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孩子的教育技巧【合集10篇】

浏览

1273

文章

10

篇1:如何有技巧地与不同年龄段孩子进行性教育

全文共 1051 字

+ 加入清单

如何有技巧地与不同年龄段孩子进行教育?儿童对性问题比较敏感,但又不愿多求教父母,很多少年儿童的性知识不是来自家长、学校,而是在与同伴的交流或者是从书刊影视中得来的。从这些渠道得来的性知识往往会带给孩子不正确的引导,而许多性心理障碍都植根于童年时期,因此,性教育应该开始于儿童和少年时期,家长应积极参与性教育,使孩子从小就得到正确的性教育。

心理学家认为,要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对孩子进行不同内容的性教育。

6岁前的孩子

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性教育主要是解决孩子的性别认同问题。家长应在洗澡、睡前很自然地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不要有意地把女孩扮成男装或将男孩扮成女装,以免孩子从小对自己和他人形成性朦胧意识,从而影响孩子的性取向。

7~10岁年龄阶段的孩子

在求知欲驱使下,这一时期的孩子常对男孩与女孩的差异感到迷惑不解,会向父母提出各种问题,此时父母应该根据自然现象,简单明了地回答他们的问题,不能过分详细地讲述性、生殖等情节,如果讲不透,孩子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会更觉得神秘。

11~14岁年龄阶段的孩子

这期间家长要对孩子进行较系统的性知识教育。在同青春期之前的儿童谈性时,可借助自然现象、童话、寓言故事,采用比喻的手法把性教育内容穿插其中。家长可以从植物开花结果讲起,接着联系到人的性与生殖。

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位漂亮的姑娘春天把西瓜种子种到地里,之后她每天都给种子浇水、施肥,种子慢慢长出绿色的叶子。到了夏天,叶子上结出了小花,花谢了就变成了小西瓜,小西瓜越长越大就变成熟透的香甜可口的大西瓜,这个时候就可以摘下来吃了。妈妈在肚子里也种了一粒种子,在妈妈的精心哺育下,这粒种子慢慢长大,十个月后就变成了一个小人,然后妈妈就把他摘下来,于是这个世界上就出现了活蹦乱跳的宝宝。家长还可以在看《动物世界》等节目时,用动物的生殖活动进行比喻,和孩子谈蝴蝶的交配,金鱼或鸡、猫的繁殖等,以帮助孩子理解性知识,可避免直接、详细地介绍人类的性行为,避免给这个年龄的孩子带来不良影响。

在性知识教育的同时,还须进行性道德教育,帮助这一时期的少年控制自己萌发中的性冲动,防止性过错行为的发生。

15~18岁年龄阶段的孩子

这期间父母应主动关心询问孩子的性困惑。有一位男孩睡觉时遗精,他认为是生病了,非常担心,又不好意思告诉父母,自己在书摊买来不健康的书籍想从中找到答案。一日,母亲整理他的房间时,发现孩子在看一些不健康的书籍,母亲这才意识到该告诉孩子一些正确的性知识了,但是父母都不好意思向他讲性知识。最后,这位母亲买来有关的青春期性知识的书籍放在孩子的桌上,并通过书信的方式与孩子交流,这不失为一个两全的好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对孩子进行性教育需讲究技巧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通常我们觉得性教育一般应该从孩子的青春期开始,而实际上在人生之始,性就如影随形。且不说生命是两性交融的果实,即使在胎儿期,国外就有研究发现,男性胎儿有时会吸吮着自己的阴茎,从而提出在胎儿出生前2~3周,就可能开始了性行为的说法,那么家长对孩子进行性教育需讲究哪些技巧呢?对孩子进行性教育需讲究技巧

很多少年儿童的性知识不是来自家长、学校,而是在与同伴的交流或者是从书刊影视中得来的。从这些渠道得来的性知识往往会带给孩子不正确的引导,而许多性心理障碍都植根于童年时期,因此,性教育应该开始于儿童和少年时期,家长应积极参与性教育,使孩子从小就得到正确的性教育。

心理学家认为,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对孩子进行不同内容的性教育。5岁前的孩子,性教育主要是解决性别认同问题。家长应在洗澡、睡前很自然地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不要有意地把女孩扮成男装或将男孩扮成女装,以免孩子从小对自己和他人形成性朦胧意识,从而影响孩子的性取向。

5~7岁的孩子,在求知欲驱使下常对男孩与女孩的差异感到迷惑不解,会向父母提出各种问题,此时父母应该根据自然现象,简单明了地回答他们的问题,不能过分详细地讲述性、生殖等情节,如果讲不透,孩子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会更觉得神秘。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儿童教育技巧,如何养成孩子的学习习惯

全文共 325 字

+ 加入清单

幼儿园是培养小孩学习的关键时期,可是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去养成孩子的学习习惯,接下来给大家详细说一下。

对于幼儿园上学的孩子来说。他们自己并没有很好的自律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家长的教育显得非常的重要,要想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他们喜欢的书,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养成爱看书的好习惯。孩子在家写作业的时候,家长要给他们养成一个好的习惯,静下心来安静的写作业,并且作业认真程度都是需要家长时刻提醒的,这些习惯从小给他们养成了,将来孩子会受益无穷,对于能辅导的作业内容,家长可以给孩子适当的复习一下,慢慢孩子就养成了学习习惯,不用家长督促就可以完成学习内容。

幼儿园学习习惯养成在多方面体现,更多的是家长更多的教育,这样孩子就可以养成学习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管理孩子有什么方法和技巧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好多父母由于工作忙而忽视了对孩子管理教育,从而导致自己的孩子出现逆反心理,那么怎样才能管好孩子呢?

1、教育:首先不应该将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孩子的不当行为举止上,其实每个冲突发生的时候,都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机会,你不要放过它,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因势利导教育你的孩子。

2、激励:可以通过一些只语片言来激励你的孩子,通过合作的方式来鼓励他的进取。

3、尊重:如果你的小孩问在我们出去之前,我可以看完这部电视剧吗,如果你还有一些时间剩余的话,应该让出一些时间来给你的孩子,应该充分尊重孩子请求的权利。

4、自律: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以威胁的口吻命令孩子,这种武力威胁实在是天大的错误,尤其更不应该提起以前给孩子造成的痛苦,威胁只能让孩子认为你是一个专制粗暴的家长,而越发拒绝与你合作。

管理孩子首先不要孩子一犯错不是打就是骂,很多孩子就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其次,多给孩子空间,不要任何事情都要自己掌握,要尊重自己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教育孩子做家务的方法和技巧

全文共 2347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是家中的宝,很多爷爷奶奶都不想让孩子去做家务活,但是这样是不好的,作为父母你知道怎么去引导好孩子做家务活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教育孩子做家务的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孩子做家务的益处

1有助于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

家长们有没有发现,当自己请孩子帮一个小忙之后,孩子会特别地快乐,他们也特别愿意家长们下次再请他们帮忙。这就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孩子们觉得自己是这个家庭的一分子,他们能帮助家里做点小家务,从中找到自我价值和自信。所以,家长们不妨给孩子一些做家务的机会,盛饭、洗碗,这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妨交给孩子去做,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大有帮助。

2有助于练习动作技能

不同的家务可运动到不同的部位,礼物折衣服可练习到小肌肉,擦地板则可运用到大肌肉。

3培养责任感

做家务看起来似乎只是简单的重复性动作,但让孩子先从和自己相关的事情做起,再扩展到其他家人,从小学着为家中尽一份心力,便可培养出责任感。因为家务本就是家中每个人的共同责任,整理自己的东西更是责无旁贷,大家生活在一起,自然都有责任参与整理和打扫。

4增加自信心

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孩子还能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虽然年纪还小,不能做得很完美,但在练习的过程中,孩子会发现自己有能力完成很多事,所以从中获得自信。

5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刚开始学习做家务,一定有做不好的时候,但是妈妈不需要着急,在练习过程中,孩子会观察妈妈的做法,妈妈也可一步一步地进行示范讲解,让孩子通过模仿妈妈的动作来完成家务,这样能让孩子思考“怎么做才能做得好”,进而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6练习分类与收纳的能力

家务中除了常见的打扫、清洁外,也包含了许多收纳整理的部分,这个部分可让孩子练习分类与配对等收纳能力。例如袜子手套要一对一对地折在一起,还要将衣、袜、裙、裤等衣服根据属性放进不同的抽屉。

7可以让孩子懂得感恩

孩子平时都是坐享其成,从来不知道做饭的辛苦。如果父母让孩子也体验一下在厨房里做饭有多累,多辛苦,孩子就会明白,这些香喷喷的饭菜有多来之不易,从而懂得感恩。很多孩子从小到大,手指头儿都没碰过丁点家务,他们甚至连厨房都没有进过,不知道饭是怎么煮出来的,不知道菜要如何下锅,总之就是一个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孩子,这样子的孩子爸爸妈妈能把他们放心交给社会吗?

8有助于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许多父母不让孩子做家务的理由很简单,他们认为孩子做不好,所以不让他们做。或者说想等他们大一点之后再让孩子做。其实,父母不要小看孩子的能力,三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帮家里做些简单的家务了,比如倒垃圾,把垃圾倒到垃圾桶内,这虽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也可以锻炼孩子养成做家务的好习惯!父母不要小看孩子的能力,只要你让他们参与,有了参与的热情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孩子在七岁之前可以基本学会所有的家务,当然做饭要稍微延后些,一般需要等到孩子十二岁左右才能学会。

教育孩子做家务的方法

1 让孩子觉得自己重要,并提供选择的权利迎合孩子渴望被看作大人的需求,告诉他他的工作给家庭带来很大的帮助,会因此节省出更多的时间,让全家人可以一起享受亲子时光。

做家务前可以提供多个选择,让孩子自己做决定。任务要常变常新,而且要合理。比如让男孩子做一些需要使力气的活,女孩子则安排一些需要细心的工作。

2 把任务细致化,并给孩子做示范“把你的房间收拾好”这种大而全的语言可能会让孩子摸不着头脑。把任务拆分成数个步骤,比如把玩具装进玩具箱,再把书放到书架上摆整齐,这样更有助于理解。

另外,父母应该亲自给孩子做示范,回答他所有的疑问直到他能够独立完成。父母的耐心是至关重要的,即使他忘记了某个步骤,不要批评他,温和的提醒他直到他记住为止。

3 提供合适的工具,不要强迫孩子不要给孩子一把比他还高的扫帚,给他一个小小的扫帚用来把案板上的面包屑清扫干净。

不要采用强迫的方式,给孩子留一个缓和的过程或一点余地。比如“我可以让你玩十分钟,十分钟一到,你就要去收拾书桌了”。

4 提供奖励表扬和奖励,会对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带来极大的帮助。家长可以帮孩子把要完成的任务的每一步骤绘制一张图表,每次完成一个步骤,就奖励一颗小红星。

完成整件任务后,奖励一件孩子所希望得到的合理的奖励,不过最好不要用金钱和物质奖励。可以让他邀请要好的朋友来家里,或者决定周末一家人去哪里玩。

孩子做家务的注意事项

1. 让孩子自己选择

让孩子做家务的时候,家长可以列出几项家务清单,然后让孩子自己选择两项去完成,这样就可以让孩子感觉自己是有选择权和控制权的,从而也更乐意去做家务。

2. 不要太苛刻

对于社会认知还未完全成熟的孩子来说,有时让孩子参与要比结果更重要,若是在洗袜子的时候或是拖地的时候,宝宝没有洗干净或是没有擦干净,家长要重在鼓励,不要去批评责怪,否则会让孩子气馁,以后可能就更不想去干家务活了。

3. 多夸奖孩子

孩子做家务的时候,家长可以多夸孩子家务做得好,或是告诉孩子他做的家务对家里人来说有多么重要,这样孩子就会很开心地多干一些家务。

4. 给孩子做示范

有时孩子做家务可能没有像大人做的那样细致,这就要求家长朋友们要给孩子做示范,把衣服、玩具或是食物分类整理放好,慢慢地教孩子怎么去细化自己的家务工作。

5.给孩子的家务工具要合适

在让孩子做家务的时候,家长要注意给孩子的家务工具一定要合适,像扫地的扫帚要尽量使用小一点的扫帚,方面孩子操作,安全,也会让孩子更有成就感。

6. 给孩子奖励

当孩子很好地完成了一项家务的时候,可以给孩子适当的奖励,比如给孩子一个小红花或是给孩子一些零花钱让其储存起来等等,类似的奖励可以激励孩子,让他下次做家务更积极。

7、不要强迫孩子

在让孩子做家务的时候,不要强迫孩子去做家务,像“给你十分钟的时间,你必须去收拾桌子”等话语,尽量不要使用。家长让孩子在轻松愉快地环境下心甘情愿地完成家务是最好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给孩子正确的性教育有哪些技巧

全文共 742 字

+ 加入清单

教育如今是让父母们都很尴尬的问题,小编今天教你给孩子正确性教育的技巧,让你避免尴尬,与孩子座谈“性”,实施良好的性教育,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给孩子正确的性教育有哪些技巧。

“性”,解剖了便是“忄”和“生”,我们没有办法不感叹造字的老祖宗们的博学,这性字分明就是由心中生出的一种感情,是一种心的功能,如快、惜、情、悟、恨,等等,而绝不具有“肮脏”、“猥亵”、“下半身”的意思。

传统文化下,我们是耻于谈性的。性往往被蒙上一层“见不得人”的色彩,甚至于被认为是“肮脏”的。如果你不抛弃这概念,无论你如何努力,也不可能给孩子一个科学的性教育了。只有当我们将性视作一种美好的东西,一种生命自然的赋予,一种本身不具有任何道德意味的事物,我们才能够以一种正确的眼光重新审视性,才能够坦然地对孩子谈性。

我们的身体具有饮食功能、排泄功能,也具有性的功能。各种功能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性是一种正常的功能,不具备任何一点需要隐晦的地方。传统父母们正是因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觉得性是一件很特别的事情,所以才会将原本十分自然、简单的性教育,看得过于神秘了,也就弄得过于复杂了,最后这“教育”还不如没有的好。所以,参与我们这次“资格培训”的朋友,首先就是要正确地认识性。

在你对孩子谈性之前,你应该已经有坦然地与其他成年人谈性的勇气与经验。交流性的感受与求索性的真谛,应该成为一种日常话题。这种谈论不是那种带有色彩的谈论,而是一种对人类自身与外界关系的认真审视。

因为,我们将要对孩子讲授的性,必须是我们每个人从自身经验中所获得的真实的理解,是我们内心的真的性。如果你强迫自己按着我们这份讲义中的建议去对孩子讲授性,而同时你事实上对性的认识是另一回事,那你的这种伪装终会被孩子识破,你的性教育就彻底失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家庭教育惩罚孩子有什么技巧

全文共 1519 字

+ 加入清单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那么,家庭教育惩罚孩子有什么技巧?

1、排豆子

案例:针对耐心不足,乱丢东西等情况。

方式:准备一个盒子、盘子,里面有红色、绿色等彩色的珠,几个塑料罐子;让孩子在处罚桌上,将各种颜色的珠,摆放在正确位置。

建议:如果孩子本身很叛逆,视情况针对孩子修改来处理,可先罚站、罚坐再做处罚;此目的在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可训练手眼协调、分辨能力;完成后,让孩子知道被处罚的原因。

2、打手心

案例:打架、乱丢东西……

方式:用报纸制作一纸棒,外观可包上一层装纸;赋予它一个名称,如警惕棒、陈家棒……;放在固定的地方作为警惕。

建议:在心情好的时候制作,可与孩子一起讨论制作警惕棒的原因;处罚孩子时,先让他说出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提醒处罚的原因;注意安全问题,打的部位以手心、屁股为主,其他部位则应避免。

3、帮忙做家务

案例:乱画,乱丢东西、玩具……

方式:准备一条抹布、扫把、盆子等清洁用具,让孩子学习清理和养成整洁的习惯。

建议:父母应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较小的幼儿可由父母一起带领做家事;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询问孩子在帮忙家事时学习到什么。

4、规劝

案例:与同伴吵架、抢夺玩具……

方式: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关注;然后询问孩子争执、吵架的原因,并耐心听完孩子的想法;灌输孩子打人、抢夺是不正确的行为和观念,并要求孩子学习说“请、谢谢、对不起”。

建议:勿以很大声音去压住或威胁孩子;勿直接将孩子拉开,然后大声训斥孩子不是;言语间避免伤孩子的自尊心。

5、罚站

案例:故意从高处往下跳,车上跑跑跳跳。

方式:在家中规划一个处罚区,可取个名字,地点以靠墙壁、不正对大门为主;地上铺上软垫;准备一个时钟或闹钟,计时孩子处罚的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宜太明显或正对大门,以免伤及孩子自尊;与孩子讲处罚时间不宜太久,否则会造成孩子更顽皮的反效果;视孩子的高度来决定垫子高度;处罚完后,询问孩子被处罚原因,让孩子自己知道做错的原因。

6、罚坐

案例:吵闹不休、吵架……

方式:在处罚区上摆上软垫或一张椅子,可取个名字;准备闹钟或时钟,计时处罚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正对大门、不在太明显地方;限制处罚时间,或让孩子讲处罚多久的时间;处罚完后,让孩子说出今天被处罚的原因。

7、画画

案例:喜欢骂人、抓人、踢人、咬人等小动作。

方式:依家庭的情况,在固定处摆放一张小桌子(此处罚桌最好不要是平常使用到的书桌、餐桌、客桌等,以免孩子日后使用到这些桌子时,会产生害怕、恐惧的心理);准备一本画册及颜色不同的画笔,让孩子画出、写出心中的想法。

建议:当孩子有受伤时,先处理受伤部位再处罚;让孩子将发生的时间和做错的事情画下来;大人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从孩子的画中了解到,孩子犯错的心理想法;此为艺术治疗法,较不会伤害到孩子自尊心。

8、禁止某些权利、要求

案例:不爱刷牙、挑食、乱丢东西……

方式:将孩子爱吃、爱玩的东西暂时禁止碰触,作为惩罚。

建议:不以威胁、愤怒的态度大声对孩子说;让孩子知道禁止这些权利的原因,当孩子日后表现佳时,恢复其权利。

9、没收心爱的东西

案例:吵闹不休、乱丢东西、不收玩具……

方式:将孩子乱丢的物品予以没收,作为惩罚。

建议: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妈妈正在注意和关注;告诉孩子将乱丢的物品收好、停止吵闹,否则将有所处罚;让孩子说出为什么犯错,和妈妈生气的原因。

10、看书、写字

案例:暴力倾向、说谎、顺手牵羊……

方式:选择固定处罚区铺上软垫或摆放小桌子;在处罚区里面放铅笔、画纸、彩色笔、故事书、色纸……;让孩子自己先写字或看书,化解孩子愤怒的情绪。

建议:当不能马上放下的工作时,可先叫孩子到处罚区去反省;别怒斥孩子的不是,与孩子先隔离,缓和彼此的情绪;等情绪平复后,询问孩子犯错的动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教育孩子的技巧是什么,一般有哪些技巧

全文共 325 字

+ 加入清单

教育孩子本身是一门艺术,对于父母来讲,教育好孩子是头等大事。所以说,教育好孩子的关键是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那么如何教育孩子呢,教育孩子的技巧是什么?

1、品行教育:家长是孩子一生的影响者,孩子的品行很大程度与他的家教相关。想要让孩子有良好的品行,家庭教育才是关键,老师无能为力。

2、读书的兴趣:孩子读书的兴趣一般是从小培养的,以及家庭中长久以来的读书氛围。父母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孩子就会效仿。

3、良好的习惯:在家里,家长要教育规范孩子在家里的学习习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4、坚持下去的意志:家长要用心教育和关心孩子,多鼓励让孩子找到学习的成就感。

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一般我们可以从品行教育、读书的兴趣、良好的习惯、坚持下去的意志等这几方面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引导教育孩子做家务活的技巧

全文共 1951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很多父母都是没有好好的教孩子去做家务活的,因为他们担心这样会容易使得孩子成绩下降,其实这样是不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那么你知道应该怎么去引导孩子好好做家务吗?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引导教育孩子做家务活的技巧,希望能帮到你。

避免打消孩子做家务的积极性

1、不要苛求完美金无足赤,人不完人,要用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教导孩子做家务,不时夸赞孩子的家务做的好。千万不要嫌弃孩子做的不好,或是当着孩子的面重新做一遍,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2、不要拖延不要以为孩子太小还不能做家务,孩子可能比你想象的更有能力完成家务事。可以尝试着给孩子做很多家务事,比如说收拾要洗的衣物或是收拾饭后的桌面。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在做家务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但这往往是本末倒置,孩子们都是边干边学,在学习中成长的。

3、不要吝啬赞美不要等家务完全做完后再称赞孩子,而要在做家务的过程中时时称赞。在孩子做家务是进行鼓励和表扬,能够很好的增加孩子做家务的积极性。

引导教育孩子做家务活的技巧

1、明白真正的目标。

要孩子做家务的目的,并非仅是要把繁琐的工作做好,或教孩子“如何去做”。厨房整洁的重要性,比不上幼儿发展的责任感、自立能力、自尊心、自信心和办事能力,因为这些都是健康情绪的基础。做家务也可帮孩子了解人必须合作和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2、及早开始。

孩子几乎刚能走路就产生“帮助妈妈”的强烈愿望。两岁的小孩就能做杂事,甚至整理衣服。你可以使孩子把打扫卫生成为一件娱乐活动。四、五岁的小孩能理解简单的指示,为小事跑跑腿。到七岁就能分担家庭的责任了。最初最好是安排摆餐桌或其他能带来满意结果的简单任务。但不要急急忙忙让他们做力不能及的事。应该让孩子向新的任务挑战,但必须能使孩子有完成它的愿望。

3、定出切合实际的标准。

大人不要什么事都亲自做,因为那样只会削弱孩子自我价值的感情。教孩子怎样做一件事的最好方法是简单的重复。先给他们示范,然后与他们一起做,最后让他们自己做。如果他们想按他自己的方法去做,那就不要妨碍他。失败后,他自然会知道那种方法不行。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草率。如果他并没有尽力去做,就要坚持让他再好好地重做一遍。规定一个合理的截限时间,但不要唠叨不休。例如,开饭时间已到,而碗盘尚未摆好,就要郑重告诉孩子,大家都在等着吃饭。

4、不要用利诱。

孩子做完一件工作,最好的报酬就是给他一个微笑,搂抱他一下或者说一声“谢谢”。在孩子能听到的范围之内告诉别人你多么自豪,也是一种很好的报酬方式。事实上,孩子自己也会认识到,计划并完成一项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报酬。

5、支持“出外”工作。

孩子参加各种助民活动、公益活动,如替人打扫卫生或送报纸,能帮他们学会按不同人的不同标准工作,训练他们自立和培养责任感。

6、不可工作过度。

孩子做太多的工作,会妨碍他学习、身体生长发育和其他社交活动。学习怎样工作是重要的,但重要的是从小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尊重劳动、自强自立的世界观。所以,让孩子做事,一定要适度。

不同年龄孩子做不同家务

9-24个月: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让孩子自己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

2-3岁:可以在家长的指示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使用马桶、刷牙、浇花(父母给孩子适量的水)、整理自己的玩具。

3-4岁:洗手、更仔细地刷牙、认真地浇花、收拾自己的玩具、喂宠物、到大门口取回地上的报纸;睡前帮妈妈铺床,如拿枕头、被子等;饭后自己把盘碗放到厨房水池里;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4-5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独立到信箱里取回信件;自己铺床;准备餐桌(从帮家长拿碗筷开始,慢慢让孩子帮忙摆盘子);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把洗好的衣服叠好放回衣柜(教给孩子如何正确叠不同的衣服);自己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6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帮忙擦桌子;铺床/换床单(从帮妈妈把脏床单拿走,并拿来干净的床单开始);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以及各种第二天上学用的东西);收拾房间(会把乱放的东西捡起来并放回原处)。

6-7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在父母的帮助下洗碗盘、洗衣服、能独立打扫自己的房间。

7-12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做简单的饭;帮忙抹地;清理洗手间、厕所、扫树叶、扫雪;会使用家里的电器(洗衣机、微波炉)。

13岁以上: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换灯泡;换吸尘器里的垃圾袋;擦玻璃(里外两面);清理冰箱;清理炉台和烤箱;做饭;列出要买的东西的清单;洗衣服(全过程,包括洗衣、叠衣以及放回衣柜)。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孩子就会主动地做家务了。同时孩子也认识到,做家务会让环境整洁有秩,是件有创造性的、愉快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哪些技巧可教育多动症的孩子

全文共 752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总会有些不规律的摇摆或多动的动作,这可让父母们难以捉摸了。孩子们出生的时候,身体还未发育完善,因此,父母要非常注意孩子们的成长。在面对多动症的孩子的时候,父母都会感到非常的无奈。那么,哪些技巧教育多动症的孩子呢?

1.规定家中日程安排

设定特定的时间起床、吃饭、玩耍、做作业、做家务、看电视和睡觉。向孩子解释日程的变化,并让孩子们理解这些变化。

2.设定家庭规则

在制定的时候要让家庭行为的规则变得简单、清晰和简短,并向孩子解释清楚。向孩子们解释当他们破坏了规则之后会出现一些怎样的情况。

3.多赞扬孩子

告诉孩子们你想要孩子们怎样做,而不是告诉他们你不允许他们做的事情。父母会花费很多的时间来告诉多动症的孩子他们做错了些什么,多动症的孩子如果有好的表现,要表扬。

4.让孩子听懂指示

在你说话的时候,要让孩子们将注意力放在你身上。直视孩子的眼睛,然后平静的告诉孩子们你希望他们怎么做。在孩子们完成的时候要给予一定的鼓励。

5.要言行一致

父母要将自己的承诺付诸实施,必须言出必行。当你的孩子破坏了规则的话,那么,你就向孩子警告一次,如果孩子再犯的话,那么,你就要给予孩子一定的惩罚了,但不能是体罚。

6.确保对孩子的监督

多动症的孩子比其他的孩子都要更冲动。因此,他们需要更多的监督。所以,父母最好是让孩子整天都受到成人的监督。

7.为孩子选择对的朋友

多动症的孩子在学习社交技能和社会规则上面都会有一定的困难,给孩子们选择对的朋友对多动症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8.通过学校活动来获得帮助

早上去学习对多动症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父母可以提前为孩子去学校做好准备。如果你的孩子会赖床的话,那么,你可能需要给孩子准备足够的穿衣和吃早餐的时间。

9.设定作业时间安排

选择一个固定的地方给孩子们做作业,这个地方必须远离干扰。在孩子们做作业的时候要给孩子们足够的鼓励,但是要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作业。

10.关注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分数

当你的孩子努力的去完成学的任务的时候,要更为他们一定的鼓励,而不是仅仅只在他们们取得好成绩的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