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代五子登科是哪五子(汇集20篇)

浏览

4001

文章

1000

古代妃子殉葬的时候,是活埋还是先杀后埋?

全文共 1719 字

+ 加入清单

殉葬尤其是人殉这种制度,一直以来都是非常没有人性的一种制度,原本在我国战国时期就已经逐渐消失了,兵马俑就是以陶俑代替人进行殉葬的。但是在明朝时期,从朱元璋开始,又重新流行起了人殉的制度,他就要求他的妃子们给自己陪葬。那么,这些妃子们在殉葬的时候,是直接活埋掉,还是先杀死之后才埋掉呢?

在一座战国时期的王侯墓室内,在主棺内有五具陪葬,这几位殉葬者还算体面,估计是先自杀,然后被埋进墓室内。

而在主棺西侧一个小棺木中,有一具尸骨,是一位年轻女性,没有任何陪葬物,身上藤条缠绕,这个人应该是活埋的,活着的时候被绑起来,活生生的钉进棺材里,然后填上土,这可能是一位被正室打压的侧室,可见对她是恨之入骨,可以想象,在漆黑的地下,任凭她如何的哭喊、踢打,没有任何回音,陪伴她的是身边冰凉的尸体,一直哭喊到没有力气,没有氧气,然后在绝望中死去。

这就是残酷的殉葬制度!

殉葬制度在中国断断续续存在了几千年了,直到明英宗时期宣布废除,可是清朝时期又短暂恢复。

这些无辜的女子迫于压力被活埋、刺死、鸩杀或者缢杀,她们的命运往往掌握在男人手中。

每个朝代殉葬的方式都不一样,但很少有人能逃脱死亡的命运。

秦始皇时期,秦二世胡亥下诏“先帝后宫为生子女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秦始皇一生23个儿子十多个女儿,可见生过儿女的寥寥无几,按照《史记》的记载,秦始皇“后宫列女万余人,气上冲于天 ”,没有生育的大概也在万人。

秦始皇陵周边陪葬坑188座,考古人员挖掘了10座,发现有不同数量的乱葬人骨,尸骨残缺不全,应该是在别处杀死,移葬在此处。

张廓《多妻制度——中国古代的社会和家庭结构》中说,两汉、六朝、隋唐、宋辽金等朝代,都有过活人殉葬的历史,元朝时达到高潮,成吉思汗死时,灵柩所经之处,所遇之人“尽杀之”,“杀40名贵族美女及大汗之骏马以为殉”。成吉思汗灵柩运送万里,一路上杀的人不计其数。

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到朱瞻基的六任皇帝,都使用后宫活人殉葬,明成祖朱棣的朝鲜妃子韩氏也在殉葬名单上,朝鲜史书《李朝实录》记载了韩氏的殉葬过程:

“帝崩,后宫殉葬者30余人 。当死之日,皆饷之于庭。饷撤,俱引升堂。哭声震殿阁。 堂上置大小床,使立其上。挂绳圈于上 ,以头纳圈中。遂去其床,皆雉颈而死。韩氏临死,顾谓金黑曰:‘娘,吾去!娘,吾去!”语未竟,旁有宦者去床,乃与崔氏俱死。褚死者之初升堂也,仁宗亲入辞决。韩氏泣,谓仁宗曰:‘吾母年老,愿规本国。’仁宗许之。”

由此可见为朱棣殉葬的嫔妃都是缢死,书中的金黑是韩氏的乳母,韩氏到中国来时十二三岁,殉葬时二十二三岁,韩氏死后金黑在中国生活了二三十年才回国,朝鲜史书就是根据她的回忆记载的,其实,明朝的殉葬不止于皇帝,他们的子孙诸侯王去世后,也采取活人殉葬。

谁也没有想到,结束人殉的竟然是俘虏皇帝明英祖朱祁镇。

据说当年他亲眼看到父亲朱瞻基去世时,太监们逼迫殉葬的妃子们自杀,“哭声震殿阁”,这个场面让当时才9岁的朱祁镇记忆犹新,成为他一生的梦魇,继位后13岁那年,哥哥周王朱有炖去世,朱祁镇亲自写信要求不要活人殉葬,但是最终没能阻止,朱有炖的六位夫人“皆殉死”。

贵为皇帝也没能阻止殉葬让朱祁镇非常难过,他决定亲自实践,在遗嘱中说“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而止”,果断的阻止了活人殉葬的制度,从这一点来说,明英宗朱祁镇还是有所作为的。

虽然如此,但是,朱祁镇的努力还是白费了,成化四年,辽王儿子病逝,上书明宪宗要求妻妾殉葬,宪宗不准,并把辽王儿子的妻妾接到宫中保护,而到了成化22年,宁河王去世最终几位妃子还是殉葬了,宪宗无奈,只好给予表彰,对外说是殉节。

虽然明朝的殉葬制度有所控制,但是到了清朝又被启用,努尔哈赤的皇后和两个妃子殉葬,顺治有30多位嫔妃殉葬,康熙对殉葬制度深恶痛绝,临终前严辞拒绝大臣们要40位宫女殉葬的请求,至此,残酷而野蛮的殉葬制度才终止,这也算是一个文明开始的信号吧。

最后,让我们记住一位霸气反抗殉葬制度的女性,他就是耶律阿保机的述律皇后,当大臣们要求她殉葬的时候,她抽出宝刀,挥刀砍掉了自己的右手,扔到了耶律阿保机的棺材中,当时的大臣们看的是目瞪口呆、张嘴结舌,述律皇后转身离去,剩下一群大臣在风中凌乱......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古代美女的标准是什么?

全文共 150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自古以来便对“美”有着一套成型的审美理论。而选美,自然也是古已有之。中国古代的选美,可以说是从宫廷甄选后妃开始,那么在男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对女人的审美标准究竟是什么?选美女又有哪些标准呢?

在古代中国男人的眼中,一个女人身体上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既不是她的脸蛋,也不是今天我们所说的三围,而是一双莲足,也就是小脚。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一个人气很高的女性角色,潘金莲。“三寸金莲”,就是古代一个女人最美的地方。大家应该记得西门庆俯身拾筷的时候,趁机摸了摸潘金莲的脚这件事吧?这一点,不就透漏出古代男子对女性的莲足情有独钟的审美特点吗?

所以,古人的选美,首先就是比脚。而比脚选美又有很多的称谓,比如说“赛足会”、“晒足会”、“莲足会”等。这种选美比赛出现在明代正德年间,而又以山西和直隶两地最盛。当时每逢佳节庙会,集市之上士女云集。这些女性或围坐于空场,或坐于车中,盖着盖头,不能让人看到脸。但是她们在这时候会把自己的秀足露出来,当然,她们都穿着鞋袜。而由男性在一番品脚论足后,依次定出状元、榜眼、探花。那些名列前茅的女性,会因此远近闻名。而那些待字闺中者,也会因一个好名次而使自己身价倍增,非常容易物色个好人家。

当然,一双莲足是选美中的重头戏不假,不过古人的审美标准却不是这么简单的。

总体而言,除了要有一双莲足,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评测。

乌发蝉鬓:“乌”就是说要有一头乌黑的长发,“蝉鬓”则是指面颊两旁近耳头的薄如蝉翼的头发。“乌”这个词早在《左氏春秋》中便已出现,至于“蝉鬓”一词,则出现在三国时代的魏国,是魏国王宫中一名叫莫琼树的宫女所梳的发型。显而易见,发质是古代男性对女性审美的一项标准。

云髻雾鬟:“鬟”,就是环髻的意思,髻则是指束在头顶的那个结。云髻雾鬟,就是说女性梳出的发髻要状如云雾。可见,发式也是古代男子对女性审美很在意的一个方面。

娥眉青黛:“娥眉”这个词被用来专指女性的眉毛。“青黛娥眉”便是说把眉毛剃掉,然后用青黑色的颜料来绘画眉毛。这种化妆手法,在西周时期就流行开来。这听上去有些“毁容”的味道,但是也说明了眉黛素来是女性的一项审美指标。

明眸流盼:“明眸”就是又大又明亮的眼睛。“流盼”是流转目光观看之意。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大眼睛里秋波荡,这当然会被列为美女的一条标准。

朱唇皓齿:顾名思义,朱唇便是红唇,皓齿便是雪白的牙齿。红唇彰显牙齿的洁白,雪白的牙齿又衬托樱口朱唇,正是相得益彰。

玉指素臂:古人对女性的手指与手臂非常重视。作为美女,则手指必须纤细而柔软,手臂则必须白皙,而且还要圆润而充满弹性,此谓之“素臂”。其实就像现代人喜欢美腿美女一样,“美臂美人”是古代的一种审美倾向。

细腰雪肤:细腰便是腰肢纤细,走起路来好似拂风的杨柳。雪肤则是肌肤雪白。细腰雪肤,这一点和现代人的审美倒是极为相似。

红妆粉饰:红妆指女子盛妆,粉饰便是在脸上涂抹白粉,也就是说会化妆也是评定一个女性美不美的标准。

肢体透香:如果一个女人天生不用喷香水就可以散发出迷人的香气,想必能令所有的男人发狂。这种自然香的美女向来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据说除了清代着名的香妃,西施也是浑身散发着香气的美女。这是男人的极致幻想,在一个男权社会中被列为对女性的审美要求,也是不足为奇的了。

美女是男人永远不会离嘴的话题。时代的进步使我们不会像古人那样对“三寸金莲”再生出近乎变态与偏执的喜爱。而东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也使我们的审美逐渐趋向于“丰乳肥臀”的西方标准。其实,不同的人审美标准自然不同,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不过,当我们知道古代的这些审美标准后,中国古代的四大美人如果穿越到现代,到底还是不是一个美女还难说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揭秘古代情人约会私密招数

全文共 2596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情人约会有什么秘密招数呢?你以为只有现在的小情侣会约会吗?其实古人幽会情人的招数也有高人一等,那么,你知道男女约会要注意什么呢?初次约会技巧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正确约会?

古代情人约会私密招数

阅读前人笔记和古典文学作品,发现古人对“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诠释,总是不遗余力,甚至连一贯的惜墨如金作风也大为改变,虽依然是之乎者也,却在细节上描绘得极为详尽,想必古人对香艳故事也颇有兴致。

比如《西厢记》,本来就是一出男女爬墙约会的简单故事,经历代文人演绎来演绎去,简直可以作为少男少女之约会教科书了。

男女之间约会,本身是件两情相悦的美丽事情。在古代,由于男女大防等礼教的束缚,使得约会少了些坦然,多了些偷情的味道,这和现在的男女约会爱往僻静处钻,在性质上是两码事。

但是,从男女关系的“化学反应”来看,古代男女约会和今天的男女约会,其过程和细节却大同小异,如同模拟实验一般,一代一代地传承了下来。

许多文艺作品都是这样记录过程的:先是某才子在某次游玩时邂逅了某佳人,一见钟情,然后男方写诗传情,或用藏头诗暗示约会时间和地点,再然后就是某佳人在深明大义的丫鬟的帮助下,成功地赴约,于是,一段才子佳人的俗套故事就此演绎开来。

别看故事是俗了点,其中的约会方式却被后来人不断地重复使用,演变出了情书、短信、QQ等不同的预约形式,承载着几多血泪悲欢,记录了几多恩怨情仇。

古代男女约会,对于女人来说,多出于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和追求,如果存在“偷”的成分的话,那么,她们“偷”的是情,是爱。而对于男人而言,却与性有着莫大的关联,“明眸善睐,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若飞若扬”,与如今的男人一样,他们总要思虑着在什么时间,采取什么方式,才能进展到接吻、拥抱、直至发生男女关系这一阶段。也就是说,约会的具体细节,是由男人设计计划并掌控安排的,他们所受的欲望纠葛和精神压力的折磨,要远远大于女人。

第一是选择约会场所

今天的男人一旦希望与某个特定的女性约会,采取的方式通常是邀请她吃饭、喝茶或看电影以促成约会的实现。

达到这一步骤并不难,只要不是畏首畏尾或者自尊心过于清高的男性,都能在比较轻松的心境中达到目的。古代男人则不行,他们不敢将女人约到大庭广众的地方,更无电影可看,他们只能寻找一个人迹罕至的所在偷偷摸摸进行约会。

第二是约会中的心理

今天的男人在女性应邀赴约两三次共同进餐的过程中,便会产生抚摸、接触女性身体的欲望,这叫谈恋爱,先谈而后爱。

古代男人在第一次约会的时候,就会直截了当提出那种要求,包括海誓山盟、私定婚嫁等,都预示着身体的结合,因为他们之间的爱,不需要再谈了,女人愿意赴约,已经表明了一切。

比如书生张拱与崔莺莺的约会,崔莺莺以身相许,白素贞与许仙的约会,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约会等等,均属于此类故事。

第三是拥抱和接吻

实际上,拥抱热吻并不是西方情人的发明,至少在秦汉时期,古代男女在社交场合中就使用了吻礼。这从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中可以得到证明,在四川、山东等多个秦汉时期的古墓葬中,都发现了古人拥抱、接吻的壁画。

在约会的时候,古代男人始终都在考虑如何才能与女人接吻,他们对女人的嘴唇表示出极大的关注。比如,焦仲卿初见妻子的时候,目光便停留在“口如含朱丹”上;宋玉与女子约会,也有“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编贝。

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的精彩叙述,女子“嫣然一笑”,宋玉即神魂颠倒;贾宝玉初见警幻仙子,也是只看其“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一般来讲,古代男人在怀有这种欲望和意图时,会尽力争取把他本人的好感传达给对方。而女性中似乎存在这样的担心:男人在接吻时是否会产生冲动?自己该怎么办?这也就是为何古代女人在约会时喜欢自带枕头的缘故之一吧。

有趣的是,现在的男人可以通过轻轻触摸对方的手,或者用膝盖靠近对方的膝盖等轻微的身体接触来确认对方的反应,这也是常见的演技。比如在酒吧,面对吧台并排而坐也是一样,可以通过肩与肩的相互接触,试探对方的反应。

如果女方反射般地将手或膝盖抽回的话,那么按理可以判断该女子没有诚意。而古代男人没有这么啰嗦,根本不需要试探什么,只需要主动拥抱对方,在对方半推半就的情况下,就可以实现亲吻或者开始下一步行动。

第四是直接发生男女关系

今天的男女约会,如果要发生男女关系,一般会发生在男人送女人回家的过程中,特别是独身女人,男人期待着女人能邀请他“进来喝点什么”。

如果女方不予邀请时,男人会主动说“能让我进去喝杯水吗”,或者说“我很想欣赏一下你的房间”。与之相反,女人被邀请到男人的房间是常有的事情。

这时,男人常用的手段是用“我有东西要交给你”,“我想让你看一样东西”等等做借口。无论是女人还是男人,只要进入对方的房间,以后的故事就简单了。

古代男女约会时,如果发生男女关系,一般是在约会的场所当时完成的,他们没有条件互相送别并在送别过程中完成男女关系。

比如李世民的女儿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的偷情,要么在皇宫里约会,要么去和尚庙里约会,硬是在礼教和禁规之间寻找缝隙,整整交往了八年,还生下了一儿一女。

现在的情人约会会做什么

许多谈了恋爱的人,当两个人在一起时,常常不知道去哪里,去玩什么。那样就太尴尬了,这里小编告诉你现在的情人约会都干啥去了。

去吃一些平时见不到的,刺激的,能填饱肚子的食物,在一般的路边饭馆就行了。一般是晚饭时间出去,如酸菜鱼、特色火锅等。

吃美食(零食)

每次外出尝一下周边的美食,比如冰激凌、烧烤、臭豆腐等,男生可要带够钱了。

公园游玩

许多大型的公园都是免费进去的,非常适合情侣游玩散步,嬉戏打闹。

逛街买东西

估计这是最令女生开心最令男生伤心的事情了,许多时候还要男生买单,男生们注意了,出手前先想想你们父母的辛苦。

私聊

找个没人的地方,私聊,特别是在晚上,过只属于两个人的世界很正常吧。不过小心遇到一群坏人呀,注意安全。

旅游

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在上传几张照片到空间,别提有多浪漫了,小伙伴们只能干瞪眼了。如去北海感受银滩的风情,到桂林领略山水之美等。

其它

如去电影院、去KTV、去游戏室、鬼屋、泡温泉、按摩等,去朋友亲戚家,或者去旅馆住什么的,你懂的。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你知道古代情人约会绝招有哪些了吗?古人恋爱比现代人要含蓄点,但是也不缺乏胆大妄为的人,情人之间幽会,总会掺杂一些别样的情愫在里面,看了上面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古代的马一天能跑多远 古代的马一天能跑多少里?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马的耐力,24小时最多能够跑400华里即200多公里。古代最快的是800里加急,指的是一天跑400公里,这就是神速了,一路上每10公里换一次驿马,有时还经常跑死马。

一般来说,古代长期行军运粮的马不可能每天都高速奔跑,倒是以每天行进30-40公里的速度连续奔跑属于正常承受范围内,超过这个速度就可能没办法长期跑了,毕竟马还还得负重。当然,也有例外,三国时期的夏侯惇被称为“疾行将军”,他的最快行军纪录是三日五百里,六日一千里,也就是说一天就跑了83.3公里。

中国古代的马如果需要连续行军,则每天大概跑60里地左右,否则无法长期坚持;但以单日为目标,一匹马一天的极限约是150-200公里,即300-400里,再多可能也跑不动了,甚至会危及马的性命;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不考虑马的安危,则300公里也不是没有可能。

速度和耐力均属上乘的汗血宝马理论上能做到“日行400公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古代缠足的危害都有哪些呢

全文共 782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的时候女人没有社会地位,因此女性都需要进行缠足来进行迫害,很多的男性喜欢女人的小脚,因此就进行缠足,对女性的身体的迫害是很大的,所以女性在缠足的时候痛苦是很大的,需要把骨骼和肉都缠的变形才算到达要求,相当的痛苦,那么古代缠足的危害都有哪些呢?

(一)劳动力减半——加剧社会贫困

人类社会男女各占其半,女子缠足,半为残废,缠足时代的女子多以“没脚蟹”自比。脚小难行,行必扶墙,拄杖持杆,有条件者则是婢女扶持,甚至“扶婢仅能步中庭”,而完全依仗他人抱持背负的时有所闻,倘若孤立无助,那么由此室移至相邻的彼室也难以做到。至于出门行路,即使持杖扶婢,也是行不了多远便以气喘吁吁,时不时地靠扶婢肩,倚柱而息,摸捏莲钩解痛除乏。若逢兵荒马乱,只有坐以待毙。缠足后的女子连走路都难,又怎能参加社会劳动呢?

(二)女人是“玩物”——失去独立自尊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都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缠足后的女子,行动不变,无法参加社会劳动和家庭中繁重劳动,社会和家庭中的财富都是由男子创造的,她们失去独立人格和自尊,她们只是男子的附属,是属于男子的财产,男子把她们做为一种“玩物”。而缠足风俗的形成更加剧了女人是“玩物”。

(三)折筋又断骨——身心受到摧残

“妈妈经”有“不烂不小,越烂越好”之语。为了使小脚易于裹成,往往有故意使肌肉糜烂的举动。有人在缠脚布内故意放入碎石、瓦砾、瓷屑,有人用针刺刀划的办法弄破皮肉。想缠就一双金莲,非到折筋断骨不可,掉落一、二个小趾也是家常便饭,女子缠足,坐卧不安,行之不能稳,夜痛不成寐,历尽极度煎熬,惨遭至酷折磨。

缠足的女性对女性身体和心理的迫害是很大的,因此在解放之后就没有在出现过缠足的现象发生,从而提高了女性的社会的地位,因此女性在缠足的时候的影响是很大的会影响到女性的一生的幸福的,所以不论女性的身份和地位都是需要缠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古代后宫嫔妃为什么带指甲套

全文共 661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大家在看电视剧的时候肯定都会关注一些奇奇怪怪的点。比如说古装剧,基本上所有的后宫嫔妃,全都会带一些非常长的指甲套,而且大多数都是那种非常尖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古人喜欢留长指甲是开始于明朝后期,在那时候,无论男女老少都崇尚留长指甲。后来我们从当时古画的人物可以看出那时的人都有留甲的习惯,而贵族女性会留得非常长,特别是左手、无名指。清代时期,这个风气更是疯狂,在清宫及一些大户人家!因为指甲长了就需要保护,那时候发明了指甲套。

甲套在手上的佩戴并没有太多的限制,除了大拇指需要灵活活动不方便戴以外其他的手指都可以戴,愿意的话戴满都可以。单个的戴,或者是一对一对的戴也行。同时在外观上面也很多花样,有玉的、金的、银的、铜的等,各种材质都有,还有各种雕刻也是美轮美奂,用技法雕成镂空之后带着不会让手指觉得闷,还好看。各种琳琅满目的材质和外观让这种护甲套成为了清朝妃嫔之间一种"美"的流行,使得手指看起来不单调。

实际上简言之,这只不过一种装饰物而已,另外也将清朝后宫中妃子的美给呈现了出来的,更为关键的是,这也意味着这种身份影响力的代表,在一举一动中间都将高贵的身份和影响力呈现得酣畅淋漓。

由于从明代流行就有些人喜爱长指甲,因此 到清朝时期,皇室也是将其发展趋势到一个巅峰阶段,而在那时候像皇室的人是不容易去考虑到哪些便捷不方便的,由于她们是不容易动手能力去做一些工作中的,全部的不方便也都是会有仆人去协助她们变成便捷,因此 渐渐地的长指甲便变成了大家显示信息身份的一种方式和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体会历史印记,感悟中原古代文明之光

全文共 870 字

+ 加入清单

中原地区在古代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主流问文化和主导文化的发源地,中国历史上有20多个朝代定都于中原地区。在中原文化中,也有很多值得我们探讨的古代文明印记。本期的中原文化带你去感悟中原古代文明之光。

感悟中原古代文明之光

去郑州大学附近的旅途,走进了河南博物院,那里不仅有自于20世纪初安阳、淅川、洛阳、商丘、开封、三门峡、辉县、新郑、安阳等地的考古发掘13万多件的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和历代陶瓷器、玉器,更有仰韶文化起的“文明曙光”(原始社会时期)、“三代辉煌”(夏商周时期)的文化脉源。在博物院的一段浏览,领略的是中原华夏民族生息延伸的经历,也从内心对这片土地孕育的文明产生敬仰。

莲鹤方壶

河南博物院最早的藏品之一,为保护及研究随其一起于1923年出土的大批新郑城关李家楼村郑公大墓珍贵文物亦是河南博物院创立的初衷之一。这是一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壶身上下遍布纹饰,异常瑰丽,尤其壶顶中央站立一展翅的鹤鸟,开创前所未有的清新风气。原有一对,另一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甲骨文

博物院门前

走进博物院的远古文明展览,原始社会展厅、夏商展厅、西周展厅和东周展厅,用简洁精美的语言和珍贵的文物,讲述那华夏文化源远流长的记事,在一步步前行、一次次端详中,都有赞叹和感悟。二里头、郑州商城、甲骨文、殷墟、青铜器、洛邑、虢国贵族墓地、三晋文化等一个地名和文物名称,串起了从原始社会、夏。商、周的文化脉络。

妇好鸮尊

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系商代晚期器物。通高45.9厘米,口径16.4厘米。盛酒器,形体呈猫头鹰状,昂首、圆目、宽喙、小耳、高冠,双翅并拢,双足与垂尾共为三点支撑,后颈有口,上有盖。内壁铸“妇好”二字铭文。背有兽首弓形鋬。器身满布缛丽的纹饰,造型典雅凝重,为商器之精品。

贾湖骨笛

裴李岗文化。用飞禽翅骨制成,基本具备七声音阶,距今七八千年,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是竖吹管乐器的鼻祖。

你可能也喜欢:

流传六千多年的历史,中原文化是什么意思

中原文化代表人物: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

半部中国史: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有什么关系

酒文化:各种酒的饮用常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古代闹饥荒为什么不去打鱼打猎呢?

全文共 1659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闹饥荒这件事情其实在古代还真的是有一点点常见的,那么有的人问了,既然这么常见,那是不是也总结出来了很多相关的经验呢?话说闹饥荒的时候都出现了什么吃土吃树皮的情况发生,那么古代照说野味资源丰富啊,有的人都饿死了,为什么不选择去打鱼或者打猎呢?下面我们不防就着这个事情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也别错过了,其实分析揭秘看看!

在古代饥荒爆发的时候,除非有强制命令的限制,要不然人们是不可能拥有捕鱼、打猎的条件,而宁愿挨饿也不去打猎、捕鱼的。

大家不要说吃太多肉、吃太多蛋白质对人体造成的影响不好,在那些恐怖而饥饿的年代,能有东西吃就算不错了,又哪里有资格挑三拣四的?

首先我们可以来了解一下古代饥荒爆发时人们的生活有多悲惨。

一般来说,比较轻微的饥荒只要省吃俭用一点,基本就能过去了。

如果是比较恐怖的饥荒,情况就有所不同。

严重的饥荒,根本不是省吃俭用就可以度过的。

1.人们在严重饥荒中的生存

在饥荒比较严重的时代里,人们会慌不择食地用一切能填饱肚子的东西填饱自己,这些东西包括了草根、树皮、观音土,甚至还有人本身。

其中,观音土就是我们所俗称的高岭土,我们所看到的很多瓷器,都是由细腻的观音土烧制而成。

在古代人们实在饿得撑不下去的时候,人们就会去挖这些观音土,用筛选出来的细腻观音土当成面粉去制作面食食用。

由于这些观音土是不可消化的,所以如果人吃得太多观音土的话,那他们就会在便秘的影响下导致肚子膨胀起来,严重的,会被生生憋死。

从观音土的危害这么大仍然有那么多人在灾荒年代食用的状况,我们就可以知道人在饿到极点的时候是有多么慌不择食了。

在这种极端的条件下,人们绝对没有挑食的资格。

如果人们有选择,他们肯定是会去选择打猎或者捕鱼的。

而要说为什么有些人宁愿去吃土、吃树根,也不打猎、捕鱼,我觉得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们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条件。

2.饥荒中,人们有条件是会选择打猎的

打猎和捕鱼其实都是需要自然条件的,一般来说,猎物都生存在树木茂密的山林中或者一望无际的草原中,只有这种条件才适合它们生存下去。

至于一些人类耕种、居住的地区,则由于人口实在太过于繁多,野生动物是生存不下去的,毕竟它们一出现就会被人们抓起来给吃掉,又怎么可能生存繁衍得下去?

而我们要清楚,一般发生干旱、饥荒的地区大多数是黄土高原或者关中平原之类的中部、西北地区,在这些地区里,山林稀少,人们想找寻到一些野味是很困难的。

要是灾区拥有条件适宜的山林,那么必然会有不少人去打猎一些动物来填饱肚子。

当然,这些人中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拥有打猎、捕获野味的技巧,要让那些习惯在田间地头耕种的百姓们去山林中打猎,其实就跟让我们现如今的上班族去山林中打猎一样,最有可能遭遇的就是失败。

因此在这方面的限制下,会有不少人放弃这种想法,于是接下来就只剩下了有把握或者想尝试一下的人。

3.古代有能力捕鱼的人很少

捕鱼更不用说了,人们首先需要在江、河、湖、海、溪流的旁边,才能捕得到鱼。

这时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古代并不是每个人都居住在这些水源旁边的。

很多人居住的地区,顶了天了也只有一些小溪流、小河流、小池塘,而这些水源由于体量比较小,因此所能滋生的鱼类数量是非常少的。

人们如果要从其中捕鱼,那么这些水源只能供应少部分的人,如果在这些小水源中捕鱼的人达到了一定数量,那么这个时候,水源中的鱼就会被全部抓光、大家就得继续饿肚子。

最重要的是,古代饥荒大多是由旱灾引发的,当人们饿肚子的时候,这些体量较小的水源其实早已经干涸,这时候人们想找到点水喝都是难题,更不用说捕鱼了。

而像是一些鱼类承载量比较大的江河湖海,情况就会有所不同。

由于这些水源的体量巨大、很少会发生干涸,所以完全足以支撑古代百姓们在其中捕鱼食用。

不过,在这些地方捕鱼非比寻常,没有专门的船只、没有专门的捕鱼工具,人们是很难在这些水源中依水为生的。

除非是想以钓鱼的方式静静坐在水边大半天,靠运气钓上一些少得可怜的鱼。

因此,这些大体量水源附近,其实只有少数以往一直以捕鱼为工作的渔民们才有资格凭借水中丰富的鱼类过上一番温饱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十七条古代独门中医美容秘方

全文共 1601 字

+ 加入清单

现代女性越来越注重皮肤的保养,光滑细腻的皮肤不但是女性的骄傲,还可以平添你的自信。其实,要想获得好的皮肤并不一定非要到美容院,一些从古代流传至今的美容秘方和方法才是最天然,最有效,最健康的美容之道。

明清前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犹以唐代为盛。现代某文学家如是说:大唐子民的骄傲之心不亚于“9·11”以前美国人的骄傲之心。在美容、养身方面更是一枝奇葩,独秀于春,也难怪出产了像杨玉环一样的绝世美女。看来这些古代美容秘法还是有非常之可取的地方。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收集到17条古代独门美容秘笈,好好看,好好学,如果变漂亮了——嘘——秘密!

1.国色天香法

此法可以让你红颜如奇葩仙卉,身体又有奇香缕缕不散。用甘松、山奈、香薷、白芨、白芷、防风、蒿本、白僵虫、白附子、天花粉、零陵香、绿豆粉一起捣成细末,每天洗脸或洗澡用来擦身,很快会产生上述效果。

2.肌肤细腻法

每天洗脸后,用鸡蛋清涂面部或其他部位的肌肤,再用手巾揩净,坚持一个月,效果显着。或者,每天将黄酒1升放入洗澡水中,连洗两个星期,肌肤自然变得细腻无比,若能用美玉摩擦更妙。

3.返老还童法

用黄柏皮、木瓜根,研末后加枣仁一起捣成泥浆,每天早上洗脸,脸部肌肤会变得嫩如凝脂,艳若桃花。此法能保持天然物性,不会破坏皮肤细胞组织,没有副作用。

4.消除汗斑术

用硼砂5两,老姜两片研成末,水调匀,连擦患处,数天便可见效。

5.卷发伸直法

用麻叶、难能可贵叶各一半,用水煎后洗头,坚持一个段时间,卷发自然变直。

6.白发变黑法

煎桐木水经常洗头,白发自然会转黑,简便可行。

7.拔毛不痛法

将糖放在陶器中,再将炭灰混合研成细末涂到需要拔毛的部位,毛发自然脱落,没有痛感。

8.白发染黑法

少年白头,最不雅观。用反桐木带皮烧成灰,再将胡桃烧成灰,加入菰米一起研成碎末,用黄蜡溶化,搅拌成膏状,每天傍晚涂擦到头上,白发自然会变成黑发。

9.鸡蛋美容法

将脸洗净,取鸡蛋1/4的蛋清和蛋黄均匀涂在脸上,动作要快,15分钟内不说笑,让皮肤收敛,然后用温水洗净并擦上润肤液。20至30岁每周2次,30岁以上每周3次,蛋清适用于皮肤中性、油性;蛋黄适用于皮肤干涩无光泽,有细小皱纹者。

10.去除面部黑斑法

用苦枥子树皮1块,配米汤1斤,加1个鸡蛋清煮开放冷,早上用药水洗黑斑,几天后斑就除去。

11.除脸上黑痣法

用鲜石灰、纯碱各10克加少许酒精调匀,每天涂1次,7天后黑痣消失。

12.治少年白发方

何首乌150克,黑芝麻50克,桑椹子100克,万年表2片,白果30个,桔梗15克,共研细末,每日早饭后服10克,连服一个月,可长出黑发。

13.西施沐浴秘术

用猪苓香、威录仙、茅霍香、香草、干荷叶各2两,再用甘草、白芷各半斤,研碎,拿3~5两装入疏布袋中,会同前面的药品一起煎水,在无风的地方每日洗1次,经过1个月以后,肌肤就会变得芳香润泽,妍丽多娇。这不但对闺中人有益,而且还可以治疗恶疾。

14.黑牙返白秘方

用沉香、麝香各5分,细辛、升麻、蒿本、藿香叶、甘松、白芷各1钱2分,石膏、寒水石各1两,混在一起捣成粉末,早晚用来擦牙,半月之后,各种病牙自然变好,黑牙、黄牙变得洁白无比。经常使用以上药方,到90岁,牙齿还可以保持完好无损。

15.黄牙变白秘方

用等分的食盐和苏打,加水少许混合成牙膏状,用此膏刷牙,每周1至2次。长期使用可使黄牙变白。

16.落牙复生法

先抓来未开眼的嫩老鼠3~4只待用,再用白芨、白芷、青盐、细辛、当归各5钱,捣碎后与嫩老鼠包在一个纸包中,放入火炭中烧成灰,磨碎,再用来擦牙,落牙便复生,黑牙也会变得洁白无比。

17.内外治粉刺法

外用法:用密陀僧三成粉未,混合人乳,每天晚上睡前擦脸部,次日清晨洗去。坚持一个月左右,粉刺即能根治。

内治法:(1)石膏10克,熟地、杭白菊各9克,知母、牛膝各4.5克,水煎服。(2)桃仁12克,桂枝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水煎服。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第一把牙刷的发明者是谁?古代人是怎么刷牙的?

全文共 1100 字

+ 加入清单

话说在历史上汉朝汉桓帝有一次上朝的时候,臣子刁存在上千启奏的时候,刁大人嘴巴一张一合从嘴里散发的气味可以说是难闻至极,让桓帝闻个正好。桓帝遂勃然大怒,命宦官将一个东西放到了刁存的嘴里,顿时口中发出清香,这个东西就是丁香,是当时王公贵族用来去除口气的良药。

有人可能会问,那个刁存到底怎么回事,上朝面见天子难道不事先刷刷牙吗?这事儿其实还真不能怪他,因为在东汉的时候,地球上还没有牙刷这个东西呢。不过也正因为没有牙刷,所以“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这件事,咱们古人可是深有体会。

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龋齿的“龋”字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一下,这个字如果描述起来,就是一张嘴里有四颗牙,有一条类似虫子的东西在中间爬,一颗说是相当地象形了。这说明什么?我们中国人在那个时候已经有了蛀牙的概念了。

既然有了蛀牙,就要采取防蛀的措施,最开始就是漱口。成书于汉代的《礼记》中有述:“鸡初鸣,盐盥漱。”就是说早上起床,要用盐水漱口。其实不仅是在鸡鸣时分,先秦时期有条件的达官贵人们在餐前饭后也都要这么做,那个时候有所谓“虚口”一词,即是用酒来漱口。

这种做法显然平民百姓是无法效仿的,那么难道就任由牙齿坏下去,全部被蛀光吗?仔细想想,好像史料中也没有那时候的百姓都是“无齿之徒”的记载,所以穷人自有穷人的妙计,那就是剔牙,工具嘛,自然是牙签了。

牙签的材质、形式也是各种各样,便宜的有木片、兽骨,珍贵的有象牙、金属,无论是什么,目的只有一个——把牙缝里的食物残渣剔出来。剔牙这件事,还被李时珍很严肃地写进了《本草纲目》里:“柳枝去风消肿止痛,其嫩枝削为枝,剔齿甚妙。”可以看出,李大夫还贴心地推荐了一款牙签,那就是嫩柳枝。

不过这可不是李大夫发明的,早在隋唐时期我们的古人就已经在用这种方法净齿了。柳枝净齿的做法据说起源于佛教,观音菩萨的经典形象是一手持净瓶,一手举柳枝,净瓶用以盛放清水洗手,柳枝又名齿木,就是用来清洁牙齿的。不过这方法没在中国推广开,从敦煌壁画里可以看出,那时的百姓还是以用手抠牙为主。

那么究竟到了什么时候,才有了牙刷呢?在北宋温革编撰的《琐碎录》中就提到了一样东西——刷牙子,“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看来那时候的牙刷毛是用马尾做的。到了元代《御医院方》更有“用刷牙子蘸药刷上下牙齿”的记载,看来“牙膏”也出现了。

发明了第一把现代牙刷的并不是西方人,而是明孝宗朱祐樘。这位以一夫一妻制闻名的皇帝,不仅宽厚仁慈,开创了“弘治中兴”,而且还极具创造力,他将短硬的猪鬃插在骨制的手把上,做出了现代第一把牙刷,这件事情还被记录在英国出版的《发明大全》上,在人类三百项伟大发明中,牙刷的发明人就是朱祐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只知道四大发明?古代中国人已能掘地千米,开采天然气了

全文共 3387 字

+ 加入清单

你对中国古代技术了解多少?四项发明闪过我的脑海吗?

事实上,古人的许多发明并不比四大发明弱。今天我将带你去看看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和实践能力。

清朝人挖几千米来开采天然气

你听说过自贡孙海吗?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超过1000米的深井。然而,清朝的自贡人已经过着烹饪和盐卤的生活,天然气从海底井中喷出。

谢海井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长堰塘,始建于清朝道光十五年(1835年),至今已有180年的历史。它是用传统的钝头冲击钻法建造的,深度达1001.42米。谢海井曾经每天生产8500立方米天然气和14立方米黑盐水。

许多历史学家现在认为这是深井钻井技术的前身,而现代油气钻井技术实际上是近200年前中国技术的翻版。

20世纪拍摄的天车

图片来源:中国古代的钻井和天然气开采技术,钟长勇和黄简。

从上面的旧照片可以看出,一个50-100米高的钻机,天车,矗立在地面上。德克萨斯州油井的繁荣实际上出现在200年前的中国。

井架由耐用的竹子制成,钻头由绳索悬挂。

工人站在木杆上,像跷跷板一样踩着,铁钻可以被拉起来。

钻头可以随时下放,并在途中打碎岩石。

这种鱼尾形钻头设计用于在第一次钻孔时打开更大直径的通道。

图片来源:中国古代的钻井和天然气开采技术,钟长勇和黄简。

油井中使用的电缆非常坚固,其强度与现代钢缆相当。

钻杆是由牛力驱动的。

钻头有多种形状。为了钻不同的岩石和地质构造,古人设计了不同的钻头。

有了这样的钻井平台,古人可以深入地下开采盐和天然气。天然气被提取后,沿着几百米长的管道输送到附近的盐卤厂进行制盐。

我钦佩第一个想从地球中心看世界的自贡人。

天然气输送用竹质管道

图片来源:中国古代的钻井和天然气开采技术,钟长勇和黄简。

西汉里程表

记得给汽车打电话

让我们看看这个古老的里程表。里程表是测量距离的工具。你父母的车上有里程表。

这辆奇怪的车叫李稷顾车。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里程表,出现在西汉时期。当军队行进时,它会把汽车推开。每隔500米,上面的太谷师傅就会敲鼓通知大家。

这辆车的两个齿轮由轮子驱动,大齿轮驱动小飞轮。

这种传动机构被现代工程师称为减速齿轮系。它可以将较高的输入速度转换为较低的输出速度。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在行进时,李稷的鼓车走在皇帝的仪仗队前面,以记录敌人军营的距离和行进的距离。

巴斯大学机械设计和自动化讲师杰兰特·欧文说,这个系统的原理与现代摩托车发动机的原理相同。

一千年前的活塞

一千多年前的宋朝,中国古代的工业化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当时出现在中国的机器还没有出现在中世纪的欧洲,到欧洲人创造它们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当时发明的一些技术至今仍在使用。

已故汉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史学家罗伯特·哈特韦尔(Robert M. Hartwell)曾说过,12世纪中国的铁和煤产量几乎相当于18世纪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的产量。没有配套的冶金工业技术,这种铁和煤的生产是不太科学的。

宋代的主要技术创新之一是重金属制造工艺。山东省济宁市铁塔镇的铁塔是当时铸铁技术的最好见证。

山东省济宁市铁塔镇的铁塔建于1105年。

铁塔寺的铁塔建于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这座铁塔的独特之处在于,直到现在,铸造如此巨大的铁制物体仍不简单。

从现代技术的角度来看,为了铸造如此大的物体,铁水泥浆必须保持在高温下才能形成。提高炉温的一种方法是吹入大量空气。现代铸铁技术也是如此。

那么,1000年前人们是如何将空气输入炉子的呢?不能靠嘴吹。

他们使用的技术是这种依靠液压动力供应的自动鼓风机——气流粉碎机。

欧文说,液压动力可以用来转动曲柄,进而带动风车。

这与后来发明的蒸汽机活塞的曲柄连杆机构原理相同,只是它的运行方向相反——在蒸汽机中,曲柄推动飞轮;在风车里,飞轮推动曲柄。

利用这种技术,大量的空气可以注入高炉,以达到铸铁所需的高温。

第一个了解中国风车的欧洲人是约翰·尼乌霍夫,他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清朝使团的成员。1656年,他乘船沿着京杭大运河穿过江苏,看到了风车。他在《荷兰大使首次访华》一书中记录了这一经历。

2

倪何复

@wikipedia

自动颠簸

事实上,宋代已经将齿轮传动应用到极致,并已经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它可以说是现代大工业的先驱。

一个例子是2000年前的一个液压杵锤,叫做Dui。

江西景德镇仍然使用水磨,这证明这种宋代技术已经过测试。

实质上,水锤技术利用流水的机械能和重力势能来转动水轮。水锤上有一些凸轮轴和把手。它们装在主轴上。旋转时,前排锤子上的锤子可以周期性地研磨东西。

水轮与主轴相连。当水流过时,水轮转动,主轴转动,锤子可以移动。

每个杠杆可以施加大约50公斤的力。水车每次转动,都能带动整个装置产生400公斤的力。

水锤不仅用来敲打谷物,也用来敲打金属。目前,景德镇还在进行水锤的粉碎过程。

《天宫吴凯》(1637)中的水璧

@wikipedia

等速螺旋玉佩

让我们看看另一件令人惊叹的手工艺品。

你见过这种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475年)的玉器吗,上面的线引起了许多考古学家和工程师的兴趣。因为...它看起来不像是手工制作的。

嗯,上面玉器上的纹理叫做等速螺线,也叫做阿基米德螺线。

等速螺旋

等速螺旋要求光线在离开原点时以相等的角速度绕原点旋转。光是这个数学描述就能让你想象徒手画等速螺旋的困难。

春秋战国时期玉器上的等速螺旋

资料来源:DOI:10.1126/science。10960.888888888886

现在要制造这种螺纹,你可以使用一种叫做复合机的机器(一种结合了两个或更多简单机器的机器),它可以以恒定的速度向外旋转,产生一个恒定速度的螺旋。难道这种机器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吗?

这就是哈佛大学物理系研究员彼得·路的想法。他推测春秋时期的中国人发明了复合机,并在2004年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相关论文。

在西方,最早记载的复合机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古希腊数学家和发明家亚历山大的英雄。如果卢淑仪和其他人有一把真正的锤子,古代中国人会比古希腊人更早发明复合机。那么,制造这种等速螺旋的是什么样的复合机呢?这可能如下。绿色是笔,白色是玉。拉黄色的杆子,你就可以画等速螺旋。

资料来源:DOI:10.1126/science。10966.888888888967

盘的旋转速度必须与笔的向外移动速度同步,否则不能画等速螺旋。

这支笔与一根绳子相连,绳子绕在一根可以控制光盘旋转的轴上。这样,笔向外移动的速度等于盘的旋转速度,并且可以画出等速螺旋。然后工人们根据画出的等速螺旋进行雕刻。

水运图像表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的水运设备。

水运观测站是一台古代天文计算机,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科学皇冠上最耀眼的珍珠之一。

这台天文计算机是1000多年前的1086年设计和制造的,那是宋朝元佑的第一年。它的发明者是一位与时俱进的全能工程师——苏松。

苏松

@wikipedia

他的设计如此复杂和先进,以至于工程师和历史学家很长时间都不理解它的原理。

当许多西方人第一次看到它时,他们无法想象古代有这样一种技术,因为它不仅能计算一月的日期,还能计算天体在天球中的运动。

水运仪器图像台高12米,宽7米,包含4个系统和400多个部件。它的前面有一座塔。在塔里,会有假的笑着的男孩出来告诉丁林时间。

在水上仪器平台内还有一个浑天仪,让人们可以观察天体的运动。

水运工具有世界上最早的擒纵机构。擒纵机构是机械钟表的关键部件。难怪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部主任约瑟夫·李约瑟直言不讳地说,水运观测站是欧洲天文钟的直接祖先。

摆钟的锚擒纵机构

@wikipedia

此外,苏颂还设计了一种齿轮和匹配销,它们的功能是使齿轮以特定的速度旋转。

西方花了数百年时间发明了类似的擒纵机构和机械钟,使人类能够将擒纵机构的滴答声与时间联系起来。

原来的水运设备在北宋时期被毁坏了。在景康(1127年)的灾难中,它被金兵占领,后来被丢弃。然而,由于没有人能够理解南宋时期苏颂之子谢肃所保存的手稿,因此也就没有人能够长期修复水运工具。

现在我们可以知道它是如何制作的,这要归功于苏松自己的“机械球和天球的新设计”。这本书写于大约900年前,包含47幅水运设备的蓝图。

你现在可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观看1:5的修复和“新形象法”。此外,中国台湾的国家自然科学博物馆和日本长野县的素瓦尔科学博物馆对水上天文台进行了1:1的修复。

日本修复水运仪器和图像平台内部

@精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古代人炒菜放油吗 揭秘古代人炒菜用什么油

全文共 1364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古代炒菜这件事情还是和现代人有很大的差别的,就拿油来说吧,我们现在炒菜用什么菜油,花生油,橄榄油等等,但是在古代是没有,那么古代人没有这些油是用的油炒菜呢?或者说古代人炒菜根本就不用用油?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古代最早使用的食用油是动物油脂,比如猪、牛、羊等。

记得小时候家里还经常用肥猪肉炸成猪油,特别香,经常用来拌饭。每次吃猪油拌饭的时候妈妈就讲一个故事:在奶奶年轻的时候,买肉是要用肉票的,不能多买。奶奶老实,又没文化,每次买肉都会受欺负,卖肉的总是把瘦肉给奶奶,奶奶回来就哭。

当时觉得奶奶真傻,瘦肉才好吃呢,哭什么?长大后才知道,瘦肉没油,家里没油吃是不行的。

古代食用油的历史

我们国家的美食数不胜数,早在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烹饪食物了。从燧人氏发明火开始,烧烤从此旦生;后来有了陶具,炖、煮也开始流行起来。但这些烹饪技巧都不需要食用油参与,一直到后来“炒”菜出现以后,油的用处就显现出来了。

历史上第一道炒菜应该是韭菜炒鸡蛋。据《周礼》记载:“庶人春荐韭,夏荐麦,秋荐黍,冬荐稻。韭以卵,麦以鱼,黍以豚,稻以雁。”这其中的“韭以卵”就是韭菜炒鸡蛋的意思,因为韭菜不可能煮鸡蛋吧?

但在汉朝之前,古人使用的食用油都是动物油脂,其中以猪肉为主。北魏末年的《齐民要术》所记载“猪肪煼取脂”,说的就是把肥猪肉变成猪油脂的过程,但这种猪油在当时并不称为“油”,而是称为“膏”。因为古人把有角的动物脂肪炸出来的油称为脂,无角动物脂肪炸出来的油称为膏,一直到“油”字发明后,才把所有动物的脂膏和植物油脂统称为油。

古代食用油从动物转变到植物是在汉朝,张骞从西域带了芝麻回来,当时称为“胡麻”。人们发现这种东西榨出来的油非常香,可以用来食用,因此芝麻油是最早的素食油。但在芝麻油之前,我们的植物油脂提取技术已经产生,当时是从杏仁、乌桕上提取出来,但并未用于食用,主要用来点灯。明朝陈耀文编写的《天中记》就详细记载了古人从乌桕提取油脂的过程。

从汉朝使用芝麻油开始,植物油就进入了我们美食烹饪中,到了明朝的时候,植物油的种类已经相当丰富,而且古人还给这些油分了等级。

据明朝《天工开物》记载,“凡油供馔食用者,胡麻、菜服子、黄豆、菘菜子为上;苏麻、芸台子次之;茶子次之,苋菜子次之;大麻仁为下。”

由此可见,明朝已有菜籽油、大豆油、茶子油了。只是按当时等级排列的情况来看,古人应该是按产油量来排名的,因为现在茶子油可是上品,卖得很贵呢。

在明朝的《天工开物》成书期间,玉米已经进入我国并开始大量种植,但书中并没有玉米油的记载,因为玉米油是从玉米胚芽中提取,当时还没有这种工艺。

最有争议的花生油

在古人的食用油中,最有争议的应该是花生油。很多人认为花生是明朝才开始进入我国,因此花生油的出现也应该在此之后。其实花生油早在宋元时期就已经有了。

据清朝的《滇海虞衡志》记载:落花生,为南果中第一,以其资于民用者最广。宋元间,与棉花、蕃瓜、红薯之类,粤估从海上诸国得其种归种之。……若乃海滨滋生,以榨油为上,故自闽及粤,无不食落花生油。且膏之为灯,供夜作。

按照《滇海虞衡志》的说法,花生在宋朝、元朝的时候已经开始种植,并且用来榨油。花生油不仅拿来食用,还用来点灯。

因此古人用油炒菜的顺序应该是动物油→芝麻油→花生油→各种菜籽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古代有疫疾隔离区吗?古代版的火神山是什么样?

全文共 1708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的新冠病毒牵动了很多人的心,每天都有新的患者,但同时也有很多治愈出院的人,给了人们很大的希望。火神山和雷神山是武汉为了将患者集中收治而建立了两座临时的医院,这种做法对于管理病人有很好的作用。不过,类似的情况不止是现代,在古代也有很多,那么在古代有这种疫情发生的时候,古人会不会也建立一个隔离区呢?1.秦朝时期的隔离区

为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武汉在短时间内迅速建起专门医院“火神山”和“雷神山”。

在古代对突发性疫疾也采取隔离治疗,并且建有类似“火神山”“雷神山”式的医院。

秦朝时就设有疠迁所,是当时专门收容麻风病人的隔离治疗医院,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风病隔离医院。

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发掘的秦代竹简(《睡虎地秦墓竹简》)上记载:“城旦,鬼薪疠,何论?当迁疠迁所。”“城旦”是秦朝的劳役刑之一,是指强制男性犯人早起去修筑城墙的苦役;“鬼薪”是秦朝时的一种徒刑,指从事官府杂役、手工业生产劳动以及其它各种重体力劳动等;“疠”指麻风病。

在秦朝,人们如果发现身边有人染上麻风病时,要立即向官府报告,官府将患者抓捕后,并经过医生确诊,将其送到疠迁所进行强制隔离,以防止麻风病毒传播蔓延。

《睡虎地秦墓竹简》在“封诊式”一节里详细记录了一个病例:某里的里典甲将该里士伍丙送到官府,报告说:“怀疑他是麻疯病,将他送到。”官员讯问丙,丙供称:“在三岁时患有疮伤,眉毛脱落,不知道是什以病,没有其他过犯。”

官员命医生丁对丙进行检验,丁报告说:“丙没有眉毛,鼻梁断绝,鼻腔已坏,探刺到他的鼻孔,不打喷,臂肘和膝部……两脚不能正常行走,有溃烂一处,手上没有汗毛,让他呼喊,其声嘶哑,确诊是麻风病。”2.汉朝的隔离区

西汉平帝刘衎即位时才9岁,实际是由大司马王莽主持朝政。这个小皇帝也是多灾多难,在他改元的第二年就发生了大灾难。

《汉书》记载,元始二年(公元2年)四月,郡国发生大旱灾、蝗灾,青州尤为严重,赤地千里,饿殍遍地,瘟疫大流行。

面多严重的灾荒和疫情,王莽积极布置救灾防疫,并带头捐款。在他的带动下,230名官民献出自家的田地住宅,以救济灾民。灾区还普遍减收租税,灾民得到充分抚恤。

王莽还在长安城中造一条闾里,建邸舍房屋200区,朝廷将灾民中的染病者安置在其中,派来医生,送来药品,进行隔离医治,以防止相互传染。

朝廷撤销皇家在安定郡的呼池苑,改为安民县,建起官署与住房,招募贫民迁居于此,由县官发给口粮,并分配土地与生活用具,借给犁耙、耕牛、种子和粮食,让灾民病愈后在这里安居乐业。大司徒司直陈崇为宣传王莽,上表赞颂王莽的功德,说他可与古代的圣人相媲美。3.苏轼也曾建立隔离区

北宋元祐四年(1089年)七月,52岁的苏轼得到皇太后的恩宠得以东山再起,到达杭州任太守。

赴任后的苏轼也是春风得意,雄心勃勃,准备大干一场。他利用与皇太后的特殊关系,向朝廷争取资金4万贯修缮官衙、城门、粮仓等。

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在他上任不久,杭州大旱,颗粒无收,饥民哀嚎,流离失所。由于饥民食用死掉的家畜家禽,造成疫疾大流行。一时米价上涨,人心惶惶,社会不稳。

苏轼立即上奏朝廷,请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到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以换取粮米救济饥饿的人,向贫病交加的百姓减价出售常平仓的大米,以解饥荒。这才稳定了物价。

他还命令官府做了很多饘粥,救济饥民,又拿出在老家眉山名医巢谷处央求到的“圣散子方”,配成药剂发给患者,并派官员带着医生到各街巷为患病者医治,救活了很多人。

更难能可贵的是苏轼能从长远考虑,他深知“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于是苏轼将朝廷拨付的修缮费节约出来的2000缗钱拿出来,自己又慷慨解囊,捐出50两黄金,在杭州城中心众安桥,很快建起了一处病坊,取名“安乐坊”。

据记载,安乐坊在三年时间里就医好了上千个患者。苏轼还未雨绸缪,广蓄粮米、药品,以备急用。

后来朝廷充分肯定了苏轼的做法,将安乐坊收归朝廷管理,更名为“安济坊”,聘请道士主持经营,并拨付经费,还赐给该院医护人员“紫袍”,使其具备了“公务员”身份。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朝廷开始在各地设置安济坊,专为穷苦人治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国古代大型瘟疫有哪些?盘点中国古代几大瘟疫事件

全文共 2875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这个瘟疫事件其实在历史上还是非常非常多的,不仅仅是中国,很多地方都有,全世界上都有,所以瘟疫这个东西还是非常非常可怕的,最近很多人都问了,这个中国古代有哪些比较大型的瘟疫事件呢?这个问题也还是值得一看的,所以下面我们一起来盘点看看!

瘟疫,亦称大流行,最常见的是鼠疫,又称黑死病,有腺型、肺型和败血症型三种,在人类历史上有过三次跨洲际的传染力。最早在《旧约圣经》中已出现类似鼠疫侵袭亚述军的记载。首次的大流行发生於西元6世纪,疫情持续了五十多年;14世纪欧洲爆发「黑死病」,发病1至3日之内死亡,大约死亡一千七百万至两千八百万条生命,死亡人数占欧洲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义大利、英国死者半数,据称是由中国商人和蒙古军队传入。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始於1860年,正值中国清朝后期。其它的疫疾还有痘疹(天花)、大头瘟、羊毛瘟、疙瘩瘟、吐血瘟。

上古时期

中国古代殷墟甲骨文已有「虫」、「蛊」、「疟疾」、「疾年」等文字的记载[1]。「疠」字可见於《尚书》、《山海经》和《左传》。

汉朝

公元2年,青周大疫,汉平帝诏曰:「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

三国时期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冬天,北方发生疫病,当时为太子的曹丕在第二年给吴质的信中说:「亲故多罗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除孔融、阮瑀早死外,建安七子之中竟有五人死於传染病。曹植《说疫气》描述当时疫病流行的惨状说:「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魏晋南北朝

晋惠帝光熙元年(306年):「宁州频岁饥疫,死者以十万计。五芩夷强盛,州兵屡败,吏民流入交州者甚众。」(《资治通鉴》)

永嘉年间(307年—312年),战乱频仍,雍州以东,「人多饥乏,更相鬻卖,奔迸流移,不可胜数。」、「又大疾疫,兼以饥馑,……流尸满河,白骨蔽野。」(《晋书.食货志》)

义熙元年(405年),益州大族谯纵据四川,自称成都王。义熙二年(406年),刘裕派遣刘敬宣率兵五千人伐蜀。义熙四年(408年)九月,敬宣部队势如破竹,到达遂宁郡之黄虎,谯纵请求后秦姚兴出兵,姚兴遂派遣平西将军姚赏等率兵增援,黄虎之战中刘敬宣前进受阻,双方相持六十余日,敬宣部队粮草啖尽,此时疾疫大起,「死者大半」,敬宣下令退出四川。到建康时,士兵十不存一。

隋朝

开皇十年(590年),首都长安发生疾疫。

大业八年(612年),山东、河南大水,不久出现疾疫。山东地区灾情尤惨。

唐朝

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江东大疫,「死者过半」。「辛丑岁(762年),大旱,三吴饥甚,人相食。明年大疫,死者十七八,城郭邑居为之空虚,而存者无食,亡者无棺殡悲哀之送。大抵虽其父母妻子也啖其肉,而弃其骸於田野,由是道路积骨相支撑枕藉者弥二千里,春秋以来不书。」(《吊道殣文》)

宋朝

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河北大水,次年三月疫灾。

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江淮一带大疫。(《宋史·五行志》)

南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年),浙江永嘉地区大疫。

南宋德佑元年(1275年)六月,常州等城为元军占领,城内居民四处逃窜,「民患疫而死者不可胜计」。

南宋德佑二年(1276年)闰正月,元军包围了临安府,德佑二年闰三月,临安府大疫。

辽、金、蒙古

金末年哀宗正大九年(1232年),汴京疫病大起,「都人不受病者万无一二,既而死者继踵不绝。」当时汴京有城门12座,每日各门送出死尸多达2千具。

元朝

至大元年(1308年)春,绍兴、庆元、召州大疫,死者二万六千余人。皇庆二年(1313年)冬,京师大疫。(《元史·五行志》)

至顺二年(1331年),衡州连岁大旱,又发生疫灾,「死者十九」(《元史·文宗纪》)。

1344年,中国淮河流域爆发黑死病,河北商人再沿「丝路」将之传到印度、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同时期蒙古人西征时,将染疫尸体用投石机投入城中,由此散布病毒至欧洲各处。造成1347年欧洲大流行,大文豪薄伽丘的《十日谈》即是以这场瘟疫为故事背景,描写浩劫下的人性。

至正十九年(1359年)春夏,莒州沂水、日照二县和广东南雄路大疫。

明朝

万历八年(1580年),「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传染者接踵而亡,数口之家,一染此疫,十有一二甚至阖门不起者」。万历《山西通忘》卷26记载,潞安「是岁大疫,肿项善染,病者不敢问,死者不敢吊」。

崇祯六年,山西出现瘟疫。崇祯「七年八年,兴县盗贼杀伤人民,岁馑日甚。天行瘟疫,朝发夕死。至一夜之内,百姓惊逃,城为之空」。

崇祯十年(1637年)以后,山西全境瘟疫大流行「瘟疫盛作,死者过半」,疫情传到河南地区,「瘟疫大作,死者十九,灭绝者无数」。榆林府「大瘟,……米脂城中死者枕藉,十三年,夏又大疫,十五年,……大疫,十六年,稔,七月郡城瘟疫大作」。

崇祯十二年夏,商洛山中瘟疫流行,李自成、刘宗敏的义军将士染病。

崇祯十三年,顺德府(今邢台)、河间府(今河间)和大名府(今大名)有大疫,人死八九。

崇祯十六年二月,北京大疫,病名叫「疙瘩病」,「大疫,人鬼错杂。薄暮人屏不行。贸易者多得纸钱,置水投之,有声则钱,无声则纸。甚至白日成阵,墙上及屋脊行走,揶揄居人。每夜则痛哭咆哮,闻有声而逐有影」。(抱阳生《甲申朝事小计》卷六)

崇祯十六年八月,天津爆发肺鼠疫:「上天降灾,瘟疫流行,自八月至今(九月十五日),传染至盛。有一二日亡者,有朝染夕亡者,日每不下数百人,甚有全家全亡不留一人者,排门逐户,无一保全。」(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

崇祯十七年,天津督理军务骆养性说,「昨年京师瘟疫大作,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

清朝

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清水大疫。六年五月,咸宁大疫。十一年春,即墨大疫。六月,黄县大疫。(《清史稿·灾异志》)

俞樾的《曲园笔记》记载,「同治之初,滇中大乱,贼所到之处,杀人如麻,白骨飞野;通都大邑,悉成丘墟。乱定之后,孓遗之民,稍稍复集,扫除胔骼;经营苫盖。时则又有大疫,疫之将作,其家之鼠,无故自毙,……人不及见,久而腐烂,人闻其臭,鲜不疾者,病皆骤然而起,……或逾日死,或即日死,诸医束手,不能处方;……其得活者,千百中一二而已。疫起乡间,延及城市,一家有病者,则其左右十数家即迁移避之,踣於道者无算,然卒不能免也。甚至阖门同尽,比户皆空,小村聚中,绝无人迹……」

光绪二十年(1894年),鼠疫曾发现於香港,后即酿成疫疠。流行於世界。(《中国医学史》,陈邦贤)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六月,京津地区爆发霍乱。死亡超过一万余人。直隶总督袁世凯在六月初十日给徐世昌的信函中说:「近日疫症大作,伤人甚多。」

1910年,伍连德(1879年—1960年)的《伍连德自传》记载「这种病……满州里一带的俄国人恐是最先染到的。有一部份以捕土拨鼠为之山东移民,患得更多。他们将鼠捕来,剥取其皮,染以颜色,冒充黑貂,售与西方妇女。……一俟有了二三十条鼠皮,即往客栈居住,静候顾主之光临。如果一人患有疫疾,即可传染整个客栈,再延至他处。

瘟疫其实各个时期都还是有的,只要做好准备,不慌乱,都还是比较好对抗的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小康最早出现在我国古代典籍什么中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哪里

全文共 926 字

+ 加入清单

小康最早出现我国古代典籍《诗经》中,语出《诗经•大雅•民劳》,原文是:“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其中“汔可小康”中的汔,是庶几,希望的意思,有的书上也解释它与“乞”或“祈”相同,翻译为企求的意思。

《诗经•大雅•民劳》原文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国,以为民逑。无纵诡随,以谨惛怓。式遏寇虐,无俾民忧。无弃尔劳,以为王休。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以绥四国。无纵诡随,以谨罔极。式遏寇虐,无俾作慝。敬慎威仪,以近有德。民亦劳止,汔可小愒。惠此中国,俾民忧泄。无纵诡随,以谨丑厉。式遏寇虐,无俾正败。戎虽小子,而式弘大。民亦劳止,汔可小安。惠此中国,国无有残。无纵诡随,以谨缱绻。式遏寇虐,无俾正反。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翻译:

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稍安康。爱护京城老百姓,安抚诸侯定四方。诡诈欺骗莫纵任,谨防小人行不良。掠夺暴力行为应制止,不怕坏人手段强。远近人民都爱护,安我国家保我王。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稍休息。爱护京城老百姓,可使人民聚一起。诡诈欺骗莫纵任,谨防歹人起奸计。掠夺暴力行为应制止,莫使人民添忧戚。不弃前功更努力,为使君王得福气。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喘口气。爱护京师老百姓,安抚天下四方地。诡诈欺骗莫纵容,反覆小人须警惕。掠夺暴力行为应制止,莫让邪恶得兴起。仪容举止要谨慎,亲近贤德正自己。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歇一歇。爱护京师老百姓,人民忧愁得发泄。诡诈欺骗莫纵任,警惕丑恶防奸邪。掠夺暴力行为应制止,您虽年轻经历浅,作用巨大很特别。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稍舒服。爱护京师老百姓,国家安定无残酷。诡诈欺骗莫纵任,小人巴结别疏忽。掠夺暴力行为应制止,莫使政权遭颠覆。衷心爱戴您君王,大力劝谏为帮助。

注释

“民亦劳止”——亦,语助虚词,止,有的书上解释也是语助虚词,但也可以理解为“之”,是一个代词;

“汔可小康”——汔,庶几,希望的意思,有的书上解释它与“乞”或“祈”相同,是企求的意思;

“惠此中国”——惠,动词,给予好处;中国,指京城,也就是周王朝朝廷区域;

“以绥四方”——绥,平定、宁静;四方,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世界上有麒麟的照片吗?古代黑白麒麟照片是谁拍的?

全文共 1152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从古至今流传着很多神话传说,在这些神话传说当中不乏有一些神兽,就不如说麒麟、玄武、朱雀、龙、凤凰等等,然门将这些神兽称之为瑞兽。相传只有在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时期才会有瑞兽出现的踪迹。在这其中西狩获麟的典故是非常著名的。

据传,春秋时期,鲁哀公在西郊狩猎时意外抓到了一只麒麟,众人皆不识捕获的动物是何物。为此,鲁哀公命人去唤来孔子前来辨认。孔子看到麒麟,告诉众人,此物正是麒麟,是一种象征着吉祥如意的瑞兽。

孔子见麒麟负伤,痛心不已,感叹瑞兽被捕受伤,会寓意着有不祥的事情发生。此后,便出现了孔子西狩获麟,遂不作春秋的传闻。

麒麟,麒代表着雄性,麟则代表着雌性,因而人们将其称为麒麟。麒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记载,其中,清代的《清史稿》中曾记录了雍正年间,多地出现麒麟的事件。《淮南子》中还记载着,应龙生建马,建马生麒麟。

因历史上对应龙和建马的记载少之又少,无从考证建马、应龙和麒麟是否存在关联。那么,麒麟这种有着身形似马似鹿,头部如龙,尾巴似牛的动物,是否真的存在呢?

虽然,关于麒麟的记载和传说颇多,但目前仍没有确凿证据可以表明,麒麟是存在的。难道,麒麟只是人们臆想出来的神兽,并非真实存在的?

此前,有人声称拍摄到了麒麟的黑白照片

虽然这看起来像是上个世纪的东西,但其实是假的,并非真实的照片。这是有人通过计算机渲染出来的3D效果,根本不是真的麒麟。

根据现代生物学,地球上所有生命皆源于海洋,在未进化出人类前,史前动物在地球上活跃已久,比如,恐龙曾主宰地球长达1亿多年。人类把地球上的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种类数量超46900种,而无脊椎动物的种类数量则高达130万多种。那么,在大千世界的众多动物里,究竟哪一种动物才是麒麟的原型呢?

有一种观点认为,人们是将各个动物的某一特征结合在一起,组成了麒麟的样子,麒麟的原型应该是山西兽或萨摩麟。在两千万年前的第三纪中新世,地球上生活着山西兽和萨摩麟,那时候的猴子和人类还没有分开进化,同属一个共同祖先。

直到大约20万年前,现代人类的祖先才进化出来,而有文字的文明也只有几千年的时间。山西兽和萨摩麟,这两种史前动物在史前人类出现前就已灭绝了,在时间上没有交叠的可能。因此,这两种史前动物应该都不是麒麟的原型。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麒麟的原型可能是梅花鹿。从麒麟的外形来看,梅花鹿与麒麟的外观颇为相似。梅花鹿的雌性和雄性在外观和身形上都有非常明显的差异,雄性梅花鹿的长着多杈的角,这一特征与麒麟或龙所长的角尤为相似。

麒麟的原型到底是哪种动物,这还有待进一步去考证。不管怎样,麒麟所代表的吉祥寓意,已远超探究麒麟原型的意义了。通过古人的描述可以看出,人们对于若能见到麒麟这样的瑞兽,就象征着风调雨顺,吉祥如意,这无疑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与寄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古代虎符有着什么作用?为何没人去偷?

全文共 921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皇帝是古代权利最高的统治者,但是皇帝的权利再高也是需要军队来进行维持的。没有军队作为后盾,那么皇帝也就是徒有虚名了,没有什么是指权力的。若是皇帝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那么下场是很惨的,汉末与清末时期最具有代表性了。

没有军权的皇帝就会想出了用虎符调兵这个办法。这个虎符又叫兵符,最早的兵符是做成铜制虎形,分成两部分,左边的是给带兵的将领,右边的则在皇帝手中,为了防止出现冒牌的虎符,皇帝在虎符上刻上铭文,需要调兵的时候需要两者合二为一,检验真伪才行。

这样一来古代将军只有带兵的权利,但是如果你需要调兵,就必须使用虎符。在影视剧中常看到这样一个片段,太子造反意图拉着大军主帅,但是没有虎符,调兵时候就被下属质疑必须拿出虎符才能出兵。而且虎符并不是只有一个,一个地方的虎符只能调动一个地方的士兵。比如秦国的管理就很严格,你想调出五十个士兵就需要出示虎符。嫪毐当年想依靠太后的势力大造假的玉玺,但是因为没有虎符,在造反的时候只能用自己养的门客来应付,结果被嬴政杀的片甲不留。

士兵只认虎符不认人,这也就无意中增加了虎符的权威和严谨。在汉武帝统治后期,内部爆发蛊毒之祸,当时太子刘据想调兵,却因为没有虎符被拒绝。虽说当时大将都认识刘据,再说太子怎么可能造反,但是因为见不到虎符,大将只能选择得罪太子。有人会问,当时虎符作用那么大,为什么没有人会去偷呢?其实原因四个字就能解释了。战国时期的魏国信陵君盗窃虎符去救赵国,为了救被秦国围困的赵国,信陵君用美人计把虎符给盗了过来,最后调来军队击败了秦军,解除了危险。

这个故事不是在说兵符的重要性,而是说想偷兵符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我们看其中一个细节就知道了,当时信陵君拿着虎符给大将,但是大将不信他的,一直不肯发兵,最后信陵君乘其不备一刀杀了他,这才发兵成功。很明显,最终把军队调来并不是因为虎符,而是靠着信陵君的名声,如果当时换做其他人,那把主将杀了别人也会杀了你。既然有了虎符,但信陵君还是调不动军队,这是为什么呢?在虎符之外其实还有一样东西,那就是诏书!诏书上必须写明出兵的缘由以及地点。

在魏国出兵前魏王就下令让大将坐山观虎斗,这样谁都得罪不了。在信陵君来前,大将一直没收到更改的诏书,肯定会起疑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古代为什么扎小人诅咒别人?扎小人是什么?

全文共 1314 字

+ 加入清单

在很多古装剧里面,会有一种扎小人的情节,在一个手掌大的小人身上,贴上要诅咒的那个人的生辰八字,然后在它的身上扎满各种各样的小针,以此来诅咒这个人,电视剧里当然演的很有看头,被扎的那个人就真的会生病,但是这种情况难道真的会让人出问题吗?为何古代会有这样的迷信传说?

在众多的历史电视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有人对别人恨之入骨,往往会扎小人来诅咒别人。在很多故事中,也有人会利用小人来诬陷别人施行诅咒。我们今天科学昌明,对这种行为很难理解。那么为什么古人会用扎小人来诅咒他人呢?

01.偶像信仰的远古背景

这种行为貌似难以理解,其实有着非常古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即使是今天的我们,也不可能完全摆脱这种影响。举例而言,如果我们手中有偶像或者亲人的照片或者画像,我们会用针扎他们或者直接撕掉吗?我们在毁灭这些照片时能够和撕掉一张无关的照片一样无动于衷吗?显然不会。我们明明知道这对我们的偶像或者亲人不可能有任何实际影响,但在心理上还是会有隐隐的抵触,似乎对照片的所作所为就是对本人的所作所为。

历史学家将这种人类的普遍心理追溯到相当久远的历史时期。在上古时期的人类各民族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巫术,人们把仇人制作成人像,然后把对仇人的愤恨发泄在这些人像上,有的针扎刀砍,有的直接烧掉。其实放大一点,制作这样的“偶像”也可以表达崇敬之情,比如我们常见的佛像或者各种各样的神像,还有中国人常用的祖宗牌位,都是基于这样一种对于偶像的心理。

02偶像信仰与宗教

偶像崇拜曾经是流行于世界各大民族之间的普遍现象,但是随着一神教的出现,偶像信仰遭到了打击。如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明确信仰唯一神,因此禁止信奉其他偶像。尽管如此,偶像信仰还是顽固地流传了下来。各大宗教在创立初期都明确规定,不可以制作或崇拜偶像,但是随着宗教的传播,各种神像又不可避免的出现。

其中最典型的是佛教。原始佛教认为不可以造作佛像,那时往往是用佛手印等来表示佛的。直到亚历山大大帝西征,遗留下了众多希腊化王国,古希腊雕像传统流传于印度,出现了佛像。后来随着大乘佛教的流行,为了传教的方便,更多的佛像开始流传。

基督教明确指出,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信徒也绝不可以去拜祭其他偶像。但是后来耶稣神像还是出现了,最著名的莫过于矗立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七百多米高的耶稣像。一些教堂中也有耶稣雕像,但更多的还是用画像。相比之下,同样是一神教的伊斯兰教就比较严格,明确禁止制作和摆放、悬挂画像和雕像。

03中国历史上的偶像诅咒

在中国历史上,关于扎小人最著名的事件莫过于汉武帝时期的“巫蛊案”。史书记载,汉武帝晚年宠信江充,而江充与太子有嫌隙。武帝晚年总是怀疑旁人用巫蛊之术诅咒他,株连了很多人。江充作为武帝的爪牙,深知其忌讳,声称宫中有巫蛊,到太子宫中挖掘出了桐木人。太子遂发兵谋反,诛杀江充,可最终还是兵败而死。

对于这一事件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古籍记载,太子宫中的桐木人偶实际上是江充所为,他预先制作了这一人偶,以针刺其腹,然后埋在太子宫中,目的是诬陷太子。不过这一说法在正史《汉书》中得不到印证。不管真相如何,这一事件让我们看到,在中国历史上,扎小人这种行为,掀起了怎样的巨浪,甚至能够影响一朝国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揭秘中国古代的冰箱长什么样

全文共 4877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人在对于炎热的天气已经不是那么害怕,因为家家基本上都有空调或者电风扇,还有存仓食物的冰箱以及各种各样的冷饮可以吃。那您知道古代的冰箱长什么样吗?您知道古代雪池冰窖是怎样的吗?今天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下有关古代人如何避暑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们赶快来看看啊。

古代的冰箱长什么样

根据相关的记载,我国在古代很早就有了所谓的“冰箱”。虽然在古代的时候的技术是远远的落后与现在的,但是还是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的,也是可以保持食物的新鲜的。

在古籍《周礼》中就提到过一种用来储存食物的“冰鉴”。这种“冰鉴”其实是一个盒子似的东西,内部是空的。

只要把冰放在面,然后把食物再放在冰的中间,就可以对食物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了。这可能是人类使用最早的冰箱。

根据最的报道,我国的湖北随县曾侯乙楚墓在1978年出土了两件冰鉴,这两件冰鉴上还有一柄长勺,应该是专门用来取里面的冷饮用的,了可以看出我国古代人的智慧。

此外,在古书《吴越春秋》上也曾记载:“勾践之出游也,休息食宿于冰厨。”这里所说的“冰厨”,就是古代人们专门用来储存食物的一间房子,是夏季供应饮食的地方。

设计奇巧、铸造精工的鉴缶被誉为中国古代的“冰箱”。鉴缶由盛酒器尊缶与鉴组成,方尊缶置于方鉴正中,方鉴有镂孔花纹的盖,盖中间的方口正好套住方尊缶的颈部。

鉴的底部设有活动机关,牢牢地固定着尊缶。鉴与尊缶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应是夏天盛放冰块、冬天盛放热水之用。

战国时代的冰箱――1978年出土两件战国曾侯乙楚墓冰鉴

从战国时代一直到今天,还是存在一定的技术还是没有一定的办法去复制战国曾侯乙楚墓冰鉴的,居然没想带以前古代的冰箱,现代人居然做不出来!

明朝时,北京城的皇公贵族已把冰箱做为重要的祛暑器具,那是一种用天然冰块降温的箱子,以黄花梨木或红木制成。从外观上看,冰箱口大底小呈方斗形,腰部上下箍铜箍两周。

箱两侧有铜环,铜环的用途就是便于搬运。箱口覆两块对拼硬木盖板,板上镂雕钱形孔。

那时的冰箱不仅外形美观,而且在功能设计上也十分精巧科学。冰箱箱内挂锡,箱底有小孔。两块盖板其中一块固定在箱口上,另一块是活板。

每当暑热来临,可将活板取下,箱内放冰块并将时新瓜果或饮料镇于冰上,随时取用。味道干爽清凉,用后让人觉得十分惬意,暑气顿消。由于锡的保护,冰水不致侵蚀木质的箱体,反而能从底部的小孔中渗出。

藏冰御夏古代皇家夏天避暑冰块从哪来的

在民国以前,采冰储冰是皇室贵族特权,只有皇室可以建造冰窖,这些冰窖就是官办冰窖,简称官窖,它们多是砖石建造的内部为拱形的地下冰窖,又可分为直接为皇宫服务的御用冰窖和为王府官衙服务的吏用冰窖两种。

据《大清会典》记载,当时北京城内共有十八座官窖,分列紫禁城内、德胜门外、景山西门、正阳门外四处。民办冰窖的出现则是在民国时期,它们几乎都是挖掘的土炕,置冰后以土掩埋。

如今,北京的冰窖只残存三处:故宫内冰窖数目不详,雪池胡同内两座,恭俭胡同内一座,皆为官窖,民办冰窖则早已无迹可寻。

避暑一个逃逸的概念

骄阳似火、铄石流金的日子还没开始,那应该是在农历六月。眼下,溽暑还只在酝酿阶段,深夜球赛频出的冷门让人感到凉意,南方的水患也让人不寒而栗,楼上空调机滴下的水也并不急促。

北京地理曾推出《偎冬儿》和《地下空间》系列,前者在时间上和《避暑》对应,后者作为一个阴森森的系列,则堪称北京的别样避暑地图。

如果说偎冬的偎是慵懒,那么避暑的避则多了一份焦灼,是逃脱和规避。无论如何,二者都指向一种闲散,这是老北京人性格的一面,进而造就了与之相对的城市文化,避暑在北京曾与空间有关(什刹海、二闸等传统纳凉地),与生产有关(藏冰、平改坡),与常识有关(浮瓜沉李)、与日用有关(冰饮食以及避暑药品),并最终与生活情趣(天棚、喷泉、膀爷)有关.

避暑从一种社群交往方式收缩成了一项个体活动。古桥空调的风行以及退出市场可以看做是传统避暑方式(避暑能够自理)的没落,崇文门菜市场门口的冰块连同在它上面滚动的桔子汽水一起消失,则彻底宣告老法儿避暑的终结。

对于更新一代的年轻人,听见双棒儿一词只会理解成哼哼哈兮,他们不知道,那是北京商家温情的产品设计――小朋友甲买了一只冰棍,拆开包装将它一分为二,递给旁边淌哈喇子的小朋友乙。

北京名为冰窖的胡同不止一条,为了避免重名,1965年地名改革时改成了不同的名字――梅兰芳大剧院附近的冰洁胡同现在变成了西派国际公寓;

前门东路东侧的冰窖厂胡同如今是一处工地;前海南沿的白米北巷内的什刹海冰窖现为私人会馆;位于德胜门外大街西侧的冰窖口胡同已变成宽敞的大街,82岁的张世明大爷对记者说“我是五八年搬到这边来的,那时还经常见到人们到护城河去采冰。

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那个土窖就改成一个仓库了,十多年前仓库也拆了”。

古代雪池冰窖御用冰窖储冰400年

沿着景山西街向南走,到陟山门街右转,步行几十米便会看到位于马路北侧的雪池胡同。走进胡同口就会看到不远处有一个低矮的房屋,房屋的地上部分只有两三米高,屋顶拱顶出脊成人字形分水,与附近的民居显得格格不入。

北海公园管理处的师宗海副园长介绍说雪池冰窖建于万历年间(1573年),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是皇家的御用冰窖。当时冬季采北海之冰储存起来,备皇室冷藏肉类、果品、蔬菜和暑期防暑降温之用。

中华民国五年(1916年)冰窖由个人承包,负责供应国民政府及逊清皇室。1925年,北海开放为公园,之后雪池冰窖就由北海公园管理和经营,1972年,雪池冰窖宣告停用,共计储冰399年。

早年雪池冰窖共有六座,由西向东依次编号,目前只留存了5号和6号。师宗海副园长介绍,雪池冰窖共修缮过三次,前两次改造和修缮是在1961年和1968年,当时冰窖还在使用。

最近一次是在2006年对残存的5号和6号两个冰窖进行修缮维护。修复后冰窖便不对外开放,由专人24小时值班看护。

恭俭冰窖的内间摆着一张由两块长木板(据说是以前运冰的跳板)拼成的桌子。

北海公园管理处负责看守雪池冰窖的工作人员说,冰窖内的温度常年保持在16℃左右。

最大古冰窖暂不开放

记者在北海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入院中参观了6号雪池冰窖。整个冰窖长约25米,宽约10米,屋顶也为人字形起脊双坡,上面铺有较新的灰色瓦片。

冰窖的正面有一个高约两米、宽约一米的拱门,门打开后,凉气逼人。从门口到窖底共有12级台阶,每级大概有一尺高,冰窖在地下大概有四米深,冰窖地面铺着约两平米大的整齐的石板,石板缝隙用白灰填得很实。

冰窖的内墙面凹凸不平,汇合到一起成为拱顶,整个空间大概高十米,无梁无柱。在所进来的门对面的墙上有一个比门小些的拱形的洞,已用城砖填补上,洞的下方没有台阶。记者估算这个冰窖大概能盛2500立方米冰,规模可谓庞大。

师宗海副园长称目前雪池冰窖还没有对外开放的打算,因为冰窖在北海公园外,地处居民区,胡同人多地窄,不利于游客大规模游览参观,所以冰窖现在以保护为主。

恭俭冰窖私人管理的“酒窖”

从北海公园北门沿着地安门西大街向东走不远距离,便可抵达路南的恭俭胡同。从恭俭胡同北口向南大概走两百米,右手边的青砖墙上嵌着两块牌子,一个写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一个写着“恭俭胡同五巷5号”。院里饭馆的工作人员拒绝接受采访。

冰窖的门开在饭馆的西侧,有通往地下的台阶,不过这是后来添置的铁制的台阶。到冰窖底部后前面有一个拱形小门,进去后豁然开朗。恭俭冰窖也是无梁无柱的拱形砖窖,但规模不如雪池冰窖。整个冰窖分为南北两间,中间有拱形小门相通。外间摆着一些沙发、桌椅,还有一个大电视,西侧墙边砌有一个类似教师讲台的台阶,上面放着一张桌子,墙上还挂着白色银幕。

墙的四周砌有很多拱形的一米多高的装有铁门的酒架,有几个摆有一些葡萄酒,铁门上还挂着写有名字的纸片。

官窖、私窖?莫衷一是

恭俭冰窖的展板上写到此冰窖是清朝末年王德山、王德义兄弟俩仿照雪池冰窖修建的,当时称为德顺冰窖,存冰供给皇室使用,饭馆也自称为皇家冰窖。但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王铭珍不以为然。

王先生认为,根据《明宫史》记载,在明代,恭俭胡同所在的地方叫内官监,内官监是一个衙门,管理很多事务,其中就包括管理冰窖。书中提到在内官监衙门中有一个冰窖,这个冰窖应该就是现在的恭俭冰窖。所以说恭俭冰窖应该在明代就有了,清朝可能维修过,称其为私窖者没有确凿证据。

目前关于恭俭冰窖的产权问题仍然不是很清楚,冰窖展板上写到1970年恭俭冰窖正式归属于北京市水产局,但作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恭俭冰窖怎么会让一个饭馆来经营管理。记者辗转询问西城区文委相关部门,但至今未得到明确回复。

古代人如何避暑

上山挖洞下河洗澡

巴渝古人度夏的方式比较原始,一般人选择上山挖洞、下河洗澡等。

巴渝地区有钱的大户会建凉亭,有的在水边,有的在大宅旁。也有做露天水池的,供家人洗凉水澡使用。这水池相当于现代别墅里的私家泳池,一般在夜晚或避阳时洗凉水澡。这些避暑方式,至今在重庆一些农村地区还在使用。吃

南宋冷饮店热卖冰激凌

古人在夏季饮食上是很精致的,对冷饮很有兴趣。汉代已有蜜水,口感类似于现在的雪碧,而唐代有用草药或果品熬制的饮子。清代时,已经有人挑着冰棍沿街叫卖。有些地区的宋人已经开始吃各种冰激凌了。这个发明最先在蒙古人中流行,原料是用果汁、牛(羊)奶和冰块调制而成的冰酪。从《事林广记》、《武林旧事》等宋人笔记所载来看,南宋时冷饮花样繁多。每到夏天,夜市冷饮店出售的果汁类饮品多达数十种,常要营业到半夜三更天才结束。药茶解暑泡菜爽口

唐宋时代,巴蜀地区和长安、洛阳一样,大街小巷都有茶铺。傍晚,人们围坐一起,煮壶热茶、谈天说地。他们用的是类似于沱茶的茶饼,加上橘皮、消暑药材煮沸,清热解毒,帮助人体抵御酷暑的侵袭。

天天吃泡菜是巴渝地区传承了2000多年的传统。“一来是泡菜清凉爽口,二来天气热了不需烧火。”吴深说,这也跟山区落后的农业有关,是一种节约的生活方式。

有钱人选择进大山避暑

古人夏天外出活动相对较少,即便有生意也不做,俗话说“好汉不挣六月钱”。死刑犯在古代也不在夏天行刑,要等秋后才开斩,即秋决。汉代起至唐宋,公务员在夏天可以休假。

古人度假怎么玩?记者查询资料发现,有钱有闲的人会选择有瀑布的大山避暑。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便是在庐山避暑时所写。另一些人则选择当宅男,心静自然凉。另外,《武林旧事》中记载,宋代每年六月六那天,城里人便“登舟泛湖,为避暑之游”,在船上享受各种新鲜水果、美味饮料。静坐采莲登高赏景

“静坐、采莲、泛舟、垂钓、弹琴、登高赏景,也是古代巴渝人常见的户外避暑娱乐方式。”古代人跟自然亲密接触,天人合一,修身养性,以静制热。

古人穿着有时比现在更开放

一般人都以为,即便是夏天,古代人都是穿得里三层、外三层。于是有人问,古代人怎么受得了?倪方六解释,古人也不是裹得那么紧,相反在某些朝代,比现在更开放。魏晋前,男人爱在夏天打赤膊,女人们则穿开裆裤。原来,古人外穿深衣(即上衣下裳连体的一种服装),里面多穿胫衣。它是裤子的原始雏形,但它仅有两只裤管,上端用带子系在腰部,是没有裆的。这样着装很容易走光。所以,除非过河否则不能轻易提起下裳。

在唐朝,女性追崇薄、透、露,多穿半臂装和袒胸装。张艺谋的电影《黄金甲》中的服装设计是尊重事实的。李治曾两次下令,要求臣民着装得体,但当时的国母、后来的大周皇帝武则天喜欢赶时髦,虽然禁露令一时有效,但“旋又仍旧”。

富人披丝绸穷人穿麻布

“巴渝地区唐时,汉化程度较深的女眷们也是着袒胸露背的服饰,男士则穿翻领胡服,多是短衣、长裤。”这种打扮是和天气关系不大,应是时尚风向标所致。

本地土着男女则习惯光脚、将头发扎成锥形,穿长裤,更传统保守。有钱人家会选择用丝绸做夏装,而普通人家多采用麻、布等,所以即便长袍长裤,倒也凉快。

结语:看了小编上文的介绍,您应该已经知道古代的冰箱长什么样了吧,您也应该已经知道古代御用雪池冰窖储冰400年的历史了吧,您是不是迫不及待想把今天学到的有关古代人如何避暑的知识分享给身边的小伙伴们呢?那还等什么,赶快行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古代屏风有什么作用?为何屏风会逐渐没落

全文共 1465 字

+ 加入清单

屏风是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种十分常见的家具,古人家中几乎都会摆放屏风。据说屏风早在周朝就已经出现,不过当时只有周天子才能享用,也是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从名字就能得知,屏风早期就是用来挡风的,后来随着人们审美的提高,屏风又有了美化、协调、分隔等作用。如果挑选适当,往往能和家中其他家具形成一种自然的美感,只不过屏风在历史长流中也是慢慢走向没落,使用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屏风隔断是一种十分古老的家具,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史记》中也记载:“天子当屏而立”。皇帝把屏风作为权力与尊严的象征,大臣们把屏风作为警示自己的工具,文人雅士则把屏风作为艺术品,摆放在案头欣赏,每个人都在屏风上注入了精神寄托。经过一段漫长时间的发展,屏风开始普及到民间,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了古人室内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屏风对中国人的心理影响十分深远,雅韵红木认为这与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处世哲学密切相关。古人讲究含蓄,奉行中庸之道,注重隐私,不事张扬。因此,每个人都能从屏风上找到自己需要的功能。

当然除了古书记载,我们还是希望能看到一些实物作为证实。不过这样的机会不多,最早的我们能看到马王堆出土的西汉时期的一款屏风。幸运的是,历史上的很多名画、古画中如实描绘了当时屏风的式样。从中我们可以管中窥豹,见证屏风在历史长河中发展的历程。

东晋时期的屏风 ,还是发挥最基本的功能 ——挡风。那时的房屋相当透风,睡觉时怕着凉,都会在头部附近放置屏风。此时的屏风功能性远大于装饰性。

汉唐时期,几乎有钱人家都使用屏风。其形式也较前代有所增加,由原来的独扇屏发展为多扇屏拼合的曲屏,可叠,可开合,汉代以前屏风多为木板上漆,加以彩绘,自从造纸术发明以来,多为纸糊。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屏风的装饰图案除了山水画之外,甚至还有在屏风中再绘制屏风的屏风。而在中国古代名画中,描绘屏风最多的当属五代时期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唐朝灭亡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史称五代十国。当时南唐国力最强,先后攻灭闽国和楚国,但因多次出兵使国力衰退,最后败于后周。

南唐大臣韩熙载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动荡的年代里。他一生坎坷,在宦海里几度沉浮。南唐前两位皇帝对韩熙载颇为器重,任命他为中书舍人、户部侍郎。但李煜即位后,韩熙载的命运发生了变化。

韩熙载性格狂傲,引起了李煜的猜忌。韩熙载索性不再上朝,每日在家中宴饮狂欢,纵情声色。

李煜非常想知道韩熙载都在家中干了些什么,于是就派宫廷画师顾闳中潜入韩熙载家中,并且把他的生活场景都一一画了下来,成就了流传后世的《韩熙载夜宴图》。

听乐、观舞、歇息、清吹、送别,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为后人留下了一幅南唐时官宦人家的真实生活场景。全卷一共有五段,每一段以一扇屏风作为自然隔界,使每段画面都可独立成章。

韩熙载坐的是三屏风床榻,三面围屏上都是山水画,前面则立着一个大座屏,可见当时南唐末世的纸醉金迷。

宋元时期的绘画作品。其中的屏风已稍显繁复,但更多的功夫还是花在了装饰画的内容上了,对于木料以及底座的木作等方面,其要求并不严格。

明代以后出现了挂屏,已超出了屏风的实用性,成为纯粹的装饰品。可分为座屏风和围屏。

座屏风:由插屏和底座两部分组成。插屏可装可卸,用硬木作边框,中间加屏芯。

围屏:由偶数屏扇组成,可折叠。围屏由屏框和屏芯组成,也有采用无屏框的板状围屏,每扇之间用屏风绞链连接。有些小尺寸的围屏,可设于炕上作装饰,称为炕屏。

屏风伴随着中国文化,有过辉煌的过去。但中国历史进入民国后,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屏风也开始走向没落。其中,玻璃的广泛使用是屏风走向没落的重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国古代十大兵书是什么?

全文共 3241 字

+ 加入清单

1.《孙子兵法》,孙武著,书中82篇,图9卷,现存13篇。

2.《孙子兵法》,孙膑著,书中39篇,图4卷。

3.伍兹,吴琪。书中有48篇文章,现有6篇。

4、吕望的《六塔》。现金存款6册。

5.战国时期齐人所写的《司马法》有150篇,现存5篇。

6.《廖伟子》作者廖伟,著有31篇,现存24篇,5卷本。

7.唐代诗人李沛写的《太白经》共有10卷,现存8卷。

8.姬晓新书,戚继光著,第18卷。

9.戚继光的《军事训练纪律》是一本15卷的书。

10.徐东、宋·著《虎钟经》,共20卷,120篇。

十本军事书籍

《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伍兹》、《刘涛》、《廖伟子》、《司马法》、《太白经》、《钱虎经》、《姬晓新书》、《史记》被称为中国古代十大兵书

《孙子兵法》又称《孙子兵法》、《武孙子兵法》和《孙武兵法》,是春秋末期孙武写的,共三卷。孙武,又名常庆,是齐国人,后归吴。他和吴元帮助吴攻打楚国,树立了少打多战的榜样。孙子的《孙子兵法》有13篇传世文章。第一卷:计划,战斗,计划和攻击,形式;第一卷:潜力,实际,军事,杂项,行军;第二卷:地形,九块土地,火焰攻击和使用。总共超过7000字。作者在唯物主义战争观的基础上,强调主观能动性,用辩证法观察和运用战争规律,承认战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采用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方法。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措手不及、措手不及”、“坐享其成、坐享其成”等,已成为两千多年的军事指导思想。孙子兵法被称为“军事科学的圣书”和“世界上第一部古代军事书籍”。公元7世纪传到日本,18世纪后被翻译成法语、英语、德语、捷克语和俄语。

孙膑的《孙子兵法》又称《孙祺子》,是战国时期齐国孙膑所写。孙膑是孙武的后裔,与商鞅、蒙克的时代差不多。最初的98本书,4卷,丢失了1000多年。1972年,在山东省临沂市的山西汉墓中发现了11000多字30多件物品。第一部分有十五篇文章:擒庞涓,见魏王,问魏王,问陈济问基,选兵,月战,八阵,守地,备势,选兵,杀兵,延气,官一,等。下一篇文章包含15篇文章,包括:十轮,十个问题,略甲,客主分,好人,五个官员,士兵输了,正义,道德,失败,损失,男性城市,五度九胜,积累和分散,和非凡的正义。孙膑的《孙子兵法》是在《孙子兵法》、《伍兹》等兵书的基础上,发展了先秦时期的军事思想。例如,征服国家、巩固国家、先备后动、必胜不可为一等主张,对后世军事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伍兹战国吴起(?——381年前),两卷。吴起是魏人。他以曾参为师,擅长战斗。他起初是鲁国的官员,后来去了魏、赵、楚等国,被楚国的贵族杀害。吴启能与他的士兵同甘共苦,在强兵服役。据说汉初伍兹有48篇文章。今天只有6篇文章和18篇文章,共计3000多字。这六篇文章是:策划国家,准备敌人,管理军队,讨论将军,应对紧急情况,鼓励人民。尚礼义、明课是他书的主要内容。《伍兹》是研究吴起和战国历史的重要资料。

六韬传奇《六韬》是西周时期吕望写的,共六卷。姓姜,字尚,字子牙,籍贯不详,足智多谋,善用兵。他曾帮助周消灭商贾,并被封于齐。他是太史公,俗称姜太公。经研究,确认《六韬》一书是战国时人以其名义编纂的。“道”是战斗的策略,“六道”是、、、、、狗道。刘涛有60篇文章,2万字。这60篇文章的名称分别是:石闻、徐鹰、州府、大历、明川、刘绶、寿图、寿国、商县、莒县、赏罚、炳道、法器、文琪、文法、顺器、伊三、王毅、论江、宣江、李俊、殷夫、姜维、李俊、殷夫、尹姝、君实、齐兵、吴音、秉正、农器、君、三镇、季瞻、毕楚、君边、君边、 林箐、景南、金谷、觉良、陆帝、霍湛先秦时期的军事建制、管理、训练、行军、编队、攻防、战争装备、武器装备和军事理论几乎无所不包。 这是一部流行的古代军事专著,以问答的形式进行讨论,并附有注释、生动的语言和充分的推理。

廖伟子写了五卷。韦勉的故事不一样。一个是秦国的大臣,魏国的亮亮(今河南开封),他为秦国游说,被秦王重用。他被任命为国家指挥官,因此得名魏璇。一是魏惠王擅长军事战略。《廖伟子》五卷二十二篇:一日、官、兵、制、权;第二卷:攻击权、防卫权、十二陵墓、军事辩论和一般事务原则;三原官、永久治官、战斗权、重刑令、五制令、分封令;卷四捆五令,卒令,勒卒令,将令,卒令;卷五兵教,兵令。总共超过4400字。前12篇文章是关于政治和战争,而最后10篇文章讨论军事命令和军事制度。例如,“过去不可及,将来不可等”的“求己”政治观,以及“求己者”也“主张“惩办暴乱,禁止不义”的战争原则和“有权判断敌人,然后派兵”的作战思想等。,其中包含简单的辩证唯物主义。

春秋时期,司马让写了三卷本。让举的姓是田。当被尊为傅时,他改了姓。《司马法》为齐威王各部官员所撰,被称为《司马法》。这本书最初有155篇文章,但现在有5篇超过3000字的文章。这五篇文章是:仁、义、行、严、用。它的词语一般是以道教、义德、仁义组织为基础的。它融合了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它声明战争的目的是安抚人民和停止战争。此外,它还利用夏、商、周三的代表性法规建立皇帝来指挥军队。它还在军队中建立贵族等级,建立严格的军事纪律,善于利用群众。论司马法的军事理论。

太白印经的全称是太白印经,是唐代李力写的《太白印经》,是上帝机制的敌人。总共10卷。该书分为10类,即人类计划、各种工具、战争工具、准备、作战计划、祭祀仪式、舒洁、处方、各种职业和各种风格。这本兵书是于君和王长明写的,目的是为了使这个国家内外都繁荣富强。它讨论了第二次军事进攻和防御的方法,包含了简单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要素。

《钱虎经》是宋代徐东写的。这本书由20卷和120篇文章组成。其内容主要是发挥《孙子兵法》和太白静音的观点。前10卷主要讨论实际军事行动的问题。

姬晓的新书《冀晓舒心》,又名姬晓,是明朝戚继光在东南沿海与日本海盗作战时写的。它由18卷组成,每卷都在附图中示出。卷首包括“申请”、“培训”、“公开转让”和“或询问”,其中“或询问”是最重要的。正文共分为18篇,包括五节,操作令,阵法令,神谕兵,法律禁令,比较,营步,训练,战争,长兵,品牌斥候,短兵,射击方法,拳击经典,武器,条幅,哨兵,水手等。这本书注重实践,总结了经验和教训。这是研究明代军事史的必备书籍。

《军训纪律》是戚继光在集镇军训期间写的。这本书有9卷和6卷杂七杂八的藏书。它和的新书被称为齐的军事脚本。

军事经典七书

军事经典七书是中国古代的七部军事著作。即《孙子兵法》、、司马法、刘涛、的三策、子、的右倾问题等七部兵书。当宋神宗元丰将这七个军事剧本颁布为武术时。南宋初,宋朝曾将这七部兵书列为选拔军官的考试内容之一,也是武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自宋代以来,“七经”成为古代军事著作的主要内容,并一直延续到近代。

孙子兵法见“十大兵书”。

伍兹看了“十本军事书籍”。

司马法看到了“十大军事书籍”。

六塔见“十大军事书籍”。

黄石公的三部传记由黄石公分三卷写就。黄石公,又名葛商老人,有着不祥的人生经历。据传说,张亮打败秦始皇后,逃到郫县(今江苏遂宁北部),在葛桥遇到一位老人。老人给了张亮一本《太公兵法》,声称13年后,“当我在冀北古城山脚下看到我时,黄石就是我。”十三年后,张亮跟随汉高祖刘邦,经过冀北。的确,他在古城山脚下得到了一块黄色的石头。张亮没有忘记这位老人的亲切,他在黄石去世后与黄石一起安葬。后世流传着黄石公写的军事著作《黄石公三略》。

廖伟子看了《十大军籍》。

李要求的全称是“唐太宗李要求权利”,或称为“唐李要求权利”。李靖写的旧书名实际上是晚唐和宋初的人写的。该书共分三卷,记述了唐太宗·李世民和李靖(冯维国和荆武功)的98条军事问答,字数超过10000字。《李求权》多以贞观遗风为蓝本,辅以《兵家总典》,包括作战训练内容。关于进攻和防御的原则、队形的变化、部队的指挥以及军队的教学和阅读,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前人的军事理论也有一些独特的解释,是研究唐代军事思想的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