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生物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笔记(精品20篇)

心脏病突发是很危险的,严重可致猝死,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非常重要。接下来就跟着问学吧小编一起去看看生物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笔记吧。

浏览

2671

文章

1000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细菌和真菌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细菌真菌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

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色;

真菌菌落特点:较大,呈绒毛状、絮状蛛网状,有红、绿、黄、褐、黑等颜色

2.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③接种④恒温培养

3.培养基:含营养物质的有机物。

4.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一定的生存空间等。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异养)。

5.科学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极特殊的环境中,发现了古细菌。古细菌的存在说明:①古细菌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②细菌的分布很广泛。

编辑推荐:细菌和真菌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电击心脏复苏的原理是什么

全文共 941 字

+ 加入清单

电击心脏复苏是最常见的急救方法,一般都是对那些心脏没有跳动的人群进行电击方式,那么电击心脏复苏的原理是什么?下面本文就来重点给大家详细的讲解这些知识。

有研究表明,绝大部分心搏骤停是由心室颤动所致,75%发生在院外,20%的人没有任何先兆,而除颤每延迟1分钟,抢救成功的可能性就下降7%~10%。除颤波形包括单相波和双相波两类,不同的波形对能量的需求有所不同。成人发生室颤和无脉性室速,应给予单向波除颤器能量360焦耳一次除颤,双向波除颤器120~200焦耳。如对除颤器不熟悉,推荐用200焦耳作为除颤能量。双相波形电除颤:早期临床试验表明,使用150~200J即可有效终止院前发生的室颤。低能量的双相波有效,而且终止室颤的效果与高能量单相波除颤相似或更有效。儿童第1次2J/kg,以后按4J/kg计算。电除颤后,一般需要20~30s才能恢复正常窦性节律,因此电击后仍应立刻继续进行CPR,直至能触及颈动脉搏动为止。持续CPR、纠正缺氧和酸中毒、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可连续使用)可提高除颤成功率。

电击除颤的操作步骤为:

①电极板涂以导电糊或垫上盐水纱布。

②接通电源,确定非同步相放电,室颤不需麻醉。

③选择能量水平及充电。

④按要求正确放置电极板,一块放在胸骨右缘第2~3肋间(心底部),另一块放在左腋前线第5~6肋间(心尖部)。

⑤经再次核对监测心律,明确所有人员均未接触病人(或病床)后,按压放电电钮。

⑥电击后即进行心电监测与记录。

目前已出现电脑语音提示指导操作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icexternaldefibrillator,AED),大大方便了非专业急救医务人员的操作,为抢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AED使复苏成功率提高了2~3倍,非专业救护者30分钟就可学会。AED适用于无反应、无呼吸和无循环体征(包括室上速、室速和室颤)的患者。公众启动除颤(PAD)要求受过训练的急救人员(警察、消防员等),在5分钟内使用就近预先准备的AED对心搏骤停患者实施电击除颤,可使院前急救生存率明显提高(49%)。

电击心脏复苏原理上文已经有所讲解,电击心脏复苏也是急救最常见的办法之一,不仅要了解上述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还需要掌握做人工呼吸时需要注意什么等办法,而就是了解这些知识最好的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外来生物入侵的例子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成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国家之一,入侵物种达到529种。其中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的达100多种。比较出名的外来生物入侵例子有水葫芦、美国白蛾以及福寿螺等。

2003年,国家环保局公布了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名单,水葫芦就是其中之一。水葫芦过度繁殖有四大危害,没有彻底有效的根治措施。防治措施主要采取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综合治理等4种办法。运用最多的还是物理防治(即人工打捞)。

美国白蛾适生范围广,繁殖力特强,一头雌蛾一次可产卵800至2000粒,年平均繁殖后代3000万只,最多可达两亿只以上。最具危害的是,白蛾具有暴食性,可将成片的树林树叶横扫一光,造成部分枝条甚至整株死亡,有人称之为无烟的火灾。此外,被害树长势衰弱,易遭其它病虫害的侵袭,并降低抗寒抗逆能力。

非洲大蜗牛是杂食性动物,对自然环境危害很大,侵害对象包括农作物、林木、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饥饿时也取食纸张和同伴尸体,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种作物。非洲大蜗牛同时也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尤其是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所以不能用手接触,更不能吃。此外,它们爬行过的蔬菜和水果都可能残留病原,从而侵入人体。

今天小编对外来生物入侵的例子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物入侵到底有多可怕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生物知识点:生物进化的原因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生物进化原因

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并不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就叫化石,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这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因此生物进化的证据是生物化石.

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然后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动力,以生存斗争为手段,达到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的结果.因此生物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心脏复苏的八大步骤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心脏复苏是急救最佳的选择,跟其人工呼吸同样重要,但是很多人对于心脏复苏法没有详细的了解,下面小编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下心脏复苏的八大步骤有哪些。

心脏复苏的八大步骤如下:

第一、呼叫并拍打患儿,了解患儿是否有意识;

第二、大声呼救,请求帮助,有第二位施救者时,请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第三、观察患儿有无胸廓的起伏(即有无自主呼吸)。

第四、触摸中央动脉搏动(颈动脉、股动脉、肱动脉)5~7秒,判断有无心跳。

第五、若患儿丧失意识,无自主呼吸,触摸无脉搏,立即给予高质量心外按压30次。

第六、30次心外按压后,给予两次人工呼吸,因此单人心肺复苏,心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若有两人实施,则比例为15:2(指儿童。成人始终为30:2)。

第七、如此进行5个循环的心肺复苏,再次判断有无自主呼吸和心跳。

第八、如果没有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请继续予以心肺复苏;若恢复呼吸和心跳,给予侧位的复苏体位。

心脏复苏八大步骤上面都有详细的了解,让更多人对于心脏复苏步骤有一定的认识,所以说要多关注,关注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尤其是做人工呼吸时需要注意什么等知识要多加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生物的起源与进化

全文共 1006 字

+ 加入清单

基础知识巩固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

2.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3.原始大气成分来自于火山喷发,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气体构成。原始大气中与现在大气明显的区别是没有氧气。

4.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物质和能量。

5.米勒的实验:米勒将原始大气中的成分充入烧瓶中,通过火花放电,制成了一些有机物。

(1)原料:甲烷、水蒸气、氢、氨等。

(2)产物(证据):氨基酸。

(3)结论:原始地球上能形成简单有机物。

6.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条件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原是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

7.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原始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8.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的。

9.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10.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11.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过程如下:无机物→小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原始生命。(但是从大分子有机物到原始生命的过渡还没有被实验验证)

二、生物进化的证据

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证据

(1)采用比较化石的研究方法;即比较不同类型动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从而判断动物的脊椎动物进化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

(2)采用比较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的方法,通过对始祖鸟与现代鸟和爬行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的比较,说明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类,始祖鸟是爬行动物向鸟类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

(3)利用组成生物体的一些重要物质的差异性来比较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表明人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马次之,果蝇和向日葵则较远。

三、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四、生物进化的原因

1.自然选择:生物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2.过程: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3.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降低兔兔血液中的钙含量

全文共 622 字

+ 加入清单

虽然饮食中的钙,和尿液中所排出的钙之间,尚未被证明有直接的关连,但许多兽医还是会建议饲主,如果兔子有排尿困难,或是膀胱有问题的时候,能减少兔子饮食中的钙含量

钙是骨头生长和维持硬度、神经和肌肉运作,及血液凝结所需的重要矿物质。然而一只中型兔子每日所需的最小钙含量,只要510毫克。这种量的钙,在六十公克的饲料,或一杯绿色蔬菜中都可以得到。苜蓿和幸运草中所含的钙百分比,要比一只成兔(不是种兔)所需的钙多上2到5倍。干草的钙含量比较低,至少比苜蓿和幸运草的一半量还要少。一般饲料所提供的钙,也超过一只家兔所需的平均量,而且可能会造成血液中持续的高钙(大于正常的钙含量)。如果排到尿液中的钙含量太高,就可能会产生问题。

钙在兔子中的新陈代谢,比在其他哺乳类中来得简单。为兔子选择低钙含量的饮食,就要知道每一项食物中的钙含量,然后决定要不要禁止兔子食用,或是限制量的取用。

苜蓿干草的钙含量非常高,应该用低钙的干草,像是牧草,或是燕麦干草。水果的钙含量低,但是糖分却很高,应该只能占兔子日常饮食中的一小部份。根茎类蔬菜,像是胡萝卜或是白萝卜的钙含量都很低。 许多绿色蔬菜的钙含量不低,但是相对地来说,它们对维持兔子的健康很重要,不应该停止供应。甘蓝的茎和花、深色莴苣、水瓮菜、嫩甘蓝、芹菜叶和菊莴苣,都是想要减少食物中钙含量时很好的选择。大头菜、芥菜类植物、无头甘蓝和collards greens,需要依问题的严重度,来决定是否需要禁食,或是限量供应。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全文共 1044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知识点目录:

1、生物体能由小长大的原因?

2、细胞的分裂过程?

3、细胞分裂变化最明显的是?

4、什么是染色体?染色体的组成?

5、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

测试题

1.1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主要原因()

A细胞数目增多B细胞体积增大

C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体积增大D细胞分裂

1.2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和分不开的。

2.1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细胞质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②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③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①③②

2.2、下图①~④主要表示了变形虫细胞的哪个生理过程()

A.生长B.分化C.分裂D.癌变

2.3、对下图所示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表示细胞生长B.该过程可以表示细胞分化

C.该过程受遗传物质控制D.d图细胞中遗传物质减少一半

3.1细胞分裂形成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比较,其内含的()

A.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B.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不同

C.染色体形态相同但数目不同D.遗传物质不一样

4.1细胞核分裂时,的变化最明显。

4.2、染色体是由和两种物质组成的。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

5.1、下图是染色体与DNA的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_中。

(2)遗传物质载体染色体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

(3)【3】呈_________状,在它上面有许多具有遗传效

应的片段叫________。

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知识点答案:

1.生物体能由小长大的原因?

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

2.细胞的分裂过程?

分裂时,染色体进行复制,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细胞质分成两份;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3.细胞分裂变化最明显的是?染色体

4.什么是染色体?染色体的组成?

细胞中那些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5.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

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多个基因构成DNA,DNA和蛋白质构成了染色体。

测试题

1.1.C1.2.生长分裂

2.1.C2.2.C2.3.D

3.1.A4.1.染色体

4.2.DNA蛋白质DNA载体

5.1.(1)1细胞核(2)2蛋白质3DNA

(3)螺旋状基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生物知识点:原生质分类

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对细胞及其组成成分(特别是细胞核)的了解日益深入,“细胞学说”这一概念的意义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许耐登的学说直接促进了区分动植物细胞的非常活跃的研究工作。1852年Remak(1815-1865)指陈,蛙卵是细胞,在发育中的蛙胚中新细胞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胞分裂产生的。他着重驳斥了自由细胞形成学说。在这一点上他得到了微尔科(1855)的支持,后者指出,就许多正常的和病态的动物及人类组织来看,每个细胞都是从原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他断言:“作为一般原则,任何种类的发育都不是从头开始,因而(必须)否定(自然)发生学说,不论是在个别部分的发育史上还是在整体生物的发育史上”(Virchow,1858:54)。Kolliker以及其他一些植物学家也在同一时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然而,由于许耐登的权威性而延迟了这结论在植物学界被普遍接受。达尔文在1868年(II:370)还拿不准自由细胞形成究竟是否可能。后来微尔科的格言“细胞来自(原先存在的)细胞”,(omniscellulaecellula)虽然终于被每个人接受,然而那个时候对细胞(尤其是核)分裂过程的细节还并不清楚(见下文,“有丝分裂”)。

由于有了对细胞的这种新的解释,重新考虑受精过程的时机已经成熟。如果躯体的一切部位都由细胞组成,则性腺(卵巢和睾丸)是否也是如此?雄性和雌性的“种子物质”究竟是什么?它是否也由细胞构成?雌、雄性的性细胞有什么区别?这一类早已构思过的问题当然并不是一开始就提了出来,然而这些问题必然是细胞学说的逻辑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地老虎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1170 字

+ 加入清单

地老虎成虫白天躲在阴暗的地方,晚上7-11时活动、取食、交尾,以晚10时前活动最盛,成虫对糖蜜及其他发酵物的趋性很强,喜食甜酸味汁液,对黑光灯有明显的趋性,但越冬代成虫对糖醋液的趋性远超过黑光灯的趋性,那么如何防治农作物虫害呢?物理机械防治虫害方法有多种,包括光学、电学、声学、力学、放射物理等各方面,不过农村普通的种植户,最适宜常采用的还是下面几种:器械捕杀,例如粘虫网、粘虫板等;诱杀,例如灯光、性诱剂等;阻隔,设置适当的障碍物,防治有害生物为害或蔓延;适时正确施药可以减少喷药次数,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率,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效率,并且还可以减少对天敌和有益微生物的伤害,维持生态平衡,那么地老虎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呢?

地老虎天敌种类丰富,根据近20年国内外文献记录,其天敌种类至少有120多种,主要有天敌昆虫和病原微生物2大类群,包括捕食和寄生性昆虫、蜘蛛、细菌、真菌、病原线虫、病毒、微孢子虫等。天敌昆虫中捕食性种类分属于4个目(螳螂目、革翅目、鞘翅目、半翅目)7个科(螳螂科、蠼螋科、虎甲科、步甲科、隐翅虫科、蝽科、姬蝽科),共有29种。代表种类有广腹螳螂(HerodolapaleiferaSom)、中华虎甲(CicindelachinensisDeGeer)、细颈步甲(BrachinusscotomedesBates)等。寄生性天敌昆虫分属于双翅目寄蝇科和膜翅目姬蜂科、茧蜂科、小蜂科、细蜂科、赤眼蜂科等。

代表种类有灰等腿寄蝇(IsomeracinerascensRondani)、小地老虎大凹姬蜂(Ctenichneumonsp.)、螟蛉绒茧蜂[Apantelesruficrus(Haliday)]、广赤眼蜂(Trichogra-mmaevanescenWestwood)、拟澳洲赤眼蜂(TrichogrammaconfasumViggiani)等,它们均为小地老虎卵寄生蜂。据报道,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有9个亚种对小地老虎有杀虫活性,其中以鲇泽亚种毒性最强。对小地老虎有侵染毒性的真菌有5大类群,如白僵菌[Beaureriabassiana(Borls)Vuill]、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MetschSorolcin]等。病毒有质多角体病毒(CPV)、核型多角体病毒(NPV)和颗粒体病毒,病原线虫有斯氏线虫科、索科、异小杆科。微孢子虫有4种,其中国外记述3种,代表种为杀蛾多形微孢子[Vairmorphanecatrix(Krane)]和具褶微孢子(Pleistophoraschubergi)。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地老虎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的内容,一旦发现此种虫害要及时治理,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请大家继续浏览本网其他栏目内容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如何用生物方法防治烟青虫

全文共 1114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一些害虫已经产生很强的抗药性,许多害虫的天敌又大量被杀灭,致使一些害虫十分猖獗。许多种化学农药严重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群健康,那如何防治农作物虫害呢?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的一种方法。首先要注意保护害虫的自然天敌,提高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尽量创造有利于害虫天敌生存的条件,或者采取人工大量饲养繁殖和释放害虫天敌,以增加天敌的数量,抑制虫害的发;利用害虫的致病微生物来防治害虫,其致病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种类群。以菌治虫是一种十分安全的防治手段,对人、畜、农作物和微生物都没有危害,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且防治效果非常好,下面来看看如何用生物方法防治烟青虫吧?

1、利用天敌

利用天敌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应用最为普遍。每种害虫都有一种或几种天敌,能有效地抑制害虫的大量繁殖。这种抑制作用是生态系统反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这一生态学现象,可以建立新的生物种群之间的平衡关系。用于生物防治的生物可分为三类:

①捕食性生物,包括草蛉、瓢虫、步行虫、畸螯螨、钝绥螨、蜘蛛、蛙、蟾蜍、食蚊鱼、叉尾鱼以及许多食虫益鸟等

②寄生性生物,包括寄生蜂、寄生蝇等

③病原微生物,包括苏芸金杆菌、白僵菌等。在中国,利用大红瓢虫防治柑桔吹绵蚧,利用白僵菌防治大豆食心虫和玉米螟,利用金小蜂防治越冬红铃虫,利用赤小蜂防治蔗螟等都获得成功。

2、抗性作物

即选育具有抗性的作物品种防治病虫害,如选育抗马铃薯晚疫病的马铃薯品种、抗花叶病的甘蔗品种,抗镰刀菌枯萎病的亚麻品种、抗麦杆蝇的小麦品种,都已经取得成果。作物的抗虫性表现为忍耐性、抗生性和无嗜爱性。忍耐性是作物虽受有害生物侵袭,仍能保持正常产量;抗生性是作物能对有害生物的生长发育或生理机能产生影响,抑制它们的生活力和发育速度,使雌性成虫的生殖能力减退;无嗜爱性是作物对有害生物不具有吸引能力。

3、耕作防治

耕作防治就是改变农业环境,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不育昆虫防治是搜集或培养大量有害昆虫,用γ射线或化学不育剂使它们成为不育个体,再把它们释放出去与野生害虫交配,使其后代失去繁殖能力。美国佛罗里达州应用这种方法消灭了羊旋皮蝇。遗传防治是通过改变有害昆虫的基因成分,使它们后代的活力降低,生殖力减弱或出现遗传不育。此外,利用一些生物激素或其他代谢产物,使某些有害昆虫失去繁殖能力,也是生物防治的有效措施。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人类健廉,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如何用生物方法防治烟青虫的内容,当出现烟青虫时可以使用上述方法来进行防治,另外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烟青虫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生物安全级别是如何划分的

全文共 834 字

+ 加入清单

生物安全一般是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基于生物技术发展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人们提出了生物安全的概念。所谓生物安全一般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所能造成的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威胁,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下面来具体的看一下生物安全级别是如何划分的吧?

1、BSL-1,代表病原体: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

进行试验研究用的物质都是已知的所有特性都已清楚并且已证明不会导致疾病的多种微生物物质。研究通过日常的程序在公开的实验台面上进行。不需要有特殊需求的安全保护措施。操作人员只需经过基本的实验室实验程序培训并且通常由科研人员指导,在这样的环境下并不需要生物安全柜的存在。

2、BSL-2,代表病原体:流感病毒

进行试验研究用的物质是一些已知的中等程度危险性的并且与人类某些常见疾病相关的物质。操作者必须经过相关研究的操作培训并且由专业科研人员指导。对于易于污染的物质或者可能产生污染的情况进行预先的处理准备。一些可能涉及或者产生有害生物物质的操作过程都应该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在这些条件下最好使用二级的生物安全柜。

3、BSL-3,代表病原体:炭疽芽孢杆菌、鼠疫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狂犬病毒

进行试验研究的物质一般都是本土或者外来的有通过呼吸传染使人们致病或者有生命危险可能的物质。我们需要保护一切在周围环境中等操作者免于暴露于这些有潜在危险的物质中。通常使用二级或者三级的生物安全柜是必需的。

4、BSL-4,代表病原体: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拉沙病毒

进行试验研究的物质是一些极高危险性并且可以致命的有毒物质,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并且现今并没有有效的疫苗或者治疗方法来处理。操作者必须经过熟练的关于进行这种极高危险性物质研究的培训,并且应该很熟悉一些相关操作,保护设施,实验室设计等等方面对于这些极高危险性物质的预防。同时也必须由在此研究领域非常有经验的科研人员进行指导,严禁独自在4级实验室工作。对于实验室的进出应当严格的进行控制,实验室一定要单独的建造或者建造在一栋大楼中于其他任何地方都分离开的独立房间内,并且要求有详细的关于研究的操作手册进行参考。在这样的实验研究中三级的生物安全柜是必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什么是生物纤维面膜?生物纤维面膜的优缺点

全文共 1332 字

+ 加入清单

生物纤维面膜是由木醋杆菌自然发酵制成,往往是利用了生物技术或者是纳米即使之类的,相对于传统的面膜来说,更具有科技感!

什么是生物纤维面膜

生物纤维面膜是面膜中的一种,它由木醋杆菌自然发酵制成的纤维体。具有类似皮肤的功能,能透氧隔离细菌,能使用于烧烫伤的披覆物,是经由严谨的发酵工程,孕育衍生出来的纳米级有机纤维。

由于生物纤维面膜具超强的亲肤性,同时又具有能贴入皱纹与皮丘深处的包覆能力,因此较一般布织面膜更提升敷面效果,并可紧贴肌肤,不会出现一般面膜脱落的现象。

生物纤维面膜的优缺点

1、纯天然,不被人体排斥的特性,深入皮沟与皱纹深处,与皮肤肌理紧密贴合,被称为仿生真皮。在体温的作用下,面膜与皮肤溶合而成为一整体,依靠人体皮肤表面体温的传递,天然成分营养物质会被释放及渗透。

2、直径仅有20奈米,为无纺布的1/133,是最细的天然纤维。呈三D立体网状结构,可储存大量的精华液并且智能释放,精准的针对每个细胞进行修复,并延长皮肤吸收时间,属于智能型面膜材质。

3、其透气不透水的特性,既保持了皮肤的正常呼吸,又阻碍了外界的污染物。在与皮肤紧密贴合时产生强大的“气密”,毛孔在受到空气负压作用下,迅速张开,充分吸取及补充随年龄增加而流失的各种蛋白质、多醣类、胺基酸,敷完面膜精华液就像被打进去肌肤一样润泽。

4、精华液承载能力大大超过蚕丝膜,不会出现像蚕丝面膜那个有大量精华液残留在面膜袋里造成的浪费。

5、具体超强贴合性,敷面膜时可以自由活动,改良传统面膜只能躺着敷怕浪费精华液的情况,全透明材质,更加高档。

关于生物纤维面膜

1.特性:

由于生物纤维面膜具超强的亲肤性,同时又具有能贴入皱纹与皮丘深处的包覆能力,因此较一般布织面膜更提升敷面效果,并可紧贴肌肤,不会出现一般面膜脱落的现象。

2.原料:

它的原料很独特:生物纤维是国际最新流行的植物纤维之一,它采用100%天然无污染落叶树木、榉木等,经过脱糖去脂先进工艺精制而成。它天性柔软、分解油污、抗菌、抗静电,使其拥有其他面膜无可比拟的新品质。不含任何化学添加成分。采用对人体无害活性染料。

3.功能:

由于其独特的成分,使得生物纤维面膜能更好的抑制酪胺酸酶的活性,防止皮肤的色素沉着与形成色斑、与雀斑的现象,并且能清除含氧自由基,也有极佳的保温效果。它能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更新老化角质,使皮肤自然白皙,抚平皱纹,使皮肤更光滑舒适。

生物纤维面膜和蚕丝面膜区别

蚕丝面膜价格大部分大概在15元左右,而生物纤维面膜价格就有点小贵了,大概在30-40元左右的样子,不过重要的是功效,生物纤维面膜比蚕丝面膜在材质与功效方面都更胜一筹

无纺布面膜VS蚕丝面膜VS生物纤维面膜

无纺布尤其是纯棉的,敷感柔润舒服,密封性好,但是透气性一般,精华液少时会翘起不服帖,更多需要躺着敷面膜才能达成完美效果。

蚕丝面膜,轻薄,服贴性好,透气性好,但是承载精华液一般,因为薄,所以承载精华液有限,很多都留在面膜袋,或者在敷的过程中精华液容易流到脖子。

生物纤维面膜,服帖性好,同时透气不滴水,低敏性,产品中蕴含着类似于人本表皮细胞核状中空的生物活性体,通过特殊的工艺,经过长达数10天与人体体温相同的恒温培养,从而将营养成份进入中空的生物活性体内,使用时只有当产品与皮肤温度一致且毛孔张开的情况下,营养成份才会缓慢的通过毛孔进入到皮肤深层,呈现了完全吸收营养的饱满及不滴水的传奇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全文共 810 字

+ 加入清单

细胞核定义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的代谢、生长、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存在部位。尽管细胞核的形状有多种多样,但是它的基本结构却大致相同,即主要结构是由核膜、染色质、核仁和核骨架构成。

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从其结构,我们可以得出细胞核的功能:控制细胞的遗传,生长和发育。德国藻类学哈姆林的伞藻嫁接试验验证了细胞核是遗传物质携带者。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一般说真核细胞失去细胞核后,很快就会死亡,但红细胞失去核后还能生活120天;植物筛管细胞,失去核后,能活好几年。

1.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从细胞核的结构可以看出,细胞核中最重要的结构是染色质,染色质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和DNA分子,而DNA分子又是主要遗传物质。当遗传物质向后代传递时,必须在核中进行复制。所以,细胞核是遗传物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2.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遗传物质能经复制后传给子代,同时遗传物质还必须将其控制的生物性状特征表现出来,这些遗传物质绝大部分都存在于细胞核中。所以,细胞核又是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例如,英国的克隆绵羊“多莉”就是将一只母羊卵细胞的细胞核除去,然后,在这个去核的卵细胞中,移植进另一个母羊乳腺细胞的细胞核,最后由这个卵细胞发育而成的。“多莉”的遗传性状与提供细胞核的母羊一样。这一实例充分说明了细胞核在控制细胞的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方面的重要作用。

因此,对细胞核功能的较为全面的阐述应该是: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有间接传递信息的,如内分泌腺细胞将(激素)分泌出来后,由(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作用与远处的靶细胞;有直接传递信息的,如(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和结合则是通过两个细胞(细胞膜)直接接触,完成信息交流。

一般认为细胞识别的分子基础是受体。受体主要指细胞膜中的(糖蛋白)它对细胞外信号分子的结合有特异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蜜虫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昆虫和有关病害会损害农作物。对作物的损害不利地影响该作物的产量。已知损害作物的一种所述病害是蜜虫。存在许多类型的蜜虫病害,其中一种蜜虫是已知损害大豆植物的亚洲大豆蚜,那如何防治农作物虫害呢?化学防治就是利用农药消灭病虫害,见效快、功效高、不受时间或地域的限制,因而大部分朋友所喜爱;可根据有害生物、作物、环境条件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农业栽培技术,有目的地改变农田生态环境,使之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而不利于有害生物的生长,从而避免或减轻病虫害。比如可以培育与利用抵抗力强的品种、改变耕作栽培方式、合理调整农作物品种的布局、尽力加强田间管理等,下面来看看蜜虫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吧?

1.利用天敌:利用天敌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应用最为普遍,天敌能有效地抑制害虫的大量繁殖。

2.抗性作物:抗性作物即选育具有抗性的作物品种防治病虫害,如选育抗马铃薯晚疫病的马铃薯品种。

3.不育防治:将大量有害昆虫培养成为不育个体,释放出去与野生害虫交配,使后代失去繁殖能力。

4.遗传防治:通过改变有害昆虫的基因成分,使它们后代的活力降低,生殖力减弱或出现遗传不育。

5.耕作防治:耕作防治就是改变农业环境,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蜜虫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的内容,一旦出现这种虫害可以使用生物方法来进行治理,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敬请继续浏览本网的其他栏目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生物知识点:油脂食用建议

全文共 235 字

+ 加入清单

“单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类:包括橄榄油和茶籽油,适合膳食荤素搭配的各类人群食用,因其降血脂效果较好,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和高血脂症患者。

各类不饱和脂肪酸较为均衡的油类:包括花生油和芝麻油;适合各类人群食用。

“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类:包括棕榈油、猪油、牛油、羊油、奶油、植物奶油、椰子油等。适合素食者或很少食用动物性食品的人食用。

总结:油脂能增加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但摄入过量脂肪,可能引起肥胖、高血脂、高血压,也可能会诱发乳腺癌、肠癌等恶性肿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生物多样性的评价指标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简单地说,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和它们组成的系统的总体多样性和变异性。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这也是生物多样性的评价指标

生物多样性评价体系

1.遗传多样性评价标准:在对遗传多样性评价时,采用数量遗传方法依据表现型性状分析,遗传基因特征表现分为种型情况、特有情况、古老残留情况三方面评价生物多样性动态指标。

2.物种多样性评价标准:物种多样性属群落组织水平特征,包括群落中物种数、总个体数、物种多度、物种均有度等多个评价生物多样性动态指标。

3.生态系统多样性评价标准: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群落多样性甚至整个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基本条件,包括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动态等方面,具有生态类型多样性、生态稀有性、自然性、面积适宜性、生态系统稳定性、人类威胁等多个评价生物多样性动态指标。

评价标准根据各指标在评价中的影响力差异给予不同的分值,确定满分为100分。

1.遗传多样性30分;种型情况、特有情况、古老残留情况分别为10分。

2.物种多样性40分;物种多度、物种相对丰度、物种濒危程度、生物种群稳定性、人类威胁分别为8分。

3.生态系统多样性30分;生态类型多样性、生态稀有性、自然性、面积适应性、生态系统稳定性分别为6分。

今天小编对生物多样性的评价指标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什么意义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生物入侵会带来什么后果

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外来有害生物侵入适宜生长的新区后,其种群会迅速繁殖,并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新的“优势种”,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安全,具体而言,其导致的恶果主要有以下几项:

1.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并加速物种的灭绝。

生物的多样性是包括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种和它们的遗传信息和生物体与生存环境一起集合形成的不同等级的复杂系统。外来物种入侵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头号敌人,入侵种被引入异地后,由于其新生环境缺乏能制约其繁殖的自然天敌及其他制约因素,其后果便是迅速蔓延,大量扩张,形成优势种群,并与当地物种竞争有限的食物资源和空间资源,直接导致当地物种的退化,甚至被灭绝。

2.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外来物种入侵,会对植物土壤的水分及其他营养成份,以及生物群落的结构稳定性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造成影响,从而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3.外来物种入侵会因其可能携带的病原微生物而对其他生物的生存甚至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威胁。

4.外来物种入还会给受害各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想要彻底根治已入侵成功的外来物种是相当困难的,仅是用于控制其蔓延的治理费用就非常昂贵。我国每年因打捞水葫芦的费用就多达5~10亿元,由于水葫芦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接近100亿元。

今天小编就生物入侵会带来什么后果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物入侵到底有多可怕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垂体功能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垂体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分前叶和后叶两部分。它分泌多种激素,如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素、催产素、催乳素、黑色细胞刺激素。

垂体各部分都有独自的任务。腺垂体细胞分泌的激素主要有7种,它们分别为生长激素、催乳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黑色细胞刺激素。

神经垂体本身不会制造激素,而是起一个仓库的作用。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制造的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通过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神经纤维被送到神经垂体贮存起来,当身体需要时就释放到血液中。

垂体激素的主要功能如下:

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发育,促进蛋白质合成及骨骼生长

催乳素:促进乳房发育成熟和乳汁分泌

促甲状腺激素:控制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合成和释放,刺激甲状腺增生,细胞增大,数量增多

促性腺激素:控制性腺,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等。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控制肾上腺皮质,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和释放,促进肾上腺皮质细胞增生

卵泡刺激素:促进男子睾丸产生精子,女子卵巢生产卵子

黄体生成素:促进男子睾丸制造睾丸酮,女子卵巢制造雌激素、孕激素,帮助排卵黑色素细胞刺激素:控制黑色素细胞,促进黑色素合成

抗利尿激素:管理肾脏排尿量多少,升高血压(由下丘脑产生,储存于垂体)

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有助于分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图表总数达12个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生物中考的试题强调了对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覆盖面广,涵盖了课本中的主要知识点,有效地对初中阶段的教学成效起到检测作用。

本次试卷图、表总数达12个。通过识图、读表,重点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选择题18题,采用柱状图的形式,学生一目了然,避免了死记硬背。食物“金字塔”“生物进化树”等图形形象、具体,便于学生识图、析图、解图。

试题重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环境、关注健康。

如简答题35题是一道半开放题,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让学生写出一条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建议,强化学生关注环境的意识,树立低碳生活的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心脏复苏会导致骨折吗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都不曾想到心脏复苏骨折有关系,其实心脏复苏时也会有骨折现象存在,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下心脏复苏会导致骨折吗等问题。

心肺复苏是针对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搏骤停,在4~6分钟内所必须采取的急救措施之一。如果力量运用不恰当也会对被施救者造成其他严重的危害。那么心脏复苏会引起肋骨骨折吗?下面为大家做出详细介绍。

“CPR成功的比例为5%-10%,主要依据病人停止心跳后急救的时间。因为每损失1分钟就能使复苏的成功率降低10%。”Geddes说,“时间是关键,心脏停止10分钟后复苏的成功可能非常小。美国心脏协会推荐实施心脏复苏时每次按压需要足够的力量,每次需要压胸1.5到2英尺,相当于100到125磅的力量。”

研究第一次对刺激性CPR时所用的力量进行了定量。被测试的人们被要求施压,并对力量等级进行记录。研究表明60%经CPR训练的急救人员所施加的压力超过125磅,而未经训练的人员有超过60%的比例所施加的压力不足125磅。

施压超过125磅可增加肋骨骨折的风险。然而,急救的成功率也会大大提高。美国心脏协会推荐CPR急救过程应做到“按压要既重又要快”。专家说:“作为这种推荐的结果,复苏的成功率会增加,但同时骨折的机率也会增加。”

以上介绍的就是心脏复苏会引起肋骨骨折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要是出现肋骨骨折一定要立即去医院接受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造成更加严重的伤害。当发现有肋骨骨折的症状存在的话就要及时的接受治疗,在这里我就先祝大家早日康复了。

心脏复苏会导致骨折,所以说在对其患者进行心脏复苏时要多加注意,对其做人工呼吸时需要注意什么等知识要明确了解,找到注意事项有哪些,多了解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还是有好处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