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儿科

儿科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儿科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儿科问题。

分享

浏览

5192

文章

44

儿科之圣是谁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儿科之圣是钱乙。

钱乙,字仲阳,是宋代东平人,约生于公元1023年到1113年,享年八十二年,是我国宋朝时期较为著名的儿科医家。钱氏治学,当初先是以《颅囟方》而成名的,行医儿科,曾治愈过皇亲国戚的小儿疾病,声誉卓著,后被授予翰林医学士。曾就任于太医院丞,在数年的行医过程中,钱乙累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成为了当时较为著名的医家。

钱乙是中国历史上首个著名儿科专家,并且撰写了《小儿药证直诀》,也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从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后人把《小儿药证直诀》视作为儿科的经典著作。

展开阅读全文

13岁男孩身高直冲177,儿科医生:多吃“3黄”,或助孩子长高

全文共 2178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身高问题,是每一个妈妈都最关心的课题,特别是在同龄的孩子中,如果身高没有在平均水平以上,小朋友也很容易自卑。同学之间的比较,也会给孩子造成童年的心理创伤。

想要孩子长大高个,并不是一味的补就可以了,在饮食的选择上,是很有讲究的,那么应当怎样选择呢?注意:孩子长身高的3个重要阶段

1.婴幼儿时期

儿童在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特别的迅速。这时要注意给儿童进行营养的补充,比如需要给儿童补充充足的奶量。

并且给儿童多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防止儿童出现营养的缺乏以及不均衡。

2.儿童期

儿童期4-7岁的增长速度和婴儿期相来说,速度放慢,是平稳长高期。这个时候要关注孩子的身高变化,每3-6个月测一次身高,每年增高5-7厘米属于正常,低于正常值需要带孩子就诊,及早干预。

现在的孩子发育比较早,家长注意不要给孩子吃含有激素的食品,避免X早熟。这个时期多多训练孩子的运动能力,培养一门运动爱好,合理的运动是长高的助推器。

3.青春期

男性17-25岁,女性16-23岁,是长高的最后冲刺阶段。研究发现,此阶段青少年骺软骨还未真正愈合,每年还存在着2~3厘米的长高潜能。

此时补充足量的钙质,就能充分挖掘他们的长高潜能,让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13岁男孩身高直冲178cm

风和日丽的一个上午,王医生的儿子和小伙伴们打篮球玩得兴高采烈,才13岁的他在一众同龄伙伴们当中俨然一个大哥哥,因为那177cm的身高实在是耀眼。

“哎呦,不愧是儿科医生啊,到底给你儿子用了啥灵丹妙药啊?你看看,这个子比我们的高了大半个头呢!”小区那些孩子差不多大的业主们羡慕不已,纷纷让她分享绝招。

王医生说:其实自己的儿子之前的身高在班里很矮的,平时给他补充了很多营养,但是没有任何的效果。

进行体检发现,是脾胃不好导致吃进去的食物不好吸收,身体营养无法吸收运用,影响了孩子的生长发育。

王医生表示如果想让孩子长个,首先一定要调理好孩子的脾胃,其次还有选择对食物,只有这样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儿科医生:多吃“3黄”,助孩子长高

1.蛋黄

往往每个正在处于生长发育的儿童都不喜欢吃蛋黄,因为蛋黄没有水分,吃起来比较噎人。其实,吃蛋黄对每个正在生长发育的孩子长高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因为可以补充人体当中各个器官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大量胆固醇,吃蛋黄前提注意不要过量食用,难免会让孩子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

2.黄豆

黄豆当中富含大豆卵磷脂,这种物质是大脑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大豆卵磷脂当中的甾醇能够增加神经机能和活力。

除此之外,黄豆当中还含有其他一些营养物质。孩子适当吃黄豆,能够促进骨骼的细胞性质,提高骨密度,刺激骨骼的肌肉生长。

3.柑桔

柑橘被称为维生素之王,其富含丰富水溶性维生素C可助利于钙元素吸收,每天食用1~2个柑橘类水果,可增加孩子长个子几率。

柑橘的水溶性维生素C,对身体有助于钙元素吸收效果,每天吃些橘子,能够帮助加强身体的骨骼发育,吸收钙元素。

对于现在季节来讲,多吃维生素含量较高的柑橘,能够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以及抵抗力。做好这5件事,孩子想不长高都难

1.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

父母一定要重视孩子的三餐,尤其是早餐不能不吃,另外一定要杜绝零食,很多孩子零食吃饱了根本就不会去吃饭。

为帮助孩子长高,父母应该提供孩子足够的蛋白质、钙质以及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饮食上注意合理搭配、营养均衡、不挑食、不偏食。

2.选择合适的时间晒太阳

日光中的紫外线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对宝宝身体有很大好处。此外,宝宝可以通过养过获取部分维生素D,有利于宝宝发育。

夏季天比较热,家长带宝宝晒太阳,上午最好在十点以前,下午尽量在四点以后。这两个时段阳光不强烈,对宝宝的眼睛和皮肤的伤害较小。

3.注意食物的烹饪方法

每种食材都有其营养,做法也非常多,但是给孩子做饭的时间,要注意烹饪方法,建议避开油炸、长时间炖煮,还有腌制类的食物,要少给孩子吃。

平常做饭时,要尽量采用清蒸、水煮、清炒的方式,这样做出来清淡少油很健康,而且营养也能最大程度的保留下来。

每天吃得健康且营养丰富,对孩子长高十分有帮助。

4.睡眠不能少

想要快速长高,就绝对不能熬夜,每天必须保持八小时以上的优质睡眠,每天最好是十一点之前就应该入睡,十一点之后睡的都应该算是晚睡。

枕头最好是不要超过五厘米,超过五厘米的枕头不仅对颈椎生长不好,而且不利于小孩长高。

5.控制糖分摄入

孩子都是非常喜欢吃甜食的,但是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严格控制孩子吃甜食的数量。

首先糖分过多摄入会导致孩子身材变胖,还会腐蚀孩子的牙齿。另外当糖分过高时,还会影响到生长激素的分泌,最终影响孩子的身高。延伸:孩子多做这三种运动,想不高都难

一:跳绳

跳绳很简单,不限场地,不限时间,又很有意思。台湾有研究表示,每天跳绳30分钟,连续跳20周的中小学生比不跳绳的多长1.5厘米,女生更明显。

二:篮球运动

篮球虽然运动量比较大,但篮球不仅能够让孩子长高,也能够让孩子各方面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

当然,进行篮球运动的时候,要注意适当的放松和休息,中场休息的时候要注意补充水分。同时要注意进行防护措施,避免被篮球砸中,引起受伤。

三:打羽毛球

打羽毛球时需要跳跃接球、扣球,在跳跃的过程中是会帮助拉伸骨骼、刺激骨骼生长的,因此打羽毛球对于长高是有帮助的。

除此之外,打羽毛球还能预防、治疗近视,协调眼力。可健脑益智,开发智力,提高反应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万能药”不万能 儿科药师:这4种情况不能用

全文共 837 字

+ 加入清单

在育儿的过程中,很多家长都听说过炉甘石和氧化锌这两种药物,它们被认为是育儿界的“神药”。这两种药物成本低廉、成分简单,但家长们在使用时必须谨慎,不能因为它们的广谱性质而滥用。这两种药物的确有很多用途,但是要正确使用才能发挥它们的最大效益。

一、炉甘石洗剂的正确使用

炉甘石洗剂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入儿童基本用药清单,是婴幼儿优先使用的安全药物之一。它可以缓解急性皮炎、痱子、荨麻疹等瘙痒症状,应用范围广泛。

需要注意的是,炉甘石洗剂只是缓解症状,并起到皮肤保护的作用,无法治疗疾病本身。在患病情况下,通常需要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正确的使用方法包括摇匀炉甘石洗剂、在涂抹前清洁并晾干涂抹部位、用棉签或洗净的手涂抹薄薄一层、每天涂抹3-4次等。如果在7天内未见改善或出现皮疹等症状,应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二、氧化锌软膏的正确使用

1.氧化锌软膏常被用于治疗宝宝的红屁屁和尿布疹,以及急性皮炎、痱子等症状。它能够起到隔离、保护皮肤的作用,促进愈合。

2.使用时需要注意,氧化锌软膏要薄涂,预防作用可涂在容易出汗的皮肤褶皱处。如果皮肤已经发生问题,可以适当增加涂抹厚度和频次,以加强保护作用。

3.也不能滥用氧化锌软膏。过度使用会导致皮肤脱屑、干燥等问题,特别是不适合用于创面渗出液较多的皮肤问题。

三、不适合使用的情况

1. 对氧化锌过敏的宝宝不应使用氧化锌软膏,建议先进行皮肤过敏测试。

2. 在创面渗出液较多的情况下,避免使用氧化锌软膏。

3. 湿疹不建议单独使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需要联合其他药物治疗。

四、正确的使用是关键

无论是炉甘石洗剂还是氧化锌软膏,正确的使用方法能够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保护宝宝的皮肤健康。避免滥用药物,根据药物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使用,对于宝宝的健康至关重要。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同时,开封后的药物应注意储存,避免过期使用。

作为家长,了解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不仅可以更好地照顾宝宝的健康,还能提高药物的效果,让宝宝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更加稳步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儿科健康教育计划详细内容

全文共 1995 字

+ 加入清单

幼儿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我们要加强对儿科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儿科健康教育计划,希望对你有帮助!

儿科健康教育计划篇1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关心儿童的身心健康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新生儿免疫力差,为了提高新生儿成活率以及提高婴儿时期的保健水平,特举行此次儿童健康教育讲座。

时间:2014年6月2日

地点:村卫生所

参加人员:王鸣皋村居民

讲师:清河乡卫生院医务人员

内容:

1母乳喂养的好处

2.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

3.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4.新生儿脐带炎

5.新生儿鹅口疮

6.乙肝患者能否进行母乳喂养

儿科健康教育计划篇2

为保证我院创建健康促进医院工作顺利进行,我科室就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特制定2015年度工作计划:

1、明确职责,儿保科定科主任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参与组建院级健康科普讲师团,开展辖区健康教育活动。

2、 落实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定期召开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一年至少两次),部署各阶段的工作,确保健康教育工作在持续性开展中得到提高。每月检查健康教育工作,检查结果进入科室绩效考核成绩。

3、在医院健康教育科的指导下开展各项工作,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对本科室职工作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

4、维护科室健康教育宣传阵地,从内容上和形式上满足不同人和人群的需求。门诊咨询台发放健康教育处方,作好各种健康咨询登记。每个门诊医师根据各个病人的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健康咨询并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手册等健康教育资料。

5、每位儿保工作人员要尽责帮助提供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保持儿保各室的环境整洁,通道畅通。

6、控烟的健康教育,参加全院控烟知识讲座,每月对科室进行一次考核,规范完善各项控烟的制度和措施。

7、儿保科承担对托幼机构保教体检及幼儿园体检工作,对体检单位的整体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8、儿保科主任组织科室人员编制各类科普文章和工作信息,开展健康教育课题研究。

9、健康教育档案管理要提高档次,除全部使用A4纸外,能用表格显示的资料尽可能简化文字,对会议、活动培训记录用固定的模式去体现。

10、评价总结 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进行过程评价,总结经验,使健教活动更上一个台阶。

儿科健康教育计划篇3

一、 入院宣教

患儿入院后,责任护士主动热情接待患儿,讲解病区环境、住院制度及主管医师和同病房患儿的情况。帮助患儿尽快熟悉环境,使患儿和家属对护士、医生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二、治疗期间的健康教育

1、心理支持 根据患儿的年龄、性格特征、认知能力及接受程度,为每一位患儿提供必需的疾病知识和心理支持,加强心理护理。

2、进行相关症状的健康教育 向患儿及家属讲解,使其明确病因、治疗措施,消除恐惧心理、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密切监测体温。教会患儿正确的咳嗽、咳痰方法。患儿胸痛明显时给予少量止痛剂,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给予雾化吸入。

3、指导患儿及家属配合留取标本,协助医生及早明确病因 指导常规标本(血、尿、便)的留取,对特殊标本(如痰)采集的配合。

4、治疗操作中的健康教育 因患儿对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等操作普遍存在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和患儿交流,给予鼓励,减轻其恐惧感。因患儿年龄小、好奇心重,应重点说明不能随意改变输液速度,以防发生意外,并加强病房巡视。

三、出院的健康宣教

针对患儿具体情况进行健康教育。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加强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湿润,禁止吸烟。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避免着凉。在上感流行季节,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加强锻炼、合理营养、适当休息。早期识别呼吸道感染的表现如发热、咳嗽、鼻翼煽动、吃奶呛咳及嗜睡等,及时就诊。

四、健康教育方式

1、口头教育 由责任护士对患者按入院、治疗期间、出院个阶段进行健康教育。包括病区环境、住院制度、各种检查、疾病转归、出院指导等。

2、进行示范性教育 护士向患儿和家属演示一些症状护理的操作,如物理降温、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等,应直观、易掌握,从而保证护理质量。

3、书面教育 制作一些图文并茂的书面资料,包括入院须知、疾病的基本知识、保健措施等,分发给每一位患儿。

五、讨论

1、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治疗因素 可以增进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和对医疗护理的依从性,促进疾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早日康复。

2、健康教育可密切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 通过健康教育给予患儿更多关心,对患儿独特的需求给予更多的关切;增加了患儿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使其感受到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和重要性,从而主动配合护理工作。

3、 拓宽护士知识面,提高护理质量 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不断提高,促使护士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素质,完善创新,充实自己,激发学习热情,提高业务水平及素质。工作中护士从被动的执行医嘱过渡到主动参与,提高了护理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儿科健康教育计划

全文共 1980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健康教育越来越关注人的整体的健康状态。儿童的健康教育作为人的健康教育的最为基本的组成部分,历来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儿科健康教育计划,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儿科健康教育计划篇1

为保证我院创建健康促进医院工作顺利进行,我科室就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特制定2015年度工作计划:

1、明确职责,儿保科定科主任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参与组建院级健康科普讲师团,开展辖区健康教育活动。

2、 落实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定期召开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一年至少两次),部署各阶段的工作,确保健康教育工作在持续性开展中得到提高。每月检查健康教育工作,检查结果进入科室绩效考核成绩。

3、在医院健康教育科的指导下开展各项工作,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对本科室职工作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

4、维护科室健康教育宣传阵地,从内容上和形式上满足不同人和人群的需求。门诊咨询台发放健康教育处方,作好各种健康咨询登记。每个门诊医师根据各个病人的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健康咨询并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手册等健康教育资料。

5、每位儿保工作人员要尽责帮助提供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保持儿保各室的环境整洁,通道畅通。

6、控烟的健康教育,参加全院控烟知识讲座,每月对科室进行一次考核,规范完善各项控烟的制度和措施。

7、儿保科承担对托幼机构保教体检及幼儿园体检工作,对体检单位的整体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8、儿保科主任组织科室人员编制各类科普文章和工作信息,开展健康教育课题研究。

9、健康教育档案管理要提高档次,除全部使用A4纸外,能用表格显示的资料尽可能简化文字,对会议、活动培训记录用固定的模式去体现。

10、评价总结 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进行过程评价,总结经验,使健教活动更上一个台阶。

关于儿科健康教育计划篇2

一、 入院宣教

患儿入院后,责任护士主动热情接待患儿,讲解病区环境、住院制度及主管医师和同病房患儿的情况。帮助患儿尽快熟悉环境,使患儿和家属对护士、医生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二、治疗期间的健康教育

1、心理支持 根据患儿的年龄、性格特征、认知能力及接受程度,为每一位患儿提供必需的疾病知识和心理支持,加强心理护理。

2、进行相关症状的健康教育 向患儿及家属讲解,使其明确病因、治疗措施,消除恐惧心理、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密切监测体温。教会患儿正确的咳嗽、咳痰方法。患儿胸痛明显时给予少量止痛剂,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给予雾化吸入。

3、指导患儿及家属配合留取标本,协助医生及早明确病因 指导常规标本(血、尿、便)的留取,对特殊标本(如痰)采集的配合。

4、治疗操作中的健康教育 因患儿对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等操作普遍存在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和患儿交流,给予鼓励,减轻其恐惧感。因患儿年龄小、好奇心重,应重点说明不能随意改变输液速度,以防发生意外,并加强病房巡视。

三、出院的健康宣教

针对患儿具体情况进行健康教育。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加强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湿润,禁止吸烟。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避免着凉。在上感流行季节,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加强锻炼、合理营养、适当休息。早期识别呼吸道感染的表现如发热、咳嗽、鼻翼煽动、吃奶呛咳及嗜睡等,及时就诊。

四、健康教育方式

1、口头教育 由责任护士对患者按入院、治疗期间、出院个阶段进行健康教育。包括病区环境、住院制度、各种检查、疾病转归、出院指导等。

2、进行示范性教育 护士向患儿和家属演示一些症状护理的操作,如物理降温、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等,应直观、易掌握,从而保证护理质量。

3、书面教育 制作一些图文并茂的书面资料,包括入院须知、疾病的基本知识、保健措施等,分发给每一位患儿。

五、讨论

1、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治疗因素 可以增进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和对医疗护理的依从性,促进疾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早日康复。

2、健康教育可密切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 通过健康教育给予患儿更多关心,对患儿独特的需求给予更多的关切;增加了患儿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使其感受到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和重要性,从而主动配合护理工作。

3、 拓宽护士知识面,提高护理质量 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不断提高,促使护士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素质,完善创新,充实自己,激发学习热情,提高业务水平及素质。工作中护士从被动的执行医嘱过渡到主动参与,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于儿科健康教育计划篇3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关心儿童的身心健康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新生儿免疫力差,为了提高新生儿成活率以及提高婴儿时期的保健水平,特举行此次儿童健康教育讲座。

时间:2014年6月2日

地点:村卫生所

参加人员:王鸣皋村居民

讲师:清河乡卫生院医务人员

内容:

1母乳喂养的好处

2.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

3.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4.新生儿脐带炎

5.新生儿鹅口疮

6.乙肝患者能否进行母乳喂养

展开阅读全文

六味地黄丸与“儿科圣手”钱乙的故事

全文共 1627 字

+ 加入清单

六味地黄丸是由熟地黄、茯苓、山茱萸、牡丹皮、山药、泽泻制成的中药。它不仅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衰老、抗疲劳、抗低温、抗缺氧、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改善肾脏的作用,而且具有促进新陈代谢、治疗儿童先天不足和发育迟缓的作用。经历代医学专家验证,六味地黄丸临床疗效显著,治疗患者众多,被誉为“养阴药之祖”。

面对如此强大的药物,我们不得不回到终点:六味地黄丸是如何发明的?事实上,发明这种药的人是中国古代的第一位医生钱乙,而六味地黄丸是在他的思想之间发明的。

儿科圣钱乙肖像(网络图)

钱乙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儿科医生。他出生在山东省云州(今山东省东平市)。在宋神宗元丰年间,钱乙在开封府京都行医。他因治愈了公主和王子易国公的顽疾而受到皇帝的赏识。他出名了,被叫到帝国医院成为一名帝国医生。

一天下午,住在汴梁市的王先生费了好大的劲才找到,诚恳地说:“钱医生,我的孩子病得很重。请到我家来看看。无论多少钱都行。”宫里心慈钱乙二话不说,就去了宫里。结果是,孩子们睡觉时闭着眼睛,手脚抽筋,身体冰冷。稍加思考后,钱乙坚定地说,“这是一个缓慢的惊喜。”事实上,以前没有缓慢痉挛这回事。钱乙在《小儿医学综合征用药指南》中写下后,医生将惊厥分为快速惊厥和缓慢惊厥。到目前为止,这种分类已经被使用。钱乙无愧于一代名医。他漫不经心的话为我国的医疗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找到病因后,钱乙开了一剂瓜蒌汤来治疗痉挛。穿上衣服后,孩子很快就可以闭着眼睛睡觉了,他的身体会开始暖和起来。钱乙离开后,王先生发现儿子没有大小便,于是主动找了附近的医生开了一剂八正散。服用后不久,孩子的身体又变凉了。王先生脸色不好,不得不再次来钱乙。在听完王先生的陈述后,钱乙并没有表现出任何责备,而是开了一种叫一黄散的药,并命令他早上吃四次。这一次钱乙没有立即离开,而是留在了政府。中午,孩子开始暖和起来,可以吃东西和拉东西了。当他周围的人都举手祝贺他时,王先生发现他的儿子一句话也没说。钱乙见此,耐心地说:“孩子拉肚子,肾虚。没有精神上的讲话。现在的关键是补肾。”补肾?在怀疑的目光中,经过一点考虑,钱乙开了一种叫“地黄丸”的药。转念一想,钱乙想起医圣张仲景收藏的滋阴养血金匮肾气丸,主要含有熟地黄、茯苓、山茱萸、牡丹皮、山药、泽泻、附子、肉桂八味药材。钱乙认为这个孩子阳足,肾阴不足。除去附子和肉桂的上火后,其余六味药分别负责苦、酸、甜、咸、辛、淡,最能治疗肾虚。

六味地黄丸的组成(网络图)

钱乙对选择这六种药物非常挑剔。古代医家都知道,社会高度重视三纲五常,强调“君、君、臣、父、子、子”,即界定各自的社会角色,避免随意“越位”。这个概念通常被引入到药丸制作中。因此,钱乙选择的六味药的比例是严格固定的,即熟地黄占1/3,山茱萸和山药各占1/6,茯苓、牡丹皮和泽泻各占1/8。在这种药丸的哮天领域,熟地黄是“皇帝”,其主要功能是补肾。其他五种药物永远无法替代它。这药是合成的。虽然尝起来很苦,但却有滋阴养血的神奇功效,“良药苦口”山茱萸是“左总理”。它是由山茱萸晒干和炒制成的。味道又红又酸。其主要功能是养心养肝,补元气。任志刚是“右总理”。主要用于补肺脾经。对孩子们来说,尿床和吃山药是非常有用的。这三种“君臣”药主要负责滋补,而其他三种“庶人”药主要用于泻火:肝火旺盛,牡丹皮药用于泻火。当脾脏被水浸湿时,茯苓就会消失。肾脏被水弄湿了。泽泻会去除它。一粒小药丸蕴含着防御(补充)和攻击(净化)的原则,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由于这六种药物对治疗肾虚非常有效,钱乙在书中暂称其主药地黄(即“鲜地黄”)。后来医生为了区别对待,把钱乙发明的这种药方叫做“六味地黄丸”。

王先生的孩子们吃了钱乙的六味配方奶粉后,他们能说半个月的话,半个月后,孩子们就活得好好的了。恐怕钱乙没有想到他随手拿出的这个药方已经使用了近一千年,并且为所有的妇女和儿童所知。

注:六味地黄丸虽有多种功效,但不宜随意服用。请遵照医生的指示。

展开阅读全文

首都医科大学儿科医生支招:如何挑选合格好奶粉?

全文共 755 字

+ 加入清单

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儿科系毕业,硕士学位

三甲医院儿科临床和儿童保健科工作十余年

高级健康管理师资格

二级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

儿科医生、儿童保健医生

专业特长:

儿童生长发育、婴幼儿喂养及营养、婴幼儿早期教养、正常儿童心理发展、儿童免疫规划、常见疾病的诊治

给家长支招:如何挑选奶粉

奶粉是婴幼儿必须的食物之一,那么好奶粉的标准是什么呢?爸爸妈妈要如何为孩子挑选好的奶粉呢?市场上优劣奶粉如何进行鉴别质量呢?

听声音:

罐装奶粉可以通过摇动罐体判断,奶粉中若有结块,有撞击声则证明奶粉已经变质,不能食用。

试手感:

袋装奶粉的鉴别方法则是用手去捏,好的奶粉质细,会发出“吱吱”的声音。用手捏奶粉时应是松散柔软。如果奶粉结了块,一捏就碎,是受了潮。若是结块较大而硬,捏不碎,说明已变质。塑料袋装的奶粉用手捏时,感觉柔软松散;玻璃罐装的奶粉,将罐慢慢倒置,轻微振摇时,罐底无粘着的奶粉。

辨颜色:

在购买产品后,可将部分奶粉倒在洁净的白纸上,将奶粉摊匀,观察产品的颗粒、颜色和产品中有无杂质。质量好的奶粉颗粒均匀,无结块,颜色呈均匀一致的乳黄色,杂质量少,如果色深或带有焦黄色为次品。奶粉中若颜色呈白色或面粉状,说明产品中可能掺入了淀粉类物质。

闻味道:

打开包装,好奶粉有牛奶特有的轻淡乳香味。假奶粉乳香味差甚至无奶的味道,或有特殊香味。如果有腥味、霉味、酸味,说明奶粉己变质。脂肪酸败味,这主要是奶粉加工时杀菌不彻底。脂肪氧化味,这主要是奶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氧化所致,陈腐气味和褐变,这是奶粉受潮所致。

冲调性:

试验用冷开水冲,真奶粉需经搅拌才能溶解成乳白色浑浊液;假奶粉不经搅拌即能自动溶解或发生沉淀。用热开水冲时,真奶粉形成悬漂物上浮,搅拌之初会粘住调羹;掺假奶粉溶解迅速。其实,所谓“速溶”奶粉,都是掺有辅助剂的,真正速溶纯奶粉是没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儿科专家称:小儿歪头看电视害人不浅,家长们不能再忽视了!

全文共 1628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很多家长让孩子陪着自己一起看电视。而孩子习惯于模仿家长躺着,歪头看电视。殊不知,这样的行为对孩子的视力影响很大。儿科专家称:小儿歪头看电视害人不浅,家长们不能再忽视了!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年轻的父母带着学龄前或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就诊,主诉孩子一看电视头就歪向一边,双眼同时向另一边斜着看电视,双眼视线是平行的。就此现象我们经过详细检查,发现大多数患儿存在看远间歇性外斜视现象。我们2008-04/2009-07对门诊工作中遇到的歪头看电视的患儿进行分析,收集40例患者,现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年龄4~12岁,男性占3/4,女性占1/4,病史0.5~4a,均存在看电视面部转向一侧,视线平行投向相反一侧,被父母提醒可立刻纠正,稍久又歪头现象。

1.2 方法 常规检查双眼前后节正常后检查视力、看近及看远眼位、头位、近随机点立体视(颜氏立体图)。

2 结果

视力:0.15~0.34例,0.5~0.612例,0.7~1.024例。眼位:33cm:均正位,5m以远:右眼正位,左眼-0°~-5°,32例,可控正位;正位:8例。代偿头位:20例面向右转,视线投向左侧;18例面左转,视线投向右侧。近随机点立体视:60秒弧:2例;80秒弧:4例;100秒弧:6例;200秒弧:28例。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歪头看电视的小患者大多数存在看远间歇性外斜视的特点,立体视功能已有逐渐破坏。

3 讨论

本组病例年龄小,病程短,近距离注视时,双眼运用较多辐辏功能及近反射,双眼保持正位;远距离注视时,从解剖上讲,双眼眶呈开散状,解剖眼位和生理休息眼位呈10°~20°的外斜和上转位,随着年龄的增长,强烈的辐辏功能逐渐减弱,而间歇性外斜视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因集合和分开功能之间平衡失调,集合功能不足以及融合功能低下引起,看近正位,看远(电视为中远距离)外斜,这与看远外斜视易暴露有关,也符合间歇性外斜视的发展规律。笔者认为这些患儿外斜病程短,一般发现数月即就诊,仍保持着良好的三级视功能,看电视或黑板时如果出现显斜,必将产生复视及混淆视而严重影响视觉效果,因而采用歪头的方式既保存了良好的视功能,又避免复视及混淆视,是为了达到双眼单视而用头位代替眼位,实则是儿童为保持视功能而采取的自然而然地选择。

许多家长述及:当孩子歪头斜眼看电视时,一叫头就正了,说明孩子在他人提醒下主动控制眼位,所以头位亦纠正。青少年及成人中歪头看电视现象甚少,可有两种解释,其一:随着年龄增长,部分患者间歇性外斜视好转,Rutistein观察了408例间歇性外斜视,所有病例未进行任何干预,观察时间4~23(平均10)a,平均20(1~63)岁_______,结果73例符合研究标准,首次检查时的平均远近斜视角分别为17.2△、17.6△,末次随访时的平均远近斜视角分别为13.7△、13.5△,远近斜视角的改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间歇性外斜视有自然好转的倾向。VonNoorden观察51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3~5a后外斜度增加者占75%,不变者占9%,另有16%斜度反而减少。

其二:部分患者非主导眼逐渐抑制,看远用主导眼,融合功能及立体视逐渐破坏,形成显斜,亦无头位。有些医生解释“歪头看电视”为习惯性的,是否与检查不专业不细致或头脑中缺乏相关知识有关。小部分患者无外斜,考虑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散光,视网膜发育不均衡或某些未知因素。

歪头看电视的患儿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应仔细检查,对间歇性外斜视不要漏诊,要对此现象给予合理的解释,并提出注意事项,如定期复诊,斜视度发展到手术标准时及时手术矫正等。

总结:视力只是视觉发展的很小的一部分。视觉发展不良的宝宝,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是会遇到很多的影响,比如不爱看书、看一会儿就头晕且累;不爱社交,不喜欢明亮的阳光等。希望家长们可以重视起来,不要再让宝宝歪头看电视了。关于儿童居家防触电的知识还在持续更新,请您一定锁定我们的相关栏目哦!

展开阅读全文

美国儿科学会称:2岁以下宝宝看电视有害!

全文共 1345 字

+ 加入清单

妈妈们都有感触,带宝宝确实不容易,实在感觉累时,一些妈妈会将宝宝放到电视前,这样小家伙会老实一会,但是不知不觉间,宝宝和这个“电视保姆”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分也分不开了。可美国儿科学会称:2岁以下宝宝看电视有害

电视对2岁以下儿童都有害

美国儿科学会本月发表研究结果:不管是作为背景播放还是作为教育工具,电视对两岁以下的儿童来说都有害。两岁以下的儿童并不理解电视里演的什么,电视机对他们来说只是个让人犯困的发光盒子。

现在,电视、DVD、电脑视频等已经充斥了我们身边的各个角落,平均12个月大的婴儿每天都要看一到两个小时的节目。像iPad这样的触屏显示器也成为婴儿玩具。晚上让宝宝看电视,或许能让宝宝快些入睡,但此后却可能引发睡眠障碍和睡眠不规律。美国儿科学会1999年开始的三个项目跟踪调查表明,看电视时间越长,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越晚。

同样,电视也有可能同儿童注意力问题有关联。“谁都不能一天24小时地给孩子读故事书或者陪他们做游戏,独自玩耍的时间对孩子来说很重要,他们会自己学着解决问题,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性地思考,自娱自乐。”

提到iPad等婴儿也能玩的互动电子产品,研究人员认为,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开始还不能下定论。“儿童软件或者节目出现的时候总是宣称"寓教于乐,开发智力",但有什么证据,还要用科学说话。”

有选择性地让孩子看电视

专家介绍,一岁半左右的宝宝正值视觉、听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发育期,因而格外喜欢五彩斑斓的颜色和声音。电视广告色彩鲜艳、画面精美、变化快,对视觉的冲击力强,可以说是有声有色,所以宝宝一般都爱看广告。

对于这种类型的小宝宝,看电视的时间最好控制在2-10分钟。建议妈妈们给宝宝养成睡觉前听故事的习惯,在充分享受温馨的亲子时光的同时,宝宝还学到了很多知识。还有更巧妙的方法,比如宝宝喜欢看《天线宝宝》,可以把相关内容的图画书拿来给他翻看,这样,宝宝看电视的次数就会明显减少;再有,妈妈可以买来一些小玩具小玩偶,把动画片里的故事活生生地演绎在宝宝面前,并不时加上一些新的内容,这样就能锻炼宝宝全部的感知力和表现力了。

而对于依赖型的孩子,往往在气质类型上有些安静和被动,内向而退缩,他们喜欢一个人安静地呆着,不喜欢活动性特别强烈的游戏。这样的孩子对自己想做的事情特别坚持,看电视让他们沉醉在内心丰富的世界里而不被打扰,可这样孩子就更孤独了。

这种情况下,妈妈可以多让孩子做些手工游戏和室外活动。父母别因无暇陪伴,就把孩子丢给电视。相反,可以让孩子来分担一些家务,比如帮妈妈剥豆子、一起准备晚餐、收拾玩具等,也可以和孩子玩一些身体活动游戏如藏猫猫等。

另外,可以有选择性地让孩子看电视,如小宝宝可以选择一些适合他年龄的儿童节目,像《天线宝宝》、《花园宝宝》等针对低龄幼儿的片子,没有“教育”的目的,而是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鲜艳的画面,可爱的造型,提供小孩许多视觉上的美感与知觉经验,从而达到对宝宝的“天性教育”。

综上,父母将孩子的活动尽量安排好,使孩子不必用电视来填补时间的空白。如起床、三餐、点心、就寝、午休、户外活动、室内活动、讲故事、搭积木时间以及和小朋友玩耍的时间等等,要有规律,要让孩子的生活充实起来。如果你想掌握更多儿童居家防触电这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的近期更新吧。

展开阅读全文

常见儿科疾病的敷脐疗法

全文共 903 字

+ 加入清单

敷脐是中医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肚脐在经络学说中属任脉的神阙穴,为人体元气之海。脐部皮肤又有薄且多皱的特点,最利于药物的吸收,故敷脐疗法具有疗效好、方法简单易行等特点,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常见儿科疾病的敷脐疗法。

新生儿脐炎:取云南白药适量。先用生理盐水或新洁尔灭等溶液将患儿脐部的分泌物清洗干净,然后将云南白药敷在患儿的肚脐部,并盖上一块无菌纱布,再用绷带将其包扎好。隔日换药一次。

小儿遗尿:取鲜葱白10段(两寸长)与硫磺12克捣烂成饼状,在小儿睡前将药饼敷在肚脐中,纱布覆盖固定,两日换药一次,可连用两周左右,遗尿可愈。

小儿盗汗:取五倍子适量,研细成末备用。每晚临睡前取适量药末用温水调成软面状,敷于患儿肚脐处,再盖上一块无菌纱布,并用胶布固定,于第二天清晨将药面饼除掉。每日换药一次,一般3~5天可见效。

小儿口疮:取细辛2.5克,将细辛研成细末,然后用适量的面粉及温开水将细辛末调成直径为3~4厘米、厚度为0.5厘米的面饼,并将此药饼敷在患儿的肚脐处。在药饼上面盖一层塑料薄膜,一块无菌纱布,再用胶布固定好。每日早晚各换药一次,3天为一疗程。多数患儿经过一个疗程后即可痊愈。

婴幼儿腹泻:取白胡椒两克,研成细末备用。先将患儿的肚脐(神阙穴)及长强穴(在尾骨尖下0.5寸处,相当于尾骨尖与肛门的中点)清洗干净,然后分别将白胡椒粉一克置于肚脐和长强穴上,再盖上一块无菌纱布,并用胶布固定好。每天换药一次,3天为一疗程。

小儿便秘:取生大黄适量,将生大黄烘干后研成细末备用。每次取生大黄粉末10克,用适量的白酒将其调成糊状,敷于患儿的肚脐上,再盖上一块无菌纱布,并用胶布固定好,然后用热水袋热敷肚脐处10分钟,每天换药一次,一般3~5天可见效。

小儿流涎症:取益智仁9克,车前子6克,甘草3克,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次用药时,将适量的药末用少许食醋调成稀糊状,敷于患儿的肚脐处,再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敷药期间可间断用热水袋热敷肚脐处。每天换药一次,一般3~5天即可见效。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常见儿科疾病的敷脐疗法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家庭儿科常用药,妈妈们借鉴一下吧!

全文共 884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生病,妈妈总是很心疼,而如果在家里备一个小药箱,妈妈就会放心很多,因为这样就可以随手找到相应的药物让孩子减轻症状,接下来小编就来为您介绍家庭儿科常用药,妈妈们借鉴一下吧!

日常保健:

*珠珀猴枣散:主治感冒、消化不良、受惊

*王氏保赤丸:主治轻微感冒、消化不良、舌苔厚

*小儿七星茶:清热、助消化、通便、定惊

感冒初起:

*喝葱白汤(葱白3-4段+2-3片生姜),可加点小儿专用蜂蜜。

*用姜末炒干,睡前包在脚心,可通鼻塞

*喝健儿清解液(如有腹泻就停喝)

*泰瑞宁牛磺酸颗粒

风热感冒或流行性感冒:

*小儿金丹片(中药)

*王氏保赤丸

*樋屋奇应丸

*小儿感冒解毒灵颗粒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速效感冒冲剂

*板蓝根

*库克

风寒感冒:

*保婴丹

*小儿感冒茶

*小柴胡

*清宣止咳颗粒

轻微感冒(打喷嚏流清涕):

*小儿宝泰康

*小儿金丹片

重症或病毒性感冒:

*鸿泰牌小儿感冒颗粒(中成药)

*双黄连口服液

*艾畅滴剂

感冒带咳嗽:

*七厘散

咳嗽:

*双黄连+川贝煮梨(喝水吃梨)适用于肺热咳嗽

*罗汉果泡开水(喝汁)

*小儿清肺口服液

*小儿化痰止咳颗粒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小儿咳喘宁糖浆(纯中药)适用于肺热咳嗽

*小儿羚贝止咳糖浆适用于肺热咳嗽

*克咳止咳糖浆适用于肺热咳嗽

*通宣理肺.适用于肺寒咳嗽

*清宣止咳颗粒适用于肺寒咳嗽

*肺力露针对干咳不止

*沐舒坦针对袪痰

发烧:

*小儿热速清(糖浆,中药)发热初期

*小儿退热宁(糖浆,中药)发热初期

*清开灵

*臣功再欣

*美林

*泰诺林滴剂

*鱼腥草(输液)高烧(39.c以上)

腹泻:

*妈咪爱(适合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或母乳性腹泻,生物制剂,调节肠胃,帮助消化吸收,还可用于治便秘)

*婴儿素(又名小儿健脾散,能调节肠胃,消食,止泻)

*醒脾养儿颗粒

*丽珠肠乐

*马齿苋煮水喝(偏方)

消化不良:

*一捻金胶囊

*四磨汤口服液

*金双歧

*合生元

*肠痛水或肥仔水

*儿康宁糖浆

*乳酸菌素片

*健胃消食片

*脾可欣

湿疹:

*郁美净*铍宝*艾洛松*俄罗纳英膏

这些就是家庭常用的儿童药物,也许您家里已经很全了,也许你家里缺少其中的几类,那么如果缺少就赶紧补齐吧。如果您对儿童误服药物后怎么办的常识感兴趣,就请到我们来查询搜索吧!

展开阅读全文

儿科知识:小朋友也要遗尿怎么治疗?

全文共 855 字

+ 加入清单

小盆友晚上不小心在被子上“画地图”啦,可这个“宏图伟业”常成为人生第一羞羞事儿,究竟尿床需要如何治疗?下面我们来学习儿科知识:小朋友也要遗尿怎么治疗?

●小儿遗尿症的治疗

一、行为疗法

1、设置日程表

从治疗第一天起,要求家长为患儿设置日程表,以便每天进行记录(可使用日历)。当尿床时,努力寻找可能导致尿床的因素,并记录在日程表上,如未按时睡眠,睡前过于兴奋,白天过于激动,傍晚液体摄入量太多等。当患儿无尿床时,便把一颗星画在日程表上,并予口头表扬或物质奖励。每周与医师会晤一次。

2、建立条件反射

从治疗开始起,要求家长每天在患儿夜晚经常发生尿床的时间前,提前半至1小时用闹钟将患儿及时唤醒,起床排尿,使唤醒患儿的铃声与膀胱充盈的刺激同时呈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条件反射建立,患儿就能够被膀胱充盈的刺激唤醒达到自行控制排尿的目的。此外,要鼓励患儿自己去而所小便,目的在于使患儿在比较清醒的情况下把尿排泄干净。

3、膀胱功能锻炼

督促患儿白天多饮水,尽量延长两次排尿的间隔时间,促使尿量增多,使膀胱容量逐渐增大,鼓励患儿在排尿中间,中断排尿,数1至10,然后再把尿排尽,以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二、药物治疗

服用氯丙咪嗪,每天睡前1小时服药1次,一船见效后持续服药3个月,然后逐渐减量,用同样的剂量每2天睡前服药一次,持续一个半月。再每3天服药一次,持续一个半月,以至停药,总疗程6个月。

采用小剂量氯丙咪嗪配合治疗。其作用机制是该药对膀胱具有抗胆碱能作用,使膀胱容量扩大,并可刺激大脑皮层,使患儿容易惊醒而起床排尿。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个别患儿在治疗开始时,可出现睡眠不安,胃口下降,容易兴奋的现象,一般未经处理约1—2周可自行消失。

如果患儿的遗尿现象一旦有所好转,千万不可中断训练,否则已经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会消失,以致前功尽弃。这也提示,在遗尿症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巩固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建议尿床孩子的父母,尽早咨询医生,减少尿床对孩子的影响。如果你想掌握更多儿童误服药物后怎么办的这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的近期更新吧。

展开阅读全文

患了龋齿是看一般儿科还是牙科呢

全文共 1486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龋齿是一种口腔疾病,儿童如果患龋齿的话就要去医院治疗,医生可以从根源上来治疗龋齿,包括用药治疗、补牙、饮食指导等多方面治疗,帮助儿童尽快将龋齿治疗好。那么患了龋齿是看一般儿科还是牙科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患了龋齿是看一般儿科还是牙科呢?

小朋友初次接触牙医时难免会有紧张及恐惧感,而且小朋友常说不清楚哪里蛀牙、哪里痛,有时可能只是嘴巴破皮或喉咙痛,也搞成牙痛,因此医师的详细检查和耐心是很重要的。妈妈们不是很确定儿童龋齿看牙科还是儿科好,其实,因为龋齿是一种口腔疾病,如果儿童患龋齿去牙科会从根源上来治疗龋齿,包括用药治疗、补牙、饮食指导等,帮助儿童尽早将龋齿治疗好。

一个专业的儿童(小儿)牙科医师具有耐心和技巧可以让儿童乖乖合作,因此建议选择医院或诊所的儿童牙科,或是有耐心的一般牙科也可以,1岁左右到儿童口腔专业门诊进行第一次检查,学龄前儿童在读幼儿园之前,妈妈也可以带儿童到专业的口腔科医院或者口腔门诊做定期复查,这样能尽早地预防和治疗乳牙龋齿,帮助儿童的牙齿健康正常发育。

龋齿治疗

因为宝宝喜欢吃甜食,如果不注意口腔清洁,例如早晚不刷牙等,为龋齿的发生创造了机会。龋齿治疗最好能够尽快进行,早发现早治疗能够预防龋齿对人口腔的进一步伤害。龋病治疗的目的在于将病变的过程进行及时终止,将原有牙齿固有形态和功能尽可能地恢复。龋齿治疗的原则是将已经龋坏的病变组织进行彻底的去除,最大程度地将牙体硬组织保存,即在防止龋病发展的基础上,去净龋坏组织,保留更多的牙齿组织。龋齿治疗方法主要有五种:药物治疗、龋坏组织磨除法、龋坏组织再矿化法、龋坏组织充填法、嵌体。

1、药物疗法:主要用于初期龋齿的治疗,适用于龋环比较浅,还没有形成龋洞的初期龋,常用的药物有氨硝酸银和氟化钠等。氨硝酸银等具有防腐杀菌的作用,常用于细菌引起的龋齿治疗。使用方法是:将氨硝酸银用棉球沾湿,将氨硝酸银棉球反复于涂擦龋坏病变组织1-2分钟,待用热气吹拂、吹干后再重复1次,再吹干,重复多次,这样能有效治疗龋齿,控制细菌的增殖。

其作用原理是:氨硝酸银棉球涂擦过的龋坏组织,一般使用丁香油或10%福尔马林棉球涂擦产生银黑色,并能形成蛋白银和还原银,沉积到牙本质小管内,堵塞牙本质小管,并导致牙本质小管内的细菌停止繁殖,最终达到阻止龋病发展。药物疗法常常与龋坏组织磨除法结合治疗,效果更好。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氨硝酸银可使牙齿染色,药物疗法仅适用于后牙治疗,不适于前牙治疗。

2、龋坏组织磨除法:治疗面积比药物疗法要广,主要是用于龋坏面积广泛,如整个咬合面龋坏以及牙釉质或牙本质层剥落,不能制成补牙洞形的牙齿治疗。重点磨除过锐的牙尖、牙边缘和表层龋坏组织,达到阻止龋坏继续发展的目的。

3、龋坏组织再矿化法:指的是通过人工配制钙、磷、氟化物的矿化液作用于牙齿,使牙齿病变区组织发生矿物化,也就是使矿化液中的钙、磷、氟化物渗透到牙齿病变区。这种能使病变区组织重新获得矿物质的过程,称为再矿化。龋坏组织再矿化方法适用于初期龋。具体方法是使用人工配制的矿化液含漱。临床上,使用再矿化方法治疗初期龋,可使白垩色缩小,或停止发展。再矿化疗法方法简单,效果好,没有痛苦而且安全。

4、龋坏组织充填法:这就是常提及的补牙。对已形成实质性缺损的牙齿,充填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且成效较好的方法,是治疗龋坏组织最常用的方法。主要利用补牙洞型将充填材料固定在牙齿上,恢复牙齿的缺损和功能,以保持牙齿外形,维护牙列的完整性。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患了龋齿是看一般儿科还是牙科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如何确定给儿童服用药物用量?看儿科医生怎么做!

全文共 860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生病,全家担心!如何让宝宝安全有效的用药,牵动着妈妈们最敏感的神经。那么作为儿童的家长应该如何确定给儿童服用药物用量?看儿科医生怎么做!

如何确定给儿童服用药物用量?看儿科医生怎么做!

一般来说,儿科医生是根据儿童的体重或者体表面积来确定药物用量的,成人用药药物说明书上的“儿童减半”或者类似“12岁以下儿童食用1/6”之类的计量方法是不准确的,因为相同年龄儿童的身高、体重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

最常见的小儿用药计量方法是按体重(Kg计算。小儿的体重可直接用体重计称量,也可按公式推算。2~12岁这个年龄段的小儿体重可用下列公式推算:体重(公斤=年龄×2+8。当进入青春期(女童12~13岁开始,男童13~14岁开始)后,受内分泌影响,孩子的体重增长速度加快,就不能再用此公式计算了,要直接称量。

知道了小儿的体重,乘上某药每公斤每天的药量,然后再分次服用即可。如一个5岁小儿因病需要服红霉素,其体重为5×2+8=18公斤;红霉素的药量为每公斤每天20~30毫克,则其每天口服红霉素的总量为20~30毫克×18公斤=360~540毫克,如分3次服用,则每次服150毫克左右就可以了。

这是一般常规药物的服用规律。但有的药物在体内代谢慢、排泄慢,每日只需服2次就行了,如联磺片;也有的药物根据病情或生物学规律只需每日服用1次,如激素类药物;还有的药物需每日分4次服用,此时就需要按医嘱使用了。

另外,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按成人剂量折合。公式为:小儿用药量为成人剂量×小儿体重数÷50。如红霉素成人每日服2克,那么10公斤的小儿每日服药量为=2×10÷50=0.4(克,即400毫克,然后将400毫克药物,分3次或4次服用就可以了。

第三种方法是按体表面积计算,适合于各年龄段的小儿。这是比较合理的计算方法,但这种方法计算复杂,多在医院使用,不宜在家庭使用。

当然,家里备的药只能用在宝宝病情较轻时,一旦病情变化或加重,一定要及时到医院看医生,以免延误病情。如果您对儿童误服药物后怎么办的常识感兴趣,就请到我们来查询搜索吧!

展开阅读全文

首都儿科研究所:如何选择和使用儿童防霾口罩?

全文共 2134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研究所专家分析,雾霾天气对儿童的伤害要大于成人。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雾霾影响,微粒灰尘都是病毒的载体;另一个是气温变化和早晚温差大,再加上遇上雾霾天,家长给孩子全副武装,并通过戴口罩减少雾霾对孩子的侵害。同时,专家提醒家长,选对口罩很重要,尽量为孩子选择带有滤片的口罩。

口罩不能只注重外观漂亮

由于儿童呼吸道相对来说发育不太成熟,雾霾中含有的污染物和有害有毒物质一旦被孩子吸进肺中,就会刺激他的呼吸道黏膜,引起呼吸道的各种疾病。同时,细菌病毒也会随着雾霾中的可吸入颗粒物进入到肺中,从而诱发相关疾病,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和过敏性疾病。

首都儿科研究所主治医师马建岭介绍,戴口罩是孩子预防雾霾最好的方式,但一定要选择大小合适、封闭较严的口罩,能严密包裹孩子的口鼻,避免出现缝隙。

同时,马建岭提醒家长,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卡通图案的漂亮口罩,一定要谨慎选择。漂亮的口罩往往含纤维量过高,含棉量很低,易起静电,会伤害面部皮肤。而且,有些看似漂亮的口罩使用的隔离纱布只有薄薄一层,或含有黑心棉,反而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并很难有效过滤空气中的病毒和灰尘。

目前认为最有效的可以防止pm2.5的口罩就是N95,口罩内的粒子浓度要比口罩外的粒子浓度低95%。还有医用外科口罩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材料可防止细菌、病毒等细小颗粒。而竹炭口罩能吸附灰尘和较大颗粒,但不能阻挡pm2.5细小颗粒。

孩子尽量用带滤片的

马建岭表示,尽量为孩子选用带滤片的口罩,既可起到阻隔pm2.5的功效,也不至于让孩子感到透不过气来。同时,口罩只能单面使用,戴过的口罩外层会积聚很多灰尘、细菌,里层阻拦着呼出的细菌、唾液,因此口罩两面不宜交替使用。

“并且,儿童戴口罩的时间也不宜过长。戴口罩正确的方法是,下面的两条带子系在脖后,上面的两条带子系在头上,切忌直接挂在孩子的耳朵上。同时,戴口罩时不能将鼻子露在口罩的外边,这会失去呼吸道屏障的作用。”马建岭介绍。

对于戴过的口罩,每天要清洗1次。洗涤时,先用开水烫5分钟,再用洗衣粉等轻轻搓洗,用清水漂净后挂到通风的地方晾干。活性炭过滤的口罩不能清洗,因为会破坏它的吸附作用。这种类型的口罩戴十多个小时后就要丢弃,不可重复使用,以免造成呼吸道疾病。

看了上面专家对儿童防霾口罩的一些建议,每位家长都想为保护自己孩子身体健康,希望能找到一款适合儿童佩戴的防霾口罩。认为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购买防霾产品时,首先要考虑一点:必须质量好!

下面是一款非常不错的儿童防霾产品:

据儿童研究所专家分析,雾霾天气对儿童的伤害要大于成人。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雾霾影响,微粒灰尘都是病毒的载体;另一个是气温变化和早晚温差大,再加上遇上雾霾天,家长给孩子全副武装,并通过戴口罩减少雾霾对孩子的侵害。同时,专家提醒家长,选对口罩很重要,尽量为孩子选择带有滤片的口罩。

口罩不能只注重外观漂亮

由于儿童呼吸道相对来说发育不太成熟,雾霾中含有的污染物和有害有毒物质一旦被孩子吸进肺中,就会刺激他的呼吸道黏膜,引起呼吸道的各种疾病。同时,细菌病毒也会随着雾霾中的可吸入颗粒物进入到肺中,从而诱发相关疾病,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和过敏性疾病。

首都儿科研究所主治医师马建岭介绍,戴口罩是孩子预防雾霾最好的方式,但一定要选择大小合适、封闭较严的口罩,能严密包裹孩子的口鼻,避免出现缝隙。

同时,马建岭提醒家长,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卡通图案的漂亮口罩,一定要谨慎选择。漂亮的口罩往往含纤维量过高,含棉量很低,易起静电,会伤害面部皮肤。而且,有些看似漂亮的口罩使用的隔离纱布只有薄薄一层,或含有黑心棉,反而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并很难有效过滤空气中的病毒和灰尘。

目前认为最有效的可以防止pm2.5的口罩就是N95,口罩内的粒子浓度要比口罩外的粒子浓度低95%。还有医用外科口罩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材料可防止细菌、病毒等细小颗粒。而竹炭口罩能吸附灰尘和较大颗粒,但不能阻挡pm2.5细小颗粒。

孩子尽量用带滤片的

马建岭表示,尽量为孩子选用带滤片的口罩,既可起到阻隔pm2.5的功效,也不至于让孩子感到透不过气来。同时,口罩只能单面使用,戴过的口罩外层会积聚很多灰尘、细菌,里层阻拦着呼出的细菌、唾液,因此口罩两面不宜交替使用。

“并且,儿童戴口罩的时间也不宜过长。戴口罩正确的方法是,下面的两条带子系在脖后,上面的两条带子系在头上,切忌直接挂在孩子的耳朵上。同时,戴口罩时不能将鼻子露在口罩的外边,这会失去呼吸道屏障的作用。”马建岭介绍。

对于戴过的口罩,每天要清洗1次。洗涤时,先用开水烫5分钟,再用洗衣粉等轻轻搓洗,用清水漂净后挂到通风的地方晾干。活性炭过滤的口罩不能清洗,因为会破坏它的吸附作用。这种类型的口罩戴十多个小时后就要丢弃,不可重复使用,以免造成呼吸道疾病。

看了上面专家对儿童防霾口罩的一些建议,每位家长都想为保护自己孩子身体健康,希望能找到一款适合儿童佩戴的防霾口罩。认为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购买防霾产品时,首先要考虑一点:必须质量好!

下面是一款非常不错的儿童防霾产品:

霾星人儿童防护专用

全球首款儿童鼻用空气净化器

北京多家国际幼儿园采购儿童专业防霾鼻罩。100%与面部贴合,99%过滤雾霾,彻底解决PM2.5侵害。

展开阅读全文

儿科医生解释宝宝吐奶原因

全文共 564 字

+ 加入清单

年幼的宝宝往往不知饥饱,一次吃奶太多或者太急,容易出现吐奶现象。儿科医生指出,宝宝吐奶也分轻重,这时妈妈们一定要注意了。而且宝宝吐奶原因也不完全相同,父母要认真对待。

儿科医生指出,如果宝宝表现为奶水从口角自然流出,量不多,可能会伴有轻咳,这样的情形属于轻型吐奶。对此妈妈不必太担心,只要每次给宝宝喂奶不要喂得过饱,喂完后立即把宝宝立着抱起、轻拍背部,让宝宝打几个饱嗝,把胃内空气排出,或者把床头抬高30°,让宝宝躺在斜面上就好了。

如果宝宝吐奶时有张口伸脖、痛苦难受的表情,并伴随有呛、吐等动作,就属于比较严重的吐奶了。这种情况下食物很容易呛入呼吸道或引发吸入性肺炎,严重时会导致婴儿窒息,此时应及时治疗。

宝宝到底为什么会吐奶呢?医生指出,一般婴儿吐奶是生理性原因导致的。婴儿的胃不像大人一样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容量比较小,而食管、胃肠的蠕动力较差,易造成食物淤积。加之婴儿的胃上口即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差,而下口即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使婴儿的胃出口紧而入口松,所以当胃内食物稍多时,就容易冲开贲门,倒流回食管,从而吐出来。同时,不恰当的喂奶方式也容易导致婴儿吐奶,如喂奶次数过多;喂奶量过大;乳母乳头过小、凹陷,或用奶瓶喂奶时奶没有充满奶头,导致婴儿吸入过多空气;喂奶后让婴儿平卧,或者过多、过早地翻动婴儿,都容易引起婴儿吐奶。

展开阅读全文

看中医儿科该准备啥

全文共 1235 字

+ 加入清单

中医儿科准备

在中医儿科,通常将“望诊”列为“四诊”之首,因为儿科是“哑科”,就诊时一般由家长代述孩子的情况,因此患儿家长带孩子就诊前,应该做一些必要的准备。

“望诊”包括观察神态以及面部和全身的颜色,察看目、舌、口、鼻、耳等,还要看看指纹颜色变化,作为辅助诊断的依据。要使“望诊”准确,家长应在就诊前安抚病儿,缓解病儿的紧张心理,力求使孩子在平静状态下就诊。此外,就诊前不要给孩子化妆、染指甲等,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病情的检查。

在病儿就诊前,家长不要给孩子吃过热、过冷和有颜色的食物。过热过冷饮食会使舌头受刺激而产生色泽深浅的变化,有颜色的食物,如橘子、橘汁、可乐、杨梅、巧克力等,会使舌苔颜色发生变化。舌苔的薄厚对医生诊断的帮助也很大,就诊前不要把孩子的舌苔刮掉。

小儿许多疾病都会发疹。家长在孩子就诊前,需先看看孩子周身有无出疹现象,疹子是在什么部位。来医院前最好给孩子穿易解、好脱的衣裤,便于医生检查。

在中医儿科,通常将“望诊”列为“四诊”之首,因为儿科是“哑科”,就诊时一般由家长代述孩子的情况,因此患儿家长带孩子就诊前,应该做一些必要的准备。

孩子大小便的变化对疾病诊断有一定作用,尤其是腹泻的病孩,看病时家长要带一份新鲜的大便,以便于化验。若发现尿有不正常时,就需带一瓶清晨第一次尿的尿样,来医院化验检查,一般是1个小时以内的大、小便为宜。

“闻诊”即通过听声音、闻味儿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听声音,包括小儿咳嗽、啼哭、语言之声,家长带小儿就诊时,须安抚好孩子,避免哭叫。家长还应配合医生,主动介绍孩子口中、呕吐物、大小便的气味等,以供医生参考。

当医生“问诊”时,家长应向医生反映的情况包括:孩子的年龄(周岁)和体重,这对合理用药有帮助;孩子的畏寒、发烧情况,包括体温高低、发烧时间长短,是手足心热、额头热还是哺乳时口热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8.5℃,最好先给孩子服退烧药后再带孩子到医院,以防路途中体温过高出现惊厥的情况;病儿出汗的情况,包括白天出汗还是夜间出汗,出汗后退不退烧,有无头痛、头晕、肢体痛;大小便情况,包括孩子大小便的次数、形态、颜色等;饮食情况,包括食欲状况、饮水情况、有无特殊嗜好等;睡眠情况,包括安静、多梦、惊叫、哭闹等;生产史,即是否足月、顺产、难产及出生情况;喂养史,包括喂养方式和辅食添加情况;生长发育史,包括体格、智力发育及学习情况等;另外,遗传史在儿科也很重要,如果孩子的某些症状在上一代或上两代的亲属中也有,应及时告诉医生。

“切诊”包括脉诊、按诊。小儿脉搏次数常因哺乳、啼哭、活动而增快,所以,家长带小孩看病时,最好能让孩子安静10分钟左右再请医生检查。3岁以下小儿进行检查时,中医一般不切脉,而是看双侧食指指纹色泽的变化,所以家长带孩子看中医时,要把孩子的手洗干净,候诊时也不要让孩子乱摸,以便医生在看指纹时容易看清楚。

还要提醒家长的是,就诊前要带好以往就诊的病历、做过的化验检查单、服用药物的记录以及中药处方等。

展开阅读全文

儿科医生短缺的原因

全文共 1594 字

+ 加入清单

儿科医生短缺的根本原因何在?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儿科医生短缺的原因吧!

儿科医生短缺的根本性解决办法

(一)医师收入与诊疗收费脱钩

取消诊疗收费与医生的劳务成果挂钩的政策,医院放弃其逐利动机,让医疗服务回归诊疗服务的属性。具体说,一是国家加大医疗投入,让医疗机构按照规划平稳发展,医务人员的收入不因专业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距。二是适当提高医疗收费。当前我国的医疗收费水平总体上是比较低的,适当提高收费,加大医保支付,可以有效调整医保的作用和医务人员收入,缓解看病难的问题。

(二)我国目前临床学科分类不甚合理

我国医疗执业资格分类和分专业的情况不太合理,不适合当前中国国情。中医是否能够开西药、做手术;西医是否能够开中药?外科医师是否可以给患者开一般的内科疾病治疗用药,内科医师是否可以给患者做清创缝合?内科医师、外科医师是否可以从事院前急救工作?

儿科是以患者年龄来划分的,并不是以病种来划分的。从这个角度看,儿科应当包含其他所有临床学科。但是现在儿科显然难以做到,很多三甲医院的儿科充其量也只是小儿全科,很多患者尤其是疑难杂症患儿,需要到其他综合性医院或者专科医院就医,比如遗传性疾病、血液病、肿瘤等,成人科室是否可以接诊呢?

这些问题单纯从医疗执业资格分类和分专业的情况看,应当是禁止的。但是,临床工作不是非此即彼的,患者往往患有多种疾病,怎么满足患者疾病诊疗需要呢?事实上一名经过正规培训的合格的医师,可以从事一般的医疗工作。医疗执业资格的分专业,首先应当是对医疗活动做两分法划分:一般医疗活动和专科医疗活动,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前面提到的那些问题。然而国家立法机关、卫生行政部门一直回避这个问题,至今无解。

(三)加强对医务人员执业环境的法制保障

目前的医疗环境很差,医患矛盾较多,医师常常面临被病患家属暴力袭击、伤害的风险,而法制保障的措施和力度都不够。儿科是哑巴科室,患者没有主诉,需要医生运用相关的医学知识和经验进行判断,容易形成误诊、漏诊。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家长的不满与暴力,二是诉讼中以结果来衡量医疗过失。具体解决办法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一是应当加大立法,对医疗纠纷的处理、医疗侵权诉讼有明确的说法,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刀切地适用《侵权责任法》。医疗侵权多种多样,如何认定医疗过错,如何追究有过错医疗机构的赔偿责任,应当进一步细化。二是加大公安机关及其他行政部门的执法力度。三是在医疗过错的鉴定方面,应当有统一的模式,回归同行评议的正轨。四是最高司法机关应当加强调研,对医疗侵权审判有清晰的指导。五是构建多种预防与化解医疗纠纷的机制,多部门、多渠道、多机制共同发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使医疗执业环境回归正常。

儿科医生短缺的原因

关于当前儿科医师短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说,直接的影响因素就是儿科医师收入低、业务忙、风险高。但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层面的问题。

长期以来,国家对医疗行业投入不足,医疗行业实行“以药养医”、“以药补医”的政策。医院要生存就得多卖药,医院管理者就想方设法促使医师卖药,卖药的业绩与医务人员收入挂钩。在这样的背景下,儿科的短板就显露出来了:儿科患者多为自费,药品消耗有限,治疗花费不多,卖药“业绩”不好,收入待遇不高。在很多医院,儿科都是赔钱的科室,如果不是医院评审的硬性要求,许多综合性医院基本上都想关掉儿科。在医院评审的压力之下,儿科不能撤,但是没有哪家医院希望它做大,越大越赔钱。逐渐地,儿科在萎缩,儿科医师在分流……

另一方面,儿科患者属于“哑巴”病人,无论是发病,还是诊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患者都不会主动诉说。对儿科患者的诊治,需要医务人员细心观察,但有些病症没有任何可观察的端倪,难免出现漏诊、误诊;儿科患者小胳膊小腿小血管,手艺再高的护士也难以“一针见血”。于是愤怒的家长对医务人员拳脚相加。更为糟糕的是,出现误诊、漏诊之后发生索赔诉讼,在医疗过错“结果论”的思维影响之下,医院往往会以赔偿而收场。

展开阅读全文

儿科医生荒的原因

全文共 208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儿科医生缺了20万!儿科医生荒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那么,儿科医生荒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儿科医生荒的原因吧!

儿科医生荒的原因

1、突如其来的放开全面二孩政策,让儿科医生变得更为紧缺;现在女医生占比在逐年上升,这里面有些已怀上二孩,孕期、哺乳期不能做夜班;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实行的是24小时全程无陪护护理,2个小时喂一次奶、3个小时换一次尿布、1-2个小时记录一次宝宝的生命体征,比宝宝们的父母照顾的还要细心。

随着全面二孩的放开,越来越多的早产儿、先天性缺陷儿即将出生,这也意味着NICU的医护人员的工作会更繁重。最近两个多月,浙大儿院的NICU的床位已由原来的40余张增至60余张。

2、分级诊疗制度还未完全到位,儿科工作强度大,要求医生的身体素质要跟上;

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为例,为了照顾因为早产、低体重、先天性疾病等原因住院的宝宝,NICU的30余位医护人员必须留在杭州过年,陪宝宝们迎接人生中的第一个新年。

3、儿童病情变化非常快,问诊要格外的仔细,且儿童配合程度不高,同样的诊疗、检查、护理工作,单位时间能接待的小患者数要比成人少很多;

4、本科阶段医学生学习的是临床医学专业,攻读研究生时才会细分为儿科等专业(除某些医学院校如重庆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等在本科保留了儿科方向)。毕业生就业模式改变后,儿科报考率也相对较低,而培养一名能独当一面的儿科医生,需要至少10年时间;

5、儿科医生的收入也要比其他科室的低。儿童看病大多以呼吸道疾病为主,而且用药用量也都要有所控制。

“医院收入中财政拨款占比不到10%,医院收入低意味着医生收入低。”在杜立中教授看来,提高儿科医生的劳务收入,提高儿科医生的职业尊严,是目前能快速缓解儿科医生紧缺的最有效手段。

6.首先,“恢复儿科招生”之类的想法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甚至要问意义何在?如果市场是完善的,或者“定向分配”的,那么儿科从本科就开始专业化的定向培养可能也是一个办法。但是,有两点需要我们研究。一是为什么17年前(1999年)某些院校停止儿科本科招生,是行政的问题还是市场的问题?二是没有定向培养的1998年及之前,有没有出现儿科医生如此短缺?

市场经济的美国也没有从本科就定向培养,但他们的千人儿科医生数却是1.6。本科教育更加侧重于“博学”,即通识教育,研究生教育才是专注于专业化教育。原本的儿科本科专业被并进临床医学专业,到研究生阶段才细分出儿科专业,符合由通识教育到专业化教育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也符合医学教育由系统到专科的培养。而且,其它被并进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科以及临床医学下的许多学科并没有出现儿科这样的艰难处境,如外科、眼科、皮肤科等。因此,停止本科教育是当前儿科医生短缺的缘由确实值得商榷。

广州“订单式”定向培养儿科医生也许是一个解决儿科医生“适销对路”的办法,与美国儿科医生的培养异曲同工。美国的医生是在读完“全科”之后,从住院医生时开始选择专科与定向。只要经过了儿科医生住院医训练计划,出来的就是儿科医生。至于儿科里的专科如儿科放射、儿科麻醉、儿科普外等,则在做专科培训的前、中、后加入更多儿科轮转。如儿科神经内科,一般在至少两年、大多三年儿科全科之后,再进行两年儿科神经专科fellow训练。由此可见,儿科医生的成熟培训与经验积累更为重要。像“儿科不足内科上”,不仅仅是法律问题,还是专业技术问题。

7.“恢复儿科招生”、“内科转儿科”是一个一厢情愿的问题。目前,我们医生的教育培养与就业完全是市场行为,政府完全没有“指派”能力。因而,报与不报儿科专业、转与不转儿科专业,涉及的因素很多,其中就包括业内对儿科专业的认识。在儿科医生“纷纷”逃离的现在,谁还有“舍我其谁”的大无畏精神呢?再说“订单式培养”之下,由谁出钱,培养出来又如何使用,如何稳定队伍?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邻省一位主管医政的领导曾对我说:“廖厅,我不再送医生到广州进修了……”“为什么?”“因为送来培训的都是优秀医生,可大部分如同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停招儿科本科专业的这17年有新医改的7年,并且新医改中也有“加强儿科等专业人才培养”的说辞,但实际上,在医疗市场无序的状态下,公立医院无法实现公益性,也只能是目前这种状态了!

8.要考虑儿科医生的出路问题。出路,无非就是待遇与就业环境。待遇,与我们公立医院的分配制度和医保的支付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公立医院的分配制度完全处于“分产到户,自食其力”的状态。儿科病的特点之一就是起病急、病程短,更多的是靠医生的判断能力,但这种“看不见”的价值往往不被人们认可。因此,儿科医生的价值与其他医生的价值一样基本被“抹杀”,加上儿科医生依靠检查、药品“维生”不如其他专业,“创收”能力差,待遇更是雪上加霜。这种情况越到基层越明显,也造成了儿科医生大多数只能在专科医院或大医院谋生,基层儿科医疗服务能力不足。可即使在专科医院或大医院,他们也只能是通过“薄利多销”来维持“体面”的收入。正是由于不完善的“市场”、医疗资源的配置无力、过度的集中等,造成了当前儿科医生荒的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儿科医生流失的原因

全文共 1622 字

+ 加入清单

儿科医生流失是件大事,儿科医生流失的原因是什么?儿科医生流失的根本性解决办法是什么?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儿科医生流失的原因吧!

儿科医生流失的根本性解决办法

(一)医师收入与诊疗收费脱钩

取消诊疗收费与医生的劳务成果挂钩的政策,医院放弃其逐利动机,让医疗服务回归诊疗服务的属性。具体说,一是国家加大医疗投入,让医疗机构按照规划平稳发展,医务人员的收入不因专业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距。二是适当提高医疗收费。当前我国的医疗收费水平总体上是比较低的,适当提高收费,加大医保支付,可以有效调整医保的作用和医务人员收入,缓解看病难的问题。

(二)我国目前临床学科分类不甚合理

我国医疗执业资格分类和分专业的情况不太合理,不适合当前中国国情。中医是否能够开西药、做手术;西医是否能够开中药?外科医师是否可以给患者开一般的内科疾病治疗用药,内科医师是否可以给患者做清创缝合?内科医师、外科医师是否可以从事院前急救工作?

儿科是以患者年龄来划分的,并不是以病种来划分的。从这个角度看,儿科应当包含其他所有临床学科。但是现在儿科显然难以做到,很多三甲医院的儿科充其量也只是小儿全科,很多患者尤其是疑难杂症患儿,需要到其他综合性医院或者专科医院就医,比如遗传性疾病、血液病、肿瘤等,成人科室是否可以接诊呢?

这些问题单纯从医疗执业资格分类和分专业的情况看,应当是禁止的。但是,临床工作不是非此即彼的,患者往往患有多种疾病,怎么满足患者疾病诊疗需要呢?事实上一名经过正规培训的合格的医师,可以从事一般的医疗工作。医疗执业资格的分专业,首先应当是对医疗活动做两分法划分:一般医疗活动和专科医疗活动,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前面提到的那些问题。然而国家立法机关、卫生行政部门一直回避这个问题,至今无解。

(三)加强对医务人员执业环境的法制保障

目前的医疗环境很差,医患矛盾较多,医师常常面临被病患家属暴力袭击、伤害的风险,而法制保障的措施和力度都不够。儿科是哑巴科室,患者没有主诉,需要医生运用相关的医学知识和经验进行判断,容易形成误诊、漏诊。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家长的不满与暴力,二是诉讼中以结果来衡量医疗过失。具体解决办法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一是应当加大立法,对医疗纠纷的处理、医疗侵权诉讼有明确的说法,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刀切地适用《侵权责任法》。医疗侵权多种多样,如何认定医疗过错,如何追究有过错医疗机构的赔偿责任,应当进一步细化。二是加大公安机关及其他行政部门的执法力度。三是在医疗过错的鉴定方面,应当有统一的模式,回归同行评议的正轨。四是最高司法机关应当加强调研,对医疗侵权审判有清晰的指导。五是构建多种预防与化解医疗纠纷的机制,多部门、多渠道、多机制共同发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使医疗执业环境回归正常。

儿科医生流失的原因

关于当前儿科医师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说,直接的影响因素就是儿科医师收入低、业务忙、风险高。但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层面的问题。

长期以来,国家对医疗行业投入不足,医疗行业实行“以药养医”、“以药补医”的政策。医院要生存就得多卖药,医院管理者就想方设法促使医师卖药,卖药的业绩与医务人员收入挂钩。在这样的背景下,儿科的短板就显露出来了:儿科患者多为自费,药品消耗有限,治疗花费不多,卖药“业绩”不好,收入待遇不高。在很多医院,儿科都是赔钱的科室,如果不是医院评审的硬性要求,许多综合性医院基本上都想关掉儿科。在医院评审的压力之下,儿科不能撤,但是没有哪家医院希望它做大,越大越赔钱。逐渐地,儿科在萎缩,儿科医师在分流……

另一方面,儿科患者属于“哑巴”病人,无论是发病,还是诊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患者都不会主动诉说。对儿科患者的诊治,需要医务人员细心观察,但有些病症没有任何可观察的端倪,难免出现漏诊、误诊;儿科患者小胳膊小腿小血管,手艺再高的护士也难以“一针见血”。于是愤怒的家长对医务人员拳脚相加。更为糟糕的是,出现误诊、漏诊之后发生索赔诉讼,在医疗过错“结果论”的思维影响之下,医院往往会以赔偿而收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