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如来

如来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如来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如来问题。

分享

浏览

439

文章

32

白龙马被如来封为什么

全文共 212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西游记就不得不提取经四人组,然而取经的可不仅仅只有唐僧,孙悟空,八戒和沙僧,还有白龙马,白龙马本身是西洋大海广晋龙王之子,因不听父命,有不孝之罪,后经菩萨点化,化身白马扶着唐僧西去,驮着经书东来。

当初,菩萨点化白龙马的时候说他需要用心还了业障,最后必定会给了金身修成正果。果然,在成功取得真经之后,白龙马被如来佛主封为“南无八部天龙广利菩萨”,也就是说白龙马最终被封为了菩萨,这可比猪八戒的净坛使者和沙僧的罗汉高级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菩提祖师和如来谁厉害

全文共 730 字

+ 加入清单
1

菩提老祖的功力是比如来厉害的。菩提祖师,是一个世外神仙。西游记里的如来可不是唐朝本土的大神,他是天竺人士,居住在西天大雷音寺,手下的僧人无数,法力无边,四海观音、古佛、古罗汉也是个个身怀绝技。但不管他们如何厉害,也只是外来的大神。菩提老祖这人可不一般,他大隐隐于市,三教皆通,诸子百家没有他不会的,而孙悟空会的大品天仙诀、七十二变、筋斗云等,都是菩提老祖赠送给他的。

2

菩提老祖在教会孙悟空法术以后就再也没有出场了,但是如来还展示过了他的法术,孙悟空取到真经了以后,如来单独和孙悟空讲的一些话,在这些话里面我们可以听出来一些故事,如来讲出了他真实的情况,如来这样说的:其实当初把孙悟空压在五指山下的时候,他并不是那么轻松就给压住的,他也用了自己非常大一部分的功力,而且回来以后也是修炼了一段时间来恢复自己的身体。这里也可以看出来菩提老祖功夫是非常厉害的。但是如来却不一样了,他为了镇压孙悟空耗尽的自己很大的法术,收服他很吃力。如果是菩提老祖想要收服孙悟空,那就会容易得多。

3

如来是如何成佛的我们都知晓,但菩提老祖是如何天地同寿的却不知晓,从这点判断出菩提老祖可能比如来活得久一些。菩提老祖精通三教,即儒、佛、道,而如来只精通佛教。

4

如来佛祖,是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尊者,南无阿弥陀佛。在西牛贺洲天竺灵山鹫峰顶上修得六丈金身。此人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刚一出场便化解了天庭大难。后又多次显露身手,帮着悟空破了重重磨难。堪称《西游记》中的巨无霸。

5

菩提祖师,乃是海外老仙。他隐居深山,不露头脚。虽法力无边,却是无人知晓。这位大仙只用了三年功夫就使孙悟空学会了长生不老术,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的本领。这对悟空今后大闹天宫的,以至最后成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见菩提祖师绝非等闲之辈。

展开阅读全文

菩提祖师和如来是什么关系?菩提祖师有克星吗?

全文共 924 字

+ 加入清单

菩提祖师算是西游记当中原创的人物,菩提祖师集合了佛教还有道教的优点,他本身也是两教相结合来修行的,道为非常高深。而且比较重要程度更是在如来之上,毕竟菩提祖师是孙悟空的第一位老师,菩提祖师激发出了孙悟空的潜能,但并没有教给他太多的东西。这也是为了给孙悟空日后留有自修的空间。那菩提祖师有没有克星存在呢?世间万物皆有克星,菩提祖师最怕的东西一起来看看吧。

在西游中,菩提祖师无疑是最牛的隐仙,他只花三年时间,就培养了孙悟空这个超强大神。如果中途不把孙悟空撵下山去,那结果是什么?说不定连如来都控制不了。

但是,菩提祖师也不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最牛神仙,他也有怕的东西。

在原著第二回,孙悟空通过重重考验,终于学会了长生不老,但是,菩提祖师却警告他,有了长生不老,不代表长生不死,你得防备“三灾利害”!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灰飞烟灭!

孙悟空一听,立刻头皮发麻,恳求师父救命。菩提祖师为此教给了他两招:第一、筋斗云,第二,七十二变。

大家仔细琢磨一下,这两招其实根本不是攻击性的招式,而是逃命的办法。所以,菩提祖师还是叫孙悟空,面临危险时,打得过要跑,打不过也要跑。

菩提祖师为何这样告诉孙悟空呢?显然和他人生经历有关,不然,以他这样的本领,也不可能隐藏在深山中,三界中无人知道。

而孙悟空呢,根本没懂师父的意思,学会七十二变,就在师兄弟面前显摆,变了一棵松树,引起了众人的欢呼,没想到此举激怒了菩提祖师,非得撵孙悟空下山。并且走的时候专门说了一句狠话——

“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菩提祖师不准孙悟空提他的名字,而且说了违反规则将带来的严厉惩罚:将神魂贬到九幽之处,万劫不得翻身!

九幽之处在哪里?十八层地狱之下!在西游世界里,无论人或神都是可以轮回的,但如果贬到九幽之处呢,就永远没有轮回的机会了,还天天要受折磨,这比魂飞魄散还恐怖!

可见,即使菩提祖师,也怕这种惩罚。但他为何能做到这步呢?显然和地府邻居有关联。要知道,地府最高领导是佛教的地藏王菩萨,也就是说,菩提祖师和佛教还是有关联的。至于是何关系,蜗牛在往期文章中已经多次提过了,这里不再重复。

展开阅读全文

如来和镇元子两人什么关系?如来为什么看不起镇元子?

全文共 1304 字

+ 加入清单

虽然镇元子在道教地位不像太上老君那么高,但镇元子显然不一定会比太上老君弱,只是他自己选择生活在凡间,更加自由一些。很多人会把镇元子和如来放在一起比较,因为他们之间还有少许的过节。在很多人眼里,如来资历能完爆镇元子,两人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但实际上在镇元子面前,如来只能算作一个晚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就为大家理理清楚,一起来看看吧。

如来在西游记中,那叫一个厉害,整个天庭都搞不定的孙悟空,在他面前就如同欺负小孩子一般,一只手就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

在取经路上,如来的实力就更厉害了,整个天庭、唐僧师徒、观音都无法识别的真假美猴王,在如来面前只需要用慧眼观看,分分钟就识破了六耳猕猴。

唐僧师徒在遇见金翅大鹏雕时,孙悟空被此怪整的主动放弃取经,猪八戒和沙僧整的前途迷茫,但是如此厉害的大鹏掉在如来面前,也如同孩子一般,如来一根手指头就把他禁锢在头顶,永生不能动弹。

以上是如来的实力,现在讲下如来的地位和身份,那就更加不简单了,如来在西天乃是掌管现在事物的现在佛,是西天三大佛祖之一,也是西天当前最高的掌权人。

如来不仅在西天的地位和身份很高,在天庭也同样不简单,他乃是道教五方五老之一,被誉为西天佛老,身份和地位仅次于玉皇大帝。

通过以上介绍,如来在西游记中实力、身份、地位、辈分那都是大神级别的存在,今天咱们所需要探讨的话题是,如来和镇元子的辈分究竟谁更高?

镇元子在西游记中,也是一位实力和身份相当强的大神,论身份和地位镇元子乃是仙界的地仙之祖,和如来是一个级别,都是某个领域的始祖。

论实力,镇元子也和如来一样,在降服孙悟空时都是大人欺负小孩一般,都是一招轻松搞定,并且镇元子还拥有一棵一万年只结三十个果子的人参果树。

通过这两位人物的简单对比,会发现,这两位的实力、身份、地位都差不多,既然这样,那么如来和镇元子之间,究竟谁的辈分和地位在三界更高呢?

小易认为,想要弄清楚这之间的问题,我们只需要看万寿山清风、明月童子所说的一句话就能明白,在唐僧师徒路过万寿山时,这两位童子曾对唐僧说过这么一句话:

“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是家师的故人,九曜是家师的晚辈,元辰是家师的下宾。”

起初这句话,孙悟空认为是这两童子在吹牛,但当孙悟空真正见识到镇元子的实力时,见到观音说都要让他三分时,才知道这句话的含金量有多重。

通过清风、明月这句话可以知道,镇元子和道教最高的三位老大是朋友关系,这三位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后面元始天尊亲自下请帖请镇元子去听讲混元道果,可见这句话的真实性。

四御在道教的身份也不简单,身份和地位仅次于三清,可这四位却是镇元子的故人,这可比朋友关系还要亲,这还不算啥,就连九曜星官都是镇元子晚辈,十二元辰都是镇元子的下宾。

通过清风、明月童子这一句话,我们分析得知,镇元子的身份应该和三清等同,实力一不一样咱们不知道,但辈分应该都是同一时期的大神。

如来在这一点上完全是没有可比性,如来虽然位居佛祖,但是是后起之秀,在镇元子面前如来算不上平辈,更不算是长辈,只能算是镇元子的晚辈。

所以,如来和镇远的辈分究竟谁更高呢?清风、明月一句话揭露其中真相,那肯定是和三清同辈的镇元子身份更高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如来佛祖是谁?揭秘如来佛祖的来历

全文共 1004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如来佛祖其实大家应该都知道的,那就是一脸慈祥的头发是那种揪揪的,当然了最为主要的是法力高强了,那么我们只知道这个如来佛祖厉害,那么我们却不知道他的来历,那么这个如来佛祖到底是谁?如来佛祖的来历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揭秘分析看看吧!

如来佛祖是谁?

如来佛祖即佛教教祖—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梵文: Śākyamuni,意为“释迦族之圣者”),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巴利文:Siddhāttha Gotama;梵文:SiddhārthaGautama),古印度著名思想家,佛教创始人,出生于今尼泊尔南部。被后世尊称为佛陀(Buddha、意为“觉悟者”)、世尊等;中国尊称他为佛祖,即“佛教祖师”。被世人尊为神明。

释迦牟尼以本誓愿于娑婆世界 五浊恶世示现成佛(详见八相成道),是佛教开启者。

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磐。

揭秘如来佛祖的来历

公元前四世纪时期,释迦摩尼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他就是佛教的创立者。他的本名叫乔达摩·悉达多,因为他的父亲是释迦族,因此成道后就被世人尊称为释迦摩尼。根据佛经上的记载,乔达摩·悉达多也就是释迦摩尼,在其十九岁的时候,对人生的生老病死等烦恼有所感悟,后来就舍弃了王族的优越生活,选择了出家修行。之后的悉达多带领了几个随从继续修行,不管风吹雨打,还是寒冷酷暑,乔达摩·悉达多依旧坚持,终于在他三十岁的时候,在一颗菩提树下大彻大悟,创立了佛教,此后就被让世人尊称为释迦摩尼,也就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

历史上的如来佛祖确有其人,他是古印度加比罗卫国的王子,名字就叫乔达摩·悉达多。乔达摩·悉达多出生于公元前6世纪,他的父王想要悉达多继承王位,不希望悉达多选择出家这条道路,于是给他找了很多的美女,十九岁的悉达多没办法,只好娶妻并生下一子。之后就专心出家修行了,将削下的长发让人带回去给父王,留作纪念,悉达多带领五个随从,为了寻求解脱,他一直都在思考,不避风雨,每天不过只吃一麦或一麻,就这样一直保持了六年,终于在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悉达多修成正果,立地成佛了,创立了佛教。

展开阅读全文

西游记为什么只有猪八戒和沙僧最后没有成佛?他们是被如来耍了吗?

全文共 993 字

+ 加入清单

西游记的最后,师徒四人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了真经。随后如来现身,唐僧和孙悟空被封成佛,而猪八戒和沙僧都只是一个普通的封号,也没能成佛,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很多人说是因为猪八戒和沙僧还不够资格,其实这是一方面的原因,还有就是大家护送唐僧取经的目的不同。孙悟空本就不是一般人,但是天机早就安排好的人物,神仙和如来所做的一切都相当于是为孙悟空在铺路。而猪八戒和唐僧是在为自己之前犯下的罪行赎罪,所以他们护送唐僧取经的原因是完全不同的。

而且猪八戒一路上也只是负责搞笑担当,师傅有危险需要打怪的时候,还是得看猴哥一人。在团队中的分量也是减轻了不少,而沙僧的存在感还比不上白龙马,每次都默默背上行李坐在最后,要知道取经之前沙僧可是最残暴的存在,后来在影视剧当中都被弱化了很多。如果想要知道猪八戒和唐僧在团队当中的主要作用,大家最好还是去看看原著,里面的说明会更加详细。再有就是人物定位不同,孙悟空和唐僧代表了两种价值观,而猪八戒和沙僧则中规中矩,几乎不会犯错。

简单来说孙悟空和唐僧代表了两种极端,唐僧认为不管什么情况下都不应该杀生,哪怕最后自己会死,他都愿意一命换一命。而孙悟空则认为惩恶扬善才是对的,并且自己能看到真实的善恶。其实两人的出发点都没有错,但只要有细微的理念不同,便会造成合作不愉快的后果。所以孙悟空才跟唐僧爆发出多次冲突,但唐僧手握孙悟空的弱点,原本强大的齐天大圣在普通人面前却成了弱势的一方。实际上孙悟空正是通过这样的挣扎才有了后来的顿悟。

而猪八戒的性格一般就是风往那边吹就往哪边倒,相当于是个和事老。当然在一个团队当中,和事老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可能需要他来调解紧张的气氛。但沙僧就太中庸了,几乎不会表达自己的主见和想法,可能也是台词最少的人物,这样是完全没办法融入其中的。在唐僧的眼里,孙悟空喜欢滥杀无辜,但实际上孙悟空杀的都是坏人和妖怪,所以站在孙悟空的价值观上他并没有做错事。想要避免这样的冲突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两人能够互相理解。

如果唐僧知道孙悟空有火眼金睛,绝对不会看走眼,那唐僧自然不会去怀疑孙悟空的做法。所以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才是最好的方法。大家都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且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对的,实际上这种想法非常危险。因为任何事情只有相对,没有绝对,最后唐僧和孙悟空师徒二人达成了相互理解的默契,成佛之路水到渠成,而猪八戒和沙僧也找到了自己的归路。

展开阅读全文

揭秘毗蓝婆为什么不怕如来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毗蓝婆其实全名应该叫毗蓝婆菩萨,小编知道这位菩萨主要是因为昴日星官,因为昴日星官的母亲就是毗蓝婆菩萨了,话说这个毗蓝婆菩萨厉害的很,竟然一点也不怕如来,那么这其中到底有什么故事呢?其实这个还是很有说法的,下面就这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要首先搞清楚毗蓝婆菩萨的身份,话说她以前是人间的人,后来死了之后变成了罗刹鬼,在如来脚下听佛经,最后才慢慢的变成了菩萨的。

那么这个毗蓝婆菩萨为什么不怕如来呢?这个得和她的老公说起,话说毗蓝婆菩萨的儿子是昴日星官,但是毗蓝婆菩萨的老公却一直成迷,其实小编做了一个推断,发现毗蓝婆菩萨的老公其实就是孔雀大明王了,为什么这么说可以参照本网的“揭秘昴日星官的母亲是谁,昴日星官的父亲又是谁”一文,看完应该就知道毗蓝婆菩萨的老公是谁了。

所以毗蓝婆菩萨的老公是孔雀大明王,孔雀大明王又是如来的“母亲”,还有这个大鹏鸟又是如来的“舅舅”,所以大家终于知道了毗蓝婆菩萨为什么不怕如来了吧,这样算下来,如来也是毗蓝婆菩萨的儿子耶,当然了这里的儿子母亲,都是辈分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并无真实的血缘关系,所以这个西方世界还真的挺复杂的啊,也好混乱哦,不过也是权力制衡关系复杂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玉帝和如来为何急于降服悟空?孙悟空降临究竟是福是祸

全文共 999 字

+ 加入清单

孙悟空注定不是一只平凡的猴子,它是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所孕育。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时,双眼曾放出两道金光直达天庭,惊动了身为三界至尊的玉帝。此后三界之内都知道有一只石猴降临,不过玉帝并没有选择主动干预孙悟空,而是等着孙悟空自己找上门。其实根据《西游记》当中的记载,孙悟空在花果山生活了上百年才想着要出山,而且出山的目的还是为了寻找长生之术,或许孙悟空并没有发现自己是灵体,寿命天生就要多出很多。甚至有人怀疑孙悟空天生就自带长生,根本就不用后天学习,不过当时的孙悟空哪知道这些呢。之后阴差阳错,孙悟空找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位导师,他就是菩提老祖,孙悟空拜师后很快便学会了七十二变还有筋斗云,此时的孙悟空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令三界都要为之一颤的人物。

孙悟空天生向往自由,性格活泼好动,还喜欢卖弄自己的本领,当然这只是纯属找点乐子。学艺归来的悟空顺利击败了混世魔王,但他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没有一个顺手的兵器,于是就跑到了东海龙宫,把那里的定海神针拿来当做自己的兵器了。有了定海神针这柄神器的加持,孙悟空变的更加肆无忌惮,他为了能让猴子猴孙们都跟他一样可以长命百岁,决定大闹地府在生死簿上更改他们的寿命。

地府可是归玉帝管的,这下玉帝总算是等到机会可以向孙悟空下手了。玉帝收到阎王的上报以后,立即下令缉拿孙悟空,此时玉帝有两个选择,一是按照天条惩罚;二是诏安孙悟空,让他为天庭效力。在太白金星的建议下,玉帝选择了后者,可是玉帝没想清楚孙悟空可不是凡人升仙,随便给个职位就能打发,区区一个弼马温实在太瞧不起猴哥了。得知真相后的悟空,直接回到花果山还自封齐天大圣,丝毫不给玉帝脸面。

玉帝可是三界最高统治者,如今一只石猴敢和他平起平坐,这让他的脸面往哪放。随即下令让天庭战斗力高的人都去对付孙悟空,最后孙悟空寡不敌众,被太上老君擒拿。这个太上老君也是好心办坏事,把孙悟空丢入炼丹炉,却意外帮他练成了金刚不坏之身和火眼金睛。这下玉帝再怎么对孙悟空施刑都没用了,这时孙悟空开始大闹天宫,一时间无人能敌。

玉帝只能向如来求救,如来还是智高一筹,他不和孙悟空正面对抗而是选择智取。最后将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还给他安排了一个取经的任务,孙悟空被如来整服帖后性格也开始有所收敛。其实玉帝和如来都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孙悟空一定要栽在他们其中一位的手上,这样才能将他制服,让他为正道效力。最后如来胜出,也正是因为这样孙悟空才会跟随如来入佛。

展开阅读全文

大鹏鸟是什么来历?为何连如来都要忌惮三分?

全文共 836 字

+ 加入清单

在西游记中,师徒四人途径狮驼岭,在狮驼岭中的妖怪基本上个个都来头不小,就连如来佛祖也要忌惮三分,尤其是这里面的狮子精、白象精与大鹏鸟这三个妖怪。在狮驼岭的不远处有一个叫做狮驼国的国家,在500年前,这三个要管便在这里称王了,愣是把整个狮驼国的人都吃个精光。如今听说只要能吃上一块唐僧的肉便能长生不老,这对三个妖怪来说那是异常欣喜的。孙悟空跟他交战多回,不分输赢,而且那些妖怪还挖苦孙悟空是小辈的猴头,藏在人肚子里胜之不武。这几个妖怪又放出假消息说已经吃了唐僧。孙悟空没办法只好去西天找如来,也正好打听到了这个大鹏鸟的来历。那么这大鹏怪究竟是什么来历呢?

佛祖说那个妖怪他认识,算是他的舅舅。天地混沌分开再交合衍生出了万物。“万物有走兽飞禽,走兽以麒麟为之长,飞禽以凤凰为之长。那凤凰又得交合之气,育生孔雀、大鹏”。而孔雀刚入世的时候,非常凶恶,爱吃人,隔着四五十里的路都能把人吞进去。

佛祖在雪山顶上修炼成了六丈金身,但是被孔雀吞到肚子里去了。佛祖如果从孔雀的便门出去,会玷污真身。所以如来剖开他的脊背,跨上灵山。佛祖想杀掉这只孔雀。无奈诸佛都在劝阻如来,说伤害孔雀如伤母亲。佛祖就把孔雀认作佛母,封为大明王菩萨。

我们来理一理其中关系。孔雀和大鹏是亲姐弟,而孔雀以前又把佛祖吞进过肚子里。所以孔雀是佛祖的佛母,自然这大鹏鸟就算是佛祖的亲舅舅。同时这大鹏鸟还是文殊,普贤的灵兽。

话说回来佛祖当初是要杀了孔雀的,可是遭到了燃灯古佛的劝阻。一方面是因为佛祖刚开始的权威还不够,威信也没树立起来,燃灯古佛就是一个长者,说话更有分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佛门中人都善良豁达,不能轻易去伤生。

说到这只孔雀的命运在《西游记后传》中有交代,她在佛祖这边是佛母,是大明王菩萨。但是她一直内心是极度不开心的,在她看来这只是一个小角色,并没有受到重用。大鹏鸟也一样只是菩萨的灵兽。我们可以在剧中看到无天把佛祖赶出灵山,自己带着一众妖魔侵占灵山,孔雀大明王菩萨意志不坚定,叛变了佛祖,成为无天手下的一员。

展开阅读全文

卯日星官有多强?为何如来与观音都忌惮的蜈蚣精会怕卯日星官呢?

全文共 1143 字

+ 加入清单

在西游记当中,蝎子精是个什么实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猪八戒与孙悟空联手都不是对手,而且还咬伤了如来观音也没法近身于她。不过很蹊跷的是,这么一个逆天的存在最后却死在了一个小小的星官手中,这完全不符合常理呀。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西游记》五十五回:“只见昴日星官立在那山坡之上,顿时现出本相,变作一个红冠子的大公鸡,身高约有七八尺高,仰起头来,对着那妖精叫了一声,她就现出了原形,原来是一只琵琶大小的蝎子;再叫一声,妖怪就浑身酥软,死在那里”。

昴日星官本来是一只二米多高的大公鸡,他根本不用出手,只叫了两声,连观音如来都害怕的蝎子精,竟然就死在了坡前?!

可见这个星官的来历可不简单,虽然他的职位不高,不过是天宫二十八星宿之一,但是法力了得。我们再往后看,机会发现其中的端倪。

昴日星官的母亲,乃是紫云山千花洞的毗蓝婆菩萨,这位大神的本相也是一只老母鸡。《西游记》七十三回孙悟空笑道:“我问那菩萨有什么厉害的兵器捉妖,她说是一根绣花针,是从他儿子昴日星官眼睛里炼出来的。既然昴日星官是只大公鸡,他的老妈自然就是个母鸡了,正是鸡最善于捉蜈蚣,所以才能制服这怪物”。

看到这里很多天真的伙伴可能会笑出猪叫声,一只母鸡有什么厉害的?蝎子精可是连如来都敢伤的人物啊。

我们再往前看,推荐毗蓝婆菩萨的是另外一个大仙,她就是骊山老母,这位骊山老母又是谁呢?四圣试禅心一回出现过,当时虽说是演戏给唐僧师徒看,但毕竟神仙也有个尊卑之分,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和普贤菩萨可都是变成了她的女儿。《西游记》二十三回:“原来是骊山老母受南海观音的请求,与普贤文殊菩萨一起来到这山林之间,化成母女三人,在次试探唐僧师徒是否一心向西”。

可见在现实世界里,骊山老母的辈分和威望也比三大菩萨要高。

这倒没什么,怪就怪在,骊山老母在推荐毗蓝婆菩萨的时候,叮嘱孙悟空一定不要说是自己让他去的。《西游记》七十三回老母道:“我刚刚从龙华会上回来,看见你师徒有难,所以变作一个戴孝的妇人,来此救他一命。你快去请毗蓝婆菩萨,只是不要说是我说的,免得那上仙怪罪我”。

金兜山金兜洞一回,孙悟空向如来佛祖询问兕大王的来历,如来也曾说过一段相似的话,大意是自己不能明说,免得那妖怪闹上灵山,找自己的麻烦。因为兕大王的主人正是太上老君,如来是怕得罪了老君才这么处置的。

骊山老母不想孙悟空说出自己的名字,也是同样的考虑,这也说明,毗蓝婆菩萨乃是和骊山老母地位相当,甚至比她还要厉害的大神,故而老母才会如此小心翼翼。

前面我们说过,骊山老母的地位可是比包括观音在内的四大菩萨还要高的。而比观音地位更高的菩萨,恐怕就只有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这个级别的了。孔雀大明王是佛母,如来的母亲,也就是说毗蓝婆菩萨最少也算是和她同级,是如来佛祖的长辈。

展开阅读全文

帝释天和如来什么关系?谁更厉害?

全文共 1622 字

+ 加入清单

这里所说的帝释天,可不是《风云》当中的那个反派人物,而是佛教当中的一位佛教神。关羽佛教神,很多人恐怕还是在《西游记》里面才认识的如来佛和观世音,其他的很多菩萨、罗汉其实都并不是特别了解,毕竟《西游记》是小说又不是佛经。而帝释天这个人物,你知道他在佛教当中是什地位吗?他和如来之间有什么关系没有,他们两个谁更厉害一些呢?

帝释天(梵文:Śakro devānāmindrah),全名为释提桓因陀罗,简称因陀罗,意译为能天帝。本为印度教神明,司职雷电与战斗,后被佛教吸收为护法神。

在梵文中,释迦(Śakra)意为”能够、有能力”;提婆(deva)意为“天人,神明”;因陀罗(Indra)意为“王者、征服者、最胜者”。其全名释提桓因陀罗(Śakrodevānāmindrah)合意即为“能够为天界诸神的主宰者“,即“能天帝”或“释天帝”,亦称因陀罗、憍尸迦、娑婆婆、千眼等。梵文汉译时为了符合汉语语序就将原语序反转,译作“帝释天”。

据诸经论所载,帝释天原为摩伽陀国之婆罗门,由于修布施等福德,遂生忉利天。此类记载系印度自吠陀以来,至佛教时代,将其因陀罗之神格具象化而成者。

佛经上说,释尊下生时,他化现七宝金阶,让释尊从忉利天一级一级地下来。下来时,帝释天在释尊的左前方,手执宝盖,和右前方的大梵天,一起侍候着释尊,为释尊引路。释尊成道后佛教产生,因陀罗成为释尊之守护神,称为帝释天。佛陀升于忉利天为母说法时,帝释天手持宝盖,任佛陀之侍从。

帝释天和如来,两人在不同的神话谱系中,级别不一样,在佛教谱系中,当然是大家级别一样。在道教谱系中,则是玉帝更高;在通俗小说西游记中,更是强化了这一点。

在佛教中,如来和玉帝是一样的

玉帝在佛教中,实际就是帝释天。

在佛教神话中,他最重要的职责是保护佛祖、佛法和出家人。为忉利天(三十三天)之主,居于须弥山顶忉利天之善见城,率领四天王等众,故称天主、帝(帝释)、释迦天王、释迦因陀罗。其于佛教中之地位,与梵天同为佛教之护法主神,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第二位天王,乃十二天之一。镇护东方,居于须弥山顶之忉利天,其城称善见城。帝释天常常和诸天在他的居所须弥山善见城相聚,商讨天下善恶诸事。

照佛教说法,任何行善积德之人,皆可转生帝释天。帝释天以人间百日为一日,寿长一千岁,即合人间十万岁。传说释迦牟尼佛本人就曾三十多次转生帝释天。

另外,佛教提倡众生平等,无论你是细菌、老鼠、猪狗,还是佛祖、帝释天、梵天,地位都是平等的。

因此,从佛教的角度来看,如来和玉帝是一样,没有高下之分。

在道教中,玉帝高于佛祖

在道教中,玉皇大帝即昊天上帝,存在于始劫之先,本体是三清祖气,是三清所化身的太极界第一位尊神。

玉帝上掌三十六天,下握七十二地,掌管神、仙、佛、人间、妖魔、地府等的一切事,权力无边。按《玉皇经》所说,玉帝的年龄和今天所考证的宇宙的年龄相接近!玉帝不仅是神佛仙的领袖与三界的主宰,而是依据大道运行而燮理这个宇宙的大圣者。

按照王重阳的三教同源理论,儒释道三家均为一体,那三清作为创世神,玉帝作为三清代言人统治宇宙,而如来则是宇宙中的一个分流。

因此,在道教看来,如来不过是旁支小教派的一个教主,当然要归玉帝统领。

在通俗神话中,佛祖是玉帝的臣子

西游记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神话小说,按照西游记的说法,如来则是玉帝的臣子。

原著提到:“当时众神把大圣攒在一处,却不能近身,乱嚷乱斗,早惊动玉帝。遂传旨着游奕灵官同翊圣真君上西方请佛老降伏。那二圣得了旨,……如来闻诏,即对众菩萨道:汝等在此稳坐法堂,休得乱了禅位,待我炼魔救驾去来。”

在如来搞定猴子后,玉帝过来表扬他——直至佛前谢曰:“多蒙大法收殄妖邪,望如来少停一日,请诸仙做一会筵奉谢。”

如来的态度是:不敢违悖,即合掌谢道:“老僧承大天尊宣命来此,有何法力?还是天尊与众神洪福。敢劳致谢?”

玉帝直呼如来名字,如来称呼玉帝为“大天尊”,而且是“宣命”,前面还有个“不敢违悖”,两人地位高下可见一斑。

展开阅读全文

西游记蝎子精为什么敢蜇如来,却不敢动女儿国国王?

全文共 1350 字

+ 加入清单

蝎子精是《西游记》里面,唐僧师徒在女儿国王遇到的一个妖怪,我们知道蝎子本身就是有毒的,蝎子修炼成精毒性自然更是深,万一被蝎子精蜇到,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但是,蝎子精却从来都不敢碰女儿国国王,她为什么连如来都敢蜇,却不敢碰女儿国国王呢?女儿国国王究竟是什么身份,难道是有什么法宝护体吗?

我们都知道,如来佛祖是灵山的一把手,是法力无边的存在。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天界众神都拿孙悟空没办法,玉帝只好请来了西天如来佛祖收拾妖猴。后来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了五指山下,而玉帝为了嘉奖如来的丰功伟绩,亲自为他开了安天大会,表彰如来护驾有功。

天界众神众仙皆来祝贺,连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元始天尊也来到现场,还带领众仙给如来献花,如来是赚足了面子,十分的威风。可以说,在三界中,几乎人人都要给如来几分薄面。但是妖界中,有一只小妖胆子很大,她居然连如来都敢蛰,这只妖怪是谁?她便是女儿国琵琶洞内蝎子精。

蝎子精当年在灵山听过佛祖讲经,因为如来佛祖不小心推了她一下,她就用用钩子蜇伤了如来的手指。别看如来已经修成丈六金身,是法力无边的佛祖,但这只蝎子精本事不凡,被她蛰一下也非常的痛。如来佛祖马上让金刚揭谛捉住蝎子精,但蝎子精修为了得,竟然全身而退,并跑到了下界。

再后来,蝎子精和孙悟空激战,她趁机蛰了一下孙悟空的脑袋,孙悟空顿时头昏欲裂,败下阵来。无奈之下,孙悟空跑到南海求见观音,让观音大士帮忙收妖,但观音执意不肯去,因为当年连佛祖都被蝎子精蛰了,何况她。可以说,观音都不想招惹蝎子精,而孙悟空更是打不过蝎子精,蝎子精更是敢蛰如来,为何却不敢动女儿国国王一根毫毛?说出来你都不信,下面小编给大家说说原因。

我们都知道,蝎子精的洞府就在女儿国境内,可以说,蝎子精就是女儿国国王的邻居。而女儿国境内都是女儿,没有一个男人。但是作为妖怪来讲,蝎子精明显是不合格的,因为她居然不抓人、害人。唯一一次,还是蝎子精盯上了唐僧,还抓了唐僧,但蝎子精并不是要吃她,她居然想和唐僧结婚。这件事要从唐僧一开始进去女儿国地界开始说,那时蝎子精就盯上了唐僧一行人。

再后来唐僧误喝了女儿国子母河的谁,再到女儿国国王对唐僧一见钟情等等,这些事件的发生都落在蝎子精的眼里,而在唐僧交换通关文牒的时候,蝎子精出现并抓走了唐僧,连孙悟空都不是蝎子精的对手。

无奈的孙悟空这才去了南海找了观音,所以观音道出蝎子精的来历。蝎子精既然一直关注唐僧一行人行程,为何不早早把唐僧抓了,一定要等到唐僧和女儿国国王交换了通关文牒后才动手。

而且还没有伤害女儿国国王,丝毫不敢动女儿国国王的一根毫毛。这就让人很不解,蝎子精为何不敢杀害女儿国国王,还跟她做了多年的邻居。这是为何?其实是因为女儿国国王的真实身份不简单,蝎子精非常忌惮女儿国国王,只敢在这个时候出来,抢走她的的男人。

我们也知道,猪八戒非常好色,当年因为调戏嫦娥被贬下凡,所以他一直都是色心未改。但猪八戒却不敢直视女儿国国王,这不合道理,女儿国国王长得倾国倾城,为何猪八戒始终很正经,不敢多看女儿国国王一眼?在原著中写道:宫妆巧样非凡类,诚然王母降瑶池。

所以说猪不戒不敢直视女儿国国王,是因为女儿国国王是王母下凡。也许有的人会问,王母娘娘不是在天上,怎么还转世?其实王母娘娘有千万化身,这女儿国国王只是其中一个分身转世。

展开阅读全文

多宝道人是如来吗 揭秘多宝道人是谁

全文共 1444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多宝道人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有意思的,感觉这个人非常的叼,竟然能硬生生的吃翻天印,这个在封神演义里面都不可能发生的,但是多宝道人却发生了,所以多宝道人有多厉害,大家可想而知,最近也有人说了,这个多宝道人啊好像就是传说中的如来,那么这说法到底对不对呢?下面一起来看看这个多宝道人到底是谁吧!

是一个人。多宝道人是通天教主四大弟子之首,代理师傅设立诛仙阵,在截教中,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广成子在破诛仙剑阵的时候,多宝道人面对广成子的镇山之宝——番天印,仅仅被打一个跟头。须知一般仙家早就被打死。此宝要聚集老子、元始、接引、王母四把宝旗才得以收复,可见多宝道术之高深。

封神描述,接引准提来参加封神之战是为了收西方有缘之人,书中明言他们收了如孔宣等很多人。但有一人,他们并没有收去,就是多宝道人。在接引准提未来之前,老子已将多宝拿下,送入玄都。接引准提后来才到,他们不知多宝这个人,书中也未写他们将多宝带走。可见,多宝道人并未跟随接引准提去西方。但书中明写多宝后入释成佛,可见是老君安排的。原书广成对战多宝时有诗,“一个是广成不老神仙体,一个是多宝西方拜释迦”,这个“拜”字作“作为,称作,授官”解释,如官拜大将军等。如此可猜想多宝道人即是后来的释迦牟尼,即如来佛。而本就有多宝如来这个说法,可见多宝是老君选中,安排为中央佛界的治世之尊。但这是高级机密,孔宣并不知晓。他见辈分较低的新人多宝竟和两位老教主并世为尊,心中不爽,欲强替主人出头。于是便上演了西游中如来所说的吞佛事件。如来从孔雀腹中出后,本欲杀之,众佛求情,又考虑到他是准提前辈的人,打雀也要看主人,于是将计就计给个面子,封了孔雀大明王菩萨,于是皆大欢喜。且安定了人心,赚足了民望。所以后来再无人反对了。就是多宝道人成佛之后,一分为六,法力大增,直逼教主.分别化身中央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以及身边的五大护法明王.

既然论证了老君化胡为佛,创立西方教,以及多宝即如来的事实,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封神中的燃灯,文殊,普贤,慈航,惧留孙等道门中人会改入佛门。而且此也解释了燃灯为古佛的原因,燃灯晚老子半辈,高文殊等半辈,所以待多宝即位后,燃灯成为上古佛,理所当然。文殊等入释看来也是受老子的影响和安排。

封神一战中,通天教主摆诛仙阵于界牌关,座下大弟子多宝道人取诛仙阵图、诛仙四剑,代师布阵,后太多宝道人太上老君通天教主在其中争斗,把多宝道人用风火蒲团卷走。太上老君乃是人教圣人,掌管人道,因为人间界业力深重,难成仙道,民不修身。于封神一战后,逗留人间,点化世人。

春秋之时,太上老君带多宝道人,西出函谷关,化胡为佛,多宝道人化为释迦牟尼佛降生中央娑婆世界,尊西天极乐阿弥陀佛为师,演小乘佛教,于人间界传播教义。(其后,陆压道人投身中央娑婆世界,为乌巢禅师,又有化身大日如来,为密宗教祖。)

佛教势大,地藏王菩萨尊西方教主阿弥陀佛法旨,入主地狱幽冥,率领亿万佛兵驻扎于阴山,发大誓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决心要收服阿修罗一族,使其皈依佛教,不再搅扰六道轮回。但地藏王菩萨神通不及冥河教祖,请释迦牟尼佛帮忙。释迦牟尼佛以大神通击败冥河教祖,使其回轮回池休养生息。

如来是过去,现在,未来佛,而且有所谓的斩三尸而得大圆满的说道,多宝应是其中之一.在封神系列里,道佛两家经常是客串的,比如观音,燃灯,文殊,普贤等都属于那种跳槽的人物,多宝道人也是一例。《洪荒OL》中的多宝道人正是这样一位富有志向而又深谋远虑的人,用深藏不露诠释了一种最深邃的进取。

展开阅读全文

如来为什么不告诉孙悟空青牛精?为何不直接让他去找太上老君?

全文共 1014 字

+ 加入清单

要说唐僧师徒取经这件事情,其实都是西天和天庭早就已经安排好了的,天上的神仙和佛祖菩萨们早就已经是心知肚明了。而在青牛精的故事中,孙悟空饱受青牛精手里的金刚镯的困扰,从天庭请来了很多的救兵,却没想到大家的法宝全都被套走了,这可实在是个难题。而当孙悟空无奈之下找到如来帮忙的时候,如来却并没有直接点明青牛精的来历,而只是暗示了一下,为什么他不能明说呢?

其实这样说起来,似乎也没什么道理,毕竟都是一伙的,双方也都安排好了,为什么如来不肯直接告诉孙悟空青牛精的来历?要知道,孙悟空为了降服青牛精这个妖怪,往天庭找帮手找了个遍,整本书中,就是这个青牛精是孙悟空耗费精力最多的一个妖怪了,他找玉帝查这个妖怪,又找托塔天王、哪吒、雷公等等天庭的神仙,也找到了如来,但是如来第一次派了十八罗汉去帮他。

这其实本身就很奇怪,因为后来这些神仙们都没能抓住青牛精,之后如来让自己的弟子降龙伏虎两位罗汉暗示孙悟空,这个青牛精到底是什么来历,这才有了孙悟空去找太上老君的情节,可是很显然,如来一早就是知道青牛精的来历的,即便那些神仙们并不清楚,可是如来肯定不可能不知道,为什么还要先派出十八罗汉去帮忙呢?难道他觉得的十八罗汉是可以降服青牛精的吗?

可以这样说。起初如来给了孙悟空十八粒金丹砂,帮助他降服妖怪,这可是如来给的法宝,孙悟空当然会认为,这下子肯定是没有问题了,但是没料到,青牛精的金刚镯居然那么厉害,十八罗汉用了十八粒金丹砂对付妖怪,可是谁也没想到,青牛精用了金刚镯之后,这十八粒金丹砂全都被套走了,没了法宝,即便是十八罗汉也实在是没有办法,这才有了后面向孙武转告的话。

也就是说,在如来看来,告诉孙悟空青牛精的来历,让他去找太上老君这一招,其实也算是安排好了的,因为他说,如果丢了十八粒金丹砂,再让他去找太上老君,就好像他知道一定会这样,因为这也是早已安排好的。在很多时候,中国人是非常讲究面子的,如果如来直接告诉孙悟空,你去找太上老君,事情虽然变得简单了,但是,太上老君的面子往哪搁?如来说一句话,闹了天庭那么久的妖怪就解决了,天庭的面子呢?

所以,天庭既然出动了那么多人也没用,西天自然也要做一些看起来似乎是没用的事情,佛教毕竟是一个外来宗教,想要在这里站稳脚跟,或者说获得更长远的发展,怎么可能这样打脸道教呢?所以,如来这样做自然是安排好了的,毕竟金刚镯是太上老君贴身的宝物,青牛精能带走,自然是有授意的,如来如果直接点明,那才是真的没脑子呢。

展开阅读全文

多宝道人是后来的如来佛祖吗?为什么?

全文共 1882 字

+ 加入清单

虽然说《封神演义》和《西游记》是两本完全不同的小说,但是很多人会将它们联系在一起,而根据故事发生的时间来算,封神演义在西游记之前,封神演义中通天教主有一个弟子名为多宝道人,很多人会将他和西游记当中的如来佛祖联系在一起,他们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呢?如来是佛家,但是多宝道人是道家,为何还要将他们联系在一起呢?1.多宝道人简介

多宝道人,是明代神妖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仙人,为截教通天教主门下四大弟子之一,火灵圣母的老师。广成子三谒碧游宫时曾挑拨通天,后代师布设诛仙阵。最后下场为在诛仙恶阵中,斗胆对大师伯老子挥剑,后被老子用风火蒲团卷起捕缚,拿往玄都,最终皈依西方拜释迦。

封神演义中,多宝道人是通天教主门下掌教大弟子,因徒弟火灵圣母被阐教广成子打死,广成子来碧游宫交还金霞冠。受到了截教众仙的围攻。多宝道人趁机挑拨,使得师傅通天教主也参与到封神之战。于是代理师傅在界牌关下设立诛仙阵。多宝道人曾在两教战斗中被广成子以番天印打翻在地。通天教主战败后多宝道人因暗算太上老君被收走。小说有句描述多宝道人的诗句:多宝西方拜释迦,暗示了多宝道人后来皈依佛门。

名字来源于《法华经》记载的东方宝净世界教主多宝佛。依《法华经》卷四〈见宝塔品〉所载,此佛为东方宝净世界的教主。往昔行菩萨道时,立誓在成佛灭度之后,凡十方世界有宣说《法华经》之处,必自地涌现于前,以证明此经的真义。故释尊说《法华经》时,有七宝塔从地中涌出,耸立于空中,塔内即有多宝佛坐师子座,其全身姿态如入禅定状,并分半座与释尊。2.多宝道人是如来佛祖吗

封神榜里面有一个人物被称为“圣人之下第一人”,他就是通天教主的大徒弟——多宝道人。这多宝道人天资聪颖、法力高强,曾经正面和太上老君硬杠。番天印是将他砸了个跟头,太上老君也不过是将他收伏。据说当年天地初开,鸿钧道祖分天下宝贝,各路弟子都分发完以后,剩下的都分给了多宝道人,这也是多宝称号的由来(这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教祖打下基础)。

话说,封神以后,通天教主被鸿钧老祖带回修炼,多宝道人被太上老君携带下凡,春秋时期,老子携带多宝道人,西出函谷关,化胡为佛,多宝道人化为释迦牟尼佛降生中央娑婆世界,尊西天极乐阿弥陀佛为师,演小乘佛教,于人间界传播教义。

而在封神榜中大获全胜的元始天尊并没有笑到最后,他的十二名弟子如:文殊普贤、慈航真人等悉数加入佛教,而其他金仙不愿意涉足教派争斗,纷纷隐居山林。多宝道人也就是如来佛祖借机巩固自己的势力,利用道教的内部争斗,不断开疆扩土。

地藏王菩萨就是如来佛祖派出去夺取六道轮回关口的地狱幽冥。虽然率领亿万佛兵驻扎于阴山,发大誓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决心要收服阿修罗一族,使其皈依佛教,不再搅扰六道轮回。但地藏王菩萨神通不及冥河教祖,请释迦牟尼佛帮忙。释迦牟尼佛以大神通击败冥河教祖,使其回轮回池休养生息。

孙悟空大闹天宫,让如来佛祖显威立万的同时,也让他看清楚了道教的真实实力,因此才决定策划一场改变三教格局的——西天取经,通过西天取经,成功实现了佛经东传,争取到了南蟾部洲这一重要市场,实现了燃灯古佛以来佛教的中兴。3.多宝道人为何被判通天教主

多宝道人封神截教掌门大弟子,为什么要背叛通天教主,因为要帮徒弟报仇。

通天教主强调,姜子牙乃是奉三教法旨行事,火灵圣母阻碍封神行动被打死,也是天意。见老师苦口婆心,谆谆教诲,众人听了,都露出愧色。就连龟灵圣母也只是默默流泪,再不敢反驳。此时,若没有人站出来,截教上下就将恢复到以前,极有可能再无人去西岐,也再无人敢对抗阐教。那么,火灵圣母的仇,也将永无机会去报。于是,多宝道人不再隐忍,他主动上前跪下说:“师傅说的,怎么不会听?只是广成子太欺负教派,妄自尊大他的玉虚教法,侮辱我们,老师哪里知道?他说谎被当做真话,被他欺骗了。”在截教诸仙都不敢言语的时候,多宝道人站了出来。他说出的理由与龟灵圣母没有太大差别,同样是说广成子欺凌截教,是可忍孰不可忍。可是,因为身份不同,那分量也就不同。

并且,多宝道人言辞之间,对通天教主也不满的地方,说“老师哪里知道大家都被他骗了”原来,不单是广成子灭杀火灵圣母,是欺凌、蔑视截教的观点源自多宝道人,就连骂通天教主是老糊涂的观点,也是源自多宝道人。

多宝道人不愧是截教四大弟子之首!做了几万年的掌教大弟子,他在截教弟子中的威信和声誉,比老师通天教主也差不了多少!那多宝道人为何要操控碧游宫骚乱,只因多宝道人明白,要想为徒弟复仇,就要面对整个阐教的反击。要想对抗整个阐教,就必须得到师父通天教主的支持与参与!

要想为徒弟复仇,就要激怒师父通天教主,因为要对抗整个阐教。

展开阅读全文

蝎子精连如来都敢蜇,为什么不敢伤害女儿国国王?

全文共 702 字

+ 加入清单

要说在《西游记》里面,谁的地位最高,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玉帝、如来这一类的人物,的确,他们虽然不能放在一起说,但是在各自统领的地界,却都可以说是最高级别的人物。而在书中却有一个奇怪的事情,唐僧师徒在路过女儿国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蝎子精,她原本是在雷音寺听佛讲经,如来可能是不经意间将她推了一把,她就将如来蜇伤,后来逃到西梁女国附近的毒敌山琵琶洞做起了妖怪。然而连如来都敢蜇的蝎子精,居然不敢对女儿国国王下手,不敢伤害她,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女儿国国王想要将唐僧留在西梁女国,但是唐僧坚定的要离开去西天取经,之后在出城的时候就被蝎子精抓走了,很显然,蝎子精一直都在关注他们的行踪,然而作为妖怪,而且还是连如来都敢蜇的妖怪,蝎子精明明知道唐僧就在女儿国,却一直都不敢对他下手,只有在他出来了之后才敢下手。而且蝎子精的洞府就在女儿国旁边,作为妖怪,她居然从来不去残害女儿国的人,甚至可以用安分守己来形容,这可真的是怪事一件。

所以很多人应该都很好奇,究竟女儿国国王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吧。其实可以从原著当中对国王的一首诗中找到答案,“宫妆巧样非凡类,诚然王母降瑶池”。这句诗中,就是第二句话暗示了她的身份,这句话当然可以认为是一种形容,是说国王像王母一样雍容华贵,高高在上,但是为什么不能认为,女儿国国王其实就是王母呢?就算不是王母本人,也会是她的一个化身之一,就像是如来有很多化身一样,王母当然也可以有很多化身。

而西王母在古代的神话中,就是天下女仙的首领,所有的女仙在王母面前都不敢造次,更不要说女妖了。蝎子精即便敢蜇如来,但是面对王母还是不太敢的,毕竟如果论年份的话,王母成仙的时间还是很早的,地位也很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为何玉帝如来都管不了井龙王?他究竟是什么来历?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一说起龙王,很多人都会想到神话故事里面能够呼风唤雨的龙王,看起来他们的地位应该是很高的,但其实并非如此,在《西游记》里面,龙王的地位并不高,至少在玉帝面前他们只是臣子。不过在西游记里面还有一个奇怪的龙王,就是井龙王,他生活在乌鸡国皇宫的一口井里,也是他保住了国王的尸身,才有了后面的故事。但是,为什么连一口井里面都会有龙王呢?井龙王又是什么来历,为何连如来和玉帝都管不了他?

按理来说,龙王所居住的龙宫,那都是在海底,海底面积很大,他们住的地方自然也很大,一座宫殿,但是井里那么小,井龙王居住的难道也能叫做龙宫吗?的确如此,猪八戒下了井里之后,发现这里居然也有一座水晶宫,而且他还是被巡查的小夜叉发现的,可见井龙王的待遇也不低。而且,八戒和井龙王居然还是故交,两人是认识的,井龙王还恭喜猪八戒重获新生,他还大咧咧的坐在井龙王的座位上,看起来两人之间关系也不一般,至少不会是很一般的交情,否则八戒也不会有这样的举动。

其实,这个井龙王的真实身份,就是之前被魏征在梦里杀掉的那个泾河龙王了。要知道,乌鸡国国王是因为不敬文殊菩萨而被他的坐骑青狮精推入井里杀掉的,井龙王却保存他的尸身,这部明摆着是和如来对着干吗?可他却不担心如来找自己的麻烦,正是因为泾河龙王的死,其实玉帝和如来对此都是有愧的,因为他的死才有了后来的取经故事,所以泾河龙王可以说是为了取经大业而牺牲的,而且他好歹是个龙王,不是什么妖怪,所以当然要给他一个说法。

于是他就成了这里的井龙王,虽然地方很小,但是未尝不是一种好事,毕竟地盘越大,职位越高,事务就越多,井龙王就相当于在这里过清闲日子,没有人会来打扰他,而他所做的事情,如来和玉帝自然也不会多说什么了。

展开阅读全文

世上安得两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意思 世上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意思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世上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意思是,这世上有没有双全之法,让我能够修行的同时,也不辜负心上人。

写下这段名句的,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仓央嘉措是天生的活佛,但他也是个痴情人。他在十五岁时,才从民间被接到布达拉宫中,在此之前,一直接受着可以婚嫁的习俗教育,所以有着自己的情人。但活佛的身份,使他无法和情人在一起,他的多情也不容于世俗礼,所以写下来这首诗,来表达心中的想法。

仓央嘉措是一位才华出众、富有文采的民歌诗人,写了很多细腻真挚的情歌。最为经典的,是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诗》,词句优美,朴实生动。

展开阅读全文

不负如来不负卿整句诗 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整句是什么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整句为“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意思:如果动情了,就负了如来(佛法);如果不动情,就辜负了“她”(爱情)。

原文

美人不是母胎生, 应是桃花树长成,

已恨桃花容易落, 落花比汝尚多情。

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目前,

若将此心以学道, 即生成佛有何难?

结尽同心缔尽缘, 此生虽短意缠绵,

与卿再世相逢日, 玉树临风一少年。

不观生灭与无常, 但逐轮回向死亡,

绝顶聪明矜世智, 叹他于此总茫茫。

山头野马性难驯, 机陷犹堪制彼身,

自叹神通空具足, 不能调伏枕边人。

欲倚绿窗伴卿卿, 颇悔今生误道行。

有心持钵丛林去, 又负美人一片情。

静坐修观法眼开, 祈求三宝降灵台,

观中诸圣何曾见? 不请情人却自来。

入山投谒得道僧, 求教上师说因明。

争奈相思无拘检, 意马心猿到卿卿。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两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作者简介

这首诗的作者是仓央嘉措,他是西藏著名诗人,为第六世达赖喇嘛,门巴族人,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仓央嘉措是一位才华出众、富有文采的民歌诗人,他写的情歌细腻、真挚,动人心扉。最为经典的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诗》,词句优美,朴实生动,汇集了仓央嘉措60多首情诗,如今已被译成20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他的诗歌已经超越民族、时空、国界,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的是“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展开阅读全文

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意思 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上一句是什么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句话的意思要结合上一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来看,整句话的意思是:诸菩萨以及众生都不可以色身相得见如来,为什么?也就是说当你看到万千众生不是实实在在的, 能够看到实质的时候也就是到了无色无相的境界时候,你就到了佛的境界(即见如来)。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语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凡是世间所有诸相,都是生灭迁流的相,是运动的,是虚妄不实的,是因缘和合的,是不停变化的,是无自性的(即是非相),若能了达世间虚妄的本质,而不再执着假象、分别假有、爱恨颠倒想,就能见到佛陀的法身了。法身无相无不相,远离二元,是佛真身,永离诸幻,是法界真相。

佛家认为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一切都是由我们的内心物化而出的,并不是真实的世界,而真正真实的世界在另一个空间中,着就是经常我们所说的现实世界是另一个世界的投射。我们看到的人看到的事都不过虚幻而已,因此我们不能太过于与“现实”较劲。要活得洒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