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赤潮

赤潮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赤潮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赤潮问题。

分享

浏览

7774

文章

72

这么美丽的荧光海,居然是赤潮的罪魁祸首?!

全文共 2422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一个神奇的荧光海出现在大连的海边双厝。我的许多朋友去海边享受它。海浪拍打着海滩,变成了蓝色的海岸线。海浪拍打着岩石,蓝色的星星像星星一样坠入大海。然而,这种奇妙的景象是如何形成的呢?

蓝色海岸线

发光礁石

荧光海中的夜光藻

荧光海中最常见的发光生物是夜光藻,它是一种浮游甲藻,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沿海水域,属于普通藻类。

我国见到的夜光藻种类为红色夜光藻,红色夜光藻所在海域白天呈红色,这是其伴生藻类造成的颜色。事实上,夜光藻没有色素体。它是一种异养生物(非光合作用),以浮游生物、硅藻、其他甲藻、鱼卵和细菌为食。

珊瑚礁周围的夜光藻

长时间曝光后用单反相机拍摄的荧光海是梦幻般的(图3),而光学显微镜下的夜光藻是圆滚滚的(图4)。

显微镜下的发光藻类

夜光藻有一个球形的身体,高度泡化。它有一个可以轻微移动的触手。它可以将小的浮游植物或有机颗粒送入细胞口,并在细胞内形成食物液泡进行消化。它的原生质集中在细胞开口附近,并有一个细胞核。它们体积小,细胞直径为0.15至2毫米。白天肉眼也能发现它们。

为什么夜光藻会发光?

夜光藻的发光实际上是一种保护机制。它的天敌是桡足类节肢动物。突然发光可以吓跑它们,或者用光来吸引更大的动物,先吃桡足类动物。

目前,已知的生物发光系统的发光机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荧光素-荧光素酶系统,另一类是Ca2+触发的发光蛋白机制。夜光藻的发光机理属于前者。

在荧光素酶-荧光素酶系统中,荧光素和荧光素酶是分开的。当夜光藻表面受到外界压力刺激时,会产生一系列信号分子,使荧光素酶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被氧氧化,生成高能含氧荧光素,然后释放能量成为氧化荧光素,在此过程中大部分能量转化为光,荧光素酶可以在此过程中重复使用,只消耗荧光素底物。陆生昆虫、蠕虫、细菌和海洋软体动物、细菌、鱼类和其他发光生物的发光机制是相同的。

Ca2+触发发光蛋白的机制主要是发光前底物和发光蛋白没有分离。例如,发光水母可以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发光,因为水母中存在水母发光蛋白。发光蛋白复合物是通过过氧键连接腔肠素和腔肠素分子而形成的。Ca2+与发光蛋白复合物上的腔肠素结合后,发光蛋白复合物分解成载脂蛋白和含二氧杂环丁烷结构的腔肠素分子。CO2释放后,酰胺腔肠酰胺形成发光。完成这一系列反应后,脱辅基蛋白可以继续与腔肠动物结合形成发光蛋白复合物,脱辅基蛋白可以重复使用。

我什么时候能看到荧光海?

夜光藻的种群动态受水文因素(温度、盐度等)的影响。),生物因素(中型浮游动物等。)和气象因素(风速、风向等))。食物对夜光藻的生长特别重要,但是它的影响在不同的水域有很大的不同。让我们以大连为例,看看什么时候会出现荧光海现象:

水温:夜光藻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0-25℃,在大连观赏荧光海的最佳时间为4月底至5月初。夏季过后,随着气温上升,大量夜光藻将会死亡。

风向:应该有风吹向陆地。大连的大海石和小海石属于渤海,所以当北风吹来时,北风把夜光藻吹到岸边,观察到荧光海的可能性增加。大连黑岩礁海域属于黄海,因此当南风吹起时,黑岩礁中荧光海的概率较高(图5)。

大连看荧光海的位置(来源:百度地图)

位置:它通常出现在海湾。海湾更有利于荧光藻类的聚集和繁殖。三面海是观看荧光海的最佳场所。

潮汐:涨潮时荧光更明显。由于发光藻类需要外界干扰才能发出荧光,当潮水高涨时,海浪的大扰动会使发光藻类发光。退潮时,沙滩上会留下大量夜光藻。此时走在沙滩上会留下梦幻般的蓝色脚印。夜光藻也可以用来在海滩上“画画”(图8)。

一颗用手在沙滩上画的“荧光心”。

海里的夜光藻

盐度:大雨后不宜观看荧光海。夜光藻的最适盐度应在29至33之间。种群主要分布在海水表面。暴雨或梅雨期间,地表水的盐度急剧下降,这对夜光藻种群具有很大的破坏力。

荧光海=赤潮

有些人认为夜光藻对污染非常敏感。它们生活在干净的水环境中,所以荧光海现象只会出现在污染较少的海湾。

事实上,事实恰恰相反!

尽管夜光藻本身无毒,但它的出现代表着海洋环境的恶化!海水富营养化增加了夜光藻作为食物使用的细菌、蓝细菌和单细胞藻类的数量,这可能导致夜光藻的爆发性生长,从而形成赤潮。

赤潮也叫赤潮,是一种水华现象。它是一种海洋灾害,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一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的突然增殖和聚集。

赤潮爆发时(从互联网上)大量鱼类死亡

夜光藻赤潮对海洋生态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当夜光藻赤潮爆发时,大量细胞附着在鱼类的鳃上,导致大量鱼类窒息死亡。死鱼的降解过程消耗大量溶解氧,并释放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对水环境造成破坏。

有毒物质在鱼类和贝类中积累,人类食用后可能会中毒或死亡。

夜光藻会吃鱼卵,导致渔业产量下降。

夜光藻的增加也会改变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它们对硅藻和桡足类粪便的摄入防止了硅藻和桡足类粪便的沉降,这不利于固定的有机碳最终储存在相对稳定的碳储存库中(例如,埋在海底,变成不容易降解的形式等)。)。

虽然荧光海看起来很美,但它却是人类不想看到的风景。

参考:

1、察尔科娃·阿·斯,卡斯科娃·兹·米,亚姆波尔斯基.《两种荧光素的故事:真菌和蚯蚓新的生物发光系统》,[,2001年.化学研究账户,2016,49(11):2372380 .

广告

2、哈里森·P·J、古里亚·K、格列伯特·P·M等.[红绿夜光藻的地理分布.中国海洋与湖泊学报,2011,29(4):80831 .

宫口,藤崎,菊池,等.日本[实皆湾沿岸海域夜光藻水华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浮游生物研究杂志,2006,28(3):31324 .

4.张逢春杨颖。[荧光素酶的分类、结构及应用。北华大学学报(自然),2006,7 (5): 41415。

5.宋,,孙军.夜光藻有性生殖的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16,36 (9): 2452459。

拉普安特·M·莫尔斯·D .重新评估3’-UTR结合翻译抑制剂在沟鞭藻生物发光节律调节中得作用.[·J .生物化学,2008,389(1):13 .

展开阅读全文

赤潮与绿潮的区别是什么

全文共 468 字

+ 加入清单

海洋是一个非常美丽的风景线,一到旅游的时候,我们都想去美丽的海洋看一看。但是在海洋里有很多的生物,我们不是很了解,有很多都不认识。海洋就像一个神秘的世界。如果我们想要更深的了解,他就必须要多加学习这方面知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赤潮绿潮的区别是什么?

赤潮指某些海洋单细胞藻类(偶尔也有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大量繁殖、使海水改变颜色的现象。其中主要是甲藻类和硅藻类。绿潮与赤潮的区别在于,赤潮多数由单细胞藻类或原生动物引起,而绿潮是由多细胞的大型藻类引起的。

绿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大型绿藻(如浒苔)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也被视作和赤潮一样的海洋灾害。

赤潮是海洋中一些微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增殖或聚集达到某一水平,引起水体变色或对海洋中其他生物产生危害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

区别在:一是大型绿藻与微藻、原生动物或细菌的不同;二是颜色红绿的不同。

这就是我们为大家所了解到的绿潮与赤潮,如果要想了解更多的海洋灾害小知识与绿潮的形成与危害影响,我们可以关注下期为大家所介绍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赤潮对生物圈的危害有哪些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凡是出现并感受到生命活动影响的地区。是地表有机体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环境的总称,是行星地球特有的圈层。它也是人类诞生和生存的空间。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那么赤潮对生物圈的危害有哪些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赤潮对海洋生态平衡的破坏。

海洋是一种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生态系统。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都是处于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状态。当赤潮发生时由于赤潮生物的异常爆发性增殖,这种平衡遭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在植物性赤潮发生初期,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赤潮海域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增高、pH值增高、溶解氧增高、化学耗氧量增高。这种环境因素的改变,致使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导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随着沿海地区工农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含有有机质和丰富营养盐的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造成进岸海域的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物不容易被稀释扩散,因此这些地区是赤潮多发区。海水养殖密度高的区域由于自身污染也往往存在水体的富营养化,形成赤潮的可能性较大。

赤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对人体有很大伤害,想要知道赤潮的形成与对人类的危害是什么请到,更多的海洋灾害小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赤潮是自然灾害吗

全文共 445 字

+ 加入清单

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赤潮又称红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海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单细胞植物。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有时也呈现黄、绿、褐色等不同颜色。那么赤潮是自然灾害吗?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它并不一定都是红色,实际上是许多赤潮的统称。赤潮发生的原因、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水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有红颜色或砖红颜色、绿色、黄色、棕色等。值得指出的是,某些赤潮生物(如膝沟藻、裸甲藻、梨甲藻等)引起赤潮有时并不引起海水呈现任何特别的颜色。是海洋系统中的生物灾害,因此,是海洋灾害,也是生物灾害。

想要了解赤潮的形成与对人类的危害是什么请到,更多的海洋灾害小知识尽在。帮助大家更加了解赤潮。

展开阅读全文

赤潮有哪些危害

全文共 784 字

+ 加入清单

赤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赤潮,赤潮给人们以及海洋生物带来很多的危害,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赤潮有哪些危害。

破坏生态平衡

海洋是一种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生态系统。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都是处于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当赤潮发生时这种平衡遭到干扰和破坏。在植物性赤潮发生初期,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水体会出现高叶绿素a、高溶解氧、高化学耗氧量。这种环境因素的改变,致使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导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破坏渔业和水产资源

赤潮是如何破坏鱼、虾、贝类等资源的:

1.破坏渔场的饵料基础,造成渔业减产。

2.赤潮生物的异常发展繁殖,可引起鱼、虾、贝等经济生物瓣机械堵塞,造成这些生物窒息而死。

3.赤潮后期,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在细菌分解作用下,可造成环境严重缺氧或者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海洋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

4.有些赤潮的体内或代谢产物中含有生物毒素,能直接毒死鱼、虾、贝类等生物。

赤潮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有些赤潮生物分泌赤潮毒素,当鱼、贝类处于有毒赤潮区域内,摄食这些有毒生物,虽不能被毒死,但生物毒素可在体内积累,其含量大大超过食用时人体可接受的水平。这些鱼虾、贝类如果不慎被人食用,就引起人体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由赤潮引发的赤潮毒素统称贝毒,目前确定有10余种贝毒其毒素比眼镜蛇毒素高80倍,比一般的麻醉剂,如普鲁卡因、可卡因还强10万多倍。贝毒中毒症状为:初期唇舌麻木,发展到四肢麻木,并伴有头晕、恶心、胸闷、站立不稳、腹痛、呕吐等,严重者出现昏迷,呼吸困难。赤潮毒素引起人体中毒事件在世界沿海地区时有发生。据统计,全世界因赤潮毒素的贝类中毒事件约300多起,死亡300多人。

赤潮的形成对人们是有很大的危害的,具体赤潮的形成与对人类的危害是什么请到详细了解,更多的海洋灾害小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赤潮产生的地理因素是什么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赤潮的防范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海边的群众在发现海水颜色异常变色、养殖生物大量异常死亡时,应及时向海洋与渔业部门反映。海洋与渔业部门将立即派出监测人员赴现场取样监测,判定是否发生赤潮。如发生赤潮,将发布赤潮信息,并采取措施应对。赤潮产生地理因素是什么?请看以下详细介绍。

沿海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水文、气象、海流、海况等,是形成赤潮的自然因子。在海水流速缓慢或停滞的内湾,较封闭海湾的交汇面,峰面及排污口附近沿岸,海水出现上层温跃层,中间有逆温层或有上升流的海域,或因季风影响,出现无氧缺氧水团,强台风、大暴雨后盐度下降,气温、水温、气压升高,均可成为赤潮形成的条件。这就是赤潮产生的地理因素。

赤潮的判断依据暂时可分为两类:

1、表观判据。最明显的是水体变色,此外还有随之而来的鱼、虾、贝类的死亡水体发臭并带有粘性等。

2、生物学判据。受研究水平所限,国际上还没有公认的统一标准,一般采用日本学者安达六朗根据日本各地发生的140余起赤潮调查结果统计而于1973年提出的“不同生物体长的赤潮生物密度”法作为赤潮的生物学判据。

更多赤潮的形成与对人类的危害,尽在,感谢大家的收看,咱们下期海洋灾害小知识还会更精彩。敬请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赤潮产生的原因是蓝藻吗

全文共 965 字

+ 加入清单

20世纪中叶以来,海洋事业发展极为迅速,已有近百个国家在海上进行石油和天然气的钻探和开采;每年通过海洋运输的石油超过20亿吨;每年从海洋捕获的鱼、贝近1亿吨。随着海洋事业的发展,海洋环境亦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和污染。海洋环境研究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探索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途径和方法。下面大家就把时间交给,一起进入今天的话题,赤潮产生原因蓝藻吗?

具小编调查,蓝藻是引发赤潮的原因之一。

蓝藻不具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中心体、内质网和液泡等细胞器,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含叶绿素a,无叶绿素b,含数种叶黄素和胡萝卜素,还含有藻胆素(是藻红素、藻蓝素和别藻蓝素的总称)。一般说,凡含叶绿素a和藻蓝素量较大的,细胞大多呈蓝绿色。同样,也有少数种类含有较多的藻红素,藻体多呈红色,如生于红海中的一种蓝藻,名叫红海束毛藻,由于它含的藻红素量多,藻体呈红色,而且繁殖的也快,故使海水也呈红色,红海(赤潮)便由此而得名。

直接物理法除藻主要指机械清除、吸附、曝气和气浮、磁聚除藻、超声波和电磁波除藻、遮光、过滤、人工打捞等多种方法。

①人工打捞。人工打捞收获藻类是控制蓝藻总量最直接的方式,能有效减轻局部水华灾害,在收获藻类的同时起到输出营养物的作用,减轻藻体死亡分解引起的藻毒素污染。由于人工打捞收集手段落后,时间有限,导致效率低、费用高。

②机械除藻。机械除藻是将藻类从湖泊中移出的一种机械方式,一般应用在蓝藻富集区(借助风向、风力等将蓝藻围栏集中在某一区域),采用固定式除藻设施和除藻船对区域内湖水进行循环处理,有效清除浮藻层,为化学或生物除藻等措施的实施创造条件,可以作为辅助措施。

③其他方法。目前的其他物理除藻方法也都存在效率低、成本高、不能大规模除藻等弊端,离实际应用还存在差距。例如用活性炭吸附,对藻类、藻毒素的去除效果很好,但水中的有机物会影响活性炭的吸附活性,在大面积范围内使用很难回收再生,处理成本就很高。深水曝气虽然能使湖底层水体中NH3、TP浓度下降,溶解氧(DO)浓度上升,但叶绿素a含量却没有明显变化。磁聚除藻、超声波和电磁波除藻只适合水厂中小规模除藻,推广困难,不能解决湖泊的富营养和藻类污染问题。

以上海洋灾害小知识,有提供,下期讲座还是有小编为大家主持,给大家讲解的问题是赤潮的形成与对人类的危害,请大家注意收看。

展开阅读全文

赤潮产生的化学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赤潮发生时,海水变得黏黏的,还会发出一股腥臭味,颜色大多都变成红色或近红色。在日本,早在藤原时代和镰仓时代就有赤潮方面的记载。1603年法国人马克·莱斯卡波特记载了美洲罗亚尔湾地区的印第安人根据月黑之夜观察海水发光现象来判别贻贝是否可以食用。1831—1836年,达尔文在《贝格尔航海记录》中记载了在巴西和智利近海面发生的束毛藻引发的赤潮事件。据载,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发现赤潮现象,一些古书文献或文艺作品里已有一些有关赤潮方面的记载。如清代的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就形象地记载了与赤潮有关的发光现象。赤潮产生化学原因是什么?且看以下分解。

赤潮产生的化学原因:

当今由于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中,使营养物质在水体中富集,造成海域富营养化。这个时候,海洋中氮、磷等营养盐类;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大大增加,促进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赤潮检测的结果表明,赤潮发生海域的水体均已遭到严重污染,富营养化。氮磷等营养盐物质大大超标。专家介绍说,工业废水中含有某些金属可以刺激赤潮生物的增殖。在海水中加入小于3mg/dm3的铁螯合剂和小于2mg/dm3的锰螯合剂,可使赤潮生物卵甲藻和真甲藻达到最高增殖率,反之,在没有铁、锰元素的海水中,即使在最适合的温度、盐度、PH和基本的营养条件下种群的密度也不会增加。

赤潮的防范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海边的群众在发现海水颜色异常变色、养殖生物大量异常死亡时,应及时向海洋与渔业部门反映。海洋与渔业部门将立即派出监测人员赴现场取样监测,判定是否发生赤潮。如发生赤潮,将发布赤潮信息,并采取措施应对。

更多赤潮的形成与对人类的危害,尽在,感谢大家的收看,咱们下期海洋灾害小知识讲座时间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金藻与赤潮的区别是什么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金藻多数分布在淡水,海水和咸水中也有分布。金藻在透明度大、温度较低、有机质含量少、pH4—6的微酸性水、含钙质较少的软水中生活。一般在较寒冷的冬季、晚秋和早春等季节生长旺盛。那么金藻与赤潮的区别是什么?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金藻色素体金褐色、黄褐色或黄绿色,同化产物为白糖素及脂肪,大多数运动的种类和繁殖细胞具鞭毛2条,1条或3条的很少,静孢子的壁硅质化,由2片构成,顶端开一小孔。

赤潮是一种复杂的生态异常现象,发生的原因也比较复杂。关于赤潮成因尚没有定论,科学家们认为,赤潮是近岸海水受到有机物污染所致。在正常的情况下,海洋中的营养盐含量较低,这就限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有些鞭毛虫类(或者甲藻类)还是一些鱼虾的食物)。但是,当含有大量营养物质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主要是食品、造纸和印染工业)和农业废水流入海洋后,再加上海区的其他理化因素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时,赤潮生物便会急剧繁殖起来,便形成赤潮。

提醒您:水华是如何形成的已经成为海洋工作者最关注的话题了,因为水华对海洋系统的影响非常大,因此为了避免水华的出现,我们只能多了解一些水华知识、生物灾害知识与自然灾害知识帮助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赤潮的治理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赤潮现象在世界范围内的日趋频繁,其危害也日益严重。如何治理赤潮,降低其对海洋环境、水产养殖业及人类健康的危害,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大问题。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赤潮的治理方法有哪些。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提出的赤潮治理方法有多种,但真正能付诸应用的却寥寥无几。这主要是因为要使一种方法得到认可,必须符合“高效、无毒、价廉、易得”的要求,而目前很难找出一种方法完全符合上述要求。但在水产养殖区内发生赤潮的紧急情况下,仍然有一些应急措施可以采用。

对于小型的网箱养殖,可以采用拖曳法来对付赤潮。也就是将养殖网箱从赤潮水体转移至安全水域。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前提条件必须是赤潮仅在局部区域发生,而且在周围容易找到安全的“避难区”。隔离法是另一种比较可行的应急措施。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使用一种不渗透的材料将养殖网箱与周围的赤潮水隔离起来以降低赤潮的危害。同时应注意给网箱充气,防止鱼类缺氧。

对于大面积的赤潮治理,现在国际上公认的一种方法是撒播粘土法。粘土是一种天然矿物,具有来源丰富、成本低、无污染的优点。日本和韩国已经在海上尝试使用了这种方法,大大降低了当年因赤潮所引起的渔业经济损失。为了进一步提高粘土的治理效果,现在又研制出了改性粘土。改性粘土是通过改变粘土颗粒的表面性质而制备的,其治理效果比粘土高几倍甚至几十倍,被认为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赤潮治理方法。另外,还有人提出用生物方法治理赤潮,即通过滤食性贝类、浮游动物、藻类、细菌或病毒等捕食或杀死赤潮藻,但目前这种方法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进一步的应用还有待于研究。

赤潮的形成原因有很多种,赤潮的形成与对人类的危害表现在哪?下期为大家一一介绍,更多的海洋灾害小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赤潮对渔业资源的危害有哪些

全文共 1059 字

+ 加入清单

赤潮,国际上把它称为“有害藻华”,它发生时常常在海洋或湖面上形成一大片红色景象,因此被许多人比喻成“红色幽灵”。其实,它是水中的一些细菌、原生动物和浮游植物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或高度聚集从而引起水体变色现象。那么,你知道赤潮对渔业资源危害有哪些呢?下面,请跟随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赤潮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1、海域水体的富营养化

随着沿海地区工农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含有有机质和丰富营养盐的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造成进岸海域的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物不容易被稀释扩散,因此这些地区是赤潮多发区。海水养殖密度高的区域由于自身污染也往往存在水体的富营养化,形成赤潮的可能性较大。

2、海域中存在赤潮生物种源

海洋中有330多种浮游生物能形成赤潮,有毒的种类大约有80多种,目前在中国沿海海域的赤潮生物约有150种。

3、适宜的水温和盐度

不同海区的不同类型赤潮爆发对温盐的要求各不相同,一般在表层水温的突然增加和盐度降低时,会促进赤潮的发生。在水体交换弱的封闭海湾,赤潮一般发生于雨过天晴之后。

4、合适的海流作用和天气形势

一般在海潮流缓慢、水体交换弱、天气形势稳定、风力较小、湿度大、气压低、阳光充足时,易发生赤潮。海流、风有时能使赤潮生物聚集在一起,沿岸的上升流可以将含有大量营养盐物质的下层水带到表层,为赤潮的发生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如果风力适当,风向适宜的话,就会促进赤潮生物的聚集,从而易形成赤潮。

赤潮对海洋的危害是什么

海洋是一种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生态系统。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都是处于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当赤潮发生时这种平衡遭到干扰和破坏。在植物性赤潮发生初期,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水体会出现高叶绿素a、高溶解氧、高化学耗氧量。这种环境因素的改变,致使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导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赤潮对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的破坏主要有:

1、破坏渔场的饵料基础,造成渔业减产。

2、赤潮生物的异常发展繁殖,可引起鱼、虾、贝等经济生物瓣机械堵塞,造成这些生物窒息而死。

3、若在育苗期发生赤潮,将对苗种繁殖产生严重危害。

4、有些赤潮的体内或代谢产物中含有生物毒素,能直接毒死鱼、虾、贝类等生物。

5、赤潮后期,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在细菌分解作用下,可造成环境严重缺氧或者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海洋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

赤潮也是属于海洋灾害的一种,那么赤潮的形成与对人类的危害体现在哪,会继续为大家介绍的,想要了解更多的海洋灾害小知识请到。

展开阅读全文

赤潮的特点是什么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赤潮的发生越来越频繁。有些赤潮生物分泌赤潮毒素,那么赤潮的特点是什么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它并不一定都是红色,实际上是许多赤潮的统称。赤潮发生的原因、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水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有红颜色或砖红颜色、绿色、黄色、棕色等。值得指出的是,某些赤潮生物(如膝沟藻、裸甲藻、梨甲藻等)引起赤潮有时并不引起海水呈现任何特别的颜色,其特点是时段长、高发期集中、持续时间延长,大面积赤潮增加、区域集中,有毒有害藻类增加。

海洋是一种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生态系统。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都是处于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当赤潮发生时这种平衡遭到干扰和破坏。在植物性赤潮发生初期,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水体会出现高叶绿素a、高溶解氧、高化学耗氧量。这种环境因素的改变,致使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导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赤潮的形成对人们是有很大的危害的,具体赤潮的形成与对人类的危害是什么请到详细了解,更多的海洋灾害小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维生素对赤潮有影响吗

全文共 731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赤潮的分布特征:半封闭的港湾(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纬度较低(光热充足,利于微生物的繁衍)、河流入海口附近(河流带来大量营养盐类或污染物)。我国渤海湾、珠江口、杭州湾、渤海、及南部沿海地区易发生赤潮。下面笔者就赤潮的形成与对人类的危害和大家好好讨论一下,也希望此类的海洋灾害小知识能引起人们的重视。

维生素对赤潮有影响吗?小编总结如下:

气候变化使得世界很多地方的水温变暖,包括五大湖。全球变暖也导致很多地方风暴强度的增强,从而增加了地面径流,为水华(赤潮)提供了营养。

海水的温度是赤潮发生的重要环境因子,20—30℃是赤潮发生的适宜温度范围,由于径流、涌升流、水团或海流的交汇作用,使海底层营养盐上升到水上层,造成沿海水域高度富营养化。营养盐类含量急剧上升,引起硅藻的大量繁殖。这些硅藻过盛,特别是骨条硅藻的密集常常引起赤潮。这些硅藻类又为夜光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促使夜光藻急剧增殖,从而又形成粉红色的夜光藻赤潮。据监测资料表明,在赤潮发生时,水域多为干旱少雨,天气闷热,水温偏高,风力较弱,或者潮流缓慢等水域环境。

受赤潮影响的水产品能吃吗?据小编所知受赤潮影响的水产品经各级海洋与渔业部门会对赤潮发生海区的水产品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上市能吃。

1、形成赤潮的浮游生物有些有毒,有些没有毒,若水产品被有毒浮游生物污染,体内有可能就会残留毒素。

2、在赤潮爆发期间,市民尽量不要食用已死亡的贝类和鱼类,因为他们残留毒素的可能性很大。

至于维生素对赤潮的影响大不大,小编还没有查阅到相关的介绍,不过小编还会继续给大家搜集折返的知识,尽量早日给大家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

时间过得真快,又到了和大家说再见的时候了,朋友们要想了解更详尽的海洋灾害小知识,可以经常来这里做客的哦。

展开阅读全文

赤潮对人有危害吗

全文共 753 字

+ 加入清单

赤潮形成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不同海域、不同季节、不同环境等都是影响赤潮生成的条件,那么赤潮对人有危害吗?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普遍认为,赤潮生物的存在和水体的富营养化是形成赤潮的基础因素.海洋受到有机污染,赤潮生物利用氮、磷、碳等营养元素,大量繁殖和积聚.而Fe、Mn、Co、Zn、Si及维生素B1、B12、四氮杂茚、间二氮杂苯等增加,可成为赤潮发生的诱导因素.海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水文、气象、海流、海况等,是形成赤潮的自然因子.在海水流速缓慢或停滞的内湾,较封闭海湾的交汇面,峰面及排污口附近沿岸,海水出现上层温跃层,中间有逆温层或有上升流的海域,或因季风影响,出现无氧缺氧水团,强台风、大暴雨后盐度下降,气温、水温、气压升高,均可成为赤潮形成的条件.

人为因素中,含氮、磷、COD的废水、生活污水、高密度养殖区、农田化肥、农药随径流入海,大气中NOx溶解、微生物分解等,也均可形成赤潮.

赤潮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有些赤潮生物分泌赤潮毒素,当鱼、贝类处于有毒赤潮区域内,摄食这些有毒生物,虽不能被毒死,但生物毒素可在体内积累,其含量大大超过食用时人体可接受的水平.这些鱼虾、贝类如果不慎被人食用,就引起人体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死亡.由赤潮引发的赤潮毒素统称贝毒,目前确定有10余种贝毒其毒素比眼镜蛇毒素高80倍,比一般的麻醉剂,如普鲁卡因、可卡因还强10万多倍.贝毒中毒症状为:初期唇舌麻木,发展到四肢麻木,并伴有头晕、恶心、胸闷、站立不稳、腹痛、呕吐等,严重者出现昏迷,呼吸困难.赤潮毒素引起人体中毒事件在世界沿海地区时有发生.据统计,全世界因赤潮毒素的贝类中毒事件约300多起,死亡300多人.

海洋中的自然灾害比较多,其中就有赤潮,那么赤潮的形成与对人类的危害是什么呢?下期为大家介绍更多的海洋灾害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赤潮的鱼类怎么处理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不可否认,鱼类是很受欢迎的食材。不仅是因为鱼类鲜美好吃,而且还因为鱼类富含多种营养素。相对于牛肉、猪肉等红肉,鱼类这种白肉更受人们喜爱。鱼类虽好,但是由于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人们在吃鱼的时候很害怕会吃到受污染的水产品。被赤潮污染的鱼类是不能食用的,那么赤潮的鱼类怎么处理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确实,受污染的水产品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应该要尽量地避免食用。污染重的鱼形态异常,有的头大尾小,有的脊椎弯曲甚至出现畸形,还有的表皮发黄、尾部发青。受污染的鱼眼混浊,失去了正常的光泽,有的甚至向外鼓出。有些赤潮的体内或代谢产物中含有生物毒素,能直接毒死鱼、虾、贝类等生物。摄食这些有毒生物,虽不能被毒死,但生物毒素可在体内积累,其含量大大超过食用时人体可接受的水平。这些鱼虾、贝类如果不慎被人食用,就引起人体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赤潮污染的鱼类最好不要使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次受污染的贝类,会随着赤潮的减退,慢慢消解它们体内的贝毒素。据了解,这个过程一般在40—45天之间,根据气象情况,消解的过程可能会更快。

想要了解赤潮的形成与对人类的危害是什么请到,更多的海洋灾害小知识尽在。帮助大家更加了解赤潮。

展开阅读全文

赤潮与潮汐的区别是什么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潮汐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古代称白天的河海涌水为“潮”,晚上的称为“汐”,合称为“潮汐”。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那么赤潮与潮汐的区别是什么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赤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海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单细胞生物。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有时也呈现黄、绿、褐色等不同颜色。有些赤潮生物分泌赤潮毒素,当鱼、贝类处于有毒赤潮区域内,摄食这些有毒生物,虽不能被毒死,但生物毒素可在体内积累,其含量大大超过食用时人体可接受的水平。这些鱼虾、贝类如果不慎被人食用,就引起人体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潮汐是地球上的海洋表面受到太阳和月球的潮汐力作用引起的涨落现象。潮汐造成海洋和港湾口积水深度的改变,并且形成震荡的潮汐流,因此制作沿海地区潮汐流的预测在航海上是很重要的。

潮汐的变化位置与月球、太阳和月球的相对位置有关,并且会与地球自转的效应耦合和海洋的海水深度、大湖及河口。潮汐现象除了发生在海洋之外,也会在其它引力场的时间和空间系统内发生。

赤潮是人为的并且对人们有伤害,但是潮汐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们没有危害。想要了解赤潮的形成与对人类的危害是什么请到,更多的海洋灾害小知识尽在。帮助大家更加了解赤潮。

展开阅读全文

赤潮为什么是红色的

全文共 790 字

+ 加入清单

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赤潮又称红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那么赤潮为什么是红色的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海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单细胞植物。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有时也呈现黄、绿、褐色等不同颜色。

一是大量赤潮生物集聚于鱼类的鳃部,使鱼类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二是赤潮生物死亡后,藻体在分解过程中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鱼类及其它海洋生物因缺氧死亡,同时还会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和毒素,严重污染海洋环境,使海洋的正常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

三是鱼类吞食大量有毒藻类。赤潮发生后,除海水变成红色外,同时海水的pH值也会升高,粘稠度增加,非赤潮藻类的浮游生物会死亡、衰减;赤潮藻也因爆发性增殖、过度聚集而大量死亡。

赤潮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相关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污染。大量含有各种含氮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海水中,促使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藻类能够大量繁殖的重要物质基础,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海洋浮游藻是引发赤潮的主要生物,在全世界4000多种海洋浮游藻中有260多种能形成赤潮,其中有70多种能产生毒素。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它并不一定都是红色,实际上是许多赤潮的统称。赤潮发生的原因、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水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有红颜色或砖红颜色、绿色、黄色、棕色等。值得指出的是,某些赤潮生物(如膝沟藻、裸甲藻、梨甲藻等)引起赤潮有时并不引起海水呈现任何特别的颜色。

海洋中的自然灾害比较多,其中就有赤潮,那么赤潮的形成与对人类的危害是什么呢?下期为大家介绍更多的海洋灾害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赤潮是生物吗

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

海水中含有大量浮游生物,包括细菌、原生动物,这些藻类大多含有毒素,当其大量繁殖、集结时,会使海水呈赤红色,故称其为赤潮。那么赤潮是生物吗?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能够形成赤潮的浮游生物有一个别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赤潮生物”。在被称之为赤潮生物的63种浮游生物中,硅藻有24种,甲藻32种,蓝藻3种,金藻l种,隐藻2种,原生动物1种。在中国,已有赤潮资料记载的赤潮生物达25种。其余的38种在中国海域均有分布,只是尚未形成过赤潮而已。因此说,有赤潮生物分布的海域并非一定会发生赤潮,这要看其密度能否达到足以使局部海域水体变色的水平。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赤潮不但是生态环境遭破坏的过程,同时也是海域被污染、被毒化的过程。贝类、螺类摄入这些有毒的藻类后,自身不中毒,但能将其毒素储存在体内,人若吃了这些贝、螺,就会中毒。

赤潮也是属于海洋灾害的一种,那么赤潮的形成与对人类的危害体现在哪,会继续为大家介绍的,想要了解更多的海洋灾害小知识请到。

展开阅读全文

赤潮是什么生物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赤潮又称红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海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单细胞植物。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有时也呈现黄、绿、褐色等不同颜色。那么赤潮是什么生物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所谓海洋浮游生物是缺乏发达的运动器官,没有或仅有微弱的游泳能力而悬浮在水层中常随水流移动的一类海洋生物。其中,能通过自身光合作用使海水中的无机化合物转化成生物新陈代谢所需有机化合物者,我们称之为浮游植物,不具备这种能力,即必须以浮游植物为饵者则称为浮游动物。据初步统计,世界各大洋中能形成赤潮的浮游生物有180余种,其中在中国浮游生物名录上登载的有63种。

能够形成赤潮的浮游生物有一个别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赤潮生物”。在被称之为赤潮生物的63种浮游生物中,硅藻有24种,甲藻32种,蓝藻3种,金藻l种,隐藻2种,原生动物1种。在中国,已有赤潮资料记载的赤潮生物达25种。其余的38种在中国海域均有分布,只是尚未形成过赤潮而已。因此说,有赤潮生物分布的海域并非一定会发生赤潮,这要看其密度能否达到足以使局部海域水体变色的水平。

赤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对人体有很大伤害,想要知道赤潮的形成与对人类的危害是什么请到,更多的海洋灾害小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赤潮时捕鱼能吃吗

全文共 567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南方海域出现了赤潮灾害,很多海鲜的吃货都不敢再吃海鲜。那么赤潮对海鲜的影响有多大呢?赤潮时捕鱼能吃吗?我们一起去详细了解了解。

事实上,鱼、虾、蟹等海产品是该被“正名”的:它们有别于贝类海产品,不是被毒素污染的,而是由于以下两点原因:

1.赤潮生物的异常繁殖,引起鱼、虾、蟹等海洋生物瓣机械堵塞,造成这些生物窒息而死;

2.赤潮后期,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在细菌分解作用下,造成环境严重缺氧,使鱼、虾、蟹等海洋生物缺氧死亡。

因此,鱼、虾、蟹等海洋生物的肉里是不含有贝毒素的。赤潮影响哪些海鲜赤潮影响鱼虾蟹吗赤潮对海鲜的影响有多大?

这些海鲜影响不大:

1.鱼虾蟹等海产品即使食用毒藻后,也不会在体内富集毒素,因此可以放心食用。

2.紫菜、海带等,由于本身就是藻类,并不摄食有毒藻类,食用后也不会引起中毒。

3.鱿鱼和乌贼体内也不会积累贝毒素。

此外,如果你在市场上见到了一种叫做织纹螺的水产,可要谨慎了。因为它对于贝毒素的富集能力非常强,往往毒性很高。据了解,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明确禁止销售经营织纹螺。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次受污染的贝类,会随着赤潮的减退,慢慢消解它们体内的贝毒素。据了解,这个过程一般在40—45天之间,根据气象情况,消解的过程可能会更快。

想要了解赤潮的形成与对人类的危害是什么请到,更多的海洋灾害小知识尽在。帮助大家更加了解赤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