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击落

击落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击落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击落问题。

分享

浏览

734

文章

12

山东海域发现不明飞行物 准备击落吗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山东海域发现不明飞行物准备击落,因为不明飞行物不知道具体是什么,目前正在核实。目前已经有了对应的通告,请海上作业的渔船要注意避免风险。当然有降落物直接降落在渔船附近,也希望渔船能够积极配合协助拍照取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希望渔船能够帮忙打捞。

1

不明飞行物到底是什么

目前不明飞行物还在进一步的调查中,而它在空中看不清,有时候哪怕看得清,也不太确定到底是什么正在飞的物体。不排除有部分人群根本就没有办法看清楚飞行物的外部细节,由于视频或者是图片特别的模糊。

2

不过广大的网友大胆猜测,不明飞行物很有可能是受某些势力指使的无人机,或者是无人机爱好者非法放飞的无人机。

3

山东海域发现不明飞行物得到证实了吗

根据相关媒体跟山东海域对应的管理局取得联系之后,针对这件事情已经得到了证实,目前他们以短信的方式提醒了海上作业的渔民。针对击落不明飞行物的相关问题,他们首先要求的是渔民要尽可能的避让。在击落之后,如果渔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帮忙打捞,甚至可以积极配合协助拍照取证。

展开阅读全文

准备击落青岛附近不明物体 中方回应表明了什么态度?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中方表明了非常坚定的态度,对于任何不明物体进入他国领空的行为是非常不合理且不合法的,尤其是飞到港口的上空,更加违反相关的国际法则。所以中方将会直接击落青岛附近的不明物体,以此来维护国家主权的完整。

地球其实对于人类而言是非常宽广的,而我国拥有的领土面积较大,因此领空面积也自然而然的会比其他国家大上许多。可是这也直接造成了很多不明飞行物没有经过中国的允许,私自经过中国的上空,给中国的国家安全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根据外媒报道,美国有关部门在美国的领空上发现了来自中国地区的不明飞行物。尽管中方一再表示该飞行物是属于民用性质,但是美方却仍然用导弹将其击落。

美方的做法完全是不合理的,中方已经对美方的做法提出了抗议。但是此时事情还没有完全过去的时候,我国有关部门表示在青岛即墨地区的港口上空发现了一个不明物体。虽然目前无法确定该不明物体是来自于哪一个国家,但是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该不明物体进入中国港口的领空之后,已经违反了相关国际准则。经过多方面的思考和准备,中方有关部门决定将其击落。因此已经发布了相关通告,同时也要求港口附近的渔民要注意躲避。如果发现被击落的不明飞行物体,请协助打捞。

中方的做法其实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为了向其他国家表明一个强硬的态度。尤其是对于美方击落中国民用飞艇的行为,更是一个强有力的回击。有记者在外交部的新闻发布会上向新闻发言人提出相关问题,但是却并没有得到外交部发言人的正面表示。很显然外交部发言人的意思是非常明了的,是中国对美方击落中国民用飞艇行为的抗议。

展开阅读全文

荷兰训练老鹰来击落无人机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无人驾驶飞行器曾经是一种新奇事物,现在变得越来越大。这已成为政府非常关心的问题。

荷兰政府越来越担心无人机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启动了一个试点项目:训练老鹰击落无人驾驶飞行器。

有时候无人机太烦人了,比如拦截运送医疗物资的直升机。为此,世界各地的警察都在试图找到有效的方法将其击落。电子信号干扰、密集的捕获网络和反无人机都是潜在的解决方案。

这只鸟本身安全吗?

为了找到一个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瑞士警方与丹麦的猛禽训练组织“天空卫士”合作,探索将雄鹰变成智能多功能反无人机武器系统的可能性。老鹰被训练来识别和捕捉无人机。抓到无人机后,老鹰会本能地把无人机带到安全的地方着陆,并把它撕成碎片,直到它得到主人的奖励。

如果采用机械和电子解决方案,人们将不可避免地担心无人驾驶飞行器失控飞行或在人群中坠毁。相比之下,鹰有相当大的优势,因为它们的鸟类特征。它可以抓住无人机并将其安全带到地面,而不会对人群造成任何威胁。

显然,鹰非常擅长击落目前市场上的小型无人驾驶飞行器。警方非常担心鸟类是否也能击落一些大型无人机。一些较大的无人机使用大型碳纤维旋翼,当高速旋转时会严重损坏爪子。此外,在许多国家,鹰仍然保护动物。因此,鹰项目的保护措施和其他实际问题将在未来几个月进行测试。自然,该计划的成败最终将取决于为“特殊狩猎”饲养鹰和其他“猎物”的成本和收益。

蝌蚪君编译自redorbit,译者v仔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自蝌蚪的工作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波音公司研发新型激光武器 可瞬间击落无人机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波音公司称,10千瓦高能激光的最新测试是在佛罗里达州的埃格林空军基地进行的。这种激光武器安装在军用车辆上,这使得它成为美国军方制造和展示的第一种移动式高能激光武器。

定向能源技术,如HEL MD,可能很快会被军方用作机动攻击武器,如导弹拦截器,它不含炸药,但能摧毁高速撞击的目标。博最新令人激动的激光武器展览只是一种展览。据军事研究部称,美国军方计划到2016年开发30种激光器用于测试。

波音公司定向能源系统主管戴夫·德扬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移动攻击武器非常昂贵,而HEL MD很可能会大幅降低每次交火的成本。激光武器的研究只是美国军方移动地面防空定向能源计划的一部分。

波音公司不是唯一一家与军方签订合同开发高能激光武器的国防承包商。今年8月,军事研究中心与雷声公司签署了一份价值1100万美元的合同,制造一种车载激光武器,一旦研制成功,它将能够击落低空飞行的敌人目标。据报道,该系统能产生至少25千瓦的能量,这使得它比波音公司的产品更强大。

展开阅读全文

二战作为中立国的瑞士为何要击落100多架盟军飞机?其中有什么原因?

全文共 1636 字

+ 加入清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着很多保持中立的国家,所谓的中立国其实指的就是在战事发生之后,对发生战争的双方都不采取军事行动,也不加入哪一方。二战期间有一个中立国非常的有趣,西边挨着法国,东部是德国,南边又与意大利接壤,这个国家就是瑞士。想要在这种重要地段当中立国,这绝对是个非常有难度的事情。

为什么瑞士能在二中没有被侵犯,同样也是他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让希特勒认为,维护一个瑞士和攻打一个瑞士,肯定是互不侵犯最好,其实还有个不起眼的特点,那就是瑞士当中几乎超过60%的人都是日耳曼人的后裔,而当时的德国就是在宣传,只有日耳曼民族才是优等血统,没有理由自己人打自己人。是什么原因让瑞士能在列强和法西斯之间活得好好地,而没有占领,这其中的关系耐人寻味!

在很久之前,瑞士的土著居民是家尔特人,后来归入罗马的一个省,当罗马帝国没落了之后,一支日耳曼的军队攻进了瑞士,从此瑞士进入了日耳曼人的统治时代,到了拿破仑时代,成为法国的殖民地,随着拿破仑的倒台,瑞士此时才开始了真正的独立。1763年的法国《巴黎条约》的签订,导致了瑞士下决心成为永久中立国,周边一些列强的实力并不是自己所能够抗衡的,而且列强也因为瑞士刚好和法国接壤,他们怕法国的再次崛起,正好瑞士可以作为一个军事缓冲地带。各方列强权衡之后,瑞士的永久中立国也就诞生了。

但是在二战期间,希特勒所宣扬的种族言论,让这个中立国还是比较庆幸了,国内的大部分人的种族都是日耳曼民族的血统,德国的报纸曾公开发表言论说,所有的认同德意志人为祖先的人,即使边界以外的个人和国家,都隶属于德国的范畴,因此瑞士也被称为,在瑞士的德国人,甚至在二战期间,德国的地图里面,瑞士直接归纳到了德国的版图当中。

二战开始后,荷兰,比利时、法国相继沦陷,而瑞士就夹在德国和意大利两大反法西斯重重,可惜希特勒并没有攻打瑞士,欧洲的中立国几乎都被德国给吞并了,为什么瑞士没有呢,其实最重要还是他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瑞士正是利用这一点,在战争期间,没少偷偷的帮助希特勒。

众所周知,战争打的就是钱,也正是因为这点,瑞士银行向德放曾经贷款了一亿左右的法郎,同时作为交换条件,瑞士可以通过德国进行外贸转口,意大利同样可以和瑞士产生经贸关系,并从中获利,期间,瑞士向德国提供电力,保持德国工业的正常生产,知道德国在1945年战败才停止供电,还有就是战争期间瑞士的精密零部件也在卖给德国,其中有40mm口径的仪器,这位德军在空中空袭提供了便利。

更是在外汇方面,希特勒可以通过瑞士银行从国际上可以得到大量的外汇,以便从世界上可以买到各种战争所需要的物资,瑞士因此被德国的高层评价说:因为瑞士的外汇自有对德国具有非常重的政治意义,我们仍然会支持其中立。

其实除了经济的帮助,还有通过自己境内的火车来回穿梭与德意境内,进行战略物资周转,因此在战争期间,贯穿阿尔卑斯山的15公里的火车道成为了两个国家进行战争提供了便利,正是由于这样,说是中立其实在列强眼中也是心知肚明的事情。

在希特勒的种族言论一说开始之后,德国境内的犹太人开始向各地逃亡,其中中立国瑞士成为了他们的首选,但是入境后犹太人在瑞士并没有遭到收留,瑞士这一手也是够绝的,直接反手将逃难的犹太人押送到了德瑞边境,亲手交给了德国,同时把这些犹太人存在瑞士银行的钱财全部据为己有,种种行为表现出来的中立只不过是一个幌子而已。

除了以上的一些付出实际行动的支持之外,最后一点是让人最看不下去的,在军事上,瑞士利用中立国的借口,对不管是协约国还是同盟国的入境飞机,都进行了军事打击,在打下来的飞机当中,盟军的飞机有100多架,而德国的战机只有屈指可数的11架。这种结果让统计出来数据的当时人很费解,在二战中不管怎么说瑞士的中立的态度确实值得揣摩。

或许是自己国家太弱小的无可奈何,或许就是利用中立来获得利益,不管结果如何,瑞士是保住了,并没有因为周边邻国的强大而受到侵犯,现在瑞士是世界上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也是被国际公认的永久中立国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杜立特空袭东京的时候,日本用的是什么防空炮?为什么一架都没击落?

全文共 1252 字

+ 加入清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面多敌方战略轰炸的时候,尽管各类型号的战机足以胜任防空需求,但是使用高射炮作为防空武器仍然是最有效的作战形式。所谓道高一尺,魔法高一丈,防空科技的发展是远远快于防空炮发展的,也将如何防御战略轰炸的严峻课题摆在各国陆军面前。而今天要讲述的,正是这么一款在严峻形势下开发出来的一款高射炮。

1942年4月18日,16架来自陆军航空队的B-25型轰炸机从大黄蜂号航母甲板上陆续起飞,空袭日本的首都东京,这次空袭史称“杜立特空袭”。尽管这次空袭给日本带来的实际损失极其轻微,但对其士气的打击却是非常严重,最主要的是,当时正值日本陆海军在南方“高歌猛进”之时,作为“帝国”的“核心”的东京,却被英美鬼畜给轰炸了,这却是实实在在的笑话,于是在此之后,日本陆海军开始了全面整顿本土防空部队的计划。

除了扩充东京地区的高射炮部队外,最重要的是拿出来高性能的防空炮,但是在当时的日本,却只能是奢望了,当时日本陆军最好的防空炮是八八式75mm高射炮,此款武器是日本在三十年代初开发的,最大射高只有八千米,火炮精度非常差,日本人称之为“漫天飞机打不着”。而且经常容易损坏,于是,开发新型武器随后提到了日程上,在二战时期,想要提高射高,增加高射炮的性能最好的办法就是扩大口径,但是问题也来了,陆军没有设计大口径的高射炮的经验,那就只能依靠国外武器了。

起初日本陆军看上了德国的FLAK40型128mm高射炮,但这种武器就算是德国也是最新式兵器,德军本身对此需求就极大,自然没有出口的兴趣,无奈之下陆军只得拉下脸和海军合作,海军倒也爽快,将89式127mm高射炮交给了陆军,随后陆军以此为基础在1943年开发出了三式120mm高射炮,有效射高达到了10000米,陆军对此很是满意,觉得有了这种武器就能高枕无忧了,但现实是残酷的,就在1943年年底,根据情报部门传来的消息,美军正准备用来空袭日本的B29型轰炸机可在11000~15000米的高度飞行,而这对于陆军手中的三式高射炮来说是无法攻击的,于是日本陆军立刻开始了新型高射炮的研究——也是最后的挣扎。

由于重新设计火炮研制过于费时费力,日本人选择了更简单的办法,直接把三式高射炮口径扩大到150mm,各部位依次进行补强,经过紧张的设计工作,新型高射炮终于在1945年完成,定名五式150mm高射炮。这种高射炮可以把45KG重的炮弹发射到19000米的高空,火炮初速可达930米/秒,在当时可算得上是“空前绝后”了,受限于战争末期日本的工业能力,五式150mm高射炮只制造出了两门,装备于高射炮第112联队第1大队第1中队,部署在了东京都杉并区久我山地区,但时间已到了1945年,此时战争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此时无论有什么样的武器也无法挽救日本的败局了,于是这两门高射炮就这样被扔在了久我山上,虽然期间参加了几次防空作战,发射了八十多发炮弹,但作为其目标的B29,则是一架也没有击落。日本投降后,这两门高射炮在经过美军检查后被拆毁熔炉,彻底的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展开阅读全文

被称之为“超级堡垒”的B17为何在轰炸德国的期间被频频击落?

全文共 1399 字

+ 加入清单

B-17“超级堡垒轰炸机相信了解历史的朋友们都不会陌生,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架战略轰炸机,实在1930年投入研制生产的4发动机大型轰炸机。随后投入生产了12000多架,是截止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的轰炸机。由于数量庞大,所以在二战期间被派往了英国专门用于对德国实施战略轰炸。在二战期间一共投弹64万吨,是美军所以轰炸机型投弹量的41%左右,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从B–17轰炸机的防御能力来看,它一共在机身上安装了13挺(枪管数量)12.7毫米“勃朗宁”重机枪,可以做到环360°无射击死角防御,而且B–17在执行对德国战略轰炸时都是一个150~300架的大型机群编队飞行,并且每一架轰炸机之间的距离可以相互进行火力帮助,也就是说遇到德军战斗机穿过两架B–17时,两架轰炸机的航空机枪可以联合组成火网将它击落或者驱赶。

但是,在对德国实施战略轰炸的初期B–17由于没有战斗机的掩护确实是损失比较大!

损失惨重的原因,一是:当时没有精确制导炸弹,轰炸机投掷的都是500磅或者1000磅的高阻力航弹,只能是对目标进行凌空轰炸,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地毯式轰炸”,并且为了摧毁德国的大面积工业、军事设施,轰炸机的编队都非常密集,这样轰炸机就失去了机动能力,因为你的上下左右都是自己人,你的机动动作过大有可能会撞到友机!

所以,B–17本来就是机体庞大灵活性欠佳,加上密集编队飞行被限制在了一个很窄的飞行空间,德军战斗机趁虚而入,被击落的可能性比较大!

更加限制B–17机动能力的原因是:轰炸机编队是有轰炸航线的,当距离目标上空约5~3分钟的时间轰炸机飞行要保持稳定,以便投弹手使用“投弹仪”进行精确瞄准,这个时候轰炸机要是做幅度较大的机动动作,投弹手也就没法瞄准了...而恰恰是这5~3分钟甚至1分钟的稳定飞行时间,正是德国战斗机最佳的攻击时刻!有大量的B–17就是在这短短的几分钟的时间被击落的。

比如说电影《孟菲斯美女号》,就是在B–17进入到轰炸航线,仅仅几分钟的时间,领航机就被击落了,虽然它的机枪手奋力抵抗,但是在几架梅赛斯米特BF109战斗机的围攻下仍然被击落了。

相对于战斗机的高速飞行,B–17的机枪手是很难打到它们的,从生理学角度来说:人的肉眼看到的目标→传给大脑,再去控制手部神经让手指扣动扳机,这一系列的动作都要在0.2秒以内完成,否则就是反应迟钝,但是轰炸机上的机枪射界和射角被限制了,要想击中速度在500公里/小时的战斗机实在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除非是德军战斗机在射界/射角内停留2秒钟左右的时间。这样击落德军战斗机的战果实在是凤毛麟角和凭运气通常情况B–17轰炸机击落德军德军战斗机的战果都是机背上的那挺双联机枪和机尾的机枪,这两个地方射击比较宽阔,可以对德军战斗机跟踪射击1~2秒的时间,击落敌机的概率会大一些。完成投弹后迅速撤离,不管怎么说,这些轰炸机机组成员九死一生,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应当向他们致敬!

“孟菲斯美女号”确实存在。

总得来说,B–17轰炸机由于携带炸弹使飞行速度很慢、密集编队飞行也限制了机动能力...这俩个因素使对德国战略轰炸的初期让B–17受到了较大损失,但是盟军后来有了P–51战斗机护航情况好了很多,再加上战略轰炸德军的飞机制造厂,使德军战斗机产量严重下降,到了1944年末德军战斗机拦截的次数开始显著下降了,轰炸机的损失也变得忽略不计。

展开阅读全文

二战德军高射炮有多强大?二战德军高射炮击落了多少架飞机?

全文共 2000 字

+ 加入清单

二战期间在德国上空所发生的战斗旺旺被形容成为战斗机与战斗机之间的战斗,或是战斗机与轰炸机之间的战斗,经常会将德国的防空部队给忽略掉。事实上,德国人的高射炮部队长期是被人所忽视掉的,大多数人都有人为那只是浪费人员和浪费资源一种东西。然而事实上高射炮大幅度延长了纳粹德国垂死挣扎的过程,因为战后数据不会说话。

根据英国皇家空军的官方历史记录,在德国上空至少有一半的美军飞机是被高炮击落的,这个数字是5380架。而同期德国战斗机击落了4274架,另外还有2033架因各种原因而损失。据估计,在1942年至1945年这段时间里,英国空军轰炸机司令部在德国损失的3302架飞机中有1229架是被高炮击落的。这些数据说出了事实,但也隐藏了其他重要事实。高炮发挥着两个作用,一个是直接击落敌方飞机,另一个(也是更重要的作用)是迫使轰炸机尽快或者从更高高度投弹,从而降低轰炸精度。高炮还能击伤轰炸机,导致它们减速并失去高度,更容易被德国战斗机击落。

“我们前面有一架孤独的B-17在踽踽独行,一个梅塞施密特三机小队正在骚扰它,向它猛冲再脱离,没有开火。最后所有三架战斗机都猛扑过去,向轰炸机长时间开火。这三架小飞机不断向轰炸机发起攻击,直到B-17起火为止,自身没有遭受任何损失。我们看到落在后面的那架轰炸机倒扣,尾旋,爆炸成一个巨大的火球,这是一种很不愉快的感觉。”——哈里·克罗斯比上尉,第100轰炸机大队

德国空军的高炮部队在末日防空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高峰时期,德国空军拥有6387门重型和9333门轻高炮,以及5360台探照灯。日复一日,夜以继夜,盟军轰炸机机组不得不飞入这块钢弹铁幕。这是他们最害怕的敌方武器,他们可以直面德国战斗机,这种反击方式能带来控制感。但是毫无预兆突然出现的高炮炮弹是冷酷、致命、冷漠的,只能坐下来祈祷自己不会成为下一个倒霉蛋。

“所有这些任务都让我怕得要死。无论你是否有战斗机护航,你仍然不得不飞越高炮阵地。高炮是你最担心的东西。”——威廉·霍华德,B-17腰部炮手,第100轰炸机大队第351中队

战争开始时,德国空军高炮部队就已经拥有了657个重型高炮连,560个轻型高炮连和188个探照灯连,让英国空军对德国的早期轰炸损失惨重。在白天轰炸中遭受重创后,英国皇家空军转入夜间轰炸。这是因为在1940年夏,皇家空军认识到德国空军在夜间只具备基本的空中和地面防御能力,天气是英国轰炸机最大的敌人。高炮在夜间作战中失效的原因很简单,德国空军此时还用听音器来发现英国轰炸机,天气条件也对高炮的表现造成不利影响,在夜间很难区分德国战斗机和英国轰炸机。随着英国夜间轰炸的增加,德国人开始使用实验性的高炮雷达。

此时德国人就已经制造出一些最精良的高炮,其中最著名的是88毫米Flak18高炮。有关这种武器的文章已经很多,但大部分过分夸大了该炮。实际上“无敌88”在性能与英国的3.7英寸高炮和美国的90毫米防空炮差不多。接下来就是105毫米Flak38高炮,差不多是88炮的放大型,更重,制造起来也更复杂。105炮的表现只比88炮稍好一些。二战中最有效的德国高炮是巨大的128毫米Flak40,平均每3000发炮弹能击落一架飞机。105炮的杀伤效率仅有Flak 40的达到一半,老式88炮的杀伤效率不足其五分之一。

德国人在轻型高炮方面也很出色,20毫米的Flak38就是这么一款性能极佳的轻型高炮,可单管或四联配置。该炮的机动型号表现最佳,持续威胁着盟军战斗轰炸机,在1944年6月至1945年5月期间使英国第二战术空军损失多达570架“台风”战斗机。1935年37毫米的Flak18首次服役时,被认为是一种中等口径的防空武器。Flak 37与瑞典40毫米“博福斯”高炮的性能类似,被德国陆军、海军和空军部队广泛使用。

很显然,在二战于欧洲爆发之前,德国就比盟军更重视高炮防御。1939年,德国空军就在鲁尔工业区设立了防空区,防止遭受轰炸机袭击。首批举措之一就是让地面防空部队和战斗机截击部队协调作战,建立起一个综合防空网络。

1941年初,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的实力和经验都在增长。二月份,司令部已经能在一次轰炸中集结265架飞机,比1940年9月多了56架。当英国人在增加飞机数量时,德国人作出相应反应,德国高炮连逐步装备炮瞄雷达,让炮手在夜间也能“看见”敌机。在引入雷达之前,高炮部队只能被迫采用屏障射击战术,虽然有效降低了敌机的轰炸精度,却消耗了大量弹药。、在1941年头四个月里,德国高炮部队击落了144架飞机。英国人意识到德国轻型高炮的威力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大之后,轰炸机司令部提出了作战高度2740-3050米的建议,但空军准将贝克报告说德国轻型高炮的有效射高可达4880米,这是37毫米Flak18早期型的最高上限。到1941年9月底,皇家空军损失了1170架飞机,大多数是被高炮击落的。

展开阅读全文

高尔夫球“击落”飞机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1988年,一架现代战斗机被高尔夫球击落”。这消息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

事件发生在贝宁共和国首都波尔图罗夫的空军机场。这一天,机场临时工作人员马修正在机场附近的高尔夫球场练习高尔夫。与此同时,在对面的跑道上,空军机械师龙宁驾驶着一架战斗机飞了过来。马修把球击向天空,但谁知道它意外地击中了一只鸟。那只鸟在新发射的战斗机坠落时撞上了它的挡风玻璃。飞行员龙宁立即出了一身冷汗,慌慌张张地转过身来。结果,飞机偏离了航线,砰的一声撞上了附近的一座小山。飞机爆炸了。幸运的是,龙宁反应迅速,及时逃脱,但他仍然严重受伤。

空军当局立即组织了一次调查,并上下查看。因此,事件的责任完全落在临时工马修身上。他们起诉法院,指控马修是肇事者,并要求他赔偿经济损失。尽管马修哭着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但法庭仍然判给倒霉的马修一架战斗机的赔偿金。

展开阅读全文

首次击落U2飞机阵地纪念碑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首次击落U2飞机阵地纪念碑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首次击落U2飞机阵地纪念碑”位于南昌县莲塘镇岗前村(高坊岭解放军94981部队营房内)。纪念碑面向东北,由圆形基台、底座和碑体三部分组成,通高9.9米,占地面积近100平方米。

1962年9月9日上午,一架美制“U—2”高空侦察机由平潭岛进入大陆,窜入到鄱阳湖上空后突然掉转回头,朝向塘机场直冲过来,意欲从高空拍摄我军事基地资料。

空军雷达部队某团接敌情通报后,立即组织有关雷达站进入一等战斗准备,高坊雷达站于7时45分发现目标后为地空-部队指示目标。8时32分,“U—2”飞机进入了在高坊岭设伏的我地空-部队二营的火力范围。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三枚苏制萨姆-直冲“U—2”飞去,刹那间连中两弹的“U—2”飞机一头栽进南昌市东南约15公里的罗家集水田里。

这是中国击落的第一架“U—2” 高空侦察机,也是世界上首次用-击落的“U—2”飞机。战后,空军给各参战单位记功,北京召开了庆祝大会,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参战单位代表。

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解放军空军福州指挥所筹资建立纪念碑。

“首次击落U-2飞机阵地纪念碑”于2007年9月9日在当年的作战阵地落成。

2010年5月7日,南昌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五批南昌县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12月29日,南昌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四批南昌市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南昌县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马里亚纳海战美国是怎么做到一天击落400架飞机的

全文共 1743 字

+ 加入清单

尼米兹在1944年2月,效仿者日本的偷袭战术,将位于特鲁克港的日本联合舰队给予了沉痛的打击。美国的9艘航母三个波次的袭击下,港内47艘战舰被击沉,近300架战机被摧毁,彻底是洗刷了在珍珠港的耻辱。如今的日本联合舰队,随着其两任司令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相继身亡,不仅预示着其实力已跌入谷底,而且在太平洋的日子愈发地不好受。而更让东京大本营一群高官们着急的是,这个“烂摊子”总要有人挑起来,交给谁合适呢?

丰田副武,被逼上位的第3任联合舰队司令。

在日本海军内部拔过来、拔过去,无论从资历还是声望,能“压得住台面”的也就剩下丰田副武了,而此人在业界口碑极差,以“大嘴毒舌”著称,是海军出了名的“二愣子”。让人疑惑的是,对于这么高的职位,他却断然拒绝,这是为何?

首先,作为海军“老资格”,丰田不仅一直对陆军十分反感,而且对山本的“航空制胜论”也是极力反对。本该由他接任山本出任舰队司令,却因人缘极差换成了后辈的古贺峰一。现在,“没人了,来找我”,换做是谁,都会有抵触情绪。

其次,眼看着太平洋战局已定,日本联合舰队主力基本消耗殆尽,而“千疮百孔”的防线根本无法抵挡美军的进攻。也就是说,日本灭亡是迟早的事,闲赋在家还不一定能躲过惩罚,再去担任舰队司令一职,更是罪责难逃,替人“擦屁股”。

更重要的是,自开战以来,丰田整日躲在家里,既没有参加过一次战斗,又未上过一次战场,战争打成什么样子,他根本无心去关注。如今上战场,无疑是抱着蜡烛取暖——无济于事,不仅会害了本就羸弱的日本海军,而且很有可能危及生命。

说白了,丰田虽然是“二愣子”但不傻,他不愿意为日本的惨败去“买单”。但架不住上级不断地劝说,甚至是命令,丰田最终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然而,带着情绪工作,其指挥水平可想而知,他一上任,就招致了国内上下的非议和批评。

原来,按照联合舰队的惯例,丰田应选择最大的军舰当旗舰,这不仅代表着联合舰队的精神,更是代表着帝国的形象,而他却将指挥部设在一艘不到一万吨的轻型巡洋舰上,这意味着帝国海军已经不行了。对此,破罐破摔的丰田不以为然。

毫无悬念,他上任一个多月,联合舰队再遭重创。

毫无实战经验的丰田上任后,并未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守势进行防御,反而命令集中舰队大部分主力,与美军面对面地决战,试图挫败对手的反攻。按理说,放在过去,日本海军有这样实力,但今非昔比,这么做不仅是找死,而且正中美军下怀。

也就是在美军准备进攻马里亚纳群岛的前两天,丰田得知消息后认为,美国海军一定在帕劳海域集结,空袭马里亚纳只是佯攻,他禁止舰队出击。结果,美军痛痛快快炸了两天两夜,开始炮击塞班岛和提尼安岛后,他才意识到对方不是佯攻。

也正是丰田猪一般的指挥水平,彻底断送了日本海军仅存的一点实力。以第一航空舰队为例,该舰队下辖4个航空战队,拥有飞机近1200架,数量远超美军第58特混舰队的800架。丰田对其寄予厚望,希望开战后至少歼灭美军1/3的部队。

事实上,这支雄厚的陆基航空力量并未发挥作用。按照丰田的命令,其中400多架战机部署在他认为美军可能出现的帕劳海域,防备根本不存在的对手,而剩下的近800架部署在提尼安岛,严禁出动出击。谁知,美军空袭的重点偏偏是该岛。

顷刻间,几乎全部战机被毁于地面,当丰田命令出击时,第一航空舰队连区区一个攻击编队都拿不出来。换句话说,第一航空舰队一枪未放,便丧失了全部主力。最终导致第一机动舰队在马里亚纳群岛海域,在无支援的情况下,任由美军捶打。

6月19日,美、日两军进行了一场人类战争史最大规模的航空母舰决战,日本第一机动舰队的9艘航母,对决美军第58特混舰队的15艘航母。这一天,双方进行了4场空战,结果日方损失400架战机,被美军飞行员们戏称为“马里亚纳猎火鸡”。

然而,一边倒的战斗并未结束,美国的两艘潜艇也加入到了猎杀行动,用两枚鱼雷击沉日本两艘航母。此战过后,日本第一机动舰队损失3艘航母,舰载机更是高达92%,彻底被打残。如今,联合舰队真正有战斗力的航母仅剩一艘,还身负重伤。

总之,日本在马里亚纳海战的完败,丰田副武“功不可没”。战后,尽管他作为甲级战犯等待审判,但美国人念他是被逼无奈,又让美军赢得如此轻松,没过多久就将其无罪释放了。看来,总打败仗也不是坏事,丰田如愿以偿地保住了性命。

展开阅读全文

用飞机轮子击落敌机

全文共 1145 字

+ 加入清单

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以后,飞机很快就用于军事。最初,飞机主要是用来侦察,飞机上并没有装备武器。后来,人们逐渐产生了用飞机拦截敌机的思想,并进行了空战的尝试。在 1911 年的墨西哥内战中,革命军曾雇用了一名美国飞行员,驾驶美国的一种飞机,与墨西哥政府军唯一的一架侦察机在空中用手枪互相射击,这是史料上可查到的历史上第一次象征性空战。

但是,当时飞机主要被用来进行侦察,因此,军队要求飞机的主要性能是飞行的稳定性,以便给观察人员提供平稳的平台。当时,军方都认为,在飞机上加装任何类型的武器都是多余的。这种思想限制了航空武器的发展,所以,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军用飞机上几乎没有安装任何武器,也不携带炸弹。所以战场上出现了奇特的战争场面:1914 年 9 月 8 日,俄国的飞行员聂斯切洛夫驾驶着飞机,在空中与一驾奥地利侦察机相遇。俄国飞行员拔出手枪向奥地利飞行员打了两枪。这两枪只有一枪打在奥地利侦察机的机身上,机身破了一个小洞,丝毫不影响飞机的操纵。俄国飞行员还想射击,手枪却卡住了壳。奥地利侦察机的驾驶员朝俄国飞行员得意地笑了笑。当时,飞机的速度都不高,奥地利飞行员的表情被俄国飞行员看得一清二楚。俄国飞行员十分恼怒,他驾驶着飞机朝奥地利飞行员冲了过去,俄国飞机的机轮,一下子撞在了奥地利侦察机的螺旋桨上。奥地利侦察机的发动机突然停止了旋转,飞机向地面坠落下去。

最先认识到航空武器的重要性的是飞行员。有的飞行人员将步枪、机枪带到了飞机上,以便在与敌机遭遇时,向敌机开枪。有一名法国飞行员,他在自己驾驶的飞机上安装了一挺霍奇斯基机枪。这种机枪在当时是一种火力很强的武器。他把这挺机枪固定在座舱前的机身上,机枪沿着飞机飞行的方向射击。在飞行巡逻中,他遇到并击落了一架德国飞机。紧接着,他又用这挺机枪击落两架敌机。事隔不久,这位法国人的飞机被德国的防空火力击伤,被迫在德国军后方降落。德国人从迫降的飞机上拆下了机枪装置,立即着手仿制,以装备德国飞机。

在飞机上安装武器,要解决的最大难题是,如何让子弹避开旋转的螺旋桨叶片。因为机枪向前射击,对飞行员来说是最有利的方向,可是飞行员的正前方是飞机的螺旋桨。一家飞机制造厂的 3 名工作人员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为飞机制造了一种机枪射速协调装置,它依靠螺旋桨来控制机枪的射击,当桨叶与枪管成一线时,也就是,桨叶片挡住枪管时,机枪便停止射击。德国人把这种武器装置安装在福克飞机公司生产的飞机上。这种飞机是单翼机,每小时可飞 130 公里,最高可达 3000 米。从这儿以后,装有机枪射速协调装置的“福克”飞机,在多次空战中都取得了胜利,击落了法国的飞机,也击落了多架英国飞机,使英、法等国在空战中惨遭失败。人们把英、法等国在空战中的失败称为“福克式灾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