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仁怀四合院(合集20篇)

说起四合院的建筑,人们就会想起有关庭院风水的一些风水知识,怎样的四合院风水才是最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四合院风水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3881

文章

43

篇1:价值连城的北京最著名的四合院在哪

全文共 232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古国之一,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艺术特色,一说起中国的特色建筑不知道大家第一想到的会不会是四合院呢?四合院是中国汉族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就是北京四合院中最具价值连城的四合院,可能有的同学已经猜到了是哪里了没错就是恭王府。

恭王府,究竟起建于何时,史学与红学界历来都有争议。有人认为,从和珅时代至恭王府时期,这座建筑群的变化不大,理由是,锡晋斋的覆莲鼓墩式柱础、内部的楠木装修,以及东路山墙墀头上的砖雕和中路后段左右配房正脊上的砖雕,都代表了乾隆时期的惯用手法。

也有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根据《乾隆钦定大清会典》对府第的规定,王府与公侯以下达官显贵宅第的差别,不是一点半点。如:亲王府应有正殿七间,郡王府五间,而王以下,自贝勒起就不能有殿。假使和珅当年造了正殿,那么,他被杀时“逾制”的罪状恐怕就又要增加重要一款了!

根据查证的资料,奕訢诗集《萃锦吟》卷七中有“嗣于同治年间邸园落成”之记;而“样子雷”于同治四年绘制的多幅恭王府府邸、花园的设计草图也仍然有案可查,所有这些都印证着:同治年间的那次“修整”,是恭王府历史上一个较大规模的“划时代”的工程。恭王府的建筑规模与格局,是在恭亲王奕?的手上才最后形成的。

另外,此次大修中将要对银安殿进行恢复。银安殿为清代王府中最重要的建筑,一般用以王府内部举办重大庆典,如:过年、过生日以及重大喜庆活动等。但恭王府的银安殿在1921年元宵节时,因烧香失火,连同东西配殿在内全部被焚毁。能够看到的只有原殿高大的石台基和柱础。一般来说,修缮古建的规则是,已经毁掉的就不再恢复;但有关专家认为,恭王府作为北京明清两代一百多座王府中,保存最完整,最具典型性的一座,全面恢复它的原貌,将有助于展示清代王府的完整规制。

谷长江介绍说,修缮之后全面对社会开放的恭王府,将成为中国首家以王府文化为特色的国家级王府博物馆。它的陈列展览将不只局限于恭王府,已筹备的展览有“中国王府文化基本陈列”,包括清代王府的基本概况、分封制等等;“复原性陈列”,主要是恢复奕訢时代的居室、书房、银安殿等等;“专题陈列”,如和珅、奕訢生平展等;另外,还将有一些临时性的陈列展。

要办这些陈列展览,就必须要有相应的文物。为此,恭王府管理中心成立了文物管理部,从2004年4月开始,公开向社会征集文物,现已征集到155件符合当时时代的文物。

“可惜的是,截止至今,我们还没有征集到真正属于恭王府的东西,因为它们大都已经流失海外!”谷长江说。恭王府之所以成为一座艺术宝库,不仅因为它恢弘的建筑群落,还在于它曾经拥有过的富丽陈设和丰富收藏,如晋陆机的《平复帖》、唐韩斡的《照夜白》等中国古代书画史上鼎鼎大名的真迹,都曾经在这里被收藏了五十余年。遗憾的是,在将近百年的沧桑巨变中,恭王府内所有可移动物品几乎全都荡然无存了!

2004年初,他们在日本发现了一本名为《纽约一九一三年AAA恭亲王竞卖》的拍卖图录,同时也听说了一件令人伤感的往事。

1912年,小恭王溥伟因急需复辟活动经费,将恭王府除书画之外的昔日珍藏全部卖给了日本古董商人山中定次郎。山中定次郎很快于1913年组织了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的两场恭亲王藏品拍卖会,最终,恭亲王奕七百余件珍藏以三十余万美元的价格流散于世界各地。

恭王府中“福”字碑藏在花园的假山内,这座假山是用糯米浆砌筑成的,非常坚固,山上置两口缸,缸底有管子通到假山上,通过往缸中灌水的办法来增加院中的湿度。假山下有一幽静的“洞天”,称秘云洞,洞的正中有一康熙皇帝为其祖母孝庄皇后祝寿写的“福”字碑,刻有“康熙御笔”之宝印。

碑高1米左右,长80厘米左右,贯穿整座假山。福字碑寓意福照全园,因为康熙留存人世的题字极少,所以福字碑倍显珍贵。据说当年嘉庆查抄和珅府时,想把这个福字移到皇宫,但是由于和珅设计巧妙,动福就动龙脉,这是皇帝最忌讳的,大怒之下,下令将假山封死,从此,康熙墨宝福字在所有的史书中消失了。

直到建国初,周总理在一次接见外宾之后在花园无意中发现假山上面石头的形状像龙头,按说龙头下必有国宝,于是马上打电话给郭老(郭沫若),打开被封的洞门,发现了福字碑,经过文物部门的考证,确认其为康熙当年写给孝庄太后的福字,而盖在福字中央刻着“康熙御笔之宝”的大印已成为当今世上所留的唯一一个完整的康熙大印印章。

康熙一生酷爱书法,虽然他的书法极佳,却很少题字,所以康熙御笔在历代皇帝的笔墨中最少,也就有了“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说法。康熙对“福”字情有独钟,潜心长期钻研其写法,这或许是因为在古人看来,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平民百姓,一生都在追求“福”字的缘故。

合史料研究和现状堪察,我们分析:“多福轩”自建成至今,在固伦和孝公主入住“和宅”前以及恭亲王奕訢入住前进行过较大的修缮工程,其余则是根据使用需要进行的日常维修和养护。基于“多福轩”历史地位的特殊性和现存状况,我们深感“多福轩”修缮已迫在眉睫。

在文物局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注下,恭王府管理中心精心组织并和专家、设计方、施工方共同努力,遵循文物修缮原则、以历史资料为复原依据、以科学理念为指导对“多福轩”进行修缮。不久的将来,修缮后的“多福轩”将重新对外开放,以古代王府建筑的完整形象和风貌展现自身的文物价值和历史风采。

【结束语】1851年恭亲王奕訢成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恭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

你可能也喜欢:

四合院为什么叫四合院,四合院名字由来

四合院是哪里的建筑,四合院属于哪里的

中国饮食文化的意义,你知道吗?

令人无比羡慕的北京最大的四合院在哪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北京最美的四合院,究竟美在什么地方

全文共 215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古国之一,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艺术特色,一说起中国的特色建筑不知道大家第一想到的会不会是四合院呢?四合院是中国汉族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就是北京四合院中最美的四合院,恭王府。希望大家喜欢。

恭王府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初为大学士和珅的私邸。同治初年,这里的第三代主人恭亲王奕訢,身兼议政王、军机领班大臣等要职,重权在握,显赫一时,乃大筑邸园,同时也对府邸部分进行了修缮与改建。我们看到的恭王府的建筑规模与格局,就是在那个时候最后形成的。

恭王府前半部是富丽堂皇的府邸,后半部为幽深秀丽的古典园林,总占地面积将近六万平方米。其府邸建筑庄重肃穆,尚朴去华,明廊通脊,气宇轩昂,仅次于帝王居住的宫室。府后的萃锦园则衔水环山,古树参天,曲廊亭榭,富丽天然;其间景致之变化无常,开合有致,实为中国园林建筑的典范。

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府邸不仅宽大,而且建筑也是最高规制。明显的标志是门脸和房屋数量。亲王府有门脸五间,正殿七间,后殿五间,后寝七间,左右有配殿。低于亲王等级的王公府邸决不能多于这些数字。房屋的形式、屋瓦的颜色也是不能逾制的。恭王府的中、东、西三路各有三个院落,其中每一路的后两个院子是人们要游览的主要区域。

府邸建筑分东、中、西三路,每路由南自北都是以严格的中轴线贯穿着的多进四合院落组成。中路最主要的建筑是银安殿和嘉乐堂,殿堂屋顶采用绿琉璃瓦,显示了中路的威严气派,同时也是亲王身份的体现。东路的前院正房名为多福轩,厅前有一架长了两百多年的藤萝,至今仍长势甚好,在京城极为罕见。

东路的后进院落正房名为“乐道堂”,是当年恭亲王奕欣的起居处。西路的四合院落较为小巧精致,主体建筑为葆光室和锡晋斋。精品之作当属高大气派的锡晋斋,大厅内有雕饰精美的楠木隔段,为和珅仿紫禁城宁寿宫式样(此为和珅僭侈逾制,是其被赐死的“二十大罪”之一)。府邸最深处横有一座两层的后罩楼,东西长达156米,后墙共开88扇窗户,内有108间房,俗称“99间半”,取道教“届满即盈”之意。

主要景观

后花园

名为“朗润园或萃锦园”,俗称恭王府花园,徜徉于园中犹如漫步在山水之间。与府邸相呼应,花园也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以一座西洋建筑风格的汉白玉拱形石门为入口,以康熙皇帝御书“福”字碑为中心,前有独乐峰、蝠池,后有绿天小隐、蝠厅,布局令人回味无穷。东路的大戏楼厅内装饰清新秀丽,缠枝藤萝紫花盛开,使人恍如在藤萝架下观戏。

戏楼南端的明道斋与曲径通幽、垂青樾、吟香醉月、流杯亭等五景构成园中之园。花园内古木参天,怪石林立,环山衔水,亭台楼榭,廊回路转。月色下的花园景致更是千变万化,别有一番洞天。诸多中外游客慕名而至,寻觅着翠山碧水、曲径幽台在诉说的如烟往事。

银安殿

俗呼银銮殿,恭王府最主要的建筑。作为王府的正殿,只有逢重大事件、重要节日时方打开,起到礼仪的作用。民国初年,由于不慎失火,大殿连同东西配殿一并焚毁,现银安殿院落为复建。

嘉乐堂

和珅时期之建筑。悬挂有“嘉乐堂”匾额一方。该匾疑是乾隆帝赐给和珅的,但匾额无署款,无钤记,故无由证实,但和珅留有《嘉乐堂诗集》,说明是和珅之室名。在恭亲王时期,嘉乐堂主要作为王府的祭祀场所,内供有祖先、诸神等的牌位,以萨满教仪式为主。

建筑特点

恭王府由于是在权臣和珅邸宅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和珅当年定罪的二十大罪状中就有关于内檐装修的“僭侈逾制”问题,如其中的第十三款“查得和珅房屋竟有楠木厅堂,其多宝格及隔断门窗解仿照宁寿宫制度”。因此恭王府的内檐装修在王府文化中别具一格,其所表现的特点尤为突出。

一、规格最高,可与宫殿建筑比美:

恭王府几座主要厅堂的内檐装修不仅是多宝格、隔断,还可举出仙楼、神殿带毗卢帽的祭灶等装修也与宫廷中别无二制。并有室内假山水池,装修成室内小园林,更是别出心裁。

二、数量较多,形式多样:

从样式雷图中可以看到当年有内檐装修的建筑多达二十余处,而且具有多种类型,如太师壁、宝座床、碧纱橱、祭灶、万字炕、几腿罩、落地罩、炕罩、真假门、仙楼、书阁、多宝格、顺山炕、前、后檐炕等。

三、界划灵活,空间丰富:

恭王府内各厅堂的空间根据使用功能划分,格局多样,其主要厅堂既有肃穆、庄严的开敞式大空间,又有私密性的小空间,既有对称式的,也有非对称式的,还有可以灵活组合的。有的适合接待高级宾客,有的用于萨满教的祭祀活动,有的适合起居生活,有的作为寝息,不同的空间需求各得其所。

四、做工精细,技巧高超:

从恭王府的装修遗留物件中可知皆使用硬木,用材异常讲究,加工的木料可以作出细小的截面,雕刻花纹起伏精确,而且使用圆形或曲线拼出各种华格,只有在精细的加工之基础上才能完成,施工难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遗憾的是恭王府的原有内檐装修,绝大部分已经无存,今天通过研究王府文化,要进一步将其发掘出来,结合今后的王府博物馆展示要求,再现当年辉煌。

【结束语】恭王府规模宏大,占地约6万平方米,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拥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处,布局讲究,气派非凡。其花园又名锦翠园,园内布局、设计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造园模仿皇宫内的宁寿宫。

你可能也喜欢:

四合院为什么叫四合院,四合院名字由来

四合院是哪里的建筑,四合院属于哪里的

中国饮食文化的意义,你知道吗?

令人无比羡慕的北京最大的四合院在哪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西交民巷八十七号、北新华街一百一十二号四合院

全文共 262 字

+ 加入清单

西交民巷八十七号、北新华街一百一十二号四合院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西城区西交民巷八十七号、北新华街一百一十二号四合院

批次: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所在地区:西城区

保护理由:

原为双合盛啤酒厂资本家的住宅。宅院宽阔,西部的花园叠石为山,别具一格。

其中87号是居室,112号是花园。居室为三进院落。花园造型精巧,太湖石上有乾隆题诗。园内也建有三进院落,有假山,山上有乾隆御笔“普香界”,嘉庆御笔“护松扇”“翠潋”“排青幌”等。还有六角攒尖亭,花厅等。后院是二层楼房和一座小四合院。园内有大量太湖石及石刻、石雕,多为圆明园遗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四合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垂花门结构

全文共 2354 字

+ 加入清单

四合院里的垂花门,是在四合院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四合院中很讲究的一道门。这是在北京四合院中内宅与外宅分界线的唯一通道。一般外人是不能随便出入的,所以垂花门的结构一定会很有讲究,那么具体是怎样,一起往下看看吧!

(一)、独立柱担梁式垂花门

这是垂花门中构造最简洁的一种,它只有一排柱,梁架与柱十字相交,挑在柱的前后两侧,梁头两端个承担一根檐檩,梁头下端各悬一根垂莲柱,从侧立面看,整座垂花门形如樵夫挑担,所以又被形象地称为“二郎担山”式垂花门。。

独立柱担梁式垂花门多见于园林之中,作为墙垣上的花门,在古典皇家园林及大型私园中不乏其例。这种垂花门的特点是两面完全对称,从任何一面观赏都有相同的艺术效果。垂花门的两柱间装楹框、安装(攒边门)或屏门。

垂花门面阔和柱高的比例,一般为10:9,即面阔一丈,柱高九尺(按:柱高在这里指台明至麻叶抱头梁下皮的距离,不是指钻金柱的通高尺寸),比清式则例中面阔一丈柱高八尺的规定略有变化,适当加大了柱子高度,使垂花门整体上显得轻巧。其余构件的断面尺寸,也与则例规定略有增减,如柱高与柱径之比不是11:1,而是12:1或13:1,显示出杂式建筑在权衡比例上的灵活性。

(二)、一殿一卷式垂花门

一殿一卷式垂花门是垂花门中最普遍、最常见的形式。它既常用于宅院、寺观,也常用于园林建筑。从正立面看,为大屋脊悬山形式,两棵垂莲柱悬于麻叶梁头之下,其间由连拢枋,罩面枋相联系。在罩面枋之下,有的安装花罩,做各种题材的雕刻,也可装雀替。在前檐两柱间安装楹框,门扉。垂花门的背立面为卷棚悬山形式,柱间装屏门,起屏障作用。(见附图)

一殿一卷式垂花门主要梁架为麻叶抱头梁。它的前端落于后檐柱柱头之上,前端与前檐柱相交,并挑出于前檐柱之外一步架。梁头下面悬有垂莲柱。在麻叶抱头梁之下,前后共承托六根桁檩,其中三根,一根落于前檐柱柱头檩碗中,成为脊部的脊檩,其余两根安装在后部的月梁上,作为卷棚部分的双脊檩。

一殿一卷式垂花门的檩架分布有比较固定的形式,一般是以前檐檩中(亦即垂莲柱中)至后檐檩中(亦即后檐柱中)之间距离均分为就等份,每一步架占二份,卷棚顶部占一份。垂花门前后部分的举架也不相同,卷棚部分举架一般为五举(即所谓五举拿头),前檐殿脊部分举架则高于后部,一般为七举。有时用六举或六。举,目的是为了增加前檐殿脊的高度,使它高于后部卷棚部分,以显得崇峨峻拔,增加建筑物的立面效果。

一殿一卷式垂花门由四柱围成一间,它在面宽、柱高、进深之间的比例关系大致为1:0.9:1.2,即面宽一丈,则柱高为九尺,进深为一丈二尺。这里所谓进深是包括垂步在内的通进深,即前檐檩中至后檐檩中之间的距离。如计算前后檐柱之间的距离,还要减掉垂步步架尺寸,可按以下公式:前后檐柱中~中距离=(通进深/9)X7。

一殿一卷式垂花门两侧常与抄手油廊相连接,游廊除台明比垂花门台明矮一阶之外,柱子也比垂花门矮。游廊的屋面延伸至垂花门梢檩博缝板下面,高低错落,更显出游廊之轻巧,也突出了垂花门的显赫位置。

垂花门也同其他古建筑一样,有大式和小式之分。这种分别,主要是垂花门所处建筑群的等级决定的。古建筑大式和小式的划分,不仅仅是建筑的概念,更主要的是封建等级制度的概念,建筑上的各种分别是由等级制度决定的。因此,建在宫殿、坛庙、王府这些大式建筑群当中的垂花门,应当看作大式建筑。

而一般民宅中的垂花门,则多为小式。大式与小式垂花门除在建筑体量,即面宽、进深、柱高这些大的尺度上的差别以外,在屋脊瓦饰,雕刻繁简,彩画等级诸方面,都有些较明显的区别。小式做法,屋面多调清水脊,脊两端饰以蝎子尾;大式做法,屋面做大屋脊,施兽吻,有的还要施琉璃瓦。

故宫东西路寝宫内的垂花门,天坛斋宫内的垂花门均施琉璃瓦。清恭王府天香庭院垂花门虽使请筒瓦,但装大屋脊,也应是大式的例子。在木作方面,大小式也有些区别,带斗拱的垂花门为大式无疑;无斗拱者,大式做法,垂柱多为圆柱头,雕风百柳或垂莲花。

小式做法,垂柱头多为方形,四面贴“鬼脸”,雕刻四季花。彩画制度,也是区分大小式的重要标志,大式垂花门多做旋子彩画或苏装彩画锦上添花;小式垂花门则仅刷红绿油漆,不做彩画,或只在枋檩两端掐箍头。

(三)、四檩廊罩式垂花门

这种垂花门多见于园林之中,常与游廊相连接,并作为横穿游廊的路口,其面宽按一般垂花门,或根据实际需要定。柱间进深与游廊进深相同。这种垂花门的柱高也与一般垂花门相近,但由于游廊与垂花门相接部分的需要,在确定垂花门柱高时,应当兼顾到游廊脊檩高度与麻叶抱头梁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游廊脊檩要交于麻叶抱头梁侧面,端头作榫,插在梁上,所以,垂花门的柱子不宜过高。遇特殊需要时可以另作处理。

廊罩式垂花门是两面完全对称的建筑,这点与一殿一卷式垂花门不同。由于两面都有垂莲柱,所以,梁头两端均向外挑出,挑出长度(即柱与垂莲柱间中~中距离)一般与游廊上出相等。梁两端上面挖檩碗承檐檩,下面悬挑垂莲柱。

梁的中间部分装瓜柱安角背上承月梁,担双脊檩(两脊檩间距离常定为3檩径),使垂花门梁架构成四檩卷棚形式。在四架麻叶抱头梁之下有麻叶穿插枋,作为联系两柱并悬挑垂莲柱的主要构件。为构架稳定及安装方便,在面宽方面,两柱柱头间还有跨空枋相联系。

廊罩式垂花门的举架大小,应与游廊举架一致,以求得相关建筑之间的和谐,一般为五举拿头。

在面宽方向,廊罩式垂花门两梁间有桁檩联系,檩下施垫板,垫板之下施连拢枋(或名檐枋)。为造成玲珑剔透的效果,往往将垫板取消,用荷叶墩等花饰构件代替。连拢枋下一般施用倒挂楣子或安装花罩。垂柱头为方形,四面贴“鬼脸”,做四季花一类雕饰。

你可能也喜欢:

欢快的云南佤族竹竿舞文化

云南丧葬习俗,你了解多少?

中国饮食文化的意义,你知道吗?

【城市文化】北京历史文化知识大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前永康胡同7号四合院

全文共 313 字

+ 加入清单

前永康胡同7号四合院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前永康胡同7号四合院位于东城区前永康胡同7号,为北京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门一间,两侧倒座房各三间,大门外有八字影壁。门内北西东均有屏门;东西屏门通两侧游廊。东西两院均有月亮门可达东院(5号),西院(9号),过垂花门可达二进院,正房三间左右耳房各一间东西厢各三间,游廊连接后房。此宅为清末太监李莲英所建,1949年后徐海东,陈毅先后寓此。院落规整,布局疏朗,门前影壁,院中花园,亭台山榭一应俱全。7号院保存完整。7号院从正房西北部游廊可通西院,北部有敞厅五间,前轩后厦,南部为水池假山亭子,西部游廊与九号通。游廊中的10幅《红楼梦》壁画在北京四合院中少见。

信息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北京传统民居:四合院

全文共 1437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北京市我国的首都,是我过得发展中心,是我国最高机构的所在地,是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在北京文化中拥有很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有至今还保存着的传民居——四合院,这个大家肯定不会陌生吧。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和你们所知道的一样吧。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一种汉族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期,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

据元末熊梦祥所著《析津志》载:“大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街通。”这里所谓“街通”即我们今日所称胡同、弄堂,胡同与胡同之间是供臣民建造住宅的地皮。当时,元世祖忽必烈“诏旧城居民之过京城老,以赀高(有钱人)及居职(在朝廷供职)者为先,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分给迁京之官贾营建住。

结构

四合院,就是以正房、倒座、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传统住宅的统称。其历史之悠久,分布之广泛,在中国民居中占据首位,堪称我国汉族居民传统住宅的正宗典型。北京的四合院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营建方式,成为中国北方四合式民居建筑的代表,是中国民居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

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结构。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

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以东西方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式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间,东、西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如以每间11-12平方米计算,全部面积约200平方米。

北京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莳花置石,一般种植海棠树,列石榴盆景,以大缸养金鱼,寓意吉利,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好比一座露天的大起居室,把天地拉近人心,最为人们所钟情。

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和和美美,其乐融融。由于院落宽敞,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居住者不仅享有舒适的住房,还可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文化内涵

北京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它的营建是极讲究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北京四合院,天下闻名;旧时的北京,除了紫禁城、皇家苑囿、寺观庙坛及王府衙署外,大量的建筑,便是那数不清的百姓住宅。《日下旧闻考》中引元人诗云:“开闾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这“百万家”的住宅,便是如今所说的北京四合院。

有名之处

北京的四合院之所以有名,还在于它的构成有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中国住宅建筑大部分是内院式住宅,南方地区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称作“一颗印”。这种住宅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通风采光均理想。

北京的四合院,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走廊连接,起居十分方便,在院中赏心悦目,十分适合活动。

猜你可能也喜欢:

浅述厦门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山东传统村落名单

山东方言: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

盘点台湾文化名人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西四北三条十九号四合院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西四北三条十九号四合院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西四北三条十九号四合院位于西城区西四北三条,是一处小型四合院住宅。

大门在东南角,为1间如意门,门楣上方装饰砖花图案。大门内迎面是影壁,由倒座房前至垂花门的前院较小,呈长方形,称为外院。垂花门面阔一间,进深六檩,其上雕刻有花罩、花板、荷叶墩等装饰物。进垂花门是内院,内院有北房3间,两边各带1间耳房,东西各有厢房3间。1987年被公布为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系19号院范围内。此宅院为西四北三条幼儿园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大孙楼四合院

全文共 266 字

+ 加入清单

大孙四合院为济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孙楼四合院位于金乡县胡集镇大孙楼村,年代为古建筑,类别为古建筑。

2016年12月26日,济宁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济宁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胡集镇:金乡县胡集镇位于金乡县的最北部,全镇辖77个行政村、122个自然村,总人口6.06万人,总面积93.0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24万亩,是省级中心镇和著名的中国白皮梨瓜之乡。 胡集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然资源丰富。商周时期就有人在此生息繁衍,回龙山汉墓群、石马群,明代山西按察司副使郭东蕃葬墓,商周时期的刘庄遗址等十多处文物古迹已列入省、市。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前公用胡同十五号四合院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公用胡同十五号四合院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前公用胡同十五号四合院位于西城区前公用胡同。三进四合院格局。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大门居中。院内有北房5间,前带敞轩1间,戗檐砖雕图案为狮子绣球,房前东西各有太湖石1块,后院有北房3间并附东西耳房2间,东西厢房各3间,各房之间均有游廊相接。西跨院最前面存北房3间,两侧附耳房。原房前有假山,院西为花园。20世纪50年代后期,花园改建成平房,假山改作荷池,后又改建为仿古建筑。北房后面是以垂花门为首的内宅,院内有北房及东西厢房各3间,垂花门两侧墙上有什锦灯窗,院落最后为后罩房5间。东跨院位于中路和西路建筑的南端,建筑保存较为完整,一殿一卷式垂花门两侧为砖砌影壁,门内有北房3间并附耳房,东西厢房各3间,院内游廊均与各房间相接,院落最后为后罩房。主体建筑和东西跨院均保存完好。此宅原为清末崇厚的住宅。辛亥革命后为傅双英宅第。1949年后曾为北京市人事局办公地。1957年后由西城区少年宫使用。1987年被公布为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系前公用胡同15号院范围以内。修缮后于2004年恢复原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北京四合院的基本格局,格局的文化内涵

全文共 1858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四合院的规模都有大有小,而且也因为等级的高和低分为了很多种的类型。而最基本格局就是一进院落了。虽说它是最基本的,但是却包含了格局的文化内涵,你知道是什么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北方的传统民居,总的特点是以院落(或天井)为核心,依外实内虚的原则和中轴对称格局规整地布置各种用房。其中以北京四合院水平最高,也最为典型,是中国汉族传统民居的优秀代表。

自元代以来,无论是王公大臣、富商巨贾、还是文人学士、普通百姓,都住在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中。很多人都对四合院有着模糊的印象,但北京四合院的确切定义又是什么?下面就为您做一解说。

北京的四合院之所以有名,还在于它的构成有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中国住宅建筑大部分是内院式住宅,南方地区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称作“一颗印”。这种住宅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通风采光均欠理想。北京的四合院,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走廊联接,起居十分方便。

北京四合院,实际就是合院建筑之一种,所谓四合院,“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结构。一个院子四面都建有房屋,四合房屋,中心为院,这就是合院。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

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以东西方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南面一大排,为南面的合院;北面一大排,为北面的合院,一户一宅,一宅有几个院。合院以中轴线贯穿,北房为正房,东西两方向的房屋为厢房,南房门向北开所以叫作倒座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

一家人有钱,人口多时,可建前后两组合院南北相连。有钱的人家摆阔气,可以建设三个或四个合院,亦为前后相连。在合院中植花果树木,以供观赏。合院小者,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间,东、西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

如以每间11-12平方米计算,全部面积约200平方米。大者一院或二院,25间到40间,房屋都是单层。厢房的后墙为院墙,拐角处再砌砖墙,大四合院从外边用墙包围,都做高大的墙壁,不开窗子,对外只有一个街门,是封闭式的住宅,关起门来自成天地,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和防御性。

北京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莳花置石,一般种植海棠树,列石榴盆景,以大缸饲养金鱼,寓意吉利,居住者不仅享有舒适的住房,还可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天地,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好比一座露天的大起居室,把天地拉近人心,最为人们所钟情。

全家人在合院里,院中住的人十分安适,晚上关闭大门,非常安静,适合于以家族为中心的团聚生活。到白天,院中花草树木,十分美丽,夜里花香,空气清新,晚间家人坐在院中乘凉、休息、聊天、饮茶,一家人在里面和和美美,其乐融融。家里人在院子里,无论做什么,外人看不见的,这符合中国人的习惯。

四合院住房分间分房,老人住北房(上房),中间为大客厅(中堂间),长子住东厢,次子住西厢,佣人住倒房,小姐、女儿住后院,各不影响。北京合院设计与施工比较容易,所用材料十分简单,不要钢筋与水泥,青砖灰瓦,砖木结合,混合建筑,当然以木构为主体标准结构,重量轻,如遇地震,无论多大震级也不害怕,说明合院是可以防震的。

整体建筑色调灰青,给人印象十分朴素,生活非常舒适。其它地区的合院也与北京合院是基本相同的,不过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材料相差不多,式样亦大同小异,这些合院是中国人民的重要建筑遗产。北京合院与各地合院之不同有下列各点:以北京为主的周围地区用四合院,以中轴为对称,大门开在正南方向的东南方向,大门不与正房相对,也就是说大门开在院之东南。

这是根据八卦的方位,正房坐北为坎宅,如做坎宅,必须开巽门,“巽”者是东南方向,在东南方向开门财源不竭,金钱流畅,所以要做“坎宅巽门”为好。因此北京四合院大门开在东南方向。这是根据风水学说决定的,只有北京周围才是这样做法,其它地方并非如此。

除上述方位的不同外,北京四合院还因有规模大小、等级高低的差别而形成了多种类型。常见有以下几种:一进院落(又称基本型)、二进院落、三进院落(又称标准四合院)、四进及四进以上院落(可称为纵向复合型院落)、一主一次并列式院落、两组或多组并列式院落、主院带花园院落等。

你可能也喜欢:

四合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垂花门结构

四合院为什么叫四合院,四合院名字由来

四合院是哪里的建筑,四合院属于哪里的

中国饮食文化的意义,你知道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四合院为什么称为“四合”?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四合”,“四"是东、西、南、北四面,“合”是指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整个四合院,一般按照中国传统的习惯,采用外观中规中矩、中线对称齐整的方法建筑而成。一大家子住在一个封闭式的院子里,“合”更像是家庭的聚合。

我们去北京旅游,除了长城、故宫是必游的景点外,要想看到真实的北京,了解老北京的历史和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串胡同、游四合院。那么北京的四合院都有哪些特点?而又为什么叫做“四合”院?

所谓“四合”,“四”是东、西、南、北四面,“合”是指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整个四合院,一般按照中国传统的习惯,采用外观中规中矩、中线对称齐整的方法建筑而成。四合院的围墙和临街的房屋一般不对外开窗。一大家子都住在一个封闭式的院子里,“合”更像是家庭的聚合。

四合院的正房,即坐北向南的北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规模要比其他房屋都大。三间北房中只有中间一间对外开门,称为堂屋。两侧的两间房向堂屋开门,形成套间,成为一明两暗的格局。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亲戚或祭祖的地方。两侧多做卧室,由长辈尊者居住。

东西两侧的房子为厢房,一般居住的是家中晚辈。厢房一般比较对称,建筑格式也大体相同或相似,也是一明两暗的格局。正房与厢房之间有走廊,将四面的房子都连接起来,可以避风雨,也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

与北房相对应的是南房。在角落里有耳房,作为粮库、厨房或者其他库房。一般西南角的位置是厕所,东南角则是院子的大门。院子大都采用黑漆木板大门,两扇大门的上下都放在轴心里,可以闭合关开,很安全可靠。在正门进门处的正对面,有一个影壁,是一堵砖墙,使外界难以窥视院内的活动,人们通常会在影壁上画上图案或者写上文字,以求吉祥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四合院的特点是什么?有着什么样的特色?

全文共 1162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北京的四合院,大家都很熟悉了。四合院也被称之为四合房,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整个四合院的结构就是四面建有的房屋。有很多人去北京看过四合院,但是对四合院的特点特色还是不太了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四合院的特点吧。

北京四合院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北京四合院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驰名中外,世人皆知。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规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两边建有东西厢房,是晚辈们居住的地方。在正房和厢房之间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四合院的围墙和临街的房屋一般不对外开窗,院中的环境封闭而幽静。

北京有各种规模的四合院,但不论大小,都是由一个个四面房屋围合的庭院组成的。最简单的四合院只有一个院子,比较复杂的有两三个院子,富贵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由好几座四合院并列组成的。中间还有一道隔墙。

四合院的典型特征是外观规矩,中线对称,而且用法极为灵活,往大了扩展,就是皇宫、王府,往小了缩,就是平民百姓的住宅,辉煌的紫禁城与郊外的普通农民家都是四合院。

四合院的大体分布为大门、第一进院、大堂、第二进院、书屋、住宅等,两侧有厢房,各房有走廊,隔扇门相连接。对地表所存民居的了解,必将使民居的文化弘扬并发展下去。

首先,它的历史十分悠久。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据元末熊梦祥所着《析津志》载:“大都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三百八十四久巷,二十九巷通。”

其次,四合院的构成有它的独特之处。它的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又有游廊连接彼此,起居十分方便;封闭式的住宅使四合院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关起门来自成天地;院内,四面房门都开向院落,一家人和美相亲,其乐融融;宽敞的院落中还可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迭景,居住者尽享大自然的美好。

此外,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四合院的营建极讲究风水,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出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

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簪、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抱柱上的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有如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相信你看完了这篇文章,已经了解了北京四合院的特点,也知道了它最大的特色是什么。如果想要多多了解四合院,就继续关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地安门西大街153号四合院

全文共 246 字

+ 加入清单

地安门西大街153号四合院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地安门西大街153号四合院位于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153号,为北京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原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建筑,由五进四合院组成,民国时曾为军阀徐世湘宅邸。广亮大门带八字影壁。第一进院保存有门房、倒座房等,其它几进院落均由正房、东西厢房等建筑组成,所有建筑都由穿廊、抄手游廊和回廊相连。院内保存有石雕多座,大都是圆明园的遗物。二、三进院建筑保存尚好。此院前半部格局保存基本完整,建筑较好,是研究北京四合院建筑的典型实例。

信息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西四北三条十一号四合院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西四北三条十一号四合院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西四北三条十一号四合院位于西城区西四北三条。四进四合院格局。坐北朝南,西边是住宅,东边是花园。四合院东南角有广亮大门1座,墀头上有刻花卉和吉祥图案的砖雕。门内西有倒座房6间,东有1间。正对倒座房中间的1间为一殿一卷式垂花门,垂花门内为内宅,有北房3间,室内保留有雕花,两侧各有耳房2间,东西厢房3间,各房间均以抄手游廊相接,廊间雀替雕饰“松竹梅”图案。后院有北房3间附耳房2间,东西厢房3间。院落最后是后罩房14间,东院是花园,有北房5间,西房6间,均覆合瓦并有抄手游廊相连。花园的东墙前建有假山,上有四檩卷棚爬山游廊,廊与绣楼及八角攒尖亭相连。原亭前有大片假山,后只保留一小部分。整个院落的西南角原有角门1间,已砌墙封堵,有抱鼓石一对半露于墙外。1987年被公布为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系11号院范围内。此宅除后罩房为教育局老干部活动站使用外,其余为西城区西四北幼儿园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北京传统文化之四合院

全文共 1311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北京文化就不得不说它们的建筑风格,毕竟自从元朝定都北京后,这里就一直是最高权力的中心,象征着整个中国,其建筑风格也不例外。四合院就是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慢慢的成为了我国最为常见的民居。

中国住宅建筑大部分是内院式住宅,四合院在中国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根据现有的文物资料分析,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四合院形式的建筑出现。旧时的北京,除了紫禁城、皇家苑囿,寺观庙坛及王府衙署外,大量的建筑,便是那数不清的百姓住宅。为什么叫“四合院”呢?因为这种民居有正房(北房)、倒座(南座)、东厢房和西厢房四座房屋在四面围合,形成一个口字形,里面是一个中心庭院,所以这种院落式民居被称为四合院。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人特别喜爱四合院这种建筑形式,不仅宫殿、庙宇、官府使用四合院,而且各地的民居也广泛使用四合院。不过,北京四合院的型制规整,十分具有典型性,在各种各样的四合院当中,北京四合院可以代表其主要特点。只要人们一提到四合院,便自然会想到北京四合院。

风水学说

旧时四合院的营建是极讲究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风水理论,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国古代的营造活动。

四合正方

北京四合院的中心庭院从平面上看基本为一个正方形,四合院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房屋各自独立,东西厢房与正房、倒座的建筑本身并不连接,而且正房、厢房、倒座等所有房屋都为一层,没有楼房,连接这些房屋的只是转角处的游廊。这样,北京四合院从空中鸟瞰,就像是四座小盒子围合一个院落。

家族私密

北京的四合院,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游廊联接,起居十分方便。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和亲和美,其乐融融。由于院落宽敞,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居住者不仅享有舒适的住房,还可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民俗传统装饰

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嵌于门管、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檐柱上的抱柱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登斯庭院,有如步入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四合院的建筑,蕴涵着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不论从择地,定位,尺度,选材及用料都极尽讲究之能事,既体现了古老的中国建筑的传统和风俗,又严格地遵循着指导中国千百年来的风水理论,表现了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

院内龙凤呈祥的雕廊画柱,嵌于门簪,床脊的吉辞祥语,以及悬在室内的书画佳作,集贤哲之古训,采鼓劲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登斯庭院,有如步入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你可能也喜欢:

【城市文化】北京历史文化知识大全

中国国粹之北京京剧文化

在传承中发展的文化“北京曲剧”

古老的艺术气息--北京皮影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府学胡同三十六号四合院

全文共 474 字

+ 加入清单

府学胡同三十六号四合院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府学胡同三十六号四合院(包括交道口南大街一百三十六号四合院)位于东城区府学胡同。四合院格局。原分为东西两组院落,大门均辟于麒麟碑胡同。东宅院辟后门于府学胡同36号,门内原有同门房组成的四合外院,存东房5间和北房3间,北房为通往内院的穿堂门。内院分为中、东、西并列的3组院落。中路过厅面阔五间,后有垂花门,过垂花门进入内宅,有北房3间带耳房2间,东西配房各3间,北房后有后罩房,院内两侧原有配廊,可通东西两院。西路院北房3间,顺山房各3间。穿堂而过是一座以垂花门为引导的内宅,此宅有北房5间带耳房,东西厢房各3间,均有廊相通,后有9间后罩房。东路院为花园,旧貌无存。西宅院辟后门于交道口南大街136号。西宅院原大门(已经封堵)3间,中间启门,临街有倒座房。进门迎面为照壁墙,墙西侧开垂花门,门内为前后两层的三合房,后为后罩房,前后以廊相通。此宅原为明思宗田贵妃之父田琬宅第,陈圆圆曾将此宅作为歌舞道场。清康熙年间为靖逆侯张勇宅。志和于道光、咸丰年间购得此宅,原称“天春园”老宅,增益修葺后易名为“增旧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北京四合院的特点 ,四合院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全文共 1174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四合院是众所周知的一个建筑,而且这个建筑似乎也只有北京才有,因为这是老北京人最早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驰名中外,世人皆知。所以说到四合院,大家就知道是北京四合院。那么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四合院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北京四合院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驰名中外,世人皆知。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规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两边建有东西厢房,是晚辈们居住的地方。在正房和厢房之间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四合院的围墙和临街的房屋一般不对外开窗,院中的环境封闭而幽静。

北京有各种规模的四合院,但不论大小,都是由一个个四面房屋围合的庭院组成的。最简单的四合院只有一个院子,比较复杂的有两三个院子,富贵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由好几座四合院并列组成的。中间还有一道隔墙。

四合院

四合院四合院的典型特征是外观规矩,中线对称,而且用法极为灵活,往大了扩展,就是皇宫、王府,往小了缩,就是平民百姓的住宅,辉煌的紫禁城与郊外的普通农民家都是四合院。

四合院的大体分布为大门、第一进院、大堂、第二进院、书屋、住宅等,两侧有厢房,各房有走廊,隔扇门相连接。对地表所存民居的了解,必将使民居的文化弘扬并发展下去。

首先,它的历史十分悠久。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据元末熊梦祥所着《析津志》载:“大都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三百八十四久巷,二十九巷通。”

其次,四合院的构成有它的独特之处。它的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又有游廊连接彼此,起居十分方便;封闭式的住宅使四合院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关起门来自成天地;院内,四面房门都开向院落,一家人和美相亲,其乐融融;宽敞的院落中还可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迭景,居住者尽享大自然的美好。

此外,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四合院的营建极讲究风水,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出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

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簪、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抱柱上的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有如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你可能也喜欢:

什么是道教,道教文化的基本意义

中国饮食文化的意义,你知道吗?

城市旅游文化解说:泉州番仔楼历史

辽宁凤凰山在哪里,有什么特色美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张棚四合院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张棚四合院为济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张棚四合院位于金乡县胡集镇张棚村,年代为古建筑,类别为古建筑。

2016年12月26日,济宁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济宁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胡集镇:金乡县胡集镇位于金乡县的最北部,全镇辖77个行政村、122个自然村,总人口6.06万人,总面积93.0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24万亩,是省级中心镇和著名的中国白皮梨瓜之乡。 胡集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然资源丰富。商周时期就有人在此生息繁衍,回龙山汉墓群、石马群,明代山西按察司副使郭东蕃葬墓,商周时期的刘庄遗址等十多处文物古迹已列入省、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崇礼住宅东四六条六十三至六十五号四合院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崇礼住宅(东四六条六十三至六十五号四合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礼住宅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63~65号。

崇礼是清代光绪年间的大学士,其住宅是保存完好的清代典型四合院建筑。北京的四合院,建筑布局是在封建宗法礼教的支配下,按照南北中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住宅大门一般位于整个院落的东南角上,门内迎面建影壁,以使外人看不到宅内的活动,自此转向西至前院。南房多为客房、书塾、杂用间,后院的正房供长辈居住,东西厢房为晚辈住所,正房、厢房以环形走廊相连通。更大型的住宅还在左右建别院,在后部营建花园。崇礼住宅分主院、跨院和花园三部分,布局宽敞,屋宇华贵,主院正房内部的装修尚保留完整的木隔扇及崇礼亲题刻字,是典型的贵族府邸。(国家文物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四合院的起源和演变,四合院的广泛使用始于哪个朝代

全文共 1151 字

+ 加入清单

大部分的北京四合院已经被列为了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同时也有一些已经被拆除了。四合院在当今社会似乎不是很多人会想去居住,只有老一辈人知道四合院这样的老房子才是冬暖夏凉的好住所。那么古往今来,四合院是如何演变的呢?一起到四合院文化看看!

四合院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

前的中国西周时期就有完整的四合院出现。陕西岐山凤雏村周原遗址出土的两进院落建筑遗迹,是中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汉代四合院建筑有了更新的发展,受到风水学说的影响,四合院从选址到布局,有了一整套阴阳五行的说法。唐代四合院上承两汉,下启宋元,其格局是前窄后方。

然而,古代盛行的四合院是廊院式院落,即院子中轴线为主体建筑,周围为回廊链接,或左右有屋,而非四面建房。晚唐出现具有廊庑的四合院,逐渐取代了廊院,宋朝以后,廊院逐渐减少,到明清逐渐绝迹。

元明清时期四合院逐渐成熟。元世祖忽必烈“诏旧城居民之过京城老,以赀高(有钱人)及居职(在朝廷供职)者为先,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分给前往大都的富商、官员建造住宅,由此开始了北京传统四合院住宅大规模形成时期。1970年代初,北京后英房胡同出土的元代四合院遗址,可视为北京四合院的雏形。后经明、清完善,逐渐形成北京特有的四合院建筑风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北京的很多四合院沦为了大杂院,而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改造的开展,很多传统四合院被拆毁,如1998年拆除康有为的粤东新馆,2000年拆除赵紫宸故居,2004年拆除孟端胡同45号的清代果郡王府,2005年拆除曹雪芹故居,2006年拆除唐绍仪故居。与此同时,一些四合院被列入北京市和各区县级的保护院落。

在古代,四合院基本上满足了一家人生活的需要,那时两进四合院以及更大的四合院通常是官宦和士绅的住所。而到了现代,一方面上下水、暖气等卫生设施没有进入四合院,沦为大杂院的四合院也未继续改进以适应汽车、空调等设备的需要。

另一方面,像四世同堂那样的大家庭也比较少见,有钱的人家通常愿意在交通方便的郊外购置别墅,而不是生活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市区。因此作为民居的四合院是否还存在价值,也是近代以来,一个争论的问题。

随着老城区保护的开展,对原有四合院进行了改造,例如1990年由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主持的对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的危改项目,在保留院落结构的基础上,将原有四合院的平房改为楼房,增加了厨房、卫生间等设施。

该改造工程获得了联合国的世界人居奖。北京南池子危改中,也将部分四合院房屋改成两层,并修建了地下车库。2006年,北京市公布了《北京四合院建筑要素图》,作为对四合院保护、修缮、翻建、改建的参考依据。

你可能也喜欢:

四合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垂花门结构

四合院风水格局,四合院风水讲究有什么

四合院是哪里的建筑,四合院属于哪里的

中国饮食文化的意义,你知道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