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新生儿黄疸护理要点简答题(优秀20篇)

墨翠指的是表面看起是黑色的翡翠。下面,我们来看看墨翠的6个选购要点吧。

浏览

4191

文章

57

篇1:新生儿护理七大要点,看完你就知道了!

全文共 1179 字

+ 加入清单

脆弱的新生儿需要家长们细心的护理,居家环境、新生儿用品、衣着、喂养、身体护理等都需要格外用心。那么,新生儿护理七大要点,看完你就知道了!接下来就由小编带着您一起具体了解一下吧!

新生儿护理七大要点

1.保暖: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尚不完善,容易随环境温度而变化,应使婴儿处在适当温度下,以减少机体的氧耗,降低代谢率,一般室温为24℃,湿度为50%~60%。若婴儿裸体置于暖箱内,最适温度在相对湿度为50%时保持31℃~34℃之间。条件不允许维持24℃左右室温时,可加热水袋保暖。但要防止烫伤,并随时注意体温。新生儿的床应远离通风口和电扇处,所用的被褥、衣服、尿布要预热,以免传导散热。

2.预防感染:

新生儿皮肤及呼吸道、消化道粘膜均娇嫩,免疫功能不足,必须严格预防感染。凡患呼吸道感染、腹泻、皮肤或其他传染病者,均不能接触新生儿。

3.皮肤护理:

脐带脱落前不用盆浴,可在每次换尿布后用水揩洗臀部及会阴部。每日沐浴1次,水温40℃左右,室温27℃,用中性肥皂,浴后宜用柔软毛巾吸干,可扑少许爽身粉,以保持干燥,但不宜扑粉过多。同时应注意保护口鼻以免水、粉吸入肺部。

4.五官清洁:

应注意面部及眼、外耳道口、鼻孔的清洁,但勿挖耳道及鼻腔,有分泌物时可用棉球拭去。婴儿口腔柔嫩,一般不宜擦洗,禁忌桃破牙龈上的所谓板牙或马牙,这是正常的上皮积聚。

5.衣着舒适:

衣服应柔软、宽适,容易穿换,干燥清洁,无领系带,不用扣子或别针等坚硬物。棉衣或棉被用新棉花,外用洁净曝晒过的软布做套。若用久藏在箱中的旧衣服,应事先取出吹晒,以避免婴儿接触樟脑而引起溶血反应。尿布要柔软而吸水性强的棉布,尿布外勿用塑料布包裹。夏季不必包襁褓,冬季用厚薄适宜的毛毯或棉被包裹,要有一定松度,不要用带子系紧,以免限制胸、腹及四肢的活动。

6.激发心理发育:

多项研究证明早期激发确能促进婴儿发育。环境对发育的作用不亚于遗传因素。在新生儿期,早期激发可以在日常护理中进行,如在哺乳、洗澡、换尿布及穿衣时,可与婴儿进行眼交往,对他说话,可逗他笑,抚摸他的皮肤,可给婴儿听柔和、舒缓、轻松的音乐。交往的增多当然也促进母婴相依感情的建立,而相依感情的建立对婴儿以后的心理发育是非常重要的。

7喂养:

正常足月儿分娩后母儿情况良好者,可在4~6小时开始哺乳,异常娩出者酌情延迟。可先试喂5%葡萄糖水。提早哺乳能促进母乳分泌,预防婴儿低血糖。母亲产后2~3天多有乳汁分泌不足,婴儿有明显的饥饿表现或体重减轻过多,可在哺乳后补授适量糖水或牛奶,但切不可以糖水或牛乳代替母乳,应尽量以母乳喂养。为保证哺乳成功,必须坚持哺乳,代授法不利于泌乳功能的建立。喂奶时间每3小时一次,每次给予20分钟吸吮,奶间适当喂水。

好啦,就先聊到这里啦!如果你对产后饮食有哪些注意事项等有关孕妇饮食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产后饮食注意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新生儿黄疸光疗时的护理

全文共 1227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黄疸患者在进行光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细心护理,对于您宝宝的尽快恢复是有好处的,而且不会产生另外的副作用。得了黄疸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因为医生会根据您的症状作出有针对性治疗,很快就可以康复了。新生儿黄疸光疗时的护理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由于对新生儿黄疸缺乏正确的认识,许多患儿家属认为新生儿皮肤黄染是正常的,不需要治疗,过几天自然会好。而且因独生子女的特殊性,关心患儿疾病的除了患儿的父母,还有患儿父母双方的亲属和家人,往往意见不统一,再加上对光照疗法缺乏认识,个别患儿的家长有焦虑情绪,甚至拒绝光照疗法。因此,应坚持以患儿为中心,由主管护士对患儿家长进行常规新生儿黄疸的知识宣教,讲解发病的原因,光疗的基本概念,光疗的作用及相关事宜,以解除患儿家长的顾虑,取得其信任,使患儿尽早接受光照治疗。

研究表明,胆红素能够吸收光线,通过光线照射可加速游离胆红素氧化分解,促进胆红素清除和排泄,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浓度,防止核黄疸的发生。所以,当足月儿血清胆红素高于205微摩尔/升;超低出生体重儿高于85微摩尔/升:极低出生体重儿高于103微摩尔/升时,即为光疗适应症。光疗时将新生儿裸体平放于光疗箱中,用黑布遮盖双眼和会阴部位,用单光或双光照射。

光照前常规体温监护,检查患儿皮肤完整性,有无臀红,有无硬肿,使患儿皮肤保持清洁,剪短指甲以防止患儿舞动抓破皮肤,必要时包裹患儿手足。包裹时不宜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为避免生殖器损伤,应使用尿垫,并及时更换。佩带黑色眼罩并用胶布固定好,以防止视网膜损伤。另外,新生儿在光照治疗中分解产物经肠道排出刺激肠壁,引起稀便及排便次数增多,排出的粪便及尿液产生氨类物质,对新生儿皮肤刺激较大,易引起臂红发生。故光照治疗的新生儿除勤换尿布外,还需用抗感染治疗、润滑皮肤的物质保护其臂部皮肤。给患儿换尿布后,用鞣酸软膏涂于其臂部,使之起到一层保护膜作用,能有效防止粪便对患儿臂部皮肤刺激,防止臂红发生。

防止窒息光照治疗下的患儿易哭闹及手足舞动,加上新生儿胃的解剖位置呈水平的关系,易造成新生儿呕吐。再之,新生儿反射能力差,呕吐的胃内容物易呛入气管收起新生儿窒息,故在护理上要采取防止新生儿呕吐引起窒息的措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喂患儿进食时采取45°角,喂食的速度不能太快,进食后30min内给予头部稍抬高,用柔软布类固定患儿右背部使其成右侧卧位。这样,使奶汁尽快进入十二指肠,减少奶汁在胃内长时间的停留及刺激,而且此体位在新生儿呕吐时,奶汁易吐出口腔外。如患儿在哭闹中因吸入过多的空气而暂不喂食,否则容易引起呕吐。患儿哭吵烦躁时,护理人员应给予皮肤接触,尽量便其安静后才喂食,以达到防止呕吐的目的。

治疗新生儿黄疸过程中想要随时了解新生儿黄疸情况要用到黄疸测量仪。要测量新生儿黄疸值,现在都不需采血,只要将探头轻压宝宝前额,瞬间即可直接测定出宝宝皮肤组织内胆红素浓度,不用采血,方便患儿且无痛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家庭护理要点

全文共 710 字

+ 加入清单

婴儿之所以会出现黄疸,是因为婴儿出生后,与母亲脱离了联系,一切新陈代谢产物需由自己处理。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胆红素要经过肝脏转化,才能从体内排泄出去。那么,生理性黄疸会对新生儿造成危害吗?如何护理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莫惊慌

对新生儿来说,生理性黄疸是个又常见又特殊的生理现象。足月的新生儿一般会在出生后2~3天出现,这时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以蓝为主微带黄色,尿稍黄但不染尿布,孩子没有什么不适,一般生后2~4天黄疸最明显,1周左右就消退了,血胆红素在2~12毫克/分升。早产儿,低体重儿(小于2500克)生理性黄疸出现较晚,一般生后3~5天出现,6~8天达到高峰,黄疸的程度也比足月儿重,血胆红素可达15毫克/分升,而且黄疸消退的时间也比较晚,7~9天开始消退,2~3周才退净。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家庭护理要点

1)冷静面对,妈妈们要知道,生理性黄疸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宝宝没有不舒服的表现,妈妈就不要太着急,此期间可用些葡萄糖冲水喝,糖水的利尿作用可使胆红素加速排出。吃奶不好及饥饿可能使生理性黄疽加重延长。

2)积极治病。各种急慢性疾病也可使生理性黄疸加重或延长,应积极治疗这些疾病。

3)注意区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当宝宝发生黄疸后,要观察黄疸进展情况,出生后黄疸发生的时间、部位、程度变化,有无肌张力低下、嗜睡、吸吮反射减弱、发烧、岖吐等情况。若出现上述表现,切莫延误病情,失去治疗时机。

总之,在发现宝宝出现黄疸时,宝爸宝妈们要留神观察,分辨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不同之处,及时送医以免贻误病情。如果你对新生儿黄疸高有多严重等有关婴幼儿疾病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婴幼儿黄疸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新生儿脐部护理知识的5个要点

全文共 482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出生后,要经历脐带结扎和首次断脐,脐带残端一般会于出生后7~10天左右自行脱落。此期间,如果护理不周,很容易导致宝宝的脐部感染,轻者发生脐炎,严重者可导致败血症、破伤风,甚至危及宝宝生命。因此,年轻的爸爸妈妈,学习一些新生儿脐部护理知识非常有必要。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新生儿脐部护理知识的5个要点吧?

1、每日为宝宝沐浴后用消毒干棉签先擦净脐窝水分,再取75%酒精棉签消毒脐带残端创面,另取一根75%酒精棉签自脐根部按顺时针方向由内向外擦拭消毒脐窝和脐轮。

2、宝宝出生24小时内脐带残端用无菌纱布包裹,24小时后取下纱布让其暴露,自然干燥。

3、为宝宝使用尿片时,注意将尿片上缘置于脐部下2~3厘米处,尿片如果盖在脐部很容易使尿片因尿液反流而打湿脐部。如果是男宝宝,应将宝宝的小鸡鸡向下轻压后再包好尿片,防止宝宝尿尿时把脐带弄湿。注意尿片也不要太靠近脐部,因为脐轮受到尿片边缘的持续摩擦会造成破损或感染。

4、脐带脱落后,如果发现脐根处有少许渗血,可以消毒后用无菌纱布或创口贴包扎。

5、如果发现宝宝脐部有发臭、脓性的分泌物,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本报通讯员荣晓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新生儿黄疸的正确护理

全文共 1351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发生胆红素代谢紊乱,致使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进而使皮肤、粘膜、眼球等处出现异常黄色的现象,称为新生儿黄疸。据统计,6成的足月儿和8成的早产儿都会发生黄疸现象,前者通常在1周内发病,后者多发于出生胡24小时内。那么,关于新生儿黄疸的正确护理,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1.判断患病程度:黄疸病情,可以通过观察皮肤黄染的深浅来做出大致的判断。一般来说,仅头面部泛黄,为轻度黄疸;如黄染蔓延到身躯,则为中度;如双臂、双腿、手足等亦被黄染,则病情严重。

2.粪便颜色:如粪便呈陶土色,又兼有身体变黄,则有可能是胆道阻塞引发的黄疸,需及时就医。

3.排尽胎便:一旦胎便中的胆红素被婴儿重吸收,使血液中胆红素超标而发生黄疸。故应当及时排尽胎便。判断的方法:当大便由黑转黄,说明胎便已尽。

4.充分饮水:保证新生儿每天有6-8次排尿,有助于胆红素的排出。黄疸病期,可给予糖水以补充热量,保护肝脏。

5.光线照射:除了接受紫外灯照射外,平时的自然光照射也有助于黄疸患儿的痊愈。因为自然光也含有紫外线,会促使体内的胆红素转化为某些水溶性物质,随尿液排出体外。

6.注意观察:如黄疸迟迟不褪,加重或反复发作,或出现食欲不振、精神不佳、体温波动,惊觉抽搐等现象,需马上就医。

7.注意卫生:应当保证皮肤清洁,避免破损感染。换血疗法,应当在经过消毒的无菌手术室内,按照手术相关规程进行,并有必要的药物和应急血液。

新生儿黄疸怎么办

1.光照疗法

将新生儿全裸,置于紫外灯下照射。可以选择单面接受光照射,也可以两面同时接受照射。治疗时,需要将眼睛遮蔽避免伤害视网膜,另需将生殖器和肛门用尿布遮住。在紫外线的作用下,身体内多余的胆红素将转化为某些水溶性物质,随尿液外排。该法可使新生儿胆红素含量回落到7毫克/公升。或用毯式黄疸治疗仪(形似一张毯子)包住新生儿周身来接受光照治疗,可达到相同效果。

注意事项

(1)该疗法一般不能连续使用超过4天,4天不愈者需考虑换血疗法。

(2)主要副作用是皮疹和腹泻,结束治疗后均可恢复正常。

2.换血疗法

此为严重溶血性黄疸患儿之急救措施。该疗法的机制:

(1)可以将体内免疫抗体排除体外;

(2)使血液中胆红素水平降低;

(3)改善因溶血而产生的一系列不良作用,如贫血、供氧不足等。

3.阻止胆红素再吸收法

通过给予新生儿母乳的方式来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消化道益生菌群。这些益生菌群可以将胆红素分解并使之由粪便排出体外。或给予新生儿口服活性碳来防止胆红素的再吸收,此法宜与光照疗法联用。

4.酶诱导剂疗法

典型的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可以激发肝细胞的功能,使胆红素由游离状态转化为结合状态,与可拉明联用疗效更佳。注意:如果黄疸时间较长,病情较为严重时,应考虑病理性黄疸之可能,应接受光照疗法,并带婴儿做进一步的体检。

5.白蛋白

白蛋白可吸附血液中的游离胆红素,阻止其与大脑细胞结合。该疗法对治疗核黄疸有良好效果。

6.肾上腺皮质激素

该类产品阻碍抗原和抗体相结合,进而减少溶血。同时加强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加速胆红素的葡萄糖醛酸化。可口服强的松,或静滴氢化可的松。因有诸多副作用,故病势一旦好转,应予以减停。不建议与光照疗法合用。鉴于该类药物的抗免疫作用,故感染者谨慎使用。

7.中药

如消黄利冲剂、三黄汤等药剂。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新生儿便秘护理要点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由于刚刚脱离母体,肠道以及消化道都还没有发育完全,所以很容易消化不良,经常会出现便秘,拉稀的现象,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新生儿便秘护理要点吧。

1、让宝宝多喝水,可以在宝宝奶粉或是水中加入奶伴侣,每天1包。

2、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注意饮食结构的调整,吃的清淡一点,要多喝水。

3、给宝宝做腹部顺时针按摩,每天两次,每次5—10分钟。

4、如果宝宝多天没有排便,可用小儿开塞露或是肥皂条,但不要长期使用。

5、多吃水果、蔬菜。

6、宝宝出现排便困难时,可在手指上涂些植物油,在宝宝肛门周围轻轻按摩一会儿或用棉棒浸油脂插入肛门,保持2—3分钟,即可帮助排便。这个措施不要经常使用,防止抑制宝宝的排便反射而形成依赖。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新生儿黄疸护理要点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出生28天内)宝宝出现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主要症状为皮肤、黏膜、巩膜发黄,孩子食欲不振、不安躁动,体温可能也会有所上升。初为人父母的爸妈们在新生儿护理期间遇到这种情况时,该如何护理呢?小编就简单介绍一下新生儿黄疸护理要点

新生儿黄疸护理居家照顾时,要注意家中光线不要太暗,尽量让自然光洒下来,而不是让宝宝直接晒太阳,照光或多或少会有些帮助。新手妈妈要时刻留意宝宝的日常变化哦。

黄疸是从头开始黄,从脚开始退,而眼睛是最早黄,最晚退的,所以可以先从眼睛观察起。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为轻度黄疸;躯干部皮肤黄染,为中度黄疸;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现黄染,为重度黄疸。

如果大便成陶土色,应考虑病理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所致。如果黄疸程度较重,出现伴随症状或大便颜色异常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一般新生儿生理性黄疸7~10天会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但如果觉得宝宝看起来愈来愈黄,精神及胃口都不好,或者体温不稳、嗜睡,容易尖声哭闹等状况,就要去医院检查。

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红素,如果胎便不排干净,胆红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高。建议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小便过少不利于胆红素的排泄。

如果证明是因为喂食不足所产生的黄疸,妈妈必须要勤喂食物,因为乳汁分泌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勤吸才会刺激分泌乳激素,分泌的乳汁才会愈多,千万不要以为宝宝吃不够或因持续黄疸,就用水或糖水补充。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新生儿皮肤护理必知的四大要点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皮肤薄、娇嫩,当遇到轻微外力或磨擦时,很容易引起损伤和感染。新生儿抵抗力弱,一旦皮肤感染,又极易扩散。因此护理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1、防止感染:

新生儿皮肤的抵抗力弱,要防止感染。接触新生儿时尤其要重视洗手。新生儿的衣服、尿布用后要清洗干净,晒后换用,避免病菌感染。

2、清洁干燥:

要保护好新生儿的皮肤,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注意清洁、保持干燥。新生儿最好能每日洗澡、清洗皮肤皱褶处,如耳后、颈下、腋下、大腿根、手心、指(趾)缝间等。大便后要洗净臀部,保持局部的清洁,同时要保持皮肤的干燥。不要包裹过多,尤其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蒸发,容易长痱子或出现皮肤的糜烂。尿布要及时更换,防止尿便长时间接触皮肤而引起尿布疹。

3、避免损伤:

在护理新生儿时,家长的动作要轻柔,指甲要剪得短而光滑,以免接触新生儿皮肤时发生意外损伤。所有接触新生儿皮肤的衣着、被褥、尿布等,都应柔软舒适,特别是在为新生儿清洗时,不要用毛巾直接用力揉搓皮肤,洗后用干毛巾沾干皮肤,防止由于磨擦引起皮肤破损。此外,在为新生儿保暖时,不能将热水袋直接贴于皮肤。洗澡时要注意水温,避免皮肤烫伤。

4、加强检查:

每日给新生儿洗澡和换尿布时,仔细检查新生儿全身的皮肤,以便及时发现皮肤是否出现皮疹、损伤或其他异常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新生儿黄疸如何护理与就诊?

全文共 803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黄疸,这是许多宝妈面临的第一道难题。当宝宝的黄疸很严重,到了医院后要进行什么治疗,大多数人都不太了解。那么新生儿黄疸如何护理就诊?今天小编就详细为您讲解下这方面的常识。

新生儿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

导致黄疸的原因

1.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指一些新生儿出生2~3天后,全身皮肤、眼睛.小便等会硅现发黄,到出生第5~6天时,发黄最为明显的现象。

出生后,新生儿建立自己的呼吸系统,体内的低氧环境得到改变,对红细髓的需求减少,于是大量的红血球被破坏,分解产生胆红素,但是这时新生儿的厨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酶系统发育不成熟,不能把过多的胆红素处理后排出体外,使得血液中的胆红素增多。就出现了生理性黄疸。

2.病理性黄疸

如果新生儿的黄疸出现的时间过早,黄疸的程度过重,或者在生理性黄疸减退后又重新出现,而且颜色加深,同时伴有其他症状,就可能是病理性黄疸。

3.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既非生理性黄疸,也非病理性黄疸,是指有的全部由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母乳中葡萄糖醛酸苷酶的作用下使小肠中重复吸收胆红素引起的黄疸。

黄疸护理与就诊

1.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要治疗,可自行消退。但在黄疸期间要让宝宝多喝温开水或葡萄糖水以利尿。

2.病理性黄疸:如果新生儿黄疸具备出现早于24心时、进展快、程度重、消退晚、退而复现。就可能是病理性黄疸,需及时去医院治疗。

3.为了预防新生儿黄疸,妈妈和宝宝都应该尽量避免接触能诱发溶血的药物、化学物品,禁用可诱发溶血性贫血的氧化剂药物。如果宝宝是由母乳喂养的,妈妈要忌用氧化剂药物,忌食蚕豆,忌与樟脑丸接触。

因个人体质差异,新生儿黄疸也多有不同。当出现黄疸病症后,要密切观察其皮肤黄染的变化。对于肤黄过早出现或逾期不退者和黄疸逐渐加重者,或黄疸退后复出者,应特别注意并及时就诊。如果你对新生儿黄疸高有多严重等有关婴幼儿疾病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婴幼儿黄疸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新生儿黄疸护理注意事项

全文共 927 字

+ 加入清单

通常在医院时,宝宝若黄疸指数属于生理性黄疸的范围,而且不用照光,就可与妈妈一起出院。新生儿刚开始时体重原本就会有生理性的下降,在正常情况下,7~10天后就会回复到出生时的体重,如果妈妈发现宝宝体重持续下降,身体又有愈来愈黄的趋势,就得送医院观察。新生儿黄疸护理注意事项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首先妈妈出院前,一定要先了解宝宝的皮肤黄到身体哪个部位,回家后再观察有无任何变化,如果愈来愈黄,黄的部位愈来愈多,就一定有问题,如果黄的部位慢慢消退,就可能不需要担心了。

新生儿黄疸护理注意事项:

1.注意宝宝大便的颜色

要注意宝宝大便的颜色,如果是肝脏胆道发生问题,大便会变白,但不是突然变白,而是愈来愈淡,如果再加上身体突然又黄起来,就必须带给医生看。这是因为在正常的情况下,肝脏处理好的胆红素会由胆管到肠道后排泄,粪便因此带有颜色,但当胆道闭锁,胆红素堆积在肝脏无法排出,则会造成肝脏受损,这时必须在宝宝两个月内时进行手术,才使胆道畅通或另外造新的胆道来改善。

2.观察宝宝日常生活

只要觉得宝宝看起来愈来愈黄,精神及胃口都不好,或者体温不稳、嗜睡,容易尖声哭闹等状况,都要去医院检查。

3.仔细观察黄疸变化

黄疸是从头开始黄,从脚开始退,而眼睛是最早黄,最晚退的,所以可以先从眼睛观察起。如果不知如何看,专家建议可以按压身体任何部位,只要按压的皮肤处呈现白色就没有关系,是黄色就要注意了。

4.家里光线不要太暗

宝宝出院回家之后,尽量不要让家里太暗,窗帘不要都拉得太严实,白天宝宝接近窗户旁边的自然光,电灯开不开都没关系,不会有什么影响。如果在医院时,宝宝黄疸指数超过15mg/dL,医院会照光,让胆红素由于光化的反应,而使结构改变,变成不会伤害到脑部的结构而代谢(要有固定的波长才有效)。

回家后继续要照自然光的原因是,自然光里任何波长都有,照光或多或少会有些帮助。而且家中太暗对宝宝吸收维他命D有影响,但不要让宝宝直接晒到太阳,怕会晒伤,而且也怕紫外线带来伤害。

5.勤喂母乳

如果证明是因为喂食不足所产生的黄疸,妈妈必须要勤喂食物,因为乳汁分泌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勤吸才会刺激分泌乳激素,分泌的乳汁才会愈多,千万不要以为宝宝吃不够或因持续黄疸,就用水或糖水补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新生儿月子护理9要点

全文共 1610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个月需要特别护理,那么关于新生儿月子护理有哪些要点是需要父母们注意的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是新生儿月子护理9要点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新生儿月子护理9要点3.宝宝喂养

新生儿喂养是门很大的学问。专家的观点是出生后母乳喂养越早越好,一般为出生后半小时左右。假如妈妈暂时没有分泌乳汁,也要尽量让新生儿吮吸乳头,以促进乳汁分泌,并增进母婴的感情。

母亲母乳喂奶前应先洗手并将乳头清洗干净,哺乳的时候最好是一边乳房吸空喂饱后下一次再换另一边乳房,以防残奶淤积在乳房内,如一边乳房一次喂饱后仍有多余的乳汁,则最好将其挤掉,以促进乳房的正常泌乳并避免乳汁淤积或继发感染。给孩子喂奶后要拍嗝,避免吐奶倒吸引起危险。

人工喂养时奶嘴洞大小应适中并注意温度,奶嘴喂奶时尽量不要让宝宝吸进空气,以免吐奶,而喂完之后可轻拍宝宝背部,以免积气。除此之外要对奶瓶、奶嘴严格煮沸消毒。喂养不需太讲究定时,一般情况下4小时左右喂一次,每次以吃饱吃好为原则:即宝宝吃奶后不哭不吵,且体重正常增长。

新生儿月子护理9要点9.宝宝抚触

多抚触宝宝,新生儿缺乏安全感,抚触可以增加宝宝的安全感。

给新生儿做付出最好在餐后半小时进行,按摩开始时动作要轻,然后逐渐增加压力,新生儿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每个抚摸动作不能重复太多,先从5分钟开始,然后延长到15-20分钟。

看了新生儿月子护理9要点还看:

新生儿月子护理9要点2.宝宝穿衣

新生儿的内衣(包含尿布)应以柔软且易于吸水的棉织品为主,最好不要用化纤或印染织品;衣服的颜色宜浅淡,便于发现污物,并防止染料对新生儿皮肤的刺激;衣服尽量宽松,不妨碍肢体活动且易穿易脱。宝宝的衣服要单独洗。

新生儿月子护理9要点6.尿布

给宝宝换纸尿裤要及时,保持屁屁干爽,可以避免宝宝红屁股(尿布疹)。

尿布用柔软吸水性好的棉织品,做到勤洗勤换,通常白天要换4次以上,晚上应换2次以上,每次更换时均应清洗小屁股,并外涂适量护肤剂;尿不湿则选择质量较好且透气性能好的,在家里时尽量用尿片,出门或睡觉时则用“尿不湿”;注意尿片或尿不湿包裹不宜太紧,以便四肢自由伸展。

新生儿月子护理9要点1.睡眠与睡姿

睡姿影响呼吸,且新生儿头颅比较软,良好的睡姿有利于头颅的发育。建议有个舒适、厚度为1~2公分的小枕头,中间稍微下陷,两头微起。

最好的睡姿是仰卧或侧卧,以避免压迫胸肺部,建议在喂养后多采取侧睡,以免溢奶或呛咳造成窒息;在采取仰卧位时,应当经常变换体位;足月儿因活动力较强,出生头几天可以适当采取俯卧,以利呼吸道分泌物流出,防止呕吐物倒流入气管,但俯卧必须拿去枕头,头侧向一面,此时要有家长在一旁监护。

新生儿月子护理9要点7.接种疫苗

新生儿在出生后6小时内就可以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和乙肝疫苗,早产儿、难产、先天畸形、发热、腹泻及严重湿疹者暂不接种卡介苗。

一个半月左右,接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绝大多数无异常反应,接种卡介苗的新生儿可能会出现左臂红肿、硬结、化脓等情况,家长不必担忧,因为化脓是免疫效果成功的表现,但化脓处不要擦破,万一因洗澡或穿衣时弄破或脓太多,则要到医院做相应的处理。

新生儿月子护理9要点4.宝宝洗澡

新生儿洗澡、水温控制在38到40度为宜。洗护用品最好用纯天然的。

洗澡时间每次要控制在15分钟之内,给新生儿洗澡只需要做简单的皮肤清洁即可。要注意宝宝的腿上、胳膊上、小肚子上褶皱之间的清洗。

夏季天气炎热,1岁以内的孩子,甚至几个月大的孩子活动量会增加,非常容易出汗,在夏天每天用清水给婴幼儿洗澡1~2次都是正常的,而且每天睡前给婴儿洗澡,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放松方法和睡前仪式

新生儿月子护理9要点8.宝宝晒太阳

新生儿太小时不能直接到室外曝晒,只能在室内享受阳光,室内晒太阳时,不要隔着玻璃窗、纱窗,这样会减少紫外线的伤害。

当阳光斜射时,家长可以打开窗子给宝宝晒太阳, 一般健康新生儿2周后即可在室内晒太阳。需要提醒家长的是,给孩子晒太阳时要 避免把孩子直接放在风口处,以免感冒。

新生儿月子护理9要点5.新生儿脐带护理

要特别注意保持脐部干燥,前几天洗澡宝宝脐带一定不要碰水,7天左右自动脱落。每天洗浴后都要用75%酒精消毒,按时从脐根中心呈螺旋形向四周擦拭,不可以来回乱擦,以免把周围皮肤上的细菌带入脐根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新生儿洗澡五官护理要点

全文共 778 字

+ 加入清单

洗澡新生儿每天都要进行的事情,很多新手爸妈也在这一过程中摸索总结了很多经验,希望让宝宝洗得健康、洗得开心。不过,新生儿洗澡后的护理要点也是非常重要的,爸爸妈妈们要注意掌握哦!那么,新生儿洗澡五官护理要点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浴后护理应注意新生儿五官的特殊性

1、眼睛:刚出生的时候医院会给孩子点眼药,防止产道过程中的感染,一般1到3天。如果回家以后没有分泌物,眼药就不用用了,但是每天早上要用干净的小毛巾,蘸温水从眼角内侧到外侧擦孩子的眼睛,一边眼睛用毛巾的一边,另外一边眼睛用毛巾的另一边,用毛巾去护理两个眼睛。

宝宝的眼睛是个很脆弱的部位,特别是新生儿,如果不注意护理,容易因为感染而发生眼病,那可就麻烦了。

2、鼻腔:新生儿的鼻腔还没有完全发育,所以养育过孩子的人都有经验特别发生鼻堵,堵的时候最难受鼻子堵的时候吃奶,孩子没有呼吸的器官了,鼻子堵的时候孩子睡觉也是最难受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要进行孩子鼻腔护理。可以用温水棉签,就把棉签的毛往出拉一拉,松散一些,但是不要脱落。用温水棉签阴一阴鼻痂,跟鼻痂接触以后水会自动导入鼻痂内,以后鼻痂会自动转化,转化以后轻轻的压两侧的鼻翼,交替压,别同时压,鼻痂在里面第一软,第二,压完以后一动孩子会打喷嚏,这样鼻痂就会出来了,看见了就能够拿出来了。另外可以用吸鼻器,也是把鼻痂弄软以后,然后用吸鼻器,但是从我们经验来看大多数孩子也不喜欢用吸鼻器,用完以后不是很方便。很简单的用温水棉签的方法操作就完全可以做到。

3、耳朵:新生儿耳屎一般不会很多,所以新生儿护理,常常容易出问题是洗澡,或者哭的时候眼泪和水进到耳朵里面,发生中耳炎。只要是液体流到耳朵里面都可能造成中耳炎,中耳炎细菌直接的进入,另外进水也是一个方面。所以洗澡的时候,一定要大人的两只手正好能把孩子的两只耳朵堵住,耳朵堵好以后再洗头、洗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新生儿护理要点有哪些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护理要点有哪些?婴儿脱离母体来到人世,为适应新的环境而独立生存,此时婴儿的身体内部还要不断地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所以这段时期的护理对新生儿来说非常重要。

清理口腔

胎儿娩出时应迅速清除口咽部的粘液和羊水,以免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但不要擦洗口腔,因新生儿口腔粘膜薄嫩,易受损伤。如果出现“鹅口疮”--口腔粘膜出现点片状的白膜,可轻轻涂擦制霉菌素药水。

新生儿的滴眼

初生后即用0.5%新霉素或0.25%氯霉素滴眼,以防新生儿眼炎。眼睛分泌物多时,可用生理盐水或2%硼酸棉球拭净后再滴眼药。

注意婴儿的体位

除妈妈抱起喂奶外,新生儿整日卧床休息。应保证有足够睡眠时间,每日在20小时以上。最好采取侧卧位,尤其喂奶后应向右侧卧,平时采取左侧卧。经常变换体位,可防止睡偏头。仰卧不安全,此种体位,如漾奶时,可引起窒息。可不必枕枕头,如枕时枕头的高度应大致同肩宽,更不能用硬枕头来矫正头形。注意居住环境。

新生儿的环境要求

新生儿卧室应安静清洁,布置优雅,阳光充足。有条件的话,宝宝室内温度可控制在21度—24度之间,湿度为60度—65度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新生儿的家庭护理有哪些要点

全文共 779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家庭护理有哪些要点?新生儿衣物应柔软、宽大、淡色,尿布可用吸水性强的得软布或纸类尿不湿。保持皮肤清洁,尤其注意头颈、腋窝、会阴等皮肤皱褶处。每日应洗澡更衣,注意保暖,室温24-28℃,水温37-41℃(分盆浴和淋浴,温度不同)

每次换尿布后应以清洗臀部,拭干后涂以护臀软膏。

脐部护理:注意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浴后用75%的酒精涂擦脐根部及脐周皮肤。

口腔护理:新生儿粘膜薄嫩,容易擦破而致感染,不要擦洗口腔,可在奶后喂少量白开水以保持口腔清洁。

预防感染:护理新生儿前后必须洗手,凡患有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皮肤感染及传染病时不可接触新生儿,每天为新生儿更换衣物,注意用衣物除菌液除菌(建议使用滴露衣物除菌液)

新生儿黄疸护理要点:

生理性黄疸是一种生理现象,孩子没有什么不舒服,因此发现黄疸不必着急。但是,吃奶不好、饥饿及便秘可能使生理性黄疽加重延长。提倡新生儿游泳,可以加快肠蠕动,使胎便加快排出。多晒太阳并且尽可能是皮肤外露,这样也可加快黄疸消退。

合并炎症等各种疾病也可使生理性黄疸加重或延长,应注意观察小儿有无疾病的征象,如发烧、呕吐、精神萎靡等。

时要有准备,宝宝出现黄疸的时间可能会较久。若实在担心黄疸偏高,可以停喂母乳2~3天,黄疸会很快下降,以后仍可继续喂哺母乳。

若观察新生儿黄疸加重,并且出现精神萎靡、哭声尖叫,怀疑病理性黄疸时,应及时送孩子去医院诊治。

爱心小贴士:

如何减少致病菌对宝宝的危害

每一位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但因为新生儿免疫力低所以对卫生要求也特别严格。为此,专家指出,新生儿的要特别关注卫生、清洁工作,保护宝宝的健康。以下是您需要特别关注的卫生细节:

探视新生儿时避免传染致病菌,新生儿的降临,亲戚朋友会去探望,宝宝很容易在与大人们接触时感染病菌。一定要避免带有感冒和发烧症状的大人接触宝宝。大人触摸宝宝前应该选用专业的滴露抑菌洗手液清洗双手,阻断细菌的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新生儿肺炎护理要点

全文共 728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一些身体的保健,平时,我们需要注意新生儿的疾病平时大家需要注意这个问题,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新生儿肺炎的发作,有效的正确护理,以免导致更多困扰,平时大家需要注意保健,新生儿肺炎护理要点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新生儿肺炎护理要点: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常无典型的症状与体征,主要表现为一般情况较差,哭声低、少哭或不哭,吃奶少或拒奶,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呛奶,咳嗽,呕吐或口吐白沫,呼吸浅短或不规则、双吸气、甚至呼吸暂停,很难听到细小湿罗音和捻发音。以下是护理方面的要点。

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呼吸情况。体位:要注意经常变换体位,取头高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利分泌物的排出。

二、室内空气要新鲜,太闷太热对肺炎患儿都非常不利,可使咳嗽加重,痰液变稠,呼吸更为困难。室内的湿度也要适宜,火炉上应放上水盆,地上应经常洒些水,使室内空气不要太干燥。可以的话,放置加湿器也好。新生儿室内温度应在20℃~24℃为宜,相对湿度维持在60%,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要避免对流,以防受凉。

三、新生儿得了肺炎往往不愿吃奶,应注意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热量,除注意喂奶外,可输葡萄糖液。还可以买袋装的葡萄糖粉冲水给他喝。如喂奶时患儿口鼻周围出现青紫、呛咳,应立即停止,并予吸氧。病情稳定后,喂奶也应少量多次。

四、患儿因发热、出汗、呼吸快而失去的水分较多,要多喂水,这样也可以使咽喉部湿润,使稠痰变稀,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以到医院做痰液雾化。

五、由于吃奶时可以加重喘,所以不要用奶瓶喂奶,应改用小勺喂。

六、要注意宝宝鼻腔内有无干痂,如有可用棉签蘸水后轻轻取出,以解决因鼻腔阻塞而引起的呼吸不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新生儿黄疸换血后护理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一般会检测黄疸值,如果偏高,医生会先开药降低数值,如果吃药后数值有升高的迹象,医院会建议宝宝住院照蓝光。无论怎样家长一定要配合医生各种检查,不能套症状,凭感觉,这都是不严谨不科学的。新生儿黄疸换血护理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换血疗法是患儿严重溶血时抢救生命的重要措施。通过换血可达到换出致敏红细胞和血清中的免疫抗体,阻止继续溶血;降低胆红素,防止核黄疽发生;纠正溶血导致的贫血,防止缺氧及心功能不全。

换血疗法是治疗重症新生儿溶血病得有效方法之一,可在短时间之内大幅降低胆红素浓度,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换血前做好解释工作并签知情同意书。完善各项检查,操作过程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给予心电、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护。同时做好换血出入量术中注意观察患儿的全身情况和反应。术后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出观察大小便颜色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术后2~4小时如患儿情况良好可试喂糖水,如无呕吐、吸吮正常可正常喂养。

治疗新生儿黄疸过程中想要随时了解新生儿黄疸情况要用到黄疸测量仪。要测量新生儿黄疸值,现在都不需采血,只要将探头轻压宝宝前额,瞬间即可直接测定出宝宝皮肤组织内胆红素浓度,不用采血,方便患儿且无痛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新生儿全身皮肤护理要点

全文共 1432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夏天是新生儿的第一个夏天,新妈妈不仅要为孩子提供各种营养需求,还要注意全身皮肤护理哦。因为,新生儿的皮肤娇嫩,妈妈在护理宝宝皮肤时要考虑的各方面。下面就来看看小编总结的新生儿全身皮肤护理要点吧。

保持房间通风和凉爽

居室温度22℃-24℃、相对湿度在55%-65%左右。夏季要勤洗澡,水温以摸着不烫手为宜。脐带未脱落的新生儿不用盆浴,以免脐部感染;脐带脱落后可在盆中洗澡。一般用中性沐浴液,浴后用柔软的毛巾吸干,沐浴后为新生儿选择优质婴儿爽身粉涂抹全身,特别是抹皱摺处,穿衣选用质地柔软、吸水性强、透气性好纯棉制品,忌替宝宝穿戴过多,以预防痱子。

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新生儿最易感染的部位是脐部。尿布使用时注意勿让其超越脐部,以免尿粪污染脐部。根部痂皮要待它自行剥离,脐带脱落前应注意脐部有无渗血,脐带脱落后应注意脐窝有无分泌物及肉芽,每次洗澡后须用75%医用酒精从脐部中央按顺时针方向慢慢向外轻抹,有粘液者可用碘伏涂抹,当脐部红肿或有脓性分泌物,立即去医院就诊。

保持臀部干净

新生儿臀部皮肤非常娇嫩,易受到尿渍、粪渍侵害,发生红臀、皮疹。要勤换尿布,大便后注意清洗臀部,并涂少量护臀霜,也不要将尿布包的过紧,要留点空间,以便透气。不宜用橡皮布或塑料纸作为新生儿床垫。

及时发现皮肤异状

发现新生儿皮肤有小脓疱时,轻者涂红霉素软膏或百多邦软膏;较大的脓疱,可先用酒精或络合碘消毒,再用消毒的针头挑破,再用生理盐水洗净,然后涂上红霉素软膏或百多邦软膏。假如脓疱较多,特别是伴有黄疸不退或加重,孩子哭闹不安不吃奶,很可能发生了败血症,要及时上医院诊治。

防止出现痱子

闷热湿气大的夏季,出汗过多,汗液不易蒸发,汗液排出不畅潴留于皮内引起汗腺周围发炎,产生痱子。常在宝宝的前额、颈部、胸背部、大腿内侧,肘窝处及手臂内侧等处,多见散发或簇集的1-2毫米或更大些的含清液的表浅水疱疹,易破。1-2日后水疱破裂干涸,吸收后留下薄薄的细小鳞屑。一般不用吃药,勤洗温水澡,在洗澡水中可滴入十滴水或痱子水等,不用碱性肥皂。洗澡后一定擦干水份再扑痱子粉,注意给宝宝勤翻身。也可以用炉甘石洗剂止痒。如果形成水脓肿,称“痱毒”,是继发感染所致,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预防合并细菌感染

在闷热的天气时,尤其是肥胖孩子,耳根后窝、腋窝、腹股沟、肛门附近处即会发红、皮疹、糜烂伴有液体渗出。这是因为天热多汗,肥胖的孩子活动又少,皮肤皱褶处通风不良,汗水蒸发不畅,皮肤之间相互磨擦而引起的皮肤急性炎症,也叫擦烂性皮炎。继发感染时形成微小脓疱及溃疡。合并细菌感染时分泌物为脓性,有臭味;合并真菌感染时浸渍发白明显。除注意居室通风,降温防暑,皮肤洁净干燥外,可用40%氧化锌油擦患处。合并细菌感染可用红霉素软膏或百多邦软膏。真菌感染不用抗生素软膏,可用2%龙胆紫药水擦,严重的要到医院诊治。

减少沐浴露和肥皂的刺激

由于夏天天气炎热,所以帮宝宝洗澡的次数增多,会将宝宝皮肤上的油脂给洗掉,使用的沐浴露和肥皂也会对宝宝的皮肤造成刺激,建议在帮宝宝洗完澡后,先拭干宝宝身上的水分再涂上适用于宝宝润肤乳,保持皮肤一定水分的。

阳光下做好防晒

夏天的阳光是最猛烈的,它对宝宝皮肤造成的伤害比其他人都要严重,要注意阳光造成的损伤是永久性的。在宝宝头六个月时,父母要避开阳光直接照射到宝宝的可能。对于其他年纪的宝宝,帽子、伞、太阳镜和防晒霜都是宝宝对太阳防护的有效物品。在室外时,让宝宝穿着浅色的衣服,并且保证宝宝的皮肤都有衣服的覆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新生儿黄疸期怎么护理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黄疸是当前相当多发的一种疾病了,会有很多的孩子出现此病的症状,导致他们的健康受到了极强的侵害,新生儿黄疸是多发的,此病的出现应当积极的治疗,并且要注意疾病的护理,新生儿黄疸期怎么护理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新生儿黄疸期的护理:

宝宝的诞生总是令父母欣喜若狂,然而,新生儿也常常伴随着生理性黄疸。表现为出生后一切正常,可是3-5天后,宝宝的脸却开始发黄,而且有越来越黄的趋势。专家表示,胎儿在子宫内靠妈妈供给营养,生长发育代谢后产生的废物也由妈妈的脏器帮助排泄出来,胎儿体内衰老的红细胞"寿终正寝"后,产生的胆红素就是这样由妈妈的肝脏帮助转化排泄的。所以宝宝出生时并没有黄疸。

婴儿出生后,与母亲脱离了联系,他的一切新陈代谢产物也就由自己来处理了。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胆红素要经过肝脏转化一下,才能从体内排泄出去。而这时新生儿的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是很弱的。胆红素就不能从正常的渠道排泄到体外,多余的没有经过肝脏处理的间接胆红素蓄积在体内。到了一定的程度,孩子就表现出黄疸。随着宝宝肝脏功能的逐渐成熟,新生儿黄疸会逐渐消退。一般在一周到半个月的时间内,黄疸就会退尽。所以父母不用惊慌,可以置之不理。

平时多给新生宝宝晒太阳,冬天室外太冷的话可以将宝宝放在居室内阳光较为充足的地方,让阳光直射到宝宝的皮肤上,同时注意保护好宝宝双眼以免引起损伤。妈妈应尽早开奶,并给予足够的喂奶频次,防止宝宝饥饿。对于吸吮力比较弱的新生宝宝,可以把乳汁挤到杯子里用滴管喂宝宝,慢慢刺激宝宝的吸吮反射。宝宝若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状,例如活动力软弱,食欲减弱,嗜睡、呕吐、发烧等现象时,应立即就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夏季新生儿皮肤护理要点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夏天的气温越来越热,也为新生儿皮肤护理增加了难度,暑热汗多,宝宝的皮肤很容易出现状况,所以父母们要在很多方面多多注意,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夏季新生儿皮肤护理要点吧。

1、温水洗澡防热痱

新生儿的皮肤非常柔嫩,因此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夏天容易出汗,出汗后皮肤会堆积一层代谢物。这些杂质会堵塞汗腺和皮脂腺,最后会让新生儿生痱子。

因此建议新手爸妈们,每天用温水给宝宝洗澡1-2次,洗去身上的汗渍和代谢物,保持皮肤的清洁。如果新生儿的肚脐还没脱落,那么宝宝洗澡前一定要用防水肚脐贴,保护好肚脐,避免发生感染。

2、保持干爽防皮肤褶烂

新生儿皮肤的摆缝处会有摩擦,加上积汗与分泌物过多,局部热量不能散发,就会引起充血导致皮肤出现红、糜烂,表皮剥脱等状况。潮湿炎热的环境下,体胖的宝宝更加容易出现褶烂。

要避免新生儿皮肤褶烂,首要的条件就是要保持皮肤的干爽。这就要求父母在护理新生儿时需要加倍用心了,如大小二便后要及时清洁,身体的褶缝处如脖子、腋下大腿根部,在每次洗澡后用细软的纱布将水吸干,保持身体的干爽,减少褶烂的发生。

3、选对纸尿裤防红屁股

新生儿的皮肤娇嫩,对于纸尿裤的要求会更加高,所以纸尿裤除了要看口碑、价格、贴合度、透气性、干爽性外,最很重要的还是要看宝宝的接受程度。不论便宜或者贵价的,只有宝宝用的不红屁股,才是最适合宝宝使用的纸尿裤。建议爸妈们多准备几款纸尿裤,选出最适合宝宝使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新生儿黄疸护理最常见的五个争议

全文共 923 字

+ 加入清单

黄疸是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血清胆红素浓度过高,以致皮肤和巩膜异常黄染的现象。以下五个方法颇有争议,假如是您会怎样选择?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争议一,多喝水能否帮助退黄疸。

血液中红细胞破损衰老-代谢两种物质-一是血红素,二是正铁血红素-正铁血红素进一步分解为三价铁离子一氧化碳和胆绿素-胆绿素代谢出胆红素。80%胆红素通过大便排出,20%由小便排出。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喝水的确可以帮助宝宝退黄疸,但是我们并不建议在早期给婴儿喝大量的水,特别是葡萄糖水。毕竟小便不是主要排泄渠道。宝宝此时无论是从营养还是排黄疸,更需要的是母乳,不适当的饮水极有可能影响奶量,进而影响粪便量。违背黄疸护理中的多吃多拉多排原则。

争议二,晒太阳能否帮助退黄疸。

黄疸护理也可采用光疗法,光疗分为蓝光和白光,晒太阳属于白光疗法,白光通俗讲是指自然光。所以说晒太阳可以帮助退黄疸,只不过它和蓝光不同的是,它只起到辅助作用。而且晒太阳时注意保护好宝宝的眼睛和生殖器,注意室温,每次20分钟为宜。

争议三,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分是否一定是12.9mg/dl或13.1mg/dl.

答案是不一定的,2004年美国儿科学会指南中包括了用风险分级和治疗建议列线图来指导治疗,列线图采集时,明确指出需要有婴儿确切的已出生小时数,出生体重,相应的血清总胆红素。这间接表明同一胆红素水平对不同出生小时的婴儿来说,意义不同。比如,出生孕周>35周,产后12小时血清胆红素>7mg/dl,产后24小时>8mg/dl产后48小时>13mg/dl,产后72小时>16mg/dl.我们均视为高风险区。

争议四,母乳性黄疸一定需要停母乳吗?

不一定,首先母乳性黄疸并没有具体的诊断方法,发病原因也不明确,只能用排除法,如果此时足月正常宝宝出生超过15天,黄疸值<20mg/dl.肝功能检测一切正常,那么我们不建议暂停母乳,反而建议要加强喂养,因为AAPSNH指出,以上描述的状况是在可控范围内的。

争议五,医生告诉我们宝宝退黄疸要加强喂养,我们是否可以给孩子加奶粉。

黄疸护理加强喂养时,如果此时黄疸仍在可控范围内,我们建议的安全顺序是:首选母乳,次选配方奶,最后选择退黄药。因为母乳是一种安全的轻泻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