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秋需防带状疱疹疫苗吗(最新20篇)

浏览

7488

文章

1000

新疫苗接种条例关于安全保障水平的完善

全文共 2590 字

+ 加入清单

预防接种是把疫苗(用人工培育并经过处理的病菌、病毒等)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的相关法律知识。

疫苗种类

计划内疫苗

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属于免费疫苗,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计划免疫包括两个程序:一个是全程足量的基础免疫,即在1周岁内完成的初次接种;二是以后的加强免疫,即根据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及人群的免疫水平和疾病流行情况适时地进行复种。这样才能巩固免疫效果,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7种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即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知道吗?这7种疫苗可分别预防9种疾病(包括结核病、乙型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计划内疫苗接种时间

计划外疫苗

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属于免费疫苗,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而计划外疫苗(二类疫苗)是自费疫苗。可以根据宝宝自身情况、各地区不同状况及家长经济状况而定。如果选择注射二类疫苗应在不影响一类疫苗情况下进行选择性注射。要注意接种过活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脊灰糖丸)要间隔4周才能接种死疫苗(百白破、乙肝、流脑及所有二类疫苗)。

10种计划外疫苗(二类疫苗):HIB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多糖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甲肝疫苗、轮状病毒疫苗、出血热疫苗、狂犬病疫苗、气管炎疫苗、兰菌净。

新疫苗接种条例关于安全保障水平的完善

2016年4月23日,国务院公布施行了修改后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对第二类疫苗流通渠道、冷链管理制度和追溯体系建设等方面的修改和完善,是此次修法的重要内容。

一、取消疫苗批发环节将有效规范疫苗流通行为

山东济南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暴露出第二类疫苗流通链条过长,处在整个链条上各个节点的疫苗批发企业、疾控机构、接种单位层层加价,流通过程牟利空间巨大,链条上各相关方参与非法经营疫苗的利益驱动明显,使得非法疫苗商贩很容易获得“可乘之机”。

新疫苗接种条例关于安全保障水平的完善

新《条例》对第二类疫苗的流通方式作了较大调整,也可以说是重大变革:将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的采购统一纳入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第一类疫苗维持现行的政府采购方式,第二类疫苗由省级疾控机构在平台上组织集中采购,县级疾控机构向生产企业采购后供应给辖区内的接种单位。这一变化使得药品批发企业参与第二类疫苗购销活动成为历史。取消药品批发企业经批准可以经营第二类疫苗的规定,对于遏制不法分子插足疫苗流通环节、扰乱正常的疫苗供应秩序,是一个切实管用的措施。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一变革也并非完全将批发企业排除在疫苗流通体系之外:原来从事疫苗经营活动的批发企业,只要具备冷链储运的条件,仍可以作为配送主体之一承担疫苗配送业务。疫苗经营企业逐渐向疫苗配送商转型,既可以使企业原有的专业人员和冷链设施设备得以部分保留,充分发挥其药品冷链配送的专长,也有利于疫苗全程储运中的质量控制,确保疫苗的安全有效。

二、全程冷链和全程温度监测记录将有利于最大限度保障疫苗流通质量安全

疫苗,是关系公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类重要医药产品,在公共卫生服务特别是传染病防控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由于疫苗的自身生物特性,其储存和运输必须满足特定条件,一般需在2-8摄氏度的环境下保存。疫苗的质量虽然是由生产企业生产出来的,但在疫苗出厂到接种之前,流通环节特别是储存和运输过程,是疫苗供应链中最长的部分。如果疫苗储存和运输条件保持得当,疫苗的质量虽不会提高,但会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持,使其在进入使用环节时,质量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

反之,如果在疫苗流通过程中不采取有效措施,不加以严格地管控,简单地将疫苗视为普通药品对待,任由不具备冷链条件的单位开展疫苗储存运输活动,或者在疫苗交接过程中不注重对全程温度记录的查验,势必会增加疫苗发生质量变异的风险。

疫苗作为管理最为严格的药品,质量变异很难通过外部观察确认,通常需专业检验机构对内在质量加以检验鉴别,方可判定是否合格,而脱离冷链的疫苗可能会导致接种后防御无效的后果。疫苗多用于健康人群,尤其用于儿童、老年人等弱势群体,质量问题对人造成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大大高于其他药品。这也正是为何山东济南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发生后,国务院立即组织和完成《条例》修订工作,从制度层面对疫苗的全程冷链管理提出“刚性”要求,用“全程冷链不断链”和“全程监测并记录”来最大限度地保障疫苗流通质量安全。

三、建立追溯体系,确保每支疫苗来源可追去向可查

疫苗作为预防性生物制品,使用人群广泛,几乎所有人一生中都会有使用疫苗的经历,任何一个疫苗不良事件发生,均会引发公众的高度关注,迫切想了解自己或亲朋有没有接种问题疫苗,问题疫苗产自哪里、流向哪里,以及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会造成何种伤害。这些信息如不能及时告知公众,很容易形成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恐慌,甚至由此形成对疫苗质量的不信任,对国家卫生免疫体系造成冲击,最终影响国家公共安全。

新《条例》对疫苗全程追溯管理提出了追溯至最小包装单位的要求。疫苗的最小包装单位上均印有唯一识别信息,这一识别信息,一方面可以使医护人员、受种者方便地识别疫苗产品真伪,另一方面可以便捷、快速地查询出疫苗的确切流向。一旦出现意外事件,能在第一时间追溯到整批产品的流向,结合接种记录,能追查到受种疫苗每一个人,有利于及时控制事件的发展,召回相关产品,有效处置。

放眼全球,医药产品中生物制品一直是生产和流通要求相对高的产品,国外对于一些生物制品的生产甚至可以追溯到血源的提供者,从源头就牢牢控制质量。

同时,对产品的配送体系也是尽量减少配送环节。美国90%的医药配送市场份额由三大公司承担,全美设立几大配送区域,配送市场井然有序,有效减少了产品在配送过程中的质量风险。期待我国在不久的将来也能出现如麦凯森、康德乐、美源伯根这样的巨头,或者FFFEnterprise这样专事冷链经营的公司和Fedex这样的大型专业快递公司,专业及高水准的公司运作对疫苗质量安全将是一个强有力的保障。

随着新《条例》公布施行,我国的疫苗流通将进一步规范,疫苗质量将得到进一步保障,最终更好地造福人民群众。

相关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新生儿脊灰疫苗打哪里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知道接种脊灰疫苗是宝宝预防小儿麻痹的一种方式。新生儿脊灰疫苗打哪里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调整后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程序如下:适龄儿童应接种4剂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其中,2月龄接种1剂次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3月龄、4月龄各接种1剂次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12月龄内完成基础免疫;4周岁接种1剂次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进行加强免疫。

通常情况下,第一次接种是“打针”,后面3次是口服。IPV接种剂量为每次0.5ml,上臂三角肌或者大腿前外侧中部肌肉注射。

对于脊灰疫苗的迟种、漏种儿童,补种相应剂次即可,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有口服脊灰减毒疫苗免疫史而无注射灭活脊灰疫苗免疫史的迟种、漏种儿童,使用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补种即可,不再补种注射脊灰灭活疫苗。

以往,服用“糖丸”后,有些宝宝可能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全身反应,通常症状轻微,一般在2~3天内自行消退。而改成接种脊灰灭活疫苗后,少数宝宝仍然可发生一般反应,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硬结等局部反应,或出现发热、烦躁、呕吐、腹泻、嗜睡、皮疹等全身反应,症状轻微,一般在2~3天内自行消退。这些通常不需家长特殊处理,发热在37.5℃以下时,应加强观察,适当休息,多饮水,防止继发其他疾病;发热超过37.5℃或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异常哭闹等情况的,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幼儿打完麻疹疫苗不能吃鸡蛋吗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疫苗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预防疾病的手段之一。目前,中国有14种疫苗可供免费接种,用来预防15种感染性疾病。幼儿打完麻疹疫苗不能吃鸡蛋吗?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一般在6个月前接种的疫苗中没有对食物的要求,涉及到鸡蛋过敏的疫苗是麻疹疫苗,而孩子8月龄时就需要接种该疫苗。

建议家长等宝宝打完6个月针的时候,回家让宝宝试一下吃鸡蛋,看宝宝对鸡蛋是否过敏。如果孩子是对鸡蛋过敏,是不能接种麻疹疫苗的。还有一些疫苗也不能接种,比如:麻风疫苗、麻腮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含麻疹成分的疫苗,接种麻疹疫苗能很好地预防麻疹的发生,但存在禁忌症不能接种。

新手妈妈为孩子接种疫苗时,要选择适合孩子体质的疫苗接种。

幼儿打完麻疹疫苗后,吃鸡蛋与打疫苗没什么关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流感疫苗有必要接种吗?

全文共 742 字

+ 加入清单

提起流感疫苗相信都不会陌生,主要就是对流感病毒起到控制和预防的效果,也能避免人体感染到这种病毒。流感病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严重的情况下还有可能会引发死亡,必须要充分做好预防工作才行。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流感疫苗有必要接种吗?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行性感冒的疫苗,属于国家规定的二级免疫疫苗,需要自费接种。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流感疫苗主要为灭活疫苗,有甲、乙、丙三种血清型,一次接种,可以同时预防三种流感类型,对于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力,预防流感有重要作用,因此,接种流感疫苗是有必要的。

流感疫苗实际上是一种减毒或灭活流感病毒,也有一些疫苗是流感病毒的某些成分。将流感疫苗施用于人体后,人体将对进入人体的少量减毒流感病毒产生免疫抗体。当人体再次受到流感病毒的大规模入侵时,流感疫苗在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将迅速开始产生大量抗体并发挥抗流感病毒功能,从而实现杀死病毒,对抗流感的效果。

没有接种流感疫苗的人体内没有抗流感病毒的抗体。一旦感染了流感病毒,人体就会激活免疫系统并产生针对流感病毒的抗体,而流感疫苗可以节省抗体生成的时间,提高人体对流感病毒的免疫反应速度,从而能够在流感发病、给患者带来明显不适症状之前,就将病毒有效杀灭。

流感疫苗是一种用于预防流感病毒的疫苗,可以减少感染流感的机会,并且发挥理想的防疫作用,针对流感的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有效措施之一,在流感的旺季,接种病毒可以使人们获得免疫力并避免感染的发生。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流感疫苗,孕妇、6个月至5岁的儿童、老年人以及免疫疾病患者不应该接种。

总体来说,接种流感疫苗后是很重要的事情,这样可以减少患上流感的几率,还能增强自身的抵抗能力。对于健康的人群来说,都建议去接种流感疫苗,对控制流感病毒起到预防的效果,也能避免扩散越来越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被老鼠咬伤需要打哪些疫苗

全文共 766 字

+ 加入清单

犬、狼、狐狸、猪、猫、鼠等动物是狂犬病毒的动物宿主。虽然老鼠基本是家养的,携带狂犬病毒的可能性不大,但鉴于狂犬病发病100%的死亡率,被老鼠咬伤需要打哪些疫苗?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中毒急救知识。

狂犬病疫苗

一类是动物中心实验动物,或家养小宠物仓鼠和豚鼠。有些实验人员或宠物饲养者会被这些小啮齿动物抓伤和咬伤,问到需不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一般来讲,实验动物和宠物鼠,生活在一个相对隔离的环境里,本身不会感染狂犬病毒,所以,对于被来路明确的宠物鼠咬伤与抓伤者,不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

二类是被野鼠咬伤或抓伤,目前国际上尚未有明确证据被鼠类咬伤后,感染狂犬病毒发病的病例。但温血动物是可以感染狂犬病毒的,野鼠在野外接触其他狂犬病宿主感染狂犬病毒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果在狂犬病流行的地区,在野外被野鼠咬伤,为慎重起见,建议注射狂犬病疫苗。

出血热疫苗

出血热疫苗和狂犬病疫苗不同,狂犬病疫苗是唯一一个暴露后通过免疫接种进行疾病预防的疫苗,这是因为狂犬病毒是嗜神经病毒,感染人体后,在早期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所以,需要在被动物咬伤等暴露后进行疫苗接种。而出血热病毒感染人体的机制与出血热疫苗注射后产生抗体的机制是一致的,也是同时发生的,所以,被老鼠咬伤后,进行出血热疫苗接种不能起到保护作用。最正确的方式是被咬伤后,要加强观察,一旦有发热等表现,及时到医院就诊,并说明在前几天鼠类咬伤史,作为医生诊断时的参考。

那为什么有的时候也会注射出血热疫苗呢。那是因为,如果你在活动的过程中,都会被野鼠咬伤,那说明你所在的地区鼠患已经相当严重。而在出血热疫区,这个时候,你进行出血热疫苗的接种,对于你今后的出血热预防是有效果的,而对于本次的咬伤是不起作用的。

在出血热疫区生活的人们,最好提前进行出血热疫苗的接种,只有这样才能把出血热疫苗的效果发挥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儿童接种疫苗存在哪些误区

全文共 1088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下面来看看儿童接种疫苗存在哪些误区吧?

误区1:只有儿童才需要预防接种

儿童由于抵抗力比较弱,确实需要预防接种进行保护。但成人预防接种已经越来越得到重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疫苗可以用于成人接种,比如肺炎疫苗对于老年人和体弱多病者预防呼吸系统感染很有益处,流感疫苗对于儿童和成人预防流行性感冒也很有帮助。有特定职业风险的人群还可以接种甲肝疫苗、乙肝疫苗、霍乱疫苗、黄热病疫苗、出血热疫苗、伤寒疫苗、狂犬病疫苗、森林脑炎疫苗等。用于预防女性宫颈癌的乳头瘤病毒疫苗也已经问世。

误区2:预防接种可以保证不患病

由于技术限制和个体差异等原因,预防接种无法保证接种者不患病。但是相对于未接种者,可以将患病风险大大降低。疫苗的保护率在90%以上即可认为保护效果良好。

预防接种的针对性强,比如流感疫苗只能预防流行性感冒,并不能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即普通感冒或伤风);肺炎疫苗只能预防大部分肺炎球菌引起的各种感染,但不能预防其他原因引起的肺炎;流感嗜血杆菌疫苗预防的是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各种感染,与流行性感冒没有关系,也不能预防流行性感冒。如果仅从疫苗名称上去理解其预防效果是容易引起误会的。

误区3:必须严格按规定日期接种

很多疫苗需要接种多个剂次,剂次之间有一定的日期间隔要求。一般而言都是间隔时间越长,接种效果越好;但是考虑到疾病暴露的风险、产生效果的及时性,间隔时间又不能太长。目前各种疫苗规定的日期间隔是综合考虑接种效果和产生效果的及时性后折衷的结果。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应尽可能按规定的日期间隔接种。在规定日期之后推迟几天或甚至几周接种不会对健康有损害,对接种效果基本也没有影响。但提前接种可能会降低接种效果或增加不良反应,因此不建议提前接种。

误区4:有禁忌症一定不能接种

疫苗都有接种禁忌症,禁忌症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暂缓接种,一种是禁忌接种。不同的疫苗的禁忌症大同小异,暂缓接种的情况一般指发热,禁忌接种的情况一般有严重疾病(如心脏病、肾病、肝病等),对疫苗成分过敏等。不同的疫苗还有一些区别,比如含减活风疹病毒的疫苗对孕妇忌用的,具体的禁忌情况还要看说明书。

但如果因为禁忌症不接种,也有感染疫苗可预防疾病的风险。所以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衡量禁忌症风险和患病风险,再做出明智的决定。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童接种疫苗存在哪些误区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打百白破疫苗皮疹怎么办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疫苗对于机体来说属于外来异物,注射后会使机体产生防御反应,打百白破疫苗皮疹怎么办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百白破疫苗接种之后一般的反应是,接种疫苗后,有些小儿会在24h内出现接种部位疼痛、红晕,轻微发热,体温

打百白破疫苗皮疹,一般于接种疫苗后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皮疹的形态可有多样,常见的有荨麻疹,类似麻疹、猩红热样皮疹,渗出性丘疹,水疱样多形疹,出血疹或紫癜等,可为全身性或局限性,出疹时可伴有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对于皮疹的治疗,主要是抗过敏,必要时可用激素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狗狗注射疫苗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狗狗注射疫苗注意事项

全文共 1042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国内经常出现的犬传染病主要有狂犬病、犬瘟病、犬细小病毒、犬传染性肝炎和犬副流感等。其发生和传播都十分迅速,如不及时采取救治措施,有可能导致染病犬在短时间内死亡,甚至呈恶性爆发式,即在发现病情时就已经无法挽救。为了从根本上有效地预防杜绝这些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其最有效的手段是注射疫苗。但是,疫苗的保护率也并非百分之百,影响疫苗效果的因素很多,为此,犬疫苗注射前后应注意若干问题,力求做到科学使用。狗狗注射疫苗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狗狗注射疫苗注意事项。1、要把握正确的免疫时机

(1)要考虑母源抗体对仔犬免疫效果的影响。母源抗体对仔犬早期抗感染是有益的,但它是干扰疫苗免疫最常见的因素。如果时机没有把握好,注射时间过早,仔犬母源抗体效价还很高时,母源抗体会中和一部分疫苗抗原,导致机体产生较少的抗体,因此不但起不到预防作用,还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2)不宜即刻就给刚转群或刚买来的犬注射疫苗。各种应激因素诸如环境的不适应、旅途劳累、饲喂时间和食物种类不同等,都会使刚转群或刚买来的犬抵抗力下降。此时注射疫苗,不仅产生的免疫力差,甚至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所以,刚转群或刚买来的犬不宜马上注射疫苗,应先到可靠的动物医院注射高免血清或免疫球蛋白2~3后,待其对环境及饮食适应后再做免疫注射

(3)给妊娠犬注射疫苗要慎重。一般来讲,妊娠犬不能注射弱毒疫苗,但可以使用灭活苗。其原因是弱毒疫苗诱发的免疫反应较强,会对胎儿造成损害。有硏究表明,犬细小病毒弜毒苗、犬腺病毒弜毒苗能对胎儿带来伤害。因此,应尽量避免在犬怀孕期间给其注射弱毒疫苗。

(4)要适时加强免疫。许多犬主认为,犬接种!次疫苗就可以防疫终身,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第!次接种疫苗一定时间后,抗体水平会逐渐下降,不足以保护犬的安全,所以每年都必须接种加强针。2、要了解接种前犬的健康状况

(1)体温:犬的正常体温为375~385C,体温变化可能影响免疫反应。体温偏高时,注射疫苗可引起一些临床症状,也能抑制弱毒的繁殖。体温过低能使犬的细胞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并影响抗体的产生。因此,体温过高、过低都可能导致免疫的失败。

(2)营养:尽管因营养不足而降低兔疫应答的情况极为罕见,但是犬的维生素,和硒缺乏都与兔疫抑制有关。有报道,由于维生素,和硒的缺乏引起犬发生犬瘟热的较多。

(3)体内外寄生虫:体内外寄生虫的存在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复杂的应激状态,近来已证明,某些寄生虫(如犬毛囊蠕形螨)可能是直接的免疫抑制物。因此,预防注射要待其病愈后方可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幼儿乙脑疫苗要空腹吗

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乙脑病毒会引起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常造成患者死亡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所以接种乙脑疫苗是有必要的。幼儿乙脑疫苗要空腹吗?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流行性乙型脑炎(又称日本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一种由嗜神经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由携带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人后感染所致。乙脑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为6~16天。被叮咬的人大多数不发病,呈隐性感染,只有极少数人发病,发病率一般在2~10/10万,病死率较高(5%~50%),约有1/3的幸存者愈后留下终生的神经精神障碍。由于疫苗的大量接种和人群的隐性感染,使得儿童成为该病的主要侵害对象。

中国是世界上乙脑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至今全国每年乙脑发病人效占全世界当年总发病人数的肌%以上。1950年以来,先后暴发3次大的乙脑流行(l957、1966和1971年),每次流行均持续3~4年。自1971年以来,全国除部分地区发生暴发流行外,大部分省区的乙脑发病率一直处在较低水平(

①严格的季节性,主要限于夏秋季(6~10月),流行高峰在8~9月,南方和北方地区可相差10天左右。

②病例呈高度散发。

③分布范围广,除西藏、青海、新疆三省区为非流行区外,其它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近十几年来,由于气温、降雨量及南部沿海地区登革热的流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乙脑疫区有明显的北移趋势。

家长千万别带着没有吃饭的宝宝去接种疫苗,因为这类宝宝很容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幼儿打疫苗除了吃糖丸有说法外,别的疫苗都不需要空腹的,糖丸是减毒的活疫苗,需要经过消化道吸收的。糖丸是病毒,奶水里面有抗体,一起服用的话,就会综合病毒的,减低疫苗的效力,所以应该在口服糖丸前后1小时,都不要吃母乳的,吃奶粉不需要空腹的。

综上所述,幼儿打乙脑疫苗不要空腹。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使用兰菌净疫苗的注意事项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兰菌净是由一些经常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微生物菌种自溶所得到的多价细菌抗原悬浮液。该产品具有免疫刺激作用。体外试验显示,本品能够恢复损伤的多形核中性粒细胞的正常功能;增加单核细胞培养中白细胞介素1的形成;具有类似于“美洲商陆有丝分裂原”的多克隆淋巴细胞激动剂的活性;在淋巴细胞培养中能够有效地刺激IgM的产生,下面来看看使用兰菌净疫苗注意事项是什么吧?

在使用兰菌净疫苗时,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事情。

1.已知对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兰菌净。

2.置于儿童不能触及处,使用前摇匀。

3.对驾驶或机械操控者是否有影响尚不明确。

4.作为治疗用药,第一次用药可能产生短暂的症状加重;预防用药无任何不适。

5.室温密闭保存,开瓶后盖紧瓶盖并置于阴凉避光处。

6.儿童和老人用药无禁忌、配制品或任何特殊的限制,因为属于处方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兰菌净。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使用兰菌净疫苗的注意事项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孕前需注射哪些疫苗

全文共 988 字

+ 加入清单

当怀上孩子之后,为了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通常不会再孕期接种疫苗的。因此在怀孕前打疫苗是十分必要的。要预防一些传染性的疾病,最好的方法就是去接种疫苗。那么孕前需注射哪些疫苗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孕前需注射哪些疫苗

1.风疹疫苗

倘若孕妇被风疹病毒感染,25%风疹患者会在早孕期发生先兆流产、流产、胎死宫内等严重后果。也可能会导致胎宝贝出生后先天性畸形或先天性耳聋。最好的预防办法,就是在孕前注射风疹疫苗。

注射时间:至少在孕前3个月。

免疫效果:有效率在98%左右,可达到终身免疫。

2.甲肝疫苗

甲肝病毒可以通过水源、饮食传播。而妊娠期因内分泌的改变和营养需求量的增加,肝脏负担加重,抵抗病毒的能力减弱,极易被感染。所以,经常出差或经常在外面就餐的女性,更应该在怀孕前打疫苗了。

注射时间:至少在孕前3个月。

免疫效果:接种甲肝疫苗后8周左右,便可产生很高的抗体,获得良好的免疫力。接种疫苗后3年可进行加强免疫。

3.乙肝疫苗

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重要传播途径之一。乙肝病毒是垂直传播的,通过胎盘屏障,直接感染胎宝贝,使85%-90%的胎宝贝一出生就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25%的患者在成年后会转化成肝硬化或肝癌。同时,乙肝病毒还可使胎宝贝发育畸形。所以,育龄女性为预防得肝炎,并使胎宝贝免遭乙肝病毒侵害,可以注射乙肝疫苗。

注射时间:按照0、1、6的程序注射。即从第一针算起,在此后1个月时注射第二针,在6个月时注射第三针。建议在孕前9个月进行注射。

免疫效果:免疫率可达95%以上,有效期5-9年。有必要的话,可以在注射疫苗后5-6年时加强注射1次。

4.水痘疫苗

孕早期感染水痘,可致胎宝贝先天性水痘或新生儿水痘;怀孕晚期感染水痘,可能导致孕妈咪患严重肺炎甚至致命。通过接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疫苗,可在孕期有效防止感染水痘。

注射时间:至少在受孕前3至6个月接种疫苗。

免疫效果:可达10年以上。

5.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属短效疫苗,抗病时间只能维持1年左右,且只能预防几种流感病毒,孕妈咪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自行选择。

注射时间:如果准备怀孕的前3个月,刚好是在流感疫苗注射期,则可考虑注射。如果已怀孕,应询问医生安全与否。

免疫效果:1年左右。

总的说来,在怀孕前要打的疫苗主要就是风疹疫苗,甲肝疫苗,乙肝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这五种。在怀孕前就打好疫苗针,那对孕期健康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hib疫苗不良反应及禁忌有哪些

全文共 984 字

+ 加入清单

Hib的意思是侵袭性b型流感嗜血杆菌。使用Hib疫苗是控制Hib侵袭性疾病的有效措施。Hib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接种后可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可诱发机体产生有效的保护性杀菌抗体。有研究证实,超过95%的婴儿在基础免疫的第2或第3针后就达到保护性抗体水平,临床效果估计达95%~100%,下面一起来看看hib疫苗不良反应禁忌有哪些吧?

hib疫苗之接种对象:

hib疫苗是一种对症给予宝宝抗体的疫苗,其主要的接种对象就是宝宝。一般来说,宝宝在出生之后的两个月到十七个月之间,都是接种hib疫苗的好时期。当然啦,这种hib疫苗属于宝宝常规免疫疫苗的接种,只能够给予宝宝抵御hib病毒的抗体,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要存有侥幸心理,或是误认为接种了hib疫苗就能够帮助宝宝抵御由其他流感嗜血致病菌引起的菌血症,同理,hib疫苗自然也不能够抵御由其他微生物引起的宝宝的脑膜炎了。所以,爸爸妈妈们一定要摆正心态,不要认为hib疫苗是万能的哦!

hib疫苗之不良反应:

当宝宝在接种了hib疫苗的初期,一般情况下都会出现发热、红肿或是肿块的情况,而这些情况发生的程度都是很轻的,并不会出现什么严重的并发症或感染等,而且这些情况多在接种hib疫苗之后的六个小时之后才会出现,所以爸爸妈妈们也不要太过心急,误认为是疾病而匆忙带宝宝去医院进行处理。当然,若是宝宝在接种hib疫苗之后持续发烧发热,甚至已经超过了二十四个小时依然无法顺利退烧,那么您还是最好带宝宝去医院就诊,看看是不是因为宝宝对hib疫苗不适应引起的。这种情况是极少数的,爸爸妈妈们还是不要因为忌惮这些轻微的症状而拒绝为宝宝接种hib疫苗哦!

hib疫苗之禁忌:

及时给宝宝注射hib疫苗固然重要,但也不是每一位宝宝都适合注射hib疫苗。爸爸妈妈们一定要辨别清宝宝是不是患有急性的严重的发热性的疾病,若是有,则就不要急于一时给宝宝注射hib疫苗,应该等宝宝的发热症状完全消失之后,再考虑给宝宝注射hib疫苗。除此之外,若是宝宝对疫苗中的成分会产生过敏,譬如破伤风类毒素,就一定不要强行给宝宝注射hib疫苗了。如果宝宝在过往注射过hib疫苗,并且产生了严重的不良的反应的,那么小编建议你们还是不要给宝宝注射hib疫苗了,或者寻问清楚医生,再进行决定。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hib疫苗不良反应及禁忌有哪些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有哪些

全文共 980 字

+ 加入清单

乙型肝炎疫苗各国都在试制,我国各地也有各种不同产品。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乙肝血原疫苗”,其制作方法是,利用曾经患过乙型肝炎但已痊愈且已产生了抵抗力(抗体)的人的血液,并通过人为的方法使它增强对抵抗乙型肝炎的能力。另一类是“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其制作方法是,通过遗传工程的方法,把乙肝病毒中有免疫功能而没有传染性的那一段基因用科学的方法切割下来。这种疫苗要比血原疫苗好得多,它可避免血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许多不利因素,而且还可以大量生产,价格便宜,现在正在大量试制。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疫苗可以像麻疹疫苗那样得到普遍应用,从而使人类免受乙型肝炎的侵袭。下面来看看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有哪些吧?

乙肝疫苗接种对象为乙肝易感者,他们包括:

(1)婴幼儿,尤其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

(2)从目前所获得的资料来看,乙肝的发病率以城市青壮年较高,且多为无黄疸型。说明在某些流行地区,青壮年也是易感人群,应作为接种对象。

(3)与乙肝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专业人员,因为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也可以互相传播。

为什么新生儿也要接种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的传染与甲型肝炎不太相同,除了消化道传播外,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比如,注射,输血(或血液制品),当然也包括密切的生活接触、餐具、漱口用具等等。新生儿从母体来到这个世界,既没有打针,也没有输血,为什么也有患乙型肝炎的呢?经过科学实验及大量临床证实:母亲在妊娠后期患乙型肝炎或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液中的病毒通过胎盘这一维持母亲与胎儿联系的纽带而进入胎儿体内,或者是分娩时在产道中婴儿皮肤、粘膜受母血感染致病,以及生后哺乳,通过乳汁进入新生儿体内,均可引起感染,导致肝炎发生,在医学上把上述这种传播途径称为“母婴传播途径”。

由于婴儿免疫耐受性的原因,感染后一般没有临床表现,大多数将成为持续病毒携带者,这是社会上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主要来源。这些人有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变或肝癌。严重影响小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因此必须对婴儿乙肝感染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从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使孩子自身能产生抵抗乙肝病毒的能力,阻挡住母婴传播这条途径,防止母体的病毒传染给婴儿,防止外界其它途径(输血、注射、接触乙肝病人)的感染,以起到保护儿童的作用。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有哪些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转基因植物疫苗的主要局限是什么

全文共 779 字

+ 加入清单

转基因植物技术的成功应用,突破了传统有种技术的局限,创造出许多具有抗逆、高产等优良性状的全新品种。转基因植物疫苗主要局限是什么?下面和小编一起了解下吧。

转基因植物疫苗的主要局限主要利用特定的死的或活的病原体,或者用致病力很弱的病原体所生毒素。或者用病原体分泌的其他物质作为抗原,以诱导人体或牲畜形成特定抗体、对特定疾病产生免疫活性、从而预防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应用常规技术生产疫苗存在着抗原来源困难、有副作用、不安全等问题。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异常活跃,其中,转基因植物疫苗是除了微生物载体疫苗和转基因动物疫苗以外的又一种颇有吸引力和较为经济的基因工程疫苗。转基因植物是一种多样化、可再生和低成本的新型分子材料。将抗原基因构建在植物表达载体上,利用农杆菌或者基因枪介导方法,将抗原基因转化到植物细胞中并与植物基因组整合,获得稳定表达的转基因植株。通过动物采食后,达到使动物获得免疫保护的目的。

植物转基因有害吗?出现新的过敏原。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也许大多数人食用后没事,但是具有过敏体质的人群,使用后可能会出现严重后果。在自然条件下存在许多过敏源。转基因作物通常插入特定的基因片断以表达特定的蛋白,而所表达蛋白若是已知过敏源,则有可能引起过敏人群的不良反应。例如,为增加大豆含硫氨基酸的含量,研究人员将巴西坚果中的2S清蛋白基因转入大豆中,而2S清蛋白具有过敏性,导致原本没有过敏性的大豆对某些人群产生过敏反应,最终该转基因大豆被禁止商品化生产。即便表达蛋白为非已知过敏源,但只要是在转基因作物的食用部分表达,则也需对其进行评估。目前,对转基因食品的过敏性检测主要是依据1996年国际食品生物技术委员会等制订出的一套对改良食品的分析方法。

关于转基因植物疫苗的主要局限就介绍到这里,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关知识,就来关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小儿麻疹的预防与疫苗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慢性荨麻疹是指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黏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组织内水肿,病程超过6周者称为慢性荨麻疹。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病程迁延数日至数月,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小儿麻疹的预防疫苗

食物及食物添加剂;吸入物;感染;药物;物理因素如机械刺激、冷热、日光等;昆虫叮咬;精神因素和内分泌改变;遗传因素等。

1、管理传染源:对病人应严密隔离,对接触者隔离检疫3周;流行期间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机构应暂停接送和接收易感儿入所。

2、切断传播途径:病室注意通风换气,充分利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医护人员离开病室后应洗手更换外衣或在空气流通处停留20分钟方可接触易感者。

3、接种疫苗麻疹活疫苗的应用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根本办法。现在国家进行麻疹疫苗接种为8月龄初始一针,6岁加强一针。个别省份定为18个月到24月时复种一针。另接种剂量为0.5ml。

4、被动免疫:有密切接触史的体弱、患病、年幼的易感儿应采用被动免疫。肌注丙种球蛋白0.1~0.2ml/kg,胎盘球蛋白0.5~1.0ml/kg,接触后5天内注射者可防止发病,6~9天内注射者可减轻症状,免疫有效期3周。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儿麻疹的预防与疫苗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小孩每隔几年打一次乙肝疫苗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疫苗接种后,使人体具有了预防乙肝的免疫力,将乙肝病毒清除,阻止感染,并不会伤害肝脏,从而达到预防乙肝感染的目的。所以爸妈一定要及时给宝宝接种乙肝疫苗,让宝宝避免乙肝感染。那么,小孩每隔几年打一次乙肝疫苗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小孩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

乙肝疫苗有效期为5年~7年。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随时间逐渐下降。一般接种疫苗,注射3针后1个月97%的人都可测到表面抗体;第2年仍保持在这一水平;第3年降到74%左右,抗体滴度也下降。是否需要再次接种疫苗,主要是要在测定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后,决定何时再打乙肝疫苗。

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小于或者等于10国际单位/毫升者,应在半年内接种。抗体滴度大于10国际单位/毫升可在6年内复种。我国的多数学者建议免疫后3年内加强1次为好。

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该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快(8小时内)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儿童、成人都一样),1个月后,再打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此方案称为0、1、6方案。

接种之后产生的免疫力跟个体的机体状况有关系,3-5年是一个通常的估计值,比较好的做法是,注射5年后检查一下是否有乙肝的抗体,如果保护性的抗体够强,那就不需要加强接种,如果保护的抗体比较低,就要加强注射,如果保护的抗体已经转阴,那么我们就要按出生时那样接种3针的加强疫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甲肝疫苗接种的具体时间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甲肝疫苗是帮助宝宝抵御甲型肝炎的疫苗,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接种的疫苗哦!不过妈妈们要注意了解甲肝疫苗的相关知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甲肝疫苗接种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吧?

甲肝灭活疫苗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疫苗之一,年龄在1周岁的儿童对病毒的抵抗力较弱,最好注射甲肝疫苗。接种甲肝疫苗后8周左右便可生产很高的抗体,获得良好的免疫力。因此,甲肝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甲肝疫苗接种时间具体为:

1、初免时间:为一周岁以上的甲肝易感者;

2、初免六个月后可加强免疫;

3、过去已接种过甲肝活疫苗者,不论间隔时间长短,均可加强免疫接。有效期近年来,人群接种观察证明如果甲肝减毒活疫苗用二针法进行免疫,间隔1个月、3个月、6个月或12个月,抗-HAV阳性率可达100%,抗HAV滴度可达1000MIU/ml以上。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提倡接种二次,可获终生免疫。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甲肝疫苗接种的具体时间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狗狗接种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吉娃娃犬(详情介绍)

有些狗狗按时接种疫苗还得传染病,这令很多家长怀疑宠物医院是不是注射的造假疫苗或者过期的疫苗,但我们也不能排除这些可能,然而针对免疫失败也是有一定的说法的。引起免疫失败的原因1.遗传因素:动物机体对疫苗接种所产生的免疫应答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因素控制,犬的品种繁多,免疫应答各有差异,即使同一品种不同个体的犬对同一疫苗的免疫应答强弱也不一致。有的犬甚至可能存在先天性免疫缺陷,从而导致免疫失败。2.母源抗体干扰:这是免疫失败最常见的因素之一。一定水平的母源抗体,对于保护幼犬避免早期感染传染性疾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种犬个体免疫应答的差异,以及种犬所用疫苗的不同(所诱导的母源抗体滴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造成不同来源的幼犬母源抗体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所有幼犬均固定在相同日龄进行了首免,母源抗体过高的幼犬反而可干扰疫苗的免疫应答,而母源抗体过低的幼犬则可能在接种疫苗时处于传染病潜伏感染期,从而导致免疫失败。即使是来自同一种母犬的幼犬不同个体之间母源抗体滴度也不一定完全一致,若采用固定的首免程序,则同样会干扰疫苗的免疫应答,导致免疫失败。3.营养因素:抗原进入机体,产生不同水平的免疫反应——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它们都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缺乏或不足,尤其是维生素A、D、B、E和多种微量元素及全价蛋白缺乏时,均会影响免疫抗体的生成速度或生成的数量,从而导致免疫反应滞后或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导致免疫失败。免疫次数不足、免疫剂量不足、疫苗接种途径不当等等一些原因都有可能导致免疫失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七价肺炎球菌疫苗的免疫程序是怎样的呢

全文共 1248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七价肺炎球菌疫苗大家有没有详细的了解过呢!它是一种很厉害的疾病病菌,世界范围内很多人的死亡的原因都是因为它。而接种肺炎球菌疫苗能有效的预防肺炎,那么七价肺炎球菌疫苗的免疫程序是怎样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七价肺炎球菌疫苗的免疫程序

本疫苗使用前应充分摇匀,肌肉注射接种。首选部位为婴儿的大腿前外侧区域(股外侧肌)或儿童的上臂三角肌。本品在美国和欧洲批准可与其它儿童用疫苗(DTwP,DTaP,Hib,IPV,OPV,乙肝疫苗,MMR,水痘疫苗)同时接种。但目前在国内暂不推荐本疫苗与其它儿童计划免疫疫苗或常规儿童用疫苗同时接种。

3~6月龄婴儿:基础免疫接种3剂,每剂0.5ml;首次接种在3月龄,免疫程序为3、4、5月龄各一剂,每次接种至少间隔1个月。建议在12~15月龄接种第4剂。

未接种过本疫苗的幼儿和儿童(基于国外免疫原性和安全性临床试验):

7~11月龄婴儿:基础免疫接种2剂、每剂0.5ml,每次接种至少间隔1个月。建议在12月龄以后接种第3剂,与第2次接种至少间隔2个月。

12~23月龄幼儿:接种2剂、每剂0.5ml,每次接种至少间隔2个月。

24月龄~5岁儿童:接种1剂。

七价肺炎球菌疫苗的注意事项

1.本疫苗可能不会对接种疫苗的所有个体都有保护作用。

2.高风险婴幼儿/儿童接种本品应基于个体化接种的考虑。目前本疫苗对患镰状红细胞病婴幼儿/儿童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资料有限;尚未获得本疫苗对患肺炎球菌侵袭性疾病的其它高危婴幼儿/儿童(如患先天性和获得性脾脏功能障碍、HIV感染、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等)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资料。

3.接种本品对于24月龄以下幼儿(包括高危婴幼儿在内)应使用与其年龄相对应的免疫程序和剂量。在年龄24个月患有肺炎链球菌所致侵袭性疾病高风险的患儿(如镰状红细胞病、无脾、HIV感染、慢性病或免疫功能受损)中,使用本结合疫苗并不能代替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4.患急性发热性疾病的婴幼儿应暂缓接种本疫苗。

5.同所有其它注射用疫苗一样,接种本品应常备有相应的医疗及抢救措施(如1:1000肾上腺素等)以防接种后出现罕见的过敏性事件。

6.本疫苗禁止静脉注射。

7.尽管免疫接种本疫苗可出现一定的白喉毒素抗体反应,但并不能替代常规的预防白喉的免疫接种。

8.除非受益明确高于接种风险,否则对患有血小板减少症或任何凝血障碍的婴幼儿禁止肌肉注射接种本品。

9.因遗传性缺陷、HIV感染、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包括放射药物、皮质激素、抗代谢药物、烷化剂和细胞毒药物)、或其它原因导致的免疫应答受损的婴幼儿,对本品主动免疫的抗体应答反应可能下降。

10.接种本品时,对惊厥发作风险高于普通人群的婴幼儿/儿童应考虑使用退热药物。

编后语:通过以上学习七价肺炎球菌疫苗的免疫程序等相关内容后,大家对此疫苗是不是更进一步了解清楚了呢。小宝宝肺炎是经常出现的疾病之一,做好预防是关键哦。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七价肺炎球菌疫苗的免疫程序是怎样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儿童接种疫苗的8个不宜是什么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本身就脆弱,体抗力差。为了儿童免受疾病尤其是急性传染病的侵犯,最好的方法是针对相应的疾病制备对应的疫苗来进行预防,就是我们所说的预防接种,下面来看看儿童接种疫苗的8个不宜是什么吧?

预防接种是提高儿童免疫力、抵抗疾病的有力措施。但儿童出现下列情况时不宜接种:

1.体温超过37.5℃的发热儿童不宜进行预防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种。

2.患牛皮癣、皮肤感染、严重皮炎、湿疹的儿童不宜接种,须待皮肤病痊愈后方可进行接种.

3.患有心脏病、肝炎、肾炎、活动性结核病的儿童不宜接种。

4.脑或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儿童不宜接种。

5.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不宜接种。

6.过敏体质及患哮喘、荨麻疹的儿童不宜接种。

7.正在腹泻的儿童,不宜服用小儿麻痹糖丸,必须待病好后两周,方可服用。

8.腋下或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儿童,不宜接种。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童接种疫苗的8个不宜是什么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宝宝二类疫苗接种时间参考

全文共 2860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宝宝免疫力的增强,宝宝需要接种二类疫苗,你知道什么时候宝宝应该接种二类疫苗吗?宝宝应该接种哪些二类疫苗?

二类疫苗接种时间参考(0~3岁)

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简称起价肺炎疫苗)

肺炎球菌可导致身体不同部位的一系列感染,包括中耳炎(耳)、肺炎(肺)、菌血症(血液)和脑膜炎(大脑)等,统一称为肺炎球菌疾病。宝宝出生后从妈妈体内获得的抗体很有限,在宝宝6个月后逐渐消失,而宝宝的皮肤和黏膜非常娇嫩,易成为肺炎球菌侵入的缺口,宝宝的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抵抗力不足,使宝宝感染肺炎球菌的几率大大增加。

因此,肺炎球菌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需“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感染性疾病,接种疫苗是对抗儿童肺炎球菌疾病最有效地干预措施之一,肺炎球菌疫苗已被许多国家纳入国家免疫计划,以大大降低肺炎球菌疾病的发病风险。虽然我国目前尚未将肺炎球菌疫苗规划为计划免疫,但为了宝宝的健康,建议3个月至5岁的婴幼儿常规接种本疫苗,以帮助宝宝在母传抗体消失前,建立有效地肺炎球菌疾病预防体系。

接种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后,可是婴幼儿产生主动免疫,以预防包括7种血清型(4、6B、9V、14、18C、19F、23F)肺炎球菌引起的侵袭性疾病。

3~6月龄婴儿接种3剂,3、4、5月龄各一剂,每次至少间隔1个月;7~11月龄婴儿接种2剂,每次至少间隔1个月;12~24月龄婴儿接种2剂,每次至少间隔2个月;24月龄~5岁儿童接种1剂。

不良反应:国外上市后的常见不良反应有注射部位红肿、硬结、肿胀,疼痛、触痛,腹泻、呕吐,发热,食欲减退,疲倦、睡眠中断,易激惹等。国内临床试验未发现国外说明书中未列出的不良事件。常见不良反应与国外说明书中的安全性信息基本一致。

接种禁忌:对本疫苗中任何成为过敏者,或对白喉类毒素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最好是在宝宝完全健康的状态下接种疫苗,这样可以降低宝宝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如果宝宝局部皮肤有严重皮炎、湿疹或其他皮肤病、体温>37.5℃,则应在宝宝康复后再接种。接种本疫苗后应在保健室留观30分钟;如出现轻微反应,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应加强观察,多喝水,多休息,避免着凉,一般来说,1~2天这些反应就会自动消失。如果反应较重,如高热不退,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口服轮状病毒疫苗

功能: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时婴幼儿急诊和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我国每年大约有1000万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占婴幼儿总人数的1/4.因此,轮状病毒成为全世界科学家们研究的焦点。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对A群轮状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因此,对于6个月至5岁的小儿,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建议接种本疫苗。

不良反应:在疫苗测试中发现,有些婴儿会比那些没有接种的婴儿多出现一些轻微症状,包括腹泻、呕吐、耳部感染、流鼻涕等,这些症状大多是一过性的,不需要处理。如果宝宝反应比较严重,则需要对症治疗,如发烧超过38.5℃,可口服退烧药;腹泻严重时,可用肠粘膜保护剂和微生态制剂,但这是不需要使用消炎药和抗病毒药。

接种禁忌:患严重疾病、急性或慢性感染者,患急性传染病及发热者,先天性心血管系统畸形患者,血液系统、肾功能不全及患者,严重营养不良、过敏体质者,消化道疾患,胃肠功能紊乱者,有免疫缺陷和接受抑制治疗者,不宜接种。

注意事项:轮状病毒疫苗常年都可接种,但不推荐在秋季腹泻流行季节(中国北方秋季腹泻的高峰期是10月至次年1月,南方秋季腹泻的流行季节是11月至次年2月)使用。一般建议接种时间是在7~10月份。注射过免疫球蛋白及其他疫苗接种者,应间隔2周以后方可接种本疫苗。接种疫苗时,请勿用热开水送服,以免影响疫苗免疫效果。宝宝口服一秒后应在保健室观察至少30分钟后才能离开。

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简称水痘疫苗):

水痘减毒活疫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水痘。因此,对于未出过水痘、12月龄以上的儿童建议接种水痘疫苗。1~12岁内接种1针即可。

不良反应:注射本疫苗后一般无不良反应。个别人在接种部位可出现疼痛,偶有发热或伴有一过性皮疹,无需特殊处理,一般不超过3天,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接种禁忌:免疫缺陷和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对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发热、严重疾病和急性传染病者、或处于一般级比你高的治疗期时暂缓接种。

注意事项:接种本疫苗后,1个月内不要接种其他疫苗;注射后局部可能有硬结,可以热敷以促进吸收(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如出现极罕见的较重反应,应及时到医院核实诊断并治疗。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

功能: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用于预防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一种厉害的细菌)引起的侵袭性感染,包括脑膜炎、肺炎、败血症、蜂窝组织炎、关节炎、会厌炎等。

适用于2个月~5岁的婴幼儿。

建议的接种的程序为6月龄以下儿童注射三针,间隔1~2个月,一年后加强一次;6~12个月儿童注射两针,间隔1个月,于出生后第二年加强接种一次;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成分有过敏反应,特别是对破伤风类毒素过敏者。1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成分有过敏反应,特别是对破伤风类毒素过敏者。1~5岁儿童注射一针。

不良反应:注射后一般无副反应,主要为发热(多在38.5℃以下),偶有烦躁、嗜睡、呕吐、腹泻、食欲不振,少有会出现非典型的皮疹。有的接种部位有轻微红肿、硬结、压痛、低热或伴有皮疹,偶有局部瘙痒感,一般不须特殊处理,即行消退。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接种禁忌: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成份有过敏反应,特别对破伤风类毒素过敏者。严重心脏病、高血压,患肝、肾脏病者。家族和个人有惊厥史者、患慢性疾病者、有癫痫史者、过敏体质者慎用。

注意事项:本疫苗如与其它疫苗同时接种,应在不同的部位注射。接种后,在保健室留观至少30分钟。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免疫缺陷患者注射本疫苗可能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在任何情况下,疫苗中的破伤风类毒素不能代替常规破伤风类毒素的免疫接种。

还有几种二类疫苗并不是适用于绝大多数儿童,在此简单介绍一下。家长们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向医生咨询,选择注射。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主要用于2岁以上体弱多病的儿童。注射一针。高危人群五年后加强一次。健康人不需加强。

流感疫苗:6月龄~35月龄儿童注射两针,间隔一个月。3岁以上儿童注射一针。该疫苗在每年9~12月接种。

出血热疫苗:以用于流行性出血热疫区的易感人群。

狂犬疫苗:被犬科动物咬伤或者抓伤后按程序接种,越早越好。

结语:你知道二类疫苗有哪些吗?疫苗对宝宝是很重要的,妈妈们要好好了解哦~(文章原载于《大众健康》,刊期:2012.6,作者:栾兆琳,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