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镜泊湖堰塞湖是怎么形成的(经典20篇)

中国东南沿海台风危害具有破坏性、季节性、区域性、突发性等特点,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仍是中国夏秋季节最主要的灾害天气。那么你知道镜泊湖堰塞湖是怎么形成的是什么吗?以下就是问学吧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希望对你有用。

浏览

3633

文章

1000

篇1:焦虑症形成的原因

全文共 1933 字

+ 加入清单

你对焦虑症有多少了解?焦虑性神经症(简称焦虑症),是以焦虑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表现为没有事实根据也无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心情,还有植物神经症状和肌肉紧张,以及运动性不安。本症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形式。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焦虑症的介绍相关知识。

焦虑症的临床症状

多发人群

焦虑症可以说是人群中最常见的情绪障碍了,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人群中焦虑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3.6%-28.8%,90%的焦虑症患者在35岁以前发病,女性往往多于男性。我国缺乏全国性的焦虑症调查资料,河北、浙江等几个省的调查显示:焦虑症的患病率在5%-7%,据此估计全国约有5千万以上的焦虑症患者。

疾病症状

首先说一下焦虑症的定义。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痛苦的情绪状态,同时伴有躯体方面的不舒服体验。而焦虑症就是一组以焦虑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情绪障碍,往往包含两组症状:

⑴ 情绪症状 患者感觉自己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紧张害怕什么呢?有些人可能会明确说出害怕的对象,也有些人可能说不清楚害怕什么,但就是觉得害怕;

⑵ 躯体症状 患者紧张的同时往往会伴有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的表现,像心慌、气短、口干、出汗、颤抖、面色潮红等,有时还会有濒死感,心里面难受极了,觉得自己就要死掉了,严重时还会有失控感。

疾病危害

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焦虑症患者就会反复就医,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同时也会造成巨大的医疗资源浪费,有研究表明焦虑症患者的医疗费用是一般人口的9倍。

有一位患者,就有急性焦虑发作的患者,多次拨打“120”急救,因为焦虑发作时的表现和冠心病极其相似,还有焦虑发作的患者被误以为是冠心病发作,而进行心脏造影检查。可以说,焦虑症给个人及家庭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负担。

焦虑症的治疗情况好吗?很遗憾,由于大家普遍缺乏包括焦虑症在内的精神卫生常识,因此绝大多数焦虑症患者都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中国只有6.1%的焦虑症患者得到了正确的治疗,而美国的治疗率是42%。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责任很大。

焦虑症的分类

焦虑症有很多种类型,按照患者的临床表现,焦虑常分为:

1) 广泛性焦虑: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患者经常出现过分担心、紧张害怕,但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此外,患者还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躯体方面的症状,这种焦虑一般会持续数月。

2) 急性焦虑发作(又称为惊恐发作):在正常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并没有恐惧性情境时,患者突然出现极端恐惧的紧张心理,伴有濒死感或失控感,同时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如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出汗、全身发抖等,一般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楚。注意!这种类型焦虑的出现是发作性的,无法预知的。

由于急性焦虑发作的临床表现和冠心病发作非常相似,患者往往拨打“120”急救电话,去看心内科的急诊。尽管患者看上去症状很重,但是相关检查结果大多正常,因此往往诊断不明确,使得急性焦虑发作的误诊率较高,既耽误了治疗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还有一种分类,大家了解一下就可以了: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标准中,焦虑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急性焦虑发作、恐怖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强迫障碍。因为这些疾病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焦虑症状突出。

3) 恐怖症(包括社交恐怖、场所恐怖、特定的恐怖):恐怖症的核心表现和急性焦虑发作一样,都是惊恐发作。不同点在于恐怖症的焦虑发作是由某些特定的场所或者情境引起的,患者不处于这些特定场所或情境时是不会引起焦虑的。

例如害怕社交场合或者人际交往,或者害怕某些特定的环境:如飞机、广场、拥挤的场所。恐怖症的焦虑发生往往可以预知,患者多采取回避行为来避免焦虑发作。有一位患者就是害怕坐地铁或者公交车,只要乘坐上述交通工具,她就会焦虑发作,极其痛苦,为了避免焦虑发作,她就打出租车上下班,因为坐出租车她就没事。

看过“焦虑症形成原因

焦虑症形成的原因

为什么会得焦虑症呢?目前病因尚不明确。研究表明,焦虑症与遗传因素、个性特点、不良事件、应激因素、躯体疾病等均有关系,这些因素会导致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神经递质失衡,从而造成焦虑等症状的出现。焦虑症患者往往会有5-HT(5-羟色胺),NE(去甲肾上腺素)等多种神经递质的失衡,而抗焦虑药可使失衡的神经递质趋向正常,从而使焦虑症状消失,情绪恢复正常。

专家提醒:大脑的功能是通过各种不同神经递质的传递来实现,神经递质就好比是邮差,不同的邮差传递不同的信息,发挥着各种不同的生理功能。与情绪密切相关的神经递质有5-HT(5-羟色胺),NE(去甲肾上腺素),DA(多巴胺)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外阴炎是怎么形成的

全文共 1610 字

+ 加入清单

外阴炎是由于病原体侵犯或受到各种不良刺激引起的外阴发炎,可独立存在,更多时与阴道炎、泌尿系疾病、肛门直肠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并发,或为某些外阴疾病病变过程中的表现之一。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外阴炎的相关知识。

疾病分类

外阴是指女性的外生殖器,也即生殖器的外露部分,包括耻骨联合至会阴以及两股内侧之间的组织。外阴炎就是外阴的皮肤或粘膜所发生的炎症病变,如红、肿、痛、痒、糜烂等。外阴会因各种细菌感染而产生多种疾病,如外阴白斑、外阴瘙痒。所以,注重外阴的卫生是十分必要的。

外阴炎症的常见病因包括如阴道分泌物刺激(包括阴道分泌物增多流至外阴刺激、月经或月经垫内裤等的刺激);其它刺激因素( a.糖尿病人的尿液,b.尿瘘患者长期受尿液的侵渍,c.肠癌患者有时受粪便的刺激,d.肠道绕虫);混合感染(常见病原菌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其常见症状为外阴皮肤瘙痒、烧灼感和疼痛,在活动、性交和排尿后加重。急性期红肿、充血、有抓痕。慢性炎症、痛痒、外阴发生开裂、苔藓化。有些患者小阴唇内侧肿胀、充血、糜烂和成片湿疹。

妇女常见的外阴炎主要有以下几种:

(1)非特异性外阴炎:生活中理化因素刺激,不注意卫生,身体虚弱,均能使妇女外阴部被细菌侵扰,引起外阴炎,如宫颈、阴道炎症;或穿着不透气的尼龙内裤使阴道分泌物过多,刺激外阴;尿液浸渍外阴;使用不干净的卫生巾、手纸造成外阴感染等。这些因素都会为细菌在外阴部的生长繁殖创造条件。但由于这种外阴炎不是由特异的病原体引起的,而多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混合感染,故称非特异性外阴炎。

(2)霉菌性外阴炎:由一种类酵母菌感染而引起的外阴炎。常与霉菌性阴道炎并存。

(3)婴幼儿外阴炎:新生儿出生15天后,阴道内即有各种杂菌生长。另外,由于婴幼儿外生殖器官发育不成熟,抵抗细菌感染的能力差,加之其外阴易被尿液浸泡,粪便污染,小孩又爱随地乱坐,这些都是易感染原因,可以引起婴幼儿外阴炎。

(4)前庭大腺炎:多见于育龄妇女。是因为前庭大腺被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所致,多引起急性炎症。前庭大腺囊肿:多由于慢性炎症长期存在,使前庭大腺导管阻塞,腺液积聚,腺体囊性扩张引起;或因急性前庭大腺炎消退后,脓液被吸收所致。前庭大腺囊肿与前庭大腺脓肿能相互转化。

(5)急性外阴溃疡:多由各种原因的外阴炎引起,一般是外阴炎病变过程中的一种表现。

(6)性病:在外阴尖锐湿疣、软下疳、生殖器疱疹、淋病等性病的发病过程中,外阴多会出现炎症表现[1]

临床表现

外阴皮肤瘙痒、疼痛、烧灼感甚至肿胀、红疹、糜烂、溃疡,病久皮肤可增厚、粗糙、皲裂甚至苔藓样变。常见的外阴炎有以下几种:

1.非特异性外阴炎

多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2.霉菌性外阴炎

常与霉菌性阴道炎同时存在,可见到豆渣样分泌物,病损表面有时有白色苔状物覆盖。

3.婴幼儿外阴炎

外阴皮肤黏膜潮红、痒痛,可导致阴唇粘连。

4.前庭大腺炎

一侧大阴唇部位红、肿、热、痛,于大阴唇下1/3处形成硬结,有波动感及压痛,即形成前庭大腺脓肿。脓肿有时可自行破溃。

5.性病

外阴尖锐湿疣、软下疳、生殖器疱疹、淋病等。

病发症状

1、急性外阴炎的症状:患者先感到外阴不适,继而出现瘙痒及疼痛,或有灼热感,同时可出现外阴部位(包括大、小阴唇,阴蒂)皮肤及粘膜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充血,严重时还会形成糜烂、溃疡,或出现大片湿疹等,并伴有排尿痛、性交痛。另外,外阴部位出现毛囊炎时,也可以因脓肿的发生而使外阴高度肿胀及疼痛,进而形成疖肿。

2、慢性外阴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皮肤增厚、粗糙、皲裂,也可以伴有排尿痛或性交痛。

外阴炎在饮食上的要求外阴炎是妇科炎症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很多女性都知道得了外阴炎除了积极配合医生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外,还要注意饮食,以免加重炎症。

病因介绍

1.外源性感染

病原体可为大肠杆菌、滴虫、真菌、病毒等。

2.异物刺激

如尿液、粪便、异常的阴道分泌物等。

3.全身性疾病的局部症状

如糖尿病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形成霜冻的原因及类型有哪些

全文共 655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秋季的到来,冷空气逐渐影响我国大部,一些北地区开始出现了霜冻天气。农民朋友都知道,霜冻对农作物影响较大,其常会影响会玉米、大豆、棉花等秋收作物的品质,严重的还会导致大幅减产。那么形成霜冻的原因类型有哪些呢?

霜冻是什么意思

霜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发生在冬春季,多为寒潮南下,短时间内气温急剧下降至零摄氏度以下引起;或者受寒潮影响后,天气由阴转晴的当天夜晚,因地面强烈辐射降温所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雪上加霜”。霜冻对园林植物的危害,主要是使植物组织细胞中的水分结冰,导致生理干旱,而使其受到损伤或死亡,给园林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形成霜冻的原因是什么

霜冻的形成原因有三:其一是平流霜冻。由于较强的冷空气入侵而降温至0℃或0℃以下,导致霜冻形成,这种霜冻侵袭范围广,降温幅度大。其二辐射霜冻。晴朗无风或有微风的夜间,辐射冷却使地面或近地物体的温度降到0℃或0℃以下,导致霜冻形成,这种霜冻发生的范围相对小些。其三是平流辐射霜冻。冷平流和辐射冷却共同作用而发生的霜冻。这种霜冻影响比较严重。另外,还有一种局部地区产生的洼地(谷地)霜。夜间,近地层空气冷却,坡地的冷空气下滑堆积于洼地或谷地而形成霜,多于秋季出现。这与“霜打洼地”的青海农谚相一致。

霜冻的分类

1、秋霜冻又称早霜冻,秋收作物尚未成熟,露地蔬菜还未收获时发生的霜冻。随着季节推移,秋霜冻发生的频率逐渐提高,强度也加大。

2、春霜冻又称晚霜冻,也就是春播作物苗期、果树花期、越冬作物返青后发生的霜冻。随看温度的升高,晚霜冻发生的频率逐渐降低,强度也减弱,但是发生得越晚,对作物的危害也就越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蘑菇是怎么形成的

全文共 2944 字

+ 加入清单

蘑菇(学名:Agaricus campestris)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菌丝体是营养器官,子实体是繁殖器官。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蘑菇的相关知识。

食疗作用

⒈提高机体免疫力

蘑菇的有效成分可增强T淋巴细胞功能,从而提高机体抵御各种疾病的免疫功能。

⒉镇痛,镇静

巴西某研究所从蘑菇中提取到一种物质Act-2,具镇痛、镇静功效,其镇痛效果可代替吗啡。

⒊止咳化痰

蘑菇提取液用于动物实验,发现其有明显的镇咳、稀化痰液的作用。

⒋抗癌

日本研究人员在蘑菇有效成分中分析出一种分子量为288的超强力抗癌物质,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其作用比绿茶中的抗癌物质强1000倍。蘑菇中还含有一种毒蛋白,能有效地阻止癌细胞的蛋白合成。

⒌通便排毒

蘑菇中所含的人体很难消化的粗纤维、半粗纤维和木质素,可保持肠内水分,并吸收余下的胆固醇、糖分,将其排出体外,对预防便秘、肠癌、动脉硬化。糖尿病等都十分有利。

药理作用

双孢蘑菇中提取出的植物凝集素有抗肿瘤活性,0.25mg剂量投与荷肉瘤S180的小鼠,3星期后抑瘤率为39%。蘑菇水提取物能明显增加T细胞数量,可作为T淋巴细胞促进剂,刺激抗体形成,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有促进作用。该提取物含45%多糖及18%蛋白成分。另一提取物A有免疫增强活性,能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聚集并增强空斑形成细胞反应。还有报道,从四孢蘑菇中提取出的一种多糖具较高的抗补体活性。双孢蘑菇的乙醇提取物能引起鼠伤寒沙门菌突变,尤对TA104作用显著。Ames试验表明,双孢蘑菇所含的蘑菇氨酸,对TA1537.TA97有诱变活性,碱性条件能增强它的诱变活性。

中药化学成分

⒈双孢蘑菇:含挥发性成分3-辛酮(3-oc-tanone)和1-辛烯-3-醇(1-octen-3-ol),含异硫氰酸苄酯(benzylisothiocyanate),无机元素有磷、钙、镁、钾、铜、锰、锑、锌、铁、汞及镉,尚含磷脂、甘油酯、亚油酸(linoleic acid)及甾醇(sterol)等化合物,并含有原维生素(provitamin)D2 等化合物。

⒉ 四孢蘑菇:含蘑菇氨酸(agaritine),维生素(vitamine)D2,含元素汞、铅、镉、铁、铜、锰、锌、钴、铬、镍、镁、钙、钠、钾及硒、磷、锑。含尿素(urea),甲壳质(chitin)和纤维素(cellulose),含有极性脂质体磷脂(phospholipid)和非极性脂质体甘油酯(glyceride)及不皂化物、麦角甾醇(ergosterol)等,尚含亚油酸,并含蛋白质、非蛋白质氮、糖类、维生素C及无机物等,增强免疫抗肿瘤活性部位为多糖和蛋白质,多糖经分析包含有甘露糖(mannose)、葡萄糖(glucose)、木糖(xylose)、岩藻糖(fucose)及半乳糖(galactose),蛋白质中有17种氨基酸。

蘑菇是怎么形成的:

蘑菇隶属于担子菌纲,伞纲目,蘑菇科蘑菇属,是世界上人工栽培最广泛,产量最多,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蘑菇喜欢阴凉潮湿环境,比如树林深处,人工的阴凉潮湿的环境。

蘑菇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4-32℃,以20-25℃为最适宜。在20-25℃时,菌丝生长较快,浓密,健壮有力。高于25℃菌丝生长虽快,但稀疏无力,若 达30℃以上,则菌丝受害,生活力降低;低于15℃,菌丝生长缓慢。冬季可忍耐0℃低温。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25℃,最适温度为14-16℃之 间。在14-16℃时,子实体生长较快,菌柄矮壮,肉厚,质量好而产量高。高于18℃。子实体生长虽快,但菌柄细长,薄皮易开伞,质量差;低于12℃,于 实体生长缓慢。出菇后,如遇连续几天23℃以上的高温,会造成死菇现象,菌丝生活力降低。室温在5℃以下,子实体停止生长,菌丝体生长也极其缓慢。蘑菇子 实体散落孢子的适宜温度为18-22℃。温度超过25℃时,即使其他条件适宜,也不散落孢子。一般经培养2天左右,即可落下孢子,待培养血内孢子已呈深咖 啡色时即可分离。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3-25℃,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延长萌发的时间,甚至不会萌发。蘑菇是一种腐生真菌,不能利用太阳光能进行 光合作用,完全依靠培养料中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发育。在营养物质中以含碳物质为最重要,其次是含氮物质和无机盐。

蘑菇菌丝适应的酸碱度 较广,在pH5-8.5之间菌丝均能生长,以中性偏酸(pH6.5-7.0)生长最好。但这样的酸度对许多杂菌特别是霉菌也最为合适。如果调整到中性偏碱 (pH7.0-7.5),可以抑制杂菌的滋生,蘑菇的菌丝体也能正常生长,同时可以延缓随着菌丝不断生长培养料的逐步酸化。 此外,蘑菇菌丝体和子实体不需要光线。直射光会使菌丝产生淡黄色,影响菌丝的生长,也会使子实体变黄,表面硬化,品质变差。

蘑菇的生长环境往往缺少氧气。因为菌丝在呼吸作用中不断地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菇房中培养料的继续分解也放出二氧化碳,所 以在蘑菇生长的环境中,容易积累二氧化碳,而缺少氧气。菌丝体在培养料中若通气不良,会逐渐退化。形成子实体时若通风不好,小菇会变黄死掉,正在生长的子 实体也会生长很慢,甚至死亡。种菇在成熟开伞阶段氧气不足,便不会落孢子,孢子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也不会萌发。因此,在蘑菇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应加强通 风换气,保证有充足的氧气。

食用好处

1、美味

蘑菇有除了酸甜苦辣咸以外的第六种味道——鲜。当它们与此外食品一路同化烹饪时,风味极佳,是很好的“鲜味补给”。

2、热量低

蘑菇里的营养有助心脏健康,并能增强免疫力。每餐蘑菇的热量概况只有20大卡,比吃年糕之类的热量少多了,是很好的减肥食品。

3、维生素D丰富

蘑菇不同于其他的蔬菜和果品,其中的维生素D含量很是丰富,有益于骨骼健康。阳光中的紫外线是促进蘑菇产生维生素D的重要物质。无论是采摘后的蘑菇还是没采摘的,都有此项功能。夏季紫外线比较强,可选择上午10点到下午3点区间的时间来晒蘑菇,这样只需晒一个小时就足够了。这样能够提高蘑菇中维生素D的含量。

4、抗氧化

蘑菇的抗氧化能力很强可以有效的延缓衰老

5、维生素A宝库

蘑菇所含蛋白质高达30%以上,每100克鲜菇中的维生素C含量高达206.28毫克,而且蘑菇中的胡萝卜素可转化为维生素A,因此蘑菇又有“维生素A宝库”之称。有的蘑菇中纤维素含量也超过一般蔬菜,能有效防止便秘。

6、营养丰富

蘑菇中的蛋白质含量多在30%以上,比一般的蔬菜和水果要高出很多。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钙、铁等矿物质。最重要是它还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却又是必须的8种氨基酸。

7、减肥

蘑菇中有大量无机质、维生素、蛋白质等丰富的营养成分,但热量很低,常吃也不会发胖。且蘑菇所含有很高的植物纤维素,可防止便秘、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蘑菇中的维生素c比一般水果要高很多,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药理作用二:其他作用

其提取物(以乙醇提取24小时,滤液加丙酮混合沉淀,其上清液再用乙醇提,并经真空干燥)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曾从蘑菇中分离出一种非特异性的植物血球凝集素。

药理作用一:抗菌作用

蘑菇的培养液(28~30℃培养22天)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及大肠杆菌,此培养液对豚鼠无毒,人口服250毫升亦无副作用。

同属植物AgaricusnebularisBatsch.的压榨汁尚能抑制分支杆菌及结核杆菌。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陈旧性肺结核是怎样形成的

全文共 1977 字

+ 加入清单

陈旧肺结核是放射科诊断报告上的一个医学术语,即指患者肺上出现的纤维化病变和钙化。你对陈旧性肺结核有多少了解?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陈旧性肺结核的相关知识。

肺结核的治疗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主要作用在于缩短传染期、降低死亡率、感染率及患病率。对于每个具体患者,则为达到临床及生物学治愈的主要措施,合理化治疗是指对活动性结核病坚持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和全程使用敏感药物的原则。

(1)早期治疗一旦发现和确诊后立即给药治疗;

(2)联用根据病情及抗结核药的作用特点,联合两种以上药物,以增强与确保疗效;

(3)适量根据不同病情及不同个体规定不同给药剂量;

(4)规律患者必须严格按照治疗方案规定的用药方法,有规律地坚持治疗,不可随意更改方案或无故随意停药,亦不可随意间断用药;

(5)全程乃指患者必须按照方案所定的疗程坚持治满疗程,短程通常为6~9个月。一般而言,初治患者按照上述原则规范治疗,疗效高达98%,复发率低于2%。

2.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已较少应用于肺结核治疗。对大于3厘米的结核球与肺癌难以鉴别时,复治的单侧纤维厚壁空洞、长期内科治疗未能使痰菌转阴者,或单侧的毁损肺伴支气管扩张、已丧失功能并有反复咯血或继发感染者,可作肺叶或全肺切除。结核性脓胸和(或)支气管胸膜瘘经内科治疗无效且伴同侧活动性肺结核时,宜作肺叶-胸膜切除术。

手术治疗禁忌证有:支气管黏膜活动性结核病变,而又不在切除范围之内者全身情况差或有明显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只有药物治疗失败无效时才考虑手术。手术前后病人无例外也要应用抗结核药。1993年我国胸外科在肺结核、肺癌外科手术适应证学术研讨会上,提出肺结核手术适应证如下:

(1)空洞性肺结核手术适应证

①经抗结核药物初治和复治规则治疗(约18个月),空洞无明显变化或增大,痰菌阳性者,尤其是结核菌耐药的病例;

②如反复咯血、继发感染(包括真菌感染)等,药物治疗无效者;

③不能排除癌性空洞者;

④非典型分枝杆菌,肺空洞化疗效果不佳或高度者。

(2)结核球手术适应证

①结核球经规则抗结核治疗18个月,痰菌阳性,咯血者;

②结核球不能除外肺癌者;

③结核球直径>3厘米,规则化疗下无变化,为相对手术适应证。

(3)毁损肺手术适应证经规则抗结核治疗仍有排菌、咯血及继发感染者。

(4)肺门纵隔淋巴结核手术适应证

①经规则抗结核治疗,病灶扩大者;

②病灶压迫气管、支气管引起严重呼吸困难者;

③病灶穿破气管、支气管引起肺不张,干酪性肺炎,内科治疗无效者;

④不能排除纵隔肿瘤者。

(5)大咯血急诊手术适应证

①24小时咯血量>600毫升,经内科治疗无效者;

②出血部位明确;

③心肺功能和全身情况许可;

④反复大咯血,曾出现过窒息、窒息先兆或低血压、休克者。

(6)自发性气胸手术适应证

①气胸多次发作(2~3次以上)者;

②胸腔闭式引流2周以上仍继续漏气者;

③液气胸有早期感染迹象者;

④血气胸经胸腔闭式引流后肺未复张者;

⑤气胸侧合并明显肺大疱者;

⑥一侧及对侧有气胸史者应及早手术。

看过“陈旧性肺结核是怎样形成的”

陈旧性肺结核是怎样形成的

陈旧性肺结核是得过肺结核后自愈,或者是经过治疗后留下的瘢痕。

陈旧性肺结核是一种比较特别的肺结核,因为往往患者会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发病,而且往往没有治疗就会自己痊愈。不少人在检查出自己有陈旧性肺结核以后还会担心以后会不会复发,今天我们就来解答一下。

陈旧性肺结核是怎样形成的

陈旧性肺结核有复发的可能性,陈旧性肺结核是肺结核治疗后的一种转归。但是病灶里面不排除是否还有静止的结核菌,等机体抵抗力弱的时候,容易再次侵入人体。

陈旧性结核是已稳定的结核病灶,其形成机制有两个,就是治愈和自愈的结核病。复发的原因也有两个,即:内源性复发和再感染性复发。再感染性复发,与常人的几率是一样的,只不过曾患过结核病的人称为复发而已。而内源性复发,则要看你的病是否好的彻底,若是无菌性病灶,则不存在内源性复发的可能。若还有休眠的结核菌,在条件适宜(抵抗力低下)的情况下可复发。这一点是正常人所没有的,所以说复发的可能要比正常人大一些。

陈旧性结核就是结核的治疗后留下的疤痕。临床不会有潮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钙化,纤维灶。

一般来说陈旧性的肺结核灶说明肺结核已经治愈了,遗留的钙化,纤维灶不会再进一步消失。可以这样说,陈旧性肺结核只能提示患者曾经患过结核,经过治疗自行痊愈,有的人因为症状不明显,自己不知道,由于体内免疫力强未经治疗就自行痊愈了。这就好比手上的伤口愈合以后留下的疤痕不需治疗一样。

陈旧性结核没有传染性,也不影响健康。

疾病预防

陈旧性肺结核是指结核病症没有活动性和传染性,但并不是说结核杆菌完全被杀死,可能还会有部分病菌处于休眠状态,当身体抵抗力低下时候或许会重新发作,应该定期检查。

并发症

一般无并发症。

常见症状

一般无症状,多因其他原因出现咳嗽、咯痰,在就诊或健康体检时偶然发现。

相关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城市热岛形成的原因

全文共 1705 字

+ 加入清单

城市热岛效应(Urbanheatislandeffect)是一个自1960年代开始,在世界各地大城市所发现的一个地区性气候现象,主要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城市热岛效应是怎么形成的呢?以下就是小编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城市绿岛效应的防止措施:

绿化城市及周边环境

1.选择高效美观的绿化形式、包括街心公园、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及水景设置,可有效地降低热岛效应,获得清新宜人的室内外环境。

2.居住区的绿化管理要建立绿化与环境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并且建立相关的地方性行政法规,以保证绿化用地。

3.要统筹规划公路、高空走廊和街道这些温室气体排放较为密集的地区的绿化,营造绿色通风系统,把市外新鲜空气引进市内,以改善小气候。

4.应把消除裸地、消灭扬尘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除建筑物、硬路面和林木之外,全部地表应为草坪所覆盖,甚至在树冠投影处草坪难以生长的地方,也应用碎玉米秸和锯木小块加以遮蔽,以提高地表的比热容。

5.建设若干条林荫大道,使其构成城区的带状绿色通道,逐步形成以绿色为隔离带的城区组团布局,减弱热岛效应;

在现有的条件上

1、控制使用空调器,提高建筑物隔热材料的质量,以减少人工热量的排放;改善市区道路的保水性性能。

2、建筑物淡色化以增加热量的反射。

3、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改燃煤为燃气。

4、此外,“透水性公路铺设计划”,即用透水性强的新型柏油铺设公路,以储存雨水,降低路面温度。

5、形成环市水系,调节市区气候。

6、提高人工水蒸发补给,例如喷泉、喷雾、细水雾浇灌。

因为水的比热大于混凝土的比热,所以在吸收相同的热量的条件下,两者升高的温度不同而形成温差,这就必然加大热力环流的循环速度,而在大气的循环过程中,环市水系又起到了二次降温的作用,这样就可以使城区温度不致过高,就达到了防止城市热岛效应的目的。

此外,市区人口稠密也是热岛效应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在今后的新城市规划时,可以考虑,在市中心只保留中央政府和市政府、旅游、金融等部门,其余部门应迁往卫星城,再通过环城地铁连接各卫星城。

热岛效应相关

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1.城市内拥有大量锅炉、加热器等耗能装置以及各种机动车辆。这些机器和人类生活活动都消耗大量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传给城市大气空间。

2.城区大量的建筑物和道路构成以砖石、水泥和沥青等材料为主的下垫层:

这些材料热容量、导热率比郊区自然界的下垫层要大得多,而对太阳光的反射率低、吸收率大;因此在白天,城市下垫层表面温度远远高于气温,其中沥青路面和屋顶温度可高出气温8℃~17℃·此时下垫层的热量主要以湍流形式传导,推动周围大气上升流动,形成"涌泉风",并使城区气温升高;在夜间城市下垫面层主要通过长波辐射,使近地面大气层温度上升。

3.由于城区下垫层保水性差,水分蒸发散耗的热量少(地面每蒸发1g水,下垫层失去2.5kJ的潜热),所以城区潜热大,温度也高。

4.城区密集的建筑群、纵横的道路桥梁,构成较为粗糙的城市下垫层、因而对风的阻力增大,风速减低,热量不易散失。

-在风速小于6m/s时,可能产生明显的热岛效应,

-风速大于11m/s时,下垫层阻力不起什么作用,此时热岛效应不太明显。

5.城市大气污染使得城区空气质量下降,烟尘、S02、,N0x,C0,含量增加,这些物质都是红外辐射的良好吸收者,至使城市大气吸收较多的红外辐射而升温。

城市热岛效应主要由以下因素影响:蒸发减少、城市下垫面反射率降低、能量输入,其强度影响为:蒸发减少0.05g/sm2,热输入增加120.9w/m2;城市下垫面反射率降低10%,热输入增加30w/m2;人工能量输入10w/m2,城市中总热输入增加160.9w/m2,由于受空气对流的影响,实际热输入约20w/m2,计算温升约3.5℃,这与实际比较相符。当夏季空气流通减缓时,热输入会急剧增加,由于城市蒸发系统适应性低,造成城市温度急剧上升,同时由于空调和火电厂的加速运转又会造成恶性循环,加剧城市大气温升。城市蒸发量减少也形成了城市干岛效应,造成城市上空大气稳定度升高,不易发生垂直对流,易形成近地表高温,伴生严重的空气污染(例发灰霾和光化学烟雾)。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文字形成及青铜文明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1.青铜器的出现时间:原始社会后期,繁荣时期:商朝以后。具体表现: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2.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时期:商周时期,特点: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已准确掌握了铜、铅、锡的比例。铸造技术:泥范铸造法。代表作:商朝的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

3.甲骨文: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发现者: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记载内容: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造字特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4.甲骨文的特点: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5.甲骨文的地位: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6.甲骨文的影响: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明确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7.夏商西周三代是我国的青铜时代,夏商西周的奴隶制文明也被称为青铜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如何预防眼部皱纹 眼部皱纹形成的原因

全文共 1186 字

+ 加入清单

眼部皱纹要提前来时预防,眼周的皱纹会显得一个人特别的老,那么如何预防眼部皱纹呢,眼部皱纹形成原因有哪些呢,下面来看看吧。

如何预防眼部皱纹

1、眼部按摩

眼睛周围的肌肤是比较娇嫩的,如果出现皱纹,那就说明有衰老的趋势,这个时候就应该通过按摩来缓解的。眼部的按摩有很多种,下面就介绍最常见的一种:闭上眼睛,将食指弯曲,然后把弯曲的食指放到眼睛的里侧,接着不断地往外面滑摸。这有助于加速血液循环。

2、对眼部补充水分

消除眼角的皱纹离不开对眼睛补充水分,补充水分的方式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敷面膜,面膜要选用专门去皱补水的。除了面膜之外,还可以使用眼霜,使用眼霜的时候要注意,不能用太多。

3、养颜去皱汤

除了上面的两种去眼角皱纹的方法之外,还有其他方法也是可以去皱纹的,其中就有通过营养餐来去除皱纹。常见的去皱营养餐有耳红枣汤、黑糯米补血粥、当归红枣排骨。其中耳红枣汤又被称为“穷人的燕窝汤”,这种汤能有效的去除皱纹,增加肌肤的弹性。

眼部皱纹形成的原因

1、眼部皱纹的形成主要是因为表皮组织干燥变薄,及真皮层的胶原蛋白和弹力纤维补充不足而变细,失去网状支撑力。皮肤失去弹性,遭受挤压后就不再复原,从而形成皮肤下垂、产生皱纹。如果皮脂腺的机能下降,皮脂分泌减少,皮脂膜不易形成,角质层的水分就会容易流失,使肌肤变得干燥,对眨动次数一天高达一万次的眼部,更容易产生小细纹。如果皮肤进一步下移,就产生眼袋、眼皮下垂,眼睛就变成本角眼了。

2、紫外线照射会促生眼皱纹,阳光中的紫外线是眼部肌肤老化的催化剂,会直接导致眼部血管的扩张,骨胶原和弹性蛋白纤维受损弱化,黑色素分布不均。除此之外,长期处于吸烟的环境之下,会令肤质显著下降,加速皮肤老化过程,使皱纹提早出现。

3、习惯性表情会促成个人,“性格”皱纹。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这些情绪会表现在脸上,从而对面部肌肉形成牵引。长时间的重复性动作将使肌肉形成长久性收缩,造成皱纹,比如抬头纹、眉间纹等。同时睡眠的姿势也会影响皱纹的产生,部分侧卧的人早起会发现眉间纹严重,这是皮肤重力和枕头向上的推力交汇在眉心间而形成的。还有伏案午睡,将眼睛和面部压出皱纹等。

手术可以出去细纹吗

针对比较严重的下眼袋皱纹,以上的方法都只能轻微改善,无法彻底去除,想要真正的彻底去除,还得依靠手术进行治疗。简单的一些去眼睛细纹手术,如注射玻尿酸、胶原蛋白等,这种小手术比较简单,只需通过针头注射即可,风险很低,但是缺点是维持时间短,通常在半年到一年后,又会恢复以前的样子。大一点的手术比如激光去皱、小切口除皱、拉皮除皱等,这些手术的去细纹效果会更好,但是相应的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下眼袋有细纹要注意什么

1、下眼袋有细纹要注意按时休息,不要熬夜,否则细纹会更加严重。

2、下眼袋有细纹在洗脸或卸妆时,一定要轻柔对待眼部皮肤,避免用力揉擦加重细纹。

3、避免做眼部的夸张动作,如频繁眨眼、眯眼睛等。

4、夏天出门时,要做好眼部的防晒,如涂抹防晒霜、佩戴太阳镜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尿蛋白形成的原因

全文共 2108 字

+ 加入清单

血液中常会有定量的对人类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蛋白存在。一部分的蛋白会在肾脏的丝球体中过滤进入尿液中,但又会在肾小管被吸收而回到血液中。 因此,若肾脏的机能正常,在尿液中出现的蛋白量只有一点点,但是当肾脏与尿管出现障碍时就会漏出多量的蛋白变成蛋白尿。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尿蛋白的相关知识。

尿蛋白形成原因

当肾小球、肾小管发生病变时,如各期肾炎、肾病以及高血压发生肾动脉硬化时,均可出现蛋白尿;各种细菌性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败血症等亦可出现蛋白尿;非感染性疾病,如肾结石、多囊肾、肾淀粉样变性以及休克、严重肌肉损伤、发热、黄疸、甲状腺功能亢进、溶血性贫血及白血病等,也可出现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常见于食高蛋白饮食后,精神激动、剧烈运动、长时间受寒、妊娠等,都可能出现暂性的蛋白尿,但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过+。

一般说来,持续性的蛋白尿往往代表肾脏有病变。尿蛋白的多少反映了病变程度,临床可据此作疗效观察。然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肾小球病变到了晚期,由于大量肾单位废损,使蛋白滤出减少,尿蛋白检查反而减少或消失,这并不代表肾脏病变的减轻。

尿蛋白成因分类

肾小球性

肾小球性蛋白尿(glomerularproteinuria)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通透性增高所致。是临床最多见的类型。见于多种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是由于缺血、中毒、免疫病理损伤破坏了滤过膜的完整性;或由于滤过膜电荷屏障作用减弱而致。

肾小管性

在正常情况下经肾小球滤出的中小分子蛋白质,几乎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当肾小管疾病时,蛋白质重吸收受障碍,小分子蛋白质就会从尿中排出,包括β2-微球蛋白、溶菌酶、核糖核酸酶等。由于血液中小分子蛋白质浓度很低,故此类病人尿蛋白总量一般不超过2g,有时仅10mg,也可以蛋白尿存在。

溢出性

在某些疾病中,血中小分子蛋白浓度增加,如本周氏蛋白、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若滤液中浓度超过肾吸收阈限,就可以排出,见于骨髓瘤、血管内溶血性疾病。

分泌性

尿中IgA排泄增多,见于肾小管间质性肾病;髓袢升支厚段受炎症及药物刺激时,分泌粘液蛋白(Tamm Horsfell蛋白,T-H蛋白)增多。

组织性

组织遭受破坏后可以释放胞质中各种酶及蛋白质,若分子量小,肾小球滤液中浓度超过肾小管吸收阈限,就则可自尿中排出。该项蛋白液可以直接从肾小管排出,如癌胚抗原——aFP、溶菌酶、肾小管基膜抗原等。

因此,测定蛋白质的大小及性质对临床很有意义。SDS据丙酰胺凝胶电泳的应用更有实际价值。

尿蛋白定性的临床意义

尿蛋白定性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其阳性程度与肾损害程度不一定成正比。糖尿病患者尿中持续出现尿蛋白阳性,除外泌尿系感染、原发性肾病外,应考虑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有专家认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蛋白尿呈间歇性,只在劳动或运动后为阳性反应。因此,运动后尿蛋白检验对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有一定的意义。

尿蛋白定量的临床意义:

(1)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正常参考值为10~150毫克。若在150~500毫克,为微量蛋白尿,>500毫克为临床蛋白尿。微量蛋白尿提示糖尿病肾病早期,需长期控制血糖,对逆转或延缓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有一定意义。

(2)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正常参考值200微克/分。有专家报告,糖尿病肾病有明显蛋白尿者,几乎100%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当糖尿病患者uAE30微克/分,可能是糖尿病微血管合并症防治的关键时刻。严格控制血糖后,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可逆转或部分逆转。目前,常用测定微量尿蛋白的方法是放射免疫法。

(3)尿蛋白比尿肌酐在30~300(mg/g)为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期。由于24h尿蛋白定量受到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尿量的影响,所以现在美国NKF—K/DOQI工作组亦建议用晨尿或随机尿Up/Ucr替代传统的“定时尿液收集” 的尿蛋白定量。一项新的协作荟萃分析表明,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蛋白尿(尿蛋白-肌酐比≥ 1.1 mg/mmol 10 mg/g)是普通人群中死亡危险的独立预测因素。研究结果为应用两项指标进行慢性肾病的危险评估以及定义和分期提供了定量资料。

肾脏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蛋白尿

肾脏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蛋白尿多数为良性,当其疾病治愈后,蛋白尿也就随之消失。

[热性蛋白尿] 感冒等疾病引起发烧至摄氏三十八度以上时就会出现蛋白尿。

[起立性蛋白尿] 年轻人脊椎向前弯屈压迫到肾脏血管时就会有蛋白尿的情形。如果不治疗,在三十岁前后也会自动消失。

[瘀血肾] 心脏衰竭等肾静脉瘀血时会出现尿蛋白,但瘀血消失时蛋白也会消失。

○肾脏疾病所引起的蛋白尿

每次做尿液检查就会出现蛋白时,很明显的就是患有肾脏疾病。

[肾炎] 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其一日的尿液蛋白量从少量到数十公克都有。

[肾病综合征群] 一日量尿液会出现三公克以上的多量尿蛋白。症状严重时,尿液渗出的蛋白会使血液中的蛋白浓度降低。另外,也有因糖尿病性肾症、淀粉样变性病(AJnyloidosis)、胶原病等而引起的情形。

[肾硬化症] 随着本态性高血压引起的肾硬化症,尿蛋白量会减少,多半在300毫克以下。

此外,多发性骨髓瘤、全身性红斑狼疮、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水肿病等水银中毒、铅中毒疾病,也会出现尿蛋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肥皂是怎样形成的

全文共 1118 字

+ 加入清单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肥皂配方起源于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指 幼发拉底河和 底格里斯河之间)。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的时候,人们便将1份油和5份碱性植物灰混合制成 清洁剂,那么你对肥皂有多少了解?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肥皂的相关知识。

用废油做肥皂的方法

1.原料:废油1000毫升(可以是烧菜剩下的油,但油烟机上的油好像不行)、水390毫升、氢氧化钠145克(化工用品商店可以买到,6元一大瓶)、盐满满一勺、糖满满一勺、面粉两大勺

用具:不锈钢旧锅(不能是铝锅)、搅拌器(高水娟用的是打蛋器,也可以用其他)、分装用的容器(如豆腐盒等)

2.在旧锅里加入冷水,先倒入盐,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糖。盐和糖都要充分溶解。

然后加入氢氧化钠,水会由清变浑,还有烟雾飘起来。充分搅拌后,水又慢慢变清。

注意,氢氧化钠有腐蚀性,小心不要碰到手。

3.倒入废油,一边搅拌,一边加入面粉

肥皂是怎样形成

香皂宋代时就出现了一种人工合成的洗涤剂,是将天然皂荚(又名皂角、悬刀、肥皂荚,通称皂角)捣碎细研,加上香料等物,制成桔子大小的球状,专供洗面浴身之用,俗称“肥皂团”。

宋人周 密《武林旧事》卷六《小经纪》记载了南宋京都临安已经有了专门经营“肥皂团”的生意人。

明人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录了“肥皂团”的制造方法:肥皂荚生高山中,树高大,叶如檀及皂荚叶,五六月开花,结荚三四寸,肥厚多肉,内有黑子数颗,大如指头,不正圆,中有 白仁,可食。

十月采荚,煮熟捣烂,和白面及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腻润,胜于皂荚也。除了天然皂荚,如无患子等类的植物,也流传于民间,成为一种很好的洗涤剂。

肥皂是一种羧酸的钠盐,R-CO2Na,,其中R基团一般是不同的,是各种烃基。。R-是憎水基,,羧基是亲水基。。在硬水中肥皂与Ca2+,Mg2+等形成了凝乳状物质,脂肪酸钙盐等,,即通常说的“钙肥皂”而成为了无用的除垢剂。。将软化剂加入硬水中可以除去硬水离子,,使肥皂发挥作用

我们现在用的肥皂是从工厂的大锅里熬出来的。制皂工厂的大锅里盛着牛油、猪油或者椰子油,然后加进烧碱(氢氧化钠或碳酸钠)用火熬煮。油脂和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变化,生成肥皂和甘油。因为肥皂在浓的盐水中不溶解,而甘油在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大,所以可以用加入食盐的办法把肥皂和甘油分开。因此,当熬煮一段时间后,倒进去一些食盐细粉,大锅里便浮出厚厚一层粘粘的膏状物。用刮板把它刮到肥皂模型盒里,冷却以后就结成一块块的肥皂了。药皂和一般的肥皂差不多,只是加进了一些消毒剂。

香皂一般是用椰子油和橄榄油制造,并且加进了香料和着色剂,所以有散发出各种香味和五颜六色的香皂。甘油是制皂工业的重要副产品,甘油在国防、医药、食品、纺织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用途。

相关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地球的四季是怎么形成的

全文共 2981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上的四季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对于地球的四季,很多都好奇是怎么样形成的。以下就是小编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地球四季的划分

四季是根据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来划分的。在四季的划分中,以太阳在 黄道上的视位置为依据,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 四立日为界限。但是,东西方各国在划分四季时所采用的界限点是不完全相同的。

第一种

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是以 二十四节气中的 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以二分和二至作为中点的。如春季 立春为始点,太阳 黄经为315°,春分为中点, 立夏为终点,太阳黄经变为45°,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了90°。这是一种传统的,常见的方法。

第二种

天文学分类法(即西方分类法)四季划分更强调四季的气候意义,是以二分二至日作为四季的起始点的,如春季以春分为起始点,以夏至为终止点。这种四季比我国传统划分的四季分别迟了一个半月。

第三种

为了准确地反映各地的实际气候情况,划分四季常采用气候上的方法既近代学者 张宝坤分类法,采用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并且规定:候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22℃的时期为夏季,小于或等于10℃的时期为冬季,介于10℃~22℃之间的为春季或秋季。按此标准划分四季,中纬地区季节与气候相一致,低纬地区和极地附近春、夏、秋、冬的温度变化很不明显。同时,在中纬地区,各季的长度也不一样。这就是气候四季。例如, 北京春季有55天,夏季103天,秋季50天,冬季157天。这种方法,可以结合各地的具体气候,农业,故运用较多。

第四种

气候统计法,因为一般以1月份为最冷月,因此,春季,为3,4,5月.夏季,为6,7,8月.秋季,为9,10,11月.冬季,为12,1,2月.这种四季分类法,比较适用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

浅论

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都等于全年的平均值,具有从 极大值(或极小值)向极小值(或极大值)过渡的典型特征。因此,把春分作为春季的中点,和把秋分作为秋季的中点是非常合理的;夏季里,昼最长,夜最短,太阳高度最大的是夏至那一天,该日地表获得太阳能量是最多的。所以,夏至作为夏季的中点是很合理的;同理,冬至作为冬季的中点也是很科学的。

但是,从实际气候上讲,夏至并不是最热的时候,冬至也不是最冷的时候,气温高低的极值都要分别推迟1~2个月。我国有“热在三伏”,冷在 三九”的说法。因此,把夏至和冬至分别安排为夏季和冬季的开始日期,与实际 气候能更好地对应。所以,西方四季划分更能体现实际的气候意义。 无论是我国的具有天文意义的四季划分,还是西方具有气候意义的四季划分,都是天文上的划分方法。这是因为,二分、二至和 四立在天文上都有确切的含义,都是把全年分成大体相等的四个季节,每个季节三个月,太阳在 黄道上运行90°。它们都不能反映各地气候的实际情况。通过这种方法划分的季节,就是天文四季。

天文四季是半球统一的。在半球的范围内,每个季节有统一的开始和结束的时刻,并且在半球范围内,每一地点均存在着这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是等长的。天文四季具有理论意义,气候四季具有实用价值。天文四季是气候四季划分的基础。天文四季是半球统一的。 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气候四季则是局部区域(中纬地区)统一的。天文四季的划分取决于天文现象的变化,气候四季的划分取决于气温的变化。无论哪个半球的哪个地点,都有等长的天文四季;而气候四季则在同一地点也不一定等长。这是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的主要不同之处。

看了地球的四季是怎么形成的还看:

形成地球四季的原因

地球的自转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面(黄道面)之间有一个夹角(23°26′),因此,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太阳直射到地球的位置就会发生变化,从南纬23°26′(南回归线)到北纬23°26′(北回归线)。太阳直射时,地球表面获得的热量高,气温高,为夏季;反之,太阳斜射时,地球表面获得的热量低,为冬季。当太阳直射到北半球时,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反之,当太阳直射到南半球时,南半球为夏季,北半球为冬季。太阳直射到南、北回归线时,分别为冬至(12月22日前后)和夏至(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到赤道时,分别为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区域处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因此该区域太阳总是近乎直射,故一年中从太阳获得的能量均较高,导致该区域的气温较高,一年中变化不大,该区域称为热带。热带区域,没有四季的变化,均为夏季。通常指的一年四季,主要表现在温带,也就是太阳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到南极圈和北极圈之间的区域。南极圈指太阳照射到北回归线时,太阳所能照亮的最南纬度线,即南纬66°34′(纬度与回归线的纬度互余)。同样,北极圈处于北纬66°34′。两极圈内,会出现极夜和极昼现象。显然,北半球夏季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反之,南半球为夏季时,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地球四季的变化规律

从春分经 夏至到 秋分,北半球处于夏半年,南半球处于冬半年。在此期间,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北极处于极昼, 南极处于极夜; 北回归线以北的太阳高度始终大于平均值, 南回归线以南则小于平均值。 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起于东北方的地平圈上,降落于西北方的地平圈上。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均升起 于正东方,降落于正西方。

从秋分经 冬至到春分, 北半球处于冬半年, 南半球处于夏半年。在此期间,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 极昼极夜和太阳高度,都同上述情况相反。 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起于东南方的地平圈上,降落于西南方的地平圈上。

从夏至经秋分到冬至,北半球由夏半年变为冬半年,南半球由冬半年变为夏半年。在此期间,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极昼带逐渐缩小;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极夜带逐渐缩小。 北回归线以北太阳高度一直在减小,南回归线以南则在增大。 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出升方向由东北变为东南,降落方向由西北变为西南。 秋分日由正东升起,正西降落。

从冬至经春分到夏至,北半球由冬半年变为夏半年,南半球由夏半年变为冬半年。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 极昼极夜和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上述情况相反。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起的方向由东南变为东北,降落方向由西南变为西北。

从冬至到春分和从夏至到 秋分,全球各地昼长都向平均值(12小时)接近,极昼、极夜的范围都逐渐缩小。 北回归线以北和 南回归线以南的太阳高度都在向平均值接近。 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起方向逐渐接近正东,降落方向接近 于正西。

从春分到夏至和从秋分到 冬至,全球各地昼夜长短都在向极值变化,极昼、极夜的范围都逐渐扩大。北回归线以北和南回归线以南的太阳高度也趋向极值。 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落的方向,分别向东北、东南和西北、西南移动。

由于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较复杂,所占篇幅较多,我们没有充分地说明,读者自行总结出规律来也是不难做到的。在分析的时候,最好能分成几个阶段来进行。例如,在北半球, 可以从春分到太阳直射该地算做一个阶段,再到夏至为第二个阶段,夏至以后到再次太阳直射为第三个阶段,以后可以把到冬至作为下一个阶段,由冬至到春分是最后一个阶段,太阳完成了一次回归运动。每个阶段昼夜长短、太阳高度、太阳的升落方向及正午时太阳的方向(例如,北半球夏至时,太阳在正午时位于天顶以北,冬至时则在天顶以南),等等,都有较大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雾是由什么形成的

全文共 1270 字

+ 加入清单

雾的出现以春季二至四月间较多。 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

为什么同样是雾,有的兆雨,有的兆晴呢?

这要从气象学的知识里得到解释。只要低层空气的水气含量较多时,赶上夜间温度骤降,水气就会凝结成雾。雾有辐射雾,即在较为晴好、稳定的情况下形成的雾,只要太阳出来,温度升高,雾就自然消失。对此,民间的说法是:“清晨雾色浓,天气必久晴。”“雾里日头,晒破石头。”“早上地罩雾,尽管晒稻。”人们见辐射雾,往往“十雾九晴”。便得出这些说法。

秋冬季节,北方的冷空气南下后,随着天气转晴和太阳的照射,空气中的水分的含量逐渐增多,容易形成辐射雾,因此秋冬的雾便往往能预报明天的好天气。

春夏季节的雾便不同了,它大多来自海上的暖湿空气流,碰到较冷的地面,下层空气也变冷,水气就凝结成雾了。这种雾叫平流雾。它是海上的暖湿空气侵入大陆,突然遇冷而形成的。这些暖湿气流与大陆的干冷空气相遇,自然就阴雨绵绵了。所以春夏雾预示着天气阴雨。

雾与天气的关系如此密切,故可以看雾知天气的变化了。不过,上述的关于辐射雾、平流雾的解释只是就大体情况而言的。雾与天气的关系并不如此简单,还有许多复杂的内容,因此不能生搬硬套,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也就是说,要准确地看雾知天,还要作多方面观察、分析,进行综合判断。

雾的原因相关

雾的形成:

当空气容纳的水汽达到最大限度时,就达到了饱和。而气温愈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愈多。1立方米的空气,气温在4℃时,最多能容纳的水汽量是6.36克;而气温是20℃时,1立方米的空气中最多可以含水汽量是17.30克。如果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多于一定温度条件下的饱和水汽量,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当足够多的水分子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在一起,同时水分子本身也会相互粘结,就变成小水滴或冰晶。空气中的水汽超过饱和量,凝结成水滴,这主要是气温降低造成的。这也是为什么秋冬早晨多雾的原因。[1]

如果地面热量散失,温度下降,空气又相当潮湿,那么当它冷却到一定的程度时,空气中一部分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变成很多小水滴,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就形成了雾。它和云都是由于温度下降而造成的,雾实际上也可以说是靠近地面的云。

白天温度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但是到了夜间,温度下降了,空气中能容纳的水汽的能力减少了,因此,一部分水汽会凝结成为雾。特别在秋冬季节,由于夜长,而且出现无云风小的机会较多,地面散热较夏天更迅速,以致使地面温度急剧下降,这样就使得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在后半夜到早晨达到饱和而凝结成小水珠,形成雾。秋冬的清晨气温最低,便是雾最浓的时刻。

由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在贴近地面空气层中组成的悬浮体。出现雾时,水平能见度显著降低。一般把水平能见距离低于1000米的雾称雾;而能见距离在1000米到10000 米的雾称轻雾。

雾中的水滴称雾滴,其半径多数为2~15微米 。单位体积空气中雾滴的水量总和称含水量,雾中含水量一般为0.1~1克/立方米,气温高于0℃的雾称暖雾 ;低于 0℃但仍由液滴组成的称冷雾;当气温极低时,水汽直接凝华成冰晶的称冰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龋齿是什么?龋齿的形成

全文共 1487 字

+ 加入清单

龋齿是什么?

龋齿俗称蛀牙,世界卫生组织将龋齿列为重点防止的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命”,牙疼就是这么折磨人。平时不注意口腔清洁,使得牙齿表面的细菌分解食物中的糖分,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从而导致龋齿。蛀的那部分会变黑,慢慢发展龋齿的腐蚀程度越来越大,一溜烟半颗牙齿就没有了。

早期感觉不到异常,仅发现牙面上颜色发黄或者发黑。时间久了,特别是不注意口腔卫生使食物残渣存留在牙面上,细菌可以分解食物中的糖产酸,然后逐渐腐蚀牙齿形成黑洞,如果继续往下累及牙神经的话就会引起剧烈的疼痛。龋齿的继发感染可以形成病灶,致成或诱发关节炎、心骨膜炎、慢性肾为和多种眼病等全身其他疾玻龋齿应以保健预防为主。

龋齿的形成

龋齿也被称为虫牙或蛀牙,主要是由于产酸菌属如变形链球菌等或格兰阳性球菌诱发形成的细菌性疾病。目前公认的龋病病因学说是四联因素学说,这是龋齿的形成理论依据,其中四联因素学说提及的四个龋齿的形成因素包括:细菌、口腔环境、宿主(即指寄生物,包括寄生虫、病毒等寄生于其上的生物体)和时间。其中细菌是龋齿发生的必要条件,口腔是龋齿发生环境,包括食物、唾液,牙齿是致龋微生物的宿主,时间是龋齿的形成过程。

四联因素学说研究的基本点为:当人食用致龋性食物糖时,以蔗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为主要类别,这些致龋性食物糖就会紧紧贴附于牙面,当人体分泌唾液时,唾液蛋白就会自主形成一层获得性膜。这种获得性膜的形成,不仅使得致龋性食物糖能够牢牢地固定依附在牙齿表面,而且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下,致龋性食物糖成分在菌斑深层产生酸性物质,从外到里侵袭牙齿,最后变成脱矿状态,进而破坏有机质,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产生龋洞。

龋齿四联因素学说

1、口腔环境

口腔作为牙齿的外环境,如果口腔健康,龋齿的发生可能性就会降低,如果口腔环境不佳,就会诱发龋齿形成。因此,口腔与龋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食物和唾液。

(1)唾液:在正常情况下,唾液有以下四种作用:机械清洗、抑菌、抗酸、抗溶作用。当唾液的量和质发生变化时,都可以影响龋患率。临床可见口干症或有唾液分泌的患者龋患率明显增加。如果是进行过颌面部放射治疗的患者,因为在治疗中涎腺受到放射线的作用,使得被破坏,是细菌活跃起来,从而产生多个龋牙;另一方面,当唾液中乳酸量增加,也有利于龋的发生。

(2)食物:促进菌斑基质的形成,是能量来源。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既与菌斑基质的形成有关,也是菌斑中细菌的主要能源。变形链球菌、革兰阳性球菌等细菌能利用碳水化合物(尤其是蔗糖)代谢产生酸,并合成细胞外多糖和细胞内多糖,所产的有机酸有利于产酸和耐酸菌的生长,也有利于牙体硬组织的脱矿。多糖能促进细菌在牙面的黏附和积聚,并在外源性糖缺乏时,提供能量来源。

2、细菌

因为龋齿是一种细菌性疾病,因此,细菌是龋病发生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致龋菌分为两类,一种是产酸菌属,以变形链球菌、放线菌属和乳杆菌多见,主要作用是使碳水化合物分解产酸,导致牙齿无机质脱矿;另一种是革兰阳性球菌,可破坏有机质,经过长期作用可使牙齿形成龋洞。

3、时间

这是龋齿发生的过程需要。龋病的发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从初期龋到临床形成龋洞一般需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因此即使以上三个因素同时存在,龋齿也不一定立即发生,只有经过第四个因素——时间,有足够的时间变化,才可能产生龋坏。

4、宿主

宿主因素是指宿主对龋病的易感程度。牙齿是龋病过程中的靶器官,即牙齿是致龋微生物的宿主,寄生物包括寄生虫、病毒等寄生于其上的生物体才有机会起到破坏牙齿的作用,而牙齿的形态、矿化程度和组织结构与龋病发生有直接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感冒形成的过程

全文共 2488 字

+ 加入清单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得过感冒,但是对于感冒的形成过程可能就不太了解了。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感冒的相关知识。

感冒的治疗方法

1.对症治疗

(1)休息 病情较重或年老体弱者应卧床休息,忌烟、多饮水,室内保持空气流通。

(2)解热镇痛 如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者,可选用解热镇痛药,如复方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消炎痛)、去痛片、布洛芬等。咽痛可用各种喉片如溶菌酶片、健民咽喉片,或中药六神丸等口服。

(3)减充血剂 鼻塞,鼻黏膜充血水肿时,可使用盐酸伪麻黄碱,也可用1%麻黄碱滴鼻。

(4)抗组胺药 感冒时常有鼻黏膜敏感性增高,频繁打喷嚏、流鼻涕,可选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或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

(5)镇咳剂 对于咳嗽症状较明显者,可给予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等镇咳药。

2.病因治疗

(1)抗菌药物治疗 单纯病毒感染无需使用抗菌药物,有白细胞计数升高、咽部脓苔、咳黄痰等细菌感染证据时,可酌情使用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极少需要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2)抗病毒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而且滥用抗病毒药物可造成流感病毒耐药现象。因此如无发热,免疫功能正常,发病超过两天的患者一般无需应用。免疫缺陷患者可早期常规使用。广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和奥司他韦对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缩短病程。

3.中医中药治疗

具有清热解毒和抗病毒作用的中药亦可选用,有助于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小柴胡冲剂、板蓝根冲剂应用较为广泛。

感冒的分类

1、普通感冒型: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伤风,发病季节好发于冬春季节;局部鼻咽部症状较重,如出现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咽痛等,全身症状轻或无;可见鼻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偏低或正常,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病毒分离在成人多为鼻病毒,儿童多为呼吸道合胞病毒。一般5-7天多自愈。

2、流行性感冒型: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该病起病急,有传染性,症状易变,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呼吸道症状较轻。有畏寒、高热(39-40度),全身不适,腰背四肢酸痛,乏力,头痛、头昏,喷嚏、鼻塞、流涕、咽痛、干咳、少痰。查体呈重病容,衰弱无力,面潮红,鼻咽部充血水肿,肺下部有少量湿罗音或

上呼吸道感染哮鸣音。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若继发细菌感染可有黄脓痰、铁锈痰、血痰、胸痛,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增多,病程3-5天。

3、咽炎型:发病季节好发于冬春季节;以咽部炎症为主,可有咽部不适、发痒、灼热感、咽痛等,可伴有发热、乏力等;检查时有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并有触痛;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病毒分离多为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5、咽结膜热型:发病季节常发生于夏季,游泳中传播,儿童多见;有咽痛,畏光,流泪,眼部发痒、发热等症状,病程约4-6天;咽腔及结合膜明显充血等体征;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病毒分离多为腺病毒及柯萨奇病毒。4、疱疹性咽峡炎型:发病季节多发于夏季,常见于儿童,偶见于成人;咽痛程度较重,多伴有发热,病程约1周;有咽部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表溃疡,周围环绕红晕;病毒分离多为柯萨奇病毒A。

感冒的疾病预防

本病病情较轻、病程短、为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极少数年老、体弱、基础疾病较多,尤其合并严重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者,可因严重并发症预后不良。

增强机体自身抗病能力是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好的办法。如坚持有规律的合适的身体锻炼、坚持冷水浴,提高机体预防疾病能力及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做好防寒工作,避免发病诱因。生活有规律,避免过劳,特别是晚上工作过度。注意呼吸道病人的隔离,防止交叉感染等。

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多见于冬春季节。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是病毒,少数是由细菌或肺炎支原体引起。轻症主要是流清水鼻涕、打喷嚏、稍咳、咽痛、疲乏、纳呆,可有低热,病程大约3—4天,少数持续1周以上;重症患儿可伴高热、频咳、烦躁、少数可有高热惊厥。预后一般良好,但体弱者可引起中耳炎、颈淋巴结炎、咽后壁浓肿等并发症,极少数病例可诱致病毒性心肌炎。如炎症向下蔓延可引起支气管炎或肺炎。常常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合并细菌感染。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关键:⑴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⑵平时不要穿着过多,气温变化时应增减衣服;⑶避免与患者接触,在上呼吸道感染流行季节尽量不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必要时可戴口罩或服用板蓝根、大青叶等中药预防;⑷及时治疗容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如营养不良、锌缺乏、维生素A缺乏、佝偻病。

1.避免诱因

避免受凉、淋雨、过度疲劳;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年老体弱易感者更应注意防护,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时应戴口罩,避免在人多的公共场合出入。

2.增强体质

坚持适度有规律的户外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与耐寒能力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方法。

3.免疫调节药物和疫苗

对于经常、反复发生本病以及老年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酌情应用免疫增强剂。目前除流感病毒外,尚没有针对其他病毒的疫苗。

形成感冒的过程

1、病因: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主要有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

2、诱发因素:各种可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力降低的原因,如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

3、发病机制:当机体或呼吸道局部防御能力降低时,原先存在于上呼吸道或外界侵入的病毒和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发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旁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患本病。

4、疾病影响:

⑴先天性疾病:常见的如兔唇、腭裂、先心病及免疫缺陷病等。

⑵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水痘、猩红热以及流行性腮腺炎等。此外肺结核变为常见诱因。

⑶营养性疾病:如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以及小儿腹泻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彩色雪花是怎样形成的

全文共 1650 字

+ 加入清单

下雪时的景致美不胜收,但科学家和工艺美术师赞叹的还是小巧玲珑的雪花图案。那么彩色雪花怎么形成的呢?小编告诉你。

雪花的基本形状

下雪时的景致美不胜收,但科学家和工艺美术师赞叹的还是小巧玲珑的雪花图案。远在一百多年前,冰川学家们已经开始详细描述雪花的形态了。

西方冰川学的鼻祖丁铎耳在他的古典冰川学著作里,这样描述他在罗扎峰上看到的雪花:“这些雪花……全是由小冰花组成的,每一朵小冰花都有六片花瓣,有些花瓣象山苏花一样放出美丽的小侧舌,有些是圆形的,有些又是箭形的,或是锯齿形的,有些是完整的,有些又呈格状,但都没有超出六瓣型的范围。”

在我国,早在公元前一百多年的西汉文帝时代,有位名叫韩婴的诗人,他写了一本《韩诗外传》,在书中明确指出,“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

雪花的基本形状是六角形,但是大自然中却几乎找不出两朵完全相同的雪花,就象地球上找不出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一样。许多学者用显微镜观测过成千上万朵雪花,这些研究最后表明,形状、大小完全一样和各部分完全对称的雪花,在自然界中是无法形成的。

在已经被人们观测过的这些雪花中,再规则匀称的雪花,也有畸形的地方。为什么雪花会有畸形呢?因为雪花周围大气里的水汽含量不可能左右上下四面八方都是一样的,只要稍有差异,水汽含量多的一面总是要增长得快一些。

世界上有不少雪花图案搜集者,他们象集邮爱好者一样收集了各种各样的雪花照片。有个名叫宾特莱的美国人,花了毕生精力拍摄了近六千张照片。苏联的摄影爱好者西格尚,也是一位雪花照片的摄影家,他的令人销魂的作品经常被工艺美术师用来作为结构图案的模型。日本人中谷宇吉郎和他的同事们,在日本北海道大学实验室的冷房间里,在日本北方雪原上的帐篷里,含辛茹苦二十年,拍摄和研究了成千上万朵的雪花。

但是,尽管雪花的形状千姿百态,却万变不离其宗,所以科学家们才有可能把它们归纳为前面讲过的七种形状。在这七种形状中,六角形雪片和六棱柱状雪晶是雪花的最基本形态,其它五种不过是这两种基本形态的发展、变态或组合。

彩色雪花的形成

雪花是是由小冰晶增大变来的,而冰的分子以六角形的为最多,因而形成雪花多是六角形的。这时,如果角度恰当,会产生三棱镜的效果,从而变彩色。

光的色散指的是复色光分解为单色。

光的现象;复色光通过棱镜分解成单色光的现象;光纤中由光源光谱成分中不同波长的不同群速度所引起的光脉冲展宽的现象。色散也是对光纤的一个传播参数与波长关系的描述。牛顿在1666年最先利用三棱镜观察到光的色散,把白光分解为彩色光带(光谱)。色散现象说明光在媒质中的速度(或折射率n=c/v)随光的频率而变。

雪花的家族

夏天,在高山地区,天空里经常有许多过冷水滴围绕着结晶核冻结,形成了一种白色的没有光泽的圆团形颗粒。气象学上把这种东西叫做霰,许多地方口语称它为米雪或雪霰。霰的直径一般在0.3到2.5毫米之间,性质松脆,很容易压碎。霰不属于雪的范畴,但它也是一种大气固态降水。

冰粒和冰雹

夏天,在北方平原地区,常常会遇到另外两种大气固态降水,这就是冰粒和雹。冰粒和雹是比较大的能够流淌的水滴围绕着凝结核一层又一层地冻结而形成的半透明的冰珠。气象学上把粒径不超过5毫米的叫做冰粒,把粒径超过5毫米的叫做冰雹。冰雹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危害。据记载,世界上最大的冰雹,比拳头还大,直径超过十厘米,重量超过一公斤。

霜、雨凇和雾凇

除了大气固态降水之外,地面上还经常出现另一种所渭“地表生长型”的固态降水,这就是霜、雨凇和雾凇。

这些固态降水,虽不属于大气固态降水,仅仅是水汽在地表凝华结晶和冻结而形成的。但这些固态降水,对人类的生产活动也影响较大。霜冻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它经常让农业减产。为了避免霜害,人们付出了艰巨的劳动。雨凇和雾凇对人类也并不是很友好的,它们一般在高山地带出现。在过冷天气里,微小的雨滴或雾滴碰到剧烈冷却的物体表面时,便在上面形成雨凇和雾凇。

这类固态降水的强度和规模,有时是非常惊人的,往往在一二天之内,物体迎风面上能聚结上一层一米多厚的冰壳,景色十分神异,好像童话里的意境。

雪花的形成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倒石堆的形成原因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崩塌灾害下落的大量石块、碎屑物或土体堆积在陡崖的坡脚或较开阔的山麓地带,形成倒石堆。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倒石堆的形成原因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倒石堆是指沿斜坡崩塌的物体在坡度较缓的坡麓地带,堆积成的锥形体。它的范围大多不超过几百平方米,但有时也能形成面积达10多万平方米的巨大倒石堆。

倒石堆的平面形状大多呈半圆形或三角形,有时好几个倒石堆连接在一起成带状。倒石堆的表面纵剖面坡度除与岩屑本身的休止角有关外,与岩屑下部基坡的坡度大小也有很大关系。基坡缓,倒石堆的坡度也缓。倒石堆的物质结构松散、杂乱、无层理,多孔隙。由于崩落时较大岩块受重力加速度的作用滚落到倒石堆的边缘停积,而较小的碎屑多堆积在倒石堆的顶部,但有时受气浪作用,使小颗粒岩屑的搬运距离较远。当倒石堆进一步发展时,山坡坡度也就愈趋变得平缓,崩塌作用逐渐减少,崩塌的碎屑也变小,所以倒石堆发育的后期,其表面的堆积物通常是比较细的岩屑。而倒石堆体上方的崩塌面往往是倾角很大的节理面、片理面、劈理面、层理面或断层破碎带等。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崩塌的一些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崩塌地质灾害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其他的更多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脑血栓是怎么形成的

全文共 1419 字

+ 加入清单

脑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多见于中老年人,无明显性别差异,它是由于脑血管壁本身的病变引起的。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脑血栓的相关知识。

脑血栓的治疗

进入21世纪,中华医学总会脑病学分会继续承担起研发新技术的重任,以北京德胜门脑病诊疗中心研究院等专家领导的脑病科研小组经过数十年的辛苦努力,在DNA基因提取、脑病有效治疗等重大课题取得革命性突破,形成一套完整的诊疗体系——"多维磁电三通三补疗法"。"多维磁电三通三补疗法"诊疗康复体系综合了内分泌学、基因学、分子免疫学等十来个学科,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彻底破解了脑病治疗的技术难题,更是标志着我院脑病治疗水平走在了国内前列,一举改变了我国脑病治疗史徘徊不前的局面!

1、精准检测——检测血脑屏障是否通畅。全数字彩色经颅多普勒彩超通过对血脑屏障的超微结构检测为后续治疗脑病提供关键的科学依据。

2、物理治疗——针对具体病种激活脑细胞。产生强大的激活功能,将人脑中沉睡的休眠脑细胞迅速激活。

3、中医辩证治疗——注入新营养,延长脑细胞活性。一个疗程即可看到明显的效果,全国已经有2万多例脑病患者受益。

4、权威专业的康复锻炼——缩短康复时间,防止病情复发。权威专业的康复锻炼指导及饮食 调养贯穿始终,大大缩短了患者康复时间,防止病情复发。

脑血栓是怎么形成的:

脑血栓形成一般起病较缓慢,从发病到病情发展到高峰,多需数十小时至数天。这种病常在睡眠中或安静休息时发生。一些病人往往睡前没有任何先兆症状,早晨醒来时发现偏瘫或失语,这可能与休息时血压偏低、血流缓慢有关,但也有一些在白天发病的病人,常有头昏、肢体麻木无力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前驱症状。

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硬化,由于脑动脉硬化,管腔内膜粗糙、管腔变窄,在某些条件下,如血压降低、血流缓慢或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强等因素的作用下,凝血因子在管腔内凝集成块,形成血栓,使血管闭塞,血流中断,从而使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而发病。

脑血栓形成可发生在任何一段脑血管内,但在临床上却以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的分支所形成的血栓较常见。患者表现中枢性偏瘫、面瘫及对侧肢体感觉减退。大多数病人神志清楚,头痛、呕吐者较少见,但若大脑前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主干阻塞形成大面积脑梗塞时,病情较重,常伴有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的症状。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形成,则多见眩晕、恶心、呕吐、复视、交叉性运动及感觉障碍、构音障碍、吞咽困难、饮水发呛等症状。

脑血栓的临床症状

脑血栓是常见的老年人脑部疾病,也是脑血管病常见的一种。专家提醒解说脑血栓的早期症状。

一、突然出现短暂的双目失明或视物模糊;

二、忽然失语,或吐字不清或说话困难,但“心里明白”(意识清楚)而且很快便恢复正常,不留任何痕迹;

三、原因不明的智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思考问题感到费力,工作效率降低;

四、检查出脑动脉硬化(眼底检查)或高血压,或血脂、血粘度增高,脑血流图有供血不足的改变;

五、近期出现手足麻木或软弱无力,手中拿的物品忽然落地;

六、时常头晕,有的甚至突然晕倒在地,但又迅速清醒;

七、近期曾出现记忆障碍,尤其是记忆力明显减退,乃至完全遗忘。

脑血栓的临床表现

患者发病前曾有肢体发麻,运动不灵、言语不清、眩晕、视物模糊等征象。常于睡眠中或晨起发病,患肢活动无力或不能活动,说话含混不清或失语,喝水发呛。多数病人意识消除或轻度障碍。面神经及舌下神经麻痹,眼球震颤,肌张力和腹反射减弱或增强,病理反射阳性,腹壁及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孕斑是怎么形成的 3个原因让容颜受损

全文共 785 字

+ 加入清单

如懿传正在热播,最新剧集是舒妃因为怀孕长了斑点,导致她不愿意见人,其实怀孕长斑再常见不过,好多妹子因为怀孕长斑而困扰不已,下面本网小编带大家来看一下孕斑是怎么形成的?

孕斑是怎么形成的

1.激素变化

一般来说,女生在怀孕后,体内的激素水平就会发生变化,而激素的变化会导致很多孕妈咪出现不同情况的反应。有的妈咪会像《如懿传》中的舒妃那样脸上长斑,而深浅程度则因人而异。

2.防晒没有做好!

有的孕妈咪虽然在孕期妊娠斑不怎么明显,但如果不注意防晒的话,长时间受到阳光的照射,就会加重妊娠斑,导致其变得很明显。

3.化妆品使用不当

在孕期,准妈妈所使用的化妆品一定要选择纯天然、无刺激的,如果化妆品使用不当,也会导致孕妈咪脸上长斑,不仅对孕妈咪身体不好,也会对胎宝宝造成影响。

孕斑会消失吗

1、在妊娠期间孕妇自身有很多的变化,由于色素沉着,在脸颊可呈不规则的褐色斑块或者呈蝶形分布,俗称妊娠斑,分娩后可自行消退,但是也有的不能完全消失。

2、由于孕期脑垂体分泌的促黑色素细胞激素增加,不少孕妇怀孕4个月左右的时候,脸上会有色素沉着,可呈不规则的褐色斑块或者呈蝶形分布,俗称妊娠斑,分布于鼻梁、双颊,也可见于前额部。在产后大多数可以自行消退,或者变淡,但是一般不会完全消失。

孕斑多久会消失

妊娠斑很难彻底消失,不过一般的妈妈产后半年左右,可以发现妊娠斑淡化了,也有些妈妈的妊娠纹会一直存在,这跟个人体质有关系,如果想要淡斑,需要采取一些淡斑措施,加速妊娠斑分解消失。

孕斑怎么消除

1、多吃弥核桃,猕猴桃被喻为“水果金矿”,富含食物纤维、维生素C、维生素B以及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所含的维生素C能有效抑制皮肤内多巴醌的氧化作用,使深色氧化型色素转化为还原型浅色素,干扰黑色素的形成,对淡化妊娠斑很有益处。

2、多喝补水面膜。肌肤水分多,色素被稀释妊娠斑自然会变淡,因此,想要淡斑,要确保皮肤水嫩。坚持隔天敷一次面膜,并做好基础护肤,3个月后妊娠斑会变淡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水胆水晶是什么 水胆水晶是怎么形成的

全文共 1106 字

+ 加入清单

水胆水晶是水晶的一种,这种水晶的中间有一小块水胆一样的内含物,特别的好看,相信很多人都特别好奇水胆水晶是怎么形成的,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水胆水晶是什么

水胆水晶是水晶中的珍品,可能蕴含在各种颜色的水晶之内。水胆水晶,缘于晶内蕴含水滴似动物胆囊而得名。明澈的水晶与清澈的水珠融为一色,静止观察,真难以分辨出谁是晶,谁是水。北宋科学家沈括,集平生见闻著《梦溪笔谈》,其中说到一件奇闻:“士人宋述家有一珠,大如鸡卵,微绀,莹澈如水。手持之,映日而观,则末底一点凝翠,其上色渐淡。若回转,则翠处常在下,不知何物,谓之滴翠”。据专家考证,“滴翠珠”即是水胆水晶。绀,是深青带红的颜色,微绀,为浅紫色,凭此判断,滴翠珠可能是水胆紫晶。宋人周密写的一部《云烟过眼录》,详载他平生所见的珍玩,其中有一段记述:“叶森家旧有水晶钩一,中空,有声汩汩,内有叶一支,随水倾泻。”此物亦为水胆水晶。

水胆水晶是怎么形成的

水胆水晶是水晶在形成过程中瞬间进入其中的气体、液体或石墨微粒。里面的液体是千万年前的“圣水”,气泡能在液体中流动。水胆水晶为高温水晶(β石英),其形成温度约在579℃以上,晶体大小一般仅1~5厘米,形成的二氧化硅供应不充分,晶体中有空隙,包含有水、气或其它微粒。包体中可见气泡大小从数毫米至3厘米不等,其中液体约占气泡总体积的一半。“一瓶不满,半瓶晃荡”,轻轻摇动,水珠分合,十分有趣,并常有石墨微粒漂浮水上,摇晃时上窜下跳,如同飞蚊,成为明显的标志物。

水胆水晶主要产地

含有液态包裹体的水晶——水胆水晶,是世界上罕见的宝石之一,十分珍贵。世界上出产水胆水晶的国家有巴西、美国、前苏联、马达加斯加、赞比亚、纳米比亚和印度。

中国的水胆水晶发现于云南元阳的花岗伟晶岩型的宝石矿床中,河南商城地区、辽宁、内蒙古、新疆等地亦发现有水胆水晶。

水胆水晶怎么保养

1防磨擦、防刻划:不要和其他饰品一起放置或佩戴,避免相互碰撞磨擦造成裂痕和划痕。

2防碰撞、防摔:打水晶表面光亮如镜,应尽量避免汗渍、油垢尘埃沾染而失去光泽。每次佩戴首饰后,可用性质温和的肥皂水及软毛刷轻刷,这是最简单方便的清洁方法,也可用清水轻轻冲洗首饰。清洗后的首饰,放在不含棉绒的毛巾上风干。大型摆件可以放在―个安全的地方,如果上面有灰尘,可用不含绒毛的布料轻拂除尘,也可用水直接冲洗,然后放在阴凉的地方自然晾干。水晶的硬度高脆性也大,不能用力撞击它或使之从高处跌落,也不要重压,以免碎裂。在搬运大型水晶摆件或器皿时,应抓紧水晶的底座或整个水晶摆件,不要只抓水晶的顶部和外延部位。

3防腐蚀:水晶的性质其实是很稳定的其他伴生矿物的性质会发生改变以应避免与强酸、强碱及其他化学腐蚀性物品的接触,否则这些化学物质就会沿着裂纹腐蚀水晶或其他矿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超大质量黑洞是怎么形成的

全文共 3177 字

+ 加入清单

十几年前,天文学家首次发现来自一个超大质量黑洞的X射线准周期震荡信号——“黑洞的心跳“。十几年后,当天文学家再次有机会观测这个黑洞时,发现这个信号仍在持续。这项研究工作由国家天文台高能天体物理团组主导,合作者包括英国杜伦大学研究团队,相关成果6月10日发表于《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

这个特殊的黑洞被命名为RE J1034+396,是一个距离地球6亿光年,具有2百万个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2007年,科学家们利用欧洲宇航局的XMM-牛顿卫星,首次发现这个黑洞的X射线辐射具有一小时左右的周期性震荡信号。2011年以后,由于该黑洞的视线方向离太阳太近,对其心跳信号的监测也停止了。直到2018年,科学家们再次有机会对这个黑洞开展观测。研究团队向欧洲宇航局和美国宇航局申请使用XMM-牛顿卫星、“核光谱望远镜阵列”卫星和“雨燕”卫星,对RE J1034+396开展联合观测,并于2018年10月顺利完成了所有观测任务。经过详细的数据分析,该团队最终确认,RE J1034+396的X射线震荡信号仍然存在,并且比10年前更强了!这是目前观测到的超大质量黑洞心跳信号的最长持续时间。

宇宙中存在大量的具有百万至上亿个太阳质量的黑洞。电影《星际穿越》里的“卡刚图雅”黑洞就是这样一个大黑洞。漂浮在星际空间中的物质会被黑洞的引力所俘获,在逐渐落入黑洞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个圆盘状的结构,并在黑洞周围很小的空间里释放大量的能量,从而产生很强的高能辐射,比如X射线。但是,这种高能辐射的周期性重复信号却极少被发现。这种信号的周期携带了关于黑洞视界附近的物质尺度和结构的关键信息。

据了解,目前已知的一个能够产生类似心跳信号的黑洞,是一个位于银河系旋臂内,被称为GRS 1915+105的小黑洞。该黑洞的质量仅为12个太阳质量,正快速地从其旁边的一颗恒星吸收物质,并以67赫兹左右的“心率”产生X射线心跳信号。通过简单的质量对比,科学家们估算了RE J1034+396的“理论心率”,发现和“实测心率”很一致。

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金驰川研究员表示:“这个心跳信号非常美秒!它首次证明来自超大质量黑洞的这类周期性信号可以长期保持稳定,并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研究其物理机制和起源的重要线索和绝佳机会。RE J1034+396也可以成为我国下一代X射线天文卫星,比如爱因斯坦探针等卫星的重要观测目标之一。

目前,该研究团队正对多颗卫星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对该心跳信号的性质有更多了解,并与银河系内的小质量黑洞作对比,从而获得对黑洞视界附近的物理过程的更深刻理解

天文学家有了一个新模型来描述这些无法想像的原始宇宙怪兽的起源。

超大质量黑洞——一个质量可达数亿至数十亿个恒星的天体——是现代天体物理学最深奥的秘密之一。它们潜伏在大多数大型星系的核心位置,包括我们的银河系。鉴于黑洞在宇宙中无处不在,所以它们在宇宙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很可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们的质量究竟是如何变得如此之巨大,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全世界的理论物理学家。

哈勃望远镜所揭示的我们的宇宙

来源:NASA; ESA; G. Illingworth, D. Magee, and P. Oesc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R. Bouwens, Leiden University; and the HUDF09 Team

最合乎情理的解释——这些可怕的东西在过去的数十亿年里通过吞噬大量的气体来获得如此大的质量——这个想法如今也被认为是错误的。最近的观测发现,仅仅在大爆炸8亿年之后,拥有数十亿太阳质量的黑洞就存在了。所以,这就出现了一些谜题:它们是如何那么迅速地变成那么大质量的?大多数天体物理学家认为,超大质量黑洞肯定是起源于小的“种子”黑洞。他们只是在一个种子有多小这个问题上没有达成共识。一种较为传统的理论思想认为“种子”黑洞应该很大——有可能达到数千至上万个太阳质量;而另一种理论则认为“种子”可能很小——有可能不及一百个太阳质量。

两个阵营都认同的一个事实是,黑洞是贪婪的捕食者:只有在它旁边有物质开始堆积之后,引力才能把如此多的气体塞进它的胃里,形成又白又热的圆盘,这些圆盘发出强辐射并且把再次即将到来的气体推向远方,这就有效地切断了黑洞的食物供应。这个极限叫做爱丁顿极限,并且它被认为是严重阻碍任何黑洞吞噬物质和膨胀的原因。用这种小种子模型的好处就在于,这些次中重量级黑洞相对好形成;缺点是当黑洞从次中重量级迅速变为超重质量级时,必须更多地考虑到爱丁顿限制,并且需要依靠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来避开它的局限性。相比之下,大种子模型,更符合给超大质量黑洞一个巨大质量的开始以避开大量吞噬气体所带来的爱丁顿极限——但是它们的质量越大相应地就越难以形成。巨大的气体云不仅可以坍塌形成大质量黑洞,还能破碎成团块,这些团块会形成行星团,而非大质量黑洞。

无论支持大种子模型还是小种子模型,“都有很多理论尝试去解释超大质量黑洞的形成和存在,然而它们都不能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东京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吉田直树说。吉田直树是大种子的理论的支持者,他在发表于《自然》杂志的最新研究中揭示了他们是如何使早期宇宙产生并形成数量巨大的超大质量黑洞。他的“合理解释”是在宇宙爆炸后,用高速流动的气体作为黑洞质量迅速增长的关键催化剂。具体来说,它是依赖于急速上升的气体和暗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暗物质是一种神秘无形的物质,它似乎是星系之间的引力胶。

图片为电脑模拟的,一个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

形成一个黑洞

吉田教授和他来自于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和德国图宾根大学的合作者一起,运用电脑模拟技术,通过赋予程序关于宇宙学的参数(例如暗物质的密度)并重新创造了早期宇宙的条件,这些参数是天文学家们从早期宇宙组成的测量数据中计算出来的。吉田教授说“我们将尝试使这个模拟状态尽可能的接近我们实际观察到状态并且使模拟宇宙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演变。”

根据这个团队对模拟宇宙的研究,在宇宙中的某些地方,来自暗物质的能量会使高速流动的气体中的原始氢和氦在大爆炸中留下。在爆炸之后,研究者们最近发现,这些早期的气体在一些地区加速并达到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速度—或者像吉田教授那样称它是“超快风”。吉田教授说“你可以这样设想,你很难捕捉到它们,因为这种气体移动的很快。”他说,当你把手放在消防管的喷口处,你的手会被那股力冲回来。“唯一能够使这种超强风停止的方法是创造出足够强的引力。”他这样说道。这些研究者们在早期宇宙中每隔三十亿光年的广阔区域中计算了这股引力,那里有足够量的暗物质提供引力来将这些气体收入囊中——就像有足够的力量使消防管道里的水向相反的方向推回去一样。作用在气体和暗物质之间的引力形成了一团巨大的气体云并且会阻止小行星的形成。

这片气体云非常庞大,质量相当于200万个太阳,并且正以310千米/秒的速度在宇宙中高速飞行,预计在3000万年后与银河系相撞

来源:Netease

这种模拟气体之后塌缩成一个巨大的星体,这个星体之后继续吞噬更多的气体直到它达到太阳质量的三万四千倍。这个假想的大质量恒星只有在其成分只有氢和氦的情况下才能存在——在任何恒星发生超新星爆炸以前,会围绕着早期宇宙的两种元素气体产生更重的元素,例如碳,氮和氧。之前曾经有人提出过大质量恒星的想法,但是这是第一个来模拟出它的团队。“我们的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这种现象确实发生了,并且这种巨大的星体确实可以形成”吉田教授说。当星体达到一定的质量后,会发生坍缩,超大质量的黑洞种子由此产生;他说“黑洞种子就这样理所当然的产生了,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这是最终的答案,至少是黑洞起源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这个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