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语文词语含义题的解答思路实用20篇

进入六月,预示着芒种节气不远了。芒种是哪一天,你知道么?一般芒种在6月6日前后,到底芒种是什么意思呢?下面,问学吧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语文词语含义题的解答思路_2022年芒种是哪一天,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3990

文章

1000

语文高级词语解释尔虞我诈等

全文共 211 字

+ 加入清单

尔虞我诈发音ěryúwǒzhà释义尔:你;虞、诈:欺骗。表示彼此互相欺骗。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示例资本家之间也都明争暗斗,~,相互倾轧。

舍本逐末发音shěběnzhúmò释义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出处《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示例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二)按原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

(2)《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的《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实现理想抱负的乐观心态。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十二章》中,孔子也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句1分,句中出现错别字,该句不得分,共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语文词语理解知识点:词语的几种定义理解

全文共 228 字

+ 加入清单

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本义是指词的起源义,即词的最初意义,如“钢铁(金属元素)”。?

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引申出来的并经过推演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如“手无寸铁(指刀枪等)”。比喻义是由词的本义(或引申义)的比喻用法而形成的意义,如“铁证如山(比喻确定不移)”。

注意比喻义不同于比喻句。?

比喻义是词的一种已经固定下来的意义,比喻句是在特定的上下文中间才应用的,是临时的。如“北京是祖国的心脏”里的“心脏”是比喻,“心脏”并没有转化出固定的“首都”这一新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语文会考难点词语解释智者见智等

全文共 247 字

+ 加入清单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rénzhějiànrén,zhìzhějiànzhì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shèngmíngzhīxià,qíshínánfù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tāshānzhīshí,kěyǐgōngyù意思是别座山上的石头,可以取来制作治玉的磨石;也可以用来制成美好珍宝。意思可引申为"借助外力,改己缺失。"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语文常用词语解释及造句世外桃源等

全文共 189 字

+ 加入清单

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造句:在这儿,在这世外桃源的仙境中,有了人世喧嚣的声音。

势不两立: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造句:这饮马川贼人这等可恶!几番来搅扰,与他势不两立!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造句:吾料兄必定出身报国,岂是守株待兔之辈。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语文真题考点--得体

全文共 304 字

+ 加入清单

三、【2017年湖南省湘西州】

6.下列标语运用得体的一项是()

A.某办公室墙上贴的标语:小草青青,请您足下留情

B.某商场门前贴的标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某运动场上贴的标语:我锻炼,我健康,我快乐

D.某学校教室上贴的标语:齐心协力,精准扶贫[来源:Zxxk.Com]

【答案】A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语言得体的判断,要注意语言使用的场合。A.“小草青青,请您足下留情”这句话适合在草坪上使用;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适用场所应该是学校;C.使用得体;D.“齐心协力,精准扶贫”这句话应该是有关扶贫单位使用。故选:C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语文词语解释知识点:常见词语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词语解释是初中语文试卷中常考的题目,这道题目虽然是一道比较基础的题目,但很难考得满分。为了方便大家更高效率地复习,小编整理了初中语文试卷中经常出现的词语解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44)早是我不卖与你吃早是:"幸亏"的意思。

(45)卖一桶与你不争。不争:这里是不要紧的意思。

(46)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吃:被。

(47)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计较:计策。

(48)适庖官进鸡汤适:适逢,正赶上。

(49)修以鸡肋之意对对:回答。

(50)竟取匙与众分食讫讫:完毕。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语文知识点名言警句:100句经典的读书名言

全文共 237 字

+ 加入清单

100句经典的读书名言

21、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别林斯基

22、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爱迪生

23、学会读书就是点燃火炬。——雨果

24、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培根

25、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托马斯·卡莱尔

26、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8、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9、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30、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语文重点词语解释常用一词多义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38.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3、互相(更相庆)4、再、又(更上一层楼)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39.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40.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2、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41.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语文句式知识点:单句与复句的差别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主要看各分句间句子成分构成如何,只有一套主干的是单句,有两套或两套以上主干(有时共用一个主语)的就是复句。可以从结构上、意义上、关联词上区分,但有关联词的句子,不一定都是复句。例如: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列复句,有两套谓语和宾语。)

我们认为,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单句,只有一套主干,主语是“我们”,谓语是“认为”,宾语是“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虽有关联词语“只有……才……”,只有一套主干,即主语是“共产党”,谓语是“能救”,宾语是“中国”,所以是单句。)

只有党风正,才能事业兴。(复句,有两套主干:前一分句主语是“党风”,谓语是“正”;后一分句主语是“事业”,谓语是“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年初中语文名句默写练习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9.古诗文默写。(10分)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3)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贺知章《咏柳》)

(5)只恐双溪舴艋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武陵春》)

(6)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7)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8)__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这一思想贯穿诸葛亮的一生,他的《出师表》中最能体现这一精神品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9.(1)悠然见南山

(2)燕然未勒归无计

(3)长风破浪会有时

(4)二月春风似剪刀

(5)载不动许多愁

(6)落红不是无情物

(7)黑云压城城欲摧

(8)蒹葭苍苍

(9)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语文口语交际知识点:培养学生口语能力之对策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初中阶段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五、培养学生口语能力之对策

2、运用现有教材,加强课堂训练

第六,口头作文,培养创造能力:口头作文是指用口语形式叙述意见、事情,说明一种事物,阐明一个道理,无文字依托。训练时,要注意与阅读教学及日常交际谈话,即席讲话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敏锐洞察力的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规定题目或材料,要求学生思考几分钟,打好腹稿,做到立意明确,条理清楚,培养迅速敏捷的思维能力及整理成文的能力,逐步向开口成文的方向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考语文词语真题汇编

全文共 687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句意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工匠们传承、坚守、钻研、创新,技能的极致,打磨完美的作品。

(2)司马迁的伟大,在于他从未以成败论英雄,从未以简单的道德观念来历史人物。

(3)清晨,漫步在桃花湖畔,阵阵的鸟鸣声,我的心情更加愉快。

(4)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将书法艺术真美表现的。

A.追求评判清脆淋漓尽致

B.追赶判断清冽惟妙惟肖

C.追赶判断清脆惟妙惟肖

D.追求评判清冽淋漓尽致

【答案】A

【解析】"追赶"和"追求"的区别:追求:用积极的行动达到某种目的如追求财富荣耀也特指追求异性偏重在于求求所得求目的;追赶1.追击;追捕。2.加快速度赶上前面的人或事物。对象不同:一个偏重形象,一个偏重抽象。"极致"用追求。

淋漓尽致和惟妙惟肖的区别:惟妙惟肖是形容模神态或声音等模仿得非常像,淋漓尽致是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也形容非常痛快的感觉。"表现"应和"淋漓尽致"搭配。

词语的辨析及运用考点精析:"新课标大纲"规定:"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其包括词语辨析与运用,成语包括熟语的运用。此处主要指词语辨析与运用。学科网词语辨析题以高考命题成熟题型而备受命题者青睐。其命题点聚焦在"辨析"上,它包括词语包括熟语的"判定"与"辨别"。特别是"近义词辨析"虚词辨析""熟语(成语)的辨析"等,以近义词辨析为重中之重。命题形式有:选择判断题;填空选择题;主观改错题,主观简答试题。特别是将实词与虚词、成语相互整合考查是一个明显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排除法及创设情景是两种基本方法。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5.古诗文默写(6分)

(3)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江水碧绿清澈,我们同吴均共赏富春江“”(《与朱元思书》)的画卷;青山幽深秀丽,我们与欧阳修同享琅琊山“蔚然而深秀”的美景。

(4)“故人”即老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故人”离去,也让人留恋。迎来送往,“故人”一词蕴含的情谊出现在“,”的诗句里。

5.(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4)示例: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语文真题考点--词语运用

全文共 946 字

+ 加入清单

111.【2018山西省中考】

【读文赏句】

不忘初心

女什么是初心?可能是一个远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变得更好,我要去试试;也许是一个质朴的愿望,凭知识改变命运,靠本事赢得智慧。

男有的初心,走着走着丢失了;有的初心,走得再远,我们依然会坚定地靠近它。

女初心在最开始的时侯,往往简单、朴素,但它会慢慢长大,就像一颗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又仿佛站在零的起点,慢慢绵延成很长很长的道路。

男到最后我们会发现,所谓初心,就是在所有的愿望、誓言和梦想当中,离自己的本心最

近的那颗心。

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4.第二小组朗诵《不忘初心》,赢得阵阵掌声。请品读朗诵词,找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2分)

A.开头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人们对“初心”的思考。

B.画线句中的“;”表示两个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C.加点词“简单”“慢慢”“起点”“绵延”词性相同,都是形容词。

D.结尾合诵时,应当语调激昂、铿锵有力。

【答案】4.C

【解析】此题综合考察修辞手法、停顿、词性、语调等语文知识,主要是考察词性这一语法知识。C.加点词“起点”是名词,不是形容词,所以C项错误,选C。

考点解析】词性指以词的特点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两类14种词性。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两类14种词性(词类)。一类是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代词、数词、量词、一类是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拟声词、叹词。其各自用法如下:

1、形容词修饰名词,不可修饰动词.

2、副词修饰形容词、动词、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表加深程度、或置于句子开头表语气.

3、名词不能修饰任何词,它只能被其他词修饰

4、系动词不是形容词,不能用来修饰词,它们就是动词,例如be,get,have,感官动词等.

5、介词用来连接地点、时间等或用来构成一个短语

6、冠词用来修饰名词,但the也可用来作特指

7、动词不能用来修饰其他词,它们只能被副词修饰

8、连词是用来连接两个有关联的成份,这两个成份必须是同一类型,即句子连句子、短语连短语等

9、数词用来修饰可数名词或部分不可数名词

10、代词用来代之前面某样提及过的东西

11、感叹词,顾名思义用来表示个人情感

12、助动词没有实际的意义,只是用来加深程度,如用在强调句、倒装句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城镇居民在损害赔偿案件中的含义

全文共 5135 字

+ 加入清单

城镇居民现泛指在城镇居住、生活的人。在过去计划经济年代、我国实行二元体制时,也专指拥有城镇户口、享有粮油肉等配给、招工等权利的居民,即城镇定量户口的居民,也简称“市民”。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陈镇居民的相关法律知识。

城镇居民待遇同等对待农民工

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闭幕。此次会议把制度建设和创新作为农村改革的首要目标,紧紧围绕当前农村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并对农村制度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

中新网10月19日电新华社今日全文播发《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中提出,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该文件提出,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

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

文件提出,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改善农民工劳动条件,保障生产安全,扩大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保险覆盖面,尽快制定和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该文件由为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

城镇居民在损害赔偿案件中的含义

一、关于“城镇居民”的定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人身损害解释》)所称 “城镇居民人人均可支配收入”援用了统计上的术语,是指城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其它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的总和。这里的城镇居民在统计上称为调查户,是由统计部门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的。

统计部门是如何选取调查户?如何界定“城镇居民”?按照国家统计局[1999]114号文件《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进行划分,城镇人口是指在经国务院批准设市的市建制的城市和经批准的市镇建制的城镇区域内居住半年及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

城镇居民在损害赔偿案件中的含义

不管是否有城镇户口,只要在城镇居住半年及半年以上就统计为城镇人口。这里的城镇人口是否就是“城镇居民”?统计上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中的“城镇居民”标准是什么?

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的有关专家认为,“城镇居民”的概念已不能仅仅局限于非农业户口,本地农业户口但已经从事非农业经济的人口、农业户口的居民到大城市打工并已定居的家庭,以及非农业户口的居民外出到其他城市打工或经商者,都可统称为“城镇新居民”。

这里专家对于长期在城镇中居住的“农业人口”的存在进行了肯定,但对“城镇居民”标准仍然未做出明确的定义。而是创造性地使用了“城镇新居民”,以区别于“城镇居民”。

部分学者认为不能将居民和户口的概念混同: “城镇居民”是指在一定时间里,在城镇居住的相对稳定的,而且其经济收入和生活与居住地密切联系的人。因此,“城镇居民”不仅仅局限于“非农业人口”户口人员,其内涵比“非农业人口”户口人员要广泛的多。

在高级汉语大词典中,对“城镇居民”的定义是:在城镇居住、生活的人,也指有城镇户口,享有粮食配给、招工等权利的居民。从词典的定义来分析,“城镇居民”基本上等同于“非农业人口”。因为字典是言词概念规范的工具,反映国家在某个时期对词语的文义认定和规范,所以词典的权威不容小视。

“城镇居民”的定义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也是一个政治性的问题,涉及到社会生活和政治制度的各方面,其变化是一渐进的改良过程。就目前而言,对城镇居民的定义仍应严格适用汉语词典的定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混淆。

众所周知,我国的“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是二元制户口管理结构的户籍制度下产物。根据1958年1月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和1955年9月5日粮食部关于《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使用暂行办法》的命令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非农业人口”是居住、工作、生活均在城镇并且其户籍也落户在城镇的人,也被称为“市镇居民”。

因此“非农业人口”应当认定为“城镇居民”,在司法审判实践中是没有争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政治生活中越来越多引入了“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概念,“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的提法已逐渐被淘汰,所以在《人身损害解释》中没有采用“非农业人口”而用“城镇居民”。但“城镇居民”较原来的“非农业人口”,语义和范围没有新界定标准,从历史连续性和我国一直以来所提倡的“实质平等”来看,实践中“城镇居民”就是“非农业人口”。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城镇居民”是一相对开放的概念,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虽然词典将“城镇居民”的定义赋予某些具有政治性色彩的户籍内容,但从词语的本义来看,学者们的解释也是有道理的,也比较符合平常人对“城镇居民”定义的理解,即“城镇居民”就是在城镇中居住的人。

这种理解也同国际私法中的惯例如吻合。作为法律解释单位,最高人民法院应将避免使用容易引起误解和词语,或者要将此类词语在司法解释的后面进行释义。

总而言之,基于目前汉语词典对“城镇居民”解释,“城镇居民”在法律应视同为“非农业人口”。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加深和《户籍法》的出台,“城镇居民”的定义将会更明确,更为合理,更为符合国际惯例。#p#副标题#e#

二、人身损害案件中存在的城镇居民认定的问题和争议

重庆立太律师事务所律师周立太于二OO四年十二月三日在向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提交的《关于建议对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3]20号)违宪规定进行审查的申请》中,恳请全国人大对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3]20号)的违宪规定进行审查并予以纠正。周律师说道:“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为城市的建设、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为,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农村人,虽然是农村户口,但常年生活在城市。他们过着与城市人一样的生活,菜、米、油、盐等生活开支靠工资收入,而购买生活品的价格和城市人一样,不会比城市人低;小孩上学、购买商品等和城镇居民一个价,不会比城镇居民低。但是,当发生人身伤害获得的赔偿,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却有4倍的差距,这不得不让人疑惑?难道农村人一生下来就低城市人一等吗?难道农村人和城市人天生就不平等吗?”

周律师认为《人身损害解释》实行差别对待,将人身损害赔偿区分为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造成公民在法律面前事实上的不平等,违反了《宪法》和《民法通则》的规定,与WTO背景之下的国际做法不相符。中国人民大学杨立新教授认为“坚持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的城乡差别,是没有道理的,是对这种改革的阻碍,是对人权平等的阻碍,是应当坚决反对的”,主张在人身损害赔偿问题上应当消灭城乡差别。

为什么社会各界对“城镇居民”、“农民居民”有如此大的兴趣和争议?

这是因为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人身损害解释》在确定人身损害赔偿金额上,区分了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两种不同的标准。按照这两种标准计算,二者数额差距十分明显。比如死亡赔偿金一项,“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以福建省为例,据《福建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4年福建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11175.37元和4089.38元。

据此,2005年度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死亡赔偿金分别为 223507.4元和81787.6元,相差近二倍,为141719.8元,。同样是一个生命,在同一个事故中死亡,就因为户籍的不同而得到赔偿的数额差距竟是如此之大,公平何在?《人身损害解释》中的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的标准也是如此。

于是在司法实践上,部分地方法院对《人身损害解释》的标准相应地进行变通处理,将“城镇居民”的概念泛化。例如江西吴友金人身损害赔偿一案中,主审法官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院的判决采用了按城镇居民标准计算,其依据:

一是前面提到的法律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

二是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今年(2005年)3月 29日印发的《二○○四年全省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这是一份民事审判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该《纪要》要求:“农村居民到城镇、城市务工、生活、学习,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条:‘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居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的规定,可以按经常居住地更高的标准确定赔偿。”

根据这些法律规定和省高级人民法院指导性意见,针对本案原告吴友金2004年2月起便从农村来到南昌市居住和务工,至其2005年9月起诉时, 已连续居住了一年以上,故其残疾赔偿金按照经常其居住地的标准计算,即以2004年度江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为7559.64元/年。又因为吴友金伤残评定为二处伤残,胸部和肢体损伤均为十级伤残,残疾赔偿金赔偿年限为2年,因此,判决被告给付原告吴友金残疾赔偿金15119.28元。

针对这种情况,也有不少法律人士提出质疑:法律是有权机关制定的,非经法定程序任何人不能进行修改。作为省高级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工作指导性文件有权对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公布的司法解释进行修改吗?法律的权威何在?

三、“城镇居民”认定的思考

就目前人身损害案件中关于“城镇居民”认定的争议,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二个倾向:一种意见认为人民法院应严格依照《人身损害解释》的条文进行审理案件。这部分人认为在中国,人权平等是实质的平等。农村和城镇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法律所追求的也是一种实质意义的平等。

另一种意见认为要将“城镇居民”扩大解释,“城镇居民”不仅包括原来的“非农业人口”,也包括在城镇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农业人口。他们认为依据《人身损害解释》“ 第三十条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被扶养人生活费的相关计算标准,依照前款原则确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相关规定,这种理解是合理合法的。

依照第一种意见合法,但于理欠妥;而第二种意见于理可情,但于法无据。

首先,《人身损害解释》第三十条所提的“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标准是关于此地(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和彼地关于城镇居民或农村居民收入标准的适用问题。

例如,一个经常居住在福建的城镇里的江西农民工,如果受到人身损害,那其标准可以参照福建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标准进行计算,而不是用福建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标准。关于被扶养人生活费的相关计算标准也是如此。其次,民事诉讼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关于经常居住地是“公民离开居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的规定主要是为了便于诉讼,在《人身损害解释》中不能直接适用。

而且用居住一年时间的标准来确定一个人的是否是城镇居民,过于简单,实际难以操作。另外,许多与江西吴友金人身损害赔偿案相似的案件,是政府行政干预或媒体舆论介入的结果,是法律的泛政治化和泛社会化,影响法律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不符合法律的精神。#p#副标题#e#

综上,在人身损害案件中,严格将人分为“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并照此标准进行赔偿,的确是对“农业人口”不公,尤其是那些长期工作生活在城镇中的 “农业人口”。这些人是城镇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部分人实际年均收入已同于甚至高于城镇居民年均收入。

如果无视这一客观事实,仅仅因为受害人为农村户籍就一律按农村居民标准进行赔偿,有违公平。因此在确认赔偿权利人的身份时应以户籍登记主义为原则,以经常居住地为例外。对于赔偿权利人虽为农村居民,但如有证据证实发生交通事故时其已在城镇居住三年以上、且有固定收入不低于自治区统计局公布的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的,在诉讼时能提供其居住证明,工作证明,收入证明等,法院在计算赔偿数额时按城镇居民的标准对待,实行“同城待遇”,这样才能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对农村居民的公平保护。

《人身损害解释》开篇就定义了“赔偿权利人”、“赔偿义务人”。“修辞立其诚”,贵在名正言顺。与其相对,和当事人利益有重大关系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没有定义。

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征询国家统计部门,就“城镇居民”提出一个明确的标准;如果是因为政治经济因素而不好界定词语,最高人民法院对此可以就司法实践提出指导性意见,各省依法进行相关规定,以便于法官的裁量,实现社会的公平。

相关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语文词语解释知识点:常见词语

全文共 209 字

+ 加入清单

词语解释是初中语文试卷中常考的题目,这道题目虽然是一道比较基础的题目,但很难考得满分。为了方便大家更高效率地复习,小编整理了初中语文试卷中经常出现的词语解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64)自暴自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

(65)地灵人杰:意为山川灵秀,人物杰出。

(66)挖心搜胆:比喻想尽一切办法。

(67)辍耕之垄上之:去,往。

(68)苟富贵苟:如果。

(69)等死,死国可乎等:同样。

(70)楚人怜之怜:爱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语文常见四字词语解释:L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中考语文常见四字词语解释

流连忘返(liúliánwàngfǎn):形容留恋景物或某种事物而不愿离去。

流离失所:流离:因灾荒、战乱等流散分离。失所:失去安身之处。形容到处流浪,没有安身的地方。

络绎不绝(luòyìbùjué):络绎:前后相接、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

坚不可摧(jiānbùkěcuī):坚:坚固;摧:摧毁。非常坚固,摧毁不了。含褒义。

满载而归(mǎnzàiérguī):装满了东西回来,形容收获极丰富。

略胜一筹:筹:筹码,古代用以计数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含褒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中语文名言名句求知篇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89.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刘向

9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9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93.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

9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9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

96.合抱之木,甚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9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学习注意积累)

9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9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00.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

101.书是窗户——高尔基说:“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一扇窗户。”(通过窗户看到世界,通过书籍认识世界)

102.书是钥匙——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钥匙开启锁子书籍开启智慧)

10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04.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105.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语文会考难点词语解释临渊羡鱼等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敛声屏气liǎnshēngbǐngqì敛:收入束;屏:抑止。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临渊羡鱼línyuānxiànyú临:面对;渊:深水;羡:希望得到。意思是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

流芳百世liúfāngbǎishì流:流传;芳:香,指好名声;百世:时间久远。好的名声永远流传下去。

没精打采méijīngdǎcǎi(形容词)解释:精:精神;采:神色。形容精神不振,情绪低落,不高兴,不振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语文口语交际知识点:综合训练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综合训练

9.近年来,在东亚“汉字文化圈”中,“年度汉字”的评选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如日本2008年的年度汉字是“变”,2009年的年度汉字是“新”,这两个字均反映了日本近两年间政坛演变的特征,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较强的象征性;中国2008年当选的年度汉字是“雷”,2009年“被”字的拥护者颇多,这两个字具有鲜明的中国网络文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的民情民意。请根据你对时事的了解,为今年的中国遴选一个“年度汉字”,并简要说明你遴选的理由。

年度汉字:_________,遴选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6月2日,云南省普洱地区发生地震灾害,给灾区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财产损失,也给当地学校师生带来了很多困难。各地青年志愿者组织准备在大中专学生中选拨青年志愿者于暑假到灾区助学。作为初三学生的陈军坚决要求去灾区,负责选拔的人员不同意,说他不符合条件。陈军找到当地志愿者组织的负责人,一番恳切的要求之后,他终于如愿以偿。请为陈军设计一段恳求参与这一活动的语言。(50字以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