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烽火角水闸(推荐20篇)

周幽王前795年―前771年,姬姓,名宫湦shēng,周宣王之子,西周第十二代君王,前782年―前771年在位,共在位11年,谥号幽王。《法苑珠林》卷四十三引《搜神记》言“周宣王三十三年前795年,幽王生”。被犬戎追杀于骊山今陕西省临潼城东南下,葬于骊山脚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浏览

508

文章

24

篇1:洸府河拦水闸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洸府河拦水闸为兖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洸府河拦水闸位于兖州市颜店镇屯二村村南洸府河上。1968年建,石结构,7孔,全长52米,宽5米;左岸建直升闸1孔,净跨1米。该拦水闸为兖州境内引河补源工程中第一座水力自控多铰式钢筋混凝土翻板闸。2009年10月经兖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三批兖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颜店镇:颜店镇位于汶上、任城、济宁高新区、兖州四县市区交界处,面积102平方公里,辖四个管区,66个行政村,人口6.8万,1.7万户,农业人口为6.5万人。颜店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各种资源丰富,环境设施完善。第一产业农业以肉鸭、辣椒、苗木特色“种养加”为主。第二产业以食品加工、胶带、化工、机械、建筑建材等为主,占三产比重7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的90%来自第二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修辞手法

全文共 285 字

+ 加入清单

烽火三月,家书万金”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以“烽火”指代战争;同时也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战事的紧张,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这句诗还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上下两句对仗工整,句式整齐。

《春望》的译文

国家陷落了,只有山河依旧在;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一个春天,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春望》的全文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什么是烽火村岩溶地面塌陷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武汉市地处我国中部,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内分布南北3条近东西向覆盖型碳酸盐岩条带,碳酸盐岩主要为石炭系中统黄龙组灰岩、二迭系下统栖霞组灰岩夹炭质灰岩及三叠系下统大冶组灰岩、泥灰岩;武汉市岩溶主要分为覆盖型和埋藏型,裸露型岩溶极少分布。

1978年至今已发生十多起岩溶地面塌陷灾害,且近来越发频繁,其中尤以2000年4月青菱乡烽火村塌陷规模和损失最大。武汉市青菱乡位于武汉市南大门,地处武汉市中环线,烽火村乔木湾位于107国道旁。此次塌陷共产生19个陷坑,最大陷坑长54m,深7.8m,塌陷造成10余栋房屋倒塌,大面积农田毁坏,使150户、990人撤离,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达600余万元,间接损失500余万元,成为当时武汉市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岩溶地面塌陷灾害。

为有效监测塌陷区及周边地区变形迹象,对洪山区青菱乡烽火村的岩溶地面塌陷区开展监测预警工作。监测范围为烽火村乔木湾塌陷区,南北以上、下倒口湖为界,西边以107国道为界,东边以菜地为界,监测区主要集中在居民区。岩溶地面塌陷监测包括岩溶地面塌陷区地面沉降监测;岩溶地面塌陷区建筑物变形(墙体裂缝)监测;岩溶地面塌陷区地下水、地表水水位监测。

今天小编对什么是烽火村岩溶地面塌陷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面塌陷的后果有多严重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胶莱水闸大桥

全文共 267 字

+ 加入清单

胶莱水闸大桥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胶莱水闸大桥位于胶州市胶莱镇,年代为1968年。

2013年10月10日,胶莱水闸大桥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胶莱镇:" 胶莱镇地处山东半岛,位于胶州市东北部,系青岛市卫星城镇,位于胶州、平度、即墨、高密四市交界处,总面积85平方公里,辖69个行政村,人口4.3万。交通便捷,距青岛港、黄岛前湾港35公里,距青岛国际机场40公里,距济青、同三高速公路入口处仅4公里,空连五洲,水系四海,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755.6毫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烽火戏诸侯,美女褒姒的故事

全文共 856 字

+ 加入清单

周幽王为了讨褒姒的欢心,听了一个大臣的建议,让士兵点燃烽火欺骗了诸侯们,自己破坏了自己的威信,结果被敌军杀了的故事。这和历史上的狐妖妲己又有何区别呢?自古红颜多祸水。本期汉中文化就为你介绍美女褒姒的故事。

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后来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即位,开始了东周时期。

周朝有个周幽王,这是一个非常残暴而腐败的君主,他有个爱妃名叫褒姒,长得非常美丽,《东周列国志》中有这样一段话来形容褒姒:“目秀眉清,唇红齿白,发挽乌云,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倾国倾城之貌。”褒妃虽然很美,但是“从未开颜一笑”。为此,周幽王使出了一个赏格:“谁要能叫娘娘一笑,就赏他一千斤金子”(当时把铜叫金子)。

于是有人想出了一个点起烽火戏诸侯的办法,想换取娘娘一笑,一天傍晚,周幽王带着爱妃褒姒登上城楼,命令四下点起烽火。临近的诸侯看到了烽火,以为西戎(当时西方的一个部族)来犯,便领兵赶到城下救援,但见灯火辉煌,鼓乐喧天。

一打听才知是周幽王为了取乐于娘娘而干的荒唐事儿,各诸侯汗流浃背,狼狈不堪,敢怒不敢言,只好气愤地收兵回营。褒姒见状,果然淡然一笑。但事隔不久,西戎果真来犯,虽然点起了烽火,却无援兵赶到。原来各诸侯以为周幽王又是故伎重演。结果都城被西戎攻下,周幽王也被杀死了,从此西周灭亡了。

烽火戏诸侯只不过是西周灭亡的催化剂,加剧了它的灭亡。就算没有烽火戏诸侯,西周早晚也会在其他事件中灭亡,无法挽回,烽火戏诸侯只是一个机遇而已,只要天子失信的话,诸侯就大有依借失信,自大,争霸。在未烽火戏诸侯之前,各家都只是暗地里扩大而已。当时政权已经摇摇欲坠,烽火戏诸侯只是一个引子,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诱因。如果不发生这件事,也还是会有其它诱因的。

你可能也喜欢:

食品中的“活化石”,陕西石子馍

陕西立春习俗与风俗习惯盘点

西汉道教圣地,陕西黄山宫

陕西汉调二黄的流传历史与独特技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水闸屯侵华日军碉堡

全文共 432 字

+ 加入清单

水闸侵华日军碉堡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水闸屯侵华日军碉堡位于怀安县西沙城乡水闸屯村西北约1500米,水闸屯大桥西端各一座。

据《怀安县志》、《怀安县交通志》记载,1937年8月,日本侵略军占领怀安后,为了侵略和掠夺的需要,于1941年在水闸屯村西北的南洋河上,建了半永久性桥,为了抵抗我抗日军民的进攻,修建了两座护桥碉堡。

二座碉堡均为石砌,水泥勾缝,四周设有瞭望孔和射击孔。

水闸屯侵华日军碉堡是日军侵华罪证,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2001年2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水闸屯村:水闸屯村位于247公路东侧,北距柴沟堡县城7.5公里处,耕地面积4010亩(其中水浇地2300亩),退耕还林900亩。全村户籍人口1111户279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34户216人,2018年已脱贫59户99人,未脱贫75户117人。全村党员58人,两委干部5人,村书记、主任一人兼。全村种植主要以玉米为主,经济以小型运输业为主,村内有杂粮收购点两处,大型小。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古代靠烽火传讯能传多远?刮风下雨时怎么办?

全文共 1478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没有即时通讯设备,所以前线发生什么突发状况,就只有靠烽火传讯了。士兵们将烽火台点燃,后方就知道前线可能出现危机,便能及时进行支援。不过烽火传讯的有效距离究竟是多少呢?而且要是碰到刮大风、下大雨的天气,烽火台还能正常使用么?其实这些问题古人早就想到过了。这次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古代烽火台的传讯究竟是如何完成的,一起来看看吧。

众所周知,汉朝的军事实力极为强大,而在强大的军事能力背后,其实是有一套发达的通信系统作为支撑。一般说来,汉军通信一般是烽火通信和邮驿通信并用,不过很多人对如何使用烽火进行信息传递不甚了解,今天咱们就来详细聊聊汉朝先进的烽火通信。

两汉时期的烽火通信设施到底有多发达,从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就可见一斑。在新疆、甘陇、内蒙地区的汉代长城故址一带,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众多烽燧和亭障遗址,这些设施在汉朝北境分布长达两万余里,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北境城防。历史学家翦伯赞曾说:“在汉代沿长城全线西至罗布泊沙漠,直达克鲁库特格山麓,皆列置堡垒烽燧,即汉书上所谓亭障。”

所谓“烽”“燧”,则是点燃易燃物发出亮光的通信标志。汉朝时,规定边境五里设一燧(烽),十里一燉,三十里一堡垒,一百里一城寨,烽燧是汉军众多军事设施中最基层的单位。一般来说,烽燧所在地往往是靠近水源、地势较高便于瞭望的险要之地。

汉朝对于军士利用烽火来通报敌情有着严格规定。“烽”是指在五丈多高的土台上置一烽竿,端头缠绕着易燃的纺织品,通体为醒目的白色。烽竿在平日放下,一旦遇有敌情则立即举起点燃,这就是所谓的“烽”。通常情况下,汉军还会在烽火台旁堆放有积薪或狼烟。以现存汉简所载,当时烽火信号的级别以敌军人数划分,一人或数人犯塞则焚一捆薪,举起两个烽火;如果是十人以上的敌军进犯,除举火燃放外,守台兵卒还须将“烽”高高扬起,让五里外的“烽台”看见;假如是数百名敌人来犯,除焚薪外,还要举三烽。

这些预先约定的信号,可以令汉军迅速而准确地知道敌情,以便调集部队进行作战准备。除上述规定外,史料还记载了有关敌军犯境的其他规定,如敌人入塞、举放烽火之时,所有边亭负责尉吏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到位,以便及时将入侵人数与犯境部位呈报至上级都尉府。若遇风雨交加、施放烟火失败之时,边亭则必须及时派遣快马呈报上级,“亟传檄告,人走马驰”。若是敌情危急或敌寇已经攻下烽火亭障,该亭不能按时举火示警,相邻亭台则必须点火,依次通报其余烽火台。

汉武帝时期,“帝国双璧”卫青、霍去病率军抵御匈奴时,就曾以烽火作为进军号令,在高效便捷的烽火传递下,昼夜之间汉军就可将河西军情信号传至辽东,远达数千里,令人咂舌称奇。诗句“候骑至甘泉,烽火通长安”并非笑谈,甘泉在今陕北,离汉都长安大约300公里,烽火通信迅速可达,可见当时军事通信的效率极高。而边境烽火警报对于屯驻官兵来说,无疑是至上军令,汉军“军令如山”正体现于此。《史记·司马相如传》载,“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燔,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流汗相属,唯恐居后。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在敌情严重之时,边境将士们通常日夜不眠、披坚执锐,随时等候军令下达。

当然,在汉军广泛运用烽火进行军事通信时,朝廷也在大力发展邮驿,毕竟邮驿对于军事通信也极为重要,二者常常相辅相成。一般来说,军事驿站间的通信使者只能由戍卒担任,而后者常常也是烽火兵卒的补充。当遇上阴雨大风天气,烽火一时间不能尽数燃起时,边亭就会派出飞骑或命人快步跑向其余烽台传递情报,汉时所留《塞上烽火品约》提到的“匈奴人入塞,天大风或雨,烽火不燃者,亟传檄告,人走马驰以疾”,就形象地写出了这一场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烽火戏诸侯只是幌子,其实诸侯早有反意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烽火诸侯,其中是否另有隐情

烽火戏诸侯是众所周知的典故,但其实,这件事件在历史上并不存在。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是出自司马迁的《史记》,但是为什么说这是个编造故事呢。

首先,秦汉之前的历史文献并没有记载西周王朝有修筑长城和烽火台,直到秦汉之后才有了最早记载秦长城的历史文献,因此点燃烽火台为假。其次,就算是周幽王点燃了烽火台,但当时离镐京最近的诸侯国晋国,距离镐京也有370多公里的路程,以当时的交通速度,晋国的军队赶到镐京也得接近一周,而最远的如果赶到怎么也得一两个月。其三,据史册记载,西周的灭国之战是由周幽王主动发起,并不是犬戎率先攻到。

诸侯早有反意却是事实。在幽王被杀之前,幽王与申国、缯国、犬戎的战争,其性质是王位的争夺之战。幽王要把王位传给伯盘,而申国、缯国则支持原太子宜臼,至于犬戎,不过是申国和缯国请来的打手,因此王位之争必有不满。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三沙烽火岛旅游区

全文共 228 字

+ 加入清单

三沙烽火旅游区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年为本地居士柳仰高先生发现并主持开发,后建“幻尘庙”于洞内,风景区开发时间虽不长,但以其背山面海,洞石嶙峋的秀丽景致博得众多文人墨客的青睐,留下许多诗联题刻,使之成为闻名遐迩的佛家文化小丛林。区内摩崖石刻、金盘托桃等十八处景致。

烽火岛位于霞浦县三沙港对面650米处,面积2·32平方公里,岛上怪石嶙峋,海岸蜿蜒曲折,澳口遍布,岛上树林,郁郁葱葱,岛内港湾水质清澈,波光粼粼,景色秀丽,烽火岛具有最大的旅游开发资源和近台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周幽王要烽火戏诸侯的原因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周幽王(前795年―前771年),姬姓,名宫湦(shēng),周宣王之子,西周第十二代君王,前782年―前771年在位,共在位11年,谥号幽王。《法苑珠林》卷四十三引《搜神记》言“周宣王三十三年(前795年),幽王生”。被犬戎追杀于骊山(今陕西省临潼城东南)下,葬于骊山脚下。

周幽王烽火诸侯

周幽王要烽火戏诸侯的原因

周幽王三年,幽王宠爱妃子褒姒与后生子伯服。随后周幽王废掉申后及太子,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太史伯阳预言说:“大祸就要临头了,有什么办法呀!”果然,幽王为了博得褒姒的开心一笑,不惜想尽一切办法,可是褒姒依旧终日不笑。一天,幽王陪着褒姒登城楼观望,忽然想起一个绝妙的高招,让手下大臣用烽火报警。本来有敌入侵,才能举烽火报警,结果各路诸侯带着兵马全都到了。看到被戏弄的诸侯,褒姒大笑了起来。幽王高兴极了,于是隔三差五数举烽火,导致各路诸侯不信烽火,再也不来了。不久,由于幽王废申后,去太子,激怒了申侯(申后之父),申侯联合缯侯、西夷犬戎来攻幽王。幽王情急之下,让手下大臣再次举烽火报警,可各路诸侯谁也不相信,不发一兵一卒,幽王叫苦不迭。犬戎遂杀幽王于骊山下,掳走了褒姒。而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则成为了千古笑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西关水闸

全文共 308 字

+ 加入清单

西关水闸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西关水闸

位于福州市环城路北段。元至元三十年(1294年)建。福建省--局北侧桥旁。闸高4.45米,宽0.6米,闸槽旁刻“时大元至元三十岁次甲午十一月丁丑吉日福建行省宫高兴等亲造。”198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街街道:南街街道 位于鼓楼区中西部。东以八一七北路为界,与东街街道接壤,南临乌石山麓,与安泰街道相邻,西至小柳、河南新村,与洪山镇相接,北以虎节路、贤南路、杨桥路为界与华大街道、鼓西街道毗邻,面积1.56平方公里,居民1.60万户,人口约5万。街道办事处设在黄巷28号。2000年,辖内有集体企业338家,个体工商户1147家;设文儒、南街、塔巷、南后、安民、闽山、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烽火角

全文共 340 字

+ 加入清单

烽火

烽火角是广海城东三公里海滨的一座山头,山上建有烽火台,是古代点燃狼烟报警的地方。烽火角东山下,便是三夹海口-大隆河、斗山河、谭喾河汇合成的三夹河从此出海。三夹河两岸是广阔的冲积平原。这片海滩,潮来白茫茫,潮去结盐霜,有田不能耕,有水不能用。

一九五九年,数千民工经过一年时间的奋战完成了第一期工程,建成了水闸和船闸。水闸长二百二十一米,有四十八个大闸孔,闸上有一座公路桥。船闸长二百六十多米,阔十米。水闸东面直到田头白霄的崩塌海滩上,拦筑了一条八公里多的海堤。

一九0年,数以万计的军民开进了烽火角工地,他们开挖引河以及在旧河入海处堵口。经过两年的苦战,终于挖成了五公里长、两百多米阔、四米深的引河,并把原来的二百二十米阔的三夹河口堵住。从此,南海之滨,又多了一个巨大的鱼米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清水闸及管理设施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水闸管理设施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清水闸及管理设施位于上虞市曹娥街道,年代为清、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曹娥街道:曹娥街道地处上虞城郊结合部,与老城区百官街道隔江相望、六桥相连。东濒曹娥江,南连上浦镇,西临东关街道,北接道虚镇,街道地域面积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556亩,林地面积12000亩,辖9个行政村、18个居委村、9个社区。户籍人口5.75万人,外来人口11.13万人。街道先后获得绍兴市经济强镇、绍兴市先进平安乡镇(街道)、绍兴市自营出口十强乡镇(街道)、上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狼烟和烽火是一个意思吗?为什么叫狼烟?

全文共 240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经常可以在各种文学作品或者影视作品里面看到这样一个词“狼烟”,这样一个词一出来,其实很多人的脑海里面都已经有了画面感,对于这个词所表达出来的一种感觉,是其他的很多词无法表达的。那狼烟到底指的是什么,和狼有什么关系呢?狼烟和烽火是同一种东西吗?狼烟究竟有什么来历呢?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烧狼烟是怎么来的

在古时候,只要“狼烟四起”,就代表着有战争即将发生,边疆不平静。

烧狼烟,其实是古代一种常见的军事作战报警信号。在《酉阳杂俎》中,就曾描述狼烟,起名于烧狼粪。《酉阳杂俎·毛篇》载:“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

但这真如传闻所说,狼烟是用狼粪焚烧而成的吗?今天,一更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有关狼烟的冷知识。

如果你翻阅《辞典》,的确会找到古时曾用狼粪燃烧升起的狼烟相关记录。宋朝陆佃在《尔雅-释兽》中,曾描述了“古之烽火用狼粪,取其烟直而聚,风吹之不斜”。形容用狼粪烧出的烟,是“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狼烟是否用狼粪燃烧而成,最开始是有外国学者研究经济学原理而提出的。经过一番假证发现,如果在长城点燃的狼烟,全是由狼粪所点燃,那寻找狼粪就成了当时的一番巨大工程了。而结果是,所收集来的狼粪,根本不够点燃狼烟的三分之一。

况且,狼这种动物不仅攻击性强,而且生猛。危险不说,你还要在它刚好“如厕”的时候,拿到新鲜热乎的粪便,那怕是有点难,何况量还那么大。因此推断出,古时的行军作战,是不会采用狼粪来生成狼烟。2、狼烟和狼粪有什么关系

那为什么会有狼烟是由狼粪燃烧而成的传说呢?这还与历史上的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有关,在开始传出燃烧狼粪的烟会像狼的肠子一样直,不会因为风而吹散的流言后,李时珍并没有去考据其真实性。

还在《本草纲目》中记录下了:狼因其肠子直其排泄的狼粪点燃也是“直上烽火”的传言。这样谬传的言语,包括后面的抗倭名将戚继光也确信了,且夸大了狼粪的作用。还称其燃烧狼粪效果最好等等这样的虚假信息。随着这些人的相关记录和谣传,狼烟,是用狼粪烧出来的烟,这个谬论,就以讹传讹,流传到现在。

既然狼烟用的不是狼粪,那“狼烟四起”中的狼烟,究竟是什么材料烧的?在古时边疆,每隔一定距离,便会设置一个巨型烽火台。而这个距离要求是,必定能看见对方相互燃起的烟火。在烽火台上有三个土灶台,在每日的早中晚,都会进行一次点灶活动。

《墨子-号令篇》中就有“昼则举烽,夜则举火”的说法,这就是烽火的来源,也是“报平安”的做法。

除此之外,白天与夜晚所燃烧的材料也不大相同。在白天,先以干柴点燃,再配以半湿柴共同燃烧而成,在这个过程中,加以合适的油脂类助燃产品,生起来的烟大多为又浓又直的黑烟。“烽火”中的烽,其实就是烟,用干柴杂草、半湿柴,还有一些植物油脂类助燃产品等点燃而成。

到了夜晚,由于光线不及白天,便点燃烟火。当时收集的动物粪便完全不够夜间燃烧,于是就地取材,利用红柳、梭梭树、杂草与干树枝进行燃烧。而这些物资混合起来效果奇佳,也达到了原先的目的,夜间燃烧起的烟就被称作“燧”。

当然,炬火数量和应灭次数同敌情的严峻程度也有关。没有特殊情况,则放平安火示意。如果到了雨天,烧烟便不再有任何意义,这时候会派出专人前往最近的烽火台,进行信息传达和观察敌情。

按照唐朝的相关制度,每隔三十里,就要放一座烽,而且位置要高,还要陡。如果地势不便,有山座隔离,那就多置一座,但两处都要互相看得见。

《武经总要》记载:“唐法:凡边城堠望,每三十里置一烽,须在山岭高峻处。若有山冈隔绝,地形不便,则不限一数,要在烽烽相望。若临边界,则烽火外周筑城障。”

除了烽火的放置,还配备了专人管理。大概意思就是,有主副负责人各一位,另每一座烽火台担任望视敌情动静的员丁6人。5人要换班时刻观望,1人负责掌管派送兵符通牒等,各司其职。

《武经总要·唐兵部烽式》载:“凡掌烽火,置帅一人,副一人,每烽置烽子六人,并取谨信有家口者充。副帅往来检校,烽子五人分更刻望视,一人掌送符牒,并二年一代,代且须教新人通解,始得代去。如边境用兵时,更加卫兵五人,兼收烽城。”3、狼烟的使用

狼烟是古时边防军事的一种报警信号,因此唐朝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条文以及使用细则。比如上文提到唐朝兵部的《烽式》,大概就是相关使用细则的一些规定说明,毕竟打仗也不是儿戏。

之所以取名狼烟,是因为当时中原的人首次见到游牧民族时,被他们的速度与力量所折服,就像“狼”一般的聪明与锋利。加之信息的交流不通畅,误传突厥人的祖先是狼进化而来,而其妻女也是狼所演变。故此,突厥人所组成的军队,也被称为“狼队”,领导人被称为“狼主”。

其实这种说法的来源可信度不是很高,但有一个重要的理由是,因为游牧人喜欢生食动物之肉,且将动物的皮毛做成衣服帽子等等装备自己,好让自己隐秘在丛林当中被当作动物而方便进行偷袭活动。

从而有了放狼烟,寓意着“狼来了”的游牧民族入侵的说法。但其实,在少数民族文化中,尤其在西北地区,的确信仰着狼为他们祖先的文化。从以往的历史记载来看,匈奴人信仰的狼图腾,便是最有利的证据之一。

唐朝时,吐蕃国也同样信仰狼作为他们的民族神,故唐朝把吐蕃称作“狼蕃”。这样一来,燃烧狼烟,就代表着有外敌入侵,预示着边境即将发生战争。因“狼”放烟,本身与狼无任何关系,只是一种比喻象征罢了。因此,“狼烟”便由此而来。

当然,狼烟作为古时军事报警信号,传达的速度也是很可观的,可做到“一夜就倾万里”。狼烟作为重要的古代军事通讯手段,被一直延用到了明清时期。有效并及时地帮助了国家抗击外族入侵,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尽管到了如今,它失去了原先的职能,但它却早已成为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至今在山东烟台,作为明朝海关防御部署、抗击倭寇的重要关口,在当地还设置了类似烽火台的“狼烟墩台”,继而被当地人称作了后来的烟台。在历史的沉淀下,成为了我们怀古历史的重要见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南山石桥、水闸及天妃庙碑刻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南山石桥水闸及天妃庙碑刻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山石桥、水闸及天妃庙碑刻位于湛江市雷州市附城镇南山村委会南山村。

南山石桥:从桥基起四面向外延伸20米。面积:2394平方米。麻潥港水闸:从水闸右边墙外基起,往东延伸20米(包括南山村农田及南山溪村虾塘);从水闸左边墙外基起,往西延伸20米(包括南山村农田及南山溪村虾);从水闸后边墙外基起,往南延伸20米(包括南山村农田及南山溪村);从水闸前边墙外基起,往北延伸20米(包括南山村虾塘及南山溪)面积:2805平方米。天妃古庙:东(后)从庙正殿后墙外基起,往东延伸14米(包括空地);西(前)从山门前墙外墙基惠,往西延伸20米(包括戏场);南(左)从庙南边外墙基起,往南延伸1.4米(包括滴水巷);北(右)从庙北边外墙基起,往北延伸6米(包括水泥村巷)。面积:308平方米。

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小山城革命烽火旧址

全文共 727 字

+ 加入清单

山城革命烽火旧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小山城革命烽火旧址位于漳州市漳浦县石榴镇小山城村的吴氏祠堂。

1930年间,小山城村已建立秘密农会,时任0闽南特委书记的陶铸同志建立了一支红军游击队,开展积极的游击战争,并在漳浦小山城附近乡村成立闽南红军游击司令部,成为闽南红军游击队秘密落脚点之一。1931年底,0厦门中心市委巡视员邓子恢接替陶铸工作,为开辟闽南革0据地,决定引导小山城村农民从为切身利益开展抗捐抗税斗争逐步发展到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先是秘密农会会员提议斗争步骤,以开祠堂会议事的方式,召集村民讨论减免捐税问题,逐步启发农民觉悟,统一村民认识,后在村民一致强烈要求下,邓子恢与0漳州中心县委率闽南红军游击队在此支持小山城农民武装抗缴-军第49师为扩张军事实力强行摊派的“航空救国捐”,点燃小山城革命烽火,公开建立农会组织和赤卫队武装,并发展到周围数十个村庄,打败了-军及地方反动武装数次进犯,逐步形成靖和浦革0据地雏型。中央红军东路军第3军占领漳浦后,该村成为闽南革0据地中心区域,并发展成为领导闽粤边革命的中心区域,在闽南革命史上留下光辉篇章。

小山城革命烽火旧址原为小山城村吴氏祠堂,为百年砖木结构,占地面积400平方米,现主体结构尚存,但外墙已出现剥落。

-----资料来源于漳浦县党史研究室

石榴镇:石榴镇位于漳浦县西部,东邻绥安镇、石古农场、长桥镇割后村,南邻盘陀镇、大南坂农场坑内作业区,北邻南浦乡、中西林场,西隔石屏山山脉及梁山山脉与平和县南胜镇、五寨乡交界。全镇总面积198平方米公里,镇政府所在地石榴村,距县城10公里。 全镇耕地4.5万亩,大部分是水田。有山地16.8万亩,其中大部分为林地,一部分已营造果园、茶园,还可开发种果的山地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677 字

+ 加入清单

烽火诸侯历史典故是周幽王为了赞美,点燃烽火台,戏弄诸侯。赞美看到后,他笑了。幽王很高兴,所以他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不相信了。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

周幽王,又名姬宫涅。当他在位时,他忽视了政府,喜欢美。一位名叫赞的大臣劝说周幽王要把重点放在国家大事上。周幽王不仅不听,还关掉了赞。为了拯救赞美,赞美家人在农村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命名赞美,教她唱歌跳舞,打扮她,献给周幽王,为赞美赎罪。

周幽王非常宠爱赞思,但自从进宫以来,赞思一次也没笑过,整天闷闷不乐。周幽王送她各种珍贵的礼物,想尽各种奇怪的方法叫她笑,都没有成功。于是周幽王说:谁能让王妃娘娘笑一笑,就赏他一千两黄金。这时,郭石父为周幽王想了个主意。他说:大王可以和娘娘去历山玩几天。晚上,我们点起篝火,让附近的诸侯见来,上当大当。娘娘看到很多兵马扑了个空,肯定会笑。周幽王很高兴:好极了,就这样吧!”

他们上了骊山,真的点了烽火。诸侯误以为天子蒙难,纷纷派军队星夜兼程前往救驾,但到京城后才发现是恶作剧。看到这一幕,我真的笑了。京城内外,此时兵马云集,一片混乱,这种尴尬搞笑的场面,被站在高台上的赞美看到,忍不住笑了。幽王心花盛开,后来几次重复这种荒谬的方法,以至于没有人相信狼烟信号的意义。

五年后,酉夷犬戎大攻击周,周幽王迅速下命命点起骊山的烽火,但没有人愿意再上当。结果,周幽王被杀,赞思被抢。

烽火戏诸侯只是西周灭亡的催化剂,加剧了它的灭亡。即使没有烽火戏诸侯,西周迟早会在其他事件中灭亡,这是不可挽回的。烽火戏诸侯只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引子。如果不发生这种情况,还会有其他诱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七乡蟠龙水闸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七乡蟠龙水闸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七乡蟠龙水闸位于顺德乐从良村涌口东南边,建于清朝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为保护附近原设置的良村、高填、劳村、莘填、大罗、道教、路州七个村庄免受水灾而修建,水闸南北向横跨河道,共三孔,总长40米,总宽32米,主孔宽7米,左右两孔各宽4米,闸面宽4.5米,闸顶距离水面9米。全部由花岗岩砌成,用厚的东京木作闸门。闸门用厚铁片嵌边,手动开关闸门。1963年用铁门代替木门,将木门安直在后闸上,用作后闸门。2000年将闸面加高了1.5米,将路面铺上水泥人车通行。

良村有“粮”,梁姓人涌口坊聚居。重游补充部分良村景观:水马入村大道、鱼塘、水部街、中心公园、百姓堂楼、良村学校、农家书屋、西龙百年榕树、西龙街、良村桥、漱鳌桥、良村码头、龙舟训练基地、乡主庙、涌口街、涌口灯光球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七乡蟠龙水闸、华阳路南延线桥等。

2008年11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公布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通知》, 七乡蟠龙水闸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良村村:良村村位于乐从镇的东端,距镇7公里。邻近两镇(北滘、勒流),邻近五村(马村、现龙、水口、稔海、劳村),辖区面积2.08平方公里,有7个自然村,总户数532户,常住人口1839人。村内设有良村小学、幼儿园、老人康乐中心、医院门诊部、综合管理站、自来水站、警务区等公共福利部门,建有多个篮球场等体育活动场所。党员65人,村民代表55人,村民小组长7人,具备基层自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内战烽火

全文共 277 字

+ 加入清单

内战烽火(1946---1949年)

1.重庆谈判:(1945年8月)

(1)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

①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②为了欺骗人民,

(2)毛泽东去重庆的目的:

①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②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3)重庆谈判的成果: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2.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

3.挺进大别山(战略大反攻开始)

(1)时间:1947年夏,

(2)事件:刘伯承、邓小平率军挺进大别山地区

(3)意义:威胁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北水水闸

全文共 248 字

+ 加入清单

北水水闸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北水水闸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杏坛齐杏联围顺德支流北水涌口。主闸始建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1958年加建二级闸。主闸为单航道水闸,东北-西南走向,跨越北水涌。长57.3米,宽16米。麻石砌筑闸墩,木桩基础。闸墩前带三角形分水尖,旁砌筑浆砌石圆形分水尖。水泥闸门,门上置铁门框。闸面铺设水泥。二级闸为浆砌石结构,天然地基。水闸结构仍牢固,外观完整较好,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2006年10月25日,北水水闸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顺德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