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新四军军部旧址司令部介绍(精品13篇)

当我们在工作中接触到一份pdf文件时,我们不需要里面所有的pdf页面,只需要其中的一部分时,pdf怎么拆分成多个pdf文件呢?如果屏幕前的小伙伴们不知道答案的话,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浏览

2710

文章

13

篇1:新四军第四师司令部旧址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新四军第四师司令部旧址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新四军四师司令部旧址位于县城北22.5公里的新兴集。1938年9月,彭雪枫同志受命担任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领指战员373人,从河南确山县竹沟镇出发,到新兴集建立抗日根据地。1939年11月上旬中原局书记-同志视察新兴集时,曾在这里住数日,就边区建设和创建抗日根据地等问题,作了重要指示。

四师在新兴期间,集内设有司令部直属机关,如政治部、除0部、-部、参谋部、军法处、副官处、借给处以及当时大名赫赫的“佛晓报社”等十几个机关单位。

司令部旧址在1940年的“六一”战斗中,被日军焚毁后又修复。现在,院内塑有彭雪枫师长戎装骑战马铜像一尊,室内布置有革命文物和各种图片陈列,对外开放,已成为市爱教基地,参观者络绎不绝。1961年被公布为“省重点文保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

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孝感市大悟县白果树湾,距大悟县31公里。村庄因有一棵大白果树-银杏树而得名。此村坐东朝西,门面整全,南面可见巍峨的大悟山和小悟山,如两头雄狮,守候村庄;北面是泉水岭,酷似一条卧龙,傲视苍穹;东面是奇石怪林,陡壁悬崖,形成天然屏障;西面有一条峡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村庄周围,环境非常清幽。

1939年3月,李先念--率抗日军队鄂豫挺进纵队,来到白果树湾,创立以大悟山为中心的鄂豫皖抗日民主根据地。1941年春,纵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第五师,李先念--任师长兼政委,白果树湾成为五师司令部和鄂豫边区党委及行政公署驻地。周边农村还建有印钞厂,弹药厂、印刷厂、造纸厂、卷烟厂等一系列行政、军事、经济机关。复原了五师司令部旧址,位于村庄南头,砖木结构,外间为正厅,中央一天井,上房为司令部办公室,下房为会客厅。天井后部为任质斌同志宿舍,陈列有几件任质斌同志的遗物;其左侧内间上房为李先念--休息室,下间为办公室;右侧为警卫人员宿舍。司令部占地面积100平方米,司令部北部建有纪念馆,陈列了大量有关抗战时期的图片和说明以及一些文物。

景点位置

湖北省大悟县芳畈镇白果树湾

白果树湾村:白果树湾村是新四军第五师所在地,是孝感市唯一一家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国家确定白果树湾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景区。现有人口2190人,36名中-员,17个村民小组,20个自然湾,450户,1317亩农田,1500亩山场,(其中村集体4900亩),两座小二型水库(泉水庵水库已除险加固,楼子沟水库),现有茶园面积1200亩,3个茶叶专业合作社,村级纯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停翅港新四军军部旧址

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停翅港新四军军部旧址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地处阜宁陈集镇的停翅港村,陈毅、黄克诚、曾山、张爱萍、洪学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邹韬奋、范长江、贺绿汀、阿英、薛暮桥、孙冶方等大批文化名人都在此战斗生活过。这里曾是华中六省市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指挥中心,现在是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盐城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除了具有响亮的红色品牌,景区内还包含一泓面积约200亩的天然湖泊,曲折多姿,芦苇萋萋,是打造军事体验产品,突破红色旅游单调格局的极佳资源。

1941年9月5日,新四军军部转移到停翅港,直至1942年12月26日,为粉碎日伪军对盐阜区发动第二次“大扫荡”,撤出停翅港,向淮南黄花塘转移。当时,陈毅代军长,赖传珠参谋长常驻停翅港,1942年10月27日,在盐阜区首届参议会期间,陈毅与黄源、范长江、阿英、彭康等人倡议成立“湖海艺文社”,同年11月1日,湖海艺文社在停翅港正式成立。纪念馆核心部分为四合院,主要有16间文图展览室和炮楼等构成,展览共分7个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

全文共 1031 字

+ 加入清单

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南昌市新四军军部旧址,建于1915年,是北洋军阀张勋的公馆,内有两栋砖木结构楼房和一栋平房,属中西合璧的古建筑。

1938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驻扎于此,完成了组建新四军的艰巨任务。由八省红军游击健儿组成的新四军走出深山老林,路上了北上抗日征途,成为华中抗日的中流砥柱,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

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因其历史价值重大面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旧址内设有4个展览:

一是新四军军部旧址复原展,展出新四军领导人叶挺、项英、曾山、黄道、周子昆、邓子恢、陈丕显、赖传珠办公和居住的房间及他们的生平图片展。

二是《铁的新四军》大型展览,分为四个展厅:铁流滚滚出深山;群英聚集南昌城;大江南北抗敌寇;铁军精神万代传。全面、系统地展现了新四军从1937年成立至1947年改编为华东野战军十年间的光辉战斗历程和英雄业绩。

三是《新四军木刻展》展出创作于抗战时期保存至今的新四军木刻作品60幅。

四是张勋公馆建筑艺术作品长廊展。

位于临沂市河东区九曲镇前河湾村。1945年10月,陈毅、粟裕指挥新四军北进,将军部设在此处长达一年之久,并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宿北战役、鲁南战役、召开了华野前委会议。会上,陈毅作了《一面打仗,一面建设》的重要报告。1947年2月,我军撤出后,敌机对其进行了轰炸,房屋大部被毁。现仅存8间,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毅、粟裕、张云逸等老一辈革命家用过的桌椅、书橱、马槽等文物保护完好。

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原为北洋军阀张勋的公馆(建于1915年)。1938年1月6日,国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军部从汉口迁驻于此,开始正式办公。相继设在这里的还有0中央东南分局和新四军驻赣办事处。军长叶挺、副军长兼东南分局书记项英、东南分局副书记兼江西省委书记曾山、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黄道等曾在此居住、办公。

军部在南昌期间,除了组织改编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为新四军,指挥各部队开赴皖南集结处,还广泛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抗日救亡活动,恢复和发展0党的基层组织,输送大批青年奔赴抗日前线,使沉寂的南昌变成了南方的延安。4月4日,军部离开南昌开赴抗日前线。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从东书院街移驻张勋公馆,与留在南昌的0中央东南分局坚持工作,直到1939年3月26日南昌沦陷前夕。

地址:南昌市西湖区友竹花园7号

电话:0791-6255202

邮编:330003

交通:乘公交5路、25路至福思路口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新四军苏浙军区三次反顽战役司令部旧址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新四军苏浙军区三次反顽战役司令部旧址为安吉县文物保护单位。

新四军苏浙军区三次反顽战役司令部旧址位(含新四军苏浙军区三次反顽战役后方医院旧址、新四军苏浙军区三次反顽战役前线指挥部旧址、羊角岭战斗遗址)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子湖镇迂迢村迂迢自然村、天荒坪镇马吉村吴家道自然村中心、报福镇深溪村冰坑自然村冰坑桥头至上墅董岭的山体中,时代为现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010年10月,新四军苏浙军区三次反顽战役司令部旧址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迂迢村:迂迢村位于天子湖镇西北面,比邻良村村,山水相依,环境优美,风景宜人,既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生态资源,又有历史积淀深厚的人文景观,有“书画迂迢”之美誉。目前全村总人口1650人,农户452户,共有12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村域面积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00亩,林地10292亩。全村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民风勤劳淳朴。村级集体和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毛竹、三产(农。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

相传泰山庙为兴化进士、吏部尚书李春芳所建。1941年1月25日,新四军于皖南事变后在盐城重建军部,同年2月27日新四军军部迁驻庙内。正殿为新四军司令部作战室,军参谋长赖传珠在此办公。后殿为藏经楼,-政委和王前夫妇分别住楼下东、西房内,当中为小会议室,-在这里主持召开过两次华中局高级干部会议,陈毅也在这里接待过外国友人希伯和罗生特。同年7月,日伪军发动对盐阜区第一次大“扫荡”,军部撤出。

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四批1995年4月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1941年盐城市

景点位置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建军东路159号

门票:免费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宋巷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旧址

全文共 294 字

+ 加入清单

宋巷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旧址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宋巷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旧址位于竹箦镇宋巷里村,为二进两厢庭院式民房,是陈毅率领的新四军一支队于溧阳竹箦桥会议后在苏南革命根据地承上启下的重要依据,是重要的革命文物。

1938年夏,根据中共中央、毛泽东指示,新四军先遣支队和第一、第二支队在陈毅、粟裕、傅秋涛、张鼎丞率领下,相继由皖南东进苏南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同年深秋,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从茅山地区南移至宋巷,后曾一度转移至水西、棠荫、王渚等地。宋巷就此成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的领导和指挥机关所在地。

2019年,宋巷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旧址入选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

全文共 843 字

+ 加入清单

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位于芜湖市繁昌县,年代为民国。

938年12月,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由南陵沙滩角移驻本县中分村。司令部设于村南徐家淦宅,副司令员谭震林住在司令部对门徐崇道家。建国后,徐家淦、徐崇道两户房屋已改建,三支队练兵的操场尚存。

1938年11月26日,日军占领了铜陵县城及大通、顺安等地,后又占领了大半个铜陵县。国民党守军撤退后,国民党第三战区将皖江抗日的前线铜陵、繁昌、南陵四区划归新四军防区。12月,第三支队奉命从南芜宣地区逐步移防到铜南繁地区,支队司令部驻在南陵的沙滩脚,政治部驻铜陵的燕子牧,第五团团部驻凤凰山。后因对日军作战需要,军部又先后调一支队一团、二支队三团来铜繁前线,这样在铜繁前线统归三支队指挥的新四军共有2000余人。1939年4月,为便于领导和指挥三支队在铜繁地区的活动,三支队司令部、政治部和五团团部迁驻中分村,直到1940年4月转移到铜陵桥头杨。他们在铜南繁地区一直战斗到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前夕。

2012年,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建筑本体,十四座领导人旧居及庭院。

建设控制地带:分为四块。区块一东至徐建春房屋,西至淮九路,南至徐有托家房屋,北至李宝国房屋。区块二东至谢才友房屋,西至徐敏家房屋,南至徐文锦房屋,北至村内土路。区块三东至徐有贺房屋,西至徐新荣房屋,南至黄英房屋,北至村内水泥路。区块四东至距何志远旧居约30米,西至沈自根房屋,南至徐文通房屋,北至徐修宏房屋。

孙村镇:孙村镇位于芜湖市西南40公里,交通便捷,资源丰富。沿江高速、芜铜公路、沪陵铁路穿境而过,境内铁矿、石灰石、膨润土、沸石矿储量丰富,待开发的资源有钾矿(探明储量3000万吨)、墨玉石矿(5000万立方)、库容390万立方钳口水库旅游区开发项目。全镇地域面积153.15平方公理,人口5.83万,著名的欧亚古人类早期活动遗址--“人字洞”和国家三-旅游区--马仁森。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新四军挺进纵队二三支队司令部旧址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新四军挺进纵队二三支队司令部旧址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新四军挺进纵队二、三支队司令部旧址位于江都区大桥镇永济社区繁荣街,原系利用民国时期开明绅士刘厚宅第而设。当地人称为“刘家大院”。这座庭院建于清末民初,1938年新四军渡江北上抗日时,陈毅指挥的新四军挺进纵队二、三支队在此设立司令部。鉴于该建筑对研究新四军抗战史十分重要,省文物局将之列入抗战文物抢救性保护项目。目前其修缮工程均已结束,未来将用于历史文化陈列和展览。

2019年3月,新四军挺进纵队二三支队司令部旧址入选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旧址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新四军支队司令部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旧址俗称仕峰厝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东肖镇龙泉村。建于清末,是一座三厅二厢房平房建筑,占地1400平方米。1938年1月,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部、政治部设于此。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罗忠毅、王集成等居住于此。后院留下抗日标语“反对在抗战中任何动摇妥协!铲除汉奸亲日派及托派匪徒”。建于清代,坐东朝西,三进两厢房土木结构祠堂式平房建筑,占地1400平方米,陈姓民居。中轴线自西向东依次为围墙、灰坪、前厅、天井、中厅(正厅)、廊道、后厅及左右厢房,整座房屋有6大、小厅堂30个房间,5个回廊,6个天井。大门朝南,抬梁木构架单檐歇山顶。右侧有1口井。后面还有个半月形一米高的石围墙。该厝是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从事革命活动和是新四军第二支队组建的重要历史见证。2001年被新罗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东肖红色旧址群邓子恢故居(隆德堂)桐冈书院邓子恢纪念馆后田暴动指挥部旧址龙岩华侨历史博物馆新四军第二支队纪念馆东肖革命烈士纪念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

全文共 1293 字

+ 加入清单

黄花新四军军部旧址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位于江苏盱眙县城东南,是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四军十年战斗的历程里,军部暨0中央华中局在黄花塘谱写了两年又八个月的光辉篇章。在全国抗日战争由相持转入-的关键阶段,-、陈毅、张云逸、饶漱石、罗炳辉、赖传珠、曾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华中抗日大业,直到抗战胜利。军部纪念馆由旧址、旧居、陈列馆和园林等几部分组成。馆内存放大量历史图片和文物,布展独特,雕塑逼真,采用声光电现代多媒体表现手法,展示了华中抗战的峥嵘岁月,再现了革命前辈当年的战斗风采。目前,陈列室已征集到新四军遗留实物数十件,图片二百多幅,如实反映了我新四军当年战斗、整风、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历史面貌。

黄花塘原来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但它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从1943年1月初到1945年2月底,在全国抗日战争由相持阶段转入-的关键阶段,新四军军部移驻黄花塘。在此期间,军部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运筹帷幄,指挥抗日,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清乡”和-顽固派的磨擦、进攻,在苏、皖、浙、鄂、豫五省开辟了八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日军统治的心脏地区插上了一把尖刀,使华中地区成为对敌斗争的主战场。新四军和八路军一起,为夺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付出了重大牺牲。

纪念馆广场

步入宽敞明亮、绿草如茵的纪念馆广场,展现在游客眼前的是一气势巍峨,造型酷似“-刺”的“纪念碑”。在银灰色调的纪念碑下连接纪念馆大厅的影壁墙上镶嵌着由原-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的“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十一个纵横飘逸、金光闪闪的大字,馆牌旁为巨幅蓝字的“N4A”新四军标志牌。

纪念馆的展馆是一个前圆后方的建筑。大厅前,圆形的亭式建筑是进入展馆大厅的甬道,也是纪念馆的迎宾之所。厅顶由60根直径10公分的绿竹环衬,寓意新四军军部在黄花塘60周年之际兴建的纪念馆将继承优良传统,永葆革命青春。

纪念馆大厅

迎面是一块长方形的巨幅红色“屏风”、“屏风”上题刻着由军委主席-题写的“铁的新四军”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屏风后,安放着两组气势非凡、栩栩如生的紫铜雕塑。其中,一组为陈毅、饶漱石、张云逸、赖传珠、曾山在黄花塘的草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战役的情景雕塑;另一组是表现新四军战士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抗击敌寇、浴血奋战的造型雕塑。这两组雕塑既是力与美的展示,也是新四军领导集体与战斗群体在黄花塘时期的一个缩影,表现了新四军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解放战争中不屈不挠、英勇奋战的光辉形象。

新四军军部陈列馆共有四个展馆向游客展示新四军组建和发展的历史,特别是重点陈列了军部移驻黄花塘期间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情况,使大家了解这支红色“铁军”的历史,是一部活生生的人民军队史,也是一部英勇悲壮的抗日史和民族解放史。

2019年10月7日,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交通盱眙汽车站坐到黄花塘的中巴车

黄花塘村:黄花塘村:位于黄花塘镇西南3公里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全文共 1596 字

+ 加入清单

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新四军军部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泾县城西25公里的云岭地区。云岭是黄山的余脉,海拔500多米。在云岭与四顾山之间,形成了一条东西长15公里的山冲,其间分布有罗里村、汤村、高岭村、新村、南堡村、章家渡、中村等30多个自然村庄。1938年7月1日,新四军军部进驻云岭地区后,军部司令部及其下设机构就设在以罗里村为中心的许多村庄里。至1941年月4日撤离,新四军军部在云岭3年之久。

1937年12月,根据国共两党的协议,我党在湖北汉口建了新四军军部。1983年1月在江西南昌正式成立新四军,由北伐名将叶挺任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张云逸、周子昂为正、副参谋长,袁国平、邓子恢为政治部正、副主任。同年2月,军部移至安徽皖南歙县岩寺,完成了全军集中整编的任务。5月,军部又移至南陵土塘村,7月进驻云岭。直至皖南事变前夕,当年军部包括司令部、政治部、教导总队、占地服务团以及有关后勤单位分设在云岭地区的罗里、南堡、中村等13个自然村内,共计有房屋130多幢,全部系利用原来的居民用房。现收归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管理的旧址有7处。新四军军部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近现代八大重要史迹之一。陈毅同志于1963年亲笔题写了馆名。我们将一同跟随《畅游天下》前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云岭新四军军部和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做一趟红色之旅,去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追忆和凭吊英烈们的革命业绩。

纪念馆现保护的旧址点有:军部司令部、军部会堂、修械所、政治部、教导队、战地服务团,共央东南局、烈士墓、叶挺桥等十处,并新增了《云岭碑园》、叶挺铜像广场、辅助陈立专题展览等设施。馆内现存各种珍贵图片、文物、资料达4000余件。结合复原陈列和辅助陈列,以不同的形式再现当年新四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丰功伟绩,以及震惊外的“皖南事变”悲壮一页。

七十年代以来,邓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视察泾县,参观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2001年5月21日,-总书记亲临泾县视察,参观了泾县宣纸厂和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并欣然题词题字,勉励泾县人民要力发扬革命先烈英勇奋斗精神,“进一步努力将老区发展好”。

泾县是一片红色的土地。1938至1941年,0中央东南局和新四军军部驻扎泾县云岭,-、陈毅、叶挺、项英、曾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指挥铁军驰聘大江南北,抗日救国。泾县茂林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地,七千余名新四军将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长眠在东流山下。

新四军军部旧址位于泾县城西25公里的云岭,1938年7月至1941年1月,新四军军部由歙县岩寺移驻于此地。军部各机关分布在云岭与四顾山之间长达15公里山冲的13个自然村里。军司令部设在罗里村,旧址原为两座地主庄园,一叫“种墨园”,一叫“大夫第”,由七十一间民房,一座楼房和一座小花园组成。叶挺、项英、周子昆均住此。-副主席来云岭视察时,也下榻“种墨园”。

军部大礼堂设在罗里村西一公里外的陈氏宗祠,建筑面积达2900平方米,前厅木架舞台,是军部召开各种大型会议和演出节目的场所。-副主席曾在这里作《目前形势和新四军的任务》重要报告。现为新四军军部纪念馆革命文物陈列室。

军部修械所设在罗里村西一公里处的关帝庙内。该庙造型美观,屋舍宽敞,大殿前有雕刻精美的花戏楼,墙上留有抗日标语多处。

0中央东南局设在云岭山麓丁家山村,居址是一幢三间两厢的居宅,如今旧址保存完好。

距罗里村一二百米的叶子河上,有一座横架河上的小桥,这就是叶挺桥。叶挺桥原是村民用几根小树料临时搭起的小木桥,行人极不安全。新四军军部驻此后,叶挺军长亲自指挥设计建造一座崭新的平板桥。村民们深感叶军长关心民疾的情怀,将原桥名改为“叶挺桥”。

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宣州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旧址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宣州新四军支队司令部旧址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宣州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旧址位于宣城市宣州区狸桥镇,年代为1938—1939年。

2019年,宣州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旧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狸桥镇:狸桥镇地处皖东南,是宣城的东北门户,北与江苏南京接壤,处于苏、皖两省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2002年1月,经区划调整由原昝村、南湖、卫东、狸桥三乡一镇合并为新的狸桥镇。现镇域面积228平方公里,辖12个村、1个社区,总人口6.5万人。距宣城市区40公里,距南京110公里,距南京禄口机场80公里。宣宁公路穿境而过,“十一五”期间重点工程宁宣黄高速公路将在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