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火山喷发多久一次推荐20篇

有传言说当海底发生火山爆发的时候海面上会出现红光,这是真的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

浏览

7246

文章

123

篇1: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是什么岩石

全文共 2382 字

+ 加入清单

极大规模火山喷发都以瞬间改变地形,瞬间改变全球天气及全球性的生命灾难。火山喷发后会形成一些岩石,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火山喷发的主要类型

裂隙式喷发

岩浆沿着地壳上巨大裂缝溢出地表,称为裂隙式喷发。这类喷发没有强烈的爆炸现象,喷出物多为基性熔浆,冷凝后往往形成覆盖面积广的熔岩台地。如分布于中国西南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区的二迭纪峨眉山玄武岩和河北张家口以北的第三纪汉诺坝玄武岩都属裂隙式喷发。现代裂隙式喷发主要分布于大洋底的洋中脊处,在大陆上只有冰岛可见到此类火山喷发活动,故又称为冰岛型火山。

中心式喷发

地下岩浆通过管状火山通道喷出地表,称为中心式喷发。这是现代火山活动的主要形式,又可细分为三种:

(1)宁静式:火山喷发时.只有大量炽热的熔岩从火山口宁静溢出,顺着山坡缓缓流动,好像煮沸了的米汤从饭锅里沸泻出来一样。溢出的以基性熔浆为主,熔浆温度较高,粘度小,易流动。含气体较少,无爆炸现象、夏威夷诸火山为其代表,又称为夏威夷型。这类火山人们可以尽情地欣赏。

(2)爆烈式:火山爆发时,产生猛烈的爆炸,同时喷出大量的气体和火山碎屑物质,喷出的熔浆以中酸性熔浆为主。1902年12月16日,西印度群岛的培雷火山爆发震撼了整个世界。它喷出的岩浆粘稠,同时喷出大量浮石和炽热的火山灰。这次造成26000人死亡的喷发,就属此类,也称培雷型。

(3)中间式: 属于宁静式和爆烈式喷发之间的过渡型.此种类型以中基性熔岩喷发为主。若有爆炸时,爆炸力也不大。可以连续几个月,甚至几年,长期平稳地喷发,并以伴有歇间性的爆发为特征。以靠近意大利西海岸利帕里群岛上的斯特朗博得火山为代表.该火山大约每隔2-3分钟喷发一次,夜间在50公里以外仍可见火山喷发的光焰,故而被誉为“地中海灯塔”。又称斯特朗博利式。有人认为我国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火山属于这种类型。

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

火山岩是指火山爆发喷出地面的炽热气体、液体和固体再落到地面堆积起来的不同形状的小山,由于喷发时喷发出来的岩浆有气体渣、固体岩浆,温度和压力迅速下降,发生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所以岩浆就变成了火山岩。

火山岩强度高、保温、隔热、吸音、防水、防火、耐酸碱、耐沾污性、耐腐蚀、耐霉变,且无污染、无放射性等,是理想的天然绿色、环保节能墙面饰材。 装饰性好、强度高, 火山岩质地坚硬如天然石材,涂层表面如多孔蜂窝,质感强烈,装饰性好、耐磨;保温、隔热、吸音,不同骨材搭配,蜂窝多孔,具有一定保温、隔热、吸音作用;防水 ,混成材质,浸泡水中三个无异常变化,防水性极佳;防火,加有无机粘结剂,高温下不产生浓烟、不脱落、不燃烧,不产生有害有毒气体;耐侯性好,天然彩砂、彩石,颜色自然,不含任何染料,有机与无机混成材质,特殊的接桥结构,可防止因紫外线而引发的劣化,具有无毒、无味、无污染、抗腐蚀、耐酸碱、抗晒、不变色、无放射性等特点;耐沾污性好 ,饰面非平面,视觉上阻断由于大气中灰尘及其他悬浮物质较多,易沾污涂层而失去涂料原有的装饰效果,从而影响建筑物外貌,不易被污染耐水清擦洗。耐霉变性好,火山岩饰面在潮湿环境中能抑制霉菌和藻类繁殖生长。不易长霉。

依据岩浆向地壳表层侵入部位的深浅,可分为深成侵入岩和浅成侵入岩,深成侵入岩冷却凝固的部位距地表3公里以下,浅成侵入岩冷却凝固的部位大致在地下3公里到地表之间。如果侵入体接近地表的部位(地下0.5~1.5公里)冷却凝固,称为超浅成岩。侵入岩主要形成于燕山期,同位素年龄值129~161.8百万年,产状为岩株、岩枝、岩脉,岩基极少。

应对火山喷发的自救方法

1,应对熔岩危险:火山爆发喷出了大量炽热的熔岩,它会坚持向前推进,直到到达谷底或者最终冷却。它们毁灭所经之处的所有东西。在火山的各种危害中,熔岩流可能对生命的威胁最小,因为人们能跑出熔岩流的路线。当看到火山喷出熔岩时,我们可以迅速跑出熔岩流的路线范围。

2,应对火山喷射物危险:火山喷射物大小不等,从卵石大小的碎片到大块岩石的热熔岩“炸弹”都有,能扩散到相当大的范围。而火山灰则能覆盖更大的范围,其中一些灰尘能被携至高空,扩散到全世界,进而影响天气情况。如果火山喷发时你正在附近,这时你应该快速逃离,并应戴上头盔或用其他物品护住头部,防止火山喷出的石块等砸伤头部。

3,应对火山灰灾害:火山灰是细微的火山碎屑,由岩石、矿物和火山玻璃碎片组成,有很强的刺激性。其重量能使屋顶倒塌。火山灰可窒息庄稼、阻塞交通路线和水道,且伴随有有毒气体,会对肺部产生伤害,特别是对儿童、老人和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只有当离火山喷发处很近、气体足够集中时,才能伤害到健康的人。但当火山灰中的硫磺随雨而落时,硫酸(和别的一些特质)会大面积、大密度产生,会灼伤皮肤、眼睛和粘膜。戴上护目镜、通气管面罩或滑雪镜能保护眼睛--但不是太阳镜。用一块湿布护住嘴和鼻子,或者如果可能,用工业防毒面具。到避难所后,要脱去衣服,彻底洗净暴露在外的皮肤,用清水冲洗眼睛。

4,应对气体球状物危害:火山喷发时会有大量气体球状物喷出,这些物质以每小时160千米以上的速度滚下火山。这时,我们可以躲避在附近坚实的地下建筑物中,或跳入水中屏住呼吸半分钟左右,球状物就会滚过去。

5,如果是驾车逃离,那么一定要注意火山灰可使路面打滑。如果火山的高温岩浆逼近,就要弃车尽快爬到高处躲避岩浆。

6,地球上的火山在爆发时,会辐射出大量的强电粒子流。这种带电粒子束,会影响火山周围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以及会出现电子钟表的计时误差。这类似于太空辐射的带电粒子对地球空间的电子通讯、电器设备、计时装置等产生的干扰。上述现象,主要是由火山在爆发过程中地壳运动所形成的带电粒子飘逸。同时,这些飘逸出的带电粒子又会对电子设备构成磁脉冲干扰。最关键的一环是脉冲磁场在电子设备中可形成较强的感应电荷聚集累加,并可导致电子电路产生非正常状态下的运行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火山喷发是如何发生的

全文共 1795 字

+ 加入清单

火山在地球上分布是不均匀的,主要集中在洋-陆板块汇聚的环太平洋带和陆-陆板块汇聚的地中海-喜马拉雅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火山喷发是如何发生的,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火山喷发正确逃生方法

1、应对熔岩危险:火山爆发喷出了大量炽热的熔岩,它会坚持向前推进,直到到达谷底或者最终冷却。它们毁灭所经之处的一东西。在火山的各种危害中,熔岩流可能对生命的威胁最小,因为人们能跑出熔岩流的路线。当看到火山喷出熔岩时,可以迅速跑出熔岩流的路线范围。

2、应对火山喷射物危险:火山喷射物大小不等,从卵石大小的碎片到大块岩石的热熔岩都有,能扩散到相当大的范围。而火山灰则能覆盖更大的范围,其中一些灰尘能被携至高空,扩散到全世界,进而影响天气情况。

如果火山喷发时正在附近,这时应该快速逃离,并应戴上头盔或用其他物品护住头部,防止火山喷出的石块等砸伤头部。

3、应对火山灰灾害:火山灰是细微的火山碎屑,由岩石、矿物和火山玻璃碎片组成,有很强的刺激性。其重量能使屋顶倒塌。火山灰可窒息庄稼、阻塞交通路线和水道,且伴随有有毒气体,会对肺部产生伤害,特别是对儿童、老人和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只有当离火山喷发处很近、气体足够集中时,才能伤害到健康的人。

但当火山灰中的硫磺随雨而落时,会大面积、大密度产生,会灼伤皮肤、眼睛和粘膜。戴上护目镜、通气管面罩或滑雪镜能保护眼睛。用一块湿布护住嘴和鼻子,或者如果可能,用工业防毒面具。到避难所后,要脱去衣服,彻底洗净暴露在外的皮肤,用清水冲洗眼睛。

火山喷发会引发什么灾害

1、影响全球气候。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对气候造成极大的影响。

2、破坏环境。火山爆发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暴雨结合会形成泥石流,能冲毁道路、桥梁,淹没附近的乡村和城市,使得无数人无家可归。

3、引发海啸。海底火山喷发会引发大海啸,对海岸线附近的居民造成威胁。

4、引发地震。陆地火山喷发流动的火山熔岩流能焚毁一切,不仅能改变地形和地貌,还能引发地震,及其他次生灾害。

火山喷发简介

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昀壮丽的自然景观,但又是环境和人类的一大灾害。每次大规模的火山喷发,除了有人员伤亡外,都有大量的火山灰、烟尘和气体冲上高空,甚至进入大气同温层,使气候发生异常,造成一系列灾难。

每次火山喷发的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短的只有几天、几个月,长的可延续数年、数十年,甚至数百年。

统计表明,目前全球有500多座活火山,其中有近70座在水下,其余均分布在陆地上。在地球上几乎每年都有不同规模和程度的火山喷发,给人类活动和生存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火山的能量来源于哪里

火山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熔岩。地球内部存在着大量的熔岩,这些熔岩由于地球内部温度和压力的作用,形成了地球内部的热能。当这些热能通过地壳的裂缝和断裂带到达地表时,就会以火山的形式释放出来。

地球内部由三个主要层次组成: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是地球表面的最外层,由岩石和土壤组成;地幔是地球内部的主要层次,由熔岩和固态岩石组成;地核是由高温和高压下的金属和固态岩石组成。

当火山爆发时,地球内部的熔岩会通过地壳的裂缝和断裂带喷发出来。这些熔岩在喷发时会伴随着大量的气体,如二氧化碳、硫气等。这些气体会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如引起温室效应、酸雨等。

火山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熔岩,而这些熔岩在地球内部不断循环。地球内部的热能也会不断释放,从而维持地球的正常温度。但是,火山的能量也可能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火山的监测和研究,以更好地预测和控制火山的能量释放。

火山喷发是如何发生的

火山是地球释放内部能量的一种方式,即由地下熔融的岩浆及其携带的固体碎屑冲出地表,或以熔岩形式堆积形成山体,或以火山灰随气流迁移远处卸载。

形成火山的岩浆常由富含挥发性气体的熔融状硅酸盐物质组成。以硅酸盐中SiO2含量,可以分为超基性( 65%)。

SiO2含量越高,挥发分含量越多,火山爆发越强烈,尤其是酸性火山岩喷发大量火山灰,可以扬尘到几公里到几十公里高处,并随着大气扩散到几百或几千公里外。

这些岩浆一般来源于地壳深处约100~150 km处,处于高温、高压的状态下,而其中的挥发分增加会加大膨胀挤压力,一旦上覆岩石变薄或出现裂隙,就会沿薄弱处向上迁移,并爆发形成火山。

而这些薄弱处,包括板块离散型边界和板块汇聚型边界,尤其是后者。因为在板块汇聚交界处,一个板块会俯冲到另一个板块之下,俯冲下去的板块脱水诱发上覆岩石熔融形成岩浆,部分岩浆会上升到地面从而形成火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火山喷发现象与应对措施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1.紧急救护措施

气体球状物:火山喷发时会有气体和灰球体以超过每小时160公里的速度滚下火山。可躲避在附近坚实的地下建筑物中,或跳入水中,屏住呼吸半分钟左右,球状物就会滚过去。

泥石流:火山喷发可能诱发泥石流,对此,可采用“泥石流自救互救方案”应对

熔岩:迅速跑出熔岩流的路线范围。

火山喷射物:如果从靠近火山喷发处逃离,应佩戴头盔,或用其他物品护住头部,防止砸伤。

火山灰:具有刺激性,会对肺部产生伤害。逃生时应用湿布护住口鼻,或佩戴防毒面具。当火山灰中的硫磺随雨而落时,会灼伤皮肤、眼睛和黏膜。应戴上护目镜、通气管面罩或滑雪镜――但不是太阳镜。到庇护所后,要脱去衣服,彻底洗净暴露在外的皮肤,用干净水冲洗眼睛。

2.什么是火山喷发

地幔物质在地球内部动力的作用下不断运动,当岩浆中气体成分游离出来使内压力增大到一定极限时,岩浆就会顺地壳裂隙或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从公元1000年以来,全球已经有几十万人死于火山喷发。

3.火山喷发的前兆

火山活动增加。

出现刺激性酸雨、很大的隆隆声。

火山上冒出缕缕蒸汽。

附近的河流有硫磺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火山喷发引起地震的原因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地壳之下100至150千米处,有一个“液态区”,区内存在着高温、高压下含气体挥发性的熔融状硅酸盐物质,即岩浆。它一旦从地壳薄弱的地段冲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火山都出现在地壳中的断裂带。地球上的活火山百分之八十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一带和印度尼西亚向北经缅甸、喜马拉雅山脉、中亚细亚到地中海一带。

在火山喷发的过程中,会喷出大量的气体、岩浆、火山碎屑以及火山灰等,在火山口上方会出现电闪雷鸣的现象,同时在火山喷发前以及火山喷发时,还会有地震的现象。

火山地震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火山活动时岩浆喷发冲击或热力作用而引起的。这类地震可产生在火山喷发的前夕,亦可在火山喷发的同时。其特点是震源常限于火山活动地带,一般深度不超过10公里的浅源地震,震级较大,多属于没有主震的地震群型,影响范围小。火山地震一般较小,为数不多,数量约占地震总数的7%左右。地震和火山往往存在关联,通常发生在板块的生长边界。火山爆发可能会激发地震,而发生在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发。全球最大的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震带。

今天小编对火山喷发引起地震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火山爆发是如何形成的等相关的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上更多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火山喷发的原因都有哪些

全文共 564 字

+ 加入清单

火山喷发是一种很常见的自然现象,在环太平洋沿岸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这两个带地震和火山爆发最多的,那么,为什么会发生火山喷发呢?

原来,地球内部充满着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岩浆便会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造成火山爆发。

火山可分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前面讲到的坦博拉火山和夏威夷群岛上的火山,现在还在活动,这就是活火山。死火山是指史前有过活动,但历史上无喷发记载的火山。我国境内的600多座火山,大都是死火山。有些火山在历史上有过活动的记载,但后来一直没有活动,这种火山就称作休眠火山。休眠火山可能会突然“醒来”,成为活火山。

猛烈的火山爆发会吞噬、摧毁大片土地,把大批生命、财产烧为灰烬。可是令人惊讶的是,火山所在地往往是人烟稠密的地区,日本的那须火山和富士火山周围就是这样。原来,火山喷发出来的火山灰是很好的天然肥料,富士山地区的桑树长得特别好,有利于养蚕业;维苏威火山地区则盛产葡萄。火山地区景象奇特,往往成为旅游胜地。

在人类能够控制火山活动之前,加强预报是防止火山灾害的唯一办法。科学家对火山爆发问题的研究,常常得益于动、植物的某种突然变化。许多动物往往在火山爆发之前就纷纷逃离远去,似乎知识大祸即将临头。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有一种奇特的植物,在火山爆发之前会开花,当地居民把它叫做“火山报警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火山喷发物的类型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火山喷出物指火山活动时从地下喷出的物质,它包括火山气体、熔岩和固体的岩石碎屑。

1、火山气体

火山气体成分以水汽为最多,一般占气体总体积的60%~90%,此外还有H2S、CO2、HF、HCI、NaCl、NH4Cl等。火山气体主要是从岩浆中分异出来的。当岩浆处于地下高压条件下时,气体能够溶解在岩浆之中;当岩浆上升、压力越来越小,则其中所含气体就会逐渐释出,而且积累越多,蒸气压越来越大,当其超过上覆岩层的压力时,就会轰然爆炸,破口喷射,形成灼热烟柱或气团。火山喷气可以凝华出硫磺、钠盐、钾盐等矿产。

2、固体喷发

随着气体爆炸由火山口喷射到空中的大小岩石碎块和由熔浆凝固而成的碎块,总称为火山碎屑物质。火山碎屑物的喷发量往往很大,火山碎屑物按其大小和形状等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火山灰、火山砾、火山渣、火山弹等。各类火山碎屑物质经胶结、压固等作用可形成各种火山碎屑岩。

3、液体喷发物

喷出地表的岩浆,其中挥发成分大量逸出,称为熔浆。熔浆冷凝后称为熔岩。熔浆的流速决定于它的黏度、温度及地面的坡度,为2-8m/s,一般是基性熔浆因黏性小,温度高,故流速大;酸性熔浆因黏性大,温度低,故流速小。如果熔浆成分相同,则其流速决定于地面坡度。熔浆在流动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黏性加大,流速越来越小,最后凝固成为火山岩。

今天小编对火山喷发物的类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火山喷发有哪些类型等相关的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上更多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火山喷发后形成什么地形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火山是一个由固体碎屑、熔岩流或穹状喷出物围绕着其喷出口堆积而成的隆起的丘或山。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那么,大家是否了解火山喷发后形成什么地形呢?最典型的就是火山锥或火山锥群。

火山锥是火山喷出物在喷出口周围堆积而形成的山丘。由于喷出物的性质、多少不同和喷发方式的差异,火山锥具有多种形态和构造。以组成物质划分:有火山碎屑物构成的碎屑锥;熔岩构成的熔岩锥;碎屑物与熔岩混合构成的混合锥。以形态来分:有盾形、穹形、钟状等火山锥。圆锥状的火山锥是标准的火山锥形象。

火山锥是熔岩地貌的一种。熔岩地貌是岩浆从地壳断裂溢出、沿地面流动冷却形成的各种地貌。如熔岩丘、熔岩垅岗、熔岩盖、熔岩隧道和熔岩堰塞湖、熔岩波涛等。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火山的一些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火山爆发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其他的更多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火山喷发的原因有几种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火山喷发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的危害:

1、对生活造成的影响

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不同于烟灰,它是坚硬的小颗粒,不溶于水。吸入火山灰会导致人和动物的呼吸道和肺部受损,导致呼吸疾病。火山灰对机械设备会产生影响,使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受损。此外,较大火山的爆发还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2、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火山爆发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暴雨结合形成泥石流能冲毁道路、桥梁,淹没附近的乡村和城市,使得无数人无家可归。泥土、岩石碎屑形成的泥浆可象洪水一般淹没了整座城市。

3、对气候造成的影响

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对气候造成极大的影响。火山喷发的有毒气体中含有硫磺和氯气,这些有毒气体可形成酸雨。火山喷发的原因有几种呢?原因主要是地球内部充满着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岩浆便会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造成火山喷发。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火山的一些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火山爆发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其他的更多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空气是火山喷发的产物?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科学家相信他们已经找到了答案。地壳运动创造了山脉和火山,也为可呼吸大气的存在提供了机会。

地球科学家通过研究地壳的化学成分发现,大气中的微量氮起源于30亿年前。

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的科学家在《地球科学》杂志上说,我们现在空气的化学成分是几十亿年前光合作用和地壳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氧气占地球大气的1/5。科学家早就知道植物的存在是氧气持续供应的原因,但是占大气80%的氮的来源一直是个谜。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萨米·米哈伊尔博士和迪米特里·斯韦根斯基教授开始研究火山爆发前氮是如何从地壳岩石中不断转移的。

火山爆发释放大量的氮气到空气中,同时也喷出硫、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局部的壳被挤压,大量不稳定的物质被释放到上面的岩石中。这些物质包括氮。它们要么被压入岩石,要么成为火山爆发时释放的气体。储存在地壳中的氮通常以铵离子的形式存在,铵离子通常转化为硅酸盐矿物,构成地球上大约90%的岩石。这个过程几乎是地球上大多数氮元素的转化形式,也适用于金星和火星。地球上的硅酸盐矿物会在氧或含氧化合物的作用下发生反应。当反应发生时,铵离子会在水中分解,这也是氮从火山口释放出来的原因。

研究人员认为这也是为什么地球的大气层不同于金星和火星的原因。这两颗行星没有地壳运动,几乎没有氮,自然也不能进化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火山喷发后注意事项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火山喷发,地质学专业术语,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那大家知道火山喷发后如何逃生?

首先火山喷发时,熔岩流的危害相对较小。面对火山爆发不要慌乱保持镇定,不要四处乱跑。如果是熔岩流人的速度可以安全逃离危险区域。

其次火山喷发的喷射物体危害,可以用坚硬的物体保护好头部。例如建筑工地的安全帽或者是摩托车手的头盔等,如果在宽阔的地区没有必要逃离。

最后在面对火山灰可以带上护目镜或者滑雪镜保护眼部,不可以用太阳镜。带上工业放毒面具防护,或者用湿毛巾捂着嘴巴和鼻子。逃离到安全的地区用清水冲洗眼睛以及裸露在外面的皮肤。火山喷发后注意事项都有哪些呢?

灾害之后,由食物引发的疾病或中毒事件很多,所以要引起注意。第一,饮用水必须经过净化、消毒,不喝生水,并要保护水源。第二,饭菜要熟透加热后方可食用,不要食用死因不明的畜禽肉。第三,灾后杂乱不堪的环境很容易让食物发生霉变,食物中一旦有霉菌毒素形成,就很难去除。因此,要注意储藏食物的条件,防止食物的霉变,对于已经霉变的食物,千万不可食用。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火山的一些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如果火山爆发我们该怎么办以及其他的更多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什么火山会喷发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地壳之下100-150千米处,有一个“液态区”,区内存在着高温、高压下含气体挥发成份的熔融状硅酸盐物质,即岩浆。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

火山可以分为“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一般来说活火山会发生喷发。活火山是指尚在活动或周期性发生喷发活动的火山。这类火山正处于活动的旺盛时期,如爪哇岛上的梅拉皮火山,本世纪以来,平均间隔两三年就要持续喷发一个时期。

死火山是指史前曾发生过喷发,但有史以来一直未活动过的火山。休眠火山是指有史以来曾经喷发过。但长期以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火山。此类火山都保存有完好的火山锥形态,仍具有火山活动能力,或尚不能断定其已丧失火山活动能力。但是上述三种火山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休眠火山可以复苏,死火山也可以“复活”,它们相互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今天小编对什么火山会喷发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火山喷发有哪些类型等相关的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上更多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火山喷发为什么有周期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科学家按照火山的活动情况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在人类历史时期还在经常作周期喷发的火山,叫做活火山。第二类是在人类历史以前喷发过,但到今天为止没有重新喷发过的火山,叫做死火山。第三类是长期熄灭的死火山有时又突然喷发,这类叫做休眠火山。

火山的形成涉及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地壳上地幔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产生部分熔融并与母岩分离,熔融体通过孔隙或裂隙向上运移,并在一定部位逐渐富集而形成岩浆囊。随着岩浆的不断补给,岩浆囊的岩浆过剩压力逐渐增大。当表壳覆盖层的强度不足以阻止岩浆继续向上运动时,岩浆通过薄弱带向地表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溶解在岩浆中挥发份逐渐溶出,形成气泡,当气泡占有的体积分数超过75%时,禁锢在液体中的气泡会迅速释放出来,导致爆炸性喷发,气体释放后岩浆粘度降到很低,流动转变成湍流性质的。如若岩浆粘滞性数较低或挥发份较少,便仅有宁静式溢流。

当火山内部的压力释放完毕后,火山会进入相对平静的时期,等到内部压力足够大的时候,就会发生再次火山喷发。因而就显现出火山喷发具有周期性,实际上这个喷发周期就是指火山喷发动力积累的过程。

今天小编对火山喷发为什么有周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火山爆发是如何形成的等相关的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上更多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阿苏火山喷发时间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阿苏山是日本著名活火山。位于九州岛熊本县东北部,是熊本的象征,以具有大型破火山口的复式火山闻名于世。那么,大家知道阿苏火山喷发时间吗?

现代阿苏山形成于距今约27万年前、14万年前、12万年前、9万年前的四次大规模火山爆发。其中以9万年前的第四次火山爆发规模最为大,喷发出来的火山溶岩堆积物在隔海之远的岛原、天草、甚至山口县的秋吉台都可以找到;而火山灰则飘至北海道东部,厚达10厘米的堆积物至今仍在。破火山口形成后约7万年前,中部形成了中央火山丘群,这就是现在五岳并存的阿苏山。阿苏山从公元553年有喷发记录以来已喷发和显著活动100余次。九万年前阿苏火山群结束猛烈喷发後,火山熔岩覆盖整个区域,在众多的层状火山和火山渣锥中只有中岳的火山活动有历史记载。在日本第一次有文字记载的火山爆发是在中岳,爆发时间为553年。从那以后,中岳已经爆发了167次。中岳火山口直径600米、深度则为130米。磙烫的溶岩温度高达摄氏1000度,相当炎热,火山口周围是寸草不生,与周边高原一片葱绿形成强烈对比。

2016年4月16日,由于地震,阿苏火山发生了小规模爆发,浓烟冲上天空约一百米。

2016年10月8日早晨,阿苏山发生喷发,火山灰云高达1.1万米,为世界上火山活动最活跃国家最新的一次火山喷发。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火山的一些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火山爆发最活跃的地区是哪里的以及其他的更多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

全文共 561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火山喷发是因为处于地球内部上地幔的上部的岩浆,由于地球板块运动形成断裂带,也就是火山通道在极大压力下,岩浆会沿着火山通道从最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从而,形成火山喷发。

提起火山,我们的脑海里就会自然而然的联想到火山喷发的画面,那么火山喷发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解一下。

详细内容

1

火山喷发是地质学专业术语,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

2

古罗马时期,人们看见火山喷发的现象,便把这种山在燃烧的原因归之为火神武尔卡(Volcano)发怒,于是意大利南部地中海利帕里群岛中的武尔卡诺火山便由此而得名,同时也成为火山一词的英文名称——Volcano。

3

岩浆分为原生岩浆和再生岩浆;原生岩浆是地核俘获的熔融物质形成的,地核俘获熔融物质和其他一些物质形成巨厚的熔融层,这些物质其成分是不均的,原生岩浆凝固形成最原始的地球外壳。

4

我们所见到的各类侵入岩,如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和碱性岩等,以及火山喷发出的各类岩浆,它们都是再生岩浆,只是来源深度、通道物质成分及分异程度不同而已。

5

再生岩浆包括原生岩浆变异出的岩浆和重熔岩浆;地球液态层是由原生岩浆经变异形成的再生岩浆组成的——经过温度、成分和物态的改变而形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火山喷发后地球表面有哪些变化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火山喷发后,最典型的会形成火山锥或火山锥群,另外也会形成堰塞湖、火山口湖、玛珥湖,在海洋中则会形成小岛、海岭有些火山喷发的火山岩及火山灰还会形成较高的台地,通常叫做熔岩高原,这种地球表面变化往往需要火山在漫长时期内喷发数次才能形成。有些火山喷发出的熔岩受地形和植被影响会形成一些成带状绵延的低矮山体,俗称垄岗;形成有的熔岩形成一些成片状分布的低矮丘陵。

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地貌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裂隙式喷发形成的火山地貌,一种是中心式喷发形成的火山地貌。

裂隙式喷发若发生在海底,将会形成洋脊和洋盆;若发生在陆地上,则会形成面积较大的玄武岩高原,如巴西南部高原、印度德干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我国内蒙古东南部高原等。

中心式喷发形成的火山地貌包括的种类很多。灰渣火山锥是由火山碎屑物在火山口周围堆积而成的锥形体,如菲律宾的马荣火山;流动性小、富含硅质的熔岩流喷出形成富硅质熔岩穹丘;流动性大的基性熔岩流反复喷出堆积成基性熔岩盾;古火山锥再次喷发破坏了锥顶,使其成扩大成环形凹地,并在其中形成次生火山锥;多次喷发的火山碎屑和熔岩呈层状混合堆积成复合火山锥;爆炸式火山喷发后形成破火山;填塞在火山喷发通道中的大块凝固熔岩,在火山锥被剥蚀后露出地表而形成火山塞,如美国怀饿明州的“鬼塔”;火山口积水可形成火山口湖。

今天小编对火山喷发后地球表面有哪些变化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火山爆发是如何形成的等相关的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上更多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日本樱岛火山喷发震级达到多少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从原先的三级提升到现在的5级。并且也要求周边的民众尽快的做好紧急避险的操作。根据了解,这也是自从日本引入警戒级别之后,第2次发出了一个最高级别的警戒,同样也是第1次针对樱岛火山所发布的一个最高级别。

樱岛出现了哪一些异常

经过相应的观察,可以看到这里的地壳已经出现细微的变化,因此就能够得知山体早就已经开始进入到膨胀的阶段。从23号到24号的下午3点,南岳山顶的火山口总共出现4次喷发,喷出的烟雾更是已经接近1200米左右,所以情况还是非常可怕的,也需要注意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当地气象台就已经警告,大概2公里范围内的人民一定要注意落石,应该注意火山的碎屑流,根据相应的观测可以发现。2018年4月份之后这里就曾经出现过第1次的喷发,大概在上午11点,10分左右直接就会上升羽流,然后上升到大概1千米左右。气象台则发现从1月份开始这里就已经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整座山好像就已经出现略微的膨胀,甚至会有一些肿胀,这种运动不知道和这次的喷发有没有关系。但是这次的肿胀如果突然的消退,意味着随时都有可能会出现大爆炸,而且还可能会留下一些更多的隐患。

樱岛有什么样的特点

这其实就是一个复式火山,顶峰也可以看到有一些正处于活跃阶段的山峰,其中北岳也就是最高峰,海拔大概会接近1117.在这里大概就会有110多个活的火山,这些年来也会出现一些比较频繁的火山喷发,不过最近一段时间整体的喷发就已经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趋势。关于这一次的喷发,日本的气象台也没有做出进一步的数据信息,仅仅只是说喷发出来的石块,距离这个火山口之间大概经历只有2.5公里的位置。这就意味着情况已经非常的严重,需要注意好一些防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世纪最大的火山喷发是哪座火山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

人们看见火山喷发的现象,便把这种山在燃烧的原因归之为火神武尔卡发怒,于是意大利南部地中海利帕里群岛中的武尔卡诺火山便由此而得名。岩浆分为原生岩浆和再生岩浆。

原生岩浆是地核俘获的熔融物质形成的。地核俘获熔融物质和其他一些物质形成巨厚的熔融层。这些物质其成分是不均的。原生岩浆凝固形成最原始的地球外壳。我们所见到的各类侵入岩,如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和碱性岩等,以及火山喷发出的各类岩浆,它们都是再生岩浆,只是来源深度、通道物质成分及分异程度不同而已。再生岩浆包括原生岩浆变异出的岩浆和重熔岩浆。地球液态层是由原生岩浆经变异形成的再生岩浆组成的——经过温度、成分和物态的改变而形成的。喷出物质来源是地幔中的软流层。20世纪最大的火山喷发是哪座火山?是皮纳图博火山。位于菲律宾吕宋岛,东经120.35°,北纬15.13°,海拔1486米。1991年6月15日的爆炸式大喷发是20世纪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喷发,喷出了大量火山灰和火山碎屑流。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火山的一些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火山爆发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其他的更多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火山喷发什么固体

全文共 645 字

+ 加入清单

一般火山喷发会有三种情况:在火山喷发猛烈时产生的碎屑物多,很少有熔岩流出;较温和的火山喷发中,熔岩多,碎屑物少;有时只喷出气体,不流出熔岩。那么一般情况下火山喷发什么固体呢?下面带您了解一下。

火山碎屑物质是指随着气体爆炸由火山口喷射到空中的大小岩石碎块和由熔浆凝固而成的碎块。火山碎屑物的喷发量往往很大,如1883年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火山碎屑量约有2.5立方千米,最高喷到27km的高空。火山碎屑物按其大小和形状等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火山灰:包括火山爆发时被崩碎的细小岩屑和凝固熔浆的细小浆屑,其直径一般小于0.01mm;比之更细的叫火山尘;比之稍粗但不大于2mm的叫火山砂。火山灰很轻,可以升到高空进入平流层,在更大范围扩散,长期不落。

2.火山砾:粒径为2~100mm的火山碎屑叫火山砾;大于100mm者叫火山块

3.火山渣:一般指火山喷发时由被抛到空中去的熔浆凝固而成的熔渣,多具气孔及尖锐棱角,从砂粒到核桃般大小或更大。

4.火山弹:是由熔浆以高速喷向空中发生旋转、扭曲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块体,大小可从数厘米到数米,形状多为纺锤形、梨形、扭曲形以及扁平状。有的里面具气孔,外皮有龟裂,称面包状火山弹。火山弹常和其他火山碎屑混在一起堆积在距火山口较近的地方。

上述各类火山碎屑物质经胶结、压固等作用可形成各种火山碎屑岩。

今天小编对火山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火山爆发是如何形成的等相关的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上更多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地震会引发火山喷发吗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主要原因是由于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火山是地中常见的地质现象。地壳之下100至150千米处,有一个"液态区",区内存在着高温、高压下含气体挥发成份的熔融状硅酸盐物质,即岩浆。它一旦从地壳薄弱的地段冲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火山分为"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火山是炽热地心的窗口,地球上最具爆发性的力量,爆发时能喷出多种物质。

火山带与地震带是重合的,世界上有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别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两大地震带,地震会形成新的火山,也可以使死火山复活。

1960年5月21日下午3时,智利发生9.5级地震,是观测史上记录到规模最大的地震。。从这一天到5月30日,该国连续遭受数次地震袭击,地震期间,6座死火山重新喷发,3座新火山出现。

2016年4月16日,日本九州熊本县发生7.3级地震,阿苏火山小规模喷发。当地时间2016年10月8日早晨,位于日本南部的阿苏山(发生喷发,火山灰云高达1.1万米。

今天小编对地震会引发火山喷发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的破坏力有多强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火山喷发后还会再喷吗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火山喷发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当火山内部的压力释放完毕后,会进入相对平静期。但是在地球内部并不平静,岩浆囊的岩浆过剩压力将会逐渐增大。当表壳覆盖层的强度不足以阻止岩浆继续向上运动时,岩浆会通过薄弱带再次向地表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溶解在岩浆中挥发份逐渐溶出,形成气泡,当气泡占有的体积分数超过75%时,禁锢在液体中的气泡会迅速释放出来,还会导致爆炸性喷发。

因此,当火山喷发后,是还会再次喷发的,只不过由于火山不同,再次喷发的时间也不尽相同。科学家按照火山的活动情况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在人类历史时期还在经常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叫做活火山。第二类是在人类历史以前喷发过,但到今天为止没有重新喷发过的火山,叫做死火山。第三类是长期熄灭的死火山有时又突然喷发,这类叫做休眠火山。

今天小编对火山喷发后还会再喷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火山爆发是如何形成的等相关的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上更多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