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尔邦节典故推荐20篇

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在每年伊历12月10日庆祝古尔邦。古尔邦节有什么祝福语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古尔邦节的祝福语带图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浏览

5208

文章

828

雕虫小技有什么典故?虫是什么虫?

全文共 1144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成语都是从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当中总结、延伸出来的一种很简短的话,所以很多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历史典故雕虫小技,很多时候后面还跟着一句不足挂齿,一般用来说自己的所作所为其实是很微不足道,不值得一提的,是一种很谦虚的表现,但是是从哪里衍生出的这个成语的,有什么历史典故没有?

中国人是非常谦虚的。如果某人在某领域或某方面取得了过人的成绩,受到别人称赞时,当事人往往都会谦虚地说:“雕虫小技,不足挂齿。”那么为何在这个情况下,说这个话呢?

有典故说这个用法缘起于唐朝。当时,有一个叫做韩朝宗的人,为人十分热心,喜欢帮一些年轻人谋求好的前程,有一次,当时的大才子李白给韩朝宗写了一封信,并附上了自己的一些诗文,请韩朝宗帮忙介绍工作。李白在信的最后写道: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意思是说,恐怕我写的文章,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伎俩,不够让大人欣赏。

从此以后,大家就用“雕虫小技”来形容写文章或是做事情的时候,用的都是一些小技术而已。

那么,这个“雕虫”,究竟是雕的什么虫呢?其实,雕虫的本义并不是指写诗作文,而是另有所指的。“雕”当然是刻的意思,“虫”是什么呢?“虫”怎么能被雕刻呢?原来,这里的“虫”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虫子,而是秦朝时“秦书八体”之一的虫书。

《说文解字》记载,八体为“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和隶书”。虫书、篆书中的花体,常常铸或刻在兵器、旗帜和符节上,形状像鸟和虫的样子,故称“虫书”。“雕虫”就是指刻写虫书。

《北史·李浑传》另有一则关于“雕虫小技”的典故:李浑是北齐大臣,学问很大,文宣帝高洋命他组织一套班子,制定新的法律法规《麟趾格》。班子里面还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魏收。文人相轻,李浑有一次就对魏收说:雕虫小技,我不如卿;国典朝章,卿不如我。

意思是写那些花花绕绕的“虫书”,我不如你魏收;但是制定国家的典章制度,你魏收可就比不上我了。在这里,“雕虫小技”就是用于贬斥他人不过是微末之技,而不是自我谦虚之辞了。

雕虫小技是一个成语,读音是diāo chóng xiǎo jì,比喻微小的技能,也用来谦称自己写的诗作或文章,出自《隋书·李德林传》。

“雕虫小技”最初写作“雕虫篆刻”,出自西汉文学家扬雄的著作《法言》。有人问扬雄年少时是不是喜欢作赋,扬雄答曰:不错,但那只是童子雕虫篆刻般的技艺,成年就不作了。扬雄贬低“雕虫篆刻”,不是因为它们学起来容易,而是因为它们最难学,但实际作用又很小。后来,人们便把“雕虫篆刻”说成是“雕虫小技”。

《隋书 李德林传》:“经国大体,是贾生、晁出之俦;雕虫小技,殆相如、子云之辈。”

《北史·李浑传》:“尝谓魏收曰:雕虫小技,我不如卿。国典朝章,卿不如我。”

《与韩荆州书》李白: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鼓角齐鸣什么意思?鼓角齐鸣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518 字

+ 加入清单

诸葛亮北伐遇上司马懿,结果司马懿只防守不进攻,诸葛亮用尽一切激将法都没能逼司马懿主动出兵。很多人说司马懿实在没种,兵力远胜诸葛亮还不敢主动进攻。其实司马懿进攻过一次,只是最后被诸葛亮击败,所以才转攻为守,虽然看起来很狼狈但能保证胜率。司马懿最拿手的就是自保,他知道曹睿排他迎战的目的,所以更是要自保。这次讲解的成语“鼓角齐鸣”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回,发生在诸葛亮北伐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张虎、戴陵、乐綝、诸葛亮和司马懿。原文如下:

于是戴陵在中,张虎在前,乐綝在后,各引三十骑,从生门打入。两军呐喊相助。三人杀入蜀阵,只见阵如连城,冲突不出。三人慌引骑转过阵脚,往西南冲去,却被蜀兵射住,冲突不出……魏军一个个皆被缚了,送到中军。孔明坐于帐中,左右将张虎、戴陵、乐綝并九十个军,皆缚在帐下。孔明笑曰:“吾纵然捉得汝等,何足为奇!吾放汝等回见司马懿,教他再读兵书,重观战策,那时来决雌雄,未为迟也。汝等性命既饶,当留下军器战马。”遂将众人衣服脱了,以墨涂面,步行出阵。

司马懿见之大怒,回顾诸将曰:“如此挫败锐气,有何面目回见中原大臣耶!”即指挥三军,奋死掠阵,懿自拔剑在手,引百余骁将,催督冲杀。两军恰才相会,忽然阵后鼓角齐鸣,喊声大震,一彪军从西南上杀来,乃关兴也。懿分后军当之,复催军向前厮杀。忽然魏兵大乱:原来姜维引一彪军悄地杀来,蜀兵三路夹攻。懿大惊,急忙退军。蜀兵周围杀到,懿引三军望南死命冲击。魏兵十伤六七。司马懿退在渭滨南岸下寨,坚守不出。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诸葛亮与司马懿在渭水之滨对峙,诸葛亮摆出混元一气阵,司马懿派戴陵、张虎、乐綝三人各自带着三十名骑兵冲阵,结果被诸葛亮生擒。诸葛亮将三人及被俘的九十名骑兵脱去衣服,以墨涂面,交回给司马懿。司马懿大怒,亲自领兵进攻,不料又中了诸葛亮的计策,陷入北伐大军三路夹攻,损失惨重,只好退到渭水南岸下寨,坚守不出。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诸葛亮伏兵杀出的信号,叫做“鼓角齐鸣”,意为战鼓响,号角鸣。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阵势。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提过,为了给诸葛亮找一个合适的对手,小说作者故意将原本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才遭遇的对手司马懿提前到“一出祁山”时就成了对手。为了渲染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作者又设计了诸多情节,像本文提到的这次阵法较量就是其中的一例。在真实的历史当中,这场战斗并未发生,完全是小说作者虚构出来的故事。

这个情节出现的戴陵、张虎、乐綝三人,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三国志诸葛亮传》载:““亮围祁山,于是魏大司马曹真有疾,司马宣王自荆州入朝,魏明帝曰:‘西方事重,非君莫可付者。’乃使西屯长安,督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晋书宣帝纪》称:“(司马懿)统车骑将军张郃,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凌,雍州刺史郭淮等讨亮。”可见戴陵也是曹魏在西北战场的重要将领之一。

小说提到的张虎和乐綝,都是名门之后,其父辈都是曹魏著名的“五子良将”之一。张虎的父亲是张辽,乐綝的父亲是乐进。不过,《三国志张辽传》载:“(张辽)子虎嗣……虎为偏将军,薨。”结合《三国志》其他传记来看,张虎并未来到西北与诸葛亮交战。至于说到乐进的儿子乐綝,在史料中的记载也比张虎详细。《三国志乐进传》载:“綝果毅有父风,官至扬州刺史。”从记载来看,乐綝也未去过西北战场与诸葛亮交锋。

不过,乐綝的结局却与诸葛亮的堂弟有着直接关系。《三国志诸葛诞传》注引《世语》载:“(诸葛诞)乃将左右数百人至扬州,扬州人欲闭门,诞叱曰:‘卿非我故吏邪!’径入,(乐)綝逃上楼,就斩之。”此举也直接引发了第三次“淮南之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娥皇女英的典故

全文共 382 字

+ 加入清单

娥皇女英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帝尧的两个女儿,姐妹同嫁权帝舜为妻。舜父、舜母和他的弟弟曾多次欲置舜于死地,因为娥皇女英的帮助而脱险。舜继尧位后,娥皇女英成为他的妃子,后来舜去南方巡视,在苍梧死了。娥皇女英得知舜帝已死,抱竹痛哭,泪染青竹,泪尽而死,因称“潇湘竹”或“湘妃竹”。

古代传说中尧的两个女儿,也称“皇英”。长曰娥皇,次曰女英,姐妹同嫁帝舜为妻。

汉代刘向所著《列女传·有虞二妃》云:“有虞二妃,帝尧二女也,长娥皇,次女英。”这里说虞舜有两位妃子,她们都是尧帝的女儿,大妃名叫娥皇,次妃名叫女英。

《山海经》载:“洞庭之中,帝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出入必以飘风暴雨。”山海经记载尧帝的两位女儿娥皇女英居住在洞庭湖。

诗人屈原在《楚辞·九歌》中,对她们的描写是“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此处描写的是舜死去后,娥皇女英的愁苦哀思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悬壶济世的典故 悬壶济世的典故

全文共 213 字

+ 加入清单

“悬壶”是中医行医的专用名词,典出《后汉书》及《神仙传》,与道医壶公有关。《后汉书》卷八十二《方术列传》云:“费长房者,汝南人也,曾为市椽。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

今世所有《召军符》、《召鬼神治病王府符》凡二十余卷,皆出于壶公……”壶公乃是东汉时一位卖药的老翁,有道术,善用符治病。因常悬一壶于市头卖药,“药不二价”、“治病皆愈”,故后世称行医为“悬壶”。这一典故流传甚广,至今为人传唱。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胡昭投簪什么意思?胡昭投簪典故介绍

全文共 894 字

+ 加入清单

胡昭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诸葛亮和他的字一样,都叫孔明。胡昭是颍川人,但在乱世之中胡昭一直想过着归隐的生活,曾推辞了袁绍的任命。后来曹操曾多次征召胡昭,胡昭无奈只能入朝说明情况。胡昭强调自己只是一介书生,没有为国出谋划策的能力,希望曹操能让他归隐。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胡昭投簪”,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是怎样的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管宁传》附《胡昭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至献帝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之间,主人公名叫胡昭。原文如下:

胡昭始避地冀州,亦辞袁绍之命,遁还乡里。太祖为司空丞相,频加礼辟。昭往应命,既至,自陈一介野生,无军国之用,归诚求去。太祖曰:“人各有志,出处异趣,勉卒雅尚,义不相屈。”昭乃转居陆浑山中,躬耕乐道,以经籍自娱。闾里敬而爱之。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胡昭开始在冀州一带隐居,同时婉拒了袁绍的征召和任命,藏匿在乡间。曹操就任司空、丞相之后,一再备齐礼物前来邀请胡昭为官。无奈之下,胡昭只好前去面见曹操。

胡昭对曹操表示,自己只不过是一介荒野之人,对军国大事没有任何的见识和兴趣,请求曹操放自己回去。曹操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出仕或在野,各奔前程,都是在努力成就自己的志向。为了道义,我不会再勉强你了。”之后,胡昭转而来到陆浑山中隐居,亲自动手耕种,游乐圣道,以晋书典籍自娱,深受周围一带百姓的爱戴。

本文要介绍的便是根据这个记载演变出来的一句成语,叫做“胡昭投簪”,意为谢绝为官并退隐,后世多以此称赞隐士。这句成语首见于唐代李瀚《蒙求》中的“逢萌挂冠,胡昭投簪”。“投簪”即为辞官归隐之意。

胡昭不仅是汉末三国时期一位隐士,同时还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之意,其隶书的成就与钟繇、邯郸淳、卫觊、韦诞等三国时期的书法大家齐名,还与钟繇一起被称为“钟胡”,可见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胡昭与庞德公、司马徽等人一样,淡泊名利,终生不愿为官,只求自由自在。故此,无论是袁绍还是曹操都无法说服胡昭。这大概就应了孔子的那句话:“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或许在胡昭的心中,无论是袁绍还是曹操,都不是自己理想中的明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春秋有哪些成语典故?春秋10个经典成语典故介绍

全文共 1016 字

+ 加入清单

春秋是中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段时期,因为春秋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为此后中华文化思想奠定了基础。春秋是东周的前半部分,一般被认为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一共经历了294年。实际上春秋所迸发出的各种思想流派可能花上一辈子的时间都研究不完,其中的思想一直影响着后人,也被后人不断完善改进。当时也有很多著名的事件发生,有些事件变成了我们今天熟知的成语。下面就为大家介绍10个在春秋时期发生的成语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01

董狐之笔

出自《春秋·宣公二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董狐之笔”这个成语常作为史家秉公直书的典范。人应该做一个正直的人,对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要敢于揭露和批判。

02

举棋不定

出自《春秋·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下棋博弈的时候,拿着棋子不知道放在哪一处为好,这样注定不会取得胜利。更何况是面对国君废立这样的大事情呢?

03

天经地义

出自《春秋·昭公二十五年》:“夫理;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我们要遵循社会当中的道德规则。如果大家都按规则行事,很多不必要的纷争就可以避免。

04

国运盛衰

出自《春秋·昭公四年》:“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那些没有优势而处于危难之中的国家,会加紧治理国家,开疆辟土。那些没有灾祸战乱的国家,反而会失去城邦。

05

欲盖弥彰

出自《春秋·昭公三十一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或为了得到名声而没有得到的,或是为了掩盖真相,反而使得罪行暴露的更加明显。

06

城下之盟

出自《春秋·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大败绞国,迫使绞国在城下与楚国签订条约后返回。

07

退避三舍

出自《春秋·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战于城濮,文公令退三舍避之。”晋国与楚国会战于城濮,晋文公让自己的部队后退三舍之地避开楚军。

08

厉兵秣马

出自《春秋·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郑穆公派人去杞子驻地察看,发现他们正把行李扎好,磨好刀枪,喂好战马,为打仗做好准备。

09

不自量力

出自《春秋·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去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使得别人信服,也不去估量自己的力量能否承受。

10

灭此朝食

出自《春秋·成公二年》:“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齐顷公说:“我要把这些送死之敌消灭干净,再吃早饭!”他不但没吃早饭,也不等战披上防护甲,就急不可待地登上战车,发出进攻的命令。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嚎啕大哭什么意思?嚎啕大哭典故介绍

全文共 1442 字

+ 加入清单

宋谦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将领。早年和黄盖、韩当等人一同跟随孙策,后与太史慈相遇。根据演义中的描述,合肥之战,张辽和太史慈正在交战,乐进突然杀入孙权阵中,此时宋谦打算和乐进交锋却被李典一箭射中,死于马下。孙权得知宋谦的死讯后,悲痛万分,毕竟宋谦也算是东吴的一员老将了。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嚎啕大哭”,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发生在孙权进攻合肥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孙权、宋谦、李典和乐进。原文如下:

两边布成阵势。孙权金盔金甲,披挂出马;左宋谦,右贾华,二将使方天画戟,两边护卫。三通鼓罢,曹军阵中,门旗两开,三员将全装惯带,立于阵前:中央张辽,左边李典,右边乐进。张辽纵马当先,专搦孙权决战。权绰枪欲自战,阵门中一将挺枪骤马早出,乃太史慈也。张辽挥刀来迎。两将战有七八十合,不分胜负。曹阵上李典谓乐进曰:“对面金盔者,孙权也。若捉得孙权,足可与八十三万大军报仇。”

说犹未了,乐进一骑马,一口刀,从刺斜里径取孙权,如一道电光,飞至面前,手起刀落。宋谦、贾华急将画戟遮架。刀到处,两枝戟齐断,只将戟杆望马头上打。乐进回马,宋谦绰军士手中枪赶来。李典搭上箭,望宋谦心窝里便射,应弦落马。太史慈见背后有人堕马,弃却张辽,望本阵便回。张辽乘势掩杀过来,吴兵大乱,四散奔走。张辽望见孙权,骤马赶来。看看赶上,刺斜里撞出一军,为首大将,乃程普也;截杀一阵,救了孙权。张辽收军自回合淝。程普保孙权归大寨,败军陆续回营。孙权因见折了宋谦,嚎啕大哭。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赤壁之战结束后,孙权又亲自率部向合肥展开进攻。合肥守将张辽、李典、乐进出城迎敌。在两军的首次较量中,张辽与太史慈单挑了七八十个回合不分胜负。乐进见状,飞马而出直扑孙权。东吴将领宋谦、贾华急忙上前招架。在混战中,李典射中宋谦,曹军随即发动猛攻,大败孙权。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孙权得知宋谦被射死后的表情,叫做“嚎啕大哭”,意为放开声音大声的哭。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已不可查,但应该很早便已经出现。

小说中描述的这次合肥之战,在历史上的确出现过,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底至次年,但过程却有着很大的区别。按照小说的描述,此战是由孙权亲自挂帅,对阵张辽、李典和乐进,但在真实的历史当中,情况却并非如此。按照《三国志•乐进传》载:“荆州未服,(乐进)遣屯阳翟。后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可见此时的乐进驻扎在荆州襄阳,并没有出现在合肥。从《张辽传》及《李典传》来看,此时这两人也并未在合肥驻守,当时真正的合肥守将也没有留下姓名。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被李典一箭射杀的宋谦,其结局也并非如此。关于宋谦的记载,散见于《三国志》的相关传记中,下面就来作一个综合介绍。

宋谦上东吴集团的元老级将领,当时曾与跟随孙策参与平定江东之战。孙策与太史慈在神亭单挑时,宋谦就在现场。《三国志•潘璋传》载,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孙权进攻合肥时,宋谦也随军参战,“合肥之役,张辽奄至,诸将不备,陈武斗死,宋谦、徐盛皆披走。璋身次在后,便驰进,横马斩谦、盛兵走者二人。”到了夷陵之战难爆发期间,宋谦再度出现在战场。《三国志•吴主传》载:“黄武元年春正月,陆逊部将军宋谦等攻蜀五屯,皆破之,斩其将。”

从这些记载来看,宋谦不仅没有像小说中所言早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死在李典箭下,反倒是直到黄武二年(公元222年)仍活跃在战场上,为东吴集团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和颜悦色什么意思?和颜悦色典故出处

全文共 939 字

+ 加入清单

和颜悦色这个成语大家应该都有学习过,但是你知道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是怎样的么?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和颜悦色的典故出处,还有词语意思,相信是能够帮助大家的。其实这个故事发生在我们非常熟悉的三国时期,当时东吴一位大臣故意为难孙权,也只能说孙权的脾气的确很好,不然东吴也不会以“人和”著称了。一起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顾雍传》,时间是在东吴帝国首任皇帝孙权的晚年,主人公为顾雍。原文如下:

吕壹、秦博为中书,典校诸官府及州郡文书。壹等因此渐作威福,遂造作榷酤障管之利,举罪纠奸,纤介必闻,重以深案丑诬,毁短大臣,排陷无辜,雍等皆见举白,用被谴让。后壹奸罪发露,收系廷尉。雍往断狱,壹以囚见,雍和颜色,问其辞状,临出,又谓壹曰:“君意得无欲有所道?”壹叩头无言。时尚书郎怀叙面詈辱壹,雍责叙曰:“官有正法,何至于此!”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后来吕壹、秦博担任中书,长官各州府送来的文书,他们也因此权势日重,作威作福,把职务当成谋私利的工具。凡是举报罪犯、纠察江宁之事,都将细微的过错罗织成重案要案,用来诬陷大臣,陷害无辜。顾雍等人都因受到他们的诬陷而遭受孙权的责罚。

后来,吕壹的罪行败露,被关押在廷尉府。顾雍前去审理此案,吕壹以罪犯的身份去见顾雍,顾雍却态度和蔼地进行审问。审讯结束时,顾雍又问吕壹:“你还有什么别的想法吗?”吕壹只是口头,无话可说。当时,尚书郎怀叙当面辱骂吕壹,顾雍责备他说:“朝廷有法度,你何必如此!”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出自顾雍审讯吕壹时的态度:“和颜色”,这三个字后来也演变成一句成语,叫做“和颜悦色”,意为和蔼可亲,微露喜悦之色。这也是由《三国志》作者陈寿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吕壹这个人,是孙权特意扶植起来的一名酷吏,孙权利用他来打压朝臣。在孙权的庇护下,吕壹为所欲为,先后陷害了陆逊、顾雍等众人江东名臣,不少朝臣对吕壹恨的咬牙切齿。吕壹最终的倒台,其实也是江东群臣与孙权角力的结果。孙权不得不牺牲吕壹与群臣妥协,其实在孙权的心中,并不愿意这么做。作为江东名臣,顾雍对这一点看得非常清楚,加上顾雍一向宽厚享誉江东政坛,对待吕壹自然与其他朝臣不同。只问该问的,得到该得到的结果也就完成使命,根本用不着对吕壹态度恶劣。一句话,打狗还要看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跨栏跑项目起源于哪里?有什么典故?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跨栏跑又叫做障碍跑,是在一定距离内跨过规定的高度和数量的栏架、技术性较强的短跑项目,现代田径运动中的跨栏跑起源于17-18世纪的英国,是由牧羊人跨越羊圈栅栏的游戏演变而来的。

当时英国的畜牧业相当发达,放牧羊群的牧童经常越过羊圈,跳进跳出,相互追逐、嬉戏,后来他们又在平地上设置几道同羊圈差不多高的栅栏,比赛看谁能跳过这些障碍并跑在前头,这就是跨栏跑的前身。

1864年英国将跨栏跑列为正式田径比赛项目,如今在奥运会比赛项目中分为男子110米跨栏跑、400米跨栏跑,女子100米跨栏跑、400米跨栏跑。

男子11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106厘米,40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91.4厘米,女子10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84厘米,40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76.2厘米,栏数都是10个。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维吾尔族的古尔邦节都有哪些传统活动 维吾尔族人怎么过古尔邦节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参加聚礼:节日的早晨,维吾尔人们都会沐浴全身,然后盛装到清真寺参加聚礼;乡亲拜节:礼节性拜节活动中,维吾尔族人会先给发生过丧葬和家难的乡亲拜节,之后才是亲朋好友;举行比赛活动:节日当天十分热闹,会举行叼羊、赛马、摔跤等比赛活动。

维吾尔族的古尔邦节都有哪些传统活动

1、参加聚礼

维吾尔族十分重视古尔邦节,非常有仪式感,节日的早晨,人们都会沐浴全身(大净),然后盛装到清真寺参加聚礼。在聚礼之后,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宰牲,摆上节日食品,烧茶备水,准备迎接客人。

2、乡亲拜节

在礼节性拜节活动中,人们先给发生过丧葬和家难的乡亲拜节来表示慰问,之后给邻居和长者、亲朋好友。

3、举行比赛活动

维吾尔族过古尔邦节会举行盛大的比赛活动,场面一度热闹,像叼羊、赛马、摔跤等比赛活动随处可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二月初二龙抬头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民间认为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古时认为龙是天子的象征,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所以“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之所以把农历二月初二称为龙抬头,其实与古代天象有关,古人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俗称“二十八宿”,以此作为天象观测的参照,“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大组,产生“四象”: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仲春时苍龙七宿在东方地平线上崭露头角称为“见龙在田”,即为“龙抬头”,龙抬头在农耕文化中表示阳气自地底而出,各种蛰虫有感因此开始活动,春雷乍动、雨水增多、气温逐渐升高,万物生机盎然,春耕便由此开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弄璋之喜弄瓦之喜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全文共 1266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古代的人们,经常会用一些词来表示一些事情,用一些带有一点文化气息的词,来代替说的大白话,听上去让人感觉很不一样。而就有这样的两个词,一个是“弄璋之喜”,一个是“弄瓦之喜”,这两个都是在说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那么这件事情是什么,弄璋之喜和弄瓦之喜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它们又有什么典故吗?

很多古文用字都是有特定意义的,不是今天的简单望文生义。

《诗经·小雅·斯干》中: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这段讲生孩子的,如果是男孩子就放在床上,给他玉璋玩,长大了能当大官。如果是女孩子就放在地上,给她陶纺缍玩,长大了就是勤劳家务好能手。

璋,是上古玉质礼器之一,半圭为璋,外形像玉圭的一半。“以赤璋礼南方”、“璋以皮”。瓦,不是盖房子的瓦片,而是纺缍。

从最原始的寓意上,没有明显的褒贬,只是体现了男女之间的社会分工的差异。男主外,应该建功立业。女主内,做个贤妻良母,学会针织女红。床上与地上,也是天地阴阳的象征。

近现代“弄璋之喜、弄瓦之喜”被俗语话,人们直白的理解为美玉和砖瓦之间的价值差别。以讽刺重男轻女。

古代并没有计划生育,无论富有还是贫穷,都是努力多生,讲求儿女双全、子孙满堂。重视生儿子,首先是血脉传承,因是父系社会。对于普通人家,男子还是劳动力。

《小雅·斯干》前一句: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即是从梦来解读生男生女。梦到熊一类的,生男孩,梦到蛇一类的,生女孩。

这两个词在古代还衍生出了好玩的字谜:

弄璋之喜,打一字:甥

弄瓦之喜,打一字:姓

从字谜咱们就能看出来,弄璋之喜就是生了男孩儿,弄瓦之喜则是生了女孩儿。弄,把玩的意思;璋,美玉,上圆下方的玉器,整个叫圭,半个叫璋;瓦,不是瓦片,而是纺锤。

这两个词字面意思就是,生了男孩儿,就把美玉给他玩,生了女孩儿,就把纺锤给她玩。美玉,具有温润的特性,在中国人心中是一种象征,让男孩儿玩美女,则是希望他长大后像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再者,美玉通常是王侯将相才能佩戴的,所以这句话也有希望孩子长大能出将入相的美好寓意。

纺锤,是织布用的,让女孩儿玩纺锤,则是希望女孩子能学好女工,长大后能勤俭持家。

原本两个词都是对新生孩子美好的寄托,但是后来随着重男轻女思想的愈发严重,瓦的意思发生了转变,从纺织物变成了瓦片。美玉和瓦片,分别表示男孩和女孩,简直是云泥之别。

这个典出自《诗·小雅·斯干》:

弄璋: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弄瓦: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你看,即使在源头,男孩出将入相,女孩儿相夫教子,弄璋和弄瓦也并没有重男轻女的意思,只是传统的社会分工不一样罢了。

而且,在这两句诗之前,还有诗曰: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说你做梦,如果梦到了熊,就是要生男孩,如果梦到了蛇,就是要生女孩儿。熊和蛇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能带来吉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典故出自哪里 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典故出处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出处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的让墙故事。张英在当时可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不说权势滔天,至少是位高权重,其邻居吴氏,历史未载明其身份,一般多认为是经商或读书的平民。

他三尺又何妨的典故

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其府第与吴宅为邻,中有一属张家隙地,向来作过往通道,后吴氏建房子想越界占用,吴氏想占用两家之间的公共隙地建房,张家不服,双方发生纠纷。张英家人见有理难争,便寄书京城,告诉张英之此事。

张英阅罢,在家书上批诗四句:“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得到张英寄回的信,家人毫不迟疑地让出三尺地基,吴家见状,觉得张家有权有势,却不仗势欺人,深受感动,于是也效仿张家向后退让三尺。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名谓六尺巷。两家礼让之亦被传为美谈。

张英在当时可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不说权势滔天,至少是位高权重,其邻居吴氏,历史未载明其身份,一般多认为是经商或读书的平民。这么大的官员却不与民争利,放在现在也是难能可贵的,这足以说明张英的心胸宽广,让人佩服,不愧为儒家门下的君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包容之心,宽容大度,方能成人成已之美,方能与人为善,和睦邻里,广交朋友。先秦名士、秦朝宰相李斯就有一句名言: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要善于包容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容纳与自己不同身份的人,才能增加自己的厚重,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的有深度,有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身不由己什么意思?身不由己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244 字

+ 加入清单

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不过实际上关羽生擒于禁和庞德以后,只有庞德一心求死,而于禁则是求关二爷能饶他一命,按理说关羽也是一位爽快的人,不过于禁庞德作为曹魏大将,关羽是没理由放走他们的,而且当时还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其实曹操身边的将领,叛逃过的也不少,但像庞德这么血性的将领似乎更像是从蜀汉出来的一样。这次讲述的成语“身不由己”就跟此次事件有关,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发生在关羽“水淹七军”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关羽、于禁和庞德。原文如下:

关公回到高阜去处,升帐而坐。群刀手押过于禁来。禁拜伏于地,乞哀请命。关公曰:“汝怎敢抗吾?”禁曰:“上命差遣,身不由己。望君侯怜悯,誓以死报。”公绰髯笑曰:“吾杀汝,犹杀狗彘耳,空污刀斧!”令人缚送荆州大牢内监候:“待吾回,别作区处。”发落去讫。

关公又令押过庞德。德睁眉怒目,立而不跪,关公曰:“汝兄现在汉中;汝故主马超,亦在蜀中为大将。汝如何不早降?”德大怒曰:“吾宁死于刀下,岂降汝耶!”骂不绝口。公大怒,喝令刀斧手推出斩之。德引颈受刑。关公怜而葬之。于是乘水势未退,复上战船,引大小将校来攻樊城。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关羽围攻襄阳和樊城,曹操连忙派遣于禁和庞德率领七军前来增援。之后关羽巧妙利用天降大雨的有利时机,向于禁所部发动突然袭击。而此时的曹魏七军被大雨所困,毫无战力,很快被关羽全歼,主将于禁及先锋庞德被俘。于禁向关羽求饶,庞德骂声不绝,慷慨赴死。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于禁向关羽求饶时所说的“身不由己”,意为身体不能由自己做主,形容行为不能由自己支配。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元代杂戏曲《陈巡检梅岭失妻》中的“瓜期信通,为着功名,奔走西东。见说出路自觉心慵,身不由己,意冲冲。”

关羽水淹七军及于禁和庞德被俘,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三国志·于禁传》载:“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于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

为何于禁会向关羽求饶而庞德却一心求死呢?其实这与于禁和庞德在曹营中地位有着很大的关系。于禁跟曹操的关系非同一般,一起出生入死三十年。加上汉末三国时期武臣武将投降的例子数不胜数,事后也并没有被旧主追究。于禁很可能认为即使他投降了,曹操念及旧情,也不会加害自己的家小。同时,关羽也曾经投降过曹操。于禁或许又认为关羽会顾念旧情,不但不会杀死自己,说不定还会将自己交换给曹操。

那么,庞德为何不像于禁那样求饶而要一心求死呢?《三国志·庞德传》载,就在庞德迎战关羽的前夕,曹营中有不少将领认为庞德的哥哥在刘备手下效力,而庞德自己的故主马超也身在刘备集团,怀疑庞德很可能会阵前投敌。庞德得知此事后,不得不当中表态:“我受国恩,义在效死。我欲身自击羽。今年我不杀羽,羽当杀我。”这番表态也就意味着庞德也就没了退路,一旦投降,岂不是被天下人耻笑。故此,庞德也只能义无反顾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出榜安民什么意思?出榜安民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256 字

+ 加入清单

张飞给世人的感觉,可能一直属于一位有勇无谋的莽夫,其实张飞并非没有谋略,而是我们忽略了他的智慧。张飞的确没读过什么书,但是在刘备还有关羽的影响下,多多少少还是掌握一些基本兵法的。而且张飞如果真的行事鲁莽做事从不动脑子,根本就不可能从早年的叛乱当中活下来。这次要为大家讲述的一个成语背后的典故,就体现了张飞的谋略,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发生在益州争夺战期间,主人公是张飞和严颜。原文如下:

张飞杀到巴郡城下,后军已自入城。张飞叫休杀百姓,出榜安民。群刀手把严颜推至。飞坐于厅上,严颜不肯下跪。飞怒目咬牙大叱曰:“大将到此,何为不降,而敢拒敌?”严颜全无惧色,回叱飞曰:“汝等无义,侵我州郡!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飞大怒,喝左右斩来。严颜喝曰:“贼匹夫!砍头便砍,何怒也?”张飞见严颜声音雄壮,面不改色,乃回嗔作喜,下阶喝退左右,亲解其缚,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低头便拜曰:“适来言语冒渎,幸勿见责。吾素知老将军乃豪杰之士也。”严颜感其恩义,乃降。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时值凤雏庞统在落凤坡意外身亡之后,刘备连忙调集驻扎荆州的诸葛亮、赵云和诸葛亮等人入蜀参战,张飞奉命率部进攻由蜀中名将严颜把守的巴郡,严颜知道张飞骁勇善战,不可贸然出战,因此坚守不出。张飞发动数次强攻,均未能奏效。此后,张飞想出了一条妙计,故意宣称夜间从小路偷袭严颜。严颜派出的奸细将这一消息告诉严颜。严颜信以为真,率部出城埋伏,结果被反遭张飞伏击。两人交战十多个回合后,严颜被张飞生擒活捉,巴郡自然也落入了张飞手中。张飞进城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叫休杀百姓,出榜安民”。

所谓的“出榜安民”,意思就是张贴告示,安抚民心。这句成语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

张飞生擒严颜的故事,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见于《三国志•张飞传》:“先主入益州,还攻刘璋,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

将这段历史记载与小说做对比可以发现,小说中的情节与历史记载是非常相似的。不过,说到历史上严颜的结局,却与小说有着不小的差别。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严颜被张飞招降后,“凡到之处,尽是严颜所管,都唤出投降……自是望风归顺,并不曾厮杀一场。”而在真实的历史当中,事情却并非如此。

尽管《三国志•张飞传》中说“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但在刘备夺取益州后,严颜却不见了踪影,后来无论是刘备称王还是称帝时,群臣中都没有严颜的名字。这就出现了多种可能,或许严颜的这个“宾客”头衔只是挂名,而严颜本人从此离开军营,从此回到乡间隐居。总之,严颜并非在刘备阵营担任任何职务,要不然凭他原本的太守身份,刘备是不可能不给他安排一个职务的。从这个角度看,张飞义释严颜后,严颜究竟发挥过多大的作用,成了一个千古之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兵贵神速典故介绍 兵贵神速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1071 字

+ 加入清单

郭嘉是曹操早期最信任的军师,而且郭嘉给人的感觉一直是自信满满,不拖泥带水。曹操能成功统一北方郭嘉也是功不可没,只是天妒英才,让郭嘉英年早逝,失去郭嘉的曹操也是在赤壁战场上大败。这次讲的成语兵贵神速就是郭嘉说出口的,郭嘉总是能言简意赅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而且一针见血,这种风格的人也是曹操最爱的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出自《三国志·郭嘉传》发生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所牵涉的人物是曹操和郭嘉。原文如下:

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虏卒闻太祖至,惶怖合战。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

这段话的大意是:曹操的大军进至易县后,郭嘉对曹操说:“用兵以行动迅速为可贵。如今我们千里奔袭敌军,所携带的军用物资众多,无法加快行军速度,敌军一旦知道我军前来必将提前做好准备。不如留下军用物资,轻兵兼程前进,出其不意,发动突然袭击。”

曹操同意了郭嘉的意见,亲自率领轻骑秘密通过卢龙塞,直指单于的老巢。乌丸军队突然发现曹曹军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惊慌失措,仓促应战,结果被曹操杀得大败,单于蹋顿及其手下不少将领被杀,袁尚和他的哥哥逃往辽东。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出自郭嘉与曹操的这番话中,叫做“兵贵神速”,意为用兵以行动迅速为可贵。这句成语是郭嘉首创,但很明显是受到《孙子兵法》中“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的影响。

官渡之战结束后,袁绍与曹操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曹操逐渐掌握了中原争霸的主动权。随着献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袁绍病逝,袁氏集团出现内讧,力量更加虚弱,这也使得曹操加快了统一中原的步伐,并通过数年征战,将袁尚、袁煕等人赶到了辽东一带。

然而,袁尚和袁煕并未坐以待毙,他们与乌丸单于蹋顿相互勾结,企图向曹操发动反扑。同时,寄寓荆州的刘备也向刘表提出了乘虚而入、向曹操兵力空虚的豫州等地发动进攻的建议。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对于是否冒险北征产生了犹豫。作为曹操的谋士,郭嘉认为刘表军事才能低劣,不会听从刘备的建议。他坚持认为只有尽快消灭袁氏的残余势力,才能彻底稳定中原形势。这个建议被曹操采纳,北征乌丸之战由此爆发。

在战事开打之前,郭嘉首创“兵贵神速”这一成语,向曹操提出了快速消灭袁氏残余势力和乌丸的意见,这个意见最终也使得曹操很快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从此,中原一带尽归曹操所有。

如今,兵贵神速这句成语已经成为兵法要诀。不但一些实力较弱的国家经常采用此要诀逆转战局,就连实力超强的美军也不时采用这种要诀以获得战争的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最早是指谁 五斗米折腰典故出处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是指陶渊明,成语出自《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公元405年秋,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彭泽当县令。到了冬天,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虽然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但也得去见一见。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听完,陶渊明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了彭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古尔邦节的来历及其重要意义

全文共 4849 字

+ 加入清单

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之一。古尔邦节是我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塔尔、塔吉克、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10个少数民族的宗教节日。那么古尔邦节怎么来的?历史以及意义是什么呢?本文是小编整理的古尔邦节的来历和意义,仅供参考。

古尔邦节的历史

古尔邦节与开斋节、圣纪并称为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在每年伊历12月10日庆祝古尔邦。伴随着暖融融的春季阳光,我们古老、伟大、传统的节日——古尔邦节,在欢乐、吉祥的气氛中来临了。广大穆斯林怀着无比兴奋和喜悦的心情热烈庆祝自己的节日。

远在公元623年,在穆圣迁徙麦地那的第二年,即把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即安拉启示易卜拉欣圣人割爱献牲的日子定为宰牲节。这一天是世界穆斯林去麦加朝觐的圣日,在大朝的最后一天,是哈吉举行宰牲献祭功课(定为当然)的日子。据阿文《万圣历史》一书中记载:古尔邦节的宰牲,起源于伊斯兰古代先知易卜拉欣的故事。

易卜拉欣独尊安拉,无比忠诚,他常以大量牛、羊、骆驼作为牺牲向安拉献礼,人们对他的无私虔诚行为大惑不解。易卜拉欣老来无子,甚是烦恼,即向安拉祈祷:倘若安拉给他子女,即使以爱子作为牺牲,他也决不痛惜。后来,他的妻子真生了一个儿子——伊斯玛仪。伊斯玛仪的出生,给老两口带来了无尽的愉悦。

光阴荏苒。易卜拉欣把许愿的事情已经忘记了。在伊斯玛仪长成一个英俊少年的时候,安拉的考验来了。安拉几次在梦境中默示易卜拉欣,要他履行诺言。于是他向爱子伊斯玛仪说明原委,并带他去麦加城米纳山谷,准备宰爱子以示对安拉的忠诚。途中,恶魔易卜劣厮几次出现,教唆伊斯玛仪抗命和逃走,但伊斯玛仪拒绝魔鬼的诱惑,愤怒地抓起石块击向恶魔,最后顺从地躺在地上,准备遵从主命和其父的善举。

正当易卜拉欣举刀时,天使吉卜利勒奉安拉之命降临,送来一只绵羊以代替牺牲。与此同时,安拉默示:“易卜拉欣啊!你确已证实那个梦了。我必定要这样报酬行善的人们。这确是明显的考验。”(《古兰》37:104~106)。

先知穆罕默德继承了这一传统,并将其列为朝觐功课礼仪之一。教法规定;凡经济条件宽裕的穆斯林,每年都要奉行宰牲礼仪。朝觐者在12月10日举行宰牲,其他各地的穆斯林自10~12日,期限为3天。超逾期限,宰牲无效。

先知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时,真主又降示:“我确已赐你多福,故你应当为你的主而礼拜,并宰牺牲。”(《古兰》108:1~2)。穆罕默德顺主命,效法易卜拉欣宰牲献祭,于伊斯兰历2年(公元633年)12月10日定制会礼,即宰牲节。宰牲与朝觐同义,目的为求接近真主。先知易卜拉欣为表示对真主的忠诚,谨遵真主之命以其子伊斯玛仪献祭。虽然伊卜劣斯再三挑唆,但易圣遵守不违,体现对安拉之“忠”;伊斯玛仪毅然从父,以示对父之“孝”,也就是对真主的顺从。当其子俯首从命时,安拉派天使以羊代之。因此,宰牲的习俗是纪念易卜拉欣圣人而沿袭下来的,并成为伊斯兰教的重要节日之一。我国穆斯林把古尔邦节又称作“忠孝节”“献牲节”“宰牲节”。此日,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在清真寺举行会礼,宰牛羊或骆驼,以表示对节日的庆贺。而宰牲与穆斯林的宗教及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可分为“献祭宰牲”与食用宰牲两类:献祭宰牲(吴都罕叶)也称作“古尔巴尼”,专指为求主喜悦,缅怀先知的事迹。在宰牲节里所进行的宰牲,实质上是一项严肃的宗教功课,对此,经、训与教法都有特别的规定和礼仪。食用宰牲,主要是指穆斯林为满足日常生活食用而进行的宰牲。

古尔邦节所宰牲灵的肉通常分为三份,一份留作自用,一份馈赠亲友,1份施散穷人。宰牲时必须高念“泰克比尔”(Takbir,即真主至大),宰牲方为有效(Mustahabb,可嘉圣行)。宰牲节当天的会礼对于所有对于所有常守拜功和主麻拜的人是副主命,对于其他成年男子是强调的圣行,男人当天打香水是可嘉的圣行,来回要走两条不同的路。要高声念大赞词 ????“ ”????? ???? ???? ???? ???? ????? ???? ??? ????? ???? ???? ????从古尔邦节前一天的晡礼下来一直要念,持续到宰牲节后的第三天晡礼。

伊斯兰教重大节日之一的古尔邦节,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广泛的劝化作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对伊斯兰精神的弘扬,对信念的树立和巩固,对人们相互帮助、扶贫济困、团结友爱、增强伦理道德观念以及与邪恶作斗争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在隆重纪念这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的同时,必须深刻领会和发扬古尔邦敬主、顺主和孝敬、博爱的伊斯兰精神,作个真正的穆斯林。

《》云:“我确已赐你多福,故应当为你的养主而礼拜,并宰牲献祭。”(108:1—2)从这节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真主的伟大和仁慈,赋予人类无限的恩典和知识的源泉,赋予人类的真理与智慧、精神能力与洞察能力。慈爱人、怜恤人的真主并不给人烦难,真主要求我们所做的都是能够做到的,没有过高的要求什么,从中只是考验我们是否按照真主的要求与意志去做。圣训对我们来说是容易记取的,信仰是容易理解的,真主要求我们的是容易执行和实施的,其中没有一项超乎人能力之上的责成。《》明训:“安拉之依他赋予人的能力而加以责成。”凡蒙主惠赐这些丰恩的人们,尘世的一切荣华富贵在他们看来,不过是脚下的尘土,已经微不足道了。

伊斯兰的真义认为对主虔诚是穆斯林的最高品质。《》说:“在真主看来,你们中最尊贵者,是你们中最敬畏者。”惠赐这些丰恩的主是安拉。我们从先圣易卜拉欣和伊斯玛仪对安拉的虔诚崇拜的坚定信念和崇高精神,可以看到他们品德高尚、精神伟大和信仰坚定。因此,我们每个穆斯林必须以易圣的精神为榜样,以先贤的言行为楷模,必须虔诚地敬拜安拉、感恩安拉,并为安拉宰牲献祭;应该深刻地理解到已经获得多福和享受各种丰恩的至圣,依然以无限的敬崇和诚挚的信念敬拜真主、宰牲献祭,那么,作为我们普通的穆斯林就更应该敬拜真主和宰牲做“古尔巴尼”了。这是伊斯兰教义的规定,是信念的具体表现。所以,我们要以易圣为榜样,无条件地虔敬真主、敬拜真主。祈求真主的恩赐,得到两世吉庆和各种丰恩。

作为一个穆斯林还要遵循古兰真义,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团结友爱,相互支持、互相帮助是伊斯兰教所倡导的,穆斯林要身体力行的一项善功。我们伊斯兰教对于助人济贫,更有详细的规定:1不望报酬2不待人求3不为人看4要尽全力5宽贷穷人、孤儿6善待亲邻等。那么,为什么不把所宰之牲的肉全部分给亲友和穷人,还要给自己留一份呢?这也就是要求我们关心和爱护别人的同时也要关心和爱护自己,真主并不要求只关心别人而不爱护自己。因为真主给了我们生命,所以我们就要加倍的珍惜它,有了好的身体才能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和劳动,才能更好的传播伊斯兰教,为民族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伊斯兰教导穆斯林一定要同呼吸、共命运、同舟共济、共同前进。有句俗语说的好:“一刻不忘行善积福,日后必获佳美回报。”所以,在古尔邦节宰牲献祭,是向真主表示忠心,以便接近真主,这是敬主爱人、发扬友爱精神的具体表现。

庆祝古尔邦节,我们还应该体会到其中蕴含着一种增进团结的精神。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必须具有坚强的凝聚力,只有紧密团结才能兴旺发达。《》教导我们:“凡是穆斯林皆兄弟。”穆圣说过:“你们不可互相憎恨,互相嫉妒,互相疏远。”要团结就必须以古兰精神为准则,形成同一意志,不受任何邪恶的挑拨离间,要把万众凝聚于崇敬安拉的唯一信念上,不动摇,才能诚之于心,表之于行,才能达到真正的精诚团结。正像易圣、圣妻和伊斯玛仪之间的相互支持和信任所形成的一股巨大的忍耐和坚强毅力实现最崇高的理想,受到安拉之喜。所以,我们在欢庆古尔邦节宰牲献祭的热烈活动中,每一个穆斯林都要体会到这种深刻的现实意义,在树立坚定的信念的前提下,加强家庭团结、民族团结、教派团结,使民族和伊斯兰事业繁荣昌盛,蒸蒸日上。

我们知道私欲是来自邪恶的诱惑和挑唆,邪恶是人类的仇敌,它每时每刻都在侵蚀我们,所以,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加强防御,不然就会受害而误入歧途。易卜拉欣之所以“忠”,伊斯玛仪之所以“孝”,就是具有“坚定的顺主信念,所以他们能去除私欲,不受伊卜劣斯的挑拨、诱惑,远离私欲而近主命。私欲也可以说就是愚性,以私欲支配灵魂的人,往往受骗上当,走上歧途而背主,迷失方向而犯罪。凡是理性充足的人,就能见到自己的缺点;凡能看到自己短处的人,必绝少骄傲自矜,只有得到真主怜恤的人,不至于落在自毁的旋涡,只有穆圣能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我们要以穆圣、易圣为榜样,在现实中受到严峻考验时,一定要坚定信念,毫不犹豫克服种种私欲,真诚顺服安拉,才能实现理想,才能做一个穆斯林,才能做一个两世吉庆的穆斯林。

以上所述,可以看到先知们真心归信并绝对服从安拉。他们以虔诚的信念为真理而生,为真理而死,绝不回避真理、背叛真理、对安拉表示永远的忠诚,替安拉除恶劝善,弘扬伊斯兰真谛。

在这个顿亚上,有的人为了金钱、名誉和地位,迷失人生方向而放弃信仰和应有的责任,这是与伊斯兰精神相悖的。如果能做到既为现世又为来世,就能得到两世吉庆,这是伊斯兰人生观和世界观所倡导的;如果能为伊斯兰事业、为人类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安拉定会以更好的恩典来回赐我们。所以只要以精神指引方向、规范行为,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样的生活才有价值。

古尔邦节的来历

大约公元前2000多年,生活在今日巴勒基坦希伯伦一带的先知伊布拉欣,他是一位诚实的人,一生遵守他的誓言,为了信仰安拉独一,放弃了古老的祖传宗教信仰和荣华富贵,他冒火刑之险,走上流亡之途,耗尽了青春年华,致力宣扬安拉的正教——命人行好,止人干歹。在他已到八十六岁时,非常渴望能有一个儿子。安拉满足了他的要求,赐予他一儿子,取名“伊斯玛仪”。为此,他非常感谢安拉赐予他的恩惠,十分喜爱自己的儿子伊斯玛仪,希望他成年后能为安拉的正教和人类社会做出点贡献。

在经历许多的患难之后,伊布拉欣又接受安拉对他的一项考验,以此来证明他对安拉的爱,是否超越了他对周围事物之爱,这个考验就是要他将晚年所得之独子献祭牺牲。伊布拉欣坚定地接受了安拉对他的考验,他对自己的爱子伊斯玛仪说道:“‘我的孩子啊!我确己梦见牺牲你;你考虑一下怎样对待’,他说:‘我的父亲啊!假如安拉意欲,你将发现我是忍耐的。’当他们两人服从了,他把他的前额按下去时,我呼叫他说:‘伊布拉欣啊!你确己实践梦境了’。我就这样报赏做好事的人,这确是一个明显的考验。我以一个大的牺牲救赎了他,我使他(享誉)于后代之中,安宁在伊布拉欣上。”(37 :102-109)

为此易布拉欣将儿子带到麦加附近的米娜山上,正当举刀宰杀儿子时,天使哲伯衣勒奉安拉之命降临,送来一只黑头抵羊以代替牺牲。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和感谢安拉,先知穆罕默德圣人继承了这一传统,列为朝觐功课礼仪之一。教法规定:凡经济条件宽裕的穆斯林,每年都要举行宰牲礼仪。朝觐者在10月10日举行宰牲。其他各国各地区的穆斯林在10日至12日宰牲,期限为3天。超逾期限宰牲无效。穆圣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时。安拉降示:“我确己赐你多福,故你应当为你的主而礼拜,并宰牲”(108: 1-2)。穆圣顺从主命,效仿伊布拉欣宰牲献主,于伊斯兰教历之年(公元633年)定每年的12月10日为会礼,即今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的意义

宰牲的意义可分四点:一是学习易布拉欣父子对安拉敬畏、顺从的大无畏精神;二是把宰牲肉分散救济贫民,使穷人也能感觉到节日的喜庆和快乐;三是抑制私欲,培养坚忍不拔的高尚品德;四是不仅对主能生敬畏.而且对于任何人或任何事物能做到亲、爱、公、善。人是万物之灵,通过这个伟大的考验,能体会到宰牲的真正意义,珍惜今世时光,与各族人民情同手足、和睦共处、互敬互爱,达到名符其实的穆民的标准。

看了古尔邦节的来历和意义的人还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好利忘义什么意思?好利忘义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310 字

+ 加入清单

陈宫是东汉末年著名的谋士,陈宫为人性情刚直,足智多谋,年少时就广交名士。陈宫帮助曹操坐上兖州牧,因此被曹操当做心腹。不过陈宫看不惯曹操动不动就杀人的性格,决定同曹操反目。此后陈宫辅助吕布攻打曹操,并且顺利拿下兖州和徐州,但此后因为吕布一意孤行导致战败,一行人被曹操缉拿。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好利忘义”就和陈宫有关,一起来看看其中的典故是什么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回,发生在曹操父亲曹嵩被杀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曹操、陶谦和陈宫。原文如下:

操切齿曰:“陶谦纵兵杀吾父,此仇不共戴天!吾今悉起大军,洗荡徐州,方雪吾恨!”遂留荀彧、程昱领军三万守鄄城、范县、东阿三县,其余尽杀奔徐州来。夏侯惇、于禁、典韦为先锋。操令: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以雪父仇。当有九江太守边让,与陶谦交厚,闻知徐州有难,自引兵五千来救。操闻之大怒,使夏侯惇于路截杀之。时陈宫为东郡从事,亦与陶谦交厚;闻曹操起兵报仇,欲尽杀百姓,星夜前来见操。

操知是为陶谦作说客,欲待不见,又灭不过旧恩,只得请入帐中相见。宫曰:“今闻明公以大兵临徐州,报尊父之仇,所到欲尽杀百姓,某因此特来进言。陶谦乃仁人君子,非好利忘义之辈;尊父遇害,乃张闿之恶,非谦罪也。且州县之民,与明公何仇?杀之不祥。望三思而行。”操怒曰:“公昔弃我而去,今有何面目复来相见?陶谦杀吾一家,誓当摘胆剜心,以雪吾恨!公虽为陶谦游说,其如吾不听何!”陈宫辞出,叹曰:“吾亦无面目见陶谦也!”遂驰马投陈留太守张邈去了。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的父亲曹嵩过境徐州,陶谦派张闿率兵护送。随之张闿见财起意,将曹嵩全家杀害。曹操闻讯后勃然大怒,领兵血洗徐州,九江太守边让率兵支援陶谦,被曹操所杀。陈宫原本与陶谦关系密切,得知曹操出兵徐州的消息,连忙劝阻曹操。不过,曹操并没有听从陈宫的劝谏,陈宫也因此觉得自己愧对陶谦,于是便投靠了陈留太守张邈。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陈宫口中的“好利忘义”,意为贪图利益而不顾道义。这也要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说过,小说中陶谦因为失察而导致曹嵩被杀这个情节是虚构的,历史上的曹嵩被杀是陶谦蓄意而为的。为了报仇,曹操血洗徐州,令徐州百姓胆寒。为了保住徐州,陶谦向盟友公孙瓒求援,公孙瓒派刘备率部来到徐州增援。除了刘备之外,再无其他盟友对徐州进行过支援。

小说中的九江太守边让又是怎么回事呢?边让其人,在《后汉书》中有传。他不仅是汉末名士,还担任过九江太守一职,不过在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已辞官不做,回到了家乡兖州陈留,后来因为公开讥讽曹操被杀,此事与陶谦扯不上任何关系。

如果说对曹嵩及边让之死的虚构是为了情节需要的话,作者在这段故事中另外的一处虚构这体现了作者对汉末官职不够了解的弱点。上面提到,小说中提到:“时陈宫为东郡从事。”这就是一处明显的错误。从事这个官职起源于东汉,是州刺史的属吏,按照当时的政区划分,这个从事应当属于兖州,也就是兖州从事。而小说中提到的东郡,是兖州下辖的一个郡,郡一级没有从事这个职务,而应当是郡丞、功曹或督邮之类的职务。作者对汉末官职缺乏认识,这才会出现如此离谱的失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用兵如神什么意思?用兵如神典故介绍

全文共 977 字

+ 加入清单

虞翻是三国时期东吴大臣,被称为是文武双全的大人才。虞翻原本是学者,早年在王朗手下做事,后来投奔孙策。孙策讨伐黄祖大获全胜,回来的路上路过豫章,便想连豫章一起拿下。此后虞翻奉孙策之命到豫章表达来意,结果孙策没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豫章。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用兵如神”,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虞翻传》注引《江表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主人公是虞翻和华歆。原文如下:

(虞翻)谓歆曰:“君自料名声之在海内,孰与鄙郡故王府君?”歆曰:“不及也。”翻曰:“豫章资粮多少?器仗精否?士民勇果孰与鄙郡?”又曰:“不如也。”翻曰:“讨逆将军智略超世,用兵如神,前走刘扬州,君所亲见,南定鄙郡,亦君所闻也。今欲守孤城,自料资粮,已知不足,不早为计,悔无及也。今大军已次椒丘,仆便还去,明日日中迎檄不到者,与君辞矣。”翻既去,歆明旦出城,遣吏迎策。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虞翻对华歆说:“请问您在海内的名望与原会稽太守王朗相比哪个更为响亮?”华歆回答:“我不及王朗太守。”虞翻又问道:“豫章军资粮草有多少?武器装备精良吗?军民的士气能与会稽郡相比吗?”华歆答道:“都不如会稽郡。”

虞翻又说道:“讨逆将军孙策足智多谋,武艺超群,调动军队指挥作战奇妙如神。攻克扬州刘繇时,你是亲眼所见。平定会稽,你也略有耳闻。如今你想守住豫章这座孤城,但军资、粮草、士气都不行。如果不早做打算,以后后悔也就来不及了。孙策的大军现在已经到了椒丘,我这就出城而去。如果明天中午之前得不到回信,那我只能撒手不管了。”说完这番话,虞翻便离开了豫章城。等到了第二天一大早,华歆派人迎接孙策入城。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虞翻口中的“用兵如神”,意为调动军队指挥作战奇妙如神。这也是由《三国志》所首创的成语之一。不过,这句成语在该书中指的分别是两个人,一个是本文介绍的孙策,另外一个则是曹操。

众所周知,孙氏之所以能鼎足江东,与孙策密不可分。当年孙策仅以父亲孙坚留下的一千余众开始了统一江东的征程,在短短四年时间里,孙策战无不胜,横扫江东,创下了汉末三国军事史上的奇迹。

与另外一位同样被时人称为“用兵如神”的曹操擅长大会战不同,孙策最为擅长的是围城战和追击战,这一点在拿下丹阳和吴郡之战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堪称是一代军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含蓼问疾什么意思?含蓼问疾典故出处

全文共 934 字

+ 加入清单

刘备以仁义著称,可能刘备之所以能够有如此高的成就就是因为他有情有义。像刘备这样的出身,在门阀制度的背景下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因为大家都会去投靠更加可靠的国家,而刘备最后却凭借自己的人格闯出了一片天。当然,这不是要吹刘备,这次要为大家讲的成语含蓼问疾就是要夸刘备的人说出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含蓼问疾的意思,还有典故出处,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先主传》注引习凿齿的评论,所涉及的故事是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主要人物是刘备。原文如下:

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先主刘备颠沛流离历经艰险,但非常讲究忠信礼义,虽然形势紧迫危险,但所说的话却不失道义。缅怀刘表对自己的恩义,其情感动三军。倾心相随的士人们,也愿意与刘备一起同甘共苦,看他获得拥戴的原因,又岂止是安抚军民,跟百姓同甘共苦。他最终能成就大业,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习凿齿所说的“含蓼问疾”,意为安抚军民,跟百姓同甘共苦。这也是东晋史学家首创的一句成语。

说完了成语,再来说说故事的历史背景。时值曹操发动荆州之战期间,荆州牧刘表之子刘琮投降。刘备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从樊城撤出,一路南下,赶往江陵。

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故此,习凿齿才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其实这个故事就是后所熟知的“携民渡江”。

刘备“携民渡江”究竟是保护百姓撤退还是裹挟百姓掩护自己呢?这个问题曾引发过很大的争议。其实,这个问题是一目了然的。刘备南撤时,荆州百姓是自动加入南撤行列的,并非刘备有意而为的。十余万百姓随行,拖住的是刘备的行军速度,最终导致他在长坂地区被曹军追上。如此裹挟百姓的做法是不是太愚蠢了?刘备此举的真正目的,正如《三国志·先主传》中刘备自己所说的:“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他是舍不得荆州的百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