆形半地穴式房址及不同形状的灰坑。遗物以陶器为主。主要器物包括夹砂瓮、缸、折沿罐、釜灶、双耳壶、高颈瓶、钵、盘、器盖。其它遗物还有石刀、锛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古色古香的复古建筑:太白楼

全文共 648 字

+ 加入清单

步入济宁古色古香的复古建筑——太白楼,肯定让你印象深刻。从它四周的建筑,色彩,砖瓦能看出这一座建筑对先人“李白”有着怎样的敬意。在济宁文化中,太白楼是为李白纪念馆,那么太白楼的具体介绍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太白楼在济宁旧城墙上,两层飞檐,歇山,高20余米,总面积4000余平方米。据《山东通志》记载:太白楼原名贺兰氏酒楼,并非李白的旧居,因当年李白常在此宴饮,后人敬重李白,称之为太白楼。今天的太白楼虽然不再是可以饮酒的场所,但楼的周围仍多酒馆、酒庄,参观了太白楼中的文物展览,就近择地饮酒,正可以体会“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豪情。

太白楼,顾名思义,和吾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有关,原名太白酒楼。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济宁左卫指挥使狄崇在重建“太白酒楼”,以“谪仙”寓意,依原楼样式,移迁于南城墙上,并将“酒”字去掉,名为“太白楼”,后于明、清、民国间历代重修。

现在的太白楼是1952年在旧城墙上重建。虽为重建,据今也60年,正是最佳状态,颇有点洒脱豪迈。大约是占了诗仙的灵动之气。

有人考证:太白酒楼是天下第一座酒楼。因为在此之前,唐朝人称喝饮卖酒的地方为旗亭。李白将自己的家命名为酒楼。从那以后,天下皆酒楼。

太白楼现为李白纪念馆。要想饮酒,只能到太白楼临近的酒店饭庄了。现在太白遗风减弱,叫酒楼的越来越少。不少人自视甚高,以为“酒楼”一词不雅,殊不知这是吾国最伟大诗人李白的命名。

你可能也喜欢:

台湾客家人名人盘点

细数济南历史名人:你听过几个?

哈尔滨历史名人大搜罗

赫赫有名的甘肃葡萄酒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旅行攻略:哪10大中国著名古建筑值得去?有哪些旅游注意事项?

全文共 2115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人们对旅游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外出旅游度假,国内旅游景点有很多,我们可以在国内旅游,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国的一些古建筑惊艳了世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旅行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旅游小常识

1、在青山绿水间旅游要学会走路。掌握“走路经”者玩得轻松、愉快又安全;反之则劳累、紧张,甚至受伤。

2、要走不要跳三步并做二步走或蹦蹦跳跳会加重膝踝负担,容易劳累或受伤。

3、要匀不要急匀速行走省体力,而且有利于保持良好心态;急一阵歇一阵的走路方式累人。

4、快去慢返上午出游的路可走得稍快,傍晚返程则要慢些走,以免疲劳的关节、肌腱受伤。

5、走阶不走坡上下山时尽量走石阶,少走斜坡。这样较符合力学和生理要求,安全又省力。

6、走硬不走软在水泥、沥青、石板等硬地上行走比在草地、河滩、湿地等软地面行走更省劲和安全。

7、避滑就涩,宁可绕点路从较涩的雪地、草坡走,也不走既滑又危险的冰面、沙石坡,以求安全。

中国的古建筑惊艳了世界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境内居住着五十六个民族。古代各族人民,依自然条件与当地可能提供的建筑材料,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与需要,各自构筑了不同民族风格的建筑,共同丰富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内容,而这些建筑至今都驰名中外、誉满全球。

1、万里长城

长城象征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里山峦重叠,形势险要,气势极其磅礴的城墙南北盘旋延伸于群峦峻岭之中。

2、莫高窟

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大、营建时间长、内容丰富、保存完整的佛教石窟寺庙遗址之一,被誉为“沙漠中的美术馆”和“墙壁上的博物馆”,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3、恒山悬空寺

悬挂在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间,竖内仅存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庙,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令人叹为观止。

4、赵州桥

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早、保存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赵州桥的雕刻艺术,包括栏板、望柱和锁口石等,其上狮象龙兽形态逼真,琢工的精致秀丽,不愧为文物宝库中的艺术珍品。

5、大雁塔

大雁塔仿西域窣堵坡形制,砖面土心,不可攀登,每层皆存舍利。诗人岑参曾在诗中赞道:“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6、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被称为“世界屋脊明珠”,它是拉萨乃至青藏高原的标志,这座世界上海拔高雄伟的宫殿里,收藏着极为丰富的文物和工艺品,同时也珍存着独一无二的雪域文化遗产。

7、蓬莱阁

整个古建筑群亭台楼阁分布得宜,寺庙园林交相辉映,因势布景,协调壮观。整个建筑陡峭险峻,气势雄伟,朱碧辉映,风光壮丽。

8、西安钟楼

西安钟楼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众多钟楼中形制大、保存完整的一座。在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宝顶,金碧辉煌。

9、故宫

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现存大、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10、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一个如此热爱并珍视自己历史的民族,一个凝聚着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的民族,呈现出如此的古建筑,足以惊艳全球。

旅游卫生以及防护常识

中暑

夏季气温比较高,但是依然阻挡不了游客们想要游玩的心,夏季出游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中暑。中暑的主要症状是大汗、口渴、头昏、耳鸣、眼花、胸闷、恶心、呕吐、发烧,严重者会神志不清,甚至昏迷。人长时间地处在高热、高湿热环境中容易中暑,所以盛夏旅游,导游员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游客长时间地在骄阳下活动。若有人中暑,可置患者于阴凉通风处,平躺,解开衣领,放松裤带;若有条件可让其饮用含盐饮料,对发烧者要用冷水或酒精擦身散热,服用必要的防暑药物;缓解后让其静座(卧)休息。严重中暑者做必要治疗后应立即送医院。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在游玩的时候我们要注意饮食安全,品尝一些美食的时候要保证食品安全,食物中毒的病症是上吐下泻,特点是起病急、发病快、潜伏期短,若救治不及时,会有生命危险。发现旅游者食物中毒,让其多喝水缓解毒性,严重者立即送医院抢救,食物中毒都由饮食不卫生引起,导游员要随时提醒旅游者不要食用摊上的食物。

骨折

旅游者骨折,须及时送医院救治,但在现场,导游员要做好:一是止血。止血的常用方法有手压法,即用手指、手掌、拳在伤口附近一侧压迫血管止血;加压包扎法,即在创伤处放厚敷料,用绷带加压包扎;止血带法,即用弹性止血带在伤口近心脏的大血管上止血。二是包扎。包扎前好要清洗伤口,包扎时动作要轻柔,松紧要适度,绷带的结口不要在创伤处。三是上夹板。就地取材上夹板,以求固定两端关节,避免转动骨折肢体。

心脏病突发

心脏病突发多发于有心脏病的朋友或中老年朋友,因此在外出游玩的时候要先进行体检,确保自己的身体安全。旅游者心脏病突发,切忌急着将其抬或背着去医院,而应让其就地平躺,头略高,由患者亲属或领队或旅游同行者从患者口袋中寻找备用药物,让其服用;同时,地陪应立即跑到附近医务所找医生前来救治,病情稍稳后送医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郭松年住宅欧式古建筑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郭松年,字椿森

桐岭乡雅岗村人,宣统元年(1909年)己酉科拨贡。留学日本曲町区政法学校,曾任云南补用直隶州判,广西督军署秘书长总统府秘书,广东督军府少将参谋长、民国国会参议员。

郭宅始建于民国初年,占地面积l9l3平方米,建筑面积2741平方米。主房三层,辅助用房二层,砖石混合结构。该宅在布局上为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由于受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其建筑造型既精巧玲珑,又富丽高雅。正立面进口三个砖拱券,二、三房也为三个砖拱券凹廊,配以精致青色陶瓷栏杆,墙面采用细石膏罩面,冠以拱线,花锦等艺术造型。地面采用方块红阶砖面,木楼,木门,双开木窗;并在门窗顶上绘以中国传统艺术的八仙故事等彩画雕饰,人物栩栩如生,虽历几十年仍清新如初。房前设有庭院,种植花草林木。院前设一池糖,呈半月形,与整个建筑相互映衬,别有情趣。现该宅大部分建筑完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国古建筑中有哪些数学元素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别具特色的中国古建筑汇集了各代工匠们的聪慧,与别的造型艺术类别(如书法艺术、水墨山水画等)不一样的是,在中国古建筑管理体系中,突显应用了认真细致的“数学原理”。工匠们一直可以应用逻辑性认真细致的数学语言来纪录工程建筑的室内空间形式和工程施工方案,绝妙的计算能力被应用得酣畅淋漓。

中国古建筑中有关房顶曲线形式的设计方案有“举折之制”的叫法。细心细读“举折之制”,我们可以发觉房顶曲线的每一折全是在其“前一折”的基本上做有规律性的数值转变。

在我国少数名族的中国传统建筑也包括着很多数学应用。苗族建筑以干栏式吊角楼主导,架构每两檩中间的结构形式称之为“一步架”。苗居以“步架”的结构变位系数和“八”的数据方式紧密结合,可在平面图室内空间上一切一个方位调整伸缩式,以融入各种各样必须。除此之外,广大苗族地区特点风雨桥內部有很多互相垂直的构造,如柱头与坊条就相互之间竖直,且桥的结构对称性,因此,在设计方案中随处由此可见设计师对占比的测算。

古代人在沒有三维打印、参数化设计手机软件的标准下,可以造就出丰富多彩的曲线形状,在其中一个十分关键的基础数学便是数列。这类观念在中国工程建筑在历史上称为叠涩。叠涩是一种古时候钻石结构建筑的砌法,这类方式 根据一层层层叠向外挑出或放到,向外挑出时要担负顶层的净重。叠涩法关键用以初期的叠涩拱、砖塔出檐、须弥座的束身、墀头墙的拔檐等,通常常见于砖塔、石塔、砖墓穴等房屋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翻译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的意思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意思是司马光字君实,是陕州夏县人。这句话出自《宋史·司马光传》,主要讲的是司马光用大石砸破水缸救出掉在大水缸里同伴的故事。

《司马光砸缸》原文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中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之,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翻译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就已经稳重的像一个大人,听到老师讲解《左氏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给家人讲他学到的知识,他立即也明白了《左氏春秋》的内涵,从此手里放不下书本,甚至到了忘记了饥渴,冷热的程度。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不小心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放弃他都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水涌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文物古建筑消防知识

全文共 1814 字

+ 加入清单

文物建筑保护范围内严禁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严禁燃放烟花爆竹。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文物古建筑方面的消防知识,供大家参考。

文物古建筑消防知识十、认真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文物建筑产权单位和管理使用单位应当开展经常性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增强防火安全意识,掌握防火技能。单位人员应当懂得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会报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疏散逃生自救。要结合实际对公众开展消防宣传,在醒目位置设立消防安全警示标识,张挂消防安全宣传图标。

看过“文物古建筑消防知识”

文物古建筑消防知识四、严格用火管理

文物建筑内严格控制使用明火。用于宗教活动场所或者民居建筑等确需使用明火时,应加强火源管理,采取有效防火措施,并由专人看管,必须做到人离火灭。

文物古建筑消防知识三、严格消防设施管理

对文物建筑应根据防火需要和实际情况,确定消防车通道(消防道路),配置必要的消防给水系统、消防设施、设备和器材,确定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保持防火间距。用于参观、游览和经营场所的文物建筑,要切实采取人员的安全保障措施。

文物建筑毗邻区域和保护范围内不得擅自扩建或搭建建(构)筑物、占用防火间距和消防车通道(消防道路)。对文物建筑消防设施、设备和器材要加强日常保养维护和定期检测,确保使用功能。

文物古建筑消防知识一、切实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文物建筑的产权人或者管理、使用人是消防安全责任主体。

文物建筑产权单位或者管理、使用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并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职责。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消防安全责任人,统筹安排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文物建筑应当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履行制定落实消防工作计划和消防安全制度,组织开展防火巡查和检查、火灾隐患整改、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等职责。

文物古建筑消防知识七、严格大型活动管理

在文物建筑保护范围内举办祭祀、庙会、游园、展览等大型活动,主办单位应进行防火检查,增设必要的消防设施、设备和灭火器材,同时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预先组织演练。要按规定事先将活动情况和消防措施报当地公安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举办活动。

文物古建筑消防知识二、建立完善专门机构和专兼职消防队伍

文物建筑产权单位或者管理、使用单位应当设置(确定)内设专门机构,或者确定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具体实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应当依法建立专职或者志愿消防队伍,结合实际配备相应的消防装备和灭火器材,定期开展防火灭火训练。

文物古建筑消防知识五、严格用电管理

文物建筑内配电设备、电气线路、电器选型、安装等应符合相关规范和防火要求,并配备适用的电器火灾防控装置。文物建筑内宜使用低压弱电供电和冷光源照明,一般不得使用电热器具和大功率用电器具。确需使用的,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制定并严格落实使用管理制度。严禁私拉乱接电气线路,室内外电气线路应采取穿金属管等保护措施。对电气线路和电器要定期检查检测,确保使用安全。

文物古建筑消防知识八、全面开展防火巡查检查

文物建筑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或管理人每季度应至少组织1次防火检查,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管理使用单位负责人和其他员工防火意识和消防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二)开展日常防火巡查情况;

(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消防道路)是否畅通,防火间距是否被占用情况;

(四)消防设施、设备和器材完好有效情况;

(五)消防水源是否满足使用需求;

(六)有无违章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情况;

(七)电器产品的安装、使用及其线路、管线的敷设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

(八)按规定允许烧香、点蜡等使用明火的场所,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并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九)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措施情况;

(十)火灾隐患整改和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十一)其他消防安全管理情况。

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应当对前款规定的第(三)、(四)、(六)、(七)、(八)、(九)项内容开展日常的防火巡查;文物建筑对社会开放期间,至少每2小时进行一次防火巡查,并强化夜间巡查。

文物古建筑消防知识六、严格危险品管理

文物建筑保护范围内严禁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严禁燃放烟花爆竹。 用于居民生产生活的民居类文物建筑和其他作为住宿、餐饮等功能的文物建筑,因生产生活需要使用燃气,堆放柴草等可燃物,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其他文物古建筑内,严禁使用燃气,不得铺设燃气管线,不得堆放柴草、木料等可燃物,并应明显设立“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吸烟”、“禁止烟火”等标志。

文物古建筑消防知识九、切实开展消防演练

文物建筑产权单位和管理使用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明确每班次、各岗位人员及其报警、疏散、扑救初起火灾的职责,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演练。在宗教活动、民俗活动等人员集中的重点时段,应当结合实际制定专门预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冻青古建筑

全文共 213 字

+ 加入清单

冻青古建筑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冻青古建筑

位于郧县胡家营镇冻青沟村,清代建筑,包括庆畅园、娘娘庙及杨泗庙。庆畅园为硬山、灰砖青瓦木架结构二进式,由前房、天井、后堂组成;娘娘庙为硬山、重檐,分上、下两层,上层为主要建筑,并列三间,墙壁上残留卷云神仙图案,下层为人行通道,类似过街楼形式;杨汜庙结构构造与民居相同,只是没有两侧的厢房,庙内保存两通道光时期功德碑。该建筑为研究清代聚落和建筑特点提供了实物资料。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夏县架桑漂流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夏县架桑漂流

架桑漂流——是由山西省八斤农业生态开发有限公司在夏县泗交镇架桑村投入巨资开发的水上漂流娱乐项目。架桑景区山川秀丽,风景宜人,泉水清澈,民风淳朴,山货奇多,是您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吃吃农家饭,品品山珍野味,休闲于窑洞木屋、农家院,感受大自然的风景,做一回山野闲人。从高空俯瞰峡谷,河道宛如一条晶莹剔透的飘带盘绕在深山中。这里水流湍急、瀑布高挂、山高谷深、奇峰险石、林木繁茂、空气清新,让大自然恩赐的一切沁入您的心肺。这里是古代战场和革命老区,有孟良寨、焦赞坨、杨家将屯兵的地方。有保存完好的明朝四合院,有会发声的千年皂角树,还有千年的石板路。嘉康杰、柴泽民也曾在此生活和战斗过。1941年-将军卫立煌率部队和日军在此进行的“中条山战役”的指挥部至今保存完好。

在九公里长的漂流过程中,你会欣赏到焦赞磨刀石、逍遥滩、张飞挡关、二郎滩、龙门、虎门、石门、将军门、孟良谷、青龙潭、好汉坡等十多处景点。夏县架桑漂流,九公里的河道峡谷,清澈见底的泉水,刺激惊险的漂流使您流恋忘返,更使您感受到大自然美景给您带来的动态刺激!

电话:0359-8531289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夏县泗交架桑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夏县关帝庙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夏县关帝庙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夏县关帝庙(第五批省保)

时代:明

地址:夏县城内解放南路11号

夏县关帝庙创建于元,增建于明,历代县令相继修葺增制。正殿梁脊板上有“乾隆三十二年九月初二日吉旦文林郎知夏县事加三级纪录八次纪功二次王怡典史朱□□重修谨志”题记;献殿梁脊板上有“顺治十年……”题记。全庙坐西朝东,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中轴线依次建有山门、牌坊、献殿、正殿,二进院内现存配楼各一座,三进院内献殿东西两侧各有厢房一座,正殿后的圣母殿毁于民国时期火灾。现存建筑均为明建清修。

牌坊为二柱单楼式木牌坊,单檐歇山顶,琉璃脊饰。檐下置七踩柱头科和平身科斗栱,柱头科1攒,平身科2攒,柱头科45°出斜栱。

正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四周回廊,重檐歇山顶。大殿平棊彩画精致,绘制内容丰富。

庙内现存清代石碑4通。

信息来源:山西省文物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旅游景区内古建筑火灾扑救方法

全文共 865 字

+ 加入清单

因为古建筑大多历史悠久,是省级或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有的甚至还是世界级文化遗产,其人文价值、艺术价值、研究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一旦发生火灾被烧毁,其损失将不可估量。那么景区如何预防发生火灾呢?旅游景区内古建筑火灾扑救方法又是怎样的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一)摸清辖区情况,充实基础数据,做到“底数清”消防官兵应有组织有计划的对辖区内古建筑涉及的所有道路、水源及内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火灾处置资料,对单位消防组织、消火栓构件、管网水压、灭火器数量、消防水池等进行检查,及时清理堵塞的消防通道,为灭火行动创造条件。大力开展古建筑单位“六熟悉”活动,掌握建筑结构、耐火等级、火灾危险性、火势蔓延的一般途径、方向等,为扑救火灾奠定坚实的基。

(二)科学制定预案,加强联合演练,做到“程序明”

文物古建筑群大多远离城市,在制作预案时,要着眼于“从火灾最大面积、最大难度和最不利的情况”,一是在力量调集上,要以当地乡镇、村寨或管理单位为第一到场力量和主要灭火力量,公安消防部队只作为增援力量;二是在施救原则上,要按照“确保重点、兼顾一般”的指导思想,充分评估灭火力量与火势大小的对比,当灭火力量比较充足时,采取分割、合围、穿插等方法,当灭火力量不足时,要将主要灭火力量放在保护重点建筑重点部位上,采取堵截、破拆、开辟防火隔离带等方法;三是在消防水源上,要加强对消防水源的建设和管理,并作为灭火准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予以保证,因地制宜地建设高位水池或室内外消防水池或充分利用天然水源等,保证火灾发生后供水不间断。同时所在地政府要定期组织镇干部职工、派出所和周边村寨等开展灭火演练,重点检验灭火救援力量调集、器材操作、消防供水、灭火方法等内容。

(三)运用“灭疏结合,重点保护”的灭火战术

扑救古建筑火灾的重点是保护历史文物。因此,灭火指挥中要运用“灭疏结合,重点保护”的战术,尽最大努力保护好火灾现场没有着火的文物和局部着火仍可保护的文物。对于可以疏散的文物,为避免受损,应组织人员及时疏散,对难以疏散的文物应该布置人员进行就地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玉堍明清古建筑

全文共 702 字

+ 加入清单

玉堍村,位于县城北部,距市中心约10公里,是一处保存较好的大型明清古村落。这里山环水绕,灵秀江聚,环境优美,一派古风遗韵。

座落在该村黄姑山下的李氏宗祠和李氏宫宅,均为光绪年间本堍人李蘅石所建。其宏伟的古代建筑和精美的木石雕刻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光绪二十六年(公无1900rh)李蘅石捐款建成一幢占地1680平方米,由主体建筑戏台、看台、正堂、过堂、祖堂构成进深五生的李氏宗祠,并建有860余平方米的正厅、义学、茶酒厅、碾房等次间。该建筑以青石、青砖、布瓦、木材为建筑装饰材料。屋面布瓦堆饰的曲龙图案近看似飞鸟,远看似草龙,造型优美,形象生动。屋内布局独特,屋面承接的雨水归集于室内天井沟排出,谓之“四水归堂”;呈宝瓶状的柱础石,雕刻精美;大梁依木材自然形态加工,弯曲起伏,颇见功力。此建筑集祠堂、义学、戏楼为一体,其风格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实为不可多见的民族古建瑰宝。

李蘅石故居建于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距李氏宗祠约150米,建筑面积1380平方米。有过堂、正堂、祖堂、厢房等680平方米的居室。并建有约700平方米的次间,供管家、佣人、厨事用。该屋室内结构精巧,全部以间距对称的木柱为支点,横梁大小一致,用匀称的弧形木料承力。住房过堂以雕刻的隔扇门板间隔。楼上楼下四能八达,门窗户扇件件精雕细刻,彩绘金描。大门上槛石雕横匾“光禄大夫”字样清晰可见。该豪宅集实用与观赏为一体,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以李氏宗祠,李蘅石故居为代表的玉堍明清古村落,与山水相依,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和谐恬静,亦俗亦雅,寓雅于俗,展现了人与自然协调的人居环境,构成一幅完整而又美感强烈的自然风景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旅游景区古建筑起火的原因有哪些

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会出门旅游,那么景区如何预防发生火灾事故已经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古建筑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古建筑在火灾危险性、防火措施、消防管理等方面与一般的建筑有很大差异,甚至大相径庭。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旅游景区古建筑起火原因有哪些。

(一)木质建筑,极易燃烧。因为大多数古建筑都是木质建筑,木材经过一百多年或几百年的干燥,成了极易燃烧物品,特别是一些枯朽的木材,火灾载荷远远高于现行的国家标准所规定的火灾负荷量,火灾危险性极大。再加上古建筑一般都有油漆彩绘以及屏风、挂画垂帘等大量可燃装饰,一旦失火,室内散热差,温度升高快,很容易引起轰燃。

(二)人为火灾隐患较多。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各类假期的不断延续,旅游和宗教活动越来越频繁,寺、庙等古建筑逐渐成为人们游玩和观光的胜地。一些游人吸烟后乱扔烟头,举行大型宗教活动时僧侣、小孩燃放烟花爆竹等都可能引发火灾。另外一方面是古建筑内工作人员的生活和工作用电,有些私拉电线,大功率用电器的使用,电线老化等问题也可能人为引发火灾。例如:20xx年11月21日,山西省宁武县小石门仙人洞因僧人使用蜡烛照明不慎引发火灾,烧毁清代砖木结构建筑86平方米;例如:韩国崇礼门纵火案:都是人为的因素是古建筑遭受火灾。

(三)自然灾害可能引发古建筑火灾。现有的古建筑一般都安装避雷针、避雷网用作防雷保护,但不少设施由于环境湿度大,锈蚀、损坏严重,又几乎都没有定期检测维护,雷击时很难发挥作用;许多古建筑架空线路在引入建筑时,均未安装避雷装置,极易被雷电波侵人造成失火;一些古建筑群不断地改建扩展,但单体建筑防雷接地之间没有作统一协调,易于造成雷电反击等火灾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大海寺古建筑遗址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大海古建筑遗址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海寺建筑遗址位于荥阳市索河街道办事处广场南端台地,遗址略呈三角状,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100米,南侧崖壁上暴露有文化层,灰坑和墓葬等遗迹,填土中含有隋唐时期的陶瓷碎片,上世纪70年代,曾在台地北侧发掘古代窖藏坑,出土一大批北魏、唐宋珍贵石刻造像,大海寺是北魏、唐宋时期曾经享誉一方的重要寺院,大海寺遗址发掘出土的的大批北魏、唐宋石刻造像精品,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在我国古代雕刻艺术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第一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索河街道:索河街道隶属于河南省荥(xíng)阳市,荥阳市位于河南省中北部,郑州西15千米,北临黄河,是隶属于省会郑州的一个县级市,也是河南省距省会最近的县级市。索河街道代码:410182001。地处荥阳市区西部,东至市区万山路,北至索河(河王水库)南岸,西至荥密公路及高速公路引线,南至310国道,辖区总面积9.6平方公里,辖区总人口4.8万。2006年,辖8个。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