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山体滑坡防护网施工工艺【经典20篇】

浏览

7820

文章

459

黄土滑坡形成条件

全文共 768 字

+ 加入清单

黄土滑坡形成条件主要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人为原因主要有:农业灌溉、水库修建、工程活动等原因;自然因素主要是地震、降雨、河流等。其中河流及人为因素中都是导致黄土滑坡出现的最大的诱发因素。

1、河流侵蚀诱发的黄土滑坡

黄土地区的现代地貌就是有两岸斜坡及河谷形成的过程,在形成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水土流失、崩塌、滑坡情况的发生。例如黄土高原的地貌我们可以发现河流对其侵蚀作用巨大,河流的侵蚀主要有3种类型:溯源侵蚀、下蚀、侧蚀。其中侧蚀是发生在地壳稳定时期,下蚀是发生在地壳上升期间,而溯源侵蚀在下蚀、侧蚀都可以发生。黄土高原的地壳是阶段性、间歇性上升因此在3种类型中都会诱发黄土滑坡的出现。在河流前行中会夹带黄沙因此随着黄土的沉积加厚,在河谷下切变宽,河道两侧的黄土会因为坡脚稳定性变差而失去支撑导致滑动变快,沉积在最新一级阶地上的黄土厚度不大,阶地前缘只是小规模滑塌。河流侧蚀期河流两岸后退阶地后缘黄土增厚,而前缘平缓的抗滑段“萎缩”,阶地面上基岩隔水,形成软弱的饱水带,当河岸退缩到一定程度,最新一级阶地和其后缘老阶地上的黄土可能整体向前滑移。因此河流侧蚀期易形成规模大的滑坡,该类滑坡前缘平缓,其滑动速度慢,具有低速蠕变的特点。

2、工程施工活动诱发的黄土滑坡

人类工程活动也会导致黄土滑坡的出现同时造成的危害更大,工程建设中坡脚开挖或者坡顶堆载都是诱发黄土滑坡出现的主要形式。斜坡后缘堆载或者前缘堆载都会破坏稳定性,山坡稳定性变差引起滑坡。堆载引起的滑坡主要出现在矿山工程及公路建设中。建筑施工者在建设公路及矿山工程中如果堆载不当一是加速了山体的疏松程度;二是导致之前的滑坡体复活造成滑坡面积加大。

今天小编对黄土滑坡形成条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滑坡来临前有哪些预兆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滑坡的应急处置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在实施救援之前,现场施工负责人需保持头脑冷静,观察边坡土的稳定性情况,分析边坡是否有再坍塌的迹象,如果有可能继续坍塌,则首先要用挖机等机械排除松土后再实施救援,防止二次塌方引发的人员伤亡。并派专人时刻注意边坡土的变化情况,发现变化,马上向负责人报告。

在现场施救的过程中,当塌方土量较小时,应采用人工清除覆土的方法,将被埋人员找到。在刨人时应一边挖土一边协同项目医疗人员进行抢救(如供氧、包扎),人员挖出后用担架将受伤人员抬出。如塌方量较大,则用挖掘机将孔一侧挖除,形成一定宽度的工作面,然后采用人工挖土,将被埋工人救出。挖掘应尽量采用人工挖掘,防止及机械对被埋人员造成伤害。人工挖掘尽量避免使用尖锐性工具。当必须采用机械挖掘时,在估计距被埋人员3米时必须采用人工挖掘。

被埋人员被救出以后,在专业医疗人员到达前由救助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救助:争分夺秒抢救压埋者,使头部先露出,保证呼吸畅通,出来之后,呼吸停止者立即做人工呼吸。在实施人工呼吸前,先要将伤员迅速地搬到附近较安全又通风的地方,再将伤员领口解开,腰带放松,脱掉鞋子。口腔里若有尘土、血块、痰液、假牙等,应完全吸出或取出。然后进行正规心肺复苏;伤口止血且使用止血带,切忌对压伤进行热敷或按摩。

今天小编对滑坡应急处置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当山体崩滑时如何逃生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突遇山体崩塌怎么办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崩塌是指陡峻山坡上岩块、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突然的急剧的倾落运动。多发生在大于60°~70°的斜坡上。崩塌的概念,我想大家是有所了解的,那当我们突遇山体崩塌怎么办呢?大家是否了解?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相关的内容。

遭遇山体滑坡时,首先要沉着冷静,不要慌乱。然后采取必要措施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避灾场地应选择在易滑坡两侧边界外围。

遇到山体崩滑时要朝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离原居住处越近越好,交通、水、电越方便越好。切忌不要在逃离时朝着滑坡方向跑。

千万不要将避灾场地选择在滑坡的上坡或下坡。也不要未经全面考察,从一个危险区跑到另一个危险区。同时要听从统一安排,不要自择路线。

当你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坎、地沟里。应注意保护好头部,可利用身边的衣物裹住头部。

立刻将灾害发生的情况报告相关政府部门或单位。及时报告对减轻灾害损失非常重要。

滑坡停止后,不应立刻回家检查情况。因为滑坡会连续发生,贸然回家,从而遭到第二次滑坡的侵害。只有当滑坡已经过去,并且自家的房屋远离滑坡,确认完好安全后,方可进入。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崩塌的一些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如何预防和应对山体崩塌以及其他的更多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遇山体滑坡如何避险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首先应该具备一定的山体滑坡知识,尽量远离易发生山体滑坡的地区。

1.江、河、湖(水库)、海、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地段等。这些地带为滑坡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形地貌条件;

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通常地震烈度大于7度的地区,坡度大于25度的坡体,在地震中极易发生滑坡;

3.易滑(坡)的岩、土分布区。如松散覆盖层、黄土、泥岩、页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岩、土的存在,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4.暴雨多发区或异常的强降雨地区。在这些地区,异常的降雨为滑坡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诱发因素。

在一些易发生滑坡的山体多种植植被,也是很好的方法,植物的根系既能锁住水分,也能固定土层。但这是一个见效较慢的方法,需要长期养护。

一旦遇到危险,首先是要保持冷静。其次,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段撤离。在听到异常的响动时,一定要判断清楚响动的方向,然后向响动的相反方向的高处逃生。一些逃生建议往滑坡的两边跑,这是不对的,因为在滑坡时,人们很难判断滑坡两边的边缘在哪里。而往滑坡相反方向的高处跑,则能最大程度地远离危险。

今天小编对遇山体滑坡如何避险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当山体崩滑时如何逃生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滑坡应急治理措施有哪些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崩塌滑坡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宣传、监测、预告、预防、科研及技术交流等内容,只有组织起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统一规划,群策群防,共同努力,有机配合,正常运转,才能达到预防目的。那么滑坡应急治理措施有哪些呢?

一、视险情将人员物资及时撤离危险区

当崩塌滑坡由加速度变形阶段进入临滑阶段时,崩滑灾难在所难免,不是人力在短时间内可以制止的,此时,应及时将情况上报当地政府部门,由政府部门组织将险区内居民、财产及时撤离险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及时制止致灾的动力破坏作用

为争取抢险、救灾时间,延缓崩塌滑坡发生大规模破坏,监测技术人员应立即分析资料,及时制止致灾动力破坏作用,如因采矿而诱发的崩塌,应立即停止采矿活动;如因开挖坡脚而诱发的滑坡,应立即停止采矿活动;如因开挖坡脚而诱发的滑坡,应立即停止开挖活动;如因渠道漏而诱发的滑坡,应立即停止对渠道进行放水。

三、事先有预兆者,应尽早制订好撤离计划

崩塌滑坡灾难在大规模崩、滑前,往往事先有前兆,在此种情况下,当地政府部门应尽早制定好险区人民疏散、撤离计划,以防造成混乱而发生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事故。

关于滑坡应急治理的措施就到此结束了。此内容由所提供,关于更多的生活安全知识我们下期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什么是超深层滑坡

全文共 697 字

+ 加入清单

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而产生整体下滑,称为滑坡。滑坡常常给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治理滑坡,需要对滑坡进行分类。由于自然界的地质条件和作用因素复杂,各种工程分类的目的和要求又不尽相同,因而可从不同角度进行滑坡分类。按滑坡体的厚度划分①浅层滑坡;②中层滑坡;③深层滑坡;④超深层滑坡。超深层滑坡是按坡体厚度分的,50m以上为超深层滑坡。

滑坡前的征兆

(1)大滑动之前,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或者出现泉水(井水)突然干枯,井(钻孔)水位突变等类似的异常现象。

(2)在滑坡体中,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它反映了滑坡体向前推挤并受到阻碍,已进入临滑状态。

(3)大滑动之前,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上隆(凸起)现象,这是滑坡明显的向前推挤现象。

(4)大滑动之前,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这种现象反映了深部变形与破裂。动物对此十分敏感,有异常反映。

(5)临滑之前,滑坡体四周岩(土)体会出现小型崩塌和松弛现象。

(6)如果在滑坡体有长期位移观测资料,那么大滑动之前,无论是水平位移量或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这是临滑的明显迹象。

(7)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

(8)临滑之前,在滑坡体范围内的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态。如猪、狗、牛惊恐不宁,不入睡,老鼠乱窜不进洞。树木枯萎或歪斜等。

今天小编对什么是超深层滑坡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滑坡的常见类型有哪些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牵引式滑坡防治措施

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牵引滑坡往往是滑坡前缘由于侵蚀或人工削坡,造成坡面变陡以致失稳,在后缘引起裂缝,随着变形的发展,后缘以后的斜坡体也产生变形失稳,出现新的滑动,从而导致滑坡体向后向上发展,最终形成一个面积较大且相对稳定的坡面。牵引式滑坡的滑体主要是松散层、软弱夹层或古滑坡体、蠕变体,在山区进行的高速公路切方边坡中,会遇到大量的牵引式滑坡。因此,对牵引式滑坡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开挖路堑的坡脚是牵引式滑坡的主要诱发因素。在自然条件下,断裂带、堆积层、风化带及岩土体的软弱夹层所组成的斜坡处在稳定或略高于极限平衡状态,坡脚是重要的阻滑段,切坡脚后,斜坡临空高度增加,抗滑力减小,导致切坡后的斜坡产生变形,坡面出现裂缝。

对潜在牵引式滑坡,依据滑体岩土的性质、地形地貌等因素采取抗滑桩预先主动加固为主的措施,能有效避免切方造成的大范围牵引滑动。对于已出现牵引式滑坡的边坡一般采用削坡减载和加固处理,或者将两者结合起来。加固处理的方式主要以抗滑桩、锚杆(索)框架梁加固为主,对于较低的路堑失稳边坡,可以采用挡墙加固,每延米被动加固力主要与潜在滑动面位置的确定、滑动面强度和滑动范围等因素有关。

今天小编对牵引式滑坡防治措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防范山体滑坡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滑坡治理的意义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滑坡是一种地质灾害,可以通过有效的地质工程手段,改变这些地质灾害产生的过程,以达到减轻或防止灾害发生的目的。

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按照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滑坡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是:城市、农村和其他人口集中居住区、大中型工矿企业所在地、重点工程设施、主要河流、交通干线、重点经济技术开发区、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等。

对滑坡地质灾害的认识,应该明确两点:

(1)和其它自然灾害一样,地质灾害也是以人为中心而论的,离开对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的危害、威胁,灾害便无从谈起。

(2)滑坡地质灾害的动力来源是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含人类活动的营力作用)。科学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与管理,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①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可以减轻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②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可减轻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③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今天小编对滑坡治理的意义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防范山体滑坡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防山体崩塌的措施有哪些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是山体崩塌,科学上山体崩塌又称之为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是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那么,防山体崩塌的措施有哪些呢?

1、消减水害,有的时候,山体崩塌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预防,当无法阻止山体崩塌这种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也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它带来的伤害。其中消减水害就是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

2、加强边坡的修筑,加强边坡的修筑也是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边坡的坚韧程度对山体崩塌发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此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加强边坡修筑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削坡减载。用降低坡高或放缓坡角来改善边坡的稳定性。削坡设计应尽量削减不稳定岩土体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岩土体不应削减。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崩塌的一些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如何预防和应对山体崩塌以及其他的更多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为什么会出现山体崩塌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山体崩塌在我国的一些山脉地区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自然灾害。山体崩塌给人们的生活与健康甚至生命都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山体崩塌呢?

科学上山体崩塌又称之为山体崩塌,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是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会给施工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工程建设山体滑坡的防治和预防工作。

1、坡度大于45度,且高差较大,或坡体成孤立山嘴,或为凹形陡坡。

2、坡体内部裂隙发育,尤其垂直和平行斜坡延伸方向的陡裂缝发育,并且切割坡体的裂隙、裂缝即将可能贯通,使之与母体(山体)形成了分离之势。

3、坡体前部存在临空空间,或有崩塌物发育,这说明曾经发生过崩塌,今后还可能再次发生。

山体崩塌在我国的一些山脉地区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自然灾害。山体崩塌给人们的生活与健康甚至生命都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山体崩塌发生往往具有什么特点呢?

1.速度快(一般为5—200m/s);2.规模差异大(小于1m3—108m3)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崩塌的一些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崩塌地质灾害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其他的更多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陕西山体滑坡致60余人失踪 遇到山体滑坡我们该怎么办

全文共 1493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8月12日0时30分左右,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中村镇烟家沟村突发特大山体滑坡事故,陕西五洲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生活区15间职工宿舍、3间民房被埋。据陕西省政府官方消息,该事故的滑坡土石量达150多万方,经过救援已有14人获救,但仍有60余人失踪

陕西山体滑坡致60余人失踪遇到山体滑坡我们该怎么办

山体滑坡通常比较突然,造成的损害难以估计。在下雨天气,在一些比较潮湿的山路是最容易发生山体滑坡,那么,遇到山体滑坡怎么办呢?有哪些逃生技巧?下面就跟着专注于公共安全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山体滑坡的原因

滑坡的形成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自然因素就防汛而言有地貌形态、地质结构、降水、地下水等;人为因素有边坡开挖过陡、爆破影响、堆土不当等。滑坡需有临空面和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滑动面与切割面,且滑动力大于抗滑力时才能下滑。滑动面与剪切面经常不是同时形成,而是在一个点或一个局部范围先剪断破坏,然后逐渐发展成贯通的剪切破坏面。

二、山体滑坡的过程

山体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贯通剪切面向临空面下滑。滑坡的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蠕动变形阶段:主要是缓慢、匀速、小量的沉陷或滑移,坡面出现裂缝,后缘渐被拉裂,历时从数天到数十年。

2、急剧滑动阶段:滑动面和切割面已形成,各种滑坡形态相继出现,剧滑阶段历时很短,一般约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快的每分钟数米到数十米,甚至每秒几十米。

3、渐趋稳定阶段:在自重等作用下,滑坡体土石块逐渐密实,地表裂缝闭合,前缘渗水变清,滑体趋于稳定,但如遇新的诱发因素,又再次变形破坏。

三、遇到山体滑坡如何逃生

陕西山体滑坡致60余人失踪遇到山体滑坡我们该怎么办

1、当你不幸遭遇山体滑坡时,首先要沉着冷静,不要慌乱。慌乱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极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

2、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段撤离。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逃离危险区段。跑离时,以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在向下滑动的山坡中,向上或向下跑均是很危险的。

3、千万不要将避灾场地选择在滑坡的上坡或下坡。也不要未经全面考察,从一个危险区跑到另一个危险区。同时要听从统一安排,不要自择路线。

4、当遇到无法跑离的高速滑坡时,更不能慌乱,在一定条件下,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坎、地沟里。应注意保护好头部,可利用身边的衣物裹住头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救措施。

5、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离原居住处越近越好,交通、水、电越方便越好。切忌不要在逃离时朝着滑坡方向跑。更不要不知所措,随滑坡滚动。

6、对于尚未滑动的滑坡危险区,一旦发现可疑的滑坡活动时,应立即报告邻近的村、乡、县等有关政府或单位。

7、滑坡时,极易造成人员受伤,当受伤时应呼救“120”。“120”是全国统一的急救中心的电话号码。凡遇到重大灾害事件、意外伤害事故、严重创伤、急性中毒、突发急症时,在对伤员或病人实施必须的现场救护的同时,应立即派人呼救“120”,寻求急救中心的援助。

四、如何救援

陕西山体滑坡致60余人失踪遇到山体滑坡我们该怎么办

将滑坡体后缘的水排开。从滑坡体的侧面开始挖掘。先救人,后救物。

另外,滑坡停止后,不应立刻回家检查情况。因为滑坡会连续发生,贸然回家,从而遭到第二次滑坡的侵害。只有当滑坡已经过去,并且自家的房屋远离滑坡,确认完好安全后,方可进入。

佰佰提示:

野外活动如何躲避滑坡险情到滑坡多发地区旅游,要注意险情发生。本安全网提醒您,在您外出旅游时一定要远离滑坡多发区,野营时避开陡峭的悬崖和沟壑,避开植被稀少的山坡。非常潮湿的山坡也是滑坡的可能发生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山体滑坡后有哪些应对要求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山体滑坡,这种自然灾害,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来说,很多人可能一生都没有见到过,但这种地质灾害,在我国是常见的地质灾害,我国的大部分的地区都是属于丘陵地貌,还有土质的原因,就很容易造成山体滑坡,下面来看一下山体滑坡后有哪些应对要求吧?

山体滑坡不仅造成一定范围内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还会对附近道路交通造成严重威胁。当遇到滑坡正在发生时,首先应镇静,不可惊慌失措。为了自救或救助他人,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冷静。当处在滑处体上时,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能慌乱;慌乱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极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

2、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段撤离。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逃离危险区段。跑离时,以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在向下滑动的山坡中,向上或向下跑均是很危险的。当遇到无法跑离的高速滑坡时,更不能慌乱,在一定条件下,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救措施。

3、对于尚未滑动的滑坡危险区,一旦发现可疑的滑坡活动时,应立即报告邻近的村、乡、县等有关政府或单位。并立即组织有关政府、单位、部队、专家及当地群众参加抢险救灾活动。

4、滑坡时,极易造成人员受伤,当受伤时应呼救“120”。“120”是全国统一的急救中心的电话号码。凡遇到重大灾害事件、意外伤害事故、严重创伤、急性中毒、突发急症时,在对伤员或病人实施必须的现场救护的同时,应立即派人呼救“120”,寻求急救中心的援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滑坡和坍塌有何区别

全文共 582 字

+ 加入清单

滑坡坍塌有何区别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说一下具体内容。

滑坡的定义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滑坡的别名叫做地滑,我国许多地方山区的群众形象地把滑坡称为“走山”。运动的岩(土)体称为变位体或滑移体,未移动的下伏岩(土)体称为滑床。强度因素滑坡的活动强度,主要与滑坡的规模、滑移速度、滑移距离及其蓄积的位能和产生的功能有关。一般讲,滑坡体的位置越高、体积越大、移动速度越快、移动距离越远,则滑坡的活动强度也就越高,危害程度也就越大。

坍塌的定义

坍塌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伤害、伤亡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诱发滑坡的因素:

诱发滑坡活动的外界因素越强,滑坡的活动强度则越大。如强烈地震、特大暴雨所诱发的滑坡多为大的高速滑坡。

人为因素

违反自然规律、破坏斜坡稳定条件的人类活动都会诱发滑坡

诱发坍塌的因素:

一种是由于设计、堆置、摆放或施工不合理而发生倒塌造成伤害的事故。还有一种坍塌是地面塌陷,是由于大量抽取地下水的结果,或者暗河侵蚀。采矿也是原因之一。

以上的生活安全知识便是滑坡与坍塌的区别,感谢朋友们对的关注与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防范山体滑坡需要做的准备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具体包括哪些工程措施呢?

①设置滑坡体外截水沟,滑体上的地表排水沟;做好引泉工程建设和滑坡区的绿化工作。

②建设截水盲沟;支撑盲沟;盲洞、渗井、渗管、垂直钻孔;仰斜孔群。

③在滑坡前缘抛石,修筑钢筋混凝土块排管,铺设石笼。

④用培烧法、爆破灌浆法改善滑动带土石的性质。

(1)做好必要的物资准备,有备无患

可能的情况下,应在避灾场所预先做好必要的物资准备,为逃生时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

①应事先在避灾场所搭建临时住所。

②事先将群众的财产和生活用品转移到避灾场所。

③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准备交通工具、通信器材、常备药品及雨具等。

④准备充足的食品和饮用水。

(2)做好加固山体防范工程

防治滑坡的工程措施主要有消除或减轻水的危害、改变滑坡体外形、设置抗滑坡建筑物和改善滑动带土石的性质四种。?知识链接:滑坡前的特殊征兆?山坡上建筑物变形,而且变形构筑物在空间展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有可能是滑坡的前兆。

泉水、井水的水质浑浊,原本干燥的地方突然渗水或出现泉水、蓄水池大量漏水现象,有可能是滑坡的前兆。

地下发生异常响声,而在出现这种响动的同时,家禽、家畜有异常反应,有可能是滑坡的前兆。

(3)检查房屋及周围物体的变化

为避免遭受严重损失,应仔细认真地进行各方面检查。其要求是:

①检查房屋地下室的墙上是否存有裂缝、裂纹。

②观察房屋周围的电线杆是否有向一方倾斜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光明新区滑坡处理哪些官员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12月20日11时40分许,广东深圳市光明新区凤凰社区恒泰裕工业园发生山体滑坡,附近西气东输管道发生爆炸,已导致22栋民宅和厂房被埋,现场塌方面积10多万平方米。截至昨日23时,失联人员上升到59名。

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司法机关已对53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其中,公安机关对34名相关企业和中介机构人员依法立案侦查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检察机关对19名涉嫌职务犯罪人员立案侦查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对事故调查过程中发现的腐败行为和其他犯罪事实,司法机关仍在全力侦查。涉嫌犯罪人员待司法机关作出处理后,属中共党员或行政监察对象的,由当地纪检监察机关或负有管辖权的单位及时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事故调查组依据2003年《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三条、《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二十条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十七条等规定,另对57名责任人员提出了处理意见。建议对49名责任人员(厅局级11人、县处级27人、科级及以下11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撤职和撤销党内职务10人、降级13人、降低岗位等级2人、记大过及以下处分21人、单独给予党内严重警告3人);对2名责任人员进行通报批评;对其他6名责任人员由纪律检查机关进行诫勉谈话。此外,1名责任人员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坠楼自杀身亡,建议不再追究其责任。

今天小编对光明新区滑坡处理哪些官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防范山体滑坡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路基滑坡的现象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滑坡对公路的危害极大,轻则堵车,阻塞交通;重则损坏原有路面和路基,甚至对车辆或行人造成伤害。因此,对滑坡这一公路病害必须进行合理的预防和治理,绝不能存有侥幸心理。

所谓滑坡就是指路基山坡土体或岩体,由于长期受地面水、地下水的活动影响,它的内部结构被破坏,逐渐失去支撑力,在其自重作用下,整体地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带)向下滑动,这种地质现象就称之为滑坡。这种滑坡一般是缓慢的,可延续相当长时间,但坡度较陡时,也会突然下滑。

山区公路在鸡爪式地形的半填半挖段或路线跨越深沟、峡谷的填方段以及爆破施工的挖方段的临空断面上的路基,若是土质边坡,则容易发生边坡坍塌、路基沉陷及滑移现象。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因:

1、设计对地震、洪水和水位变化影响考虑不充分;

2、路基基底存在软土且厚度不均;

3、换填时清淤不彻底;

4、填土速率过快;施工沉降观测、侧向位移观测不及时;

5、路基填筑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

6、路基顶面排水不畅;

7、纵坡大于12%的路段未分层填筑;

8、用透水性较差的填料填筑路堤处理不当;

9、路基顶面、边坡植被不良;

10、为处理好填挖交界面;

11、路基处于陡峭的斜坡面上。

今天小编对路基滑坡的现象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防范山体滑坡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蛇形机器人 有效防滑坡视频

全文共 208 字

+ 加入清单

蛇形机器人非常灵活,可以到达其他机器和设备无法到达的地方。此外,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这种类似响尾蛇的机器还有另一个优势:它具有出色的多功能性,如爬行、攀爬、游泳等。

最初的蛇形机器人是根据普通蛇的爬行方式设计的,但缺点是这种蛇形机器人不能在沙质斜坡上平稳移动。佐治亚理工大学物理系的戈德曼说:“起初,我们只是想设计一个能模拟蛇爬行的机器人。我们希望通过同时研究蛇和模型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蛇,并提高机器人的性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什么原因引起山体崩塌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山体崩塌在我国的一些山脉地区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自然灾害。山体崩塌给人们的生活与健康甚至生命都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那么,什么原因引起山体崩塌呢?

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是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

引发山体崩塌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种是地理因素,另一种是诱发因素,还有一种就是人为因素。首先给大家介绍的是引发山体崩塌的地理因素有哪些,它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岩土的类型。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一般说,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能发生变化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第二方面是地质构造条件。组成斜坡的岩[1]、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向下滑动的条件。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容易发生滑坡;第三方面,地形地貌条件。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第四方面,水文质地条件。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上面这四方面的因素就是形成山体崩塌主要的地理因素。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崩塌的一些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崩塌地质灾害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其他的更多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遇到滑坡灾害正在发生时应该怎样处理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遇到滑坡灾害正在发生应该怎样处理呢?当处在滑坡体上时,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能慌乱。慌乱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极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段撤离。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跑离危险区段。跑离时,以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在向下滑动的山坡中,向上或向下距是很危险的。当遇无法跑离的高速滑坡时,更不能慌乱,在一定条件下,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救措施。如1983年3月7日发生于甘肃省东乡县的著名的高速黄土滑坡—洒勒山滑坡中的幸存者就是在滑坡发生时,紧抱滑体上的一棵大树而得生。

当处于非滑坡区,而发现可疑的滑坡活动时,应立即报告邻近的村、乡、县等有关政府或单位。各县、市、地区及省政府,均设有“矿管办”。该机构应责无旁贷地担当此项责任。并立即组织有关政府、单位、部队、专家及当地群众参加抢险救灾活动。

政府部门应立即实施应急措施(或计划),迅速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及可能的影响区。通知邻近的河谷、山沟中的人们做好撤离准备,密切注视灾情的曼延和转化。如滑坡常在暴雨、洪水中转化为泥石流灾害(即次生灾害)。注意因滑坡可能危害到的某些生命线工程(如水库、干线铁路、干线公路、发电厂、通讯设备、干线渠道等)。注意调查滑坡是否有间歇性活动特点,尽可能确定其再次活动的可能性和时间。如果必要的话(需经有关专家或科技人员论证),应迅速设立观测点(站)或观测网,密切注视其变化动态。“亡羊牢,犹未为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滑坡与水土流失的区别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土损失,亦称水土损失。水土流失可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三种类型。狭义的水土流失是特指水力侵蚀现象,分布最广泛,在山区、丘陵区和一切有坡度的地面,暴雨时都会产生水力侵蚀。它的特点是以地面的水为动力冲走土壤。例如:黄河流域。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运动的岩(土)体称为变位体或滑移体,未移动的下伏岩(土)体称为滑床。滑坡是斜坡体发生整体的下滑。

滑坡与水土流失的危害是不同的

1.滑坡常常给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可以摧毁农田、房舍、伤害人畜、毁坏森林、道路以及农业机械设施和水利水电设施等,有时甚至给乡村造成毁灭性灾害。

2.水土流失使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淤积河道、湖泊、水库;污染水质影响生态平衡,而且水土流失具有长期的效应。

今天小编对滑坡与水土流失的区别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滑坡来临前有哪些预兆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黄土滑坡的形成机理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黄土滑坡边界多呈半圆形或弧形,破裂壁呈陡坎,有较陡的滑动面,常发生于40°~60°的黄土谷坡上部或谷坡最下部。滑坡发生后,稳定坡面为35°左右,多发生于地下水溢出处。

黄土滑坡因地层岩性和坡体结构不同、主要作用和诱发因素不同,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滑坡机理理论和假说。归纳起来主要有:孔隙水压力变化理论;斜坡应力调整理论;残余强度理论;滑带土液化理论等。下面简单了解一下孔隙水压力变化理论。

孔隙水压力变化理论。以有效应力原理为理论基础,认为应力和水都可以改变孔隙水压力。降雨(或灌溉等)期间或降雨后斜坡岩土体内孔隙水压力的升高和基质吸力的减小,使得潜在滑动面上的有效应力及抗剪强度降低,从而诱发降雨型滑坡。降雨入渗破坏黄土结构,引起孔隙水压力变化,诱发滑坡。

在一定的斜坡应力状态和剪应力水平下,黄土的破坏主要是潜在滑动面上孔隙水压力的增大,减小了滑带土的抗滑力。在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孔隙水压力的增大,减小了滑面上的有效正应力和摩擦阻力,从而减小了黄土的抗剪强度。含水量增加,降低基质吸力;孔隙水压力增加,黄土结构破坏。

今天小编对黄土滑坡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滑坡来临前有哪些预兆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