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张廷玉是三朝宰相汇编20篇

浏览

2350

文章

68

篇1:唐朝的官员真不好当啊,话说晚上不允许宰相加班?

全文共 722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唐朝宰相其实大家也知道的真的是舒服啊,毕竟是盛世,其实这也看不出舒服不舒服,话说啊在唐朝官员是不用加班的,说的就是宰相,宰相到了晚上允许加班的,哈哈,这个就显得十分有趣了,那么具体情况是啥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

仇士良是唐朝一个大宦官,玩弄朝政20年,先后诛杀了4名宰相,权倾一时。公元840年,仇士良拥立唐武宗,随后在公元841年唆使武宗诛杀2个观察使,这个消息被当时的宰相李德裕获悉,他马上展开营救。

当时,李德裕正好休假在家,知道消息后连夜赶写奏状草稿,第二天早上到政事堂等待其他3位宰相退朝,接着一起交换意见,取得共识后李德裕将昨晚写的草稿稍加修改并誊写清楚,他们逐一具名,派人送给武宗,请求召见。

据史料记载,武宗刚毅果断、喜怒不形于色。尽管他不满仇士良擅权,但当时仇党势大,急切不能剪除,而且自己刚刚继位,诸事未定,只能暂时屈从仇士良。所以在李德裕等人的奏状呈上来后,武宗未作反应,直到午时,李德裕4人加上枢密使再次联名上第二道奏状,强烈要求召见,甚至声称“德裕等至深夜不敢离中书”。

最后,申时(大概下午3-5点)的时候,武宗终于在延英殿召见了李德裕等人,经过一番劝说,武宗收回成命。

这个历史片段里面有一些非常值得玩味的信息:

第一,按照唐朝规定,官员上朝都需要提前报备,以便安排朝班的次序,所以休假期间的官员不能贸然参加朝会,要不然李德裕尽可以在朝会上或者散朝后,立即邀约其他宰相缠住武宗处理这起事件;

第二,皇宫一般都会在申时关门,到点还有官员没离开的,皇宫卫士会进行驱离,这也是保证皇宫安全的重要步骤。换句话说,京官晚上不允许加班。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在李德裕等人表明“至深夜不敢离中书”后,武宗才做出了让步,同意召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宰相在议政时要皇帝闭嘴后被杀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宰相居然要求皇帝闭嘴

这个故事发生在后汉,那时候的皇帝是刘承祐,而那时候的宰相则是杨邠,故事是这样的,那时候的先帝去世,在去世之前便是让杨邠还有两位大臣一同辅佐新帝,也就是后来的刘承祐。

这三位大臣都是有着自己的缺点,有的是阴险狡诈,有的是恃才傲物,那时候,有一次,他们在朝中议事,谈论到关于如何对待百姓,皇帝刘承祐听到之后,发表了一下观点,说是表示赞同,不能让百姓有怨言。

没想到,这时候的杨邠说了一句,皇帝你不要说话,也不要插手这样的事务,我们大臣就完全可以解决,这相当于是变相的让皇帝闭嘴,于是那时候的刘承祐就怀恨在心,再加上后来杨邠做的一些事情让刘承祐忍无可忍,最终便是将这三人给全杀了。

在之后,刘承祐因为亲信了小人,所以引起了国中一些将领的反叛,之后也是无力回天,后汉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朱元璋任命刘伯温为宰相,为什么刘伯温一直拒绝?

全文共 1633 字

+ 加入清单

宰相,在古代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果为官者能够做到这个份上,就真的是光宗耀祖了。可以说,这是很多人想要,求都求不来的,但是明朝时期,当朱元璋有意让刘伯温做宰相的时候,刘伯温却一直推辞拒绝,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刘伯温真的没有能力,还是他自己淡泊名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真实的原因。

朱元璋不是没任命刘伯温当宰相,他是有过这样的想法的,而且还两次亲口给刘伯温说过。可为什么最后刘伯温没有当成宰相呢?

《明史·刘基传》上写得很清楚。第一次,刚建国不久,朱元璋就说:“……吾行相君矣。”就是说,我想改任你为宰相。后来,等到李善长被罢相时,朱元璋又对刘伯温说:“吾之相,诚无逾先生。”就是说,我的宰相,除了你,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了。既然朱元璋两次让刘伯温当宰相,为什么刘伯温都不答应呢?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朱元璋让刘伯温当宰相的背景。

1.第一次任命

第一次,朱元璋对刘伯温说,左丞相李善长做事让朱元璋不满意,给刘伯温发牢骚,想废了李善长。刘伯温说,李善长还是可以的,功高望重,而且善于调和诸将诸大臣矛盾。朱元璋说,你这个人了不起,李善长经常说你的坏话,你却还说他的好话。我要用你代替他当丞相(“吾行相君矣”)。

刘伯温赶紧推辞,说我的才能小,小才不能大用啊。

2.第二次任命

第二次,朱元璋把李善长罢免了(后来又把他给杀了),然后征求刘伯温的意见,谁适合当丞相。朱元璋问杨宪行吗?刘伯温说,不行,杨宪这个人,有丞相的才能,没有丞相的气量。朱元璋又问汪广洋行吗?刘伯温说,不行,他的气量比杨宪还狭窄。朱元璋再问胡惟庸行吗?刘伯温说,不行,当丞相如同驾车,胡惟庸当丞相,要把车开翻。朱元璋说,那就只有你合适了,你来当丞相吧。

这时刘伯温再一次推辞,说我也不行啊,我的性格比较急躁,又嫉恶如仇,得罪了不少人,不适合。

大家可以看看,朱元璋虽然说两次要任命刘伯温为宰相,都是在一种很特殊情况下说的话。比如第一次,刘伯温刚劝朱元璋不要废黜李善长,如果朱元璋说我想换给你,刘伯温马上就答应的话,这成什么事啊?再说第二次,朱元璋说了一通人。刘伯温呢,老老实实指出这些人的缺点(这些人确实有这些毛病,后来这些人都因为这些矛盾被杀头被处分),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才说想任命刘伯温为宰相。刘伯温要是答应了,那不是相当于说别人都不行,只有我一个人行吗?

由此可见,朱元璋虽然两次要任命刘伯温为宰相,但都不是直截了当对他说要任命。他对刘伯温说的话,更像是下的一个套。刘伯温除了推辞,他不可能有别的回答。

3.刘伯温不当宰相的原因

有些人可能会说,刘伯温为什么不厚着脸皮,把这件事应承下来呢?归纳起来,我觉得主要有这几个原因。

其一,朱元璋并不信任刘伯温。从朱元璋两次任命刘伯温的过程,其实我们已经很清楚,朱元璋并不信任刘伯温。朱元璋要信任刘伯温,绝对不会那样对他说话。既然朱元璋不信任刘伯温,刘伯温也不可能把这个宰相当好。其二,当朱元璋的宰相是个危险的职业。从草莽起家的朱元璋,一直不怎么自信,对身边的大臣不信任,总是觉得这些大臣要造他的反。所以,当他的宰相,没有一个有好下场。当朱元璋把宰相都杀光后,他甚至废除了宰相职位。刘伯温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不愿意自讨苦吃。

其三,刘伯温的性格不适合当宰相。刘伯温虽然一生谋略,被朱元璋以及很多人认为是张良、诸葛亮一类的人物。但是他只是谋略上和他们相似,在性格上则截然相反。刘伯温太正义,性烈如火,不能包容人,这确实是他自身存在的问题。刘伯温对自己有很清醒的认识。

由此可见,就算朱元璋正儿八经让他当宰相,他也是不会答应的。

后来,刘伯温很快退隐。但是,就算是退隐了,他也没有逃过朱元璋的怀疑。有一次他生病,朱元璋让胡惟庸找医生给他治病。他吃了胡惟庸的医生给的药后,感觉自己被下了毒。后来他把这件事告诉了朱元璋,但是朱元璋只轻描淡写安慰了他几句。从这里可以看出,朱元璋其实很可能也是巴不得刘伯温死的。如果他真的当了朱元璋的宰相,可能会死得更早,死得更惨。

(参考资料:《明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胡惟庸,他死的冤不冤?

全文共 1738 字

+ 加入清单

宰相”这一职位由来已久,历史上有过很多的宰相,而最后一位宰相,就是在洪武四大案当中被杀掉的胡惟庸,而胡惟庸一案,牵连的人数众多,达到了三万多人,而且在胡惟庸死后,朱元璋就完全取消了宰相制度,所以胡惟庸也就成了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自此之后再也没有了。不过,胡惟庸案当中,胡惟庸究竟死的冤不冤?胡惟庸案究竟应该如何来看待呢?1.胡惟庸案的起因

胡惟庸案件,是“洪武四大案”中的第一大案,也是朱元璋开启诛杀功臣先河的案件。可以说,正是因为有胡惟庸谋反这件事,才使得朱元璋对功臣们极度不相信,从而开启了残杀模式。

那么,朱元璋杀胡惟庸,究竟过不过分呢?胡惟庸被朱元璋杀,冤不冤枉呢?

胡惟庸之所以被朱元璋抓起来,缘于一起“云奇事件”。

当时胡惟庸告诉朱元璋,他家旧宅井里,涌出了醴泉,让朱元璋去看。朱元璋在前去的过程中,半道上突然冲出一个叫云奇的太监。云奇拉住朱元璋的马,死活不让朱元璋走。随行的卫士大怒,把云奇打得半死。但就算打得半死,云奇也不让朱元璋走。最后,朱元璋才搞清楚,原来云奇是想对朱元璋说,胡惟庸要造反。

于是朱元璋登上城头,果然看见胡惟庸家老宅里的墙修了夹墙。夹墙中间,都是一些全副武装的甲士。

由此,胡惟庸造反的证据也就坐实了,朱元璋把胡惟庸抓起来,开始审理。这个案子,加上后来多年后,他又对胡惟庸案件进行追加审理,前后杀掉了三万多人。2.事件中的一些漏洞

那么,“云奇事件”是不是真实的呢?

其实,就这件事而言,其中是有很多漏洞的。哪些漏洞呢?

其一,胡惟庸会不会让朱元璋去看醴泉?

“醴泉”是什么?是一个带有酒味的泉水,或者是带有甜味的泉水,也叫做甘泉。醴泉的出现,是一种异兆,尤其是一个人的老家、老宅、祖坟这样一些地方出现这样的异兆,意味着这个人很可能有“天子命”。

既然这代表胡惟庸有“天子命”,胡惟庸怎么可能还让朱元璋去看呢?那不是自寻死路吗?

其二,云奇是一个什么样的太监?

云奇是太监,自然是宫中的人。如果是宫中的人,就应该在宫中,可为什么他却跑到胡惟庸府上去了呢?而且,别人无法发现夹墙里面藏有人,云奇却发现了,他为什么比别人厉害那么多呢?

如果说这个云奇是朱元璋派胡惟庸家里的卧底,那么朱元璋应该是知道他是谁的。但为什么朱元璋却不认识他呢?就算朱元璋不认识,朱元璋身边的人应该认识啊。可他们为什么还把这个云奇打得半死呢?

其三,朱元璋怎么会在城墙上发现秘密?

史书上说,朱元璋听云奇说胡惟庸想造反的时候,他亲自跑到城墙上去看,从城墙上果然看见胡惟庸家里的夹墙里,藏着很多甲士。

朱元璋怎么会跑到城墙上去看?难道胡惟庸的老宅很靠近城墙吗?如果朱元璋都能在城墙上发现秘密。那么,镇守城墙的那些卫士,为什么就没有人发现呢?

其四,胡惟庸为什么没有配套工程?

如果胡惟庸是设计把朱元璋引诱到他的老宅中抓起来,那么,抓起来难道就能够实现篡位吗?军队没在他手中,舆论也不在他身上,他怎么可能就通过抓个皇帝,就能实现篡位的目的呢?

显然,这完全不是一个政治家的作为,倒像是一个小孩子在过家家玩儿。

其五,朱元璋为什么会去胡惟庸家?

按照史料记载,前几天已经不断有人告诉朱元璋,胡惟庸有造反的迹象了。既然已经有预警,朱元璋怎么还会去胡惟庸家,他不担心吗?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以“云奇事件”来证明胡惟庸造反,其实是非常不靠谱的。很可能胡惟庸并没有造反的行动,这是朱元璋“欲加之罪,何患无辞”。3.为什么说胡惟庸不冤

不过,就算胡惟庸并没有造反的具体行动,他被杀,其实也一点儿也不冤枉。为什么这么说呢?

《明史》上记载了非常多胡惟庸想造反的事情,以及他在朝廷里独断专行、排斥异己、收受贿赂等事情。这些事情中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就是他在朝廷中自行做主。大臣们递上来的很多奏折,他都要先过目。如果这些奏折于他不利,他就会把这些奏折捏住,不上报给朱元璋。

《明史》所记载的这些事,也许并不完全真实,可能有捏造的成分。但是这至少说明,胡惟庸确实没有摆正自己的角色,并不是事事都向朱元璋报告。而这一点,是让朱元璋十分忌惮的。胡惟庸明知道朱元璋会忌惮这一点,他还要那样做,至少说明,胡惟庸是不够聪明的。

当然了,胡惟庸确实不够聪明,但如果就因为他不够聪明,就杀掉他,而且还因此杀掉了三万多人,由此也看出,朱元璋还真是残暴至极。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张廷玉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张廷玉晚年生活到底是什么样

张廷玉的晚年生活特别凄凉,被皇上讨厌,家徒四壁。

可能害怕乾隆因为厌恶自己,所以就会出尔反尔,经常性都会询问配享太庙的事情是不是还能够作数?乾隆皇帝也因此觉得非常的厌烦,毕竟这一个承诺根本就不是自己说的。

张廷玉看着眼前乾隆皇帝的态度,也会有一些心凉,自己怎么样也辅助过三代君王,而且现在已经八十岁,因此就决定想要回家养老,可是乾隆皇帝根本就不允许。这个时候身体早就已经逐渐的下降,连路都走不稳,明明在朝中拥有着显赫的地位,可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小心翼翼,所以乾隆皇帝也会觉得有一些愧疚,开始思索是不是自己有一些过于的苛刻。

看到乾隆皇帝来看自己,内心也会觉得有一些欣慰,因此不顾自己年迈的身体,又开始询问配享太庙的事情,甚至还让乾隆皇帝给自己写下保证书,却没有想到乾隆皇帝对自己的不满早就已经进入到一个不可复加的地步。

张廷玉有一个女婿因为贪污而被处置,乾隆皇帝认为这是一大家子人,那么这必然和他也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马上就找了200多号人直接去抄家。在经过一番寻找之后,没有找到任何的证据,反而家徒四壁,连一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找出来的全部都是皇恩浩荡,还有吾皇万岁的书画,最让乾隆皇帝觉得有一些面子挂不住。

这是一个三朝元老,把自己的一辈子都奉献给朝廷,可没有想到年老之后居然家徒四壁,而且还会遭遇到如此羞辱,这如果传出去,也同样会让人觉得皇帝特别的苛刻,所以从此之后就再也没有打扰过这一位老臣的生活,不过也算是任由他一个人自生自灭。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古代“丞相”和“宰相”是一个意思吗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看有关古时候的电视连续剧时,常常听见“宰相”或“丞相”这类的专有名词,都代指仅次皇上的最大行政官员,但在历史上却沒有“宰相”这一官衔,这是为什么呢?

“丞相”一词最开始始于春秋战国时代。秦武王刚开始,设左、右丞相,但有时候也设相邦,魏冉、吕不韦等都曾居此职。秦统一后只设左、右丞相。汉朝初萧何为丞相,后迁为国相,萧何过世后,曹参接任。到文帝初年,设左、右丞相,之后只设一丞相。汉初各帝国拟制中央政府,也在其封国中各设丞相,景帝中元五年改叫为相。南朝之后,尚书省或中书省有时候设左、右丞相,等于原先的尚书左右仆射,稳居尚书令或中书令之次,掌有权力。明朝初期,中书省无令,仅设左、右丞相,权利巨大。明洪武十三年,明太祖明太祖朱元璋以“心怀不轨”之名诛灭了丞相胡惟庸,并一声令下撤中书省,废止丞相。由皇上亲身执掌六部,立即管理方法國家政务。到此,中国历史上推行了1600很多年的丞相制被废止。

“宰相”则并并不是中国历史上存有的官名,它是特指最大的特首,一般 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汉朝的丞相陈光说:“宰相者,上佐君王,理阳阴,顺四时,下遂天地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国,内亲附老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位也。”因此它的官名伴随着朝代更替,依次出現过国相、丞相、大司徒、上官、中书令、尚书令、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高达几十种官名。

由此可见,丞相是实际的官衔名,宰相则就是指最大的特首。但在我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时间中,丞相和宰相差别并不算太大,以致于常常被互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揭秘12岁的甘罗是如何当上宰相的?

全文共 1076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甘罗小编就有一个感觉,那就是他这个人太厉害了,小编依稀记得他在12岁的时候就已经当上宰相了,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不就是一位神童吗?反正小编也是惊叹到了,那么有的人问了,这款叫甘罗到底是怎么做到12岁当上宰相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吧,话说这个甘罗真的是不简单啊,厉害厉害!

甘罗辩才无双,他仅仅靠一张嘴从赵国要回五座城池,又怂恿赵国攻下燕国三十六座城池,赵国则将基中的十一座城送给秦国,最终甘罗出使一趟赵国给秦国带回了十六座城池的收益。大秦治下,必有封赏,秦王政根据甘罗的功劳赐其上卿高位(相当于丞相),又封赏给他田地、房宅。甘罗能当上宰相原因有三:其一、有重大功劳,依秦法当重赏;其二、秦王政为了笼络人才;其三、甘罗是大秦功臣甘茂的孙子,出身高贵。

秦王政十三岁当秦王,大权掌握在太后赵姬、仲父相国吕不韦手中,嬴政当时只是名义上的国家领袖,还没有亲政,政令都出于吕不韦之手,嬴政只是签字盖章而已。甘罗的爷爷甘茂辅助秦武王称霸中原,后来又主持秦昭襄王继位,对大秦可谓功不可没,不过甘茂不讨宣太后芈八子的喜欢,故遭到排挤,最终以出使齐国为由离开秦国,成为大秦的叛臣。秦孝文王继位后,大赦罪人,善待先王功臣,厚赐宗室亲戚,于是甘茂的孙子甘罗回到秦国,在相国吕不韦门下当少庶子(商鞅曾给魏国丞相公叔痤当过中庶子)。

吕不韦为了扩大秦国在河东的地盘,就与燕国结盟,让太子丹来秦国做人质,让张唐去燕国做丞相,秦燕合谋击赵,秦取赵之西,燕取赵之东。张唐不想去燕国做丞相,因为他得罪了赵国,怕路过赵国时被杀,故拒绝了吕不韦的提议,甘罗听闻后自告奋勇去劝张唐出使燕国。甘罗对张唐说:白起之功大于你,吕丞相之权大于范雎,当年丞相范雎让白起攻赵,白起不从,范丞相就将白起赐死于杜邮;现在吕丞相让你去燕国协助攻赵,你不去,那么你很快就会身首异处了。张唐听后乖乖同意出使燕国。

甘罗在张唐出使前,又自告奋勇要求自己先出使赵国,给张唐打通赵国的关节,以免张唐路过赵国时被杀。秦王政与吕相国同意了甘罗的请求,甘罗到赵国得到赵悼襄王的隆重接待,然后甘罗就开始替赵悼襄王谋划大业。甘罗说秦燕合谋击赵,只为土地,与其丧师失地,不如割地求和,然后秦赵合谋击燕,失去的土地从燕国得回。赵悼襄王畏惧秦军而痛恨燕国的偷袭骚扰,于是主动割五城给秦国,然后发兵击燕,取得燕国三十六城,献其中十一城给秦国。甘罗凭三寸不烂之舌为秦国赚回十六座城池,因功当了上卿;这也是秦王政拉笼甘罗,示恩群臣的帝王之术。甘罗虽然当了上卿,但是并没有实权,实权还是在吕不韦手中,所以后来也没有甘罗的其他记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苏颂:不懂天文的药学家不是好宰相下

全文共 2039 字

+ 加入清单

文著《苏颂:不懂天文的药师不是好宰相(上)》

2

苏颂在官场上的严谨是典型的工程男作风,事实也正是如此。虽然他身居要职,但他不爱官职,热爱科学、天文学、机械和医学,而且精通一切。当时,有一句谚语:“古无古人,但不要说真话。”他说的是永远不要告诉苏颂,否则他会怀疑你的出处,不会告诉司马光这个消息。他会马上写下来。

谈到工程男的苏松,我们不得不提到他开发的水运工具和大象平台。

什么是图像表?它包括浑天仪和浑天仪。原版是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发明的。浑天仪可以被描述为古代天文望远镜,用来测量天体的球坐标。如今,我们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轻松模拟星星的位置,这正是浑象正在做的。然而,在宋代,天文学家普遍发现,随着太阳、月亮和恒星的运动,浑仪会产生明显的累积误差。因此,宋神宗命令沈括改革旧的浑仪。然而,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张衡与浑天仪(网络图)

苏颂从小就对天文学很感兴趣。他的家人收集了许多浑仪模型。他考进士的题目是《历·天地大吉赋》,与天文历法有关。他小心翼翼地摆弄着沈括不太成功的作品,突然想到一个主意:我为什么不试试?第二天,苏歌把他的想法告诉了皇帝。他想开发一种集浑天仪、浑天仪和报时装置于一体的天文仪器。皇帝听后非常高兴,欣然同意。

据说人才是21世纪最昂贵的。北宋怎么样?至少还是人才,苏歌是这么认为的。在得到皇帝的同意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处寻找人才。他发现吏部的韩红莲对算术和天文学很熟悉,于是立即把他编入自己的研究小组。他还发现寿州(今安徽寿县)的王绵之非常精通机械制造,并把他带回了北京。苏颂以一批优秀的天文机械人才,研究和考察了汉代至宋代的天文著作和天文仪器。他从别人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三年后,他终于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水运仪器。

厦门苏松公园的苏松雕像和他发明的水运工具模型(来源:凤凰网)

恢复的水运仪器图像表结构图(网络图)

苏松的水运设备很巧妙。它成功地集成了观察、演示和报时设备,并且是半自动的。在它上面是浑天仪和浑天仪。中间是一个报时仪器,它不仅能显示太阳的上升和下降时间,还能像一个自鸣钟一样准确地报时。底部是由液压驱动的齿轮系统,为整个装置提供动力。苏松还专门为水运设备编写了《新设备象法》手册,详细说明了其结构、原理和操作方式。这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机械设计图。

水运影像站水运法(资料来源:amc.stust.edu.tw)

“新仪器、新形象、新方法”中的机械制图(来源:孔子旧书网)

3

从天文学和机械学的角度来看,苏松有点像一个票务员。在开发水运工具和平台的过程中,他只是“偶然”从一个资深持票人变成了一个著名的专家。他的真爱实际上是药。

公元1053年,朝廷派苏颂担任国家历史博物馆藏德研究所的管理员,这让书呆子苏颂很高兴。国家历史博物馆里有大量的珍本书籍,他们每天都可以处理书籍。苏松对他的新工作非常满意。他在国家历史博物馆已经呆了九年了。在过去的九年里,他阅读了各种书籍,从经典和历史到数百种理论,从药物到算法。他还坚持每天背诵2000字的文章,并在回家后默默地写记录。这样,久而久之,苏颂就成了一个真正有学问的学者。

九年间,苏颂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医学研究中,先是编辑、注释《嘉祐补神农本草》,后又校订《济背千金方》。在阅读前人写的医学书籍时,他常常觉得头很大: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谬误?那样的话,我最好自己写一篇...

苏颂带领工作人员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医学普查,广泛收集民间医书和实际医疗经验。他还要求所有的州和县详细记录药品的产地,并画出和解释用作药品的各种材料,如草药、昆虫、鱼和石头。经过四年的寒暑天气,苏颂终于完成了21卷《本草经》。

《本草纲目》插图(来源:中国科学院官方网站)

《本草纲目》是第一部将药物和处方写进书中的医学书籍。首先详细描述了药物的剂型,然后附上以该药物为主要成分的处方。明代的《本草纲目》深受这种风格的影响。《本草纲目》是苏颂的心血结晶,收录了300多种药用植物和1000多种单方方剂,在世界药物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草药经典中的石斛图(网络图)

在古代中国,自然科学不被重视。大多数从事科技工作的人都是小人物。然而,苏宋的高官和宰相都以他们的科学成就而闻名。他们赢得了皇帝的大厅和实验室。它真的很独特。

-

个人简介:

苏松(1020 . 12 . 10-1101 . 6 . 18)出生于福建同安(现厦门同安区)。他是北宋中期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和作家。苏松精通天文学、机械制造和制药。他创造了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天文钟——水运天文台,绘制了中国第一幅机械制图——新仪器图标法,并撰写了经典的药学著作《图经本草》。苏颂在世界科技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李约瑟称他为“古代和中世纪中国最伟大的自然学家和科学家之一”。

参考:

[1]脱脱。松石·[。北京:中华书局,2011。

[2]曲祥奎。宋代科学家[。北京:中国偃师出版社,2014。

[3]王,穆春林。齐居宏远,仰慕刘封——从《松石苏歌传·[传》看苏歌。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1,7(3):117。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唐朝宰相姚崇用什么方法治蝗?姚崇灭蝗故事介绍

全文共 3495 字

+ 加入清单

蝗灾是一种非常棘手的自然灾害,大量的蝗虫破坏粮食,不仅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严重的话还会发生饥荒。在古代,蝗灾更是百姓的恶梦。在唐玄宗时期,河南、山东等地就发生过一起严重的蝗灾,百姓面对大量蝗虫来袭根本束手无策,后来宰相姚崇负责治理这道难题,在他的领导下,官民齐心协力终于是将蝗虫驱赶走,那姚崇究竟是用什么方法治理蝗灾的呢?下面就来了解下这段历史吧。

据悉,严重的蝗灾正肆虐东非,说是二十多年不遇,现已向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国蔓延。2020年2月1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球发出了预警,希高度戒备,防止被入侵国家出现粮荒。

这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称为世界上发生频次较多的三大自然灾害,的确不容小视,其破坏力之大,自古以来就令人震惊。其始作俑者乃蝗虫,也就是蚂蚱,俗称"蚱蜢",药食两用昆虫,是有名的农业害虫之一,善于飞行和跳跃,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以植物叶片为食,多则成灾。

我国历史上,因蝗虫产生的蝗灾亦不甚枚举,大唐时期有名的蝗灾就有发生于太宗时期贞观二年,玄宗时期开元三年、四年及僖宗时期乾符二年(875年)等年间,达四次之多。

这开元三年、四年的蝗灾,即公元715年、716年发生于玄宗开元时期的蝗灾,主要爆发于山东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河北及山东等地。这连续两年的蝗灾,可谓蝗虫成云,铺天盖地,所过之处,庄稼尽扫而空。无可奈何的老百姓,有的在受灾的农田旁烧香、祷告,有的献上各式祭品,但就是不敢捕杀蝗虫。

以致史书如是云:"开元三年,山东大蝗;开元四年,山东蝗复大起,民祭且拜,坐视食苗不敢捕。"

此境令大唐朝野震悚,玄宗皇帝更是忧心忡忡:长期下去,如何是好?遂召集朝臣商议。

危急之下,时任宰相的政治家姚崇冲破重重阻力,力主捕杀蝗虫,果断治理蝗灾,使老百姓得以"躬耕于其田"。

这就是史上有名的"姚崇治煌"。一、姚崇其人

姚崇,字元之,公元651年出生于陕州,自幼洒脱,注重气节,勤习武艺,二十岁后开始饱读诗书,其灼灼才华得以夯实,从而"以文华著名",现有诗作6首存于世录入《全唐诗》中,代表作如《秋夜望月》、《夜渡江》等;文章有24篇录入《全唐文》,著有文集十卷。

姚崇年少时,以孝敬皇帝(李弘)挽郎的身份步入仕途,后凭自身实力考中下笔成章举,不久,授予濮州司仓参军,因管理有方迁任夏官郎中,后累迁至兵部郎中。

公元696年,正值武则天主政时期,因契丹李尽忠、孙万荣起兵作乱,入侵河北。时年45岁的兵部郎中姚崇据此提出了自己有条有理的军务处置方案,得到武则天赏识。

此乱平定后,武则天便擢升48岁的姚崇为兵部侍郎,后迁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名列宰相,俭朴持家的姚崇至此入列大唐重臣之列。

"神龙政变"后,武则天还位于儿子唐中宗,姚崇贬任为中州刺史。景云元年,唐睿宗继位后,59岁的姚崇被征召还朝,复任宰相,与名相宋璟通力协作,整饬朝纲,一时颇有初唐"贞观"之风,与当年的宰相房玄龄、杜如晦时称大唐"四大贤相"。

唐玄宗李隆基亲政后,姚崇再度得到尊崇重用,复拜为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封梁国公,迁中书令。

由此,资历深厚的三朝元老姚崇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辅政才能,提出《十事要说》,倾力社会改革,实行新政,取得了卓著成效。

"姚崇除蝗"就是此间的业绩典范之一,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雄厚的政治经济基础。

由此,姚崇也被后世誉为"救时宰相"。开元九年(721年),七十一岁的姚崇去世,被追赠为太保、扬州大都督,谥号"文贞"。二、"姚崇治蝗"的困境

那时对自然灾害的治理,尤其是煌灾,难度相当大,根本没有如今有效的防治蝗虫的高科技手段和先进武器,就是在思想上也远没有今天正确的意识。

由于古人对蝗虫的敬畏,认为蝗虫是神虫(蝗神),使得人们普遍质疑"除蝗"的正确性。

即便在繁华的大唐,科技知识依旧匮乏,唐人亦深受"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认为"蝗灾"与日食等天文现象都是自然规律,不容反抗,若强力除去人们敬畏的蝗虫,必将受到天谴,不积功德,将受到更重的惩罚。

为此,老百姓对"除蝗"并没有多大积极性。

就是重量级的朝廷官员也多有反对的声音。大唐"山东蝗灾"发生后,最典型的就是汴州刺史倪若水的拒绝"除蝗"和宰相卢怀慎对"除蝗"不愿担当。

时任汴州刺史、从三品大员倪若水最初在接到朝廷命令"除蝗"时,公开拒绝,以前赵皇帝刘聪治理蝗灾失败为由,质疑朝廷下达"除蝗"的命令是不正确的。

这在《新唐书》曾明确记载:倪若水上言,"除天灾者当以德,若刘聪除蝗不克而害愈甚。"

同为宰相的卢怀慎更不愿担当,遥相呼应,直言面对蝗灾这样的"天灾",应当敬畏,这不是人力可以战胜的,若执意除蝗,会导致更大的灾难。

朝野一时议论纷纷,令玄宗皇帝李隆基也担心起来:"时议者喧哗,帝疑,复以问崇"。

在这样空前的压力之下,"姚崇治煌"面临的困境可以说是史无前例,既有皇帝的忧心,又有重臣的反对甚至阻碍,更有老百姓的不认同……

姚崇要成功治理山东蝗灾有多难?不言而喻,简直难于上青天。三、姚崇是怎样成功应对蝗灾的

困境并没有让姚崇止步,这位千古贤相以他卓越的才能和非凡的胆识迎难而上,逐一破除了治理蝗灾所遭遇的每一道难题。

面对老百姓对蝗虫的敬畏,质疑"除蝗"是否正确这一最大的问题时,姚崇果断采取了"夜间坑埋法",派出御史担任捕蝗使,带领老百姓在夜间焚火,在田土旁边挖一个坑,因蝗虫怕人,容易捕捉,捕捉到蝗虫后一边用火焚烧,一边就近掩埋于坑内。

此举不仅可以科学"除蝗",又体现为对蝗虫的人性化处理,得到当时的老百姓理解和拥护,认为这样处理蝗虫是恰当的。

更主要的是,蝗虫对庄稼的危害,老百姓也是明白的,若听之任之,势必会造成自身必然的饥荒。

"夜间坑埋法"让老百姓在心理上得到抚慰,一当在"除蝗"的思想认识上"解放"后,老百姓的积极性便调动起来,从而卖力地参与到应对煌灾的行动中来。

于是"夜间坑埋法"除蝗得到普遍推行,效果也日益明显起来。

面对汴州刺史倪若水和宰相卢怀慎跳出来"泼冷水",姚崇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应对。对汴州刺史倪若水予以正面应对,引导他必须带头除蝗。

姚崇根据倪若水的反对意见,采取"以己之道、还治其身"的方法,正面指出他不能以前赵皇帝刘聪除蝗失败的例子作比:刘聪弑兄上位是"伪主","除蝗"的失败是显而易见,而当今玄宗皇帝李隆基是以太子之位名正言顺上位,"除蝗"怎会失败呢?如果你倪若水不尽心办好"除蝗"工作,那"除蝗"失败岂不坐实你"借古讽今"的罪名?

非等闲之辈的倪若水听出了姚崇的玄外之音,当即吓出一声冷汗,不敢再反对,于是带头积极配合"除蝗":"若水惧,乃纵捕,得蝗十四万石。"

这在《全唐文》"报倪若水捕蝗牒"中就曾详实地记述了姚崇对倪若水的质问:

刘聪伪主也,德不胜妖;今之圣朝也,妖不胜德。古之良守,蝗虫避境。若言修德可勉,彼岂无德致然?今坐看食苗,忍而不救,因此饥馑,将何自安?对宰相卢怀慎的不支持,姚崇则以大无畏的担当精神直面怒怼。

在卢怀慎上言"凡天灾,安可以人力制也,且杀虫多,必戾和气…"时,姚崇当面"引经据典"地予以反驳:过去楚王毫不犹豫地吞蛭,终于治好了顽疾;孙叔敖果断地斩蛇,从而降下福报。如今蝗虫还可以驱除,若任它成灾,谷将被食尽,那时老百姓怎么办?灭蝗救人,如有祸殃归我姚崇独自承担,不会推诿给你!

一番大气凛然的话语,显示了姚崇斩钉截铁的有力声音和担责精神,驳得卢怀慎哑口无语。

面对玄宗皇帝犹豫不决及担心时,姚崇的举措则体现了政治家的魄力、水平和作为。

在山东蝗灾发生时,姚崇便向玄宗皇帝上奏:

《诗》云:秉彼蟊贼,付畀炎心。汉光武诏曰:勉顺时政,劝督农桑。"去彼暝域,以及蟊贼。"此除蝗谊也。且蝗畏人易驱,又由皆有主,使自救其地,必不惮劝。请夜设火,坎其旁,且焚且瘗,蝗乃可尽,古有讨除不胜者,特人不用命耳。

由此"引经据典",托出"除蝗"之法,有力地说服了玄宗皇帝,得到玄宗皇帝的首肯,同意姚崇牵总"除蝗"。

后来姚崇面对玄宗皇帝的担心,又及时、耐心地奏报,予以解释:过去曹魏时期山东发生蝗灾,忍而不灭蝗,以致后来饥荒而人相食;后秦王朝时的蝗灾,草木被啮尽,以致牛马无食相互啃毛。

接着分析当下面临危急的蝗灾形势:飞蝗已遍地皆是,还会反复繁殖,而且河南河北家无隔日储粮,一无收获百姓就要流离失所,国家安危也在于此。况且灭蝗即或不能灭尽,也比留下来成灾患为好。

一番忠言比对,陈述厉害关系,让贤明的玄宗皇帝在权衡利弊得失后,去除了忧心,令姚崇全力"除蝗"。由此,在关键时刻,玄宗皇帝给了姚崇"除蝗"的定心丸,从而姚崇得以成功地完成治理蝗灾的使命。

"姚崇治蝗"可谓功不可没,是为记。

【作者简介】李大奎,男,七0后,法学学士,贵州湄潭人,文学爱好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刘文静作为唐朝初期宰相,为什么被李渊亲手处死?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刘文静作为唐朝初期宰相,为什么被李渊亲手处死

首先是因为心理的不平衡,怨毒全部都会写在脸上。另外也是因为小人的抱负,最终就只能够就坡下驴。

每一个人的性格本身就会有着不一样的弱点,在一定的情况下,这种弱点也会无限的放大,从而也会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刘文静当时就是一个肱骨之臣,然后之所以会死也是因为性格的弱点。从刘文静的角度来看,自认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已经超过自己的好朋友,但是李渊在关中干完脚工之后,对于这两个人的待遇是完全不一样的。

裴寂的相关待遇,很明显全部都要超过刘文静,这让刘文静内心会有一种不平衡,每一次在议论朝政时都会和对方保持对立的位置,慢慢的两人之间的友谊就会走向尽头。刘文静对裴寂的怨毒,全部都会写在脸上,这更是让李渊觉得有一些难堪,毕竟这两个人全部都是自己的肱骨大臣,如今变成了这个样子。

刘文静和自己的兄弟在一起喝酒时,一直都是怨言不断,甚至还拔下刀表示一定要斩杀裴寂。这件事情却被一个失宠并且有着较强报复心的小妾知道,因此就把这件事情告诉自己的兄弟,让兄弟去告诉皇帝,然后污蔑刘文静谋反。重量级的大臣,如果有杀宰相的表现,那么这本身就已经触犯到潜规则,必然就会让皇上无法接受。李渊马上就给刘文静判了死刑,尽管李世民一直都出面相救也没有任何的作用,李渊也只能够选择救坡下驴直接解决了突厥给刘文静所派来的隐患。李渊之所以这么做,也并非仅仅是为了出一口恶气,也是为了找回面子,让李世民知道害怕,不要一天到晚只知道和自己作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铁血宰相俾斯麦

全文共 2523 字

+ 加入清单

奥托·冯·俾斯麦1815年4月1日出生在普鲁士一家大贵族地主家庭。他在父亲的庄园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后来入大学学习,在学习期间,他强暴蛮横、凶悍粗野,曾与同学作过27次决斗。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管理自己的两处领地。

1848年,德国爆发革命,俾斯麦在自己的领地上组织起军队,准备武力镇压革命。1851年-1858年,他担任普鲁士邦驻德意志联邦代表会的代表,1859年任驻俄大使,1861年改任驻法大使,1862年他出任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由以上介绍可以看出,俾斯麦是一个主张使用武力的顽固分子,而且很了解俄、法统治者的内心想法,这就使他当上宰相后深知该如何使用武力去对付敌人。

俾斯麦当上宰相的第一周,就在邦议会上发表了他的首次演说,他非常激动地说道:"当代的重大政治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多数派决议所能决定的,而必须用铁和血来解决。德国所指望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他的武力!"这就是"铁血宰相"的由来。那么他这番演说用意何在呢?

原来,许多世纪以前,德国就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之中,这种群龙无首的情况名闻欧洲。1815年,各封建国家在维也纳召开会议,建立了"德意志邦联",它包括力量较强的奥地利、普鲁士和其他小国共34个国家和4个自由城市。但这个邦联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各小国仍然具有完全独立的主权,有各自独立的政府和军队,有各自不受侵犯的疆域、不同的关税政策以及不同的发展水平。实际上,所谓组成邦联,只不过徒具形式而已。

但是,各小国互相主动联合,说明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分裂不利于经济发展。为了全体德意志小国的共同利益,他们宁愿联合起来。

愿望是好的,可以说,德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怎样统一?由谁来统一?这个问题显然非常难办。光*这种松松垮垮、无任何约束力的"邦联"是不行的。这样,到了19世纪五六十年代,德意志的统一问题就提到了各小国的议事日程。各个封建小国都在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

形势显然对当时具有较强的两个大国有利,那就是奥地利和普鲁士。

奥地利想以自己为中心来统一德国,并希望把普鲁士与别的小国一样,包括在内。而普鲁士则不同,他们计划要统一的国家中,排除了奥地利。

就这样,双方展开了斗争。

50年代初,双方势均力敌。1850年春,奥地利主动发起攻势。5月,奥地利在法兰克福召集全德代表会议,会议决定恢复全德议会,并由奥、普轮流担任主席。但是,普鲁士予以断然拒绝。结果,双方谈判告终。

50年代末,普鲁士开始反攻。它首先与许多德意志小国发展了经济联系。并利用1859年法、意与奥地利打仗的机会,企图迫使全德议会交出领导权。1960年春,普鲁士开始军事改革,大大加强了军事力量。

1862年9月,俾斯麦担任首相之职时,正是普鲁士军事力量处于上升时期,这正好为他的铁血政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俾斯麦深知,议会里的资产阶级议员只会吵吵嚷嚷,他们懦弱无能,根本没有实力对抗政府,所以,为了更有效地实行"铁血政策",他干脆一脚踢开议会,在议会指控政府"违背宪法"的情况下,他不但不害怕,反而公开扬言:"冲突在所难免,在冲突中最有力量的方面,一定获胜!"一副挑战者的姿态。同时,他还知道,一旦自己的"铁血政策"得到最后胜利,取得了全德的统一,那么,这些叽叽喳喳的资产阶级议员就会立刻拜倒在他的面前。

俾斯麦"铁血政策"的第一步,就是向丹麦进攻。1863年末,丹麦合并了属德意志纬联的施勒斯维希小公国。次年初,俾斯麦联合奥地利对丹麦作战。俾斯麦之所以要联奥抗丹,原因是既解除了后顾之忧,又能共同对外。奥地利马上同意了普鲁士的要求,普奥联合向丹麦发出最后通牒,随即开始战争。丹麦以4万士兵对6万敌人,结果战败。普鲁士得到了施勒斯维希。奥地利也得到了另一小公国何尔斯泰因。"铁血政策"的第二步,就是挑起对奥地利的战争。打败丹麦后,俾斯麦调转枪口,对准了奥地利。但打败奥地利并不象打败丹麦那样容易。于是俾斯麦先联合意大利,意大利因威尼斯地区一直受奥地利欺凌,所以马上答应了普鲁士的请求,双方结成反奥联盟。然后,俾斯麦三次亲往法国,假意许诺拿破仑三世,打败奥地利后,让法国得到一份领土报酬。这样,稳住了法国。

做好了这些后,俾斯麦对奥地利一再挑衅,要求奥地利将不久前从丹麦手中得到的小公国何尔泰因让给普鲁士,同时提出改革德意志联邦法案,以期排除奥地利在整个德意志的影响。奥地利当然不答应,于是就联合不少德意志小国对普鲁士进行"制裁"。于是普奥战争爆发。

1866年6月,奥军28万人对付普军25万人,7月3日,双方集结于萨多瓦村附近展开决战,俾斯麦下决心一举击溃奥军,并自带毒药,准备一旦失败就服毒自杀!

结果,普军大获全胜。10天后,俾斯麦逼近奥地利都城维也纳。在有人提议一举占领奥地利全境时,狡猾的俾斯麦没有听从,他估计到法国会出面干预,另外,他可能还会利用奥地利。

果然,拿破仑三世出面进行了调停,双方达成协议。奥地利宣布退出德意志,并将四个邦国和一个自由市让归普鲁士。

这样,普鲁士就统一了德国整个北部和中部地区,建立起了一个北德意志联邦。这时只有德意志南部紧邻法国的四个小邦国仍旧保持着独立。俾斯麦想兼并这四个小国,但他知道,法国也有同样相法,而法国是这样的强大,不打败他,德国的统一将不可能实现。同时,俾斯麦对法国境内富裕地区阿尔萨斯和洛林也很感兴趣,早已垂涎三尺。

所以,俾斯麦"铁血政策"的第三步,就是进行普法战争,打败法国。

于是,他经过充分准备,于1870年发动普法战争,次年大获全胜。普鲁士军队开进巴黎附近的凡尔赛,并在凡尔赛宫,宣布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帝国成立。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俾斯麦为首相。德意志的统一完全实现。

这就是"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他采用这种政策,终于使德国走上统一。

客观地说,德国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它有助于德国经济的发展,是进步的。但是,统一后的德国实力逐渐强大,可能是这种"铁血政策"的不断影响,德国逐渐成为世界战争的策源地,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怖袭击者的借鉴材料中,对他的刺杀又成为古代史上的典型案例。从这位千古奇才身上,不同的人能得到不同的反思,也可见其魅力之多样性非常诱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宰相达依尔与麦子的故事

全文共 277 字

+ 加入清单

传说古代印度国王希恩想称赞他聪明能干的首相代尔(象棋的发明者)。他问他需要什么,代尔回答说:“国王只需要在棋盘的第一格放一粒小麦,第二格放两粒,第三格放四粒。在那之后,每个网格将根据这个比率加倍,并且将总是被放置在第64个网格中(国际象棋棋盘是8*8=64个网格)。我非常感谢你,我不想要别的东西。”国王想,“有多少人?这不容易!”一袋小麦被带走了,但不到一会儿就用完了,另一袋很快就不见了。结果,印度所有的食物都不够。国王想知道为什么他不能解释。现在让我们用计算机来计算。找出你需要的小麦体积:1立方米大约包含1.42 * 10 8 (10的8次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李林甫是唐朝宗室吗 李林甫靠什么当上宰相的

全文共 2136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称李林甫是白字先生,他并非通过科举入仕,却能成为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不少朋友好奇李林甫究竟是如何坐上相位的,他是唐朝宗室吗?没错,李林甫是唐太祖李虎五世从孙,属宗室宰相。不过他能得到唐玄宗的宠信还是跟他的为人有很大关系,可不是靠着一层身份。只可惜李林甫并非名相,他独揽大权后,排斥贤才,朝纲紊乱,给唐朝走下坡路埋下隐患。1、伏猎侍郎

《 旧唐书 ·列传第四十九》中记载了一个故事:

萧炅为户部侍郎,尝与挺之同行庆吊,客次有《礼记》,萧炅读之曰:“蒸尝伏猎。”炅早从官,无学术,不识“伏腊”之意,误读之。挺之戏问,炅对如初。挺之白九龄曰:“省中岂有‘伏猎侍郎。’”由是出为岐州刺史,林甫深恨之。

萧炅[jiǒng]与严挺之一起去参加一个聚会,萧炅看见一本《礼记》,于是读到“蒸尝伏猎。”萧炅把“腊“读成了”猎“,伏腊是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一指伏祭和腊祭之日。

严挺之也挺坏,故意又问了一遍萧炅,结果这个傻瓜又重复了一遍。于是“伏猎侍郎”这个名号就名垂青史了。

严挺之对当时的首席宰相张九龄说了这件事,就是张九龄就把这位伏猎侍郎贬出了京城。

这件事,深深得罪了李林甫,因为萧炅是李林甫一手提拔上来的。俗话说,物以类聚,这个贵为宰相的李林甫自己也是一个白字先生。2、弄獐宰相

李林甫不是科举出身,但是也一步步登上了独揽大权的宰相之位。最初入相时,他仅仅排在三个宰相的第三位,不过李林甫善于揣摩圣意,后来设计把张九龄逐出了京城,自己专权将近二十年。

当年,李林甫拜相以后,越发受到唐玄宗的喜爱,因此在朝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有一年,李林甫的表弟姜度生了一个儿子,李林甫写信祝贺,引以为荣的表弟打开一读,尴尬万分。《旧唐书·李林甫传》记载:

“太常少卿姜度,林甫舅子,度妻诞子,林甫手书庆之曰:‘闻有弄獐之庆。’客视之掩口。”《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诗经《小雅·斯干》传下了一个弄璋之喜的成语,表示生了儿子。李林甫在贺信中写成了”弄獐之庆“。王字旁的璋,是玉器,反犬旁的獐是一头小鹿。

李林甫的贺书当众打开后,引得众人掩口而笑。估计大声笑的话,恐怕遭到这个奸相的报复。3、弄獐宰相也有诗歌传世

清朝洪亮吉《北江诗话》中说:

诗人之工,未有不自识字读书始者。即以唐初四子论,年仅弱冠,而所作《孔子庙碑》,近日淹雅之士,有半不知其所出者。他可类推矣。以韩文公之俯视一切,而必谆谆曰:「凡为文辞,宜略识字。」杜工部,诗家宗匠也,亦曰「读书难字过」。可见读书又必自识字始矣。弄獐宰相,伏猎侍郎,不闻有诗文传世,职是故耳。

洪亮吉说诗人的基本修养,都是从识字读书开始。韩愈、杜甫都说了识字的重要性。可见读书也是从识字开始的。

弄獐宰相和伏猎侍郎,这两个白字先生,没有听说有诗文传世。可见正是识字不扎实的原因呀。

伏猎侍郎萧炅确实没有见到作品传世,不过,李林甫还是有诗流传下来的。例如这首《送贺监归四明应制》

挂冠知止足,岂独汉疏贤。入道求真侣,辞恩访列仙。

睿文含日月,宸翰动云烟。鹤驾吴乡远,遥遥南斗边。

贺监是指著名的诗人贺知章,他在86岁时得了一场大病,病愈后请求唐玄宗恩准他回乡当道士。

唐玄宗准许了他的请求亲自写诗相赠。当时太子领百官送贺知章,其中也有李林甫,他还假惺惺地了写这首诗为贺知章送行。4、《送贺监归四明应制》

应制诗,是遵循皇帝要求作诗。这首送贺知章的诗,是一首标准的五言律诗。白字先生未必不能作诗,不过,这类诗也很可能是前一天早就写好了,第二天拿出来即可。

挂冠知止足,岂独汉疏贤。

楚国龚舍、汉逢萌均有解衣冠、挂城门的故事。后以"挂冠"指辞官、弃官。汉疏,汉朝疏广、疏受叔侄二人同时辞官。前两句用了两个典故,来说贺知章辞官之事。

入道求真侣,辞恩访列仙。

入道,贺知章辞官说要归家作道士,辞恩,辞别皇帝。

睿文含日月,宸翰动云烟。

睿文,皇帝的文德。宸翰,帝王的墨迹。表示皇帝亲自作诗送行,是贺知章莫大的容易。不过,这两句有点合掌。

鹤驾吴乡远,遥遥南斗边。

贺知章是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属于吴地。这两句说,贺知章将要乘车回到远在南方的家乡。

李林甫这首诗特别写出了唐玄宗对贺知章的恩遇,这是应制诗的特色,也是李林甫有心之处。

在送行贺知章的队伍中,除了李林甫以外,还有一位文学史上光芒万丈的人:诗仙李白。他也写了一首送别,《送贺监归四明应制》:

久辞荣禄遂初衣,曾向长生说息机。真诀自从茅氏得,恩波宁阻洞庭归。

瑶台含雾星辰满,仙峤浮空岛屿微。借问欲栖珠树鹤,何年却向帝城飞。

这是李白极少的完全标准的七言律诗。结束语

李林甫独揽大权19年,当年李林甫将要入相的时候,唐玄宗曾经征询过张九龄,张九龄说:

“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

可惜,唐玄宗并没有听信张九龄的劝诫,执意让李林甫入相,李林甫一步步攫取大权的时候,正是唐朝一步步走向衰落的时候。

白字先生李林甫,担心才学之士威胁其相权,并杜绝边将入相之路,因此喜欢重用蕃将,如高仙芝、哥舒翰等人。他提拔的杨国忠也是一个才疏学浅之人。这一切,也为日后的安史之乱埋下了祸机。

天宝十一年 ,李林甫病逝,不久遭到杨国忠诬告, 抄没家产,子孙流放。两年后,安史之乱爆发。一代英主李隆基狼狈逃奔入川,大唐盛世拉下了帷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内阁制和宰相制有什么异同

全文共 865 字

+ 加入清单

内阁制度与宰相制度的区别在于,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权,而内阁成员只是黄帝顾问,没有实权。同样的一点是,他们都忠于皇帝的国家治理,受到皇帝的控制。

明朝内阁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皇帝咨询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强,后来形成了明朝的行政中心。内阁辅助部长的数量从一人到七人不等。辅助部长奉使外出工作,大多自称是阁楼。

起初,内阁大学生只有顾问身份,皇帝有权做出最终决定,而大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其中。到明仁宗和明宣宗时期,他们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尊重。从那时起,内阁的权力就越来越大。到明代宗中叶,夏燕、严松等人掌管内阁,他们是真正的首相,也可以压制六个。

然而,虽然首席内阁大学士学位(或内阁首席辅助官)有权投票,但它必须依靠内部太监来获得红利。首席辅助大学士学位的权力就像以前的总理一样,但必须与太监合作才能执政,比如张居正和冯宝。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官员建立在不同的历代。在此期间,由于袭击的变化和增加的减少,情况非常复杂,内容非常丰富。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官员制度逐渐形成了一套清晰、完整的官员制度。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政治的产物。宰相制度的频繁变化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制度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中最重要的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从制度上讲,宰相的权力仅次于皇帝,君权是绝对的,相权依附于皇权。君主既不能没有宰相,也不能害怕相权扩张威胁皇权。

事实上,权力相当的国家不时出现,皇帝不断利用内廷近臣或太监来控制相权,直到他们取代总理,从内到外,从外到内,循环。这是中国古代总理制度不断演变的规律,形成了总理名称、员工人数、掌管和权力的不稳定状态。

在宰相制下,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权,其地位非常巩固。可以说是一人以下,万人以上。.内阁成员只是黄帝顾问,没有实权。在总理制度下,总理带领官员忠于皇帝,同时限制了皇权;内阁不可能有如此大的权力和影响。

内阁制和宰相制都忠于皇帝对国家的治理,都受到皇帝的控制。两者根本不能影响皇帝的决定,只能协助职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甘罗12岁成为宰相年少就很有才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天才甘罗12岁

甘罗,是嬴政那时候的一位少年,在12岁的时候就被嬴政封为了上卿,那时候的丞相是吕不韦,所以甘罗并没有成为丞相,但是,那时候的朝中的上卿也就算是最大的官职了,可以说是跟丞相的地位是相当的,这才有了甘罗12岁成为丞相的传说。

那么那时候年龄那么小的甘罗,到底是怎么样的事迹,就让他成为了丞相呢,在这里就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件,这件事情也是甘罗的成名事件之一。那时候的甘罗是出身官宦世家的,所以一直就在朝堂之中。

后来秦嬴政想要让燕国跟自己合作,想要派遣使臣张唐前往,但是张唐说什么都不肯去,因为中间会路过赵国,他跟赵国有仇是,所以吕不韦说什么他都不肯去,后来甘罗听说了之后,就前往说服张唐。

说是白起因为拒绝嬴政的带兵出征的条件,然后就被赐死了,张唐这么拒绝,既是得罪了嬴政,又是得罪了丞相吕不韦,所以一定是没有好下场的,张唐一听,便是答应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十二岁的甘罗成为宰相之后做了什么?甘罗有什么事迹?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的历史上,出现过一位年纪最小的宰相,他就是战国末期秦国的“上卿”甘罗。当时的甘罗年仅十二岁,在这样的年纪竟然已经成为一国之相,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那么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成为宰相之后,甘罗又做了一些什么事情?为什么好像就没有听说过他的事迹了,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1.甘罗

甘罗,是战国末期秦国人,也是秦国名臣甘茂之孙,不过,这样一个少年式的传奇人物,他的生卒年却一样传奇,没有人知道,不过根据甘罗的一些活动事迹来看,他应该只比秦始皇小三岁,也就是说,他可能与汉高祖刘邦是同一年出生的。

2.十二岁的宰相

甘罗为人自然是聪慧机智,当张唐推辞说自己被赵国通缉,不愿意出使燕国的时候,他不仅说动了吕不韦放下年龄的成见,让他去劝说张唐,还能够将吕不韦都劝不动的张唐说得立马动身,不可谓不智慧。

而后,在秦王政的派遣之下,先到秦国往燕国必经的赵国处,为张唐扫清障碍,使秦国不动一兵一卒,先是得到赵国的五座城池,秦国送回人质燕太子丹之后,赵国攻下燕国三十多座城池,又送给秦国十一座,先后十几座城池到手,秦王政自然是大赏,甘罗被拜为上卿,也就相当于是丞相了。

3.甘罗还有什么事迹?

这个时候的甘罗,年仅十二岁,简直算是“功成名就”。不过,在此之后,甘罗的事迹就再也没有出现在史书上了,这样一个神童,为何再无记载呢?有人说他已经被人陷害致死,毕竟只有十二岁,聪明又不是经验,怎么会对抗的了那些虎视眈眈老谋深算的大臣?

甘罗只是“一时之才”,之所以后来的事迹没有存在于史书当中,就是因为他没有像是方仲永一样,没有接受继续深刻的教育的神童,终归是会泯然众人。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满脑子都是政治谋划,没有政治背景,注定了不会长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历史上历经七朝的宰相是谁?裴度如何成为"七朝元老"

全文共 233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在讲一个人位高权重,并且德高望重的时候,一般会用到这样一个词“三朝元老”,意思就是说,这个人前后辅佐过三位皇帝,在朝堂之上有很深厚的人脉,并且能力很强,属于老前辈。然而历史上却有一个比“三朝”更加长久的“七朝元老”,他前后历经七代皇帝,这一点已经是很多人比不上的,那么他在朝之时,又是怎样为官呢?

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中国历史上唯一历经七朝的宰相。裴度的一生,经历了唐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和文宗七朝,史称七朝元老。所以史书称他“威望德业”,为世所重;宰相之中,“推度为首”。

裴度出身河东裴氏东眷房,为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唐宪宗时累迁御史中丞。他支持宪宗削藩,因而与宰相武元衡均遇刺,武元衡遇害,裴度亦伤首。旋即代武元衡为相。后亲自出镇,督统诸将平定淮西之乱,以功封晋国公,世称"裴晋公"。此后历仕穆宗、敬宗、文宗三朝,数度出镇拜相。晚年随世俗沉浮,以求避祸,官终中书令。开成四年(839年)去世,年七十五。获赠太傅,谥号"文忠"。会昌元年(846年)加赠太师,后配享宪宗庙廷。

裴度坚持正道,辅佐宪宗实现"元和中兴"。为将相二十余年,荐引李德裕、李宗闵、韩愈等名士,重用李光颜、李愬等名将,还保护刘禹锡等人。史称其"出入中外,以身系国之安危、时之轻重者二十年",被时人比作郭子仪。

在文学上,裴度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反对在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他对文士多所提掖,颇受时人敬重。晚年留守东都时,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唱酬甚密,为洛阳文事活动的中心人物。有文集二卷,《全唐文》及《全唐诗》等录其诗文。

裴度出身世宦名族"河东裴氏"中的东眷裴氏,祖父裴有邻,曾任濮州濮阳县令。父亲裴溆,曾任河南府渑池县丞。

贞元五年(789年),裴度中进士科,又于贞元八年(792年),登博学宏辞科,参与唐德宗李适在殿廷亲自诏试的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考试,因应对策问的成绩优等,被委任为河阴县尉。后晋升为监察御史,密章奏论德宗宠臣时措语直切,德宗不喜,裴度遂被调出朝廷任河南府功曹。后提升为起居舍人。

元和六年(811年),以司封员外郎职务掌管拟制诏令,不久转任本司郎中。

出使魏博

元和七年(812年),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去世,其子田怀谏年幼不能管理军政,府营军官拥立魏博军衙内兵马使田兴(后改名田弘正)担任留后。田兴安排心腹前往朝廷,奏请魏博遵守朝廷法令,由朝廷委任魏博的官吏,向朝廷缴纳法定赋税。唐宪宗派裴度出使魏州宣布解说朝廷旨意。田兴任留后时,拒绝享用逾越规制的车辆、服饰、住房,仍居住在原采访使的官厅。他请裴度在其居所的墙壁上写下题文,以记述自己的谦卑奉法,魏博人十分感激裴度。田兴又请裴度遍行魏博所属的各郡,传达宪宗的诏书旨意,魏博人到郊外迎接,倍感欣悦。裴度出使魏博回朝后,被任命为中书舍人。

元和九年(814年)十月,裴度改任御史中丞。

平定淮西

裴度元和十年(815年)五月,因讨吴元济诸军久未有功,裴度又兼任刑部侍郎,受命赴蔡州行营宣慰,了解军情,向诸将传达朝廷旨意。回朝后,他向宪宗分析形势,并深为看好忠武军节度使李光颜。不久后,李光颜大破淮西军于陈州溵水县西南的时曲。消息传来,宪宗叹服裴度的知人善用。同年六月,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都派刺客刺杀宰相武元衡,同时指使他们刺杀裴度。

六月三日,武元衡像往常一样骑马上朝,刚出所居的靖安坊东门,刺客从暗中射出了密集的箭,射得武元衡的随从纷纷逃散,然后牵了武元衡的马走了十几步,杀了武元衡,取首级而去;裴度从长安通化里宅所出门,刺客向裴度击刺三剑:头一剑砍断了裴度的靴带;第二剑刺中背部,刚刚划破内衣;末一剑微伤裴度的头部。

裴度跌下马来,幸好他头戴毡帽,因此伤得不深。刺客又挥剑追杀裴度,其随从王义以身掩护,被砍断了右手。裴度跌进路边的沟中,刺客以为他已死,这才罢手离去。此事震动朝野,事隔三日,宪宗下诏委任裴度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裴度为人刚强正直,且能言善辩,能以情动人。自出使魏博返朝,颇受宪宗看重。再从蔡州劳军回京,宪宗更加听从他的意见。

因武元衡执政,委以重任却未见成效,自武元衡遇害后,宪宗便将朝廷的重大谋划决策之事托付给裴度。起初,武元衡遇害,某些献计者奏请罢免裴度的官职,以安抚王承宗、李师道之心,宪宗大怒说:"如果罢免裴度,这就是让奸计得逞,朝廷纲纪如何整顿?朕任用裴度一人,足以击败这两个乱臣贼子。"裴度也以平叛为己任。当他因所受刺伤向朝廷请求告假二十余日时,宪宗下诏派卫兵到裴度的私宅值夜守卫,内宫使臣前往他家问候探询络绎不绝。

在拜相前一日,宪宗又特许他入延英殿应答,安抚告慰备至。当时,京师内惊扰四起,朝野一片惊恐。待到委任裴度为相的制诰下达,人心方才安定。从此,朝廷不断收到有关讨贼的计策,调兵遣将愈益紧急。

裴度以文章书生入仕,数年之间,渐升至清要之职。适逢时局艰难,他奋发决策、亲讨叛军,成为人们崇仰的中兴名臣。他的样貌平常,但风神俊爽、文采出众,答对雄辩有力,使听者为之震动。当时凡有使臣出使他国,他国的君长必定询问裴度的年岁、形貌,以及是否被天子任用。裴度的威名远播四方,中原、异邦对他都颇为畏服。他的威信名望、德操功业,与郭子仪齐名。

裴度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内,以一身维系国家的安危,对时局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选用重臣时,群臣不论"无贤不肖",无不首推裴度。《旧唐书》称:"当元和、长庆间,乱臣贼子,蓄锐丧气,惮度之威棱。……虽江左王导、谢安坐镇雅俗,而吁谟方略,度又过之。"裴度也曾自赞道:"尔身不长,尔貌不扬。胡为将?胡为相?一片灵台,丹青莫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青词宰相是谁?

全文共 999 字

+ 加入清单

明世宗信奉道教,好长生术,宫中每有斋醮,就命词臣起草祭祀文章。这些文章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谓之“青词”。而李春芳、严讷、郭朴、袁炜等词臣均以“青词”邀宠,官居宰相(大学士),故有是称青词宰相。在嘉靖一朝,以青词闻名的高官还不止以上几位,先后官居内阁首辅的夏言和严嵩的青词就写得相当不错。

明世宗信奉道教,好长生术,宫中每有斋醮,就命词臣起草祭祀文章。这些文章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谓之“青词”。唐代开始,规定了青词的体例,青词进入官方序列。青词的真正发扬光大是明嘉靖年间,而李春芳、严讷、郭朴、袁炜等词臣均以“青词”邀宠, 步步高升,官居宰相(大学士),故有是称青词宰相。后来,“青词宰相”讽刺那些升官阶梯并非正路的人。

由于明世宗在政治上无甚建树,却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玄修上,热衷于炼丹制药和祈求长生。在那些看似神秘的仪式中,他经常需要撰写一些焚化祭天的青词,由此就产生了明朝乃至中国历史上都非常奇特的青词宰相。

青词,又叫绿章。因在青藤纸上用朱红色字写而得名,青词本是道教举行斋醮仪式时献给天界神明的章表奏文,以极其华丽的文笔表达出皇帝对天帝的敬意和求仙的诚意。唐代开始,翰林院专门制有《道门青词例》,规定了青词的体例,至此,青词进入官方序列。青词的真正发扬光大,应该是明嘉靖年间,嘉靖对道教异常入迷,明代因此出现了顾鼎臣、严嵩这样以写青词而晋级成功,跻身首辅的文人。

著名人物:

顾鼎臣,嘉靖时文渊阁大学士,明代词臣,以青词结主知,自顾鼎臣始。

严嵩,江西分宜人,又称严分宜,据说严嵩字写得很好,但字写得好不能成为严嵩长期能够把持朝政的理由,严嵩最大的优势是有个好儿子严世藩,严世藩据说长得肥头大耳,似乎还有一只眼睛是瞎的,但他博闻强记,对明朝的官僚体制异常熟悉,甚至某个地方的七品知县的名字他都能记住,也正是这门功夫帮助他顺利的掌控整个明帝国的官僚,卖官鬻爵不在话下。但严世藩最了得的功夫是写青词,据说严嵩能够得到嘉靖赞赏的青词全部出自严世藩之手。

正是因为能写这些谀辞,严氏父子极受嘉靖宠爱,直到徐阶将严氏父子斗倒,而徐阶上位的重要手段也是青词这一工具。青词基本上来说没有什么佳作,但大致上文人写写自己的心境传递给上天,也算是古代文人的一个发泄渠道。当然,青词作品中也出现过龚自珍的“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这样的佳作,但绝非主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陈氏三宰相墓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陈氏三宰相墓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陈氏三宰相墓位于河南省新郑市郭店镇宰相陈村西,因陈省华为赠中书令,陈尧叟、陈尧佐皆同平章事,所以人称三宰相坟。

陈氏三宰相墓区现存墓冢八座,分别为宋左谏议大夫赠中书令陈秦国公省华墓、宋同平章事枢密使赠侍中陈文忠公尧叟墓、宋同中书平章事赠司空侍中陈文惠公尧佐墓、宋天雄军节度使赠太尉陈康肃公尧咨墓、宋太子中舍陈君希古墓、宋主客员外陈君学古墓、宋陈君知节墓、宋陈君珣墓,俱在郭店镇宰相陈村。

八座墓分做三区,西侧自西向东为尧叟、尧佐、尧咨的墓地。中间一区有两座墓冢,东西平列,西为希古墓,东为学古墓。偏东一区有二冢,西为知节墓,东为珣墓。在墓域东北宋建崇孝寺背后有陈省华墓。诸墓现存高约5米,周长30~40米。诸墓前新立墓碑刻有墓主人官爵封号、谥名及生平。尧佐墓前旧时立有翁仲4个,左右石兽翼列,并有欧阳修所撰神道碑和尧佐自撰墓志。神道碑已流失。自撰墓志现存崇孝寺内。省华墓前旧有石羊、石虎,墓前立有王举正所撰神道碑,碑已碎裂,字迹不可辨认,现存崇孝寺内。

崇孝寺位于陈氏三宰相墓区北部。建于金大定三年(1163年)。在东厢房旧址上立有《陈尧佐自撰墓碑》、《大宋故左谏议大夫赠太师尚书兼中书令秦国公神道碑》等三件石刻。

陈氏三宰相家族墓是新郑籍古代名人墓葬之一,墓冢和墓室保存完好,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史、家庭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郭店镇:郭店镇位于郑州市南20公里,新郑市北15公里,东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京珠高速公路6公里,纵贯南北的107国道与郑新路、豫04省道呈“双十安”交叉贯穿全境,交通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全镇辖29个行政村,总人口4.5万余人,总面积77平方公里。境内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区内后周皇陵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新郑市廉政建设教育基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华。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尚书和宰相哪个大

全文共 304 字

+ 加入清单

宰相尚书大。宰相是一品,而尚书是二品。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尚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政府高官名称。在清朝,六部和理藩院等部门的主官称为尚书。

“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宰相地位的具体名称多达几十种,历代不同:太宰、相、相邦、相国、丞相、大司徒(东汉)、尚书令、中书令、侍中、中书舍人、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明朝)、军机大臣、总理(清朝末期)等等。

尚书令,始于秦,西汉沿置,本为少府的属官,掌文书及群臣章奏。汉武帝时以宦官担任,汉成帝改用士人。东汉政务归尚书,尚书令成为对君主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首脑。明朝废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