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苏子叶能包饺子吃吗(合集20篇)

我们都知道北方的主食是以面食为主,而北方人过年的第一财也是饺子,这是为什么呢?以下就是问学吧小编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浏览

1805

文章

729

立冬吃饺子的寓意是什么

全文共 1295 字

+ 加入清单

天气越来越冷,冬天的开始也随之而来。冬天的开始代表着冬天的开始。它是中国人非常重视的季节之一。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关于“立冬饺子寓意是什么”的相关内容,方便大家学习了解,希望对您有帮助!内容仅供参考

立冬吃什么水果

1、苹果

苹果熟吃可止泻,生吃可治便秘,饭后吃能助消化。研究人员还发现,—天吃一个苹果,对肺大有好处,可以减轻污染物引起的肺功能恶化。

2、柿子

柿子的营养价值很高。成熟的柿子中含糖15%,蛋白质1.36%,脂肪0.57%,以及粗纤维、胡萝卜素、钙、磷、铁等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比一般水果高1-2倍。生柿能清热解毒,是降压止血的良药,对治疗高血压、痔疮出血、便秘有良好的疗效。

3、菱角

菱角的营养价值可与栗相媲美,每百克鲜菱肉含蛋白质3.6克,脂肪0.5克,糖类24克,并含有尼克酸、核黄素、维生素和钙、磷、铁等多种营养物质,含有多种氨基酸,被视为养生之果和秋冬进补的药膳佳品。

立冬吃饺子的寓意

饺子形状像耳朵,在以前的冬季,很多人容易冻耳朵。那么吃了饺子就可以避免受到冻疮,也是很有寓意的。不过也有说饺子像元宝,也意味着来年财源广进。

在老济南的习俗里,立冬并没有吃饺子的习惯,不过“冬至饺子夏至面”却一直流传着。济南立冬过后,天气不是很冷,真正的‘严冬’,得等到冬至,在经济条件欠发达的时候,冬至的寒冷会让不少人冻伤耳朵,而饺子形状很像耳朵,于是有了‘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的习俗。

立冬吃饺子的习俗寓意

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看见南阳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纷纷被冻伤。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于是张仲景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或“饺子”,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或“烫面饺”。

立冬吃饺子寓意着什么

饺子形状像耳朵,在以前的冬季,很多人容易冻耳朵。那么吃了饺子就可以避免受到冻疮,也是很有寓意的。不过也有说饺子像元宝,也意味着来年财源广进。

在老济南的习俗里,立冬并没有吃饺子的习惯,不过“冬至饺子夏至面”却一直流传着。济南立冬过后,天气不是很冷,真正的‘严冬’,得等到冬至,在经济条件欠发达的时候,冬至的寒冷会让不少人冻伤耳朵,而饺子形状很像耳朵,于是有了‘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的习俗。

立冬吃饺子的寓意是什么

立冬吃饺子寓意着人们对冬天的美好期盼,由于饺子的外形和耳朵很像,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了,还有“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

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在北方地区,就喜欢利用饺子来作为立冬进补食物。

在古代的中医学上的解释: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既然要养精蓄锐,必须要进行食补来增加冬季各类的免疫力,所以选择简单易得的饺子作为食补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北方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

全文共 1317 字

+ 加入清单

冬至节,中国北方有冬至日吃饺子的习俗,南方某些地方有冬至日吃汤圆、粉糍粑的习俗。那你知道北方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吗?现在就由网小编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至今。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人。自幼苦学医书,博采众长,成为中医学的奠基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都认真施治,挽救了无数的性命。

相传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原来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是总结汉代300多年临床实践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 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张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朵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送行饺子接风面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348 字

+ 加入清单

送行饺子接风面含义是饺子是团圆的象征,面条代表长久。因为饺子是包起来的,象征团聚,所以人走的时候吃饺子,表示希望再次和朋友团聚面条是长的,送人的时候千万别最后吃面条,因为面条象征着长长久久,意思就是把你送得远远的,永不相见的意思,所以送人不能吃面条,应该吃饺子。

扩展资料

在通讯和交通尚不十分发达的年代尤其如此,远行人突然返家了,甚或是三更半夜,惊喜之余,也给这家主妇出了一道难题,事先没有准备,家里甚至找不出一点像样的菜,于是面条便成为一种最佳选择。

车马劳顿,风尘仆仆,丈夫自外返家,饥肠辘辘口干舌燥,一大碗有汤有水的面条儿无疑最对口味。面条做起来也方便快捷,丈夫洗把脸、喝杯茶、抽支烟的时间,主妇就把面条端上来了。吃了多日外头没滋没味的小饭店大食堂,再尝一口具有自家风味的家常饭,真是一种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立冬吃饺子的寓意_立冬为什么要吃饺子

全文共 1224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我国的“立冬”,在我国的北方地区,一般在立冬之时会全家团聚吃饺子。你知道立冬为什么要吃饺子吗?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立冬吃饺子的寓意_立冬为什么要吃饺子,希望大家喜欢!

为什么立冬吃饺子

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在北方地区,就喜欢利用饺子来作为立冬进补食物。

在古代的中医学上的解释: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既然要养精蓄锐,必须要进行食补来增加冬季各类的免疫力,所以选择简单易得的饺子作为食补材料。

立冬为什么要吃饺子

饺子早在三国的时候就有了,不过那会的饺子跟现在的馄饨差不多,煮熟以后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直到唐代以后,饺子才变得和现在一样。饺子的原名据称叫“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至今还在我国民间流传着。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饺子也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特有的民俗传统。因为取“更岁交子”之意,所以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佳肴。在中国许多地区民俗中的,除夕守岁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除了北方将饺子作为节日美食外,南方人也在一定的场合中食用饺子。饺子起源于张仲景的时代,“饺子”又名“交子”或者“娇耳”,是新旧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苍之意,是必须要吃的一道大宴美食,否则,上苍会在阴阳界中除去你的名字,死后会变成不在册的孤魂野鬼。你想想,我国祖先对此是多么的重视啊!无论怎样,为除掉一年的晦气您也要在除夕吃一顿“饺子”。远方的人们都会跋山涉水回乡和家人过冬节吃饺子,以示有个圆满的归宿。

立冬吃饺子的寓意是什么

立冬吃饺子的寓意更是为了纪念张仲景,而且这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也是文化中的一部分。饺子传说是张仲景帮贫苦的人们医治寒病才发明的,后来这一习俗被传了下来,不过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跟医疗水平已经大大提高。

在古代中医学上的解释:立冬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饺子中的馅料能够带给人能量跟热量,食补就是最好的方法。

专家表示,立冬吃饺子讲究馅料的选择,不同的馅料功效不尽相同,市民应根据自身需求各取所需。如今大多人则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调制馅料,最常见的有猪肉大白菜,芹菜猪肉,羊肉胡萝卜等。沿海地区,多用一些海产品作为馅料,也别有一番风味。

尽管各地的习俗有所差别,但是“补冬”的意义是基本一样的,都是为了温暖身体、驱走严寒,增强抵抗力,少生疾病。另外一些注重身材的女性们要注意,不要在冬季的时候减肥,因为冬季寒冷,人身体的脂肪会自动封存,为度过冬天而准备,如果破坏人身体的这一规律,会导致免疫力低下,容易患上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

全文共 2497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知道,冬至是24节气之一。但在传统文化中,冬至可不仅仅是一个节气,还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古人称“冬至大如年”,可见其重要地位。那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

冬至来历与习俗

众多古老的华夏传统节日,并不像大多数西方节日那样多来自单纯的人文纪念,华夏智慧看起来并不像西方智慧那样充满了求知的效率和探索的欲望,但是它对天象地形,日月寒暑,昼夜幽明,以及天地人和,却有着更为敏锐的悟性,大都也关联到天象历法与岁时节令。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我国古代,很重视冬至,当作一年中较大的节日来过,并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冬至后,白昼渐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庆贺。冬至凭什么大如年呢?这与冬至被赋予了多重意义有关,其中几点意义,甚至是“年”都无法比拟的。

1、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

阴阳五行学说认为,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在十二辟卦中,此时为地雷复卦。卦象上面五个阴爻,下面一个阳爻,象征阳气初生,故称“冬至一阳生”。

古人还曾把冬至定为一年的开始。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冬至已经是年了。易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

2、冬至是“数九”的开始

从冬至开始,就进入俗话说的“数九”寒天了。也就是说,冬至是“数九”的开始,这个,就是“年”所不具备的了。

“数九”又称“冬九九”,俗称“交九”,是我国北方旧时流行的一种杂节气。数九寒天,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即为“出九”,“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有的朋友也许会问,为什么偏偏是数“九”,而不是数二、三、四、五、六、七、八呢?这应该是与阴阳消长,阳长阴消有关。九,是最大数,一九二九地数着最大数,意味着冬日的阴气不断消减,累至九次便到了头,寒去春来,“春已深矣”。

旧时,民间流行填“九九消寒图”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图”也许形式有异,或是寒梅,或是九体对联,又或者是双钩描红书法,但意思却都差不多,都是每天填一笔,或者是一朵花,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也就大功告成了。

3、冬至是祭祀的重要日子。

相传,冬至祭祀始于周朝。“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祈求神灵消除疫疾,减少荒年、饥饿、死亡。

据古籍记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冬至过节,则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汉朝称冬至为“冬节”,官府举行“贺冬”仪式祝贺,并且形成例行假期。“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是故官府放假休息,军队待命,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

唐、宋时,冬至是祭祀天、祖先的日子,皇帝要率领大臣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普通庶民百姓则要祭拜逝去的祖先。

明、清时,皇帝要在冬至这天举行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文武百官要向皇帝呈递贺表,相互之间也要投刺祝贺。

所以,即便到了现在,南方的很多地方,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至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闽台民间对冬至更是重视,要在这一天祭拜祖先,不回家过冬至的人,会被视为不认祖宗的人。所以冬至也就成了合家团聚的日子。

4、冬至是元始天尊诞辰

道教认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气未显的第一大世纪。元始天尊是道教中的最高尊神,在“三清”之中位列最尊,类似于民间传说的盘古,是传说中的创世之祖。

冬至这天,道观举行盛大法会,庆贺元始天尊诞辰。

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

其一,促进阳气生发

古人逢冬至吃馄饨。唐人崔龟图注《北户录》引北齐颜之推语云:“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者也”,可知馄饨似是今之饺子。

古人认为,冬至食馄饨是为了破阴释阳,因为馄饨的形状如同鸡卵,就像阴阳未分时的一团浑沌,在阳气始生的冬至日人们食用馄饨,是以模拟的巫术形式破除阴阳包裹的混沌状态,支助阳气生长。

显然,这是把馄饨与阴阳相比拟,是取类比象思维在民间习俗中的运用。

其二,防寒保暖

冬至的来临意味着气候要进入更冷的阶段,古人为了保护耳朵不被冻坏,就食用长相类似耳朵的饺子。就民间习俗而言,不论身处何方何地的北方人,在冬至这一天都会吃一碗热腾腾的饺子,以保佑自己健健康康地度过这个冬天,迎来新的一年。

显然,这也是取类比象思维。饺子象耳朵,以形象形,用吃饺子来寓意防寒保暖。

其三,仲景用饺子以温阳治病

据说,吃饺子的习俗来源于南阳医圣张仲景,当他在长沙做官结束告老还乡时,正值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就吩咐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驱寒药材放置锅中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到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祛寒娇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老百姓服了这样的药物后,冻耳朵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进九,人们便模仿医圣的做法去吃,由此形成冬至时节“捏冻耳朵”的习俗。

张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舍“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

关于冬至吃饺子,我有自己的理解。

冬至是个阴阳交割的临界点。从夏至开始,不断生长的阴气终于达到顶峰。此时阳气停止了销蚀,就要开始回升。此是便是天地间阴阳转换,“冬至一阳生”的微妙时刻。

生命以阳为本。换句话说,生命就是一团阳气。阳气不衰,则生命活力不减。由此说,越是在天地阴阳转换的时刻,越要重视养阳。

显然,一年之中的冬至即是这样的时刻,冬至的所有节俗也都要围绕着顺阳与助阳的方向展开。

3、冬至养生:

冬至意味着进入数九天,迎来最寒冷的天气,《易经》中有“冬至阳生”的说法。这是因为节气运行到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可见,冬至前后人们开始进补是最好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粽子叶怎么洗?粽叶怎么洗才干净?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粽叶在用之前要洗一下,这一点大家应该都是知道的,毕竟上面可能会有很多细菌和脏东西。那么,粽子叶怎么洗?粽叶怎么洗才干净

棕叶的清洗方法

棕叶的清洗方法一

先将新鲜的粽叶放于盛有清水的盆中浸泡着,并拿干净的布条沿着粽叶的纹路从粽叶的头清洗到尾。这样清洗比较方便,而且还能将粽叶的脏东西清洗彻底。像这样清洗干净的粽叶,还需要进行后续的工作,才可以用来包裹粽叶。

棕叶的清洗方法一

1、在洗粽叶时用快干净的布从粽叶头往叶尖尾方向顺着擦洗下去,摩擦力小,这样洗更能紧贴着粽叶,洗的更干净一些;假如从粽叶尖尾往上洗的话,摩擦力会很大,不好洗。

2、将洗好的粽叶和粽绳放进煮开的水里浸泡3分钟左右,这样浸泡过的干粽叶更好包,浸泡过的粽绳更加柔韧,绑起来不容易断。

棕叶清洗后怎么处理

将之前清洗干净的粽叶轻轻的围成一个圈,注意不要将粽叶的筋折断了,准备一个干净的袋子,将处理好的粽叶装进袋子中,然后再将袋子放于冰箱的冷冻层保存起来,保存一晚之后,即可拿出放于盆中让其自行解化。或者是将之前清洗干净的粽叶,放于烧开了水并关掉火的锅中,用锅中的开水将粽叶烫5分钟左右,注意粽叶两面都得烫到,即可。

棕叶的泡法

不管是解化完的粽叶,还是烫好的粽叶,都需要直接放于清水中浸泡着,然后在包粽子的时候随拿随用,用清水浸泡是为了防止粽叶在包粽子的过程中变干了。需要注意的是,冰箱冷冻的粽叶适合采用新鲜的粽叶,而开水烫的粽叶可新鲜可干,如果是干的粽叶,需要先放于清水中浸泡一晚,清洗干净后再用开水烫。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冷冻饺子是冷水下锅煮好?还是热水煮好?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水饺是人们喜欢的美食之一。下面,我们来看看冷冻饺子冷水下锅煮好?还是热水煮好吧。

操作方法

1

冷冻水饺

如果是从冰箱冷冻柜拿出来的水饺,则可以冷水下锅,不要等到水沸腾再下锅,否则饺子可能不熟。

2

速冻饺子

如果是速冻饺子的话,则应该先给饺子解冻,否则饺子皮会破裂,等解冻完之后再沸水下锅。

3

饺子冷冻时间

如果饺子冷冻时间不久的话,则可以等到水快沸腾之前下锅,这样使饺子的温度慢慢升高,而不会一下子处于高温的水温中。

4

刚包好的水饺

如果是刚包好的水饺,那么要等水沸腾之后再下锅,而且每次沸腾一次,就需要再凉水一次,直到加了三次冷水,就可以捞起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冬至为什么吃饺子

全文共 824 字

+ 加入清单

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北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那么冬至为什么吃饺子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冬至吃饺子的由来,欢迎阅读。

冬至为什么吃饺子:习俗

1子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食品。它的制法是先用面粉做成薄而软的饺子皮,再以鲜肉、白菜等切碎,拌以佐料为馅,包成后下锅煮至饺子浮上水面即可。其特点是皮薄馅嫩,味道鲜美,形状独特,百食不厌。

2冬至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

3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冬至为什么吃饺子:纪念医圣

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而苏北人在冬至时吃大葱炒豆腐。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太说,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春节包饺子的由来 春节包饺子的习俗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饺子由来

包饺子的由来是张仲景返乡的时候,正好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就让他的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熬制“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像耳朵一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和一大碗肉汤。

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就叫做“饺子”。

饺子一词始于宋代,那时候饺子不叫饺子,而是叫做“角儿”。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追忆北宋汴京的繁盛,其中卷二曾提到市场上有“水晶角儿”“煎角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烫面饺子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烫面饺子

原料:

面粉500克,白菜200克,豆干100克,芹菜50克,姜米10克,葱50克,熟菜油50克,蒜泥10克,味精2克,胡椒面2克,精盐5克,白糖10克,醋10克,红油辣椒10克,酱油50克。

做法:

1.自菜淘洗干净,切碎,放入少量的盐,拌匀后轻轻揉搓,将菜水挤干,豆干切成碎粒,芹菜淘洗干净、剁碎,葱洗净切成未。

2.炒锅置中火上,倒入菜油烧至五成热,放入自菜、豆干、芹菜、姜米、葱未迅速翻炒后加入味精、胡椒面、盐及白糖铲匀起锅,作为馅料。

3.面粉在溶器内用适量开水烫熟并用手和转、揉匀,在案板上擀成直径6~8

厘米圆形饺子皮,包上馅后捏成花边饺子,置笼中用旺火蒸熟。

4.将酱油、醋、红油辣椒、蒜泥对成味汁置碟中,食用蒸饺时蘸着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香菇饺子怎么做最好吃

全文共 1284 字

+ 加入清单

香菇(学名:Lentinus edodes),又名冬菇、香蕈、北菇、厚菇、薄菇、花菇、椎茸,是一种食用真菌。一般食用的部份为香菇子实体,鲜香菇脱水即成干香菇,便于运输保存,是一宗重要的南北货。干鲜香菇在中国菜中广泛使用。烹饪时需将干香菇先行泡水发制。素三鲜中,香菇往往作为其中的一鲜出现。在斋食中,香菇亦为重要原料之一。以下是一些关于制作香菇饺子的方法,欢迎大家参阅!

香菇饺子的主要原料就是香菇和肉馅,所以营养价值还是比较丰富的,吃一些对身体有好处。

方法二、

材料

猪肉馅,香菇,饺子皮,料酒,盐,鸡精,淀粉,葱花,姜末,芝麻。

做法

1.准备材料。

2.锅中放水烧开,放入洗净的去蒂的香菇,焯水一分钟左右,捞出用冷水冲凉,沥干备用。

3.然后沥干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用手将香菇使劲儿挤干水分,放到案板上拿刀把它切成小丁。

4.取一大碗,把猪肉馅、香菇丁放入,放料酒、盐、鸡精、淀粉、葱花姜末,再撒点芝麻,拌匀。

5.肉末搅拌好后,再加入一勺食用油拌匀(加了食用油,由于油分子会包裹住蔬菜馅,这样蔬菜馅中的水分子就逃不出来了)。

6.取一张饺子皮摊开在手心,把肉馅放在饺子皮当中,在靠外侧的饺子皮边缘抹上些水(粘合饺子皮的作用)。

7.把饺子皮对折,两手一起,把外侧的饺子皮用左手边慢慢的推出褶子,然后右手捏紧就可以。

8.边推边捏,把整个边缘都捏好,饺子就包好了。如果嫌这个方法麻烦,那么就用手把饺子皮两边按紧,也OK(北方人都这么包,包起来速度比较快)。

9.烧开锅中水,放入饺子,用勺子推一下避免粘锅,盖上盖子煮开,加小半碗冷水,再盖上盖子煮开。

10.再倒入小半碗冷水,再次煮开后开盖煮一分钟左右,看到饺子全部浮起就熟了,可以捞出开动啦。

方法三、

材料

面粉,香菇,油菜,大葱,盐,鸡精,料酒,甜面酱,熟油,芝麻香油。

做法

1、首先要做的就是和面,当然要下点功夫才是。

2、将洗好的油菜和大葱切成碎丁待用。

3、将发好的香菇切成碎丁待用。

4、把切好的香菇和油菜等原料和调料都放到盆中,然后加入盐,味精等调料适量拌匀。

5、馅调好了就可以开包了(包就不用说了)。之后开水锅里煮熟即可。

小诀窍

1、如果小油菜太嫩切了会出汤,可以用笼布包好馅略微挤下水。

2、没有笼布也可用于净的纱布。

3、一定要注意油菜不要挤太多汤,不然营养全跑了。

方法四

材料

黄花菜50克,饺子一包,香菇10克,青菜适量,食用油适量,盐适量,味精适量,蒜适量,姜适量,酱油适量。

做法

1、黄花菜,香菇用水泡发待用,黄花菜用冷水泡40分钟,温水20分钟,热水10分钟,按自己的时间安排。

2、清菜洗干净,包好饺子,黄花菜,香菇泡发,待用。

3、砂锅放入清水,生姜片,油。

4、盖好锅盖炖汤。

5、大火炖10分钟。

6、放入泡好的黄花菜,香菇。

7、放入饺子。

8、放入调料,拌一下。

9、最后放入洗好的青菜。

10、黄花菜香菇炖饺子就做好了。

方法一、

材料

香菇,基围虾,香葱,鸡蛋,姜。

做法

1、虾剁碎,加入料酒、盐、姜、味精、十三香,腌制一会。

2、香菇焯一下,剁碎和腌制好的虾馅,加入蛋清、少许香油、香葱混匀搅至起劲。

3、面粉+淀粉,和面,醒十分钟。

4、擀皮,包好饺子,下锅煮十分钟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冬至吃饺子的习惯是怎么来的

全文共 992 字

+ 加入清单

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下面是小编整合的冬至吃饺子习惯是怎么来的,一起来看看吧,肯定对你有所帮助的。

冬至吃饺子的习惯是怎么来的

据史书记载冬至吃水饺的习俗,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而留下的。

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在辞官回乡,当时正是冬季,他发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然后把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冬至吃饺子有什么好处

1、从烹饪科学的角度看,蒸煮饺子以水(汽)为介质的烹饪方式,温度只在100左右,即可致熟食物又可消毒杀菌,避免了烧烤炸条件下生成苯并芘等强致癌物,保证了食品安全。而且,食物的营养成分在蒸煮过程中也不至于因过氧化或水解而损失。

2、从膳食结构角度看,饺子的馅料都包在面皮中,可以做到谷类与菜果、肉类的适宜组合,使主副食搭配合理,营养丰富并酸碱平衡,膳食宝塔形结构。

3、从营养角度看,饺子以水(汽)为传热介质经蒸煮而熟,可以使食品中淀粉类多糖充分裂解,利于人体吸收。

4、合于中国人的肠胃于饮食习惯。符合“食饮有节”、“谨和五味”、“和于术数”的养生之道。

饺子怎么煮好吃

第一步:取一大小适中的锅,放入适量宽度的水,再加点盐,大火烧开。

第二步:等水开后就可以下饺子啦。一手拿着放饺子的盘子,另一手拿起饺子放进锅里,注意不要让水溅出来烫到手哦。锅中的饺子一次不要放太多,只要一盘子的量即可。

第三步:饺子全部入锅后,用木铲深入锅底,轻轻搅动几下,防止部分饺子粘在锅底。然后盖好锅盖煮约20秒,反正以水再次烧开为准。

第四步:此时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饺子有轻微上浮的迹象,再次用木铲深入锅底,轻轻搅动,让饺子浮起来不要粘连在锅底。这个时候可以加一点冷水进去,盖上锅盖,继续煮至水开。

如果是纯素馅的饺子,此时已经可以出锅食用了。如果是肉馅饺子,那还要继续下面的步骤。

第五步:再次加入冷水,不要盖锅盖,煮至水开。再点入一点冷水,让水再次煮开,饺子就煮好了。

煮饺子需要全程大火,这样饺子皮不容易破。在水中加盐是防止饺子粘连。素馅饺子加一次冷水,肉馅饺子要加三次冷水,也就是“三开三点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自制饺子可以放多久?自制饺子怎么保鲜?

全文共 802 字

+ 加入清单

饺子是常见的一种食物,有些人为了吃起来更健康卫生会自己在家里做。但是自制的饺子保质期久没有那么长了。那么,自制饺子可以放多久?自制饺子怎么保鲜

自制饺子可以放多久

自己在家包的水饺放冰箱只能放3天,是因为家里的冰箱冷冻室一般只有零下5度左右,所以是一种缓慢冷冻,这种冷冻方式不能将细菌病毒杀死,所以不能长时间保存,最多3天。而我们在超市买回来的冷冻食品,它们是在瞬间被相当低的温度冷冻的,可以有效杀死细菌和病毒,所以这些买回来的冷冻食品反而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

自制饺子的保存技巧

将饺子包做好后,放到一个塑料袋或容器中,撒些干面粉搅均,将塑料袋或容器封好,不要进空气,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保存。什么时候想吃拿出来,和放进去时一样新鲜,饺子也可这样保存,味道一样鲜美。

撒些干面粉搅均放到冷冻室中,是不会将水分完全吸干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不让面与面蘸合,也不用再撒其他的面了。

自制饺子的做法

猪肉馅:

原料:猪肉500克莲花白1000克姜末15克葱末30克精盐15克胡椒粉5克料酒25克味精15克香油25克精炼油25克

制法:

1、猪肉去皮洗净,切为细粒;莲花白洗净,切为细末,再用精炼油拌匀。

2、将猪肉粒用姜末、葱末、精盐、胡椒粉、料酒、味精、香油拌匀,再加入莲花白和匀即成。

注意:

1、猪肉的肥瘦肉比例为4∶6。

2、莲花白不能直接加入猪肉粒中,须先用油拌匀再加。

3、如果配料选用大白菜,须先将大白菜腌渍,挤出部分水分后再加入。

羊肉馅:

原料:净羊肉500克韭黄250克姜末50克葱末50克花椒5克鸡蛋2个精盐5克胡椒粉3克料酒15克酱油20克香油25克花生油25克

制法:

1、羊肉洗净剁成细粒;韭黄洗净切细末;花椒用开水泡成花椒水。

2、羊肉末用姜末、葱末、精盐、胡椒粉、料酒、酱油、花椒水、鸡蛋液拌匀,再加入香油、花生油拌匀,最后加入韭黄末和匀即成。

注意:

1、羊肉的膻味较重,故须加入花椒水以去膻,同时还应加大姜末的用量。

2、韭黄末应最后加入。如无韭黄,亦可用芹菜、香菜代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如何煮冻饺子?怎样煮冻饺子不破皮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饺子放的时间长了容易裂,煮的时候下锅就破,可是包冻饺子就是为了长时间存放食用方便。那么怎么巧煮冻饺子呢?下面“本网”就教大家煮冻饺子不破皮的方法。

怎样煮冻饺子不破皮

1、火候

速冻水饺煮的时候,不易用大火,不像是新鲜的水饺,用大火煮也不易破皮。速冻的水饺,适合用小火慢慢地煮,这样,水饺皮就不易破。

2、加盐

煮速冻的水饺的时候,在水里加点儿盐,让水饺的皮,更有耐煮力,这样,水饺的皮就不易破掉。

3、沸水

等加了盐的水完全煮沸后,再把速冻水饺放进去,不要过早放,否则易粘在一起,而且在放入后,要充分搅拌,这样,不会粘一起而破皮。

4、加凉水

等水饺放进去,水再开了后,再倒入少量凉水,这样的过程最好重复三次,在倒入凉水后也要搅拌,这样,水饺更不会破皮了。

5、加醋

如果还是怕水饺会破,那在煮的时候,加盐后再加点儿醋,这样,水饺就不会破皮了。

6、放葱

在煮水饺的时候,先在水里放入一根圆葱,那么水饺就不会破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包饺子的来历和寓意是什么?具体都有哪些?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饺子最早是由张仲景发明的,包饺子有着着全家团聚合欢的美好寓意。饺子最早起源于东汉时期,是由东汉河南南阳人医圣张仲景创造出来的,早期的饺子是当做药来使用的,因为张仲景会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例如羊肉、胡椒等,这样就能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

并且饺子中的“饺”与“交”谐音,这两个字都有着相聚的意思,因此包饺子有着全家团聚合欢的美好寓意。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中国民间吃食,而在春节包饺子和吃饺子也是中国人特有的民俗传统。

除了合家团聚以外,饺子还有着更岁交子的寓意,因为饺子的谐音是交子,这代表着旧的一年过去,新的一年到来。此外包饺子的时间一般都会在大年三十期间,因为这一天是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一个饺子热量是多少 一个饺子多少卡路里

全文共 444 字

+ 加入清单

饺子的口味有很多种,一般素馅儿饺子的热量相对较低,而肉馅儿饺子的热量相对要高。那么,一个饺子热量是多少?一个饺子多少卡路里?

一个饺子热量是多少

饺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纤维和脂肪含量都比米饭高的一种食品,热量接近米饭的2倍

度量单位热量(可食部分热量)

1个饺子(猪肉芹菜馅)(20.0克)51大卡

1大个饺子(猪肉芹菜馅)(25.0克)63大卡

标准(100克)253大卡

一个饺子多少卡路里

1个饺子(猪肉芹菜馅)(20.0克)含有热量51大卡,需要散步35.2分钟消耗完。每100克该食物含有:脂肪16.80克;蛋白质7.00克;碳水化合物22.10克;纤维素3.60克。

一份饺子需要多久消耗

饺子馅料油脂一般都很多,而且饱腹感差,热量比较高。一份20个普通饺子差不多有650-700大卡热量。如果饺子个更大,那热量就会高达800大卡以上。前者热量就需要跑步至少两个半小时。少吃饺子,正常吃馒头,米饭比较好。

不同饺子的热量消耗

猪肉水饺:15颗热量636大卡/需跑步159分钟

韭菜水饺:15颗热量618大卡/需跑步154分钟

素食水饺:15颗热量510大卡/需跑步127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元旦为什么吃饺子 元旦吃饺子的寓意

全文共 783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的每个节气节日都有特定的习俗,例如饮食上的习俗由来已久。我国元旦有吃饺子的习俗,那么,元旦为什么吃饺子?元旦吃饺子有什么寓意

元旦为什么吃饺子

饺子除了是过年祭祀后食用的食品。一些北方城市元旦也吃饺子,讲究守岁时包,辞岁时吃,即到子时吃,此时为两年之交、迎新辞旧的时刻,具有特殊意义,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预示新的一年里交上好运。

元旦吃饺子的习俗

据史料记载:“元旦子时,盛馔周烹如:食扁食,名角子,取更岁交子之意。”由此可知,当时饺子已由一般食品上升为节日食品。人们吃饺子已寓有辞旧迎新、富贵吉祥之意。尤其在北方,饺子作为贺年食品,历来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喜爱,相沿成俗,一直流传在北国,经久不衰。

元旦吃饺子的寓意

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台湾人吃鱼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

饺子因所包的馅和制作方法不同而种类繁多。即使同是一种水饺,亦有不同的吃法:内蒙古和黑龙江的达斡尔人要把饺子放在粉丝肉汤中煮。然后连汤带饺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区将饺子和面条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线穿元宝"。

饺子这一节目佳肴在给人们带来年节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饺子的种类

汉、满等族春节饮食风俗。流行于北方地区。一般除夕吃肉馅的。大年初一吃素馅的。新年饺子要皮薄、馅多,捏得严实,不能煮烂,荤饺子要有猪肉、羊肉、牛肉、鸡肉的,也有两种肉拌在一直的鸳鸯饺子,以及百味杂陈的“饺子宴”。素饺子多用各种新鲜蔬菜。饺子的形态甚多,有冠顶饺、蝴蝶饺、金鱼饺、花边饺,也有推捏、叠捏、扭捏、花捏的月牙饺,以及挤捏的木鱼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元宵节吃饺子有什么来历

全文共 1335 字

+ 加入清单

传统认为元宵节要吃汤圆,但有些地方有正月十五吃饺子,你知道元宵节吃饺子来历吗?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元宵节吃饺子来历,希望可以帮到你!

南北元宵饺子区别

饺子可分为南北两派,从饺皮、馅料到做法都各有不同。

南方饺子外形细小,饺皮薄而滑溜,馅料以猪肉为主。作为小吃,你也可以加入鲜虾、蟹黄、冬菇、木耳,煮后做汤来吃。

和南方饺子相比,北方饺子皮的厚度有2-3mm,把皮拉起来时要弹力十足,吃时滑溜烟韧,带面粉香才是上品。包饺子时的边位不能打褶,食时才不会太厚,肉汁又不会轻易漏出来。馅料方面则讲究菜肉比例平均,要有菜有肉,比例以一比一为最好,菜少不够香,肉多又太肥滞。肉馅要够丰满,这要才不易散开。

看北方饺子是否合格,第一要看外形,饱满、四平八稳、呈元宝状,才叫馅多的合格之作。而在吃法上,北方饺子的搭配酱汁是蒜子醋汁,惹味又可消滞。至于那碗饺子汤,则是吃完饺子才喝的,而非南方饺子是搁汤里同上的。因为北方人认为,饺子放水煮,吃时不跟汤才原汁原味。而吃罢饺子再喝一碗煮过饺子的原汤,能帮助消化。

吃饺子的四大好处

好处1.从烹饪科学的角度看,蒸煮饺子以水(汽)为介质的烹饪方式,温度只在100左右,即可致熟食物又可消毒杀菌,避免了烧烤炸条件下生成苯并芘等强致癌物,保证了食品安全。而且,食物的营养成分在蒸煮过程中也不至于因过氧化或水解而损失。

好处2.从膳食结构角度看,饺子的馅料都包在面皮中,可以做到谷类与菜果、肉类的适宜组合,使主副食搭配合理,营养丰富并酸碱平衡,膳食宝塔形结构。

好处3. 从营养角度看,饺子以水(汽)为传热介质经蒸煮而熟,可以使食品中淀粉类多糖充分裂解,利于人体吸收。

好处4.合于中国人的肠胃于饮食习惯。符合“食饮有节”、“谨和五味”、“和于术数”的养生之道。

元宵节吃饺子来历

月亮最圆满明亮的时刻是在“望”时。什么是“望”?每逢农历初一,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被照亮的半球背着地球,我们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向着地球,于是我们看到了圆圆的月亮,称为“满月”,也叫“望”。

在不借助科学仪器的时代,古人发现,“望”以前月亮的“脚步”有时会比较慢,从“朔”到“望”可能要走16~17天,所以会出现“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甚至是十七圆”。在追求过年团团圆圆的大背景下,正月十五的月亮不圆,自然不算圆满,于是,就有了正月十五先贺岁,正月十六再吃元宵的习俗。

过年要吃饺子,一是因为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意;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比如年三十晚上子时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正月十五吃饺子,当然取的也是贺岁之意。吃饺子是贺岁,吃元宵是团团圆圆、美美满满,新的一年必定也是甜甜蜜蜜、和和顺顺的。

渭北农村自古就不产稻米,麦面才是人们的主食。所以,到了元宵节这天,这里的人们,跟正月初一一样,吃的还是饺子。渭北人把饺子叫“煮角子”,因为这里的人习惯把饺子包成三角形。所以就叫“煮角子”了。

中国的北方过年都吃饺子,山东也一样,只是吃法不同。胶东过年吃四顿饺子,小年吃第一顿,三十晚上第二顿,第三顿是正月初二,第四顿是正月十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如何挑选粽叶?粽子叶怎么选?

全文共 982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消费者而言,买东西肯定希望买好看又便宜的,因此,很多商家抓住客户的这红枣哪个心理,生产了大批返青粽叶,然而这种看似好看的粽叶危害极大。那么,如何挑选粽叶?粽子叶怎么选?

粽子叶怎么选

第一、粽叶的挑选需要分清你选择的粽叶品种,现在的市场上面一般是新鲜粽叶和干粽叶两种,个人来说推荐大家可以选择干粽叶,因为干粽叶更加的清香,包粽子的话,口感要更好一些。

第二、大家需要记住的是粽叶的形状必须自然,如果不自然的话很可能是化工原料泡制出来的,自然的粽叶应该呈梭形,而且大家要选择那些叶片完整无破损为宜,这点大家一定要记住。

第三、质量好的原色粽叶,会因为经过高温蒸煮,颜色会发暗发黄,这样粽叶看起来虽然品相差一些,但是质量绝对好,如果粽叶的颜色显得十分的鲜亮,那么建议大家不要购买。

第四、市场上现在有很多不法商家欺骗老百姓,他们用化学材料来弄粽叶,这些粽叶会十分的青绿,颜色也十分的鲜艳,此类粽叶大家一定不要购买,因为粽叶不可能是完全的不自然的绿色。

第五、大家用手抚摸选购的粽叶,如果感觉到粽叶十分的绵柔的话,那么这类粽叶的质量很不错,如果手感比较发硬,而且软硬度不均匀的话,很可能是质量有问题的粽叶,建议大家不要购买。

第六、我们买回来的粽叶,如果经过水煮以后,出现了黄色或者浅浅的棕色的话,那么说明粽叶质量很不错,如果煮了半天颜色变化不是很大的话,依旧是淡青色,那么很可能质量有问题。

第七、质量好的粽叶辨别起来,也可以感觉气味,如果我们用鼻子闻一闻,粽叶有一种淡淡的清香的话,那么粽叶的质量很不错,如果闻一闻有样子不自然的香气或者硫磺味道,建议不要购买。

返青粽子叶的危害

一些商家为了让粽子和粽叶卖相好,往往会采取化学手段,在浸泡粽叶时,加入硫酸铜、氯化铜等原料,让已失去原色泽的粽叶重新变绿,因此被称为“返青粽叶”,可能会附着含量较高的铜。如果使用的是工业级的硫酸铜、氯化铜,除铜外,还可能夹杂砷、铅、汞等重金属。包粽子一旦用了这样的粽叶,这些重金属会游离到粽子,人如果长期或大量食用,可能引起铜中毒,出现肠胃炎,皮肤红肿、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导致肾脏功能衰竭。

温馨提示

正常的粽叶经过高温蒸煮,都会呈深绿偏灰黑色或是暗黄色,不会呈青绿色。如果一袋粽叶中,几乎是一色的青绿,就比较可疑。

返青粽煮后有硫黄味,粽香不明显,正常粽叶煮后能闻到清香。

不要贪图便宜,购买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三无”粽叶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荠菜和香菜能包饺子吗?荠菜饺子可以放香菜吗?

全文共 1167 字

+ 加入清单

荠菜单独包饺子的话可以吃,但是味道却比较一般。因此,一般建议搭配其它食材一起做馅儿。那么,荠菜和香菜能包饺子吗?荠菜饺子可以放香菜吗?

荠菜饺子可以放香菜吗

荠菜可以和香菜一起包饺子吃。

主料:五花肉500g、荠菜400g、饺子皮500g

辅料:十三香适量、盐适量、老抽适量、鸡蛋1枚、香葱适量、香菜适量、芝麻油适量

步骤

1、先准备好食材,荠菜,香葱香菜清洗干净。

2、把五花肉洗净

3、五花肉剁成馅,如果肥肉太多的话,可以把肥的炼一下油,把炼过油的肉切碎放到馅里面味道会更好。

4、肉馅中放入适量的盐、十三香、鸡蛋、芝麻油、老抽搅拌均匀腌制10分钟。

5、荠菜和香葱香菜切碎放入腌制好的肉馅里。

6、搅拌均匀。

7、准备好饺皮,这个都是市场上买的,自己做的话也很简单,就是麻烦一点。

8、把包好的饺子放在菜板上,包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烧水,等水烧好了饺子也包好了。

9、水开后把饺子下入锅中,轻轻的用勺子推几下,防止粘锅,等水开了加入一勺冷水,再开再加,如此三次。

10、饺子汤中可以放点生抽,醋、盐、紫菜、虾米,味道更好。

吃香菜饺子注意事项

俗话说,好吃不如香菜饺子,味道鲜美、馅料丰富的香菜饺子一直是人们的心中的美味佳肴,尤其是逢年过节,香菜饺子更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角之一。全家人团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包香菜饺子、吃香菜饺子,一种中国人独有的幸福油然而生,节日的气氛更是烘托的愈加热烈了。

香菜饺子虽然好吃,但也有其不利于健康之处。一般来说香菜饺子馅多是以肉为主,肉多菜少,吃多了自然会觉得比较油腻,不但口感不适,过多摄入了油腻对人体健康也极为不利。因此很多人在吃香菜饺子的时候都喜欢蘸点醋来缓解。其实,除了蘸醋外,我们也可以在吃香菜饺子的同时喝些可以去油腻的健康饮品,同样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常见的饺子馅儿种类

菜馅—即财到之意故为财到饺。财到:即财到了、财神到、既有接财纳富之意。蔬菜馅,即为素馅、菜馅,谓之财到。

芹菜馅—即勤财之意故为勤财饺。勤:即勤奋、勤劳;经常,勤密(频繁)源源不断,谓之勤财。是对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的祈福;更是对勤劳、务实的祝福。

韭菜馅—即久财之意故为久财饺。久:即时间长、久远,谓之久财。是祈福长久的物质财富;更是对天长地久的祈福,但愿人长久——健康、和睦、快乐、幸福。

白菜馅—即百财之意故为百财饺。百:量词,即百种、百样之意,谓之百财。对百样之财的祈福;或为对新婚燕尔白头偕老的美好祝愿。

香菇馅—即鼓财之意故为鼓财饺。鼓:即高起,凸出,香菇的形状如同向上的箭头,或为股票大盘的势,向上、饱鼓之意,谓之鼓财;或为对晚辈表达出希望其出人头地的美好祝愿。

酸菜馅—即算财之意故为算财饺。算:即核计,清算。如果钱多到要算一个晚上,那是多少呢?谓之算财;或为对选择的祝福,选择大于努力,愿亲戚朋友都能有个好的选择,选择好。

油菜馅—即有财之意故为有财饺。有:即存在。谓之有财;祝福你有财,更祝福你有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冬至吃饺子还是汤圆呢

全文共 2130 字

+ 加入清单

冬至饺子还是汤圆你知道吗?冬至到了,大家的家乡都有什么习俗呢?是吃饺子还是汤圆呢?每次,到了这种普天同庆的节日时,南北方总是会争议:到底是吃什么才是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一起来看看冬至吃饺子还是汤圆呢,欢迎查阅!

冬至吃饺子还是汤圆

冬至吃汤圆还是饺子有人会这么疑问,其实冬至的吃饺子和汤圆都是我国冬至节日的传统食俗。

大致上以长江未界,南方人吃汤圆,北方人吃饺子。此差异跟南北方不同的生活习惯、物产、文化密切相关,北方人吃饺子是件很方便的事,捏捏就下锅了,而南方人吃汤圆是件很讲究的事,除了汤圆还会做大餐,一大桌子的菜吃上两顿。冬至意味着正宗的冬天九到了,古人讲究“冬藏”,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要早睡晚起顺应天气变化才能养生。不管是汤圆还是饺子,传说都很温暖,寓意都很美好,只要和家人一起过冬至,吃什么都行。

冬至吃饺子民俗由来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在冬至这天,要”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冬至吃汤圆,古而有之。吃汤圆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便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还有一种解释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冬至那天,天还未亮,妇女们就起来生火煮汤圆,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围坐吃汤圆。所以冬至吃汤圆,除了表示太阳(阳光)逐渐回来,也代表团圆的意思,现代人更喜欢把它当成圆满的象征。

吃饺子跟吃汤圆作为两大派别,其实也没什么冲突,看你喜欢什么吃什么就行了。每种食物都有自身的特点,美味的食物是我们的喜好,生活需要多样性。

关于冬至吃饺子还是汤圆

北方冬至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为何冬至这一天要吃饺子呢?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于是发明了“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成食物,并称之为“饺耳”、“饺子”。此后,“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所以,现在又有“冬至吃饺子一冬不会冻耳朵”的说法。

南方冬至吃汤圆

古诗有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之一。广东潮汕人把冬至称为冬节。冬至的时候,他们也有吃汤圆的习俗,而且有“吃过冬节圆,就算大一年(岁)”的说法,意思是说,吃了冬至的汤圆,便又长了一岁。

冬至吃汤圆的习俗在江南一带尤为盛行。江南百姓在冬至前,常用糯米粉做成面团,包上精肉、苹果、豆沙、萝卜丝等馅料,制成汤圆。对于江南人来说,“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因为“圆”有“团圆”、“圆满”之意,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以此寄寓对来年合家团圆的祈福。此外,江南水乡还有在冬至全家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冬至的含义

冬至有“日南至”之称,是反映太阳光直射运动的节气。冬至这天太阳南行到极致,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自冬至这天起太阳直射点往北回返,冬至是"日行南至,往北复返"的转折点,此后太阳高度回升、北半球各地白昼逐日增长。冬至标示着太阳新生、太阳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冬至是一个吉日,如《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太阳回升,是一个太阳直射点往返循环的开始,应该庆贺。

冬至的传说

冬至,又称“日短至”、“日南至”等,是反映太阳光直射运动的节气。坊间流传“冬至一阳生”的说法(记述在《恪遵宪度抄本》等作品中)。其实严格来讲,“阳”有阴阳概念的阳与太阳的阳。冬至后,太阳高度回升,而非“阴阳”概念中的阳气回升。冬至节气反映的是太阳光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偏移规律,冬至节气的到来标示着北半球各地这天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最短,并非是阴阳概念中的阴气最盛的一天。“阴阳五行”属于“干支”范畴,“阴阳”的消长,是以“干支”为推算依据。冬至又是太阳回返的始点,自冬至起太阳高度回升,北半球各地的白昼逐日增长。冬至反映的“阳”,是太阳的阳,而非“阴阳”概念的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