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7784

文章

19

篇1:幼儿园如何预防蛲虫病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蛲虫病是蛲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此病多发于小儿,蛲虫病轻度感染无明显症状,重度感染可引起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可造成肠粘膜损伤。由此可见预防蛲虫病刻不容缓,接下来教大家幼儿园预防蛲虫病方法,请大家认真学习。

幼儿园如何预防蛲虫病?各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想要预防幼儿园蛲虫病的发生,首先要培养小儿饭前便后洗手、剪指甲、勤换内裤、不吮手的良好卫生习惯。幼儿园的孩子,睡前用温水洗肛门,最好穿死裆裤,以免初次感染或重复感染。另外,幼儿的被单、衣裤应用开水烫或煮沸,被褥要经常拆洗、晾晒。作为家长应了解蛲虫的危害,幼儿园老师也要对在园的儿童应定期检查,发现蛲虫要彻底治疗。由于幼儿园小朋友不知道蛲虫病的危害,老师要以做游戏的方式讲给孩子听,是小朋友能主动配合预防。预防幼儿园蛲虫病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努力才能有效。幼儿园只有很好地预防,才能有效地根治蛲虫病。

温馨提示:如果发现小孩子肛门瘙痒或有湿疹,可每晚睡前洗净局部,用10%鹤虱油膏或2%氧化氨基汞软膏涂布,可杀虫止痒,直到痊愈为止。做家长的一定要多注意,以免蛲虫病危害孩子。

以上内容由调查整理,希望大家仔细阅读,一定要收藏好哦。下期的校园传染病知识讲座中我们为大家总结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敬请大家关注和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学生如何避免蛲虫病的发生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蛲虫病是学生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蛲虫寄生在小肠下段到直肠,夜间会爬到温暖的肛门口排卵。蛲虫钻入肠黏膜,以及在胃肠道内机械或化学性刺激可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听到就好可怕,所以治疗蛲虫病势在必得,在治疗的同时我们也要做好预防措施哦,下面告诉大家学生蛲虫病如何预防。

学生如何避免蛲虫病的发生?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计划中曾提到蛲虫病预防措施,大家请看;

(1)饭前便后要洗手。

(2)不吸吮手指及咬指甲。

(3)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

(4)不喝生水。

作为家长我们也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学生的内衣裤被褥单换下应煮沸杀死虫狼。勤剪指甲,饭前饭后洗手。儿童不用坐厕,大马、滑梯及坐的玩具(购买玩具)不许穿开裆裤者使用,所有玩具(购买玩具)每周刷洗或用紫外线消毒一次。

温馨提示:蛲虫病表现为肛门瘙痒,睡眠不安,重者还可以见到精神烦躁、睡眠不安、食欲不振、面黄瘦,如果你的孩子有这些症状就说明你该帮孩子驱虫了,请家长多多注意孩子的变化。

非常高兴为大家讲解校园传染病知识,下期的讲座中我们为大家总结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敬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学生蛲虫病的危害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蛲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此病多发于小孩身上,蛲虫粘附在肛门周围和会阴皮肤上的虫卵,在34~36℃,相对湿度90%~100%,氧气充足有注意卵胚发育,约经6小时,卵内幼虫发育为感染期卵。蛲虫病对小学生有什么危害吗?接下来帮大家分析小学生蛲虫病的危害,请大家认真阅读。

小学生蛲虫病的危害如下;

蛲虫寄生于肠道可造成肠粘膜损伤。轻度感染无明显症状,重度感染可引起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蛲虫虽不是组织内寄生虫,但有异位寄生现象,除侵入肠壁组织外,也可侵入生殖器官,引起阴道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若虫体进入腹腔,可导致蛲虫性腹膜炎和肉芽肿,常被误诊为肿瘤和结核病等。

雌虫偶尔穿入肠壁深层寄生,造成出血、溃疡,甚至小脓肿,易误诊为肠壁脓肿。雌虫在肛管、肛周、会阴处移行、产卵,刺激局部皮肤,引起肛门瘙痒,皮肤搔破可继发炎症。患者常表现为烦躁不安、失眠、食欲减退、夜间磨牙、消瘦。长期反复感染,会影响小学生身心健康。

由此可见,预防蛲虫势在必得,我们培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例如: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吸吮手指及咬指甲。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不喝生水。

非常感谢大家关注我们的校园传染病知识,下期的讲座中我们为大家讲解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敬请大家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什么是蛲虫病?蛲虫的症状有哪些

全文共 1192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是蛲虫病?

蛲虫病是一种主要寄生在儿童肠道内的寄生虫病,除了儿童之外,蛲虫也容易侵入人体泌尿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蛲虫是一种肠道内常见的寄生虫病,成年人可以定期吃一些杀虫药,儿童则需要密切观察,去医院检查。蛲虫一般会在晚上爬到肛门处排卵,会引起肛门部位瘙痒,此时万万不能用手抓,这样容易把蛲虫传播到其他地方。蛲虫病初期的症状不是很明显,但如果置之不理的话,会引起很多疾病,如蛲虫性阑尾炎、肠粘膜损伤、蛲虫性腹膜炎等。

蛲虫的症状有哪些

蛲虫的症状在初期主要表现为肛门瘙痒,尤其是孩子晚上睡着之后,蛲虫成虫就会爬出来排卵,引起孩子肛门附近的皮肤瘙痒难耐,孩子会因此而用手抓,手上就会沾染蛲虫的幼虫和其他细菌。如果蛲虫成虫寄生在人体肠腔的回盲部,患者会因此而产生腹痛、腹泻、恶心、消化不良的症状。

如果蛲虫长期寄生在人体内,会导致患者精神萎靡不振、日渐消瘦。除了会引起身体上的不适之外,蛲虫成虫也会出现在衣裤中或者大便中,如果出现蛲虫特有的症状,应及时进行检查,以免将蛲虫传播到其他地方。

蛲虫病会传染吗

蛲虫病是以引起肛门、会阴部瘙痒为特点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人是蛲虫惟一宿主,蛲虫感染者是蛲虫病的惟一传染源。传染方式有自身及异体感染两种。世界各地流行极广,全世界感染人口300~500百万,我国南方、北方普遍流行,儿童感染率高于成人。尤其集体机构儿童感染率高。国内调查资料表明儿童感染率达40%~70%。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往往多数成员同时患病。因此蛲虫病是值得重视的疾病。

蛲虫怎么治

如果发现身体中已经寄生有蛲虫,就应该使用驱虫药了。

1、本咪唑类化合物,如市面上有售的肠虫清。2、苄酚宁,市面上的名称是扑蛲灵。3、噻乙吡啶。

需要注意的是,蛲虫病容易重复感染,在第一次服药治疗之后的第2周到第4周,应该进行重复治疗。此外,在服用杀虫药的时候,成人和儿童的剂量是有差别的,儿童在服药之前,要询问医生。

除了服用杀虫药之外,还应该进行肛门部位的驱虫。

蛲虫病怎么预防

生活习惯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室内经常通风换气,床单被罩经常清洗,并在太阳底下暴晒消毒。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定期剪指甲,儿童要改正咬手指的习惯。

3、要经常洗澡,尤其是小孩,要每天为其清洗肛门周围的肌肤。

4、内裤、袜子要分开清洗,以免造成细菌感染。

5、尽量给孩子穿满裆裤。

饮食习惯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1、海南椰鸡汤有预防蛲虫病的功效,准备1个椰子,300g鸡肉,5个红枣,50个核桃仁,适量的盐和姜;将鸡肉洗净切成小块,焯水之后沥干,核桃仁用水浸泡之后去皮,红枣去掉里面的果核,椰子倒出里面的汁,将椰子肉切成小块;将以上这些食材放入砂锅中大火煮沸,然后转为小火慢炖3小时;最后调味即可。

2、不要饮用水管中的自来水,不吃生冷未熟的蔬菜和肉类。

3、还有一种更为简单的方法是每天生吃向日葵籽,每次吃50g,连续一周以后就可见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孩在校得了蛲虫病怎么办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小孩在校得了蛲虫病怎么办?其实蛲虫病是孩子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大家不要太过于担心,帮大家分析一下蛲虫病是怎么得的,该怎么治疗预防,请大家仔细阅读下文。

小孩在校得了蛲虫病怎么办?

小孩子在学校得了蛲虫病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学校里感染源,蛲虫病是以引起肛门、会阴部瘙痒为特点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人是蛲虫惟一宿主,蛲虫感染者是蛲虫病的惟一传染源。如果小孩子得了蛲虫病请不要紧张,要想办法解决,首先我们可以用驱蛔灵,可预防蛲虫再感染。此外肛门周围可涂用蛲虫膏既可止痒也可杀灭虫卵。

蛲虫寄生在小肠下段到直肠,夜间会爬到温暖的肛门口排卵。孩子感到肛门虫爬,瘙痒,用手抓挠,就会在手甲缝中藏着虫卵如果不反复感染可不治自愈。如果不清理环境,反复感染就出现症状。感染后孩子肛门痒影响睡眠,有时还会引起尿道炎、阴道炎偶见阑尾炎。有时会出现恶心,腹痛及呕吐。肛门周围及大便内可见活动的小白线样的蛲虫。请大家务必注意,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

温馨提示:讲究公共卫生、家庭卫生和个人卫生,这样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你还在犹豫什么,请大家行动起来吧。

非常感谢大家关注我们的校园传染病知识,下期的讲座中我们为大家介绍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敬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如何判断幼儿园小孩肚子有蛲虫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蛲虫病大家都听说过吧,蛲虫病是幼儿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蛲虫寄生在小肠下段到直肠,可造成肠粘膜损伤。那么我们如何判断幼儿园小孩肚子有蛲虫呢?下面帮我们分析,请大家仔细阅读。

如何判断幼儿园小孩肚子有蛲虫?

蛲虫,蠕形住肠线虫,外形像似一条白线,大约长度有2厘米(约半寸),寄生在儿童的大肠内,有时随儿童的粪便排出,在粪便中可见无数白色小虫蠕动,这便是蛲虫。判断幼儿园小孩肚子里是否真的有蛲虫,还可以根据蛲虫病症状判断,蛲虫病症状为:夜间尤甚,影响睡眠,小儿哭闹不安。由于奇痒抓破后造成肛门周围皮肤脱落、充血、皮疹、湿疹。甚而诱发化脓性感染。蛲虫钻入肠粘膜,以及在胃肠道内机械或化学性刺激可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由于寄生虫在体内排出的代谢产物,导致精神兴奋,失眠不安,小儿夜惊咬指等。小儿的异嗜症状,蛲虫病患者最为常见,如嗜食土块、煤渣、食盐等。

家长可以根据以上这些症状来判断小孩肚子里是不是有蛲虫。为了能够预防蛲虫病,家长要切断传播途径:对患者所在地应搞好环境卫生,对衣服、被褥、玩具、座椅等进行消毒。内衣、被单、床单、尤其是内裤洗前要先用开水烫煮,以杀死虫卵。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经常剪指甲,这些都可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大家都行动起来吧,还在犹豫什么。下期的校园传染病知识讲座中为大家介绍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敬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校园如何预防学生感染蛲虫病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人是蛲虫惟一宿主,蛲虫感染者是蛲虫病的惟一传染源,寄居在儿童的大肠内,有时随儿童的粪便排出,在粪便中可见无数白色小虫蠕动,这便是蛲虫。如果学生感染了蛲虫病会影响睡眠,小儿哭闹不安。那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吗,下面为大家总结校园蛲虫病该如何预防。

校园如何预防学生感染蛲虫病?

1.要大力宣传蛲虫病的危害,感染的方式,预防和治疗的意义等。

2.教育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洗手,勤剪指甲,不吸吮手指等。勤换洗内裤、被褥。集体儿童单位要严重分铺,床位间有一定的距离。

3.学生衣服、玩具、食器定期消毒。可用0.5%磺溶液处理5分钟,或0.05%碘溶液处理1小时,虫卵可全部杀死。这种低浓度的碘对人体皮肤没有刺激性,是有效而又简便的消毒剂。

4.对蛲虫流行的地区,应有计划地对儿童集居地成员进行普查普治,以彻底消灭传染源。

温馨提示:肛门瘙痒或有湿疹,可每晚睡前洗净局部,用10%鹤虱油膏或2%氧化氨基汞软膏涂布,可杀虫止痒,直到痊愈为止。

以上是对校园蛲虫病预防方法做的总结,还望大家采纳,希望各位远离蛲虫病。非常高兴大家来学习我们的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下期的校园传染病知识讲座依然由小编为大家讲解,精彩不容错过,请大家如期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蛲虫的克星是什么?看完你就知道了!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蛲虫克星是肠虫清片,它是一种驱虫药,主要成分阿苯达唑,是通过抑制寄生虫肠壁细胞的浆微管系统的聚合,阻断虫体对多种营养及葡萄糖的吸收,使寄生虫能量耗竭,最终导致虫体死亡。

蛲虫病比较特殊,不能单纯依赖服药治疗,因为蛲虫是分布在肛门周围或直肠排卵,并且集中在夜间比较活跃,小孩家长可在每晚的十一、二点用手电照孩子肛门,蛲虫颜色为白色状。如果看到有白色的成虫或虫卵,则可用棉花棒擦去,连续擦几天,可以不用吃药,也可以用中药百部煎汤外洗。

治疗蛲虫病一般可采用驱蛔灵、扑蛲灵、抗蛲栓、蛲虫膏等,但是治疗蛲虫病的关键在于预防,如果不配合预防,即使治愈,不久之后也会因为重复感染而再次患病,预防蛲虫病的关键在于讲究卫生,要纠正幼儿吮吸手指的不良习惯,并且要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换衣服。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蛲虫病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733 字

+ 加入清单

蛲虫病的预防方法有哪些?蛲虫病是指蛲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人是蛲虫的自然宿主,蛲虫感染者是蛲虫病的主要传染源,传染方式分为异体感染和自身反复感染两种;异体感染是指孩子在接触了被蛲虫虫卵污染过的玩具、食物后,如果饭前不洗手,虫卵就有可能通过手,再经口吃入腹中,从而感染上蛲虫病。自身反复感染则是指雌虫在夜间爬行于肛门,在周围皮肤上产卵,引起奇痒,孩子用手指搔痒时,手上沾染虫卵,在进食或吮吸时吞入虫卵,从而引起反复感染。

孩子感染了蛲虫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肛门周围及会阴部皮肤瘙痒,常伴有烦躁不安、食欲减退、消瘦、失眠、夜惊、腹痛、腹泻等症状。如果长期反复感染蛲虫病,可能会导致肠黏膜轻度受损,继而出现慢性炎症及消化功能紊乱。

要预防蛲虫病,做好孩子的卫生很重要,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勤洗手;勤剪指甲;改正吮吸手指的坏习惯;

2、不让孩子饮用生水,不吃生冷的蔬菜、肉类等;

3、保持居室内的清洁卫生,经常清洗孩子的餐具、玩具等;

4、为孩子勤换衣裤。衣裤、被单应用开水烫洗;被褥要经常晾晒,以杀灭虫卵;

5、给孩子穿满裆裤,防止其用手指接触肛门;每天早晨用肥皂和温水为孩子清洗肛门周围的皮肤。

饮食方面,“海南椰鸡汤”具有杀虫消疳,养心安神的功效,对防治蛲虫病有一定疗效。

食谱:海南椰鸡汤

原料:椰子1只鸡肉300克核桃仁50克红枣5枚

调料:盐3克姜片5克

1、将鸡肉洗净,切块,入沸水中氽烫后捞出;核桃仁用水浸泡,去除油味;红枣去核洗净;椰子取汁,椰肉切块;

2、将鸡肉、核桃仁、红枣、姜片、椰汁与椰肉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煲煮约3小时;

3、煲煮至汤熟时,加盐调味即成。

向日葵籽可治蛲虫病,葵子生食,每日约50克,连吃一周,可驱蛲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小学生蛲虫病有哪些传染途径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蛲虫病是以引起肛门、会阴部瘙痒为特点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也是小学生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那么蛲虫病会不会传染,下面告诉你小学生蛲虫病有哪些传染途径,请大家仔细阅读下文。

小学生蛲虫病有哪些传染途径?

蛲虫,蠕形住肠线虫,外形恰似一条白线,成虫细小,乳白色,呈线头样,成虫寄生于人体肠腔内,主要在盲肠、结肠及回肠下段,重度感染时甚至可达胃和食道,附着在肠粘膜上。人是蛲虫惟一宿主,蛲虫感染者是蛲虫病的惟一传染源。

1、直接感染:肛门--手--口--消化道;

2、间接感染;虫卵经生活用品及受污染的食品而感染;

3、通过呼吸道感染:虫卵可漂浮在空气尘埃中从口鼻吸入而咽下感染;

4、逆行感染:虫卵在肛门周围孵化,幼虫从肛门逆行入肠道而感染。

温馨提示:其中3、4种感染途径发生的可能性极小,请大家格外注意。

以上内容由整理,小编希望大家讲此文转发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蛲虫病的危害,感染的方式,预防和治疗的意义等。教育小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洗手,勤剪指甲,不吸吮手指等。下期的校园传染病知识讲座中为大家总结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敬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小学生蛲虫病的症状有哪些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蛲虫病是小学生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蛲虫,蠕形住肠线虫,像一条白线,长度大约2厘米,寄居在儿童的大肠内,有时随儿童的粪便排出,小学生得了蛲虫病对身体有什么危害吗?小学生蛲虫病的症状有哪些?下面为大家详细分析一下。

小学生蛲虫病的症状如下;

蛲虫寄生在小肠下段到直肠,夜间会爬到温暖的肛门口排卵。孩子感到肛门虫爬,瘙痒,用手抓挠,就会在手甲缝中藏着虫卵如果不反复感染可不治自愈。如果不清理环境,反复感染就出现症状。感染后孩子肛门痒影响睡眠,有时还会引起尿道炎、阴道炎偶见阑尾炎。有时会出现恶心,腹痛及呕吐。肛门周围及大便内可见活动的小白线样的蛲虫。

由于寄生虫在体内排出的代谢产物,导致精神兴奋,失眠不安,小儿夜惊咬指等。小儿的异嗜症状,蛲虫病患者最为常见,如嗜食土块、煤渣、食盐等。

温馨提示:严格禁止儿童在幼儿园或儿童游乐场地穿开裆裤,在孩子游玩后要坚持洗手和及时为游乐场地进行消毒,从小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这些都是预防蛲虫病的关键,请大家注意。

以上内容由调查整理,大家对蛲虫病的了解增长了不少吧,下期的校园传染病知识讲座中我们为大家总结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敬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孩子有蛲虫病怎么办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蛲虫病怎么办?肠道寄生虫病是宝宝比较容易得的,因为有时清洁措施不全面,再加上宝宝爱吃手,很容易就会感染肠道寄生虫病。这时,需要爸爸妈妈们仔细观察,正确判断宝宝疾病的类型,针对性进行治疗。

孩子有蛲虫病怎么办

你肯定听说过蛲虫,它会在夜间移行到肛门附近产卵,弓I起孩子极度的瘙痒。蛲虫呈乳白色,约1厘米长,你可以在孩子早上的大便中辨别出来,也可以这样诊断:在孩子的肛门贴一块不粘胶,虫卵就会粘在上面,然后把不粘胶拿到实验室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传染在托儿所,幼儿园和大街上,孩子的小脏手到处摸,很容易互相传染。孩子自身也可能再度感染,比如用手抓屁股,指甲会粘上虫卵,当孩子把手放在嘴里时,蛲虫就会重新进入消化系统。

常识蛲虫的传染性很强,在给宝宝治疗的时候最好要全家人一起参与,以防止交叉传染。

治疗有驱虫药,但是也要慎重使用。在第一次服药后,应该间隔2~3周后再实施第二次治疗,这样治疗的效果才会更好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校园学生易患蛲虫病原因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蛲虫,外形恰似一条白线,成虫寄生于人体肠腔内,附着在肠粘膜上。感染蛲虫症状为肛门瘙痒,睡眠不安,重者还可以见到精神烦躁、睡眠不安、食欲不振、面黄瘦。当然了学校成为最容易感染传播的场所,我们该如何预防呢,校园学生易患蛲虫病原因有哪些?下面为大家分析总结。

校园学生易患蛲虫病原因如下;

蛲虫病本病是由于学生吞食了蛲虫卵引起的。学生所吃的食物、穿的衣服、玩的玩具,都有可能沾有烧虫卵,当它随着食物进入人体内就会形成蛲虫病。成熟的雌性蛲虫于夜间在学生的肛门附近产卵,因而引起奇痒,如果学生伸手去搔抓肛门,他的手指及指甲上就会沾上一些蛲早卵。如果学生吮吸手指,或没洗净手就拿东西吃,他就会再度受到感染。蛲虫也会由污染的食物、水杯、床单及毛巾将蛲虫传到家人身上去。

蛲虫的传染主要在学生间传染较广泛,家长应该严格禁止学生在游乐场地穿开裆裤,在孩子游玩后要坚持洗手和及时为游乐场地进行消毒。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

以上内容由提供,希望大家对蛲虫病有个行的认识,如果想帮助更多的人来了解蛲虫病就将此文转发出去。另外小编希望大家都来学习一下校园传染病知识,掌握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这样才能有效的预防传染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校园蛲虫病如何处理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蛲虫病是以引起肛门、会阴部瘙痒为特片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在校的学生感染率高于成人。也就是说在学校上学的学生,更容易出现这种疾病。发病后会导致学生夜间烦躁不安,若能查到虫体、虫卵即可确诊。校园蛲虫病如何处理?也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事情。

由于患有蛲虫病的学生自己本身就是传染源,蛲虫病又极易自身感染、接触感染、吸入感染等。这样蛲虫病易广泛流行,尤其是在人员比较密集的学校,因此在治疗上应同时让学生们集体服药治疗,以达到根治的目的。比较常见的药物就是甲苯咪唑(安乐士)是近年来临床广泛应用的广谱驱虫药之一。

蛲虫的寿命较短,一般在肠道内只能生存1~2月,要想让学生们杜绝重复感染,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但是蛲虫的抵抗力强,即使是在接触的时候也可以被感染,学生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学校还需要多普及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教育学生们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洗手,勤剪指甲,不吸吮手指等。尤其是对于住宿舍的学生们来说,一定要定期消毒,才能起到一定的预防效果。

小编在这里提醒大家,平时除了要多让学生们了解一些校园传染病知识之外,一定要积极的做好卫生工作,可以有效地避免蛲虫病的出现。还有就是学生患病之后,一定要做好心理安慰,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小学生蛲虫病传染吗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知道什么是蛲虫病吗,蛲虫,蠕形住肠线虫,外形恰似一条白线,此冲寄生在儿童的大肠内可造成肠粘膜损伤。那么小学生蛲虫病传染吗?下面为大家分析总结,请认真阅读。

小学生蛲虫病传染吗?

蛲虫病是可以传染给他人的,蛲虫病是以引起肛门,会阴部瘙痒为特片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是间接接触感染:虫卵容易粘附在衣裤、玩具、被褥、家具等物品上,是引起机体机构或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感染的主要方式。

蛲虫寄生在小肠下段到直肠,夜间会爬到温暖的肛门口排卵。孩子感到肛门虫爬,瘙痒,用手抓挠,就会在手甲缝中藏着虫卵如果不反复感染可不治自愈。如果不清理环境,反复感染就出现症状。感染后孩子肛门痒影响睡眠,有时还会引起尿道炎、阴道炎偶见阑尾炎。有时会出现恶心,腹痛及呕吐。肛门周围及大便内可见活动的小白线样的蛲虫。请大家务必注意,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

温馨提示:教育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吸吮手指及咬指甲。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不喝生水。家长也要对小学生的衣裤、玩具、被褥、家具等物品进行消毒,以防蛲虫病。

非常荣幸为大家服务,如果大家还想知道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就请关注我们下期的校园传染病知识讲座吧,这里有你想要的答案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蛲虫病的最佳治疗方法

全文共 682 字

+ 加入清单

人是蛲虫惟一宿主,蛲虫感染者是蛲虫病的惟一传染源。传染方式有自身及异体感染两种。那么蛲虫病的最佳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蛲虫病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及护理

本病必须采取预防与药物驱虫相结合,才能根治。患儿须穿满裆裤,防止手指接触肛门,每天早晨用肥皂温水清洗肛门周围皮肤;换下的内衣内裤应予蒸煮或开水浸泡后日晒杀虫,连续10天。蛲虫寿命较短,如能防止重复感染,则有自愈可能。

2.药物治疗

(1)甲苯达唑口服效果最佳。

(2)恩波吡维铵口服,7天后再服1次。药片不可咬碎。必要时可在2周后重复治疗。服药后1~2天粪便会染成红色。

(3)噻嘧啶口服,连服3天,疗效很好。

(4)苄酚宁为了防止复发,间隔14日后再服一剂,疗效佳,副作用少,偶有恶心、呕吐反应。

(5)噻乙吡啶有显着驱蛲效果。

3.局部治疗

肛门瘙痒或有湿疹,可每晚睡前洗净局部,用10%鹤虱油膏或2%氧化氨基汞软膏涂布,可杀虫止痒,直到痊愈为止。

蛲虫病的症状:

约1/3的蛲虫感染者可完全无症状。

1.肛门周围或会阴部瘙痒

是由蛲虫产生的毒性物质和机械刺激所产生,夜间尤甚,影响睡眠,小儿哭闹不安。由于奇痒抓破后造成肛门周围皮肤脱落、充血、皮疹、湿疹。甚而诱发化脓性感染。

2.消化道症状

蛲虫钻入肠黏膜,以及在胃肠道内机械或化学性刺激可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3.精神症状

由于寄生虫在体内排出的代谢产物,导致精神兴奋,失眠不安,小儿夜惊咬指等。小儿的异嗜症状,蛲虫病患者最为常见,如嗜食土块、煤渣、食盐等。

4.其他症状

由于蛲虫的异位寄生所引起,如:阴道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等。也可侵入阑尾发生阑尾炎,甚至发生腹膜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小学生蛲虫病时怎么引起的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蛲虫病是由蠕形驻形线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多发于小儿,蛲虫病轻度感染无明显症状,重度感染可引起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可造成肠粘膜损伤。那么大家知道这种蛲虫病事怎么引起的吗?接下来带大家一起来了解蛲虫病发病原因。

小学生蛲虫病时怎么引起的?

蛲虫病传染方式有自身及异体感染两种。自身感染系雌虫于夜间爬行肛门,在周围皮肤上产卵,引起奇痒,小儿用手指瘙痒而沾染虫卵。在进食或吮吸时吞入虫孵。虫孵在胃及十二指肠开始孵化成蚴虫,最后在小肠下段及大肠内发育为成虫。若虫孵在肛门口孵化,幼虫可爬进肛门,侵入大肠,引起逆行感染,这两种自身感染方式使感染加重,迁延不愈,异体感染是通过被污染虫卵的食物、玩具经口感染,也可经口鼻、吸入飞扬的虫卵再咽下而感染,这是造成集体和家庭间传播的主要方式。

肛门周围和会阴部会因受到成虫和虫卵的刺激,引起局部组织出现炎症反应。成虫寄生在肠内,附着处的粘膜受损,呈现慢性炎症。也可形成小溃疡,引起出血。有时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性小肠结肠炎的症状,肠粘膜活检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合并感染者可产生粘膜下脓肿。

以上是对蛲虫病感染原因做的总结,希望大家平时里多多注意。非常感谢大家对我们校园传染病知识的关注和支持,我们会更加努力的为大家服务,下期的讲座中我们将介绍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请大家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小学生蛲虫病吃什么好

全文共 405 字

+ 加入清单

蛲虫寄生于肠道内造成肠粘膜损伤,轻度感染无明显症状,重度感染可引起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如果小学生得了蛲虫病饮食上盖注意什么呢,接下来告诉大家小学生蛲虫病吃什么好,什么东西不该吃,请给位记得收藏好哦。

小学生蛲虫病吃什么好?

1、瘙痒宜吃苋菜、白菜、芥菜、芋艿、海带、紫菜、鸡血、蛇肉、穿山甲。

2、宜凉血解毒食物。绿豆、粳米、黄瓜、苦瓜、马齿苋、绿茶等。

蛲虫病要禁忌吃以下食物;

(1)忌吃生冷的食物。

(2)忌葱、蒜、姜、桂皮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肥腻、油煎、霉变、腌制食物。

(4)瘙痒严重时忌海鲜及刺激、致敏食物。

温馨提示:切断传播途径:对患者所在地应搞好环境卫生,对衣服、被褥、玩具、座椅等进行消毒。内衣、被单、床单、尤其是内裤洗前要先用开水烫煮,以杀死虫卵。另外,小学生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经常剪指甲。

很高兴有机会帮大家普及校园传染病知识,下期的讲座中我们给大家总结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敬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学生蛲虫病如何治疗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蛲虫,寄居在儿童的大肠内,有的蛲虫会随学生的粪便排出,在学生的粪便中可见无数白色小虫蠕动,这便是蛲虫。成虫寄生于人体肠腔内,附着在肠粘膜上。那学生会不会有危险呢,学生蛲虫病如何治疗?接下来帮大家分析,请各位不要着急。

学生蛲虫病如何治疗?

1、甲苯咪唑,是被人们广泛应用的驱虫药之一,口服后5%~10%的剂量以肠道收,绝大部分从粪便中排出,单剂1片(100mg),在2周或4周后分别重服1次。孕妇尽量避免使用。

2、肠虫清片,主要成分阿苯达唑,通过抑制寄生虫肠壁细胞的浆微管系统的聚合,阻断虫体对多种营养及葡萄糖的吸收,导致寄生虫能量之耗竭,致虫体死亡。

3、中药:使君子,去外皮,炒熟。日剂量每岁1g(一粒半),1日3次分服,共服3天。服后不能饮水,以免发生呃逆。若与百部等量服用则效果更佳。

温馨提示:家长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定期烫洗被褥和清洗玩具。棉被床单等寝具可经常至于阳光下曝晒以杀死虫卵。预防蛲虫病从小事开始做起,大家都行动起来吧。

以上内容由调查整理,希望大家采纳。如果各位还想了解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就请关注下期的校园传染病知识,我们会在讲座中给大家总结,敬请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