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什么叫手机依赖症【精品9篇】

众所周知,乘坐飞机是可以携带手机的,可是有少部分人拥有几台手机,他们想把几台手机全带上飞机,究竟飞机上可以带几台手机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浏览

3537

文章

9

篇1:专家支招如何预防手机过度依赖

全文共 1497 字

+ 加入清单

来自世界上10个国家的1000名学生进行了24小时“无媒体”体验,要求在一天内不使用包括手机在内的任何多媒体设备,结果大部分学生表示,失去手机让他们“坐卧难安”,很多人甚至都没能完成整个项目。

在我国,手机早已成为不同人群生活中的必需品,对于手机的使用也远远超过了“传递信息”这么简单。“早上,手机闹铃叫我起床;上班路上,用手机听歌、看电子书;出去玩,用手机拍照、发微博。要买东西,也用手机上网。”这是很多城市白领手机生活的真实写照。“大家本来见面的机会就少,偶尔一起吃饭时,都各自玩着手机,似乎没有什么话说。”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不开手机,并沉迷其中。来自世界上10个国家的1000名学生进行了24小时“无媒体”体验,要求在一天内不使用包括手机在内的任何多媒体设备,结果大部分学生表示,失去手机让他们“坐卧难安”,很多人甚至都没能完成整个项目。撇开国籍、文化、生活环境背景等因素,所有的学生在失去常用媒体后都表现出“孤独、烦躁、困惑、焦躁、易怒、不安、紧张”等负面情绪。而跨国市场调查公司思纬公司在对11个国家8000多名受访者进行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更让人吃惊:有3/4的人会随身携带手机,1/4的人认为手机比钱包更重要,2/3的受访者在睡觉时并不会关机,超过1/3的人甚至说,他们离开手机无法生活。按照全球33亿手机用户计算,目前已有10亿人掉进了手机的“温柔陷阱”。

手机的出现,本来是为了让沟通更便利,结果却使得人们更加孤独,手机带给生活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活圈子变窄

手机使得以往的家庭聚会、同学聚会等传统社交模式变得“不那么重要”。沉溺于手机的人们就像“活在气泡里的一代”。“手机和其他多媒体工具像一个气泡把我们包裹起来,让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小的屏幕上。”

二、孤独感增加

手机为人们打造了一个惬意的心理空间,让我们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与外界连接,但是心理上的孤独却不断增加。人们觉得自己认识很多人,但在上千人的通讯录里却找不到一个能谈心的人。

三、影响人际关系

如果你在和家人、朋友交流时,不停地摆弄手机,会让对话产生“延迟”,使对方觉得你缺乏诚意,也更容易引起冲突。

四、缺乏同情心

不少研究发现,很多青少年最缺乏同情心,因为在短信里,你可以回避眼神的交流,可以省却温暖的寒暄,可以不用担心对方看到你的信息后会产生怎样的表情和回应。

五、丧失注意力

手机等多媒体工具会让人们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甚至会导致“注意力缺失”。经常处在多任务状态的人在处理工作时的注意力显着下降,这大大削减了我们思考的能力,让我们的思维变得更难以深入复杂的层面。

六、导致疲劳

青少年频繁地使用手机,将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引发感应性疲劳和神经衰弱,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手机可能造成的健康危害和烟酒一样严重。

那么,如何才能防止对手机过度依赖,并且避免自己被手机“孤立”呢?专家们给出了以下几个方法:

一、把手机装在包里,而不是拿在手上

拿在手上会让人们时刻意识到手机的存在,一旦离开,就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分离焦虑”。不妨放在包里,调一个响亮些的铃声,这样既可以避免漏接电话,也可以减轻对手机的依赖。

二、注重面对面交流

平时要多培养自己沟通的技巧,多和现实中的人去接触,这样不仅有助于增加亲密感,也可以改善自己性格上的缺陷。每天留出一定时间和家人交流,规定自己在交谈的时间内,除了接必需的电话,不可以玩手机。

三、“脱敏”疗法

如果你真的离不开手机,不妨尝试从短时间的“脱敏”疗法开始。还可以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每月实行一天“无手机日”,专心陪伴家人,或者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你有没有手机依赖症

全文共 7410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我们是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了,手机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还给我们带来了些乐趣,但不可否认它也给我们带来了隐患,现在的人们普遍都有手机依赖症,只是轻重不同而已。日常生活中手机危害健康都有哪些方面?玩手机的危害有什么?

曾有研究发现,美国人每天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平均在5小时以上。手机上瘾有害健康,为此,美国《赫芬顿邮报》11月23日载文,盘点出“手机依赖症的15个信号”,如果你有超过一半的症状,说明有潜在的手机瘾。

1.视力模糊

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模糊和干眼症。

2.没有安全感

一旦手机没在身边就会产生莫名的恐惧感。

3.频繁发短信

无论工作还是闲暇时,总爱使用手机频繁收发电子邮件或短信,甚至给近在身边的人发。

4.头痛

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引起头痛、疲劳乏力,甚至会导致“老痴”(短时记忆丧失等)。

5.方向感差

到任何地方都离不开地图定位,不会记路。

6.手机放枕边

研究发现,手机离身体太近容易导致入睡困难,影响睡眠质量。

7.总听见手机振动声

手机明明静音,有时甚至压根没带手机,却感觉它仿佛在响或振动,这就说明你已经因沉迷于手机而产生幻觉了。

8.上厕所带着手机

无论是上厕所还是进卧室,手机24小时不离身。

9.拇指病

长时间使用手机上网或发短信等,手指就会痉挛疼痛,医学上称为拇指腱鞘炎。

10.拍照晒美食

吃饭之前,必须先拍照上网与好友共享美食图片。

11.不喜欢眼神交流

总爱使用手机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眼神接触减少,甚至与他人目光接触时产生异样感。

12.与亲朋聚会减少

与亲朋3个月没聊天,只是通过社交网站了解对方一切情况。

13.记不住电话号码

依赖手机的存储功能,当电话没电或不在身边时,记不清熟人的电话号码。

14.走路也在玩手机

边玩手机边开车、工作或者走路等,容易忽视身边事物,导致意外,甚至会丧命。

15.弯腰驼背

长时间使用手机的坏习惯容易导致弓腰驼背等不良姿势。

手机依赖症4大危害逐一数

最近,“手机依赖症”的话题再次引发了社会热议。有媒体报道了这样一条新闻,“一家人聚餐,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聊聊天,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有网友开玩笑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睡觉前在床上你会做什么?是窝在被窝里在微博上刷屏,还是瞅两眼流行的视频,或是在手机上点击着微信?在一个个不眠之夜,越来越多的人在临睡前拿起手机做这些事情。

睡觉前玩手机人

看电子书、刷微博、聊微信、玩游戏、购物……智能手机层出不穷的新功能,让人们和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但同时也埋下隐患――一不小心就会被手机“奴役”,患上“手机依赖症”。

爱立信消费者研究室最近发布的2011年中国城市通信行为研究报告里提到,62%的智能手机用户在睡觉前玩手机,主要在浏览网页、用即时通讯工具聊天、使用社交网站等。另外人们最常在上下班途中玩手机,这个比例高达75%。

易发于白领人群

“‘手机依赖症’严格意义上说是一种心理疾病,这种症状多见于比较孤僻、自卑、相对缺乏自信的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这种心理不适应状况出现增多趋势,特别易发于白领人群。”宜宾肛泰肛肠医院副主任医师吕宝才表示,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手机,无意识中手机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在来电数量突然减少或手机丢失的情况下,通常会出现相关症状。

“一旦没有人发短信或者打电话来,心里就会感觉很失落,产生自我挫败感。”

吕宝才说,还有一部分比较活泼开朗的人,纯粹的属于是爱玩族,喜欢在网上进行各种各样的网络活动。久而久之,也就具有“手机依赖症”。

手机越来越智能,越来越好玩,它开始占据甚至侵入我们越来越多的时间。“手机依赖症”的一员,要是哪一天你要是叫他不玩手机了,就是一种要死要活,没有精神乐趣的萎靡状态。

文科女生依赖手机严重

女生更易于接受时尚的事物,特别是随着手机上网功能越来越强大,一些女大学生“手机达人”整日用手机登录QQ和个人空间,玩“种菜偷菜”等游戏,文科生由于课程压力比较轻,加上擅长社交,所以一些人晚上更喜欢用手机狂煲“电话粥”。与此相对,理工科的男生由于课程众多,专业的限制,对新鲜的事物的敏感度不太高,加上其严谨、务实等原因,通常对用手机这种工具的依赖症比较小。

“我现在‘菜龄’有8个月了,用手机偷菜就是很方便,我会在手机上设定闹铃,有时候到半夜设闹钟起床收自己菜或偷别人家菜。”大二的罗同学说,总感觉偷菜的时候是极其高兴和激动,当然也会因为自己的菜被偷,而心情沮丧,反正用手机偷菜的游戏已经成她的一种精神寄托。

危害:

影响新陈代谢

据吕宝才介绍,智能手机的功能异常丰富,原本应该是睡觉的时间,但很多人可能玩兴正浓,还在不停地刷微博、微信聊天、手机QQ等网络活动,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有研究显示在床上使用1个多小时手机等会发光的电子产品,会阻碍人体生成褪黑素,生理周期将受到影响,并使睡眠处于浅状态。人体生物钟长期被打乱,则会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导致疾病多发。

容易忽略疲劳感

人们在玩手机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身体的疲劳感,事实上,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会造成眼疲劳;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会造成颈部、手臂肌肉疲劳;而长时间过度使用触屏手机,会导致手部关节、肌腱损伤性症状群,包括手指、手腕关节疼痛无力,动作不灵活等,形成所谓的“触屏手”。

社交受到严重影响

吕宝才指出,如果一味依赖手机,深受手机影响的话,会给我们很多人的心理和社交带来严重影响。“朋友们在一起,全都低头不语,手机成精神寄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这样疏远了,自己在无形之中建造了一座心墙,这座无形的心墙,往往就会成为我们前进的最大障碍。”

削减思考的能力

吕宝才介绍,手机会让人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长此以往甚至会让人们患上类似“注意力障碍”的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注意力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思维不断被打断,这大大削减了思考的能力,让思维变得更难以深入。此外,过度关注手机还会让人处于应激状态。外间的一切变化,随时可以接收得到,让人难以安定。“即使是在休假的时间里,也与手机形影相伴,让自己的行踪时刻掌握在每一个想与你联络的人手里。其实这样做并不能得到真正的休息。”

怎样摆脱“手机依赖症”

中小学生最好不配手机

吕宝才介绍,和其他类型的“上瘾”相比,手机上瘾的纠正更为容易些,人是否被手机“奴役”,关键在于自控能力的强弱决定。

“中小学生自制力不强,家长应该加强监管。”吕宝才表示,对于初中以下的孩子,家长最好不要给其配备手机;如果给孩子配了手机,应该严格控制其手机上网流量,并约法三章,如上课时间不许玩手机等。

吕宝才建议说,由于中小学生的自制能力不强,家长们最好不要给孩子买功能太多的手机,最好的就是那种只能简单的接打电话,收发短信的手机,这样可以人为地减少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手机对孩子们的影响。

将生活重心从手机上转移

对于成年人,吕宝才建议大家通过自我约束逐渐减少不必要使用手机的次数,尝试着离手机远一点。“很多人上车第一件事就是掏出手机来玩,其实完全可以静下心来,看看车外,放松一下身心。”

吕宝才表示,解决“手机依赖症”的关键在于找到生活重心,从充实自己的生活开始,尽量避免把心思集中在手机上。“要多在现实生活中积极与人交流,尽量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可以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听音乐、郊游、健身等。如果对手机依赖过于严重,就要去看心理医生,以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试着不带充电器

你可以尝试不带充电器,逼着自己减少手机上网(这个很耗电)的时间,这个办法很有效。换一个非智能手机,功能单一、无复杂操作……对手机依赖的毛病或许慢慢就没有了。

怎么摆脱手机依赖症

无论在家还是在外面,甚至在移动途中,不少人都离不开手中的智能手机。手机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智能手机依赖症”。不少人将智能手机视为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一旦不带智能手机外出,就会感到不安、静不下心甚至感到害怕恐惧。

如今,手机不再仅仅给人们带来便利,还有不少将智能手机视为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一旦不带智能手机外出,就会感到不安、静不下心甚至感到害怕的人大有人在,而患上这种“智能手机依赖症”的患者,也在日渐增多。对于这些人群,日本心理专家提供了五个强有力的魔法口诀助其摆脱智能手机依赖症,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并实践一下吧!

口决一:我是一个知道何时、如何使用智能手机的人

尽管手机是一种即使呆在房间里也能和朋友进行交流的文明利器,但需要告诉自己的是,手机是用来利用的,而不是用来依赖的,告诉自己,自己是一个懂得如何良好、合理利用手机的聪明人。

口诀二:我只需要通过手机获取必要的信息

网络上的资源繁杂而庞大,有时候用手机上网,上着上着就会产生混乱,忘记了自己原本是想找怎样的信息。因此,需要随时告诫自己想要的信息是什么,这样才不会被无谓的信息带走,白白浪费了时间,产生无谓的依赖。

口诀三:我能和朋友保持亲密的关系

智能手机用多了的人,或多或少都抱持有与人交往时的不安感觉,这是由于手机使用过度而缺少与朋友的真实接触。应当加强与朋友在现实生活中的接触,通过手机与朋友交往的时候也应当经常告诉自己,我和朋友的关系是坚不可破的。

口诀四:我能经常感到满足

所有的依赖症的根本原因都是“没有满足感”,如果不能知道自己感到满足是一种怎样的状态,那么你就总是处于不满足的状态。因此你需要经常告诉自己,我对这样的状况感到满足,我知道当自己感到满足时是怎样的状态。

口诀五:我能接纳依赖智能手机的自己

在进行自我说服的过程中,不对自己产生厌倦讨厌情绪,接纳自己但同时对依赖手机的自己抱持罪恶感是很重要的。如果无论如何都想要使用手机,那么就在心里问问自己,为什么自己要如此依赖手机,这样在感到不安的时候,能够更好地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找到答案,同时不会产生自厌情绪。

这样不断对自己提问、催眠、告诫的方式对于影响个人的潜在意识非常重要,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自我告诫的时候,千万不要使用否定句。因为人的潜在意识是不能理解否定形态的,对于潜意识来说,“不要依赖手机”和“依赖手机”之间没有任何区别。而一边自我提问、劝诫、肯定,一边有意识地不去过分依赖手机,就能够慢慢地和手机相处融洽了。

手机的危害

1.影响生物钟

在床上使用1个多小时的手机、平板或者其他一些会发出光线的电子产品都会减少人们生成褪黑激素总数大概22%。而一旦人们的褪黑激素受到了这种程度的抑制,那么人的生理周期也将受到影响,直接影响便是让人始终处于浅睡眠,甚至大大减少人们的睡眠时间。也就是说,玩了手机1小时后,你或许不得不再玩上3小时,因为你已经睡不着了。

2.慢性劳损

脖子耷拉过度、身子不自然弯曲、颈部越来越前倾。这使得人体颈部胸锁乳头肌随之不断向前拉伸,长时间过后就会处于慢性充血状态,久而久之容易压迫椎动脉而诱发颈椎病,造成慢性劳损。

3.影响视力

左右横躺着对左右眼睛的压迫力最大,这样下去不出一个月就会造成左右眼睛视力偏差(为什么有些人配眼镜左右度数不一样,而人出生时两眼度数一致,就是因为有部分人喜欢横躺着玩手机、看小说、看漫画。)枕头对眼睛的压迫造成供血不足,时间一长眼睛就会有膨胀感,短时性影像重叠,这个不是滴眼药水就能好的!所以真的啊,为了我们的眼睛真的千万不要!

4.颈椎反弓

我们正常人都有颈椎生理弯曲,如果没有生理弯曲,甚至向相反的方向弯曲,称为“反弓”。“颈椎反弓”是构成颈椎病最常见的病理基础,高枕可使头部前屈,增大下位颈椎的应力,有加速颈椎退变的可能。而卧高靠背看电视以及长时间上网、躺着玩手机等不良的生活习惯,长时间牵拉着颈椎,也会导致其曲线前凸日渐减少、变直甚至反弓。

5.影响智力

手机的辐射是比较大的,有屏幕的辐射和机体信号接收辐射2种。人的体内的血液是需要维持一个正负极电荷的平衡的,屏幕的辐射会对这个平衡有细微的影响,虽然不大,但是依然是有坏处的。时间长了会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易疲惫,恶心,等不良反应。长时间对着手机也会影响视力。晚上睡觉的时候建议少玩会手机。另外手机的信号接收辐射会影响人的脑部神经系统,时间长了会使智力降低。

6.损害皮肤

手机对人的辐射,这个其实也不可小觑。人们使用手机时跟面部距离很近,会对皮肤有一定影响,不能确定是否会长斑,但肯定不利于皮肤,容易长痘痘。

7.手指麻木

频繁按键,拇指酸疼。手机使用过量,频繁发送短信会导致大拇指酸痛、麻木或肿胀等不适症状。

8.过敏

手机导致过敏。有些人手机刚用了没多长时间,就莫名其妙地发生皮肤过敏。查来查去才发现,原来是手机上的镍等某些金属惹的祸。

玩手机的

现在,随处可见人们低着头摆弄手上的手机,无论是在公交车上还是在走路的时候,但是其实,经常低头玩手机有很大的危害。

据悉,它在中青年人群中最为常见,在以往主要是埋头工作、书写的教师、学生、编辑、记者、科研人员及文秘人员为多,而现在沉迷于手机的人更易中招。主要因为长时间地保持一种不正确的姿势,使颈椎生理曲度发生变化,颈肩背部的肌肉等软组织持续地处于紧张状态而过度疲劳,并使血液循环受阻,甚至压迫神经,从而出现颈椎病、颈肩部软组织劳损、眩晕症等多种疾病。

危险因素:

1.头颈部持续处于前倾45-60度位置,一次至少有3个小时以上,而且年复一年,虽然颈部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但仍不以为然,持续低头工作。

2.平时有持续头痛、头昏、眩晕、眼花、恶心及颈肩部酸痛等情况的现象。部分还会出现视力减退及神情呆滞的现象。

3.枕后、颈周或颈胸椎交界处,双肩胛部会有局限部位或广泛压痛的出现,少数会有感觉迟钝,但没有头颈运动障碍的发生。

如何健康使用手机

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须品,但问题便来了,手机会产生辐射对人身健康有影响,这是是很多人要注意的。如何健康地使用机呢?

对于手机使用的安全性,美国匹兹堡大学博士罗纳德·赫伯曼近日也给了几条建议。

1、多发短信少打电话。这样会减少手机与头部的接触时间。

2、睡觉时,不要把手机放在枕头旁边,孕妇最好不要用手机。

3、手机快没电时、充电时最好也不要打电话。

4、通话时,手机与身体至少保持5厘米距离。因为在离身体5厘米外的地方,手机电磁场振幅的强度是原来的1/4,而在离身体9厘米以外的地方,它的强度只有原来的1/50。因此最好使用扬声器或耳机,在这两种情况下,手机辐射仅是标准手机的1/100。

5、如果你必须携带手机,一定要保证键区位置朝向身体,背面冲着身体外侧。这样,传输的电磁场就能远离你的身体。

6、通话时,有规律地变换身体朝向。这样会分散身体所遭受的辐射。另外,等到对方接起电话时,再把手机放在耳朵上,以减少电磁场释放的辐射。

7、除了不要来回走,动着打手机外,在汽车或火车上也要尽量避免使用手机。因为此时手机不断尝试连接中断的信号,会使辐射增加到最大值。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要注意:

研究表明:手机在不同状态下,其辐射值会发生变化。在目前未彻底搞清手机辐射是否致癌的情况下,“保守用法”可以将其可能的危害降到最低,下面,就来看看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时需要注意的细节:

长话短说

少用手机“煲电话粥”,准备长时间通话时,应改用固定电话或使用耳机。如果不得不长时间使用手机通话时,也应每隔1~2分钟换用另一只耳朵接听。

别挂在胸前或腰间

最好把手机放在随身携带的包中,并尽量把它放在包的外层。如果必须随身携带手机,一定要保证键区位置朝向身体,背面冲着身体外侧。

信号弱的地方少打

信号差时手机的功率会自动加大,从而造成其辐射的强度增大。基于同样的道理,在电梯等小而封闭的环境里使用手机也会使其辐射强度增大。

接通后再放在耳边

在手机号码已经拨出而尚未接通时,手机辐射量最大,是待机时的3倍左右。此时应让手机远离头部,间隔约5秒钟后再进行通话。

接电话时不要频繁移动

不要来回走动着打手机,在汽车或火车上也尽量避免使用。此时手机不断尝试连接中断的信号,辐射增大。

戴金属眼镜框少打手机

金属眼镜框会明显导致电磁场增强,令使用者对辐射的吸收率增加。金属眼镜架是一种良好的导体,它会将手机产生的辐射导入眼睛和大脑,影响视力。

手机充电时切忌放在床边

手机充电时,插座最好离开人体30厘米以外,切忌放在床边,否则免疫功能细胞有可能会因此而数量减少。

使用线式耳机

用耳机能将人体和辐射源隔离开。在这种情况下,手机辐射是标准手机的1%。线式耳机比蓝牙耳机辐射更小。

手机被定为“致癌物”十招减少辐射

美国《悦己》杂志最新刊文教你如何将手机辐射危害最小化。

1.用耳机

用耳机虽不能直接“消灭”辐射,但能将人体和辐射源隔离开。手机距离头部越远,大脑受到的辐射影响就越小。距离手机天线越远,身体接受的辐射量就越低。

2.发短信比打电话辐射小

短信交流可大大减少头部和身体所接触的手机辐射。男性发短信时,不要将手机置于双腿之间。大量研究表明,手机辐射会伤害精子活力,但对女性卵巢影响不大。

3.打电话常换手

长时间打手机时,最好左右手经常交替。

4.别在封闭空间打手机

不要在电梯、火车、地铁等相对封闭空间打手机。此时手机不断尝试连接中断的信号,会使辐射增加到最大值。

5.信号弱时别打手机

当信号弱的时候,或者在高速行驶的交通工具上的时候,手机产生的辐射会更强。

6.别用手机煲“电话粥”

长时间通话,最好使用座机。研究发现,使用手机通话2分钟后,脑电波受到的影响至少会持续1个小时。

7.智能手机辐射较大

智能手机内置无线装置,其产生的辐射比手机更强,因为这些设备主要靠电池驱动才可接收电子邮件、上网等。因此,尽量少用手机上网。

8.拨号后,伸展手臂

手机接通的一刹那产生的辐射最强,因此接听或者拨打手机之后,最好伸展手臂,让手机远离身体,稍等片刻再通话。

9.别将手机放进裤兜

研究发现,经常将手机放在裤兜的男性,其精子数比正常男性少25%。手机辐射对身体各部位的影响不同,男性睾丸最容易受手机辐射伤害。

10.别将手机带进卧室

睡觉时,别将手机放在枕边。辐射会降低褪黑激素分泌量,既影响睡眠质量,又会加速人体自由基的破坏作用,最终导致癌症等疾病发生。

结语:看完文章你是否也有一定程度上的手机依赖症呢!手机的快捷与方便是无可取代的,但我们同时也要正确使用它才行,不然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很大程度上的伤害,坐公交与睡觉时千万不要玩手机,因为这个时候玩手机对我们的眼睛伤害是极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你的孩子患上“手机依赖症”了吗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你的孩子患上“手机依赖症”了吗

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父母为了方便和孩子联系都给孩子买了手机。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有的孩子不管是在吃饭睡觉甚至是上厕所的时候都在玩手机。这样既影响了学习还会对生活产生不良的后果。家长的劝说似乎是没有多大用处的,有关专家建议,家长要耐心正确引导,适当约束。

一位女士来电说,放假以后,儿子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机有没有短信,在吃饭的时候也在玩手机,一天到晚手指不闲着,有时候晚上睡觉手机也放在枕头边。家长白天上一天班,晚上回来想和孩子说几句话,可是孩子的注意力都在手机短信上,有时候说两三遍孩子也听不见。“做暑假作业才可气呢,一手写作业,一手发短信。这能做好作业吗?”

据有关调查显示,30%的中学生每天收发短信20条以上,而10%的中学生每天收发50条以上,不少学生的确存在“手机依赖症”。

手机给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自不必说,但如同每一件科技新产品一样,使用手机有利也有弊。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偷偷发短信,睡觉时躲在被窝里打电话,不但影响中学心理的健康发展,还会损害视力。学生和家长之间也缺少了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时间,造成孩子和家长之间的误会。对于这些现象,首先,家长要正确耐心地引导孩子,不要急于教训;其次,如果有时间,家长可以尽量带孩子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并培养一些课外兴趣;最后,家长要与孩子协商建立手机使用纪律,比如学习、吃饭时要关机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学生如何摆脱手机依赖症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手机普的快速,大家发现已无法离开这个“爱物儿”,哪怕只是半天不见,也会魂不守舍。高科技在带来沟通便捷的同时,也将一种“新鲜病”——手机依赖症“捆绑销售”给了现代人。那么学生如何摆脱手机依赖症呢?大家介绍一下。

删除一些不必要的社交软件。现在手机上各种社交软件比比皆是,人人,QQ等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但我们真的需要他们吗?就我发觉而言,很多人一整天上线也是谈论一些毫无营养的废话亦或是重复的上下线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纯粹浪费时间,把这些不必要的东西删掉是走出第一步的开始。

将手机放在宿舍。现在众多大学里你可以发现这种现象,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玩手机,各干各的,不得不说这对学业确实毫无帮助。虽然有时候老师讲课是无聊了点,但或多或少你听课总可以学到些什么,不然这样其实还不如逃课做自己的事情去。将手机扔宿舍是治标,还需下一步。

多出去参加活动或者运动。许多人对手机产生依赖是因为他或她感觉空虚无聊,所以频繁的使用手机,慢慢的就上瘾了,出去活动,换一个心情,从心底开始摆脱手机依赖。

阅读图书,可以常去图书馆走走。闲暇时光,喝一杯热饮,斜靠在座椅,手捧一本精华,耳旁或许还有温柔的午后校园歌曲,洗涤心灵,手机对你的吸引力不会再那么大了吧。

过于依赖手机是有危害的,我们要学会正确的使用手机,更多的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尽在,让大家知道如何面对学生的过分依赖手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如何不让学生对手机产生依赖

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当今时代,手机早已不再是单纯的交际工具,更多的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人们通过手机查阅信息,娱乐等,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了。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无疑对于手机的痴迷对学习不利,那么如何不让学生对手机产生依赖呢?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面对学生的过分依赖手机的心理。

应从小树立孩子正确使用手机的理念:

一、家长方面:手机是我们无法抗拒的世界,何时应该给孩子买一部手机似乎已经不是主要的问题,更多家长为了安全或者其他原因给自己的孩子配备一部手机也无可厚非;再者,现在的家庭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工作又比较忙,孩子的内心比较容易产生空虚,为孩子配一部手机能促进亲子交流,增进感情。

家长和社会应该给孩子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氛围,培养孩子的道德心和责任感。不要给孩子买款式和功能太花哨的手机。款式和功能太花哨的手机容易使孩子产生盲目的攀比心理和沉迷于短信和游戏。父母可与孩子签订一份“手机协议”。规范孩子使用手机的流量、时间和主要用途等等。

二、学校方面,通过主题班队会、辩论赛等活动树立起孩子正确使用手机的理念,为学生营造一种正激励、低诱惑的环境,引导学生直面智能手机的诱惑,在平衡与节制中使用智能手机。

家庭、社会和学校应共同联手,积极引导孩子合理地使用、手机,发挥、手机的正能量作用,避免孩子成为“低头族”。

过分依赖手机会耽误学习的,我们要摆脱孩子依赖手机的心理,更多的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常依赖手机易患“数字认知障碍”

全文共 3436 字

+ 加入清单

手机是现代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联系工具,不过有很多人对它的依赖性过于大,这样很容易换上数字认知障碍,数字认知障碍是什么呢?手机依赖症有哪些危害呢?如何才能摆脱手机依赖症?下面小编来为您一一解答~

数字认知障碍是什么

简要地说,数字认知障碍就是指因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而引起的、与认知障碍相似的症状。虽然与普遍的认知障碍不同,但同样具有记忆力和思考力下降的症状。

不只是电话号码

以前有不懂的事情就去查字典,或是去图书馆翻书来看,然后把查出来的东西记在笔记本上。现在只要输入密码,上网检索一下的话立刻就能查出想要的资料。无论何时何地都能随手查到资料,所以就“无需记住”了吧。

汉字也是同样的道理。最近亲笔书写文字的机会实在少得惊人。

写文章也是,只要用手机或者电脑敲入文字,就会立刻转换成汉字,没有比这再方便的事了。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一些以前还会写的字,现在变得只会念不会写了。

人类的大脑就好比肌肉,不加锻炼的话功能就会逐渐下降。现代的这种“不必记住”的生活,导致大脑的功能逐渐退化。

●依赖手机也是原因之一

最近依赖手机的现象越发引起公众的关注。这实际上也是数字认知障碍产生的一大原因。原本适度使用手机就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如果对其过度依赖的话,就会引发失眠、身体虚弱等一系列症状。

其中失眠尤其会降低人的记忆力。如果这是由于手机而导致的慢性失眠,那么在以记忆力上出现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

●数字认知障碍会变成真正的认知障碍

从某种程度上说,数字认知障碍是智能手机时代的副产品。但不能因为它不算是疾病就对其掉以轻心。部分相关专家指出,如果大脑长时间得不到良好利用,时间一长就很可能引发青年认知障碍。

正值年少气盛、还在职场上打拼的时候患上认知障碍的话,就是很严重的问题了。最坏的状态下,人无法继续工作,连日常生活都会受到影响。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如果感到“最近记忆力很差”的话,就需要调整一下自己的生活节奏了。

●预防数字认知障碍

由于数字认知障碍是因大脑机能下降而引起的问题,因此只要激活大脑机能,就能够有效地预防症状,对此有以下几种方法:

检查手机、电子设备等的使用时间

首先请认真检查一下自己在使用手机上到底花了多长时间吧。如果感觉时间太长了的话,就尽可能地制造时间远离你的手机吧,这也是预防过度依赖手机的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勤动手

像是一些“硬要亲手记笔记”这样,我们可以尝试着在生活中多动动手吧。我们可以通过亲自记笔记这种方式,这样也能达到总结归纳要点的效果。

锻炼自己的记忆力

针对神经衰弱的问题,尝试一下提高记忆力的游戏,一边练习着记忆汉字和单词,一边锻炼大脑吧。

在日常生活当中,试着学会适当使用电子仪器,适当地远离智能手机吧。用自己的大脑思考,之后试着手脑并用,这样就能够大大降低患上数字认知障碍的危险。为了锻炼大脑,度过健康快乐的每一天,大家一起来加油吧!

手机依赖症4大危害逐一数

睡觉前玩手机人

看电子书、刷微博、聊微信、玩游戏、购物……智能手机层出不穷的新功能,让人们和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但同时也埋下隐患――一不小心就会被手机“奴役”,患上“手机依赖症”。

爱立信消费者研究室最近发布的2011年中国城市通信行为研究报告里提到,大约有62%的智能手机用户在睡觉前喜欢玩手机,而主要是在浏览网页、用即时通讯工具聊天、或使用社交网站等等。另外人们最常在上下班途中玩手机,这个比例大约占了75%。

易发于白领人群

“‘手机依赖症’严格意义上说是一种心理疾病,这种症状多见于比较孤僻、自卑、相对缺乏自信的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这种心理不适应状况出现增多趋势,特别易发于白领人群。”宜宾肛泰肛肠医院副主任医师吕宝才表示,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手机,无意识中手机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在来电数量突然减少或手机丢失的情况下,通常会出现相关症状。“一旦没有人发短信或者打电话来,心里就会感觉很失落,产生自我挫败感。”

吕宝才说,还有一部分比较活泼开朗的人,纯粹的属于是爱玩族,喜欢在网上进行各种各样的网络活动。久而久之,也就具有“手机依赖症”。

手机越来越智能,越来越好玩,它开始占据甚至侵入我们越来越多的时间。“手机依赖症”的一员,要是哪一天你要是叫他不玩手机了,就是一种要死要活,没有精神乐趣的萎靡状态。

文科女生依赖手机严重

女生更容易于接受比较时尚的事物,特别是随着手机上网功能变得越来越强大,一些女大学生“手机达人”整日会用自己的手机登录QQ和个人空间,玩“种菜偷菜”等游戏,此外,由于文科生课程压力比较轻,再加上比较擅长社交,所以一些人晚上更喜欢用手机狂煲“电话粥”。与此相对的是,理工科的男生因为课程众多,专业的限制,而且对新鲜的事物的敏感度不是很高,加上他们严谨、务实等原因,通常对用手机这种工具的依赖症是比较小的。

“我现在‘菜龄’有8个月了,用手机偷菜就是很方便,我会在手机上设定闹铃,有时候到半夜设闹钟起床收自己菜或偷别人家菜。”大二的罗同学说,总感觉偷菜的时候是极其高兴和激动,当然也会因为自己的菜被偷,而心情沮丧,反正用手机偷菜的游戏已经成她的一种精神寄托。

危害:

影响新陈代谢

据吕宝才介绍,智能手机的功能异常丰富,原本应该是睡觉的时间,但很多人可能玩兴正浓,还在不停地刷微博、微信聊天、手机QQ等网络活动,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有研究显示在床上使用1个多小时手机等会发光的电子产品,会阻碍人体生成褪黑素,生理周期将受到影响,并使睡眠处于浅状态。人体生物钟长期被打乱,则会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导致疾病多发。

容易忽略疲劳感

人们在玩手机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身体的疲劳感,事实上,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会造成眼疲劳;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会造成颈部、手臂肌肉疲劳;而长时间过度使用触屏手机,会导致手部关节、肌腱损伤性症状群,包括手指、手腕关节疼痛无力,动作不灵活等,形成所谓的“触屏手”。

社交受到严重影响

吕宝才指出,如果一味依赖手机,深受手机影响的话,会给我们很多人的心理和社交带来严重影响。“朋友们在一起,全都低头不语,手机成精神寄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这样疏远了,自己在无形之中建造了一座心墙,这座无形的心墙,往往就会成为我们前进的最大障碍。”

削减思考的能力

吕宝才介绍,手机会让人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长此以往甚至会让人们患上类似“注意力障碍”的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注意力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思维不断被打断,这大大削减了思考的能力,让思维变得更难以深入。此外,过度关注手机还会让人处于应激状态。外间的一切变化,随时可以接收得到,让人难以安定。“即使是在休假的时间里,也与手机形影相伴,让自己的行踪时刻掌握在每一个想与你联络的人手里。其实这样做并不能得到真正的休息。”

怎样摆脱“手机依赖症”

中小学生最好不配手机

吕宝才介绍,和其他类型的“上瘾”相比,手机上瘾的纠正更为容易些,人是否被手机“奴役”,关键在于自控能力的强弱决定。

“中小学生自制力不强,家长应该加强监管。”吕宝才表示,对于初中以下的孩子,家长最好不要给其配备手机;如果给孩子配了手机,应该严格控制其手机上网流量,并约法三章,如上课时间不许玩手机等。

吕宝才建议说,由于中小学生的自制能力不强,家长们最好不要给孩子买功能太多的手机,最好的就是那种只能简单的接打电话,收发短信的手机,这样可以人为地减少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手机对孩子们的影响。

将生活重心从手机上转移

对于成年人,吕宝才建议大家通过自我约束逐渐减少不必要使用手机的次数,尝试着离手机远一点。“很多人上车第一件事就是掏出手机来玩,其实完全可以静下心来,看看车外,放松一下身心。”

吕宝才表示,解决“手机依赖症”的关键在于找到生活重心,从充实自己的生活开始,尽量避免把心思集中在手机上。“要多在现实生活中积极与人交流,尽量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可以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听音乐、郊游、健身等。如果对手机依赖过于严重,就要去看心理医生,以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试着不带充电器

你可以尝试不带充电器,逼着自己减少手机上网(这个很耗电)的时间,这个办法很有效。换一个非智能手机,功能单一、无复杂操作……对手机依赖的毛病或许慢慢就没有了。

总结:上文主要向大家介绍了一种现代人经常犯得毛病——手机依赖症,太过于一来手机会让你的生活圈变得异常狭隘,且渐渐的换上数字认知障碍等病症,小编建议对手机过于依赖的人一定要看看这篇文章,相信会有很大的帮助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手机的危害 5招教你摆脱手机依赖

全文共 1469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手机有了“智能”的称号,就摇身一变成了人们的“贴身秘书”,满足我们上网、购物、娱乐、社交、生活服务等各种要求。当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健康不在、亲情疏远、隐私泄露……正因如此,近年来全球多个国家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发起了对“手机罪状”的声讨,呼吁人们放下手机。近日,美国《赫芬顿邮报》的一篇文章为这些呼吁找到了更充分的理由。

远离手机的6个好处

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汪冰告诉记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手机依赖的本质是对信息的依赖,通过看手机提高提高安全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祝卓宏还指出,大多数手机依赖者是由于形成了习惯化的行为,掏手机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有的人是因工作所限,需要随时接电话,否则就有被职场“边缘化”的危险。不管是有意还是无心,如果你正在被手机束缚,不妨找几个理由放下它。

1.让自己睡个好觉:睡觉前看手机会扰乱正常作息。《大众传媒文化心理学》期刊一项最新调查发现,白天频繁看手机、发短信的人睡眠质量越差。

2.有个好身体:手机是“健康的定时炸弹”,除了对腰椎、视力等有害,澳大利亚癌症兼神经外科专家库拉纳研究发现,手机与脑瘤等严重健康状况有关。虽然这一结论还未得到充分证实,但研究肯定了手机对健康的危害

3.远离疼痛困扰:人们在玩手机时忽略了身体的疲劳感,事实上,长时间低头会导致脊椎压迫,颈脖、头部和肩膀疼痛。英国一家知名医疗保健供应商调查发现,84%的18~24岁的年轻人在过去1年里,因为玩手机而遭受过颈脖和背部疼痛。

4.让出行更安全:《英国医疗杂志》中一项研究发现:1/3的人走路时会发短信、听音乐、打电话,他们忽略红绿灯的几率比不发信息的人高4倍;八成人开车会打电话或发短信,这一行为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高出4倍。

5.让工作和学习更专注:美国密歇根大学一项研究分析表明,工作中仅仅发一条短信,都会使失误的次数增加。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研究发现,手机会让人持续处在多任务状态中,长此以往会出现注意力障碍等问题,影响孩子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

6.感受亲情:我们慢慢淡忘了从前的欢聚时光、游戏互动、聊天畅想,人际交流变成了“人机交流”,冷落了父母、孩子和爱人,自己也显得更孤独。因此,别让手机成为“第三者”,跟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最好放下手机。

5招摆脱手机依赖

其实,不少人已经意识到手机对人类健康和情感掠夺问题的严重性,想出不少方法来应对。洛杉矶一家餐厅可以为顾客代管手机,买单时将给予9.5折的优惠;网友发起了“手机叠叠乐”活动,呼吁大家聚会时,所有人都交出手机,谁先碰手机谁就要被罚款;有的大学设立“课堂手机休息室”,号召学生上课前将手机上交。这些行为都是为了提醒大家玩手机应有所节制。汪冰和祝卓宏指出,如果吃饭、上厕所都强迫性地看手机,手机不在身边就坐卧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生活、情绪、社会功能受到影响,就需要调整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变:

睡前听音乐:对于那些晚上必须玩够手机才能睡觉的人,不妨听听舒缓的音乐,或者看一会儿书,通过这种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慢慢戒掉坏习惯。

多交谈:每天留出一定时间和家人交流,规定自己在交谈的时间内,除了接必要的电话,不可以玩手机。

带孩子出去玩:对于爱玩手机的孩子,家长应多抽时间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带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

试着不带充电器:为了保证电量,这个做法可以逼自己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

逐渐减少玩手机次数:给自己制订一个计划,从减少次数开始。很多时候,人们玩手机是种习惯性行为,如果心理上能够明白沉迷玩手机有害,并去克制,就能收到一定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学生过度依赖手机有什么影响

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手机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离不开的工具,那么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情况有多...过度依赖手机上网、手机电子书、手机词典等渠道获取信息和知识,导致学生过度依赖手机,那么学生过度依赖手机有什么影响呢?我们如何面对学生的过分依赖手机呢?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影响学习、影响他人和集体

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当他们对课堂内容感觉枯燥乏味时,就会用手机玩游戏、发短信,甚至通话,课堂纪律及听课质量受到影响。有的学生上课不关机而是把手机调为震动,一旦有电话打进,往往是想接又不敢接,并猜测是谁打来的电话,从而无法集中精神

二、谈情说爱的帮凶

中学生“早恋”对学习的危害应是大家公认的,手机已经实实在在地成为了中学生“早恋”的“帮凶”。

1、手机是他们谈情求爱的工具和媒介。

2、手机是他们受到骚扰的“罪魁祸首”。(特别是女生)

三、考试作弊

不少学生利用手机在考试中发短信答案,甚至有的同学在网上直接搜索答案和作文范文,严重违反了考试规则,造成考试舞弊。

四、攀比成风铺张浪费

学生买手机,很多人眼红,想自己也有一部手机好在同学面前炫耀。手机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功能也越来越全面,手机功能的攀比现象越来越严重,有的同学每月花在手机上的费用少则几十元,多则两三百元,铺张浪费给家庭造成很大的负担。

五、手机管理引发新矛盾

学校是公共场所,手机存放非常不便,导致部分同学手机经常被偷。由于学校明令禁止带手机进校园,手机得不到学校保护,导致同学间相互猜疑甚至报警,影响同学关系,影响正常学习、生活秩序,诱发新矛盾。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更多的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等你来学习,更多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怎么克服手机依赖症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之所以产生手机依赖症,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是因为心理方面的因素。毕竟手机依赖症患者在生活中性格孤僻,工作压力比较大,为人也缺乏自信。因此当他们要借助克服手机依赖症时,一定要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

详细内容

1

要是自身的压力比较大,此时也需要找到合理的解压方式。另外多去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这样不仅仅能让自己变得自信开朗,而且慢慢的也就脱离了手机依赖症。

2

根据研究发现:手机依赖症其实属于一种心理疾病。而大部分在青年白领当中出现频发,当然中年男人,学生都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

3

目前手机依赖症的症状是手机要是不在身边的话,或者是长期玩手机,导致手机没电。这个时候就会出现焦虑,烦躁等等现象。

4

如果手机不在身边,此时也会反复的确认手机到底去了哪里,并且因为种种因素的影响就会发脾气。目前治疗手机依赖症的方式是心理治疗,或者是找到具体病因对症缓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