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4027

文章

1000

语文文言文翻译——《三峡》

全文共 564 字

+ 加入清单

三峡

作者:郦道元

在三峡的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几乎没有半点空隙。层层叠叠的山岩峰峦,遮蔽了天空,挡住了日光。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到了夏季,大水漫上两岸的丘陵,上行、下行的水路都断绝了。有时皇帝有诏命必须火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动身,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骑上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飞翔,也没有如此迅速。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两岸山色。极为陡峭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姿态奇特的柏树,大小瀑布,在那里飞射冲刷,江水清澈,树木繁盛,群山峻峭,绿草丰茂,确实很有趣味。每逢雨后初晴或霜天清晨,树林山涧冷落而萧索,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声鸣叫,声音连续不断,异常凄厉。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编辑推荐: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文言文阅读必考篇目:北冥有鱼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北冥有鱼(《庄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怒而飞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2)志怪者也志:记载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盘旋飞翔扶摇:旋风

(4)去以六月息息:气息,这里指风

(5)亦若是则已矣是:这样

(6)鹏之徙于南冥也于:到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当它用力鼓动翅膀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3.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翅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桃花源记》

全文共 1092 字

+ 加入清单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教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f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省,并怡然自乐。(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屋舍俨然()(2)阡陌交通()

(3)不独子食子()(4)货恶其弃于地也()

10.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

B.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D.大道之行也长跪而谢之

11.翻译下面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2.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

(1)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

(2)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

13.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3分)

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二)(15分)9.(4分)(每小题1分)(1)整齐的样子(2)交错相通(3)以……为子(4)憎恶10.(2分)B11.(4分)(每小题2分)(1)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2)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12.(2分)(每小题1分)(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13.(3分)示例:①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或“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②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可以看出“桃源”中的男人和女人各司其职,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男有分,女有归”。

编辑推荐: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语文文言文知识点重点复习《孙权劝学》

全文共 779 字

+ 加入清单

孙权劝学

一、重点字词

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今:现在。

当涂:当道,当权。涂,通“途”。

掌事:掌管政事。

辞:推托。

以:用。

务:事务。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岂:难道。

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为:成为。

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语气词,后写作“耶”

但:只,只是。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了解。

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孰:谁。

若:比得上。

以为:认为

益:好处。

乃:于是,就。

始:开始。

就:从事。

及:到,等到。

过:经过。

才略:才干和谋略。

非复:不再是。复,再。

即:就。

更:重新。

刮目:擦拭眼睛。

相待:看待。

何:为什么。

见事:知晓事情。

遂:于是,就。[来源:学+科+网]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2.卿言多务,孰若孤?

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或: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有抱负的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

8.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三、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有哪些?

(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4)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

(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总会学有所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语文文言文翻译——《无题》

全文共 202 字

+ 加入清单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妻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袭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有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编辑推荐: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语文文言文:官职人物常用词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官庚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收。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20)主簿:秘书。

编辑推荐: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词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语文文言文:表辞官的常用词

全文共 277 字

+ 加入清单

告老:官员年老。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上山,悬车告老。

解官:辞去官职。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祁溪请老,晋侯问嗣焉。

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时天下略定,通思欲荣宠,以病上书乞身。《后汉书·李通传》

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

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即日父子供移病,满三月赐告。《汉书·疏广传》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以刑部尚书致辞仕。《新唐书·白居易传》

编辑推荐: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词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文言文阅读必考篇目:小石潭记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小石潭记(柳宗元)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标一处)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其岸势/犬牙差互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水尤清冽尤:格外

(2)日光下澈澈:穿透

(3)佁然不动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4)俶尔远逝俶尔:忽然

(5)往来翕忽翕忽:轻快迅疾的样子

(6)悄怆幽邃悄怆:凄凉邃:深

(7)乃记之而去乃:于是,就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4.文章第四段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写出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孤独忧伤(痛苦)的心情。

5.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前后不同,请概述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

作者情感由"乐"变"凄",作者遭贬失意来到山水中寻求解脱,发现小石潭,看到水中景物感到高兴,但看到小石潭周围凄清的环境,又勾起自己谪居生活孤寂悲凉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文言文必须掌握的古今异义其

全文共 1263 字

+ 加入清单

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

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

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

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大部分双音节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是把每个字单独解释,所以古今意义词有章可循,只需要记忆规律以外特殊的词语,来降低记忆难度。

下面这些是课文中出现也是必须掌握的95个古今异义词。

1.鄙:(古义:边境。今义:品质低下。)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顾:(古义:反而,难道。今义:有看的意思;还有照管、注意的意思。)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3.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4.但:(古义:只、只不过。今义:转折连词)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5.安:(古义:疑问代词“怎么”。今义:常用于“安静”、“安全”)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6.再:(古义:专指第二次。今义: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如是再三(《宋定伯促鬼》)

7.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阡陌交通(《桃花源记》

8.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9.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10.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的意思。)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11.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默而识之(《论语》十则)

12.居:(古义:停留、过了。今义:居住、住所。)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13.益:(古义:更、更加。今义: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14.请:(古义:“问”的意思。今义:邀、聘、求之意。)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

15.走:(古义:“跑”的意思。今义:行走。)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16、故:(古义:副词,特意。今义:事故、所以。)故使人问这(《扁鹊见蔡桓公》)

17.汤:(古义:热水。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18.去:(古义:离。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我以日始出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19.社:(古义:土地神。今义:社会的一个团体,指共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织。)春社近(《游山西村》)

20.郭:(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于姓氏。)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21.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芳草鲜美(《桃花源记》)

22.虽:(古义:即使,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今义:虽然,表示转折关系。)虽人有百手(《口技》)

23.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两股战战(《口技》)

24.文理:(古义:文采和道理。今义:文章内容方面和词句方面的条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

25.无为:(古义:无须,不要。今义:顺其自然,不必有所作为。)无为在歧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语文文言文翻译——《鱼我所欲也》

全文共 1076 字

+ 加入清单

鱼我所欲也

选自《孟子》

鲜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两样东西不能一齐得到,(只好)放弃鲜鱼而要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生命本是我喜欢的,(可我)喜欢的东西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肯干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本是我厌恶的,(可我)厌恶的东西还有比死亡更厉害的,所以(遇到)灾祸也不躲避呀。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一切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没有比死亡更厉害的,那么,一切可以避开祸患的事情,哪有不采用的呢?靠某种不义的手段就可以苟全生命,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靠某种不义的门道就可以避免祸患,有的人却不肯去干。这样看来,喜欢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东西,不仅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精神,每个人都有这种精神,不过有道德的人能够最终不丧失掉罢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碗米饭,一盅肉汤,得到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便饿死。(可是)恶声恶气地递给人家,(就是)过路的(饿汉)都不会接受;踩踏过才给人家,讨饭的叫化子也不屑看它一眼。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有人对优厚的俸禄却不区别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只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我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我吗?过去宁愿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去做这种事;过去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去做这种事;过去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自己却去做这种事:这种不符合礼义的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的本性。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编辑推荐: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中文言文知识点:中考教材文言文常考句子翻译归纳第一册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册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excel表格如何利用批注给单元格增加注释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excel通过批注单元格信息增加注释

1、首先我们打开一个工作样表作为例子。

2、在工作薄中有需要创建注释的地方,比如说栏目标题,这里我们可以任意单元格上使用鼠标右键单击,选择插入批注。

3、在弹出的 注释窗口 中,我们添加详细的叙述文字,这样可以 便于表格阅读人的理解与编辑修改。

4、默认情况下添加完成批注的单元格会在单元格的 右上方出现一个红色的小三角 ,当鼠标移动到此单元格停留时会出现 注释 ,不在其上时,注释不会显示。

5、 重新移动鼠标到批注单元格上,再次按鼠标右键,会出现删除批注选项 ,这个时候我们只要单击这个选项,就可以删除掉批注了。

6、同样的操作邮件面板中还有 显示/隐藏批注 选项,大家如果需要批注随时保持显示,只需要在这个选项进行切换即可。这种时候比较适用于发送调查样表给用户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夜雨寄北》

全文共 299 字

+ 加入清单

1、寄北:寄赠给住在北方的妻子。所以也叫《夜雨寄内》

2、君:你,指作者的妻子王氏。一说是友人。

3、问:询问。

4、归期:回归的日期。

5、未有期:意思是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日子。未,没。

6、巴山:也叫大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泛指四川东部一带的山,巴蜀之地)7、夜雨:晚上下雨。

8、涨秋池:秋雨使池塘注满了水。涨,水位升高。

9、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

10、共剪西窗烛:在西窗下共剪烛芯.剪:剪去烛花,使烛光更加明亮。西窗,西窗之下。这里指亲友聚谈指所。烛:烛花。

11、却:副词。还,再,且。表示小小的转折。

12、话:谈论。

13、巴山夜雨时:意思指巴山夜雨时的心情。

编辑推荐: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牛角挂书文言文翻译 牛角挂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译文:李密用薄草制成的鞍鞯来骑牛,将一卷《汉书》挂在牛角上,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拉住马,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

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这些等闲之辈所具有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隋炀帝九年,玄感在黎阳起兵,派人入函谷关迎接李密。

《牛角挂书》的原文

密以薄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争雁文言文翻译 兄弟争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全文共 298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有一对兄弟看到天上的飞雁,准备拉长弓射击大雁,一边说:“射下来就煮着吃。”他的弟弟争着说:“行动舒缓的雁煮着吃最好,善于飞翔的雁烤着吃最好。”争吵起来,而且同到社伯那里去评理。长者建议把雁剖成两半,用一半煮一半烤的吃法解决了他们的争吵。随后兄弟俩再去找天上的飞雁,飞雁早已又高又远地飞走了。

《争雁》

出自刘元卿《贤类编》。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竟斗而讼於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争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告诉我们事情要分清本末主次和轻重缓急,否则一事无成,不要一味无休止去争论做一件事的方法,而错过完成它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语文文言文基本篇目知识汇总之桃花源记 陶潜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一、通假

1、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二、词类活用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异,以……为异或认为……奇怪,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2、此中人语云。语:告诉,名作动

三、古今异义

1、此:诣太守,说如此。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就是“这样”的意思。

2、无论:无论魏晋。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3、鲜美:芳草鲜美。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4、交通:阡陌交通。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5、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

6、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

7、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满。

四、重点实词

1、缘溪行:沿着。

2、落英缤纷:落花。///繁多的样子

3、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

4、欲穷其林:穷尽

5、豁然开朗:形容由狭隘幽暗一变为开阔明亮。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

6、土地平旷:空阔、宽阔

7、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8、阡陌交通:田间小路。

9、悉如外人:全部、完全//桃花源以外的人。

10、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

11、并怡然自乐:并:都。///喜悦的样子。

12、问所从来:处所,地方。

13、咸来问讯:都

1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同乡人。

15、不复出焉:再。

1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详细地说出。

17、各复延至其家:邀请。

18、此中人语云:告诉(他)说。

19、便扶向路:沿着。

20、诣太守:晋谒,拜见。

21、欣然规往:高兴的样子。

22、无问津者:探访、访求。津:渡口。

23、具答之具:详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异读字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异读

所谓异读,是指一个字有两个以上的读法。文言文中的异读有三类:破音异读、假借异读、古音异读。

1、破音异读前人又叫“读破””破音”。它是用改变字的通常读音来表示不同词性和意义的一种办法

如:[王]原音(wáng)破音(wàng)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语]原音(yǔ)破音(yù)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通假异读通假异读,是指在通假现象中,通假字要按本字的读音去读。

如:孰为汝多知(zhì)乎知同智

河曲智叟亡(wú)以应亡同无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yòu)奇有同又

3、古音异读所谓古音异读,是指古代的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姓氏等,因其专有,就有了固定性,从而保留发古音。

可汗(kèhán)

燕(yān)山

吴广者,阳夏(jiǎ)人也,字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⑴呈:恭敬地送给。

⑵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766—830年)唐代诗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⑶天街:京城街道。

⑷润如酥:细腻如酥。酥:动物的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

⑸最是:正是。

⑹处:时。

⑺绝胜:远远胜过。

⑻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

⑼官忙身老大:韩愈写此诗时任吏部侍郎,公务繁忙,故云“官忙”;韩愈时年56岁,故云“身老大”。身老大,年纪大。

⑽即:已经。

⑾凭:这里作“请”讲。

⑿江:曲江,位于唐代京城东南角,为游览胜地,遗址在今陕西西安东南部。

编辑推荐: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16岁女孩写文言文阅兵观后感,内容博古论今,见解深厚

全文共 1814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国庆阅兵,举国关注,

面对军容整齐的方阵,

网友们纷纷惊呼:好震撼!

武汉一个16岁的女孩子刘天羽观看阅兵后,

文言文写下

《七十华诞阅兵赋》,

全篇共628个字,

内容博古论今,见解深厚

整篇文章一气呵成,气势磅礴。

我们常见的阅兵读后感是这样的:

七十载风雨兼程,七十载峥嵘岁月;七十载沧桑巨变,七十载春华秋实。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如今强起来。中国,沉睡的东方雄狮,正在慢慢苏醒!

或是这样的:

生于华夏,我无比光荣。这片山河无时无刻不散发着希望的光辉,如同明天的旭日让人追随着、信仰着。使人几乎难以置信的是,我的祖国曾在黑暗与硝烟中度过数个年头,那是一幕幕血的记忆:先辈奋战驱赶外敌,经历同胞间的互相残杀,用血与白骨堆砌安宁,以生命换取祖国的大好江山。每当五星红旗缓缓升起,仰望那迎风飘扬的鲜红旗帜,我无比骄傲自豪。因为我生在一个让人敬佩的国家,纵使身在黑暗,心却因无畏而永远光明。

满分作文也可能是这样的:

军人们手握钢枪、脚踩长靴,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前进。一个个方阵似波涛层层,战车牌号展现着我国军士的独特风采;女兵们个个英姿飒爽、训练有素,挺拔的身姿透着一股硬朗的美,正是“巾帼不让须眉”;地上天上,较以往数量更多、性能更先进的军事武器见证着祖国实力的日益强大、足以令世界为之忌惮:DF-17初次亮相的雄伟“身姿”令多少军迷心动,高空之上歼-20宛如雄鹰展翅,迎着十几万人的视线翱翔于天际。此刻心中蓦然响起了那句“吾辈何其幸,得以炎黄名。”

但是,刘天羽写的这篇作文是这样的:

七十华诞阅兵赋

泱泱华夏,浩浩千秋。

于以求之?旸谷之东。

山其何辉,韫卞和之美玉;

川其何媚,怀随侯之明珠。

彼美人兮,

高珠峰以为冠兮,踏台、琼以为屐;

配太华以为刀兮,长四渎以为佩。

神采奕矣,既御鲲鹏而咏江离,

又乘扶摇以上青云;

形貌昳矣,方植黄竹而哀悲歌,

又望松柏以明昭志。

其才若何?屈子离骚,相如辞赋,

李杜诗歌,元白文章,不能一一尽数。

其情若何?潇湘泪竹,

首阳采薇,啼鹃望帝,

化碧苌弘,无可件件道来。

长安月下,万户捣衣砧声促;

大散关外,三尺盐雪下将来。

春闺梦,勿梦无定河边骨;

君莫笑,休笑沙场醉卧人。

惶恐滩头,一片磁针尽南指;

黄金台上,提携玉龙为君死。

天下兴亡,匹夫低咏周黍离;

虽千万人,将军高唱秦无衣。

七十华诞,逢迎古稀。

京华非梦,梦无此欢。

雷惊天上人,阿母压低窗台蕊;

步震地下魂,阎罗截断黄泉水。

龙腾虎跃,国人气势如虹;

凤翥鹰翔,国器搏击长空。

投鞭断流,何海不填?

绵绵瓜瓞,何山不移?

既承古志,更唱新声。

居竹食肉,为生民立命;

金砖丝路,济盛世繁昌。

虽言荣荣,更言忧忧。

归子不安,虎狼眈眈。

豺之婪婪,狐之计奸,

九州内外,人言可畏。

裨阙补漏,今人之任重;

固本安邦,来者之道远。

安能银鞍鞯而醉良辰?

必将振长策以定妖乱!

寰宇一白雄鸡唱,拿云系日少年心。

昂扬高歌兮,无用千金市骨;

学成文武兮,自将货与中华。

幸哉!生于此地,来自此方。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如涅槃之凤,不倦不怔。

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捧袂长揖,一杯恭祝:

七星贯断嫦娥死,三生同听一楼钟。

二〇一九年十月一日

气势磅礴、文采飞扬

看到这样的文章

让网友直呼:

小小年纪,了不起!

这篇火遍全网的观后感,正是出自华师一附中高二(14)班学生刘天羽之手,她今年16岁,也曾是第三十二届楚才杯作文比赛的获奖选手。

这么有文采的才女,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古诗词受妈妈熏陶,爱玩飞花令。刘天羽平时经常和父母玩“飞花令”,共同学习的家庭氛围,让她成长,也让她快乐。

有人说,再好的教育,都比不上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是原件,家庭是复印机,孩子是复印件。

在抱怨自己的孩子不行之前,想一想,自己有没有为他做好榜样。最好的言传身教,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李商隐和李贺的“铁粉”

刘天羽是李商隐和李贺的铁粉,可想而知,定是熟读了许多的他们的诗词作品。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王勃的《滕王阁序》引用了约30多个典故,每个典故后都有故事,若非博览群书,怎么会有传世的《滕王阁序》?

刘天羽说,其实为祖国作赋这个想法,她在心里酝酿了很久,也准备了很久,她利用闲暇时间查阅了不少典故。

她说,最近老师在讲《滕王阁序》,盛赞王勃“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的宏大气势,她就想着也从地理名胜方面入手,用了拟人的手法,楚辞的风格。

比如写长江黄河,但不知道古语怎么并称,这才查到了“四渎”一词;再比如结尾,用的是诗经《天保》。

成功,没有捷径,只有不断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语文文言文翻译——《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译文一: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能望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

像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译文二:

三秦护卫着巍峨的长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

离别时,不由得生出无限的感慨,你我都是远离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游子。

人世间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似在身边。

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译文三:

雄伟的长安城有辅佐的三秦,

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我之所以有依依惜别的情意,

因为都是离家在外做官之人。

只要四海之内有一知己朋友,

纵使远在天涯也如就在近邻。

不要因为我们就要离别两地,

就像普通儿女一样泪湿衣襟。

译文四:

(即将告别)由三秦环绕护卫着的都城长安,(透过迷漫的)风烟(似乎能)望见(巴蜀的)五大渡口。(我)同您(此时)都怀有惜别的心情,(因为我们)都是离乡在外做官的人。(只要)四海之内有着知心朋友,(即使)远隔万里(也)如近在咫[zhí]尺。

编辑推荐: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王冕读书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王冕读书

王冕①,字元章。幼贫,父使牧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暮乃反,亡其牛,父怒挞②之,已而③复然。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夜坐佛膝上,映长明灯读书。会稽④韩性⑤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称通儒⑥。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注释:①王冕:人名。②挞:打。③已而:不久。④会稽:地名。⑤韩性:人名。⑥通儒:博通经典的儒士。⑦卒:死。

精练:

1.解释文中加点字。

(1)亡:______(2)遂:_______

2.解释"乃"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

(1)暮乃反:___________

(2)乃不知有汉:_____________

(3)乃入见:____________

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最喜欢文中哪个人物,说说喜欢的理由。

【参考译文和答案】

118王冕读书

王冕,字元章,年少时,家里很穷,父亲让他就放牛。他(常常)偷偷地到学堂听各个学生读书,到了傍晚才回家。丢失了牛,父亲发怒打他,不久还是这样。母亲说:"儿了(对读书)痴迷到这种地步,为什么不就让他读书呢?"王冕因此去了依僧寺,夜晚坐在佛的腿上映着长明灯读书。会稽韩性听说了并对他很惊异,收他为弟子,就称他博通经典的儒士,韩性死了,门人对待王冕象对待韩性一样。

1.丢、于是,就2.才、竟、于是,就3.儿子(对读书)痴迷到这种地步,为什么不就让他读书呢?4.答喜欢谁都可,育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