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佝偻病能治疗好吗(精彩11篇)

浏览

1233

文章

11

篇1:佝偻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佝偻病患儿,他们的胸骨可能向前隆起或者前胸正中部位的胸骨、肋软骨及部分肋骨向背侧凹陷畸形,形成漏斗,又或者状腕、踝部膨大,又下肢畸形,呈现一种“O”形腿或“X”形腿。主要病因是因为他们缺乏维生素D,爸爸妈妈要注意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因此,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佝偻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佝偻病的治疗

1、一般治疗。

每天加强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在饮食缺钙上,可给孩子补充乳酸钙或葡萄糖钙,但每日的量不得超过l克。如果小孩子的钙磷都缺乏是,可以磷酸钙与维生素D同服,并多吃蔬菜、水果及蛋黄等食物。2、维生素D治疗。

口服维生素D浓缩制剂、鱼肝油,持续一个月后,改服预防剂量。在夏天时,口服的鱼肝油可减量,但不宜完全停止。随地区和病情不同而适当增减。

注意:在大量用维生素D时须注意防止中毒,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3、钙剂治疗。

在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的同时,可适量的服用钙剂或骨粉。如口服葡萄糖酸钙,每天l一3克;或者元素钙每天500一600毫克。钙剂应长期服用,一般持续数月或者数年。4、人工紫外线疗法。

天然日光是维生素D最为经济的来源,但由于受季节气候的限制,人们无法享用阳光的沐浴。所以必要时,也可以使用人工紫外线治疗,如水银石英灯,每星期照射3次,每次5一20分钟。每一个疗程为4一6星期。注意,在有皮肤不良反应时,应暂停使用。5、矫形疗法。

经过上述治疗后,病情比较轻的患者,骨骼的畸形多能自行的恢复,不需再矫形。但对与晚期佝偻病较重的畸形,就不一定能完全复原,所以需在4岁以后,佝偻病停止进展时,考虑进行手术矫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什么是儿童营养性佝偻病,如何诊断、治疗和预防?

全文共 1384 字

+ 加入清单

当谈到儿童补钙的话题时,许多父母特别担心,担心他们的孩子缺钙,特别是当孩子出汗过多、牙齿咬得晚、走路太晚、肋骨外翻等。他们认为他们的宝宝缺钙,并开始给宝宝补钙。

一、如何判断婴儿“缺钙”?

“缺钙”在医学上通常被称为佝偻病营养性佝偻病是由于儿童维生素D缺乏或摄入不足引起的软骨细胞分化障碍、生长板钙化和软骨样钙化障碍。

营养性佝偻病的诊断需要结合病史、体格检查、生化检查和x光片。病史包括是否补充维生素D,是否有规律的户外活动,每天钙的摄入量是否充足,是否有佝偻病的迹象等。体格检查通常由医生对儿童进行,以查看是否有任何佝偻病的特征性表现,例如婴儿的颅骨无力、肋骨上的串珠状变化、腿内翻或超过正常范围的内翻等。如果有可疑症状,血液中维生素D水平也可通过生化检查检测,并根据参考标准进行判断。手腕x光片可以进一步确认。

维生素D缺乏症的诊断标准:

血清25羟维生素D3: 50毫摩尔/升,足够;而超过250毫摩尔/升则是中毒。

钙摄入量标准:

注意:1岁以上的儿童每天摄入少于300毫升的钙将会患佝偻病,不管维生素D缺乏与否。

第二,营养性佝偻病的症状

营养性佝偻病患者往往容易出现四肢和骨盆畸形、骨痛和肌无力。经手腕x光检查证实的佝偻病有骨折的危险。

佝偻病的骨骼症状:

1.腕关节和踝关节肿胀;

2.延迟性囟门关闭(通常在2岁前关闭);

3.牙齿延迟萌出(10个月前无门牙萌出,18个月前无臼齿萌出);

4、腿部畸形(膝内翻、膝外翻、风蚀样畸形);

5.串珠肋骨;

6.额角。

7.颅骨软化(通常在前3个月触诊缝合时明显);

8.骨痛、不安和易怒。

三、营养性佝偻病的防治

1.维生素D的预防剂量

为了预防维生素D缺乏,无论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还是人工喂养,婴儿每日维生素D摄入量应为400国际单位/天(10微克/天)。12个月以上的儿童和成人可以通过饮食或营养补充来满足对维生素D的需求,至少为600国际单位/天(15微克/天)。

2.治疗营养性佝偻病的维生素D和钙剂量

维生素D的最低剂量为每天2000国际单位(50微克),至少持续3个月。钙500毫克/天应该与维生素d一起常规使用,不管饮食摄入或补充。一般推荐口服疗法,它可以更快地恢复25 OHD水平。D2和D3对常规治疗同样有效。当大剂量使用单一药物时,建议使用维生素D3,因为它的半衰期比维生素D2长。维生素D治疗应该持续至少12周,一些儿童可能会接受更长时间的治疗。

维生素D治疗营养性佝偻病的剂量

四、如何识别儿童佝偻病的危险因素?

育龄妇女应避免维生素D缺乏,每天服用6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孕妇也应该服用维生素D 600 IU/d,最好补充其他补充剂,如铁和叶酸。对婴儿来说,除了每天摄入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外,最迟应在26周内补充食物,其中应包括富含钙的食物,如芝麻和豆制品。应该保证儿童和青少年每天至少摄入500毫克钙。

五、营养性佝偻病和骨软化症的危险因素

1.母性因素

维生素d缺乏症;

深色皮肤的色素沉着;

全身皮肤覆盖;

冬季/春季高纬度地区;

其他原因导致阳光有限,如室内生活、残疾、空气污染、云层覆盖等。

低钙饮食;

贫困,营养不良,特殊的饮食习惯。

2.婴儿/儿童因素

因母亲原因导致的新生儿维生素D缺乏;

婴儿时期没有补充维生素D。

六个月后,补充食物没有适当添加。

冬季/春季高纬度地区;

低维生素d饮食;

低钙饮食;

贫困,营养不良,特殊的饮食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儿童保健 食疗方法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多汗、夜惊、方颅、枕秃、哈氏沟、串珠肋等。中医属“鸡胸”、“龟背”、“解颅”、“五软”、“五迟”等范畴。

本病症状早期,佝偻病的神经系统症状有多汗,夜惊和烦躁不安等,多与周围环境条件无关,一般常见于小婴儿。那么有什么食物可以治疗这种情况的发生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药膳疗法

1.鲜牡蛎肉100克与面条一起加水及调味品煮熟,当佐餐食之。

2.猪骨核桃汤将猪骨500克砸碎,核桃仁50克加水适量,入锅煎汤,熟后加调味品,吃核桃、喝汤。

3.猪排骨汤猪排骨适量,洗净切段,加葱、姜、花椒等调料入水,武火煮沸后文火煮至肉脱骨,再加盐等调料微煮,吃肉喝汤。

4.香菇鸡香菇、黑木耳各100克,凉水泡发;母鸡肉500克加水适量、加各种调味品,武火煮开,文火煮烂,每2-3日1剂,吃肉喝汤。

5.虾米紫菜萝卜汤虾仁25克,以酒泡发,胡萝卜250克切丝,清油适量入锅后爆炒葱姜末后加入虾仁,加酒少许,入水适量,煮沸5分钟,再倒入胡萝卜丝煮5-10分钟后加紫菜5克,洒上麻油调味品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如何治疗佝偻病

全文共 165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孩子在小的时候一定要给他补充充足的营养,这些营养里面一定要保证孩子能够充足吸收所需要的钙元素等物质。

2

还可以到药店买一些补充维生素d的药物,从小就预防没有错。

3

有时候口服维生素效果并不明显,所以这个时候大家可以去医院,进行维生素的注射

4

还有就是可以到医院进行矫正治疗,这是最后的一个办法,如果孩子的情况比较严重的话,可能进行一定的手术。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怎么给宝宝西医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治疗目的在于控制活动期,防止畸形和复发,所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综合治疗是重要的。那么怎么给宝宝西医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西医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方法

预防和治疗均需补充维生素D并辅以钙剂,防止骨骼畸形和复发。

1.一般治疗坚持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维生素D较多的食品(肝、蛋黄等)多到户外活动增加日光直接照射的机会。激期阶段勿使患儿久坐、久站,防止骨骼畸形。

2.补充维生素D初期每天口服维生素D125μg(5000U),持续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激期250μg(1万U)口服,连服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

若不能坚持口服或患有腹泻病者,可肌注维生素D大剂量突击疗法,肌注维生素D30万U,一般注射1次即可,1个月后改预防量口服。肌注前先口服钙剂4~5天,以免发生医源性低钙惊厥。

3.补充钙剂维生素D治疗期间应同时服用钙剂。

4.矫形疗法采取主动和被动运动矫正骨骼畸形,轻度骨骼畸形在治疗后或在生长过程中自行矫正。应加强体格锻炼,可作些主动或被动运动的方法矫正。例如俯卧撑或扩胸动作使胸部扩张,纠正轻度鸡胸及肋外翻。严重骨骼畸形者外科手术矫正,4岁后可考虑手术矫行。

很多人患了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之后非常焦虑担心,其实这对病情并无益处。相信现代医学的同时,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胜过一切药物。假如你想知道更多有关儿童补维生素、宝宝补充维生素吃什么保健品的知识,本网站还有很多相关的知识供您查找,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医馆养生 如何治疗小儿佝偻病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应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

一般性治疗

提倡母乳喂养,无母乳者可使用维生素D强化奶粉,及时添加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鱼子等,多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活动期患儿勿久坐、久站、早走,以防止骨骼发生畸形,活动期患儿特别是在治疗后,运动功能恢复较快,此时要限制过多的活动,以防出现畸形。

维生素D制剂

可以采用口服法或大剂量突击疗法。方法适用对象口服法初期患儿每天口服维生素D35000~1万IU,激期每天1~2万IU,持续1月后改为预防量。一般佝偻病患儿。

大剂量突击疗法维生素D330万IU肌注,可根据病情注射1~3次,间隔2~4周,末次肌注后1月预防量口服。拒绝口服者,重症患儿或并发肺炎、腹泻、急性传染病。

钙剂

维生素D治疗期间应同时补充钙剂,特别是使用大剂量突击疗法时,有过手足搐搦症病史或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肌注维生素D之前宜先补充钙剂2~3天,以免肌注维生素D后,钙大量沉积骨骼,引起血钙降低,诱发低钙抽搐。

后遗症的矫形治疗

轻度骨骼畸形在治疗后可自行恢复或在生长过程中自行矫正。患鸡胸、漏斗胸或脊柱弯曲者,在佝偻病治愈后加强体格锻炼,如扩胸运动、俯卧撑、抬头等运动,一日两到三次,可加速畸形的矫正。严重下肢畸形至4岁后尚未自行纠正影响行走者,可考虑手术矫正。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孩子患佝偻病如何治疗?

全文共 1207 字

+ 加入清单

要是小儿患上佝偻病这种疾病的话,其实严重危害小儿的健康成长,其实在生活之中之所以很多小儿会患上这种疾病,还是因为存在护理的误区,那孩子患佝偻病如何治疗

●小儿佝偻病怎么治疗

(1)一般治疗:

包括喂养、护理和加强体格锻炼。如饮食缺钙,可给乳酸钙或葡萄糖钙,但每日不得超过l克。如钙磷都缺乏,可用磷酸钙与维生素d同服,并多给蔬菜、水果及蛋黄等食物。加强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

(2)维生素d治疗:

①普通疗法:口服维生素d浓缩制剂(包括浓缩鱼肝油)每日0。5万一2万国际单位。持续一个月后改投预防剂量。夏天口服鱼肝油可减量,但不宜完全停止。以上剂量和疗程,可随地区和病情不同而适当增减。

②突击疗法:晚期或重症患儿或有长期泻痢、黄疽以及其他迁延性疾病的患儿,必要时可用浓缩维生素d制剂作大剂量突击治疗,口服或注射均可。口服时可将总剂量在两星期内分次给予。肌肉注射大多以30万一60万单位一次注入,一般注射一次即可。无论口服或注射,每次不超过60万单位。突击疗法只为应急,不可持续滥用。每次洽疗前应先给钙剂,一般口服10%氯化钙溶液,每次10毫升,每日3次,用3天。对严重营养不良、身体特别虚弱的患儿,不可用突击疗法。

用大量维生素d时须注意防止中毒,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钙剂治疗:在给维生素d的同时,可服适量的钙剂或骨粉。如葡萄糖酸钙每天l一3克,口服;或元素钙每天500一600毫克。钙剂应长期服用,一般持续数月或者数年。中药龙牡壮骨冲剂也可配合使用。

(4)人工紫外线疗法:天然日光为最经济的维生素d来源,但受季节气候的限制。必要时可用人工紫外线(如水银石英灯)治疗。每星期照射3次,每次5一20分钟。每一个疗程为4一6星期。有皮肤不良反应时可暂停。

(5)矫形疗法:经过上述治疗后,病情较轻者,骨骼畸形多能自行恢复,不需矫形。晚期佝偻病较重的畸形不一定能完全复原,需在4岁以后佝偻病停止进展时考虑手术矫形。为了预防胸部畸形,可将患儿置于俯卧位,使其头部抬起,每日2一3次。

●小儿佝偻病预防

(1)孕期、哺乳期妇女要多晒太阳,不挑食,适当活动;孕中晚期适量补充钙元素,每日总量达1500毫克。

(2)坚持母乳喂养,加强孩子的户外活动。每天最好有两小时户外活动时间。

(3))4个月后及时添加各类辅食,培养孩子的口味及锻炼咀嚼能力。

(4)从孩子出生第14天起,每日添加3(维生素A):1(维生素D)的鱼肝油,每日5滴。对于母乳喂养的孩子,若妈妈不存在缺钙表现,可以4个月以后补充钙剂。人工喂养儿或母亲有缺钙表现者,满月后随即需要补充钙剂。

营养性佝偻病是儿童常见病,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及钙缺乏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对儿童发育影响很大的,所以要注意防治,对于家长来说,如果做好预防工作,是可以避免出现佝偻病的。假如你想知道更多有关儿童补维生素、宝宝补充维生素吃什么保健品的知识,本网站还有很多相关的知识供您查找,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用西医怎么治疗?

全文共 1001 字

+ 加入清单

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我国婴儿的常见病,遍布于全国,以北方为多,称本病为缺钙是错误的,亦称为维生素d缺乏症。那么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用西医怎么治疗

1、维生素D治疗:治疗目的为控制病情及防止骨骼畸形,治疗原则以口服为主。VitD制剂选择、剂量大小、疗程长短、单次或多次,途径(口服或肌注)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而定,强调个体化给药。

⑴轻度(初期):每日口服维生素D1000~2000IU或一次性口服VitD10万~20万IU。

⑵中度(激前期):每日口服维生素D2000~5000IU或一次性口服20万~30万IU。

⑶重度(激期):每日口服维生素D5000~10000IU或一次性口30万~40万IU。

以上口服持续1月,同时给以元素钙200mg/日,如临床及生化检查未达预防疗效,可适当延长投药时间,再改为预防量。用药1个月后应随访,如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均无改善时应考虑其他疾病、注意鉴别诊断,同时应避免高钙血症、高钙尿症及VitD过量。

2、突击疗法:重症激期患儿或合并其它疾病如长期腹泻、黄疸、急性传染病、迁延性疾病或先天性佝偻病患儿,可以进行维生素D突击疗法。但均应由医生指导,不可随意滥用。

⑴口服法:每日服高浓度维生素D(每丸5万IU)连服1周后改为预防量。切不可长期及大量应用,尤其对后遗症者不用,有每日口服维生素D2万~4万IU连续4周发生中毒者。

⑵注射法:用维生素D2或维生素D3制剂肌注15~20万IU一次后改为预防量,尽可能避免重复注射以免中毒。

在突击治疗前,一般先口服10%氯化钙3天,以防止低血钙抽搐,有人认为突击疗法可迅速提高血清钙,不必须先投钙,但在临床实践中仍见有肌注大量维生素D后发生惊厥的病例,对此,值得继续研究。此外,对虚弱儿及痉挛素质者,需慎用突击疗法。

3、人工紫外线照射法:利用紫外线灯。

4、矫形疗法:3岁后的佝偻病骨畸形者,多为后遗症,不宜用维生素D制剂,应考虑矫形疗法,可采用主动或被动运动方法矫正。对鸡胸宜采取俯卧位及俯撑或引体向上的活动,加强胸部扩展。治疗轻度“O”或“X”型腿时可按摩相应肌群,如“O”型腿按摩外侧肌群,“X”型腿按摩内侧肌群,可增强肌张力,以矫正畸形。游泳活动是最好的矫形方法。重度后遗症或影响生理及体形者,于青年期考虑外科矫形手术。

活动性佝偻病儿在治疗期间应限制其坐、立、走等,以免加重脊术弯曲、“O”或“X”型畸形。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家族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如何治疗?

全文共 897 字

+ 加入清单

维生素d佝偻病主要是由于位于X染色体上的PHEX基因的突变,导致肾小管回吸收磷减少所致。肠道吸收钙、磷不良,血磷降低,一般在0.65-0.97/mmol/L(2-3mg/dl)之间,钙磷乘积多在30以下,骨质不易钙化。那么,家族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如何治疗

治疗

1.维生素D及其代谢物补充维生素D如服维生素D2,必须用很大的剂量,一般2万~10万U/d,或维生素D5万~20万U/d(1.25~5.0mg/d)口服,或肌注维生素D2及维生素D3,亦可用1α-(OH)D32~6µg/d,或1,25(OH)2D31~3µg/d。疗程按具体情况而定。最近的资料证实,口服磷和1,25(OH)2D3可使近90%的病例骨痛明显减轻。治疗期间应根据病人的血钙、磷,尿钙及骨X线表现等情况以调节剂量,防止发生高钙血症。高尿钙是高血钙的先兆,避免尿钙超过4µg/(kg·d)较为安全。单纯维生素D治疗,常不能完全治愈骨病,也不能纠正低血磷,故需配合磷酸盐的治疗。

2.高磷饮食或应用磷酸盐合剂高磷饮食:每天给无机磷1~3.6g,或磷酸盐合剂(磷酸二氢钠18g,磷酸氢二钠145g,加水至1000ml)每次20ml,4~5次/d口服,可暂时升高血磷浓度,但一般不易达到正常水平。近来提出标准治疗方法,即口服磷酸盐2~5g/d,分5~6次服,同时应用维生素D疗效较好。合用时维生素D的剂量应减少,以避免中毒。如配合应用1,25(OH)2D3或1-α-(OH)D30.5~1.0μg,2次/d,效果更好。磷酸盐合剂的副作用在开始1~2周常有腹部不适、腹泻,但逐步增加剂量常可耐受,有时可引起血钙降低而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需加注意。如无副作用发生,这样的治疗应继续至全部骨骺愈合为止。

3.其他治疗给予维生素C(可降低尿pH)及钙剂可加强肾对磷的再吸收。明显骨畸形需在病情静止时行矫正手术。应于12岁后作手术,减少复发。手术前后2周宜停服维生素D,以免术后卧床,活动减少而释出大量骨钙,加重高钙血症与肾损害。

4.病因治疗某些因肿瘤所致应予以切除。

预后

原发性低磷酸盐血症性佝偻病,如及时采取适当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幼儿佝偻病可以通过哪三个途径来治疗?

全文共 1171 字

+ 加入清单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儿的常见病之一,因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失常,导致骨骼发生畸形,维生素D缺乏还可影响神经、肌肉、造血、免疫等组织器官的功能,对小儿的健康危害较大。那么幼儿佝偻病可以通过哪三个途径治疗

佝偻病是能治好的,只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不仅能治好,还不会留下后遗症。

一般来说,婴幼儿之所以会患上佝偻病,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因此若孩子患上了佝偻病,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可以通过晒太阳、食补、药补三个途径来补充维生素D。

途径一、晒太阳

大家都知道晒太阳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因此若孩子患了佝偻病,首先要给孩子多晒太阳。据研究,1平方厘米皮肤暴露在阳光下3小时,可产生约2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即使将婴儿全身紧裹衣服,只要暴露面部,每天晒太阳1小时,也可产生400国际单位维生素D;晒太阳应打开窗户或到院子里去,冬天要让儿童多晒太阳;此外,母亲怀孕期及哺乳期多晒太阳,对保障婴幼儿维生素D的供给和防治佝偻病也大有好处。

途径二、食补

患上佝偻病的孩子,父母可在其饮食中适当添加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一般来说动物性食物含有维生素D3,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维生素D2,D2和D3统称为维生素D。食物中除了海鱼、肝脏外,乳类、蛋黄、肉类含量很少,蔬菜类中含量微乎其微。

途径三、药补

治疗佝偻病也需要配合药物的治疗,目前在佝偻病的治疗上选用维生素D类的片剂、胶丸、针剂、乳剂等,另外维生素D3要比维生素D2吸收快、作用效果好。

相信大家见过“防患于未然”此词,其意思就是在灾祸还没发生前就加以预防。对于佝偻病也一样,我们也要有此精神。下面介绍几种佝偻病的预防方法:

1、增加日照时间

由于晒太阳既经济、方便又安全,可认为是防治佝偻病的良好措施。一般如每天坚持晒太阳2小时左右,就能满足小儿对维生素D的需要。因此孩子满月后就可以开始晒太阳并且每天逐渐增加晒太阳的时间。但要注意:夏天晒太阳时最好在树荫下,避免日光直晒;冬天不可隔着玻璃晒太阳,以防紫外线被吸收。

2、孕期注意补钙补维生素D

母亲在怀孕期间应加强营养,多吃些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D的食物,如鸡蛋、瘦肉及动物肝脏等;并要多晒太阳;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制剂。

3、补充维生素D要适量和及时

小儿每天的维生素D的生理需要量为400-600单位每天如能保证供给这一剂量,多可预防佝偻病的发生。混合喂养的孩子宜在生后2周开始添加维生素D,家长应仔细计算每天经配方奶或强化奶粉摄入维生素D的剂量后,予以补充;或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须补充的剂量。此外,对营养不良、体质较弱及生长发育过快的孩子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以防发生佝偻病。

以上为大家简单介绍了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如何预防及治疗方式。关于儿童健康饮食以及宝宝补充维生素吃什么保健品这方面的常识正在更新当中,如果您有兴趣,可以持续关注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佝偻病会遗传吗 怎样治疗佝偻病

全文共 1505 字

+ 加入清单

佝偻病,是发生在儿童身上的一种疾病。佝偻病,多由于缺乏维生素D而引发的一种慢性疾病。很多父母包括孩子本身都有有这样的担忧,佝偻病会遗传的问题。那么它会遗传吗?下面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防治佝偻病的4种方法

佝偻病病因

1、日光照射不足

维生素D由皮肤经日照产生,如日照不足,尤其在冬季,需定期通过膳食补充。此外空气污染也可阻碍日光中的紫外线。人们日常所穿的衣服、住在高楼林立的地区、生活在室内、使用人工合成的太阳屏阻碍紫外线、居住在日光不足的地区等都影响皮肤生物合成足够量的维生素D。对于婴儿及儿童来说,日光浴是使机体合成维生素D3的重要途径。

2、维生素D摄入不足

动物性食品是天然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海水鱼如鲱鱼沙丁鱼,动物肝脏鱼肝油等都是维生素D2的良好来源。从鸡蛋、牛肉、黄油和植物油中也可获得少量的维生素D2,而植物性食物中含维生素D较少。天然食物中所含的维生素D不能满足婴幼儿对它的需要,需多晒太阳,同时补充鱼肝油。

3、钙含量过低或钙磷比例不当

食物中钙含量不足以及钙、磷比例不当均可影响钙、磷的吸收。人乳中钙、磷含量虽低,但比例(2∶1)适宜,容易被吸收,而牛乳钙、磷含量较高,但钙磷比例(1.2∶1)不当,钙的吸收率较低。

4、需要量增多

早产儿因生长速度快和体内储钙不足而易患佝偻病;婴儿生长发育快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要量增多,故易引起佝偻病;2岁后因生长速度减慢且户外活动增多,佝偻病的发病率逐渐减少。

5、疾病和药物影响

肝、肾疾病及胃肠道疾病影响维生素D、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小儿胆汁郁积、先天性胆道狭窄或闭锁、脂肪泻、胰腺炎、难治性腹泻等疾病均可影响维生素D、钙、磷的吸收而患佝偻病。长期使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钠等药物,可加速维生素D的分解和代谢而引起佝偻病。

佝偻病会遗传吗

佝偻病的全称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的病因是由于维生素D摄入不足、日照不足、摄入钙质不足或钙磷比例不当,以及某些肝肾、胃肠道疾病或药物的影响,并非遗传性疾病。

但有可能会有一定的的遗传。但几率不大。要放松,保持好心情。预防佝偻病,应从孕期开始。从孕期开始,就应多做户外运动,接受足够的阳光照射,孕妇饮食应含丰富的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婴幼儿应多去户外,多接受日光照射;6月龄以后的婴幼儿必须要及时合理添加辅食;对于早产或双胞胎、冬季或梅雨季节出生的婴幼儿,家长要注意额外补充维生素D;婴幼儿若患某些疾病,服用某些药物,也容易出现佝偻病,应及时治疗这些疾病,同时注意额外补充维生素D。

佝偻病治疗

1、一般治疗

坚持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维生素D较多的食品(肝、蛋黄等),多到户外活动增加日光直接照射的机会。激期阶段勿使患儿久坐、久站,防止骨骼畸形。

2、补充维生素D

初期每天口服维生素D,持续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激期口服,连服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若不能坚持口服或患有腹泻病者,可肌注维生素D,大剂量突击疗法,1个月后改预防量口服。肌注前先口服钙剂4~5天,以免发生医源性低钙惊厥。

3、补充钙剂

维生素D治疗期间应同时服用钙剂。

4、矫形疗法

采取主动和被动运动,矫正骨骼畸形。轻度骨骼畸形在治疗后或在生长过程中自行矫正,应加强体格锻炼,可作些主动或被动运动的方法矫正,例如俯卧撑或扩胸动作使胸部扩张,纠正轻度鸡胸及肋外翻。严重骨骼畸形者外科手术矫正,4岁后可考虑手术矫形。

结语: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是不是对佝偻病的遗传问题已经得到解答了呢?佝偻病其实是不会遗传的,我们平时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确保维生素D的全面吸收,补充钙的含量。希望小编今天的介绍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