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杜牧的诗有什么样的美誉【汇集20篇】

浏览

999

文章

35

篇1:古诗秋夕的诗意是什么 杜牧《秋夕》诗意

全文共 338 字

+ 加入清单

在秋天的夜晚里,烛光映照着冷清的画屏,手里拿着绫罗小扇扑打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如凉水般清凉,静坐在台阶上,凝视天河两旁的牛郎织女星。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诗的首句写秋景,一个“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号称杜紫薇。杜牧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散文家,后人为了区分他与杜甫,便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杜牧的诗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有笔中之冠的美誉——湖笔文化

全文共 812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笔墨纸砚是我国的文房四宝,而“笔”作为文房四宝的一员,也是四宝中最为重要的书写绘画工具。我国古代对于毛笔的要求十分严格,湖笔能作为文房四宝中的常客,其质量不容置疑。湖笔是湖州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湖州的湖笔文化。

湖笔源远流长

湖笔亦称湖颖,是“文房四宝”之一,被誉为“笔中之冠”。它的故乡是浙江湖州善琏镇,相传,秦大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外衣)”制得毛笔。后来,他又安居湖州善琏,对毛笔进行改良,采兔羊之毫,纳颖于管,便制成现在我们所说的湖笔。蒙恬把改良后的湖笔作为一种技艺传授给善琏百姓,便在当时几乎出现“家家出笔工,户户会制笔”繁盛景象。

魏晋时期,湖笔已崭露头角。晋时,湖州一带的笔工已经掌握了较为先进的制笔技术,开始采用狸毛作蕊、兔毫作被的先进制笔方法。至唐宋以后,大批北方文人南下,江南书法、文画繁盛,推动湖笔不断精进工艺。在元代,湖笔替代宣笔成为天下第一笔。明清,笔性已不再有软硬之争,毛笔的软硬两性确立,迎来了制笔的新阶段。

湖笔工艺

“千万毛中拣一毫”,湖笔工艺细致入微,繁复考究,但制得的毛笔质量上乘,可用“精、纯、美”将其精髓特点囊括其中。其精在于,每支湖笔的制作都需要经过笔料、蒲墩、水盆、结头、装套、牛角镶嵌、择笔、刻字等12道大工序,每道大工序又有若干道小工序,整个湖笔工艺的制作工序可达到120余道之多,而且每道工序都至关重要,它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湖笔的质量和品相。

纯,在于笔工们对湖笔选材的把关都及其严格,必须摒弃断头、无锋、曲而不直、扁而不圆的毛料,选取有毛锋,柔而有骨,长短适宜的同款毛,一一进行粘接处理,达到“尖、齐、圆、健”这四德的标准。美在其型,“光、白、直”,纯净的笔头配以湘妃竹、象牙等制作的笔杆,跟添优雅流畅之感。

猜你可能也喜欢:

盘点广西传统民俗有哪些

美食指南之广西的特色美食

广西传统建筑民居特色

杭州结婚习俗,你知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白萝卜素有小人参的美誉 白萝卜治疗感冒咳嗽方

全文共 786 字

+ 加入清单

白萝卜素有“小人参”的美誉,这个美誉可不是虚构的,白萝卜的确具有很高的功效与作用,它不仅是一种常有营养的食材,还是治疗感冒咳嗽的良方。下面跟随本网了解一下吧!

白萝卜治咳嗽的做法

一、白萝卜蜂蜜水

原料:白萝卜一个,蜂蜜适量

方法1:将洗净的白萝卜切成丝,加适量蜂蜜搅拌均匀,盛于玻璃瓶中放置一天,等汁水出现后,即可喝汁吃萝卜丝。

方法2:把萝卜切成块加入适量水煮熟,待凉后加入适量蜂蜜饮用即可。饮用方法:1日3次。连吃2~3日即可见效。可治风热咳嗽、痰多。

白萝卜蜂蜜水的功效

由于白萝卜、蜂蜜有一定的补益肺肾作用,可提高人体抗病能力,所以对老年体弱的慢性支气管炎兼咳嗽痰多患者,也有一定疗效。

二、煮萝卜水

买几根白萝卜,每晚把半截萝卜切成片,用清水煮,萝卜、熟后用茶杯或小碗将水滤出,待稍冷后喝下。咳嗽便可减少。连续喝几天,咳嗽就可痊愈。

三、萝卜姜片汤

咳嗽时可取一个萝卜,加一块姜,及适量的冰糖,先把萝卜及姜都切成片状的,锅中加适量水烧开,然后加冰糖,当冰糖要化的时候,再放萝卜片和姜片,小火煎煮半小时即可,盛起适温时饮服,对咳嗽痰多有效。

四、白萝卜猪肺汤

将白萝卜1个、猪肺1个、杏仁15克加水共煮1小时,吃肉饮汤。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可治久咳不止、痰多气促。

五、萝卜汤

白胡椒5粒,萝卜100克,生姜3片,陈皮10克,煎熟饮汤。用于痰清稀多泡沫的咳嗽。

六、烧萝卜

取适量的白萝卜,把它切成条状或是片状,然后放到炉灶肉烧到半生不熟时,从炉里取出趁热食用,吃几次咳嗽即可好转,如果没有炉灶,煤气灶的话,可用锅烤也是一样的。

七、白萝卜葱白汤

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剩一碗汤。连渣一次服。具有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功效。

咳嗽让人很痛苦,人们在感冒咳嗽的时候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会不好,所以及早的治疗咳嗽对于人们的健康状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慧美誉988玉米种是转基因玉米吗

全文共 776 字

+ 加入清单

美誉988玉米种是转基因玉米吗?相信不少人对其并不是很了解,同时也困惑了不少人。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说说其相关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慧美誉988玉米种的相关知识如下:其是一种不常见的普通玉米,是通过杂交培育得到的品种与转基因玉米没有关系,那么也就是说慧美誉988玉米种不是转基因玉米。

经过调查与研究,小编发现988系列有一款深受农民用户欢迎的玉米种,即农乐988玉米种,那么为什么那么多农民用户选择农乐988玉米种呢?农乐988玉米种怎么样?下面小编就借这个机会来给大家普及一下相关知识。

农乐988玉米种简介:

黄淮海夏玉米区出苗至成熟99天,比郑单958晚熟2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紫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50厘米,穗位高113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6.8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1.0克。

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矮花叶病,感瘤黑粉病、茎腐病和弯孢菌叶斑病,高感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73克/升,粗蛋白含量9.96%,粗脂肪含量4.34%,粗淀粉含量71.60%。

其优点如下:

1、综合农艺性状好;

2、高产、稳产;

3、抗倒、抗病;

4、品质优良;

5、适应性广;

农乐988玉米种产量表现:

2006-2007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23.4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6%。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8.9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8%

以上是关于慧美誉988玉米种不是转基因玉米及相关知识的介绍,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更专业更全面的转基因食品安全知识与食品安全小知识,如转基因玉米能吃吗?转基因玉米是什么等,请您时刻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秋夕的诗意 秋夕唐杜牧的诗意

全文共 348 字

+ 加入清单

《秋夕》的诗意:在秋天的夜晚里,银色而精美的蜡烛发出冷冷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宫女手执绫罗小扇,在扑打飞动的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宫女静坐在石阶上,凝视着天河两旁的牛郎织女星。《秋夕》全诗描绘了深宫生活的图景,表现了失意宫女的孤寂幽怨之情。

《秋夕》的原诗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秋夕》的赏析

首句描绘了深宫生活的图景,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表现出她的寂寞与无聊。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弃妇,“轻罗小扇”即象征着持扇宫女被遗弃的命运。后两句把深宫秋夜的景物十分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表现了宫女对真挚爱情的向往,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全诗语言质朴流畅,感情蕴藉婉约,描物写景与叙事抒情相结合,两者相互衬托融为一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杜牧的秋夕带拼音 杜牧的秋夕古诗拼音

全文共 262 字

+ 加入清单

银烛秋光冷画屏yín zhú qiū guāng lěng huà píng,

轻罗小扇扑流萤qīng luó xiǎo shàn pū liú yíng。

天阶夜色凉如水tiān jiē yè sè liáng rú shuǐ,

坐看牵牛织女星wò kàn qiān niú zhī nǚ xīng。

《秋夕》是唐代诗人杜牧(一作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宫怨诗。这首诗描写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现了一位宫女举目无亲、百无聊赖的苦闷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杜牧是哪个朝代的

全文共 232 字

+ 加入清单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是著名的唐代诗人。青年时期杜牧就关心国事,抱有挽救危亡、恢复唐王朝繁荣昌盛的理想。大和二年杜牧进士及第,制策登科,授弘文馆校书郎。同年十月离开长安,到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府署中担任幕僚。

公元835年,杜牧被朝廷征为监察御史,回到长安任职。后来,杜牧因京官俸禄低难以养家请求外放杭州刺史被拒。在任湖州刺史时,杜牧结识诗友,作了不少诗。公元852年,杜牧病重逝世。杜牧的《阿房宫赋》等作品也是如今中小学语文课本的必学篇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杜牧是哪个朝代的

全文共 240 字

+ 加入清单

杜牧是唐朝诗人,与著名诗人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因其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也称杜牧为“杜樊川”。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如《感怀诗》、《杜秋娘诗》、《张好好诗》、《李甘诗》等等。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

除诗歌外,杜牧的散文也颇有成就。他的一些记人叙事抒情状物的文章在艺术上别开生面,独具匠心,并且善于形象地描写、叙述,鲜明生动,富于真切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安徒生被称为 安徒生有什么美誉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安徒生称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安徒生全名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是十九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代表作主要有《坚定的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安徒生生前获得皇家致敬,被称赞为“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安徒生的童话作品被翻译为150多种语言,在全球出版。在成人作品方面,他的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作品的代表作。1875年8月4日,安徒生因肝癌逝世,享年70岁。

安徒生的作品:

1、童话 :《海的女儿》、《拇指姑娘》、《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坚定的锡兵》 、《卖火柴的小女孩》、《飞箱》、《雪人》、《柳树下的梦》、《冰雪女王》

2、剧本:《阿夫索尔》、《乌鸦》、《幸福之花》、《睡魔》、《长桥》、《接骨木树妈妈》等。

3、游记:《西班牙风光》、《瑞典纪行》、《访问葡萄牙》、《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

4、诗集:《幻想与现实》、《一年的十二个月》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国历史上享有佛画之祖美誉的画家是 佛画之祖是谁

全文共 20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历史享有佛画之祖美誉画家是曹不兴,亦名弗兴,三国时著名画家。

孙吴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生卒年不详。

他在黄武年间(222-229年)享有很大的声誉。被称为"佛画之祖"。

与东晋顾恺之、南朝宋陆探微、南朝梁张僧并称"六朝四大家"。

又与赵达的算术、严武的弈棋、皇象的草书等号称"吴中八绝"。

曹不兴善画龙、虎、马及人物,有"落墨为蝇"等传奇故事,

其佛画成就对后世影响很大,相传其所画龙头令谢赫赞叹不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杜牧的诗有哪些

全文共 830 字

+ 加入清单
1

1、《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清明》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2

4、《题新定八松院小石》雨滴珠玑碎,苔生紫翠重。故关何日到,且看小三峰。

5、《齐安郡中偶题二首》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

6、《鹭鸶》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7、《骕骦坂》荆州一万里,不如蒯易度。仰首望飞鸣,伊人何异趣。

3

8、《题扬州禅智寺》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9、《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10、《题刘秀才新竹》数茎幽玉色,晓夕翠烟分。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11、《陵阳送客》南楼送郢客,西郭望荆门。凫鹄下寒渚,牛羊归远村。兰舟倚行棹,桂酒掩馀樽。重此一留宿,前汀烟月昏。

4

12、《遣兴》镜弄白髭须,如何作老夫。浮生长勿勿,儿小且呜呜。忍过事堪喜,泰来忧胜无。治平心径熟,不遣有穷途。

13、《送张判官归兼谒鄂州大夫》处士闻名早,游秦献疏回。腹中书万卷,身外酒千杯。江雨春波阔,园林客梦催。今君拜旌戟,凛凛近霜台。

14、《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君》为珠履三千客,我是青衿七十徒。礼数全优知隗始,讨论常见念回愚。黄鹤楼前春水阔,一杯还忆故人无。

15、《送刘秀才归江陵》彩服鲜华觐渚宫,鲈鱼新熟别江东。刘郎浦夜侵船月,宋玉亭春弄袖风。落落精神终有立,飘飘才思杳无穷。谁人世上为金口,借取明时一荐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村行杜牧翻译及赏析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翻译

仲春时节我经过南阳县西,村庄里的桑树都长出了嫩芽。和风吹拂着依依垂柳,点点细雨滴在曲折的池塘上。披着蓑衣的牧童正在唱歌,穿着红裙的少女隔着篱笆偷偷张望。我走进农家脱下半湿的衣裳,主人摆出丰盛的饭菜招待我。

赏析

这首诗是杜牧于开成四年(839)春,由宣州到长安做官时途经南阳,在南阳城西农家避雨时受到主人的热情招待,有感而写下的田园村野风景小诗。

这是一幅美丽的农村风景画。仲春季节,南阳之西,一派大好春光。美时,美地,美景,在“春半南阳西”中,隐约而至。遍村柔桑,欣欣向荣。着一“过”字,境界全出。“柔桑过村坞”,在动态中,柔桑生长的姿态和鲜嫩的形状,活现在眼前,这就把春天的乡村,点缀得更美了。加之垂柳扶风,娉娉袅袅,春雨点点,回落塘中,更有一种说不出的情趣。再看,那农家牧童,披着蓑衣,愉快地唱着歌;竹篱笆内,可窥见那穿着绛黄色裙子的农家女的倩影。行路征人,解下半湿的衣衫,在村里歇脚,村主人热情地用鸡黍招待客人。这首诗,首联、颔联是写村景,颈联、尾联是写村情。其景实,其情真,与诗题是呼应的。

古诗原文:

《村行》

杜牧〔唐代〕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袅袅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蒨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唐代诗人杜牧被称为什么

全文共 863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在网上有看到一则非常有意思的消息,那就是有人说这个唐代诗人杜牧,不仅仅有这个诗圣的称号,话说他还有一个戏称,那么又是什么呢?这些个问题也都非常有意思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

杜牧的名字很多,可以叫:牧之,也可以叫:樊川(因为杜牧,字牧之,号樊川)。杜牧还叫:杜紫微(曾任中书舍人(中书省别名紫微省))。后来还叫:小杜(晚唐成就颇高)。又后来了区别于杜甫,又与李商隐合叫:小李杜。

所以这个杜牧的名字太多太多了,大家可以简单的看下,但是“诗圣”这个还是大家最为熟悉的哦。

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为什么被合称为“小李杜”?

“小李杜”即诗人李商隐和杜牧。他们都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小李杜”这是人们对他们的爱称。

李商隐(约812~约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属河南)。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人排挤,潦倒终身。擅长律、绝,富于文采,具独特风格,著有《李义山诗集》。代表作有《锦瑟》、《夜雨寄北》等。无题诗是李商隐诗歌中最富有特色的部分。

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

那么人们为什么要称他们为“小李杜”呢?我想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为了区别大家记忆。李商隐是唐代有较大影响的诗人。可以说他与杜牧齐名,并在一起称为李杜,但为了与同时代的李白、杜甫区别开来,所以又称小李杜。

二是从文学成来看。“大李杜”的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杜甫则是现实主义诗人,他们都是我国文学史上绝对的大家,他人难以逾越。而李商隐和杜牧就只能排在他们之后,所以用“小李杜”来和“大李杜”来分开。

三悬以长为尊。李白、杜甫在前,他们年长于李商隐和杜牧。不管怎么来说,也不可能把前面李白、杜甫称小李杜而把后来的李商隐和杜牧称大李杜。所以,按中国人的习惯只能把李商隐和杜牧称“小李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休声美誉什么意思?休声美誉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484 字

+ 加入清单

汉献帝刘协本来还当不了汉朝皇帝,是因为董卓入住朝廷,他把刘辩废掉,才让刘协有机会当这个皇帝。董卓这番举动,也让刘辨成了东汉唯一一位被废黜的皇帝。不过当时汉室政权已经被极大削弱,董卓就不能直接挟持汉少帝达到同样的效果么,为什么还要专门扶持刘协上位。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休声美誉”,就和这起事件有关,董卓也算老谋深算之人,一起来看看背后的真相是怎样的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回,发生在董卓废掉少帝、另立献帝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董卓和李儒。原文如下:

九月朔,请帝升嘉德殿,大会文武。卓拔剑在手,对众曰:“天子暗弱,不足以君天下。今有策文一道,宜为宣读。”乃命李儒读策曰:“孝灵皇帝,早弃臣民;皇帝承嗣,海内侧望。而帝天资轻佻,威仪不恪,居丧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皇太后教无母仪,统政荒乱。永乐太后暴崩,众论惑焉。三纲之道,天地之纪,毋乃有阙?陈留王协,圣德伟懋,规矩肃然;居丧哀戚,言不以邪;休声美誉,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兹废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请奉陈留王为皇帝,应天顺人,以慰生灵之望。”

李儒读策毕,卓叱左右扶帝下殿,解其玺绶,北面长跪,称臣听命。又呼太后去服候敕。帝后皆号哭,群臣无不悲惨。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董卓进入洛阳后,利用吕布杀死了丁原,控制了洛阳的军队。接着,董卓由于袁绍发生冲突,袁绍不得不被迫离开洛阳。至此,董卓再无后顾之忧,便趁着少帝上朝之际,公然让谋士李儒宣读策文,废掉了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李儒在策文中所提到的“休声美誉”,意为美好的声誉。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董卓为何改立刘协为帝呢?小说作者在《三国演义》中给出了一个理由,说是董卓认为“今上(指刘辩)懦弱,不若陈留王(指刘协)聪明好学”,这个说法也与历史记载近似,在《三国志•董卓传》注引《献帝纪》中曾经提到:“卓与帝语,语不可了。乃更与陈留王语,问祸乱由起;王答,自初至终,无所遗失。卓大喜,乃有废立意。”

不过,由此却引申出了另外一个问题:既然无论是谁当皇帝,都会沦为董卓的傀儡,董卓又为什么一定要大费周章废掉刘辩而改立刘协呢?这说清楚这个问题,还要从刘辩和刘协的身世说起。

少帝刘辩生于汉灵帝嘉平五年(公元176年),他是汉灵帝与皇后何氏所生。何氏的哥哥也就是大将军何进,外戚集团的首脑。而后来的汉献帝刘协则是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母亲是汉灵帝的妃子王荣。其母王荣在生下刘协后不久便遭皇后何氏毒杀。与哥哥刘辩相比,童年时期的刘协可谓历经坎坷。

尽管刘协的年纪小于刘辩,但在汉灵帝的心中,刘辩举止轻浮,没有帝王应有的气质。故此,汉灵帝曾经倾向于立刘协为太子。但由于碍于当时的继嗣传统,迟迟没有下定决心。等到了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9年),汉灵帝病逝之前,他将刘协交给自己最为信任的宦官蹇硕,做好了一旦自己驾崩就由蹇硕辅佐刘协登基的准备。

汉灵帝病逝后,蹇硕打算先除掉何进,铲除何氏一党,让刘协顺利登基。不料还没等蹇硕动手,何进就抢先一步将蹇硕杀死,刘协因此失去了登基的机会,刘辩登上了皇位。

对于董卓而言,刘辩代表的是外戚集团,而刘协才是汉灵帝心中最为合适的皇位继承人。因此,董卓进京后提出废掉刘辩改立刘协为帝,目的是希望通过此举赢得士大夫集团的好感,为自己的专权创造有利条件。不过,令董卓没有想到的是,士大夫集团对于自己这个来自“边鄙之地”的武夫并无好感。无论他是否进行废立之举,士大夫集团都会与其反目。而董卓此次的废立之举,恰恰给了士大夫集团们一个绝佳的借口,诸侯讨董之战也因此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杜荀鹤是杜牧的儿子吗 杜牧和程氏关系介绍

全文共 1204 字

+ 加入清单

相传诗人杜荀鹤杜牧儿子,是杜牧和他的小妾程氏所生。杜牧的作品《清明》实际上就很隐晦的讲述了他的这段感情故事,只是旁人很难看出,其中的心酸和不舍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读过这首诗的朋友,应该很难想到这首七言绝句竟然隐藏了这样的内容,看来杜牧也是一位性情中人。如果这个说法属实,为何当年杜牧不能和程氏还有自己的儿子在一起呢?下面就来了解下这段历史吧。

大诗人杜牧有一首流传千古的清明诗,穿插着诗人和一个歌舞伎,那段缠绵悱恻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杜牧做了黄州刺史,赴任时,下属为他接风洗尘,请了当地有名的歌舞妓程氏前来助兴。杜牧爱上程氏

这程氏名伎的名号可不是白担虚名的,美丽非凡,像桃花仙子一样,娇艳欲滴的脸庞,配上着清澈如湖水的眼睛,满腹诗书,使人见之忘俗。整个宴会过程中,杜牧这双欣赏的眼睛都注视着这程美女,才子佳人的故事就此开启。

甜蜜的日子总是太短暂!杜牧的夫人不接受程氏,不允许程氏进家。无奈,杜牧只好把程氏安置在外。几年后杜牧调任湖州刺史。

杜牧走后,程氏收拾行李前往湖州,这时的程氏已经有孕在身,行动不便,偏又碰到绵连阴雨,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了湖州的杏花村,在杜牧的好友杜筠家住了下来。

忙完公事的杜牧赶到杏花村,看望爱妾程氏。程氏哭诉了一番后,把自己在路上见闻有感而发写出来: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别了酒家问牧童,

那里才是杏花村。杏花村背后的故事

后来程氏产下一子,取名杜荀鹤,也就是唐末大诗人。第二年的春天,杜牧前来看望,逢清明阴雨连绵,走在泥泞的路上,想起了去年程氏写的诗,于是就和了一首,也就这首流传千古的《清明》。

几年后,杜牧又调任睦州,本想带走程氏,可是夫人以死相阻。这时的程氏因为有了孩子不能千里奔波,无奈只好留下。上任后的杜牧,因为各种压力和打击,再加上对爱妾的深深思念,不久病倒了,带着无限的遗憾去世了。

程氏为了把儿子抚养大,嫁了乡下一个老实的农人。

从此以后,程氏卸下罗裙换上粗布衣服,把心爱的琵琶收拾了起来,粗茶淡饭,从事繁重的农活。无论怎样的苦难她都没有放弃,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培养好她的儿子。

在乡间无忧无虑的儿子,却不爱读书,看到书就头疼,不是溜走捉鱼虾,就是上树掏鸟窝,这可愁坏了程氏。

一天,程氏拿出这首《清明》读给儿子听,并告诉儿子他的父亲就是大诗人杜牧。儿子震惊了,他原本以为这个老实巴交的农人就是自己的父亲呢,以为他就属于这乡间土地,从没想过别的什么。

原来自己的父亲是大诗人杜牧,母亲为了自己没少吃苦,而自己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真是太不应该了。说来也奇怪,这小子忽然开窍了,像变了一个人,变得热爱读书学习了。

后来程氏的这个儿子也成了一个大诗人,授予翰林学士。

一首《清明》,深埋着杜牧和歌伎的爱情故事,那清明的雨水,泥泞的道路,仿佛穿越千年,让行人泣泪。

【作者简介】刘翠,女,生于小说鼻祖干宝故里__新蔡,爱好文学、音乐,驻马店市作家协会会员,有多篇文章发在各种媒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唐诗七言绝句谁最强?是七绝圣手王昌龄,还是春风十里的杜牧?

全文共 1344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唐诗其实那当然就是在唐朝这个时候是非常的发达的呀,既然是发达那就是这个东西应该就是扎堆的存在的,那就是会出现谁是最厉害这件事情了,那么到底谁最厉害呢?今天我们就拿唐诗里面的七言绝句来做比较吧,看看到底谁更加的厉害,谁更强!感兴趣的网友也一定别错过了,欢迎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

王昌龄在世时就享有诗名,被誉为“诗家夫子王江宁”,把他比作诗歌中的孔子,后人还称他为“七绝圣手”。

绝句这种形式在王昌龄以前并不是最常见的诗体。南北朝时期都是以长篇大作,或是五言诗为主流,当时的鲍照开始大力的推广七言的诗。

到了唐朝初期,绝句也不是很流行。王昌龄爱做绝句,他一生留下了七十多首诗,其中大部分都是七言绝句,如果没有王昌龄,七言绝句恐怕在后期不会这么流行。

但是在清代蘅塘退士选编的《唐诗三百首》的七言绝句条目下,王昌龄只有三首入选,入选最多的是晚唐杜牧,多达九首。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遣怀》: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金谷园》: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这九首大半都是挺脍炙人口的佳作,其它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都没有收录,从诗的艺术性和传诵度来说,杜牧确是挺强的。那么问题来了,七言绝句到底谁最强呢?我们再来看王昌龄的,入选《唐诗三百首》的有三首。

《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春宫怨》: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王昌龄入选的这首《春宫曲》好多人都很陌生,这就涉及到蘅塘退士的选诗标准:“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估计他免不了以儒家知识分子的眼光看问题,收录了不少质量一般的应制诗和宫体诗,而好多在百姓间“脍炙人口之作”却没有入其法眼。比如王昌龄的其它堪称千古绝唱的七言绝句。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送柴侍御》: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从数量上,王昌龄似乎确实不如杜牧,但是,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评价文人的作品第一往往会有很大的争议,对于王昌龄和杜牧,到底谁的七言绝句最强,历代评论家都各执一词,大家觉得如何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遣怀杜牧全诗拼音 遣怀杜牧翻译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落魄江南载酒行luò pò jiāng nán zài jiǔ xíng,楚腰纤细掌中轻chǔ yāo xiān xì zhǎng zhōng qīn。十年一觉扬州梦shí nián yī jiào yáng zhōu mèng,赢得青楼薄幸名yíng dé qīng lóu bó xìng míng。

原文及翻译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翻译:困顿江湖饮酒作乐放纵而行,揽着美人细腰醉看歌舞轻盈。扬州十年好像做了一个大梦,只落得青楼薄情负心的声名。

赏析

《遣怀》是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杜牧在黄州刺史任上,为追忆十年前的扬州岁月而作。全诗表面上是抒写自己对往昔扬州幕僚生活的追忆与感慨,实际上发泄自己对现实的满腹牢骚,对自己处境的不满。此诗流传很广,在后世尤其得到文人的激赏。

前两句再现诗人蹉跎时日、沉迷声色的生活状况;后两句抒发感慨,表现悔悟、自责以及欲将振作之意。这首七绝用追忆的方法入手,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三、四两句固然是“遣怀”的本意,但首句“落魄江湖载酒行”却是所遣之怀的原因。前人评论此诗完全着眼于作者“繁华梦醒,忏悔艳游”,是不全面的。诗人的“扬州梦”生活,是与他政治上不得志有关。因此这首诗除忏悔之意外,大有前尘恍惚如梦,不堪回首之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杜牧是哪个朝代的 杜牧是什么朝代的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杜牧是唐朝的,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以及散文家。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今陕西西安人。在诗歌方面成就颇高,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人物简介

杜牧是唐朝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流传至今的也有不少,在诗歌方面成就颇高,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杜牧的文学创作涉及到诗、赋、古文等多个方面,杜牧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杜牧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铃兰的美誉有哪些?起源于哪里?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铃兰的美誉繁多,因为铃兰极具典雅柔美的女性气质,因此称它为谷中之百合、女人的眼泪、天堂之梯。浪漫的意大利人给了铃兰“世界之福”的名字。古老的中国,铃兰又名“君影草”,它生长在沟谷林下,藏于寂寞的深山,花自芬芳,与幽兰相伴,藏于深山不以无人而不芳,正是“君当如兰”的寓意。

铃兰花的花语是幸福,传说只要收到铃兰花就会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 铃兰花只伴着五月的春风开放,它的花语是幸福再来。在许多国家都把赠送铃兰代表是祝愿别人幸福,铃兰的花朵像小铃铛,就像幸福的摇铃一样,每天提醒着人们要追求自己的幸福。

铃兰是一种名贵的香料植物,它的花可以提取高级芳香精油,它的全草可入药,花朵莹洁高贵,精雅绝伦,香韵浓郁,是很好的观赏植物,铃兰落花在风中飞舞的样子就像下雪一样,因此铃兰的草原也被人们称为银白色的天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白如云、绿如梦、洁如雪、香如兰”是什么茶系的美誉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白茶。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系之一,有着“白如云、绿如梦洁如雪香如兰”的美誉。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白茶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预防中暑的好办法就是平常多喝茶,六大茶类中的绿茶、白茶、黄茶都可以起到预防中暑的作用。

白茶的品尝方法如下:

观色:白茶鲜叶越嫩、越饱满,白化程度越强,制成的干茶越显金黄,品质越高,越显尊贵。

闻香:嫩香是大山坞白茶的特色之一,无论是干茶还是冲泡后的茶汤,嫩香越浓,越持久,品质越高。

赏奇:用95摄氏度左右开水冲泡,切勿加盖,至三分钟后,观白茶舒展,还原呈玉白色,叶片莹薄透明,叶脉翠绿色,叶底完整均匀、成朵,似片片翡翠起舞,颗颗白玉卧底,汤色嫩绿明亮,此时,白茶的独特性状达到至纯至美。

品评:待茶汤凉至可入口时,细细品味,滋味鲜爽,唇齿留香,进入最高境界。

添水:待茶汤饮至茶杯的三分之一时,添加开水再饮,一般冲饮三次为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