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海洋生物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海洋生物问题。

分享

浏览

3551

文章

46

海洋生物有哪些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海洋中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不同的环境,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结构,以及各种群数量、个体大小、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等都很不同。海洋生物分布的格局是与海洋环境相互作用、协调进化的。一般常按生活方式将海洋生物分为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和底栖生物3类。

浮游生物

无游泳能力或游泳能力弱,悬浮于水中随水流移动,包括细菌、浮游植物(如硅藻、甲藻等)和浮游动物(如水母、腹足纲软件动物的翼足类、异足类,许多海洋动物的幼虫等)。

游泳生物

指那些具有发达的运动器官而游泳能力强的动物。包括鱼类、哺乳动物(如鲸、海豚、海豹)、爬行动物(如海蛇、海龟)、软件动物(如乌贼、章鱼)和一些大型虾类(如对虾、龙虾)等,它们的游泳能力、速度和方式也有很大差异。

底栖生物

生活在海洋水域底部和不能长时间在水中游动的各种生物,包括底栖植物(几乎全部大型藻类和红树等种子植物),底栖动物(海绵、腔肠、环节、线形、软件、甲壳、棘皮、脊椎等门类均有底栖种)。

海洋生物有哪些

海洋哺乳动物,我国现有各种海兽39种。如:各种鲸类、海豚、海豹、海狮、儒艮等。海洋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是体被角质鳞片,在陆上繁殖的变温动物。海洋鸟类,海洋鸟类的种类不多,在中国海共记录了183种海鸟。如红喉潜鸟、黑脚信天翁、海燕、小军舰鸟、海雀、白鹭、海鸥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海洋生物怎么画

全文共 18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生活的地球大部分都被海洋所覆盖,在海洋里生存有大量的生物,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海洋生物是怎么画的吧。

操作方法

1

首先我们画出一个形状作为水母的头部轮廓图形,如图所示:

2

在水母的头部轮廓上面画出两个圆形作为水母的眼睛轮廓图形,如图所示:

3

在水母的眼睛轮廓内再画出水母的眼珠,然后在画出水母的嘴巴,如图所示:

4

最后在水母的身体下面我们再画出水母的触角,这样海洋生物水母我们就画好了,如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海洋生物简笔画

全文共 280 字

+ 加入清单

海洋生物笔画小海马画法的步骤:先画小海马头部和背部,再画出肚子硬壳,接着画小海马嘴巴和舌头,再画个翅膀,最后画头冠,再画眼睛和眉毛。

工具/材料

白紙、黑白铅笔。

操作方法

1

先画头部和背部轮廓,注意线条要流畅,要一气呵成,不要断续。

2

画出小海马的肚子硬壳,注意每个肚子硬壳的面积不是一样大的,不是直线,是用弧线表现。

3

画小海马的嘴巴和舌头,注意嘴巴不能画短了。舌头要细心地画,不能模糊地表现。

4

画小海马的翅膀,注意线条要有变化,不要规则地排列。

5

画头冠,再画眼睛和眉毛。画眼睛的时候要有眼黑和眼白,眼白要靠上。

特别提示

画小海马的时候,要注意线条的流畅,弧度不能太大了,线条的排列要有变化和要注意走向。

展开阅读全文

被称为“打孔巨匠”的海洋生物是什么

全文共 380 字

+ 加入清单

A.韦德尔氏海豹

B.小海螺

答案:韦德尔氏海豹

韦德尔氏海豹出没于海冰区,并能在海冰下度过漫长黑暗的寒冬。它靠锋利的牙齿,啃冰钻洞,伸出头来,进行呼吸,或钻出冰洞,独自栖息,少见成群现象,号称“打孔巨匠”。

韦德尔氏海豹,又称威德尔海豹、威氏海豹或威德尔氏海豹,是海豹科下韦德尔氏海豹属的唯一种动物。韦德尔氏海豹,又称“僧海豹”,是一种极古老的生物,因而有“活化石”之称,它们曾被记载于亚里士多德的书中,也是哥伦布在“新大陆”最先看到的海豹。韦德尔氏海豹曾经遍布太平洋、加勒比海及地中海,现今世界上大约只有75万头。

韦德尔氏海豹命名

韦德尔氏海豹(拉丁文学名:Leptonychotes weddellii),又名威德尔海豹、威氏海豹或威德尔氏海豹,是海豹科下韦德尔氏海豹属的唯一种动物,由一位英国的南极的航海探险家詹姆士·威德尔(James Weddell)所命名。

展开阅读全文

海洋污染对海洋生物的危害有哪些?具体是什么?

全文共 315 字

+ 加入清单

海洋污染会对海洋生物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会严重影响到海洋生物的基本生命活动和生殖繁衍,甚至会导致某些海洋生物灭绝。

海洋污染通常是指人类改变了原有的海洋状态,致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海洋的面积辽阔,储水量巨大,长期以来都是地球上最为稳定的生态系统,随着世界工业的不断发展,海洋污染也是日渐严重,其中局部海域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而且有持续扩展的趋势。

海洋污染是由有害物质进入海洋环境而造成的污染,不但会危害到海洋生物,还会危及到人类的健康,妨碍捕鱼以及海上的活动,同时还会损坏海水质量和环境质量等等。海洋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多、持续性强、扩散范围广,而且难以控制,其中污染源主要有陆源污染、船舶污染、海上事故、海洋倾废以及海岸工程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海洋生物有哪些 海洋生物有多少种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海底总共拥有的生物就已经达到210。目前已知的海洋生物早就已经有了将近21万种,预计的数量可能是远远超过这个数字的10倍以上。

鲨鱼是不是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会拥有着成千上万的品种,其中出现几率比较高的就是鲨鱼。鲨鱼也会呈现出一种长纺锤形,头部两侧就会有鳃裂,牙齿比较尖锐,群体比较凶猛,绝大部分都是以群体活动为主。鲨鱼其实就是一种体内受精动物,幼小的鱼在雌性鲨鱼腹部就会逐渐的孵化,然后进入到生长的阶段。

龙虾是不是一种海洋生物

这也是一种海洋生物,有着比较粗大的胸部,外壳相对比较坚硬,身体的长度基本是在30厘米左右。龙虾在第1年出生之后还会经历无数次的换壳,而一些生长比较成熟的龙虾,大概是三年的时间更换一次壳。龙虾会有一些独特之处,比如龙虾的牙齿是在胃里面生长,嘴巴里面却没有牙齿,这就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现象。

海参还有海蛇是不是海洋生物

这两种都是海洋生物,在全世界范围内里面大概会有900多个海参品种。在我国范围内只有140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刺参和梅花参。刺参这一种出现的几率就会比较高,基本都是出现在黄海又或者是渤海内。海蛇也是一种海洋性生物,这其实就是一种眼镜蛇科。根据潜水的时间也可以分成三种,一种是深水海蛇,一种是潜水海蛇,还有一种是水栖海蛇。其中潜水海蛇大概只能够潜水30分钟,深水海蛇大概是潜水两个小时。水栖在水里面就可以自由的活动,没有什么太多的限制性,可以选择任意的游玩。这一些海蛇基本上是没有毒性的,并不需要过于的担心。

展开阅读全文

海洋生物科普知识

全文共 3395 字

+ 加入清单

提到海底世界,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神秘。从海平面到海底都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你了解过这些海洋生物吗?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海洋生物科普知识,方便大家学习了解。

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一、我国海洋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广阔的海域面积、复杂的地形、变化多样的理化条件,使中国海呈现出很高的生物多样性。经过几十年来海洋科技工作者的调查研究,已在我国管辖海域记录到了20278种海洋生物,约占全世界海洋生物总种数的10%。

我国海域的海洋生物,按照分布情况大致可以分为水域海洋生物和滩涂海洋生物两大类。在水域海洋生物中,鱼类、头足类(例如我们常吃的乌贼,也叫墨鱼)和虾、蟹类是最主要的海洋生物。其中以鱼类的品种最多,数量最大,构成了水域海洋生物的主体。分布在我国滩涂上的海洋生物种类共有1580多种。其中以软体动物(如贝类等)最多,有513种,其次是海藻358种,甲壳类(主要是平常我们所说的虾、蟹)308种,其他类群种类很少。

我国的海洋生物种类具有以下特点:

1.海洋生物种类比淡水多,比陆地少。例如,中国已经记录3802种鱼,海洋就占了3014种,淡水仅752种,两种生境共有的18种。

2.海洋生物种类(无论是水域海洋生物还是滩涂海洋生物)分布由北向南逐渐增多。如在黄海共记录海洋生物1140种,东海4167种,南海5613种。

3.海洋生物种类以暖水种居多,广分布种和暖温种其次,冷温种很少。

二、舟山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舟山海域地处亚热带,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是南北多种水系和海流的交汇处,海水温度盐度及其它理化因子非常适于各种海洋生物生长繁殖,也孕育出了闻名全球的舟山渔场。海域中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尤其多种水产资源的蕴藏量、生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1.鱼类资源:共有鱼类365种,蕴藏量为全国之冠,其中经济价值较高和常见的有30~40种。主要鱼种大体可分以下4种生态类型:

(1)回游性鱼类:传统的高经济价值的种类,如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鲳鱼、鳓鱼、鲥鱼、鳗鱼、马面鲀等。

(2)近岸性鱼类:一生栖息于海岛近岸浅海水域,如沙丁鱼等。

(3)河口性鱼类:常年栖息于河口附近的浅盐海域,如鲈鱼、梭鱼、黄枯鱼等。

(4)岩礁性和底栖性鱼类:栖息于岛礁周围或海底,如真鲷、石斑鱼、鳐类等。

2.虾蟹资源:有虾类69种,蟹类11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有中国毛虾(俗称糯米饭虾)、哈氏仿对虾(俗称滑皮虾)、鹰爪虾(俗称沙虾)、日本对虾(俗称竹节虾)和三疣梭子蟹等。

3.贝类资源:种类繁多,已鉴定有134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有10余种。主要品种有泥螺、彩虹明樱蛤(俗称海瓜子)、长竹蛏、泥蚶、贻贝、牡蛎、疣荔枝螺(俗称辣螺)等。

4.头足类资源:常见的有12种。主要有曼氏无针乌贼(俗称墨鱼)、中国枪乌贼(俗称踞贡)、太平洋褶柔鱼(俗称鱿鱼)和蛸类(即章鱼,其中部分品种俗称石吸、望潮)等。

5.藻类资源:品种丰富,已鉴定大型海藻有154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有20余种。如浒苔(俗称苔条)、紫菜、海带、石花菜等。

三、舟山“四大海产”资源

舟山素有“东海鱼仓”之名,海域内盛产鱼、虾、贝、藻类等海产品达500多种,其中的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一度为舟山渔场捕捞量最多的资源群体,占当时全国海洋捕捞总产量的70~80%,被统称为舟山“四大海产”。

1.大黄鱼:又名大黄花鱼(秋季捕获的可称桂花黄鱼),属于暖温性近海集群回游鱼类,主要栖息于80米以内的沿岸和近海水域的中下层。

舟山群岛海域是大黄鱼的主要产地之一,历史最高年产量达到13.2万吨。每年立夏前后,大黄鱼集群回游到大戢洋、岱衢洋、黄大洋及大目洋、猫头洋等海域进行产卵,因而形成了夏季大黄鱼汛。鱼群产卵时会发出哧哧的叫声,渔民常把耳朵贴在船板上聆听,来判断出鱼群的大小和密集程度,以及鱼群的深浅,然后进行捕捞。夏汛时节,待渔船归港,野生大黄鱼在码头上便堆积如山,只要和渔民说一声,就可以拎一尾大黄鱼回家。

2.小黄鱼:又名黄花鱼,属于暖温性近海底层结群性回游鱼类,主要栖息于泥质或泥沙底质的海区。每年春分至立夏之间,小黄鱼来舟山渔场作产卵回游和索饵回游,形成春季小黄鱼汛。春汛期间,渔民主要在嵊泗渔场至鱼山一带的海域以及佘山渔场一带捕捞到大量的产卵鱼群。历史上渔获产量最高的是1965年,仅嵊泗县的总产量就达到4166吨,70年代初还维持在近3000吨的年产量。

3.带鱼:因其身体扁长形似带子而得名,属于温暖性集群回游性鱼类,主要分布在外海高盐水系和沿岸低盐水系交汇的混合水区。

带鱼在各种经济鱼类中产量最大,我国沿海均产之,而舟山海域产的为最多且最佳。每年的秋末冬初,带鱼会自北向南进行越冬洄游,途经嵊泗海域的嵊山渔场并作长时间的索饵逗留,因此形成较旺的冬季带鱼汛。汛期从立冬开始,到翌年惊蛰结束,历时三个多月,这个时节的渔获的带鱼,是又多又好。

4.乌

贼:又称墨鱼,但并非鱼类,是一种暖水性回游的`软体动物,冬季栖身于较深海区,春夏季游向近海岸礁区进行产卵繁殖。

舟山海域所产的乌贼主要为曼氏无针乌贼,其乌贼骨的后端无尖锐的骨针。每年春夏之际,乌贼回游至舟山群岛中街山一带海域产卵,在嵊山渔场形成了夏季墨鱼汛。由于它的汛期与大黄鱼相同,便有了“大水捕黄鱼,小水拖墨鱼”的说法。作为舟山渔场曾经最丰富的渔业资源之一,最高年产达6万吨。

海洋生物科普知识

1、雄性也能生宝宝?

海马,地球上唯一一种由雄性生育后代的动物。

雄海马的腹部、正前方或侧面长有育子囊。期间,雌海马把卵子释放到育子囊里,雄性负责给这些卵子受精。雄海马会一直把受精卵放在育子囊里,直到它们发育成形,才把它们释放到海水里。

2、竟然有动物吃掉自己的脑袋?

海鞘,找到一块好的岩石后,海鞘就不需要再用大脑来帮助它找寻栖息地了,因此它就会把大脑吃掉!这样做能够减少它的能量需求,它就不再需要摄入这么多卡路里了。

它们最初的生命形态只是游泳的幼虫,类似于蝌蚪。起初它们会依附在岩石表面生长,然后会经过变形,变得像是一个小小的袋子一样的生物。但是,它们吃自己的行为并不血腥,而只是“回收”自己有用的`器官。

3、动物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生活在美国新英格兰地区和加拿大的盐碱滩的一种通体碧绿的海蛞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可生成植物色素叶绿素的动物。

同植物一样,海蛞蝓的叶绿体借助叶绿素将阳光转化为能量,因此就没了通过吃食物以获取能量的必要。

3大最怪异海洋生物

剑吻鲨(goblinshark):这是一种深海生物,拥有锋利的牙齿。幸运的是,这种鲨鱼对人类几乎没有威胁,因为它们大多数都吃海底鱼类。据悉,剑吻鲨分布在全球各大洋中,从墨西哥湾到日本海都能找到它们的存在。

勃氏新热鳚(sarcasticfringehead):这可能是最可笑的名字,但这种凶猛的小鱼却不可笑。它们以大嘴闻名,有极强的领土意识。这种鱼善于伏击,猎物包括甲壳动物。勃氏新热鳚原产于美国南加州和墨西哥的巴哈(Baja)。

水熊(waterbear):这是世界上最坚韧的生物。这种水栖微生物被归类为极端微生物,意味着它们能在地球上大部分生命无法生存的环境中生活。它们的寿命可达200年。

蜘蛛蟹(spidercrab):这是外貌最奇特的生物之一。它的身体上有许多触手,而且有8条腿,还有2条长长的爪臂。通常,在英国南部和西海岸的沙子中容易发现蜘蛛蟹的踪迹。

博比特虫(bobbitworm):生活在温暖海域,平均体长为1米,最长可达3米。博比特虫将自己长长的躯体埋在泥沙中捕猎,用5条触须探索猎物。由于其牙齿锋利,加上攻击速度快,猎物常被其切为两半。

有哪些种类的海洋生物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物种的有儒艮、中华白海豚、中华白鲟、红珊瑚、库氏砗磲、多鳃孔舌形虫、黄岛长吻虫、鹦鹉螺、短尾信天翁、白鹳、黑鹳、玉带海雕、白尾海雕、白腹军舰鸟。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物种的有斑海豹、北海狮、北海狗、长须鲸、座头鲸、黑露脊鲸、灰鲸、江豚、蠵龟、绿海龟、玳瑁、太平洋丽龟、棱皮龟、黄唇鱼、松江鲈鱼、克氏海马、文昌鱼、虎斑宝贝、冠螺、大珠母贝、鹈鹕、鲣鸟、海鸬鹚、黑颈鸬鹚。属于国际性保护的生物种类有鲸类、大砗磲以及珊瑚礁生态系和数十种鸟类。

目前正在考虑需要增加保护的珍稀物种有海豆芽、酸浆贝、中国鲎、龙虾、海马、半索动物(柱头虫类、舌形虫类)、散触毛虫、椰子蟹、海蛙和金丝燕等。

朋友们当你们遇到这些受保护的动物以后应当做些什么呢?可千万别忘了这些动物是我国海洋生物中的“国宝”呀!

展开阅读全文

古代最大的海洋生物

全文共 1937 字

+ 加入清单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神秘的海洋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生物,古代的海洋还没被大面积开采,那个时候最大的海洋生物是什么呢?下面由小编整理关于古代最大的海洋生物的介绍,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吧。

古代最大的海洋生物—沧龙

沧龙(Mosasaurus)--中生代海洋中最大的顶级掠食者。虽然它的历史很短(从陆地上的崖蜥进化而来,在白垩纪中晚期才出现并且迅速繁衍,随后和恐龙一起灭绝),但却一路平步青云,把比它历史早远得多的海洋爬行动物赶尽杀绝。 它生活于白垩纪的马斯特里赫特阶(约7000万至6500万年前)的海洋中,分布于世界各地。第一具化石于18世纪末期在荷兰默兹河附近的白垩岩层中被发现。曾经被归类于鳄形超目的卡普林鳄,也是沧龙属的一个次异名。 沧龙的德文意思是“默兹河的蜥蜴”,是沧龙科的一个属。它们是群肉食性海生爬行动物,拥有巨大的头部、强壮的颚与尖锐的牙齿,外形类似具有鳍状肢的鳄鱼。

目前已知最小的 沧龙类是Carinodens belgicu,身长3到3.5米,可能生活于岸边的浅海,用它的球根状牙齿捕抓软体动物与海胆为食。体型较大的沧龙类似 霍夫曼沧龙,体长可达19.8米,重25吨。

头部:比起其他的沧龙类生物,沧龙的头部更加强壮,由于下颚骨头间的 关节紧密,因此沧龙无法像早期沧龙类(例如 海王龙)般将猎物整只吞下。沧龙的牙齿锐利呈 圆锥型,弯曲呈倒钩状,双颚在咬合的同时产生巨大扭力可将猎物拦腰咬断。另外其上颚内部还有一圈内齿用于拖拽食物。科学家推测,沧龙应该是将猎物咬断或撕裂为适当尺寸再吞下,其进食方式类似科莫多巨蜥,只是要血腥的多。

沧龙视觉很弱,但是嗅觉和听觉非常发达。它们从祖先那里继承来的舌头依旧是主要的嗅探器官;它们的耳朵构造特殊,可以把声音放大38倍。科学家由其头部化石推定,沧龙利用上颚侧面与吻部的一组神经侦测猎物发出的 压力波,以此确定目标的准确位置,就像今天的 虎鲸利用 声音定位一样。

肺:沧龙用肺呼吸,一次换气可以在水中停留很长时间。

尾部:沧龙的身体呈长 桶状,尾巴强壮,具有高度流体力学性。它的前肢有五趾,后肢有四趾,四肢已演化成鳍状肢,前肢大于后肢,短粗而有力的鳍肢使它可以在水中迅速改变方向,敏捷大大增加。其尾部达到身长的一半,为宽阔平坦的竖桨状,尾椎骨上下都有扩张的骨质椎体,组成了强力的游泳工具。科学家推测,它的行进方式类似于现代的 鳄鱼在水中的游泳方式,尾巴像鞭子一样左右摇动,最高速度可能达到30英里/小时(约48.3公里/小时)。这种游泳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极快的速度,但是不利于长时间的高速追逐,因此,沧龙是利用隐匿与爆发力猎食的好手。

在约8500万年前,美国的堪萨斯荒原是西部内陆海的海底,是沧龙的领地。那个时候气候更温暖,没有极地冰盖。地球表面80%以上都被海洋所覆盖。

到了19世纪30年代末,一种巨兽的骨骼第一次在北美被发现,这就是沧龙之谜的开始。最早发现沧龙化石的人以为那是 鲸鱼化石的一部分,或是一条 鳄鱼,不然就是是巨型 蜥蜴的两颚部分。甚至有人认为它是被中世纪骑士杀死的一条“龙”。最后,一位法国生物学家把它命名为“沧龙”,意为默兹河爬行动物(第一次发现的地址)。

之后,人们渐渐发现,在全球的每个角落都找到了沧龙骨骼化石。由此诞生了一个结论:沧龙曾经称霸整个地球。随后,科学家们揭露了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这个海洋头号霸王实际上来自于陆地:一种不起眼的陆地蜥蜴。然而在数百万年的时间里,它们从90厘米的小蜥蜴,长成了21米的巨大沧龙。

这种海洋掠食王者的 祖先来自陆地,只是一种小型蜥蜴——崖蜥。

它们的进化历程一直是个谜,直到1989年 达拉斯蜥蜴化石的发现,使得沧龙与其祖先之间失落的演化环节得以合理连接。古海岸蜥推测生存于距今9500万年前,一直面临陆地上的恐龙的威胁,于是它们逃入海洋。

300万年后演化成达拉斯蜥蜴。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它们的脚趾变成蹼足,所以再不能在陆地上行动了。600万年的时间,又使他们从一米长的小蜥蜴,变成了21米的巨大沧龙。

沧龙的发展过程证明了即使在演化中,时机还是最为重要的。浅海水域中温暖的海水创造出丰沛的食物来源,造就了最完美的生存环境。这种 蜥蜴在海中开始了它们成就 海洋霸主的进化之路。

海洋中食物充沛,但是竞争激烈。沧龙最主要的食物有 金厨鲨、 海龟、 菊石、 薄片龙等。金厨鲨是远古鲨鱼的一种,体长可达到8米,是兼具速度与耐力的中型掠食者。沧龙的体型在演化中逐渐变得庞大,性格愈发凶猛,科学家推测,一只成年沧龙可以对抗几只金厨鲨。在8200万年前,金厨鲨灭绝。

沧龙是中生代所有海洋生物当中最成功的掠食动物。它们在10万年的时间里将竞争对象(也就是以上它的食物)赶尽杀绝,最终成为远古海洋的 霸主。

展开阅读全文

海洋生物发光的原因

全文共 899 字

+ 加入清单

海洋生物是指海洋里的各种生物,包括海洋动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其中海洋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各种螺类和贝类。有脊椎动物包括各种鱼类和大型海洋动物,如红海星,鲸鱼,鲨鱼等。

海洋生物发光原因

陆地生物中发光的很少,只有萤火虫等少数几种,而海洋生物从细菌到鱼类,几乎所有的门类都有会发光的种类。那么,海洋生物为什么要发光呢?

先从单细胞藻类说起。拉丁美洲波多黎各岛有个著名景点“荧光海湾”,晚上你坐船穿过红树林进入海里,只要用手搅动,水面上就会发出暗暗的荧光,搅得越快荧光就越多,连船开过的地方留下的也是一条发光的船迹,这就是单细胞植物甲藻发出的光。甲藻为什么要发光?科学家推测是为了防御:甲藻的天敌是桡足类节肢动物,也就是平时说的鱼虫或者水蚤,突然发光可以吓退它们,或者用光线把更大的动物引来,先把桡足类动物吃掉。

这种“发光退敌法”是海洋生物的常用招数,并不是甲藻的专利。棘皮动物门的蛇尾类也是这样:你突然碰它,它的腕上就会发光,以吓退来犯之敌。发光的另一种功能是误导敌人,比如:有的鱿鱼腹部发光是一种伪装,目的是和周围海水的光线相似,避免被敌人发现;有的鱿鱼在触足的末端发光,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放弃发光的触足以误导来敌,用“壮士断腕”的办法逃生。

当然,海洋生物发光不但是为了保护,有的把发光作为诱饵,吸引猎物上钩,这是许多食肉鱼类的常用“技术”。此外,在一片漆黑的深海里,发光还是重要的种内通信工具,一些鱼类、章鱼和介形虫都有这种功能,在交配季节依靠发光的办法“约会”。

其实我们对于海洋生物发光的道理知道得并不多。比如两类单细胞的浮游生物都有蛋白石质的骨骼,其中放射虫有能发光的类型,而硅藻就没有。再说发光的用处也有争议。有人说,有的海洋生物发光不是为了有用,而是早期演化的残留习性。比如说甲藻的演化产生得很早,那时候地球上还处在还原环境,自由氧是有害的,而发光是一种氧化作用,所以当时是消耗氧、避免伤害的一种办法,现在地球的大气圈已经氧化了,古老的性能却保留了下来。相反,硅藻演化产生晚得多,出现的时候大气已经氧化,不再需要这种办法,所以硅藻不会发光。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想,有待今后的考证。

展开阅读全文

海洋生物竟然能为人类阻挡数百万的病毒

全文共 1096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科学家已经统计了海洋中近20万种不同的病毒。但实际数量可能有数百万。相比之下,目前已知有数千种病毒潜伏在热带雨林中。

由荷兰皇家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学家詹妮弗·威尔士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海洋生物在抑制病毒潮和维持海洋健康平衡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表在科学报告中的研究人员的论文指出:“病毒是海洋环境中最丰富的生物实体。然而,尽管它们具有潜在的生态影响,我们对环境中非宿主生物清除病毒的情况知之甚少。”

那些减少病毒数量的生物

正如论文所强调的,并非所有的病毒都能感染生物体。有些病毒根本无法跨越物理屏障,如外壳。其他生物使用被动技术,如海底清洁器的过滤器,即使最小的病毒也无法通过。

日本牡蛎过滤海水来收集营养物质——氧气或食物——如果一种病毒碰巧在途中被吸走,那就没什么了。

在病毒群体中影响最大的生物体通常很小并且不为人所知。海葵、多毛类幼体、海鞘、螃蟹、海蛤和海绵是无名英雄。

尽管海绵看起来平淡无奇,但它确实是病毒死亡之神。

照片来自纳塔蓬摄影师/梭特斯托克

为了测试它们的抗病毒能力,研究人员将10种不同的动物带到了实验室。他们发现海绵特别擅长对付它们微小的敌人。

“在我们的实验中,海绵在三小时内减少了94%的病毒,”威尔士在一份声明中解释道。“另一项实验表明,病毒吸收确实非常迅速和有效。即使我们每20分钟向水中投放一次新病毒,海绵仍能非常有效地去除病毒。”

螃蟹也被证明有能力在24小时内杀死90%的病毒。鸟蛤的表现相对较差,但仍然消除了43%的病毒,而牡蛎消除了12%。

螃蟹是对抗病毒的狡猾老手。

图来自unsplash

然而,研究人员很快指出,海洋是一个比实验室更不稳定的环境,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可以帮助或阻碍这些生物。

威尔士在新闻发布会上补充道:“那里的情况要复杂得多,因为还有许多其他生物存在并相互影响。”。

新地方的病毒

在自然界中,海洋动物和人类一样,正面临越来越多的病毒,其中一些因气候变化而加剧。加州大学戴维斯兽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2019年发表在《科学报告》上的一项研究中指出,海洋冰层的融化带来了另一种致命的病毒:犬瘟热或PDV病毒,它导致了大量大西洋海豹的死亡。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伊丽莎白·范沃默(Elizabeth VanWormer)在一份新闻稿中指出:“随着海冰继续融化,这种病毒和其他病原体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海洋哺乳动物之间传播的可能性将变得更加普遍。”

如果我们想阻止像PDV这样的病毒,我们必须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划清界限。在这个过程中,当海洋生物处于战争状态时,我们甚至可以伸出援手。

蝌蚪工作人员从mnn编译,翻译李同信,转载必须授权

展开阅读全文

鲸鱼屎,海洋生物重要的食物来源

全文共 792 字

+ 加入清单

鲸鱼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动物。它们的身体很大,充满了诱人的叫声,并排出营养丰富的粪便。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鲸尿和粪便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将氮和铁离子释放到海洋生态系统中。这些营养物质可以加速浮游生物的生长,并进一步喂养海洋中的鱼类。

“鲸鱼在食物丰富的高纬度地区进食,但交配发生在食物不太丰富的低纬度地区。例如,一些鲸鱼在阿拉斯加进食,并在繁殖季节游到夏威夷——鲸鱼很少在夏威夷进食——但它们在夏威夷排便和排尿,”研究人员之一乔·罗曼说。"通过这种方式,它们进入这些系统."

你也可以把鲸鱼想象成海洋生态系统的引擎。它们在深海中进食,并在海面排泄废物。通过这种方式,营养丰富地区的营养物质被带到营养贫乏地区。鲸鱼可以说是一种传输距离达数千英里的喂食泵。

然而,捕鲸业已经大大减少了鲸鱼的数量,自然营养泵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每年,为了获得鲸脂和鲸鱼肉,人类屠杀2000多头各种各样的鲸鱼。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屠杀了3万头鲸鱼。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小,但是考虑到鲸鱼的寿命很长,而且它的繁殖周期相对较慢,这个数字对于鲸鱼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

然而,也有好消息表明鲸鱼数量正在恢复。与今天相比,捕鲸业在几百年前和几十年前更加猖獗。随着鲸鱼数量的增加,它们作为海洋表达系统营养泵的功能将会恢复,其他鱼类的数量也会相应增加。这对渔民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大多数渔民担心鲸鱼已经吃掉了鱼,减少了他们的捕获量。

俄勒冈大学哈特菲尔德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的吉姆·鲁奇卡说:“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在于证明,虽然鲸鱼的确吃鱼,但另一方面,鲸鱼可以通过向浮游植物释放营养来间接增加鱼类产量。”。"鲸鱼不仅能增加渔业净收入,还能提高未来的渔业收成."

鲸鱼的死亡对大自然来说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尤其是鲸鱼体内巨大的碳储量。在海底,大约有60种海洋生物只生活在沉入海底的鲸鱼身上。

(来自treehugger的原文)

展开阅读全文

海洋生物园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海洋生物园位于新加坡圣淘沙岛的圣淘沙名胜世界,是一个以海洋为主题的公园,于2012年开幕,占地面积20英亩,为世界上最大的水族馆,约有2000万加仑的水,园内最大的湖泊可容纳600万加仑的水。

海洋生物园致力于推动海洋保育与科研工作并提供奖学金给相关的海洋保育项目,通过游客的参观来提高游客对海洋生物的环保意识。它是全家出游探寻海洋生物的理想选择。游客可在浅池里与七彩斑斓的海洋生物近距离互动或展开富娱乐性与教育性的知识之旅,见识稀有的珊瑚。欣赏海洋生物的缤纷多彩,还能与海豚近距离同游共乐。这个世界级景点也致力于推动海洋生物研究、保育与公众教育工作。

Marine Life Park

必去理由:世界上最大的水族馆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新加坡[Singapore]

展开阅读全文

遭遇有毒海洋生物侵袭的正确处理方法

全文共 677 字

+ 加入清单

沙滩、海浪还有炙热的阳光,去海边游玩是很多人在炎炎酷暑里的保留节目。在热力四射的海滨浴场,你可能遭遇意想不到的危险,最常见的是海蜇(水母)蜇伤,以及其他海洋生物咬伤。所以外出旅游遇到凶猛动物该怎么办是我们外出旅行所应该学习的知识。那么海边游泳遭遇有毒海洋生物侵袭正确处理方法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一旅游意外安全小知识。

遭遇有毒的海洋生物 正确急救很重要

沙滩、海浪还有炙热的阳光,去海边游玩是很多人在炎炎酷暑里的保留节目。在热力四射的海滨浴场,你可以遭遇意想不到的危险,最常见的是水母蜇伤,以及其他海洋生物咬伤,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许朋医生提醒我们:

如果在海水中游泳时,皮肤上突然出现成片的红色疹子,并伴有剧烈疼痛,就可以断定是被水母蜇伤。水母属于腔肠动物门,在遇到危险状况时,它会本能的用带有毒细胞的触须进行进攻。被水母蜇到,严重的会有全身性反映,发生恶心、呕吐、发烧、头痛,甚至有死亡的危险。被水母蜇伤后,在赶往医院进行救治之前,现场的处理非常重要,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疼痛,阻止伤情恶化,而如果处理不当,反而会加重症状,甚至加速毒素的侵入。

如果被这些海洋生物蜇伤或咬伤,应该怎么样正确处理呢?许朋医生告诉我们:

正确处理:用肥皂水冲洗

水母的触须上有大量的胞囊,胞囊里面有很多的毒素,当它的触须扫过我们皮肤的时候,会有很多胞囊沾到了皮肤上,胞囊里的毒素一旦释放出来,就会引起我们皮肤的过敏。我们如果被水母的胞囊破上,通过肥皂水的碱性成分可以中和胞囊中的酸性毒素,减轻对患者进一步的损伤,同时为患者获了去医院做进一步治疗的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如何规避有毒海洋生物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外出旅游遇到凶猛动物该怎么办是我们外出旅行所要了解的知识。虽然只有极少数的水中生物会主动攻击人,但如果我们不小心摸到,踩到或碰到他们。多数的水中生物都会有本能性的防卫行为,而使我们受伤。水中生物伤害主要可分为三种。咬伤,割伤,擦伤,刺伤,以及蛰伤。那么如何规避有毒海洋生物?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一旅游意外安全小知识。

在此提醒海边游泳者:千万不要抓捕、触碰海水中飘逸多姿的海蜇,防范被蜇伤。那么如何避免遭遇这些有毒海洋生物呢?

1、正规浴场都有防鲨网,对海蜇也能起到一定的防范。游客要做到的是与防鲨网保持一

定距离,不要游得太深。

2、海蜇是一种趋向淡水的生物,下雨时,海蜇会自动向海边靠近,刚下过雨后的海边危险比较大。风平浪静的时候,海蜇一般会上浮到水面上,这样比较容易防范。最怕浪不算大的天气,海蜇半悬在海水中,游泳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触到海蜇。

3、海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但是会有一些没见过海蜇的游客,好奇心强,主动去触碰海蜇被蜇伤。遇到海蜇尽量远离,紧急情况可在水中静止等待海蜇慢慢离开。市民游泳的时候,最好穿上带袖子的游泳衣,一般最容易触碰到海蜇的部位就是胳膊。

展开阅读全文

海里游泳如何预防海洋生物的咬伤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夏季去海边游泳,会常见许多海洋生物,你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因为你稍不留神,被这些看着很不起眼的生物伤到,就会有生命危险!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海里游泳如何预防海洋生物的咬伤。

1、每次下海前确认海域是否安全,下海后最好不要潜水或者在水里奔跑;

2、倘若在海域发现水母,哪怕是死的,也不要进入这片海域。养成阅读和遵守海域张贴的注意事项和通告的习惯;

3、不要碰触你不熟悉的海洋生物,不要把手或手指伸到洞里或裂缝里,远离漂浮的黄貂鱼;

4、不要穿明亮、带光泽的着装;

5、若你的小孩进入或靠近海水时,看护好他们;

6、去有救生员的安全沙滩,不要独自游太远。身上有外伤时,不能游泳;

7、脚上一定要穿护具。不要在岩石地区行走,如果你看不清水下有什么,那就不要从那边过。

展开阅读全文

海洋生物入侵对策

全文共 544 字

+ 加入清单

海洋生物入侵是指非本地海洋物种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从原分布海域进入本地海域的地理扩张过程。外来海洋生物一旦入侵到新的适宜生存的区域中,就可能发生不可控制的“雪崩式”大量繁殖,疯狂地掠夺当地生物的食物,造成有害寄生虫和病原体的大面积迅猛繁殖,使生物多样性减少,而且使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功能受到影响,严重者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外来海洋生物的入侵降低了区域生物的独特性,打破了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地理隔离。

海洋生物入侵对策

1.制定专门综合性的“海洋生物入侵”基本法,确立防治海洋生物入侵的立法精神,创设和明确重要的立法目的、法律原则、法律制度等。

2.建立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洋生物入侵管理,在充分认识和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行政区划界限,以自然地理和海洋生态系统区域来划分界线,针对我国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域不同海洋生态系统的特点进行综合管理,遵循海洋生态系统内在规律,以四大海域生态系统健康性和稳定性状况为基础,在与海洋生态系统要素相关的职能部门之间建立统一协调的海洋生物管理。

今天小编对海洋生物入侵对策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物入侵到底有多可怕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生物入侵者中海洋生物有哪些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外来海洋入侵生物已对入侵海域特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的干扰与破坏。生物入侵者中海洋生物有鱼、虾、贝、藻等。

据报道的生物入侵者中海洋生物有:

1.欧洲入侵到美国大湖区的斑马贝,它造成了数亿美元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恶化;

2.美国一种栉水母入侵黑海和亚速海,该生物造成该海区浮游生物量急剧下降,导致该区域鳗鱼资源衰退与渔业崩溃;

3.印度太平洋的一种贻贝传播到美国得克萨斯州沿岸,争夺生态位、排斥当地种类,成为单一养殖品种,甚至蔓延到墨西哥沿岸;

4.日本赤潮种类和食鲍海星入侵到澳大利亚沿海,对当地海洋环境和鲍等经济海产动物造成了严重危害;

5.原产美洲的软体动物沙筛贝,20世纪80年代首次出现在我国香港水域,现已入侵至福建厦门海域,争夺了当地牡蛎等土著经济种的栖息地。

海洋外来生物入侵途径大致可以分为有意引入和无意引入

1.有意引入是人类为了发展经济等目的从外地海域引入一些海洋生物物种,我国水产养殖业中的很多养殖种类就是采取这种方式引入的;

2.无意引入是伴随人类活动意外地从外地带入的一些海洋生物物种,例如船舶附着生物和压载水就是一种重要的外来海洋浮游生物引入的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海洋生物物种并不只是通过一种途径单次被引入,可能通过多种途径或多次被引入,因此大大提高了外来海洋生物物种在新的栖息地获得生态位长期定居的可能性。

今天小编对生物入侵者中海洋生物有哪些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物入侵到底有多可怕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石油泄露对海洋生物有哪些危害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石油泄露后会漂浮在海面上,迅速扩散形成油膜,可通过扩散、蒸发、溶解、乳化、光降解以及生物降解和吸收等进行迁移、转化,对海洋生物造成很大影响,那么石油泄露对海洋生物有哪些危害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1)对浮游生物和鱼类的危害

原油密度小于水,黏度大,往往悬浮在海洋表面,阻止空气与海水的气体交换,减少海水中的氧含量及阳光投射量,这会显著降低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以及叶绿素a浓度。原油中含有的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有机物以及镍、钒等无机物,会很快污染海水水质,杀死部分敏感浮游生物和鱼类,引起浮游生物群落结构改变,同时驱逐其他鱼类游离原油泄漏区域,造成区域内鱼类数量迅速减少。若原油泄漏发生在鱼类产卵季节,则对鱼卵产生毁灭性的危害。

2)对沙滩物种的危害

原油对沙滩物种的影响包括原油对生物的直接影响以及工作人员清理沙滩上的原油时给生物造成的伤害。

3)对海鸟的危害

鸟类的羽毛被原油覆盖后会丧失防水和保温功能,冷水浸透皮肤后,鸟类会因体温过低而死亡。当鸟类用嘴清理羽毛时,一旦摄入原油中的有毒物质,会导致腹泻和脱水等中毒症状。另外海鸟处于海洋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最高级,通过生物放大作用,原油中的物质会在鸟类体内积累、浓缩,对鸟类的生存产生巨大威胁。

展开阅读全文

赤潮使海洋生物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584 字

+ 加入清单

赤潮使海洋生物死亡原因是什么?事实证明,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通常水体颜色因赤潮生物的数量、种类而呈红、黄、绿和褐色等。赤潮灾害可通过产生毒素,对动物鳃组织的物理性刺激或降低水体中溶解氧引起海洋动物的大量死亡,同时藻类毒素通过在鱼类和贝类体内富集,最终对摄食他们的其它动物包括人类产生毒害作用。

1998年9月,中国渤海锦州湾海域风和日丽,虽已入秋,夏天的余温却还未从海水中散尽。海面上空,一架“中国海监”的飞机盘旋着,在执行巡航任务。飞机在掠过锦州湾东部海域上空时,飞行员发现有一大片海水在阳光下泛着褐红色,犹如番茄汤一般。这就是赤潮现象。这一大片褐红色的赤潮海域有3000平方公里之大,是自1933年中国首次报道发生赤潮以来面积最大的一次。

2000~2003年,我国东海发生赤潮的次数逐年递增,在2003年之后的两年赤潮发生数有所下降,且基本稳定;2006年和2007年赤潮发生数又有所增加;2007年后才呈现下降趋势。

人类为保护海洋正在做出种种不懈的努力,包括禁止向海洋倾倒工业废料和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之后再排放入海。

想了解赤潮的形成与对人类的危害,大家可以继续关注明天的课程,为了减轻赤潮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小编希望大家能来,增长一下自己的海洋灾害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海啸对海洋生物有影响吗

全文共 935 字

+ 加入清单

海啸不仅对城市建筑和旅游经济造成影响,很多人觉得海啸对其海洋生物也会有影响,那么海啸对海洋生物有影响吗?还是请专业人士给大家讲解一下。

以印度洋海啸为例来说明下海啸对海洋生物有影响吗。

印度洋海啸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使许多人丧生,摧毁了无数的房屋、桥梁等建筑,也使许多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并且海啸的影响有许多是长期而不易被人察觉的。印度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的珊瑚礁及其周边的海洋生态系统在这次海啸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海啸来临时,巨浪把人和物品卷入大海,而海洋生物则被抛向陆地。在泰国,海豚被冲上岸,陆地上有很多死去的和受伤的海龟,海滩上到处都是各种鱼的尸体,甚至有鲨鱼被巨浪卷进了饭店的游泳池。

生活在这些地区的儒艮(即我们常说的美人鱼)和咸水鳄的生存已经受到了威胁。儒艮的游泳本领不强,经不住海浪的袭卷。而咸水鳄生存的海湾也受到了较大的破坏。

在人类清理受灾地区的过程中,许多污泥和废物被倒入海里,这势必对岸边的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珊瑚礁是由珊瑚虫和共生藻类共同建造的,这些物种的生存需要比较纯净的海水。大量泥沙和废弃物的堆积可能严重影响它们的生存。虽然在一定范围内,珊瑚礁生态系统能够实现自我清理,但这样大规模的污染可能会超出它们的忍耐限度。另外,这些堆积物还降低了海水的能见度,使得珊瑚和藻类得不到足够的阳光,这对珊瑚礁的发育也是不利的。

珊瑚礁周围的海域,是众多海洋动物的栖息地,而在这次海啸中,这些海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生活在近岸地区的动物,尤其是那些穴居在海床中的动物可能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而且产生的影响可能持续几十年。

受灾地区的海龟的生存也受到了威胁。海啸发生时许多珍贵的海龟,如棱皮龟、绿海龟、玳瑁等都被巨浪冲上了陆地,其中一部分受伤死亡。更具长期影响的是,海啸发生后许多海岸线下沉了1到3米,南安达曼、小安达曼和尼克巴群岛的一部分沙滩消失,许多海龟失去了产卵地。

由于珊瑚礁周围的海洋生态系统的生产力非常高,对当地人而言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价值,所以这个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人类居住区的恢复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生物学家和动物保护者提出:受灾地区的未来与海洋生态系统的联系非常紧密,如果这些地区的珊瑚和红树林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许多当地人将难以维持生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