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开垦

开垦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开垦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开垦问题。

分享

浏览

453

文章

28

为什么古代的农民很少去开垦荒地呢?

全文共 687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荒地很多穷人为何不自己开垦荒地

古代的农民很少会选择开垦荒地是因为开荒需要成本,而自己根本就无力承担,比如种地应该准备种子,还需要一年的口粮,还需要除草,还需要施肥。

中国是一个地形相当复杂的国家,会有丘陵,会有高原,会有山地,会有岩碱地,这些比较恶劣的地区一般是不可以种植的。在中国仅仅只有几个平原地区,可以拥有一些数量非常不错的粮食,比如说江南地区,华北平原,四川盆地,东北地区还有长江流域等等。很多地方就是因为开发的时间比较早,在经过长时间的种植之后,土地根本就不能够种植,这里已经变成了熟地。

还有一种土地其实就是无人耕种过的土地,因为没有种植过,所以这里就是一个不可知的土地,很难知道是否可以进行种植。按照正常的规律,有无数的人都不会选择去开垦荒地,因为农民没有办法赚到便宜,如果自己选择种植投入了很多的成本,却发现根本就没有粮食,这就意味着自己一整年付出的努力全部的浪费。正是因为种地有着很高的成本,农民才并不会选择去开垦荒地,究其原因是农民没有资本没有土地,就算有土地也没有本钱去开垦荒地,还不如选择来到地主家干活,毕竟地主家还可以让自己吃上饭。

中国古代农民在地方上本身就会受到地主的压迫,地主就等同于农村的一种势力,农民基本上都没有什么上升的机会,唯一的机会可能就是天下大乱。所以对于这些底层人来说,基本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希望,这也是为什么在改朝换代的时候往往都会伴随着土地分封,因为只有地主才能够真正的享受利益分配,才能够拥有着比较好的效果。在地方上地主基本上都会有粮仓,也会拥有着很好的资源,贫农的家庭基本上经济条件很差,如果遇到灾害年也必须要向地主借粮食。

展开阅读全文

过度开垦导致荒漠化的原因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和人类活动在内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也就是由于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造成的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都称为荒漠化。过度开垦导致荒漠化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带您了解一下。

过度开垦导致荒漠化的原因

1.人类开垦树林,砍伐树木,种植的稻谷,小麦这些草本植物,它们的植物根系比较浅,不能像树木那样能巩固土壤,保持水分。所以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

2.过度开垦很容易造成土壤肥力流失殆尽、土地退化。南方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最典型的就是石漠化——喀斯特地貌区本身土壤发育差、土层浅薄,若再过度开垦和破坏植被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岩石裸露,土壤很难恢复。

3.开垦过程中会大量的使用地表水水,造成河流断流,湖水面积减少,造成野生绿植减少,生态破坏。例如内蒙古阿拉善盟历史上曾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享有“居延大粮仓”的盛誉。60年代以来,由于上游地区大量使用黑河水资源,进入绿洲的水量由9亿立方米减少到现在的不足2亿立方米,致使东西居延海干枯,几百处湖泊消失,93万公顷天然林枯死。阿拉善盟85%的土地已经沙化,额济纳绿洲正以每年1300多公顷的速度急剧萎缩。

今天小编对过度开垦导致荒漠化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过度开垦的后果有多严重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过度开垦对土地的影响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过度开垦的行为,会破坏大面积的绿色植物,导致水土流失和养分丧失。过度种植,会使土壤耕作层被侵蚀、破坏,使土地肥力日趋衰竭,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过度开垦会砍伐大面积的森林。一个地方的地表上的绿色植物被称为"植被",也就是地表上的一床植物被子。它们对地表的保护我认为是立体的:根在水平方向可固着土壤吸收水分;茎在垂直方向可有效降低风速,以减少风对地表物体的搬运(越高效果越好);叶可以缓冲降雨对土壤的冲刷力。当地表的森林树木被毁,土壤的蓄水能力下降,雨水产生的地面径流会带走很多的土壤;乱砍乱伐还会导致风变大,由于地表失去植物的保护,裸露于空气中,土壤会被风吹起,导致土壤变薄。就这样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会遭到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土损失,这就是水土流失。

中国的水土流失分布范围广、面积大,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会使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已扩大到15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的1/6,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土壤中流失的氮、磷、钾肥估计达4000万吨,与中国当前一年的化肥施用量相当,折合经济损失达24亿元。长江、黄河两大水系每年流失的泥沙量达26亿吨。

今天小编就过度开垦对土地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过度开垦的后果有多严重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过度开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过度的开垦会引起大规模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风沙肆虐,从而导致一定区域内物种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是指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土壤耕作层被侵蚀、破坏,使土地肥力日趋衰竭;淤塞河流、渠道、水库,降低水利工程效益,甚至导致水旱灾害发生,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水土流失对山区农业生产及下游河道带来严重威胁。土地沙化,是指由于土壤侵蚀,表土失去细粒(粉粒、黏粒)而逐渐沙质化,或由于流沙(泥沙)入侵,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的现象。土地沙化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脆弱生态环境地区,或者临近大沙漠地区及明沙地区。土地沙化的大面积蔓延就是荒漠化,是最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目前地球上有20%的陆地正在受到荒漠化威胁。

我国是受到过度开垦危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例如陕西省最北部的榆林地区,解放前还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和肥嫩的草场,但是由于毁林开荒,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结果没有多长时间,就由沙漠生态系统代替了森林生态系统,沙漠淹没了榆林,榆林只得向南搬迁,榆林已经是第三次南迁了。

今天小编就过度开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过度开垦的后果有多严重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过度开垦的治理措施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过度开垦产生的环境问题,可以通过退耕还林进行治理。退耕还林地是指水土流失严重和产量低而不稳的坡耕地和沙化耕地。其标准是:山区、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坡度在6度以上、农民已经承包或延包的坡耕地;平原区;风沙危害严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农民已经承包的沙化耕地。

退耕还林应该遵循的原则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2.政策引导和农民自愿退耕相结合,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

3.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综合治理;

4.建设与保护并重,防止边治理边破坏;

5.逐步改善退耕还林者的生活条件。

退耕还林后,禁止间作粮食和蔬菜。在确保地表植被完整,减少水土流失的前提下,可采取林果间作、林药间作、林竹间作、林草间作、灌草间作等模式,实行立体经营。退耕还林要以营造生态林为主,不得低于80%,经济林比例不得超过20%。坡度在25度以上的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或泛风沙严重、及一切生态地位重要地区必须营造生态林,要按照先陡坡后缓坡的原则进行退耕还林,还林后实行封山管护。在雨量较多,生物生长量高的缓坡地区,可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竹林和生态经济兼用林,适当发展经济林,对超过20%的经济林地,只补助种苗费。

今天小编对过度开垦的治理措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过度开垦的后果有多严重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过度开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全文共 575 字

+ 加入清单

不合理地开荒、耕作,会引起大规模的水土流失、荒漠化、风沙肆虐,从而导致一定区域内物种多样性减少。恩格斯说过:“荚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的不毛之地。”

我国的榆林地区解放前还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和肥嫩的草场,但是由于毁林开荒,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结果没有多长时间,就由沙漠生态系统代替了森林生态系统,沙漠淹没了榆林,榆林只得向南搬迁,榆林已经是第三次南迁了。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由于上游地区长期大量开荒造田,该河下游350公里的河道已经断流。胡杨林面积锐减,由50年代的52万公顷减至90年代的28万公顷,阻隔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木塔格沙漠的“绿色走廊”逐渐消失,218国道、塔里木油田面临严重威胁,罗布泊、台特马湖已经干枯沦为沙漠。

河北坝上地区由于滥砍滥伐和过度放牧,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根据对河北围场县和内蒙古多伦县1987年和1996年陆地卫星影像的解译分析,在这9年间,森林面积由36.35万公顷减少到22.24万公顷,流沙面积由6.8万公顷增加到12.91万公顷。

今天小编就过度开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过度开垦的后果有多严重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过度开垦的处理方法

全文共 610 字

+ 加入清单

在自然界,除人类以外的其他客体都被称为环境。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环境,同时人类也在不断地改造环境,以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然而环境的演化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不能盲目的用人的主观意志改造环境,当过度开垦农田以后会出现各种生态问题,下面带您了解一下过度开垦的处理方法

过度开垦导致的沙漠化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处理

种树、种草与提高农田产量同步进行。首先,施行退耕还林还草,推广应用沙地造林和农田防护林带技术,初步建立起防沙体系,使沙漠化土地初步得到治理。与此同时,通过施用高新技术、改造生产要素组合条件,提高未沙漠化土地粮食产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可调节水肥因子在技术上具备了越来越大的可操作性,从而为沙漠化治理开发中新技术的使用,拓展了广阔的空间,对作物的优质高产提供了保障。例如,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后山地区地处农牧交错带,土地沙漠化严重。一些地方实行的地膜玉米技术,可使粮食产量由亩产100多公斤提高到600公斤。粮食产量的增加,为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提供了可能空间。当地推行的“进一退三”措施,也就是种一亩地膜玉米,退耕三亩沙漠化土地,改种拧条等治沙牧草,使当地的沙漠化进程迅速得到遏止并开始逆转。

今天小编对过度开垦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过度开垦的后果有多严重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过度开垦的危害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过度开垦会导致土地荒漠化,进而导致土地退化,土壤结构破坏,土壤养分流失。而土壤肥力的自然恢复需要数十年、数百年,甚至数千年时间。如果用人为措施恢复土壤的肥力,需要的投入量难以计算。

过度开垦的危害主要是造成土地荒漠化后而产生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农业的危害特别大,风沙变大将种子和肥料被吹走,幼苗被连根拔出,土壤水分散失,禾苗被吹干致死或被掩埋。有的地方要反复补救,甚至误了农时。

2.过度开垦导致草场退化,使适于牲畜食用的优势草种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失。牧草变得低矮、稀疏,产量明显降低,草场载畜能力大为下降。

3.过度开垦导致的沙漠化可以使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河流、水库、水渠堵塞。黄河年均输沙16亿吨,其中就有12亿吨来自沙漠化地区。全国每年大约有5万多公里的灌渠常年受风沙危害。

4.其他:过度开垦导致的沙漠化造成铁路路基、桥梁、涵洞损坏,使公路路基、路面积沙,迫使公路交通中断,甚至使公路废弃。沙漠化导致的沙尘天气,影响飞机正常起飞和降落。风沙活动还会破坏通讯、输电线路和设施,由此产生的灾害威胁居民安全。沙尘污染着广大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影响了人民健康。

今天小编对过度开垦的危害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过度开垦的后果有多严重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如何正确理解过度开垦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实际上过度开垦是一种破坏环境的做法,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环境,同时人类也在不断地改造环境,以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例如开垦良田就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而环境的演化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不能盲目的用人的主观意志改造环境。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人类的任何行为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反之,环境的任何改变也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过度开垦的过程中会破坏草原、砍伐树木,导致土壤沙化、水土流失、沙尘暴增多等环境灾难,最终导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不适宜人类的居住。

过度开垦会使用大量的水资源进行灌溉,大量的水资源被截流灌溉,没有了水,植物就不能生存,绿地可以很快退化为一片沙砾;肆意砍树割草,破坏生态环境,导致局部地区的气候发生变化,降雨减少,地面裸露,由于缺少树木的阻力,风会更大,地表的土壤受到严重破坏,营养缺失,不适于植物的生长;大风强劲地侵蚀表土,沙子会越来越多,慢慢地发育成沙丘,这就使可耕牧的土地,变成不宜放牧和耕种的沙漠化土地。

今天小编对如何正确理解过度开垦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过度开垦的后果有多严重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过度开垦和过度砍伐有什么区别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人口数量越来越多,而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很多地方都会破坏森林以及草原,进行过度的开垦。过度开垦和过度砍伐有什么区别呢?

过度开垦就包含将原有的自然生长的树木砍伐掉,在形成的空地上,种植粮食作物。因此可以说在过度开垦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乱砍滥伐,当植被被破坏后,土壤含水减少,粘着性下降,细小土壤颗粒容易被风带走,大颗粒留下,土壤的毛细作用下降,导致含水进一步减少。如此恶性循环,直至荒漠化。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也叫"沙漠化"。

现在,人类随着自己生活发展的快速进步,树木被砍伐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当砍伐程度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状态时,就是过度伐木。在干旱地区,过度砍伐则易引起沙漠化,主要原因是干旱和荒漠地区植物生长缓慢,如青海柴达木,一株胸径6厘米的麻黄,需生长50~60年,这些林木一旦被砍伐就很难恢复,甚至从此变成沙漠或戈壁。然而,由于人口发展对薪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而砍伐林木的数量有增无减,许多干旱荒漠地带的天然耐旱耐寒植物,正以惊人的速度消耗甚至灭绝,西北部许多地区迅速沙化,这种现象如果不加以制止,后果不堪设想。

今天小编对过度开垦和过度砍伐有什么区别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过度开垦的后果有多严重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过度开垦与过度围垦有什么区别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过度开垦,往往是指对荒地、山林进行破坏性砍伐、毁坏,然后种植粮食作物;过度围垦,往往是对江河湖泊,甚至是海洋进行填埋,然后种植农作物,这两种开垦的方法均会造成生态破坏。

过度开垦可以导致土壤沙化,沙尘暴肆虐,形成新的生态危机,具体表现为,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土地质量下降。统计数字表明,建国以来全国因沙化而退化的耕地有772.2万公顷,退化草地1.05亿公顷。全国有5万多个村庄经常受到风沙危害,沙压村舍,沙进人退,成千上万农牧民成为“生态难民”。加剧了西部贫困,扩大了东西部发展的差距。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四分之一生活在沙化地区。

围湖造田是指将湖泊的浅水草滩由人工围垦成为农田的一种活动。围湖造田是过度围垦往往会损害湖泊自然资源,破坏湖泊生态环境和调蓄功能。围湖造田首先是加快了湖泊沼泽化的进程,湖泊面积不断缩小,造成水旱灾害面积逐年增长,其次是水生动植物资源衰退,湖区生态环境劣变,使鱼的种类不断下降,数量减少。1998年,中国经历了世纪大洪水之后,中国政府认识到围湖造田的危害,适时作出了在长江中下游退田还湖的重大决策。

今天小编对过度开垦与过度围垦有什么区别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过度开垦的后果有多严重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我国可开垦的荒地主要分布在哪里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荒地、荒山的政策是“谁投资、谁开垦、谁使用、谁受益”的原则,提供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对土地进行全面的开发整理。我国可开垦的荒地主要分布在哪里呢?

我国可开垦的荒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地区

1.东北地区水绕山环、沃野千里是东北地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土质以黑土为主,是形成大经济区的自然基础。南面是黄、渤二海,东和北面有鸭绿江、图们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环绕,仅西面为陆界。内侧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系的高山、中山、低山和丘陵,中心部分是辽阔的松辽大平原和渤海凹陷。东北平原面积高于全国平原面积的比重,东北平原(具体可分为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呼伦贝尔高平原以及山间平地面积合计,和山地面积几乎相等;东北拥有宜垦荒地约1亿亩,潜力之大国内少有。

2.西北地区地域辽阔,行政上包括陕、甘、宁、青、新五省、区,占西部总面积的57.7%,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1.7%;人口约1亿,为全国的7.3%;人均土地面积3.8公顷(57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75倍:其中耕地1853万公顷(2.78亿亩),人均耕地0.21公顷(3.09亩),高于全国人均一倍;草地6544万公顷(9.82亿亩),人均0.73公顷(10.91亩);林地1413万公顷(2.12亿亩)。

今天小编对我国可开垦的荒地主要分布在哪里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过度开垦的后果有多严重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我国过度开垦问题及防治对策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过度开垦过程中会乱砍滥伐、截流造水库,大水漫灌等,导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对于因为乱砍滥伐造成的破坏,应该进行退耕还林;对于大水漫灌产生的盐碱地,应该及时予以补救。

退耕还林是我国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重要政策之一,其基本政策措施是“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

1.封山绿化就是对工程区内的现有林草植被采取封禁措施严加保护,对宜林荒山荒地尽快恢复林草植被,并实行严格管护,确保绿化成果。

2.以粮代赈就是对退耕还林的农户,国家按一定标准无偿提供粮食,实行以粮食换生态,保证农民退耕之后吃饭有保障,收入不减少,以调动农民退耕还林还草的积极性。个体承包:就是将造林种草和植被保护的任务,采取承包的方式,落实到户、到人,按照: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具体以责任制的形式,明确造林种草者权益,落实管护措施,责权利挂钩,使群众在获得利益的同时,为生态环境建设做贡献。

1956年至1961年间,在华北平原大搞引黄灌溉,导致产生了很多的盐碱地。冀、鲁、豫三省平原有老盐碱地320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l0%左右。后来经过10余年的时间,经排水冲洗,挖沟种稻,引洪放淤,结合适当的农业措施,得到了改良利用。

今天小编对我国过度开垦问题防治对策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过度开垦的后果有多严重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我国过度开垦的地区有哪些

全文共 646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过度开垦地区有新疆塔里木河流域、新疆的孔雀河流域、河北坝上地区、黄淮海平原等地方。

1.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由于上游地区长期大量开荒造田,该河下游350公里的河道已经断流。胡杨林面积锐减,由50年代的52万公顷减至90年代的28万公顷,阻隔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木塔格沙漠的“绿色走廊”逐渐消失,218国道、塔里木油田面临严重威胁,罗布泊、台特马湖已经干枯沦为沙漠。

2.河北坝上地区由于滥砍滥伐和过度放牧,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根据对河北围场县和内蒙古多伦县1987年和1996年陆地卫星影像的解译分析,在这9年间,森林面积由36.35万公顷减少到22.24万公顷,流沙面积由6.8万公顷增加到12.91万公顷。

3.新疆的孔雀河灌区也进行了大规模农垦,为灌溉这些新垦土地,在孔雀河上修建了普惠和阿克苏甫两座大坝和水库。先后于1960~1962年完工,控制灌溉面积2.2万hm2,库容1080立方米。沿河还建泵站24座,有上百台抽水机扬水。由于这些拦水、蓄水和扬水工程的修建,使孔雀河水几乎全部消耗在灌区中,再无水下泄,加速了罗布泊的干涸。

4.50年代末期在黄淮海平原上大量引黄河水灌溉和平原蓄水而忽视了排水,曾导致平原北部大面积土壤盐渍化,使盐渍土面积由2800万亩增加到4800万亩,经过10年的治理才得到恢复。

今天小编对我国过度开垦的地区有哪些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过度开垦的后果有多严重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过度开垦有什么负面影响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过度的开垦会导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出现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现象,从而使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存条件发生恶化。要想改变环境破坏造成的后果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

过度开垦造成的不可逆转环境破坏,如罗布泊曾经是水草丰腴的地区,一度被认为是黄河的源头。在1958~1960年,新疆农垦发展迅速,此间孔雀河灌区也进行了大规模农垦,为灌溉这些新垦土地,在孔雀河上修建了普惠和阿克苏甫两座大坝和水库。沿河还建泵站24座,有上百台抽水机扬水,使得孔雀河水几乎全部消耗在灌区中,再无水下泄,罗布泊称为世界上著名的干旱中心之一。

过度开垦造成的可逆转环境破坏,1956年至1961年间,在华北平原大搞引黄灌溉便是一例。冀、鲁、豫三省平原有老盐碱地320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l0%左右(滨海区除外)。解放后,不少老盐碱地经过排水冲洗,挖沟种稻,引洪放淤,结合适当的农业措施,得到了改良利用。但是自50年代末期在黄淮海平原上大量引黄河水灌溉和平原蓄水而忽视了排水,曾导致平原北部大面积土壤盐渍化,使盐渍土面积由2800万亩增加到4800万亩,经过10年的治理才得到恢复。

今天小编对过度开垦有什么负面影响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过度开垦的后果有多严重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过度开垦是怎么样的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过度开垦往往是针对荒地、山林,将原有土地上的树木砍伐掉,将草皮进行破坏,大量的引用地表水进行灌溉,种植粮食作物。这种通过破坏环境,增加耕地的面积的做法就属于过度的开垦。过度开垦造成的环境破坏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根本就不能恢复。因为植被被破坏后,土壤含水减少,粘着性下降,细小土壤颗粒容易被风带走,大颗粒留下,土壤的毛细作用下降,导致含水进一步减少。如此恶性循环,直至荒漠化。

罗布泊就是过度开垦酿成的环境悲剧

古罗布泊诞生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距今已有200万年,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以上。由先秦至清末,近两千年的时间都认为罗布泊为黄河的上源,可见其水量的丰富。

但是由于在1958~1960年,新疆农垦发展迅速,全疆共开发133万hm2。此间孔雀河灌区也进行了大规模农垦,为灌溉这些新垦土地,在孔雀河上修建了普惠和阿克苏甫两座大坝和水库。先后于1960~1962年完工,控制灌溉面积2.2万hm2,库容1080立方米。沿河还建泵站24座,有上百台抽水机扬水。由于这些拦水、蓄水和扬水工程的修建,使孔雀河水几乎全部消耗在灌区中,再无水下泄,在1962年以后罗布泊逐渐干涸,再也没有了水。

今天小编对过度开垦是怎么样的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过度开垦的后果有多严重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如何减少开垦和过度放牧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严格执行《草原法》,严惩破坏草场者。《草原法》是国家正式颁布的有效法律,就应该严格执行。严格开垦的审批权,杜绝越权审批,更不能贪图眼前的利益而无视《草原法》,非法开垦的草场,强制开垦者在规定期限内恢复植被。建立完整严密的执法体系,追究越权审批者的责任,奖励举报者,受理举报的最高级别应是国家最高执法机构,对于乱垦滥开者依法给予严励打击。

扩大可饲性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发展节粮节草型畜牧业,以减少过度放牧

在农业比较发展的今天,可饲性秸秆资源非常丰富。在内蒙古一般的半农半牧区旗县年产玉米秆、豆秆都在30万吨以上,但用来饲养家畜的却非常少,绝大部分都被农民当作燃料烧掉了,可利用转化潜力之大,是农牧区畜牧业得以大发展的主要依托。通过提高秸秆的利用率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区产业结构调整,而且可以改变畜牧业发展单纯依赖牧区的局面,有效地减轻牧区草场压力,是发展畜牧业的有效途径。同时,在玉米成熟后秸秆还比较青绿含糖量较高时,及时进行收获,通过青贮、氨化、微贮等方法进行加工制做,既是最经济的利用秸秆办法,也是改"青烟上天"为"过腹还田",保持良好的生态循环。

今天小编对如何减少开垦和过度放牧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过度放牧会有什么影响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过度开垦耕地的后果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过度开垦耕地会造成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从而使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存条件发生恶化的现象。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环境破坏造成的后果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

华北平原具春早秋涝、涝后又早,早涝交错的自然特点,地势低平,又多河问封闭洼地,地下水位高(一般埋深2-3m),矿化度大(一叙2~10g/l),土壤属壤土或粘质砂壤土,具有易盐渍化的条件。

在建国初期由于过度开垦耕地,开发大型灌区、发展灌溉、扩大灌溉面积中,曾使大面积土壤出现过严重的次生盐质化,造成了不良后果。例如1956年~1961年间,在华北平原大搞引黄灌溉便是一例。黄淮海平原总面积35万km2,有耕地2.7亿亩,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之一。当时引黄灌溉面积曾一度达到2.3亿亩,致使地下水位迅猛升高,地下水埋深由原来的2~4m减少到1~2m,土壤次生盐强化迅速扩展。据调查当时几处大型引黄灌区,次生盐渍化面积竞达实际灌溉面积的1/3。有些地区在开灌后一、二年,盐碱化即会露头,或在局部地区发展。三、四年后即有大片次生盐碱地出现,造成次生盐演化的直接原田是引黄灌溉打乱和截断了排水系统,和大水漫灌,灌溉工程不配套等。

今天小编对过度开垦耕地的后果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过度开垦的后果有多严重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过度开垦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过度开垦会导致土壤沙化、水土流失、沙尘暴肆虐甚至会出现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因为在过度开垦的过程中会破坏原有植物,草皮遭到破坏、树木被砍伐,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对于这种破坏性的砍伐树木,开垦耕地的行为,已经上升到法律条文进行明令禁止。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擅自开垦林地,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毁坏的,依照森林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予以处罚,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补种毁坏株数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树木,可以处毁坏林木价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对森林、林木未造成毁坏或者被开垦的林地上没有森林、林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可以处非法开垦林地每平方米10元以下的罚款。

《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规定: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今天小编就过度开垦对自然环境影响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过度开垦的后果有多严重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未开垦的处女地

全文共 2832 字

+ 加入清单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从地球上望月球,它看上去与太阳大小差不多,造成这种错觉是距离的奇怪安排。月球的直径是 3476 千米,而太阳的直径是 139.2 万千米,也就是说太阳的直径是月球的 400 倍。但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 14960 万千米,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却只有 38.44 万千米,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400,所以从地球上望去,月球和太阳大小差不多,当月球正好处在可以发生日食的位置上,月球能不大不小,准确无误地与太阳重合。天文学家把这一奇怪现象称之为:“天文学的事故”,因为这用天文学原理是无法解释的。

月球的形成与演化,一直是人类极其关注的一个问题。最近,有一本研究太空人的小册子,试图提出一种耸人听闻的设想,月球是万年之前太空人使用的一艘宇宙飞船,太空人在驾驶月球临近地球时,曾发生了与另外一些太空人的战争,这场意外的战争使地球蒙受了巨大的灾难,同时也给月球带来了创伤。因此,又论述月球是一艘带伤的飞船。关于月球的起源学说,可谓众说纷纭,一种叫做“捕获说”,认为月球原来是太空中的一个小天体,后来被地球引力捕获,变成了地球的卫星;另一种叫做“分裂说”,认为月球原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某种原因从地球上分裂出去一大块物质,而形成了绕地球飞行的卫星;还有一种叫做“同源说”,即在太阳系形成当初,地球和月球也同时形成,或许是构成地球的剩余物质聚集在一起而形成了月球。

自本世纪中叶以来,对月球和空间的探测,以及阿波罗登月,使人类渐渐看清了月球的形成与演化的漫长历史图像。事实证明,一切天体都有它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因此,月球起源与演化的研究,对研究太阳系初始物质的基本特征、原始太阳星云的化学成分与环境、太阳系早期的物理化学状况,太阳星云的凝聚过程,直至撞击形成太阳系等将提供丰富的、重大的科学论据。特别对研究类地行星的演化历史更具有重大的意义。阿波罗登月之后取回的样品经同位素分析表明,月尘是月球上最古老的物质,其年龄与地球相同,即 44~46 亿年。月海盆地是在 39 亿年前形成的,月海玄武岩的年龄大约为 31~39 亿年。雨海盆地中的月坑早在 39 亿年前就出现了,雨海南缘的哥白尼坑形成于 8.5 亿年前。从地球化学和星体构造上来看,月球和地球非常相似,看来它们有共同的祖先,从而基本否定了“捕获说”。另外,月球密度比地球小得多,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相倾斜,这些又使“分裂说”理论产生很多矛盾。因此,目前人们倾向于支持“同源说”。

尽管人们对月球已经做了大量的观测和月样分析,但许多基本问题仍模糊不清,一年一度的世界性月球科学讨论会还在争论不休。这些问题包括:月球的成因;月球的早期演化史;月球的内部构造、物理性质与化学组成;月球岩成因;月球与地球及其它行星形成、演化的共性与特性;月坑成因类型与辐射线的形成机制;矿产形成与分布特征。所有这些都是月球科学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但是有些不可否认的事实,在月球上没有水和大气的风化,没有生物的影响,在那里存在的历史痕迹难以磨灭,几十亿年前形成的景象现在依然如故,因此说月球表 面保存有远古事件的记录一点也不过分,它是掌握解答太阳系历史的一把万能钥匙。只有通过大量的探索和重返月球的野外实地考察,才能获得较为满意的答案。这也正是人们为什么要重返月球的重要意义之一。

人类提出重返月球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为解决人类面临的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矿产资源日趋枯竭及能源短缺,试图通过重返月球获得新能源和矿产,来摆脱人类未来的窘境。在已进行的探月活动中,总计从月面取回了 403 千克的岩石和土壤样品,各部门科学家采用不同方法和手段,对这些稀世珍宝进行了极其细微的观察、化验和分析,揭示了大量有关月球的奥秘。

月球的表面土壤,由岩石碎屑、粉末、角砾岩、玻璃珠组成,结构松散且相当软。月海区的土壤一般厚 4~5 米,高地的土壤较厚,但也不过 10 米左右。月球土壤的粒度变化范围很宽,大的几厘米,小的只有 1 毫米或数十微米,这些细尘土一般称为月尘。月球土壤中大部分是细小的角砾岩及玻璃珠,约占 70%左右,小颗粒状玄武岩和辉长岩约占 13%。众所周知,地球上的土壤主要是由岩石风化而成的。而月球上没有大气及生物,因此不存在风化现象,那么月球土壤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根据分析人们是这样解释的:月球土壤主要是由于岩石受到外来物体或小天体的冲击,粉碎沉积而成。其次,由于经过数十亿年时间,月球表面受到极大的温差(温差在 100℃以上)和太阳风以及银河宇宙线的日积月累作用,促进了月球土壤的形成。太阳辐射使矿物强度降低,晶格发生形变,温差变化加速了岩石的碎裂。

月球具有丰富的物质资源,月岩中含有地壳里的全部元素和 60 种左右的矿物,其中有 6 种矿物是地球上所没有的。在月球土壤中,氧占 40 %,它是推进剂和受控生态环境生命保障系统的供氧源;硅占 20%,是制作太阳电池阵的原材料。其它元素的比例是,铝 6%~8%、镁 3%~7%、铁 5%~11.3%、钙 8%~10.3%、钛 5%~6%,钠、钾、锰含量占千分之几,锆、钡、钪、铌含量为万分之几。科学家们把月球土壤样品加热到 2000℃,发现有惰性气体从土壤中逸出,其中有氦、氩、氖、氙等放射性粒子。月球上还富含地球上没有的能源氦? 3,它是核聚变反应堆的理想燃料。从月球岩石标本上还发现有一层很薄的无锈铁薄膜。起初科学家们推测,假如让这种铁处在地球条件下,定会立即氧化锈蚀,然而,经过试验的结果,这种铁不会被氧化,是通常所说的“纯铁”。纯铁对人类非常有用,据估计,在发达国家里,每年因金属腐蚀损失大约占国民经济收入的 1/10。如果能在月球上生产纯铁,运回供地球上使用,不仅填补了一项空白,而且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无疑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开采月球的天然矿藏是十分有吸引力的,在月球基地上将材料加工成最终产品,供空间和地面使用,预计是一项高效益的产业,其前景非常诱人。

人们还把月球土壤研碎,加入各种培养基,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培养,结果未发现有任何生命迹象。并把它放入 30 万倍的显微镜下进行检查,也没有发现任何有机物或化石的痕迹。但从阿波罗 12 号的航天员从月球上取回的勘探者? 3 号探测器上的旧摄影机,发现摄影机里有活的细胞。看来它不是月球上诞生的生命,而是探测器发射前由地面带上月球的。不过,令人惊诧的是,经过两年半月球环境的严酷考验后,细菌竟然能 存活下来。

月球上的特殊环境,为推动科学技术重大进步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此外,由于月球上即使有月震发生,但仍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又没有大气包围,加之不受地球无线电干扰,因而是进行天文物理学、重力波物理学和中微子物理学实验和观测极有吸引力的场所。还由于它的重力场小(只有地球的 1/6),所以又是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研究与生产的最佳场所。月球还可以成为行星际航行基地,人类的空间移民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