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5665

文章

1000

鄂尔多斯文化旅游村

全文共 1023 字

+ 加入清单

鄂尔多斯文化旅游村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鄂尔多斯文化旅游村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地处蒙宁交界处的西鄂尔多斯草原,西靠美丽富饶的宁夏平原,东依古老的鄂尔多斯高原。这里距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60公里。距银川68公里,是以内蒙古独特的草原风光为依托,鄂尔多斯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综合性旅游观光度假区,为国家4A级景区。

苏勒德祭台

鄂尔多斯文化旅游村

鄂尔多斯文化旅游村汇集了鄂尔多斯市81种风格各异的苏勒德祭台,景区内建有具蒙汉建筑风格的鄂尔多斯门,主门高12.06米,大门的建筑尺寸全部按照“九”或“九”的倍数建造,以示“吉祥”之意。这里还有鄂尔多斯西部最大的蒙古包,是蒙古包文化建筑的代表,它直径36米,取名“巴音塔拉宫”,意为富饶辽阔的草原。在这里可以欣赏鄂尔多斯蒙古族歌舞表演。-

祭“苏勒德”是指鄂尔多斯蒙古民族家家户户门前设一祭台,祭台设于家门正面数十米处,台基用砖或土坯砌成,外涂白灰,高一米左右,呈梯形。祭台上的装饰,一种是中间插一木杆,一顶端有一圆形木座,上插一长矛,当地人称“苏勒德”。木座下用黑色长髦作缨穗,木座下沿尺余处拴一小棍,小棍两端至祭台是两边角各拴有毛绳一根,上系五彩长方形小旗作为装饰。另一种是两边各插一长木杆,顶端各安一“苏勒德”,两杆之间拴有一条毛绳,上系五彩长方体形小旗,并相间垂挂蓝、白、红、绿、黄色五面绑有小旗杆的五雄奔马旗。祭台的主体是“苏勒德”,象征成吉思汗的英雄业绩。

景区分类

景区内分为综合服务区、祭祀文化观光区、民俗文化娱乐区、草原历史文化展览区、牧民生活体验区和沙漠探险运动区。娱乐项目丰富,有骑马、骑骆驼、游泳、垂钓、蹦极、草原飞伞、彩弹射击、沙漠越野车、沙漠冲浪、沙地野营、拓展训练、草原摩托车、草原卡丁车、围猎场、射猎等。-

市内交通:市内从南门乘坐到鄂托克前旗的客车,途经大汉行宫下车

,步行即可到达。

自驾交通:出银川向东,沿银鄂公路行驶,1个小时可到,路况良好。

门票:20元(包括观看篝火晚会)

最佳旅游季节: 鄂尔多斯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强烈、降雨较少,春季多发沙尘暴,年平均气温为5.3-8.7℃之间,夏秋季节是到鄂尔多斯旅游的最佳时间,此时的鄂尔多斯风沙较小、空气湿润。 le娱乐项目1 巴音塔拉厅 :鄂尔多斯婚礼、哥舞、服饰表演等。

2、德庙。

3 民俗文化娱乐区:蒙古式摔跤、象棋、射箭、弓弩。

4草原娱乐区:跑马场、飙车场、骑骆驼、骑马、蹦极、沙滩摩托、游泳、垂钓-。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踏青的风俗 踏青的文化内涵

全文共 2091 字

+ 加入清单

踏青虽在一年之春,但具体时日常有出入。明朝冯应京、元朝费著、唐朝李淖,分别在文中指明踏青时节为正月初八、二月二日、三月初三。农历二月二日人们纷纷出城采蓬叶,备牲醴纸爆竹,为土地神庆寿行祭礼。

踏青的风俗-踏青的文化内涵

踏青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将至,正是游春踏青的好时节。关于清明节踏青之说,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那里,此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论语》中的儒家理想到杜牧、陆游的诗词、《清明上河图》中的市民生活画。古代诗词典籍中处处皆有踏青这种休闲活动的展示。

清明节踏青,最早的源头应是古之游春习俗。《论语·先进》中记载了孔子与其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谈论志向的一段对话。当孔子问到曾皙的志向时,曾皙回答:“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几乎情不自禁地喟叹说:“吾于点也。”

孔子的话,说明远在春秋时期,上古之民早就有季春三月野寓踏青的愿望和习俗。这种踏春的生活娱乐是作为儒家作为人生理想境界的“美乐”精神内在相联的。先秦儒家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是人们在“乐以行仁”的自觉努力中实现的一种特定存在状态,既包含道德又超越道德、既包含审美又超越审美,是最美好的生活方式的选择。

在《诗经》中,就有青年男女春日出游水滨的例证。譬如《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便是讲述郑国男女出游相爱的故事。

后来的清明踏青,应该说是发源于上古而又继承古上巳节祓禊遗风的结果。上巳节,作为传统节日,晚于作为节气的清明,它的前身是寒食节。春秋时期,相传晋国的臣子介子推跟随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曾把自己的肉割下来给重耳充饥。重耳回国后,介子推却逃到绵山里。晋文公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来受赏,被活活烧死。晋文公下令每年这一天全国禁火,只能吃冷食,纪念介子推。

踏青的风俗

踏青虽在一年之春,但具体时日常有出入。明朝冯应京、元朝费著、唐朝李淖,分别在文中指明踏青时节为正月初八、二月二日、三月初三。农历二月二日人们纷纷出城采蓬叶,备牲醴纸爆竹,为土地神庆寿行祭礼。后来,由于清明扫墓,正值春光明媚,草木返青,田野一片灿烂芬芳。扫墓者往往“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圃,列坐尽醉”,由单纯的祭祀活动演化而为同时游春访胜的踏青。宋时诗人吴惟信诗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扬柳属流莺。”对当时春游自昼及暮,笙歌如痴的盛况可谓描摹得淋漓尽致。那在踏青的时候,人们通常会有什么活动呢?

荡秋千

古代,清明节有荡秋千的习俗。秋千,古字两字均有“革”字旁,千字还带走字,意思是揪着皮绳而迁移。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在攀登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最早称之为“千秋”。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前人们最爱玩的游戏。风筝,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在春秋时期,有位公输般,即神话中的“鲁班”,会做木鸢,削竹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南北朝时期,梁正武帝在台城被侯景叛军围困,大臣羊侃曾用风筝系上诏书,招来援军救驾。风筝最初的作用只是军事上传递消息的工具,以后逐渐演变为一种娱乐玩具。

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中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唐宋时期最为繁荣,唐宋皇帝大多都重视蹴鞠运动,并把它当作一种军事训练手段,遇到比赛时都亲临观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相沿成风,广泛开展,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

踏青的简介

踏青,又叫探春、踏春,就是指春天到郊野去游览。

踏青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中曾有记载:“上巳(农历三月初三),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履。”杜甫在诗中也曾记载了皇家浩浩荡荡春游踏青的情景,“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北京民俗历来有踏青的讲究,每当青草依依、清水涟涟之时,人们便脱下长布衫,走出四合院,三五成群到乡野山间赏景散心,一冬的沉闷一下子便烟消冰释。

踏青在济南也是历史悠久,老济南人都能说出踏青的来历。明朝王象春在《齐音》中就有《踏青》诗:“三月踏青下院来,春衫阔袖应时载。折花都隔山前雨,直到黄昏未得回。“诗中有按语说:“三月,士女竟相出城南下院踏青,山南花开最胜,犹是太平光景。”

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到了宋代,踏青之风盛行。

宋代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以汴京外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在这一画卷,画面人物就达550多人,牲畜50余头,船20多艘,车、轿20多乘。

清明踏青之盛况,可见一斑。唐代诗人杜甫就曾记载皇家游春踏青的盛景,“三月三日天地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千百年来,踏青渐成了一种仪式,“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白居易的《春游》诗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萨拉乌苏文化遗址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萨拉乌苏文化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萨拉乌苏文化遗址景区

萨拉乌苏文化遗址景区即“河套人”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专家们誉为“天然地质公园”,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最大的沙漠大峡谷(长34公里),属典型的高原峡谷QP3地形和喀斯特地貌,是罕见的旱地自然奇观。峡谷内发现的包括34种哺乳动物和11种鸟类在内的庞大动物群,被学术界命名为“萨拉乌苏动物群”。景区以真、奇、幽为特点。瀑流飞溅,群峰竞秀,秀美如画,曲径通幽,苑如仙境;8大沟湾湾回水转,草木葳蕤,林果飘香,壮美如歌;峡谷步移景换,时迁景异,堪称世外桃源,天然氧吧,是您休疗养生、探险爬攀、避暑度假、绘画写生、寻古探幽、旅游观光的好地方。

萨拉乌苏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境内萨拉乌苏河两岸,是一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距今为35000年左右。

这里先后发现有400余件石制品,包括用硅质岩原料加工的小型边刮器、尖状器与雕刻器等。人类化石有顶骨、额骨、下颌骨、股骨、胫骨及牙齿等共二十余件。最早发现于1922年的一枚小孩门齿,被称为河套人。脊椎动物化石包括哺乳类及鸟类等共45种,其中羚羊角化石多达300余件。

萨拉乌苏遗址丰富的石制品与人类化石为研究中国及东亚地区晚期智人及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连续的地层剖面与丰富的脊椎动物化石已成为复原当时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依据。(国家文物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辽宁有哪些饮食文化

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辽宁省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是全国工业门类最为齐全的省份,想必辽宁的饮食文化也是相当丰富多彩的,接下来给大家讲讲辽宁有哪些饮食文化,请大家仔细阅读下文。

辽宁有哪些饮食文化?小编总结如下:

辽宁的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湿润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凉爽宜人。在东北三省中,属气温较高、热量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良好的自然环境,为各种动植物(包括水族)的生息、繁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由于气候环境与物产状况的影响,辽宁人的口味嗜好,有自己的特点:嗜肥浓,喜腥膻,重油偏咸。辽宁曾是满族的故乡,满族的祖先在这里过着牧猎生活,后来随生产发展逐渐定居,耕种、畜牧和饲养并重。养猪,牧丰,饲养鸡鸭,是当时满族人的主要经济活动。因此,他们的食品菜肴,以禽畜肉作原料的较多。烹制时重调味,讲火功,必须紧烧、慢煮,使其酥烂入味。满族曾建都盛京(沈阳),以后又以盛京为陪都,清皇室的饮食对沈阳等地影响较大,也奠定了今日辽菜的基础。

辽宁的饮食资源相当丰富。农作物以耐旱、耐瘠薄的玉米、高粱、大豆为主,其他如糜子、谷子、花生、小豆等杂粮也有大面积种植。水稻产区近年来也在不断扩大。山区盛产野生的动、植物及各种水果。诸如鹿、兔、榛鸡、鹌鹑、铁雀、沙半鸡,榛蘑、黄蘑、蕨菜、山楂、板栗等,产量可观。除为本地区提供许多不可多得的珍味外,还畅销国内外不少地方。水产品,目前仅发现并已利用的鱼、虾、蟹类就有70多种,贝藻类30多种。

辽宁的汉族仍居多数,且大多数由山东移民而来,故在饮食上,受山东影响较深,习俗也基本上与山东相似。

以上内容由提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期旅游饮食安全小知识讲座中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国的饮食习惯风俗有哪些,精彩内容大家不要错过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广东地区的饮食文化有什么特点

全文共 761 字

+ 加入清单

流传广东人喜欢生吃食物,那么广东人日常饮食习惯是怎样的呢?广东地区的饮食文化有什么特点?接下来请大家来寻找答案吧。

广东地区的饮食文化有什么特点?小编总结如下;

普天之下,好吃之人无处不在,大家都说广东人“野蛮”、“恶心”、“没文化”。固然,在国家明令禁止的情况下依然捕食果子狸、穿山甲等动物的行为并不值得提倡,但以此理由给广东人的饮食习惯盖棺定论,实在有失公允。英国人爱吃血淋淋的牛排,法国人爱吃超高胆固醇的鹅肝,日本人爱吃新鲜宰割的刺身,美国人爱吃油炸的垃圾食品,北京人爱吃饲养方法残忍的填鸭,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饮食习惯,这是一个地区种族身份认同的主要标志,对于不好的饮食习惯,我们愿意逐步改进,但关于我们饮食习惯的肆意批评和毫无根据的攻击,我们拒不接受。

粤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在中原风俗和荆楚文化的的影响,融合本地的食俗,在顺德菜的基础上,吸取潮州菜和客家菜的精华,逐渐演变和发展起来,时至今日,粤菜仍然在吸收世界各地菜系的优点和精华,不断进步。粤菜讲究“鲜、嫩、爽、滑”四字真言,烹饪食材的最大宗旨就是发挥食材本身的味道,一切调料都是为加强食材自身风味而服务的,这与讲究调料的川菜、湘菜等菜系大相径庭。

广东人“以食为先”的生活风格,使广东的饮食业规模高踞全国之首,吸引了全国各系美食和外国餐饮业的大举进军,从极尽豪华的高级食府到物美价廉的平民大排档,还有食肆如林、可容成千上万人吃喝的美食街,总是食客如云,显出了“美食之都”的豪气,形成“天下美食尽在广东”的局面。

广州菜是广东受众最多的菜系,潮州菜以精致典雅着称,客家菜则以原汁原味见长。打算去广东旅游的小伙伴们有口福了,即便这样大家也不要贪吃哦,以免造成消化不良。下期旅游饮食安全小知识讲座中小编给大家讲讲我国的饮食习惯风俗有哪些,精彩内容大家不要错过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舜帝山森林公园自然文化风景区

全文共 340 字

+ 加入清单

看点:这里原始植被完好,人与自然和谐相融,堪称清神洗肺的天然“氧吧”。真可谓“人间仙境,世外桃源”。景区内不但自然景观迷人,而且文化内涵丰厚。自古就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山水文园——舜帝山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构成了一幅生动迷人的画卷,吸引着八方来客。也称舜帝源,位于舜帝故里——山西运城永济市城区主街舜都大道南端,属中条山南段历山山系之一脉,因相传此山曾是舜帝走向帝王生涯的起点,是舜帝经常活动的地方而得名,也因舜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名扬天下。舜帝山风景区主要包括:仙天谷景区、虎王山景区、舜皇顶景区(未开放)。

交通:

从市中心的舜都会堂、舜帝广场经繁华主街——舜都大道即可直通舜帝山。

门票/开放时间:

门市价:30元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城区主街舜都大道南端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太极拳是哪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

全文共 1650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太极拳大家也应该知道的吧,非常的有历史的一个拳法了,感觉就是从古至今就有,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太极拳话说竟然是在近几年才入选这个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那么太极拳到底具体是哪一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研究看看!1、太极拳是哪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

是2020年。

其实最早的时候是在2008年申请过,但是别拒绝了。2、太极拳申遗过程

太极拳是全球流行的、有数百年历史的中国武术运动。十多年来(最初的申请在2008年被拒绝),中国一直试图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太极拳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当时,评委们告诉中国,除太极拳外还有太多项目申遗,没有考虑好它的定位。据报道,在当年递交的12份申请中,还包括少林功夫、京剧和针灸,中国被告知要减少申请数量。

太极拳不仅仅是一项让人健身的运动,它还包含着中国的文化和哲学。太极拳申遗始于2008年,现在我们取得了胜利,这将有助于这项运动被推广到更多的地方。

太极拳在全球拥有大量追随者。数以百万计的中国老年人每天在城市公园里练太极,名人和其他公众人物经常公开提到为了健身在练太极。

据美国梅奥诊所称,练太极可以减轻压力、焦虑和抑郁,提高有氧能力、能量和耐力,增强免疫系统,缓解关节疼痛。

世界上收入最高的模特之一吉赛尔·邦辰把太极拳融入了她的日常生活,她的丈夫汤姆·布雷迪也是如此。其他大谈特谈太极拳在其生活中用途的还有很多演艺界名人——更不用说其对成龙、李小龙和李连杰等武术艺术家的重要性了。

报道指出,这一中国传统武术是17世纪中叶在河南省温县陈家沟形成的。据报道,目前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超过1亿人在练太极拳。

在批准令人垂涎的遗产名录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重要的考量之一是评估申遗主题是否代表了“人类创造天才的杰作”。其他因素包括,展示人类价值的重要交流以及“被证明对文化传统或文明具有独特或至少不同寻常的贡献”。

继中国于2008年多个项目申遗后,规定改为将文化遗产地位的申请限制为每年最多两个项目参与申请。次年,中国的京剧和针灸参与申遗。此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了一项新规定——每个国家每次只能有一个项目申遗。

2011年,中国皮影戏申遗成功。中国皮影戏是一种传统的戏剧形式。表演时,艺人边用棍子操纵由皮革或纸张制成的五颜六色的人物形象边演唱,并伴以中国传统音乐。2013年,中国珠算项目正式被批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6年,河南省将太极拳申遗列为优先事项。

陈家沟有几十所太极拳学校,现有800多名大师。

还有电影,比如2010年热映的《功夫梦》(由威尔·史密斯的儿子贾登·史密斯和成龙主演),有助于在全球舞台上宣扬这种古老的功夫。《功夫梦》描绘了一个少年融会贯通地运用太极拳和中国其他武术来对付欺凌他的人。

在中国,太极拳在电影和其他媒体中广泛存在。1997年,受欢迎的中国电视剧《太极宗师》描绘了一个年轻人试图从一个真正的太极大师那里学习这种武术的故事。

报道称,太极拳的价值现在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3、太极拳的起源

太极拳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起源于武当派的祖师张三丰,另一种是太极拳创自陈王廷。

中国的太极拳以柔克刚,含蓄内敛,是一种集养生与防御为一体的武术,它运用道家阴阳调和的原理,使用意念贯通全身,达到修身养性,益寿延年的效果,是广受大家喜爱的一种运动。

但关于太极拳的起源却有些分歧。在抗日战争之前,大家都公认武当派的祖师张三丰是太极拳的创始人。张三丰创始的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五行拳、混元拳、玄武棍等武术,都是立足于道家学说的原理,进行引申出来的。

太极拳讲求意、气、力的协调统一也符合道家顺应自然,淡泊无为的主张。加上武当功夫名扬天下,所以在此之前没有人质疑过太极拳的起源。

但后世人细究太极拳的起源的时候,发现陈王廷创造的太极拳在时间上比张三丰的早,而且根据陈氏家族留下的太极拳招式记载,与武当太极拳留下的招式相差无几。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贾家庄文化生态旅游区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贾家庄文化生态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山西省汾阳市贾家庄村位于吕梁山东麓、汾河西畔,汾阳古城五公里,紧靠太汾高速公路和307国道,与举世闻名的汾酒之都杏花村相毗邻。全村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居民700户,2600口人,耕地面积3983亩。

解放以来,贾家庄村一直是全国农业战线的先进典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贾家庄先后荣获“全国基层党组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显见单位”、“全国造林绿化千家村”、“全国美德在农家示范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文明村”等光荣称号。村党支部书记刑利民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嫘祖文化园

全文共 933 字

+ 加入清单

嫘祖文化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嫘祖镇位于宜昌市远安县西北部,版图面积396平方公里,总人口3万人,矿产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嫘祖镇是国家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最美乡愁旅游村寨、全省旅游名镇、全省特色乡镇、文明乡镇、宜昌市城乡统筹试点镇,是亚洲储量最大的单体磷矿所在地,是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化工企业-湖北东圣化工集团所在地。

近年来,嫘祖镇巧借全域旅游东风,根据地域特点,科学规划建设景区,打造了到苟家垭拜嫘祖、到金桥忆乡愁、到西河游峡谷、到广坪赏紫薇、到望家品山水、到分水探溶洞、到田家观花海的特色乡村旅游线路,充分利用嫘祖庙会节、紫薇节、暑期亲子游等活动办节造势提升知名度,使全镇旅游发展遍地开花。先后被评为全省旅游产业发展突出贡献乡镇、第二批全省旅游名镇,金桥村被评为全国美丽宜居村庄。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嫘祖文化园,此园为纪念黄帝正妃、人类养蚕缫丝始祖、中华民族伟大母亲嫘祖而建,占地260亩,投资4000万元,由华中科技大学和北京绿十字共同设计,政府和远大公司共同承建。园区分为旅游信息咨询中心、嫘祖博物馆、嫘祖广场和嫘祖祭拜区,整体工程将于今年4月前竣工。

旅游信息咨询中心位于嫘祖文化园正大门,按照国家统一标准规范建设,建筑面积500平方米,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具备游客接待、旅游咨询、游客休息、便民服务、旅游纪念品展厅以及标准化公厕等功能区,内设自助查询信息设备、人工咨询台、公共电话服务系统、手机加油站、根雕、奇石特色商品区以及视频设备,针对特殊人群配备了婴儿护理台、儿童座椅、呼叫器、无障碍卫生间等设施,高标准、高起点的建成一站式、智能化、方便、舒适的旅游信息咨询中心。

嫘祖文化园铺装采用本地青石、毛石板,以体现生态古朴理念和浓厚的地方文化;绿化树木以桑树为主,以紫薇、樟树、五角枫等乡土树种为辅,力求彰显种桑养蚕的历史悠久。

嫘祖雕像高12米,基座长15米,雕像重458吨,采用汉白玉雕刻。嫘祖坐西朝东,手棒蚕丝,仪态端庄,展示了嫘祖母仪天下、心怀万民之神态。基座当面刻有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曾为香港回归作《香港赋》的知名作家李敬一创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原三峡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周德聪书写的《嫘祖赋》。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昌果沟文化遗址

全文共 228 字

+ 加入清单

昌果沟文化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山南市昌果沟,属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长约500米,宽约300米,总面积达18万平方米。经过对遗址边缘试掘,获得了磨制石器、细石器和打制石器标本300余件及大量陶片。

陶片中可辨器形有侈日圈足碗、侈日罐、镂孔窝柄器等,陶器纹饰有网纹、弦纹、短线纹、圆圈纹、圆点纹、人字纹、十字纹等。

昌果沟新石器遗址出土的陶器,与昌都卡若、拉萨曲贡遗址出土的陶器,具有不同的特征,很可能是青藏高原文化遗址中一种新发现的原始文化类型。

西藏山南贡嘎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合山奇石文化公园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合山市奇石文化公园,地处合山市中心老城区地段,主园门位于人民南路。公园北邻合山市政府,西邻人民路南,东沿铁路轨道,是一座集历史文化、旅游参观与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园林公园。

合山市奇石文化公园内有合山市革命烈士陵园、合山新世纪广场和合山奇石博物馆。

合山市革命烈士陵园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合山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而建,是合山市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合山新世纪广场对市民及游客免费开放,真正成为人民的广场公园,为市民提供了一处环境幽雅的健身和休闲场所,为满足广大市民日益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需要,促进合山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合山奇石博物馆旨在为合山奇石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充分发扬合山“中国现代奇石文化发源地”及“中国观赏石之乡”的美称。当前,馆内已收藏以广西名石——合山彩陶石为主的合山区域内的各类奇石500多件,12个石种,其中包括了最原始的合山五大名石:绿彩陶石、黄彩釉石、葫芦石、鸳鸯石、卷纹石。

近年来,随着公园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园内道路四通八达,景色宜人,成为合山市民们锻炼休闲,游客旅游参观的好去处,被认为是合山市的“中央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八路军文化园

全文共 289 字

+ 加入清单

八路军文化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八路军文化园位于武乡县城内,整个景区由前广场、游客咨询服务中心、胜利大道、军艺社、胜利坛、实景剧场、八路村等七部分组成。园内三场常态演出:实景剧“反扫荡”,影视蒙太奇体验剧“太行游击队”,军民同庆“《欢庆胜利》大巡游”,通过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幽默诙谐的表现形式,喜庆热闹的民俗风情,生动再现了八路军将士与当地老百姓军民同心、共同抵制日寇的历史场景。

地址:长治市武乡县太行西街

类型:文化旅游区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3-4小时

电话:0355-6456666

开放时间:

9:00-18:00

门票:

八路军文化园成人票9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剪纸的文化价值有哪些?剪纸的制作方法

全文共 821 字

+ 加入清单

剪纸文化价值有哪些?剪纸的制作方法

剪纸的文化价值有哪些?

民间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无论用一个或多个形象组合,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而不是根据客观的自然形态来造型,同时,又善于用比兴的手法创造出来多种吉祥物,把约定成俗的形象组合起来表达自己的心理。追求吉祥的喻意成为意象组合的最终目的之一。

民间剪纸之所以能够得以长久广泛的流传,纳福迎祥的表现功能是其主要原因。地域的封闭和文化的局限,以及自然灾害等逆境的侵扰,激发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求。人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种朴素的愿望,便借托剪纸传达出来。

民间剪纸的表现语言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托物寄语,借用那些约定成俗的观念化形象,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吉祥幸福的期盼。种种质朴的怪诞而又包含率真至美的剪纸造型,来源于原始的视觉思维方式和民间审美观念;来自于有程式体系和意象造像组成的独特造型体系;来自于中国的本原哲学和世界观,更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剪纸的制作方法

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1、印染纸张。

传统中国剪纸艺人会使用刷子将纸张染成传统的中国红。

2、制作模板。

下面这个蝴蝶的形象就非常的简单,使用铅笔将蝴蝶的轮廓勾勒出来。

3、烫樱。

在染色后的宣纸干了后通常会出现皱折的情况。用一个温热的熨斗将皱纸的纸张熨平。

4、堆垛。

将剪纸的样板放在一小摞染好色的纸的上面,大约可以有20张左右,然后将它们封在一起。

5、烟熏模板。

将刚才染色准备好的一张纸张取来,将其弄湿润,然后在下面压上模板。使得模板一面朝向煤油灯。模板和没有覆上模板的地方都会被煤油灯的烟所熏黑。当纸张完全干燥了之后,将模板取下,然后就会留下煤油灯烟熏过的地方和没有熏到的被模板盖住的空白。这就是剪纸的样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怀卡托美术文化博物馆

全文共 596 字

+ 加入清单

怀卡托美术文化博物馆坐落于怀卡托区汉密尔顿市中心的维多利亚街上,成立于1987年,用来收藏、保护和展示怀卡托区的历史和艺术作品。

博物馆分为12个展馆,分为长期展览和巡回展览,展出的物品丰富多彩,让人大开眼界。博物馆内的馆藏可以分为四大部分,即唐加塔环努瓦、社会历史、科学和视觉艺术,其中唐加塔环努瓦收藏约有30000多件物品,包括有木雕、石雕、考古发现、权杖、毛利人用的独木舟、扁斧、亚麻编织品等。社会历史部分收藏约有25000件物品,收藏了从欧洲早期移民者至今的各种与社会历史相关的物品,此外,还收藏了与怀卡托区历史和发展相关的物品,包括奶制品、煤矿开采、木材等。科学部分的收藏在不断的增加之中,收藏了大量历史标本,如已经灭绝的垂耳鸦、企鹅化石,此外,还有众多的植物标本。馆内的视觉艺术部分非常的有看头,收藏了从殖民地时期至今的3000多件艺术品,包括雕塑、照片、陶器、版画、油画、水彩画等。

除了馆内的固定展览外,怀卡托美术文化博物馆还会不定期的对外展出各项展览,以便民众学习。为了方便游客,博物馆内还设有咖啡厅和一些小型的娱乐设施。

Waikato Museum

必去理由:汉密尔顿最重要的博物馆

景点所在大洲: 大洋洲【Ocean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新西兰[New Zealand]

景点所在省、州:怀卡托大区 [Waikato Region]

景点所在城市:汉密尔顿 [Hamilton]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姜维文化园

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姜维文化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姜维文化园位于甘谷县六峰镇姜家庄村,距离甘谷县城10公里。主要文化遗存有姜维纪念馆(姜公祠)、姜维墓、姜维母子洞、将军岭、靴子坪等。姜维,字伯约,生于公元202年,卒于公元264年,享年62岁,距今1804年,凉州上士,蜀汉大将军,三国诸葛亮继承人。

姜维纪念馆由原来姜公祠扩建而成,2000年秋季一期工程建成,背依朱山秦岭,面临渭-波,内塑蜀汉大将姜维像,像高2.7米,寓意姜维27岁时归附诸葛亮。纪念馆内有开国名将杨成武所题写“姜维故里”石碑一块。远处有山峰一座,恰似姜维仰卧于天地之间,似含伯约公魂归故里之情,故名将军岭。岭下为台阶性坡地,而山半坡却徒有一片平整开阔的土地,名为靴子坪。中间有一硕大的坟墓,这便是姜维衣冠冢,墓前有台阶九级,代表着姜维曾九伐中原。台阶中间有块碑,上有“远志”二字,意为姜维“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之意。姜维墓通高3.5米,代表姜维受大任于35岁;半径是1.2米,代表姜维12岁参军,寓意蜀汉建兴12年诸葛亮去世,姜维继承基业,开始执政大权;围墙高6.2米,代表姜维62岁时为国殉难。

姜维在故乡人民心中,不仅是一名英雄,更是能护佑一方的“神灵”。每逢姜维诞辰日,故乡人民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来纪念这位可歌可泣的三国大将军。

姜维(202-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蜀汉大将军。少年时和母亲住在一起,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因为父亲姜冏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姜维不得已投降蜀汉,被诸葛亮重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继承诸葛亮的遗志,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后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对姜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知识点1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知识点2科学家祖冲之

祖冲之是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他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

知识点3书法、绘画与雕塑

书法:钟繇独创楷书书法,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东晋的王羲之,当时的人称他的行书、楷书为古今之冠,他的笔势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作《兰亭集序》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被后人誉为"书圣"。

绘画: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由于佛教盛行,宗教画占了主要地位。东晋的顾恺之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他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流传下来的作品有摹本《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雕塑:南北朝时期,统治者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劈山削崖,开凿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这些佛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_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大境门文化旅游区

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

大境门位于张家口市桥西区北端,为明长城著名关口之一。明洪武元年(1368年),大将军徐达奉命督兵修补长城,始设此关口。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在此筑城墙,城墙下宽六米,上宽五点四米,墙顶外设垛口,内砌女墙。城墙顺山势蜿蜒而筑,至两山交接处,直下百余米,一座十余米高的城楼拔地而起,屹立谷中,此即清代增筑的大境门;

大境门筑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是一座条石基础的砖筑拱门。门墙高一十二米,底长一十三米,宽九米。券洞为直墙半圆拱门,外侧高五点四米,宽六米;内侧高九点五米,宽六点八米,中有木制铁皮大门两扇。门额有清察哈尔都统高维岳所书“大好河山”四字,每字足有一米见方,笔力浑厚苍劲。城楼顶部为长一十二米,宽七点五米的平台,外有一点七米高的垛口,内有零点八米的雉堞,东侧有台阶通上。整个建筑浑然一体,蔚为壮观。登临城楼,南瞰张家口市,山城美景历历在目;两侧,东、西太平山巍然对峙,清水河沿东太平山麓逶迤而下,纵贯市腹;北眺山峦起伏,绵绵不断,正、西两沟远通坝上,地势十分险要。大境门,自古作为扼守京都的北门,连接边寨与内地的交通要道,素为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曾是蒙汉两族人民的交易场所,为牲畜、毛皮、鞍韂、蘑菇等货物的集散地。对发展蒙汉两族人民的友好关系,沟通内地与边寨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境门,有它悠久而光荣的历史,在几百年的战乱时期,它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它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掠夺与反掠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斗史: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爱国将领吉鸿昌曾率领抗日健儿出大境门北进,经过浴血奋战,先后收复康保、宝昌、多伦等地,把日本侵略军赶出了察哈尔省境。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三日,中国0领导的八路军聂荣臻部就是从大境门入城,一举解放了张家口;

解放后,大境门几经修缮,使这一著名古迹,成为人们争相前往参观游览的胜地。一九八二年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北张家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沙穷僜人文化村

全文共 232 字

+ 加入清单

沙穷僜人文化村是我国僜人的主要居住区。僜人俗称“僜巴”,居住在喜马拉雅山脉以东、横断山脉西部的西藏察隅等地区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的林区。察隅县共有1300多僜人,分布在上、下察隅镇的9个村庄,其中下察隅镇沙穷村是僜人聚居村,也是僜人文化集中体现的地方。

僜人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没有文字,过去多使用结绳或刻木记事的方法。僜人的服饰十分独特:妇女一般戴一对银制喇叭型耳鼓,颈项挂串珠或银饰;男子头上盘着长长黑帕,挎五六十厘米长的砍刀,十分威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巴山民俗文化博览馆

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巴山民俗文化博览馆位于通江县北部,距县城71.8公里,距巴中市117公里,距陕西汉中188.7公里。距川陕渝三大中心城市成都、西安、重庆分别为467公里、407.1公里、415公里。

场馆介绍

巴山民俗文化博览馆位于诺水河镇民俗生态艺术村—金家坝村,本馆实行免费开放,以传承巴山民俗文化为目标,主要展示民俗文化、特产资源、民俗娱乐休闲和特色饮食文化等。

地址巴中市通江县诺水河镇金家坝村

联系电话0827-7646001

服务时间周二至周五:9:00-20:00(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金家坝村:金家坝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奥斯卡·尼迈耶国际文化中心

全文共 646 字

+ 加入清单

奥斯卡•尼迈耶国际文化中心坐落于阿斯图里亚斯自治区的阿维莱斯,于2011年对外开放,由巴西最负盛名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Oscar Niemeyer)设计并以其名字命名。

奥斯卡•尼迈耶将其描述为:这是人类的一个开放空间,是一个接受教育的地方,是一个文化交流和体验和平的地方。这是他在欧洲最重要的作品,不仅对于奥斯卡•尼迈耶有重大意义,对于西班牙来说更具有深远的影响。国际文化中心是一个由白色、红色、蓝色和黄色四种色调装饰的建筑,主要由5个主题区域构成,即开放广场、礼堂、圆顶展厅、观光塔和多功能建筑。开放广场是一个巨大的户外开放空间,用于举办户外文化活动,这就符合了奥斯卡•尼迈耶为人类提供开放空间的想法;礼堂内约有1000多个座位,主要作为演唱会、电影院和会议中心使用;圆顶展厅是一个用作展览的建筑;观光塔内开设有餐馆和鸡尾酒会,让游客可边品酒边欣赏城市风光;多功能建筑既是电影中心,也是会议中心,设有礼品店、咖啡馆等。

奥斯卡•尼迈耶国际文化中心既是观赏电影,召开会议的场所,同时也是观赏展览、舞蹈、音乐及其他艺文活动的地方,满足了城市市民的精神需求。

Oscar Niemeyer International Cultural Centre

必去理由:西班牙最重要的国际文化中心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西班牙[Spain]

景点所在省、州:阿斯图里亚斯自治区 [Asturias Autonomous Community]

景点所在城市:阿维莱斯 [Avilés]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沙苑文化遗址

全文共 331 字

+ 加入清单

沙苑文化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沙苑文化遗址

沙苑文化是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三门峡水库区考古工作队于1955年冬在本县南部的沙丘地带发现的,当时仅发现了石器。1973年,县馆组织的调查组在沙苑地区调查时在s19地点发现了人头顶骨化石。以后又与陕西省考古所相继进行了四次调查和普查。在沙面上发现了大量石器。但未见地层关系。

石器遗物分布面广,先后在官池、沙底、张家、西寨、石槽、八鱼、苏村、下寨、羌自九个乡镇的35处地区,采集了数千件石片石器和细石器。其中石片石器是其典型产物,又是细石器文化中所罕见的。

根据已经发现的资料,经国家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研究认为:石器属中石器时代遗物,人头顶骨化石属同时期的遗骸。具体时间约在万年左右。以后。把35处地区统一称作“沙苑文化”遗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