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代八分是多少克(通用20篇)

浏览

4779

文章

1000

篇1:趣话古代的男裙

全文共 1408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裙子,现代人肯定都会不假思索地说那是女性的专利。其实,裙子最初是男女同时穿的。

“裙”字,本作“君”,《说文解字》云:“裙,从巾或从衣,君声。”《辞海》“裙”字条下解释说:“古谓下裳,男女通用。”也就是说,古时候人们把上衣叫“衣”,把下衣叫“裳”。而“裳”就是裙子,不论男女,大家都是一样的。

裙子最初的产生应该是在原始社会。那时,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在用树叶或其他原料做衣服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往身上一围,最初的裙子就这样产生了。此时的裙子当然不会是女性的专利,而应该是男女通用的。史书上记载说,上古时代的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意思是说黄帝是身着男裙——“帬”治理天下的。今陕西省黄陵县的轩辕黄帝陵前的黄帝雕像身上穿的就是裙子。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中国古代的“上衣下裳”制度,被视为最庄重、最正统的服装,就像现代人在庄重场合穿西服打领带一样。

商代人的服饰。上身的“衣”,衣领开向右边,衣长到膝盖。下身的“裳”长到足踝,并在腰部束一条宽边的腰带,腹前加一条上窄下宽、像斧子形状的装饰物“麒”,用来遮蔽膝盖,所以又叫“蔽膝”。到了很讲究雅致和礼仪的周代,人们开始把“裳”的两片布合成一个圆筒。这个小小的改动使“裳”比商代更为漂亮、雅观。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诸侯争霸,战争频繁,马成了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和作战工具。对于骑马的人来说,裙子就显得极不方便。为了适应这种情况,人们干脆把上衣和下裳合在一起,由过去从上下两截单独穿的“衣”和“裳”变成了上下一体。具体做法是,把三角形的布在身后展开,布的右下角绕过双腿,从双腿前包到身子左侧,之后把布的左下角按照同样的方式裹到身子右侧,再用腰带束住,这就是风靡战国时代的“深衣”,其形状颇有些像我们今天的连衣裙。

汉魏六朝时期,男人穿裙子的风气极为流行、时尚。《宋书·羊欣传》里记载说,羊欣从小就喜欢书法,尤其擅长隶书,深得著名书法家王献之的喜爱。羊欣l2岁那一年,其父为乌程(今浙江湖州市)县令,王献之为吴兴郡(治所在乌程)太守。这年夏天,羊欣“著新绢裙,昼寝”。这时,王献之来到羊欣家拜访羊欣的父亲。临走时,王献之见羊欣穿的新裙子非常好看,一时兴起,“书‘裙’数幅而去”。羊欣醒来后,按照王献之给他书写的几幅“裙”字条幅练习书法,书法造诣“因此弥善”。

《南史·儒林传》里还记载了一件趣事。有一次,南朝梁武帝在文德殿与张讥、袁定等人一起议论“乾坤”二字的含意。梁武帝让群臣发表自己的看法,群臣怕自己的观点和皇帝不同引来杀身之祸,故“诸儒莫敢先”。而张讥却整容而进,旁征博引,侃侃而谈,且辞令温雅,“帝甚异之,赐蒂、襦、绢等”,并说这是为了“表郷稽古之功”。由此可见,皇帝赏赐男裙在当时是一种较高的荣誉。

在汉魏六朝的上层社会中,“帬屐少年”非常流行,极为时髦。所谓“帬屐少年”,就是贵族子弟以穿裙子和木屐为时尚。以至于后来人们常用“帬屐少年”来比喻那些只注重衣服、装饰而不注重真才实学的年轻人,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纨绔子弟”的代名词。如《北史·刑恋传》里记载说:“萧深藻是帬屐少年,未治政务”等。

隋唐以后,男人开始不再穿裙子,但是,因为黄帝被公认为人文始祖,所以历代皇帝的服饰仍然采用“上衣下裳”制,只不过外面加了件龙袍而已。普通老百姓则男以“袍”为常服,而女则以“裙”为常服。其实,无论是皇帝的“龙袍”,还是普通百姓的“布袍”,和最初的“裳”,也就是裙子又有多大的区别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蜀道对于古代人来说有多重要?为何难于上青天?

全文共 2192 字

+ 加入清单

蜀道,顾名思义就是指来往蜀地的道路。在我国,蜀道的历史非常悠久,昨早可以住宿到3000多年前,比古罗马的条条大道都还要历史悠久。狭义上的蜀道,主要是指“秦蜀古道”和“陇蜀古道”。那么蜀道对于古人有多重要呢?为何又会难以上青天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秦蜀古道”分为南北两段:一是经过秦岭到汉中的北段线路,具体包括四条支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二是从汉中翻越大巴山入蜀的南段线路,具体包括三条支道: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陇蜀古道”具体也包含四条分支道:即嘉陵道、祁山道、沓中阴平道、洮岷叠潘道。

其中,“荔枝道”古称“子午古道”,这与人们熟悉的杨贵妃有关。据说杨贵妃喜欢吃新鲜荔枝,而岭南的荔枝由于路途遥远容易变质,唐玄宗就在涪州(今重庆涪陵)建起一条专供荔枝运输的驿道。杜牧诗歌“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对“荔枝道”的生动写照。

广义上的蜀道则包括四面八方通往古代蜀地的道路,有自三峡溯江而上的水道,由云南入蜀的樊道等。

在漫长历史时期里,蜀道是中国历代王朝政治中心通往西南地区交通的要道。

《战国策·秦策》中有“栈道千里,通于蜀汉”的说法,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说:“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说明战国秦汉时期,蜀道已是中国北方地区与西南地区文化、经济 、民族相互联系的主要道路。然而,蜀国位于四川盆地,被崇山峻岭所包围,自古以来交通就十分艰难。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蜀道难》,使蜀道名垂千古。李白使用了渲染、夸张和神话传说,穷想象之能,汪洋恣肆、酣畅淋漓地刻画出了蜀道山川的险峻壮美,同时也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生动地描述了蜀道的交通艰难。

蜀道作为百千年以前的交通遗迹,在如今交通已经高度便捷的年代,它无疑是“中国古代交通的化石”。陆游在《剑门道中遇微雨》中说“细雨骑驴入剑门”,现在我们不会再骑驴作诗过蜀道了,但是,蜀道的历史文化内涵却是不可估量的。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蜀道对于我国历代经济的发展、民族的团结、文化的交流和政权的巩固都起了重大而积极的作用。

首先,蜀道打通了中国的三大“天府之国”。

第一个“天府之国”就是关中地区。关中地区自古就号称“陆海”、“天府”,尤其在秦朝时期修建郑国渠之后,一时间更是富甲天下,成为最富庶和繁华的地方。在中国古代,最强盛的几个王朝,比如秦、汉、唐,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在关中地区,《史记·留侯世家》中称:“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另一个“天府之国”就是汉中,汉中自古就有“天汉”之美称,是两汉和三国文化的发源地,邑室富盛,人民繁庶,从而被誉为“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在宋代,兴元府(即今汉中地区)是与开封、杭州、成都并驾齐驱的全国四大商业中心之一。

人们最常说的“天府之国”就是成都。都江堰水利工程建好后,成都平原风调雨顺,粮食产量大增,使成都“天府之国”的地位得以巩固。《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记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成都漕厅记》说:“原野衍沃,庶丰夥,县官倚之为宝薮珍藏。”李白诗云:“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间得及此间无。”

1271年,17岁的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父,带着罗马教皇给蒙古大汗的信件和礼品,从意大利威尼斯出发前来东方,历时四年多,于1275年夏天到达蒙元帝国。大约在1276年到1278年间,他从大都(今北京 )前往西南,途经蜀道,到达了成都平原。

在《马可·波罗行纪》第113章《成都府》一章中,记录了他对成都的印象:“有一大川,经此大城。川中多鱼,川流甚急,广半里,长延至于海洋,其距离有八十日或百日程,其名曰江水。水上船舶甚众,未闻未见者,必不信其有也。商人运送商货往来上下游,世界上之人无有能想象其盛者。“成都城的壮观景色令他大为感叹,仍然保持着唐宋以来的繁华,锦江两岸商贾林立,所以他说出了“世界上之人无有能想象其盛者”。

蜀道在中国古代的意义,首先就是将这几个最富饶的地区连接起来,为中国古代盛世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蜀道连接了南北丝绸之路,为古代中华多族群、多区域、多元化文明的形成、多民族统一国家的产生及发展巩固繁荣,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中国自古以来民族众多,要将不同的民族整合起来,蜀道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人员流动、信息流动、物资流动的大通道,不仅是西部,而且是国际上的。

南方丝绸之路,是历史上不同时期四川、云南、西藏等中国南方地区与南亚、东南亚各国的通道,包括有名的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等,分为东线、中线、西线,起点都是四川。

比如,茶马古道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把茶叶输送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国西南大地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传播中国古代文明的国际大通道。它建立起了一座民族团结的友谊之桥,它是是一条开放包容的繁荣之道,使得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和内地的关系牢不可破,促进了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国家统一。

不管是北方丝绸之路还是南方丝绸之路,由于流通的丝绸制品,很多都是从蜀地生产出来的,这让蜀地成为古代中外文化流动的核心地带。在这个过程中,蜀道就起到了重要的信息及物流通道的作用。

蜀道这个起串联作用的交通体系,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大一统结构性联系,维护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团结。这种文化的深刻影响,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统一的历史意义不可估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古代江湖人杀人犯法吗?官府会不会管?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当有律法诞生的时候,人们的各种行为都会被规范起来,也是为了这个社会能够更好的发展,否则人人都随心所欲,是很难有进步的。而杀人是犯法的,这一点我们都知道,只是我们经常在电视剧里面看到,那些江湖侠客路见不平,杀一些人是经常的事情,却没有因此付出过任何代价,难道古代江湖人杀人就不算是犯法,就没有官府来管一管吗?

所谓的“江湖”,现在我们说起来可能是很羡慕的,但是这一切都是源于武侠小说给我们带来的幻想,真正的历史上所谓的江湖,大概也就是类似于梁山好汉之类的那些人了,他们可以劫法场,可以快意恩仇,但是也别忘了,武松杀人之后还被官府判了流放,这样的结果还是官员欣赏他的为人才减轻了,否则直接就是死罪,哪里还有余地。

所以说,你想象当中的“江湖”其实是并不存在的,那种侠客,都是人们幻想出来的,只存在于想象当中,毕竟如果真的“连官府都要避让三分”的话,那官府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不能对他们进行约束,他们岂不是就可以胡作非为而不受到任何惩罚,那如何保障社会治安,保障其他人的生命安全?这样的话和原始社会又有什么不一样。

只不过,官府也不会是事事都管,古代的一些官员之所以会成为官员,他们求的是什么,真的是为民造福吗?或许初衷是这样,但是为了能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求功名利禄,而“江湖”,实际上也就是一群黑帮分子,他们可能能够帮助自己带来这些,所以他们管的也不会太多,毕竟这些可能都是亡命之徒,如果真的要处理一个人,其他人会坐视不管吗?

所以,如果真的想要除掉这些势力,要么就斩草除根一个不留,要么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处理一半的话,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当然前提还是这些黑帮人不可能都是十恶不赦的杀人犯,他们不害命,只是图财而已,有时候还会帮官府干一些不好出面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古代皇帝洗澡的时候为什么不是宫女伺候?为何是太监伺候皇帝洗澡?

全文共 1052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的皇宫当中有两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一个是太监群体,另一个就是宫女群体了。这两个群体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伺候好皇宫中的皇亲国戚。那么最为一国之主的皇帝洗澡时候为何是由太监伺候的呢?为何不是宫女伺候呢?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首先这个问题肯定没有硬性规定,皇帝洗个澡谁敢管啊?站在现在的角度,只要不是特别淫乱的皇帝,肯定是让太监服侍的。皇帝的身边,其实没啥女人,我们通常都认为这些进入宫门的女人都非常可怜,一辈子见不到皇上几面,其实皇上也很可怜,面前的女人同样很少。

原因非常简单,这些有机会出现在皇帝面前的宫女无一不是貌美如花,为了自己的利益肯定不惜一切代价诱惑皇帝,更何况是在伺候皇帝洗澡的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干脆,把皇上身边的贴身人员全换成太监,这其中也包括伺候皇帝洗澡的人。

所以,那些淫乱的皇帝刨除在外,伺候皇帝洗澡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太监,一种是皇帝的嫔妃。到了明清之后,大臣对于皇帝私生活的约束大不如前,除了遇到祭祀、登基、先皇去世这些重要场合,平时皇帝怎么洗澡没人关心。

如果遇到喜欢按摩、搓背的皇帝,这个按摩的工作通常会交给两到三名专业学习过的宫女负责。这两到三名宫女之间可以相互监督,主要防止宫女对皇上不利,顺便防止个别宫女破坏规矩,诱惑皇帝。

历代皇帝在后宫中最信任的人除了自己的结发妻子外就是太监了,这些太监没有牵挂,可以真正做到无欲无求,即使性格比较贪婪,多数也可以通过钱财满足。的确,历史上想要谋权篡位的太监毕竟在少数,太监的身份本身对他们就是一种限制,皇上因此也对这群人相对放心。而嫔妃,宫女就不同了,怀上龙种是有可能一步登天的,这个诱惑可是太大了。所以能在皇上眼前出现的女人可以说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一旦皇上洗澡的这个机会被这些人利用,很可能对“皇家血脉”乃至于皇帝的身体产生伤害。

前面说的都是比较自律的皇帝,古代比较淫乱或者说非常重视享受的皇帝也不少见。别说宫女伺候洗澡,个别时期整个皇宫内上万宫女都是为皇帝准备的,皇帝想要“临幸”哪位宫女还用他人批准?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他的身体情况会有无数人为他操心,如果出现因为皇帝过于淫乱导致没用精力处理朝政,不论是朝廷还是后宫,自然会有声音反对。像是遇到司马炎这种好色,体质又好的皇帝,也没有人活腻了去找皇帝的麻烦。

综上所述,一排宫女伺候皇帝沐浴的场景正常情况是不会出现的,同样只有一名宫女单独伺候皇帝也不被允许,皇帝洗澡时身边最常见的还是太监,只有遇到需要宫女按摩等情况,才会让宫女伺候皇帝一段时间,更衣环节除去嫔妃伺候,也由宫女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古代礼仪常识

全文共 1332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所以我们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很多好的东西都流传了下来,有好的就会有坏的,那么小编今天就带大家去看看古代礼仪常识,希望能够帮到你哦!

古代礼仪常识

【朝聘】古代宾礼之一。为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有三种形式:每年派大夫朝见天子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天子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天子为“朝”。

【朝觐】古代宾礼之一。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春见曰朝,秋见曰觐”,此为定期朝见。春秋两季朝见天子,合称为朝觐。

【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长揖】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拱而立。”【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动,五日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瓿,因跪请秦王。”

【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席次】古代宴会席次,尊卑很有讲究。一般筵席用的是八仙桌,桌朝大门,其位次如下:位尊者居前,8是主人席位。如果客多,可设两桌、三桌或更多,有上桌与散座的区别:上桌与单席的位次相同,散座则不分席次。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百步穿杨是多少米 古代真有人能做到吗

全文共 1278 字

+ 加入清单

百步穿杨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史记·周本纪》。当时楚国有一位名叫养由基的神射手,他能在百米外射中杨柳树的叶子,其射箭的本领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不过这个典故所讲之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呢?首先我们要知道“百步”究竟是有多少米,还有养由基是射柳叶,而不是树干,柳叶体积更小,更难瞄准,要做到百发百中不是一点的难。所以对于百步穿杨的真实性一直令人怀疑,古代真有人能做到吗?

论“百步穿杨”真假

在古代,两跨为一步,这样的一步大约要1.5米。“百步”就大约是150米外了,使用古代弓箭准确命中一片杨树叶子,真的可能吗?

二百多年前,有一个皇帝对此也曾经无比好奇,当起了“考据党”,他让自己侍卫中最为善射的人,实地尝试了“百步穿杨”,甚至亲自上场,但最后无一人命中。于是这位皇帝满足地题写了一扇《穿杨说》的屏风,认为这个实验已经证明了“百步穿杨”是射穿树干的意思。这位“好事”的皇帝,就是乾隆皇帝。

《穿杨说》屏风 清乾隆

篇幅有限,这里简单总结一下《穿杨说》屏风上的内容:有一天我(指乾隆)读《战国策》上“百步穿杨”的故事,说用红墨描红一片杨树叶,养由基在百步外准确命中了它。但是我叫人亲自试了试,二十步(30米左右)时,叶子已经基本看不见了,更是无一人命中,何况百步之外百发百中?所以我认为“百步穿杨”指的其实是射穿杨树干的意思。

顾绣围猎图轴 清康熙

乾隆所怀疑的关键点,其实非常合理。但是事实真的是如他考证的吗?

要弄明白这一点,首先要考虑乾隆皇帝所代表的历史射箭水平。咱们都知道,满清八旗军队入关以前,确实是骁勇善战,尤其善骑射。然而入关以后,有了火枪这样便利强大的投射武器,军事大战主要依赖于火器,八旗子弟们的得天下的功夫也就此荒废了。

清朝与战国弓箭对比

到了乾隆时期,清朝的常备军力中,弓箭手只占很少的部分。这样轻视弓箭的历史时期,无法和春秋战国时的射手们相比——乾隆所处时代的“大内射箭高手”,放到战国时期,也许只是一个随处可见的普通弓箭手水平。

除此之外,乾隆皇帝还忽视的重要一点是——战国时期的箭与清朝的箭设计的区别。

清代的箭多用于骑射,要求箭头小巧轻便,翎羽较短,追求更高的射速,便于骑手快速发矢;而战国时期的箭头,用现在的话来说,都是“穿甲箭头”,翎羽也非常长,这样的箭,都是用于站立的弓箭手,在阵地战中的齐射,重量比较重,射程远,威力大,飞行稳定性强。

而这样长鋌而且沉重的箭头,在清代未见出土。清《皇朝礼器图式》成文的时候,连穿甲的箭头都没有了,只有一些用以对抗轻甲的梅针箭等。

齐梅针箭 清

在这个背景下,乾隆皇帝和他的侍卫们,用自己的时代去揣测春秋时代最强的弓箭手水平,导致了他得出“百步穿杨不可能是穿的树叶”这一结论。如同今天的城市人根据身边的人都不会做农活,就说农村里不可能人人都会种田一样荒谬。但是乾隆皇帝求知的态度还是可取的,只是弄错了方法。

《乾隆皇帝一箭双鹿图》轴 清乾隆

其实以今天来说,“百步穿杨”并非不可能——韩国的弓箭运动还有145米的项目,今人能做到,古人自然也能做到,只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非常的困难,要不然,养由基也不会以“善射”之名垂千古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古代有哪些皇帝连自己老婆都顾不了

全文共 1284 字

+ 加入清单

1、夏朝末代君主桀王宠爱妹喜,后被商汤流放到南巢卧牛山(今安徽省地区),由于平常娇生惯养惯了,在这里荒僻山乡没有人侍候,自己又不容易劳动者,最终两个人只能活生生饿死了。

2、殷商末代君主商纣王宠爱妲已,后周武王征讨之,商纣王于鹿台(今河南省地区)自焚而死,妲已亦被以祸国妖女之罪处决。

3、西汉末代君主幽王宠爱褒姒,后犬戎兵进攻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把周幽王、虢石父、褒姒的儿子伯服全杀了,把褒姒也抢去,自此不知下落。

4、汉朝末代君主献帝,他的两个老婆董贵人和伏皇后依次均被三国曹操残害。

5、甄氏原嫁袁绍次子袁熙,被曹操长子曹丕斩获,本来三国曹操也想要她,让曹丕抢了先,变成曹军皇后(另一叫法是,她回绝为后),但她又与曹丕的侄子曹植很有情感,最终曹丕因轻信宠妾郭氏馋言,一气之下责令她服毒自尽。

6、南北朝陈后主陈叔宝,临幸张丽华,后被杨广属下高颎斩于青溪。

7、隋炀帝的皇后萧绰,在隋朝灭亡后,又依次变成宇文化及的淑妃、窦建德的宠妾、几代匈奴番王的皇妃、李世民的昭容……不清楚到底经历多少个相公。由于朝代更替的经常,她持续被各种各样极权男生蹂躏来蹂躏去。

8、“渔阳鼙鼓动地来”,安史之乱暴发,唐高宗带著杨玉环从北京长安惊惶逃跑,随身御林军官兵在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地区)启动哗变,迫使杨玉环自缢而死。

9、前唐在宋兵进攻下,后主李煜出降,与老婆小周后周薇刚开始颠簸流离、无依无靠的亡国奴日常生活。听说小周后因其容貌且富风韵,还不断为宋家君王赵老头儿性侵享受,更令李煜痛不欲生。

10、清顺治皇帝的宠妃董鄂妃红颜薄命,与深爱着她的风流韵事皇上才相守了四年时光,起先皇上夭亡,进而自身多病,抑郁早殁,死时岁仅23岁,更是花一样的光阴。还有一个叫法是,董鄂妃系顺治母亲孝庄太后设毒计谋害的。

11、清乾隆皇帝的宠妃香妃即容妃,回族人,被掳入宫后矢志守节,随身携带怀刃,提前准备杀帝复仇,还常常因思念家乡而落泪。太后知道消息,耽心乾隆皇帝为香妃所害(一说是别的嫔妃因妒忌她受乾隆皇帝宠爱而向太后进馋言),悄悄召香妃入其宫,满足了她,赐之缢死。香妃人死之后,乾隆皇帝十分忧伤,却亦万般无奈。

12、清光绪帝宠爱珍妃,慈禧很憋屈,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珍妃被慈禧太后在西逃前夜于宁寿宫独立接见,并令宦官崔玉贵将其资金投入宁寿宫后贞顺门口的小井溺亡。几个月后慈禧太后与光绪回銮京师。为遮盖老皇太后的暴虐及缓解世界各国社会舆论,她们对外开放便说在洋鬼子入宫前,珍妃担忧自身被辱,故投井殉节,并特命她娘家人入井捕捞。今日北京故宫里也有个叫“珍妃井”的旅游景点。

13、清末代皇帝宣统皇帝溥仪的皇后婉容是个古典美人。惜乎溥仪性无能,没法享有,乃至洞房花烛盛典也只能撂下新娘独守空闺。在天津市和满洲国时,婉容长期性遭受宣统皇帝溥仪冷淡,因不堪入目烦闷,沾染鸦片烟瘾,搞得瘦骨嶙峋、蓬头垢面;又与好多个男士护卫私通(到那时候她还仍是处女座)并孕期生下一名女宝宝,但只半小时后便被宣统皇帝溥仪叫人送进加热炉烧融。日本投降后,她被游击队员战俘,后释放出来;因烟瘾来发病,卒于吉林敦化,死时身旁没有一个家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古代海上“香料之路”重要港口图

全文共 1411 字

+ 加入清单

考古发现古代海上“香料之路”重要港口,图为考古学家在巴利尼健。

新浪科技讯 2月9日消息,最近,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和特拉华大学的考古学家宣布,发现了大量的罗马帝国时代的印度和埃及海上贸易的遗迹,证明了古代香料等东方物品不仅通过陆路进入欧洲,而且海路贸易也相当发达。

“沿着这条长路的这些发现,改变了我们对古代东西贸易路线的认识,”项目负责人之一、近东语言文化学副教授韦勒克-温德里克说。“由于价格昂贵和政治冲突等原因阻碍

了陆上交通,古代的航海者通过红海进入埃及,创造了比我们以前认为的更大的价值。”

“从前丝绸之路受到的特别大的关注,但是现在我们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印度和埃及之间的海上贸易对于运送东方物品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连接远东的通道。”负责人之一、特拉华大学历史学教授史蒂文-塞德伯萨姆说。

过去八年里,研究者带领一个国际考古队对巴利尼健进行挖掘,这是一个长期废弃的埃及红海港口,靠近苏丹国界。

在出土的罗马帝国时代的建筑物遗迹中,考古队发现了大量的柚木——一种生长在印度本土和今天缅甸地区的木种,但是不能在埃及、非洲和欧洲生长。研究者相信,这些一世纪时期的柚木,取自来到这个港口的船体。巴利尼健居民利用当时已经废弃的船体木料作了建筑的材料,研究者说。考古队还发现了一些造船材料,包括铜钉和金属板。“人们期望发现埃及本土的红树林和阿拉伯树胶,”塞德伯萨姆说,“但是我们发现更多的是柚木。”

在红海沿岸考古学家发现了一系列的古代印度物品,包括前罗马帝国时代的盛黑胡椒的古代大罐,容积为16磅。考古队认为,一世纪这种胡椒只有印度南部才种植。埃及干燥的气候使那些来自印度的有机物得以保存,包括公元30年到70年的帆布,一世纪到二世纪时期的篮子、席子等。

在一个罗马时代的储藏库里,考古队发现了印度的椰子和一世纪时期的布料,还有一系列的宝石,包括来自斯里兰卡的兰宝石和玻璃珠,来自印度的玛瑙。在考古点发现的三颗珠子,一颗可能来自东爪哇,另外两颗来自越南或泰国,但是所属时期不能确定。考古学家说巴利尼健与东爪哇、越南和泰国不可能存在着直接贸易,他们极可能是通过印度运抵埃及的。这些为印度和埃及之间的航海活动提供了更多的证据。

“古代欧洲用的香料可能就是通过这个港口输入的。”温德里克说。

“我们今天谈论全球主义,就好像这是最近才有的,但是古代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留给了我们极为深刻的印象,”温德里克说,“这些古代商人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去实现发财的梦想。”

巴利尼健在公元一世纪和二世纪被罗马帝国控制。那时,从印度经巴基斯坦、伊朗和美索不达米亚通往欧洲的陆路通道被罗马帝国的敌手控制着,这使得罗马商人很难进行陆路贸易。此外,罗马文件显示当时陆上贸易要比海上贸易造价高20余倍。“因为陆上贸易如此昂贵,古代的商人可能更多的选择比较便宜的海上贸易。”塞德伯萨姆说。

因为陆上贸易遭到阻碍,罗马帝国最南端的这个港口非常繁荣,它接收来自印度的货品,然后转到亚历山大。温德里克和塞德伯萨姆认为,货物由印度洋进入红海到达巴利尼健,在通过尼罗河运抵亚历山大,再由亚历山大经地中海到达罗马各港口。

考古队认为巴利尼健作为红海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一直活跃到公元500年。巴利尼健的航海活动在中世纪的文献上有过记载,但港口的确切位置一直不能被确定,直到1994年温德里克和塞德伯萨姆第一次获准在埃及进行大规模的考古挖掘,终于揭开了这个古代“香料之路”重要港口的秘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为什么古代伟人的诞生,一定会有某种天象?

全文共 1588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的史书上记载,历朝历代很多伟人诞生的时候,总是会有一些很奇怪的天象,这些天象要多奇怪就有多奇怪,就好像本身就在预示着这个人会有所作为一样。但其实,真实的历史上,他们出生的时候到底有没有这样的异象,也的确是不好说了,没有人知道这些事情的真假,就算是史书记载也未必都是真的,那么,如果是假的,为什么史书要这样写呢?

中国文化传承上千年,其中包罗万象,有很多至今都无法解释的谜题,尤其是对上天的探索从未停止,受限于时代的限制,很多现在常见的天文现象在古人眼中往往都用来预测吉凶的依据,因此古人对天象十分痴迷。

据记载春秋时期,我们的先辈就留下了关于哈雷彗星的记载,比欧洲早了近六百多年,同时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完善的天文历法制度,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更是一部记载天文的著作,包含了人们对上天的认知。

此后历朝历代都留下了观测星象的著作,并且能将星象变幻结合到实际环境中去,早在母系社会时期,人们就开始观看天文变幻推测出季节变化,可见古代天文历法发展迅速,是中华文化的不朽发现,并且以此为依据创造出了天干地支纪年等等。

但是古人认为永恒就是真理,一旦事物脱离本质发生变化,往往预示着危机出现,而天象则经常出现变化,因此古人对于斗转星移都有自己的理解,企图通过这些变化来预知未来的发展轨迹,并且随着做出相应的对策。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化”,许多人通晓天文历法的人,往往能做出惊人的预测判断,因此成为被人敬仰的“神人”,除了那些被捧上神坛的刘伯温、诸葛亮等人以外,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司马迁这个史官也是其中的佼佼者,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呢?

司马迁曾在书中记载了鸿门宴,想必大家对这个故事并不陌生,秦朝末年天下动荡,各路豪杰群雄并起,逐渐形成了几股争夺天下的大势力,各路诸侯中尤其以项羽刘邦势力最大,也是最有机会夺取天下的人,虽说如此双方之间的差距却如鸿沟一般,项羽拥兵40多万,身边能人异士数不胜数,反过头来看刘邦从沛县起兵,奋斗多年也才只积攒下了10几万人,单看兵员数量,项羽要占据上风。

几乎没有人能认定刘邦会取胜,但是有一个人却认为刘邦始终是一个大麻烦,此人就是项羽军中的首席谋士范增,范增曾多次警告项羽,一定要找机会除掉刘邦,不然放任其做大,将来只能吞下苦果,从这也能看出,范曾的预感是在太超前了,而他又是谋士身份,其中是不是与“究天人之变”有关联呢?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鸿门宴上项羽始终没有狠下心来,而他的这次犹豫最终葬送的不只是大好前景,更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而刘邦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无赖最终成了开国帝王,司马迁在记载这段历史的时候,曾说过“由是观之,未有不先形见而应随之者也。”这句话,大致意思就是其中的结局上天早就给过启示了。

当然“究天人之变”也要结合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要对上天保持敬畏之心,董仲舒曾在研究中提出“天人感应”理论,给后世带来了深远影响,这些思想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司马迁的认知,同时古人敬畏“天常”,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研究。

再来看看司马迁所处的时代,那是一个崇尚进取精神的时代,而这个时代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思想上的解放提升了创造力,开始注意到“天”与“人”的关系,汉武帝曾说:“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

司马迁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人物,在他的著作中融合了天与人的关系,这种对自然地思考值得每一个人去关注,虽然遭受极刑,但是以常人无法比拟的意志坚持完成了这部著作。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天”与“人”之间的关系一直都存在,《史记》当中所描述的“神示”等都承载了司马迁的间接,某种意义上来说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交织在一起,因此《史记》当中不难发现有许多神秘记载,对于无法解释的事情都归于神灵。

当然这些都是所处的时代限制,历史虽然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但是终归都是现实世界的产物,神灵之说无异于违背了客观历史真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顶针诗什么意思?古代有哪些著名的顶针诗?

全文共 1478 字

+ 加入清单

顶针是一种写作的修辞手法,意思是将句子末尾的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放在下个句子的开头处。可能顶针句我们会见的比较多,不管是在文章还是歌词里,都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不过顶针诗应该看的就比较少了,因为古人写诗并不喜欢把顶针的方式给加进去,会让整首诗的流畅性大打折扣,而且还要把意思给连接上。不过古人也敢于挑战各种形式的诗词,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首顶针诗,一起来看看吧。

诗的世界总是那么缤纷绚丽,丰富多彩,有很奇妙的东西等待着我们去发现与探索。我们知道,古人作诗的时候非常忌讳诗中字的重复,因为这样就会使得诗歌失去自身的美感,但是却有一种很令人诧异咋舌的诗歌-----顶针诗却能够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据一席之地。大诗人李白在内的很多诗人都曾留下不少顶针诗,足可见顶针诗有着非同小可的影响力。从此可见,诗歌真的是一种非常奇妙而且独特的艺术,常常能够使人从平凡的世界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什么叫“顶针”,“顶针”本身是一种编织的技艺,后来就像“渲染”等词被应用到文学中一样,“顶针”也成为了一种修辞手法了。在诗歌中,顶针诗还能够叫联珠诗,是用诗词中的顶针格写成的诗。顶针诗用前一句或前联的结尾词句,来做后一句或后联的起头,使前后两句头尾蝉联,上下递补。顶针诗的来历可不容小觑,它其实在汉乐府里就已经留下自己的身影了。后来“诗仙”李白也曾在顶针诗中留下自己的作品,并且对后世也影响深远。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李白的一首很著名的顶针诗《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白云”“长随君”“君”都是顶针的地方,这些顶针的出现使得这首诗歌更为悠长,在复沓回环之间体现了诗歌的形式美。同时这种顶针的修辞格的使用也使得诗歌的形式与作者送别的依依不舍的情感相互照应,令人感觉非常独特巧妙,情感也在这中形式中越发浓郁深沉,久久不会散去。

还有李白的那一首非常著名的《忆秦娥 萧声咽》也是一首顶针诗: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其中“秦楼月”“音尘绝”也在其中运用了顶针的手法,那种回环往复的感觉与作者的情感相互照应,同时这首意境博大开阔,风格宏妙浑厚。它与《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一起被给人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提到这首《忆秦娥 萧声咽》,就不能不提我们伟大的开国领袖毛泽东的那首《忆秦娥 娄山关》了: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首词中的“霜晨月”“从头越”也是顶针格的使用,“霜晨月”这一景句的重复,固然是词牌的规定,同时又起着联系下文的作用。“从头越”这三个字凝结了多少内心的奋发突破之情。当年毛主席率领的革命队伍跨越雄关,历经千难万苦,这三个字“从头越”就把那种踏平险阻的坚强决心和无畏勇气就出来了。毛主席在这里通过自己的生花妙笔抒发了自己一腔英雄豪气以及对获胜的信心。

可见无论是顶针诗,还是顶针的修辞手法,都会将感情更加在回环往复中越发深沉浓郁。而且顶针诗作为诗歌的一种奇妙独特的形式,即可是诗句的首尾相连,也可是组诗间的连章。于寄托感情和叙说故事中,在轻轻吟唱与感受间,首尾蝉联,惟妙惟肖,层层递进,一唱三叹,读来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内心之中的奇妙观感久久难以散去。

像顶针诗这样奇妙独特的诗歌还有很多,时常阅读它们能够使得平淡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充满活力,使得人的生活更有味道,人的情感更加多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高校十亿打造仿古校区 仿佛古代上朝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有时人们总是会在感叹,这是别人家的。学校,这基本是每个人都会去的地方,不过不同的学校之间的差距也是巨大的。不仅仅是食堂的饭菜的差距,这个建筑也是让人大感惊叹。本期的城市文化,为你解析。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位于江西的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靖安校区的建筑十分雄伟,装潢和古代皇宫类似,引发了网友争议。

位于江西的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组建于2001年,是全日制本科层次的一个独立学院。其靖安校区毗邻4A级风景区三爪仑,占地面积1850亩,拟总投入10亿元,分三期全部建成后可同时容纳5000余名师生学习生活。目前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据网友上传的照片来看,如果不是被告知这是一所高校,肯定有人以为走进了影视城,因为该校区无论是建筑还是装修的式样,都类似于故宫这样的宫廷建筑,非常的雄伟,护城河、城墙、黄色的琉璃瓦、红墙、汉白玉围栏一应俱全。有网友表示这样的建筑是中国传统风格,比较有特色。不过也有人认为,学校应该把更多的钱投入到科研中,而不是修建豪华建筑。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的一名工作人员在回复媒体时表示,学校把校区建设成仿古模式,主要是想通过展示中国传统文化,把校区打造成为一个亮点,供学生艺术写生、培训。在学校的官网介绍中也提到,靖安校区建筑物全部是采用仿古建筑风格,有汉、唐、宋、元、明、清等建筑群,集历史感和艺术性于一体,体现了中国两千多年璀璨的古建筑文化。未来还将承担起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基地、影视创新创业基地、学生研学写生基地等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古代银子真的是白花花的吗?真实样子到底是什么?

全文共 241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经常可以在各种电视剧里面看到,古代人使用的银子都是白花花的,不管是一整块的银锭子还是碎银子,都是白的,银质的感觉,还有不少是人们把银子拿起来咬一口来确认是不是真的银的镜头。但是,古代真实的银子,真的和电视剧里面那样,都是白花花的样子的吗?真正的古代的银子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古人用的银子真的是这样的么?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古代真实的银子是什么样的

在没有纸币以前,除了以物换物以外,流通时间最长的就是银子了。我们经常会看到电视剧中的银子,形状大小统一,造型也很漂亮,工整。可实际上,古代的银子没有统一的大小,颜色也没有那么亮丽。

那古代社会,因为技术的原因,那时候的银子不是很纯,里面有很多杂质,所以看上去颜色比较偏暗,再加上长时间氧化的原因,银子也会越变越黑。

现在人们的纸币的真假辨认一般是通过看、摸,再者就是验钞机了。可是古代没有验钞机啊,这银子光摸、光看也不知道真假啊。于是人们就有了自己的一套辨认真假的办法。用的最多的应该是用牙咬了,另外也可以用火烧的方法来辨认,还可以用摔在地上的声音来判断真假。

所以,在古代,你见到的银子应该是大小不一,黑黑的,而且还带有很多牙印的银子,并非电视上的“白花花”的银子。话说回来,这样的“黑黑的”银子给你,你有兴趣要吗?2、银子的真实面貌

大家都知道,金子、银子和铜钱是古代最主要的货币,但其实白银真正作为流通货币,是在明朝才开始的,在明朝之前白银并不是法定的流通货币。最早的货币形式是贝壳,在春秋战国时候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形式的货币,有布、刀等等,知道秦灭六国之后,才正式统一了货币形式,改为铜钱,这种货币形式一直持续到清朝末年。在秦朝之后,各个朝代对铜制货币都有改进,但都还是保持着方孔铜钱的形式。从宋代开始,出现了交子,也就是最早的纸币,到元朝的时候,纸币取代了铜钱的主要地位,而且白银也开始在市面上流通。

直到明代,白银才正式称为法定的货币,也被称为“元宝”,而且至明朝中期开始,白银成为最主要的流通货币之一。甚至到了清朝,白银成为了最主要的流通货币。那么,古代的白银到底长什么样呢?要知道,银是一种贵金属,因为颜色白,所以常被人称为“白银”。银这种贵金属,很少是以单质形式存在的,大部分时候都是化合态的形式。白银因为供应充足,所以本身价值低于黄金,于是就被当做是货币的一种形式而被人类广泛开采使用。

因为白银很容易和其他物质相融合,所以在古代造假币的现象非常普通,许多人会通过一些化学手段在白银里混合着其他金属,比如铁、锡之类的。所以我们看到电视剧里经常会出现的一幕,就是店家在收到对方的银子之后,会在手上掂量掂量重量,其实这就是在看这银子里有没有作假加入其他金属。

除此之外,用牙咬是最常见的判断白银真假的方式。真的纯银比较软,用牙齿咬还能留印,而掺入铁之类的银子用牙齿咬是非常硬的。所以现实生活中的银子,上面全是人们留下的牙印。

另外,银子极容易氧化,大家都知道,氧化的银子样子就会发黑。所以,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的银元宝大多都是白花花的特别亮,其实,真正的银子一点都不白,相反,市面上流通的白银大多都是黑不溜秋的没眼看。3、关于银子的历史

首先银子分为纹银和私银,纹银其实就是官方发放的,带有纹饰,而且成色和分量是以上面的纹饰为标准,所以基本是属于那种一切以实物为准的,比如说,一枚带有纹饰的“官银”,上面标的是足十两,虽然这样的银子上秤一看也就七两,不过这样的纹银却能够换足十两甚至更多的“散银”,所谓散银可不单单指的是那种一小块一小块的像小石子一样的“碎银子”,只要是非官方铸造的银子,哪怕是铸造的再大,也是散银,这就是私银了,而且这种小石子一样的银子一般都是从银锭上剪下来的,在很多朝代的大部分地方其实都是不会收这种银子的,除非是专门低价收银渣子重新熔铸的那种地方,或者一些黑店和不正规的店也会去收这种碎银子,只有少部分的地方才会收这种银子,毕竟这种银子的成色并不好,就算收了也只能低价去熔炼,哪在古代银子应该怎么花?一整锭的去消费么?

其实整锭的银子也不好直接去消费,一般来说只要消费,店家就只会找铜钱,根本不会给其他的东西,在影视剧中为了突出某位英雄好汉的豪爽,结账的时候经常,啪地放桌子上一个大银锭,然后说不用找了,潇洒离开,其实这种行为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不过在古代不管是官银还是私银,直接拿个大银锭去结账是违背法律的,因为店铺可不会预备如此之多的铜钱,所以消费的时候拍出一个大银锭,好点的店家会直接没收,要是运气不好,就可以报官说这个人闹事了,所以说还是老老实实的去按照官方的汇率去换成铜钱,然后再来吃饭吧,毕竟银子就算一两也是很值钱的。

在清朝末年的时候,一斤猪肉才二十文,一两银子却能够兑换两千文铜钱,在唐代贞观年间的的时候一两银子可以买到两千多斤大米。差不多人民币五千元,现在想想影视作品中,那些动不动就赏别人十两银子的富豪,那是真的富,想想现在谁会动不动就赏别人五万元呢?有些人认为古代的银子特别的丑陋,黑乎乎的,甚至一些文章都认为古代的银子扔到地上都没人捡起来,其实是不正确的,这一点影视剧的表达反而没有出错,首先那些银子的确拥有不少牙印,因为金银都比较软,而且当时有不少造假的,将青铜放入银子中一起熔炼,用牙咬一下可以验一下真伪,有牙印说明都是纯度相当高的,而且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古代银子都是经历了腐蚀的,所以才会发黑粗糙,虽然银子在古代并不会天天用,但实际上经历了无数人的盘来盘去,其实那些银子都是光滑无比白花花的。

古代的银子真的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恶心,黑乎乎的又满是牙印的破石子,毕竟货币的发展可谓是见证了华夏民族文明的进步,而金银铜更是跟随着发展成为了一代文化,也许现在的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做出了一些不少的变动,让一些无知的人以为这就是真正的历史,但是一些科普题材的差错更是让人啼笑皆非,还是请大家了解并重视历史,真正成为一个睿智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古代对女子的审美标准

全文共 1454 字

+ 加入清单

审美观”这个词对大家来讲应该都不陌生,我们都知道审美观会随着年龄、生活、工作等等因素在不断变化。古代人和现代人的审美观也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在我们中国古代对女子的审美标准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下吧。

在我们古代中国男人的眼里,其实一个女子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脸蛋,也不是三围,而是是否有一双莲足,也就是小脚。

所以,古人的选美,首先就是比脚。而比脚选美又有很多的称谓,比如说“赛足会”、“晒足会”、“莲足会”等。这种选美比赛出现在明代正德年间,而又以山西和直隶两地最盛。

当时每逢佳节庙会,集市之上士女云集。这些女性或围坐于空场,或坐于车中,盖着盖头,不能让人看到脸。但是她们在这时候会把自己的秀足露出来,当然,她们都穿着鞋袜。而由男性在一番品脚论足后,依次定出状元、榜眼、探花。那些名列前茅的女性,会因此远近闻名。而那些待字闺中者,也会因一个好名次而使自己身价倍增,非常容易物色个好人家。

古代女子除了要拥有一双迷人的小脚之外,还需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测评。

乌发蝉鬓

“乌”就是说要有一头乌黑的长发,“蝉鬓”则是指面颊两旁近耳头的薄如蝉翼的头发。“乌”这个词早在《左氏春秋》中便已出现,至于“蝉鬓”一词,则出现在三国时代的魏国,是魏国王宫中一名叫莫琼树的宫女所梳的发型。显而易见,发质是古代男性对女性审美的一项标准。

明眸流盼

“明眸”就是又大又明亮的眼睛。“流盼”是流转目光观看之意。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大眼睛里秋波荡,这当然会被列为美女的一条标准。

娥眉青黛

“娥眉”这个词被用来专指女性的眉毛。“青黛娥眉”便是说把眉毛剃掉,然后用青黑色的颜料来绘画眉毛。这种化妆手法,在西周时期就流行开来。这听上去有些“毁容”的味道,但是也说明了眉黛素来是女性的一项审美指标。

玉指素臂

古代人审美观对于女子的手指还有手臂的关注度都比较高。作为一个美女,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一双纤细而柔软手指,还有就是手臂必须得要白皙圆润有弹性才可以。

此谓之“素臂”。其实就像现代人喜欢美腿美女一样,“美臂美人”是古代的一种审美倾向。

细腰雪肤

细腰便是腰肢纤细,走起路来好似拂风的杨柳。雪肤则是肌肤雪白。细腰雪肤,这一点和现代人的审美倒是极为相似。

肢体透香

女性肌肤中带有芬芳的香气,亦被视为美女,这种香气并非来自某种香水,而是天然的体香;除了清代着名的香妃外,据说西施亦是浑身散发香气的美女。

审美能力

一、要学习美学理论,培育审美观念

审美观念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审美属性的一种态度和看法。加强审美修养,首先要从培育审美观念入手,这就需要加强学习。要多听,利用各种机会听专家学者的讲课,通过进修深造、媒体或网络讲堂等形式,系统地学习美学理论,弄清美的范畴、本质及形态等美学基本原理。

二、培养健康情趣,提高审美趣味

审美情趣是个人在审美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审美对象、审美风格和审美情调的喜爱和偏好。审美趣味受人的精神境界制约,因而有健康、病态或高尚、低级之分。加强审美修养,应从培养健康生活情趣入手,提高审美趣味。要多培养高雅的情趣,少养成庸俗的爱好。

三、参加艺术活动,增强审美判断

审美判断指对美的对象的理解辨别、评价能力,它显示出判断主体的思想境界、理论深度、审美阅历、鉴赏水平等方面的素质。提高审美判断能力,需要多参加各种艺术表演、鉴赏活动,这是加强审美判断能力的重要途径。

结语:怎么样,古代人的审美观跟我们现代人的审美观是完全不一样的吧,小编在这里还要提醒大家一下,想要提高自己的审美观就必须得要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哦,提高自己个人修养才是最关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仙人洞古代采矿遗址

全文共 711 字

+ 加入清单

仙人古代采矿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地址:贵州省万山特区处

仙人洞因仙女石而得名,是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古代采矿遗址。它置身万山城区东北面的悬崖绝壁,气势恢宏。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在通往仙人洞的山梁上有一个佛道合一的小寺庙——威灵寺。相传秦汉时期有一批炼制“仙丹”的道人慕名而来,他们原本是祈求从朱砂中提炼“不死之药”以进贡朝廷,满足皇帝长生不老的愿望。“不死之药”没有炼成,却有意无意地推动了当地汞矿的开采与冶炼。威灵寺即是一位白髯飘飘的道长传道、炼丹之处。长年累月,在儒道释相互渗透的岁月中,这里形成了一座寺庙,是矿工进洞前必拜的场所,现在依然香火不断。

威灵寺往下百余米,一尊独峰拔起的仙女石就矗立在那里,传说她就是天界七仙女的化身。当年七仙女思慕董郎,私奔人间并携来珠宝无数,藏于这万山丛中的七十二仓、三十六库,以救苦黎民百姓。天兵天将将其捉拿后,七仙女遂化身岩石,日夜厮守,后人若想采到宝砂,必先祭拜她。现如今民间求财求平安者、商界求大业者、情侣求天长地久者前来祭祀的仍然络绎不绝。

仙人洞内可容纳千人的厅堂大体分为上、中、下三层。厅堂内壁坑道纵横交错,枝蔓横生,与黑硐子遗址连成一体,形成巨大的地下网络。坑壁有许多标记,那是古人用以标明矿床及掘进方向的记号,并便于矿工在漆黑、幽深的洞中不致迷途。顶棚硕大的疤痕,就是当年“以火攻石”的印记,是明代“大万山汞办局”科技状况的真实记录。

仙人洞的东面悬崖有一尊巨石传说是董郎的化身。被天兵天将斩断头颅的董郎一往情深地化作石头在那里守护、陪伴着七仙女,与进进出出的矿工一道演绎了汞都的千古沧桑,使凝重的采矿遗址又增添了几许浪漫的色彩。

信息来源:铜仁市人民政府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国古代四大书法家之一:欧阳询的书法特点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古代的四大书法家,指的是唐朝初期的欧阳询、盛唐的颜真卿、唐朝后期的柳公权和元朝的赵孟頫四位书法家。而这四位书法家的书法特点都不同,那么本期名人书法,想要了解的就是欧阳询的书法特点。

一、书法特点

欧阳询的书法由于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司以说是广采各家之长。欧阳询书法风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

欧阳询楷书碑版多为中楷,主要有《化度寺邕禅师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九成宫醴泉铭》等。

二、用笔特点

欧阳询书法用笔方整,略带隶意,笔力刚劲,一丝不苟。清包世臣曾说:“欧字指法沉实,力贯毫端,八方充满,更无假于外力。”就是说欧字强调指力,写出的笔画结实有力,骨气内含,既不过分瘦劲,又不过分丰满。每一笔画都

是增一分太长,减一分太短,轻重得体,长短适宜,恰到好处。欧字的用笔还讲究笔画中段的力度,一些横画看上去中段饱满,得“中实”之趣;一些字的主笔都向外延伸,更显中宫紧密,尤其是右半边的竖画,常向上作夸张延伸,显示其超人的胆魄。这些都是欧字用笔的独特之处。

你可能也喜欢:

古代名人故事之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

古代名人故事之司马迁写史记的故事

古代名人故事之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

古代名人故事之范缜卖论取官我不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古代日本人有多矮?丰臣秀吉只有一米

全文共 907 字

+ 加入清单

东洋矮子,一看到这个外号相信很多小伙伴们就会想到一个国家了,那就是日本。在历史上,我们对弈日本人的影响就是非常的矮。我们通过一些历史上的照片,以及抗战时期的照片对比,日本的矮那是绝对不可否认的。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在近代历史上日本人就已经算是很爱的了,要是在古时候会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有人会说,现代日本居民的平均身长也不高,但小解说的"矮"和这个低是有很大区别的,和现在我们对身高的认知有着基础的差距,当你看完小解的介绍后,或许就能一目了然。我们先从一个最著名的日本矮个子说起!

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是日本历史上有名的强盛时代,德川家族第五代将军是德川纲吉,他的身高只有124厘米,一个治国的首脑浓缩得这么精华,总感觉会影响皇室威严啊!不过后世证明德川纲吉是有小儿症的,属于特殊情况,接下来我们讲普遍的情况。

众所周知,周天子的权力被分散后,中国开始了春秋战国时代,其实日本也有一个战国时代,是日本学者完全将中国的名字抄过去用的,其真正的等级评定和战争场面是达不到中国的水平的。在日本战国时代中涌现了很多英雄人物。

丰臣秀吉,一个大家十分熟悉的人物,日本战国三杰之一,他的身高只有140厘米,被人戏称为"猴子";他的领导织田信长,也在中国颇有微名,同为日本战国三杰之一,差点就结束了战国时代的分裂局面,曾控制了大半个日本,身高为170厘米,日本史书上称他身材"魁梧",是一位"巨人"。

一米七称巨人,不知道日本史学家是如何在书上写下这一词语的。其实还有比织田信长更高的,那就是斋藤义龙,号称六尺五寸,即197厘米,但经后世考证其真实身高只有175厘米左右。相差巨大的数据,说明百姓平时见不到这么威猛的人,所以才对斋藤义龙有如此夸大的描述。

除了这些人外,还有很多日本历史人物的身高都普遍较低,比如德川家康156厘米,石田三成156厘米,山县昌景130厘米等等。那么这一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穷,吃不上什么好东西,这个情况不止日本存在,中国历史上基本也都是这个状况,但是比日本要好一点,毕竟日本是一个岛国,耕地面积有限,与外界交流起来也不方便,所以食物来源很不充足,故而才形成了这一奇特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古代女子的礼仪

全文共 156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古代女子是没有现代社会女子一般的可以撑起半边天,都是养在深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古代女子的礼仪,欢迎大家阅读哦!

1、古代女子行礼:

1、正规揖礼: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

2、一般揖礼: 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正规场合,对朋友。

3、拱手:类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动。

4、颔首致意。

5、正规拜礼:直立,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然后直身(这段叫鞠躬),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掌着地,额头贴手掌上(这叫拜),然后直起上身,同时手随着齐眉(这叫兴)——然后根据礼节,平身或再拜……平身时,两手齐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

6、一般拜礼(用于雅坐时):抬起臀部,直起上身,膝盖支撑身体,然后拜手(手至地,头贴手)或叩头(头扣地)或稽首(时间长)或顿首(时间短)。

7、女子行礼:本着平等的精神,不要求女子特殊行礼。但处于忍让的风度——女子行礼两手合拢放胸前,微屈膝,微低头即可;若拜礼,上身直,膝着地,拢手下垂,头微低,即可。

应用:5用于一般用于祭祀,或非常敬重的场合。6用于雅坐时。1到4,应当作为汉服时的日常行礼,依据具体情况——对方受尊敬的程度,和具体场合容许你表现礼节的程度……现在人缺少礼仪观念,不必过分要求,但拱手应当能做到。如果在与人交谈的时候又有人来,当注意问候时要根据身边人的情况,决定行礼的程度。

2、古代女子迎宾:

古人迎宾讲究衣冠严整,所以如果主客在门口不期而遇,那么主人会装作不认识,不理不睬地把门关上,等换上衣服再开门迎宾。迎宾时,主人立在门右(其实就是主人在东,客人在西——如果在外面迎接客人就更是如此),客人走门左。迎客进门以后,为客人指路,每到拐角,要说“请”,客人答“请”,要为客人开门、掀帘子……主人请客人上座(就是做到右边的椅子上),客人请辞——最终看情况决定坐次。

今天这一切都不必要了。由于现在建筑布局多样,所以不可能主位客位分清楚,但主人引路,客人后主人行,是应当把握的精神。

3、古代女子宴请:

东道先说“请”,客人辞让,东道固请,同时拿筷子就可以了,不必过分谦让。

喝茶、饮酒时,用左手的大袖挡住杯子,以求雅观。

总之,原则是:心安则行之,可以行则行之——其他不强求。

4、古代女子坐容:

贾子曰:坐以经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废首低肘曰卑坐。

参考文物,汉代的经坐(这在古人就叫坐,现在为了区分,专称雅坐)是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双手放在膝盖上,目视前方。对于胡坐,道理一样,端正,两腿不得叉开,双手放在膝盖上。双手可以握拳,冲前方;也可收拢抱在腹部。

应用:随着汉文化的复兴,会有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雅坐。若在这种正规场合,您只能通过稍稍上下膝盖的方式解除一下疲劳。当然,对于友人聚会等生活场景,大家箕距(臀部着地,两腿叉开)或者趺坐(佛教式的盘腿)都行。

5、古代女子立容:

贾子曰:固颐正视,平肩正背,臂如抱鼓。足闲二寸,端面摄缨。端股整足,体不摇肘,曰经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肃立;因以垂佩曰卑立。

参考文物,经立时正身、平视,两手相合,掩在袖子里。手从胸口到下腹,放在任何位置都行,甚至持着、拄着东西也行(古人是很通融的^_^)。注意:中国人注重自然,而不是笔挺,所以手臂要柔软,切忌僵直——这样汉服才会顺势铺成柔和的曲线,展示出华夏之美。

我们常见夫子行叉手礼的像——但这个动作应当是配合磬折来表达敬意的——也就是说,腰应当同时弯曲大概三十度。当然,处于艺术上的考虑,画家还是画成了直身。

应用:窃以为经立是汉服同道必须注意的,对师长应当共立。鉴于现在人不行大礼,我们可以根据情况增减躬身的程度——但至少,低头示敬是必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失传的古代黑科技有哪些 揭秘五大失传古代黑科技

全文共 1879 字

+ 加入清单

人类文明已经持续了数千年之久,在这各种充满着各种神秘和位置。古代很多人的智慧一直都是个谜,曾经在历史上有着很多让人难以理解的黑科技,如今很多都已经失传了,无法再实现。那么接下来吾爱诗经网小编就来跟大家一起盘点5个连现代人都做不到的古代黑科技。

1、大马士革钢。

大马士革钢在古代最初称为乌兹钢,是用两种不同类型的铁基材料,通过炼制合成的钢材,这种钢材在铸造时,表面会有一种特殊的花纹——“穆罕默德纹”,属于自然铸造成型的花纹钢,而现代的复制品则是通过不断的折叠锻打来形成花纹,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乌兹钢起源于古印度和中东,在公元3世纪通过与大马士革的贸易流入欧洲,被欧洲人称为大马士革钢,这种炼钢方法比传统的钢铁更坚固、更灵活,主要用作刀剑铸造。

在战场上,那些挥舞着大马士革刀剑的战士,令人闻风丧胆,因为这是一种非常强劲的兵器,它可以达到削铁如泥,吹毛断发。尽管在今天,有现代铸造工艺使钢铁的材质远强于大马士革钢,但它的铸造方法至今仍然是个谜。

科学家分析,它是通过在钢铁中加入精确数量的其他化合物来制造,这些化合物成为了该物质分子结构的一部分,这是一项非常高深的技术。

2、罗马混凝土。

罗马混凝土是大量运用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建筑上的重要材料,不管是道路、雕像还是宏伟的建筑,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它的特点是坚硬无比、结实耐损,不但不易分裂,而且还可以屹立不倒几千年。

现代的混凝土,学名:波特兰水泥。一般在超过50年后,结构强度就会逐渐下降,需要长期不断地维护。

有研究分析称,这种混凝土是采用石灰岩、火山砂、海水混合物制成原浆,再混合一定比例的沙浆,自然硬化6个月后,火山砂与石灰岩混合会形成一种特殊晶体,可以通过加强界面区域有效防止裂缝的形成。

虽然这种制作过程大致能在实验中实现,但是无法运用在工业之中。因为这种古老的化学反应所形成的成分,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才能获得,而且成品率极低,在现代社会中根本无法投入使用。

3、柔性玻璃。

公元37世纪,有一位玻璃工匠发明了一种具有柔性的玻璃,它看起来就像普通的玻璃,但有一个关键的区别——它不会破裂,玻璃工匠向凯撒大帝献上了一个用柔性玻璃制作的工艺品。当时凯撒大帝将它扔了下去,试图把它弄碎,但是砸出去的力度也只是留下了一道浅浅的凹痕。

工匠甚至能用锤子把这个凹痕很快就修复好,凯撒不但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反而开始担心这项发明可能会对白银和黄金的价格产生影响。

于是,他就将这名工匠杀死,这是一段记载在当时非常著名的故事,在欧洲广为流传。同时,这段故事也一直被考古学家列为重要的议题。

不过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制造商已经研发出类似的玻璃材料,2016年,一家名为Schott的公司,已经为大量设备生产玻璃,展示了一种具有弹性能够弯曲的玻璃,厚度比头发还要薄。然而,这还没有达到柔性玻璃的水平,因为连续的弯曲和扭动它还是会破掉。

4、希腊之火。

看过美剧权游的朋友,对这个场景一定记忆深刻。

一场海战,这里面有一种恐怖的武器——野火。

它的威力巨大,令数万军队中,有超过大半葬身于火海中,而这件神秘武器的原型就是希腊之火,在公元前7世纪,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长期遭受阿拉伯帝国海军的攻击,一位叙利亚人卡利尼库斯利用他发明的一种希腊火的神秘武器,轻松击退了阿拉伯人。

希腊之火是一种液体燃料,无需点火,触水即燃,装灌在虹吸喷射器中,喷射出超过10米的火舌击中目标。

类似于现代的火焰喷射器,在海战中取得了巨大的优势。

根据现代科学分析,希腊之火的成分主要是由石脑油提炼,混合树脂、硫磺等易燃物质,最后添加一定量的磷化钙,磷化钙遇到水和潮湿的空气,可以分解出磷化氢气体产生燃烧。

直到14世纪,随着土耳其人攻占了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正式灭亡,“希腊之火”退出了历史舞台,在当时没有火药的时代,希腊之火无疑是最具杀伤力的热兵器。

5、阿基米德射线。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根据古希腊的文献记载,在公元前212年,古罗马军队入侵锡拉库萨时,阿基米德组织军队利用多面青铜镜,折射出一道强光到木船上,战舰瞬间燃起熊熊烈火,罗马军队被击败,溃不成军。

这种杀伤力武器后来被称为阿基米德射线,又名为死亡射线,在后来,罗马人再次入侵锡拉库萨时,阿基米德被罗马人杀害,这种“死亡射线”也随之消失。

在二战期间,纳粹也曾秘密研制这种死亡射线来扭转战局。

他们试图将一个面积为上百公顷的凹面镜运送到太空,这样一个巨大的凹面镜,可以让温度瞬间上升至几千度,足以让钢铁融化,使沙子烧成玻璃,轻而易举地毁灭一座城市。

这项疯狂研究也随着纳粹战败而告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蝗虫里带皇字,为什么在古代不需要避讳?

全文共 183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知道,在古代经常会有“避讳”这种说法,如果作为平民,名字里面带有和上位者一样的字,即便是读音一样,那也是需要改动的,而避讳这件事情也影响了不少人。不过有些词,比如蝗虫,里面带有一个皇字,那这个词为什么不需要避讳,古人没有将它进行改动,改成别的词呢?蝗虫在避讳的文化当中是不是属于需要避讳的词?皇这个字是不是不需要避讳呢?究竟什么样的情况下才需要避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蝗虫为什么不用避讳

这是封建时代避讳的问题,其实原因很简单。

最主要的原因是:“皇”这个字不需要避讳。虽然历史上曾有几位皇帝,比如《容斋续笔》记载道,宋徽宗曾一度禁止民间用“皇”、“龙”、“天”、“君”、“玉”、“帝”、“上”、“圣”等等字眼起名。

但条令发布后,实施难度过大,一时之间诸多大臣好端端的名字瞬间变得花里胡哨。比如“方天若”变成“方元若”,“程伯玉”变“程伯起(唔有点怪)”,“张圣行”变“张彦行”,有些不好改的那就抠掉,直接由三字名改二字名。“皇甫”一族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想死的心估计都有了。

最终,不到十年,还是宋徽宗再下令道,这些字眼既不是祖先或皇帝的名字,也没有经典依据来证明不可用,为了不让后世贻笑大方,还是罢了把。于是这条规定被他亲手作废。

这些趣事都记载在南宋文人洪迈的《容斋续笔》里:

周宣帝自称天元皇帝,不听人有天、高、上、大之称。官名有犯,皆改之。改姓高者为姜,九族称高祖者为长祖。政和中,禁中外不许以龙、天、君、玉、帝、上、圣、皇等为名字。于是毛友龙但名友;叶天将但名将;乐天作但名作;句龙如渊但名句如渊;卫上达赐名仲达;葛君仲改为师仲;方天任为大任;方天若为元若;余圣求为应求;周纲字君举,改曰元举;程振字伯玉,改曰伯起;程脩亦字伯玉,改曰伯禹;张读字圣行,改曰彦行。盖蔡京当国,遏绝史学,故无有知周事者。宣和七年七月,手诏以昨臣僚建请,士庶名字有犯天、玉、君、圣及主字者悉禁,既非上帝名讳,又无经据,谄佞不根,贻讥后世,罢之。2、避讳有什么规则

自孔子提出“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周代礼制后,历代皇帝都凭此制定出了那么些关于避讳的规则:

避帝王名讳。当朝皇帝和当朝历代皇帝之名皆要避开。

避长官名讳。下属要避开长官的名字。比如很出名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就是因为有个姓登的州官,为了避“登”字,严禁百姓说“点灯”,只能说“放火”,才有了这么句讽刺的名言。

避圣贤名讳。主要是避孔子和孟子,比如孔丘的“丘”,你得改成“邱”,不然就是犯法。有的朝代还避黄帝之名,比如朱元璋当政时。

避长辈名讳。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比如唐朝“诗鬼”李贺,因为其父名晋,通“进”,所以李贺一生不能中进士。比如杜甫其父名闲,所以杜甫从没在他诗里出现过“闲”字。

因为避讳,产生了一些在现代人看来荒诞无比的故事,更甚者引发了著名的“文字狱”等事件。其本质都是统治者为了让百姓时时刻刻牢记其权威而使用的手段。同时,封建时代的迷信色彩,也会为名讳盖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当然了,关于这个问题,还有一个次要的原因:就是,先有“蝗”,再有“皇”。当然,这个“皇”指的是后来才有了皇权的概念,并不是说“皇”这个字创造的时间晚于“蝗”。

而“蝗”在古代,其实是有好的寓意的,比如故宫有一个螽斯门,取自《诗经·周南·螽斯》里的“螽斯”。《诗经》里描绘了螽斯聚集一方、子孙众多、虫鸣阵阵的景象,"螽斯门"便是希望皇室多子多孙,帝祚永延。

而“螽”便是“蝗”:"今謂之蝗。按螽蝗古今語也。"——《说文解字》所以,小小总结一下,蝗字虽然带皇,但因其寓意,在古代皇权时代是不可能被改的,不然就是判祖离宗,也会被有识之士指责禁绝史学。3、皇帝这两个字不需要避讳

古代只避讳皇帝的名字,从不避讳皇帝这两个字。古代的避讳主要针对的是名字。在言谈和书写时,如果遇到皇帝的名字,就要回避,或是用其他字代替,或者缺笔画,甚至还有空一字的情况。

下面就举几个避讳的例子:

清朝皇帝康熙,他的名字是玄烨,玄这个字就要避讳。所以,玄武门改神武门,而“玄孙”改为“元孙”。

再比如,雍正皇帝的名字是胤禛,他兄弟的名字就在其登基后“胤”字辈分改为“允”,与他名字同音的皇十四字胤祯,改名为允禵。

这些都是避的皇帝姓名,而不是皇帝这个称号。

试问:“皇帝”这两个字有什么可避讳的?大臣难道不要尊称皇上?在书写的时候,难道不称某某皇帝?至于蝗虫的蝗字,那个皇是用来发声音的。在《说文解字》中提到:蝗,螽也。从虫,皇声。本身不具有特殊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古代中国重视孝道,为什么没有母亲节?

全文共 130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自古以来就遵守“百善孝为先”的理念,孝道在古人眼里是等同于自己生死的大事。不过既然古人如此重视孝道,为什么古时候没有母亲节或者父亲节呢?实际上我们如今过的母亲节和父亲节都是起源于西方国家,这也让很多小伙伴们产生疑问。其实对于家人的孝顺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做,虽然没有建立节日,但相信大家也听过不少古人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感人故事,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其中三则,一起来回忆下吧。

汉文帝亲尝汤药

汉文帝叫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是西汉第5位皇帝。刘恒的母亲叫薄姬,是刘邦的妃子,在宫中地位不高。刘恒出生后,母子俩很少有见面的机会。

刘邦去世后,薄姬被允许出宫,来到儿子刘恒的封地,跟随儿子一起生活。虽然刘恒体贴入微地照顾母亲,但由于母亲年纪一天一天增大,身体每况愈下。一次,母亲生了重病,很久没有好转,三年卧床不起。刘恒心里很是着急,“目不交睫,衣不解带”,还亲自为母亲熬制汤药。

每次汤药熬制好后,刘恒必定首先尝一下,看汤药烫不烫。等汤药不烫后,这次送到母亲床前。

刘恒为母亲尝汤药的故事,被收录进“二十四孝”。后来,刘恒做皇帝后,将对母亲的孝顺延伸到天下百姓,休养生息,尽到了“天子之孝”,创造出著名的“文景之治”。

董黯怒杀侮辱母亲的流氓

董黯是浙江余姚大隐人,年幼时就丧失了父亲,由母亲含辛茹苦地带大。董黯也不辜负母亲的一番苦心,长大后尽心尽力地伺候母亲,“采薪供养,甘果美味,奔献于母。”

当时,董黯有一个叫王寄的邻居。王寄是一个有钱人,可秉性顽劣,对母亲很不孝顺。一天,王寄的母亲和董黯的母亲和王寄在一起拉家常,各自说到了自己的儿子,他们的孝与不孝。巧的是,王寄刚好路过,听到了这些话。

王寄感到很不爽,迁怒于董黯的母亲。这天,王寄等董黯离家外出时,悄悄来到董黯家,对董黯母亲进行辱骂殴打。董黯母亲忧愤不已,卧病不起,不久便离开人世。

董黯非常愤怒,买了一把刀,日夜放在枕头下,等待报仇的那一天。几年后,王寄的母亲病逝了。董黯等王寄办完丧事,就跑去取了他的首级,以此祭奠母亲的在天之灵。接下来,董黯把自己捆绑起来,到官府投案自首。官府也不好处理这件事,就一级级往上报,最终来到汉和帝这儿。

汉和帝详细了解事情的经过之后,做了一个决定:他不但没有追究董黯“防卫过当”的罪责,还封他做郎中,并传令天下,将其孝子之名“海内闻名,昭然千秋”。

江革背着母亲逃难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导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四处躲避灾难。

在逃难的队伍里,有一个独特的身影:一个年轻人,不管走到哪里,都背负着一个年迈的妇人。

这个年轻人叫江革。他背上的年迈妇人,是他的母亲。

江革是山东临淄人,由于从小失去了父亲,他与母亲相依为命。长大后,江革还没来得及好好孝顺母亲,就遇到了连年战乱,被迫背井离乡,四处躲避。母亲年老体衰,无法长时间奔走。江革干脆将母亲背在背上,一同前行。

逃难的路上免不了风餐露宿,这倒也可以忍受。但他们还经常遇到盗贼。他们没有什么财物,可盗贼不仅抢财物,还会抓走年轻男子,逼着他们入伙。每当这时,江革就跪在盗贼面前,苦苦哀求:“你们将我抓走后,母亲孤苦伶仃,怎么保全生命呢?”

盗贼的心也是肉长的,他们见到江革一片孝心,不忍心将他劫走,放了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