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中历史世界古代史知识点总结【经典20篇】

浏览

166

文章

171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11月6日—7日

全文共 1018 字

+ 加入清单

一、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原因):

1、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一战使帝国主义实力受到严重削弱。3、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4、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推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力图扑灭国内革命火焰。5、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6、俄国的工人阶级力量比较集中。

二、十月革命的经过:

1、提前爆发原因:(1917年4月列宁回国,8月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和时间,原定于11月25日)由于临时政府企图占领布尔什维克中央所在地--斯莫尼尔宫,因此被迫提前起义。

2、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时间:1917年11月6日--7日(俄历十月,因此叫十月革命)

3、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列宁指挥)

4、起义胜利:1917年11月7日攻占冬宫

5、建立政权: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6、巩固革命政权的措施:①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②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③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④同德国和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7、迁都: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将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三、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

1、1918年-1920年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武装干涉苏俄革命,苏俄国内也发生反革命叛乱,企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

2、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

3、三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措施:

①加强红军的建设。②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原因:十月革命胜利后,不甘失败的内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为了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经济力量战胜敌人,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对中小型企业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结果: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最终战胜了敌人。但是,也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不满,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

四、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到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阶级矛盾激化。

2.时间:1640—1688年

3.领导阶级:资产资级和新贵族

4.开始的标志:1640年,国王查理一世重新召集议会,筹集军费,议员要求限制王权。

5.高潮: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建立共和国

6.结束标志: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

7.意义:

(1)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2)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3)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权利法案》的颁布

1.目的:为了限制王权。

2.时间:1689年

3.意义:A: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

B: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冷战中的对峙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冷战中的对峙

一、冷战政策

1.原因:

(1)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世界首位,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

(2)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日益强大。

2.含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3.本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4.具体表现:

(1)政治上: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2)经济上:1947年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3)军事上: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5.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6.1955年,苏联成立华约,标志着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形成。

7.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

二、美苏争霸:

1.根本原因:美苏两国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

2.实质:是美苏两国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3.过程:

(1)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美攻苏守。事件: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2)70年代,美苏争霸达到高潮,苏攻美守。事件:1979年12月,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3)80年代到90年代初,双方实行有限缓和。

4.影响:美苏争霸影响世界和平,也影响世界局势。??

5.认识:美苏等大国违背客观的历史潮流,实施霸权主义,导致恐怖主义泛滥,直接威胁世界安全、和平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美国移民的历史

全文共 952 字

+ 加入清单

移民的争议越演越烈,正在洛杉矶访问的中国近代史及文化史研究专家郑师渠教授在加州理工学院发表演讲,指出19世纪中叶以后华人移民来美的背后都有一种无奈和扭曲。

定居在美国源自一个理想,这个理想是人们可以一起并同意经由以大众利益为基础法律的定立,去管理他们自己。心怀这个理想,102个英国殖民(后来被称为?#28165;教徒?在西元1620年坐上"五月花"轮船,他们在麻卅的Plymouth市登陆,这是一般被认为欧洲"计画"移民的开端。在西元1638年,即五月花号航行的18年后,瑞典开始来美国的移民。跟清教徒不同的是瑞典移民不是因为宗教的迫害-他们是瑞典政府派有组织的殖民地开垦者,并Delaware建立一个殖民地。在1655年,殖民地被荷兰所占,约1840-1850年中,另一波从瑞典的移民开始在纽约地区开垦,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殖民地时代,美国大部份移民来自北欧,在1770年代有些下降,但到1800中期又开始增多。新移民来自几个国家,但主要是德国爱尔兰,因为他们的农作物欠收而迫使他们离乡背景。其他有从纽芬兰、西班牙、义大利.、北

他表示,移民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正常现象,但华人移民美国则与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联系在一起,他们在美国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时常遭受歧视和欺侮,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历史现象。

他表示,自从鸦片战争以后才有较多的华人来到美国,多数是从广东台山、番禺、顺德等地背井离乡,来到这块土地上“淘金”的。他们多数属被掠卖的华工,被欺骗并像“猪仔”一样被运到美洲,特别是旧金山。从1850年到1882年,大约有三十万华工来到美国,为美国西部的开发做出了贡献。

他指出,目前美国华人人数已达两百万左右,其经济、政治地位与15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特别是洛杉矶地区作为华裔集中的地区,华裔还能当选为市议员,出任市长、副市长,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在美生活的华裔及华人,不应当忘记过去的历史,更重要的是为中美两国及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做出贡献。

他于近日应加州州立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邀请,来美国讲学及进行学术交流。在加州州立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他主讲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社会文化思潮的变动”。在加州理工学院,他主讲了“早期来美华人的历史背景”。在加大洛杉矶分校(UCLA),他主讲了“中国近代的文化民族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1.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的棉纺织业,其特征是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2.英国首先开始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或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3.重要发明:(1)开始的时间、标志: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2)核心标志: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3)美国人富尔顿于1807年发明汽船。

(4)英国人史蒂芬孙于1825年发明了火车机车(火车时代)。(汽船与火车的出现大大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

4.工业革命的影响:

(1)积极:①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②使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产生了现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个主要对立阶级;③现代大工厂制度也建立起来,人类迅速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大工厂时代的过渡。(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2)消极:①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②带来了环境的污染。

5.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同时也要认识到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古文字

象形文字:

古埃及人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发明了象形文字,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楔形文字:

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发明的,因为文字的形状像楔子,所以叫楔形文字。人们称字为“东方的拉丁语”。

腓尼基的字母文字:

大约公元前2000多年,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在埃及文字和西亚文字的影响下,创造了22个拼音字母,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在大约西元前6世纪建立,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主要流行于东亚、东南亚及南亚等地区,在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也有少量信徒。佛教认为一切未解脱的有情众生都在天道、人道、阿修罗、畜生、饿鬼和地狱这六道里生死流转,无有止境。四谛学说是佛教教义的核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古老帝国的悲剧

全文共 522 字

+ 加入清单

1.罗马帝国的分裂和拜占廷帝国的建立:(1)公元4世纪,罗马皇帝_君士坦丁在欧亚两州交界要地,营建新都_君士坦丁堡__。(2)公元_395__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_,将帝国分成东西两部分,交给两个儿子分别治理。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帝国因其首都旧名为_拜占廷_,故称"拜占廷帝国。"公元476__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

2.希腊罗马文明的继承者和保存者是拜占廷帝国.

3.拜占廷帝国衰亡:(1)15世纪,拜占廷帝国仅有_君士坦丁堡_及其周围的小部分地区。

(2)1453__年,土耳其素丹__穆罕默德二世_集结十余万大军向拜占廷发动进攻。经过53天的激战,首都_君士坦丁堡_陷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_战死沙场,古老的千年帝国灭亡。

4.兴盛的原因:(1)保存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2)位于亚欧两州交界处的优越地理位置;(3)商业贸易发达:(4)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

拜占廷帝国衰亡的原因:(1)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兴起的文明新因素;(2)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3)职责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与创新;(4)奥斯曼土耳其人的进攻。

5.拜占廷帝国衰亡带来的启示:开放宽容促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导致文明衰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达芬奇画作200年来首现

全文共 953 字

+ 加入清单

在拍卖会上以一万一千英镑购得、最初以为是某位无名艺术家所作的一幅年轻妇女画像,被多位专家断定是达芬奇所作,使得其潜在价值飙升至一亿英镑或更高。

如果获确认,这将是十九世纪初《抱银鼠的女子》被断定为达芬奇作品以来,第一幅被确认出自达芬奇的画。

收藏家意外发现

根香港大公网报道,一位匿名瑞士收藏家于1998年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购得这幅叫做《少女侧面头像》的画作。当时佳士得把这幅作品列为“德国学派,十九世纪初”。

该名收藏家只是心血来潮购买了它。他的朋友、加拿大收藏家彼得?西尔弗曼说:“他只是觉得这幅画很好看。”该匿名收藏家把这幅画放在家中抽屉里,没有给它上裱。

去年,这位收藏家向西尔弗曼展示他的收藏时,把《少女侧面头像》从抽屉抽出来。于是,西尔弗曼成为第一个发现这画幅可能是达芬奇所作的人。

西尔弗曼说:“我的心开始狂跳,我相信一分钟跳了一百万次。我立即想到这有可能是一位佛罗伦萨艺术家的作品。我脑中闪过这是出自达芬奇之手的念头。”

西尔弗曼把这幅画的照片寄给大英博物馆和盖蒂博物馆画作馆长尼古拉斯?透纳博士。透纳说:“我立即想到两个可能性:一幅非常出色的赝品,或一幅不为人知的达芬奇作品。”

他对这幅画中少女面部周围的明暗技巧惊叹不已,他相信这只有像达芬奇这样的左手画家才有可能画得出。他说:“当时,除了达芬奇之外,只有两三位左手画家有这等高超技法。”

众多权威专家认定

西尔弗曼安排与巴黎一家专门处理美术作品数码图像的公司吕米埃技术公司的专家们见面。他们利用扫描技术鉴定之后说:“这是一幅达芬奇作品。”

这幅以黑、红、白粉笔和水彩作的画,画中人物可能是即将下嫁奥地利大公、墨西哥皇帝马克西米连前的意大利伦巴第贵族比安卡·玛丽亚·斯弗尔扎。达芬奇曾随这对新婚夫妇横越阿尔卑斯山脉,前往奥地利蒂罗尔。

吕米埃技术公司研究主任帕斯卡尔·科特说:“我们发现它与《抱银鼠的女子》有一个令人吃惊的相似之处,一个罕见的笔触──画家画了眼上眼下的睫毛。”该公司将于九月份完成对该画空白部分的羊皮纸进行的碳年份测定。

西尔弗曼预计,如果该画的作者被确定是达芬奇,而拥有者又愿意出售的话,至少可卖五千万英镑。其它专家说,该画价值可高达一亿英镑。

佛罗伦萨画派权威专家米纳?格雷戈里和达芬奇学派专家克里斯蒂娜?盖多,也都认为这幅画出自达芬奇之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汉谟拉比法典的意义

全文共 340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对汉谟拉比法典意义知识的学习,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内容。

汉谟拉比法典的意义

《汉谟拉比法典》对当时的意义:是国家出现后的产物,是镇压劳动人民反抗、加强和巩固王权统治的工具,是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工具。

现在意义: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便于我们全面了解古巴比伦当时的社会情况,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文物,是人类由史前时代向农耕文明时代过渡时期的重要文明成果。

地位: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

实质:法典是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工具。

与现代法律精神的不同:汉谟拉比法典体现了当时刑法的残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同现代法律所弘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平等精神是不同的。

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上面的内容,很好的掌握上面的知识点,相信一定能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复习学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第三次科技革命

1、定义: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革命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

2、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国际互联网是全世界由计算机,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成的信息传送网络。

3、生物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科学。它是利用生物有机体或其组成部分发展新工艺、新产品,为人类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1)这次新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财富的过程。(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

5、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2)科技进步使人类生活如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3)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希望上面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历史复习资料的学习,能很好的帮助同学们对上面知识的巩固学习,相信同学们会考出好成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历史必背知识点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一、匈牙利改革

1.匈牙利事件

2.匈牙利改革

(1)措施:政治(略)经济(略)

(2)影响: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80年代面临新的经济困难。

3.1968捷克斯洛伐克改革试图摆脱苏联控制,被苏联镇压。

二、东欧剧变

1.原因:

(1)内因: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造成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经济困难又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2)外因: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

2.实质:社会制度的根本性改变。(由社会主义变成资本主义)

3.概况:各国执政党丧权;社会制度改变;政治版图的改变。

4.启示:

(1)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

(2)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3)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依法治国;

(4)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等。

编辑推荐:历史必背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二战1939—1945年

全文共 677 字

+ 加入清单

一、战前形势

1、意大利、德国、日本法西斯上台,三国形成轴心国

意:大危机之前上台,入侵非洲的埃塞俄比亚

德:对凡尔赛体系不满;在大危机打击下上台

日:对华盛顿体系不满;在大危机打击下上台

2、英法美对法西斯采取姑息纵容的绥靖政策

(为了自保,避免卷入战争;同时祸水东引,让法西斯进攻苏联)

3、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标志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4、德国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加速了二战爆发

二、战争过程

1、爆发标志:1939年德军突袭波兰

2、敦刻尔克撤退,保存了英法实力-法国灭亡-德军轰炸伦敦,发动不列颠空战,

德军受挫

3、战争规模扩大:1941年,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4、战争规模达到最大:1941年底,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参战。

5、1942年,苏联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6、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争正式形成

7、太平洋战场转入反攻:中途岛海战使日军受挫,

8、二战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会战(1942-1943年)

9、诺曼底登陆(1944年),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苏联是欧洲第一战场)

加速了德军灭亡

10、雅尔塔会议(1945年):内容、影响见课文

11、苏联攻入柏林,德国投降-苏联对日作战-日本投降,二战结束

附:

1、战争性质: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

2、战争胜利重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3、中国的抗日战争属于二战期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为抗击日本法西斯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4、二战期间美英援助苏联,显示了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相互扶持与合作

5、二战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异同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比较德意志意大利统一异同

相同点:

历史背景相同:统一前资本主义都已有了显著的发展。由于国家的分裂割据状态成为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所以迫切要求实现统一。

统一都有一个中心:意大利是以撒丁王国为中心;德意志是以普鲁士为中心。

都有中心人物:意大利是加富尔;德意志是俾斯麦。

有共同的敌人:都要求排除阻碍统一的奥地利的干扰。

统一的方式相同: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统一的。

都达到了最后的目的:走上了统一,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障碍,但都保存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不同点:

德意志: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推行“铁血政策”,对内加强局势的严格控制,大力发展经济、军事实力;对外一方面依靠强硬的军事,武力解决问题,一方面展开灵活的外交活动。

意大利:在统一战争中除内因外,更多地借助于外国的帮助,主要是法国的援助,借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之机,最后完成统一。人民起义在战争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历史必背知识点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一、赫鲁晓夫改革

1.时间:1953--1964年。

2.内容: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弊端,进行政治、经济改革。

3.评价: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二、戈尔巴乔夫改革

1.时间:1985年

2.前期重点:经济改革,没取得成效。

3.后期重点:政治改革。

4.影响:苏联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一党制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三、苏联解体(1991年底)

1.原因:

(1)根本原因:长期以来极端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

(3)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4)其它原因: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泛滥;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激化等。

2.催化剂: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苏联解体)

3.认识:社会主义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汲取苏联的经验教训,坚定不移地坚持和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编辑推荐:历史必背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全文共 1050 字

+ 加入清单

一、凡尔赛体系:

1、巴黎和会:①目的: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缔结和约,对战后世界做出安排。②时间:1919年1月。③参加会议的国家有27个,④主宰和会的三巨头:劳合.乔治(英),克里孟梭(法),威尔逊(美)。⑤结果:1919年6月签定了《凡尔赛和约》。⑥性质: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一次分赃会议。

2、《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内容:①领土方面: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②军事方面: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有空军,陆军人数不超过10万人,莱茵河以东50公里内德国不得设防。③政治方面: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④赔款方面: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⑤殖民地方面: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3、《凡尔赛和约》有关中国问题的决议: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影响: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

4、《凡尔赛和约》和战胜国同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签定的一系列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5、国际联盟:1920年1月根据凡尔赛和约成立(美国提出但未加入),被英、法控制。

二、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虽然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但它们在东亚、太平洋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日、美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

1、华盛顿会议:①目的: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主要是日、美矛盾。②时间:1921年到1922年。③参加国家:9国(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④主要条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

2、《九国公约》:①内容: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②影响: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复到各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

3、华盛顿会议的影响:它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三、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影响

帝国主义列强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一战后的国际新格局。这一体系是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结果。由于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加剧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也进一步加剧;此外,战胜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也激化了被殖民人民与殖民者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一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只是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它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美苏争霸

全文共 739 字

+ 加入清单

一、冷战政策

1、美国采取"冷战"政策的原因及本质

(1)原因:①美国大发战争横财,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大增,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②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抵制;同时二战刚刚结束,资本主义世界实力受到严重削弱,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2)"冷战"政策的本质:"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

2、"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表现

3、"冷战"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1)1947年,杜鲁门发表国会演说,提出"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2)1947年,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1949年苏联建立"经互会"组织。

(3)1949年,美国与加拿大、西欧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军事同盟。1955年苏联与东欧7国建立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形成。

4、关于冷战的标志:

A、"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

B、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成立

C、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

二、美苏争霸

1、50年代苏联赫鲁晓夫上台开始争取与美国平等的国际地位,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2、美苏争霸涉及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

(1)50年代的朝鲜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进行了英勇奋战,战争以美国的失败告终。(2)60~70年代的越南战争,中国大力援助越南人民战胜了美国。(3)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9年1月1日,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3、美苏争霸给世界的影响:

美苏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和霸权主义政策,给两国带来了沉重的军费负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给世界的和平和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资本主义的“繁荣”与崩溃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一、资本主义的"繁荣"与崩溃

1、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20世纪20年代,特别是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基本上处于相对稳定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一时。(但却在"繁荣"的背后孕育了严重危机)

2、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①时间:1929-1933年,②导火线: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暴跌。③涉及国家:从美国开始,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④特点:涉及的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

3、经济危机的本质: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

4、危机的影响:①广大人民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就业工人工资大幅度下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②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危机。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出现严重危机,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

二、罗斯福新政:

1、罗斯福新政:①时间:1933年,②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③新政的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④作用: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2、新政的本质: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对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统治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一)巴黎和会的召开:1919年1月;法国巴黎。

1、参与国:"一战"的战胜国(协约国)

2、操纵国及领导人: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美国总统威尔逊。

3、性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二)《凡尔赛和约》的签订:时间:1919年6月签约国:协约国与德国

1、内容:

2、凡尔赛体系建立:1919-1920年协约国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加上《凡尔赛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3、影响:⑴性质: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协议(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条款是"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⑵影响:凡尔赛体系的形成,标志着上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确立了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6、启示:弱国无外交,应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三)相关事件:⑴国际联盟的成立:最早由美国提出,根据和约规定,1920年1月成立。美国没有加入,主要被英、法控制。⑵中国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凡尔赛和约》关于殖民地的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即中国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世界被发现的时代—新航路的开辟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1、新航开辟的原因:

(1)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要求扩大国外市场。

(2)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黄金,成为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动力。而《马可o波罗行纪》关于东方富庶的描述,更加引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3)这个时期欧洲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地球的了解,使他们走出欧洲成为可能。

(4)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的传播对欧洲人的海外探险起了重要作用。

(5)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通过原来的商路经营东西方贸易非常困难。

2、时间:15-17世纪,持续200多年。

3、过程:

4、影响:(1)航路开辟后,各大洲的联系加强,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欧洲的贸易中心转移,由原来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3)新航路的开辟也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探索的道路,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法国等相继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他们大量掠夺殖民地的财富,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1)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1、原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巨大的生产力各个地区的国家为了增强实力,提高自己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美国对世界经济控制能力的削弱,也加速了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2,区域集团化表现: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1、原因: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各国经济联日益密切

2、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影响增大;生产活动全球化趋势加快;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全球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跨国公司起着主要作用。

3、影响: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对中国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4,可持续发展战略:1992年由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

5,中国与经济全球化:面临着机遇和挑战。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西方文化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以下内容是对西方文化做的复习资料学习。

西方文化

西方文化之根是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

罗马制定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它成为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的基础。罗马的建筑:如,凯旋门、万神殿、古罗马竞技场,罗马被称着是一座大理石的城市。条条道路通罗马。柏拉图和亚里土多德是希腊著名的哲学家。阿基米德是古希腊的科学家。

希罗多德是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古希腊是欧洲的戏剧的故乡。

希望上面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同学们对此知识点能很好的掌握,并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相信同学们会做的很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