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语文词语含义题的解答思路(精选20篇)

进入六月,预示着芒种节气不远了。芒种是哪一天,你知道么?一般芒种在6月6日前后,到底芒种是什么意思呢?下面,问学吧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语文词语含义题的解答思路_2022年芒种是哪一天,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4002

文章

1000

语文常用词语解释及造句世外桃源等

全文共 189 字

+ 加入清单

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造句:在这儿,在这世外桃源的仙境中,有了人世喧嚣的声音。

势不两立: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造句:这饮马川贼人这等可恶!几番来搅扰,与他势不两立!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造句:吾料兄必定出身报国,岂是守株待兔之辈。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语文真题考点--词语运用

全文共 978 字

+ 加入清单

108.【2018河南省中考】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松驰慰藉天然气崭露头角记忆犹新

B.馈赠涣散座谈会食不果腹源远流长

C.精湛遨游俯卧撑谈笑风声通宵达旦

D.彰显闲暇水笼头耳熟能详真知灼见

【答案】2.B

【解析】错别字考察,主要是对汉字书写习惯的考察。如选项A中天燃(然)气,选项C中的谈笑风生(声),选项D中的水龙(笼)头,而正确答案选项B中的“食不果腹"却是一个大陷阱,一不小心就被套中。

A项:松驰----松弛;

C项:谈笑风声----谈笑风生;

D项:水笼头----水龙头。

【注意几个易错字形】

松弛,指减低紧张程度或减小压力,引申为松懈、懒散。出自曹禺的《雷雨》等。弛:基本字义:1.放松,松懈,解除:松~。废~。~惰(懈怠)。~缓(局势、气氛等变和缓)。~张(“张”,拉紧弓弦;“弛”,放松弓弦,喻兴废、宽严、劳逸等)。2.延缓:~期。

谈笑风生,生:产生。风:风趣。谈:谈话。形容谈话时有说有笑,兴致很高,并且很有风趣。主谓式;作谓语;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出自宋·辛弃疾《念奴娇·赠夏成玉》词:“遐想后日蛾眉,两山横黛,谈笑风生颊。”易错:谈笑风(声)应为谈笑风(生)

水龙头,是水阀的通俗称谓,用来控制水流的大小开关,有节水的功效。水龙头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从老式铸铁工艺发展到电镀旋钮式的,又发展到不锈钢单温单控水龙头、不锈钢双温双控龙头、厨房半自动龙头。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购水龙头,都会从材质、功能、造型等多方面来综合考虑。

【答题技巧】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成语的考核是重点。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主要的方法是①形辨法。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②音辨法。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③义辨法。即结合具体语境,根据字的意思辨析正误。如本题A项浮燥——浮躁(“躁”的意思是:心里有众多的东西要动,而“浮”的意思是“漂流”,两个字组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心里有众多的东西要动,而又没有地方可以让他们落脚,因此到处飘荡不得安心”)。④联想法。有些字形相近,意思也相近的一组成语,可以采用联想记忆法,记住其固定搭配。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语文词语解释知识点:常见词语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词语解释是初中语文试卷中常考的题目,这道题目虽然是一道比较基础的题目,但很难考得满分。为了方便大家更高效率地复习,小编整理了初中语文试卷中经常出现的词语解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79)以头抢地耳抢:撞。

(80)秦王色挠挠:屈服。

(81)长跪而谢之曰谢:道歉。

(82)寡人谕矣谕:明白,懂得。

(83)谓为信然谓:说。

(84)将军宜枉驾顾之顾:拜访。

(85)由是先主遂诣亮诣:拜访。

(86)度德量力度:估计。

(87)君谓计将安出出:产生。

(88)挟天子而令诸侯挟:挟持、控制。

(89)将军既帝室之胄胄:后代。

(90)将军岂有意乎?岂:是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清明节要吃青团吗?清明节吃青团的含义

全文共 1020 字

+ 加入清单

吃青团是清明节的一种传统习俗,很多地区的人们,这一天都会在家打青团,自己制作来吃。不少人困惑,清明节要吃青团吗?关于,清明节要吃青团吗?清明节吃青团的含义。本网小编来为您一一解答!

清明节要吃青团吗

清明节要吃青团。主要是为了奠先人,祭祀之用。每年的阳历4月5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清明节的流行风俗之一就是吃青团。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间,即渭明前一、二日,还特定为“寒日节”。

清明前后,正是采摘清明草的最好季节。人们在这个时候,以吃清明果的方式来祭奠先人。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有糯米酪、麦酪、杏仁酪扬,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节充饥,不必举火为炊。现在,青团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流传百余年,仍旧一只老面孔。人们用它扫墓祭祖,但更多的是应令尝新,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吃青团流行地区:浙江省、福建省小部分地区、江西、安徽部分地区。

清明节吃青团含义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打青团,是清明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制作活动之一。

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李秀成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没有抓到李秀成,清兵并未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李秀成带吃的东西。

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李秀成吃时,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李秀成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来。

青团是什么食物

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语文七年级词语注音与解释:第7课《短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贪婪】tānlán贪得无厌,不知足。

【堕落】duòluò1、沦落;流落。2、指思想行为趋于下流。文中是第一种含义。

【点缀】diǎnzhuì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冉冉】rǎnrǎn形容事物慢慢变化或移动。

【苦熬】kǔáo忍受着痛苦度过(日子)。

【雏形】chúxíng事物的初步形式。

【丰硕】fēngshuò丰富,丰盛。果实又多又大。

【稀疏】xīshū不稠密。

【累累】lěilěi连续不断;连接成串。

【低回】dīhuí纤回曲折。引申为情感或思绪萦回。

【沉甸甸】chéndiandian形容物体因重量过重,像要下坠的样子。此词可用来形容东西很重,有时也可形容心情沉重。

【眼巴巴】yǎnbābā①形容急切地盼望。②形容急切地看着不如意的事情发生而无可奈何

【繁弦急管】fánxiánjíguǎn管弦之音繁密而急促。

【红灯绿酒】hóngdēnglǜjiǔ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

【玲珑剔透】línglóngtītòu形容精工制造、结构奇巧、内部镂空的手工艺品。

【具体而微】jùtǐérwēi整体的各部分都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

【多姿多彩】duōzīduōcǎi丰富多彩,形容颜色多样,很多种形状和颜色。

【不可磨灭】bùkěmómiè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回味无穷】huíwèiwúqióng回味,从回忆中体会。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形容俊俏】xíngróngjùnqiào漂亮,聪明灵活。形容:指容貌神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922 字

+ 加入清单

9.按要求默写古诗文。(12分)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写自己归来人事全非、恍若隔世的悲痛怅惘之情的句子是:,。

(2)杜牧在《赤壁》中反说其事,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有重大影响的句子是:,。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的句子是:,。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新奇的比喻写景,表现出化苦为乐的积极情杯的千古名句是:,。

(5)《陋室铭》中写“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的句子是:,。

(6)请写出古诗文中与“云”有关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课内课外均可)

【答案】9、(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6)示例:(1)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重点词:载)(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重点词:济)(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解析】默写诗文句子,易写错字,一是由于记忆不清,二是好望文生义,所以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本题中易错字有:烂柯、周郎、汗青、苔痕、载,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

【答题技巧】

一、准确审题

首先,静下心来读题,读完题,切忌浮光掠影,切勿心浮气躁,未读完就做,只读前一半就答,或只看横线后一半就写都实为大忌,应严谨细心。

二、抓关键词

即抓住题干中重要的提示词语,这些关键词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暗示、限制了答案。

三、注意筛选联想,调动积累感悟运用

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不要因为书写有误丢分。要注意那些同音异义词,这些词往往是命题人设题的热点,应知其音,明其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这类词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具有迷惑性和误导性。另外,如果题干中要求“只做两小题”,就要首先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句中没有生僻难写字、易错字的两题作答,否则阅卷时只按答出的前两题计分,所以答题时一定要看清填写要求。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语文词语理解知识点:词语的几种定义理解

全文共 228 字

+ 加入清单

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本义是指词的起源义,即词的最初意义,如“钢铁(金属元素)”。?

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引申出来的并经过推演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如“手无寸铁(指刀枪等)”。比喻义是由词的本义(或引申义)的比喻用法而形成的意义,如“铁证如山(比喻确定不移)”。

注意比喻义不同于比喻句。?

比喻义是词的一种已经固定下来的意义,比喻句是在特定的上下文中间才应用的,是临时的。如“北京是祖国的心脏”里的“心脏”是比喻,“心脏”并没有转化出固定的“首都”这一新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语文常用词语解释及造句星罗棋布等

全文共 187 字

+ 加入清单

星罗棋布: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造句:到了晚上,那电气灯,自来火,星罗棋布,照耀得彻夜通明,光辉如同白昼。

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造句:毛委员胸有成竹,决定马上向南去追赶部队。

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造句:这些画里的虾所以栩栩如生,是由于他深刻观察过真正的虾的生活,笔墨变化、写照已经达到了极高境界的缘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杜比音效的十段均衡器怎么设置才是重低音效果?请高手解答,最好有截图,要最好的重低音效果。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总体可以按从左到右这样设置:9、9、-6、2、3、5、6、7、8、8;60-100频率段(Hz)影响的是声音混厚感,这段频率段提高后,音色会显得厚实、混厚感强,但调整过强,音色会出现低频共振声。以下是详细介绍:

1、从左到右可以参照这个参数:9、9、-6、2、3、5、6、7、8、8;

2、60-100频率段(Hz)影响的是声音混厚感,是低音的基音区。如果这段频率很丰满,音色会显得厚实、混厚感强,如果这段频率不足,音色会变得无力,但是也不能将其调整过强,音色会出现低频共振声,有轰鸣声的感觉;

3、80-160频率段(Hz)影响声音主要表现音乐的厚实感,音响在这部分重放效果好的话,会感到音乐厚实、重低音效果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语文常用词语解释及造句春华秋实等

全文共 199 字

+ 加入清单

春华秋实: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也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

造句:春华秋实,没有那浩荡的春风,又哪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的收成呢?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造句:项羽来势汹汹,可还是被刘邦逼死江东,他不肯过江东的精神真是可歌可泣,霸王的称号他当之无愧,他的英雄形象十分惹人注目。

道听途说:路上听来的又在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造句:中国男子足球队能打进世界杯16强的说法是道听途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学语文的学习方法

全文共 2202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要想学好语文,学习兴趣、好的学习习惯等都是很重要的。下面和小编具体了解下学语文的学习方法

学语文的学习方法1

必多写:思欲丽,笔磨秃。

同学们学语文所为何事?我以为可以用十二字概括:丰富心灵、明白事理、完美生活。这就是要锻炼自己的感性和理智,我简化为“思欲丽”:情感思想要富赡犀利!现实中,我们许多同学只会作题,从来不注意自己感性和理智的锻炼,其情思通常表现出两个缺陷:一是“浅”:情感幼稚化,思维平面化,既无深情,也无遐思;一是“窄”:生活面窄,导致了关注的主题窄,既少阅历,又缺大气。要纠正这两个缺陷,使自己的情思“深”、“广”,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同时,必得加上一个字:“写”!“写”可以酝酿和升华情感,“写”可以廓清和锻造思想。“思欲丽”,必多写! 坚持写日记,这是许多伟大成功者的良好习惯;至少要坚持每周练习写作两次:生活札记一篇,记录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鲜活素材;读书笔记一篇,养成阅读习惯,整理读书收获。三年里,能写到三至五万字,是基本的量的要求。如此,方可谓:“笔磨秃”。 四、定多读:破三春,汇九流。 在你学习的这三年中,要下定决心广泛而深入的阅读,这就叫“勘破三春”。阅读时,要涵盖古今,包举文理,融会中外,首重哲学,这就叫“融汇九流”。 举凡人类心灵智慧的结晶,能开眼界、除迷狂、启思维、美德行、富心灵者,均可大读特读。尤请注意:不要只读文学作品,只读中国作家。

学语文的学习方法2

首兴趣:知而好,好而乐。

首先,我们要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个培养过程,古人分为三个阶段:知之、好之、乐之。先说“知之”:走进语文,不抵触,不反感,不因对以前的老师、教材和考试的印象而迁怒语文;能如此,方可初尝语文的甘霖。再说“好之”:日日操习,用心投入,不懈怠,不放弃,不因外界干扰、其他学科和考试分数而离开语文;能如此,方可欣赏语文的漫天红霞。后说“乐之”:处处留心,养成习惯,言谈举止,一笑一颦,莫非语文;能如此,方可进入语文的神仙洞天!

学语文的学习方法3

强积累:有诗书,有成竹。

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就是模仿,模仿的榜样(模板)应该是什么呢?当然是前贤今人的成功之作。茅盾背《红楼梦》、苏步青熟读《古文观止》的例证,当是大家熟知的。通过长期的艰苦的积累,在头脑中建立起丰富的“语言范式”,形成“兴奋灶”,这就是我们要追求的“腹有诗书”。 运用这些“范式”,模仿着“说”,模仿着“写”,先求其“形似”,后求其“神似”,最后求其超越。这样,就很容易有学习个充实感、成就感、条理感,就不会再感到语文学习空泛、无力、不可捉摸。这种状态可以称为“胸有成竹”。

学语文的学习方法4

重感悟:思千载,想万物。

古诗云:“心有灵犀一点通”。怎样才能作到对语文学习“心有灵犀”呢?首先,要广见博闻(多读)、反复尝试、积累范式,因为灵感总是出现在辛苦劳动之后的彩虹;其次,要养成联想和想象的良好习惯,力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决不压抑、束缚自己灵感的飞翔;再次,要努力营造平和清明而又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沉浸其中,体验品味,不急于求成;最后,要敢于相信自己的直觉,相信自己通过积累、模仿而形成的灵感思维的有效性。 经过多次成功的灵感闪现,就要总结自己感悟的角度、方式、条件,把它变成自己进一步学好语文的利器。

学语文的学习方法5

求精熟:启而发,点而悟。

语文学习欲求“精熟”,贵在得名师“点拨”,因此学生必须懂得一点教师“点拨”的道理。 点拨之妙,首在得“人”: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态、不同的性格,教师会以相应的方法点拨他,或要言不繁,或铺路架桥,或举例引导,或反向激将,或重申基础,不一而足;点拨之妙,次在得“时”:学生要积极思考,主动暴露自己,以便老师点拨在关键之时,教师则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思维状态的外在表现,决不放过点拨良机;点拨之妙,还在得“度”:引而不发,导而不灌,开而不塞,拨而不代,只要学生有所感悟,明确了方向,就不再浪费其时间,不再代替你思考,让学生真正去自主学习

学语文的学习方法6

要跳出:课内法,课外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学习语文最重迁移。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最终的成功,还在于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语文求生存、谋发展。为了实现语文学习的良好的正向的迁移,我们在学习中必须:①跳出语文课程学语文。从政治科学观察思考问题的哲学方法,从历史科学成功人物的人生经验,从地理科学各国各洲的风土人情,从数学科学严密的推理逻辑,从理化科学细致的观察功夫,从美术音乐科学艺术鉴赏的规律和经验。②跳出语文课本学语文。从《读者》学人文关怀,从《南方周末》学政治敏感,从《奥秘》学科学幻想。③跳出时空环境学语文。这就是所谓的远程学习、网络学习。举凡“科教频道”的《希望英语杂志》、《百家讲坛》等栏目,还有大量的语文学习网站,给我们开辟了丰富多采、真正互动的全新的学习形式。

学语文的学习方法7

次自主:观千剑,操千曲。

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强调的就有自主学习的重要。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师的“教”不会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而只能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求理解,才能逐渐达到“自会读书,自能作文”的境界。 企图靠老师讲得好、深、透,学生只管默默聆听、记忆就学好语文,这种想法已被无数事实证明:此路不通!因此,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作好自主学习规划,加大自主练习的力度,自奋其志,自求其通,也是一条极重要的语文学习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老年人日常健康问题解答

全文共 3199 字

+ 加入清单

目录

第一章:老人拉肚子亦会诱发中风

第二章:老人眼干按膝盖

第三章:老人低体温可致残致死

第四章:老年健忘原因被找到

人到老年身体个器官功能的逐渐衰退,生活上总是会遇到一些问题。那么,老年人身体健康存在哪些问题呢?如何解决老年人日常健康问题?下面就来和小编一起盘点老人养生之道,揭秘老年人如何保持身体健康。

老人拉肚子亦会诱发中风

从上周开始,68岁的杨大伯不知道吃坏了什么东西,一直拉肚子,每天次数倒也不多,所以杨大伯也没放在心上。可是在昨天下午上了次厕所后,杨大伯就感觉左边胳膊没有力气,说话也口齿不清,家人见状,连忙将他送到医院,经检查后发现脑部血管大面积梗死,原来是因急性胃肠炎腹泻脱水严重而致脑中风。

相信很多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都知道,排便时不能用力,以防腹腔压力升高而出现血压升高,导致中风,然而他们也许还不知道,腹泻也会诱发中风。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老年人机体衰老,很多都存在脑动脉硬化,并且有的动脉管腔还存在斑块,血液循环本来就不那么畅通,所以一旦腹泻,很容易引起中风;另一方面严重腹泻时,人体大量水分丧失,身体处于脱水状态,这就使得人体血容量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此时就容易发生血栓性疾病。尤其是在冬季,老年人要特别注意,70%以上的中风患者发病在秋末和冬季,所以医学专家把中风又称之为“冬季神经科的流行病”。那么,冬季又该如何防治腹泻,谨防中风呢?

老年人在冬季应该合理安排日常膳食。

冬季气候寒冷,一定要注意不吃较凉的食物,以温热为宜;还要注意饮食卫生,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若一旦出现腹泻,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应该及时到医院治疗,以防出现中风等严重并发症。除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止泻等药物外,为减缓不同程度的脱水症状,还应给老人多喝淡盐开水、各类瓜汁(含钾盐和水溶性维生素c)和菜汤等,以补充损失的水分和无机盐,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但要少饮豆浆、牛奶等产气饮品,以免刺激胃肠,加重症状。此外在脱水严重的时候,还应该随时监测老年人的血压波动情况,若血压过低说明体内血容量减少,要及时就医,防范中风发生。

老人眼干按膝盖

据统计,65岁以上人群中有75%患有干眼症。这与随年龄增大泪液减少、易使眼睛受刺激有关,多伴有烧灼感、痒感、羞明畏光、红肿疼痛、视物模糊等。中医认为,干眼症是老人肝经血虚、感受风热引起,按摩膝盖内侧的曲泉穴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曲泉穴位足厥阴肝经合穴,具有补肝养血、疏解风热的作用。以大拇指垂直按压同侧曲泉穴,两手同时进行,并同时做眨眼运动,每次5-10分钟,每日早晚各一次。

老年人引发的干眼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或直盯电脑,这种情况会导致眼表泪膜蒸发过快从而引发干眼。建议改变一下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通过一些泪液的替代品——人工泪液即可以解决。

2.老年人长期使用眼药水点眼或全身服用某些药物。药物里面不仅含有治疗成分,还不可避免含有一些防腐剂及有害成分,因此对没有明确疾病的老年人不建议使用任何药物,服药和停药都应遵循医嘱。

3.有的老年人是因为睑板腺分泌腺体的功能下降,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睑板腺功能障碍引发的干眼,可以通过睑板腺按摩来解除。

4.有的老年人是因为上了年纪,不仅皮肤松弛,眼睛的结膜组织也松弛,即医学上讲的结膜松弛症导致了泪膜不能均匀涂布眼表从而造成的干眼,可以通过小手术把松弛的结膜切除来达到治疗干眼的目的。

5.比较严重的一类是伴有引发干眼的全身疾病的老年人,这种患者往往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其治疗不仅要针对全身原发疾病,给予免疫抑制剂和抗炎治疗,同时也要通过人工泪液,佩带硅胶眼镜以及封闭排出泪液的泪小点等方法减轻眼表眼干症状,保证眼睛表面泪膜的持续存在。

老人低体温可致残致死

【案例】75岁的曾大爷近日出现怕冷、手脚发凉症状,他自我诊断为“风寒”,自煎姜汤口服未见效,故告知子女。子女认为“低体温利于长寿”,故未做任何处理。半个月后曾大爷上述症状加重,双脚不能走动,触之无反应,故子女急送某医院求诊。医生诊断为血液循环不良所致的双脚缺血性坏死,需要截肢。曾大爷和子女们后悔莫及。

【医生点评】老年人,特别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常有畏寒、四肢发冷,腋下体温在35℃-36℃之间,口腔温度低于34.4℃,则可以诊断为低体温。有的人认为,低体温特别是老年人低体温无关紧要,甚至可以降低机体代谢率,有利于长寿。其实,这是不对的。老年人低体温严重时可致残(如本例)、致死。

低体温的症状,在循环系统方面可表现为周围血管收缩、低血压、心律失常,严重时可诱发心室纤维颤动(室颤)——这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消化系统方面可表现为胃肠蠕动减慢、胃扩张和肠麻痹等;在呼吸系统方面可表现为呼吸无力、呼吸困难甚至肺不张等;在神经系统方面可表现为反应迟钝、意识不清,较严重的可表现为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濒死状态,或发生惊厥、抽搐、癫痫发作等。

一般来说,老年人低体温是由于年老体衰、低代谢率、新陈代谢减慢引起,对于营养不良或长期卧床的老年人时有发生,这是不可逆的生理现象。老年人患感染性疾病时可出现发热,也可出现低体温(机体反应差所致)。但发热较易被察觉,能及时得到纠正,如果低体温不能被及时察觉,后果轻则影响生命质量,重则可致残(四肢末端因缺血缺氧坏死截肢)、致死(因心室颤动致心跳骤停),这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者尤其危险。

如何防治老年人低体温

注意保暖

当室内或周围环境温度低于18℃而又未采取保暖措施(如开放暖气、生火取暖、电热毯取暖等)时,则容易发生低体温,故应设法使居室或环境温度高于18℃,及时增减衣物,注意保暖。

摄入足够热量

饮食如无明显禁忌,应摄入均衡的蛋白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瘦肉、鱼类、乳类和蛋类等)、碳水化合物(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有谷类、面粉类和糖类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B1、B2、B6、B12、C、D和E等)和微量元素(如锌、铁、磷、镁、钠、硒、钾和钙等)。

增加体力活动

缺乏体力活动可使心跳、呼吸减慢,思维迟缓,对低温环境反应也迟钝,血液循环减慢,身体——尤其是肢体易出现供血不足而导致低体温,故低体温的老年人应适当增加体力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使肢体温暖起来。

勿服三环类抗抑郁药(如多虑平)

三环类抗抑郁药可削弱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使体温调定点下降到正常以下而呈低体温状态,故老年人低体温者应尽量不用此药,或者改用类似作用的其他药物。此外,口服抗组胺类药(如扑尔敏、非那根、苯海拉明等)也可导致低体温。

如经上述处理1-3天未见明显效果,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医生会酌情给予复温治疗),以免长时间低体温导致身体出现器质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老年健忘原因被找到

美国耶鲁大学科研人员发现,相比年轻人,中老年人大脑的神经网络连接更为脆弱,活动也不那么频繁。随着年纪变大,人变得越来越容易忘事或者难以集中注意力,一些认知功能也难以完成。虽然很长时间以来大家都认为这种缺失与年龄有关,但至今不知道造成这种认知缺失的生物原因。

研人员认为,衰老会导致一种被称为cAMp的分子过度积累,它可能导致神经信号变弱。使用某些化学成分封锁或者禁止这类分子的活动就可以逆转神经细胞的信号连接方式,改善它们的功能。

研究人员认为,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能够禁止cAMp分子的活动,修复工作记忆,但任何药物都有待进一步的临床验证方可使用。

总结:老年人日常生活中总是遇到眼干、拉肚子、低温等困扰,这些老年人常见的问题要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否则只会带来生命危险。以上小编为您盘点的解决老年人日常问题方法赶紧来尝试下吧。(文章原载于《益寿文摘》,刊号:2012年2月号,作者:俞胜、苏全新、陈金伟、言康,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语文七年级词语注音与解释:第12课《济南的冬天》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镶嵌xiāngqiàn】镶:把东西嵌进去或在外围加边。嵌:把东西卡在空隙里。①以物嵌入,作为装饰。②比喻深深地进入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③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响晴xiǎngqíng】(天空)晴朗无云。

【温晴wēnqíng】温暖晴朗。

【安适ānshì】安静而舒适。

【肌肤jīfū】细腻平滑的皮肤。

【秀气xiùqì】灵秀之气;秀美。小巧而清秀。

【绿萍lǜpíng】植物名,又名满江红,体小,叶子浮出水面,春季绿色,夏季红褐色。

【水藻shuǐzǎo】泛指水生藻类植物

【贮蓄zhùxù】存放、储藏。

【澄清chéngqīng】清亮。

【空灵kōnglíng】灵活而不可捉摸;透明。文中指清净。

【水墨画shuǐmòhuà】是绘画的一种形式,更多时候,水墨画被视为中国画的代表。

【蓝汪汪lánwāngwāng】形容蓝得发亮,多形容眼睛

【唤醒huànxǐng】叫醒。

【境界jìngjiè】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

【着落zhuóluò】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慈善císhàn】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

【狭窄xiázhǎi】宽度小。

【宽敞kuānchǎng】宽阔,宽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语文常考现代文阅读问题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或对文中的画线句进行赏析,请说说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此题的答题思路:分析该句的修辞作用+具体语境作用。

常见修辞答题如下:

比喻:用(事物)比喻(事物),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情态),表达了(人物)……的情感。

拟人:把**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情状(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人物)……的感情。

夸张:夸大(或缩小)了(事物)的大小(长度、速度、性能等)、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态度(观点、情感)。

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引用:

(1)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2)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对偶:使文章节奏鲜明,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语文口语交际知识点:口语交际专项训练

全文共 298 字

+ 加入清单

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知识点

中考语文试题-口语交际专项训练

附答案(教师专用)

19.1.执着(2分)

2.人家诸葛亮出山之前也没有带过兵,您为啥就非要求我有工作经验?(意思正确2分,句式正确1分,共3分。)

3、例句: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各2分,共4分)

4.限制我们成长的不仅仅是外部环境,还有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只有不断扩展我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不断地成长。(认识到外部环境和内心世界对人成长的影响,各2分,能进一步强调内心世界重要2分。共6分)

20.贝尔纳因对饭店服务员很不满,他不会再来这里消费了(2分,意思相同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语文知识点名言警句:巴菲特励志名言集锦

全文共 195 字

+ 加入清单

巴菲特励志名言集锦

7、永远不要问理发师你是否需要理发。

8、任何不能永远发展的事物,终将消亡。

9、投资并非一个智商为160的人就一定能击败智商为130的人的游戏。

10、市场就像上帝一样,帮助那些自己帮助自己的人,但与上帝不一样的地方是,他不会原谅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

11、就算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偷偷告诉我他未来二年的货币政策,我也不会改变我的任何一个作为。

12、我只做我完全明白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语文标点符号的用法

全文共 214 字

+ 加入清单

问号及其用法

A、选择疑问句:选择问中间用逗号,只在句末用问号

示例:你喜欢吃苹果,还是香蕉呢?

B连续问,各句后均用问号

你叫什么名字?你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C注意有疑而无问的的句子的句末标点不用问。

有些句子,形似疑问句,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语气,句末不能用问号。

示例:我不知道她到底姓什么。

d、成分倒装的疑问句,语气词之后不用问号。主谓倒装句,问号应用在全句的末尾,句中表疑问的语气词后应用逗号。

示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比格犬肢体语言的含义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比格犬(详情介绍)

虽然狗狗不会说话,但是它们的肢体却能够表达出丰富的语言,很多情况下,它们都是通过肢体来表达它们的想法。因此能够理解狗狗的肢体语言的话,那么我们就能够更进一步地与狗狗交流,对于它们也就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比格犬肢体语言的含义

1.当比格犬肚皮朝天,将四肢爪子举向空中的时候,这就表示它谦恭与服从。如果是比格犬像另一只狗狗做出这样的动作,就表示它已经臣服了。如果,比格犬是对着主人、家人做出这样的动作,就表示它在向你示好。又或者它在向你耍赖,想要逃脱某种惩罚。

2.狗狗摇尾巴的语言含义非常的丰富。当它愤怒、凶恶、攻击、臣服、轻松的时候,它的尾巴状态都是不一样。受到惊吓的比格犬,会将尾巴夹得低低的,在两腿之间摇动。而愤怒、准备进攻挑战的比格犬,会将尾巴高高举着然后快速的咬动。当比格犬心情放松,感觉舒适的时候,它的尾巴状态会最自然,轻轻的拖着,然后悠闲的摇动着。

3.如果比格犬把身体后端抬高,前端则俯低时,尾巴还在起劲的摇动着,眼睛里闪闪发亮,这就表示它想邀请你一起玩耍。如果你不满足它的医院,比格犬还会想其它的方法来表达它的友善之情。

所以说狗狗的语言其实很丰富,只是看我们能不能够去理解,如果我们能够读懂它们的语言,我们就能够更好理解狗狗,与狗狗的交流也能变得更方便,对于它们的照顾也能变得更轻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语文高级词语解释再作冯妇等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再作冯妇发音zàizuòféngfù释义再作:重做;冯妇:人名。比喻再干旧行业。出处《孟子·尽心下》:“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示例曾经有位总长,听说,他的出来就职,是因为某公司要来立案,表决时可以多一个赞成者,所以~的。(鲁迅《而已集·反“漫谈”》)

醉翁之意不在酒发音zuìwēngzhīyìbùzàijiǔ释义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出处宋·欧阳修《醉瓮亭记》:“醉瓮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示例松坡果乐此不倦,我也可高枕无忧,但恐~,只借此过渡,瞒人耳目呢。(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二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词语解释: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含义你清楚吗?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不拘一格人才是出自于中国清朝晚期的著名诗人,龚自珍,他所做的己亥杂诗之一当中的一句,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与中国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系的,中国自明清以来以科举取士为主,主要的所重的就是四书五经,对其他的技能并不重视。

但是自1840年以后,咱们中国受到了欧美列强的欺侮,这个时期中国的有识之士,就看到了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提出了师夷长技的这样一个口号,这种呼声在1840年到1860年之间比较高涨,当时的龚自珍就针对于这样一个社会背景,然后提出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说法。

意思就是号召当时的清朝要破除,以科举取士为主的选拔人才的制度,要广泛地选用各种有技艺有技能的人才的这样一种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初中语文七年级词语注音与解释:第21课《风筝》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堕duò】掉下;落下

【丫杈yāchà】即桠杈,形容树枝歧出。

【寂寞jìmò】“寂”意为“室内没有声响”,“寞”意为太阳下山时、点灯之前的昏暗屋室。“寂寞”意为“冷清孤单”。

【憔悴qiáo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引申为劳苦,失意。

【肃杀sùshā】〈书〉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

【诀别juébié】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荡漾dàngyàng】(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嫌恶xiánwù】厌恶,讨厌。

【笑柄xiàobǐng】可以拿来取笑的资料。

【可鄙kěbǐ】令人鄙视。

【什物shíwù】泛指日常应用的衣物及零碎用品

【惊惶jīnghuáng】惊慌。

【瑟缩sèsuō】身体因寒冷、受惊而蜷缩或兼抖动。

【傲然àorán】坚强不屈的样子。

【虐杀nüèshā】虐待人而致死。

【恍然大悟huǎngrándàwù】形容忽然醒悟。

【苦心孤诣kǔxīngūyì】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