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修理厂的管理规章制度整理【精品20篇】

怎么更换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下面请看操作。

浏览

1350

文章

1000

篇1:项目管理师知识点

全文共 4417 字

+ 加入清单

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的约束下,通过项目经理和项目组织成员的合作,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项目管理师知识点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知识点

局域网协议 局域网技术由于具有规模小、组网灵活和结构规整的特点,所以极易形成标准。事实上,局域网技术也是所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中标准化程序最高的一部分。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议IEEE早在20世纪70 年代就制定了三个局域网标准:IEEE 802.3(CSMA/CD,以太网)、802.4 (Token 174 Bus,令牌总线)、802.5 (Token Ring,令牌环)。由于它已被市场广泛接受,所以IEEE 802系列标准已被ISO采纳为国际标准。而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像802.7 (FDDI ), 802.3u(快速以太网)、802.11(无线局域网)、802.12(100VG-AnyLAN ), 802.32(千兆以太网)等新一代网络标准。局域网协议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上的。

1.以太网(IEEE 802.3) 以太网采用的是“存取方法”,是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CSMA/CD )技术。 现在以太网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而且现在还在继续向前发展。 ·IEEE 802.3中所定义的标准局域网,速度为10Mb/s,传输介质为细同轴电缆; ·IEEE 802.3u中所定义的快速以太网,速度为l 00Mb/s ,传输介质为双绞线; ·IEEE 802.32中所定义的千兆以太网,速度为1000Mb/s,传输介质为光纤或双绞线。

(1)存取方法。虽然以太网技术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它们所采用的“存取方法”都是基于CSMA/CD发展而来的。CSMA /CD(Carrier-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载波侦听多路传送碰撞检测技术。它让整个网络上的设备都以竞争的方式来抢夺传送数据的权力,它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

每当网络上的设备将数据送上传输线路时,都事先监听传输线路上是否有数据正在传输,如果没有,就将数据包送出去; 如果侦测到线路上正好有数据在传输,则继续监听网络,直到数据传输结束,再将自已在传送的数据传送出去; 还有一种情况是网络上有两台电脑同时要开始传输数据,而同时开始监听,这时线路恰好是空闲的,两台机器同时通过传输线路传输数据,这时就发生了“碰撞”。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两台电脑同时终止传送,然后继续监听线路。

(2)802.3 10Mb/s以太网。这个标准是由IEEE 802.3委员会根据以太网技术总结出来的一个标准。它定义了一系列面向不同的传输媒介的、传输速率为10Mb/s的以太网规范。用以下表示法来区别: 其中定义过10BASE5, 10BASE2, 10BASE-T, IOBASE-F等几种(需要注明的是,其中10BASE-T与 10BASE-F的最后一项就是以线缆类型进行命名的,其中T代表双绞线,F代表光纤)。表10-4是对它们进行的简单介绍。

(3) 802.3u 100Mb/s快速以太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10Mb/s的网络传输速度实在无法满足日益增大的网络的需求。人们就开始寻求更高的网络传输速度。但是由于 802.3 已被广泛应用于实际中,所以为了能够在它的基础上进行轻松升级,802.3u 充分考虑到了向下兼容性:它采用了非屏蔽双绞线(或屏蔽双绞线、光纤)作为传输媒介,采用与 802.3 一样的介质访问控制层CSMA/CD 。802.3u常称为快速以太网。 根据实现的介质不同,快速以太网可以分为100BaseTX, 100BaseFX和100E aseT4三种,如表10-5所示。

(4)802.3z 1000Mb/s 千兆以太网。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随着各种新的网络技术的推出,仅有100Mb/s传输速度的以太网似乎已经发展到了极限,“以太网被淘汰了”的说法让以太网技术一度低迷。许多对网络速度要求更高的计算机网络不得不采用一些新的网络技术(如ATM技术)来解决他们的问题。然而,1000Mb/s 的千兆以太网的推出,如同给以太网技术注入一剂“强心针”,使以太网技术迅速重新崛起。

它在780nm光纤上或超5类非屏蔽双绞线上运行。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给千兆以太网提供更好的传输媒介,非屏蔽双绞线也推陈出新,不断地发展。首先是在 5 类双绞线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以 175 适应千兆以太网的需要,接着又发展到了超5类、6类线。 IEEE 802.3z的出现向世人证明了以太网的“青春仍在”,而研究以太网技术的科学家们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进一步研究,而是大胆地推进了万兆以太网的研究工作,我们拭目以待,相信以太网的奇迹仍然会出现。

2.令牌环网/IEEE 802.5 令牌环网是业界老大 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于20 世纪 70年代开发出来的,至今仍然沿用于IBM内部局域网的一种局域网技术。它在局域网中的流行性仅次于以太网。它还有一种变形,就是令牌总线/IEEE 802.4. 它的传输介质虽然没有明确定义,但主要基于屏蔽双绞线、非屏蔽双绞线两种。它的拓扑结构可以有多种:环型(最典型,是原意)、星型(实际上采用得最多)、总线型(一种变形)。

(1)存取方法—令牌环控制。首先,令牌环网在网络中传递一个很小的帧,称为“令牌”,只有拥有令牌环的工作站才有权力发送信息。 令牌在网络上依次按顺序传递。 当工作站要发送数据时,等待捕获一个空令牌,然后将要发送的信息附加到后边,发往下一站,如此直到目标站,将令牌释放。 如果工作站要发送数据时,经过的令牌不是空的,则等待令牌释放。

(2)与以太网的比较。Examda提示: 我们明显感觉到令牌环网的缺点,那就是协议过于复杂,所以造成了不必要的带宽开支,使令牌环网的速度比以太网慢得多。 当然,令牌环网也有它的优点,它可以定制每个站持有令牌的时间,使整个网络是“确定性”的。表10-6所示的是对以太网、令牌环网及它的变形令牌总线进行的综合比较。

看过“项目管理师知识点“

软考项目管理知识点

1.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把测试对象看做一个空盒子,不考虑程序的内部逻辑结构和内部特性,只依据程序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的功能是否符合它的功能说明,又称为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 黑盒测试方法主要是在程序的接口上进行测试,主要是为了发现以下错误。 .是否有不正确或遗漏了的功能;在接口上,能否正确的接收输入,能否输出正确的结果; ·是否有数据结构错误或外部信息访问错误;性能上是否能够满足要求;是否有初始化或终止性错误; .黑盒测试需要在所有可能的输入条件和输出条件中确定测试数据,以检查程序是否都能产生正确的输出;有时测试数据量太大,是不现实的。 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等价类划分。等价类划分是一种典型的黑盒测试方法,使用这一方法时,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只依据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设计测试用例。该方法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为若干个部分,然后从每一部分中选取少数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

(2)边界值分析。边界值分析也是一种黑盒测试方法,是对等价类划分方法的补充。人们从长期的测试工作经验得知,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在输入范围的内部。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使用边界值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应当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边界值分析方法选择测试用例的原则在很多方面与等价类划分方法类似。

(3)错误推测法。人们也可以靠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从而有针对性地编写检查这些错误的例子。其基本思想是: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情况,根据它们选择测试用例。

(4)因果图。如果在测试时必须考虑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可使用一种适于描述多种条件的组合,相应产生多个动作的形式来设计测试用例,这就需要利用因果图。这种方法最终生成的就是判定表。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

(5)功能图。它用功能图FD(Functional Diagram)形式化地表示程序的功能说明,并机械地生成功能图的测试用例。功能图模型由状态迁移图和逻辑功能模型构成,状态迁移图用于表示输入数据序列以及相应的输出数据,在状态迁移图中,由输入数据和当前状态决定输出数据和后续状态。逻辑功能模型用于表示在状态中输入条件与输出条件之间的对应关系。测试用例则是由测试中经过的一系列状态和在每个状态中必须输入/输出数据满足的一对条件组成。

2.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把测试对象看做一个透明的盒子,它允许测试人员利用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和有关信息,设计或选择测试用例,对程序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通过在不同点检查程序的状态,确定实 40 际的状态是否与预期的状态一致,又称为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 白盒测试主要对程序模块进行如下检查:

·对程序模块的所有独立的执行路径至少测试一次; .对所有的逻辑判定,取“真”与取“假”的两种情况都至少测试一次; .在循环的边界和运行界限内执行循环体; .测试内部数据结构的有效性等。

逻辑覆盖 逻辑覆盖是以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为基础的设计用例的技术。它属白盒测试,包括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一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路径覆盖等。

·语句覆盖:就是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每一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判定覆盖: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取真分支和取假分支至少经历一次,又称为分支覆盖。

·条件覆盖: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每个条件的可能取值至少执行一次。

·判定一条件覆盖: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判断中每个条件的所有可能取值至少执行一次,每个判断中的每个条件的可能取值至少执行一次。

·条件组合覆盖: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每个判断的所有可能的条件取值组合至少执行一次。

·路径覆盖: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覆盖程序中所有可能的路径。

3.α测试和β测试 在软件交付使用之后,用户将如何实际使用程序,对于开发者来说是不知道的。通常在软件发布上市之前需要进行α测试和β测试。 α测试是由一个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试,也可以是公司内部的用户在模拟实际操作环境下进行的测试。α测试的目的是评价软件产品的FLURPS(功能、局域化、可使用性、可靠性、性能和支持)。尤其注重产品的界面和特色。 α测试可以从软件产品编码结束之时开始,或者在模块(子系统)测试完成之后开始,也可以在确认测试过程中产品达到一定的稳定和可靠程度之后再开始。 β测试是由软件的多个用户在实际使用环境下进行的测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公共管理理论有哪些

全文共 2072 字

+ 加入清单

公共管理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维护与实现公共利益。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公共管理基础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1、公共管理基础知识——公共管理学的学科范围

1、对公共管理学的三种不同理解

a、将公共管理学等同于公共行政学,这种用法常见于日常公共部门管理活动中,也来自于坚持传统的公共行政范式或途径的学者

b、把公共管理学当作公共行政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关于公共行政的项目设计、组织结构化、政策和管理计划,经由预算系统的资源培植、财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评估和审计的应用方法论方面的总的看法。

c、将公共管理学看作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和政策分析的一种新途径、新范式或新的学科框架。

2、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管理学是一个研究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实践的学科,可以将它界定为一门综合地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公共管理组织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学科。它的目标是促使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更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或者说,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组织如何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的学问。

3、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第一,就研究对象与范围来说,公共管理不仅仅研究政府机关特别是行政官僚,而且把研究的范围扩大到其他政府机关和非盈利组织或第三部门甚至私人部门的公共方面。

第二,公共管理学更具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

第三,公共管理学将研究焦点由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的内部取向转变为外部取向第四,公共管理学也涉及大量的公共行政学所没有设计的其他主题,如公共物品,公共选择等

第五,公共管理学既是实证的,又是规范的

第六,公共管理学将自身建立在当代公共部门管理的实践尤其是政府改革的实践基础上是从政府改革的实践中产生新的理论范式,反过来指导这种实践模式。四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看过“公共管理基础知识“

2、公共管理基础知识——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

1、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

公共行政: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重点关注内部定向,机构和人员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公共管理:尽管公共管理也包含了公共行政的许多内涵,但有以最低的成本取得目标以及管理者为取得结果负责的内涵。所以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取得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2、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

公共部门:是公共事物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已经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的公共部门是仅包括政府决策的产生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

公共物品:是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与公共物品相对应的是私人物品即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等特征的物品。

3、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

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的管理都包含了合作团体的活动,而且所有的大组织都必须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如计划、组织、人事预算等。但是公共管理在许多重要方面是与私人管理存在差别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

二、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

三、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

四、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更加复杂和严格。

4、治理与善治

治理概念定义繁多,可泛指任何一种活动的协调方式。

善治是90年代后,世界银行提出的口号,它主要包括合法、法治、负责、透明、有效的政府成了善治的基本要素,成为规范政治权利的主要标准。

3、公共管理基础知识——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兴起

该领域发生了三次重大的范式转变,即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到公共政策分析再到公共管理学

1、对传统公共行政学范式的批评

无论是政策分析途径还是公共管理途径,都可以看作是对传统的公共行政学途径的过时或者失效所做出的一种反应,是作为它的竞争或替代途径而出现的。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形成的,并在60年代中期以前一直居于支配地位的传统公共行政学范式是建立在科层制理论和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基础上的,它将自己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行政组织或官僚体制上,以组织的内部取向,注重机构,过程和程序以及行政原则的研究,并以行政效率作为追求的最高目标。2、公共管理范式的出现、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公共管理途径在美国大学的公共政策学院和商学院逐渐成长起来,几乎同时出现了出现了二种不同的公共管理途径:一种是公共政策学院的—政策途径,简称“P途径”另一种是商学院的---商业途径简称“B途径”。B途径强调将工具管理和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公共部门的管理研究中,并仍然关注组织结构与过程。

P途径来自公共政策学院,它强调政治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重视规范研究,并关心改善管理绩效,主张从经验中学习,重视吸取经验教训并加以传播,促进政治执行官与资深管理者的对话。

经过20世纪七八十年的孕育和发展,公共管理的B途径与P途径逐渐融合,形成公共管理的新范式。1991年第一次美国的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在雪城大学召开,可以说是公共管理新范式诞生的象征性标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物流的管理知识

全文共 1462 字

+ 加入清单

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物流管理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物流信息系统的结构

物流系统包括运输系统、储存保管系统、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系统、物流信息系统等方面,其中物流信息系统是高层次的活动,是物流系统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涉及到运作体制、标准化、电子化及自动化等方面的问题。由于现代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相关的关系型数据库、条码技术、EDI等技术的应用使得物流活动中的人工、重复劳动及错误发生率减少,效率增加,信息流转加速,使物流管理发生了巨大变化。

物流管理的定义

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

需要而对商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规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经济地理学(二级学科)。

物流(logistics)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实现合理化服务模式和先进的服务流程。物流是随商品生产的出现而出现,随商品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所以物流 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的经济活动。

物流管理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对物流活动诸要素的管理,包括运输、储存等环节的管理;对物流系统诸要素的管理,即对其中人、财、物、设备、方法和信息等六大要素的管理;对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的管理,主要包括物流计划、质量、技术、经济等职能的管理等。

物流管理科学是近一二十年以来在国外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它是管理科学的新的重要分支。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人们逐渐发现,企业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的竞争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产品质量的好坏也仅仅是一个企业能否进入市场参加竞争的敲门砖。这时,竞争的焦点开始从生产领域转向非生产领域,转向过去那些分散、孤立的,被视为辅助环节而不被重视的,诸如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领域。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在这些领域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创造"第三个利润源泉"。 物流管理从此从企业传统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和学科范围。物流管理科学的诞生使得原来在经济活动中处于潜隐状态的物流系统显现出来,它揭示了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的内在联系,它的发展和日臻完善,是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

物流管理知识

物流管理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的。

相关阅读:物流信息系统

是指由人员、设备和程序组成的、为物流管理者执行计划、实施、控制等职能提供信息的交互系统,它与物流作业系统一样都是物流系统的子系统。所谓物流信息系统,实际上是物流管理软件和信息网络结合的产物,小到一个具体的物流管理软件,大到利用覆盖全球的互联网将所有相关的合作伙伴、供应链成员连接在一起提供物流信息服务的系统,都叫做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的分类

按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分类:事物处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高层支持系统、企业间信息系统。按管理决策的层次分类:可分为物流作业管理系统、物流协调控制系统、物流决策支持系统。按系统的应用对象分类:面向制造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面向零售商、中间商、供应商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面向物流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3PLMIS) 、面向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按系统采用的技术分类:单机系统、内部网络系统、与合作伙伴、客户互联的系统。

看过“物流的管理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防触电安全知识资料整理培训

全文共 2861 字

+ 加入清单

触电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多种多样,要预防触电的发生首先就要学习相关的用电安全知识,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关于防触电安全知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防触电安全知识:触电及触电急救

1、急救要点:动作迅速、救护得法 急救要点 急救方针:迅速、就地、正确、坚持 急救方针 真死的判断:(1)、瞳孔扩大;(2)、关节疆硬;

(3)、出现尸斑(4)、心跳呼吸 真死的判断 停止。(5)使触电者 解脱电源

2、脱离低压电源方法:“拉、切、拽、垫”;

3、脱离高压电源方法:打电话停电、使绝缘工具、抛裸金属软 线;

4、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注意事项(1)不得采用金属或潮湿的物品作为工具; (2)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皮肤和潮湿的衣服; (3)救护人宜用单手(右手)操作; (4)做好预防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坠落或摔死的措施; (5)切断电源应考虑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人。

5、触电者未失去知觉的救护措施:让触电者在通风暖和处静卧休息,恢复后并送医院诊 治和监护。

6、对有呼吸、有心跳但昏迷的抢救方法(1)让触电者通风暖和静卧休息;(2)通知医院;(3) 嗅阿摩尼亚气味或按压人中穴位;(4)宽衣解带。恢复 后送医院诊治和监护。

7、对有呼吸、无心跳的抢救方法 P343 采用 胸外挤压法,操作频率每分钟80次。要领:压点要正确, 心窝稍高,两乳头间略低,胸骨下三分之一处,下压3—5 厘米,慢点压快点放。恢复后并送医院诊治和监护。

8、电气火灾的扑救: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发生火灾断电灭火的的注意事项①遵守规定操作拉闸的程序,切勿带负荷拉隔间开关(刀闸);②紧急切断电源时,切断地点要选择适当;③需要断电的,应迅速断电,向负责人说明情况;④夜间发生火灾,切断电源时,做好临时照明。

9、带电灭火的安全要求①灭火器材与带电部分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博, 并戴绝缘 手套; ②带电灭火应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剂;如不能用泡沫灭火器 ③做好保护措施才能采用泄漏电流小的喷雾水枪灭火;将金属喷 嘴接地 ④对架空线灭火时,人体位置与带电体之间仰角不超过45度; ⑤遇带电导线断落地面,避免跨步电压,必须穿绝缘靴(鞋)。

防触电安全知识:生活用电

(2)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家庭电路中的两根电线,一根是火线,一根是零线。使用测电笔时,用手接触笔尾的金属,笔尖接触电线或与电线相连的导体。如氖管发光则接触的是火线,不发光,则接触的是零线。

(3)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4)日常用电应特别警惕本来不应该带电的物体带了电,本来应该绝缘的物体导了电。因此应该注意:①防止绝缘部分破损;②保持绝缘部分干燥;③避免电线跟其它金属物接触;④要定期检查及时修理。⑤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赶快拉断开关或用干燥木棍将电线挑开,绝不能用手去拉。

防止触电的常用技术措施有:绝缘、屏护、间距、接地、接零、加装漏电保护装置和使用安全电压等。在完善技术措施的前提下,还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1.绝缘、屏护和间距是最为常见的安全措施

它是防止人体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以及防止短路、故障接地等电气事故的主要安全措施。

(1)绝缘。就是用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瓷、玻璃、云母、橡胶、木材、胶木、塑料、布、纸和矿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绝缘材料。应当注意,很多绝缘材料受潮后会丧失绝缘性能或在强电场作用下,会遭到破坏,丧失绝缘性能。

(2)屏护。即采用遮拦、护罩、护盖箱闸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电器开关的可动部分一般不能使用绝缘,而需要屏护。高压设备不论是否有绝缘,均应采取屏护。这样不仅可防止触电,还可防止电弧伤人。

(3)间距。就是保证必要的安全距离。间距除用于防止触用或过分接近带电体外,还能起到防止火灾、防止混线、方便操作的作用。在低压工作中,最小检修距离不应小于0.1m。

2.接地和接零

接地是指与大地的直接连接,电气装置或电气线路带电部分的某点与大地连接,电气装置或其他装置正常时不带电部分某点与大地的人为连接,都叫接地。接地分为正常接地、故障接地和保护接地。正常接地即人为接地。故障接地即电气装置或电气线路的带电部分与大地之间意外的连接。保护接地即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外露的不带电导体意外带电造成危险,将该电气设备经保护接地线与深埋地下的接地体紧密连接起来。由于绝缘破坏或其他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都应采取保护接地措施。如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照明器具及其他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应予以接地。一般低压系统中,保护接电电阻应小于4Ω。

保护接零就是把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的零线紧密地连接起来。应当注意的是,在三相四线制的电力系统中,通常是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同时接地、接零,这就是所谓的重复接地保护措施,但还应该注意,零线回路中不允许装设熔断器和开关。

3.装设漏电保护装置

为了保证在故障情况下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应装设漏电流动作保护器。它可以在设备及线路漏电时通过保护装置的检测机构取得异常信号,经中间机构转换和传递,然后促使执行机构动作,自动切断电源来起保护作用。

4.加强绝缘

加强绝缘就是采用双重绝缘或另加总体绝缘,即保护绝缘体以防止通常绝缘损坏后的触电。从事服务业的实习生应认真学习安全用电知识,提高自己防范触电的能力。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掉总电源。注意电气安全距离,不进入已标识电气危险标志的场所。

防触电安全知识:施工用电须知

1、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三级配电:总配电箱(间) ,分配电箱及开关箱三级配电 两级保护:分配电箱和开关箱均必须经漏电保护开关保护,其中开关箱作为末 级漏电保护,要求其动作电流不大于 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 0.1s,分配电箱漏电保 护开关以 50 mA、70 mA 为宜。

2、制定针对性强的施工技术方案,执行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竖立正确的安全 观念意识,配备合格安全防护用品,进行严密的过程监控。建立健全安全用电管理体 系,专人负责,统一管理,切实作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3、根据施工现场外电情况编制外电防护措施,防护措施要有醒目的安全标志, 防护措施要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使用非导电材料、 并考虑到防护棚本身的安全。 《外 附 电防护措施》

4、电气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 100%。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采取三级配电二级保护措施,按规定架设施工用电线路。

6、在施工现场配电房及配电设备附近明显位置放置干粉手提式灭火器。并定期 检查,确保灭火器完好。

7、要求配电专业电工在操作时,穿戴安全防护用品,严禁违章作业。

8、要求作业班组在施工结束后切断用电设备的电源,配电箱上好锁。电工负责 检查、落实。

9、专业电工定期对漏电保护器进行一次漏电动作试验;定期进行箱内元气件检 查,对不合格元件及时进行保养或更换;项目部每月组织进行一次安全用电检查。

10、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用电宣传标志,对用电气具等进行标识。

11、严格用电管理,接线必须由持证的专业电工进行操作,其他施工人员严禁 在施工现场私拉电线。

12、施工用电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进行验收。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机房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全文共 8952 字

+ 加入清单

机房为了加强安全使用与管理,需要做好机房的防火、防盗、防病毒和防泄露等工作,并且要制定好并实施安全的管理制度。今天小编为你整理了机房的一些管理制度,希望对你有帮助!

机房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篇1

中心机房是支持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场所。为保证机房设备与信息的安全,保障机房有良好的运行环境和工作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一、校园网中心机房由网络信息中心负责管理。根据工作需要,中心机房需配备系统管理员一名,负责系统数据和系统日志备份、系统安全检查、系统相关参数的配置与软件安装;负责对机房内各类设备进行安全维护和管理。

二、系统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网络信息中心设备的运行监控,认真处理网络数据,数据损坏后须及时检查,如出现错误应立即改正;发现网络故障等问题要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关情况和操作及时记入维护日志。

三、网络信息中心机房内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各类设备、设施实行规范操作,并做好日常维护和保养。定时做好中心服务器的日志和存档工作,任何人不得删除运行记录的文档,否则追究责任。

四、网络管理、维护和开发人员要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数据资料和软件必须由专人负责保管,未经允许、不得私自拷贝、下载和外借,严禁任何人使用未经检测允许的介质(软盘、光盘等)。严禁未经许可私自在服务器上安装软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挪用和外借机房内的各类设备、资料及物品。

五、系统管理员须制定IP地址分配表、中心内部线路的布局图,给每个交换机端口编上号码,以便操作和维护。系统管理员须经常注意机房内温度、湿度、电压等参数,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六、机房内服务器、网络设备、UPS电源、空调等重要设施由专人严格按照规定操作,严禁随意开关。系统管理员的操作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系统设置。

七、网络信息中心机房的核心服务器要做好安全设定,包括端口、漏洞、补丁等,做好防范措施,要设置自动杀毒程序更新及系统补丁更新,重要数据要定期做好本地备份和异地备份。

八、网络信息中心机房的核心交换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的配置要有规划和记录,每次配置列表要备份并进行详细记录,以便故障出现时及时恢复。

九、机房的网络线路包括光纤跳线、电缆及光缆等要做好标记,方便查找。

十、管理员必须在上、下班时间检查机房设备和系统运行情况,并做好运行记录。设备(UPS电池)寿命到期,要提前提出更换方案。

十一、保持机房整洁、卫生。所有设备摆放整齐有序,不得将任何废弃物品留在机房内;不存放与工作无关的物品。机房内物品不允许私自带出。管理人员离开机房时,必须锁好门窗,如暂时离开,须随手关门。

十二、严格加强机房安全管理,采取防火防盗、防潮防雷措施。管理人员能熟练操作消防器材,每周检查一次消防器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十三、做好信息数据的安全__,一旦发现中心服务器有被侵入及恶意攻击记录,应及时采取措施制止并向主管领导报告;若发现网上有色情及政治敏感内容,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处理。

十四、做好电源及UPS管理。

1、机房内的电源开关、电源插座要明确标出控制的设备。

2、不得随便更改线路和变动开关。

3、熟悉UPS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

4、对UPS的工作异常情况要做好记录,并及时联系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5、UPS应妥善保养,每3个月放电一次。

十五、做好空调管理。

1、网络信息中心机房为保证设备良好的工作环境,应保持合适的机房温度和湿度,机房温度应保持在23℃--26℃,机房湿度应低于70%。

2、定期进行日常巡视,确保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

3、定期进行一次室外机的清理,防止因散热不良造成空调的工作异常。

4、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修。

十六、机房钥匙有专人保管,禁止外借,主任处留一份备用存档。

十七、严格执行机房人员进入登记制度。外来人员一律要进行登记,不得邀请无关人员进入网络信息中心机房参观,外单位系统、线路维护人员如要进入机房需提前与网络信息中心人员联系,批准后方可由管理人员陪同进入,并做好登记。

十八、如机房发现意外和紧急情况要及时报告单位主管,对重大事故要注意保护现场,并采取果断措施制止事态发展,同时向院领导汇报。

十九、如管理人员对上述规定执行不力或违反规定,按照学院考核办法处理。

二十、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修正时亦同。

机房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篇2

1. 目的 确保信息中心机房信息处理设施的安全,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加强机房的安全与管理,做好机房的防火、防盗、防病毒和防泄露等工作,规范机房的管理。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信息中心二层机房的管理。

3. 职责 由系统部负责此规定的执行。

4. 管理规定

1) 机房是网络服务器及网络主设备放置和运行的区域,信息中心人员必须 佩戴标识牌进入,本单位其他人员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进入机房。

2) 经过授权的人员进出机房必须填写《机房出入登记表》,并由机房管理人 员的陪同,杜绝其他非授权人员以任何理由私自进入机房。

3) 如工作需要,必须进入机房的其他人员(如系统开发人员)应填写《机 房出入登记表》,由相关人员陪同方可进入;此外,对于一段时间内需要经常出入机房的系统开发人员、动力施工人员等经信息中心主任批准后,可办理临时的身份标识牌,并在使用完毕后予以收回。

4) 未经信息中心主任授权,信息中心机房内的任何设备不准搬出机房。外 来设备也不准擅自进入机房。

5) 入机房请在门厅套鞋套或更换机房专用鞋,参观机房应提前提交报机房 管理员,安排参观时间。

6) 信息中心的保安人员,在机房有突发事件(如火灾等)时,可不经过请 示直接进入机房,协助机房管理人员处理突发事故,除此之外的其他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机房;

7) 机房内的各种服务器等重要设备,应对其实行口令保护,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工作人员才能进入系统进行操作。

8) 机房设备必须有明确的系统标签并注明责任人;责任人只对自己负责的 设备有处理权,无权动用自己负责设备以外的其他机房设备。

9) 系统管理人员进入机房时,应该检查机房内设备、电源、配电线路的可 靠运行情况,发现故障或薄弱点及时排除。

10) 机房内各种设备、物品应保持原位置、不得随意变更、移动;各种工具、 磁带、磁盘、资料用后应归放原位,并保持整齐。

11) 保持机房整洁安静,严禁在机房喧哗、吃零食、乱扔废品杂物,严禁在 机房会客及从事任何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12) 机房温湿度要求:

正常温度范围:20~25℃; 正常湿度范围:20~60%。

13) 对机房有防静电要求的设备进行维护时,维护人员应配戴防静电腕套进 行作业。

14) 发现机房内有任何烟雾或火焰,首先切断局部电源(每个值班人员均应 清楚电源开关位置,并确保其通路畅通无阻)。

15) 烟雾、火情产生处,必须立即检查原因、报警、同时采取一切措施全力 灭火,尤其应注意活动地板下的情况。

16) 对于火情严重的,必须立即报警、人员尽快撤离,并立刻启用气体灭火 系统。

17) 发现有严重水情时,立即切断电源,采取一切措施全力排水;对无法控 制的严重水情,要立即报警。

18) 机房消防安全要求:

要强化机房的日常防火管理。对计算机、服务器等设备内部的电源 及机房内部的电器设备、设施要经常进行检查。下班离开机房必须关灯锁门。除特殊需要外,一般设备应切断电源。

机房内严禁存放腐蚀性和易燃易爆物品。在机房内维修设备时尽量 避免使用汽油、酒精、丙酮、甲苯等易燃易熔剂,如确需使用时,应控制用量,随用随取。

在机房中维修设备时,应严格执行安全用电规定,并及时清除维修 使用的易燃洗剂、纸张和纸盒等。

保持机房通道畅通。机房内的信号线、电源电缆、地线及灯具等应 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铺设、安装,尤其要注意防潮防鼠咬。

保证机房配备的气体灭火系统、火灾探测器和喷淋系统时刻处于正 常工作状态。

计算机房内严禁吸烟及使用明火,不得随意在机房的电源上连接使 用任何与主机和网络服务器无关的电器设备,严禁乱动电闸和消防器材。

在机房工作的管理人员进入机房前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

机房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篇3

一、值班制度

1.技术值班人员,随时处理网络故障、解决网络问题、保持网络畅通、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可靠性水平。

2.网络值班可分为现场值班和呼叫(手机、小灵通等)值班两种形式:法定工作时间应实行现场值班,定时检查机房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光纤收发器等设备运行情况和存在问题;晚上或节假日期间,视网络应用情况,设置现场值班或呼叫值班。

3.值班人员应认真填写值班记录。

4.值班人员还应注意机房的温度和湿度,使夏季温度在20±5℃,冬季温度20±5℃,相对湿度45%~65%。

5.值班人员应每天清理机房卫生,保证机房整洁;严禁在机房内吃食物或存放食物,以防止鼠害。

二、网络管理制度

1. 网络管理员职责

网络管理员的职责如下:

(1) 网络设备管理。为主机房网络设备编号、配置、调试及故障维护。

(2) 网络服务器运行管理。为主机房服务器编号、安装系统、检查网络服务器运行日志,做好故障维护记录、更新服务器安全补丁,升级计算机杀毒软件,并进行杀毒,安装服务器应用软件,做好网络中心机房的安全工作。

(3) 网站开发及维护。主页建设、维护及版面更新,负责组织网上信息资源的开发,协助负责各部门主页建设等。

(4) 负责网络安全和__。检查网络服务器安全日志,定期检查中心设备安全。

(5) 参加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日常和假期值班。

(6)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2. 机房操作规定

网管员对机房、网络进行操作时必须经过研究发展部主管领导批准,严禁随意操作、更改机房和网络配置。重大网络操作(如系统升级、系统更换、数据转储等)应事先书面提出报告,采取妥善措施系统和数据保护性备份后,经研究发展部领导批准,方可实施操作,并填写操作记录。

3. 网络检修制度

网络检修由网络管理员进行。网络检修分为定期检修和临时检修两种。检修的项目涉及服务器、交换机、集线器、中继器、路由器、防火墙、配线架、网线、UPS电源等公用网络实体。在网络出现异常征兆或故障情况下可进行网络的临时检修。网络的临时检修包括检查、分析、确定故障设备或故障部位,并进行应急维修。

4. 账号管理制度

网络账号采用分组管理。并详细登记:用户姓名、部门名称、账号名及口令、存取权限、开通时间、网络资源分配情况等。用户账号下的数据属各个用户的私人数据,网络管理员具有管理及备份权限,其他人员均无权访问(账号当事人授权访问情况除外)。网络管理员必须严守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不得将任何用户的密码、帐号等保密信息、个人隐私等资料泄露出去。

5. 服务器管理制度

在安装服务器(或修改服务器配置)时,网管员应提出申请,并对新安装的或修改的服务器硬件、软件情况进行登记,填写“服务器配置登记(更新)表”。“服务器配置登记表”的内容包括:服务器名称及域名、CPU类型及数量、内存类型及容量、硬盘类型及容量、网卡类型及速率、操作系统类型及版本、服务器逻辑名及IP地址、支撑软件的配置、应用软件的配置、硬件及软件配置的变更情况等。

6.日志文件管理制度

每周要检查各个服务器的日志文件,良好周密的日志记录以及细致的分析经常是预测攻击,定位攻击,以及遭受攻击后追查攻击者的有力武器。察觉到网络处于被攻击状态后,网络信息管理员应确定其身份,并对其发出警告,提前制止可能的网络犯罪,若对方不听劝告,在保护系统安全的情况下可做善意阻击并向主管领导汇报。保留所有用户访问站点的日志文件,每两个月要对的日志文件进行异地备份, 备份日志不得更改,刻录光盘保留。

7. 保密制度

(1) 人员选择

应对网络工作人员进行综合考查,将技术过硬、责任心强、职业道德好的技术人员安排到网络管理工作岗位。调离人员应立即办理网络工作交接手续,并承担保密义务。

(2) 责任分散

网络安全关键岗位宜实行轮岗制,时间期限视企业情况而定;操作系统管理、数据库系统管理、网络程序设计、网络数据备份等与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相关的工作宜由多人承担;涉及网络安全的重要网络操作或实体检修工作应有两人(或多人)参与,并通过注册、记录、签字等方式予以证明。

(3) 出入管理

网站机房实行出入控制,工作人员进入网站机房要佩戴工作卡,外来检修人员、外来公务人员等进入网站机房必须由研究发展部工作人员始终陪同。并填写好相应的外来人员检修卡、外来人员参观卡。进入网站机房禁止携带与网络操作无关的物品。

8. 系统安全未经研究发展部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得改变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设备布置、服务器配置和网络参数。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未经许可的网络系统,不得篡改系统信息和用户数据。

值班人员应及时监控网络运行状况,对不成功进入、不成功访问、越权存取尝试等进行记录、整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措施。任何人不得利用计算机技术侵犯用户合法权益;不得制作、复制和传播妨害单位稳定、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

9. 病毒防治

任何人不得在网上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不得故意输入计算机病毒及其有害数据危害网络安全。网络使用者发现病毒,应立即向网络管理员报告,以便获得及时处理。

网络服务器的病毒防治宜由网络管理员负责。网络工作站的病毒防治宜由用户负责,网络管理员可以进行指导和协助。

10.器材、配件、软件管理规定

机房器材、配件、软件、工具一律不得私自外借,确因工作需要外借时,必须征得研究发展部领导同意。

11.电器安全管理规定

严禁在机房内私自配接电器;严禁在电线、电缆上悬挂、堆放物品;严禁在UPS电源上私拉乱扯用电器;UPS应妥善保养,每3个月放电一次;严禁在机房内使用或存放易燃、易爆、腐蚀性、挥发性物品;机房门外严禁堆放杂物和易燃、易爆物;严禁在机房内吸烟和乱丢烟。

机房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篇4

一、机房人员日常行为准则

1、必须注意环境卫生。禁止在机房内吃食物、抽烟、随地吐痰;对于意外或工作过程中弄污机房地板和其它物品的,必须及时采取措施清理干净,保持机房无尘洁净环境。

2、必须注意个人卫生。工作人员仪表、穿着要整齐、谈吐文雅、举止大方。机房管理制度。

3、机房用品要各归其位,不能随意乱放。

4、机房应安排人员值日,负责机房的日常整理和行为督导。

5、进出机房按要求必须换鞋,雨具、鞋具等物品要按位摆放整齐。

6、注意检查机房的防晒、防水、防潮,维持机房环境通爽,注意天气对机房的影响,下雨天时应及时主动检查和关闭窗户、检查去水通风等设施。

7、机房内部不应大声喧哗、注意噪音/音响音量控制、保持安静的工作环境。

8、坚持每天下班之前将桌面收拾干净、物品摆放整齐。

二、机房保安制度

1、出入机房应注意锁好防盗门。机房管理制度。对于有客人进出机房,机房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负责该客人的安全防范工作。最后离开机房的人员必须自觉检查和关闭所有机房门窗、锁定防盗装置。应主动拒绝陌生人进出机房。

2、工作人员离开工作区域前,应保证工作区域内保存的重要文件、资料、设备、数据处于安全保护状态。如检查并锁上自己工作柜枱、锁定工作电脑、并将桌面重要资料和数据妥善保存等等。

3、工作人员、到访人员出入应登记。

4、外来人员进入必须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全面负责其行为安全。

5、未经主管领导批准,禁止将机房相关的钥匙、密码透露给其它人员,同时有责任对信息保密。对于遗失物品的情况要即时上报,并积极主动采取措施保证机房安全。

6、机房人员对机房安全制度上的漏洞和不完善的地方有责任及时提出改善建议。

7、禁止带领与机房工作无关的人员进出机房。

8、绝不允许与机房工作无关的人员直接或间接操纵机房任何设备。

9、出现机房盗窃、破门、火警、水浸、110报警等严重事件时,机房工作人员有义务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时间到达现场,http://tongxiehui.net/by/57943.html协助处理相关的事件。

三、机房用电安全制度

1、机房人员应学习常规的用电安全操作和知识,了解机房内部的供电、用电设施的操作规程。

2、机房人员应经常实习、掌握机房用电应急处理步骤、措施和要领。

3、机房应安排有专业资质的人员定期检查供电、用电设备、设施。

4、不得乱拉乱接电线,应选用安全、有保证的供电、用电器材。

5、在真正接通设备电源之前必须先检查线路、接头是否安全连接以及设备是否已经就绪、人员是否已经具备安全保护。

6、严禁随意对设备断电、更改设备供电线路,严禁随意串接、并接、搭接各种供电线路。

7、如发现用电安全隐患,应即时采取措施解决,不能解决的必须及时向相关负责人员提出解决。

8、机房人员对个人用电安全负责。外来人员需要用电的,必须得到机房管理人员允许,并使用安全和对机房设备影响最少的供电方式。

9、机房工作人员需要离开当前用电工作环境,应检查并保证工作环境的用电安全。

10、最后离开机房的工作人员,应检查所有用电设备,应关闭长时间带电运作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的用电设备。

11、禁止在无人看管下在机房中使用高温、炽热、产生火花的用电设备。

12、在使用功率超过特定瓦数的用电设备前,必须得到上级主管批准,并在保证线路保险的基础上使用。

13、在危险性高的位置应张贴相应的安全操作方法、警示以及指引,实际操作时应严格执行。

14、在外部供电系统停电时,机房工作人员应全力配合完成停电应急工作。

15、应注意节约用电。

四、机房消防安全制度

1、机房工作人员应熟悉机房内部消防安全操作和规则,了解消防设备操作原理、掌握消防应急处理步骤、措施和要领。

2、任何人不能随意更改消防系统工作状态、设备位置。需要变更消防系统工作状态和设备位置的,必须取得主管领导批准。工作人员更应保护消防设备不被破坏。

3、应定期进行消防演习、消防常识培训、消防设备使用培训。

4、如发现消防安全隐患,应即时采取措施解决,不能解决的应及时向相关负责人员提出解决。

5、应严格遵守张贴于相应位置的操作和安全警示及指引。

6、最后离开的机房工作人员,应检查消防设备的工作状态,关闭将会带来消防隐患的设备,采取措施保证无人状态下的消防安全。

五、机房用水制度

1、禁止将供水管道和设施安装在机房内。

2、应格遵守张贴于相应位置的安全操作、警示以及安全指引。

六、机房硬件设备安全使用制度

1、机房人员必须熟知机房内设备的基本安全操作和规则。

2、应定期检查、整理硬件物理连接线路,定期检查硬件运作状态(如设备指示灯、仪表),定期调阅硬件运作自检报告,从而及时了解硬件运作状态。

3、禁止随意搬动设备、随意在设备上进行安装、拆卸硬件、或随意更改设备连线、禁止随意进行硬件复位。

4、禁止在服务器上进行试验性质的配置操作,需要对服务器进行配置,应在其它可进行试验的机器上调试通过并确认可行后,才能对服务器进行准确的配置。

5、对会影响到全局的硬件设备的更改、调试等操作应预先发布通知,并且应有充分的时间、方案、人员准备,才能进行硬件设备的更改。

6、对重大设备配置的更改,必须首先形成方案文件,经过讨论确认可行后,由具备资格的技术人员进行更改和调整,并应做好详细的更改和操作记录。对设备的更改、升级、配置等操作之前,应对更改、升级、配置所带来的负面后果做好充分的准备,必要时需要先准备好后备配件和应急措施。

7、不允许任何人在服务器、交换设备等核心设备上进行与工作范围无关的任何操作。未经上级允许,更不允许他人操作机房内部的设备,对于核心服务器和设备的调整配置,更需要小组人员的共同同意后才能进行。

8、要注意和落实硬件设备的维护保养措施。

七、软件安全使用制度

1、必须定期检查软件的运行状况、定期调阅软件运行日志记录,进行数据和软件日志备份。

2、禁止在服务器上进行试验性质的软件调试,禁止在服务器随意安装软件。需要对服务器进行配置,必须在其它可进行试验的机器上调试通过并确认可行后,才能对服务器进行准确的配置。

3、对会影响到全局的软件更改、调试等操作应先发布通知,并且应有充分的时间、方案、人员准备,才能进行软件配置的更改。

4、对重大软件配置的更改,应先形成方案文件,经过讨论确认可行后,由具备资格的技术人员进行更改,并应做好详细的更改和操作记录。对软件的更改、升级、配置等操作之前,应对更改、升级、配置所带来的负面后果做好充分的准备,必要时需要先备份原有软件系统和落实好应急措施。

5、不允许任何人员在服务器等核心设备上进行与工作范围无关的软件调试和操作。未经上级允许,不允许带领、指示他人进入机房、对网络及软件环境进行更改和操作。

6、应严格遵守张贴于相应位置的安全操作、警示以及安全指引。

八、机房资料、文档和数据安全制度

1、资料、文档、数据等必须有效组织、整理和归档备案。

2、禁止任何人员将机房内的资料、文档、数据、配置参数等信息擅自以任何形式提供给其它无关人员或向外随意传播。

3、对于牵涉到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的重要信息、密码、资料、文档等等必须妥善存放。外来工作人员的确需要翻阅文档、资料或者查询相关数据的,应由机房相关负责人代为查阅,并只能向其提供与其当前工作内容相关的数据或资料。

4、重要资料、文档、数据应采取对应的技术手段进行加密、存储和备份。对于加密的数据应保证其可还原性,防止遗失重要数据。

九、机房财产登记和保护制度

1、机房的日常物品、设备、消耗品等必须有清晰的数量、型号登记记录,对于公共使用的物品和重要设备,必须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借取和归还制度进行管理。

2、机房工作人员应有义务安全和小心使用机房的任何设备、仪器等物品,在使用完毕后,应将物品归还并存放于原处,不应随意摆放。

3、对于使用过程中损坏、消耗、遗失的物品应汇报登记,并对责任人追究相关责任。

4、未经主管领导同意,不允许向他人外借或提供机房设备和物品。

十、团队精神和相互协作

1、机房工作小组人员应树立团队协作精神。

2、任何将要发生的给其他人员工作和安排产生影响的事情,或需要与其他工作人员互相协调的事情,应先提出和协调一致,禁止个人独断独行的作风。

3、工作分工要明确,责任要到位、工作计划要清晰,工作总结要具体。

4、小组人员有义务服从工作安排,并有义务对工作安排提出更加合理化建议和意见。

5、营造民主协作的工作环境,任何人员有权利和义务组织、联络其他小组成员、主管领导等展开讨论、开展会议、及时反映问题、做到相互沟通、协同工作。

看过机房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的人还会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设立资产管理公司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全文共 1739 字

+ 加入清单

资产管理,是指一种“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信托业务的机构,对于设立资产管理公司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下面由小编为你介绍资产管理公司的相关法律知识。

资产管理

投资管理,企业管理,受托资产管理;投资顾问;股权投资;企业资产的重组、并购及项目融资;财务顾问;委托管理股权投资基金;国内贸易;投资兴办实业。(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

资产管理公司的经营范围:

(一)收购并经营金融机构剥离的本外币不良资产;

(二)追偿本外币债务;

(四)本外币债权转股权,并对企业阶段性持股;

(五)资产管理范围内公司的上市推荐及债券、股票承销;

(六)经相关部门批准的不良资产证券化;

(七)发行金融债券,向金融机构借款;

(八)财务及法律咨询,资产及项目评估;

(九)根据市场原则,商业化收购、管理和处置境内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

注:以上十二项需到银监会审批;

不需要审批经营范围:资产管理,投资管理,企业管理,供应链管理及配套服务,受托或委托资产管理业务(不含金融资产)

非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设立条件

(一)满足注册资本最低限额。

(二)有符合要求的经营场所。

(三)符合法律《公司法》规定的公司章程。

(四)有熟悉金融及相关业务的管理和评估人员。

设立资产管理公司的条件

根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第5条——第10条的规定:

(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亿元,由财政部核拨。

(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由中国人民银行颁发《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办理登记。

(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设立分支机构,须经财政部同意,并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由中国人民银行颁发《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办理登记。

(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设总裁1人、副总裁若干人。总裁、副总裁由国务院任命。总裁对外代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行使职权,负责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经营管理。

(五)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须经中国人民银行审查任职资格。

(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监事会的组成、职责和工作程序,依照《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暂行条例》执行。

资产管理公司的分类

第一类非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都通过设立资产管理业务部或成立资产管理附属公司来进行正常的资产管理业务。它们属于第一种类型的资产管理业务。基于这种正常的资产管理业务分散在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和证券经纪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业务之中。

第二类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来管理和处置银行的不良资产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美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直到九十年代初,曾经发生过一场影响很大的银行业危机。当时,美国约有1600多家银行、1300家储蓄和贷款机构陷入了困境。为了化解危机,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联邦储蓄信贷保险公司竭尽全力进行了援助,美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设立了重组信托公司(ResolutionTrustCorporation,以下简称RTC)对储贷机构的不良资产进行处置。RTC在1989—1994年经营的五年多时间,在化解金融风险,推进金融创新等方面多有建树,被公认为是世界上处置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成功典范。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正是自RTC开始,组建资产管理公司成了各国化解金融风险,处置不良资产的通行做法。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经国务院决定设立的收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和处置因收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最大限度保全资产、减少损失为主要经营目标,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我国有4家资产管理公司,即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接收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于1999年4月成立,其他三家于1999年10月分别成立。自2007年,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始商业化运做,不在局限于只对应收购上述几家银行的不良资产.(详见百度"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词条).2010年“国新资产管理公司”已获得国务院的正式批复成立,同时随着国务院即将对原有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改革方案批复,银纪资产管理公司此时应运而生,2010年,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改革与发展将深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企业安全消防管理制度

全文共 1824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层出不穷,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做出着重要的贡献。与此同时,随着企业不断地增多,对电力、火源、燃气以及其他各种可燃性材料的需求也随之增多增大,不过企业的大型火灾事故也时常发生,对企业、对社会都造成巨大的损失,也对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企业安全消防管理制度

1、总则

为了保证公司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加强和规范各部门的消防安全工作,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依据国家消防法和省消防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并汇编本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各部门的消防安全管理。

2、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做好防火、防灾工作,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应付能力,减少事故发生后对国家、企业和人员伤亡造成的损失。根据公共场所管理要求和本大楼的特点,制定本应急预防方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迅速及时地进行有条不紊的抢救、疏散和保卫工作,把因突发事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减到最低限度。

一、发生火灾时的预案:

火灾一旦发生,在专职消防队员未赶到前,全体员工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听从指挥,按此预案,各就各位,根据职责和要求,分头迅速开展火灾抢救、报警、紧急广播、开启应急通道、疏散人流、切断电源等工作。

1.火灾的扑救工作:

闻警后,义务消防队员和公司员工应利用就近、便携的消防器材和消防栓对初起火灾进行扑救,扑救工作由防火负责人即总经理领导和现场组织指挥。总经理不在时,由下列人员依次类推进行指挥:分管经理、各部室部长、主任。现场工作必须服从火灾现场总指挥的集中统一布暑。

2.火灾的报警工作:

火灾发生后在现场的第一目击者和火灾发生部门的负责人应用现有的通讯器材迅速报警,如现场目击者为多人时,应分头报警,报告防火领导小组和有关人员。报警电话“119”,报警时要讲清路名、门牌号码、交叉路口、单位名称及发生火灾部位、燃烧对象、电话号码,并在报警结束后,指定一人到路口接应消防车,并简要向消防人员讲述现场火灾情况,协助消防人员开展工作。

3.人员疏散工作:

火灾一旦发生,就近事发地的人员及保安队员,应迅速按下紧急报警按钮,在统一指挥下组织人员把守主要通道并打开所有出入口。此时原则上人员只出不进,其他人员马上到公司各楼层协助组织人员紧急疏散。

发生火灾后,二楼以上楼层的人员可以从两边楼梯进行疏散。安全通道由各楼就近人员打开,疏散工作由各楼负责人负责实施,保安队和各部门协助配合。

二、发生突然停电时的预备方案:

当发生突然停电事故时,应马上联系制技部有关人员,了解停电原因,如是短时间停电,则安定人心,坚守岗位,防止意外情况发生。如是长时间停电,则请示经理室,决定下一步应采取的措施。

发生突然停电时,财务人员不易随意离开,现金保管员应坚守柜台,保护好公司财产,等待值班长的命令,方可采取下一步措施。

制造技术部设备动力室人员应立即到低压配电间了解停电发生的原因,如是本身设备事故,能立即解决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及时解决;如不是短时间解决的,应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在查明原因后,再报告分管领导,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及所需时间,以便经理室在了解全面情况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决定;如是供电局方面的原因,应立即和供电局联系,联系电话是:5165830(济宁高新区供电所)。 同时,维修电工应立即检查备用电源是否正常工作,万一事态有其他变化时,可有一定的照明灯光和紧急电源。 经理室在了解全面情况后,布置紧急处理办法。

总机室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保证通讯联络正常或通过广播发布经理室的有关决定。

保安人员应马上到大门出口,原则上各种人员只能出不能进,疏散围观人群,防止有人趁机破坏捣乱,在接到经理室有关指示后,再采取下一步行动。

三、发生意外事件时的预备方案:

当大楼里发生各种危害性较大的意外事件时,应立即报告值班经理,协助值班经理了解事态经过及现场情况,或保护好现场,由值班经理妥善处理事故,如遇重大刑事案件不能独立处理时,立即向经理室汇报,或向110报警台报警,取得公安系统的及时帮助。

经理室在了解全面情况后,布置紧急处理办法。

保安人员应把守门口,阻止各种人员的进出,疏散围观人群,防止事态进一步的扩大或抢救受伤人员。

财务人员不得随意离开柜台,应坚守岗位,保护公司财产,等待值班长的有关命令后,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总机室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保证通讯联络正常或通过广播发布经理室的有关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酒店客房管理知识培训_酒店客房安全管理要素

全文共 3288 字

+ 加入清单

客房作为客人主要活动场地,客房管理也显得非常重要,关系到酒店的持续发展,那么你对酒店客房管理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酒店客房管理知识培训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客房部考勤制度

1、员工必须严格遵守上下班时间,不得迟到、早退。

2、按时参加各岗位例会(客房每周一至周五早八点)、(前台每周一和周四下午三点)例会不到者按旷工处理。

3、每人每周倒休一天,遇重要接待任务暂停排休,会后补休。年假按中心规定。

4、员工请病假须提前将医院诊断证明和请假单上交,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提前请假的,应及时通知领班,由领班请示经理。

5、员工请事假,须提前三天至一周上报领班,如遇人员紧缺或有重要任务,可以不予批准。事后请假一律按旷工处理。

6、严格按照规定班次上班,如有急事换班,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提前一天向领班提出申请,未经同意擅自换班按旷工处理。

7、对骗取事病假的,一经查出,视情节给予旷工或除名处理。

酒店客房管理知识培训

1、自觉遵守,要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纪律。要积极进取,爱岗敬业,善于学习,掌握技能。

2、要着装上岗,挂牌服务,要仪表端妆,举止大方,规范用语,文明服务,礼貌待客,主动热情。

3、客房服务员,每天要按程序,按规定和要求清理房间卫生,要认真细致;要管理好房间的物品,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4、安排住宿,必须有部门领导和服务中心主任签单;外来住宿人员,要有本人身份证或有效证件进行登记后,方可入住。

5、不得随意领外人到房间逗留或留宿,未经中心主任同意不准私开房间,为他人(含本校职工)提供住宿、休息及娱乐等。

6、检查清理客房时,不得乱动和私拿客人的东西,不准向学员和客人索要物品和接收礼品;拾到遗失的物品要交公。

7、不准他人随意进入前台;前台电脑要专人管理与操作,不准无关人员私自操作;打字、复印、收发传真,要按规定收费。

8、工作时间不准离岗,有事向领导请假,不准私自换班和替班,不准打扑克,织毛衣,看电视及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9、认真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特别是做好妨火防盗工作,要勤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和处理。

酒店客房安全管理六大要素

1、完善设施设备,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客房安全管理中,人员是决定性的因素,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使用先进的设备工具,能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满足宾客的安全需求。

首先,客房设施设备不仅要符合酒店的档次,其安全性能也要有保证。客房部要配合工程部做好客房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效地杜绝由于设施设备的原因而导致的安全隐患。第二,完善客房安全设施。为防止意外,客房部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设施应急系统,包括装备必须的消防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各种报警器材及客房安全装置等等,而且客房部必须保证各种安全设施始终处于正常状态、功能完好。

2、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操作程序。

科学完善的制度是维护客房安全的重要保证。根据客房安全服务的内容,在加强制度建设时必须得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建立健全涉及客房安全的各种规章制度,做好应对紧急状况的预案。由于服务制度是客房服务工作的依据,因此,在制定服务制度时一定要以宾客为本,认真考察和检测服务工作的每个环节是否会导致宾客的不安全感,确保客房服务工作能满足宾客对安全的期望。根据酒店客房的实际情况,建立《消防事件应急预案》、《防范台风工作预案》、《治安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医疗事件处理预案》等,并通过模拟演戏,加强员工培训。

第二,规范员工操作程序。管理制度制定只是形式上的,员工在具体操作中是否严格按照制度执行,这恰恰是能否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例如客房的DND处理程序,文字上的表述每个员工都很清楚,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贪图方便,见到房间打DND嫌麻烦,就完全不理会也不交班,导致客人在房间出现意外;此类事件在很多酒店都发生过,归根结底,都是规范落实不到位造成的。因此,客房部必须强化员工的制度观念,并深入研究各种控制手段来保证制度得以实施。比如,通过科学的监督保证:员工在做房时严格按照清洁服务规程对客房实施清洁消毒,防止各种疾病传播,确保客人的健康;在接待服务工作中认真执行访客制度,严格无关人员进入楼层;客房部工作钥匙的管理和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执行钥匙管理制度,以防患于未然。

第三、建立安全管理巡查制度。

为确保客房安全,要建立安全巡查制度,包括:保安员例行巡查、客房各级管理人员日常巡查、中夜班员工、领班巡查、大堂副理的夜间巡查。通过各级人员的不断巡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消防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管理人员还应加强走动管理,加强巡视,认真检查安全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和不安全隐患,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纠正。对在客房区域发生的任何异常情况,都要及时汇报、处理,巡查内容有:陌生人在楼层停留、房间有异响、房间有争吵声等等。

3、落实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员工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尽一致,而且客房部的员工由于岗位分工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也有高低之分。因此,安全培训是每一位员工的必修课,为了在客房出现安全事故时,在保安部人员或酒店管理人员赶到前,现场员工能及时有效地处置,特别要加强对基层员工应对安全事故的培训,包括突发事件的处理技巧及消防知识和消防事故技能的培训。要对各种安全事故进行分析、汇总和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供员工学习。

4、关注客人的心理安全。

从客人的角度出发,安全需要包括生命财产安全和心理安全两个层次。当前的很多酒店都非常重视对客人生命财产的保护,但客人心理层次的安全需求却常常被忽视。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外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常常会产生一种心理的紧张情绪。实际上,这就是人们对新环境的陌生而导致的一种不安全感。问题在于酒店员工对自己所处环境非常熟悉,而常常不能理解宾客的这种心态,因此,很容易忽视客人对心理安全的需要,所以,客房管理者应加强对一线员工的培训,使全体员工能够站在客人的立场去理解客人的心理。每当客人抵达时,我们应该去热情去欢迎他们,待他们似亲人似朋友,奉献我们的真情真意,尽可能为其帮助和惊喜,努力为宾客营造一个温馨、安全的家外之家。

5、加强对客人的安全引导,提高宾客的安全意识。

在酒店发生的各类安全事件中,有很多案发原因与客人安全意识薄弱有关,如将贵重物品不存放在前台,而是随便放在客房内,令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让陌生异性进房,结果是引狼入室,招来杀身之祸。在维护客人和酒店安全时,客人也有责任。比如,为防止意外,每间客房门后都贴有一张安全疏散图,目的是指示客人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顺利逃生。但在正常情况下,许多客人对这张图并不太多在意,而一旦遭遇万一,酒店采用的应急措施首先是断电,此时,这张图事实上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目前国际上一些著名的饭店集团已经开始采用液晶显示的安全图,以确保客人在任何紧急情况下安全逃生。总之,对客人的安全引导的内容应包括:帮助客人提高安全意识,明示他们的安全防范义务,告知他们在一旦发生意外时如何寻求保护和安全逃生。

6、客房安全管理还需要其他部门的密切配合。

客房安全管理工作不能仅靠一个部门来做,还需要其他部门的密切配合,如保安部、工程部、采购部等。保安部负责酒店的安全保卫工作,可以通过闭路监控时刻关注楼层出现的异常情况,做出应急处理。工程部配合做好各类设施检修和维修工作,采购部则为完善设备提供后勤保障,客房安全管理工作只有在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做得更好,为客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做好客房安全工作,应有务实和“不求闻达”的实干精神。许多安全工作是“只干不说”或者“干后再说”的,而不是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制度制定和一般性号召。安全工作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一旦出了安全事故,则人命关天,前功尽弃。因此,客房安全工作必须有兢兢业业、如履薄冰的态度才能做好。客房安全是衡量一家酒店服务质量的重要方面,客房部的全体员工要切实做好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提高安全意识,努力杜绝任何可能造成安全的因素。

看过“酒店客房管理知识培训“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关于芳疗的基本知识整理介绍

全文共 4841 字

+ 加入清单

芳香疗法是一种理疗和保健方法,相信我们很少人听过这种方法,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芳疗知识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芳疗的基本知识

芳香疗法是运用芳香植物蒸馏萃取出的精油,以获得身、心、灵之整合性疗效,是辅助疗法中被护理人员使用第二位。精油含酮、酯化学成份,这些成分决定它的治疗特性,可透过直接吸入、沐浴、按摩等方式来使用,改善焦虑、疼痛、疲倦及伤口愈合等情形。

芳疗系指使用植物芳香精油来舒缓压力与增进身体健康的一种自然疗法,其以芳香精油为物质基础,以芳香疗法学为理论指导,依不同的方法如香熏、按摩、吸入、沐浴、热敷等,让精油作用人体,通过调节人体的各大系统,激发人类机体自身的治愈平衡及再生功能,达到强身健体、改善精神状态的目的。

芳疗是“芳香疗法”的简称,这个名字来自拉丁文Aromatherpy,“Aroma”意谓芬芳、香气,即渗透入空气中的一种看不见但闻得到的精细细物质,这里指植物精油的芳香挥发成份,亦指精油本身;“Therapy”意谓对疾病的治疗,或者阐解为“调理”、“辅助疗法”。 最早提出“芳香疗法”专业概念的是一位法国人,描述了利用植物精油来治病的疗法,这是一种辅助性的疗法,或称“自然疗法,意即与普通医疗相似,但并非取代传统医疗的疗法。

芳香疗法又是广义的“芳香SPA”,就是将植物芳香精油运用“香熏”、“按摩”和“沐浴”等的方法,从而对人在生理和心理上进行调整。

芳香疗法从现代行业类属上考量,总体上属于“保健”的范畴。但由于芳疗的物质产品以“精油”为基础,而精油又萃取于多种具有“草药”性能的植物,其作用于人体,又具有杀菌、消炎、调节内分泌、改善机体代谢水平与免疫能力等作用,同时还有局部理疗、治疗的作用,因此,在西方有些国度,将芳疗列入了常规“医疗”类行列。

但在阶段的中国,我们只能赋予芳疗以“养生”、“保健”或“自然疗治”的定位;芳疗师的职业定位,也只能是“芳香保健”系列,而非“医师”系列;芳疗宗旨与功能的设定,也只能局限于“调理身心、养生保健”的范围,而不可涉及“医治”、“治疗”的宣传与实践。至于将来,东方的芳香疗法,能否象西方一些国家列入“医疗”的范畴,我们试目以待。

芳疗的身体护理

身体护理使用按摩油通常会比较多,特别是全身使用的时候,所以建议大家,如果调配的话,可以直接调配30ml,我在下面的配方介绍中,也会按照30ml的标准。

1、减肥瘦身

推荐精油:杜松子、葡萄柚、柠檬、胡萝卜籽、肉桂、丝柏、迷迭香、茴香、柑橘、黑胡椒、天竺葵。

荷荷芭油30ml+葡萄柚6滴+杜松子5滴+迷迭香5滴

用于按摩腿部塑形,可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排出毒素、消除水肿,同时还可以通过刺激分布在双腿上的重要穴位调整荷尔蒙分泌,有效紧实腿部肌肤,预防静脉曲张,消除恼人的腿部蜂窝组织和松垮的皮肤。

荷荷芭油30ml+黑胡椒5滴+葡萄柚5滴+柠檬5滴

能够调理全身的水分平衡,改善水肿型的肥胖,缓解多种毒素,具有非常强的清洁,加快胆汁的分泌,促进脂肪的分解。

荷荷芭油30ml+柠檬3滴+茴香3滴+杜松子9滴

能够有效地排出身上所有的毒素,达到排毒减肥的目的。

2、淋巴排毒

推荐精油:杜松子、天竺葵、丝柏、葡萄柚、橘、百里香、迷迭香、茶树、薰衣草、佛手柑、纈草、黑胡椒、欧薄荷、德国洋甘菊、苦橙花。

荷荷巴油30ml+杜松子4滴+丝柏4滴+天竺葵8滴

强化循环系统,使循环更畅通,改善充血及一般排尿系统,可帮助肝、肾排毒,改善滞留及肿胀,使苍白皮肤较为红润活力。

荷荷芭油30ml+葡萄柚3滴+茶树4滴+百里香3滴+迷迭香3滴+天竺葵3滴

可以将滞留在生体里的二氧化碳及有害物质代谢出来,促进免疫功能。

荷荷芭油30ml+薰衣草6滴+柠檬3滴+杜松子3滴+纈草3滴

可兴奋淋巴细胞,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3、健胸调理

推荐精油:快乐鼠尾草、天竺葵、茴香、柠檬香茅、柠檬、完全依兰、檀香、玫瑰、欧薄荷、甜橙、薰衣草、黑胡椒。

荷荷芭油30ml+天竺葵4滴+丝柏4滴+玫瑰4滴+黑胡椒4滴

可调节肾上腺分泌,平衡荷尔蒙,保持胸部的坚挺。

鳄梨油30ml+薰衣草5滴+天竺葵3滴+玫瑰3滴+完全依兰3滴+快乐鼠尾草1滴

促进这些经脉的气血循环与淋巴循环正常,加强胸部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刺激乳腺组织吸收乳房成长的养分,健胸美胸。

荷荷芭油30ml+完全依兰3滴+檀香3滴+天竺葵3滴+快乐鼠尾草3滴+玫瑰3滴

可调节荷尔蒙,改善乳房充血、松垮的现象,具有提升结实胸部的功效。

4、卵巢保养

推荐精油:玫瑰、完全依兰、乳香、快乐鼠尾草、天竺葵、茉莉、薰衣草、杜松子、玫瑰草、丝柏、橘。

荷荷芭油30ml+乳香4滴+玫瑰8滴+玫瑰草4滴

加速新陈代谢及身体循环,恢复腹部肌肤的滋润、弹性和紧实度。

甜杏仁油30ml+玫瑰6滴+天竺葵3滴+丝柏3滴+橘3滴

对于消炎及微血管破裂很有效,是优越的子宫补品,可镇定经前紧张,促进阴道分泌,调节经期。

5、失眠症状

推荐精油:洋甘菊、薰衣草、橘、苦橙花、苦橙叶、玫瑰、檀香、纈草、完全依兰、安息香、佛手柑、杜松子、甜马乔莲、欧薄荷、柠檬香茅。

荷荷芭油30ml+薰衣草8滴+洋甘菊5滴+橙花3滴

可影响心理和情绪,让人产生平静、柔顺、平衡的感觉,松弛紧张。

荷荷芭油30ml+檀香5滴+安息香5滴+佛手柑5滴

安抚烦躁、心律不整、心脏不佳,改善焦虑失眠。

6、月经调理

推荐精油:洋甘菊、薰衣草、天竺葵、茉莉、玫瑰、纈草、欧薄荷、百里香、白千层、乳香、杜松子、甜马乔莲、迷迭香、罗勒、肉桂、茴香、姜、檀香。

荷荷芭油30ml+天竺葵5滴+丝柏5滴+姜5滴

可调顺月经。

荷荷芭油30ml+茴香3滴+薰衣草3滴+天竺葵3滴+肉桂3滴+欧薄荷3滴

可调节月经偏少,不规则的症状。

荷荷芭油30ml+薰衣草10滴+罗马洋甘菊6滴+姜4滴

可改善痛经。有一个改善痛经的急救配方,在30ml荷荷芭油里加入20滴薰衣草,当痛经的时候,擦在肚子上,可很快止痛。

7、流行性感冒

推荐精油:尤加利、茶树、薰衣草、姜、欧薄荷、桃金娘、白千层、迷迭香、杜松子、百里香、佛手柑。

杜松子3滴+茶树3滴

香薰,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能力。

欧薄荷2滴+尤加利4滴

香薰,有助于消化系统肌肉放松,促进氧气吸收,帮助呼吸顺畅。

佛手柑3滴+百里香3滴

能缓解呼吸道阻塞,鼻窦阻塞,有助于顺畅呼吸,促进身体健康。

芳疗的面部护理配方

在给大家介绍的面部护理配方中,我都将在15ml的基础油上添加单方精油,通常面部护理按摩油,建议一次性调配15ml即可,等用完了,再进行调配。

1、混合偏油/油性肌肤

肌肤特征:皮肤角质层较厚,毛孔粗大,易生暗苍,面泛油光。

推荐精油:天竺葵、完全伊兰、茶树、尤加利、佛手柑、迷迭香、柠檬、白千层、薰衣草、柑橘、广藿香、檀香。

玫瑰纯露20ml+薰衣草精油1滴

用这个配方泡纸膜,不要敷在眼睛上,可收敛毛孔,平衡油脂分泌。

荷荷芭油15ml+茶树精油1滴+佛手柑精油1滴+快乐鼠尾草精油1滴

可改善粉刺和“油光满面”的肌肤状况。

甜杏仁油15ml+天竺葵精油1滴+尤加利精油1滴+迷迭香精油1滴

可抑制油脂分泌,改善皮肤血液循环,调节皮肤的生理功能。

2、混合偏干/干性肌肤

肌肤特征:会在脸上形成油性T字部位,而眼睛四周,两颊则是干性皮肤。

推荐精油:德国洋甘菊,罗马洋甘菊,乳香,天竺葵,薰衣草、广藿香、檀香、茉莉、甜马乔莲。

橄榄油15ml+罗马洋甘菊1滴+天竺葵1滴+檀香1滴

可柔软、镇静皮肤,并让肌肤得到充分的滋润和保湿效果。

荷荷芭油15ml+乳香1滴+薰衣草2滴

可保持肌肤的年轻状态,预防延缓肌肤干燥老化。

鳄梨油15ml+乳香1滴+薰衣草1滴+檀香1滴

可促进循环,滋养皮肤,保持肌肤水分与油脂啲分泌平衡。

3、眼部护理

眼部问题:黑眼圈、眼袋、眼纹、眼疲劳、松弛、暗沉。

推荐精油:柠檬香茅、玫瑰、柠檬、德国洋甘菊,罗马洋甘菊,玫瑰草、乳香,天竺葵,薰衣草、檀香、茉莉、胡萝卜籽、茴香、丝柏。

荷荷芭油15ml+玫瑰2滴+丝柏1滴

有效促进微循环,强化淋巴循环系统,消除眼周幼小皱纹及假性皱纹,淡化黑眼圈,收紧眼袋,还能舒缓眼部疲劳,增进视力。

甜杏仁油15ml+檀香1滴+罗马甘菊1滴+薰衣草1滴

对黑眼圈有很好的功效。

1滴天竺葵+1盆温水

在做精油眼部按摩之前,最好在温水的水盆中滴入1滴天竺葵精油,将毛巾浸湿,敷在眼周,一方面帮助减轻眼疲劳,另一方面可以改善眼周循环不良等问题。

4、唇部护理

推荐精油:任意你喜欢的单方精油。

橄榄油10ml+欧薄荷1滴+薰衣草1滴

具有很好的清凉止痛功效,并能促进皲裂的唇部肌肤愈合。

乳木果油5ml+橄榄油5ml+甜橙1滴+薰衣草1滴

深度滋养唇部肌肤,并使干裂的嘴唇立即修复,恢复以往的滋润及光泽。

甜杏仁油10ml+薰衣草1滴+罗马洋甘菊1滴

防止唇部干裂、起皮。

5、美白淡斑

推荐精油:柠檬、柠檬草、甜橙、佛手柑、葡萄柚、薰衣草、快乐鼠尾草、玫瑰、苦橙花、天竺葵、胡萝卜籽。

甜杏仁油15ml+柠檬1滴+薰衣草2滴

可淡化疤痕,防止肌肤黑色素的自然沉淀。

鳄梨油15ml+苦橙花1滴+甜橙1滴+薰衣草1滴

能让人体生理趋向平衡,从而减少因荷尔蒙失调形成的皮肤色斑。

甜杏仁油15ml+玫瑰1滴+胡萝卜籽1滴+乳香1滴

可以促进淋巴循环顺畅,加速废物排出,摆脱暗沉。

6、痘痘/粉刺

推荐精油:佛手柑、白千层、薰衣草、柠檬、莱姆、橘、茶树、欧薄荷、天竺葵、迷迭香、杜松子、大西洋雪松、丁香苞、檀香、肉桂。

甜杏仁油15ml+大西洋雪松1滴+天竺葵1滴+薰衣草1滴

可以平衡皮肤的油脂分泌,抗痘去粉刺,镇静消炎。

荷荷芭油15ml+薰衣草1滴+丁香苞1滴+茶树1滴

对于粉刺,不是青春痘哦,面部长期有黑头或白头的有明显效果。

荷荷芭油15ml+薰衣草1滴+欧薄荷1滴+丝柏1滴

对于痘痘非常明显,很远就能看到面部疙瘩,尤为有效。

7、延缓衰老

推荐精油:胡萝卜籽、甜茴香、玫瑰、橙花、茉莉、德国洋甘菊、乳香、没药、柠檬、天竺葵、薰衣草、甜马乔莲、迷迭香。

甜杏仁油15ml+胡萝卜籽1滴+玫瑰2滴

能滋养皮肤中的胶原层,刺激微循环,为血液中带来充足的氧分子,唤醒皮肤细胞,促进细胞代谢。

无香乳液20ml+没药1滴+乳香1滴+薰衣草2滴

可保湿紧致,淡化细纹,给予老化的肌肤新生。

甜杏仁油15ml+迷迭香1滴+茉莉1滴+橙花1滴

对皮肤有非常好的紧实效果,还能促进血液循环,令皮肤紧实有光泽。

8、晒后修复

推荐精油:洋甘菊、薰衣草、檀香、天竺葵、玫瑰、橙花。

鳄梨油15ml+罗马洋甘菊2滴+薰衣草1滴

可有效抵御紫外线对肌肤的伤害,富含的高效营养精华,可迅速促进肌肤的胶原蛋白及透明质酸的生成,使因日晒造成的肌肤养分流失得以补充,保持肌肤的润泽、光鲜;还可以修复晒伤后的肌肤,对红肿、刺痛等晒伤症状,起到很好的修复止痛功效。

鳄梨油15ml+薰衣草1滴+天竺葵1滴+玫瑰1滴

能够有效隔离紫外线,防止紫外线对肌肤的伤害,增强皮肤抗晒及耐热能力,并有效保护肌肤中的胶原蛋白。

芦荟胶10ml+橙花1滴

能吸收紫外线,防止皮肤红、褐斑产生。消炎杀菌,修复保湿。

9、敏感肌肤

推荐精油:德国洋甘菊、罗马洋甘菊、薰衣草、柠檬草、檀香、茶树、佛手柑、白千层、柠檬、莱姆、橘、乳香、玫瑰、橙花、天竺葵。

甜杏仁油15ml+罗马洋甘菊2滴+薰衣草1滴

降低皮肤敏感性,帮助肌肤度过敏感期。

甜杏仁油15ml+檀香1滴+德国洋甘菊1滴

可改善皮肤缺水,降低皮肤敏感度。

甜杏仁油15ml+罗马洋甘菊1滴+玫瑰1滴+天竺葵1滴

可改善缺水、干裂及脱皮的肌肤,改善敏感和脆弱皮肤。

10、油腻不洁

推荐精油:迷迭香、甜马乔莲、柠檬、葡萄柚、大西洋雪松、佛手柑、杜松子、百里香、薰衣草。

甜杏仁油15ml+薰衣草1滴+佛手柑1滴+大西洋雪松1滴

对于油腻不洁的肌肤有很好的控油收敛及消炎作用

甜杏仁油15ml+迷迭香2滴+柠檬1滴

治疗皮肤发炎,调理油腻不洁的肌肤,赋予皮肤清爽感。

甜杏仁油15ml+柠檬2滴+甜马乔莲1滴

改善油腻不洁的肌肤,具有清洁毛孔,洁净皮肤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旅游管理基础理论知识

全文共 1522 字

+ 加入清单

旅游管理哲学理念被广泛运用于旅游管理实践领域,被理论化系统化。那么你对旅游管理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旅游管理基础理论知识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1、旅游区(点)的质量等级划分主要条件分哪些方面?

共分为十二个方面:

(1)旅游交通方面。主要分为:可进入性是否良好、有没有与景观环境协调的专用停车场或船舶码头、区内游览参观的路线或航道布局是否合理、区内是否使用清洁能源的交通工具;

(2)游览方面。主要分为:游客中心位置是否合理、规模是否适度、功能体现是否充分,区内各种引导标识(包括导游全景图、导览图、标识牌、景物介绍牌等)是否齐全、艺术化、公众信息资料品种和内容是否齐全、丰富,导游员的数量和质量是否符合游客需要,导游(讲解)词是否合理、有效,游客公共休息设施布局是否合理、数量充足;

(3)旅游安全方面。主要分为:是否认真执行公安、交通、劳动、质量监督、旅游等有关安全法规,消防、防盗、救护等设备是否齐全、完好,是否建立紧急救援机制,是否设立医务站等;

(4)卫生方面。主要分为:环境是否整洁,各类场所是否全部达到GB9664(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规定的要求,公共厕所布局、数量等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垃圾箱布局是否合理,食品卫生是否符合国家要求;

(5)邮电服务方面。主要分为:是否提供邮政及邮政纪念服务、通讯设施布局是否合理,公用电话亭与环境是否协调,通讯是否方便,是否能通畅接收移动通信信号;

(6)旅游购物方面。主要分为:购物场所布局是否合理,购物环境、秩序是否良好,对商品从业人员有否统一管理的措施,旅游商品种类是否丰富;

(7)经营管理方面。主要分为:管理体制是否健全、有效,旅游质量、安全、统计等各项经营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管理人员配备是否合理,有没有独特的产品形象、质量形象等,有没有正式批准的旅游总体规划,培训机构、制度是否明确落实,投诉制度是否健全、人员是否落实这,是否为特定人群(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配备旅游工具、用品,提供特殊服务等;

(8)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方面。主要分为:空气质量、噪声质量、地面水环境、汗水排放等方面是否达标,自然景观和文物保护手段是否科学,游客容量是否管理科学,建筑布局是否合理,环境氛围是否优良;各项设施设备是否符合有关环境保护的要求;

(9)旅游资源方面。主要分为:观赏游憩价值是否很高,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是否具有特殊意义,是否有大量珍贵特种或奇特景观,资源实体体量是否足够大或资源类型较多,资源实体是否完整无缺;

(10)市场吸引力方面。主要分为:知名度(世界、亚洲、全国、全省),美誉度是否较高,市场辐射力如何,主题是否鲜明、特色是否突出;

(11)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数量方面。主要分为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60万人次以上、50万以上等,至少年接待量不少于3万人次以上;

(12)游客抽样调查满意率方面。主要分为很高、高、较高等。

(12)游客抽样调查满意率方面。主要分为很高、高、较高等。

看过“旅游管理基础理论知识“

2、什么是旅游区(点)?

这个问题似乎很简单。其实,旅游区(点)是有特定涵义的。旅游区是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空间或地域。国家标准中旅游区(点)是指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功能,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该管理区应有统一的经营管理机构和明确的地域范围。包括风景区、文博远观、寺庙观堂、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及工业、农业、经贸、科教、军事、体育、文化艺术等各类旅游区(点)。

3、我国的各类旅游(区)点的质量等级共分为几个等级?

目前,我国的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共划分五级。从高到低依次为AAAAA、AAAA、AAA、AA、A。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标志、标牌、证书由国家旅游局统一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特殊药品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全文共 3579 字

+ 加入清单

特殊药品是指国家法规规定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包括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对特殊药品的管理,需要制定管理制度。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了特殊药品管理制度范本

特殊药品管理制度篇1

1、为加强特殊药品的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依据《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管理办法》、《精神药品管理办法》、《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特殊管理药品的购进、储存、使用和销毁。

3、特殊管理药品的定义:主要是指以下国家有特殊管理要求的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

4、特殊药品的购进管理

(1)特殊药品的采购必须严格按照医院《药品采购制度》的规定执行。

(2)特殊管理的药品必须从省级及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药品批发企业购进,并指定专人负责。

5、特殊药品的质量验收管理

(1)特殊药品的质量验收必须严格按照医院《药品验收制度》的规定执行。

(2)购入的特殊药品必须由两人进行验收并逐件验收至最小包装。

(3)特殊药品的包装、标签和说明书上必须标注有国家规定的专有的标识、警示语或警示说明。

6、特殊药品的储存管理

(1)特殊药品储存管理应严格按照医院《药品保管、养护制度》的规定执行。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药品应严格实行“五专“管理,毒性药品、放射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应符合管理规范,帐物相符,特殊药品管理应做到日清月结,库房、药房帐目与实物数量均应一致。

(2)特殊药品效期管理应严格按照医院《药品效期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加强效期管理,做到先进先出。

(3)特殊药品的养护管理应严格按照医院《药品保管、养护制度》的规定执行,严格控制药品存放条件,严格按国家批准的药品说明书所列贮存条件存放。

7、特殊药品的使用管理

(1)医师开具处方应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制度》、《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药师应在充分尊重医师的处方权的前提下,重视并坚持合理行使药师的审方权。

(2)药师收到处方后应严格按照《医院处方管理和处方点评制度》的内容对处方进行审核,经处方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安全问题,和处方医师进行沟通,妥善解决,并按照《医院处方管理和处方点评制度》内容进行登记。

8、不合格特殊药品的管理

(1)不合格特殊药品的报告、确认、报损、销毁等均有完整的手续和记录。

(2)销毁不合格特殊管理的药品,应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派人现场监督销毁,销毁工作应有记录。

9、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具体见医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制度》。

10、医疗用毒性药品具体见医院《毒性药品管理制度》。

特殊药品管理制度篇2

一、特殊药品指麻醉药品、毒药和限制性毒药。保管人员应熟悉药品性能和有关规定,业务熟练和工作认真负责。

二、特殊药品的入库验收应坚持二人验收复核,填单要双人核对签字、专帐记录;

三、特殊药品应专库(柜)存放,分别堆码,禁止与一般药品混放,实行双人双锁保管。

三、特殊药品要有明显标志,标签按《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要求,麻醉药品的标志为在蓝边白底书写蓝色的“麻”字,毒药标志为圆形的黑底写白色的“毒”字,以兹警示和区别。

四、特殊药品必须定期盘点核对,科主任或护士长应组织监督和抽查,毒性中药材每半年盘点一次,西药每月盘点一次,做到帐货相符,以防漏洞或差错。发现漏洞、短少、异常应及时向科主任或医务科报告,并查清原因作出相应处理。

五、保管人员如休假或工作调动,应及时办理交接手续,并由科主任或护士长监督交接无误后方可调离。

特殊药品管理制度篇3

1.特殊管理药品是指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依照《药品管理法》及相应管理办法,实行特殊管理。

2.购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必须经药品监督部门批准。除放射性药品可由医技科按有关规定进行采购管理外,其它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由药剂科负责。特殊药品的采购和保管应由专人负责。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应做到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帐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并做好记录。

3.特殊药品的采购应做好年度计划,按规定逐级申报,经批准后,到指定医药公司采购。入库应按最小包装逐支逐瓶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

4.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应存放在安装有防盗门窗的专门仓库的保险柜内,严防丢失。存放在保险柜内,交接班时当面交接清楚,注射用麻醉药品除有专用处方外,应及时交回麻醉药品空安瓿,并建立剩余注射用麻醉药品销毁记录。医疗用毒性药品要划定仓库或仓位,专柜加锁并专人保管,严禁与其他药品混杂。

5.特殊药品仅限本院医疗和科研使用,不得转让、借出或移作它用。严格按规定控制使用范围和用量。对不合理处方,药剂科有权拒绝调配。医生不得为自己开方使用特殊管理药品。

6.麻醉药品应使用专用处方,处方保存三年备查;精神药品和医疗用毒性药品处方保存两年备查,并做好逐日消耗记录和旧空安瓿等容器回收记录。

7.未经药品监督部门批准,不得擅自配制和使用含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的制剂。

8.建立完善的特殊药品报废销毁制度。原则上失效、过期、破损的特殊药品及旧安瓿等容器每年报废一次,由药剂科统计,医院领导批准,报药品监督部门监督销毁,并详细记录处理过程,现场人员签字。放射性药品使用后的废物,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妥善管理。

特殊药品管理制度篇4

特殊药品是指国家法规规定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包括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目前,我公司经营的特殊管理药品有麻黄素原料药、咖啡因原料药、二类精神药品;根据国家《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类精神药品、麻黄素、咖啡因等特管药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养护、销售、出库运输、报损、安全等全过程管理,由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梁维菊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具体工作由xxx、xxx二位负责。

一、特殊药品经营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做好公司经营的二类精神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原料的采购、保管、供应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二、二类精神药品、及麻黄素、咖啡因原料药的采购、验收、保管、养护、销售、出库运输、报损、安全全过程管理,除遵循一般药品经营管理外,还须遵循以下规定:

(1)审批:麻黄素、咖啡因原料药的采购,由业务部门提出申请,经质量管理部门审核、总经理审核签字、报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进行。

(2)对二类精神药品、麻黄素、咖啡因二种原料药的采购、验收、入库、保管、养护、出库、运输、报损、安全过程的管理,实行审核采购,审核销售,审核报损;双人验收,双人保管,双人出入库复核,按期养护,安全运输,专库贮存,专人管理,专帐收付。

(3)二类精神药品、及麻黄素、咖啡因二种原料药,严禁销售给个人及相关手续不完整的单位。

(4)二类精神药品、及麻黄素、咖啡因二种原料药经营中严禁现金交易,一经售出,概不退换货,除非确有证据证明售出的药品有质量问题,经质量管理部门确认并须总经理审批后方可办理。

(5)运输管理:对购买手续完备的使用单位是贵阳市以外的,需到贵阳市公安局易制毒化学药品管理部门办理运输证,凭证运输;专人负责押运。

(6)如遇药品丢失或被盗,必须立即报告当地公安机关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7)保管、安全人员必须经常检查系统报警装置,以及门、锁情况,若发现问题,立即报公司行政部进行处理。

(8)对麻黄素、咖啡因二种原料药的经营须严格按照规定,决不允许有差错发生。

(9)对麻黄素、咖啡因二种原料药经营过程中的所有资料、凭证、须存档至五年以上,然后经审批后方可处理。

本制度为公司经营质量管理文件的一部分,其他制度按公司经 营质量管理文件执行。

三、含特殊管理成分的复方制剂的采购管理、验收、保管、销售管理、票据管理、出库运输等,除遵循一般经营药品的管理外,还须遵循以下规定:

1、采购必须严格审核供货方资质,销售人员委托书及身份证复

印件,建立完整的质量档案。

2、销售必须严格审核销售单位资质,采购人员委托书及身份证

复印件,送货上门(至销售单位注册仓库或注册地址),销售

单据原件客户保存,复印件由购买单位盖章或注册的法定代

表人签字(无单位印章的按手印)返回存档备查。

3、指定专人开票销售,专用帐套管理。

4、一次性购买此类药品50以上(含50)个销售计量单位的客

户须先致电市局市场处备案(市场处电话:xxxx-bzuowen);

发现可疑购买单位或个人的应及时向质量管理部门汇报核

实,同时不得向其销售任何药品;经质量管理部门核实确实

可疑的应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及公安机关。

看过特殊药品管理制度篇的人还会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mba知识管理实施

全文共 2354 字

+ 加入清单

知识管理是网络新经济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潮与方法,那么你对知识管理实施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mba知识管理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知识管理实施的五个步骤二:规划

知识管理的推进是一套系统工程,在充分认知企业需求的基础上,详细规划也是确保知识管理实施效果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对知识管理现状、知识类 型的详细分析,并结合业务流程等多角度,进行知识管理规划。在规划中,切记知识管理只是过程,而不能为了知识管理而进行知识管理,把知识管理充分溶入企业管理之中,才能充分发挥知识管理的实施效果。主要工作包括:

从战略、业务流程及岗位来进行知识管理规划;企业管理现状与知识管理发展的真实性分析;

制订知识管理相关战略目标和实施策略,并对流程进行合理化改造;知识管理落地的需求分析及规划;

在企业全面建立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

规划阶段的难点主要包括:

知识管理和企业战略目标与流程的结合;知识管理与其他管理制度如人力资源管理的结合及管理思想的转变;

以知识管理思想为基础的业务流程的改造;

知识管理的文化氛围的建立;知识管理规划与企业实际情况结合,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实践形式。

知识管理实施的五个步骤一:认知

认知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第一步,主要任务是统一企业对知识管理的认知,梳理知识管理对企业管理的意义,评估企业的知识管理现状。帮助企业认识是否需要知识管理,并确定知识管理实施的正确方向。主要工作包括:

全面完整的认识知识管理,对企业中高层进行知识管理认知培训,特别是让企业高层认识知识管理;

利用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等评价工具多方位评估企业知识管理现状及通过调研分析企业管理的主要问题;

评估知识管理为企业带来的长、短期效果;从而为是否推进知识管理实践提供决策支持;制定知识管理战略和推进方向等。

该阶段是企业接触知识管理的第一步,因此需要特别注意两点:

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对知识管理采用何种实施方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应特别注意不要忽略企业文化和管理现状;

知识管理的推广需要企业流程、组织、绩效等管理机制的配合,同时也需要深入企业业务层,必须得到高层重视,并将知识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才能保证知识管理在企业中顺利推进;再者,由于知识管理需要长期的推进,需要对知识管理的效益进行准确量化评估,才能转化为长期发展的动力。

知识管理实施的五个步骤五:制度化

制度化阶段既是知识管理项目实施的结束,又是企业知识管理的一个新开端,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要完成这一阶段,企业必须重新定义战略,并进行组织构架及业务流程的重组,准确评估知识管理在企业中实现的价值。

这一阶段,企业开始意识到知识管理是企业运作的一种战略,而且有必要成为综合企业运作机制的一部分,从而把知识管理全面融入企业战略、流程、组织、绩效等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知识管理将逐渐演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有力促进企业每一位员工的发展。

重点:知识管理深入业务体系;知识管理的广义推广;知识管理提供战略支持;知识管理新实践的创新。

难点:知识管理深入业务体系的流程调整;知识管理思想推广到其它管理体系中;知识管理文化氛围的建立;知识管理新实践和方法的创新。

纵观国外知识管理的发展轨迹,结合国内知识管理的应用现状,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知识管理将逐渐成长为一种管理思想,进而形成一种管理标准,如同质量管理、流程管理一样,将成为体现组织核心能力的关键要素。因此,企业成功实施知识管理对企业核心竞争的增强和企业的长久发展将具有重大的意义。

然而,知识管理从知到行,决不是简单的、盲目的,而是需要涉及多个层面的综合解决方案,企业在推进知识管理过程中,只有透查现状、明确问题,才能合理设计实施路径,发挥出知识管理的真正价值。

看过“mba知识管理实施“

知识管理实施的五个步骤三:试点

此阶段是第二阶段的延续和实践,按照规划选取适当的部门和流程依照规划基础进行知识管理实践。并从短期效果来评估知识管理规划,同时结合试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

主要工作内容: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业务体系,包括:生产、研发、销售等,各不同业务体系的任务特性均不相同,其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亦有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不同业务体系的任务特性和知识应用特点,拟订最合适、成本最低的知识管理方法,这称为知识管理模式分析KMPA。另外,考虑到一种业务体系下有多方面的知识,如何识别关键知识,并判断关键知识的现状,进而在KM模式的指导下采取有针对性的提升行为,这可以称为知识管理策略规划KSP。所以,此阶段的重点是结合企业业务模式进行知识体系梳理,并对知识梳理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知识管理具体策略和提升行为。

本阶段是知识管理从战略规划到落地实施的阶段,根据对企业试点部门的知识管理现状、需求和提升计划的分析,应该考虑引入支撑知识管理落地的知识管理IT系统。根据前几个阶段的规划和分析,选择适合企业现状的IT落地方法,如带知识管理功能的办公协同系统、知识管理系统、知识门户落地等等。可以说,本阶段在知识管理系统实施中难度最大,需要建立强有力的项目保障团队,做好业务部门、咨询公司、系统开发商等多方面协调工作。

难点:选择合适的部门进行试点;知识体系的建立及知识管理模式和策略分析;针对性的提升行动计划。

知识管理实施的五个步骤四:推广和支持

在试点阶段不断修正知识管理规划的基础上,知识管理将大规模在企业推广,以全面实现其价值。推广内容:知识管理试点部门的实践,在企业中其他部门的复制;知识管理全面的溶入企业业务流程和价值链;知识管理制度初步建立;知识管理系统的全面运用;实现社区,学习型组织、头脑风暴等知识管理提升计划的全面运行,并将其制度化。

难点:对全面推广造成的混乱进行控制和对知识管理实施全局的把握;知识管理融入业务流程和日常工作;文化、管理、技术的协调发展;知识管理对战略目标的支持;对诸如思想观念转变等人为因素的控制以及利益再分配;建立知识管理的有效激励机制和绩效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物资采购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全文共 13018 字

+ 加入清单

加强物资采购管理工作,规范物资采购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理制度。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一些物资采购的管理制度内容,希望你喜欢。

物资采购管理制度范本篇1

1 目的

实施精细化管理,规范物资采购管理,加强物资采购的监控和管理,降低物资采购成本,确保物资采购及时、物美价廉,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司经济效益。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所需物资采购活动,不包括工程项目及其配套物资的采购。 3 职责

3.1 总经理职责

3.1.1负责批准公司采购管理文件。

3.1.2负责批准公司物资采购计划及报告。

3.1.3负责对物资采购各类手续的核批工作。

3.2分管物资供应的总经理助理职责

3.2.1负责协助总经理建立和完善公司的物资采购管理体系。

3.2.2负责全权代表总经理管理物资采购的全面工作。

3.2.3负责物资采购方面相关文件的审核。

3.3其他公司领导,负责分管部门物资需求计划的审批。

3.4资产财务部

3.4.1负责采购物资所需资金的筹备。

3.4.2负责对采购物资计划、报告及入帐手续的核对和审定工作。

3.4.3负责依据审批后的结算原始凭证办理结算。

3.5其他部门

行政人事部、资产财务部、生产品质部、设备保障部、熟料部、水泥部、、安全环保办公室负责本部门物资需求计划的申报及报告上报,负责对本专业涉及的需求物资验收工作。

3.6物资供应部

3.6.1负责物资采购市场信息的收集,供应商的开发与评价管理工作。

3.6.2负责物资采购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

3.6.3负责物资票据入账申报工作。

3.6.4负责物资采购用款计划的提报

3.6.5负责对采购的不合格品进行处理,并采取纠正措施。

3.6.6负责仓储管理及日常出入库管理。

4 物资管理程序

5 内容与要求

5.1物资采购管理方针 按照“质量第一”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物资采购活动坚持做到:择优比价、招标采购,满足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物资需求,最大限度降低采购成本。

5.2物资采购的基本原则

“五适原则”即“适时、适质、适价、适量、适地”。

5.3物资需求申报及物资采购计划

5.3.1物资需求部门在科学分析、工作需要的基础上,本着合理、节俭的原则,制作物资需求计划或上报需求报告,并由本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

5.3.2物资需求部门将物资需求计划或报告报分管领导审核。

5.3.3需求计划申报前做好沟通,加强计划性,避免物资积压及重复采购。审核后的计划单送仓库,由人员与现存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核对,再由分管物资供应的领导审批。

5.3.4采购计划最后报总经

理核准后转物资供应部办理。

5.3.5时间要求:物资需求部门在每月25号前上报经分管领导审批后的次月需求采购计划至仓库,仓库在2个工作日内核对后转报到分管物资供应部的领导。

5.4物资采购

5.4.1采购物资分为三类:A类 固定资产;B类 原材料及辅助原材料;C类 低值易耗品及其他。

5.4.2物资采购时限:一般物资采购周期为3周内,进口及机械加工等材料视实际情况确定,急需物资需求采购计划在计划单上注明“急需”字样,经总经理审批后直接采购。

5.4.3公司各部门所需物资,原则上由物资供应部统一采购,未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及物资供应部同意不得自行采购,否则,财务部门不予核销账目。

5.4.4采购方式确定的优先级别:招标、议标、比质比价、定品牌、定点。

5.4.5物资供应部进行询价、比质比价,采购物资至少提供三家供应商询价结果,特殊原因需进行说明,例如:独家生产、垄断经营等,填写《物资采购比质比价单》,准确注明各比质比价商家全称、联系电话及联系人。按照同等质量比价格、同等价格比服务,同等服务比付款的原则,决定供方的采购方式。比质比价采购适用于除招标、议标、定点采购方式外的所有采购行为。

5.4.6招标采购是指有三家以上拟合作方,采购金额在10万元以上,具备招标条件的物资采购,通过公司内、外招标机构确定供方的采购方式。

司专业人员参与共同确定采购。 5.4.7采购金额在1-10万元之间,或采购金额在10万元以上不具备招标条件的物资采购,通过公

5.4.8特殊情况急需采购经公司总经理同意后紧急办理,事后需求单位补办正常手续。

5.4.9零星市场采购尽量定点采购外,其他采购将严格遵守采购规定,按合同规定执行。

5.4.10对于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设备,价格低廉、采购品种多,数量少的零星物资采购可以实行定点供应商采购。 定点供应商的确认物资供应部提出书面申请,报分管领导审核确定。因市场发生变化,定点供应商提供的物资价格发生变化,由物资供应部重新进行比质比价,认定价格,报分管领导批准后确定。

5.4.11执行集团、管理区及公司相关管理标准,严格执行合同审批流程,合同条款在守法的基础上反应双方真实意愿,维护企业利益。

5.4.11对于因种种原因未能按计划采购的,物资供应部必须第一时间向分管物资供应的领导、物资需求部门负责人汇报、沟通。

5.5到货验收

5.5.1规范采购物资质量验证入库行为,保障生产,规范操作,确保采购物资的质量。

5.5.2生产品质部、设备保障部、熟料部、水泥部、安全环保办等使用单位负责对相应物资的验收工作,行政人事部负责对办公用品、计算机及其耗材等材料的验收工作。

5.5.3验收工作的主要内容:专业人员主要负责物资名称、规格型号和品质的验收,仓库主要负责确认供应商、清点数量的验收,同时确认到货物资与比质比价单上注明品牌和产地是否一致,并通知验收结果、退回不良物资或仲裁后退回不良物资。

5.5.4验收人在确认供应渠道无误的基础上,检查有无证明质量合格的凭证,如有应在凭据上注明到货日期,仓库作为验收单附件保管,作为验收依据。

仓库保管员根据验收单结论,验收通过,对货物的数量进行确认,填制入库单,并填制台账。

5.5.5验收不通过,采购部门应及时与供应商联系,如无异议,作退货处理。对于验收不合格,但可以降级使用的物资,由验收部门提出意见,办理完降级使用手续后,经所在公司经理同意后方可入库。

5.5.6对于不合格品的处理,要建立不合格品处理记录,连续两次出现类似情况,取消其供方资格。

5.5.7仓库必须做好详细的物品发放记录,并保持物品规格型号、接受与发放数量等数据相一致,使用部门对重大物资做好使用记录。

5.6入库及出库

5.6.1仓库保管人员要确实做到账账相符、帐物相符,对仓库物资严格按仓库储存规定存放,切实做好五防(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鼠)工作。每月需对库存物资进行盘点,填制库存物资明细表。

5.6.2发票入库:采购人员收到发票,经核实信息无误后,转仓库保管员,保管员根据计划、到货及验收情况,办理入库手续填制入库单,经相关专业人员验收确认,经部门及分管领导审核,报财

务确认,由公司总经理批准后转财务办理入帐手续。

5.6.3使用需求部门必须依据本部门每月提报的需求计划领用采购物品,做到及时准确,严禁浪费。

5.6.4物资发放:物资使用部门必须依据本部门提报的需求计划填制物资出库单,经本部门确认,单品≥20000元由分管领导审核确认后,到仓库领取使用。

5.6.5仓保管必须认真核对《物资领用单》所填制的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无误后方可发放。 物资使用部门做到用多少领多少,坚持节约成本严禁浪费的原则,仓库保管员整理出库单,转财务进行账务处理。

5.6.6属于交旧领新物资,须将旧物资上交后方可领用新物资。

5.6.7零星低值易耗物资与办公用品可采用小批量出库,做好使用记录。

5.7 需求计划识别及归口管理

5.8结算管理

5.8.1规范物资采购结算行为,加强资金管理,对物资采购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与监督,确保结算过程的严密性与严肃性。

5.8.2采购计划或报告、验收单、合同、发票等必要票证齐全。

5.8.3发票或发票跟单附件所载采购物料数量要与采购计划或报告、验收单、合同数量相符。

5.8.4资产财务部负责对票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合理合法性、凭证与凭证之间是否相符进行审核,并依据正确的有效凭证做挂账处理,对不合理的无效凭证予以退回。

5.8.5经办人的填写一般按照“业务谁负责谁填写、谁借款谁填写”的原则。

5.8.6单位负责人、经办人的填写必须为本人签字,单位负责人出差由委托人签字并加盖单位负责人章,单位负责人、经办人签字不得涂改,否则视为无效。

5.8.7资产财务部经理依据采购合同执行请款办理审批付款。

5.8.8资产财务部材料会计依据审批的付款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5.8.9资产财务部签发的银行票据除需要背书转让外,未经资产财务部许可,不得私自转换被汇款

务确认,由公司总经理批准后转财务办理入帐手续。

5.6.3使用需求部门必须依据本部门每月提报的需求计划领用采购物品,做到及时准确,严禁浪费。

5.6.4物资发放:物资使用部门必须依据本部门提报的需求计划填制物资出库单,经本部门确认,单品≥20000元由分管领导审核确认后,到仓库领取使用。

5.6.5仓保管必须认真核对《物资领用单》所填制的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无误后方可发放。 物资使用部门做到用多少领多少,坚持节约成本严禁浪费的原则,仓库保管员整理出库单,转财务进行账务处理。

5.6.6属于交旧领新物资,须将旧物资上交后方可领用新物资。

5.6.7零星低值易耗物资与办公用品可采用小批量出库,做好使用记录。

5.7 需求计划识别及归口管理

5.8结算管理

5.8.1规范物资采购结算行为,加强资金管理,对物资采购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与监督,确保结算过程的严密性与严肃性。

5.8.2采购计划或报告、验收单、合同、发票等必要票证齐全。

5.8.3发票或发票跟单附件所载采购物料数量要与采购计划或报告、验收单、合同数量相符。

5.8.4资产财务部负责对票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合理合法性、凭证与凭证之间是否相符进行审核,并依据正确的有效凭证做挂账处理,对不合理的无效凭证予以退回。

5.8.5经办人的填写一般按照“业务谁负责谁填写、谁借款谁填写”的原则。

5.8.6单位负责人、经办人的填写必须为本人签字,单位负责人出差由委托人签字并加盖单位负责人章,单位负责人、经办人签字不得涂改,否则视为无效。

5.8.7资产财务部经理依据采购合同执行请款办理审批付款。

5.8.8资产财务部材料会计依据审批的付款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5.8.9资产财务部签发的银行票据除需要背书转让外,未经资产财务部许可,不得私自转换被汇款

单位,以免造成混乱。 5.8.10任何个人不得私自留存银行票据而延期支付,否则责任自负。

5.8.11固定资产根据计划填写支出报销单结算,并由财务建立固定资产档案。

5.8.12未经总经理批准自行采购的,一律不予结算。

5.9 供方管理 、开发和评价

5.9.1对于合同采购或招标采购的物资,物资供应部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到供方进行调查(规模、性质、核准的经营范围、业绩、信誉度、有无恶意毁约、欠款史等),填写《供方基本情况调查表》。查看供方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法人的身份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生产许可证等,并索取复印件备案。

5.9.2 资信调查与评价,实行定期与随机相结合的原则,在年度定期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公司业务拓展的实际需要,进行即时调查与评价。对资信调查情况进行整理、汇总、归纳、分析,进而对供方作出评价。

5.9.3对大批量和重要的物资,物资供应部要对已正式供货的供方进行质量跟踪,应建立供方档案。

5.9.4物资供应部每年一次定期组织对上述供方进行评审,对不能满足供货能力 、质量下降的供方,应要求其限期改进和纠正,无明显改进的供方,取消合格供方资格,停止进货,重新选择合格的供方。

6 检查与考核

6.1公司物资采购工作由公司总经理、分管物资供应的总经理助理、行政人事部及相关部门进行监督与检查。

6.2物资供应部对采购流程、市场行情、比质比价、采购合同、供方管理、仓储管理等工作全面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6.3 违反物资采购各项管理流程的采购,公司财务部不予结算,公司并相关责任人员进行通报批评和50~5000元扣款,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关责任人调离岗位或解聘等处分。

6.4因工作不负责任给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除经济处罚外,同时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送交司法机关。

7记录

《物资需求采购计划表》

《比质比价单》

《验收单》

《外购入库单》

《领料单》

《供方基本情况调查表》

《供方评分表》

《供方档案目录》

《市场物资价格调查记录》

看过物资采购管理制度篇的人还会看:

物资采购管理制度篇2

为了规范公司的物资采购行为,降低采购成本,加强对采购的监督管理,按照科学有效、公开公正、比质比价、监督制约的原则,特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是公司采购重要物资、一般物资、辅助物资以及其他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所需物资过程中的决策、质量检验和价格监督等行为的基本规范。

二、物资需求(采购)计划的分类

1、月度物资需求计划即月采购计划;

2、临时物资需求计划即物资采购计划单。

三、采购工作应遵循的原则与方式

(一)采购原则:

1、执行询仪价原则。物资采购要货比三家,择中选优,临时性应急购买的物品除外;

2、供方评定原则;

3、职责分离原则,采购人员不得参与物资检查验收;

4、一致性规定,采购的物品必须与采购单所列要求的规格、型号、数量相一致。

5、秉公办事、维护公司利益原则。

(二)采购方式:

1、招标采购;2、固定厂商、长期报价采购;3、即时询价采购。

(三)付款方式:

1、预付部分款项;2、货到凭发票报销付款;3、货到后分期付款;4、货到延期付款;5、以上方式的结合。

四、采购计划请购和实施

(一)提出与确认:料库依据公司生产计划和物资消耗定额,根据库存情况核定采购数量,编制月份采购计划。经部门主管、公司主管领导签字后,传递到供应部,物资采购请购审批程序完成。零星物资(生产、技术等急需材料、配件、设备)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并填写物资采购计划单,由部门领导审核,经料库审查确认,主管副总审批后交供应部实施。设备采购由技术部配合。

(二)选择采购渠道,确定采购价格

供应部接到经批准的《物资采购计划单》,先核对采购内容,查阅《物资供应商登记台帐》和其他有关资料后,根据采购物资的缓急程度,参考市场行情及过去采购记录或厂商提供的资料,除经批准的紧急特殊情况外,精选三家以上的供应商进行询价(设备采购由技术部配合)。对于厂商的报价资料进行整理后,采购经办人员应深入分析,拟订议价方式及各种有利条件,和符合规定的采购方式向厂商议价。采购经办人员询价、议价以及对有关物资的质量、付款方式等内容洽谈完成后填写《采购物资询议价报告表》,经供应部部长审核后,进行采购。必要时与供应商签定《购货合同》,按合同审批程序审批后再进行采购。做好采购质量记录。

五、质量验证与检验

质检中心负责对采购物资进行验证(设备采购由技术部配合),采购物资未经质量检验合格不得办理正式入库手续和结算手续,特殊情况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特例处理。所有特例处理的情况均须记录备案。各种生产用物资进厂后,由料库填写检验通知单,经质检中心检验并将检验结果送至料库,由料库按其质量状况进行标识。不合格物资由料库报供应部按有关规定处理。严重不合格的物资要求全部退货,严禁进入生产过程。

六、物资验收入库结算程序

采购物资到厂后,料库提请质检中心对采购物资进行检验或验证。检验或验证合格后,填写各类《物资入库验收单》,签字后物资登记入库。采取预付款方式的采购物资,由采购人员凭《采购合同》或《采购物资询议价报告表》,填写《借款单》,经总经济师审核批准后办理预付款手续。采取除预付款方式之外的方式付款的采购物资,在采购物资到厂入库后,由采购人员凭《采购合同》或《采购物资询议价报告表》,《物资入库验收单》,以及购货发票根据公司财务报销的有关规定经总经济师审核批准后办理报销付款手续。

七、规定要求

(一)物资需求(采购)信息传递规定:

1、物资需求使用单位必须在《月采购计划》或《临时物资采购计划单》上将所需物资的相关技术标准要求说明,特别是品种、规格、型号以及对采购物资的其它特殊要求填写具全。

2、所需物资需试用后方能结算付款的,物资需求单位应《月度采购计划》或《临时物资采购计划》上注明相关事项。

3、物资需求使用单位要及时掌握所需物资的市场信息情况,在《月采购计划》或《临时物资采购计划》上将所需物资的市场信息情况列明。

4、物资需求使用单位需要对所需物资的规格或数量进行变更时,必须立即通知供应部,双方协商积极配合处理好有关事宜。

(二)物资采购规定:

1、物资采购部门必须按照“质量第一”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以“降低成本、保障生产经营”为目的,切实做好物资的采购供应工作。

2、供应部要严格遵守供货商评定规定,通过“同等条件,质优优选、价低优选、近处单位优选、老供货单位优选、直接生产单位优选、信誉好单位优选”的方式,综合考虑“质量、价格、交货期、售后服务”四个方面的内容,在“重质量、遵合同、守信用、看服务”的前提下,做好物资供应商的考察选择工作。对同类的重要物资和一般物资,应同时选择三家以上合格的供方,并保存合格供方的质量记录。

3、凡采购的大型设备、成套设备、大宗物资,必须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由随事成立的公司招标小组确定相关事项。

4、若因缺货等原因无法按需货日期完成物资采购,供应部应及时通知物资需求使用单位,双方积极协商处理好有关事宜。

(三)采购物资验收入库、出库规定:

1、采购物资到厂后,必须经质检中心检验或验证合格后方可入库。

2、对于经检验或验证不合格的采购物资,料库通知供应部,由供应部与供货商进行协商,采取退货、换货或索赔措施。

3、各需求单位在物资验收合格后按单位使用情况填写领料单,经部门领导和主管副总批准后到料库办理领料出库手续。

(四)采购物资付款规定:

下列情况财务部应拒绝支付采购款项:

1、与《采购合同》或《采购物资询议价报告表》规定的付款方式或付款金额不一致的款项。

2、质检中心未在《物资入库验收单》上签字的款项。

3、《物资入库验收单》中列出的采购物资的数量、品种与《采购合同》或《采购物资询议价报告表》不符的款项。

4、所需物资需试用后方能结算付款的,物资需求单位应《月度采购计划》或《临时物资采购计划》上注明相关事项。

(五)采购纪律规定:

1、各物资需求使用单位应根据生产经营管理需要,本着“节约、降本”的原则提报物资需求采购计划,对任何乱报计划、铺张浪费甚至违规违纪提报物资需求采购计划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2、物资采购经办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企业主人翁思想,尽职尽责,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切实维护公司的利益,保障公司采购成本的最低化、采购质量的最优化、采购效率的最快化。

3、采购人员必须遵守公司规章制度的规定,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采购,任何人不得私自订购和盲目进货。

4、采购人员必须做到廉洁自律,秉公办事,不谋私利。任何人不得在物资采购过程中私下收受回扣或酬金。对实际出现的回扣或酬金必须在三日之内上交。

5、采购人员必须树立服务意识,急生产经营所急,想生产经营所想,任何人不得无故积压或拖延采购及相关工作。

6、为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商品信息,如价格行情等,采购人员必须经常自觉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工作的能力,以保证及时、保质保量地做好物资供应工作。

(六)售后服务规定:对于采购物资供应部在签定购买合同时,要明确服务约定。采购物资在投用前需厂家进行现场指导的,由供应部负责联系。对于在使用过程中(保质期内、正常使用条件下)出现的质量问题,由供应部在规定时间内协调解决。

八、采购价格监督管理

企管部是行驶采购价格监督的职能部门,内设审计监督比价员,抽查供应部的采购质量记录。负责采购全过程进行财务监督和审计;负责从各种渠道搜集各单位拟采购的各类物资的供货单位价格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与各单位填报的《材料验收单》上的供货单位、价格等进行比较分析。凡由供应部提供的纳入清单的通用物资,原则上要明显低于市场零售价格,并做到对质量问题包退、包换,负责到底。使用单位如发现从料库领用的上述物资价格高于市场零售价格,应即向企管部报告,由企管部调查处理。采购人员要自觉接受审计及针对采购活动的监督和质询。

九、责任与奖惩

所有从事物资采购的人员都必须遵纪守法,廉洁奉公。认真贯彻执行公司关于物资采购管理的文件,认清自己的责任,团结协作,互相监督,共同把公司的物资采购工作做好。

对降低采购成本做出突出贡献的采购人员和其他人员、严格履行职责且成绩显著的质量、价格监督人员、举报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违法乱纪采购行为经查证属实的人员将予以奖励。对违反本制度弄虚作假、以权谋私、帐外暗中收受回扣和收受贿赂的人员,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处罚,直至行政处分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以前与本制度规定不符者以本制度为准。

物资采购管理制度篇3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物资采购管理工作,规范物资采购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东莞市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政府采购限额标准》,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局机关、各直属单位所有物资的采购均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物资采购,是指局机关、各直属单位用财政性及自有资金,通过购买、租赁等方式,获取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第三条 物资采购应当公开、公平、公正,遵循竞争、择优、效益的原则。

第二章 物资采购的组织

第四条 局机关成立物资采购工作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和纪检组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局办公室、计划财务科、人事监察科和各业务科室主要负责人组成。各直属单位要相应成立物资采购工作小组,负责本单位的物资采购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 物资采购工作小组负责本单位采购计划的审定,组织实施采购事项。

第三章 物资采购程序

第六条 物资使用部门应在每年的9月份前,向本单位物资管理部门(如办公室、综合科等),提出次年的物资采购计划,由单位物资管理部门汇总初审后,报物资采购工作小组审定。

物资采购计划应当包括采购项目的性质、用途、数量、技术规格等内容。

第七条 物资采购计划经物资采购工作小组审定后,由财务部门列入下一年度的财政(单位)预算计划。

第八条 物资采购工作小组依据预算批复,负责组织实施物资采购,物资使用部门参与采购本部门采购项目的全过程。

第九条 办公室负责物资采购合同的签订,由物资采购工作小组组长签字确认后交财务部门办理付款事项。

第十条 物资由办公室及使用部门派员共同验收。验收合格后由办公室登记入库管理,财务部门登记入帐。

第四章 物资采购方式

第十一条 物资采购的形式主要有:集中采购、部门集中采购、协议供货采购、分散采购。其中集中采购和部门集中采购采取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及单一来源等采购方式。公开招标是物资采购的主要方式。

第十二条 货物、服务、建设工程、其他工程(主要指修缮、装修等)类项目单项或同类批量价值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的,实行集中采购;15万元以上(含15万元)至50万元以下的(不含协议供货项目),实行部门集中采购;15万元以下的(不含协议供货项目),实行分散采购。

200万元以下的摄影摄像器材、空气调节设备、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速印机、投影机、各类应用软件、办公自动化软件、纸张、印刷、服务器;10台以下汽车;50万元以下的工程造价咨询等采购项目,实行协议供货。

第十三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货物或者服务,可以采用邀请招标方式采购:

(一)具有特殊性,只能从有限范围的供应商处采购的;

(二)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占政府采购项目总价值的比例过大的。

第十四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货物或者服务,可以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

(一)招标后没有供应商投标或者没有合格标的或者重新招标未能成立的;

(二)技术复杂或者性质特殊,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的;

(三)采用招标所需时间不能满足紧急需要的;

(四)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

第十五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货物或者服务,可以采用单一来源方式采购:

(一)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的;

(二)发生了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的;

(三)必须保持原有采购项目一致性或者服务配套的要求,需要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且添购资金总额不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百分之十的。

第十六条 采购的货物规格、标准统一、现货货源充足且价格变化幅度小的采购项目,可以采用询价方式采购。

第十七条 具体的物资采购方式以市采购办审定的为准。

第五章 物资采购监督

第十八条 物资采购必须严格执行采购工作程序,做到“集体领导、公平竞争、择优选购”。

第十九条 对物资采购过程中出现的幕后交易、暗箱操作、虚假招标、投标人相互串通的欺诈行为和行贿受贿行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党纪政纪的具体规定处理。

第二十条 供应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标、成交无效。

(一)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成交的;

(二)与其他供应商恶意串通的;

(三)采取不正当手段诋毁、排挤其他供应商的;

(四)拒绝有关部门监督检查或者提供虚假情况的。

第二十一条 人事监察科按照国家和省、市政府采购的有关政策及局物资采购管理办法,负责监督物资采购工作。

第六章 物资的日常管理

第二十二条 局机关各科室、各直属单位要认真做好物资的日常管理工作,根据本单位的实际需要设置专职或兼职物资管理员,明确领导职责和岗位责任,建立健全物资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二十三条 固定资产的报废、转让、调拨、出租、出借必须报局计划财务科审核,经局领导批准后报相关部门审批。

第二十四条 财务部门负责物资的统一核算工作,根据固定资产增加、报废、转移、调拨等资料,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使用会计科目,编制记帐凭证,并及时登记明细帐,定期填报规定的有关报表。

第二十五条 物资管理员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物资的领用和发放;

(二)负责物资的登记、记帐,做到帐物相符、帐帐相符;

(三)负责物资的检查和管理,防止资产流失,保证物资安全、完整和效益;

(四)负责办理物资的报废、转让、调拨等有关手续;

(五)对物资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六)配合财务部门的清产核资工作。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物资采购管理制度篇4

为了规范采购行为,保证采购质量,控制采购价格,提高采购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一、加强领导

1、成立医院采购委员会,由院长、分管院长、总务科、监察室、财务科及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物资采购领导小组是医院物资采购的领导机构,负责对物资采购的程序、采购物资的质量、价格等进行监督。

2、成立物资采购小组,由总务科科长、专职采购员、监察室和需要采购的部门1名人员组成。物资采购小组是医院物资采购的实施部门。办公室设在总务科。

二、物资管理部门职责

采购涉及主管部门、财务部门、采购部门和仓储部门。

1、主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和物资采购的申请审核、固定资产和库存物资的质量(有权确定采购物资的生产厂家,但不能指定供应商)、固定资产的调配和库存物资出库的审批。固定资产、办公用品、卫生被服的主管部门是行政部;医疗设备的主管部门是设备科;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卫生材料的主管部门是护理部;药品的主管部门是药剂科。

2、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和库存物资采购的申请审核、库存物资的出入库的汇总审核、固定资产和库存物资的总账、固定资产和库存物资的报销审核,库存物资的监督和定期监盘。

3、采购部门负责固定资产和库存物资的采购,固定资产和库存物资验收时的质量保证,审查医疗设备、医疗器械、药品和卫生材料的“三证”,各主管部门负责“三证”资料的保管。

4、仓储部门负责库存物资的入库登记,日常库房管理,按照审批的出库单进行出库发放,月末汇总上报入库和出库汇总表。办公家具、设备、运输车辆、办公用品、卫生被服的仓储部门是行政总务科;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卫生材料的仓储部门是护理部—耗材库;药品的仓储部门是药剂科—药库。

三、采购原则与方式

1、采购物资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阳光采购;必须坚持秉公办事,维护医院利益的原则,本着处处节约的原则,并综合考虑质量、价格及售后服务等方面,择优选购。

2、采购小组在接到经过审批的采购计划后应迅速组织相关人员(一般不少于3人)限期将所需物资采购到位,不得拖延,影响工作。?

3、采购小组在采购物资时要凭院长审批的购物计划方可外出采购。在采购物资时,要坚持勤跑多问,坚持集体谈价,真正采购价廉物美、质量可靠、经久耐用的物品。

4、一次性采购量较大,市场上质价差异较大且涉及范围较广的物资采购可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进行采购。

5、采购人员应认真检查物资质量,力求价格合理、质量合格,如因失职而采购伪劣产品,采购人员应负一定经济责任。?

四、采购方法:

1、药品耗材类、印刷品等一律实行招标定价,由医院采购委员会组织实施。

2、总务后勤类物资根据市场行情询价议价方式采购,常用的量大的后勤物资采取招标方式或者询价议价进行采购。由医院采购部组织实施,按审批权限予以审批。

3、20万元以上的设备必须招标采购,由医院采购委员会组织实施。股东会审批

4、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设备可采取招标或询价方式进行采购,由医院采购部组织实施,由董事会审批。

5、2万元以下的设备及物资采取询价方式采购,由医院采购部组织实施,由院长审批。

五、采购程序

1、计划和立项:

(1)医院常用后勤类、办公类物资由总务库管人员或者使用部门主任、护士长拟定采购计划单,按分级审批权限的规定报批后,交采购部按计划采购。原则上每月采购二次。

(2)药品耗材类由药剂科库房管理员根据各临床科室用药情况(包括品种及数量),结合医院基本用药目录拟定采购计划单报药剂科主任签署意见,报经分管院长、院长分级审批同意后,交由采购部组织实施。

(3)突发事件的紧急采购或临时急需采购,由使用科室提出,经过分管院长征求院长同意后,及时交采购中心采购。

(5)特殊物资(体内植入物)的采购,由使用体内植入物的科室提前3天提供植入物的品种、规格、并认真填写植入物申请表。采购部在充分尊重临床科室的需求前提下,依据询价比价结果确定植入物的品种,使用科室应按设备科、院感科的规定对植入物进行严格验收、登记、交接等工作,以确保植入物的安全使用。

2、调研、论证、询价。

物资采购计划立项后,采购委员会负责组织采购部、使用科室、业务科室、审计人员进行市场调研、考察和询价,考察结束要写出书面考察报告,并如实向招标采购委员会汇报考察情况,必要时出示样品,提供讨论决策的依据。

3、招标、议标

医院大宗物资及设备通过调研和论证后,由采购委员会组织采购部进行招标、议标。招、议标结果应由所有参加招、议标人员签字方可生效。

六、验收和入库

1、严格执行出入库验收制度,常用后勤类、办公类物资由总务库管人员、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人依据采购部下发的通知单共同负责验收。

2、耗材类由库房管理员、护理部、使用单位负责人共同负责验收(包括品名、规格、型号、有效期、生产厂家、批准文号、注册商标、进口批文、检验报告、外观质量、数量、单价、总价等),合格后方可入库。

3、一次性卫生材料每次购置必须进行质量验收,务必检查合格证、消毒日期、出厂日期、有效日期,并有院感办进行抽样检验合格后入库。

4、药品由药库管理员、药剂科主任、药品会计共同验收。注意药品数量、质量、价格、生产厂家、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

5、仪器设备由设备科、使用科室、财务科依据采购合同要求共同验收,5万元以上设备原则上由分管院长组织验收(进口设备邀请商检局)。

6、所有物资的验收,均应详细记录验收结果并有全体验收人员签名。

七、物资的报销

物资采购发票应先由采购人员、证明人、验收人、采购部主任签字,报分管院长审核,最后由院长审批报销。缺一手续财务科不得付款。分期付款的按招标采购合同付款比例,依据发票审批手续进行分批付款。

八、常规物资采购时限

各物资库管人员应在每月的4-5日和20-25日集中报送采购需求计划表,采购部应在七个工作日内完成采购交仓库验收入库。

九、采购监督

医院监事会是医院的监督监视机构,负责对采购计划、价格、物资入库、物资使用的审查和稽核,同时负责市场询价义务。对在采购中出现明显违反采购制度、价格虚高或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情况,有提出纠正和处罚的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公司车辆出入管理规章制度_企业车辆进出管理办法

全文共 2223 字

+ 加入清单

公司在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时,都会有一些车辆出入办公地点,因此,公司制定好车辆出入的规章制度。有利于规范管理车辆。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公司车辆出入管理规章制度,希望你喜欢。

公司车辆出入管理规章制度篇1

一、目的

为确保公司的人身、财产安全、出入厂人员、车辆物品等管理有序。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进出厂人员、车辆及物品。

三、职责

1、所有人员及车辆按本制度执行。

2、门卫值班人员按本制度监督检查和管理。

四、工作内容

1、人员出入管理

员工上班时间因公外出办事,必须写明事由,返回后在门卫处核签返回时间,如不能返回时写明理由,方可离开。

2、就餐时间含在工作时间内的非管理人员除上下班时间出入外,严禁出入大门,确因有事,门卫人员必须和部门领导取得联系,方可出入,门卫严格监督检查,如无证明,不允许出入大门。

3、员工醉酒者一律禁止入厂。

五、车辆出入管理

1、送货车辆凭送货单等凭证进入厂内,需要时过磅称量,然后听从门卫或保管员指挥在指定位置等待卸货,非本公司货物进厂时在门卫处登记以便离开时方便清点,确认。

2、拉运糠醛的车辆一律凭装车单在指定位置放停,所装重量不得大于车辆行驶证规定的运输重量。

3、外来人员或车辆出厂,经检查无携带物资,即可放行,但应进行登记。如有物资携带出厂,应办理物资出门证,否则门卫不予放行。

4、上班前与下班后,非加班工作人员不得在厂内逗留。

5、倒班生产工人可按倒班规定时间提前30分钟入厂,交班后30分钟内离厂。

6、非工作时间入厂要经车间主任同意,否则门卫不予放行。

7、非工作原因找人不得入厂,由门卫电话通知。(包括本厂人员)。外来办事人员或车辆入厂是要经相关部门或人员同意,并进行登记后方可进入,否则不予放行。

8、任何部门人员,车辆出入工厂必须无条件接受门卫的检查与指挥,否则公司将对当事人予以严肃处理。

公司车辆出入管理规章制度篇2

1.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车辆出入和停放管理,维护畅通有序的良好秩序,规范、健全管理制度,制定本制度。

2.员工车辆

2.1员工的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要放入指定车棚,应自行管理好、锁好、排放好。

2.2员工的汽车一律不准进厂,按秩序停在公司大门外的车位上,自行管理好、锁好、排放好。

3.公司的货车、班车、公务车辆

3.1进入公司时,应将车辆停放在指定位置,不得随意停靠。

3.2公务车辆出厂,需凭《派车单》放行,由公司综合办安排。

4.外来车辆

4.1 任何外单位车辆未经允许一律禁止进入厂区,停靠在公司大门外的车位上。

4.2送货、拉货、废旧物资车辆,严格登记,凭主管经理签字的出门证出厂。

4.3外来检查、参观车辆登记后可以进入厂区,停放在指定位置。

4.4拉垃圾的车辆可以进入厂区。

邯郸汉光办公自动化耗材有限公司

公司车辆出入管理规章制度篇3

为了确保公司财产的安全,维护公司利益,规范人员、车辆、公司货物出入。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人员管理

1.本公司员工按规定时间上、下班并打卡。按《考勤打卡管理规定》执行。新厂与老厂在不同区域上班的员工,须按规定在本区域打卡,不得异地打卡,保安要加强监督。

2.未到下班时间,员工不得提前下班。如有需要外出的,保安凭《出门证》放行。

3.上班期间需要外出办事的,须持有车间主任或生产制造部开的《出门证》,保安凭《出门证》放行,并记录出门和返回的时间。

4.外来人员无故不得进入公司(厂)。如因工作、业务等需要的来访者,须填写《来客登记簿》并填写《来客接待申请单》,申请单要注明接待人的姓名,当来访者离开时,由接待人签注姓名,回单交回门卫处。

5.对携带物品进出的人员,保安要例行检查,员工应积极配合。

6.严禁公司员工带未成年人子女进入生产区域。

7.公司行政、办公人员进出生产厂区的不用出门证,但保安要做进出记录登记,有携带物品进出的,凭《出门证》或《出库单》第二条:车辆出入管理

8.各类机动车辆进入公司(厂)区内,应注意安全第一,车速应控制在10公里/小时内。如因超速而发生意外的,由驾驶人承担全部责任。

9.公司各种车辆包括私车在新厂或老厂之间往来办事的,凭内部通行证进出,但要按规定区域位置停放。出厂时,如保安有要求,应主动配合检查。

10.外来车辆须按规定填写《车辆进出登记表》,离开时加注离厂时间。

11.外来车辆空车离厂时,保安必须检查。

12.公司员工的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等,统一停放停车棚内,一律不得进入生产区。

13.各种车辆装货出厂的,保安门卫凭仓库的《出库单》或制造中心开出的《出门证》,才准许放行,否则一律不得放行。

14.本公司货车出门的,保安要登记车辆出厂时的公里数,去向目的地,车辆返厂时记录总里程,(一车一本登记簿记录)每月汇总。

15.政府机关、财税、银行、工商等相关部门车辆进出公司,无须填写《登记簿》。在进入公司的同时,保安应通知有关部门,做好接待工作。

第三条:物品出入管理

16.外来物品进入公司(厂),客户携带工具或物品进入公司(厂)的,由客户在《登记簿》上注明所带物品,当客户离开时,保安门卫要核对后才放行。

17.需外出维修的公司物品、设备,由设备动力科填写维修联系单,并经生产制造中心副总鉴字,门卫凭单子放行。

18.委托外加工、委托外检测的成品,半成品,各车间需外发的原材料,门卫凭《出门证》放行。

19.设备外借,《出门证》须经生产副总签字审批确认,门卫要作详细登记后才许放行。

20.产成品出厂:门卫凭仓库的《出库单》,经核对无误后放行。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与前制度有不一致的,按新制度执行。

xx集团办公室>>>下一页更多精彩“公司车辆出入管理规章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名词解释

全文共 4105 字

+ 加入清单

项目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学科中成长性最快的一个分支,对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一种有力的组织形式,那么你对项目管理体系名词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名词解释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1、项目管理的SAP实施

1.SAP实施方法: 快速实施SAP

快速实施SAP (Accelerated SAP ,ASAP) 指SAP提供的执行解决方案。Accelerated SAP集成了几个组件,这几个组件联合工作以支持R/3 系统的快速有效的执行。

2.Change Management变革管理

变革管理(Change Management) 指对用现行的计划和概念将企业转换成新的状况的渐进和不断变化的过程的管理。

3.关键流程演示

关键流程演示(Conference Room Pilot,CRP) 指SAP实施过程中,对关键业务流程在系统上进行实现演示,从而得到实施单位对实施SAP的初步认可。

2、项目管理的ERP相关概念

1.企业资源计划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ERP),可以从三个层次进行定义:

管理思想:ERP是由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Gartner Group Inc.提出了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 )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Supply Chain)的管理思想;

软件产品:是综合应用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4GL)、网络通讯等信息产业成果,以ERP管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件产品;

管理系统: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2.物料需求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MRP) 指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对产品构成进行管理,借助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及系统对客户订单,在库物料,产品构成的管理能力,实现依据客户订单,按照产品结构清单展开并计算物料需求计划。实现减少库存,优化库存的管理目标。

3.物料需求计划II

物料需求计划II(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II,MRP II) 指在企业技术、管理和经济上有效地建立起来的一个过程,贯穿于市场经销、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生产计划、物资供应、生产作业与控制、仓储管理和财务成本等环节。

4.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 指从原材料采购直到产成品销售,供应链管理设计、计划、控制可能因素并同时协调与优化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着重供应商、制造商、批发零售商以及服务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协调处理。

5.BPR业务流程重组

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BPR) 指运用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大幅度改善业务流程绩效的革命性方法。

6.绩效管理体系

绩效管理体系(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 指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包括“目标设定”、“跟踪汇报”、“分析调整”和“考核激励”四个主要的管理环节。

7.系统应用产品

系统应用产品(System Applications Products ,SAP) 指德国的一家ERP软件公司开发的ERP应用软件,是英文System Applications Products in Data Processing的缩写,翻译为数据处理中的系统、应用和产品。

8.SAP R/3

SAP R/3 指一个基于客户/服务器结构和开放系统的、集成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其功能覆盖企业的财务、后勤(工程设计、采购、库存、生产销售和质量等)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

3、项目管理的系统应用

1.关键用户

关键用户(Key User) 指在ERP实施过程中,代表实施方提出业务需求,全程参与整个项目实施,负责对最终用户进行培训,及实施后的系统维护的人员。

2.最终用户

最终用户(End user) 指在ERP实施后,在ERP系统中进行凭证输入、报表查询等日常业务操作的系统使用人员。

3.角色

角色(Role) 指按照一定的权限执行相应的操作的个体。

看过“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名词解释“

4、项目管理的SAP系统设置

1.集团

集团(Client) 指SAP系统中最高等级的组织单位,是由一个主数据库和建立一个完全集成系统所必须的所有表格组成的。

2.公司代码

公司代码(Company Code) 指一个独立的会计实体,拥有完整的会计帐套。是对外报送法定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最小单位。

5、项目管理的SAP模块名称

1.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Financial Accounting,FI) 指必须能够按有关规定向股东、债权人、劳工组织以及社会公众披露并提供所需的信息,而有效的公司管理会计必须包括控制和转移的功能。财务会计模块由总分类帐、应收帐款和应付帐款、固定资产、法定合并以及特殊统计会计功能组成。

2.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Controlling,CO) 指提供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及内部考核评价所需要的各种信息,通过与销售模块、采购模块、财务会计的集成功能,将生产经营中的各种信息在CO中进行分析和比较,由一般费用成本核算、生产成本核算和获利能力分析等子模块组成。

3.销售和分销

销售和分销(Sales and Distribution,SD) 指SAP系统中一个用于解决销售过程中相关业务操作的高度集成的模块,通过与财务模块的集成,所有信息可以实时反映到帐务系统。主要由销售订单的管理、信用额度的控制、发货管理、发票管理等功能组成。

4.物料管理

物料管理(Material Management,MM) 指r3后勤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此模块所提供的功能基于物料的物流管理操作:获取、采购、需求计划、库存管理、物理仓储管理以及票据管理。

5.仓库管理

仓库管理(Warehouse Management,WM) 指MM模块中的一个子模块,利用WM系统, 可以对公司中复杂的库存结构进行管理。这种结构可包括不同的仓库中的区域(即存储类型),如在高架位闲置的存储、可用存储、冻结存储和固定的仓位提取区域等,以及生产供应、发货和收货区域等。利用WM系统,可以同时对具有随机组织结构和具有固定仓位的仓库进行管理。

6.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Production Planning,PP) 指后勤系统中负责计划、控制、管理生产的模块,提供完善的满足各种制造模式的处理,如重复生产、按订单生产、按订单装配、流程式生产、批量生产和面向库存生产。集成化供应链如MRPII、电子看板、计划估化器、车间控制器、流程控制系统、PDM等。

7.工厂维护

工厂维护(Plant Maintenance,PM) 指负责复杂的工厂控制系统维护;支持对工厂的图形化表达,可和地理信息系统相连,包括详细的工厂图表;对设备可进行预防性维护计划、缺损保修、检修、备品备件管理等。

8.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HR) 指SAP系统中的人力资源模块,是管理人事档案、人员工资及培训和差旅费用的,最终产生的财务信息会集成到会计模块中。

9.物流集成

物流集成(Material Repair Operation,MRO) 指对备品备件、原料、产成品等物资的采购、供应、库存、销售等状态的管理。

10.石油行业解决方案

石油行业解决方案(Industry Solution- OIL,IS-OIL) 指一个专门针对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出来的行业解决方案,SAP公司与其众多的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建立了石油天然气行业全球理事会,目标是支持SAP石油天然气行业产品及SAP油气企业用户的互动发展。该理事会定期召开会议,工作重点主要围绕着制定石油天然气行业的管理标准及相应SAP产品的开发策略,以满足石油天然气行业不断变化的管理需求。经SAP公司及其战略合作伙伴二十余年来的潜心研究,反映当今一流石油企业生产与管理经验的“最佳业务实践”被预置在 SAP的系统中。这些最佳业务实践基本涵盖了大多数石油企业在生产与管理上的各类需求,同时也可为各石油企业进行组织机构、管理流程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与专家式的帮助。

11.高级计划优化器

高级计划优化器(Advanced Planning Optimizer,APO) 指SAP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可优化供应链管理,通过高级计划优化器可提供一套更好的采购方案给企业,通过APO与ERP集成可尽快尽好并最低成本的得到供应商原料从而使得公司的产品更快速地交付给客户。

12.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Business Information Warehouse,BW) 指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面向主题的、集成的、与时间相关的、不可修改的数据集合。与其他数据库应用不同的是,数据仓库更像一种过程,对分布在企业内部各处的业务数据的整合、加工和分析的过程。

13.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Strategic Enterprise Management,SEM) 指提供一种手段和途径(如通过与历史同期的比较或对未来某一时期的合理预期),使企业的战略决策不断地由设想转变为现实。14.主生产计划

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 ,MPS) 是预先建立的一份计划,由主生产计划员负责维护。主生产计划是驱动MRP的一整套计划数据,它反映出企业打算生产什么,什么时候生产以及生产多少。主生产计划必须考虑客户订单和预测、未完成订单、可用物料的数量、现有能力、管理方针和目标等等。

6、项目管理的SAP开发工具

1.高级业务应用程序

高级业务应用程序(Advanced Business Application Programming,ABAP) 指SAP公司开发的用于Reports、Screens、Interfaces、Data conversions等多种应用程序设计的一种编程语言。R/3的所有应用程序甚至其BASIS系统的部分组件都是由ABAP开发的。它是图形化第四代编程语言。因此常被称为ABAP/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食品安全法知识资料整理介绍

全文共 7987 字

+ 加入清单

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可以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防范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食品安全法知识资料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食品安全法知识资料【21-31】

二十一、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答:(1)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2)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3)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4)对与卫生、营养等食品安全要求有关的标签、标志、说明书的要求;

(5)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6)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7)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8)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二十二、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有哪些?

答:(1)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2)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3)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4)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5)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6)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7)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

(8)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9)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10)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11)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

(12)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13)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二十三、国家对食品召回制度有哪些规定?

答:(1)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

(2)食品经营者发现其经营的食品有前款规定情形的,应当立即停止经营,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食品生产者认为应当召回的,应当立即召回。由于食品经营者的原因造成其经营的食品有前款规定情形的,食品经营者应当召回。

(3)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对召回的食品采取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场。但是,对因标签、标志或者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被召回的食品,食品生产者在采取补救措施且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继续销售;销售时应当向消费者明示补救措施。

(4)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将食品召回和处理情况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需要对召回的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销毁的,应当提前报告时间、地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为必要的,可以实施现场监督。

(5)食品生产经营者未依照本条规定召回或者停止经营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经营。

二十四、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哪些事项?

答:(1)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

(2)成分或者配料表;

(3)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4)保质期;

(5)产品标准代号;

(6)贮存条件;

(7)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

(8)生产许可证编号;

(9)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应当标明的其他事项。

二十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会同同级卫生行政、质量监督、农业行政等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并采取哪些措施,防止或者减轻社会危害?

答:(1)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组织救治因食品安全事故导致人身伤害的人员;

(2)封存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并立即进行检验;对确认属于被污染的食品及其原料,责令食品生产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召回或者停止经营;

(3)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相关产品,并责令进行清洗消毒;

(4)做好信息发布工作,依法对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情况进行发布,并对可能产生的危害加以解释、说明。

二十六、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应当将下列事项作为监督管理的重点?

答:(1)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2)保健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添加行为和按照注册或者备案的技术要求组织生产的情况,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以及宣传材料中有关功能宣传的情况;

(3)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风险较高的食品生产经营者;

(4)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表明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事项。

二十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部门履行各自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有权采取哪些措施,对生产经营者遵守本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答:(1)进入生产经营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2)对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抽样检验;

(3)查阅、复制有关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4)查封、扣押有证据证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有证据证明存在安全隐患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5)查封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

二十八、食品生产者采购相关产品时的注意事项?

答:(1)食品生产者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不得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2)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3)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二十九、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违反《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受到哪些处罚?

答:(1)违反本法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未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审查许可证,或者未履行报告、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等义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2)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停业,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许可证;

(3)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三十、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展销会的主办者会受到哪些处罚?

答:(1)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2)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停业,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许可证;

(2)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三十一、违反本法规定,未按要求进行食品贮存、运输和装卸的,会受到哪些处罚?

答:(1)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2)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3)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食品安全法知识资料【11-20】

十一、哪些主体应当依法审查入场食品经营者的许可证?

答:(1)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

(2)柜台出租者

(3)展销会举办者

十二、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发现入网食品经营者有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应当采取的措施有?

答: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严重违法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

十三、食品经营者销售食品有那些要求?

答:应当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或者注意的事项销售食品。

十四、经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得出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不安全结论的,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应怎么处理?

答:应当依据各自职责立即向社会公告,告知消费者停止食用或者使用,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该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停止生产经营;需要制定、修订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立即制定、修订。

十五、国家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的具体体现?

答:(1)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

(2)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3)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农业行政等有关部门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协作机制。

十六、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制度,查验出厂食品的检验合格证和安全状况,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

答: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检验合格证号、销售日期以及购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十七、从事食品批发业务的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食品销售记录制度,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答:批发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销售日期以及购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十八、食品安全的含义是什么?

答: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十九、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答: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包括营养强化剂。

二十、什么是食品的洗涤剂、消毒剂?

答:用于食品的洗涤剂、消毒剂,指直接用于洗涤或者消毒食品、餐具、饮具以及直接接触食品的工具、设备或者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的物质。

食品安全法知识资料【1-10】

一、新《食品安全法》的修改力度很大,主要有哪些亮点?相对于现行《食品安全法》来说,有哪些比较出彩的地方?

答:这部新食品安全法可以说是亮点纷呈,注重解决老百姓非常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十个方面的亮点:

第一个亮点,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通过建立出厂检验记录制度、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批发企业的销售记录制度等方式,使食品、食品添加剂、食用农产品全程可追溯。

第二个亮点,加强特定标识监管——保健食品的标签应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当按照规定显著标示。食品、食品添加剂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事项应当显著标注,容易辨识。

第三个亮点,强化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关联主体的义务和责任——规定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展销会的举办者的资质审查、检查、报告义务,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抽样检验义务和报告义务、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的实名登记、审查许可证义务。不履行义务的,要承担连带责任,还要受处罚。

第四个亮点,特殊食品严格监管——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纳入特殊食品,严格监管。不得以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同一企业不得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

第五个亮点,为赔偿设置最低限额——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第六个亮点,全面加大处罚力度——大部分违法行为的处罚起点由过去的2000元提升到5万元,较严重的违法行为起点为10万元。一年内累计三次违反食品安全法受到处罚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第七个亮点,提供场所要受罚——明知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等违法行为而为其提供场所或其他条件的,要受到处罚并承担连带责任。

第八个亮点,重拳整治虚假广告——发布食品虚假广告要受罚,广告经营者、发布者承担连带责任。社会团体或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或其他虚假宣传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的,承担连带责任。

第九个亮点,剧毒、高毒农药有禁区——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国家对农药的使用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快淘汰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动替代产品的研发和应用,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第十个亮点,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入网食品经营者或者食品生产者要求赔偿。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入网食品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由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赔偿。

二、一些业内人士把它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主要严在哪些方面呢?

答:新《食品安全法》被称为“史上最严”,这是许多人对比新旧食品安全法,以及国内外食品安全法规作出的一个判断。应该说,它充分体现了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第一,“最严谨的标准”是食品安全的前提。新《食品安全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第二十五条规定:“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食品强制性标准。”食品安全标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科学依据,对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强化政府科学监管,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和公平竞争,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第二,“最严格的监管”是食品安全监管新常态。新《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对农药的使用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对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等特殊食品实行严格监督管理。有了这些“最严格”的监管规定,再通过重责、严管,便建起了食品安全的“天罗地网”。

第三,“最严厉的处罚”是食品安全监管重要手段。新《食品安全法》加重了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刑事、行政法律责任。违法必罚,罚者必痛。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执法部门首先要对违法行为进行判断,如果属于刑事犯罪,直接由公安部门进行侦查,追究刑事责任。如果不构成刑事犯罪,才进行行政处罚。在行政处罚方面,新《食品安全法》对被吊销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及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作出了5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或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规定;对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相关人员作出了终身禁业的规定。同时,增加了行政拘留的处罚;在罚款方面,将一些违法行为最高可以处罚货值金额10倍的罚款提高到30倍。这些规定,都为监管部门实施“最严厉的处罚”提供了法律依据,对严厉打击食品违法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最严肃的问责”是食品安全监管可靠保证。任何一部法律的实施,关键是执行力;而执行力的关键是执行法律的人,“管”住人的关键就是要严肃问责。有责必究,追责必严。把严格食品安全执法与地方政府、行政机关领导“官帽”挂钩,是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等违法行为的“利器”。最严肃的问责,既要对违法食品生产经营者给予最严厉的惩处,更要对监管者履职不到位或滥用职权行为给予最严厉的追究,严肃查处失职渎职责任。新《食品安全法》增设了问责制度——监管部门负责人约谈制。其中,被约谈的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进行整改。

三、新《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后,对群众的日常生活主要有哪些重要影响呢?

答:《食品安全法》是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部重要法律,必然对群众日常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

第一,新《食品安全法》可以让群众更明白地消费。新《食品安全法》强化转基因食品的标示规定,专门强调了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当按照规定显著标示;对于婴幼儿配方食品也规定了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含量。同时,着力规范食品安全信息发布,要求监管部门应当准确、及时公布食品安全信息;并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鼓励新闻媒体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有关食品安全的宣传报道应当公正真实,等等。这对于群众的知情权给予了极大的保障。

第二,消费者因为食品安全造成损害,其权益会得到极大的保护。比如新食品安全法规定,通过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购买食品,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入网食品经营者要求赔偿。又比如,新食品安全法增加了惩罚性赔偿规定,消费者除对生产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

第三,群众举报维权渠道更加畅通。新食品安全法增加规定有奖举报制度,明确对查证属实的举报应当给予举报人奖励,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政府和监管部门要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对举报所在企业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内部举报人要给予特别保护。

第四,最重要的是新食品安全法让老百姓饮食安全更加放心。新食品安全法禁止剧毒高毒农药用于果蔬茶叶,保健食品标签不得涉防病治疗功能,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全程质量控制,网购食品明确纳入监管范围,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必须按规定标示,等等。这些规定的实施,为贯彻重典治乱,严惩重处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确保食品安全,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据,也让老百姓饮食更加放心。

四、在我国境内从事哪些与食品相关的活动时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答:(1)食品生产和加工(以下称食品生产),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以下称食品经营);

(2)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

(3)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以下称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

(4)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5)食品的贮存和运输;

(6)对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

五、应当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情形有哪些?

答:(1)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

(2)为制定或者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

(3)为确定监督管理的重点领域、重点品种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

(4)发现新的可能危害食品安全因素的;

(5)需要判断某一因素是否构成食品安全隐患的;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为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其他情形。

六、国家对哪些特殊食品实行严格监督管理?

答:(1)保健食品

(2)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3)婴幼儿配方食品

七、对依照本法规定实施的检验结论有异议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答:食品生产经营者可以自收到检验结论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向实施抽样检验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上一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复检申请,由受理复检申请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公布的复检机构名录中随机确定复检机构进行复检。复检机构出具的复检结论为最终检验结论。

八、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应当将哪些事项作为监督管理的重点?

答:(1)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2)保健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添加行为和按照注册或者备案的技术要求组织生产的情况,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以及宣传材料中有关功能宣传的情况;

(3)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风险较高的食品生产经营者;

(4)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表明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事项。

九、食品生产企业为保证所生产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制定并实施哪些控制要求?

答:(1)原料采购、原料验收、投料等原料控制;

(2)生产工序、设备、贮存、包装等生产关键环节控制;

(3)原料检验、半成品检验、成品出厂检验等检验控制;

(4)运输和交付控制

十、食品经营企业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记录的内容有哪些?

答: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企业管理知识有哪些

全文共 1273 字

+ 加入清单

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及产品或劳务满足社会需要,并以获取盈利为目的,依法设立,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如何有效管理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企业管理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二)企业管理的定义和作用

管理是由组织的管理者在一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环节来协调组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是由组织的管理者在一定环境下实施的。管理是一个过程。管理由若干个职能构成。管理的工作内容是优化调配组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使组织高效地达成组织目标。

各种组织都需要管理,管理是现代生产力要素之一。

(一)企业的概念与特征

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及产品或劳务满足社会需要,并以获取盈利为目的,依法设立,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企业是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企业具有技术和组织特征,企业的发展状态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发展水平。

(三)企业类型

根据企业资产构成和承担的法律责任划分,可将企业分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三种基本类型。

个人独资企业的优点是:设立、转让、关闭容易,出资人拥有绝对决策权,利润独享,结构简单,管理灵活,易于保护商业秘密,法律限制较松,政府管制较少。

个人独资企业的缺点是:负无限责任,当企业资产不足以清偿企业债务时,法律强制企业主以个人财产来清偿企业债务,可能造成倾家荡产;规模有限,受资金和个人管理能力限制,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企业生存寿命不稳定。个人独资企业不适宜经营风险大的项目。法律 敎育 网

合伙企业的优点是:由于可以由众多合伙人共同筹资,因而可以扩大资本规模;也由于合伙人共负偿的无限责任,减少了贷款者的风险,其筹集资金、获得商业贷款的能力较个人独资企业强;集中合伙人的才智与经验,可以提高合伙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竞争能力;比较容易成长和扩展。

合伙企业的缺点是:合伙企业属无限责任企业,合伙人对经营负有连带责任,风险大;产权转让困难,须经所有合伙人同意才行;合伙人皆能代表公司,权力分散,多头领导,意见易产生分歧,决策缓慢;企业寿命不稳定。

公司是法人,在法律上具有独立的人格,这是公司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重要区别。

公司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一是股东负有限责任,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负责,而公司则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负责;二是容易筹资,公司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来筹资,且股票易于转让,较符合投资人转移风险的要求;三是公司具有独立寿命,不受出资人寿命影响,可以长期生存;四是易于吸收人才;五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得公司的经营管理职能均可由各方面专家担任,可以更有效地管理企业。

公司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一是创办公司的手续复杂,组建成本较高;二是政府对公司监管较严;三是透明度较高,企业盈亏机密难以保守;四是公司易受"内部人"控制。

公司是最典型的现代企业形式。

对工业企业,大型企业需满足从业人员在2000人及以上,销售额在30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在40000万元及以上;小型企业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下,资产总额在4000万元以下。

看过“企业管理知识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win7电脑开机启动项如何管理 电脑开机启动项管理步骤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有位win7系统用户反映,电脑开机总是会有很多软件或者服务会自己启动,这影响了电脑的开机时间,这是就需要对启动项管理一下,那么win7电脑开机启动项怎么管理呢?今天为大家分享win7电脑开机启动项管理方法。

电脑开机启动项管理方法:

1、使用快捷组合键“Win+R”打开“运行”对话框。如图所示:

2、输入“msconfig”。如图所示:

3、点击“确定”打开“系统配置”。如图所示:

4、点选“启动”项,进入到启动项管理界面。如图所示:

5、仔细分辨开机启动项,关闭一些不必要的开机启动项。我们需要留下驱动程序、杀毒程序,还有一些你自定义的启动项,比如网络连接客户端。其他都可以关闭。如果要关闭,去掉前面的勾,然后单击确定。如图所示:

6、重启更改设置。

关于win7电脑开机启动项管理的操作步骤就为用户们详细介绍到这边了,如果用户们不知道怎么管理开机启动项,可以参考以上方法步骤进行操作哦,希望本篇教程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精彩教程请关注 小编 。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星级酒店管理知识

全文共 3165 字

+ 加入清单

酒店行业的发展导致人才的争夺日趋激烈,优秀的酒店管理队伍在激烈的竞争中尤为重要。那么你对星级酒店管理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星级酒店管理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1、酒店管理中知道≠理解,知道≠会做

酒店管理知识讲的都是做好总经理的理论,说不好听的可以称之为纸上谈兵,知道不等于会做。作为总经理要不耻下问,多向同事、同行、甚至竞争对手讨教。很多的理论要落实到工作实际,需要有许多具体的技巧,你也可能会去发明一些技巧,但讨来的技巧往往比你自己发明的实用得多。

首先,不要以为你已经懂了。比如:告诉你五种客源市场的开发方法,是否你以百倍的努力就必然可以取胜?其实不然,别人主动告诉你的往往只是大概,而决定成败的是细节。比如你知道了要去发单片,可你知道在哪里发最有效吗?你知道员工不在你的监控之下如何控制吗?

作为酒店的总经理我们所缺往往的不是酒店管理知识理论,而是如何做的方法;很多事情的成败,往往就是我们不知道一些很简单的细节;往往是因为以为知道了其实不知道,所以我们不知道败在哪里。

总经理的要务不是完成任务和指标,不是背读酒店管理知识,而是通过完成任务和指标的过程支持下属成长。你的下属是否掌握了他在其岗位上的技能?是否了解了你对他们的要求?他们是否能自觉自发地工作?他的成长方向是什么?他们是否和你同心协力?他们都有哪些优点和不足需要你来引导?所有这些问题是一名总经理真正需要关心的。星级酒店各项经营成本的管理及有效控制提要:营业费用:确保经营正常进行的费用主要有:营业部门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燃料费、水电费、邮电费、洗涤费

2、酒店管理人员要还事于民才能做好管理

1、正确理解亲力亲为

很多酒店管理者大谈亲力亲为的管理,认为亲力亲为的管理就是所有的事情都亲自去做,力亲为就是总经理要对所有的事情负责任,交给别人去做不放心,所以要总经理事必亲躬。

但随着工作的逐步开展,经理们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忙,而手下的一些人工作越来越慢,甚至越来越空。没有时间去做一些重要的事情,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为明天要召开的重要会议做准备,更没有时间去和顾客和员工说话。经理们对酒店的掌握,随着自己越来越忙,而越来越弱。

其实经理们所理解的和酒店管理知识中提及的亲力亲为本质上是有区别的。亲力亲为是为了管理,而经理们的经亲力亲为却放弃了管理。经理必须从事务堆里脱身,而把时间用在和员工和客户在一起,而不是处理很多急迫的事。让员工感受到我对他们工作的重视,让顾客感受到我对他们诉求的认真,同时让自己也更加了解自己的员工和顾客。

2、逐步还事于民,支持员工成长

总经理要从事务堆里逐步脱离出来,取决于你的员工的成长。还事于民的过程绝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总经理要教会你的管理层学会如何执行酒店管理知识thldl.org.cn所讲的内容,还要在一段时间监控他们真正会做和在按你的要求做事。在千头万绪的日常事务堆里,总经理往往会更加关注事情本身,要把事情做完,要把指标完成,但往往忽略了关注执行这些事情的人。

其实,完成任务和指标只是结果,结果导向是以指标来评价和衡量你的过程,但执行的过程和执行过程中人的成长才是保证结果的关键。

3、星级酒店各项经营成本的管理及有效控制

一、各项经营成本的组成

1、营业费用:确保经营正常进行的费用主要有:营业部门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燃料费、水电费、邮电费、洗涤费、拆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费、低值易耗品摊销、业务招待费、工作餐费、运输费、包装费、保险费、广告宣传费、突发事件费。

2、管理费用主要有: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保安人员工资、燃料费、拆旧费、物料消耗费、低值易耗品摊销、工会经费、职工教育费、劳动保险费、税金等。

二、作好经营成本和费用的有效控制

1、制订物资管理 及物资管理的程序;防止私拿,多报损耗,更严重的是有的偷拿仓库东西出去变卖,或责任心不强,使仓库库存物资变质变味,甚至破损、被盗,使成本上升。

2、实行采购控制及严格验收,严把物资入库关 控制验收:防止出现以少报多、无物报单,假单报帐取款挖酒店墙角。,

3、 严格领料手续,把好物资出库关并加强仓库管理,防止物资损坏,领用物品时,审批严格,防止少用多领、不用冒领、假公济私

4、强调对能燃及水电费用控制, 燃料水电容易出现浪费和漏洞

5、严格控制客房一次性消耗品的配备,物料消耗方面的漏洞: 客房一次性用品,常会被员工或其他人私拿,造成物料消耗的费用增大。

6、严格收银员的收款、交款手续,加强对收银员的管理

7、严格控制免单、打折

8、严格有尝用品的管理,认真填写销售记录卡

9、防止招待方面的漏洞,控制招待费用标准

三、实行申购、采买、验收、入库、出库管理制度

客用品的采购是客房经营活动首要的物质基础,它直接决定着客房服务工作的质量和酒店的效益。但在采购管理这一环节中,常常出现不依据量本利的原则,不能合理、有效地确定最佳采购数量、价格、时间等问题,无形中造成了成本核算的流失和浪费。如:一次性用品属用量较大且有储存时限性的物品,确定其合理采购时间和数量就尤为关键。一次购量太大,既积压流动资金,又容易造成物品超期使用,属于花钱又误事的不良行为;若购量太少,虽加强了资金的流动,但这种化整为零的采购方式,在运输保管等采购时所消耗的费用上,又出现了重复浪费现象,况且这些物品都具有酒店的标志,包装较为独特,在生产制作中又存在着制板问题,频繁地采购和更换厂家,仅在制板包装上,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浪费。再如:棉织品的采购,特别是床上用品,是采购成品,还是采料自加工,这就存在着成本计算问题。注意:进货质量(包括设备质量),如灯泡、水阀、充淋头、软管、宽带系统信网管、电话系统及功能、上下水管网、卫浴套件、灭蚊蝇虫害用品、消毒设施、地拖把、工作备件车、吸尘器、电视机,电脑、空调器、总台接待硬软设备、消防系统、监控系统、霓虹灯的使用寿命等都决定着成本的高低。由此可见,如何结合实际需要,实行优质采购,批量(可按工程价)进货,以确保客用品成本有效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四、 选聘素质高管理人员,实行绩效工资制度

客房部人工费用是客房部经营管理费用中的大项,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其失控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员的劳动效率不高。由于人员素质欠佳,缺乏严格的岗位培训,加之一些布局设施的不合理,先进设备使用量不够等,使劳动力的潜能不能得到很好的挖掘,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使得经营成本加大。作为经营管理者应该看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是控制人工成本的关键。二是管理水平欠佳。由于缺少完善的操作步骤和明确的岗位职责,使部门内出现了低效率区域,加之定员定额的不合理,不能根据需要实行满负荷工作量定员以及劳动力调配灵活性,导致不能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和淡旺季业务的需要,合理进行定员,安排班次和实行弹性工作制,这也是造成人工成本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三是随着员工流动的频率加大而产生人工成本提高。由于人员流动的频繁,使客房在招聘、培训、督导等方面增加资金投入,也使得客房成本费用上升。人工成本的控制难度较大,必须面对、严格遵守各项经营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人的潜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五、 加强库存成品物质控制

大多数酒店对一次性物品都是按照标准用量进行发放,虽然满足了客人的需求,但却存在着隐性成本浪费。如住店客人打开的香皂是否必须全部换掉,住客用剩的手纸、单人住客的牙刷是否都需一日一换等。另外,洁净完好的香皂盒,浴液是否回收和利用,这更是一种成本的流失。总之,对一次性物品必须实行按实际用量发放,否则,就会造成物控失效,物品流失。

六、 加强设备设施的保养及维护

客房部在设备保养中,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日常的保养和定期检修,做到小坏小修,随坏随修,减少加剧设备的损坏速度,减少使用周期,不能造成大量的成本浪费,不能影响酒店的服务质量。客房部要培养兼职。

看过“星级酒店管理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餐饮消防管理制度

全文共 1269 字

+ 加入清单

做好住宿餐饮场所的防火安全工作,尤其是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对维护社会公共消防安全,减少火灾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餐饮消防管理方面的制度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餐饮消防管理制度1

一、定期对厨房工作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做到熟悉所配灭火器性能和使用方法,会报火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逃生自救;所有厨房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燃气使用操作规程》,《餐厅(厨房)消防安全制度》培训合格,严格按照餐厅安全管理制度要求进行岗位操作。

二、餐厅(厨房)要配备有合格上岗证的电、水、煤气的维修工,经常对餐厅(厨房)的水、电、煤气管道、阀门及炉具进行检查,非专业人员不准擅自接、改拆电线、煤气管道和电源、气源。

三、消防器材配备足够,完好有效,放在固定的位置;不得以任何借口封堵安全出口,占用消防疏散通道,保证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畅通,安全警示标志醒目。

四、进入厨房人员严禁携带有毒、易燃、易爆物品,禁止在厨房内进行非食品生产及危害食品安全的操作。

五、不准在餐厅(厨房)内乱扔烟头、火柴棒,工作人员不准在库房、操作间区域吸烟。

六、每次开炉前,必须按《燃气操作规程》,先检查厨房所有燃气阀门,确认全部关闭无误后,与交班记录核对,查看厨房(包括明档)区域无异常情况后;再按操作规范使用。

七、厨房工作人员下班时,要认真检查厨房区域安全情况,关闭门窗;切断不用电源;拔出厨房机械、电器插头(雪柜除外);全部煤气阀门,并做下班安检记录。

八、厨房员工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使用明火,每班上、下班时都要对全部煤气管道、管道阀门、炉具开关、净化排风系统电源箱检查一次并做安检记录,发现故障及时汇报。

九、厨房工程施工需要使用明火、用电时,必须经过严格的申报审批程序,有专人负责安全的监控下使用。

十、每天专人进行安全巡查,每周组织人员进行安全检查,每月25日前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大检查。

看过“餐饮消防管理制度”

餐饮消防管理制度2

1.坚决执行〈〈消防法〉〉和政府部门的有关消防条例规定。

2.积极组织内部员工参加消防系统举办的消防培训。

3.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标志。

4.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确定本餐厅和各岗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餐厅内部从上到下实行防火安全责任逐级考评。

5. 每月组织一次全面防火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表,签字并存入消防安全管理档案;

6.发现火灾隐患,应及时上报并整改。

7. 对内部的电气设备及设施加强管理,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消防思想。 营业期间每两小时巡查一次,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管理组交接班前由班组消防管理人员共同进行一次巡查。

8.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9. 消防安全管理人针对本店的环境特点对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及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懂得消防知识、掌握灭火常识;每半年组织一次餐厅所有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常识、灭火器等消防设施使用方法培训;每半年组织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10. 发生火灾会立刻报警,组织人员按照预定疏散路线疏散,及时扑救初起火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