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秋需防带状疱疹疫苗吗热门20篇

浏览

7490

文章

1000

DNA疫苗的优点

全文共 938 字

+ 加入清单

不同于传统的疫苗dna疫苗旨在将病原微生物的某种专门组分的裸露DNA编码直接注入机体内。尽管此类疫苗尚未面世,但其在技术上的飞速发展有可能开创免疫学的新纪元。目前正在研制的此类疫苗包括疟疾、流感、轮状病毒、HIV等,下面来看看DNA疫苗的优点有哪些吧?

DNA疫苗简介

DNA疫苗又称核酸疫苗或基因疫苗,是编码免疫原或与免疫原相关的真核表达质粒DNA(有时也可是RNA),它可经一定途径进入动物体内,被宿主细胞摄取后转录和翻译表达出抗原蛋白,此抗原蛋白能刺激机体产生非特异性和特异性2种免疫应答反应,从而起到免疫保护作用。

DNA疫苗的特点

DNA疫苗能诱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消除导入可能与"减毒"疫苗相关的强毒力病毒的危险性。

使用一次,即能产生长期免疫力,无须增加剂量,并可提高依从性。

多个病原体的基因可装在同一个质粒上,减少了疫时多次注射的不适。

DNA可以干粉形式保存数年,且仍保持起活性。

DNA疫苗的优点

①DNA接种载体(如质粒)的结构简单,提纯质粒DNA的工艺简便,因而生产成本较低,且适于大批量生产;②DNA分子克隆比较容易,使得DNA疫苗能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更新;③DNA分子很稳定,可制成DNA疫苗冻干苗,使用时在盐溶液中可恢复原有活性,因而便于运输和保存;④比传统疫苗安全,虽然DNA疫苗具有与弱毒疫苗相当的免疫原性,能激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而诱导细胞免疫,但由于DNA序列编码的仅是单一的一段病毒基因,基本没有毒性逆转的可能,因此不存在减毒疫苗毒力回升的危险(Davis等,1999),而且由于机体免疫系统中DNA疫苗的抗原相关表位比较稳定,因此DNA疫苗也不象弱毒疫苗或亚单位疫苗那样,会出现表位丢失(Donnelly等,1999);⑤质粒本身可作为佐剂,因此使用DNA疫苗不用加佐剂,既降低成本又方便使用(Babiuk等,1999);⑥将多种质粒DNA简单混合,就可将生化特性类似的抗原(如来源于相同病原菌的不同菌株)或1种病原体的多种不同抗原结合在一起,组成多价疫苗,从而使1种DNA疫苗能够诱导产生针对多个抗原表位的免疫保护作用,使DNA疫苗生产的灵活性大大增加。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DNA疫苗的优点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新生儿们在医院会打疫苗吗

全文共 946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月总能看到隔壁姐姐带着她的小宝宝去打疫苗。据了解,疫苗是指能使机体产生免疫力一种生物制品,常用有牛痘苗、卡介苗、伤寒疫苗、霍乱疫苗、破伤风类毒素等。接种疫苗能有效预防部分疾病。疫苗的出现为人类医疗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新生儿们在医院会打疫苗吗?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一般情况下,为了预防疾病,新生儿在出生办理好《预防接种证》后,就会被医生带去疫苗接种室进行第一次疫苗注射,一般为乙肝疫苗和卡介苗。

1.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是一种预防乙型肝炎的疫苗。即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浆中分离乙肝表面抗原,经处理后而制成。乙肝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从而使人体具有了预防乙肝的免疫力。

目前我国生产和使用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氢氧化铝针剂,疫苗为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重组(中国地鼠卵巢细胞CHO)乙肝疫苗,均为单人份液体疫苗,要求新生儿使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2.卡介苗

为了预防婴儿感染结核,新生儿期即开始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是由减毒牛型结核杆菌悬浮液制成的活菌苗,具有增强巨噬细胞活性,加强巨噬细胞杀灭肿瘤细胞的能力,活化T淋巴细胞,增强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

卡介苗是经过多次传代培养的减毒活性疫苗,接种卡介苗后机体可产生细胞免疫。它能有效预防结核病、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及预防小儿感冒。

抗病原理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

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特殊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照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

经过小编的描述,朋友们是不是对疫苗的接种有了更深的了解呢!新生儿会在医院接种疫苗,且一般为乙肝疫苗和卡介苗。除此之外,按照我国规定的计划免疫程序,宝宝必须在1岁内完成接种的5种疫苗还包括小儿麻痹糖丸、百白破制剂和麻疹疫苗哦!如果你对新生儿接种疫苗有多重要等有关新生儿护理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新生儿疫苗接种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腮腺炎疫苗学生有必要打吗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接种疫苗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有的时候,人们在出生的时候,就会接种疫苗,相信人们都知道腮腺炎的存在,它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对患者来说,是有一定的影响的,所以人们对于此病一定要引起重视,而腮腺炎疫苗则是对此病起着一定的预防作用,那么腮腺炎疫苗学生必要打吗?

腮腺炎疫苗学生还是有必要打赌,可以从下面几点来看;

1、腮腺炎疫苗对于人们来说,是有一定的好处的,因为它可以对腮腺炎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而腮腺炎对于患者也是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的,所以,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还是有必要要接种腮腺炎疫苗的

2、其中,男性一定要接种腮腺炎疫苗,因为腮腺炎这个疾病,很容易引起睾丸炎的出现,对男性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在男性成人后,还有可能对男性的生育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所以人们一定要重视。

3、但是,人们在接种疫苗的时候,也是需要注意一些问题的,安瓿有裂纹、标签不清、冻干疫苗变红或溶解后混浊的,都是不能够使用的,在安瓿启开后,疫苗也要在一个小时之后用完,如果没有用完也应该废弃,所以人们要多加注意。

建议学生注射腮腺炎疫苗还是有帮助的,对于预防腮腺炎有很好的效果,所以说多关注校园安全知识,不仅可以了解腮腺炎的相关知识,对于学生腮腺炎早期症状有什么也可以很好的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会出现什么不良反应

全文共 649 字

+ 加入清单

种麻腮风三联疫苗是给婴幼儿时期预防麻疹或是腮腺炎疾病的疫苗种类,长久以来,很多人对于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应注意的问题十分的关注,因为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可能会引起孩子自闭症,那么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会出现什么不良反应呢?

注射后一般无局部反应,在6-11天内,少数宝宝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轻度皮疹反应或伴有耳后及枕后淋巴结肿大,一般不超过2天,可自行消退。成人接种后2-4周个别人可能出现一过性关节痛反应,即在短时间内一次或数次出现关节痛的症状,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麻腮风疫苗必须打吗

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是为了预防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这些都是由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儿童和青少年是疾病的高发人群,一旦发生群体暴发或流行,其不仅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还会直接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因为在这三种疾病中,尤以麻疹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其对宝宝健康危害最大。其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以及类似感冒的症状,如流鼻涕、打喷嚏等,医学上称为卡他症状。风疹和腮腺炎虽然临床症状轻微,但同样不容人轻视。腮腺炎有时会伴有严重的并发症,一些宝宝染病后,若不进行及时治疗,长大后可能会导致不孕不育。麻腮风疫苗必须打吗?一般建议妈妈带适龄宝宝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能够有效地预防这三种危害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的发生,促进宝宝健康成长。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会出现什么不良反应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狗狗疫苗为什么要打三针

全文共 460 字

+ 加入清单

年幼的狗狗在成功断奶1星期左右就要开始接种疫苗,而且以后都要定期的注射疫苗。在幼犬初次接种疫苗的时候,在1个月左右就要接种第二次,而且紧着1个月之后又要接种第三次。你知道狗狗疫苗为什么要打三针?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吗?

健康比格

狗狗

注射疫苗之后都有一般的规律,机体接受抗原物质----疫苗的刺激,经一定的时间才能产生抗体,大约需要2-3周的时间。但是这次产生的抗体数量很少,维持的时间也短,这点抗体对传染病是不起作用的,不能起防疫作用,所以只种一次疫苗是不行的。

而且,之所以需要注射三次疫苗,是需要反复刺激记忆淋巴细胞,这是生物免疫学决定的,第一次免疫只能产生少量的抗体水平,而且持续时间短,在合理的间隔时间多次刺激下才能产生较多的抗体和长期的维持效果。

所以进行第二次接种,这时机体就可迅速产生大量抗体,是初次反应的几十倍,在体内存留的时间也较长。如果在第二次接种之后的3-4周在第三次接种,机体所产生的抗体数量就会在第二次的基础上再增长几十倍。从而使狗狗体内具备了足以抵抗传染病的能力,而且再体内保留的时间足以可以长达一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打乙肝疫苗影响备孕吗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女性在备孕期间都渴望自己未来宝宝能够聪明健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都特别的关注一些孕运常识。打乙肝疫苗影响备孕吗?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备孕期间是可以打乙肝疫苗的,对备孕没有影响。但是很多人在注射乙肝疫苗后,不知道自己是否需要打乙肝疫苗加强针,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什么时候需要打乙肝疫苗加强针,供大家参考。

第一种情况:在完成乙肝疫苗的整个接种过程后,在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发现没有抗体,或者是抗体滴度达不到10国际单位/毫升者的情况下,就需要注射乙肝疫苗加强针了。

第二种情况:在接种乙肝疫苗后的3-5年内,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如滴度小于小于或者等于10国际单位/毫升,需要注射乙肝疫苗加强针。如无抗体,则需要重新接种乙肝疫苗,而不是注射乙肝疫苗加强针。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做乙肝两对半检查,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以便于能够及时的采取预防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接种小儿麻痹疫苗安全吗

全文共 748 字

+ 加入清单

接种小儿麻痹疫苗安全吗?小儿麻痹疫苗也叫脊髓灰质炎疫苗,就是用于预防小儿麻痹的疫苗,现在有两种疫苗可以使用,一种是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糖丸”,它是由活的、但致病力降低的病毒制成;而另一种名为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是一种用死病毒制成的疫苗。

接种小儿麻痹疫苗安全吗?

我国目前普遍使用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它的优点是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婴儿生后分别在第二、第三、第四个月龄时各服一次,之后到了四岁时加服一次就可以了,非常方便、简单。

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孩子可能出现发热、头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偶有皮疹,通常2~3天后自行痊愈。极少数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为疫苗相关性麻痹病。之所以可能引发小儿麻痹症,主要是因为疫苗中的病毒只是致病力减小了,但还是活的,极个别免疫功能低下的小孩服用后可因疫苗而引发小儿麻痹相关病例。据统计资料显示每二百万四千人中就会有一宗疫苗引起的小儿麻痹症。

糖丸引起的另一个不良反应是近几年才发现的,即疫苗衍生病毒带来的威胁。免疫功能低下的小孩服用糖丸后,不仅有可能引发小儿麻痹,而且病毒会长期随着小孩的粪便排出体外,结果感染其他没有服用过疫苗的人,而且这些病毒会发生基因突变,形成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感染后同样可以引起终身残疾,并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甚至引发大流行,只要继续使用糖丸,疫苗衍生病毒引起大流行的危险性就一直存在。

糖丸引起小儿麻痹相关病例及衍生病毒带来的安全问题已引起科学家的关注,而且近年来已有不少发达国家开始改用灭活疫苗预防小儿麻痹。

但是改用灭活疫苗也还是需要一个过程,在改用的过程中不能突然停止使用糖丸,因为过早停用糖丸将增加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的危险性,必须先用灭活病毒疫苗逐渐取代糖丸,当灭活疫苗的使用率超过85%时,才可以开始辙回糖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什么是小儿麻痹症疫苗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麻痹症疫苗是一种专门用于预防小儿麻痹的疫苗,又名脊髓灰质炎疫苗,目前有两种疫苗可以使用。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小儿麻痹症疫苗吧。

据了解,一种是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糖丸”,它是由活的、但致病力降低的病毒制成;而另一种名为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是一种用死病毒制成的疫苗。

小儿麻痹症疫苗只要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服苗,宝宝即可获得良好的免疫性。3次服苗后,保护率可达90%以上。血清中3型抗体阳性率可达95%以上。

儿童接种小儿麻痹症疫苗之后,第一年抗体稍有下降,大约下降1/3,三年内抗体水平趋于稳定。根据一项5年的随访观察,免疫后血清中和抗体滴度>1:10,5年后滴度>1:2者,Ⅰ型、Ⅱ型为98%,Ⅲ型为84%。还有一次随访4年研究,94%以上的儿童,Ⅰ、Ⅱ型中和抗体滴度在1:4以上,Ⅲ型为75%。在服苗后8年,仍有中和抗体可以检测到。一般认为小儿麻痹症疫苗的有效保护期为3年。

儿童接受正规有效的小儿麻痹症疫苗接种,不仅能有效预防小儿麻痹症,同时其体内的抗体可阻止某些病毒在肠道生存。另外,不可忽视的是,腹泻、冷链保存情况都可以影响疫苗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水痘疫苗打几针 父母们别大意了

全文共 2034 字

+ 加入清单

水痘对宝宝的伤害很大,所以很多父母都会去医院进行水痘疫苗的接种。那么大家知道水痘疫苗打几针吗,打水痘疫苗有必要吗?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不要错过了哦。

水痘疫苗需要打几次

推荐2岁儿童开始接种。1—12岁的儿童接种一剂量(0.5ml);间隔6-10周。儿童及成人均于上臂皮下注射,绝不能静脉注射。疫苗应通过提供的稀释液复溶,并应完全溶解。应在消毒剂完全挥发后再行接种。

对于健康人,水痘减毒疫苗可与其他减毒活疫苗或灭活疫苗同时接种;对于免疫缺陷患者及其他高危人群,水痘减毒疫苗可与其他灭活疫苗同时接种。但均需接种于不同部位,且不能在注射器中混合。如水痘减毒疫苗不能和麻疹疫苗同时接种,则接种问隔至少1个月。

水痘疫苗是一种高度活性的减毒疫苗,适用于接种壹岁以上至十二岁以下之健康儿童,只要施打一剂;十二岁以上需要接种两剂(相隔二至四周),注射完成后于二星期左右体内可产生对抗水痘的抗体,其保护性可持续十年以上,注射后有效预防感染水痘的效果达百分之九十八,注射疫苗后的副作用相当低。

水痘疫苗有必要打吗

水痘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水痘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水痘。水痘的病原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人是唯一的宿主,极易传播,目前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该病的唯一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在控制水痘爆发流行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水痘疫苗的免疫持久性较好。在美国的调查表明,免疫5年后又93%的儿童和94%的承认具有VZV抗体,有87%的儿童和94%的成人具有细胞介导的免疫力。最近由Ampofo等发表的关于承认接种疫苗的报告表明,在始于1979年的21年间,突破性水痘的患病率和严重性未增加,提示成人接种疫苗后免疫力没有明显衰退。

接种6周后,血清阳转率均大于98%,13岁以上的人群接种2剂(间隔6—10周)血清阳转率可达100%。暴露于自然水痘感染72小时内,仍可通过免疫获得保护性。

水痘疫苗的价格

水痘疫苗国产与进口的价格大体如下,各地略有差别:

国产水痘疫苗的价格多在130元—150元。

进口水痘疫苗的价格多在320元—350元。

水痘的类型

(1)普通型

急性起病,至皮疹出现时仍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皮疹愈多者全身症状愈重,但大多较出疹前轻。发热一般随着出疹的停止逐渐下降至正常。

水痘皮疹一般首先出现于面部、头皮和躯干,呈向心性分布,以躯干胸背、发际鞍多,四肢面部较少,手掌足底偶见,鼻、咽、口腔、外阴等黏膜亦可发疹。在严重病例,皮疹可能是全身性的,皮疹数百至数干个不等。皮疹有痒感,有时因剧痒使患者烦躁不安。典型的水痘由斑疹进展到丘疹、水痘疹,并开始结痂,经历4个阶段。

皮疹开始出现时为斑疹,常伴有短暂的充血。这种皮疹在儿小时内即发展成为特别发痒的单腔泪珠状水疱.典型疱疹呈卵圆形,壁薄易破,内含清亮的液体,绕以红晕,而疱疹之间有正常皮肤.此时可以作出诊断。之后疱疹液渐转混浊,甚至于呈脓疱样外观。有时也可周患者搔抓致继发化脓性感染而形成典型脓疱。

形成后l一2日,就开始从中心部位枯干结痂,再经数日,痂壳自行脱落.约2周脱尽.局部可有暂时性色素沉着,但能逐步消退,愈后大都不留瘢痕。皮损连续成批地出现,在前一批皮疹开始结痂时新的一批皮疹又次第出现,因此各阶段皮损可在同一时间内并存于同一患者,尤其是在发疹第2—3日,同一部位常常可见到各阶段的皮疹。黏膜疱疹易破溃成溃疡而什有疼痛,口腔疱疹常很快破溃并引起吞咽疼痛,喉或气管疱疹则可引起严重呼吸困难。皮损也可见于头皮,导致枕骨下和颈后淋巴结肿大,触痛。

一般而言,新生儿病情较轻,出疹也较少,病程约1一2周;成人及婴儿病情较重、皮疹多而密,病程可长达数周。

(2)进行性播散型水痘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感染VZV后易于发展为进行性播散型水痘。可见于白血病、淋巴瘤等恶性肿瘤患者,长期应用各种抗肿瘤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或其他原因导致免疫低下的儿童。主要表现为病毒血症持续时间较长,有高热及全身中毒症状,全身皮疹多而密集,且新皮疹不断出现。疱疹较大,可相互融合形成大疱,或呈出血性疱痔不易结痂,甚至皮疹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发生大片坏死。在正常皮肤上有时亦可见到瘀点和瘀斑,病情严重,病死率约7%。

(3)原发性水痘肺炎

多见于成人、年长儿及新生儿和免疫缺陷病例,但在幼儿少见。病情轻重不一,轻者无明显症状,重症可有高热、咳嗽、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及发绀。胸部体征不明显,或有少量干、湿啰音及哮鸣;自细胞计数增加,x线胸片可见双肺弥漫性结节状阴影,肺门及肺底处较显着。肺炎常随皮疹消退而好转。少数重症水痘肺炎临床症状消失后。x线阴影仍可持续存在2—3月。

(4)水痘脑炎

较少见,发生率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有关于水痘的一些症状以及水痘的一些治疗方法,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于水痘也是有所了解了。所以,当发现自己出水痘的时候要及时进行治疗哦,毕竟出水痘会有水泡的,在身上是非常难受的,不是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百日咳疫苗反应有哪些?

全文共 1086 字

+ 加入清单

百日咳是传染性极强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婴儿猝死的原因之一,也是年长儿慢性及迁延性咳嗽重要原因,隐性感染者和带菌者是容易忽视的传染源,虽是疫苗可控制性疾病,但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重现……因此我们就需要常给孩子注射小儿百日咳疫苗。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小儿百日咳疫苗。

●什么是百日咳疫苗

目前,治疗百日咳较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疫苗。然而,对于百日咳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家长们鲜有了解,我们从疫苗本身、接种对象、接种禁忌、接种效果以及接种适宜年龄进行了一个系统的介绍,能够帮助家长们对于疫苗能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方便做好百日咳的治疗工作。百日咳的疫苗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目前我国常用的是使用百白破疫苗。

1、吸附百日咳疫苗、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吸附百白破):由百日咳疫苗原液、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用氢氧化铝吸附制成,每毫升含百日咳菌8个效力单位(8EU,约折合45亿-90亿菌),精制白喉类毒素20絮状单位(LF),精制破伤风类毒素5LF。

2、吸附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由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原液、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用氢氧化铝吸附制成。每毫升含无细胞百日咳抗原15-18ugPN,精制白喉类毒素25-30LF,精制破伤风类毒素7-14LF。

3、吸附百日咳疫苗、白喉类毒素混合制剂(吸附百白):由百日咳疫苗原液、精制白喉类毒素用氢氧化铝吸附制成。每毫升疫苗含有百日咳菌8EV,精制白喉类毒素20LF。

●百日咳疫苗反应

百日咳疫苗有良好预防效果,是最先纳入计划免疫的疫苗之一。经广泛应用后发病率明显下降,免疫后的血清抗体凝集效价在1:320(保护水平)以上者可达80%-90%。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可达到90%以上。那么,百日咳疫苗反应有哪些?

1、家庭护理:在宝宝接种疫苗前一天最好洗澡,接种百白咳疫苗后,要适当休息,不要剧烈运动或使宝宝身体过于疲劳,并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发生感冒,发烧或其他疾病。要给宝宝多饮水,早晚各用消毒棉签蘸75﹪酒精消毒局部皮肤一次,连续1-2日,预防局部因出汗、污垢而继发感染。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禁止给宝宝洗澡。

2、一般反应:接种疫苗后,有些宝宝会在24小时内出现接种部位疼痛、红晕,轻微发热,体温

3、加重反应:接种部位硬结、积液,如触摸局部皮肤有波动感,表面皮肤不破溃时,可给予湿热敷、理疗,早期不存在细菌感染,切忌切开排液,以免引起细菌感染及瘘管形成,必要时按无菌操作要求用灭菌注射器不定期抽液,也可用鱼石脂软膏外敷;接种部位出现脓肿,表面皮肤已破溃,可给予切开排脓、扩创,注意保护好创面,配合抗生素治疗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儿童使用非处方药及接种疫苗小管家

全文共 5698 字

+ 加入清单

目录

第一章:如何正确选用非处方

第二章:儿童疫苗接种管家

儿童生病是家长最为揪心的事,但是也不能因为担心而盲目得为孩子吃药,尤其是非处方要,那么,如何正确选用非处方药?儿童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关键,但是接种疫苗注意事项要牢记。

孩子用非处方药须注意什么

了让妈妈做好家庭保健,大病到医院,小病自己看,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自我药疗,最重要的是要学会使用非处方药,也称OTC药品(Over—The—Counter),在没有医生或其他医务工作者指导的情况下治疗轻微的疾病。

如何正确选用非处方药

·自我判断症状。通过自己获取的信息和拥有的常识,对自己的症状进行自我判断,如您自觉鼻塞、咽痛、周身不适、体温高于正常,您可能会判断患了“感冒”而自行选用抗“感冒”的药物。

·正确选用药品。可查看所购药品详细使用说明书,也可在购买时向药师询问。

·查看药品包装,不能购买“三无”产品,不要购买包装破损或封口已被打开过的药品,更不要购买过期产品。

·使用时详细阅读说明书。严格按说明书中标示的剂量使用,切不可超量使用,一定要看说明书中注明的禁忌药。如果您有说明书中所列禁忌症,切莫饶幸使用。还要注意药物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如服药时应禁食的东西服用时间,服用方法等。

·注意保管好药品。通常需放置阴凉干燥通风处。有些需放置低温处的一定要遵照要求放置。

·自我药疗3天后症状仍不见缓解或减轻,应及时看医生。

·药品不要放在小孩可以拿到的地方。

并不是一天24小时都可随时随地买到药品,而患病却不分时间。尤其是深更半液患病,就更是麻烦,临时购买药品,很不方便,最好是家中备些常用药品。备什么药好呢?

感冒药

可备用的感冒药有:复方金银花冲剂(口服液)、利咽解毒冲剂、复方感冒灵(清)、维C银翘片、康泰克(适用于年长儿)、小儿速效感冒片(颗粒)等药。大多是复方制剂。成人使用的感冒药不要用于小儿。

感冒药服用方法简单,一般按说明书服用。症状重、体温高交到医院就诊,排除其它疾病。

感冒是由不同类型的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粘膜急性感染。主要症状为鼻涕、喷嚏、鼻塞、干咳、咽痛等症。对感冒的治疗主要是解除鼻充血,减少鼻分泌物,减轻发热、头痛等症状。服用感冒药一周仍不见好转应看医生。

抗生素

抗生素一般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小儿常用的有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阿莫仙青霉素、V钾片等,这类药给患儿初次使用时应注意过敏反应,对青霉素过敏者慎用。其次是头孢菌素类,如欣可诺,欧意等。使用此类药也应注意过敏反应。

不适用于婴幼儿的抗菌素,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罗红霉素、利菌沙、严迪等。这类药不适于用于婴幼儿,其它如磺胺类(如复方新透明)、氨基糖甙(如庆大霉素),不适用于小儿。若有必要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慎用。

使用抗菌素时应注意事项:

有的父母当小儿患病,尤其是发热的,心急如焚,恨不得一下治好,往往是频繁更换抗菌素。甚至早晨服一种,中午又换另一种结果是哪种抗菌素也达不到抗菌作用。一般情况下抗菌素应使用3天,如无效再更换另一种频繁更换抗菌素,不但起不到有效杀菌作用,还容易产生耐药性。

服用任何一种抗菌素,都应在饭店,尽量不空腹服用。

一些酶类制剂应与抗菌素间隔一段时间如乳酶生、乳酸菌素片、整肠生、丽珠肠乐等应与抗菌素间隔至少2小时。纯中药制剂一般空腹服用,与抗菌素间隔1-2小时。

不要长期作用抗菌素。有的父母带小儿看病,医生开据处方。小儿病程迁址。如咳嗽,父母就自行给小儿服用医生曾开据的处方药。有的服用长达半月,甚至一个月。长期服用抗菌素会造成菌群失调,白细胞下降等后果。

退热药

发热是一种防御机制,但高热可损害机体和引起并发症,如小儿高热惊厥。所以,小儿发热须积极处理,除了用物理降温外,还应使用退热药,但要知道,退热药只是对症治疗,治标不治本,不能解除疾病原因,而且高热或持续发热不退是严重疾病的信号。因此,使用退热药的同时,还应使用治疗疾病的药物,连续3天仍不退热应看医生。

可备用的药有:扑热息痛、小儿鲁末那、小儿退热栓、百服宁、泰诺、泰诺林、小白退热口服液、柴胡饮、小儿退热口服液等。

最佳必备退热药及使用方法:

①扑热息痛适用于2岁以上小儿根据年龄不同选择不同剂量,一般情况下,2-3岁5-100毫克,4-6岁100-150毫克,7-9岁150-200毫克,10-12岁200-250毫克。12岁以上,250-500毫克,轻度发热38℃以下,选择较小剂量,中度发热38℃-39℃,选择中间剂量,高热39℃以上选择大剂量。扑热息痛规格有两种,500毫克/片、300毫克/片。

②小儿鲁末那:尤其适用于婴幼儿。除有退热作用外,还有止惊作用。可预防小儿高热惊厥,价格便宜,疗效好。一般情况下,半岁前半片,以后每岁1片。即3岁小儿可服3片,可根据发热程度加减剂量。

③小儿退热栓:当小儿高热,使用退热栓,有很好的退热效果,使用退热栓时,要注意放置方法。把外包装去掉,小儿取侧卧位,暴露肛门,缓缓推入退热栓直至全部进入肛门。

其它备选商品药还有:日夜百服宁、泰诺、泰诺林、康利诺等。可按照说明书使用。

使用退热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退热药,顾名思义,发热才需服用。有的父母怕小儿发热,在小儿不发热时也给服用退热病,以便预防发热。这是不对的。当小儿不发热时,服用退热药,小儿出汗过多,丢失过多电解质,造成低体温,失盐失水出现虚脱,甚至休克。

小儿发热不同于成人,不要忘记物理降温,尤其是婴幼儿,物理降温速度快,副作用少,优于药物降温。

小儿汗腺不发达,不易“发汗”切莫给小儿多穿多盖“捂汗”,这样不但不能降温反而使小儿体温聚升,甚至造成高热惊厥。

服用退热药间隔时间一般不超过4-6小时。当体温降至已常或较前下降后,也应4小时后测量体温,及时发现小儿发热,不要等到小儿再次出现高热时方服用退热药,以免出现高热惊厥。

服用退热药时,药物剂量可灵活掌握,中度发热按说明书推荐剂量,高热或超高热时可适当增加剂量,中度认下发热可减少剂量。

小儿发热一定要频饮水,稍增加食盐摄入量,饮料不能代替白水。

止咳、祛痰、平喘

止咳药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的呼吸道反射,可将异物(痰液等)从气管、及气管中排出,使呼吸道通畅,因此,轻度咳嗽一般不需用药,但咳嗽过频过重,则应及时治疗,减轻患儿痛苦。对于顽固的咳嗽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镇咳药代表药有:咳必清、咳快好、美沙芬等。

祛痰药:

痰是呼吸道粘膜的分泌物,可因炎症增加阻塞呼吸道引起咳嗽,祛痰药可衡释粘液,促使呼吸道中的液体流出。

祛痰药一般副作用较多,较少给小儿使用。

平喘药:

哮喘、喘息是小儿易出现的症状,代表药有氯喘、喘定、舒喘灵、嗽必妥等。此类药不推荐给儿童使用。

以上镇咳、祛痰、平喘药既然不宜用于儿童,为什么在小儿常备药中提起呢?主要是提醒父母,止咳、祛痰、平喘药要尽量避免使用。

那么小儿咳嗽、喘用什么药好呢?医生推荐使用中成药或一些复方制剂,即便其中含有上述几类药物成分,量也较小。厂家在制作过程中也考虑到了,小儿服用小儿类止咳祛痰平喘药比较安全。

常用的有:小儿咳喘灵冲剂、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儿童清肺口服液,小儿黄龙咳喘冲剂、小白止咳糖浆、密炼川贝糖浆、蛇胆川贝液等。

服用止咳、祛痰、平喘药时注意:

此类药大都是对症药,治标不治本,应治疗疾病本身,如肺炎、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若没有其它病症,可单独使用。若效果不好,应及时看医生。

有的父母见小儿咳喘较重,心情急切,不按说明书服用,过量,超大剂量使用,这是不对的,药物都有其不良反应,毒副作用。不应过量服用。

止泻药

腹泻是小儿常见疾病,引起小儿腹泻的原因多种,当服用止泻药时,应注意病因治疗。

可备用的腹泻药:思密达、鞣酸蛋白、参岭白术散、小儿泻速停等。

细菌性腹泻应使用抗菌素。

病毒性腹泻可使用抗病毒药。

生理性腹泻应注意饮食状况。

服用止泻药时应注意:

小儿腹泻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因脱水,中毒等而危及患儿生命。所以,不能忽视小儿腹泻,特别是急性水性便中毒痢疾,长期迁延腹泻。应及时看医生。注意补充水、电解质,不提倡饥饿疗法治小儿腹泻,以免造成小儿营养不良。

小儿腹泻病的饮食治疗和护理有时比药物还重要,要加强综合治疗。

不要忽视口服补液盐的作用。小儿腹泻丢失大量水、电解质,口服补液盐可补充之。

如没有确切的感染证据,不要滥用抗菌素,以免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而加重腹泻。严重者导致霉菌性肠炎。

不要来用肌注药物的途径来治疗小儿肠炎。

如果小儿无呕吐,能顺利喂给口服补液盐,病情较轻,无明显脱水,尽量口服补液,以免因群脉剂补液给小儿带来痛苦和不便。

儿童疫苗接种小管家

目前,一部分家长认为某些传染性疾病{如脊髓灰质炎)已几乎绝迹,无需接种。这是错误的认识!其他家长也对儿童疫苗接种存在一些认识误区,本文就总结一些常见的误区,希望能引起家长的注意。

误区一:某些传染性疾病已几乎绝迹,宝宝无需接种疫苗

由于免疫接种的实施,多数疾病在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发生率可能降到了非常低的水平,但并不意味着传染那些疾病的细菌和病毒已绝迹,他们很可能通过游客而被带到当地,从而传给当地居民,因此国家规定的计划内疫苗,父母应该积极配合为宝宝接种,这样其实也间接保护了那些不能按种疫苗或对疫苗没反应的人群。

误区二:接种过疫苗就100%不会生病

为了使疫苗安全,生产疫苗所使用的病毒或细菌都被灭活或减毒,没有一种疫苗的保护率是100%,大多数常规使用的疫苗保护率在85%一95%左右。由于个体差异,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免疫成功。

误区三:打疫苗有不良作用,影响身体健康

疫苗的研发与药品一样,投资巨大、研发周期长(平均为7—10年)、上市审批严格;由于疫苗的使用对承为正常健康人群,要求比药品的制造技术复杂,生产周期更长,安全性要求更高。按种疫苗要求在医生专业指导之下,正确掌握禁患忌证,安全性是有保证的。事实上大多数疫苗的不良反应,如接种部位酸痛、轻微发热等,是短暂而且是临时的。

误区四:母乳喂养的儿童无需接受预防接种

母乳喂养呵以提高宝宝抵抗力,并不像疫苗那样可以预防传染病,母乳喂养的婴儿可能少患感冒,但母乳并不能预防像百日咳、脊髓灰质炎、白喉等严重的疾病;有些父母认为小孩打了疫苗还会染病,疫苗效果不佳,其实不然,打了疫苗的小孩还会患病是与小孩本身的体质有关。一般来说,接种疫苗获得免疫率为85%以上,不接种疫苗获得免疫翠就为零了。

误区五:预防接种是医学界公认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为安全、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

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家长在计划免疫的基础上自费选择更多种类的疫苗,如水痘疫苗、甲肝疫苗、流感疫苗等,多接种,多保护。下面为大家介绍计划内疫苗和计划外疫苗接种的时间及相关知识,希望为宝宝下一份全面的“免疫”保单。

计划内疫苗的具体时间表

出生24小时:内乙肝疫苗(第一次)卡介苗

1个月宝宝:乙肝疫苗(第二次)

2个月宝宝:小儿麻痹疫苗(第一次)

3个月宝宝:小儿麻痹疫苗(第二次)、百白破疫苗(第一次)

4个月宝宝:小儿麻痹疫苗(第三次)、百白破疫苗(第二次)

5个月宝宝:百白破疫苗(第三次)

6个月宝宝:乙肝疫苗(第三次)、流脑疫苗(第一次,6~18个月龄,间隔3个月)

8个月宝宝:麻疹疫苗(初种)、乙脑疫苗(初种)

9个月宝宝:流脑疫苗(第二次)流脑疫苗

1.5-2周岁宝宝:甲肝疫苗、乙脑疫苗(加强)、百白破疫苗(加强)、小儿麻痹疫苗(部分加强)

4周岁宝宝:小儿麻痹疫苗(加强)

7周岁宝宝:麻疹疫苗(加强)白破二联疫苗(加强)

12周岁宝宝卡介苗(农村、加强)

计划外疫苗接种表

流感疫苗:对7个月以上、患有哮喘、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炎、糖尿病等抵抗疾病能力差的宝宝,一旦流感流行,容易患病并诱发旧病发作或加重,家长应考虑接种。

肺炎疫苗:肺炎是由多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单靠某种疫苗预防效果有限,一般健康的宝宝不主张选用。但体弱多病的宝宝,应该考虑选用。

B型流感嗜血杆菌混合疫苗(HIB疫苗):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将HIB疫苗列入常规计划免疫。5岁以下宝宝容易感染B型流感嗜血杆菌。它不仅会引起小儿肺炎,还会引起小儿脑膜炎、败血症、脊髓炎、中耳炎、心包炎等严重疾病,是引起宝宝严重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轮状病毒疫苗:轮状病毒是3个月~2岁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接种轮状病毒疫苗能避免宝宝严重腹泻。

狂犬病疫苗:病后的死亡率几乎100%,还未有一种有效的治疗狂犬病的方法,凡被病兽或带毒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注射狂犬疫苗。若被严重咬伤,如伤口在头面部、全身多部位咬伤、深度咬伤等,应联合用抗狂犬病毒血清。

水痘疫苗:如果宝宝抵抗力差应该选用;对于身体好的宝宝可用可不用,不用的理由是水痘是良性自限性“传染病”,列入传染病管理范围。即使宝宝患了水痘,产生的并发症也很少。

甲型肝炎疫苗:甲型肝炎又称急性传染性肝炎,肝炎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染。流行范围较广。凡1岁以上未患过甲型肝炎但与甲型肝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以及其他易感人群都应该接种甲肝疫苗。

在注射疫苗时应注意:

1、要在孩子身体状况好的时候进行

2、接种前要先测体温,若有发烧要推迟接种、未完全恢复健康前暂缓注射,但应在病好后及时补接种。

3、接种后,当天不要洗澡,也不能让孩子太疲劳。

4、属过敏体质者,应向医生反应

5、极个别孩子可能会高烧,可请医生看看,给予对证治疗

以下情况是不能在期间注射疫苗:

1、如孩子正在发烧,患有急性传染病、哮喘、风疹、湿疹等疾病或有心脏病、肾炎及肝炎等疾病时,暂时不要打预防针。

2、孩子腹泻时不要吃小儿麻痹糖丸,等病好后两周才能补吃。

3、有“羊癫疯”病史及药物过敏史的儿童不要进行预防接种。

总结:儿童没有顽强的抵抗力,接种疫苗是儿童预防疾病的良好选择,接种疫苗也要选对时期,不同疫苗的接种注意事项不同,赶紧来学习下吧。儿童疾病肺处方药的用药须知要牢记哦。(文章原载于《健康向导》,刊号:2012第1期,作者:牛鸿、翟如芳,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麻疹疫苗的接种针对哪些儿童呢

全文共 1200 字

+ 加入清单

接种麻疹疫苗的时候,爸爸妈妈应及时向医生提供孩子的身体健康情况。虽然麻疹疫苗的安全性足够,但还是有些禁忌的,那么麻疹疫苗的接种针对哪些儿童呢?小编带大家去了解下。

麻疹疫苗的接种针对哪些儿童呢

1、由于儿童是麻疹的多发年龄段,因此,接种为8月龄以上,未患过麻疹的人为主.通常初免年龄为8月龄,再免疫年龄为7周岁.也可8月龄初免,1.5-2岁再免疫1针以减少初免失败的易感者.

2、病例发生后的应急接种:其对象是病人活动范围的易感者.流行地区接种率应在95%以上.接种时间愈早愈好,在首代病例出现后疫情尚未蔓延之前接种完毕.麻疹的潜伏期一般为7-14天,最长可达21天.接种疫苗后7-12天就可产生抗体,比感染后产生抗体的时间短,因此对易感者进行应急接种可控制疫情蔓延或终止流行.对麻疹潜伏期的儿童接种疫苗后一般没有不良反应,在麻疹感染后1-2天内接种疫苗可阻止病毒血症的产生,使感染者的临床症状减轻.

3、有注射过麻疹疫苗而又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和不宜接种疫苗者,可应用丙种球蛋白,但这种免疫力一般只能维持2-3周,此后如再接触麻疹患儿又可再次感染.因此,若以后无禁忌的8月龄以上儿童必须接种各种麻疹疫苗.

卫生部规定的麻疹疫苗免疫程序初免是出生后8月龄以上才能接种麻疹疫苗,这是因为8月龄以下婴儿的血液中含有从母体中带过来的抗麻疹病毒抗体,婴儿有保护自己不患麻疹的能力.如果过早接种麻疹疫苗,这种抗体就会把疫苗中的病毒中和掉,使麻疹疫苗不能发挥应有的效力.婴儿也就不能产生抗麻疹病毒的免疫力.

婴儿出生8个月以后,母体的抗体逐渐消失,这时接种麻疹疫苗,疫苗中的病毒就不会被中和掉,婴儿就能自己产生抵抗麻疹病毒的能力.8月龄以后接种麻疹疫苗的另一原因是因为8月龄儿童免疫系统已发育成熟,接种后可以产生较理想的免疫效果.因此,规定出生后8月龄接种麻疹疫苗具有科学性.

接种麻疹疫苗需注意事项

在接种后6~10天内,少数儿童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及散在的皮疹,一般不超过2天可自行缓解;极个别人接种后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

1.接种麻疹疫苗可能出现哪些不良反应?

接种麻疹疫苗后一般无局部反应。在接种后6~10天内,少数儿童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及散在的皮疹,一般不超过2天可自行缓解;极个别人接种后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等。

据统计约有3%~5%的孩子可出现发热反应,热度不超过38.5℃,以2岁以下婴幼儿居多。

2.流感发热与接种麻疹疫苗的发热有何不同?

流感的发热可达到39℃-40℃,一般持续2-3天后渐退,全身症状较重,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极度疲乏等。

少数人在接种麻疹疫苗后6~10天内可能发热,全身症状较轻,一般不超过2天可自行缓解,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麻疹疫苗的接种针对哪些儿童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疫苗接种可能诱发哮喘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过敏原存在于环境中,婴幼儿接触环境较少,最早接触的是食物过敏原。3岁以下的孩子最常见是蛋清、牛奶及坚果类食物过敏,属于易食物组过敏。那么,疫苗接种可能诱发哮喘吗?

疫苗接种可能诱发哮喘

一旦对蛋清过敏,注射疫苗时应特别注意,因为有些预防疫苗以蛋清作为培养基,而蛋清的成分为蛋白质,如对蛋白过敏,那么疫苗可作为过敏原诱发过敏,很多人在注射完疫苗后,易引起哮喘急性发作。

一般而言,蛋清过敏儿注射完疫苗,可能出现多种表现,如皮疹(多数为风团样),伴搔痒等,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表现,如出现气促,喘息,肺部可出现哮鸣,这些提示着哮喘急性发作。因此,蛋清过敏儿按理应等到对蛋清不过敏时,才可注射麻疹和流感疫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婴儿麻疹疫苗打几次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麻疹疫苗是减毒活疫苗,一旦接种有效可终身免疫,而一般情况下活疫苗只需接种一剂次就可以起效,但考虑到因机体因素及疫苗因素有可能令初次接种效价不高,所以麻疹疫苗需在18个月后进行加强接种,一般情况下麻疹疫苗接种两针获得免疫效价可达99%以上。完成2针次接种者,血清抗体阳转率才可能达到99%。那么婴儿麻疹疫苗打几次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麻疹疫苗是减毒活疫苗,一旦接种有效可终身免疫,而一般情况下活疫苗只需接种一剂次就可以起效,但考虑到因机体因素及疫苗因素有可能令初次接种效价不高,所以麻疹疫苗需在18个月后进行加强接种,一般情况下麻疹疫苗接种两针获得免疫效价可达99%以上。

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怎样

接种麻疹疫苗后,只要初免成功,就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免疫效果,既有体液免疫,也有细胞免疫。免疫后可产生中和抗体,补体结合抗体。,血溶抑制和血凝抑制抗体,以及抗麻疹病毒的IgG抗体。这样可使机体获得比较持久的免疫力。接种麻疹疫苗后抗体的阳转率在95%以上。

接种过疫苗的孩子还会患麻疹吗

接种了麻疹疫苗还患麻疹的现象是非常少见的,其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由于多种原因,使疫苗保存运输不当造成疫苗失效。

2、接种时未按要求操作,注射剂量不足或针头沾染了酒精,杀灭了部分麻疹疫苗病毒。

3、个别儿童反应性差,未产生保护性抗体或产生的抗体已降至保护水平以下,成为易感儿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不良反应

全文共 1887 字

+ 加入清单

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专门医治甲型H1N1流感毒的疫苗,这种疫苗又称甲流疫苗,在这病发生后全球范围内确诊病例增长迅速。所以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很必要的,接下来,就让我们讲解一下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不良反应吧。

甲流疫苗

甲流疫苗,是专门用于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此前也曾被称为猪流感)的疫苗,在我国简称为甲流疫苗。甲型H1N1流感爆发以来,全球范围内确诊病例增长迅速。预防甲型H1N1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接种疫苗。为此,国际社会全力加快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发工作。

需特别留意的7种重症甲流症状

有五类人群出现流感样症状后,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分别是:妊娠期妇女;伴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等免疫功能低下者、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肥胖者;年龄在5岁以下的儿童(年龄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年龄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如果出现流感样症状后,发生以下情况之一的为重症病例,需住院治疗。包括:

1、持续高热3天以上;

2、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

3、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青紫;

4、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5、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6、医学检查有肺炎征象;

7、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一、甲型H1N1流感疫苗适用人群

根据目前的资料,疫苗适用人群的年龄为3岁以上人群。优先考虑的人群为:关键岗位的公共服务人员、学生及教师、慢性病患者等。具体接种人群由实施省份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疫苗供应量及疫情监测结果等因素确定。卫生部将根据国内外孕妇人群临床实验进展,适时提出该人群的疫苗使用意见。

二、甲流疫苗不适合接种人群

1)对鸡蛋或疫苗中任何其他成分(包括辅料、甲醛、裂解液等)、特别是卵清蛋白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感冒和发热者。

3)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

4)未控制的癫痫和患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5)严重过敏体质者和对硫酸庆大霉素过敏者。

6)年龄小于3岁者。

7)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其他人员。

三、未列为接种对象人群及应注意人群

1)我国目前尚未将孕妇列为接种对象,这主要是因为目前缺乏孕妇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临床试验资料,孕妇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风险性不确定。目前,美国正在就此进行相关试验,我国对此密切关注。由于目前尚无人类接种此疫苗后是否进入乳汁的相关研究数据,因此,对哺乳期妇女的接种,也应充分权衡利弊后再作决定。

2)对于有基础性慢性疾病的患者是否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应权衡利弊。一方面,有明显基础性疾病患者,特别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个体,在患甲型H1N1流感后,会加重原有基础性疾病,应作为甲型H1N1重点接种对象;另一方面,对这些具有基础性疾病的个体,如患有严重慢性疾病或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则不宜接种疫苗。

四、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不良反应种类

裂解疫苗的成份无感染性,不会造成甲型H1N1流感。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不良反应种类:

局部不良反应:常见疼痛;偶见红、肿、瘙痒。

浑身不良反应:常见发热、疲劳乏力、头疼、头晕、恶心;偶见咽喉疼痛、肌肉疼痛、咳嗽、腹痛、关节疼痛、活动异常(活动减少增多)、口干、食欲不振、腹泄、过敏、胸闷。

不良反应以轻度为主,发生时间在接种后24小时内。

我国和其他国家还没有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严重不良反应和罕见不良反应的资料。专家推测,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严重不良反应应该与季节性流感疫苗相近。所以接种疫苗的市民应引起注意。

五、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知识

1、接种甲型流感疫苗不是强制性的,而是自愿的,但必须严格按照四个步骤确保疫苗接种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即知情告知,登记问询,疫苗接种,留院观察。

2、有疫苗接种禁忌症的人员不宜接种甲型流感疫苗。甲型流感禁忌人群与季节性流感的禁忌人群相似,如:对鸡蛋特别是卵清蛋白过敏者;正在感冒发热,或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者;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严重过敏体质者,对硫酸庆大霉素过敏者;年龄小于3岁者等,都不宜接种甲型流感疫苗。

3、接种后需要观察30分钟,方可离开;出现轻微反应,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可电话咨询接种单位;一般两周时间内不宜服用抗病毒药物。

4、接种者应在24小时保持接种部位的干燥、清洁,不要马上洗浴,多休息;接种部位如出现发热、红肿、疼痛的现象,属于正常反应,24小时后即可恢复;若出现红肿情况,可冷敷接种处,若疼痛或出现硬结,可热敷接种处。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症状,应立即赴医院就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孩子接种疫苗哪些该收费哪些不收费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经常会有一些家问孩子接种疫苗哪些该收费哪些不收费?由于免疫规划政策复杂,在近期全国儿童预防接种系列宣传活动中,不少市民存在一些误区。昨日,市卫生局和疾控中心专家介绍,疫苗分为两类,一类属免费,类属自费。区分是否该收费,最简单地就是看最小包装上是否有“免费”字样。

相关人士介绍称,我国目前的一类疫苗为14种,其中3种(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和钩端螺旋体疫苗)是根据疫情情况针对特定地区重点人群(含成人)接种,11种(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风疹二联疫苗、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A群流脑疫苗、A群C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在0-6岁适龄儿童常规开展接种。因此,中小学生等人群应根据物价标准付费接种。市民区分疫苗是否该收费,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看最小包装上是否有“免费”字样。

同时,国家根据财力情况和儿童传染病控制需要,一类疫苗已由上世纪70年代的4种疫苗扩大到现在的11种。但由于资金和疫苗产量的压力,根据卫生部的《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要求,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年度中央专项资金安排计划、疾病流行情况以及实施的可行性等,选择部分地区先使用新增的免费疫苗,随着疫苗供应量的增加,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其中,我市对新增的甲肝、麻腮风等免费疫苗实行逐步全覆盖。在此过程中,麻疹风疹二联疫苗供应不足时,可用麻疹疫苗替代;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供应不足时,用麻疹腮腺炎疫苗替代,替代疫苗均免费。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孩子接种疫苗哪些该收费哪些不收费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接种疫苗就是宝宝的金钟罩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从深秋到入冬,正是宝宝妈们最担心的季节,感冒、流鼻涕、发烧……关键时刻,真想给心肝宝贝穿上金钟罩铁布衫!其实您可能没想到,接种疫苗就是宝宝的金钟罩。

宝宝接种小儿疫苗可不是小CASE,疫苗接种就像给宝宝罩上了保护伞,抵抗可怕的传染性疾病的能力大大提升,同时也能避免这些传染病大规模爆发,很多曾经肆虐全球的传染性疾病就是这样被消灭的。随着预防接种的普及,许多传染性疾病似乎已经销声匿迹,人们对疾病的警觉性也跟着降低了,甚至爸妈常常忘了或未按照建议接种时间带宝宝注射疫苗。

专家表示,从宝宝出生开始,帮宝宝完成预防疫苗注射是爸妈的首要功课,因为预防胜于治疗,特别是婴儿的抵抗力较弱,一旦感染这些疾病,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危及健康与生命。在众多疫苗中,爸妈可以将计划内公费疫苗、计划外自费疫苗视为不同等级的保护网:计划内公费疫苗提供宝宝基本疾病的预防,是呵护宝宝的基本版;计划外自费疫苗对宝宝的呵护更周全,是照顾宝宝的进阶版。具体选择可根据宝宝的情况而定。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接种疫苗就是宝宝的金钟罩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狂犬疫苗24小时误区是什么?

全文共 766 字

+ 加入清单

在生活中,人们养狗最害怕的恐怕也就是狂犬病了,其实这样的一种病症是可以预防的,但是实在不能预防的话,大家也不能够光张,也千万不能够听信生活中人们所说的狂犬疫苗24小时,这样的一种理论,其实是一个谣传,并没有这样的现象,那么接下来就看看狂犬疫苗24小时误区,大致指的是什么?1.24小时内注射。

其实这种理论大致也就是指的是大家,如果在被狗咬了之后,必须要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疫苗,不然的话就无效,其实这样的一种谣言是非常可怕的,虽然说没有这样的一种情况,但是谣言是可以给人造成恐慌的,轻的可能会给病人造成恐慌,每天过的都非常的痛苦,严重的话,可能会让别人们失去希望,超过24小时就会不再去注射狂犬疫苗,那么这样的话会导致情况恶化,狂犬病发作就不好了,所以说大家一定要正确的认识这样的一种现象,不能够有这样的误区,当然,现在的医疗水平都是十分发达的,大家只要及时的注射疫苗,经过一生的细心诊治,都是可以痊愈的,千万不能够,因为超过24小时就放弃,要知道人的生命是非常可贵的,有一线希望就绝对不可以放弃。2.及时医治。虽然说狂犬病毒确实是让人非常害怕的,但是也并不是不能够医治,一旦大家出现狂犬病症状的话,就要提前去就医,因为,有很多事情,大家是自己无法辨别的,需要通过医疗设备去检测,而且呢,狂犬疫苗也不能够放弃,因为这个疫苗的话是可以有效控制病毒的,千万不能够听信错误的观念,不打疫苗,因为只有打了疫苗之后才可以保障自己的安全,那么在这样的一种安全的状况下,才可以进行就医,所以即便是有这种狂犬病症状,大家也不能够干着急,保持理智,先打狂犬疫苗是最正确的一种选择。以上的就是对于狂犬病24小时错误理论的一些介绍,希望大家都能够认清这样的一种现象,不能够错失治疗的最佳机会,只要有症状,就要打矿泉疫苗,这样的一种理念是绝对不能够丢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生病的狗狗能打疫苗吗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比利时坦比连犬(详情介绍)

对于每个养狗的人来说,尽可能都要帮自己的狗狗注射疫苗,因为这是对狗狗的安全负责。但是有的主人一开始不肯帮自己的狗狗注射疫苗,因为它们觉得没这么巧,正好自己的狗狗就会患病,但是真的当自己的狗狗生病的时候,他们却想到要帮狗狗打疫苗了,但是生病的狗狗能打疫苗吗?显然是不行的。

我们应该明白一点,在宠物狗生病、身体不适的时候,是不能接种疫苗的。一定要确定宠物狗身体健康,一切正常之后才能给宠物狗打预防针。所以,很多医生在给宠物狗打疫苗之前都会先给狗狗做身体检查,确定宠物狗健康正常之后再给它打预防针。

而且之所以不能在狗狗生病的时候打疫苗是因为疫苗本身就含有弱毒性,所以在狗狗本身身体不健康的条件下注射疫苗很可能起到反效果,因此最好不要在狗狗身体不是最佳的情况下进行注射。

注射疫苗本来是为了能够防止疾病,如果在狗狗本身就生病的情况下注射的话可能会让狗狗出现更多的问题,因此打疫苗一定要按照医生的要求,不能盲目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幼儿脊灰疫苗过量会怎样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麻痹症是由病毒经食道侵入身体,随血液循环进入神经系统而引起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肠胃不适、颈部和背部僵硬甚至瘫痪及死亡。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预防和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控制手段。幼儿脊灰疫苗过量会怎样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脊灰疫苗分为两种,一种为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和滴剂),一种为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注射)。脊灰疫苗接种时间一般都是在宝宝2足月后开始,根据疫苗种类的不同接种时间稍有偏差。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通知,从2016年5月1日开始,我国实施新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策略,停用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tOPV,糖丸),用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滴剂)替代,并纳入国家免疫规划,首剂疫苗将由口服改为注射,即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调整为:

二月龄接种一剂脊灰灭活疫苗(IPV);

三月龄、四月龄、四周岁各接种一剂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

以上所有疫苗均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免费接种。

幼儿脊灰疫苗过量,只有极少数婴幼儿服用脊灰疫苗后发生一过性腹泻,可不治自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新宠买回来是否可以立即打疫苗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贵宾犬(详情介绍)

现在市面上的宠物狗非常多,网上、宠物店、狗狗繁殖基地、以及私人经营繁殖的等等,不同环境下的狗狗身体素质也不一样,无论在哪买的狗狗回来后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解决他的温饱,而且还要考虑到给狗狗接种疫苗驱虫等等,那么是不是一回来就可以接种疫苗呢?对于刚买回来的狗狗,特别是年幼的小狗狗不能马上就打疫苗。因为刚买的狗狗,有可能经过几天的长途贩运,或经过一段变换的动荡不安的生活过程。如果是小狗狗,则可能是刚断奶不久,刚离开狗妈妈和兄弟姐妹,改变了生活习惯。刚买来的狗宝宝共同的特点就是身体较虚弱,抗病力减弱,或者身体已经潜伏了某些危险的传染病源。如果这个时候立即给它们打疫苗,一是担心身体受不了,起反作用,再是有可能激发起潜伏的病原,导致狗狗发病和急死。所以,当狗狗刚买回家后,一定要让它先熟悉新环境和新主人。让它们适应了新的饲喂时间和新食物之后,先细心喂养7-10天。等狗狗的身体素质和机体抗病力增强之后,最好先咨询有关医生对狗狗进行一次完全驱虫,在狗狗到新家20天左右时打疫苗效果最好。还有就是刚买回来的狗狗在没有完全打完疫苗前是不可以带出去散步的,最好是放笼子里静养,不要因为狗狗可爱好玩,就不停的玩弄她。小狗的睡眠时间就如同小孩子,所以尽量要让他多休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