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养肉鸽的最佳技术精彩20篇

蓝莓是杜鹃花科越橘属灌木多年生植物,因果实呈蓝色而得名,如果想要种植的话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推荐蓝莓的种植技术,希望能帮到你。

浏览

1892

文章

1000

区块链技术的实际应用有哪些

全文共 709 字

+ 加入清单

在短短的几年内,区块技术在世界各地的传统业务应用中一直稳步增长。

在日益数字化的世界中,区块链正在转变哪些行业?

区块链的主要实际应用

1.金融服务

最新数据显示,资产管理行业可以通过转向区块链技术来每年减少27亿美元的成本。区块链在金融服务行业中的实际应用包括客户筛选和入职,记录保存,数据隐私和安全性以及交易处理。

同样,保险行业充满了错误和代价高昂的错误。据相关机构估计,所有非健康保险行业的欺诈行为每年造成的损失超过400亿美元。

2.智能合约

区块链和智能合约技术在需要合法合约以维护所有权和数据隐私法的情况下运作良好。这些可自定义,自执行的智能合约在区块链上可以由各方轻松管理。

在娱乐业中,所有权和特许权使用费问题很普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区块链技术为所有相关人员提供了一个不可更改,可追溯的实时分发和报告网络。

3.数字身份证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全世界仍有超过11亿人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同时,要求传统市场和数字市场中的公司和金融机构遵循更严格的“了解客户”计划。

尽管如此,许多提供商仍未充分满足这些标准。为了使事情进一步复杂化,各地区的法规差异很大。

4.区块链物联网(IoT)

据预测,到2020年底,将有204亿个与IoT连接的设备处于活动状态,一些估计显示,到2026年,IoT每年将达到3万亿美元。

启用了区块链的IoT设备将为用户和企业提供更快,更安全的运行。从而实现对金融行业,互联网使用和所有权的集中控制。

区块链技术有望成为下一波主要的创新浪潮。尽管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实用的区块链应用正变得越来越主流。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普及,它可以成为促进公平社会,解决复杂的经济问题以及改变我们每天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的驱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量子通信原理与技术及发展史

全文共 2320 字

+ 加入清单

量子通信是利用了光子等粒子的量子纠缠原理。量子信息学告诉人们,在微观世界里,不论两个粒子间距离多远,一个粒子的变化都会影响另一个粒子的现象叫量子纠缠,这一现象被爱因斯坦称为“诡异的互动性”。科学家认为,这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可成为具有超级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机和量子保密系统的基础。

量子态的隐形传输在没有任何载体的携带下,而只是把一对携带信息的纠缠光子分开来,将其一的光子发送到特定的位置,就能准确推测出另一个光子的状态,从而达到“超时空穿越”的通信方式和“隔空取物”的运输方式。所谓量子隐形传态利用了纠缠态粒子之间的特殊“心灵感应”,即不论相隔多远,只要两个粒子仍然保持着纠缠态,其中一个发生了变化另一个一定发生相应的变化。

1993年,Bennett等来自四个国家的六位科学家演示了第一种量子隐形传态方案,其过程如下:

Alice与Bob分别拥有一对纠缠粒子对2,3中的2与3.Alice要向Bob发送消息,Alice对某粒子1的当前状态未知,她将联合测量粒子1与2。因为测量,所以粒子1与2发生了变化,由于2与3是纠缠态粒子,于是3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Alice通过经典信道将测量结果告诉Bob,Bob对3进行一系列操作将能得到粒子1的最初状态。

量子通信的安全性源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一是不确定性原理,也称测不准原理,即不可能同时精确测量两个非对易的物理量,如量子的坐标和动量。

二是测量塌缩原理,即对量子态进行测量会不可避免地使该量子态塌缩到某一个本征态上,这意味着对量子态进行测量都会留下痕迹。

三是不可克隆定理,即一个未知的量子态是无法被精确克隆的。

此外还有量子纠缠态,相互纠缠的两个粒子无论被分离多远,一个粒子状态的变化都会立即使得另一个粒子状态发生相应变化的现象。

量子通信技术发展史

量子信息技术最为重要的两项应用是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量子通信是迄今为止唯一被严格证明是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与传统通信技术相比,具有极高的安全性、保密性、信息传递效率与抗干扰性能,被认为是下一代通信领域的支撑性技术。而在摩尔定律正在失效、现代计算机芯片的结构性能在经典物理领域内无法进一步得到提升的当下,量子计算机将在海量信息处理、重大科学问题研究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为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防军事实力以及国家国际地位的提高做出突出贡献。

量子信息技术的重要战略意义使其已成为全球物理学研究的前沿与焦点领域:全球最大的独立科技研发机构美国Battelle公司于2014年提出,计划在未来建立连接美国主要城市、总长超万公里的环美国量子通信网络;欧洲科学家团体提出了以维也纳为中心,西至爱丁堡,东至雅典,北至奥斯陆,南至里斯本的多横多纵的光纤量子骨干网计划;2015年世界最大的芯片制造商Intel公司宣布投入巨资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合作研发基于硅量子点的量子计算机,以期抢占半导体量子计算机研制的制高点;2016年欧盟宣布将于2018年启动总额10亿欧元的量子技术项目,促进包括通用量子计算机等在内的多项量子技术的发展。

1993年,C.H.Bennett提出了量子通讯的概念;同年,6位来自不同国家的科学家,提出了利用经典与量子相结合的方法实现量子隐形传送的方案:将某一个粒子的未知量子态传送到另一个地方,把另一个粒子制备到该量子态上,而原来的粒子仍停留在原处。其基本思想是:将原物的信息分成经典信息与量子信息两部分,它们分别经由经典通道和量子通道传送给接收者。经典信息是发送者对原物质进行某种测量而获得的,量子信息是发送者在测量中未提取的其余信息;接收者在获得了这两种信息后,就可以制备出原物量子态的完全复制品。该过程中传送的仅仅是原物质的量子态,而不是原物本身。发送者甚至可以对这个量子态一无所知,而接收者是将别的粒子处于原物质的量子态上。在这个方案中,纠缠态的非定域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量子隐形传态不仅在物理学领域对人们认识和揭示自然界的神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用量子态作为信息载体,通过量子态的传送完成大容量信息的传输,实现了原则上不可破译的量子保密通信。

量子通信技术的研究方向除了包括量子隐形传态还包括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等,突破了现有信息技术,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与传统通信技术相比,量子通信除具有超强抗干扰能力外且不需对传统信道进行借助;与此同时量子通信的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另外,量子通信几乎不存在线路时延,传输速度很快。量子通信发展仅仅经历了20年左右,但其发展却十分迅猛,目前已经被很多国家和军方给予高度关注。

量子通信在国防和军事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量子技术的最大特征,量子技术的安全性是传统加密通信所无可企及的。量子通信技术的超强保密性,能够有效保证己方军事密件和军事行动不被敌方破译及侦析,在国防和军事领域显示出无与伦比的魅力。另一方面,在破解复杂的加密算法上,也许现有计算机可能需要好几万年的时间,在现实中是完全无法接受且几乎没有实用价值的。但量子计算机却能在几分钟内将加密算法破解,如果未来这种技术被投入实用,传统的数学密码体制将处于危险之中,而量子通信技术则能能够抵御这种破解和威胁。此外,在民间通信领域量子通信技术的应用前景也同样广阔。中国科技大学在2009年对界上首个5 节点的全通型量子通信网络进行组建后,使得实时语音量子保密通信被首次实现,城市范围的安全量子通信网络在这种“城域量子通信网络”基础上成为了现实。

各国正是瞅准了量子通信技术的无限应用前景,纷纷加大对量子通信技术方面的投入力度。在未来的量子通信技术还应注意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如单光子源成本的降低、通信传输距离的加大以及检测概率的增强等,都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基于蓝牙芯片技术的无线通信模块设计

全文共 2587 字

+ 加入清单

蓝牙技术是一个开放性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它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GHZ ISM 频段,采用跳频扩频技术,可以用于近距离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实现固定设备以及移动设备 之间的网络互连,在各种数字设备之间实现灵活、安全、低成本、小功耗的数据和语音通信, 实现全方位的数据传输。

工业现场环境恶劣,有些地方工作人员甚至难以接近,特别是一些工业环境禁止使用电 缆(如超净或真空封闭的房间)或者很难使用电缆来传送数据(如高速旋转的设备、高空设 备、不适于布线的强腐蚀恶劣环境),这时采用蓝牙等无线通信技术代替电缆来实现现场设 备与监控网络间的数据传输就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为此本文针对工业现场设备、接入点、 手操器等设计蓝牙无线通信模块,该模块具有体积小、完全嵌入蓝牙协议、性能可靠和组网 灵活等特点。验证了蓝牙技术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的可行性。

2 蓝牙模块的硬件设计

蓝牙模块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 1 所示,包括BlueCore2-External(BC212015)蓝牙芯片、 SST39VF800 FLASH 芯片、FB2520 带通滤波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LTCC 陶瓷天线等。电 源由配套主设备引入,经过电源模块电平转换,为蓝牙主芯片、存储器、带通滤波器和平衡 不平衡转换器等提供所需的+3.3V 和+1.8V 电源。下面将对各个模块分别介绍。、

2.1 BlueCore2 芯片介绍 蓝牙模块采用了 BlueCore2-External(BC212015)芯片,BlueCore2 是英国CSR 公司推 出的一款工作在2.4GHZ 的ISM(工业、科学、医学)频段集成基带和射频的单芯片蓝牙芯片。 BlueCore2-External 芯片的内部结构如图1 所示。芯片内部主要集成有32Kbyte 片上RAM、 DSP、MCU、射频前端以及各种I/O 口。各种I/O 口包括SPI、UART、USB、PIO、PCM、 I2C 等接口。其中SPI、UART、USB 接口主要用来传输数据;I2C 总线用于链接EEPROM; PIO 接口为可编程接口;PCM 接口用来传输语音;在BlueCore2 中UART 接口的最大传输 数率为1.5Mbps,能够达到蓝牙标准中规定的723.2kbps 的数据传输数率。2.2 储存电路 由于蓝牙芯片并不自带协议栈,需要外拓一块FLASH 用来储存协议栈和应用软件。本设 计中选用了Silicon 存储科技公司(SST) 的SST39VF 系列中的一款, 闪存型号为 SST39VF800。SST39VF800 是SST 多用途高精度CMOS 闪存技术的成功典范,它采用了分 立门电路的元件设计方式和氧化通道喷射技术,使得其存储可靠性大大提高,工艺和性能都 远优于其它竞争对手。此外SST 还专门为便携式设备进行了SST39VF800 的性能优化,使 得它在运行中的能耗更小,程序执行速度更快,更加适合便携式设备使用。根据蓝牙协议栈 的大小采用8Mbit 的SST39VF800,读取时间为70ns,工作电压为2.7~3.6V,为了适应工业 现场苛刻的要求选用了支持-20℃~+85℃工业级温度范围的型号。2.3 带通滤波器+平衡不平衡转换器(Balun) 通常射频发射机输出的是TX_A 和TX_B 两路差分信号,其输出特性是平衡(对称) 的。而天线输出的电缆是采用50 欧姆的不平衡同轴电缆,同轴电缆直接与平衡的系统连接 时,同轴电缆不单屏蔽层的里面有高频电流,而且屏蔽层的外面也有高频电流流过,这样就 会引起不必要的耦合,造成许多干扰,严重时甚至使周围的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所以,有必 要在天线和发射机输出端之间接入平衡-不平衡转换器。带通滤波器一般是无源器件它的作 用是滤除接收机不需要的频带内的信号,为低噪声放大器(LNA)提供选择性信号起到减 小干扰的作用。本设计中采用了台湾ACX 公司的集成带通滤波器+平衡不平衡转换器的器 件FB2520,带通滤波器和平衡-不平衡转换器集成在一起集成度更高有效的减小了电路板的 面积,该器件具有外型小巧,插入损耗低等优点,能够很好的完成平衡到不平衡端的转换和 带通滤波的功能。2.4 电源模块 蓝牙模块需要 3.3V 和1.8V 两种电压,其中1.8V 是为蓝牙芯片和带通滤波器+平衡不平 衡转换器供电,3.3V 是为FLASH 芯片和蓝牙芯片的外围I/O 脚提供电压。由于从主设备引 入的电压为3.3V,所以在蓝牙模块上需要DC-DC 芯片实现电压转换。本设计中采用了广泛 应用于移动电话的XC6204B182MR 高速LDO 转换芯片进行3.3V 到1.8V 电压转换,该芯 片最大输出电流为150mA,输出电压范围为1.8V-6V,完全满足蓝牙模块的电源需要。2.5 晶振CSX-5032 选用的晶振为CSX-5032 为一款无铅表面制作的贴片晶体单元。具有高可靠性的陶瓷密 封封装确保了元件高频时的稳定性和卓越的可焊性在小灵通、GPS 手持设备、蓝牙、WLAN 等广泛应用。我们选用了一款16MHz 的型号,外型尺寸为5mmX3.2mm,25℃频率公差为 +-10ppm,频率稳定性为+-5ppm。

3 蓝牙模块的软件设计

蓝牙模块的软件设计分为两个部分:协议层加载、模块初始参数设置。蓝牙协议为建立 于蓝牙技术之上的多种应用提供了完整的解决办法,但对于不同应用一般只用到蓝牙协议中 的某几个,而且对于每部分协议也不必用它所提供的全部功能。3.1 协议层加载 如图 2 所示由于本模块主要应用于工业无线通信,所以在模块的外部FLASH 中只加载了 基带(包括LC),LM 和HCI(主机控制接口)协议层。其中HCI 为蓝牙硬件中基带控制器 和链路管理器提供了命令接口,从而实现对硬件状态寄存器和控制寄存器的访问,特别是该 接口提供了对蓝牙基带的统一访问模式。加载这些协议层模块实现了完整的蓝牙链路控制和 嵌入式HCI 协议,屏蔽了射频和基带两个硬件协议层,以后的应用开发可以直接从HCI 层 开始。通过封装HCI 协议层,可以生成标准的HCI 接口函数,为上层的应用开发提供一个 完整的平台。

在外部主机具有 UART 或者USB 接口,蓝牙模块与主机信号电平兼容的情况下,不需 要再添加其他辅助电路,本蓝牙模块就可以和主机直接相连。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一文读懂SGXⅢ:区块链技术的一把安全锁

全文共 1749 字

+ 加入清单

围绕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浅出地解读

与你共话技术发展 点亮数字未来

过去的十年,为了保护敏感代码和数据,,以创建一个安全的执行环境。其中,。本系列将聚焦介绍SGX的基本技术原理,并结合当前可信计算领域存在的安全问题,解析该技术在安全方面的优势及其应用需求

区块链百科No.62:SGX(Ⅲ)

前文介绍到,SGX作为一种基于硬件的安全技术,通过提供可信计算环境,保障。

实际上,数据有三种基本状态:

静态的数据、传输中的数据和运行中的数据。

是指存储或备份在设备上的数据。它属于非活动数据,即当前没有通过网络传输或被读取处理,且通常处于稳定状态。。

可以理解为通过网络从本地传输到云存储或从中央主机传输到远程终端的数据。为了保护这类数据,在主机与客户端间建立加密通信。

则是指由应用程序正在处理的数据。当我们使用电脑处理一些敏感数据时,恶意程序往往会利用操作系统的漏洞来截取或篡改数据。通常,应用程序必须信任操作系统、虚拟机、BIOS和系统管理模式,。但这意味着软件一旦受到威胁,

通过可信执行环境,SGX技术允许在运行内存里创建Enclaves,并提供远程认证,使Enclave可以对受信任的实体进行认证,。

基于此,SGX提供了增强的这为区块链技术应对安全计算挑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有效保证“链”上数据安全,并帮助。

我们知道,在区块链点对点网络中,节点会包含交易总账的完整副本。

分布式账本中存储的交易信息,即为静态数据;

当节点在网络中广播交易信息时,即为传输数据;

当节点在处理或验证这些交易时,产生运行数据。

通过SGX,每个节点都可以有一个安全的交易执行模块。从而在方面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将该交易信息与网络中的其他参与者隔离

保护或混淆密钥使其免受恶意软件攻击

通过远程认证授权可信的外链参与者

这在许多用例中可以很好地工作,除了启用对医疗或合同信息等敏感隐私数据的保护外,也为克服一些传统问题的。

数据共享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能发展到今天,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算力的提高,另一个就是数据规模的增长。但是,单一机构的业务领域和业务受众是有限的,因此其数据积累一方面是不全面的,另一方面也是难以形成规模的。

,把各自加密的数据导入 Enclave,在 Enclave 内解密、汇聚、并挖掘。在数据流通场景下,SGX可信硬件可为智能合约数据提供了区块链所不能提供的机密性,而通过链下可信计算环境,。

非公开竞投

在高风险的拍卖中,人们常常要费很大的劲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利用系统进行博弈的动机。例如,在投自己的票之前,或者在对手公布自己的估价之前,试图隐瞒自己对某项资产的估价。但即便是设计精良的拍卖,也仍然依赖于一种安全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必须信任拍卖商不会与出价人串通。

实际上,,各方可以事先检查源代码,当拍卖开始时,,并在程序执行时限制其可见性。即使是负责拍卖的政府机构也不能偷看出价或篡改拍卖过程。这种新的信任模式,相较于简单地公布每项资产的真实价值,更具有积极激励价值。

无记名投票

同样,投票系统有很多方式可以操纵。例如,投票给一个“搅局候选人”,把选票从主要政党候选人手中夺走。投票制度的设计是为了尽量减少这种操纵动机,但没有一种制度适用于所有情况。同样,人们还得相信收集选票的个人或组织是诚实的。

现有处理这一问题的系统往往是复杂和昂贵的,监督员和其他安全措施之间存在大量冗余。而在一个分散的投票系统中,,以非常低的成本将这些激励最小化。这种高级的信任架构适用于许多投票用例,从公共部门的政府选举到区块链生态系统治理决策。

小结: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敏感数据的安全已成为软件开发的首要任务和主要关注点。作为一系列可信计算的最新迭代,旨在通过可信硬件解决安全的远程计算问题,。

从用户和应用程序开发人员的角度来看,,软件代码、数据和堆栈被存储在Enclave(飞地/安全容器)中,并受到硬件强制访问控制策略的保护,使其免受恶意实体的攻击;其次,基于SGX的认证协议,多个Enclave间可以相互验证身份进行协作,保证“在正确的平台上执行的正确的应用程序”;最后,SGX 通过 “密封”功能

受益于上述特征,通过更广泛地采用SGX可信硬件技术,区块链可以为诸如金融、零售、医疗保健等行业实现安全的解决方案,,为赋能产业链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什么是准系统技术 准系统技术含量有哪些

全文共 4956 字

+ 加入清单

摘要:准系统虽然体积比较小,但是在准系统中的各部分所体现出的技术含量却是不可低估。各个厂家的准系统都是出自名家之手,无论在外观上还是在技术上都是可圈可点的。小编为大家整合了以下的具体技术知识。不过,准系统主要是面对那些喜欢时尚的用户,价格相对较高,不适应一般人群购买。

【准系统技术】准系统技术含量有哪些 带您走进准系统技术探秘

前言:准系统——卡板厂商寻求突破的产物

探寻第一家推出 准系统 产品的厂家到现在已经是无据可考了,不过早在286和386的时代,准系统就开始逐渐出现在市场,只不过那时候它的名字是Barebone或Bare system,这些最初的准系统雏形产品是为OEM客户或品牌机专门制作的,并不面最终消费者零售。随着计算机卡板产品利润的不断走低,准系统也在卡板厂商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的目标下从幕后走向了台前。初见之时对它当真没有什么好感,“只不过是一个外形靓丽的机箱加上配套的主板产品就敢标出这个价钱,真是有点拿消费者当傻瓜”。但是随着今年众多厂商陆续向市场推出了诸如MEGA PC,ZPC,uniPet得准系统产品,价格也日渐合理化,它开始吸引笔者的注意力了。时下,相信和我一样开始关注准系统产品的消费者现在也不在少数,那么准系统产品到底有多少技术含金量、它们本身到底价值几何也一定是不少消费者朋友关心的话题,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这些问题,力图对能让大家对于准系统产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准系统:特制 机箱 +定制主板,就这么简单么?对于准系统产品,制造厂商的意图是将它们打造成介于品牌机和完全的散件DIY市场之外的另一个全新的产品,同时具有品牌机靓丽的外形和兼容机自主搭配、自由扩展的优点。不过,除去软件的因素,这三种产品实际上没有多大的差别,都是有众多计算机硬件组合完成的,只不过准系统比较特别一点,提供了一个包括机箱和主板在内的基本平台。于是在准系统具体产品的表现上,为了追求品牌机的效果一般会采用十分小巧的机箱——一般只有标准ATX机箱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小,这样准系统的另一个诉求,配件自由DIY方面就不得不折衷处理,力求两种诉求之间的平衡。那么在这两种需求的实现过程中,就仅仅是通过特制机箱+定制主板,就这么简单么? 这就牵扯到现在准体统技术含量的问题了,我们下面就来一一分析。

1, 全功能主板和体积的矛盾

现在准系统产品都会在产品的体积上面大做文章,它们的体积只有我们标准ATX机箱的三分之或者更少,我们看看图一所示的这款艾威的ZPC甚至只有一般IDE光驱一样的大小。显然,在这种非标准的机箱里面,作为一个计算机系统构架的基石的主板,ATX板型(标准尺寸305x244mm)肯定对“准系统”无用,而MicroATX(244x244mm)的板型对迷你电脑而言也太大了。即便是专门针对迷你PC系统设计的Flex-ATX(229x191mm)板型及更小巧的Mini ITX(170x170mm)板型,也超出现在市面上多数准系统对主板大小的限制。实际上,在现在的绝大多数准系统产品中,设计者都抛弃了以往标准化制造的主板规格,针对准系统自身的特点专门设计的主板。制作此类主板的办法现在也不外乎如下几种,首先只保留组装系统所必需的扩充插槽和插座,其余统统取消。其次,将一些模块从主板中单独分解出去,变成独立功能的模块插卡,把主板的横向宽度变成纵向的高度。其次在有限的主板面积上重新布线,在保证主板信号性能达到规定的指标的同时加大元器件的分布密度。通上的方法中的一种或者是几种,为准系统量身定做的特别版主板就应运而生了。特别要指出的是,现在主推准系统产品的厂商无疑都是卡板产品有所建树的厂商,对标准型主板按照上面的步骤重新设计本来就不是什么难事,只不过由于现在准系统产品产量还很小,这种专门设计的主板不可避免会有较高的单位成本,这也是准系统产品现在价格较高的原因之一。

再者,采用高性能高整合度的整合芯片组也是达成准系统体积要求的关键。目前在准系统产品中常见的这类芯片组有SIS651/740系列、Intel的I845G/GL/GV/GE系列、nVIDIA的nForce2 IGP系列等等。这些主板一般都整合了显卡、声卡、网卡及丰富的USB、IEEE1394等接口。其中就最重要的显示性能而言,Intel的I845G/GL/GV/GE系列整合的显卡性能相当于TNT2;SIS651/740系列的整合的SIS315显卡性能接近GF2 MX;而nVDIA的nForce2 IGP系列的整合显卡性能最强,其相当于GFMX420。针对于一般的家庭应用和办公室文本处理和2D图形应用,它们的性能都应该是绰绰有余了,而且对于如QUAKE3这样三维游戏也能保证有比较流畅的速度保证。不过这种高度整合的芯片组所配套的大量外围芯片也不可避免的增加了主板的元件密度,就比如一款使用SIS651拥有视频输出,读卡器功能IEEE1394、10/100M网卡、Flash读卡器的准系统主板就要增加IEEE1394、10/100M PHY物理层芯片两枚,集成声卡配套的CODEC芯片一枚,读卡器控制芯片和一枚和SIS315配套的SIS301视频编码芯片,这样小的主板面积,这样多的外围芯片给主板带来了更多的发热量,这就引出了准系统需要解决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散热。

2, 内部空间狭小和散热的矛盾

众所周知,即使现在的标准ATX大机箱,在运行几个G级别的处理器和高端怪兽显卡的时候散热都是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一般解决的方法也只有使用夸张的散热片加上高转速的风扇。很明显,这样的解决方案形成的高度绝对是准系统自身体积所不允许的。而且,正如我们在讲述准系统主板产品所看到的,主板的高元件密集度加上不利于形成有效空气循环的狭小机箱环境使得准系统的散热问题更加严峻。那么现在准系统的设计者们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实际剖析现在市场上的准系统产品,在散热方面的水平作的是参差不齐。最简单的一种,把ATX机箱中整套的散热方式照搬到准系统中来,顶多加上一个铜轴心的涡轮散热片,为了估计高度问题只好使用超薄型的风扇。这种设计无疑是成本最低,至于能不能满足准系统的散热要求呢,笔者这里持保留态度。

第二种仍旧是依靠传统的风冷散热方式,但提出了一定的改良,将传统的风扇下吹改为侧吹,配合特别设计散热片加上特别的风道设计将热空气排到机箱后部的抽气风扇出,同时在系统的整体散热方面还设计了特别的大体积长桶状散热风扇,由机箱前部向后部送风。这种设计从多方面兼顾了机箱中的散热,基本上可以应付准系统的恶劣散热环境,但对于超频后的稳定性保证系数还是不大,而且过多的风扇难免会造成过大的噪音。

最后一种也即是最彻底的一种,完全抛弃了传统的风冷散热,使用了热管散热技术。一般来说这种散热设备的底部是一块很大的铜底板,直接和CPU接触并吸收热量,热量通过四条热管传导到另一侧的散热片,并通过一个80mm风扇实现主动散热。在铜底板的背面也装有一块散热片,让热量在通过热管传导之前同样可以散失。这种大风扇的转速一般不到4000转/分钟,噪音比较小,而且往往同时应用于机箱整体内部的抽气,节省了单独的机箱风扇。从散热效果来看,这种应用热管技术的整体散热方案非常优秀,不过它也有同样比较明显的缺点,造价较高。

3, 产品体积和扩展性能的矛盾

囿于大多数“准系统”PC所使用的主板面积,它们一般只具备两根内存插槽(也有只具备一根内存插槽的),两个IDE插槽及一个软驱接口。此外,主流的“准系统”PC上还具备一根AGP插槽、一根PCI插槽,可以用来安装更好性能的AGP显卡以及PCI的电视卡、MODEM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采用I845GL或I845GV此类不具备外接AGP能力的芯片组产品其一般只具备PCI插槽,其扩充能力肯定与具备AGP插槽的产品相比相差很大。为了弥补上述扩展能力的限制,准系统就将一般可能用得上的外接设备全部功能集成,并且提供了丰富外设接口,从这方面来说这也是准系统现在的优势所在。可以说现在除了安装电视卡,视频编辑这样的专业应用卡板外,其余的设备都提供了丰富的接口,不需要在占用PCI插槽了。但是由于如今准系统所使用的板载集成显卡普遍不具备DVI输出和视频编码能力,不少产品想配合数字液晶或者输出到电视上都受到的限制。

同样是因为准系统体积的原因,它使用得电源也是特别设计的超薄型电源。体积的原因是它们的有效功率并不是很大。现在没有AGP插槽的准系统提供的电源功率一般在160W到200W之间,其有效功率至少会在150W左右。我们扳开手指头自己算一算,就是现在功耗较大的ATHLON XP平台。一枚0.13微米工艺throughbred 2000+BO核心的处理器功率差不多是50W,一台明基16x dvd-rom功耗也就是25W左右,再加上硬盘的20W、内存10W整合类主板30W的功耗,整个系统运行的峰值功耗也就在140W左右(算上机器中几个风扇的功率),基本上可以保证整个平台的稳定运行。倒是笔者对那些拥有AGP插槽准系统的功耗问题担心,因为现在顶级显卡所需要的功率是越来越大,要在准系统不足350W的电源支持下跑出全部性能是不可能了,即便是初始的设计可以将这些顶级卡容纳在其内部。同样对于超频爱好者来说,先不论主板提供怎样的超频功能(其实这类准系统所能提供的超频设置很少甚至没有),光是电源一项就把超频的美梦断送了。

4, 准系统提供的附加功能和价格的矛盾

随着准系统产品今年的大发展,也涌现出不少在功能方面有突破的产品。如果你从原理上分析上述两种比较有特色的设计,就会发现其中的技术含量并不如想象中的多,MEGA PC无非将收音卡、一块硬件解压卡和整个系统结合起来,并可以由电源单独供电,达到比较原始的双模式运作的方式。相比联想品牌机在ROM总写入自主研发操作系统所实现的DVD、VCD、MP3等多种影音格式解码,同时能够访问硬盘、光驱、读卡器总的图片、多媒体等信息的双模式功能来说,MEGA PC所提供双模式算是相当简陋的了。

精英EZ-Buddie的动态超频实现技术也不复杂再来看看EZ-Buddie提供的动态超频和系统侦测显示功能,其实实现原理也并不复杂。动态软件超频可以通过软硬结合的方式,一端是Windows下运行的超频软件和旋钮电位器的通讯,另一端则是显示处理器频率和DBUG卡信息状态的LED面板。这两项单独技术本身都已经相当的成熟,市场上已经有类似的产品在出售,如今在EZ-Buddie所作的就是把它们结合起来。可是回过头看看这些并不复杂的功能带来的最引人注目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惊人的价格,MEGA PC三千多元的报价实在让人目瞪口呆了。厂商在发展准系统的过程中不断推出新的功能卖点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就仅仅靠上面这些技术含量不高的新买点就漫天要价,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5, 华丽外表和用户健康防护之矛盾

作为准体统的立家之本,靓丽的外表也是各个品牌不断追求的设计目标。保证系统散热性能的最佳方式应该使用全金属外壳小型箱体,增加对热量的传导性能。不过过分追求外观的华丽往往会使用大量的塑料板材作为装饰。这一方面会对散热产生不良作用,另一方面金属所起到的电磁屏蔽作用被忽视了,对于消费者来说更了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

准系统未来的发展和适用人群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准系统”经过若干年的发展,虽然日趋完善,但也存在噪声较大、散热与体积、性能或扩展能力等等矛盾。未来的“准系统”也将会向体积更小巧、功能更多样、性能更强大三方面发展,成为真正独立与笔记本电脑和一般台式PC的全新产品线,这种发展趋势是必然的。而它体积小巧的特点非常适合现代商业用户办公重视空间的利用来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公司效益以及改善公司形象的需求,此外,“准系统”时尚设计路线对于追求小巧时尚的学生、MM用户等等,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不过在准系统完全抓住这些用户之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还显高昂的售价,这是它的致命伤。可喜的是,现在有一些厂商已经开始将准系统下降到2000元以下的水平了,随着产品的完善和市场的成熟,笔者也相信准系统将会从一个概念性的产品转化为真正广阔的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AIT技术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AIT技术

AIT是指先进智能磁带,英文为Advanced Intelligent Tape,具有螺旋扫描、金属蒸发带等先进技术,AIT的数据保护性能比较突出,AIT已经发展到目前的AIT-3,目前开发AIT技术的索尼公司和专注在AIT技术上开发产品的Spectra Logic公司都在大力的推广采用AIT的产品。

AIT采用的是螺旋扫描方式进行记录,与家用录像机的工作原理一样,这样一来,整个磁带机中,只有磁鼓是高速旋转,其它部件,如磁带、伺服机构都是低速运动的。这样的结构紧凑合理、易于设计和维护。而LTO(Linear Tape Open)、DLT(Digital linear Tape)、SDLT(Super Digital linear Tape)都是线性记录,像录音机一样,磁头是固定不动的,磁带直线运动通过磁头。与录音机不同的是,磁带机要保证记录速度,就要让磁带高速通过磁头,为此,就需要复杂机构控制磁带抖动、冷却高速运动的各种部件和轴承。在相同材料下,采用螺旋扫描的方式能使材料寿命延长。

从应用方面讲,对于企业级用户来说,AIT磁带库可用于数据备份。与其它同容量、同传输速率的产品相比,AIT机架式的带库具有体积小、能耗低、容量大、价格便宜的优点。对于中端用户,AIT自动加载机是较好的选择。考虑到数据容量和自动备份等问题,可选用能容纳4盘磁带的自动加载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RF技术探究:相互调变失真的测量方法

全文共 1616 字

+ 加入清单

被动相互调变失真

在发射(Tx)路径上的相互调变失真是附加在高功率之中,它的特性很重要。由于在发射路径上一般都没有主动组件存在,因此它的相互调变失真特性被称为“被动的相互调变失真(passive IMD;PIMD)”。当设计一个无线通信电路时,PIMD在每一个功能单元中的变化不大,所以,在研发阶段就会先测量PIMD。

双音调相互调变测试

测量IMD最方便的方法是,将两个功率相等的信号组合在一起[*故被称为“双音调”(two-tone)],并彼此保持一定的频率间隔,输入至待测物(device under test;DUT)的输入端。若以频谱分析仪测量,DUT的输出频谱将和附图1类似,其中,两个最大信号是被放大的载波信号;其它较小的信号分列在载波两边,分别是第3、5、7阶(order)相互调变乘积(product)。所有信号之间的频率间隔是相等的。

下列是10个有用的测量参数:

●载波(C):这是载波信号的功率,单位是dBm。它和Pout参数类似,不过,C是使用频谱分析仪来测量,Pout是使用功率表(power meter)、并只输入一个射频信号来测量。

●第3阶相互调变乘积(I3):这是寄生的第3阶相互调变信号之功率,单位是dBm,使用频谱分析仪来测量。

●载波对第3阶相互调变的比率(C/I3):这是载波功率对寄生的第3阶相互调变信号功率之比率值,单位是dB。

●第3阶拦截点(IP3):这是待测物的最佳指针,单位是dBm。此值通常会随着频率微调(tuning)而改变。

●第5阶相互调变乘积(I5):与第3阶相互调变乘积类似。

●载波对第5阶相互调变的比率(C/I5):与载波对第3阶相互调变的比率类似。

●第5阶拦截点(IP5):与第3阶拦截点类似。

●第7阶相互调变乘积(I7):与第3阶相互调变乘积类似。

●载波对第7阶相互调变的比率(C/I7):与载波对第3阶相互调变的比率类似。

●第7阶拦截点(IP7):与第3阶拦截点类似。

第3阶拦截点

一个装置或系统的非线性转换函数(transfer function)可以利用一个“泰勒级数(Taylor series)”来表示:

第3阶相互调变信号,是来自于上列的f(x)级数展开式的第3阶项,因此称为“第3阶相互调变乘积”。第3阶的输入功率会较载波的输入功率快速增加。单位dBm表示“第3阶相互调变乘积”是一个对数函数,在数学上是取比率相对值。其实,第3阶相互调变信号功率的增加速度是载波信号功率的3倍。

。如果“C对Pin”和“I对Pin”的线性部份之曲线能够向外延伸,所交叉的点就称作“第3阶拦截点(intercept point)”。不过,IP3是一个理论值,在实际设计上是无法达到的,因为这两个曲线在到达IP3之前就已经饱和了(斜率趋近于0,变成水平线了)。通常IP3是被当成射频装置的“优化函式”(merit function)。大多数的电路设计程序,其实应被称为“最佳化程序”,由设计者决定哪些地方应当被最佳化、且要最佳化到什么程度?如此所得到的结果,就被称为“最佳化函数”。

如果理论上,假定3:1的斜率差,则IP3可以仅从一个功率准位计算出来。如果完成功率扫描(power sweep),得出图形,则在线性区域所求出的IP3将是固定的(当然3:1的斜率假设必须是正确的)。当载波和相互调变信号饱和时,IP3的值通常会下降,这就表示相互调变功率的测量结果将是错误的。在较低的功率准位,当达到频谱分析仪的噪声下限时,IP3将会开始改变,这也表示测量将有错误产生。因此,正确的测量值应该在IP3维持不变下的功率范围内。

理论上,IP3并不是功率准位的函数。然而,在低功率准位时,它的动态(线性)区域被频谱分析仪的噪声下限所限制;在高功率准位时,由于待测物的饱和,或频谱分析仪的相互调变,也会限制它的动态区域。因此,若将IP3当成是功率的函数,将可以提供一个能够确保测量结果正确的好方法 。

展开阅读全文

篇7:NRZ信号的波形、眼图与PAM4信号的对比及PAM4技术逐渐走向应用

全文共 1669 字

+ 加入清单

PAM(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脉冲幅度调制)信号是下一代数据中心做高速信号互连的一种热门信号传输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200G/400G接口的电信号或光信号传输。

传统的数字信号最多采用的是NRZ(Non-Return-to-Zero)信号,即采用两种信号电平来表示数字逻辑信号的1、0信息,每个符号周期可传输1bit的逻辑信息;而PAM信号则可以采用更多信号电平,从而每个符号周期可传输更多bit信息。比如以PAM4信号来说,采用4个不同的信号电平来进行信号传输,每个符号周期可以表示2个bit的逻辑信息(0、1、2、3)。因此,要实现同样的信号传输能力,PAM4信号的符号速率只需要达到NRZ信号的一半即可,因此传输通道对其造成的损耗大大减小。随着未来技术的发展,也不排除采用更多电平的PAM8甚至PAM16信号进行信息传输的可能性。下图是典型的NRZ信号的波形、眼图与PAM4信号的对比

其实PAM4信号的概念并不新鲜,比如在最普遍使用的100MBase-T以太网中,就使用3种电平进行信号传输;而在无线通信领域中普遍使用的16QAM调制、32QAM调制、64QAM调制等,也都是采用多电平的基带信号对载波信号进行调制。这种用多电平进行数字信号传输的概念重新提出是在IEEE协会制定100G以太网标准时。在前一代40G以太网标准中,普遍使用4组10Gbps的链路进行信号传输,信号采用NRZ形式;而在制定100G以太网标准时,需要用4组25Gbps的链路进行信号传输(也有标准采用10组10Gbps的信号传输方式),由于不确定25Gbps的NRZ信号长距离传输的可行性,所以也同时定义了PAM4的信号标准做为备选。比如,在IEEE协会于2014年颁布的针对100G背板的802.3bj标准里,就同时定义了两种信号传输方式:4组25.78G波特率的NRZ信号,或者4组13.6G波特率的PAM4信号。只不过后来随着芯片技术以及PCB板材和连接器技术的发展,25G波特率的NRZ技术很快实现商用应用;而PAM4由于技术成熟度和成本的原因,并没有在100G以太网的技术中被真正应用。

在新一代的200G/400G接口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普遍的诉求是每对差分线上的数据速率要提高到50Gbps以上。如果仍然采用NRZ技术,由于每个符号周期只有不到20ps,对于收发芯片的时间裕量以及传输链路的损耗要求更加苛刻,所以PAM-4技术的采用几乎成为了必然趋势,特别是在电信号传输距离超过20cm以上的场合。比如在IEEE协会正在制定的802.3bs规范里,以及OIF组织的CEI4.0规范里,都对PAM4信号的特性及参数测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定义。同时,64G Fiber Channel以及InfiniBand 600G HDR的标准中,也都会借鉴IEEE协会及OIF组织的PAM4标准。

在对PAM-4信号进行描述时,需要别注意波特率(Baud Rate)和bit速率(Bit Rate)的区别。对于传统的NRZ信号来说,由于1个符号传输1bit数据,bit速率和波特率是一样的,比如在100G以太网里使用4路25.78125GBaud的信号进行传输,每路信号上的bit速率也是25.78125Gbps,4路信号实现100Gbps的信号传输;而对于PAM-4信号来说,由于1个符号传输2bit数据,能传输的bit速率是波特率的2倍,比如在200G以太网里使用4路26.5625GBaud的信号进行传输,每路信号上的bit速率是53.125Gbps,4路信号就可以实现200Gbps的信号传输。对于400G以太网来说,用8路26.5625GBaud的信号就可以实现了。下图是IEEE 802.3bs里定义的一些200G/400G以太网的接口标准。

目前,一些领先的串行芯片及FPGA厂商都陆续发布了能够支持PAM4信号传输的芯片,PAM4技术也逐渐从理论研究走向实际应用。下图是用PAM4信号进行高速互联的几种典型应用场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区块链技术可能会很快推动韩国的医疗旅游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财团旨在通过推出基于区块链的平台来加强韩国医疗旅游

在釜山,韩国的一个私人-公共财团宣布打算建立一个由区块链驱动的医疗旅游平台。目前尚未设定启动期限。

据庆南日报报道,该计划将由釜山银行牵头。他们希望在该国第二大城市中建立该平台。该集团的主要目标是加强医疗旅游业。

该财团包括釜山国立大学医院,东亚大学医院,高新大学福音医院,三育釜山医院和支付经纪公司Knet Co.Ltd。

通过平台提供的银行服务

该协议指出,当地公司将与银行业,特别是与釜山银行携手,推出一款名为“区域移动医疗旅游平台”的智能手机移动应用。

该银行机构打算通过基于区块链的应用程序来引导所有基于医疗旅游的交易,特别是那些寻求整容和其他美容程序的交易。他们打算通过提供货币兑换和开户服务来做到这一点。

该平台还将把患者与釜山的医疗机构联系起来。

促进韩国遍及亚洲的医疗旅游

釜山银行高管本大仁对当地媒体说:

釜山银行将积极合作,使釜山成为韩国最佳的医疗旅游专业区。我们将在振兴当地医疗旅游业务方面发挥作用。”

医疗旅游业在亚洲大陆变得越来越受欢迎。最近,韩国一家大型保险公司KB Insurance 宣布了计划为其客户实施支持区块链的移动消息传递系统。

6月10日,Cointelegraph 报道说,韩国商家愿意在不久的将来接受数字人民币作为付款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梭边鱼的养殖技术是什么

全文共 2858 字

+ 加入清单

梭边鱼的肉质清甜,广受食客的欢迎,钳鱼肉质鲜美现在到养殖场批发也要30块一斤,市场价格更是卖到五六十元一斤,经济价值较大。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梭边鱼的养殖技术,欢迎阅读。

梭边鱼的菜品做法

色拉油、牛油、豆瓣、干辣椒、生姜、大蒜、大葱、冰糖、醪糟、八角、三奈、桂皮、小茴香、草果、紫草、香叶、香草、公丁香、川菜映像秘制底料。

炒锅置中火上,炙锅后,倒入色拉油烧热,放入牛油熬化,投入生姜、蒜瓣、葱结爆香,接着下入豆瓣和辣椒,用小火慢慢炒约20-40分钟,随即下入八角、三奈、桂皮、小茴香、草果、紫草、香叶、香草、公丁香,继续用小火炒约8-15分钟,下入冰糖,待醪糟汁中的水分完全蒸发,冷却后成火锅底料。用本发明火锅鱼底料制备的火锅鱼,具有色、香、味纯正,口感细腻而不油腻,菜肴营养丰富。

梭边鱼无鳞少刺,以多种腌制蔬菜、天然香料、中药秘方码味数小时之后,汤锅里用文火煨炖方才入味,适合像火锅一样边烫边食,而且鱼肉久烫不老,愈发有味。

梭边鱼的相关功效

味甘性平,除了能补脾利水,还可以通气消胀、益阴壮阳、养血补虚、养心补肾、消肿等功效,对水肿、脚气、腰酸腿软、痔疮、癣疥、耳痛、沙眼都有一定的食疗作用,同时还对催乳补血、预防麻疹、治疗慢性肾炎、防治肺结核有益,几乎老少皆宜。

梭边鱼的口味分类

四川辣子鸡

川菜的味相当丰富,号称百菜百味。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鱼香、麻辣、辣子、陈皮、椒麻、怪味、酸辣诸味。调制这些复合味有很大的难度,但若掌握了它们的配方及调制方法,基本上也能学得八九不离十。下面分别介绍如下(按其重量比例作为单位)。

鱼香味

葱姜蒜泥1.泡椒0.5.四川豆瓣酱2.糖1.5.醋1.5.酱油、酒、味精适量。调法是先煸葱、姜、蒜、泡椒,再煸豆瓣酱出红油,与其他调料混合。色红味甜、酸、辣均衡,都不算太浓。可做鱼香肉丝、鱼香茄子、鱼香蘸汁等。

麻辣味

花椒0.5或花椒粉0.2.干辣椒0.3.四川豆瓣酱3.糖1.醋1.葱、姜、蒜、酒、酱油、味精适量。调法是先将干辣椒段炸至褐色,再下花椒炒香,煸葱姜蒜之后下其他调料。为取麻味,还可加些花椒粉。(油炸花椒起香,麻味来之于花椒粉)。特点是色泽金红,麻辣鲜香,有轻微的甜酸。可制麻辣鱼丁、麻婆豆腐等。

辣子味

四川豆瓣酱1.糖0.3.醋0.3.葱、姜、蒜及酱油、味精、酒适量。调法是先下葱姜蒜煸香,再将豆瓣酱煸炒出红油,下其他料调和。特点是鲜辣中带有极微的甜酸味。可制辣子鸡丁,辣子鱼丁等菜。

陈皮味

花椒0.5.干辣椒1.四川豆瓣酱3.糖2.陈皮2.酱油、味精、葱、姜、蒜、酒适量。调制法为先将干椒炸焦,再煸花椒出香味,如用陈皮块,亦加煸炒,若用烤干的陈皮碾成的粉,可在烹调近完毕时洒入。煸葱、姜、蒜出香味后再煸瓣酱,随后下料加汤及其他作料焖烧原料。口味特点是麻辣鲜香,有陈皮特有的芳香味,可制陈皮牛肉、陈皮鸡等。

椒麻味

葱白10.花椒2.酱油12.糖2.醋2.味精、鲜汤少许。制法是将花椒用酒浸泡一夜,然后与葱白一起剁成细泥,加酱油、糖、醋等其他料调拦而成。特点是麻香鲜咸。可用于调拦椒麻允片、椒麻肚片等菜。怪味

四川豆瓣酱1.芝麻酱1.糖0.8.醋0.8.花椒粉0.05.油1.葱、蒜泥各0.1.酱油、鲜汤适量。制法是先以油煸四川豆瓣酱至油变红,用鲜汤调开芝麻酱,再加上所有作料调拦均匀而成。特点是辣、麻、甜、酸、咸、鲜、香诸味融为一体,味觉非常丰富。可调制怪味鸡丁、怪味鸭片等等。

酸辣味

辣味有用于炒爆菜和用于烩菜之分,前者比例为:四川豆瓣酱1,糖0.6,醋0.9,葱、姜、蒜及酒、酱油、鲜汤、红油适量。制法是先煸葱、姜、蒜和豆瓣酱,再调和其他味料。后者比例为白胡椒粉0.8,醋6,葱花香菜末6,麻油少许。前者特点是酸辣而香,微有甜味,后者酸辣爽口,上口咸酸,下咽时始觉辣味。用于炒爆菜如酸辣鱿鱼卷、酸辣鱼片;烩菜如酸辣汤、酸辣烩鸡血等。

梭边鱼的生活环境

梭边鱼天然分布区域在美国中部流域、加拿大南部和大西洋沿岸部份地区,以后广泛地进入大西洋沿岸,在美国和墨西哥北部都有分布。产地是水质无污染、沙质或石砾底质、流速较快的大中河流。也能进入咸淡水水域生活。现为美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斑点叉尾鮰是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于1984年与云斑鮰同时引进的一种鮰科鱼类,经过几年的研究及推广养殖,证实该种鱼适合我国大部份地区养殖。多生长于水质无污染的沙质或石砾底或流速较快的大中河流;也能进入咸淡水水域生活。

梭边鱼养殖技术

一、鱼种放养

池塘面积要求3亩以上,水深1.5米以上,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无污染,每10亩配备增氧机1台。鱼种放养前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清塘消毒。养殖方式可以分为池塘单养和池塘混养两种。

梭边鱼种放养规格为15-20厘米,其他品种放养规格为每尾30-50克。鱼种放养时间一般在12月至翌年2月。

二、日常管理坚持巡塘。每天早、中、晚坚持巡塘,观察鱼摄食及活动情况。

科学训练。每次出池搬运或过筛前,必须进行训练,否则易因受伤而造成大量死亡。训练的方法与家鱼的训练操作相同。第1次拉网上箱,不作任何操作,下午即放回原池。第二天上午再拉网上箱,下午即可过筛或搬运。操作结束后用2%-3%的食盐水浸泡5-10分钟,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池泼洒2-3天,每天l 次。

调节p H 。每半个月用50-100毫克/升的生石灰全池泼洒1次,以调节水体的p H 至微碱性,抑制水体中有害菌的生长。

控制水位。早春季节气温升高较快,池塘水位宜浅,控制在0.8-l 米。冬季气候寒冷,鱼易冻伤池塘水位应加至最高处。

加注新水。高温季节鱼活动量大,代谢旺盛、水质变化快,要经常加注新水,可3-5天加水1次,每次加水量视水体肥度、水色、水质而定,一般每次加水20-35厘米。维持透明度20-25厘米。

定时增氧。通过上下水层的流动,促进水体交流混合,增加底层的溶氧,以分解、散发有毒气体;提前偿还氧债。增氧机的使用方法一般为晴天中午开,阴天次日凌晨开,阴雨连绵或水肥需预防浮头在当天后半夜开。

预防疾病。在鱼病流行季节要提前预防。外泼内服结合使用,可有效防止疾病的发生。常用的体外泼洒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强氯精等;内服药物有土霉素、呋喃唑酮等。

梭边鱼网箱养殖

一、水域选择与网箱结构

水域选择。要求交通方便、水面宽阔、避风向阳、环境安静、无污染、微流水,透明度大于1米,水深4米以上,p H 6.5-8,溶氧5毫克/升以上,网箱面积与水域面积比大于1:300。

网箱结构。网箱排列为“非”字型,每亩网箱组装成1排,各排间距100米以上,为适应水位变化,以浮动式网箱较好,网箱规格为3米×4米×2.5米的敞口式五面体网箱。

大规格鱼种培育。鱼种入箱前将准备放苗的新网箱放入水中浸泡7-10天,以着生附着物,减少箱体对鱼体的擦伤,鱼种入箱后即尽早喂食,投喂适口的全价配合颗粒饲料。开始时在箱中央距水面50厘米处悬挂直径为1米的圆形饵料台,使鱼慢慢到台上集中摄食,利用投饵措施对其进行摄食驯化,浮到水面抢食后,取走饵料台。一般7月进箱的体长5-6厘米的鱼种经过8、9、10三个月的养殖,平均体重可达到50-100克,且越冬成活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全文共 645 字

+ 加入清单

转基因技术应用

概念:

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1)转基因技术可以使动植物甚至成为制造药物的“微型工厂”,例如:1996年我国科学家成功的培育了5头具有治疗血友病的凝血因子基因的山羊,其乳汁中就含有凝血因子;1999年又培育了转入人的血清蛋白基因的奶牛,总之转基因技术在生物制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转基因技术与遗传病诊治:转基因技术可以用于遗传病诊断与治疗,随着我们对人类自身基因认识的不断深入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将呈现广阔的前景。

(3)转基因技术与农业:科学家应用转基因技术,成功的培育出一批抗虫、抗病、耐除草剂的农作物新品种,如苏云金杆菌体内能产生一种毒蛋白,农作物害虫吃下就会死亡。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优良品质的作物,如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高蛋白含量的马铃薯和玉米等。

(4)转基因技术与环境保护:转基因技术在环境治理方面也发挥奇妙的作用。如转抗虫基因作用的培育成功,可以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农药等。

(5)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转基因产品带给人们巨大利益的同时,还要重视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做好转基因动植物及产品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的评价工作,如转毒蛋白基因作物若持续产生毒蛋白,将可能大规模的消灭多种害虫,并使这些害虫的天敌数量下降,从而威胁生态平衡。因此,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基因对环境的潜在威胁是非常必要的。

转基因超级鼠的诞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数据库自主安全防护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全文共 2242 字

+ 加入清单

摘 要: 针对目前主流数据库安全防护功能配置方式不灵活、不能应变需求的问题,在HOOK技术的基础上融入组态思想,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适用于不同数据库的自主安全防护系统(DSS)。在SQLITE上的相关实验表明,利用DSS完全可以实现独立于特定数据库的自主安全防护,大大提高了数据安全防护的灵活性。关键词: 数据库安全; HOOK API; 访问控制; 数据库审计; SQLITE; 自主安全系统

近年来,有关数据库的安全事故不断出现,例如银行内部数据信息泄露造成的账户资金失密等。因此,高度重视数据库安全防护很有必要。但一直以来,国内数据库产业化发展缓慢,市场份额中较大一部分被国外大型数据库企业占有。这对于国内用户而言,信息的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都会受到威胁。有的系统涉及使用多个数据库,并且对每个数据库的安防功能要求各不相同。这样,在保障整个系统安全的目标下就需要对每个数据库进行专门配置管理,不但维护难度很大,而且工作也比较繁重。面对这些实际问题,目前的数据库系统自带的安全防护配置方式已不能胜任,如何提出一个灵活独立的安全防护系统迫在眉睫。1 相关安全防护技术介绍 目前,数据库系统面临的主要威胁有:(1)对数据库的不正确访问引起数据库数据的错误。(2)为了某种目的,故意破坏数据库。(3)非法访问不该访问的信息,且又不留痕迹;未经授权非法修改数据。(4)使用各种技术攻击数据库等。多年来,人们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数据库系统安全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多成果。参考文献[1-2]介绍了保护数据库安全的常用技术,包括:存取管理技术、安全管理技术、以及数据库加密技术,并给出了一些实现途径。其中,访问控制和安全审计作为数据库安全的主要保障措施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参考文献[3]对访问控制技术中的基本策略进行了总结,给出了实现技术及各自的优缺点。参考文献[4]主要针对权限建模过程中的权限粒度问题做了分析,并提出一个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框架。进入21世纪以后,访问控制模型的研究重点开始逐渐由集中式封闭环境转向开放式网络环境,一方面结合不同的应用,对原有传统模型做改进,另一方面,也提出一些新的访问控制技术和模型,比较著名的有信任管理、数字版权管理和使用控制模型 [5]。审计通过对数据库内活动的记录和分析来发现异常并产生报警的方式来加强数据库的安全性[6]。目前,在我国使用的商品化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大都提供了C2级的审计保护功能,但实现方式和功能侧重有所不同。周洪昊等人[7]分析了Oracle、SQL Server、DB2、Sybase的审计功能,分别从审计系统的独立性、自我保护能力、全面性和查阅能力四个方面对审计功能做出改进[7]。参考文献[8]则针对审计信息冗余、审计配置方式死板以及数据统计分析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数据库系统已有的审计模块基础上,重新设计和实现了一种新型的数据库安全审计系统。 但所有的这些工作都是从数据库系统的角度出发,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安全防护对数据库系统的依赖性问题,用户还是很难对数据库提供自主的安全防护功能。如果能将安全防护从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彻底独立出来,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允许用户自己实现安全防护功能模块并在逻辑上加入到数据库应用系统中,这样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一种独立于具体数据库、可组态的安全防护模型,并给出具体的实现方法。该模型将安全防护从数据库完全独立出来,在多数据库应用中实现集中配置安防,满足用户对于自主防护功能的需求。并在开源的嵌入式数据库产品SQLITE中做了功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切实可行,达到了预想的效果,既能实现对系统的保护,又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2 自主安全防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自主安全防护系统DSS(Discretionary Safety System)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用户对信息的非法访问,在可疑行为发生时自动启动预设的告警流程,尽可能防范数据库风险的发生,在非法操作发生时,触发事先设置好的防御策略,实行阻断,实现主动防御,并按照设置对所发生的操作进行详细记录,以便事后的分析和追查。2.1 系统结构 在DSS中,安全管理员使用角色机制对用户的权限进行管理,通过制定安全策略来设置核心部件Sensor以及访问控制部件。核心部件Sensor侦听用户的数据库操作请求,采用命令映射表将不同的命令映射为系统识别的命令,提取出安全检查所需要的信息,发送到访问控制模块进行安检。安检通过了则允许用户访问数据库,否则拒绝访问,同时根据审计规则生成记录存入审计日志。DSS结构如图1所示。

DSS作为独立的功能模块主要通过向Sensor提供数据库的调用接口的方式保障对数据库信息安全合理地访问。系统有一个默认的访问控制流程,用户也可以自己设定安全策略,系统自动生成相应访问控制流程。本文约定被访问的对象为客体,请求操作的用户为主体,DSS访问控制流程如图2所示。

2.2 系统实现 系统实现主要分为系统数据字典设计、用户登录与用户管理、系统相关策略制定、侦听器(Sensor)的实现、访问控制以及日志审计六部分。原数据库API信息(dll)、用户的自主防护策略作为输入,Sensor核心一方面将用户的防护策略融合在原数据库的API接口中,另一方面记录用户对数据库的操作并生成日志,提供给用户做审计。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修改原有系统,即可实现自主防护。系统核心Sensor的结构如图3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投影机散热技术是什么

全文共 906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投影机属于高精尖的光机电一体化产品,内部元器件对温度十分敏感,加之内部构造的复杂性,其自身对于温度的要求比较苛刻,因此投影机同众多电脑部件一样涉及到散热的问题。这些都对投影机的散热技术有更高的要求。对于此方面,在如何提高投影机的散热效率以及如何处理好散热与整机小型化、散热与噪音的问题上,很多厂商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下面给大家说一下散热的技术。

在介绍新的散热技术之前,先要大家了解一下投影机热量产生的来源。根据投影机的成像原理,在投影机投影输入信号时,需要极高的亮度,为保证达到这样高的亮度输出,投影机就必须通过采用大功率的光源来实现。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后,必然在机器内部产生很高的热量。除了投影机光源产生的热量外,投影机的电源也会在工作时产生很大的热量。投影机灯泡、成像系统、电源等等产生的热量都在机器内部狭小的空间内汇聚,其产生的高温不仅对于投影机的正常使用有影响,而且会大大缩短内部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国际电子巨头飞利浦公司率先将其研发出的散热技术运用在自己的产品上,其bSure、bClever系列产品的PAS(Philips Air System)通风系统设计可通过两条简单的独立通风路径实现最有效的通风循环。其中一条路径流向液晶显示面板,另一条则流向灯管和电子器件,而灯管处于通风循环的最末端,这样热量即可以直接散发出去,而不会传给器件,加之内部集成的“计算流体动力学”程序,通过自动计算最有效的通风、温度和热传递,从而实现最优化的散热效果。

东芝的DLP机型TDP-D1/D2以及新近推出的DLP新品TDP-S20/T90都采用了东芝最新开发的“双通道立体散热技术”。此技术运用了立体逐层排风散热方式,进风孔与出风孔分布得更为合理,机器内部的气流循环更加有层次,这使得投影机内的每个发热源都能达到良好的通风散热效果,既没有增加噪音,又使投影机的散热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

还有一种叫做智能型散热系统的技术,它运用温度监测原理,当投影机内部温度过高时,机器内的三组高效散热风扇会自动提高转速,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保证了投影机长时间连续工作的稳定性。明基的PB7205、PB8235等产品都采用了此散热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区块链通俗讲是什么意思?区块链技术是怎样的技术?

全文共 828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说到区块链,很多人都感觉很陌生,不知道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区块链通俗讲是什么意思我们需要了解,下面就来好好的聊一聊区块链通俗讲是什么意思,让你轻松的了解区块链。区块链技术现在的发展是很不错的,很多人都在进行区块链相关的投资。当然,我们也需要搞清楚区块链到底是怎样的技术,只有搞清楚了区块链的这个技术,我们投资区块链才更有把握。

1、区块链通俗讲是什么意思?区块链很多人觉得很深奥,不是很好理解它的意思。区块链通俗讲是什么意思?其实区块链是非常好理解的。区块链就是去中心化系统,是没有人为管理和操控的系统。这是一个有别于传统系统的系统。这样的系统现在很多人都在积极的了解。毕竟区块链是高于传统系统存在的系统。这样的系统是很有发展前景的,未来很有可能会替代传统的系统而存在。无论我们是否要去进行区块链相关的投资,我们都需要了解区块链是什么,因为区块链真的发展很好,未来这样的系统能够更好的造福我们。

2、区块链技术是怎样的技术?区块链这种去中心化技术是非常强大的技术。区块链通俗讲是什么意思前面已经说过了,可以说是很好理解的。区块链这种技术就是去中心化技术,是不需要有管理员的一种技术。用这种技术开发的应用都是不需要有人为去进行操控的。所有的交易都是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调用来实现的。这样的技术真的很先进,而且很多人觉得这种系统是更加高级的系统。处理事情更加的快速安全,而且人为无法篡改,真的非常的好。这样的系统负荷了人们对于更高系统的需求,未来这个系统一定会有好发展。

3、区块链有哪些投资方式?区块链的投资方式还是很多的,进行区块链相关投资的时候一定不能不懂区块链的投资方式。区块链的投资方式主要有区块链数字货币投资,区块链挖矿,区块链游戏,区块链概念股投资等等。这些投资方式都是区块链非常不错的投资方式。当然,现在尽管区块链发展很好,投资区块链也不能盲目。多去OKLink上了解有关区块链的信息,这样再下手去投资就不会因为你不懂而进行错误的投资让你蒙受亏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贵州白山羊养殖技术是什么

全文共 1064 字

+ 加入清单

贵州白山羊,它生产于贵州,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在全省的存栏量已经达到了上百万只。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贵州山羊的养殖技术,欢迎阅读。

贵州白山羊养殖技术:饲养规模

贵州规模化饲养白山羊的饲养场开始利用设施养殖,以往农户养羊采用桩拴系,露天饲养,羊群往往出现夏壮、秋肥、冬瘦、春乏的状况。所以若想增加养羊效益,就应推广设施养殖,建造布局结构合理的羊舍或暖棚。这样无论在炎夏还是寒冬,羊群都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促其快速生长与增重。

饲养设施的合理建造与布局,可大大降低疾病的发生。把钱花在羊舍建设上比花钱买药吃更经济,何况用药过多会产生药物残留。

养殖户在做好了羊的喂养管理后,防病的管理可不能少,因为疾病是养羊生产的一大威胁,应重点搞好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驱除羊体内外寄生虫,注意圈舍的卫生消毒,在日常管理中经常观察羊只精神、饮食、粪便等是否正常,做到没病早防,有病早发现、早治疗。

贵州白山羊养殖技术:从羔羊抓起

要养好贵州白山羊,就得从羔羊抓起,羔羊长至几周龄后,母羊奶已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因此需早期训练羔羊吃草吃料,进行补饲。一般从7-10日龄开始诱食,15-30日龄日喂50-70克,30-60日龄达到100克,60-90日龄达到200克,保证羔羊全活全壮,快速生长,为早期断奶和后期育肥打好基础。早期断奶在100日龄进行,最迟不要超过4月龄,这样可缩短产羔间隔,增加母羊利用年限内所产胎数,养殖户在加强喂养羔羊的同时,对于育种羊的管理方面,利用肉用优良品种公羊与本地母羊开展二元或三元杂交,生产优良杂种羔羊,育肥生产商品肉羊。杂种羊不仅生长快,饲料报酬高,而且肉质好、鲜嫩、售价高,经济效益好。

贵州白山羊养殖技术:饲料

在农村传统养羊,所喂饲草往往不经过任何加工调制,像玉米秸多数以整株干秸喂养,这样饲喂后消化利用率低,不仅造成饲草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羊生长慢,饲养周期长,出栏率低。因此,老百姓养殖贵州白山羊,应广泛推广青贮、氨化、发酵等饲料调制加工技术,提高其养羊的经济效益,要养好羊,还有就是要有充足的饲料,因此必须广开饲料来源,保证白山羊饲料常年不断。

在解决山羊饲料来源问题上,广大农民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的措施是:广泛收集,种植放养和加工贮存。可以采集野草,同时还需因地制宜,种植一些高产青饲料草,如hn-mc优优玉米草、hn-mc优优苜蓿等高产牧草品种。加工贮存方式,大体有三种:一是晒干贮存:在夏秋季节,将羊吃不完的青绿饲料,晒成青干草,供山羊枯草季节利用。二是制成青贮料:将优质青草等进行青贮,在冬季代替青料喂羊。三是窖藏部分新鲜的青饲料和多汁饲料,以备补料之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gis是什么 GIS技术对生活生产有什么作用

全文共 2023 字

+ 加入清单

GIS简介

地理信息系统(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结合地理学与地图学以及遥感和计算机科学,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不同的领域,是用于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随着GIS的发展,也有称GIS为“地理信息科学”,近年来,也有称GIS为“地理信息服务”。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可以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简而言之,是对地球上存在的现象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 GIS 技术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例如查询和统计分析等)集成在一起。

GIS特点

公共的地理定位基础;

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

系统以分析模型驱动,具有极强的空间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能力,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

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是一个人机交互式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那GIS是用计算机做地图吗?

GIS比计算机制图高级,因为我们有数据库支撑,我们还可以做空间分析……”

听起来无所不能的GIS,但在很长时间里其实也只是停留在做出专题图的阶段,像图1中的渐变色就很清晰的显示出各省的男同胞的平均身高,各位可以很迅速地在心里得出自己有木有拖后腿的结论,再或者可以跟地图交互查询一下属性,压根儿用不到复杂的空间分析。

那GIS究竟能做什么呢?

首先就是收集地理信息,人类活动75%都与地理位置有关,比如想和男朋友找个电影院看电影,出差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找宾馆,这些都是地理信息,通过GIS能有效地把这些都存储起来,怎么存呢?excel吗?那怎么和地图关联起来?这是后话,当然这些问题不太用我们用户操心,业界大佬们早就定义好了地理信息的各种存储方式,文件抑或数据库都可以,我们只要按要求把信息录入就可以了。

收集到的地理信息,现在也只是电脑中的一堆表格,那怎么为人们所看到呢?这就是所谓的“可视化”了,各种图表是信息可视化的产物,那地理信息可视化的产物就是“地图”,当然地图远比GIS出现的要早,这位前辈是GIS重要的代言人,GIS可以方便地将收集到的信息在地图上展示,如图1用深浅变化的颜色表达身材的高低,如果收集到的信息还有女性的身高,分分钟就可以再做出一幅类似的女性身高图来。而即使你是一个绘图高手,可以在CorelDraw、Illustrator甚至Photoshop中绘制出图1,但却很难再此基础上立刻绘制出另一幅女性身高图来。

而空间分析其实离我们也并不遥远,像大众点评这样的应用已经相当普及,我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周边的餐馆,还有地图导航,都是通过GPS装置收集的你的地理位置之后,在地图上找到正确的位置显示,再进一步的实现诸如查询搜索等功能。

GIS的作用一、预测气象变化趋势

目前GIS在气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更多的气象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使用价值,无论是在气象资料管理、农业气候区划、气象灾害评估、大气成分变化趋势预测,以及气象建模分析评价及提供辅助决策方面,地理信息系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气象业务的发展和3S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完善,GIS技术在气象领域也会有更广泛深入的应用,气象业务必将迎来一个快速的发展阶段。

GIS作为一门重要的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天气预报应用、人工影响天气、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气象灾害评估、气象资料管理与可视化分析以及综合气象服务系统等气象业务方面,其技术也已经从传统的二维扩展到三维。MapGIS IGSS 3D面向专业的三维GIS应用需求,实现对气象数据的管理、分析,以三维可视化的方式直观表现气象成果,使气象行业信息化地满足气象业务、科研和服务对气象信息资源共享的需求,提高气象分析的精确度和应急决策的科学性。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气象的时空分布差异大,自然灾害频繁。从古到今我国人民既受益于天气,也受害于天气。随着环境的变化,气象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传统数据收集、规划、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引进先进的3D GIS技术,将更有助于加快信息的获取、更新,促进气象行业的发展。

GIS的作用二、发布动产品

GIS的作用二、发布动产品 结合GIS技术实现气象业务数据空间化管理及在此基础上的空间分析,将分析结果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结合进行发布,实现了对气象业务数据基于地理空间位置的定点、定量GIS分析,用于辅助科学决策。提供综合观测资料与GIS二三维一体化相结合的基于可视化应用与分析的空间,为气象部门及相关行业用户提供相关气象数据、产品的WebGIS二三维一体化的共享发布服务,提供功能强大、内容丰富的Web展现功能。

除了以上的两个常用的作用外,GIS还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应用,从现在各种GIS软件层出不穷就可以看出。也因此促进了GIS软件工程师这个职位的出现,在一览测绘英才网上可以看到有很多企业,大小天下图、小到不知名的企业都开出优厚条件招聘GSI高级技术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阿里已完成大规模IPv6技术应用

全文共 3896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5G/IoT的快速发展,网络应用对IP地址的需求呈现爆炸式的增长,而与之相对应的IPv4地址分配却已捉襟见肘。未来,面对5年内将爆发增长到500亿的终端设备入网,IPv4有些力不从心,新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上场可谓恰逢其时。

诚如互联网之父Vint Cerf博士所说的一样,IPv4是一个实验性的网络发展而来,随着IPv6的到来,我们终于有机会能够具体的部署实施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商业网络。

阿里巴巴集团CTO、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宣布阿里已完成大规模IPv6技术应用)

12月6日,作为互联网行业的领军者,阿里巴巴宣布已全面应用下一代互联网连接协议,淘宝、天猫、优酷以及高德地图等多个用户过亿的应用成为国内首批落地IPv6技术的APP。

IPv6全球部署已是大势所趋

事实上,多年来,IPv6在中国可谓是一直不温不火的状态,其主要原因在于改造难度太大。互联网所有的通信都依赖于网络基础设施,但是庞大的网络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巨大,即使基础设施在理论上都能支持IPv6,由于改造过程中要求不能够影响正在运行中的千百万IPv4业务,企业改造动力不足。

“如今,在我国部署IPv6,一方面在技术上比以前更加成熟(比如网络的云化、网络的虚拟化),为IPv4向IPv6过渡提供更多的便利;另外一方面,私有地址会持续,由于成本问题,如果不及早进行部署,未来的投资、改造成本将是巨大的。”此前,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主任刘东这样说到。

同时,刘东讲到,根服务器是互联网的神经中枢,根服务器与国家互联网的发展息息相关。IPv6给我们带来了根服务器巨大的机遇,我们应当拥抱这样的机遇,主动有为、主动部署。

不可否认,IPv6已是大势所趋,推动IPv6落地受到国家政府层面的高度重视。去年11月26日,中办、国办联合印发了《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加快网络和应用基础设施改造,推动IPv6域名体系全面升级等。今年5月2日,工信部关于贯彻落实《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更加详尽,涉及六大面二十一项举措。同时,针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通信管理局、以及四大运营商和BAT为代表的一系列企业提出了详尽的工作计划和改造要求。

其中规定:2018年末,包括阿里云为首的企业完成内容分发网络(CDN)IPv6改造;2018年末,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面向公众提供服务的云服务平台完成50%云产品IPv6改造;阿里云等云服务平台企业完成50%云产品IPv6改造;到2020年末,完成全部云产品IPv6改造。鼓励云服务企业面向用户提供IPv6技术咨询、网站改造等服务。

在此推动下,我国IPv6改造成效显著。截至7月底,三大运营商已完成北京、上海、广州、郑州、成都五个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IPv6改造,正在加速推进IPv6推广。今年以来,国内IPv6用户占比已从0.3%上升到5%。

IPv6优势不只是分配地址多

据了解,TCP/IP协议是互联网发展的基石,其中IP是网络层协议,规范互联网中分组信息的交换和选路。目前采用的第四版IP协议IPv4地址长度为32位,总数约43亿个IPv4地址已分配殆尽。

IPv6是IP地址的第六版协议,其最大的优点就是设计地址长度达128bit,可以提供2的128次方个IP地址,即使将地球上所有沙子都变成晶体管,依然会有足够的IP地址给电子设备使用。

此外,IPv6技还有这些优势:

1)管理更方便:不需要人工配置或者如DHCP这类地址分配服务

2)端到端管理更透明:无需NAT这样的地址转译,只需直接v6地址通信

3)更安全:IPv4设计时没有考虑安全性。V6把IPSec设计到协议中

4)更好的移动特性:利用路由扩展头和目的地址扩展头,移动节点和对等节点之间可以直接通信。同时,简单的固定报文头和灵活的扩展报文头使IPv6报文处理效率提高,并更具扩展性。

5)鼓励创新:由于公网IP地址不再受到数量限制,开发者不再因为IP地址不足,使开发受到限制。

IPv6可谓点尽优势。无论在地址分配数量,还是管理,安全性上,都成为无可挑剔的IPv4替代者。

阿里全面应用IPv6正式启动

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阿里巴巴从2017年开始率先投入IPv6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在运营商的协助支持下,阿里巴巴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支持IPv6的技术部署及优化方案,截止2018年12月,已为超2000万用户提供IPv6服务,成为国内首家率先进行IPv6超大规模应用的科技公司。

今年6月20日,阿里云宣布联合三大运营商全面对外提供IPv6服务,希望能在2025年前帮助中国互联网真正实现“IPv6 Only”。阿里云推出的全栈IPv6技术解决方案,面向工业、金融、能源、传媒、车联网等200多种行业场景完成了输出落地。自2018年6月以来,阿里云DNS 的IPv6日查询量呈现爆发态势,同比增长了600倍。

此外,阿里云为企业提供的一站式快捷IPv6改造方案,最短几分钟即可完成业务系统的IPv6改造,同时保障业务的连续性。当时,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蔡依群讲到,自2012年全球IPv6网络正式启动以来,阿里巴巴就开始着手IPv6的网络研发的设备选型,完成了由内到外的IPv6升级路线改造,IPv6高速转发最高可达400G,是业界商用性能的2.5倍。

无独有偶,今年天猫双11,阿里云创造了国内首次大规模IPv6商业应用实践。完成上千个内部应用IPv6的全栈改造,同时,20余个阿里云产品完成了IPv6的改造。

目前,新浪微博通过阿里云完成了IPv6公网访问业务的升级改造,下一步计划通过无NAT的IPv6源地址更精准地描绘用户画像,为用户提供千人千面的定制化服务,实现业务创新与增值;长江电力基于IPv6网站解决方案,实现了互联网网站和应用系统的双栈访问,为终端用户提供了更流畅的网络体验。

在今日的发布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TO、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宣布阿里已完成大规模IPv6技术应用。张建锋表示,“让技术变成全社会能够共享的普惠基础设施,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的创新成本,这是阿里巴巴技术的愿景。我们希望通过阿里云向客户、合作伙伴分享技术发展的红利,共同构建中国的IPv6生态,推动中国互联网加速迈向下一代互联网。”

同时,在会上阿里向外界公布了IPv6未来的规划:

未来1-2年,阿里生态全面支持IPv6。

未来3-5年,带动我们的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全面支持IPv6。

改造计划分四个阶段:

1)2018年中前,支持外网IPv6的访问

2)2019年Q1前,完成公网外联,主要是电商业务对外服务支持IPv6

3)2019年底前,完成内内网IPv6互访

4)最后在2020-22年,全面实现仅支持IPv6(IPv6 Only)

阿里云如何吸引中小企业接受IPv6改造

此前,在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唐雄燕曾分析,现在的IPv6推进仍存挑战:1、商业驱动力不强,缺乏杀手锏应用以及独特的业务和商业价值;2、产业链协同不够,国内大部分商业网站及业务提供商缺乏向IPv6过渡的能力,普通终端用户也没有向IPv6迁移的动力;3、网络安全面临挑战,IPv6网络的安全隐患尚未充分暴露,对网络与信息安全带来的新挑战,国际出口受限。4、网络运营压力加大,网络侧同时运维IPv4和IPv6两个协议栈,对网络运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网络建设投资的增加。

不可回避的是,在IPv4向IPv6的过渡中,必然会遇到种种问题与挑战。淘宝、天猫、优酷以及高德确实打造了很好的“样板”,然而现在中中小企业的IPv6改动动力并不足。那么,阿里云又是如何吸引中小企业用户接受改造的呢?

阿里云智能研发总经理蒋江伟(花名:小邪)表示,企业对自建数据中心进行IPv6升级的话,会面临改造工期长、改造成本高、技术难度大、质量不可控等问题。客户自己升级IPv6主要面临的问题是改造周期长,技术挑战大,质量不可控。从网络基础设施,到网关、管控和应用层面,用户需要重新设计并从头改造技术栈,在此过程中还要保证业务连续性稳定性。这要求客户需要自身具备强大的技术研发和支撑能力。对业务的持续交付,对网络的QoS和SLA也提出很高的要求。就阿里自身改造经验来讲,这样的改造可能要历时数年。

阿里云提供一站式快捷IPv6改造方案,将网站、电子政务等系统上云,客户能在短短数周甚至数日内完成业务系统的IPv6改造,而且阿里云高可用、容灾等措施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在蒋江伟看来,美国之所以发展速度快,也得益于云计算的普及,可以大大降低企业应用改造门槛,我们国家也是这样,云计算的IPv6部署,将加速中国v6时代到来。阿里在v6改造过程中,积极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教育网合作,在网络连通测试上已经取得很大进展。阿里云与运营商携手,这意味着从IPv6在“管-云-网-端”的全面打通,这在国内是首例。

蒋江伟分析到,中小企业确实会面临动力不足等因素,但IPv6改造已成趋势,如果中小企业始终坚持原来的状态,可能会被大的趋势所淘汰。另外,优酷、淘宝、高德的ipv6布局经验,海量用户的IPv6业务真实场景的落地,坚定了整个行业IPv6升级改造的信心,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真实的业务能持续的推动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后来者铺平道路;优酷/淘宝/高德的改造过程的技术经验也能给到后来者借鉴,在保障稳定性与用户体验的基础上如何平滑的升级IPv6。同时,阿里云所提供的技术和实践经验也可在最大程度上的助力中小企业以是低的成本完成改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什么是AR技术?

全文共 1016 字

+ 加入清单

ar是Augmented Reality的缩写,中文翻译为现实增强(扩增实境)。它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最早在1990年提出。

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陀螺仪、GPS、摄像头、重力感应器、3G通讯模块等在智能手机中的日益普及,为基于AR技术的应用找到了现实依托,目前,基于AR技术的浏览器可以把我们的常用需求通过实景和虚景的结合呈现在用户面前,进而实现了查询搜索信息、位置等多种功能。

现实应用

移动设备

目前在iPhone手机,Windows Phone手机以及 Google Android 手机上,已经出现了不少的扩增实境的应用,例如台湾上柜公司研勤科技(3632)旗下产品PAPAGO!卫星导航系统在iPhone平台所推出的M8.2导航软体,就有所谓的『扩增实境导航』功能。中华电信旗下子公司中华黄页的「hiPage 搜go!」,将厚厚黄页电话簿上的百万笔店家资料都放到程式中做定位搜寻,其点位资料(POI)包含大中小型企业、台湾旅游景点、便利商店、加油站、美食餐厅、诊所、民宿、巷弄内的锁匙店、机车行…等等。

医疗

医生们如今可以使用AR技术作为外科手术的可视化和培训设备。使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scans)、超声波图像诊断(ultrasound imaging)等非侵入式传感器,我们已经可以实时的收集到一个病人的三维影像数据集。这些数据集可以实时得到渲染,并和病人实体进行结合。在效果上来看,这会让医生得到病人体内的‘体内X射线视图’。在最低创伤外科手术(小刀口或者不需要刀口的手术,从而减小创伤)中,这将变得尤其有用。因为在一般的最低创伤外科手术中,医生很难看到病人体内的状况,这使得手术变得尤其困难。AR技术却能在这时提供体内视图,而完全不需要刀口。

AR当然也可以在外科病房中的日常的可视化任务上发挥作用。外科医生可以使用裸眼,发现一些他们单独在MRI或者CT中无法看到的病人生理特征。AR可以让外科医生们同时得到这两种视图。这样的视图还能用于执行一些精准操作,例如,在外科头部手术中显示在头盖骨的哪里钻孔,或者对一个小肿瘤执行穿刺活检。从非侵入式传感器得到的信息,将和病人实体结合并显示出来,精准的告诉医生从哪里开始他的手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肉鸽的强制肥育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蓝鸽

由于鸽肉蛋白质高,脂肪含量也低,营养价值非常高,是上等的高级补品。所以导致市场上肉鸽的价格也很贵,这对于很多繁殖肉鸽的人来说是个赚钱的好机会。那么如何强制肉鸽肥育呢?

肉用仔鸽长到18 一25 日龄,体重可达350 一500 克左右,视情况可以考虑上市出售了。但此时仔鸽肉内水分含量较高,皮下脂肪又较少,为了提高肉质和体重,以获得更好的售价,可于出售前强制肥育5 一7 天。经过强制肥育的仔鸽,烹调后皮脆、骨软、肉香。

一、可行性

日龄以上的仔鸽就进行强制肥育,从而获得相当好的增重效果,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其实,早在罗马时代已有人这样做了。问题是,在费用较大但仔鸽售价较低时,采用强制肥育增加体重是否能有较多盈利?要看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5G终端目前技术尚不成熟需要按照产业的方向进行规划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在由GSMA主办的“2018 GSMA北京创新论坛-5G智能连接大会”上,中国移动终端公司副总经理汪恒江在新终端、新体验、新智能的圆桌论坛上从技术产业和应用三方面阐述5G商用前期,终端侧将遇到的困难。

汪恒江表示,首先是技术层面的挑战。5G终端目前技术尚不成熟,存在体验不成熟、稳定性不好问题,5G的带宽从几十兆几百兆一下跃升至几个G,对终端芯片的处理能力要求非常高。

其次是产业层面的挑战。汪恒江称,运营商关注的是,网络建完后,网内将会有多少终端,而终端数量的多少取决于终端价格,而终端价格的因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芯片,而芯片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规模。所以5G在2019年商用很大程度上面临这一产业问题。

最后是应用层面的挑战。在汪恒江看来,预想中5G终端将会是多形态化的,但从短期内一两年来看仍将以手机为主。“我们谈论了很多5G如何改变社会,5G如何在2B端发生比较大的影响,但厂商在规划的时候,很多时候回到C端产品。” 汪恒江如是说。

如何破局,据汪恒江介绍,在技术层面,产业界将发布技术方案,5G终端不成熟需要按照产业的方向进行规划;在产业层面,中国移动将在近期发布终端侧白皮书,发布5G终端先行者计划,以推动产业成长;在应用层面,中国移动将通过创新产品来满足2B政企市场的需求,助力企业找到相应的行业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联合利华将采用区块链技术对抗全球变暖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6月15日联合利华发布了一项10亿欧元的计划,将使用区块技术应对气候变化。

可追溯性与透明度

联合利华的这笔资金将会用来成立一项新的气候与自然专项基金。

在这个气候和自然专项基金当中,联合利华和相关企业将会联合进行景观恢复、重新造林、碳封存、野生动物保护和水资源保护等对于气候变暖比较有意义的行动。

联合利华希望通过这笔资金能够在2023年实现“零森林砍伐的供应链”。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将通过使用新兴的数字技术—如卫星监测、地理位置跟踪和区块链—来提高可追溯性和透明度,加速小农的融入,并改变我们的衍生品采购方式。”

为抵消谈足迹做贡献的冰淇淋

联合利华在2019年已经开始使用区块链技术,最初是用在广告的对账当中。目前,它还在其应付账款流程中进行了试验。

它的子公司Ben & Jerry‘s一直在运行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平台,允许其客户为抵消碳足迹做出贡献。

区块链技术具有的可追溯性和不可篡改的特性能够帮助联合利华在这个项目当中实现更加高效的运作,这也是联合利华试图完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