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兵器

兵器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兵器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兵器问题。

分享

浏览

2394

文章

47

古代武将,真能举着几十斤的超重兵器打一天?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武将,真能举着几十斤的武器战一天?

古代的武将根本就不可能会举着几十斤重的兵器打一整天,无论是在汉唐时期,又或者是在先秦时期,这么长时间所出土的历史文物中,根本就没有一些武器的重量达到几十斤。

最重的估计是在10斤到20斤左右,这已经是超过常人所可以使用的一些兵器重量。比如说在商朝时期武器大概是在18斤左右,这个武器也同样是非同凡响,可以帮助商人有效抵抗外敌的入侵,更是立下汗马功劳。由此可见,这一个重量级别的武器会拥有着不容小看的实力,也让大家觉得非常的佩服。

他这一个紧急的关头所持有的一些武器重量真的非常的重,发灰自身的一些实力。这也就是历朝历代所出现的一些文物中,有一些兵器的重量,根本就没有达到10斤。这也是为了让每一个武将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属于自己的才能,这点才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说我们在影视剧所看到的一些古装战争剧,那些侠士们一般都会穿着一些比较厚重的铠甲,在战场上一直都可以冲锋陷阵,其实这中间有很大一部分全部都是杜撰的,根本就不是真实的,因为古代的将士基本上很少会穿一些笨重的铠甲,基本上直接会用一些布甲来代替,能够有效起到一个防护的作用,而且也并不会影响到每一个战士的行动。

随着时间逐渐的推移进入到后期发展的阶段,这些冷兵器在目前的战场上早就已经不吃下火药,也会开始作用于军事之中,人们就开始逐渐发明了一些军事武器,这些军事武器也同样可以作用在战争之中,冷兵器就是因为非常的笨重,所以也慢慢的失去原先的地位,会被大家逐渐的放弃。

展开阅读全文

具体来说说:十八般兵器有哪些?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十八般兵器也称十八般武艺,指使用十八般兵器的本领,亦泛指多种武艺。戏曲界对十八般兵器的定义分别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戈、镋、棍、槊、棒、矛、耙。

刀在现实中出现的比较晚,骑兵大规模装备之后,刀才发挥出它利于劈砍的特质,所以用刀的戏剧人物多是武林豪杰之类,比如徐良的金丝大环刀、谢逊的屠龙刀等等;枪是军阵中用的比较多的兵器,尤其是宋朝后期的白蜡杆枪更是军中标配,使枪出名的多是军中大将,比如赵云的梨花枪、杨家将使用的杨家枪;而剑是出现较早的兵器,在春秋时期佩剑是君子的标配,剑也称为兵器中的君子,历代帝王的兵器也多为剑类,比如越王勾践的自作用剑、曹操的青釭、倚天二剑、传说中轩辕黄帝的轩辕剑等等。

此外,鞭指的不是马鞭类的软鞭,而是指铁鞭,代表有尉迟敬德的水磨竹节鞭、呼延灼的双鞭、姜子牙的打神鞭;而锏与鞭类似,代表兵器有秦琼的瓦面金锏,传说中的八贤王也有一把,可以上打昏君、下打谗臣。

展开阅读全文

矛戟是什么兵器?有什么特点?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矛戟指古代的一种冷兵器,通常也称棘,是将戈和矛结合在一起,具有勾啄和刺击双重功能的格斗兵器,矛戟的杀伤力胜过戈和矛的杀伤力,戟最早出现在商代,西周时期也有使用矛戟作战的记载,到了春秋时期,戟已成为常用兵器之一。

戟是一种既可刺杀也可勾啄具有双重性能的兵器,能够明显提高战斗效能。《说文解字》载:“戟,有枝兵也。”是一种戈的柲顶有矛形尖刺装置的兵器,少数是戈和刀的合体。以前者居多,后者发现的仅限于西周时代。不论是戈、矛或戈、刀的合体,其形式都符合”有枝兵”的特点

矛的出现在枪之前,和戈一样年代久远,是战车士兵的主要装备。战车没落以后,把锋尖部份改为铁的,用来装备步兵和骑兵。后来,由于刺杀力更强的枪这种兵器的出现,矛也逐渐不时兴了。

展开阅读全文

历史上著名的四大兵器 据说能上打昏君 下斩奸臣

全文共 1034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著名的四大兵器包括尚方宝剑,九龙监国锡杖,打王鞭和青天三铡刀。漫长的封建王朝岁月里,君权无可撼动,皇帝统御着整个国家。在百姓眼中,皇帝是无上的存在,独一无二的权威。加之封建观念根深蒂固,视皇帝为天命之王,皇帝的旨意无人可违背。

对于皇帝的决策不满,或者对于皇帝任用小人的行为愤愤不平,是不能直接进谏的。至多提点一二,或者逢迎退让,已是勉强免于触碰“冒犯龙颜”的界限。藐视龙颜,或者抗旨拒从,必然饱受严惩,甚至九族连坐。但尽管皇帝的地位至高无上,一种官员却拥有打破皇帝禁锢,斩除宦官权奸的权力。

这种官员便是朝廷中的元老,通常由前朝皇帝在崇信的高级官员手中赠予,每把武器样式和名称各异,但权能超然,传言能“上打昏君,下斩奸臣”。

1、尚方宝剑

尚方宝剑,闻名遐迩,为古代历代皇帝之专属,独一无二。尚方宝剑长103厘米,刀身宽5.5厘米,宽大而威严。它代表着皇权,触摸尚方宝剑,无异于触及皇帝。

尚方宝剑在各个朝代的权威不可小觑。汉代称为“尚方斩马剑”,明代被称为“尚方剑”,为皇帝之御用兵器,赐予者几乎无人敢于不遵从命令,有望赐予者亦须先斩后奏。在影视作品中,即便皇帝不在,但一见尚方宝剑,便必须行皇帝礼。

2、九龙监国锡杖

电影《穆桂英挂帅》中的佘太君手握之杖即为“九龙监国锡杖”。这皇帝御赐之物,为佘太君之赏赐,身为朝廷女将,屡建奇功,皇帝赐之“九龙监国锡杖”,上镌“虽无銮架,如朕亲临”以示尊崇。佘太君获得此物后,不惧任何人,甚至皇帝亦无需叩拜。

3、打王鞭

亦称金锏,相当于汉、明、清朝的尚方宝剑。在唐、宋朝时期广泛流传。通常赐给功勋卓著者,或先帝信任之资深臣子。在历史上留下较深影响者有:殷商太师闻仲的打王金鞭、唐李世民授予尉迟恭的打王鞭,以及宋代大将呼延灼的打王鞭。这些宝贵武器成为人们传颂的佳话。

4、青天三铡刀

分为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龙头铡:铡皇亲国戚、贵族。虎头铡:铡贪官污吏、奸臣。狗头铡:铡恶霸无赖、劣绅。青天三铡刀寓意深刻,又称御铡三刀,为仁宗皇帝所赐。这刑具是包青天之标志。如尚方宝剑,亦可先斩后奏,如皇帝亲临。

这四种兵器宝贵无比,持有者皆英勇之士。拥有这些兵器,皆能以此打破束缚,一招解宦官权臣之患。然“上打昏君,下斩奸臣”的机缘,非一般之人所能拥有,唯一心存奋志、正直无私之人方可掌握。

当然,皇帝亦非不犯错,皇权不能确保百分百的正确,有时会下错误命令,甚或昏庸。如此,便需这四种武器之制约,使权力不被滥用。这些刚正不阿的兵器,确保了历史的公正与均衡。

展开阅读全文

古时候的兵器真的有那么重吗?现代人根本拿不动,他们是怎么拿起来的?

全文共 185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不管是在看古典小说,还是影视剧的时候,里面对于一些兵器重量的描写足以让我们瞠目结舌。很多武器都是重达数十斤,有的甚至有上百斤。我们不禁想,古代人真的能有这么大的力气吗?虽然小说里不乏因为塑造人物形象而采用一种虚构的方式,但是也不可能空穴来风,随随便便就说两百斤,那么,古人的兵器到底又多重呢?为什么他们就可以拿的起来呢?

大家可能在小说,电视剧,甚至正史里看到过,随便一个武功盖世,经过专门训练的好汉,就能拿起几十斤,甚至几百斤的兵器,这些场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每想起这些情节,我们可能心里就产生了疑惑:古人这么有力气,他们真的比我们现代人强壮很多吗?

在冷兵器时代,兵器的分量是发挥兵器威力的重要条件之一。清朝有一部小说《说唐全传》,其中,演绎的隋唐各路英雄,一个比一个厉害,他们为什么一个比一个厉害呢?就是因为他们的兵器一个比一个重。比如,书中所记录的第一条好汉李元霸,手持两柄铁锤,重八百斤,排名第六的伍天锡,手使一柄混金铛,重二百多斤,这样的分量理论上也够重了,但跟李元霸交手,只一个照面他就败下阵去,简直不堪一击。唐朝时的一斤等于现在的661克,八百斤的铁锤,其分量相当于现在的一千多斤,即便是最优秀的举重选手也不可能把它举起来。这样的描述,显然是小说家的虚构。那么,真实的古代兵器,究竟有多重呢?

被称为“汉初三杰”的张良,他的祖父、父亲都做过韩国的宰相,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官二代”。秦灭了韩国后,面对国破家亡的残酷现实,年轻的张良拿出全部家当招募到一位大力士,并替这个大力士做了一个一百二十斤的大铁椎,叫他埋伏,伺机行刺秦始皇。秦时的一斤相当于现在的253克,一百二十斤的大铁椎,其分量相当于今天的60斤。

张良为什么做了这么重的一个大铁椎呢?原因很简单:秦始皇出行,随驾的护卫肯定很多,行刺必须在一定距离之外,如果铁椎不够分量,一是形成不了惯性,扔不到地方;二是即使扔到了地方,也成了强弩之末,失去了打击力量。虽然最终的结果是,大力士把铁椎扔偏了,砸中的是秦始皇的副车,但从中也足以看出这个大铁椎的威力。

三国的曹操手下有一员大将典韦,非常勇武。他善于使用双戟和大刀,军中的战士们为他编了这么一句歌谣:“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表达了对他勇猛精神的赞美。三国时的一斤等于现在的220克,那时候的八十斤相当于今天的三十五斤。公元197年,张绣反叛袭击曹操的营地,典韦挥动长戟左右冲杀,一叉下去,十几根矛当即被折断。

兵器的分量和人的勇武精神,相得益彰!特别一提的是,张绣反叛前,曹操曾设宴款待张绣,典韦拿着一柄大斧跟在曹操后面,曹操每到人前敬酒时,典韦就举起大斧看着那个人,张绣及随从都不敢仰视。典韦所持的大斧有多重呢?史料语焉不详,但大斧的刃宽却达到一尺,其分量想必不轻,或许正因为此,张绣及随从才会望而生畏吧?

唐初有个大将叫阚棱,擅长使用大刀,有一丈长,两面都带刃。唐时的一丈相当于现在的三米。三米长的大刀,肯定也轻不了。阚棱不仅作战勇敢,也爱护百姓,手下的士兵有侵夺百姓的,他绝不姑息一定把这个人杀掉,即使是亲戚旧友也不放过。只是不知道阚棱杀掉这些人时,用的是不是自己的这把大刀,要是的话,那肯定非常解恨。唐朝还有一个大将张兴,也有一口大刀,重十五斤,相当于今天的二十斤。安史之乱发生时,史思明攻打饶阳城池,张兴一挥刀就杀死好几个人,把攻城的贼军全都震慑住了。不难想象,如果张兴的大刀没有分量,张兴再勇武,也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南宋的岳云,是著名爱国将领岳飞的儿子,十二岁从军,屡立奇功。每次作战时,他两手各握一个铁锥,重八十斤,冲锋在前,以一当十。南宋时的一斤等于今天的633克,八十斤的双椎,其分量大约相当于今天的100斤。岳云之所以小小的年纪就能屡立奇功,应该与他使用的这么重的兵器不无关系。

岳飞曾在《满江红》一词里这样抒发自己的抱负:“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有岳云这样如此英武的儿子以及那么多像岳云这样如此英武的岳家军子弟做辅佐,怪不得岳飞有如此的抱负;也怪不得和岳飞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对手金兀术由衷地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古人的兵器看起来非常重,其实并没有那么重,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古代人的身体素质确实是强于我们。因为古代因为生产力不高,都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所以体力自然会比现代人强一些。还有就是古人打仗是以冷兵器为主,几年,十几年如一日的训练,一些重兵器都是要配合骑术来运用的,在加上运用的巧劲儿,还是可以用于实战的。

展开阅读全文

古代打仗兵器越长越好吗?其实长短各有利弊

全文共 3348 字

+ 加入清单

在冷兵器时期,战场上比较常见的武器有枪、矛、戟、弓等,大部分作战场合前期都是以远程攻击为主,只有到冲锋时才会切换到近战武器,不过像枪和戟这类兵器是不是也是越长越好呢?有句古话叫“一寸长一寸强”,理论上来说攻击距离越远敌方对自身的威胁就越小,但长兵器也有缺点,就是被近身后往往就没有反抗能力了。这次就为大家讲讲,古代兵器在长短方面的取舍,究竟是有哪些考量,一起来了解下吧。

公元前280 年,亚平宁半岛南部,赫拉克利亚。

两万罗马士兵排成整齐的三列阵,同样数量的意大利同盟军围绕在他们周围。新兴的罗马共和国正焕发出朝阳般的光彩。士兵们来自于社会的每一个阶层,人人同仇敌忾,奋勇争先。这让他们在亚平宁半岛所向披靡。站在他们对面的是来自希腊伊庇鲁斯与马其顿的两万职业雇佣兵,由希腊最好勇善战的国王皮洛士指挥。一万到一万五千轻步兵、弓箭手、骑兵与战象兵为他们提供支援。两阵对圆,双方士兵好奇地打量着对方的方阵。他们都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阵列:罗马人手持标枪、短剑与盾牌,排列成纵列保持一定间隔的横队;而希腊人则紧密地排列在一起,长达6米的超长矛如同金属的密林,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双方的将军和士兵此时无法预知,他们的战斗将为历史所铭记,因为这是马其顿方阵与罗马方阵的第一次碰撞。

自从纪录片《复活的军团》讲述了秦兵马俑中发现的长达6. 7米的超长矛遗迹,并在此基础上复原了超长枪方阵的影像之后,超长枪便激发出了观众的浓厚兴趣。马其顿方阵、瑞士方阵和西班牙方阵这几种典型的超长枪方阵成为热门话题。一种观点认为,超长枪方阵由五行矛头组成的密集正面无坚不摧,是“冷兵器巅峰”。一时间,枪杆长度似乎成为长枪战斗力的唯一评判标准。

事实果真如此吗?

《周礼·考工记·庐人》中说,步兵使用的酋矛长“一常零四尺”,战车兵使用的夷矛长“三寻”。周代“八尺曰寻,倍寻曰常”,因此酋矛长度为二十尺,夷矛则长达二十四尺。根据闻人军教授的意见,《考工记》中的齐尺长度在19.5 厘米至20 厘米之间。因此曾有人论证说,战国时期的步兵用矛长达4 米,而战车兵用矛则长达4. 8米。这样的长度已经大大超过了古希腊传统重步兵使用的长矛的长度,和亚历山大大帝时期的5 米超长矛长度相当,仅次于继业者战争时期的6 米超长矛。

但是,考古发现却对这种说法提出了质疑。1978 年发掘的战国曾侯乙墓(公元前433年前后)出土了四十九支长矛和其他几十支长柄兵器,保存相对完好。其中最长的长矛连柄4. 36 米长,但大部分长柄的长度在3米或以下。在其他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长矛,全长在2~4米之间,以3米左右长度的最为常见。而《考工记》中的酋矛和夷矛,却从未在考古发现中得到证实。

至于秦兵马俑中发现的长达6. 7 米的超长矛,仅有编号为T19K0027的一处遗迹,对于其性质,考古学家们仍然争论不休。而虽然在兵马俑中出土的长矛矛头不少,但是矛杆却没有完整的遗存。在其他长枪类武器中,保存较为完好的几支铍,连铍头在内全长大约在3.6米到3. 8米之间。对于秦军中是否存在过使用6~7米长的超长矛的方阵这一问题,学界仍然莫衷一是。

那么,中国历史上是否真的有超长枪方阵存在呢?

答案是肯定的。明末清初史学家、武术家、诗人吴殳所著的《手臂录》是记录明末清初中国武术发展最重要的文献资料之一。在这本书中,吴殳记录了两种分别叫作“沙家枪”和“杨家枪”的枪法流派。沙家枪又称“沙家竿子”,长度为“丈八至二丈四”;杨家枪长度“丈四为正,加至丈六”。明代营造尺约为32厘米,十尺为丈,则“沙家竿子”最长可达7.6米,杨家枪也可以达到5. 1米。这个长度已经非常接近同时代欧洲西班牙方阵与古斯塔夫方阵所用的长矛。

吴殳进一步论述说,在当时的军队中,杨家枪法和沙家枪法尤其为指挥官所青睐。因为其学习简单,攻击力强大,适于排兵布阵,特别适合密集方阵使用。这一论述也为同时期其他军事著作所证实。如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说:“长枪之法,始于杨氏,谓之曰梨花,天下咸尚之……盖沙家竿子、马家长枪各有其妙,而有长短之异……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信其然乎!”《练兵实纪·杂集·长枪解》一篇也说:“长一丈七八尺,上用利刃……初则用之南方杀倭,全赖于此。”

根据戚继光关于长枪的见解,结合鸳鸯阵阵图,可以看出戚家军的鸳鸯阵实际上是一种较为灵巧的小型超长枪方阵。阵列第一排是用于防止敌人贴身近战的刀牌手,第二排是持5米长枪的狼筅手,第三第四排是持6米长枪的长枪手,最后是担任反突击、保护侧翼等任务的镗钯手。鸳鸯阵第一排的刀牌手和西班牙方阵前列打鼠战的持剑火枪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跟在长枪手后面的镗钯手则让人想起瑞士方阵中担任同样任务的戟手。当鸳鸯阵按队、旗、局、司、总、营的编制组合为大型方阵的时候,其作战方式也与欧洲同时代的方阵战术近似。

鸳鸯阵

那么,这是否能够说明,无论东方西方,超长枪方阵都是冷兵器时代无往而不利的巅峰呢?吴殳似乎并不认同这一观点。

《手臂录·卷六》说:“夫枪腰长者软,短者劲,用法由此而分也……竿子长软,两腕虽阴阳互换,但可以助顺臂力,使无倔强,实不能以根制头。故拿、拦尽处,枪尖正摇,戳即斜去。摇定而戳,彼已走出,苟非十字步追之,戳何能及?”

吴殳认为,枪长超过一丈二尺(约3.8米),则无论枪身使用哪种木材,都会因为自重问题导致下垂变软。所以无论沙家枪还是杨家枪,枪身都偏软。偏软的枪身首先是不利于格挡,其次是很难精确控制枪头,尤其是无法控制枪头的摆动。摆动的枪头当然不利于精确刺中目标,也就影响了长枪的攻击效果。换句话说,超长枪的刺杀效果实际上不如较短的长枪。

很多人认为,超长枪方阵由于正面集中了5 层矛头,所以无坚不摧。但在16 至17世纪欧洲超长枪方阵间的战斗中,经常出现一种叫作“推矛”(Push ofpike)的现象。如1525 年的帕维亚之战、1544 年的切雷索莱之战、1600年的尼乌波特之战,都发生了“推矛”。所谓“推矛”,就是双方长矛手都奋力向前时,双双突破了对方长矛方阵的攻击,双方的长矛纠缠在一起,而士兵们则像打橄榄球一样拥挤在一块儿。此时,谁也无法再用长矛攻击对方。在有人想起抽出匕首捅黑刀之前,战场会变得像街头斗殴一样滑稽。“推矛”现象的一再出现,也显示出超长枪方阵的正面杀伤力并不像很多人所想象的那样强大无敌。

“推矛”对阵列是有害的,但此时通常没有多少别的选择

练习在发生“推矛”以后如何保持队形并脱离“推矛”状态也是现代战场复原俱乐部的一项重要训练课程

此外,吴殳在书中介绍说,全木质长柄重量较大,可达十斤以上(明斤,约6公斤)。由于长枪极长的力臂,其自重力矩相当大,使用这么重的长枪刺杀是非常消耗体力的。根据史书记载,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在将其方阵的长矛由他父亲腓力二世时代的大约4米增长到大约5米后,为了减轻士兵们的负荷,不得不把重装步兵的盾牌直径从1米缩小到60厘米,并且取消了金属盔甲,让士兵们使用较为轻薄的皮甲和亚麻甲。

吴殳还介绍了另外几种长枪门派,包括“石家枪”、“峨眉枪”、“马家枪”等。这些门派所用的长枪全长多在“九尺七寸”(约3.1米)这个经验数值上。吴殳认为这是在考虑重量、长度、重心、握把大小等因素之后,定下的最趁手好用的尺寸。长枪枪柄使用牛筋木、剑脊木等刚性较好的硬木制作,几乎不会弯曲。由于枪器本身既硬且重,所以运用手部动作可以做出技巧高超的防守动作,可以灵活控制枪根,运用各种革枪的技巧,然后步步进杀。不过,也由于其需要高超的技术,所以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训练,使用时才能得心应手。

吴殳所论述的3.1米长枪和伊菲克拉特斯的希腊重装步兵长矛长度高度吻合。而这个长度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最常见的长柄武器长度,或许可以称3米长枪为标准长枪。在希腊、马其顿数百年的辉煌历史中,长矛的长度在反复斗争与变化发展中辩证演进。尽管在很多人看来,马其顿方阵代替了希腊方阵,马其顿长矛也代替了希腊长矛,但是严谨的历史学家很少对此武断定论。因为事实上,在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很久,希腊方阵仍然存在,并且创造过许多辉煌的胜利。回顾一下希腊方阵和马其顿方阵的发展历程,有利于我们抓住标准长矛与超长矛之间辩证关系的要点。

本文摘自《冷兵器时代的战争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我”在古代为什么是兵器?究竟是长什么样?

全文共 2061 字

+ 加入清单

“我”这个字,已经我们是再熟悉不过的一个汉字了,而这个字现如今最常用的意思,就是表示自己,我,我们,都是表自己活着与自己一方的人们,是一个很基础的汉字了。但是我们也知道,一个汉字在古代,最开始诞生的时候,它的意思和现在的意思不一定还是一样的,很有可能就是天差地别,很多人意想不到的一些意思,而我这个字也是如此。你能想到,“我”在古代的意思竟然是一种兵器吗?这个“我”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兵器,而这个字为什么现在又和古代是完全不一样的意思了呢?这中间到底经历了一些什么样的发展过程,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我是什么兵器

“我”在古代是一种兵器,不是现在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现在的“我”与“伐”、“战”、“戟”、“戣”这些打打杀杀的字长得很像,说明“我”在古代与它们是近亲,与现在“我”的意思相差很大。

我,是指商朝至战国时的一种砍杀型冷兵器,于秦朝以后渐渐不再流行。我是一种一边有三排尖齿、顶部尖利的扁平状兵器,需要再加装长柄才可以使用。“我”从戈,是个会意字,有杀戮的意思。由于戈是古代一种常见兵器,我字逐渐引申出“我方”和第一人称“自己”的意思,并一直沿用到今天。

《说文解字》上说:“我,古杀字。”“我”这种武器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秦以后逐渐消失。根据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西周时期的青铜“我”和现藏于陕西扶风博物馆西周时期的青铜“我”来看,“我”的形状有点像《西游记》里猪八戒扛的铁筢子,只不过“我”是三根齿罢了。“我”是一种短兵器,装上长柄后才能用于战场上砍杀,那尖尖的三角刺砍将下来时,一般的皮甲胄都是难以保全的。

在古代“我”是兵器的时候,人们使用的第一人称代词是“朕”、“寡人”、“不才”、“不佞”、“小人”、“贱民”以及“余”、“吾”等等,当然使用最多的还是“余”“吾”二字。那时候“朕”、“寡人”都不是皇帝的专用词,《尔雅·释诂》中解释说:“朕,身也。”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规定“朕”只能是天子自称。至于“寡人”,更是大众用词,《诗经·邶风》中就有“先君之恩,以勖寡人”等等,“寡人”到了唐代,才成了皇帝的专称。

“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用,最早见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当时的“我”作为代词用,指的是“我们”。“我”是怎样由兵器转为人称代词的呢?原来“我”是会意字,它从戈,戈是古代具有代表性的武器,很容易激起大家的斗志,所谓枕戈待旦,大丈夫当“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因此武士们常取戈自持,凡持戈之人,皆归属我方,“我”便引申出表示自我的意思,从那时沿用至今,再也没有变动过“我”的意思。2.我为什么会变成第一人称

看过历史书或者经常追古装剧的朋友们应该会发现,古人在说自己时常常用的是“吾”、“余”、“在下”、“鄙人”、“孤”、“寡人”、“臣”、“小人”等等,几乎没有“我”。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我”字?“我”字的本意又是什么?

在汉字中有不少象形字是模拟人体的,比如“人”字,是个侧面的人形,“大”字是个正面的人形,这两个模拟人体的象形字看起来都是一目了然的。

但你仔细看“我”字时,会发现怎么看也和人没有什么关系。那么“我”字究竟是怎么来的?

清朝末年,甲骨文被发现之后,学者们终于找到了答案。甲骨文中的“我”字,其实是一个兵器的名称,我们现在所说的“我”,是甲骨文的象形,也就是兵器的象形。

商代金文中的“戈”,它非常忠实于原物,一看就知道“戈”长什么样子,拿甲骨文中的“戈”和甲骨文中的“我”做一个对比,会发现他们同样有一个兵器的象征,就是长柄的尖头的兵器。“我”字对比“戈”字多了一个锯齿形的多刺的尖头,所以“我”字也就确证是一件兵器。

学者们发现西周时期的一件青铜器,它和“我”的前端非常相像,也许这就是失传已久的“我”。

在上古时候,“我”字只有读音没有字形,大家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字形给它,突然发现兵器里面有这么一件叫做“我”的,所以就把它借用过来,给了这个字,所以两个字的意义并没有什么联系,只是“同音假借”的关系。在汉字的造字过程中,“同音假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3.我是怎么从兵器变成自己的

上周时期,战乱频多,且国之大事,在戎与祀。国家最重视的两件大事,除了祭祀就是战争。于是乎,为了表示自己很厉害,古代的王室贵族,都将自己的部落、宗族统称为“手持战戈的人”,即“我”方的战士。

就这样,但凡是自己的人,都称为“我”方战士,大家可以多默念几次,自己一方战士都是“我”方战士,自己一方战士都是“我”方战士……发现了吗?对了,我代表自己的意思就出现了。从此以后,我就可以用来代指自己了。

《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句子,而这些词句中的我,就是指代自己。这就表明,至迟在春秋中期,“我”就可以表示自己的意思了。

最后,“我”为什么不作为兵器了?

一方面,日益完善的铠甲,能更方便保护士兵,“我”不再具有独特优势;另一方面,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由于冶炼兵器技术先进,尤其是弩、剑和戈、矛、铩、铍等锐利长兵器,让秦军在战斗中,极具优势,“我”于是逐渐淡出了战场。

展开阅读全文

戈是怎么来的?戈为什么能够成为一种兵器?

全文共 1511 字

+ 加入清单

戈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兵器,当然了,同时,也是当时秦国的第一个兵器,从外表上来看,当时的戈的外形像一个匕首一样。看起来还是比较锋利的。仔细想想,关于戈的词语还是有很多的,比如战,伐等,而且这些词语又恰好和战争,打仗有关,说明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文字也是非常的具有寓意的,那么,戈为什么能够成为一种兵器呢?在当时,戈好用吗?具体的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汉语中与战争有关的字词多含“戈”,字有武、战、伐、戍等;词有枕戈待旦、止兵息戈、大动干戈、化干戈为玉帛、反戈一击等。由此可看到戈在古代兵器中绝对老大的地位,这一独特地位一直从远古保持到秦汉。

从作战的角度来看,戈与刀剑斧矛等相比,战斗力明显逊色。戈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有带柄兵器,可用于勾、啄、割等。它有横刃前锋,垂直装柄,其内刃用于勾割,外刃可以推杵,而前锋用来啄击对方。当用戈钩住敌人回拉时,自然同时也将自身的要害暴露给对方了。将敌人拉向自己的风险很大,一旦不能重创敌人,很容易反遭其害。这就不如剑与矛直接刺杀方便;如果采取啄击的方式,戈的战场杀伤力又明显不如刀与斧等。

那么,战斗力具有很大局限性的戈为何能成为古代第一兵器?可能有人要说,其他作战力强的武器当时还没出现。事实不是这样的,这些更具战斗力的武器当时早就有了,现在出土的商朝文物中就有青铜剑、矛头等。如斧钺等至少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但在当时并没有被大规模用作武器,而是作为礼器及权力标志物,有时也用作刑器。

原来,“戈”成为秦汉之前第一兵器的主要原因与当时盛行的作战方式有关。

先秦时期,作战方式以马拉木质战车的交战为主。据有关资料推断,夏代已开始使用战车进行小规模车战,经商代、西周以迄春秋,战车一直是这一时期军队的主要作战装备,驾乘战车作战即成为这一时期战争的特征。战车是当时的诸侯国最重要的军事装备,战车的拥有量,也是衡量各国军事力量的基本标准。

车战的基本作战单位是乘。乘是以战车为中心配以一定数量的甲士和步卒(徒兵),再加上相应的后勤车辆与徒役编组而成。所以乘是车、卒组合的基本单元,也是当时军队的基本编制单位。古代车战分攻守两种,攻车直接对敌作战,守车用于屯守及载运辎重。考古发掘证实,商代的战车为四马两轮,木质结构,重要部位一般还饰以青铜车器,西周和春秋时期战车的形制大体略同。

作战时,甲士在车上,步卒以两为单位随同战车行动;各战车队的战车则以一定方式展开成阵。车上的甲士以手中的武器交手格斗,如果手中的武器是矛等直击兵器,如果一刺不中,两车错过后,就失去了毙敌的机会。这时,戈的钩击功能便可大显其威。车上的甲士以手中的戈钩住对方颈部或衣甲,用自身战车奔行的力量将对方拖下来致死或杀死。当时的步军也在作战中普遍使用戈,举戈执盾的战斗方式在先秦时期非常普遍。

车战为主的先秦战争中,戈的优势是其他武器所无法比的,所以被列为当时的第一兵器。

直到战国时期,各国军队中战车的绝对数量仍然可观,笔者考证,《史记·张仪列传》就记述了当时秦军的组成是“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战国后期,铁兵器的广泛采用和弩的改进,使步兵得以有效地遏止密集整齐的车阵进攻。同时,由于战车本身车体笨重,驾驭困难,特别是当参战车辆的数量骤增以后,战车对于战场地形及道路条件仰赖日趋严重,其机动性随之减低,而小块耕地的大量出现又严重地破坏了井田的道路系统,更增加了战车团队运动作战的困难。此外,随着战争性质和结构的转变以及城邑地位的提高,对要塞的争夺日趋频繁,从而大大降低了战车在作战中的地位。于是,秦汉以后,传统的车战被历史所淘汰,戈自然也就随之退出了战争的历史舞台。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留言哦。

展开阅读全文

小李飞刀为什么排兵器谱第三?李寻欢兵器有何特别之处

全文共 757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李寻欢使用的兵器就是普通的小飞刀,要说特点就是短和小,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兵器却能排在兵器谱第三的位置。小李飞刀被称为是天下最可怕的武器之一,由李寻欢自创,飞刀长三寸七分,由精钢所造。一般人使用那就是一柄普通的飞刀,但在李寻欢手上光是刀锋就有七寸之长。所以小李飞刀能排进前三完全是因为李寻欢这个人,不然这个刀可能就和普通的水果刀没有区别。

古龙写兵器,写得都很神奇和传奇。一把绝世的兵器,有时候能让一个庸人立马变得很厉害。只要绝世兵器加持,就有无敌天下的节奏。最典型的是《圆月弯刀》中的丁鹏,离开了圆月弯刀,武功也就二流。但是圆月弯刀在手,他立马成为天下第一。在原著的结尾,没有了圆月弯刀的丁鹏,赢了柳若松那就是侥幸。

古龙说武器是手臂的延伸,可见武器对于武者的作用。说到武器,古龙笔下最激动人心的是兵器谱,百晓生兵器谱品评天下武器。将天机老人的天机棒排第一,上官金虹的子母环排第二,李寻欢的小李飞刀排第三。前两位都好理解,他们的兵器都是精妙绝伦的。但李寻欢的小李飞刀明明就是把水果刀,连李寻欢自己都说自己的飞刀是普通的铁匠随便打造的。为何这普通的武器还是排在了第三位呢?

百晓生兵器谱品评的是武器,只以兵器来说,游龙生的鱼肠剑、青魔手伊哭的青魔手、东海玉箫的玉箫这些武器都说比李寻欢的飞刀更珍贵更厉害。可是为何李寻欢会排在第三呢?那只有一个原因,就是百晓生兵器谱除了武器外,是将人的武功也算进去的。最典型的例子,李寻欢以小李飞刀射杀了不少兵器谱上的高手,青魔手伊哭、嵩阳铁剑郭嵩阳、温侯银戟吕凤先,轮武器李寻欢不如他们,可还是击败了他们。

还有上官金虹,不仅龙凤环排在第二,武功也确实胜过李寻欢。所以百晓生的兵器谱,不纯粹是武器排名,更是综合实力的排名。所以李寻欢的小李飞刀虽然是普通水果刀,可是这是把要命的水果刀。

展开阅读全文

巨灵神的兵器是什么?实力多强有什么来历?

全文共 993 字

+ 加入清单

巨灵神这一神仙,正是出自《西游记》,书中描写了一个天将,他是托塔天王李靖麾下的一名神将,而且在玉帝派托塔天王征讨孙悟空的时候,作为先锋大将开路,可见巨灵神的实力绝不一般,只不过最后还是败给了孙悟空。而巨灵神也不只是在《西游记》里面除夕拿,其实在古代的一些神话传说中就存在了,那他到底是什么来历呢?巨灵神的武器又是什么,战斗值有多高,为什么会被作为先锋大将呢?

先来说说巨灵神的来历。《西游记》中的巨灵神,并非是作者首创,早在汉朝时期就已经有巨灵神了,那时候的巨灵神是赑屃,是给人们开辟河道的神祗,这一特点也延续到了后来的神话故事中。后来唐朝时期,巨灵神第一次拥有了姓名,叫做秦洪海。在古人的心中,巨灵神是一个能够帮助他们“搬山”的神灵,而他的武器也与此有关。

巨灵神的武器是宣花板斧,古代有宣花斧这种兵器,出自程咬金,传说程咬金得到仙人指点,一夜之间习得三十六路宣花斧法,并获传一把宣花板斧。只可惜在他演练的时候,被当时的叫好声冲破,有三十三路被他给忘记了,只剩下了三路,但即便是只有这三路,程咬金日后也是成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将,成了唐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可见这套斧法有多厉害。

当然这个传说肯定是人们虚构出来的,真实的程咬金怎么可能会有仙人指点,不过或许正是因为程咬金的厉害,所以宣花板斧被安排给巨灵神作为武器,也是凸显巨灵神的一种方式。我们知道,斧头这种武器,相比其他的武器来说还是比较沉重的,但是巨灵神挥舞起宣花板斧的时候,却是极其灵巧,这种感觉类似于看到安禄山跳胡旋舞,那个时候的他一定是一个灵活的胖子。

巨灵神被影视、动画、游戏等具象的时候,设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凸显“巨”,他的“肌肉”非常的发达,一眼看上去就知道这一定是巨灵神,他的外表已经对他的身份有了解释,可以说是人如其名。《西游记》中,巨灵神作为先锋大将抓捕孙悟空,两人大战,“一个暗藏神妙,一个大口称夸”,结果巨灵神还是被孙悟空一棒打的浑身发麻,最终落败而逃。

或许也说明,巨灵神其实名气的确是非常大,但是能力至少不能和孙悟空相比,不过孙悟空属于古人虚构的一种英雄人物,他的能力自然还是只有如来这种大角色能够镇压的,而且李靖抓捕孙悟空,也不可能一上来就派出王牌,巨灵神多少还是有一些试探性的意思,想要知道对方的实力,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安排,所以从实力上来说,巨灵神应该不差,但是面对孙悟空这样的角色,还是只能当炮灰了。

展开阅读全文

西游记青牛精的金刚镯能套走那么多兵器,为何却怕芭蕉扇?

全文共 1155 字

+ 加入清单

西游记》里面的青牛精,想必也是很多人印象很深刻的一个妖怪了吧,他因为有一个能够套走很多兵器的圈,不光是孙悟空的金箍棒,甚至孙悟空请来的天庭的救兵们的兵器都被套走了,即便是水火这样的“无形”的东西在这个圈面前也不管用。后来还是太上老君出面将他收服,原来他是老君的坐骑青牛,偷了老君的金刚镯下凡,而老君收服他靠的就是芭蕉扇。为什么那个无所不收的金刚镯,会害怕芭蕉扇呢?

金刚镯,也叫做金刚琢,是太上老君的一件法器,虽然外表看上去就是一个很简单的圈,也没有太多的形态变化,但是却是非常厉害的,看原著里面就知道了。青牛精用金刚镯套走了金箍棒,还有哪吒的众多兵器,连风火轮也被套走,其他天神们的法宝武器也都被收走,甚至风火雷电在金刚镯面前都无所遁形,直接被收走了,如此一来,真的是陷入了一个非常困难的境地,就像是封神演义的孔宣一样。

而金刚镯在西游记里,这也不是第一次出场了,更早的时候,是天庭要抓捕孙悟空的时候,孙悟空与二郎神打斗,不分上下,太上老君拿出这个金刚镯打了孙悟空一下,这才终于让二郎神抓住了这个机会,成功将孙悟空带回天庭。可见,这个金刚镯还真不是一般的宝物,每次出场的时候都是非常关键的时刻,而且威力非常大,两次都把孙悟空给难住了。不过第一次孙悟空和天庭是敌对,第二次他们是站在一边的。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没有办法能破解青牛精的金刚镯的时候,如来暗示了孙悟空去找太上老君,这才终于发现,原来那青牛精就是太上老君的坐骑,它趁着看守童子打瞌睡,偷了金刚镯下界为妖,如此一来,所有的事情自然会被推到太上老君的头上,青牛精是他的坐骑,他一定要为此负责,必须帮助他们降服这个妖怪。因此,太上老君便用芭蕉扇降服了青牛精,夺回金刚镯,也把青牛给带回了天庭。

不过,看似无所不能的金刚镯,为什么面对芭蕉扇的时候,却马上就怂了呢?我们知道,古人非常讲究相生相克,就比如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别看它看上去好像是很厉害,但是一旦遇到火烧之后的烟就会非常受不了,孙悟空即便是获得了一个看起来很厉害的技能,但是却也成了他的一个弱点,但凡是被烟熏,他的战斗力就下降了,因此,烟就是克制火眼金睛的东西。

而且,孙悟空本身很厉害吧,但是他自己却也说了,自己的水性其实并不是很好,所以一旦遇到水战的时候,能让两个师弟上的时候,自己很少会出手,因为猪八戒曾经掌管水军,而沙僧曾经又是水怪,他们的水性自然是比孙悟空更好的。金刚镯的原理也是如此,虽然不太清楚芭蕉扇到底是怎么克制金刚镯的,但是太上老君对于这个相生相克的道理自然不会不明白,金刚镯很厉害,他知道,但是他也不能放任金刚镯就一直厉害下去。

因此,炼制出一把能够克制金刚镯的芭蕉扇,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毕竟不能让一个东西无限壮大无限厉害,否则这个世界不就没有办法维持平衡,早晚会被这个东西所毁灭的。

展开阅读全文

西游记兵器大全介绍

全文共 1114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西游记》很多人说了里面的兵器还是非常非常多的,而且其实里面的兵器并不会说有什么鸡肋的,各个的兵器都非常的厉害,比如猪八戒的九齿钉耙,还有沙僧的杖子都是这样的,都厉害的很,最近很多人都有问题这个《西游记》里面的武器都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来盘点介绍看看!

1、混世魔王的刀

手执一口刀,锋刃多明亮。

2、大捍刀

悟空道:“我自生身之后,出家修行,得一个无生无灭之体。近因教演儿孙,守护山洞,奈何没件兵器,久闻贤邻享乐瑶宫贝阙,必有多馀神器,特来告求一件。”龙王见说,不好推辞,即着鳜都司取出一把大捍刀奉上。

3、九股叉

龙王又着鲅大尉,领鳝力士,抬出一捍九股叉来。悟空跳下来,接在手中,使了一路,放下道:“轻!轻!轻!又不趁手!再乞另赐一件。”龙王笑道:“上仙,你不看看。这叉有三千六百斤重哩!”悟空道:“不趁手!不趁手!”

4、方天戟

龙王心中恐惧,又着鳊提督、鲤总兵抬出一柄画杆方天戟,那戟有七千二百斤重。悟空见了,跑近前接在手中,丢几个架子,撒两个解数,插在中间道:“也还轻!轻!轻!”

5、如意金箍棒

龙王果引导至海藏中间,忽见金光万道。龙王指定道:“那放光的便是。”悟空撩衣上前,摸了一把,乃是一根铁柱子,约有斗来粗,二丈有馀长。他尽力两手挝过道:“忒粗忒长些!再短细些方可用。”说毕,那宝贝就短了几尺,细了一围。悟空又颠一颠道:“再细些更好!”那宝贝真个又细了几分。悟空十分欢喜,拿出海藏看时,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6、宣花斧

巨灵神得令,结束整齐,抡着宣花斧,到了水帘洞外。

7、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

那哪吒奋怒,大喝一声,叫“变!”即变做三头六臂,恶狠狠,手持着六般兵器,乃是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丫丫叉叉,扑面打来。

8、木吒的浑铁棍

浑铁棍乃千锤打,六丁六甲运神功。

9、二郎真君的三尖两刃枪

腰挎弹弓新月样,手执三尖两刃枪。

10、净瓶杨柳

菩萨道:“我将那净瓶杨柳抛下去,打那猴头;即不能打死,也打一跌,教二郎小圣,好去拿他。”

11、金刚琢

菩萨道:“你有甚么兵器?”老君道:“有,有,有。”捋起衣袖,左膊上,取下一个圈子,说道:“这件兵器,乃锟钢抟炼的,被我将还丹点成,养就一身灵气,善能变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诸物;一名‘金钢琢’,又名‘金钢套’。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早晚最可防身。等我丢下去打他一下。”

12、王灵官的金鞭

他见大圣纵横,掣金鞭近前挡住道:“泼猴何往!有吾在此切莫猖狂!”这大圣不由分说,举棒就打。

13、佛祖帖子

佛祖道:“不妨,不妨。”袖中只抽出一张帖子,上有六个金字:“唵、嘛、呢、叭、

展开阅读全文

西游记法宝兵器大全,前前后后竟然不下百种

全文共 1140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西游记》里面的武器法宝,大家应该都知道一些吧,什么金箍棒,什么芭蕉扇这些比较知名的,如果还要大家说,那估计大家应该说不出多少了,但是没有关系,小编下面给大家做了一个盘点,盘点了所有的《西游记》里面的武器和法宝了,不盘点不知道,一盘点吓一跳,前前后后竟然不下百种,简直就是厉害了,下面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吧!

1、混世魔王的刀

手执一口刀,锋刃多明亮。

2、大捍刀

悟空道:“我自生身之后,出家修行,得一个无生无灭之体。近因教演儿孙,守护山洞,奈何没件兵器,久闻贤邻享乐瑶宫贝阙,必有多馀神器,特来告求一件。”龙王见说,不好推辞,即着鳜都司取出一把大捍刀奉上。

3、九股叉

龙王又着鲅大尉,领鳝力士,抬出一捍九股叉来。悟空跳下来,接在手中,使了一路,放下道:“轻!轻!轻!又不趁手!再乞另赐一件。”龙王笑道:“上仙,你不看看。这叉有三千六百斤重哩!”悟空道:“不趁手!不趁手!”

4、方天戟

龙王心中恐惧,又着鳊提督、鲤总兵抬出一柄画杆方天戟,那戟有七千二百斤重。悟空见了,跑近前接在手中,丢几个架子,撒两个解数,插在中间道:“也还轻!轻!轻!”

5、如意金箍棒

龙王果引导至海藏中间,忽见金光万道。龙王指定道:“那放光的便是。”悟空撩衣上前,摸了一把,乃是一根铁柱子,约有斗来粗,二丈有馀长。他尽力两手挝过道:“忒粗忒长些!再短细些方可用。”说毕,那宝贝就短了几尺,细了一围。悟空又颠一颠道:“再细些更好!”那宝贝真个又细了几分。悟空十分欢喜,拿出海藏看时,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6、宣花斧

巨灵神得令,结束整齐,抡着宣花斧,到了水帘洞外。

7、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

那哪吒奋怒,大喝一声,叫“变!”即变做三头六臂,恶狠狠,手持着六般兵器,乃是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丫丫叉叉,扑面打来。

8、木吒的浑铁棍

浑铁棍乃千锤打,六丁六甲运神功。

9、二郎真君的三尖两刃枪

腰挎弹弓新月样,手执三尖两刃枪。

10、净瓶杨柳

菩萨道:“我将那净瓶杨柳抛下去,打那猴头;即不能打死,也打一跌,教二郎小圣,好去拿他。”

11、金刚琢

菩萨道:“你有甚么兵器?”老君道:“有,有,有。”捋起衣袖,左膊上,取下一个圈子,说道:“这件兵器,乃锟钢抟炼的,被我将还丹点成,养就一身灵气,善能变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诸物;一名‘金钢琢’,又名‘金钢套’。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早晚最可防身。等我丢下去打他一下。”

12、王灵官的金鞭

他见大圣纵横,掣金鞭近前挡住道:“泼猴何往!有吾在此切莫猖狂!”这大圣不由分说,举棒就打。

13、佛祖帖子

佛祖道:“不妨,不妨。”袖中只抽出一张帖子,上有六个金字:“唵、嘛、呢、叭、

展开阅读全文

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的兵器是什么?为何孙悟空打不过他们?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这三个妖怪,应该很多人都还是印象深刻的,因为这几个妖怪是难得的几个很难缠的妖怪,最后还是玉帝出动了二十八宿中的四个人,再联合孙悟空,才终于把这几个妖怪制服。而他们之所以难缠,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兵器,和他们的名字一样,一个能释放冰块,一个释放热气,一个释放风沙灰尘,都是很难对付的。那他们的兵器分别叫什么?他们又分别是什么来历呢?他们究竟厉害到什么程度,为何连师兄弟三人联手都打不过?

先来说说他们的兵器,其中辟寒大王的是一把钺斧,辟暑大王的是一杆大刀,而辟尘大王使用的武器就比较少见了,是奇挞藤。我们知道在面对其他妖怪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只有孙悟空一个人出面,八戒和沙僧出手的机会并不多,但是每一次都很好的解决了妖怪。然而这一次,师兄弟三人同时出手,却没想到最终都被妖怪们的武器给困住了。幸而孙悟空挣脱出来,来到天庭搬救兵,玉帝还派出了角木蛟、井木犴、奎木狼、斗木獬四位星君帮助孙悟空,这才收缴了妖怪的兵器。

而没有了兵器的几个妖怪都基本上没有什么战斗力了,孙悟空一路追赶他们来到西海,而西海龙王太子也帮助孙悟空,这才终于将几个妖怪给制服了。因此可见,几个妖怪其实本身并不厉害,他们依靠的其实只是他们手中那些武器而已,一旦武器被人夺走了,他们就只有束手就擒的份了。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们本身并没有很厉害,只是有武器给他们的加成而已。

而且这几个妖怪其实也没有什么厉害的背景,既不是什么神仙的坐骑,也不是后台很硬的修炼多年的妖怪,只是一群修炼多年的犀牛精,然后手底下又有很多小喽啰,再加上武器的加成,所以夺了武器就是减掉了他们七八成的战斗力。

展开阅读全文

匕首还是枪?这种暗含机关的冷兵器全世界中国造的最好

全文共 2858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热武器的广泛使用,冷兵器已经成为战场的主流,并逐渐被边缘化。然而,除了大规模战争之外,冷兵器的活动仍有空间。他们中的一些人被赋予了现代技术,并意味着各种器官。其中最典型的是带有“各种图案”的匕首头。

(1)为了打击恐怖主义、游击战和特工战,聪明的苏联发明了第一把匕首。

早在17和18世纪,人们就试图开发各种匕首头枪。在那些日子里,这些东西主要被贵族们用于自卫。那时,用剑和手枪决斗很流行。因此,采用了剑和手枪相结合的方法。

然而,这只是一种尝试。看起来像17和18世纪的第一把匕首实际上只是“矛和剑”的简化版本。它应该被视为匕首而不是匕首。此外,燧发枪当时仍在使用,这是非常原始的,不能算作今天的匕首头枪。

(18世纪的“枪剑”)

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把匕首是由苏联首先发明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对冷兵器的创新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他们经常有意想不到的产品,例如世界上第一把多功能刺刀AKM刺刀,是苏联在20世纪50年代开发的。

(AKM刺刀)

后来,为了满足反恐怖主义、反游击战和特工战的需要,苏联人再次开发了他们的大脑,发明了第一把匕首。

1、匕首形状,手柄隐藏式枪发射器

第一把苏联匕首在俄罗斯军队中仍有少量服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NRS侦察匕首。顾名思义,这东西最初是由苏联侦察兵装备的。这种匕首的设计基本上为匕首背后的第一把枪的设计定下了基调——匕首的形状,枪的发射装置设计在手柄上。

(NRS侦察匕首)

2.枪管面向刀柄,射程只有25米。

NRS侦察匕首的枪管朝向剑柄下方。当扳机从剑柄发射时,子弹从刀片的相反方向发射。因此,当扳机被击发时,刀尖面向自己。后座力是否会戳到使用者的眼睛,这一直令人担忧。无论如何,如果你遇到一名突然拔出刀自杀的俄罗斯士兵,你应该迅速找到避难所并躲藏起来。

(NRS侦察匕首发射)

匕首第一枪的有效射程只有25米。这并不是说25米外没有人会被杀死,但是在这个距离之外,只有上帝知道子弹会飞向哪里。

(NRS侦察匕首及其子弹,它的一部分是子弹的枪管)

尽管如此,NRS侦察匕首在20世纪80年代仍然在阿富汗扮演了很多角色。当一些侦察兵用匕首抓俘虏时,他们可以不用换手枪就能反击敌人,在这种情况下,战斗距离不会太远。此外,匕首本身的形状令人困惑,使得敌人很容易放松警惕。

3、只能装一颗子弹,火力连续性差

这把匕首第一枪只有一颗子弹。虽然它能以低噪音和强隐蔽性发射,但它的火力连续性仍然很差。重装弹药非常费力。

(2)后来,这是第一把在设计和性能方面领先的中国制造的匕首。

中国在军事上一直受苏联的影响,所以也发展了一些不同类型的匕首。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发了91式匕首头枪,这是这种武器的缩影,在设计的各个方面都非常聪明。

1、子弹沿着刀刃飞行,射击不再像自杀

这把匕首的第一把枪的最大特点是子弹向刀刃的方向飞去,刀刃在开火时面向敌人。这种隐蔽性更高。其他人认为你只是用刀子指着他。一声枪响突然使空气冻结,那边的敌人倒下了。

2.子弹的初速是NRS侦察匕首的1.5倍,而且子弹更重。

这种枪使用64型7.62毫米手枪。子弹的初始速度约为每秒300米,远远超过NRS侦察匕首子弹的初始速度每秒200米。此外,子弹的弹头更重,枪口动能更大,所以它肯定会躺在地上,当它被击中时不能站起来。

(64型7.62毫米手枪子弹)

3.在中国,许多手枪和弹药都是如此。士兵不需要携带另一种子弹。

最重要的是,这种子弹可以和中国装备的许多手枪一起使用。士兵不需要携带另一种子弹。

相比之下,NRS侦察匕首的子弹是单独研发的,不常用于常规弹药。许多西方匕首使用运动子弹,也就是奥运会上的步枪和手枪子弹,弹头很小,不是真正的军用子弹。这种子弹用匕首发射时威力无比。总比没有好。你可以站在20或30米远的地方,穿上厚一点的皮夹克和羽绒服,它们可以用作防弹衣。

(左:一把带有5.6毫米运动炸弹的美国匕首;右:小型运动子弹)

4、有四个枪管,接近手枪的装填能力

91型匕首第一枪有四个枪管。每个枪管装有一颗子弹,并按顺序发射,相当于四颗子弹。相比之下,64手枪的装填能力为7发,05警用手枪的装填能力为6发。这把匕首实际上可以发射四发子弹,这真的不容易。

(装有弹药的91型匕首。)

5、50米仍可打人,每10米最大误差为10厘米

虽然这把匕首的第一枪毕竟是匕首而不是枪,而且它的有效射程也不是很长,但与NRS的侦察匕首和其他火器相比,它已经赢了很多。在实际使用中,匕首第一枪的最大误差通常是每10米10厘米,在50米范围内击中人体的可能性更大。这种有效射程已经远远高于普通手枪。

当然,如果你想严肃一点,没有办法把91型匕首的第一把枪的装载量和精度与一些先进的手枪相比较,这是事实。但是,我们必须记住:这是一把匕首,不是手枪!

(3)我国匕首射枪的新装备:改进型匕首射枪和匕首麻醉枪

1.11型匕首第一枪,设计更加精致,射击更加精准

91式匕首头枪的出现基本上宣告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开发了一种新型的11式匕首头枪。

(左:11型匕首第一枪;右图:92型5.8毫米手枪子弹,设计类似步枪子弹,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和杀伤力。)

改进型匕首的第一颗子弹是一颗92型5.8毫米手枪子弹。虽然这种子弹的口径很小,但击中后会产生一个巨大的空腔,威力会增加而不是减少。此外,就射击精度而言,这种手枪是同类中最好的,因此11型匕首第一枪的有效射程肯定超过91型匕首第一枪。

此外,因为子弹更小,手柄更小,11型匕首握起来更舒服。

2.BMQ匕首麻醉枪服务于俯冲任务

当警察履行职责时,他们有时需要制服而不是杀死,例如,吸毒者在吸毒后会抽搐,例如,精神病发作,例如,误入歧途的青少年绑架他人& hellip& hellip根据这些情况,第一把麻醉枪诞生了。

中国开发了BMQ匕首麻醉枪。这把枪是91型匕首的第一把枪的变体,但它也非常不同。

(BMQ匕首麻醉枪和弹药)

区别1:弹药是空白弹药,用红色塑料外壳包裹

这种枪的弹药是一种麻醉炸弹,它使用5.6毫米的空白弹药作为底火和推进剂。这种空白弹药类似于射钉枪和发令枪的弹药,但第一把麻醉匕首的子弹是一个整体,而空白弹药则包裹在红色塑料外壳中。

区别2:装载能力减半,子弹的初始速度很高。

BMQ匕首麻醉枪有两个枪管,也就是说,装弹能力是两发子弹,这足以在警察通常执行麻醉任务的距离补充枪。此外,麻醉子弹的初速很高,可以在5米的距离内穿透羽绒服和大棉袄。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91型和11型是四发子弹,而BMQ匕首麻醉枪只有两发子弹?这是因为国产BMQ匕首麻醉枪不是普通的匕首,而是一把折叠的匕首,它的两个枪管只分布在一边,刀刃可以折叠在没有枪管的一边,隐蔽性更强。

结论

作为一种典型的被赋予新科技的冷兵器,“战国”第一炮的发明可以说是头脑清醒。然而,真正充分利用这种神器设备的是中国人。

我国匕首头枪的枪管和刀片方向统一,装载量大大增加,枪是用来装弹药的。此外,还自主研发了专用匕首麻醉枪,不仅使匕首头枪的设计更加合理,而且更加实用。

展开阅读全文

独步当时! 看《长安十二时辰》里的冷兵器

全文共 3581 字

+ 加入清单

《长安十二小时》故事发生的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其军事实力也是一个鲜明的特点。当时,薛、、、高仙芝、哥舒翰等一批能打好仗的将领相继出现。他们是杰出的将军。唐朝还先后进攻和消灭了东西突厥、薛延陀、高昌、高句丽和白芨,并征服了漠河、铁勒、石韦和契丹。在这些成就的背后,唐骏运用当时最先进的科技手段创造的各种冷兵器无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铁尺

在大唐西城开门的场景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照片右侧站着一个“坏情人”,腰间别着一把奇怪的武器。这种武器的名字叫“铁尺”,也叫“笔架叉”和“穴位尺”。它是中国古代常用的快速捕捉的冷兵器之一。

那么,什么是“坏情人”?

唐朝时,政府征用有恶行的人充当小官吏进行调查和逮捕。在通常的用法中,它们被称为“坏的”、“坏的脊和烂的烂的烂的”。他们的统治者称他们为“坏帅”。《唐五代语言词典》。因此,所谓的“坏情人”是唐代首席侦探逮捕的差使,我们一般称之为快男。剧中的男主角张小静是《坏情人》的总指挥,也就是《坏帅哥》。

剧中的演员张小静(照片来源搜狐)

他们使用的“铁尺”是一种源于唐宋时期的短兵器。它主要用来阻挡对方的剑和攻击对方的身体。铁直尺的外观类似于三指铁叉,但它的中间叉较长,左右叉较短。叉子顶部厚,底部薄,两边有向上的分支,可以是圆柱形或直尺形。中叉顶端有以针刺为主的圆头或以刺杀为主的尖头。左叉和右叉主要用于在阻挡时阻挡对方的武器。因为逮捕者使用武力是为了逮捕罪犯,“铁腕统治者”的杀伤力并不强。有些铁尺甚至是钝的,并不是为了暗杀,但是它们在对付像剑这样的武器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铁尺(照片来源剧照)

简而言之,著名漫画《忍者神龟》中名叫拉斐尔的小乌龟使用的是“铁尺”武器。它很容易携带,可以藏在前臂下或附在腰部。通常,每只手握一只手臂,它可以向前或向后握,所以也被称为“双铁尺”。

唐岛

剧中的主角张小静,作为一个“坏帅”,自然不能使用和他的“坏爱人”一样的武器。他用了一把刀,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把横刀。据史书记载(《刘唐典藏军械库令》)唐代军队使用的刀有四种,“有四种刀,一种是器械刀,另一种是障碍刀,第三种是横刀,第四种是陌生化刀。”

男性提倡萧静使用的横刀(照片来源网易)

仪刀,“全敷龙凤环,装金银,羽毛仪”。众所周知,龙凤图案自古以来就是皇室的象征。因此,在唐代,装饰有龙凤环的器械刀只被皇帝的仪仗队和“千牛卫士”用来保护皇帝的安全。

障碍刀“用障碍体覆盖敌人”。目前,学术界对障壁刀有不同的看法,因为从“障壁体”的角度来看,它既可以是一把利用刃体控制敌人的宽边弯刀,也可以是一把用于近战的匕首。由于缺乏历史记录和出土文物,目前还没有定论。

“莫刀”,步兵执长刀,盖古断刀墨刀是唐代重步兵的装备。长约3米,剑柄和刀刃分别为1.5米。它主要用来对付敌军骑兵。

横刀,“军刀也是士兵佩戴的。”由此可见,横刀是唐军队的标准武器之一。从1971年陕西省甘县义德太子墓出土的“彩绘镀金马俑”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唐时期的横刀是一个带形鞘的刀首无环和一个“P”形双箍。

在唐刀的生产过程中,不仅采用了韩刀“百炼钢”的锻造工艺,还创造了“包钢”和“局部淬火”等新技术。因此,唐刀的刀刃具有极好的韧性,刀刃硬度达到了惊人的水平。这就是古代诗人刘坤的永恒之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来源。

由此可见,唐刀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级的冷兵器。

古图

谷多在当时是一种相对罕见的武器,现在人们对它非常陌生。“长安十二小时”看似平凡,实则暗藏阴谋的外国土耳其龙伯,其武器是长柄骨花。

剧中设定的唐朝天宝延续了三年(744年)。谷多是否是这样一个名字,今天我们仍然很难下结论,因为我们没有看到真正的谷多物体和谷多图像在唐代和以前的考古。

史料中最早的记载来自北宋时期编纂的《兵书要略》。在第一卷13,它说,“这是胍鸡胗。胍鸡胗和大肚子也意味着它的形状像胍和大,而且后世使用不正确的语言。胍被用作骨头,鸡胗被用作花(它的头通常不像蓟或羊头的形状,所以这个习俗应该相应地被称为)。这种武器由铁或硬木制成,像一根长棍,前端有一个石头或金属头。骨朵的头呈蒺藜状、大蒜状等。

作为突厥龙波,他的冷兵器是长柄骨花(照片来源网易)

我们可以肯定这种武器谷多是从土耳其或后来的契丹传入中原的。因为《辽史·冰之》中不仅记载了契丹士兵拥有的武器中有谷多,而且契丹人在辽代墓室壁画中占有谷多也很常见。特别是在廖墓的壁画地图上,两个骑兵把骨花的茎插进了皮圈,而皮圈则卡住了骨花的头。骨花的尾部自然下垂,头部向上翘起。

这直接证明了谷多武器的特点是头轻、柄重、柄长,这与“小头长柄”的历史记载完全一致。

从谷多的形状我们可以粗略地推断出它可能起源于原始人用来打动物或敲水果的木棍。在使用过程中,他们慢慢发现前端呈槌状的粗木棍效果更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木棍的前端安装石头或金属头的做法得到了发展。最后,古人把它作为一种武器,直到那时,一种适合打击的冷兵器谷多才出现。

谷多是契丹人常用的一种冷兵器,用途多种多样,但传入中原后很少作为兵器使用。根据南宋的《青香杂记》,有人写道“广陵是谷多的一个红漆匠,牙选队有一百多人,他们以前是领头的,叫朱Suan”。这表明谷多后来只被用作一种仪式,也被称为“金瓜”。

铁锤

锤子,这种武器,在被各种历史小说、历史小说、电影和电视剧渲染后,为观众所熟悉。在《长安十二小时》中,大锤被静安旅和本安军司令崔琦用作武器,他嘴上有一道伤疤,咬着后臼齿,带来了一种神秘的喜剧效果。

锤子是北方游牧民族常用的武器之一(照片来源网易)

然而,崔琦在剧中使用的锤子似乎与我们过去在电视上看到的大不相同。

因为,崔的锤子又短又小!目视检查表明,它的长度不超过6或70厘米,重量不超过5或6公斤。

众所周知,唐朝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仅用锤子作为武器,就有几个人有着杰出的军事成就,俗称“四猛八大锤子”。他们使用的所有锤子都又大又重,令人印象深刻。例如,隋唐时期的第一位专家李元霸,使用了一对敲鼓和打瓮的金锤,据记载,每锤重400斤,共计800斤。唐朝的一公斤现在是597克,所以李元霸的锤子将近有半吨重。

那么,为什么崔的锤子和的锤子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事实证明文学欺骗了你。事实上,李元霸是清代张卉小说《唐传奇全传》中的一个虚构人物。真正的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个哥哥李宣巴去世,享年16岁。目前,似乎没有人能够赤手空拳举起半吨武器,去战场杀死一个极度黑暗的人。当然,除了漫威的物理学家“鹰”。

锤在古代也被称为“椎”,包括长柄单锤、短柄双锤和链锤。锤子的形状像甜瓜,也有正方形和八边形。自唐宋以来,锤柄大多由不同长度的金属制成。长锤链将近2米长,短锤链是10厘米以上的套筒锤和3或40厘米的普通手锤。然而,大多数标准型号在50到70厘米之间,重量一般不超过5公斤。

因此,崔在《长安十二小时》中使用的小榔头比以往影视剧中使用的大如洗脸盆、重1000多磅的小榔头更适合战争需要,也更逼真。

根据唐代的综合军事著作《太白经》,神器的敌人,唐朝的骑兵确实配备了“铁锤和斧头”。我们不难发现,战锤是用来弥补唐刀在战斗中无法击破敌人的重甲和厚甲。依靠强力打击产生的冲击力和冲击力,对手会被钝器击伤,这也叫“内伤”,从而失去战斗力。

夜叉敲打和绞盘弩

夜叉和绞弩都是古代城市攻防中使用的重冷兵器,也可视为古代的“大杀手”。

夜叉跳动着,“它也被命名为离开每一列湿榆树木,一张旭长和一英尺宽。周四,它被倒转来生产五英寸的木材,两端有轮腿,两英尺宽。它被放下来,用铁索和绞车收集起来,用来攻击攻城蚂蚁。”-军事经典的一般要点。简而言之,它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防护武器。它是由一棵湿榆树紧紧地钉在它的胡须上制成的。当它被使用时,绞盘被一根铁索扭曲和滚动来压碎和杀死敌人。

绞盘弩,“它的牙齿,箭在一起,还有七百步。中心城市的所有堡垒都被摧毁了,地板上的船桨也掉了下来。这叫做弩。”-龚伟战争艺术,攻击和防御设备。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巨大的十字弓,可以在车辆上随时移动。它用一串旋转轴(即绞盘)拉弓。弩臂有七条矢状路径。中央矢状路径有一个巨大的箭头。三个较小的箭头分别位于左侧和右侧。使用时,箭头是一起发射的。

它的巨大的箭有“三英尺五英寸长,五英寸厚”,“以铁叶为羽”,“中间有七百步”。史料不仅记录了它的大小,而且还记录了它700步的范围。在古代,打断一只脚被称为一步(半步),两只脚交叉一次被称为台阶。在唐朝,现在的步距是1.5米多一点,所以我们可以计算出绞车弩的射程是1000米左右。

可以说,绞盘弩堪比我们目前的重炮。同时,这是一次有几支箭的面对面攻击,一次射击基本上相当于一次火力覆盖。

《长安十二小时》不仅展示了唐代都城长安的衣食住行和社会风俗,而且将各种古代冷兵器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难怪每个人都给了它很高的评价,而军迷们更满意了。

展开阅读全文

艾山八路兵器厂旧址

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艾山八路兵器旧址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艾山八路兵器厂旧址位于蓬莱市村里集镇,年代为1939年。

1937年12月,我党在胶东地区成立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1938年,因抗战需要,建立胶东三军兵工厂(圈杨家兵工厂),归第三军总部直接领导,也是胶东军区第一兵工厂的前身。1939年-1940年,因战时环境变化和躲避日军侵袭需要,胶东军区将兵工厂搬迁至艾山。现兵器厂仍保留有原圈杨家兵工厂厂长周吉隆,刻碑一方,上 书-:“八路兵器厂周吉隆”字样及“周吉隆”印鉴。

2015年6月23日,艾山八路兵器厂旧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村里集镇:村里集镇位于蓬莱市区南35公里处,全镇总面积1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46公顷;辖36个行政村,总人口3.65万人。镇政府驻于村里集村(面积5.4平方公里)。 从该镇过境的公路有蓬丰路,为南北走向;全镇开通程控电话1000门;境内建有35千伏变电站和移动通讯机站各一座。 境内较大的山峰有婆家山、城皇山、老朵顶、南崮山和北崮山;主要河流有黄水河东支流。

展开阅读全文

北方兵器工业城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北方兵器工业城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包头市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兴建起来的重工业基地,生产了多种重兵器。“北方兵器工业城”是由我国重要的大型军工企业北方重工集团投资兴建的,整个兵器城占地270亩,分东区、西区、中区三个部分。

目前,北方兵器工业城景观分为主广场区、兵器陈列区等,兵器城将要展示的是华夏先进的军事文化和北重几代人为我国兵器工业的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这里将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北方兵器工业城用报废弹壳组成的围栏内陈列着28门各式武器,有苏制的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火炮;有共和国研制的第一门100高炮、在建国10周年时受毛泽东主席亲自检阅过的“共和国第一炮”;有60年代的尖端武器——多次击落美国U-2飞机的“红旗--Ⅱ号”导弹;有在西沙海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双五七“功勋炮”;有在建国50周年接受检阅的现代化装备——坦克的克星120mm自行反坦克炮;还有集中国内外先进技术、反映不同水平的其它自行火炮。

展开阅读全文

旅顺海军兵器馆

全文共 975 字

+ 加入清单

旅顺海军兵器馆为国防教育基地。

海军兵器馆坐落在大连市旅顺口区白玉山风景区——白玉山顶北端,始建于1988年7月,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同志亲笔题写的“旅顺海军兵器馆”七个苍劲醒目的大字在镶嵌着红星铁锚的门柱上光彩夺目。

旅顺海军兵器馆所在地以前曾是日俄战争后期日本人修建的“白玉神纳骨祠”,落成于1907年3月,其地下室用于存入日军在旅顺战争中战死的22723人的骨灰,战后被拆除。抗战胜利的狂飙扫除了军国主义亡灵的阴霾,如今这里陈列着显示我国军威,我国自己设计制造的海军部分武器装备,各种展品600多种计1000余件。

馆内展品分室内和室外两大部分。室内展品分6个展室:水中兵器陈列室,主要有各种水雷、深水炸弹、扫雷装置;舰对舰导弹展室;潜水艇望潜望镜展室;舰艇模型展室;世界名枪展室;中国海军历代军服陈列室。在室内还展有毛泽东主席1953年视察海军时在南昌舰上办公时用过的桌椅等珍品和“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的题词。室外展品有我国自己设计建造的鱼雷快艇、陆战坦克、红旗地空导弹、海鹰岸舰导弹、海军直升机、战斗机、对海雷达以及岸炮、舰炮和高炮等大型展品。

1995年5月,新增旅顺海军历史馆,展出面积1000多平方米,分4个展厅,展出大型珍贵历史照片、资料和实物1000多件。主要有展现旅顺军事重镇被外国列强侵占的沧桑史;反映“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近代历史概况;中苏关于旅顺口驻防交接及旅顺海军部队组建、发展及执行重大任务的事迹;展现党和国家、中央军委领导视察旅顺部队,关怀海军建设及友好国家元首、军事代表团访问旅顺海军部队的珍贵照片;海军共产主义战士安业民的生平事迹照片、实物、烈士铜像等。

海军兵器馆开馆以来,为广大干部群众增强国防观念,学习国防知识,了解我国近代历史和人民海军成长壮大的历史,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教育场所。同时,站在馆内的停机坪和古长城式的烽火台上,会望到世界著名的旅顺军港和方圆几十里的自然风光,每年都有近30万人次来此参观游览。1998年12月被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2007年4月被省政府重新命名为“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

景区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白玉山北山顶

乘车线路:在大连可乘201、215等路公交可达。

门票:20元

展开阅读全文

武松打虎真的有可能吗 武松真的没有任何兵器吗

全文共 2003 字

+ 加入清单

武松打虎的故事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了,而武松也因此被人们看作是英雄,但也有很多人对于武松打虎这件事情的真实性一直持有怀疑的态度,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想要赤手空拳打死一只大老虎,绝不是容易的事情,甚至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毕竟在古代,武器没有现代发达,人们对于武器的依赖程度并没有现在那么高,那武松如果真的能做到,究竟有没有武器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武松打的是什么虎

首先,咱们要来讨论一下武松打得老虎的品种——因为这很关键。如果武松遇到的是东北虎,个人觉得也没啥必要讨论了——赤手空拳的武松打死东北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历史上有人去尝试过打东北虎,而且还不是赤手空拳,而是用弓箭。结果却是非常的尴尬,这位“打虎勇士”落荒而逃,好在性命无忧。

这个人在历史上也不少泛泛之辈,他就是剑圣裴旻。剑圣一开始不是使剑的,而是比较喜欢用弓箭。他喜欢用弓箭在北平一代射“老虎”,他因此而沾沾自喜。不过别人告诉他,他射杀的是“彪”而不是虎,然后让他去射杀真正的虎,裴旻于是去找真正的虎,结果那老虎一声吼叫裴旻就落荒而逃了。

北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了,这里出现的虎应该是东北虎了,至少不是华南虎了。而武松是在阳谷县打的老虎,我们认为更大的可能应该是华南虎,也只有华南虎才有可能是武松打死的老虎。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华南虎的体型较小,其中比较大的熊虎连尾巴长2.5米左右的样子,体重300斤左右。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农村喂养的老黄牛的体重大约也就是300斤-400斤的样子,体长可能比华南虎还要长一点儿。而农村当中也有一些勇敢的农民是可以跟这样的牛比斗力气的,考虑到华南虎比牛还要略小一些,虽然它的比牛要强,但是古代专门从事武艺和打斗的武士还是有机会打败华南虎的。

至于东北虎——这个还是算了吧,东北虎体长3米左右,体重500斤,吼一声漫山遍野的野兽都得吓得到处跑。面对这样的猛兽,除了像古代项羽这样的猛人,估计很少有人能够和它们正面徒手交锋。面对这样的对手,我们聪明的古人还是选择使用武器吧!要么用弓箭,要么用弩,这样比较靠谱。

2、古代人的武力值

那么,华南虎古人是不是足以应付呢?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来讨论一下古人的武力了。因为我们现代其实有人与华南虎搏斗的记录,就是在50年代左右的时候湖南由于华南虎生存环境急剧减少而爆发了大规模的虎患。于是当时的人组织了猎虎队,其中就有武艺高超的猎人徒手搏斗过猛虎。

所以,我们只要讨论一下,古人的肉搏战斗力是强于现代人还是弱于现代人,就可以明白古人有没有可能打败华南虎了。关于这个问题,可能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古人由于营养不良而身体远不如现代人,所以古人的肉搏战斗力是要远远差于现代专业的运动员或者猎人的,毕竟当时经常吃不饱饭吗!那么,事实是这样的吗?

我们首先要纠正一个错误,那就是古人并不都是吃不饱饭的。虽然古代的粮食产量水平低于现代,但是古人也有自己的应对办法。比如周礼当中就记载,要不停地积累粮食,一个国家国库里至少得集聚十几年的粮食才算得上是富裕的国家。至于粮食怎么积累呢?古人也很有办法,那就是省,农闲的时候吃两顿饭,一干一稀,或者干脆两顿都是稀,以此来省。

但是真的需要体力、需要消耗粮食的时候,人们会给自己供给充分的食物。所以历史上也有很多盛世粮食非常多,以至于大家都能顿顿吃干饭了,比如隋朝的粮食就有很多剩余,至今都还在地下挖出来不少。只有那些乱世的时候,古人才会面临吃不饱饭的问题。但是,即使普通百姓是吃不饱饭,古代的武士也不会吃不饱饭。

3、武松真的可能打死老虎吗

像武松这样的武士,都是有一定的经济来源的。古人云:穷文富武。意思是考科举,你只要花点儿钱买几本书就可以了,所以历史上有很多穷书生逆袭成为大官;但如果你是想学武来出人头地,那穷书生是不可能的,武器的置办,拜师,食物和器具的消耗,都必须花费大量的钱才。

所以我们看水浒当中绝大多数好汉要么是出身富贵,要么就是不出身富贵但是占山为王,所以他们的食物供给是绝对有保证的。那么,古人的武力到底如何呢?我们找找历史的记录,比如像项羽这样的猛人,《史记》当中这样写到:“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也就是他下马步战骑兵,还一个人砍死数百人,可见古代专业武士家族战力之强大了。那么,项羽是不是个例呢?并不是的,我们现代很多考古发现,古人的力量或许还要比现代人强得多。比如近年就在陕西出土过一个隋唐时期的巨型“长矛”,这个长矛光是铁质的矛头就要好几个壮年男人才抬得起,可见古人的力量有多大了!

所以,我们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来,以古人的武力和华南虎的体型,古代的武松打死华南虎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因为近现代人当中强壮者都能徒手打死华南虎,所以比现代人更加强壮的古代专业武士打死华南虎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至于说历史上的武松是否打死过老虎,这就不得而知了。因为历史上随宋江起义的武松文献记载太少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