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可燃的冰是什么【经典20篇】

浏览

465

文章

59

篇1:连续7天稳定产气,我国可燃冰试采成功

全文共 388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首个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生产成功!据中央台今日(18日)报道,引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海域试开采可燃冰时实现持续稳定产气的国家。今天中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来贺电,祝贺在该海域成功试采天然气水合物。

国务院贺电全文中央电视台

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和水在高温高压下形成的冰状结晶物质,分布在深海沉积物或陆地冻土中。它也被称为“可燃冰”或“固体气体”和“气体冰”,因为它看起来像冰,暴露在火中会燃烧。

燃烧后,可燃冰只会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它的污染比煤、石油和天然气要少得多,但它的能量要高十倍。此外,可燃冰储量巨大,其有机碳资源总量是世界上已知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的两倍。它是国际公认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替代品。

中国管辖的海域和陆地也蕴藏着丰富的可燃冰资源,因此探讨和认识可燃冰具有重要意义。

自官方公布天然气以来,累计生产了超过12万立方米甲烷含量高达99.5%的天然气。

据央视新闻报道,南海北部的深沪海也是中国正在进行的可燃冰试开采的地点。这种持续燃烧的火焰是由可燃冰分解并从1000多米深的水中提取产生的甲烷气体。这标志着中国首次试采的全面成功。

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今年2月表示,目前中国已初步查明了可燃冰在中国的资源潜力。今年,中国将在海上进行可燃冰的试验开发。

通过勘探,2016年中国海域共圈定了6个可燃冰成矿远景区,青海南部和西藏北部共圈定了9个有利区。据预测,中国潜在的可燃冰资源超过1000亿吨石油当量,潜力巨大。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估司司长邢表示,可燃冰已经在中国海域划定了一系列勘探区域,并预测了资源量。今年,我们正在积极准备这项试验。

南海北部深沪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点距离香港约285公里,试采点位于水深1266米以下200米的海底。自5月10日正式放空以来,已生产出甲烷含量达99.5%的天然气,超过12万立方米。连续一周多的稳定产气量的实现标志着中国首次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的成功。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天然气水合物试验场总指挥叶表示,从5月10日开始,官方的天然气放空试验火已经成功。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连续开采了八天,日产量超过10000平方米,最高日产量达到35000平方米。这种持续稳定的气体排放达到了我们最初的目标。

可燃冰是由天然气和水在高压和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冰状结晶化合物。预测的资源量相当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两倍以上。它被认为是未来清洁高效的替代能源。

因为它们大部分埋在海底,所以开采可燃冰非常困难。目前,日本、加拿大等国家正在加紧对这种未来能源的试开发,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实现或未能达到连续产气的预定目标。

此次试采的成功不仅标志着中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的核心技术已经得到验证,也标志着中国在该领域的综合实力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这次天然气水合物试点开发成功,我们优先抢占领先和技术高地,实现了我国在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方面的领先。这将是继美国领导的页岩气革命之后,我国领导的天然气水合物革命,并将推动全球能源利用格局的变化。

中国在开发易燃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平均日稳定产气量超过1000万平方米,连续产气时间超过一周。这两个指标以前在任何国家都没有成功实现过。我们的科学家是如何实现这一历史性飞跃的?

天然气水合物的试采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2013年,日本试图在该海域进行天然气水合物的试开采。尽管天然气被成功释放,但六天后,由于泥浆堵塞钻井通道,试开采被迫停止。

李金发说,试生产的第一天是生产1万多立方米的天然气,第二天是连续生产一周的天然气。我们的所有指标都超过了目标,因此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海域成功开发天然气水合物的国家。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科学家采用降压的方法来降低海底原本稳定的压力,从而打破了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成藏条件。之后,收集分散在海绵状空隙中的可燃冰,并最终使用一套由中国自主开发的水、沙、气分离核心技术将天然气取出。

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这次使用的是地层流体抽取方法,由单纯考虑降压改为关注流体抽取,通过确保流体抽取实现稳定降压。降压方案充分体现了其优势,也是确保我们的试验采矿成功的关键因素。这也是世界上从理论到技术的创新。

一些网民在央视新闻微博上发表评论

可燃冰看起来像什么?

中国首次成功开采可燃冰,这也标志着中国可燃冰勘探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甚至有望改变全球能源供应格局。作为如此重要的战略能源,可燃冰看起来像什么?它看起来像冰,所以为什么它能再次燃烧?让我们通过记者的镜头来了解这种神奇的新能源。

可燃冰,也称为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和水在高压和低温下形成的冰状结晶化合物。从外观上看,可燃冰就像白色或浅灰色的冰晶。这时,如果有火源,它可以像固体酒精一样被点燃,所以它被称为“可燃冰”。

如果同时点燃相同体积的固体酒精和可燃冰,可燃冰的燃烧时间要比相同体积的固体酒精长得多。易燃冰就像机器人在《变形金刚》中争夺的“能量块”。它占据了很小的体积,但是它所包含的能量是无法计算的。事实上,一立方米的可燃冰可以分成超过160立方米的天然气。

李金发表示,目前中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基本预计达到800亿吨石油当量,潜力巨大,是一种短期内可以替代常规油气资源的清洁能源。

据估计,世界海洋中的可燃冰资源总量大约是世界上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总量的两倍。可燃冰储量巨大、高效清洁、燃烧价值高的特点,使其成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绿色清洁战略商业发展能源,也成为各国研发的热点。

可燃冰能做什么?

在同等条件下,可燃冰燃烧的能量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几十倍,燃烧后不会产生任何残渣或废气,从而避免了大多数人头疼的污染问题。科学家们,如果他们得到了最好的东西,就称可燃冰为“未来的能源”

可燃冰的最大特点是其高能量密度。它体积小,但包含大量能量。例如,如果一辆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的汽车一次可以用100升天然气行驶300公里,那么这辆汽车可以用同样体积的可燃冰行驶50000公里。

李金发表示,如果能加以开发和利用,将极大地提高中国的资源安全能力,极大地减少中国对外国的依赖,同时极大地改善中国的能源结构。

我国可燃气冰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Observer.com早前报道,今年年初,经过十多年的技术研究,吉林大学科研团队开发了陆上天然气水合物冷采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该技术还获得了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中国吉林大学从2004年开始研发陆基可燃冰钻井和生产项目。克服了高海拔、严寒地区施工等诸多技术难题,成功开发出国内外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燃冰冷钻井和热力生产关键技术。

在海拔4000米的青海省木里盆地,科研团队首次利用该技术钻探陆地可燃冰实物样品,成功实现了陆地可燃冰的试采,打破了国外水合物钻探取样技术的垄断。

信息视频中国成功开发易燃冰,蓝色南海,广阔前景一些设备不能播放视频,请点击这里观看

与世界上常用的“被动保压保温取样”钻井原理不同,新技术首次提出“主动冷却冷冻取样”原理,并发明了钻井泥浆强化冷却法、水合物孔底快速冷冻取样法和高温脉冲热激发采矿技术。其主要技术指标超过国外同类技术。

数据地图“海马”首次在海底发现“冷泉”

中国地质学会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义脑、康玉柱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东对项目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天然气水合物的钻探和生产是非常规天然气开发中的世界性问题。该项目旨在解决这一重大战略技术储备需求,为中国陆地地区天然气水合物的重大发现和成功试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美国、日本等国家在可燃冰的勘探和研究方面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但未能实现可燃冰的大规模开发。这个阶段已经转变为商业开发和生产阶段,还有经济、地质灾害、环境等问题需要考虑。

该研究小组还表示,由于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主要分布在海域,下一步将是开展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钻井和生产技术研究,为早日实现天然气水合物在中国的商业化开采和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做出贡献。

在全球新能源革命的背景下,太阳能、核能、地热能和风能相继爆发,但仅仅是可燃冰的新进展还没有出现。事实上,发展技术的问题已经成为开发可燃冰的“路障”。从技术上讲,可燃冰主要通过热刺激、减压、化学试剂和水力压裂来开采,但是对于开采成本和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仍然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

目前,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在发展可燃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2013年3月,日本宣布已成功从爱知县附近的深海可燃冰层提取甲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掌握海底可燃冰提取技术的国家。随后,日本继续加快对可燃冰的技术研究,尤其是在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后。一直缺乏能源的日本对可燃冰有着极高的热情,希望在美国复制页岩气革命,实现能源独立。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中国后来启动了可燃冰项目。国土资源部早在1999年就开始调查可燃冰资源,并于2007年成功获得可燃冰实验样品。尽管中国已成为继美国、日本和印度之后第四个通过国家研发项目收集水合物样品的国家,但商业化进程相对缓慢。国内开发可燃冰的公司不多,真正形成产业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据央视报道,可燃冰具有广阔的使用前景,但也存在风险。据估计,全球海底可燃冰中的甲烷总量约为地球大气中甲烷总量的3000倍。如果由于不小心开采而泄漏大量甲烷气体,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温室效应。如何安全、经济地开采可燃冰并从中分离出甲烷气体,仍然是各国研究和利用可燃冰的核心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草原上可燃物有哪些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草原可燃物遇到火源,加上氧气,就会促成草原火灾的发生,那么,草原上可燃物有哪些呢?

小编了解到,草原中的可燃物有杂草、蕨类、苔藓、地衣、枯枝落叶以及地下层的腐殖质、泥炭等,均属可燃物。

产生草原火灾的必要条件是同时具备氧气、可燃物、火源,这三个要素缺少任何一个,燃烧不能发生和维持,因此火的三要素是火灾燃烧的必要条件。在草原火灾防治中,如果能够阻断火三角的任何一个要素就可以扑灭火灾。

草原起火的原因很多,主要可归结为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境外火蔓延三大类。

(一)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有当地居民倾倒的炉火复燃、机动车引擎喷火、野外乱扔烟头、禁火区小孩玩火、烧荒积肥生产性用火等。全国人为因素引发的草原火灾次数占草原火灾总次数的90%以上,所造成的草原火灾损失令人触目惊心。

(二)自然因素

自然起火的原因多而复杂,其中闪电是常见的起因之一。草原上覆盖的丰富可燃物遇到闪电极易引起草原火灾。可燃物自燃是另一个起因。秋后降雪前和来年春季化雪之后,由于气候干燥、风大、日照时数长,可燃物自燃常会引起草原火灾。另外磷火也是草原火的起因之一。草原区,大量的死畜骨架遗留在草原上,而骨中丰富的磷很容易引起野火。

(三)境外火蔓延

外来火(源)主要指从与接壤地带烧入的火,这类火源与其他几类火源不同的是:第一,可预见性高,但难控性大;第二,它已形成了火势较大的火场,其能量等级远远大于其他种类火源。我国有2.28万公里陆地边境线,其中1.4万公里位于天然草原分布区,易过火草原边境线长3000余公里。与我国接壤的蒙古、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等周边国家草原火灾频发,增加了我国北方毗邻边境地区草原防火工作的压力。我国边境草原防火主要有内蒙古、新疆、黑龙江、吉林、甘肃、辽宁等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可燃冰在哪个海域

全文共 328 字

+ 加入清单

可燃冰在西太平洋海域的白令海、鄂霍茨克海、千岛海沟、冲绳海槽、日本海、四国海槽、中国南海海槽、苏拉威西海和新西兰北部海域等。东太平洋海域的中美洲海槽、加利福尼亚滨外和秘鲁海槽等。印度洋的阿曼海湾,南极的罗斯海和威德尔海。北极的巴伦支海和波弗特海。以及大陆内的黑海与里海等。

可燃冰一般指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遇火即燃,因此被称为可燃冰、固体瓦斯和汽冰,化学式为CH₄·nH₂O。

天然气水合物常见于深海沉积物或陆上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由于分布浅、分布广泛、总量巨大、能量密度高,而成为未来主要替代能源,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界的密切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扑灭可燃气体用什么灭火器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扑救可燃气体火灾可以选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场合:适用于扑救易燃液体及气体的初起火灾,也可扑救带电设备的火灾。常应用于实验室、计算机房、变配电所,以及对精密电子仪器、贵重设备或物品维护要求较高的场所。

灭火原理:

灭火器瓶体内贮存液态二氧化碳,工作时,当压下瓶阀的压把时。内部的二氧化碳灭火剂便由虹吸管经过瓶阀到喷筒喷出,使燃烧区氧的浓度迅速下降,当二氧化碳达到足够浓度时火焰会窒息而熄灭,同时由于液态二氧化碳会迅速气化。

其他灭火器的适用范围:

1、干粉灭火器适用范围: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除可用于上述几类火灾外,还可扑救固体类物质的初起火灾。但都不能扑救金属燃烧火灾。

2、泡沫灭火器适用范围:适用于扑救一般B类火灾,如油制品、油脂等火灾,也可适用于A类火灾,但不能扑救B类火灾中的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如醇、酯、醚、酮等物质火灾;也不能扑救带电设备及C类和D类火灾。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可燃冰首次在中国哪一个地方发现 可燃冰首次在中国哪里被发现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可燃冰首次在中国的青海省发现的。在2009年9月中国地质部门公布,在青海省海西州的天峻县发现了一种名为可燃冰的环保新能源。可燃冰又名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H₄·nH₂O。

什么是可燃冰

可燃冰一般指的是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化学式CH₄·nH₂O,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可燃冰广泛分布在一些陆地永久冻土中、岛屿的斜坡地带、深海地带,以及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中。

我国哪些地方有可燃冰

我国南海海域、东海海域、青藏高原冻土带以及东北冻土带存在可燃冰。其资源量分别约为64.97x10^12m³、3.38x10^12m³、12.5x10^12m³和2.8x10^12m³。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可燃冰到底是啥历史性的突破?

全文共 1527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上午,新华社发布了一条简短的消息:中国首次在海域试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成功。虽然只有几个简短的词,但分量是不言而喻的。

消息一传来,祖国的四面八方都来了一封贺电。

面对这一历史性突破,不仅广大网民欢呼雀跃,党中央、国务院也发来贺电。

为什么这件事如此重要?这也从可燃冰本身开始。

什么是可燃冰?

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和水在高压和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冰状结晶物质,主要由甲烷和水分子组成,分布在深海沉积物或陆地冻土中。从外观上看,可燃冰就像白色或浅灰色的冰晶。这时,如果有火源,它可以像固体酒精一样被点燃,所以它被称为“可燃冰”。

可燃冰的开发价值是什么?

可燃冰的能量密度非常高。在同样的条件下,可燃冰燃烧的能量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几十倍。事实上,一立方米的可燃冰可以分成超过160立方米的天然气。由于能量密度高,如果一辆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的汽车一次可以用100升天然气跑300公里,那么这辆汽车可以用同样体积的可燃冰跑50000公里。

由于可燃冰是天然气和水的混合物,燃烧后只会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与煤和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产生的大量污染相比,可燃冰是真正的绿色能源,被誉为“21世纪最具商业前景的绿色清洁战略能源”。

我在哪里能找到可燃冰?

可燃冰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气源、低温和高压。因此,目前发现的可燃冰资源主要分布在海底0-1500米深的大陆架和北极等冻土区。

易燃冰储量巨大。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上已探明的可燃冰中含有的有机碳总量相当于世界上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两倍,是国际公认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替代能源。

中国有丰富的可燃冰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海和东海,以及青藏高原和东北冻土区。据粗略估计,仅南海北坡的可燃冰资源就达186亿吨石油当量,相当于南海深水勘探已探明油气储量的6倍,中国陆上石油资源总量的50%。通过勘探,2016年中国海域共圈定了6个可燃冰成矿远景区,青海南部和西藏北部共圈定了9个有利区。据预测,中国潜在的可燃冰资源超过1000亿吨石油当量,潜力巨大。本次试采地点位于南海北部,距香港285公里的深沪海,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0米。

请在视频上盖章

你为什么说这次试采意义重大?

尽管可燃冰具有巨大的能源优势和巨大的储量,但其开发极其困难。由于可燃冰形成的独特性,它要么深埋在寒冷的冻土下,要么隐藏在深海地层中,给开发利用带来很大困难。

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几个国家对可燃冰的发展研究较早。例如,美国和俄罗斯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究可燃冰的发展。即便如此,在此之前,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成功地在该海域试用了可燃冰。

早在2013年,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日本就试图开采可燃冰。当时,尽管他们成功开采并生产了天然气,但六天后,由于泥浆堵塞了钻井通道,他们的试生产被迫停止。

据外国媒体报道,今年5月4日,日本开始了第二次尝试,并于当天再次成功生产天然气。然而,这一尝试在5月15日被迫中断,也是因为沉积物已经倒入钻井通道,并不断干扰采矿工作。最终,他们在6天内从可燃冰中提取了12万立方米的天然气。

(日本“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产资源机构”官方信息截图)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表示,试生产成功的第一个标准是每天试生产量应达到1万立方米以上,第二个标准是连续生产一周的天然气。然而,从5月10日起,我国的试采正式成功。截至目前,已连续开采8天,日产量超过1000万吨,最高日产量达到3500万吨,瓦斯产量持续稳定。所有指标都超过了预定目标。试采总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可以说打破了日本的记录。

因此,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海域成功开发天然气水合物的国家,是绝对的领导者!这样的重要性怎么能说是微不足道呢?难怪连钟阳都发了贺电!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氮气可燃吗

全文共 319 字

+ 加入清单

氮气可燃。氮气,化学式为N₂,为无色无味气体。氮气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在高温高压及催化剂条件下才能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氮气占大气量的78%以上,我们几乎可以使用无限量的氮气。氮存在于许多复杂的有机分子中,包括存在于所有活生物体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

氮气的作用:1、氮气用于某些惰性气氛中以进行金属处理;2、用于灯泡中以防止产生电弧;3、它是动植物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并且是许多有用化合物的组成部分;4、氮与许多金属结合形成硬氮化物,可用作耐磨金属5、氮气可用于制造氨,硝酸,硝酸盐,氰化物等;

6、在制造炸药中,填充高温温度计,白炽灯泡;7、形成惰性材料以保存材料,用于干燥箱或手套袋中;8、食品冷冻过程中的液氮;9、在实验室中作为冷却剂。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居家的可燃物应该怎么整理?

全文共 1377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知道,一旦发生火灾,不但影响家庭正常生活,还会殃及邻里,带来不良后果,因此,火灾的预防成为我们生活的必要考虑。可家庭火灾中大部分原因与可燃物有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居家的可燃物应该怎么整理?欢迎阅读参考。

居家可燃物有哪些?

可燃物中包括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反应的物质,如木材、纸张、布料等。可燃物中有一些物品,遇到明火特别容易燃烧,称为易燃物品,常见的有汽油、酒精、液化石油气等。

由可燃物引发火灾的几种危险行为

一、睡觉吸烟和乱扔烟头。日常生活中,吸烟引起的火灾相当严重。烟头表面温度为200-300℃,中心温度700-800℃。一支香烟燃烧时约4-15分钟,如果剩的烟头为烟长的4分之一,则可燃烧1-4分钟。一般可燃烧物质燃点大多低于烟的表面温度,如纸张为130℃,布匹为200℃。另外,烟灰在弹落时有一部分不规则的颗粒,带有火星也会引起火灾,落在干燥疏松的可燃物上,同样引起火灾。

二、家中堆放危险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二条规定,违反有关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夏季气温高,易燃易爆物品受高温影响容易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

三、小孩玩火。据公安部门有关资料统计,全国每年因小孩玩火引起的火灾约为火灾总数的10%,小孩玩火年龄一般在5—12岁,其中6—8岁最多。他们大多趁大人不注意时,模仿家长使用火种做“烧饭游戏”,在床底下划火柴、点蜡烛照明找东西,焚烧废纸等,一旦将其他可燃物引着,变会惊慌失措,既不呼救,又不会自行扑救,而是四处藏匿,这样必然导致火势扩大。

四、天然气距离可燃物太近。天然气金属炉或炉筒与可燃建筑、可燃物品距离不足;在天然气压力小时开大阀门,当压力大时未能及时调整。以致烧红炉子、烟筒烤着可燃建筑物或可燃物品,引起火灾事故。

用天然气取暧的火炕、火墙,用火时间过长,炕表面过热,烤着被褥、衣物或其他物品起火。

什么是可燃物?

可燃物是指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可燃物按其物理状态分为气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固体可燃物三种类别。可燃烧物质大多是含碳和氢的化合物,某些金属如镁、铝、钙等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燃烧,还有许多物质如肼、臭氧等在高温下可以通过自己的分解而放出光和热。

居家可燃物如何整理?

1、家用可燃物品摆设不要过于集中,要有适当间距,以便于起火时扑救。

2、要将划过的火柴和烟蒂熄灭。注意不要将烟头及烟灰掉落在被褥、蚊帐、衣服、桌子上,不要乱丢未熄灭的火柴、烟头等。

3、教育儿童不要动各种燃气开关。易燃物品要放置在儿童不宜接触到的地方。

4、家用电器要做到用前检查,用后保养。且摆放应防潮、防晒、通风,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各种电器的插座以及小太阳等电暖器不得靠近沙发、床、衣物等可燃物;不要在配电盘内或下方存放可燃物;

5、要注意电热毯引发火灾。预防电热毯引发火灾,购买电热毯时必须在正规商店进行购买,不要贪图便宜而购买地摊货和劣质电热毯;

要检查电热毯注意绝缘、防止短路。电热毯如有破损,切不可随意拆修,要请专业人员修理。

小孩睡觉最好不用电热毯,以防尿床引起触电。电热毯应尽量避免折叠、受潮。长期不用的电热毯再用时要仔细检查有无漏电现象。

6、要及时清理灶台,灶台前不堆放柴火,不要将烧过柴火、煤球等物随意倒在室外;同时还要定期对厨房进行彻底打扫,归整物品,清理油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在可燃冰试采的137天里,蓝鲸Ⅰ号取得N个世界第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29日上午10: 00,南海深沪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试采海上全面完成,中国海域首次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下午,执行此次试生产技术服务的钻井平台“蓝鲸一号”起航,返回山东烟台母港。

据报道,“蓝鲸一号”是目前世界上水深和钻井深度最深的半潜式钻井平台,适用于世界各地的深海作业。南海神湖地区天然气水合物的试生产是“蓝鲸一号”开展的第一项任务。2017年3月6日,“蓝鲸一号”从烟台启航,经过8天的航行,于3月14日成功抵达珠海市东南320公里的南海深沪海域的可燃冰试验区。截至7月29日,该公司已回家并在该地区运营了137天。截至7月9日,该井已关闭,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持续60天,累计产气量30.9万立方米,平均日产气量5151立方米,甲烷含量99.5%,科学测试数据647万组。

下一步,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加大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勘探力度,为产业化提供资源基础。加强理论、技术、工程和设备研究,为产业化提供技术准备;依靠科技进步保护海洋生态,为产业化提供绿色基础。研究勘探开发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和产业政策,为产业化提供相关保障。我们要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保护海洋生态,推进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产业化,为促进绿色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可燃冰概念股龙头有哪些

全文共 779 字

+ 加入清单

可燃冰是一种把天然气包裹在冰状晶格下的固体晶体物质,多为白色、淡黄色、琥珀色和暗褐色。由于含有大量甲烷气体,可燃冰极易燃烧。可燃冰具有能量密度高、占用体积小的特点,在同等条件下,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煤、天然气、石油要多出数十倍,而且燃烧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避免了污染问题。据了解,1立方米可燃冰可以分解释放出160立方米以上天然气。同时,可燃冰资源量大。据估算,在世界各大洋中,可燃冰的总资源量是全球已知煤、石油、天然气总储量的2倍。

可燃冰概念龙头有哪些?

1.天科股份(600378)。

公司催化剂、变压吸附气体分离、以及以碳一化学为主的工程技术设计和承包三大产业,在国内相同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有较强的影响力。公司的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技术(简称PSA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作为变压吸附气体分离行业龙头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约40%-50%。该技术主要从工业废气中回收提纯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是低碳经济的重要技术之一。

公司与通用电气全球研发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利用变压气体分离(PSA)技术,与通用电气联合研究开发发电领域的低浓度煤层气吸附提浓技术,将变压气体分离技术应用于煤层气,提高煤层气浓度。这标志着低浓度煤层气综合利用进入一个全新应用领域,对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2.准油股份(002207)。

主营石油技术服务行业:公司是新疆地区唯一一家不仅能够提供多项动态监测作业,并且能够结合动态监测资料研究应用,提供各项油田稳产、增产措施和提高采收率等配套技术服务专业化公司,致力于为油田提高采收率服务业务战略,不断强化石油技术服务主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开发,并引进国内国际先进仪器、设备,实现技术服务项目、市场区域快速发展,市场占有率也快速提高,动态监测及资料解释、连续油管及制氮注氮业务在疆内油田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可燃冰首次在哪发现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1810年,首次在实验室发现

1934年,前苏联在被堵塞的天然气输气管道里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由于水合物的形成,输气管道被堵塞。这一发现引起前苏联人对天然气水合物的重视。

1960年,前苏联在西伯利亚发现了可燃冰,1965年,前苏联首次在西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并于1969年投入开发。

美国于1969年开始实施可燃冰调查,1998年把可燃冰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能源列入国家级长远计划;日本开始关注可燃冰是在1992年;完成周边海域的可燃冰调查与评价,但最先挖出可燃冰的是德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可燃冰是什么 可燃冰是什么物质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可燃冰就是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白色固体物质,有极强的燃烧力,主要由水分子和烃类气体分子(主要是甲烷)组成,它是在一定条件下由水和天然气在中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混合时组成的类冰的、非化学计量的、笼形结晶化合物。

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Combustible ice)或者"固体瓦斯"和"汽冰"。其实是一个固态块状物。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

可燃冰里甲烷占80%~99.9%,可直接点燃。可用mCH4·nH2O来表示,m代表水合物中的气体分子,n为水合指数(也就是水分子数)。组成天然气的成分如CH4、C2H6、C3H8、C4H10等同系物以及CO2、N2、H2S等可形成单种或多种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气体为甲烷,对甲烷分子含量超过99%的天然气水合物通常称为甲烷水合物(Methane Hydrate)。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可燃冰”能帮我们封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吗?

全文共 1041 字

+ 加入清单

科学家发现,二氧化碳可以像甲烷那样,与水分子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固态的“非可燃冰”,也可称为二氧化碳水合物,化学分子式为CO2·6H2O。当然,这种“冰”是不能够燃烧的。因为当它分解时,产生的是二氧化碳气体而非甲烷气体。

长期以来,地球大气层犹如一个巨大的废气收集袋,无条件地收纳了大量由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从工业革命前的280立方厘米每立方米,上升到了现在的390立方厘米每立方米。由于二氧化碳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它在大气中含量的升高会加剧大气的温室效应,进而导致全球变暖。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预测,如果照此增长速度,到2100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将比工业革命前增加近一倍,达到惊人的550立方厘米每立方米,而全球气温也将因此升高1.4~5.8℃,并将导致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异常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甚至可能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毋庸置疑,人类面临的最迫在眉睫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想方设法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废气安全地封存在地球的某个角落,是达到这一目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么,将这些烦人的二氧化碳气体“关押”在哪里才比较合适呢?多年来,科学家绞尽脑汁,为这些二氧化碳气体寻找到了多个栖身之地。

起初,科学家发现,直接将二氧化碳气体注入废弃的煤田或油田中,将它们永久关押在地层深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与陆地相比,海洋也许是更好的选择,特别是深海的容量极大,可以把二氧化碳直接送入深海加以封存,也可以据此想办法提高海洋的肥力,让海水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这些主意都有人在试验,但都存在争议。

后来,在海底发现“可燃冰”,让科学家的眼前为之一亮,看到了解决大气二氧化碳问题的另一线曙光。科学家发现,二氧化碳可以像甲烷那样,与水分子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固态的“非可燃冰”,也可称为二氧化碳水合物,化学分子式为CO2·6H2O。当然,这种“冰”是不能够燃烧的。因为当它分解时,产生的是二氧化碳气体而非甲烷气体。

这种由二氧化碳和水分子形成的“冰”,可以稳定地存在于海底高压和低温环境中,因此可以帮助我们在海底封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如果将二氧化碳注入数千米以下的海底地层中,周围的高压和低温将使得它们无法再以气体形式存在,而是与水分子形成固体的二氧化碳水合物,这就可以将它们封存在海底。现在,科学家已经在黑海等地试验,把开采“可燃冰”的甲烷和封存二氧化碳结合起来,一举两得。我们祝愿他们早日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一氧化碳可助燃和可燃吗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物理性质其实就是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一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还是比较低的,可以直接溶解于氨水中。一氧化碳一般在进入到人体之后,马上就可以和血红蛋白结合。接着血红蛋白就没有办法和氧气结合,此时就会导致缺氧。人体很可能会因此窒息。

一氧化碳是否可以溶解于水中?

是一种难溶解于水中的气体,沸点是191.5度,熔点是205.1。在标准的状况之下,气体的密度大概是1.25g左右,在空气密度的标准下,大概是在1.293左右。这就是为什么容易出现煤气中毒的一大因素。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主要就是还原性,可燃性,还有一种比较弱的氧化性。一氧化碳分子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正好是正二,这就可以使得一氧化碳不仅有还原性,而且还具有可燃性,一氧化碳在空气以及氧气中都可以燃烧,在此时就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一般在燃烧的时候就会发出蓝色的火焰,而且还会放出大量的热,因此一氧化碳就可以直接当成是一种气体燃料。

一氧化碳主要用途

可以直接作用于制甲酸钠中,另外在当前的供应环境中也可以当成是还原剂。工业还原氧化铁(制备铁)。还可以作用于一种气体的燃料,常见的就是水煤气可以将一氧化碳以及氢气全部的结合在一起。一氧化碳就是一种还原剂,在加热以及高热的过程中就会还原成金属单质,经常性作用于金属的提炼过程。一氧化碳可以和氢气结合,然后生成一种比较简单的有机物,慢慢的就可以体现出氧化性,可以有效解决多方面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可燃冰”是理想的新能源吗?

全文共 1112 字

+ 加入清单

在同等条件下“可燃冰”产生的热量比煤、石油和天然气产生的都大。“可燃冰”所含的有机碳总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和的2倍以上。“可燃冰”燃烧仅会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而不会生成大量污染物。“可燃冰”有如此大的储量,并且清洁高效,难怪一度被视为具有良好前景的新能源

谈到能源,人们脑海中立即想到的是煤、石油或天然气。然而,专家预测,全球蕴藏的这些化石能源消耗巨大,根据目前勘测的结果,预计在四五十年之后就会枯竭!

能源危机让人们忧心忡忡,而晶莹剔透的“可燃冰”的出现就像是上天赐予人类的珍宝,它年复一年地积累,形成了绵延数千乃至数万千米的矿床。据最保守的统计,全世界海底“可燃冰”中所含的甲烷总量约为1.8×10161016立方米,约合1.1×10131013吨,堪称“能量宝库”。

在同等条件下,“可燃冰”产生的热量比煤、石油和天然气产生的都大得多。全球海底“可燃冰”所含的有机碳总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和的2倍以上,够人类使用很长一段时间!采用“可燃冰”作为新能源的另外一个好处是,燃烧后,仅会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而不像其他常规化石能源那样会生成大量污染物。“可燃冰”有如此大的储量,并且清洁高效,难怪一度被视为具有良好前景的新能源。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英、德、加、日等发达国家纷纷投入巨资,相继开展了本土和国际海底“可燃冰”勘探调查工作,并陆续在海洋深处发现了“可燃冰”。到1993年,在全球海底发现“可燃冰”57处,以后数年又增加到116处。1995年,国际大洋钻探计划在大西洋布莱克海海底打了一系列深海钻孔,首次证明该处海底的“可燃冰”具有商业开采价值,并初步估算出其总量达100亿吨。日本于1994年开展了对周边海域海底“可燃冰”的大规模调查,估算出调查区的资源量可满足日本100年的能源需求,并于1999年进行了钻探实验。

不过,“可燃冰”在给人类带来新的能源前景的同时,对人类生存环境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知道,地球温室效应的“元凶”是二氧化碳气体排放,而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 倍!要知道,海底“可燃冰”中的甲烷总量约为地球大气中甲烷总量的3000倍。如果控制不好,让海底“可燃冰”中的甲烷气体逃逸到大气中去,将会加剧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等问题,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同时,一旦条件变化,甲烷气体从固结在海底沉积物中的“可燃冰”中释放出来,还会极大地降低海底沉积物的工程力学特性,使海底软化,从而导致大规模的海底坍塌,毁坏海底工程设施。因此,对于面临能源短缺的人类来说, “可燃冰”的勘探和开发无异于雪中送炭,但还需要解决开发成本较高和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等许多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可燃冰是不是可再生能源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可燃冰是不可再生能源,可燃冰是藏在海底深处的物质,是天然的水合物,是不可再生资源。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或者固体瓦斯和汽冰。

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遇火即燃,因此被称为可燃冰、固体瓦斯和汽冰,化学式为CH₄·nH₂O。

天然气水合物常见于深海沉积物或陆上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由于分布浅、分布广泛、总量巨大、能量密度高,而成为未来主要替代能源,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界的密切关注。

能源可以进一步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两大类型。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地热能等。它们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不需要人力参与便会自动再生,是相对于会穷尽的非再生能源的一种能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吗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可燃冰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指的是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以及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属于清洁能源,它们在自然界中可以循环再生,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不需要人力参与便会自动再生;而可燃冰是一种自然存在的微观结构为笼型的化合物,会开采完,所以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可燃冰就是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水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由于其外观像冰,遇火即燃,所以被称为“可燃冰”、“固体瓦斯”和“汽冰”。

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分布于深海或者陆域永久冻土中,其燃烧后仅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程度远小于煤、石油等,并且储量巨大,因此被国际公认为石油等的接替能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青藏高原可燃冰:不是资源就是祸害!

全文共 3029 字

+ 加入清单

广阔的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是中亚的一个高原地区。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面积250万平方公里。它被称为“世界屋脊”和“世界屋脊”。在高原边界上,横断山脉在东部,喜马拉雅山脉在南部和西部,昆仑山在北部。覆盖中国西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四川省、云南省、不丹、尼泊尔、印度的拉达克等地区。中国的青藏高原占中国总面积的23%,如图1所示。

青藏高原地图

青藏高原上的易燃冰是一个谜。

海底可燃冰的形成机理非常简单。地球有大约46亿年的历史,而人类的诞生仅仅在500万年前。35亿年前,在人类出现之前,海洋已经有了生命活动,包括生长、繁殖和死亡。循环一次又一次地开始。死亡的碎片像海洋雪一样漂到海底。碎片在压力和温度下逐渐分解成甲烷。甲烷与低温海水结合形成天然气水合物(NGH),或可燃冰。

永久冻土也是天然气水合物的储藏地。冻土是指冻土层低于水的冰点超过两年的情况。这种冻土层被称为永久冻土,简称为“永久冻土”。多年冻土一般分布在地下30 ~ 40厘米,通常分为上层和下层。上层在夏天融化,而下层仍然冻结。当永久冻土变暖或受到强大压力时,永久冻土中的冰会溶解成水;然而,即使天气变暖,温度仍然低于永久冻土层所在的冰点,这防止了永久冻土层中的冰再次融化成水,从而保持永久冻土层的组成不变。它的冻结时间可达1000多年。多年冻土地区的水会冻结很长时间,使得普通植物难以生长。大多数永久冻土位于高纬度地区,如北极和南极附近的陆地。唯一的例外是青藏高原上的永久冻土带,这里的高度使土地成为永久冻土。

永久冻土,如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盆地北部永久冻土区的一个气田,被称为梅索亚哈气田。它发现于1968年,是一个典型的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生产始于1970年。由于压力释放,天然气被生产并供应给诺里尔斯克(西伯利亚西北部的一个城市),但生产率很低。它于1978年关闭。1974年,在加拿大北部三角洲的浅层也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北极永久冻土也是一个巨大的可燃冰库,它无处不在。

此外,2009年8月1日,俄罗斯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乘坐一艘微型潜艇,前往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贝加尔湖(Lake Baikal)水下约1400米处,探索新能源“可燃冰”。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之一,深度约1700米。20世纪90年代在贝加尔湖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据估计,技术上可开采的资源约为1万亿立方米。禁止在贝加尔湖开采可燃冰,只允许进行研究。

贝加尔湖中北极永久冻土和可燃冰的存在很容易解释,因为它是世界上油气丰富的地区。甲烷是如何来自青藏高原的?最值得研究。如果地球的造山运动在几天内将可燃冰从海底带到青藏高原,冰就不太可能融化。青藏高原冰层下还有一种可能性,即比大庆大的大庆或神华煤矿储层,逸出的甲烷进入厚冰层。这不合逻辑!可燃冰在36亿年前开始形成。化石燃料(原煤、原油和天然气)仅在大约3亿年前形成。化石燃料比可燃冰要年轻得多。可燃冰是化石燃料的鼻祖。原油或原煤怎么会在可燃冰下?当然,你拍着脑袋想不出青藏高原可燃冰中的甲烷来自哪里。探索甲烷的来源比吹嘘其储量要重要得多。目前在青藏高原流行的可燃冰数量的数据是不可靠的。事实上,我们不知道青藏高原上有多少可燃冰。

青藏高原易燃冰难以开发

一立方米可燃冰可以释放高达160至170立方米的天然气,前景诱人。可燃冰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一种新型绿色高效能源。其储量可供人类使用约1000年。可燃冰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战略资源,并将改变全球能源格局。可燃冰是一种资源吗?从能源经济的角度来看,在计划经济时代,天然气资源是指埋在地下的天然气量,但在市场经济时代,这一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天然气资源是指人们经过地质勘探和研究后,储存在地下并可利用的天然气量。

甲烷水合物压力-温度相图

从图2中可以看出,永久冻土中甲烷水合物的存在温度约为零下3摄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冰逐渐融化,易燃冰存在于水中。继续升温,成为水溶性天然气。

天然气开采的难度取决于孔隙度和基质渗透率。只要常规天然气井的井筒延伸到储层,天然气就会钻入井筒。页岩气性能更差,压裂裂缝慢慢溢出,所以采收率很低。可燃冰基本没有孔隙,只有表面的天然气缓慢逸出,回收率较低。

青藏高原可燃冰的开采,只要温度升高或压力降低,就会释放出天然气。目前,从天然气水合物中提取天然气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热激励法。热激发法将水蒸气、热水、热盐水或其他热流体泵入水合物地层,其缺点是造成大量热损失和低效率。特别是在永久冻土地区,即使使用了隔热管道,永久冻土也会减少传递到水库的有效热量。

(2)化学激发法。一些化学品,如盐水、甲醇、乙醇、乙二醇、甘油等。被泵入水合物层,这将导致水合物分解。这种方法比热激发法更慢,也更昂贵。

(3)减压方法。通过减压,使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相平衡曲线移动,从而达到促进水合物分解的目的。通常,与天然气接触的水合物变得不稳定,并通过“降低”天然气压力或在水合物层下的自由气体聚集层中形成天然气“囊”(通过热激发或化学试剂的作用人工形成)而分解成天然气和水。开采水合物层下的游离气体是降低储层压力的有效方法。另外,通过调节天然气的提取速度,可以达到控制储层压力的目的,从而达到控制水合物分解的效果。减压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昂贵的连续激发,但仅通过减压方法开采天然气水合物非常缓慢。目前,还找不到其他先进的方法。

可燃冰开采的减压方法

这三种方法只能采用减压法,但天然气只能在可燃冰面缓慢融化时释放,因此天然气产量较低。

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为4500米。高原不是平原,山脉起伏不定。易燃冰不会被连接成碎片。这也是一个大风和强风的地区。在采矿过程中,一些冰块融化并失去平衡,这使得雪崩很容易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迄今为止,非常规天然气仅限于具有经济价值的致密气、煤层气和页岩气,可燃冰不被视为资源。

读者可以把自己置身于这种情况中,并思考它。生产是“投入产出”。如果有更多的投入和更少的产出,那是做不到的。如果要在青藏高原开发可燃冰,首先要计算开发成本,如材料成本、管道运输成本、员工工资、高山补贴和辅助设施等。在高原冰雪层铺设蜘蛛网管道比在海底铺设管道更困难。

易燃冰:资源还是危害

人类正面临一个严峻的选择:如果可燃冰不是一种资源或潜在的邪恶。海底可燃冰不会干扰它,据估计,它不会像“可燃冰喷射假说”那样造成全球灭绝,但雪崩会暴露可燃冰并造成温室气体排放。

经常举行国际会议来防止全球变暖,许多公约已经签署。这不是解决办法,而是延缓全球变暖。事实上,人类在防止全球变暖方面很差。他们只是尽力推迟全球气温上升。这种温度上升导致冻土和极地可燃冰中甲烷释放更快,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温度上升→冻土融化→甲烷释放→温度上升。当然,这不是一件短期的事情。据估计,这将需要几千年的时间。

青藏高原上的可燃冰不同于海底的可燃冰。即使休眠数亿年,海底的可燃冰也不会飞向天空。然而,随着气候变暖,极地和青藏高原的可燃冰将逐渐融化,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高21倍的甲烷将逐渐释放,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因此,可燃冰如果不是一种资源,就是一种祸害。可燃冰不是一种清洁燃料,但仍然是一种化石燃料。虽然目前可再生能源发电发展迅速,占2012年总发电量的22%,但青藏高原仍需解决采矿问题。虽然目前人类还不能解决开发问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地和高原可燃冰的开发最终必须得到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可燃冰是怎么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3440 字

+ 加入清单

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形成可燃冰需要一定的条件,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可燃冰形成的原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可燃冰的理化性质

天然气水合物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1立方米可燃冰可转化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和0.8立方米的水。开采时只需将固体的“天然气水合物”升温减压就可释放出大量的甲烷气体。

天然气水合物在海洋浅水生态圈,通常出现在深层的沉淀物结构中,或是在海床处露出。甲烷气水包合物据推测是因地理断层深处的气体迁移,以及沉淀、结晶等作用,于上升的气体流与海洋深处的冷水接触所形成。

在高压下,甲烷气水包合物在 18 °C 的温度下仍能维持稳定。一般的甲烷气水化合物组成为 1摩尔的甲烷及每 5.75 摩尔的水,然而这个比例取决于多少的甲烷分子“嵌入”水晶格各种不同的包覆结构中。据观测的密度大约在 0.9 g/cm³。一升的甲烷气水包合物固体,在标准状况下,平均包含 168 升的甲烷气体。

1立方米的可燃冰可在常温常压下释放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及0.8立方米的淡水)所以固体状的天然气水合物往往分布于水深大于 300 米 以上的海底沉积物或寒冷的永久冻土中。海底天然气水合物依赖巨厚水层的压力来维持其固体状态,其分布可以从海底到海底之下 1000 米 的范围以内,再往深处则由于地温升高其固体状态遭到破坏而难以存在。

天然气水合物从物理性质来看,天然气水合物的密度接近并稍低于冰的密度,剪切系数、电解常数和热传导率均低于冰。天然气水合物的声波传播速度明显高于含气沉积物和饱和水沉积物,中子孔隙度低于饱和水沉积物,这些差别是物探方法识别天然气水合物的理论基础。此外,天然气水合物的毛细管孔隙压力较高。

可燃冰燃烧方程式为:

CH4·8 H2O+ 2 O2== CO2+ 10 H2O(反应条件为“点燃”)

可燃冰分子结构就像一个一个由若干水分子组成的笼子。

形成可燃冰有三个基本条件:温度、压力和原材料。

首先,低温。可燃冰在0—10℃时生成,超过20℃便会分解。海底温度一般保持在2—4℃左右;

其次,高压。可燃冰在0℃时,只需30个大气压即可生成,而以海洋的深度,30个大气压很容易保证,并且气压越大,水合物就越不容易分解。

最后,充足的气源。海底的有机物沉淀,其中丰富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可产生充足的气源。海底的地层是多孔介质,在温度、压力、气源三者都具备的条件下,可燃冰晶体就会在介质的空隙间中生成。

可燃冰的形成原因

海洋生成

有两种不同种类的海洋存量。最常见的绝大多数(>99%)都是甲烷包覆于结构一型的包合物,而且一般都在沉淀物的深处才能发现。在此结构下,甲烷中的碳同位素较轻(δ13C

这些矿床坐落于中深度范围的区域内,大约300-500m厚的沉积物中(称作气水化合物稳定带(GasHydrate Stability Zone)或 GHSZ),且该处共存著溶于孔隙水的甲烷。在这区域之下,甲烷只会以溶解型态存在,并随着沉积物表层的距离而浓度逐渐递减。而在这之上,甲烷是气态的。在大西洋大陆脊的布雷克海脊,GHSZ在190m的深度开始延伸至450m处,并于该点达到气态的相平衡。测量结果指出,甲烷在GHSZ的体积占了0-9% ,而在气态区域占了大约12%的体积。

在接近沉积物表层所发现较少见的第二种结构中,某些样本有较高比例的碳氢化合物长链(

某些矿床具有介于微生物生成和热生成类型的特性,因此预估会出现两种混合的型态。

气水化合物的甲烷主要由缺氧环境下有机物质的细菌分解。在沉积物最上方几厘米的有机物质会先被好氧细菌所分解,产生CO2,并从沉积物中释放进水团中。在此区域的好氧细菌活动中,硫酸盐会被转变成硫化物。若沉淀率很低(

在给定的地点内判定该处是否含有包合物,大多可以透过观测“海底仿拟反射”(BottomSimulatingReflector,或称BSR)分布,以震测反射(seismicreflection)的方式来扫描洋底沉积物与包合物稳定带之间的接口处,因而可观测出一般沉积物和那些蕴藏包合物沉积物之间的密度差异。

海洋生成的甲烷包合物,蕴藏量鲜为人知。自从1960至1970年代,包合物首次发现可能存在海洋中的那段时期,其预估的蕴藏量就每十年以数量级的概估速度递减。曾经预估过的蕴藏量(高达3×1018m³)是建构在假设包合物非常稠密地散布在整片深海海床上。然而,随着我们对包合物化学和沉积学等知识进一步的了解,发现水合物只会在某个狭窄范围内(大陆棚)的深度下形成,以及某些地点的深度范围内才会存在(10-30%部分的 GHSZ 区),而且通常是在低浓度(体积的0.9-1.5%)的地点。最新的估计强制采用直接取样的方式,指出全球含量介于 1×1015 和 5×1015 m³ 之间。这个预估结果,对应出大约500至2500个十亿吨单位的碳 (Gt C),比预估所有矿物燃料的5000GtC数量还少,但整体上却超过所预估其他天然气来源的约230Gt C。在北极圈的永冻地带,其储藏量预估可达约400Gt C,但在南极区域并未估出可能的蕴藏量。这些是很大的数字。相较于大气中的总碳数也才大约700个Gt C。

这些近代的估计结果,与当初人们以为包合物为矿物燃料来源时(MacDonald 1990,Kvenvolden 1998)所提出的10,000to11,000 Gt C (2×1016 m³),数量上明显的要少。包合物藏量的缩减,并未使其失去经济价值,但缩减的整体含量和多数产地明显过低的采集密度,的确指出仅限某些地区的包合物矿床才能提供经济上的实质价值。

大陆生成

在大陆岩石内的甲烷包合物会受限在深度800m以上的砂岩或粉沙岩岩床中。采样结果指出,这些包合物以热力或微生物分解气体的混合方式形成,其中较重的碳氢化合物之后才会选择性地被分解。这类的型态存在于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

储量比地球上石油的总储量还大几百倍。这些可然冰都蕴藏在全球各地的450米深的海床上,表面看起来,很象干冰,实际却能燃烧。在美东南沿海水下2700平方米面积的水化物中,含有足够供应美国70多年的可燃冰。其储量预计是常规储量的2.6倍,如果全部开发利用,可使用100年左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南石油局第五物探大队在藏北高原羌塘盆地开展的大规模地球物理勘探成果表明:继塔里木盆地后,西藏地区很有可能成为中国21世纪第二个石油资源战略接替区。

可燃冰的组成结构

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简称Gas Hydrate),也称为可燃冰、甲烷水合物、甲烷冰、天然气水合物、“笼形包合物”(Clathrate),分子式为:CH4·nH2O,现已证实分子式为CH4·8H2O。。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英译为:Flammable ice)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形成天然气水合物有三个基本条件:温度、压力和原材料。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白色固体物质,有极强的燃烧力,主要由水分子和烃类气体分子(主要是甲烷)组成,它是在一定条件(合适的温度、压力、气体饱和度、水的盐度、PH值等)下由水和天然气在中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混合时组成的类冰的、非化学计量的、笼形结晶化合物(碳的电负性较大,在高压下能吸引与之相近的氢原子形成氢键,构成笼状结构)。一旦温度升高或压强降低,甲烷气则会逸出,固体水合物便趋于崩解。

“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0℃和30个大气压的作用下结晶而成的“冰块”。“冰块”里甲烷占80%~99.9%,可直接点燃。可用mCH4·nH2O来表示,m代表水合物中的气体分子,n为水合指数(也就是水分子数)。组成天然气的成分如CH4、C2H6、C3H8、C4H10等同系物以及CO2、N2、H2S等可形成单种或多种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气体为甲烷,对甲烷分子含量超过99%的天然气水合物通常称为甲烷水合物(Methane Hydrate)。每单位晶胞内有两个十二面体(20 个端点因此有 20 个水分子)和六个十四面体(tetrakaidecahedral)(24 个水分子)的水笼结构。其水合值(hydratation value)20 可由 MAS NMR 来求得。 甲烷气水包合物频谱于 275 K 和 3.1 MPa下记录,显示出每个笼形都反映出峰值,且气态的甲烷也有个别的峰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森林可燃物有哪些分类

全文共 680 字

+ 加入清单

森林中所有的有机物质,如乔木、灌木、草类、苔藓、地衣、枯枝落叶、腐殖质和泥炭等都是可燃物。那么,森林可燃物有哪些分类呢?

小编了解到,森林可燃物可分为有焰燃烧可燃物和无焰燃烧可燃物。

有焰燃烧可燃物又称明火,能挥发可燃性气体产生火焰,占森林可燃物总量85~90%。其特点是蔓延速度快,燃烧面积大,消耗自身的热量仅占全部热量的2~8%。

无焰燃烧可燃物又称暗火,不能分解足够可燃性气体,没有火焰,如泥炭、朽木等,占森林可燃物总量的6~10%。其特点是蔓延速度慢,持续时间长,消耗自身的热量多,如泥炭可消耗其全部热量的50%,在较湿的情况下仍可继续燃烧。

森林可燃物、气象条件和火源被称作森林火灾“三大要素”。要发生火灾必须三大要素齐备,缺一不可。

火源:同森林可燃物的燃点温度各异。干枯杂草燃点为150~200℃,木材为250~300℃,要达到此温度需有外来火源。火源按性质可分为:①自然火源。有雷击火、火山爆发和陨石降落起火等,其中最多的是雷击火,中国黑龙江大兴安岭、内蒙古呼盟和新疆阿尔泰等地区最常见。②人为火源。绝大多数森林火灾都是人为用火不慎而引起,约占总火源的95%以上。人为火源又可分为生产性火源(如烧垦、烧荒、烧木炭、机车喷漏火、开山崩石、放牧、狩猎和烧防火线等)和非生产性火源(如野外做饭、取暖、用火驱蚊驱兽、吸烟、小孩玩火和坏人放火等)。

氧气(助燃物):1千克木材要消耗3.2~4.0立方米空气(纯氧0.6~0.8立方米),因此,森林燃烧必须有足够的氧气才能进行。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氧气约占21%。当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减少到14~18%时,燃烧就会停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