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尔邦节典故(热门20篇)

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在每年伊历12月10日庆祝古尔邦。古尔邦节有什么祝福语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古尔邦节的祝福语带图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浏览

5193

文章

828

血流成河什么意思?血流成河典故介绍

全文共 1368 字

+ 加入清单

刘备三顾茅庐在演义中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桥段,刘备通过自己的真诚顺利打动了诸葛亮。此后诸葛亮决定辅佐刘备,为其制定了隆中对。不过这个故事如果仔细推敲,也能发现不太符合常理的地方,诸葛亮当时只是一名隐士,并没有任何经验,为何刘备会如此相信他呢?正史上可没有发生过三顾茅庐。那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血流成河”背后的典故故事,算是诸葛亮交给刘备的第一份成绩单,一起来看看当时发生了什么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发生在博望坡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于禁、夏侯惇、关羽和张飞。原文如下:

(李)典谓禁曰:“欺敌者必败。南道路狭,山川相逼。树木丛杂,倘彼用火攻,奈何?”禁曰:“君言是也。吾当往前为都督言之;君可止住后军。”李典便勒回马,大叫:“后军慢行!”人马走发,那里拦当得住?于禁骤马大叫:“前军都督且住!”夏侯惇正走之间,见于禁从后军奔来,便问何故。禁曰:“南道路狭,山川相逼,树木丛杂,可防火攻。”夏侯惇猛省,即回马令军马勿进。言未已,只听背后喊声震起,早望见一派火光烧着,随后两边芦苇亦着。一霎时,四面八方,尽皆是火;又值风大,火势愈猛。

曹家人马,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赵云回军赶杀,夏侯惇冒烟突火而走。且说李典见势头不好,急奔回博望城时,火光中一军拦住。当先大将,乃关云长也。李典纵马混战,夺路而走。于禁见粮草车辆,都被火烧,便投小路奔逃去了。夏侯兰、韩浩来救粮草,正遇张飞。战不数合,张飞一枪刺夏侯兰于马下。韩浩夺路走脱。直杀到天明,却才收军。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隆中不久,曹操便派夏侯惇率领十万人马杀向新野。在诸葛亮的巧妙布置下,刘备大军在博望坡巧设埋伏,火烧曹军,令夏侯惇大败而回,其部将夏侯兰也被张飞所杀。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刘备战胜夏侯惇时的场面,叫做“血流成河”,意为死者的鲜血像河水一样流淌,形容被杀的人很多,多用来修饰战争的残酷和惨烈。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隋朝祖君彦《檄洛州文》中的“尸骸蔽野,血流成河,积怨满于山川,号哭动于天地。”

博望坡之战,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三国志•先主传》载:“(刘表)使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三国志•李典传》亦称:“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

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惇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不过,结合《三国志》的相关传记来看,这场战斗并非如小说所描述的那样发生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而是在献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因此,夏侯惇在这场战斗中面对的对手并非是诸葛亮而是刘备。小说不过是为了人物塑造的需要才将刘备的功劳移植到了诸葛亮的身上。

最后来谈谈在小说中被张飞斩杀的夏侯兰,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真实存在。不仅如此,他与赵云还有着一层特殊的关系。《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载:“先是,与夏侯惇战于博望,生获夏侯兰。兰是云乡里人,少小相知,云白先主活之,荐兰明于法律,以为军正。”这也就是说夏侯兰的确参与了博望坡之战,但并未死在战场,而是被俘。因为夏侯兰与赵云是发小,赵云才向刘备求情饶了夏侯兰的命,夏侯兰也因此归顺刘备,后来被刘备任命为军正。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背水一战典故故事介绍 背水一战主人公揭秘

全文共 1792 字

+ 加入清单

背水一战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为在绝境中寻找出路从而决一死战。古代两军对垒,如果有一方是处于绝对的劣势,而又不愿投降的话,那他们就需要背水一战了。当然,背水一战绝不是没有胜算,今天就准备借此机会跟各位介绍下背水一战的典故故事,看看这起事件的主人公是谁。那在冷兵器时期,大家使用的武器都是相同的,所以人数多的一方往往优势更加明确,但如果能够制定出合理的策略,以弱胜强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1、背水一战典故故事

背水一战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是楚王项羽和汉王刘邦,楚汉相争时期,关于韩信的一个故事。

公元前204年,韩信带着刚刚招募的数万新兵,攻打赵王赵歇的领地。而赵王这边,是成安君陈余带领的二十万赵军,且早已占领了太行山以东的关键地段。在韩信与陈余交锋的必经路上,有一段长百余里,两边高山,中间狭窄的山谷,是韩信的必经之地。

赵王军中有一个谋士,名叫李左车,他给陈余献计:韩信必经的这条路,是一条绝妙的陷阱。我们可以守着阵地,不和韩信的军队正面交锋,而是派兵绕到后面埋伏,等到韩信的大军到达我军阵前,见我军没有交战的意思,他们这一队新编的队伍,势必士气低落而后退,到时候,我们从背后断了韩信军的粮道和后路,来一个瓮中捉鳖,岂不是一件美事?

谁知,陈余根本就不听李左车的,他自己也知道,面前的这条山谷是一个非常好的陷阱,但凡有点头脑的人都会利用。但是,用这样的方式获胜,实在是有点胜之不武,有损他大将军的威名。

陈余说,韩信区区几千人,还长途跋涉这么远,我们还躲着不敢应战,传出去让我的脸往哪搁,岂不是让世人笑掉大牙。于是,并没有执行谋士的意见,而是专心备战,准备与韩信来一场正面交锋。

峡谷的危险,连没有读过兵书的人都知道,更何况是韩信。韩信早已通过自己的密探,得知了陈余的打算。

韩信先派出了一支侦查小队,查探峡谷附近有没有赵军的埋伏,在发现并没有异常的情况下,开始了他的部署。将队伍带进峡谷,让对方放松了警惕,专心备战。

然后,韩信选出一支轻骑小队,每人拿着一面汉军的旗帜,在当地向导的指引下,从一条小路,偷偷绕到了赵军的后方。

接着,韩信命令大军补充必要的粮草和装备,且只吃少量点心,等战后大餐等着大家,开始向赵军阵地进发。并且,到了峡谷口,韩信的队伍在背对着河水的地方摆下阵势,一副决一死战的态势。

赵军看到对面汉军在背水的地方扎营,都开始笑话对方,陈余更是嘲笑韩信不足为惧,徒有虚名。加上前期韩信假意散播自己队伍的情况,让对方以为汉军全是一帮新兵蛋子,而且人数不整,战斗力低的可怜,所以更加肆无忌惮了。

2、置之死地而后生

到了天明时分,韩信命令汉军出击攻打赵军,摇旗呐鼓,场面着实逼真,但是,由于汉军人数上的劣势,没打多久,汉军就开始往后撤,一直彻到了水边的临时营地。赵军一看汉军大败,而又退回了水边,就占据峡谷口,全军出击准备消灭水边的汉军。

而汉军退到水边之后,面对湍急的河水,和身后的敌人,有些心里发怵。而就在这时,韩信命令全军反击,为了荣誉,为了活着,汉军将士没有了退路,全力反击追来的赵军,竟然与赵军僵持,并且开始占据优势。

陈余一看,这汉军突然像打了鸡血一样,这么厉害,根本不占优势,就命令赵军后退回营作长远打算。可是,就在这时,赵军发现自己身后的营地,早已被汉军占领,汉军旗帜插满了赵军大营,一时间,赵军上下大乱,人心惶惶。韩信趁机命令大军两面合击,将赵军合围消灭。而傲慢的陈余终究战死沙场,韩信一举俘获了赵王,此疫大胜。

战后,汉军庆功,将领们问韩信:“兵法上讲,列阵要背靠山,面朝水,您让我们背朝水,还不让吃饱,面对如此阵势,还和人数众多的赵军交锋,结果还大胜,这是怎么回事呢?您葫芦里究竟是卖的什么药呢?”

韩信大笑:“你们光是注意到兵书说要背山而战了,却没有注意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我们人数本就不占优势,加上长途奔袭,战士们本来就很疲惫,若是正面与赵军交锋,很难有获胜的把握。但是,我只让大军吃不足以支撑多日的食物,和背靠河水与敌人作战,是断了大军的后路,既然战是一定要战,背后也没有退路,何不全力以赴,跟赵王拼个你死我活呢?在赵军营地被占之后,赵军更是战斗时大失,成了瓮中之鳖,不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作用吗?”众人称赞韩信的智谋,不愧是韩大将军。

后来,韩信背水一战的典故,就变成了一个成语,用来比喻没有退路,与敌人决一死战,也比喻有决战性质的行动,比如考试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兔死狗烹”由什么典故而来?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兔死狗烹”出自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讲的是勾践灭吴之后,范蠡隐居,同时也用“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劝文仲隐居,但文仲未听从,以致来被勾践猜忌赐死的故事。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兔死狗烹”指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出处】

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典故

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越国被吴国打败,屈服求和。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任用大夫文仲、范蠡整顿国政,经过十年的忍辱负重和励精图治,使国家转弱为强,终于击败吴国,洗雪国耻。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在吴宫欢宴群臣时,发觉范蠡不知去向,第二天在太湖边找到了范蠡的外衣,大家都以为范蠡投湖自杀了。可是过了不久,有人给文仲送来一封信,上面写着:“飞鸟打尽了,弹弓就被收藏起来;野兔捉光了,猎狗就被杀了煮来吃;敌国灭掉了,谋臣就被废弃或遭害。越王为人,只可和他共患难,不宜与他同安乐。大夫至今不离他而去,不久难免有杀身之祸。” 文仲此时方知范蠡并未死去,而是隐居了起来。他虽然不尽相信信中所说的话,但从此常告病不去上朝,日久引起勾践疑忌。一天勾践登门探望文仲,临别留下佩剑让文仲自刎,文仲明白勾践的用意,悔不该不听范蠡的劝告,只得引剑自尽。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龙肝凤髓什么意思?龙肝凤髓典故出处

全文共 1169 字

+ 加入清单

徐庶出身寒门,为了避难来到荆州,与诸葛亮是关系密切的好友。刘备驻扎新野后,诸葛亮向刘备推荐了徐庶,刘备信任诸葛亮,自然就把徐庶给留了下来。不过徐庶的母亲后来被曹操抓获,逼徐庶回到老家,徐庶救母心切只能决定同刘备离别。不过徐庶在临走前答应刘备绝不为曹操贡献一计一策,这也让徐庶留下了一个忠孝两全的美名。这次介绍的成语“龙肝凤髓”,就跟徐庶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发生在徐庶得知母亲被曹操抓获之后,相关人物为徐庶和刘备。原文如下:

玄德请徐庶饮酒,庶曰:“今闻老母被囚,虽金波玉液不能下咽矣。”玄德曰:“备闻公将去,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髓,亦不甘味。”二人相对而泣,坐以待旦。诸将已于郭外安排筵席饯行。玄德与徐庶并马出城,至长亭,下马相辞。玄德举杯谓徐庶曰:“备分浅缘薄,不能与先生相聚。望先生善事新主,以成功名。”庶泣曰:“某才微智浅,深荷使君重用。今不幸半途而别,实为老母故也。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庶亦涕泣而别。玄德立马于林畔,看徐庶乘马与从者匆匆而去。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徐庶画名单福投靠刘备,在新野之战中大败曹军。曹操采纳谋士程昱的建议,将徐庶的母亲骗到许昌,以此逼迫徐庶离开刘备转投自己。无奈之下,徐庶与刘备挥泪而别。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刘备与徐庶分别时说出的“龙肝凤髓”,意为极难得的珍贵食品。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为宋代苏轼《江瑶柱传》中的“方其为席上之珍,风味蔼然。虽龙肝凤髓,有不及者。”

徐庶离开刘备投靠曹操,在历史上真实存在。不过,小说的描述的原因及经过却与历史有着不小的差异。按照小说的描述,徐庶是因在新野击败曹操而被程昱发现其真实身份,此后以徐母为要写被迫离开的。按照小说的时间顺序,这个事件发生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而在真实的历史当中,这一事件却发生时间却并非如此。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俄而表卒,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

这个记载说明了两个事实。首先是徐庶离开刘备并非如小说所言是程昱用计,而是因为曹军在追击刘备时将其母亲俘获,徐庶被迫离开刘备。其次,徐庶离开刘备的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而非小说中的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

那么,导致徐庶因母亲被俘而被迫离开刘备转投曹操的关键人物是谁呢?史料中虽无明确记载,但《三国志·曹纯传》中却有一段话值得注意:“(曹纯)从征荆州,追刘备于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结合《三国志》其他传记来看,当时率领虎豹骑追击刘备的便是这位曹纯。正是他所率领的这支虎豹骑,导致了徐庶母亲的被俘与徐庶的离开。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煮豆燃箕什么意思?煮豆燃箕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074 字

+ 加入清单

曹丕和曹植的太子之争,最后的胜出者是曹丕,不过这两兄弟之间还差点闹出人命。当时曹丕逼迫曹植要在七步之内完成一首诗,内容是讲述他们之间的兄弟之情,但又不能出现兄弟二字。好在曹植唯一不输曹丕的地方就是作诗,著名的“七步诗”就此诞生。不过从正史上来看,七步诗的作者到底是不是曹植还不能确定。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煮豆燃箕”就跟这首诗有关,一起来看看当时两兄弟的处境究竟是如何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世说新语·文学》,时间是在曹丕称帝之后,相关人物为曹丕和曹植。原文如下:

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曹植)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愧色。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魏文帝曹丕曾经命令东阿王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诗来,如果作不出就要处以死刑。曹丕话音刚落,曹植便应声作诗一首曰:“煮豆之时烧豆梗,过滤豆豉以出汁。豆梗燃烧在郭下,锅中豆粒在哭泣。双方本是同也一根,此时煎熬多么急?”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故事,便是根据这一记载而演变出来的一句成语,叫做“煮豆燃箕”,意为兄弟之间自相残杀。这句成语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不过,其中还是有一些疑问,本文特意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首先,这首著名的“七步诗”是不是曹植所写的呢?后世不少学者都对此提出过疑问。这些学者提出的第一个疑问,就是这首诗并不见于陈寿所著的《三国志》,甚至连南北朝时期裴松之为《三国志》所做的注中也没有出现,很可能是后人的伪作。

第二个疑问是便是这首诗虽然是千古绝唱,但故事的背景却有很大的问题。因为在朝堂之上,贵为天下的曹丕不太可能用这种拙劣的手段来逼迫自己的亲弟弟,即便得逞也会被天下人所耻笑。这个故事的背景更像是个恶作剧。也正是基于这两点理由,岂不是的作者究竟是不是曹植,到现在仍是一个疑问。

说到这里,不妨再谈谈另外两个:一是曹丕是否想除掉曹植呢?二是曹植为何能活下来?

曹丕还真有除掉曹植的打算,也曾付诸行动。《三国志·任城陈萧王传》有过一段这样的记载:“初植未到关,自念有过,宜当谢帝。乃留其从官著关东,单将两三人微行,入见清河长公主,欲因主谢。而关吏以闻,帝使人逆之,不得见。太后以为自杀也,对帝泣。会植科头负鈇锧,徒跣诣阙下,帝及太后乃喜。及见之,帝犹严颜色,不与语,又不使冠履。植伏地泣涕,太后为不乐。诏乃听复王服。”

这段记载回答了上面提到的两个问题。首先是曹丕的确对曹植动过杀心,因此对曹植诸多挑剔,准备随时置其于死地。之所以曹植能活下来,完全是因为母亲卞氏的庇护,最终令曹丕打消了除掉曹植的念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抱薪救火的故事 抱薪救火的典故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战国末年,秦国不断并吞邻近的国家,扩大自己的领土。其中,秦国曾经三次进攻魏国,占领魏国许多的土地,魏国军民也伤亡惨重。

有一回,秦国又派乒攻打魏国,魏国于是请韩、赵两国援助,可惜兵力太弱,最后还是被打败。大将段干子提议把南阳割让给秦国求和,战略家苏代却持反对的意见,他说:割让土地是无法满足秦国的野心,就像抱着柴去救火,柴没烧完,火是不会灭的。可是魏王不听苏代的劝阻,还是把南阳割让给秦国求和。最后秦国仍然继续攻打魏国,掠夺了魏国更多城池,弱小的魏国就这样被秦国消灭了。

成语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雅量高致什么意思?雅量高致典故介绍

全文共 1468 字

+ 加入清单

赤壁之战前夕,蒋干受曹操之命前来劝降周瑜,结果蒋干两次过江东,两次掉入了周瑜设下的陷阱,也为此后曹操战败埋下关键伏笔。当然,在演义中的这段故事完全是夸大了周瑜,贬低了蒋干,以蒋干的才智不一定就在周瑜之下。而且蒋干只是充当说客,一旦明白周瑜心意只要向曹操如实禀报即可,他并没有义务去帮助曹操打赢这场仗。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雅量高致”,就和蒋干有关,一起来看看其中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至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7年)之间,主人公为周瑜。原文如下:

初曹公闻瑜年少有美才,谓可游说动也,乃密下扬州,遣九江蒋干往见瑜。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乃布衣葛巾,自托私行诣瑜。瑜出迎之,立谓干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邪?”干曰:“吾与足下州里,中间别隔,遥闻芳烈,故来叙阔,并观雅规,而云说客,无乃逆诈乎?”瑜曰:“吾虽不及夔、旷,闻弦赏音,足知雅曲也。”因延干入,为设酒食。毕,遣之曰:“适吾有密事,且出就馆,事了,别自相请。”

后三日,瑜请干与周观营中,行视仓库军资器仗讫,还宴饮,示之侍者服饰珍玩之物,因谓干曰:“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假使苏张更生,郦叟复出,犹抚其背而折其辞,岂足下幼生所能移乎?”干但笑,终无所言。干还,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闲。中州之士,亦以此多之。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当初,曹操听说周瑜虽然年轻但有才气,认为可以说服他来投奔自己,于是秘密下令给扬州官吏,派九江人蒋干去劝说周瑜。蒋干仪表堂堂,以能言善辩著称,在江淮一带没有对手。他身穿布衣,头戴葛巾,以个人名义去见周瑜。周瑜出门迎接蒋干,对他说:“子翼辛苦了,长途跋涉而来是为曹操当说客的吧?”蒋干回答:“我与足下是同乡,多年不见。近来听说了足下的丰功伟绩,所以特来叙旧,怎么能说我是做说客的呢?你也太多疑了。”

周瑜说:“我虽比不上夔和师旷,但也能听出你的弦外之音。”之后便请蒋干进入自己的府第,设酒宴款待他。酒宴结束后,周瑜对蒋干说:“我最近有事情要处理,就请你先住在驿馆。等我的事情办完了,再与你相聚。”

三天后,周瑜请蒋干来到军营参观。看完了仓库、军用物资、器械、仪仗后,周瑜又带着蒋干回到自己的府第,继续款待他。在酒席宴间,周瑜又给蒋干看了孙权赏赐给自己的侍从、服饰以及其他玩赏之物,随后对蒋干说:“大丈夫活在世上,得遇到知己的君主,对外虽是君臣的名分,对内却有骨肉的深情。他对我言听计从,祸福于工,即使是苏秦、张仪复生,我也会拍着他们的后背而斥责他们的言辞,更何况足下远不如他们,又怎能动摇我的心志呢?”

蒋干只是微笑,始终无话可说。等蒋干回到扬州后,称赞周瑜有宽宏的度量及高尚的品格,不是能用言辞所离间的。中原士人也大都如此推崇和赞美周瑜。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蒋干对周瑜的评价,叫做“雅量高致”,意为气度宽宏,情致高雅。这也是《三国志》作者陈寿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周瑜在汉末三国这段短暂的历史中是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在他三十三岁的那一年,便率领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击败了强大的曹操,为三足鼎立奠定基础,可谓一代战神。除了在军事上的杰出成就外,周瑜还以其与众不同的性格获得普遍赞誉。这则成语故事中所提到的“雅量高致”便是其性格的一个主要特征。只可惜周瑜在三十五岁时英年早逝,否则的话,汉末这段历史还真不知道会出现怎样的变化。不过,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周瑜还活着,刘备和诸葛亮的日子一定不会好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闭门思愆典故出处介绍 闭门思愆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1037 字

+ 加入清单

诸葛亮给我们的感觉似乎一直都是非常顺利,从出仕到最后病逝都是自带光环的人,如果说三国里被神化最高的人可能就是诸葛亮了。但是在正史中,诸葛亮并不是一开始就非常受刘备重视,也是从各种小事开始做起,毕竟刘备的起点也没曹操和孙权那么高。对于诸葛亮来说也是心中抱负满满,想要上位的人,所以对于一些传统的东西就需要有人出来改造反省了。

本文要介绍的这个三国成语故事出自《三国志·来敏传》注引《诸葛亮集》,发生时间是在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涉及的人物有两个,一个是诸葛亮,一个是来敏。原文如下:

昔成都初定,议者以为来敏乱群,先帝以新定之际,故遂含容,无所礼用。后刘子初选以为太子家令,先帝不悦而不忍拒也。后主既位,吾闇于知人,遂复擢为将军祭酒,违议者之审见,背先帝所疏外,自谓能以敦厉薄俗,帅之以义。今既不能,表退职,使闭门思愆。

这段话的大意是这样:当年先帝平定益州之时,就有不少评议者认为来敏在众人中制造混乱。不过由于当时局势未稳,先帝也就宽恕了他,只是采取了不礼聘、不录用的方式。后来刘巴提议由来敏担任太子家令,先帝虽不高兴,但也没有狠心拒绝。

之后我主(刘禅)继位,我没有知人之明,就又将来敏提拔为辅军将军和军祭酒,不但忽视了评议者的正确意见,也违背了当初先帝疏远他的初衷。我自以为能以敦促、劝勉的方式令其改过自新,能用正确的道理来进行劝导,但事实证明此举毫无作用。如今我只好上表撤销他的所有职务,令其在家中自我反省。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诸葛亮所说的“闭门思愆”,意思与成语“闭门思过”一样,都是关上门自我反省的意思。这个成语也是诸葛亮首创。

来敏是何许人也?此人称得上是名门之后,其先祖是东汉开国名将来歙,其父来艳曾经担任过朝廷的司空,来敏与当时的益州牧刘璋也是亲戚。除了家世显赫之外,来敏本人也很有学问,其本传中称他“涉猎书籍,善左氏春秋,尤精于仓、雅训诂,好是正文字”,称得上是位名士。

来敏这个人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经常口出狂言,妄议朝政,故此数次被罢免。诸葛亮的这篇《罢来敏教》便是将来敏的失误公诸于世,以儆效尤。

不过,虽然是谴责来敏,但诸葛亮在文中也对自己的缺陷做了一次深刻的反思,这便是文中提到的“闇于知人”和“背先帝所疏外”,来敏只不过是诸葛亮用人失误的例子之一,他看错的又何止来敏一人,廖立、马谡都是诸葛亮力荐和重用之人,但结果一个不顾城池安危独自逃跑,一个刚愎自用丢了街亭。究其缘由,都是诸葛亮“闇于知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说到识人,刘备比诸葛亮就高明的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冯小怜玉体横陈的典故出自哪里?

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玉体横陈”的典故来自哪里?

这个典故就会出自于《北齐二首》,主要是形容北齐王后主如此的荒淫,更是把所有的责任全部都推到自己的妃子身上。

冯小怜是一个长相非常美的女子,在一出现之后,其后主就再也没有宠幸其他人,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这个女子的身上。

这冯小怜同样是一个非常有手段的人,高纬甚至与她一直都非常的恩爱,甚至还发誓永远都只喜欢他一个。身上所有的衣服还有首饰,全部都是昂贵的费用,享尽了人世间的荣华富贵。

高纬喜欢音乐,经常性会选择自己去作词作曲,然后和这个女子一唱一和,同样也能够有效营造出人间仙侣的一幕,每天如胶似漆,根本就不愿意分开。

历史的记载,这个女子还有一个绝妙之处,冬天暖和如同烈火,在怀抱中就如同是温柔乡一样。而如果是在夏季,必然也会温润如玉,具有着如同冰块一样的特点。

高纬在朝堂之上也会把女子搂抱在怀中,甚至也会觉得这样的一个美艳女子也不应该只有自己一个人独自享受,就未免有一些暴增天物,所以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的妃子到底有多美。

一种独乐不如众乐的思想,别让他直接就让女子躺在玉案之上,然后变换着花样,摆出各种不一样的姿势,让大臣看一下眼前之美,这其实就是玉体横陈。在封建社会也真是让人觉得可悲,这也算是一个特别悲哀的女子,在荒唐的君主眼中,这根本就不是自己所爱之人,只不过是一个物品而已。如果真的喜欢一个人,怎么可能会让自己所爱的女子这么做呢?所以也真的是一个可悲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虫二是什么意思,揭秘虫二的典故

全文共 1431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虫二其实大家也知道很多人都听说过吧,什么虫二和风月无边经常性的会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面,那么这个虫儿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话说在西湖出现过,在泰山也出现过,这两个地方的虫二又分别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吧!

西湖的风景,历来为文人墨客们所称道。明朝年间,为了更好的欣赏西湖的景色,所以在西湖修建了一座湖心亭。相传乾隆下江南期间,夜游西湖,在湖心亭被西湖的景色所迷,于是写下了“虫二”两字。后人将这两字刻成碑文,永远地放在那里。

西湖湖心岛

西湖虫二碑

无独有偶,在泰山也有一块“虫二”石,是光绪年间的才子刘廷桂题镌的。相传是刘廷桂在与西湖友人游览泰山之时,正好聊到了西湖湖心亭的“虫二”石,所以也在那里写下了“虫二”两字。

泰山虫二石刻

关于这两处“虫二”究竟谁先谁后,人们一直争论不休。因为上面所述的两个故事都是当地的民众所说,有的人认为其实是先由泰山的“虫二”,后来才有西湖的“虫二”,乾隆与刘廷桂的故事是后加上去的。因为刘廷桂的故事又有另一个版本:刘廷桂在登泰山时,听说了泰山斗母宫的尼姑私生活不检点,而且又不给刘廷桂水喝。于是他一怒之下,写下了“虫二”两字。

那么“虫二”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很多人都对此感到不解,甚至日本的学者来到泰山也被这个问题给难住了。1961年,郭沫若登泰山时,不解的众人也向他请教了这个问题。郭沫若作为一个大才子,用手在“虫二”两字周围笔画了两笔,“虫二”两字就变成了“风月”。原来在古人用的繁体字中风月写作“風月”,正是“虫二”两个字加个边框。

风月没有边框,正是“风月无边”的意思,一般用来形容风景美好,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舒适感。

其实这种方法叫做拆字,古代文人广读诗书,向往的是完美的生活,现实却往往令他们觉得失意,有很多看不惯的地方。但又不方便直接指责,所以大家就多使用这些文字游戏。当然也有心事不愿外露的含义,比如比较有名的,曹操的“一合酥”。

当时也是很多人不解其中意思,谁都知道这是一盒糕点,但这个意思却没人明白,只有杨修理解了其中深意,让大家分着吃掉了,原来前两字拆开来看,是一人一口的意思。可惜也就是因为他的这份聪明,使得善妒的曹操觉得此人留不得。

中华文化和汉字博大精深,关于汉字游戏的例子还有很多,其中不乏有趣又有深意的,在这里可以和大家分享两个故事。

说一个人和夫人在家里招待两位朋友,朋友甲对女主人敬酒,说“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个很不礼貌了;女主人指了说“醉酒之意不在翁”,说朋友偏离了和男主人叙旧喝酒的本意;男主人也有些不快,似批评的说朋友甲“醉酒之翁不在意”,胡来了;朋友乙在旁边偷着乐,暗指主人“在意之翁不醉酒”。

这就是汉语的魅力,换了别的任何一种语言,恐怕也难找到表达含义如此精湛的例子了。

相传有一次,北方匈奴要进攻中原,遣人先送来一张“战表”。皇上拆开一看,原来是“天心取米”四个大字。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解得此谜。皇上无法可想,只得张榜招贤。

这时,宫中一个名叫何瑭的官说,他有退兵之计,皇上急宣何瑭上殿。何瑭指着“战表”上的四个字对皇上说:“天者,吾国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天心取米,就是要夺我国江山,取君王之位。”

皇上急道:“那怎么办呢?”何瑭说:“无妨,我自有退兵办法。”说着,提笔在手,在四个字上各添了一笔,原信退给了来人。匈奴的领兵元帅,以为是中原不敢应战,可是拆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急令退兵。

原来,何瑭在“天心取米”四个字上各加了一笔后,有同学知道是什么字吗?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立夏节气的由来典故

全文共 2229 字

+ 加入清单

立夏这一节气,在早些古籍《逸周书·时讯解》有记载:“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立夏节气的由来典故,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立夏寓意是什么

立夏也有代表告别春天,迎接夏日的意思。

立夏是人们为了迎接火热的夏天所设立的,古时候有指时间的钟表,它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向时,就是立夏的时节,因为万物到了这个时候都会吸收太阳的精华和大地的营养,因此是生长最佳时机,所以有了立夏的说法。另外,立夏也有代表告别春天,迎接夏日的意思。

“立夏见夏”是什么意思呢

“立”是建立的意思,而“夏”也就是指夏天,但是立夏并不是说夏天就真的到了。其表示的是孟夏时节即将开始,也就是说春天就要结束了,而夏天也就要来临了。因此把立夏当作是夏天到来,这个是有点不准确的。

立夏和夏至,都是夏季的节气,也常有人把它们搞混。其实这两个节气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其中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其表示的是夏季即将开始。在立夏节气有三候:“初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也就是说,立夏节气到了,蝼蛄就开始鸣叫了;紧随其后的就是蚯蚓也开始从地里面爬出来了。至于“三候,王瓜生”,其指的是在华北地区的一种药用爬藤植物,每年到了立夏节气以后就会速攀爬生长,到了农历六月以后还会结出红色的果实。

在立夏节气到了以后,日照会逐渐增长长,温度也普遍升高,同时雷雨天气也会明显增多。这个期间,在国内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左右,正是仲春和暮春的季节,像江南地区就要进入雨季了,而在东北和西北地区虽然升温也快了,但是大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降水仍不多。

夏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6月21~23日。夏至是夏季的中间点,其将夏季一分为二了,在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各地全年白昼最长的一天,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夏至日过后,它将走“回头路”,阳光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因此北半球的白昼将会逐日减短。在民间还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立夏节气的风俗活动有什么

1、立夏蛋

在民间,有“立夏吃蛋,石头踩烂”的说法,意思是立夏吃蛋,人就会劲头足。孩子们脖子上挂着用丝线编成的蛋壳套,里面装入煮熟的鸡蛋、鸭蛋,有的还在蛋上绘画图案,相互用力比试,称为撞蛋。还有“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相传从立夏这天起,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许多人特别是小孩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称之为“疰夏”。女娲娘娘告诉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免疰夏。孩子们还会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

2、立夏“秤人”

人们在户外悬秤于大树下,为小孩和老人称量体重,以检验一年来身体的变化。秤钩悬一把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

其实开始只是通过称重来了解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过胖多瘦的人都会被善意的指出来,对于后来的营养和食材都会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慢慢地就被大家所认可的流传下来。

3、立夏粥

根据当地史料记载,我国古时每年“立夏”节气,民间形成了吃粥、等习俗。民间传说立夏这天喝立夏粥可保一年平平安安、无病无灾,其实在过去基本上营养都是依靠喝粥来补充的,慢慢的演变而来就有了立夏喝粥的习惯了。

4、立夏面

过去有一个谚语:冬吃混沌夏吃面,特别是江浙一带立夏吃面是很多地区重要的习俗,民间还有“吃过立夏面,一天长一线”的说法,北方人由于天天都是吃面,反而对这个节气吃面并不是特别的在意。

5、立夏养生

立夏时节,人容易心浮气躁,所以要立夏以后慢慢地学会养生,养生体现在很多方面,有外界的,比如运动健身,也有内在的,美食,心情调节,对于美食爱好者,对于饮食养生方面也是给出了一些建议。

常吃坚果能够有效强心护心。常吃干果、杏仁、山核桃和花生等坚果,都有助于保护心脏。而由于夏季阳气盛于外,应多以清淡食物为主,如白菜、苦瓜、丝瓜等。

立夏气候特点

主要体现在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方面。到了五月份,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异较大,而且同一地区波动频繁。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至20℃上下。立夏以后,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而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以及充沛的雨水给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条件。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夏季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此时耕作会很繁忙,施肥和除害虫将是重点工作。

立夏节气的由来典故

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一年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

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是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进入了五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开。立夏时节,万物繁茂。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根据民俗专家们的说法,立夏是我国古代一个重要的节日,同时专家们指出古代很多节日和其习俗都是来源于祭礼,当然“立夏”也不例外,根据一些资料显示,“立夏”出现最早也是源自于古代的祭礼,在周朝的时候,人们对神明的祭祀不再是每日在固定的时刻进行,而是将祭祀的时间变为季节变换的时候,譬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说大话为什么叫吹牛?吹牛有什么典故?

全文共 1405 字

+ 加入清单

现如今,人们用“吹牛”来形容一个人说一些大话、空话,实际上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也算是带有一些贬义的词语,但是为什么说大话是吹牛,而不是吹其他的,比如“吹马”“吹羊”“吹猪”呢?古代的动物也是有不少,为何单单用吹牛来说一个人是说空话,却不用其他的动物名字?吹牛这个词究竟是怎么来的,又有什么样的历史典故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吹牛是怎么来的

吹牛,也称吹牛皮,就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夸大其词,以抬高自己身份和地位,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漫无边际的吹牛,招人反感,让人生厌。

吹牛,是人们普遍通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词语,在不同的地区,它的由来也有各自的版本。

有一种说法是在游牧民族地区,那时牧民们的贫富,都是用牛羊的多少来衡量的,当时牧民在喝酒聚会时,总是谈论自己的牛羊,有时为了炫耀自己,就夸大自己的牛羊数量。后来,牧民如果说了大话,就被人称为吹牛。

还有一种说法,和屠夫这个职业有关,以前杀猪杀羊时,为了轻松刮掉猪羊身上的毛,会在杀完之后,在它腿的下部割一个小口,再用工具顺着皮肉之间剥离一下,然后用嘴往里吹气,让皮充气膨胀起来,这样就容易刮掉身上的毛。但杀牛不能用这个办法,因为牛皮又硬又厚,根本吹不起来。后来有人就发明了吹牛这个词,意思是不切实际的说大话,就象吹牛一样办不到。吹牛一说也就流传了下来。2、为什么不说吹牛吹羊

在过去,杀猪宰羊采用的都是“吹气法”。宰猪羊时放完血,屠夫会在猪或羊的腿上靠近蹄子的地方隔开一个小口子,拿东西插进去捅一捅,然后把嘴凑上去使劲儿往里吹气,吹到猪羊全身都膨胀起来,这时候只要用刀轻轻一拉,皮就会自己裂开了。这就叫吹猪或者吹羊。

但是这种方法不能运用到牛的身上。因为牛体不仅型庞大,皮又很坚韧。要是想把整头牛吹胀起来,那一定得有非常惊人的巨大肺活量才行,常人基本不可能做到这点。所以吹牛皮就相当于不可能完成的事,要是一个人经常说一些自己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拿别人就会说他是在吹牛皮。

关于吹牛皮,其实还有一个说法。古代交通不太方便,当黄河流经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等省份境内时,因为沿途水流湍急、流沙又多,木质的舟经常被撞坏。因此黄河上游沿岸的居民为解决运输困难,想出了皮筏代舟的方法。

皮筏子在古代又被称为“革船”,因为它是用羊皮或者牛皮制成的。人们需要剥下整张毛皮,然后用盐水脱毛,再将其浸水、暴晒,让整张皮变得松软后用绳子将皮缝制成袋状,只留一个小孔。对着小孔吹足气后,将小孔封紧,然后固定在木排下,这样就做成一个木筏了。

古代当然是没有打气筒的,所以想将袋子灌满气就只能靠嘴吹了。羊皮袋比较小,可以用嘴直接吹。但是牛皮袋体积又大,皮质又坚韧,想直接用嘴吹起来根本不可能。因此,在黄河上游这一带,要是有人说他自己能够吹起一个牛皮袋,大家都会觉得他是在说大话,没有人会相信。所以对那些喜欢说一些不切实际的话来夸耀自己的人,当地人往往会说“你要真有这个本事,就去黄河边上吹牛皮好了。”慢慢地,吹牛皮就成了空口说大话的代名词,并且逐渐流传开了。3、吹牛的出处

清李伯元《南亭笔记》卷十一:“ 翁叔平 两番访鹤, 吴清卿 一味吹牛。”

茅盾《子夜》五:“管车王金贞和稽查 李麻子 本来不过是流氓,吹牛,吃醋,打工人,拿津贴,是他们的本领。”

巴金《要不要制定“文艺法”?》:“‘四人帮’吹牛整整吹了十年,把 中国国民经济吹到了崩溃的边缘,难道那位作者就看不见,就不明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忠言逆耳什么意思?忠言逆耳典故介绍

全文共 1515 字

+ 加入清单

刘璋是东汉宗室,担任益州牧。不过刘璋为人怯懦,而且不会用人,听信法正等人的劝说就要迎接刘备入益州。此举等于是引狼入室,当时王累曾力劝刘璋不要迎接刘备入蜀,并且以死相逼。结果刘璋不听,导致王累自尽于城门之下。实际上王累只是演义中虚构出来的人物,本质是要体现出刘璋的人格。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忠言逆耳”,就和王累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发生在刘璋决定迎接刘备入蜀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李恢、张松和王累。原文如下:

璋视之,乃建宁俞元人也,姓李,名恢。叩首谏曰:“窃闻君有诤臣,父有诤子。黄公衡忠义之言,必当听从。若容刘备入川,是犹迎虎于门也。”璋曰:“玄德是吾宗兄,安肯害吾?再言者必斩!”叱左右推出李恢。张松曰:“今蜀中文官各顾妻子,不复为主公效力;诸将恃功骄傲,各有外意。不得刘皇叔,则敌攻于外,民攻于内,必败之道也。”璋曰:“公所谋,深于吾有益。”

次日,上马出榆桥门。人报从事王累,自用绳索倒吊于城门之上,一手执谏章,一手仗剑,口称如谏不从,自割断其绳索,撞死于此地。刘璋教取所执谏章观之。其略曰:“益州从事臣王累,泣血恳告:窃闻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昔楚怀王不听屈原之言,会盟于武关,为秦所困。今主公轻离大郡,欲迎刘备于涪城,恐有去路而无回路矣。倘能斩张松于市,绝刘备之约,则蜀中老幼幸甚,主公之基业亦幸甚!”刘璋观毕,大怒曰:“吾与仁人相会,如亲芝兰,汝何数侮于吾耶!”王累大叫一声,自割断其索,撞死于地。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刘璋在张松的怂恿下,决定迎接刘备入蜀。黄权及李恢苦苦相劝,刘璋执意不从。张松更是在一旁指责益州文官不愿为刘璋效力,武将恃功骄傲,各有外意。从事王累听到刘璋执意迎接刘备的消息后,用绳索将自己倒吊在城门之上,一手拿着谏章,一手仗剑,声称如果刘璋不听自己的劝谏,将割断绳索撞死在地上。不过,刘璋依然不知悔改,逼得王累大叫一声,撞死于地。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王累在信中提到的“忠言逆耳”,意为忠诚直率的劝告听起来不大舒服。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的“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小说中提到的刘璋不听从黄权与王累劝阻执意迎接刘备入蜀的故事情节,是真实的历史事件。《三国志·刘二牧传》载:“(刘璋)遣法正请先主。璋主簿黄权陈其利害,从事广汉王累自倒县于州门以谏,璋一无所纳,敕在所供奉先主,先主入境如归。”《三国志·黄权传》亦称:“时别驾张松建议,宜迎先主,使伐张鲁。权谏曰:‘左将军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礼待,则一国不容二君。若客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闭境,以待河清。’”

不过,小说中提到的李恢并没有参与到劝阻刘璋的行列当中。按照《三国志·李恢传》的记载,此时的李恢远在建宁郡担任督邮,根本就没有出现在成都,自然也就无法劝谏刘璋。

在真实的历史当中,除了黄权与王累之外,还有一人也对刘璋邀请刘备入蜀进行了劝阻,这个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刘巴。据《三国志·刘巴传》载:“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听。”

尽管王累、黄权、刘巴三人极力劝阻,但仍然改变不了刘璋的决定,结果导致了益州的易主。而这三个人的命运也各不相同。为了劝阻刘璋,王累将自己倒吊在城门上,以死相谏,结果也只能悲愤离世。而黄权与刘巴都在刘备夺取益州后得到了任用,黄权被任命为治中从事,夷陵之战期间又被委以镇北将军之职,但最后投靠了曹魏。而刘巴更是被刘备所重用,后来担任了尚书令之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黄台之瓜何堪再摘什么意思?黄台之瓜何堪再摘典故介绍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黄台之瓜,何堪再摘”这句话是唐高宗李治的儿子李贤写的。当时李贤和他的母亲武则天在各种权利斗争之下,亲情已经渐行渐远,所以他便创作了《黄台瓜辞》这首五言诗。“黄台之瓜,何堪再摘”其实就表达了,他们几兄弟因为各自的身份导致性命朝不保夕,希望武则天看后能够及时醒悟。下面就为大家讲讲《黄台瓜辞》的典故,以及背景故事,一起来了解下吧。

黄台瓜辞原文: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白话译文:

黄台下种着瓜,瓜成熟的季节,瓜蔓上几长了很多瓜。摘去一个瓜可使其他瓜生长得更好。再摘一个瓜就看着少了,要是摘了三个,可能还会有瓜,但是把所有的瓜都摘掉,只剩下瓜蔓了。

解释、出处:

黄台:指《黄台瓜辞》,为唐李贤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比喻不堪再摘。出 处《新唐书·承天皇帝倓传》:“贤终日忧惕,每侍上,不敢有言,乃作乐章,使工歌之。其言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云可,四摘抱蔓归。’”故事唐高宗时期,朝政由皇后武则天代为处理,武后的野心很大,手段十分残忍。她废太子李忠立李弘做太子,后把太子弘毒死,立李贤为太子。他日夜忧思作《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典故:

唐高宗时期,朝政由皇后武则天代为处理,武后的野心很大,手段十分残忍。她废太子李忠立李弘做太子,后把太子弘毒死,立李贤为太子。李贤是武则天和唐高宗所生的第二个儿子,李弘被亲生母亲武则天毒死后,李贤被立为太子。武则天又想杀他。她派人搜查太子府,搜出数百具甲胄,扬言太子谋反,要再次“大义灭亲”。但高宗反对,遂幽禁在宫中,第二年迁往巴州。高宗死后,武则天派酷吏丘神勣逼李贤自缢。尸体停放巴州,中宗复辟,武则天被迫退位后才迎还长安,陪葬乾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洛阳纸贵的典故与哪个人物有关 洛阳纸贵和谁有关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洛阳纸贵典故与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有关。左思写就《三都赋》之后,豪贵之家竞相传写,由此导致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价格大涨,因此有了“洛阳纸贵”一说。“洛阳纸贵”这个成语比喻著作的价值高、流传度很广。

洛阳纸贵的成语故事

左思小时候不爱读书,被父亲认为以后不会有出息。左思听到后很难过,从此勤奋向学,长大后的左思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左思家族世代学习儒学,家学氛围浓厚,父亲左熹从小对左思和左芬兄妹二人进行儒学教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文章也写得非常好。少年时他就写成《齐都赋》,显示出文学方面的才华。后来,他废寝忘食,潜心研究,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用了整整十年时间,写成《三都赋》。一时间豪门贵族之家争相传阅抄写,竟然导致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价格大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维吾尔族古尔邦节习俗 维吾尔族如何过古尔邦节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维吾尔族人在尔邦节这天,清晨都要沐浴更衣后去清真寺做礼拜,礼拜完之后到先人的坟前缅怀祖先并举行小聚餐,然后回家宰牲(牛、羊、骆驼)进行活动庆祝。

维吾尔族古尔邦节习俗

清晨会礼:这是维吾尔族古尔邦节习俗中最核心的活动,一家老小都会在清晨都要沐浴更衣,然后到清真寺做礼拜,有的人礼拜之后不着急回家的还会跳起“萨满舞”。

缅怀先祖:在礼拜完之后,一家老小还会到祖先坟前缅怀先人,并举行小型的聚餐。

宰牲/布施:小聚餐之后要回家宰牲并准备节日需要的东西,富人要进行布施,启动拜节庆祝仪式。

举行活动:维吾尔族人过节的当天,亲戚朋友会来做客,同时还举行各种文艺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周瑜打黄盖下一句是什么?周瑜打黄盖的歇后语典故介绍

全文共 1029 字

+ 加入清单

周瑜是三国时期东吴非常著名的军事家,很多人都把周瑜当做军师,其实周瑜不仅是军师而且还能担任上阵杀敌的将军,这是诸葛亮不能比拟的。周瑜也是东吴的大都督,也就是最高指挥官了,多亏周瑜吴蜀联盟才能在赤壁之战上战胜曹操。说到赤壁之战那就不得不提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就是黄盖上演的苦肉计,也是整个赤壁之战最为关键的地方。所以后来才会出现一个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下一句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东吴是赤壁之战的主力军,在演义当中其实很多精彩绝伦的计谋都是东吴那边想出来的,但是在书中有些却成了诸葛亮的功劳。草船借箭是孙权想出来的,而最为关键的一计就是黄盖和周瑜上演的苦肉计了。周瑜知道曹操最大的弱点就是士兵不善于打水仗,虽然曹操的兵力众多,但是只要攻破一条防线其他士兵的战斗力也会减半。所以就联合黄盖演了一出戏给曹操看,只能说黄盖和周瑜的演技实在太逼真,把黄盖这样的老臣打的血肉模糊,也不怕黄盖要是支持不住怎么办。随后黄盖就带兵叛逃,想要转投曹操。

刚好周瑜打黄盖这件事被曹操派去的卧底蔡和看到,所以对黄盖的投降也是深信不疑,而且曹操的战船还被绳子连到了一起,也是为东吴准备的火攻创造了绝佳的条件。就这样,黄盖在快要接近曹操的时候点燃了所有船上事先准备好的柴草,撞向曹操大军顺着东风把曹操的战船全给烧毁了。曹操这次也是放松了警惕,关键是黄盖实在被打的太惨了,还差点丢掉了性命,其实这样的诈降也是存在风险的。只是曹操本来就信心满满,认为蜀吴联盟也拿自己没办法,结果就被对方以少胜多完成了逆袭。

所以后来就有了这样的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现在就是用来形容双方都心甘情愿的事情。只能感叹古人的智慧是完全不输给现代人的,而且可能还更加的敬业,演技比现在的某些演员都要好多了。周瑜的才华在演义当中是被低估了,而且最后的结局竟然是被诸葛亮给气死的,这在正史当中都是不对的。周瑜也算是东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而当时诸葛亮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估计周瑜都不会把诸葛亮放在眼里,如果两人正面对决的话周瑜应该会是完胜。

只是我们把诸葛亮神话的太厉害,正史中诸葛亮根本就没参加过赤壁之战,所以那些关于他在赤壁之战上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假的。这里也是顺便帮周瑜正个名,免得好要被大家一直冤枉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要是孙权能多活几年说不定三国的格局又要发生一些变动了。但是对于东吴来说人才也是不断的在出现,周瑜死后陆逊同样非常厉害,在夷陵之战上帮助东吴击败刘备,此后蜀国就开始走向衰亡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于谁?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谢安

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于东晋人谢安。东山再起,出自唐·房玄龄等《晋书·谢安传》。这则成语意思是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于东晋人谢安。东山再起,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唐·房玄龄等《晋书·谢安传》。这则成语意思是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其结构为偏正式,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

谢安年轻时曾做过官,后来辞去官职,跑到会稽东山隐居起来了。隐居后,他整天游山玩水,吟诗作画。朝廷屡次要他出山做官,他都不去。到了40岁时,谢安终于应召人朝,再度做官,直到任宰相之职。他曾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八万军队抗击80万前秦军队,取得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的指挥者之一。这个成语原比喻隐退后再任要职,现在常比喻失势后重新得势。

《世说新语·排调》:“谢公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后出为桓宣武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灵时为中丞,亦往相祖。先时,多少饮酒,因倚如醉,戏曰:“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今亦苍生将如卿何?”谢笑而不答。”“谢公始有东山之志,后严命屡臻,势不获已,始就桓公司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长驱径入什么意思?长驱径入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001 字

+ 加入清单

关羽当年进攻襄樊,水淹七军还擒于禁斩庞德,一路势不可挡。这时候徐晃站了出来,挡住了关羽势如破竹的攻势,还将关羽击败,不然关羽可能就要一举拿下樊城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次胜利,关羽才始终不甘心想要扳回一城,时间上一拖,孙权背地里联合曹操一起除掉了关羽。长驱径入这个成语的背景故事就和关羽还有徐晃之间的战役有关,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徐晃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主人公是徐晃。原文如下:

晃扬声当攻围头屯,而密攻四冢。羽见四冢欲坏,自将步骑五千出战,晃击之,退走,遂追陷与俱入围,破之,或自投沔水死。太祖令曰:“贼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且樊、襄阳之在围,过於莒、即墨,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晃振旅还摩陂,太祖迎晃七里,置酒大会。太祖举卮酒劝晃,且劳之曰:“全樊、襄阳,将军之功也。”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徐晃扬言将向围头屯发动进攻,却秘密进攻四冢。关羽发现四冢即将被攻破,亲自率步骑五千出战。徐晃迅速发动进攻,关羽败退。徐晃率部一路猛追,突破了敌军的防御阵地并冲进了关羽的军营。关羽大败,有不少手下将士投沔水而亡。

曹操在战后下令说:“敌军营区防御工事多达十重,徐晃将军冲进敌阵大获全胜,攻克敌军营垒,斩杀敌军首级。我用兵三十多年,以及所听说的古代善于用兵的人,都没有人像徐晃将军那样进军迅速而进展如此巨大的。匡况且樊城、襄阳被包围,其难度超过了当年的莒县、即墨。徐晃将军的功绩,也超过了孙吴和司马穰苴。”徐晃获胜返回摩陂时,曹操亲自在军营外七里处迎接,后以酒宴为徐晃庆功。曹操举起酒杯劝酒,对徐晃表示:“能保全樊城和襄阳,都是将军您的功劳。”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曹操口中的“长驱径入”,意为进军迅速而顺利。这也是由曹操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这则成语故事,发生在襄樊之战期间。关羽率部围攻襄阳和樊城,曹操派出的于禁大军被劝谏,襄阳和樊城的局势愈发危急。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徐晃临危受命,率部与关羽作战。在战斗的过程中,徐晃巧施良策,不仅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关羽,还解了襄阳、樊城之围。徐晃在此役中展示的冲了沉着冷静之外,还有一大特点,那就是善于把握机会,不畏艰险勇往直前,难怪就连曹操也对此自愧不如。至于到关羽,此战的失利意味着围攻樊城和襄阳图谋的彻底失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衔环结草是什么意思?衔环结草典故介绍

全文共 1648 字

+ 加入清单

衔环结草这个成语在古代的意思是,感恩报德,受人恩惠定当厚报,只是在现代已经很少会用到这个成语了。不过衔环结草背后的两个典故还是比较有思考空间的,应该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衔环”的典故是发生在东汉时期,“结草”发生在春秋时期,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衔环结草的典故,感兴趣的朋友就赶快来看看吧。

先来看看“衔环”的故事。这个故事记载在吴均的《续齐谐记》里,讲的是东汉的杨宝9岁的时候,在华山之北看见一只黄雀被一头老鹰啄伤后,掉到地上,又被一群蚂蚁围攻。杨宝可怜这只黄雀,于是把它捧回去,放在一个箱里保护起来。同时给黄雀喂食黄花。一个月后,这只黄雀的伤好了,杨宝把它给放飞。晚上,杨宝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黄衫童子送了四枚白环给他,对他说,自己是西王母使者,感谢他相救。为了报答杨宝,会让杨宝的子孙后代品行高洁,并且位登三公。

后来,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玄孙杨彪果然四世太尉,并且,他们的品德都非常高洁。

再来看看“结草”的故事。这个故事记载在《左传·宣公十五年》中。说的是晋国大夫魏武子有个小妾,没有生儿子,不过魏武子很喜欢他。有一次,魏武子生病了,他对儿子魏颗说,我死了以后,你就把这个小妾嫁人。但是后来,当魏武子病得很重的时候,他又对魏颗说,我死了以后,你要让这个小妾给我殉葬。

魏武子去世后,魏颗并没有把这个小妾给他的父亲殉葬。魏颗说,他父亲刚生病的时候,头脑是清醒的,他说的话是他真实的想法。后来他病得很重的时候,说的是胡话,因此,当儿子的只能执行他第一次说的。

后来,魏颗与秦国的大将杜回作战。魏颗败了几阵,正在发愁。晚上的时候,魏颗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个白胡子老人对他说了三个字:“青草坡。”

魏颗有所感悟,天明以后接着作战,魏颗果然把杜回引到一块青草坡。在战斗中,杜回的军队被青草坡上结的一个个环给缚住,逃不出来,最终,晋军打败秦军,杜回被魏颗抓住,晋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晚上,魏颗又在梦中见到了那位白胡子老人。他对魏颗说,他是魏武子小妾已经去世的爹,感激魏颗没有让他女儿殉葬,所以,“结草”来报答他。

这两个故事是真实的吗?很显然,不可能是真实的。“衔环”的故事,肯定是因为后人看见杨宝作为一个隐士,而他的四代子孙都位居三公,而且品德高尚,所以附会出的一个故事。“结草”的故事,也是因为魏颗利用青草坡,打败了秦国大将杜回,因此把这个故事加以艺术夸张。后来,《东周列国志》还增加了不少情节,把这个故事演绎成小说,使得其传播得更加广泛。

这两个故事的附会和演绎,是往“报恩”上靠的。讲的是人应该做好事,应该对别人实施“仁德”。只要你做好事,把爱心传播出去,你将来就会获得回报。也就是说,这还是宣扬因果报应的故事。

我这里想说的是,这两个故事不但不可能是真实的,而且写作的人,还把这两个故事写坏了。本来有巨大正能量的故事,却被注入了“因果报应”的糟粕,实在是太可惜了。

那么,这两个故事有什么正能量呢?

“衔环”的故事,实际上我们需要挖掘的是杨家良好的家风。杨宝是一个隐士,不图名利,杨宝的儿子杨震是个清官,著名的“四知”故事就发生在他身上。正因为有杨宝、杨震父子创立的好家风,因此才使得杨家人在中国历史上创造出了这样了不起的为政奇迹。难道这还不够正能量吗?为什么要引入“因果报应”的道德训诫呢?

还有“衔环”的故事,实际上是魏颗一次非常成功的战争策略。魏颗打不赢秦国,于是把他们引入青草坡。而青草坡上,魏颗已经预先在上面结出很多草绳。魏颗的晋军知道,所以能成功避开草绳。秦国不知道,因此落入陷阱,最终被晋军打败。

而且魏颗的这种战术打法,还为后世所充分地利用和借鉴。古代战场上曾多次使用绊马索。利用绊马索绊倒对方战马,从而打败敌人,可见其影响深远。

在这里,我们应该总结的是魏颗不但心地善良,反对殉葬,而且善于动脑筋,能进行成功的战术安排。魏颗这种仁智勇兼备的人,其身上所传递的正能量是巨大的。为什么不去宣传这些,而是要用因果报应的故事来解释这一切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关于三尺巷的诗是什么?有什么典故?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三尺巷的诗句是“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关于三尺巷的传说有很多个版本,其中流传最广的是认为张英写的,还有的说是傅以渐、王安石、李春烨、余福九、郭朴等等,诗句的个别字也有所不同,但是内容意思都是一样的。

关于三尺巷的故事流传最广的是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叫张英的当上了宰相,他的家人和邻居吴氏因争三尺宽的宅基地发生了争执,双方都不肯相让,家人千里修书给张英,想凭借他的权力帮他们解决掉吴家,谁知张英却回诗一首曰:“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诗后主动退让三尺,吴氏闻之,受到感动也后撤三尺,于是便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

张英的行为,不仅化解了两家多年来为争执宅基的矛盾,让两家尽释前嫌,重归于好,也造福了乡里,从此一条六尺巷的巷子,村民们可以由此自由通过,一时之间传为一段佳话,才有了“三尺巷”的典故,也叫做“六尺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