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红军长征牺牲了合集20篇

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进行的战略大转移。那么,你知道长征精神的具体内容以及内涵吗?下面一起随问学吧小编来看看。

浏览

5734

文章

599

篇1:中央红军长征“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旧址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中央红军长征“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旧址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934年11月上旬,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来到了湘赣边界的汝城县进行休整,其中的一支部队进入了沙洲村。进了村子之后,有些红军在给老百姓做事,有的帮忙劈柴火,有的帮忙挑水。那段时间,不少红军战士都是在村民的屋檐下或者场院里和衣而睡。看到红军这么艰苦,徐解秀就让3名女红军住到了家里。晚上,3名女红军就和徐解秀盖一条行军被,睡一张床,徐解秀的丈夫就睡在门口的草垛上。白天,红军战士们和徐解秀一起干活,讲进步道理,还帮她带孩子,徐解秀帮红军战士煮饭。红军要开拔了,看到徐解秀家连一床像样的被子都没有,一名女红军用剪刀将这床被子剪开,将半床被子留给了徐解秀。

2019年,中央红军长征“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旧址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明瑶族乡:文明镇、盈洞瑶族乡、岭秀瑶族乡成建制合并设立文明瑶族乡汝城县辖乡。1949年属三区,1956年设文明乡,1958年改文明公社,1984年复设乡。位于县境西部,南接广东乐昌县。距县城33公路,面积190平方公里,人口2.8万。乡政府驻文明圩。汝宜公路经此。辖宣溪、长垅、中洞、上章、楼江、文市、新东、新旭、还田、沙洲、秀水、五一、黄土、青山、快乐、长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少寨红军桥

全文共 1700 字

+ 加入清单

少寨红军桥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黎平少寨红军桥,其实是一座杉木结构的木桥,南系飞机场,北致景色迷人的少寨村庄。桥下碧波荡漾,岸边村姑浣纱。青山和绿水,蓝天和朝霞,共长天一色,确是一幅八舟河畔的风光美景。已第几次走过少寨红军桥,我实在记不清楚了。

在我的印象中,第一次走过红军桥的时候,那是十五年前的端午节。那时,我和潘年英、麻哥等十个文友,在这里用一个十分原始的方式,纪念屈原,纪念在这里壮烈牺牲的先烈。我们光着身子,赤条条地从木桥上跳进激流的八舟河中,集体潜水默哀一分钟。我们的潜水纪念行动,惊动了这里所有的行人,特别是那些行走桥上的少女少妇们,她们惊奇地退缩到河岸上,用手遮双眼,又不时地从指隙中,窥探我们原始的纪念姿态。不过,那次原生态的潜水纪念举动,至今,仍成为这里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故事。

今年端午节,我们又来到红军桥上,拜祭了屈原,拜祭了在这里英勇献身的先烈,拜祭了“5、12”大地震遇难的同胞。今天,我们没有潜水纪念的行动,只是久久的默哀。

默哀之后,我们与八舟河畔的船家们一同高唱《渔舟唱晚》,寄托我们对屈原的哀思;我们与侗家姑娘一同高唱《十送红军》的大歌,寄托我们对红军的怀念;我们与少寨的少年学生们一同歌唱《中国加油,汶川加油》,寄托我们对大地震逝者的告慰。这些端阳歌声汇集在一起,犹如一坛酝酿百年的侗家糯米酒,陈酿在心中,让人如醉如痴,让人热血沸腾。当我睁开沉醉的双眼,四顾那绿色的崖岸,那北岸田野的千重稻浪,那少寨秀丽迷人的风光,顿然产生一种“游人桥上观佳景,梦幻仙境入眼中”的感慨。当然,这种感慨与眼前这醉人的山水画面和动人心魄的歌声,有着直接的联系,是它激我们浮想联翩,是它激我们想起这里古时那场经久不灭的烽烟战火,是它激起我们更加团结,不忘地震灾难,更加热爱伟大的中华民族。

《黎平府志》记载:明朝时期的一个端阳节,明王朝被南方土著民族抗击得社稷不宁,朱元彰皇帝,夜不能寐,命令楚王朱桢统领几十万军队前往黎平,镇压侗族农民起义军,吴勉率领农民起义军,英勇抵抗,抢占了少寨木桥南面河口,阻止明军渡河。河口战斗,非常激烈,明军伤亡惨重。当地一位老者向我们介绍:当年,这里两支手执长矛大刀的军队,大战少寨河口,战斗非常残酷,死尸遍地,血流成河。双方将士死亡八千多人。少寨山中的一个溶洞深处,至今,还残存有当年将士的迹骨。现在上少寨、下少寨,居住的人们,则是当年明朝军队赶走了这里土著人后,留居下来的后裔。

这里的土著人走了,走得无影无踪。明王朝在侗族地区发动那场长达六年之久的战争,却给黎平人留下深深的遗憾,因为这场战争对土著民族来说,是一个灭顶的灾难,战争使他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漂泊他乡。在距离少寨红军桥4公里远的地方,叫“十万坪”,这一地名,也是战争中留传下来的。清朝光绪年间(1876年)太平天-石达开屯兵这里,与清朝军队在这里发生了一场恶战,双方将士伤亡10万之众,故名:“十万坪。”

这座少寨河口的木桥,曾有一支三万多的红军队伍从这里走过。这支红军队伍,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第五次反围剿后,离开革0据地,选择了长征。在长征中,-反动派采取了经济-,空中轰炸,前堵后追的残-策,欲置红军于死地。1934年12月13日,天下挟雪雨,八舟河畔的树叶,结上了一层冰。-反动派,为阻止红军过河,把木桥全部炸掉。15日,红军先头部队,打进黎平,解决了县城内的敌人。18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了黎平会议,毛泽东提出了改变红军前进方向,放弃与湘西红二、六方面军会合,继续向黔川方向前进的军事战略路线,得到主持会议的-、-大力支持。红军部队,在黎平古城修整数天后,红军总司令部命令先头部队在距县城22公里的八舟河架设木桥,红军驱除结集在少寨400多名黔军后,发动群众捐赠杉木枋和门板,连夜在寒冷八舟河上,修建了一座长一百多米宽一米的木桥。19至20日,毛泽东、-、-、-等红军领袖和将士,胜利地通过这座木桥,向敖市、剑河、黔川方向前进。

走过了红军桥,我想:红军桥,不是一座简单的杉木桥,而是一座具有民族革命精神的用血液铸成的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生命之桥,是我们缅怀先烈们,踏着先烈血迹前进的生命之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南亩镇鱼鲜村红军标语、漫画

全文共 1418 字

+ 加入清单

南亩镇鱼鲜红军标语漫画为南雄市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南亩镇鱼鲜村红军标语、漫画

(一)保存在南雄县南亩镇鱼鲜村王瑞东住屋楼上。写于1932年夏“水口战役”之后。标语有两条。其一长1.3米、宽0.90米,字大8×6厘米。内容是:

粤军弟兄是工农出身不要替军阀-工农!

粤军弟兄暴-动起来拖枪来当红军!

欢迎粤军弟兄来当红军!

粤军弟兄要使家里老母有饭吃,只有暴-动起来!

医治白军伤病员!

优先待白军俘虏兵!

其二长1米、宽0.90米,字大8×10厘米。内容是:

农民打土豪分田地

消灭广东敌人

打倒一切帝国主义

反对第二次世界大战

消灭地主武装

红军I45甲A

该楼壁还存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出兵东三省,反对帝国主义进攻苏联。”、“打倒国民党政府,建立苏维埃政府,反对拉夫”等标语,据当地老人回忆说,红军只去过南亩一次,时间是1932年夏“水口战役”之后,鱼鲜村所有的红军标语和漫画都是那时留下的。

(二)保存在南亩鱼鲜村水楼西墙上。石灰白字,长20米,字高1.3米,宽1米,离地高2.5米,无署名。

内容是:

农民组织游击队,夺取地主武装

该楼东墙上有一条字体相同,大小相仿的标语:

收缴豪绅地主民团0

末尾的署名是“红军I45”。

(三)南亩鱼鲜村红军题壁漫画保存在南雄南亩镇鱼鲜村王瑞安屋楼壁上。画面高1米,宽0.80米,漫画的内容是:一洋人左手拿鞭,右手拿绳牵着一条狗(写着何应钦)。洋人高52厘米,走狗体长14厘米。乌龟体长10厘米。在画面的右上方写着“反对帝国主义军阀何应钦、陈济裳(棠)来进攻苏区和红军”。字方大5厘米。从洋人嘴里吐出来的训斥走狗的话,是作者在创作时涂掉的,看不清它的内容。

1982年南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工人拒绝替国民党□□

(三)保存在南雄孔江镇沧浪枫坑村王先跃旧宅楼壁上。全长1.40米,墨汁黑字,字迹基本清楚,但个别字模糊残缺。写于1935年。

内容是:

春荒来了,组织枪杀斗争,地主不能分得土地。腐化分子,从苏维埃滚出去!实行劳动保护法,实行民权革命。

打倒勾结帝国主义-工农的国民党。

打倒欺骗民众的国民党,分配地主豪绅的家产稻米给农民,拥护红军苏维埃政权。

粤赣湘边红军独立师第三团政治处制

(四)保存在沧浪枫坑村王先跃旧宅外壁上。标语全长3.30米,字迹基本清楚,但有少数字模糊不清。写于1935年。

内容是:

□……□兵弟兄起来反对-人民的国民党宣传员

赣粤边红军独立师第三团政治处宣传队制

(五)保存在南雄市孔江镇沧浪枫坑村王先跃旧宅楼壁上。标语全长3米,墨汁黑字,字迹基本清楚,但标语前面少数字残缺。写于1935年。

内容是:

□……自卫团的工农团的弟兄携手加入红军赤卫队。抚恤牺牲的红军战斗员家属。禁止打骂士兵。

赣粤边红军独立师第三团政治处宣传队制

(六)保存在南雄市孔江镇沧浪枫村王先跃旧宅楼壁上。标语全长6.3米,墨汁黑字,字迹基本清楚,但标语前面有少数字残缺。写于1935年。

内容是:

欢迎白军士兵下级官兵来当红军!

白军弟兄是工农出身,不要替□□□军阀打工农!

白军弟兄要发清欠饷,只有□……□暴-动起来!

白军弟兄连年苦战得了什么?

为什么要来打红军、工农!

赣粤边红军独立师第三团政治处宣传队制

(七)保存在南雄市孔江镇沧浪枫坑村王先跃旧宅外墙壁上。标语全长17.4米,石灰白字,字迹较清楚。写于1934年。

内容是:

打倒地主豪绅分得土地农民才有饭吃

反对白军进攻赤区

红军独立师政治处制

1982年南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历史知识点:红军长征的原因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1.红军长征原因

(1)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根本原因:党内的左倾错误

2.开始的标志: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共八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

3.长征中的重要会议——遵义会议(1935年1月)

(1)主要内容: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意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长征路线: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渡湘江→强渡乌江→解放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甘肃会宁会师。

5.长征结束: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6.长征的胜利的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红军长征的时代背景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2789 字

+ 加入清单

80多年前,四路红军相继撤离苦心创建经营的苏区,跨越万水千山,历尽千辛万苦,胜利完成了这次决定中国命运的革命力量的战略大转移,创造了人间奇迹。那么,红军长征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发生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的原因

红军长征各支部队介绍

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旗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

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

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红军长征的时代背景原因

红军长征是在中国面临民族危亡的危机、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务情况下发生的。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企图的开始。1932年,日军向上海发动进攻,制造了“一二八”事变,进一步加快侵华步伐。1933年春,日军相继攻占山海关、热河,并侵占长城以北沿线部分地区,锋芒直指平津。日军加紧侵华,中华民族的危机日益严重。团结御侮、抗日救亡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政治主题和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

但蒋介石却逆历史潮流而动,顽固以“攘外必先安内”作为处理内外关系的基本国策,一再对日妥协,不断调集重兵“围剿”苏区和红军。1933年4月6日,蒋介石在《告各将领先清内匪再言抗日电》中宣称:“剿共”前线的将领“若复以北上抗日请命,而无意剿匪者”,“决不稍加姑息”;“侈言抗日”,“立斩无赦”。在蒋介石集团的不抵抗政策下,“一二八”抗战、长城抗战相继以失败告终。

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蒋介石集团“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遭到国人不满和舆论谴责,甚至遭到了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人和地方实力派的反对。发表于《独立评论》上的一篇题为《假如我是蒋介石》的文章,批评不抵抗政策是“最下流的自杀政策”,它使中国变成“一大块肥肉”,然后日本“一刀一刀的割去”。

在广东的国民党中央委员致电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认为“今日事势,舍抵抗而外,实无其他救亡之道”,要求国民政府切实进行抗战。

1933年5月,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随后收复了察哈尔省全部失地。

正当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陷入被动之时,驻福建的国民党第19路军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等反蒋势力,于1933年11月20日发动“福建事变”,公开宣布反蒋抗日。

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抗日大旗,不断发表宣言,强烈谴责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表示对日宣战,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日;提出在立即停止进攻苏区、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和武装民众等三项条件下,红军准备与任何部队签订停战协定,共同抗日;帮助和加强察哈尔抗日同盟军。1934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闽浙赣皖边地区,其中一项任务就是“最高度的开展福建浙江的反日运动”。尽管有各方力量的不懈努力,长征前的中国,民族危机依然日益严重,合作抗日似乎遥不可及。

在日本加紧侵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兴起的时候,高举着抗日旗帜的中国共产党,本应根据国内阶级关系剧烈变动的新情况,进一步制定出正确的战略策略,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动以抗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然而,在党内取得统治地位的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者,却在革命的生死关头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使党和红军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

他们虽然主张抗日,但忽视了“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所引起的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否认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中间势力的抗日要求,否认国民党内部在抗日问题上正发生分化,断定中间派别是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排斥一切上层分子、中间势力,只要“兵”、不要官。他们武断地认为“目前中国政治形势的中心,是反革命与革命的决死斗争”。

为此,他们无视敌强我弱的客观现实,反对红军行之有效的“诱敌深入”方针,主张实行先发制人的进攻战略。在这种进攻战略下,他们反对必要的游击战和运动战,“要求阵地战和单纯依靠主力军队的所谓‘正规’战”等等。在军队建设上,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改造红军”的措施:一、实行宗派主义干部政策,改组各苏区党和红军领导机关;二、取消党委集体领导制度,强化政治委员个人决定作用;三、取消红军筹款、做群众工作的任务,强调红军的任务仅限于打仗;四、反对红军必要的游击性,片面强调正规化,削弱了红军的战斗力。

王明“左”倾错误推行的恶果,是鄂豫皖、湘鄂西苏区的第四次反“围剿”和中央苏区、湘赣、湘鄂赣、闽浙赣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相继失败,红军遭受惨重损失,部队的建设受到严重破坏,党和红军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中央苏区反“围剿”的失败,改变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大格局,影响了其他苏区,使长征由局部演变为全局性的战略转移。

两大危机,考验着濒临绝境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以谋生存、图发展为主旨的长征随之在中华大地上展开。

红军长征的过程

1933年9月至1934年夏,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在中革军委博古等领导人实行军事冒险主义、军事保守主义的战略指导下,屡战失利,苏区日益缩小,形势日趋严重。

1934年10月10日夜间,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悄然从瑞金出发,率领红一、三、五、八、九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进行战略转移,向湘西进发,开始了悲壮而又前途未卜的漫漫征程。

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它那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它激励着一个有13亿人口的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

从1934年10月16日红军在江西渡过于都河,直至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到陕北,历时两年整,行程上万里,其间经过无数次激烈的战斗。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路上行军一共368天,余下来的100天大多都在战斗中渡过。据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统计:红军一共爬过了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此外还打败或躲过追击的中央军。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及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凤龙堂、麻柳滩红军渡口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凤龙堂、麻柳滩红军渡口为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凤龙堂、麻柳滩红军渡口位于古蔺县,年代为1935年。

二○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布为泸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泸市府函〔2010〕259号)。

(1)凤龙堂红军渡口又名孙家坝红军渡口,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以渡口东西长50米,南北宽20米为定界。保护、建控面积约1000平方米。

(2)麻柳滩红军渡口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以渡口东西长50米,南北宽15米为定界。保护、建控面积约750平方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驻扎地连天山凤凰寺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驻扎地(连天山凤凰寺)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江安县连天山凤凰寺——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驻扎地,位于江安县大井镇连天山。

连天山凤凰寺遗址现存于大井镇连天山顶,原凤凰寺(明清时期建筑)占地10余亩,寺庙建筑雕梁画栋颇具川南风格,距江安县红桥镇10公里。

1935年底,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曾经驻扎在寺庙中,并在这一带坚持游击斗争。文革-破四旧时被毁坏。现仅有地面残垣断壁。

大井镇:【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大井乡位于江安县南麓,距县城39公里。地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旅游四十佳的蜀南竹海东大门,是川南旅游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泸州、重庆、贵州等地进入景区旅游的必经通道和休闲场所。全乡幅员面积66.5平方公里,居全县第三位。地势东西端高,南北低,地貌类型主要有山区、丘陵、平坝,土地肥沃,气候宜人。1951年置大井乡,1992年10月“撤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碑坝红军石刻标语群

全文共 584 字

+ 加入清单

碑坝红军石刻标语群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碑坝红军石刻标语群

碑坝红军石刻标语群在南郑县碑坝山区,经普查共发现红四方面军于1932年冬至1935年春,制作的石刻标语共61条,墨书4条,主要分布在碑坝镇的前进(原名朱家坝),荣华村和福成乡(程家坝)的底坪村。

由朱家坝街西荣华村沿河东岸南行十华里,地名蟒蛇滩,即与四川省通县潮水坝乡相接的地段,在河东沿山道旁现存红军石刻标语由北向南共28条。

在福成乡(原名程家坝)政府院内旧乐楼和关帝庙0发现旧碑记上刻书红军石刻标语四条,向南七十华里的底坪村崖上红军石刻标语29条(28处)。四条墨书红军标语在福成乡明山湾村民五永正家的门板上。

毛主席说:“红军是宣传队和传播机”,红军每到一处总都是极积宣传党的政策和广泛发动群众了解红军,参加红军,开展积极的革命活动。故而在我县两年多时间内留下了工程巨大的红军石刻标语(全国少见),为数也最多。大的标语面积约三平方米,最小的也有一平方米,字面大都有400平方厘米大小。

在南郑现存的61条红军石刻标语中,内容可分三大部分:

动员工农参加红军,支援红军类有16条。

号召民众消灭刘湘,田颂饶等-军阀类有23条

红军政冶口号宣传类有26条。

石刻标语上大多铭有宣传单位,主要是红四军政治部,九军政治部,红25,30,31,33军政治部,红江县,西北军区政治部,丁,丁一,川陕省委:中华苏维埃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浙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旧址黄皮寺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浙南红军游击队指挥部旧址(黄皮寺)为永嘉县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浙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旧址(黄皮寺)位于溪下乡黄皮村,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992年,浙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旧址(黄皮寺)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溪下乡:溪下乡辖12个行政村,乡政府驻溪下村。溪下乡地处永嘉县西北边缘,与仙居乡接壤。全乡辖12个行政村,71个自然村,总人口2027户、7931人,土地总面积110.5平方公里,山场17万亩(其中林地7500亩)耕地4712亩,人均耕地0.6亩。2000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2415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318元,是永嘉县42个乡镇中典型的贫困山乡与老革0据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七律长征翻译 七律长征译文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七律·长征翻译: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只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常的事。五岭山脉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却像翻腾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

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更让红军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翻过了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七律·长征》

作者: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短短56个字,却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了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七律·长征》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史而言,亦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二万五千里长征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二万五千里长征开始和结束地方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起点是江西的瑞金,终点是陕西的吴起镇。途中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藏、甘肃、陕西11省,历时12个月零2天。

基本路线

瑞金(1934年7月7日)→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的意义

1、战略转移,跳出国民党中央军及其他派系军队的联合包围圈,成功地将中共中央从江西瑞金转移到了陕北延安,保住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圣火,为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下了先决条件。

2、确立领导核心,长征过程中,基本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影响,从根本上确立并巩固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核心的领导地位。

3、指导思想得到升华,长征使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在中国军事上得到了充分的实践验证,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4、锻炼了革命队伍,长征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提供了大批优秀的指战员,为无产阶级革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红军长征经过多少个省份介绍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长征经是什么时候开始的?红军长征经过哪些省份?红军为什么长征?下面小编分享了红军长征经过的省份,希望你喜欢。

红军长征时间:

从1934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至1936年10月22日红二、红一方面军会师结束。红军长征历时两年零五天。

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

红军长征经过几个省?

按长征时的行政区划和习惯称谓,红军长征经过的省为14个: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原为四川一部分。

1928年9月国民党中央全会决议西康特别区正式建为行省。1935年7月成立西康建省委员会。1939年1月正式成立西康省)、青海、河南、湖北、甘肃、陕西。按现在行政区划为15个: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重庆、云南、四川、青海、河南、湖北、甘肃、宁夏、陕西。

红军长征经过几个省:各路红军长征总里程约为六万五千余里。

红军长征经过几个省?其中:红一方面军从1934年10月17至1935年10月19日,历时12个月零2天,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11省,行程二万五千里。

红二方面军从1935年11月19日至1936年10月22日,历时11个月零3天,途经湖南、贵州、云南、西康、四川、青海、甘肃、陕西8省,行程二万余里。

红四方面军从1935年3月下旬至1936年10月9日,历时1年零7个月,途经四川、西康、青海、甘肃4省,行程一万余里。

红二十五军从1934年11月16日至1935年9月15日,历时10个月,途经河南、湖北、甘肃、陕西4省,行程近万余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红军东冲兵工厂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东冲兵工厂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东冲兵工厂位于漕泊乡新联村东冲三斗岭下陈家祠。1930年秋红军借此祠建为苏维埃兵工厂,制造梭标、大刀、松树炮等武器。1972年县拨款维修,1983年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彭德怀元帅曾在此浴血奋战

井冈山革0据地时期,攸县的柏市、漕泊为红军革0据地。1930年,攸县苏维埃政府将该县的陈家祠改建为苏维埃东冲兵工厂。该兵工厂为保卫井冈山革0据地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支援,兵工厂内架设了7座小铁炉、3座车枪架,修理0,制造梭镖、大刀、匕首、松树炮等武器。随后,兵工厂周围相继修建了军营、指挥部、列宁小学、红军医院等,形成一个相对集中的红色根据地,一时之间,这里成为红军的一个重要军事堡垒。兵工厂的成立,也招来了敌人的疯狂围攻。为保卫根据地,彭德怀、王首道、谭震林、肖克等红军将领都曾在此浴血奋战。

纳入国家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从2004年开始,攸县对该兵工厂进行修缮,在此兴建纪念碑、烈士蜡像馆和战争模拟场馆等。到昨日,苏维埃东冲兵工厂一期1000平方米的修缮工作已经完成。

此前国家旅游局公布了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其中第8条精品线路是井冈山—永新—茶陵—株洲。修复后的东冲兵工厂,成为此条红色旅游线路的一重要景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红军东方军被服厂旧址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东方军被服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军东方军被服厂旧址位于明溪县雪峰镇西大路163号。

1933年7月,按照中共临时中央的战略部署,彭德怀、滕代远率领以红3军团为基干的红军东方军进入宁清归苏区作战。在围攻宁化县泉上土堡的同时,于9日克复明溪县,解放了明溪、清流全县和宁化东北大片土地。明溪县的-民团头子叶大增、严明汉等连夜逃往邻县。红军东方军进入明溪后,在县城内设政治部和司令部,在西门蔡家设被服厂,在西门李家大厝设兵站,并在儒学街李家大厝、东门城内杨家大厝、西门外蔡家大厝设红军临时医院,收治了伤病员300余人。

红军东方军被服厂旧址原为雪峰镇蔡家祖房,清代建筑,坐南朝北,平面呈长方形。中轴线上由北向南依次为院墙、院坪、下厅、天井、上厅等组成。房屋通面阔16.3米,通进深19.65米。占地面积约493平方米。主体建筑上厅面阔五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架构,悬山顶。上下厅地面混合土铺面。下厅回廊卷棚,穿斗抬梁架构。四周砖土护墙。

信息来源:三明市委党史研究室

雪峰镇:明溪县辖镇,县府驻地。宋建驿站,明、清时先后称明溪镇、雪峰镇。1950年置雪峰乡,1954年改城关镇,1962年改雪峰公社,1982年置镇。位于渔塘溪畔,面积15.9平方公里,人口2.2万。省道206、102线贯穿全境。辖城东、城西2个村委会和城一、城二、城三、城四、三元5个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豆类、蔬菜、生猪、淡水鱼。乡镇企业有建筑、商贸服务、化工、食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红军长征的详细资料

全文共 4234 字

+ 加入清单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同年11月和次年4月,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离开原有根据地开始长征。1935年11月,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6月,第二、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合,结束了长征。其中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转战14个省,行程约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

1、红九军

政委詹才芳27岁

政治部主任王新亭28岁

2、红二十五军

军长程子华29岁

副军长徐海东34岁

政委吴焕先27岁

注:红军时期,这里专指1933年6月全军整编后的各部队里.将领中有几个职务是相对比较重要的。包括军事正职、政治委员.政治部主任、供给部部长和卫生部部长.参谋长一职相对偏弱.但也很重要。军事副职和副政治委员也有·但不是很多.倒是一般兼.代军政正职的情况较为普遍。这是根据当时的战争条件和红军的具体实际情况而定的。

3、红五军团

军团长董振堂39岁

政委李卓然35岁

参谋长陈伯钧24岁

第1 3师政委朱良才34岁

4、红一军团

军团长林彪28岁

政委聂荣臻35岁

政治部主任罗荣桓32岁

参谋长左权29岁

保卫局局长罗瑞卿28岁

第1师师长李聚奎30岁

政治部主任谭政27岁

第2团政委邓发24岁

第2师政委刘亚楼23岁

第4团团长耿飙24岁

政委杨成武20岁

第5团政委赖传珠24岁

第1 5师(原少共国际师)师长彭绍辉28岁

政委肖华1 8岁

5、红二方面军

总指挥贺龙38岁

副总指挥肖克26岁

总政委任弼时30岁

副总政委关向应32岁

参谋长李达29岁

背景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8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了给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索道路,命令红六军团撤离湘赣苏区,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10月,红六军团与红三军(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会合,并创建了湘鄂苏区。

重大意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一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众所周知,从1934年开始到1936年结束的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面,红军辗转十四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的英雄史诗。

时至今日,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昔日腥风血雨刀、枪相见的地方早已恢复安宁,当富足和安康使我们把前辈们的努力只是看作历史书中的一页时,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这段历史,去善待并铭记呢?我想真正值得记忆的,能矢志不忘的都已经融汇在我们的民族集体无意识之中,通过我们的基因遗传代代相延。比如我们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纯朴敦厚……,“长征精神”是我们民族集体无意识中的一部分吗?或者说它和我们民族集体无意识中的其他部分有什么联系呢?直接查证“长征精神“是不是民族集体无意识中的组成部份,还需要时间的考验,但是找出它和我们民族集体无意识中其他组成部分的联系确是当前就可以作的工作。

惠于中华文明熏陶的华夏儿女,以孔孟之道、儒家学说等为基础的民族精神,除了作为修齐治平的政治理念外,还作为一种传统、一种信念存在于每一个老百姓的心中。在某些情况下就会自觉不自觉的表现出这种精神的力量。

8、红三十一军

军长王树声(兼)29岁

9、红三军团

军团长彭德怀36岁

政委杨尚昆27岁

李富春34岁

参谋长邓萍26岁

第4师师长张宗逊26岁

政委黄克诚32岁

第5师师长李天佑20岁

政委钟赤兵20岁

第10团政委杨勇22岁

第11团政委张爱萍24岁

政治部主任王平27岁

第1 2团政委苏振华22岁

10、红八军团

中央代表刘少奇36岁

团长周昆32岁

政委黄苏26岁

参谋长张云逸42岁

11、红四军

军长王宏坤25岁

副军长许世友29岁

政委周纯全29岁

第1 1师师长陈再道25岁

第1 2师师长张才千23岁

12、军委纵队

司令员叶剑英37岁

政委陈云29岁

第一梯队司令员兼政委彭雪枫27岁

第二梯队司令员兼政委何长工34岁

第三梯队司令员兼政委武亭29岁(后为李维汉38岁)

第四梯队司令员陈赓31岁

政委宋任穷25岁

13、红三十三军

军长王维舟47岁

14、红九军团

军团长罗炳辉31岁

政委蔡树藩29岁

参谋长郭天民29岁

参与人员

部分红军将领长征时的职位及年龄

一、中央红军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中央政治局委员、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27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张闻天34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41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军总司令朱德48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军总政委周恩来36岁

中央政治局委员陈云29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28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刘少奇36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邓发28岁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凯丰 28岁

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42岁

地点

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的吴起镇(今吴旗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

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

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17、红二军团

政治部主任甘泗淇31岁

第5师师长贺炳炎21岁

第6师政委廖汉生23岁

第1 8团政委余秋里20岁

时间

1934~1936年间

长征准备阶段(1934年7月7日~1934年10月10日)

长征失利阶段(1934年10月10日~1935年1月15日)

长征转折阶段(1935年1月15日~1935年6月14日)

坚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阶段(1935年6月14日~1935年10月19日)

发展巩固和南下受挫阶段(1935年10月19日~1936年7月1日)

大会师阶段(1936年7月1日~1936年12月12日)

过程

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别集结陆续出发,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及直属纵队离开江西瑞金就途。10月21日,中央红军从赣县王母渡至信丰县新田间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沿粤赣边、湘粤边、湘桂边西行,至11月15日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三道封锁线。然而博古、李德等领导人一味退却,消极避战,使红军继续处于不利地位。中央军委决定从兴安、全州之间抢渡湘江,经浴血奋战,于12月1日渡过湘江(即第四道封锁线),由于连续苦战,红军锐减。12月中旬,抵达湘黔边时,毛泽东力主放弃原定进入湘西与第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开会,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决定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使红军避免了覆亡的危险。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1月15~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 制定了红军尔后的战略方针, 从而在最危险的关头挽救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3月,组成了实际上以毛泽东为首,周恩来、王稼祥参加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他们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名义指挥红军的行动。

遵义会议后,鉴于川敌布防严密,中央红军确定撤离遵义后,在川黔滇边和贵州省内迂回穿插。特别是在四渡赤水的过程中,中央红军灵活机动地创造战机,运动作战,各个歼敌,以少胜多,从而变被动为主动。随后出敌不意,主力南渡乌江,直逼贵阳,迅即西进,4月下旬以一部在翼侧策应。5月初,抢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由于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红军顺利通过大凉山彝族区。接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6月中旬,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

红四方面军原在川陕根据地,为向川甘边发展,1935年 3月28日至 4月28日取得强渡嘉陵江战役的重大胜利。然而红四方面军主要领导人张国焘等擅自决定放弃川陕根据地(亦称川陕苏区)向西转移。5月初,共八万余人开始长征,中旬占领了茂县(今茂汶)、理番(今理县)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红军以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为战略方针,中共中央决定将两个方面军混合编为左、右两路军过草地北上。中共中央随右路军跨过草地,抵达班佑、巴西地区。8月底,右路军一部在包座全歼国民党军第四十九师约五千余人,打开了向甘南前进的门户。9月张国焘率左路军到达阿坝地区后,拒绝执行中共中央的北上方针,并要挟中共中央和右路军南下。毛泽东等于9月10日急率第一、第三军(后组成陕甘支队)继续北上,夺取腊子口,突破国民党军渭河封锁线,翻越六盘山,于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旗县城),先期结束了长征。11月21~24日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胜利,为党中央和红军扎根在陕北奠定了基础。

在国民党重兵对鄂豫皖根据地围攻的情况下,红二十五军和鄂豫皖省委按照中共中央指示,于1934年11月从河南罗山县开始西移,在鄂豫陕边建立根据地,粉碎国民党军两次“围剿”。次年7月过陇东,9月与陕甘根据地的第二十六、二十七军会师,合编为第十五军团。第一、三军团到达后,与之合编为红一方面军。

在湘鄂川黔根据地的红军二、六军团,于1935年11月从湖南桑植出发,转战湖南、贵州、云南三省,击溃国民党军的拦截,渡过金沙江,经西康、四川,于1936年6月底至甘孜,与张国焘率领的南下受挫的红四方面军会师。二、六军团合组为二方面军。7月,二、四方面军共同北上,在红一方面军接应下,10月先后在甘肃省会宁县城和静宁县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至此,红军长征结束。

20、红四方面军

军政委员会主席张国焘37岁

总指挥徐向前33岁

副总指挥王树声29岁

政委陈昌浩28岁

政治部副主任傅钟34岁

21、红三十军

军长程世才22岁

政委李先念25岁

政治部主任李天焕22岁

22、红六军团

军团长 肖克26岁

政委王震26岁

参谋长谭家述25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塘前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旧址

全文共 298 字

+ 加入清单

塘前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旧址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塘前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旧址位于连城县塘前乡塘前村,年代为1934年。

简介:原为宝鉴堂,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约1433平方米,建筑面积642平方米。由门楼、天井、下厅、上厅及左右横屋等组成,布局呈对称分列,地面为三合土,整体结构保存较完整。 1934年7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经过塘前就住在宝鉴堂,屋内现完整保留“打倒帝国主义”“打土豪分田地”等红军标语。

2018年,塘前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塘前村:塘前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八堡红军坟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八堡红军坟为大方县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八堡红军坟位于八堡乡新开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1936年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八堡乡:在大方县西部。面积106平方公里。人口2.7万,其中彝、苗等民族占26.3%。辖22村委会。1949年为八堡乡。1953年析设八堡、中箐、桃园、新开、上坝乡。1958年撤乡并入瓢井公社。1963年后析建八堡、中箐、新开公社。1984年改置八堡乡及新开、中箐2民族乡。1991年合并置八堡彝族苗族乡。有煤矿和硫磺矿。产生漆。有中小学32所。乡人民政府驻地八堡,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曲靖三元宫“红军长征过曲靖”纪念园

全文共 1103 字

+ 加入清单

曲靖三元宫“红军长征过曲靖”纪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西城街道西山社区下西山居民小组。

1935年4月23日,中央红军由贵州进入云南境内,27日,红军先头部队推进至离曲靖西山三元宫约1千米的关下村时,截获了国民党云南省主席龙云派往贵州的一辆军车,缴获了二十余份云南-和云南白药、宣威火腿、普洱名茶等物品。当天下午,红军总部宿营三元宫。在此,朱德总司令先后向一、三、五军团-发出《我野战司令部已抵曲靖西宿营》《关于各军团二十八日行动部署》两份电文。当晚,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在西山三元宫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张闻天、王稼祥、博古、陈云、李富春等中央领导,中央军委纵队作战科参谋孔石泉、王辉、吕黎平以及第二局局长曾希圣列席会议。会议正确分析中央红军所面临的形势,采纳了红一、三军团-的建议,决定放弃原定在滇东的不利决战和回黔开展局面的战略方针,确定向西转进,迅速渡过金沙江,到川西建立苏区的新的战略方针。从而使红军一方面军及时摆脱了“沾益不能克、曲靖打不下”所面临的平坝地区无险可守、难以回旋的境地,为保存红军有生力量作出了重大贡献。西山三元宫会议,是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继遵义会议、扎西会议后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正确分析了中央红军当时所处环境及敌我斗争形势,作出了西进北上迅速抢渡金沙江,到川西建立苏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保存红军有生力量,实行战略转移,顺利渡过金沙江,都具有重大的决定性的意义。

1996年10月,中共西山乡党委、政府投资8000元在三元宫前建立纪念碑,碑高1.935米、宽0.6米,碑心竖排镌刻“红军军委总部-宿营三元宫遗址”,碑背面刻有560字的碑文;碑座为四台阶八角形,每台高27厘米,表示1935年4月27日,头戴五角星八角帽的中央红军途径此地;塔顶由三面红军军旗图形组成,表示中央红军军委纵队和第三、第五军团三支部队同日都宿营西山乡境内,旗面长25厘米,寓意二万五千里长征。

由于年久失修,三元宫几成危房。根据市、区部分老干部的建议,2004年3月,中共曲靖市委主要领导带领市、区有关部门领导视察三元宫和关下村红军战斗遗址。尔后,召开专题会议,作出修复遗址、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决定,并确定修复方案。修复工程于2004年8月4日动工,2005年4月27日中央红军过曲靖70周年之际竣工。修复后的三元宫成为传承红军精神,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9年7月29日,曲靖三元宫“红军长征过曲靖”纪念园被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信息来源:曲靖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红军便衣队驻地旧址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便衣驻地旧址为金寨县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军便衣队驻地旧址位于汤家汇镇瓦屋基村程祠组,时代为近现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019年6月21日,红军便衣队驻地旧址被列为金寨县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文物本体及墙基以外南5米、东、西、北各3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80米。

瓦屋基村:瓦屋基村位于汤家汇镇最西北部、地处安徽、河南两少交界中,海拔高达1500米以上的金刚台佛山寺两大山脉地带。现瓦屋基村是2008年4月份由原瓦基、上塘、詹山、佛山四个村,49个村民小组撤并在一起的占全镇人口最多乃至全县人口多的大村。现全村合并共有27个居民组,1579户,6323人,山场总面积31678亩,全村耕地面积2758亩。山场以马尾松灌丛林为主,耕地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红军标语楼——江家试馆

全文共 844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标语楼——江家试馆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年代不详。位于湖南省炎陵县霞阳镇。此为湖南省内红军标语最集中的纪念建筑。

江家试馆始建年代不详。此屋坐北朝南,系江南晚清民居建筑形式,土木结构,阴阳合瓦顶,硬山顶屋面,两层0式。占地256平方米,建筑面积413平方米。面阔3间,进深3间。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依次为前厅、后厅。前厅左右有两厢房,后厅左右有梢间,前厅有板式木梯通往0。

1932年,李天柱、王震先后率工农红军湘东独立第一师在酃县城区进行革命活动时,在江家试馆内外和楼房的墙壁上写下了大量革命标语。1970年,将石灰、黄泥清除后,30余条(组)红军标语即显露出来。标语内容主要为:

1、请看国民党十大罪恶

一、勾结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

二、背叛中国革命,-工农群众。

三、帮助资产阶级,禁止工人罢工。

四、庇护土豪劣绅,加重租息剥削。

五、克扣士兵军饷,以饱军阀私囊。

六、抽收苛捐杂税,剥削工农小商。

七、强行党化教育,束缚青年思想。

八、取消民众团体,剥夺-。

九、滥发公债纸币,骗取民间现金。

十、制造军阀大战,酿成全国大乱。

2、打倒国民匪党。

3、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权。

署名为:红军独立一师三团十一连制,九月十三日。

除了文字标语外,还有少数漫画。经考证,这些标语大部分是毛泽东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主任时亲自拟定的。这些宝贵的标语,是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李天柱、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于井冈山时期开展革命活动的历史见证物。

2002年5月1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6-6。

信息来源:湖南文物概览

霞阳镇:霞阳镇、三河镇成建制合并设立霞阳镇霞阳镇系炎陵县委、县政府所在地,素有“水稻大乡”、“水果之乡”之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总面积118.45平方公里。全镇17个村实现了通路、通电、通程控电话,5个村用上了自来水。 回顾起来,一是以“苦干、务实、创新、争先”的精神谋求经济快速发展。响应县委号召,全年开展了“百村千户”科技致富竞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