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新四军

新四军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新四军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新四军问题。

分享

浏览

3723

文章

68

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区别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后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属于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属于国民政府战斗序列,两者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前身之一。

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区别

编制不同:八路军编制是三个师,新四军编制是一个师。起始情况不同:八路军是红军正规军整编成的,武器编制都是完整的,扩张的条件比较好;新四军是南方各省游击队整编的,实力较弱。

来源不同:八路军改编自在西北地区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主要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而成;新四军改编自在南方八省的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主要是由湘、赣、闽、粤、浙等8省的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和红军第二十八军改编而成。

展开阅读全文

新四军标语墙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新四军标语墙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新四军标语墙,位于白鹤镇,地处青纪公路白鹤镇路段北首,墙上标语分别为“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我们要和平,反对内战!”。这一革命历史文物在上海市独一无二,也是青浦革命历史的珍贵见证。1994年,标语墙被命名为青浦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新四军按照中共中央命令统一开展北撤。沿途新四军浙东纵队政治部雷厉风行地在白鹤旧青浦镇等村前屋旁刷写了数十条宣传标语。新四军北撤后,许多标语遭到破坏。而在旧青浦北祥门塘湾村的一幢民房和旧青浦学校围墙上,还清晰可见两条新四军宣传标语。

1990年4月,上海市文管会对该房屋加筑石驳,加固墙壁。翌年,青浦县博物馆在此竖保护标志。石碑正面镌有“青浦县文物保护单位新四军宣传标语青浦县人民政府1995年7月公布”字样,碑阴有简要历史说明。

地址:白鹤镇塘湾村(青纪公路白鹤镇路段北侧)

邮编:201709电话:59746198

开放时间:全年全天

公共交通:华青专线

白鹤镇:位于青浦境域东北部,东与闵行区接壤,南与徐泾、赵巷镇相邻,西与重固、白鹤镇交界,北与嘉定区相望。 至2005年底,全镇总面积47.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79公顷。 镇下辖19个村民委员会(徐谢、火星、周浜、嵩山、北新、朱长、淮海、新木桥、叙中、陆象、坚强、华益、凌家、白马塘、新谊、马阳、杨家庄、秀龙、叙南),下辖2个社区居委会(华新。

展开阅读全文

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

全文共 843 字

+ 加入清单

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位于芜湖市繁昌县,年代为民国。

938年12月,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由南陵沙滩角移驻本县中分村。司令部设于村南徐家淦宅,副司令员谭震林住在司令部对门徐崇道家。建国后,徐家淦、徐崇道两户房屋已改建,三支队练兵的操场尚存。

1938年11月26日,日军占领了铜陵县城及大通、顺安等地,后又占领了大半个铜陵县。国民党守军撤退后,国民党第三战区将皖江抗日的前线铜陵、繁昌、南陵四区划归新四军防区。12月,第三支队奉命从南芜宣地区逐步移防到铜南繁地区,支队司令部驻在南陵的沙滩脚,政治部驻铜陵的燕子牧,第五团团部驻凤凰山。后因对日军作战需要,军部又先后调一支队一团、二支队三团来铜繁前线,这样在铜繁前线统归三支队指挥的新四军共有2000余人。1939年4月,为便于领导和指挥三支队在铜繁地区的活动,三支队司令部、政治部和五团团部迁驻中分村,直到1940年4月转移到铜陵桥头杨。他们在铜南繁地区一直战斗到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前夕。

2012年,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建筑本体,十四座领导人旧居及庭院。

建设控制地带:分为四块。区块一东至徐建春房屋,西至淮九路,南至徐有托家房屋,北至李宝国房屋。区块二东至谢才友房屋,西至徐敏家房屋,南至徐文锦房屋,北至村内土路。区块三东至徐有贺房屋,西至徐新荣房屋,南至黄英房屋,北至村内水泥路。区块四东至距何志远旧居约30米,西至沈自根房屋,南至徐文通房屋,北至徐修宏房屋。

孙村镇:孙村镇位于芜湖市西南40公里,交通便捷,资源丰富。沿江高速、芜铜公路、沪陵铁路穿境而过,境内铁矿、石灰石、膨润土、沸石矿储量丰富,待开发的资源有钾矿(探明储量3000万吨)、墨玉石矿(5000万立方)、库容390万立方钳口水库旅游区开发项目。全镇地域面积153.15平方公理,人口5.83万,著名的欧亚古人类早期活动遗址--“人字洞”和国家三-旅游区--马仁森。

展开阅读全文

新四军联抗烈士陵园

全文共 861 字

+ 加入清单

新四军联抗烈士陵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新四军联抗烈士陵园,占地面积3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余平方米,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墩头镇千步村,建立于1944年,是苏中地区唯一的从抗日战争年代保存下来的规模较大的烈士陵园。

1940年10月,新四军在苏中地区为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稳定江淮大地各杂牌武装,团结争取他们共同抗日,在陈毅同志的精心策划下,在曲塘镇成立了一支团结抗日的特殊武装部队,定名为"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直属纵队"、"鲁苏战区苏北游击指挥部第三纵队司令部",简称联抗部队,并指定由我地下党员、国民党中将身份的黄逸峰任司令。

联抗部队主要活动地区划定为泰州至海安的通扬运河以北,海安至东台的串扬河以西,东台至兴化一线以南,兴化至泰州的官河以东为联抗防区,简称兴东泰地区。联抗部队及其所领导的地区属于苏中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19块根据地中唯一的、影响较大的政治特区。党内成立了中

共兴东泰特区委员会,黄逸峰任书记、戴为然任副书记,领导联抗地区的党、政、军、群开辟和巩固抗日根据地,坚决打击和孤立-顽固势力,团结中间势力一致抗日,历经四年极其艰苦卓越的斗争,于1944年10月0完成了党赋予的历史使命后撤销联抗部队建制,编入苏中军区战斗序列。

墓内安葬着161位抗日英雄的灵柩,并在园内建筑了联抗烈士纪念碑、明理堂、陵园标门,黄逸峰为"明理堂"题写匾额一块。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陵园建设,几经扩建,陵园现已具规模。1991年,时任国防部长的张爱萍将军为联抗烈士纪念碑题词。

千步村:千步村位于墩头镇东南方向,与海安镇、曲塘镇交界,由原千步村、坚持村、中山村、烈士村合并而成。总面积7.7146平方公里,34个村民小组,1520户。千步村作为红色革命旅游基地,拥有一处抗战纪念碑,即新四军联抗烈士陵园。陵园现占地3.3万多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1.8万多平方米。1944年11月,紫石县政府和联抗部队为安葬抗战中牺牲的161名烈士建立了烈士陵园,。

展开阅读全文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

全文共 1534 字

+ 加入清单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即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位于溧阳市前马镇水西村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西距宁杭高速公路2公里,南距溧阳市区20公里,是一个在中国革命史和军事史上都有重要地位的地方。

新四军江南部队的指挥机构。1939年8月,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员张鼎丞已赴延安,新四军军部决定第1、第2支队由陈毅统一指挥,并增设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建制,统一领导第1、第2支队。11月7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溧阳水西村公开宣布成立,指挥陈毅,副指挥粟裕,参谋长罗忠毅,政治部主任刘炎、副主任钟期光。指挥部辖第2团、新6团、第4团、挺进纵队和地方武装,共1.4万余人。11月14日,第4团团部及2营组成为苏皖支队,渡江北上,1940年2月与先期过江的挺纵第3团合编,仍称苏皖支队。5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重新组建第3团、第4团。1940年7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率第2团、新6团北渡长江进入苏北,改称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2支队在司令员罗忠毅、副司令员廖海涛领导下,留下坚持茅山地区的抗日斗争,对外仍以江南指挥部名义活动,并指挥新3团、新4团和各县地方武装,共3000余人,后又组建了独立第1、第2团。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第2支队改编为新四军第6师第16旅。

1939年11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水西村成立,陈毅、粟裕两位无产阶级革命家认真贯彻党中央“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运筹帷幄,决战千里,开辟了茅山抗日根据地。广大新四军指战员与当地群众鱼水情深、同甘共苦。水西村的一草一木经历了与日寇鏖战的烽火硝烟,水西村的男女老少至今仍旧津津乐道陈毅、张茜的浪漫革命爱情。1982年4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该旧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0月,粟裕将军为“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题词。1984年11月,旧址恢复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粟裕将军的部分骨灰安放于此。

1938年夏,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先后挺进苏南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次年11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水西村成立,统一指挥第一、第二支队和地方抗日武装,巩固和发展了苏南抗日根据地。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原系李氏宗祠,始建于明代。整个祠堂三进四厢房,里面回廊雕窗,斗拱画梁,重修后恢复了历史风貌。政治部战地服务团等5处旧址,均系砖木结构民宅。该馆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45平方米。

纪念馆的大厅内屹立着江南指挥部指挥陈毅、副指挥粟裕的全身铜像。紫色的帷幕上,镶嵌着原新四军秘书长、中顾委委员李一氓的题词:“威震江南功在民族”。整个展览大厅内,以照片、实物、图表、电子模型等展品,反映了新四军江南部队在陈毅、张鼎臣、粟裕的率领下,深入苏南敌后,开创和发展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的战斗历程。在展厅的两侧,分别保留着陈毅、粟裕的办公室兼卧室。粟裕同志逝世后,其夫人、子女遵照粟裕的遗愿,将其部分骨灰敬撒于展厅的天井内。

纪念馆的左侧建有将帅馆,陈列了陈毅、粟裕、叶飞等76位建国后被授予少将军衔以上新四军将帅的生平事迹。一楼陈列有陈毅元帅、粟裕大将的生平业绩及他们在各个历史时期的80余幅珍贵照片,再现了他们光辉战斗的一生。二楼是4位上将、8位中将、62位少将的生平介绍,展品有将军们使用过的望远镜、-、公文包以及战利品、勋章等。

出“将帅馆”,过六角亭,拾级而下,便是“碑廊”。它临池而建,黑瓦飞檐,小巧玲珑,古朴典雅。廊壁上镶嵌着52位新四军老战士的题词、书法作品。

2013年5月,国务院(国发[2013]13号)公布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西村:水西村:村内有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

展开阅读全文

溧阳新四军指挥部旧址

全文共 1101 字

+ 加入清单

溧阳新四军指挥部旧址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座落在溧阳市水西村。该馆原名为“新四军水西村革命旧址保管所”,成立于1979年11月23日。1984年9月25日更名为“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陈列馆”,1994年8月1日改用现名,隶属于溧阳市文化局。

1938年夏,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先后挺进苏南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次年11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水西村成立,统一指挥第一、第二支队和地方抗日武装,巩固和发展了苏南抗日根据地。1979年7月9日,溧阳地区发生中强度地震,尚存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司令部、政治部战地服务团等6处旧址遭到破坏。为了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新四军的革命精神,同年在溧阳市委、市0的直接领导下,重修这些旧址,同时建立保护管理机构。1982年3月25日,江苏省人民0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月,粟裕同志为其题字。1984年9月,旧址修复竣工,是年11月7日,该馆正式对外开放。馆名为叶飞同志所书。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原系李氏宗祠,始建于明代。整个祠堂三进四厢房,里面回廊雕窗,斗拱画梁,重修后恢复了历史风貌。政治部战地服务团等5处旧址,均系砖木结构民宅。该馆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45平方米。

司令部旧址现已布置了陈列,指挥陈毅、副指挥粟裕办公处兼卧室为原状陈列,再现了陈毅、粟裕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1939——1940年在此工作、生活的情景。原机要科、侦察科、通讯科等处布置了辅助陈列。整个陈列,通过图照、实物、雕塑、电子模型及音像的有机组合,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领导苏南抗日军民浴血奋战的艰苦斗争历程。遵照粟裕同志的意愿,司令部旧址天井内还敬撒有他的部分骨灰。

1997年,为延伸教育领域,拓展教育渠道,我馆又增设了“新四军将帅馆”和“新四军老战士题书碑廊”。“将帅馆”收录了抗战期间曾经驰骋在苏南抗日疆场、建国后被授予少将衔以上的78位新四军将领的生平业绩。“新四军老战士题书碑廊”展示了52位新四军老战士题写的诗、词。

该馆现收藏有关文物、资料2000余件,这是极其珍贵和丰富的教育资源。主要出版物有《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史料汇编》、《江南指挥部旧址简介》、《新四军史迹图册》(江南指挥部纪念馆)等。

该馆开放以来,已接待观众百万人次,包括张震、彭冲、叶飞、姬鹏飞、迟浩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有美国、古巴等国际友人。如今,这里已相继被命名为江苏省校外德育基地、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她将在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在推进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

全文共 918 字

+ 加入清单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是根据0中央和毛主席指示,于一九三八年夏由陈毅、粟裕等同志率领新四军东进抗日创建的。它是中国0在华中敌后最早创建的根据地之一。它长期屹立在敌人的心脏地区,为以后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起到了基地、枢纽和尖刀作用,为抗日战争乃至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为了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教育后人,经省委批准、于一九八五年九月建成了茅山新四军纪念馆,一九九八年又在原馆址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翻建。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座落在江苏省句容城东南二十五公里处的茅山镇。茅山是江苏省省级风景名胜区。

现在的新馆,占地面积为一万六千多平方米,展厅建筑面积三千五百多平方米,展馆分五个部分?展出各种珍贵文物和历史资料二千多件,用声、光、电、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再现了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和光辉形象,再现了当年新四军与苏南人民浴血奋战的悲壮场面。

展馆造型别致,雄伟壮观,既表现了茅山三座山峰的雄姿,又展现了革命前辈业绩光照千秋的气势。

陈列内容分为“苏南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军”、“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开辟”、“茅山新四军东进北上”、“苏南抗日根据地的艰苦坚持”、“苏南人民夺取抗日斗争的胜利”五大部分。整个陈列史料翔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真实地反映了以茅山为中心苏南抗日根据地的光辉历程,生动地再现了新四军和苏南人民抗日斗争的历史风貌。开馆十多年来,每年接待国内外观众平均20万人次左右,已成为南京、常州、镇江等一些大专院校、部队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德育教育基地。92年以来先后被省、市有关方面列为“校外德育基地”、“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全民国防教育基地”等。96年以来被评为镇江市“文明单位”。2001年4月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博物馆”,6月被中宣部命名为第二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2月被批准为“省级文明单位”。

地址:镇江市句容市茅山镇

类型:纪念馆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电话:0511-87828207

开放时间:

淡季7:30-17:00,旺季7:30-18:00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纪念馆

全文共 2704 字

+ 加入清单

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纪念馆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纪念馆位于无锡市锡山区锡北镇寨门村诸巷,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无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无锡市党史教育基地。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系浙江大学电机工程系主任、留美博士诸水本教授的西式私宅。

抗战时期,无锡人民的抗日斗争是与苏南人民的抗日斗争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苏南地区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抗战爆发后,日伪军重兵控制这一地带,国民党也派出第二武装忠义救国军到苏南,力图恢复对这一地区的控制。而在无锡广大城乡,也涌现出了大批的抗日武装,到1938年上半年,共有游击武装39支。

在这种情况下,上级党组织派王承业(又名王仲良)到无锡重建县委。县委以梅村为基地,重建党的基层组织,改造地方游击武装,逐步形成了以梅村为中心的抗日游击基点。

这一时期,为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新四军“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1938年4月,新四军军部决定由第一支队司令陈毅负责组建先遣支队深入苏南敌后进行战略侦察。6月,陈毅率部挺进茅山。10月陈毅派第二团参谋长王必成率第一营东进进行战略侦察,详细了解无锡、苏州一带的游击武装及日军据点情况。无锡地方干部张卓如、陈枕白将无锡的情况予以汇报。10月,陈毅授予地下党掌握的梅光迪等人领导的3支抗日武装组建成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

作好这些准备后,陈毅就决定派第六团东进苏南。当时陈毅手下只有2个团,即新四军第二团和第六团。陈毅决定由第二团单独担负茅山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任务,派第六团东进苏南。陈毅明确东进任务是:扩大抗日力量就是发展部队,壮大武器装备,筹集经费给养,具体就是三个字:“人、枪、款”。

为防止国民党顽固派寻找借口破坏东进,陈毅决定新四军第六团以地方抗日武装的名义东进。为此,团长叶飞向国民党第三战区告长假,团领导全部隐姓改名。

1939年5月,叶飞带领第六团700余人,打出“江抗”二路的旗号从茅山东进抗日,到武进戴溪桥,与之前改编为“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的梅光迪部进行整编,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的番号东进抗日。到达无锡地区后,“江抗”指挥部设在嵩山储埂上。部队以梅村一带为基点,发挥主动、灵活的游击战特长,以伏击、袭击、夜战等战术手段,在运动中打击日伪。

5月30日,由“江抗”二路司令吴焜率领的主力一部,在消灭了常熟东乡10多个日伪据点及匪伪武装后,在回师梅村、途经无锡东北隅的黄土塘时,与下乡“扫荡”的日军遭遇,发生战斗。战斗打响后,日军又开来了增援部队,“江抗”战士在武器装备差的情况下顽强战斗,经过半天激战,击毙日军30余名,内有大佐1名。黄土塘战斗是“江抗”东进后同日军交战的第一仗。“江抗”东进与日军首战告捷,极大地鼓舞了无锡人民群众的抗日斗志。此后,江抗战士又夜袭浒墅关,袭击虹桥机场,震惊沪宁线。

“江抗”在打击日伪的同时,与地方游击队商谈收编事宜。由于无锡县委已对地方游击队做了大量的争取、改造工作,为“江抗”收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39年5月至6月,“江抗”在地方党的配合下,在无锡地区收编、加委了7支游击武装,计1350余人;随编带入4挺重机枪、36挺轻机枪、1100多支步枪和手枪。

黄土塘战斗后,盘踞在锡北的“忠救”十支队阻碍抗日,“江抗”决定收缴“忠救”顽军的枪械。经周密部署,6月2日深夜,“江抗”从寨门诸巷分三路向石家浜、东湖塘、河塘桥进发,袭击了“忠救”十支队指挥部,击溃了“忠救”十支队的两个大队,缴获重机枪4挺、轻机枪20挺、手提式及步枪300余支,小电台一架。这次行动,不但打击了阻碍抗日的顽军,而且大大改善了“江抗”的装备。

“江抗”东进的抗战业绩,不仅使京沪铁路沿线的日本侵略军惶恐不安,而且也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嫉恨和恼火。国民党第三战区获悉“江抗”是新四军后,借口“越界活动”,密令“剿办”。为避免摩擦,1939年10月,“江抗”奉命西撤,渡江向北发展。

至1939年底,“江抗”从1000人发展到5000多人,完成了上级交办的“人、枪、款”三大任务。

“江抗”西移后,带走了一部分地方抗日武装;无锡党组织失去了江抗的支持,无法公开活动,转入秘密工作。斗争形势十分严峻。

考虑到东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但抗战力量又比较薄弱,陈毅在筹划新四军主力渡江北上的同时,推荐新四军第三支队副司令、皖南抗日根据地创建人之一的谭震林到苏南来“独挡一面”,打开新局面。中共中央东南局和新四军军部于1940年3月决定调谭震林到苏南东路组织军政委员会,统-和军队的领导。

1940年4月,谭震林从皖南调到东路地区,首先来到常熟,以“江抗”留在阳澄湖畔养伤的干部战士为主体建立、发展起来的“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改名为“江南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为区别于叶飞领导的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新江抗”),谭震林任司令兼政委,何克希任副司令。

“新江抗”成立后,坚决贯彻中央“扩军建政”的指示,组建军政委员会,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工作重点放在发展武装,和创建根据地上。东路军政委员会以苏常太为基地,东出昆嘉太(昆山、嘉定、太仓),西入澄锡虞(江阴、无锡、常熟)的决策,通过袭击、破袭等战术,打击日伪军。在“新江抗”扩军的局面初步打开后,1940年9月,谭震林率“新江抗”由苏常太进入澄锡虞地区,将指挥部设在寨门诸巷这幢西式私宅中。“新江抗”的进入,为无锡地区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打开了局面。

谭震林率“新江抗”指挥部到澄锡虞地区后,东路军政委员会委员王承业在有工作基础的无锡地区,同地方党一道,筹建抗日民主政权。1941年2月,建立无锡县政府和锡北行署。在县、区政府建立后半年多的时间里,无锡地区有80多个乡(镇),500多个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基层政权。无锡地方党通过各级抗日民主政权,广泛开展财经、文教军事、-等各项工作,实行合理的税收田赋制度,发行“江南商业货币券”即“抗币”统一了东路根据地的流通货币;建立了各级教育机构,推行抗日教育;筹办江抗后方医院等,从而巩固了抗日游击根据地。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同时对华中各地新四军部队进行统一整编。1941年3月上旬,苏南新四军主力即江南指挥部、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等部改编成新四军第六师,谭震林任师长兼政治委员,新四军六师师部一度设于寨门诸巷这幢西式洋房。

1941年7月,日伪军对苏常太地区进行残酷“清乡”,9月转向无锡地区。根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指示,“新江抗”奉命跳出“清乡”区,渡江北撤转移到苏中根据地。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北镇寨门村诸巷

乘车线路:苏州市内乘738路公交在新寨路下车可达。

展开阅读全文

云台山新四军抗日烈士墓

全文共 710 字

+ 加入清单

云台山新四军抗日烈士墓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云台山烈士陵园位于江宁区横溪街道云台山东南脚下的官塘山坡,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是江宁区最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陵园内埋葬着87位(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铭牌上写65位)牺牲的新四军抗日烈士。每年都有大批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中小学生前来此凭吊祭扫。

纪念塔碑高16.5米、宽5.4米,塔身正面雕刻着“云台山抗日烈士永垂不朽”贴金大字,塔前有宽敞的大理石平台,平台之下有烈士陵园三门大牌坊(宽15.8米、高8米)。陵园内建有陈列馆。馆内布局抗日铁军、挺进东南、江宁烽火、浩气长存、深切缅怀等五个篇章,展示了江宁地区抗日战争时期可歌可泣的英勇人物和事迹。

巍巍云台山,位于横山西北、江宁区西南,西北依江宁街道陆郎桥,东南为横溪镇,距南京主城36公里。云台山东麓,巍然屹立着云台山抗日烈土墓,该墓园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墓内安放着新四军二支队三团营长邱立生、政治教导员王荣春等65位烈士遗骸。高达16米的纪念塔上红星闪耀,碑文为:云台山抗日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和陵墓周围种植青松翠柏,庄严肃穆。云台山烈士墓和山上的每一寸土石,都见证了云台山烈士们当年浴血奋战的悲壮历史。

云台山新四军抗日烈士墓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横溪街道: 江宁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区划调整,新设横溪镇由原横溪、丹阳和陶吴三个镇合并而成,镇0驻地设在原横溪镇.横溪镇位于江宁区西南部,距南京市中心30公里,总面积215平方公里,人口7.16万人。镇内交通便捷,有凤云铁路专用线,将军南路、宁丹路等可直达南京;横禄、横铜、汤铜、陶禄等公路贯穿集镇,10分钟可达南京禄口机场,现代快速交通网络初具规模。 横溪地处。

展开阅读全文

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江都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全文共 661 字

+ 加入清单

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江都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郭村,与泰州一田之隔,素来被称为扬州的“东大门”。启扬高速和328国道穿境而过。70多年前,这里是“三桥两荡”地区,日、伪、顽三派各占一隅,情势错综复杂。

为打破日伪顽的分割和包围,新四军分会副书记、一支队司令陈毅坚决执行党中央“向北发展”的指示,派遣新四军挺进纵队渡江至江都的“三桥两荡”地区。1940年2月8日,新四军挺进纵队1团在大桥附近粉碎了日伪军近500人的“扫荡”,取得了新四军挺进江都以来对日伪军的首战胜利,军威大震。

不甘心失败的侵华日军,再次集结部队扫荡吴家桥地区。5月14日清晨,日伪军1000多人再次“大扫荡”,结果再次被挺进纵队击退。为了防止日军报复,新四军挺纵移师郭村地区休整。

1940年6月27日,国民党顽固派纠集13个团的兵力,对郭村四面包围,轮番进攻。在接下来七天七夜的战斗中,渡江抗日的新四军在地方党组织和郭村人民的全力支持下,以2000多人的兵力,顽强抗击国民党顽固派13个团20000多人的围攻,最终以弱胜强。

郭村保卫战胜利之后,陈毅指示筹建地方抗日民主政权。1940年7月7日,江都县政府成立大会在塘头镇隆重召开。苏北特委副书记惠浴宇宣布苏北地区第一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江都县第一届抗日民主政府在姊妹楼成立。

江都县抗日民主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创建苏中抗日根据地正式拉开了序幕,后来成为全国著名的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

2019年3月,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江都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入选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新四军海北支队驻地旧址

全文共 299 字

+ 加入清单

新四军海北支队驻地旧址为海盐县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新四军海北支队驻地旧址位于南北湖风景区南北湖村南木山顶,年代为1944年,类别为近现代史迹。

2000年5月22日,新四军海北支队驻地旧址被公布为海盐县文物保护单位。

南北湖村:南北湖村由原来的南湖、北湖村合并而成,三面环山,一面临海,与省级名胜南北湖风景区同在一个区域。总面积10.8平方公里,总人口2745人,其中党员116人。2001年背列为县级生态村,2003年列为市级生态村,2004年列为“十百工程”整治村,2005年被评为“五好党支部”、省级农家乐示范村,2006年被评为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市级绿化示范村、省级绿化示范。

展开阅读全文

铜陵市新四军抗战史迹陈列馆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铜陵市新四军抗战史迹陈列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铜陵市新四军抗战史迹陈列馆建成开馆于2009年9月,座落在西湖镇朝山村村部,与1943年7月17日范家湾抗日战斗新四军铜陵大队28烈士陵园相邻。陈列馆由主馆区和馆前广场两部分组成,展厅面积220平方米,展览主题分为新四军挺进铜陵抗日、皖南抗日的坚强堡垒、抗战胜利与铜陵解放3个部分。展馆内设置了抗日战争时期铜陵地形沙盘,设计、收集展出了图表、照片、宣传画百余幅,新四军臂章、军装、-子弹、干部战士宣传读本、《大江报》等遗物实物(部分复制)近50件。后又增设了“廉源长流——铜陵抗战史上的廉政典故”、“为铜陵解放作出突出贡献的20名人物”等新展览内容,集中展示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新四军及解放军在铜陵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陈列馆现对社会免费开放。

朝山村:朝山村建制于1976年,现有6个村民组,人口1222人,0党员44人。村域总面积3.19平方公里。因盛产黄金而闻名,有“安徽黄金第一村”的美誉。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朝山村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建设日新月异。到2009年,朝山村已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5000万元,利税1600万元,农民人均纯。

展开阅读全文

新四军总兵站、印刷厂旧址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新四军兵站印刷厂旧址为宣城市文物保护单位。

新四军总兵站、印刷厂旧址位于泾县云岭镇,时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016年,新四军总兵站、印刷厂旧址被宣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云岭镇:云岭镇位于泾县城西城南23公里处,总面积43.62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40000亩,耕地面积14000亩),东邻丁家桥镇,南接章渡镇、中村乡,西依北贡乡,北界南陵县。境内属丘陵半山区,夹两脉青山之间,南北长30华里,东西宽5华里,土地肥沃,山川秀美,风光旖旎。“四顾”、“云岭”两山对峙,有“云中美人雾里山”之称。全镇辖9个行政村,84个村民组,现有人口11。

展开阅读全文

新四军四支队旧址纪念馆

全文共 3200 字

+ 加入清单

新四军四支队旧址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风景秀丽的万佛湖南岸,群山环抱之间形成一块开阔冲地,湖光山色之中坐落着一幢徽派建筑—韦家大屋。1938年5月到1939年6月,高敬亭将军率新四军四支队在东港冲韦家大屋驻扎了13个月。韦家大屋当时是一个韦氏家族居住地,共有20多间房屋,韦氏家族是当地名门望族,也是开明绅士,韦家人坚决支持抗日,自愿把房屋的一大部分让出给四支队使用,四支队离开东、西港冲以后,又把房子还给了主人。1991年,韦家人把房屋赠送给国家。

自1980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关心重视下,新四军四支队旧址(韦家大屋)先后被批准为“舒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舒城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省少先队教育基地”、“安徽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六安市‘139’红色旅游项目”。2007年6月投资700多万元对新四军四支队旧址进行了恢复、重建,使旧址面貌一新,成为万佛湖绿色旅游中的“一点红”,在政府主导、市场动作的管理模式下,融入万佛湖整体旅游开发,形成了“以绿带红,以红促绿,红绿相映,相得益彰”的大旅游格局。

2008年5月16日,在新四军四支队进驻东港冲70周年之机,隆重举办了开馆庆典仪式。2008年6月5日,成都军区原政治委万海峰和夫人赵政到舒城县高峰乡东港村韦家大屋考察新四军四支队驻舒旧址红色旅游开发,对新四军四支队旧址纪念馆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开馆以来,先后接待前来参观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人员达10000多人次。

旧址韦家大屋距县城60公里,距万佛湖南岸5公里。从舒城县城出发,可先畅游万佛湖,再从南岸码头乘车,即可到达山色秀丽的新四军四支队旧址韦家大屋,也可自己驾车沿舒晓路直达山七镇,再拐弯到高峰乡东港村韦家大屋。先在新四军四支队旧址停车厂下车,跨山河公路对面是一个旧址醒目标识牌,从停车厂到韦家大屋旧址建有长500米、宽4.5米的红色旅游大道,沿着通向旧址的水泥路,两边是高大的彬木树,走在林阴大道上让人不觉有一种庄严的肃静感。向前步行数十米,是一座高大气派的新四军四支队旧址牌坊门楼,高12米,宽10米。它的正面和背两面各有一幅对联,正面对联:“战旗辉日月,驰骋江淮三千里”;“铁血铸军魂,威镇大别十万峰”。讲述的就是新四军四支队将士们在大别山创造的辉煌战绩。背面对联:“如诗如画,杜鹃花染英雄血”;“斯事斯人,青史名留壮志篇”。这是对高敬亭将军的深切缅怀。

参观过牌坊门楼,穿过前面的一座小桥,就来到了新四军四支队的大型浮雕塑像群。它的高为5米,宽为10米,分为三个画面。正中间的画面是新四军四支队组建时三位高级将领,中间是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两边分别是四支队参谋长林维先和政治部主任肖望东。右边的画面是高敬亭将军率领四支队战士转战鄂豫皖,坚持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下边的一幅画面是四支队在以东西港冲为中心,在蒋家河口与日寇作战的激烈场面。这一战打响了新四军对日作战的第一枪,也是新四军东进抗日的第一仗。从浮雕拾阶而上79级台阶,是占地达1000平方米的新四军四支队皖西革命旧址纪念碑。碑高为18.8米,碑身朴素,前后各印有“新四军皖西革命纪念碑”和“新四军四支队烈士永垂不朽” 题词。为了纪念高敬亭和四支队战士的丰功伟绩,以及牺牲在这里的那些无名英雄,特立此碑。

从纪念碑下来,再向前走100多米就是韦家大屋,韦家大屋背面靠山,前面是一片开阔地,门前还有“月牙塘”和胡家河。传说:韦家大屋坐落于“美人地”,门前形似月牙的塘就是美人梭头的镜子,前面流淌的胡家河就是美人洗脚的地方,韦家大屋就坐落在“美人”的怀抱。韦家大屋左右各一座山坡环抱,它还验证了农村的一句俗语:“左青龙,右北虎”,并且在门前开辟了“月牙塘”,以示“蓄水聚财”。可以看出当时主人选址建设时十分注重“风水”。沿月牙塘四周栽种了数十棵垂柳,纤细、修长的柳条一律垂向下,倒映在“月牙塘”中,柳、影和塘形成了和谐的统一。绕过月牙塘,矗立在我们面前的便是韦家大屋旧址,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正面是围墙,其他三方面是房屋,中间是庭院。进入韦家大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屹立在旧址中央的高敬亭将军的半身铜像,大门正对面是10间老式0房屋,用于复原陈列馆和高敬亭将军休息指挥所布展,大门的左右两边各建有6间平房,右边6间平房是战史陈列馆,左边6间平房用于接待室和办公室。无论是旧址老房恢复,还是重新修建的平房,一律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全部用青一色的仿古青砖修葺,白石灰勾缝,好像象征着高敬亭将军的 “清白”。又好像要向人们诉说着新四军四支队不平凡的历史。

1938年4月底,高敬亭将军率四支队首先进驻在舒城县九井。两天后,部队前进到了乌沙,发现乌沙地形更好,司令部等机关遂转移乌沙。20天左右,高司令感到乌沙地势低,冲狭窄,于是又重新选择驻地。他打开地图,看到东港冲地势比较高,四面环山,中央平坦,东抵一望无垠的皖中平原,西入巍峨的大别山,南临安庆,北濒合肥,横扼安合公路,是块打游击、抗日寇的理想根据地。因而就把司令部以及警通连、情报、侦察等分部队转移到东港冲韦家大屋。7月,司令部迁至西港的钝斧庵,政治部和机关仍驻守在韦家大屋。

新四军四支队进驻韦家大屋期间,积极发动和领导人民群众投身抗日战争,纵横驰骋于皖西、皖中、皖东以及苏北广大地区,一共进行了90多次战斗,共击毙、击伤敌军2300多人,缴枪1400多只,军马20多匹,击毁敌人汽车156辆,汽船2艘,新四军四支队也由原来的3100人发展到11000多人。其中最著名的战役是1938年5月巢县蒋家河口伏击战。这场战斗出敌不意,行动迅速,仅用十几分钟,干净、利落地毙敌20余人,缴枪11支、敌旗一面,以及一些枪弹等。蒋家河口一战打响了新四军对日作战的第一枪,也打破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高敬亭,原名高志原,1907年8月出生在河南省光山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7年,他参加农民运动,从此投身革命。192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先后担任过光山县县委书记、鄂豫皖特区苏维埃主席、豫东南道委书记、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组织部长、中共鄂豫皖省委党委兼皖西北道委书记、红25军75师政委、红28军政委等重要职务。1939年6月24日,在东进途中,被错杀于肥东县青龙厂,年仅32岁。

1975年11月30日,毛泽东以非常沉重的心情,阅读着高敬亭同志的女儿高凤英给中央要求澄清其父被杀原因的信。他深知这件冤案至今未被昭雪而遗憾。为高凤英同志为父-的勇敢行动所感动,挥笔在信上批示有关部门一定要迅速组织人力查清此案。毛泽东同志认为此案处理不当,怀疑主要责任在项英。1977年4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出《关于给高敬亭同志平反的通知》,对高敬亭一生的历史功过做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正式宣布给高敬亭平反,恢复名誉。至此,高敬亭38年沉冤得雪。转新四军四支队旧址纪念馆(韦家大屋)是新四军四支队东进抗日的历史见证物,更是新四军四支队优良革命传统的精神载体。对教育广大青少年继承新四军四支队“铁军”的优良传统,弘扬人民军队不畏强敌、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都具有很重要意义。逝者已易,生者不息,让我们牢记历史,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铁军”精神,以党的“十七”精神为指导,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学习,扎实工作,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热情,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

“新四军四支队旧址纪念馆”于2008年5月16日正式开馆。1938年5月,高敬亭司令带领新四军四支队官兵进驻舒城东港冲韦家大屋至1939年6月离开。在此一年零一个月内,四支队官兵在高敬亭将军指挥下驰骋江淮大地,英勇顽强地抗击日寇,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抗日业绩,尤其是蒋家河口战斗,打响了新四军对日作战的第一枪,在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合肥市青龙厂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抗日纪念馆

全文共 908 字

+ 加入清单

合肥市青龙厂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抗日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合肥市青龙厂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抗日纪念馆位于肥东县白龙镇青龙场社区褚老圩,这里原是淮军将领褚老泰于清同治年间(1862)年建造的庄园,1940年房屋等被日伪军烧毁,现圩内占地30多亩。目前建有“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共合肥党史馆”和“新四军四支队东进抗日纪念馆”,建筑面积共3000多平方米,圩内外还建有烈士墓、红军井、敬亭纪念林,四周还种植着数十亩的山东冬枣林。中共合肥党史馆反映了中共合肥党组织从1926年9月创建、经过艰苦卓越的斗争,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辉煌历程。新四军四支队东进抗日纪念馆里展出的各种文物共有2000余件,其中新四军老战士当年收缴的两把日本-和中正剑、新四军老战士在这里抗战时使用的军用号角、叶剑英元帅的亲笔信函等都非常珍贵。

抗日战争初期,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一块重要抗日根据地,是皖中地区抗日指挥中心,新四军第四支队、江北游击纵队司令部驻地,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移驻地,也是中共合肥中心县委所在地。新四军第四支队是1938年2月由红28军和鄂豫边区红军游击队组建。1938年4月,奉中共中央电令,四支队在司令员高敬亭同志率领下东进皖中,与当地人民群众一道,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1938年4月至1939年5月这短短的近一年期间里,新四军第四支队作战90余场次,毙伤日军1700余人,俘虏10余人;毙伤伪军600余人,俘虏400余人;消灭-武装和土匪3700余人。经过近一年来的抗日斗争,四支队发展壮大为第四、第五两个支队及江北游击纵队,并创建了淮南抗日根据地,支援了皖江抗日根据地和淮北抗日根据地,为中国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白龙镇:白龙镇地处江淮分水岭,是肥东县西北地区经济、文化、商贸重镇。全镇总面积96.3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人,耕地面积5.4万亩,辖20个村(居)。中心镇区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镇区常住人口1.2万人。2005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4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7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超过2150元。白龙镇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合徐高速、合白路、。

展开阅读全文

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团部旧址——龙泉小学

全文共 287 字

+ 加入清单

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团部旧址——龙泉小学为新罗区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团部旧址——龙泉小学

位于新罗区东肖镇龙泉村龙泉小学内。原为龙泉书院,建于清光绪年间,坐北朝南,围合院式土木结构瓦平房,建筑面积720平方米。1928年改为龙泉国民小学。

1938年1月,新四军第二支队建立后,第四团团部驻此,该团在东肖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发动群众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和保卫苏区土地革命胜利果实,同时在与国民党顽固派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该建筑是新四军第二支队组建的重要历史见证。

2018年被新罗区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旧址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新四军支队司令部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旧址俗称仕峰厝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东肖镇龙泉村。建于清末,是一座三厅二厢房平房建筑,占地1400平方米。1938年1月,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部、政治部设于此。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罗忠毅、王集成等居住于此。后院留下抗日标语“反对在抗战中任何动摇妥协!铲除汉奸亲日派及托派匪徒”。建于清代,坐东朝西,三进两厢房土木结构祠堂式平房建筑,占地1400平方米,陈姓民居。中轴线自西向东依次为围墙、灰坪、前厅、天井、中厅(正厅)、廊道、后厅及左右厢房,整座房屋有6大、小厅堂30个房间,5个回廊,6个天井。大门朝南,抬梁木构架单檐歇山顶。右侧有1口井。后面还有个半月形一米高的石围墙。该厝是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从事革命活动和是新四军第二支队组建的重要历史见证。2001年被新罗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东肖红色旧址群邓子恢故居(隆德堂)桐冈书院邓子恢纪念馆后田暴动指挥部旧址龙岩华侨历史博物馆新四军第二支队纪念馆东肖革命烈士纪念碑

展开阅读全文

新四军第四支队留守处旧址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新四军第四支队留守旧址为新县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新四军第四支队留守处旧址位于新县郭家河莲花村月儿湾。1938年3月,新四军第四支队在司令员高敬亭、参谋长林维先、政治部主任戴季英等率领下东进抗日后,在七里坪成立了留守处,同年秋迁到月儿湾。留守处驻此期间,多次召开过地方党和抗日游击队干部会议,与国民党进行多次谈判斗争,贯彻执行了抗日战争时期党在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方针,为鄂豫边抗日游击武装的壮大和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四军第四支队留守处旧址坐北朝南,3栋两进院,共有房屋7间,正面为门楼,门前有五级石台阶,由门楼穿过小院进第二栋房屋,此房共2间,一间是过道,另一间是留守处警卫班住室,第三栋有正屋3间,门前一小院,院东侧有间耳房。正屋一明两暗,中间是领导人办公室,东间和耳房是刘名榜、郑维孝等领导人住室,西间是留守处主任、光麻经中心县委书记田东的住室。整个旧址除大门楼为砖墙灰瓦外,其余均为土墙灰瓦房。留守处所辖警卫排、接待处及伙房等也在村里。1979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新四军五师旧址群

全文共 1607 字

+ 加入清单

新四军五师旧址群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新四军五师旧址群:位于大悟县城南34km处大悟山南麓的白果树湾。1939年2月,全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李先念同志受中共中央的指派,率领一支小部队挺进鄂豫敌后,建立了新四军独立游击队。1940年1月,进驻大悟山,建立了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1941年4月5日,豫鄂挺进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五师,通电全国,李先念同志任师长兼政治委员,刘少卿任参谋长,任质斌任政治部主任。1941年至1942年,新五师司令部驻扎在新屋畈,1943至1945年,移驻白果树湾,并以此为中心,与日伪顽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五年中,李先念同志依靠和发动群众,充分利用敌顽的矛盾,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求生存,图发展,部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最初的160人发展到抗战胜利时拥有第十三、十四、十五三个野战旅,两个军区,正规部队5万的雄师。李先念同志领导新五师在孤悬敌后的处境中,始终高举抗日大旗,顽强战斗,成为华中抗日根据地抗日的中坚、民族的脊梁。他们以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先后抗击日军15万、伪军8万,战斗1262次,缴获各种火炮43门、抗弹筒71个、轻重机枪344挺、长短枪15484支,取得了重大的军事战果。创建了东起皖西宿松、太湖,西到襄西的荆门、宜昌,北起豫中叶县,南至湘北的南县,跨越豫、鄂、皖、湘、赣五省边区,纵横9万km2,人口1300万,建有七专区三十八县抗日民主政权,拥有地方武装30多万人的抗日根据地。几次受到中央、华中局嘉奖和赞扬:嘉奖李先念领导豫鄂挺进纵队到五师:“发展工作第一,独立作战第一”,始终在豫鄂边区立于不败之地。新五师在大别山区5年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坚定了中原前哨的抗日阵地,一次次粉碎了日伪顽军频繁的扫荡,一次次打退了国民党掀起的-高潮。特别是新五师建立的抗日根据地,紧邻国民党心脏南京和紧紧包围国民党重点城市武汉,对蒋介石从心理上构成一种压力,对蒋介石的-降日和消极抗日起到监督作用,迫使蒋介石抗日。新五师不仅自己卓有成效地抗击了日本侵略军,还对逼蒋抗日、巩固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配合华北八路军和华东新四军兄弟部队抗击日伪顽军起到积极的支持策应作用,为国家民族的独立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

新五师不仅为民族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还为打垮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急于独占胜利果实,挑起了全面内战,并疯狂进犯我中原解放区。以新五师为主力的中原部队,以顽强的毅力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慨,不怕牺牲,服从大局,坚持了长达10个月的战略防御,有力地牵制了国民党的30万军队,为兄弟部队赢得了时间,并于1946年6月26日成功地实施了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打响了解放战争的第一枪,揭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取得了战略和战役的全面胜利。

新四军五师旧址有28处(包括:五师军政-住处、作战处、秘书处、参谋处、军需处、医务处、经济处、管理处、政治部、联络部、组织部、宣传部、《七七报》社、抗大第十分校、十三旅旅部、大山寺保卫战遗址、五师练兵场、党委办公室、鄂豫边区行政公署、鄂豫边区党校、礼南县政府、整风班、边区建设银行、边区消费合作社、医院、造纸厂、卷烟厂、兵工厂、宋斌烈士墓等),分布在以白果树湾为中心约方圆5km范围的11个自然村中。占地面积近8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142.03平方米。房屋大都是清道光、咸丰年间的民用建筑,砖木结构硬山顶,小青瓦屋面。其中有的旧址原是宗氏祠堂,外墙青砖到顶,正屋前廊卷棚,室内方砖墁地,多间立柱梁架,雕刻花石柱础。部分旧址二层砖木结构,上房明间上下为鼓皮(当地明间柱间之间的一种木)、雕花装修,有的旧址造型别致,外墙顶沿彩绘花纹,色泽鲜艳,石雕双龙雄居屋顶,通风叮当作响。旧址群体现了浓厚的民间建筑风格,是大悟县现存为数不多的古建筑佳作,具有重要的近代历史文物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

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孝感市大悟县白果树湾,距大悟县31公里。村庄因有一棵大白果树-银杏树而得名。此村坐东朝西,门面整全,南面可见巍峨的大悟山和小悟山,如两头雄狮,守候村庄;北面是泉水岭,酷似一条卧龙,傲视苍穹;东面是奇石怪林,陡壁悬崖,形成天然屏障;西面有一条峡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村庄周围,环境非常清幽。

1939年3月,李先念--率抗日军队鄂豫挺进纵队,来到白果树湾,创立以大悟山为中心的鄂豫皖抗日民主根据地。1941年春,纵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第五师,李先念--任师长兼政委,白果树湾成为五师司令部和鄂豫边区党委及行政公署驻地。周边农村还建有印钞厂,弹药厂、印刷厂、造纸厂、卷烟厂等一系列行政、军事、经济机关。复原了五师司令部旧址,位于村庄南头,砖木结构,外间为正厅,中央一天井,上房为司令部办公室,下房为会客厅。天井后部为任质斌同志宿舍,陈列有几件任质斌同志的遗物;其左侧内间上房为李先念--休息室,下间为办公室;右侧为警卫人员宿舍。司令部占地面积100平方米,司令部北部建有纪念馆,陈列了大量有关抗战时期的图片和说明以及一些文物。

景点位置

湖北省大悟县芳畈镇白果树湾

白果树湾村:白果树湾村是新四军第五师所在地,是孝感市唯一一家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国家确定白果树湾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景区。现有人口2190人,36名中-员,17个村民小组,20个自然湾,450户,1317亩农田,1500亩山场,(其中村集体4900亩),两座小二型水库(泉水庵水库已除险加固,楼子沟水库),现有茶园面积1200亩,3个茶叶专业合作社,村级纯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